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编制人员:
总
工:
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X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汽车露营基地污水处理工程一体化设备安装施工项目,建筑面积为440㎡,位于XX水库大坝北面200m左右的低谷中,地下水位较浅。按照设计图纸本工程在进行调节池一体化设备基坑开挖时需开挖4m深,为深基坑土方开挖,坑底标高为-4.0m(以现有地面为标高零点),开挖深度400mm遇地下水位,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排水方法
集水坑排水的特点是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沟,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明沟与集水井排水
2.分层明沟排水
3.利用工程设施排水
三、排水机具的选用
基坑排水广泛采用动力水泵,一般有机动、电动、真空及虹吸泵等。选用水泵类型时,一般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当基坑涌水量Q60
m3/h,多用离心式水泵。隔膜式水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浆水,选择时应按水泵的技术性能选用。当基坑涌水量很小,亦可采用人力提水桶、手摇泵或水龙车等将水排出。充分考虑本工程基坑涌水量,选用流量合理的潜水电泵进行排水。
四、基坑放坡及土方开挖
1、基坑放坡
开挖基坑时,如条件允许可放坡开挖,与用支护结构支挡后垂直开挖比较,在许多情况下放坡开挖比较经济。放坡开挖要正确确定土方边坡,对深度5m以内的基坑,土方边坡的数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放坡。本工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到地下水位较浅且本项目地表层土方多为回填土方,在本项目施工中,采用放大边坡,放大比例暂定1:0.5(实际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放大)。
2、土方开挖
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前,要进行详细的施工准备工作,在开挖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开挖方法和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的配合问题,开挖后还要考虑对一些特殊地基的地基处理问题。
(1)施工准备工作
基坑开挖的施工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a)查勘现场,摸清工程实地情况。
(b)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整平场地。
(c)做好防洪排洪工作。
(d)设置测量控制网。
(e)设置就绪基坑施工用的临时设施。
2、机械和人工开挖
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的配合问题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和方法:
(a)对大型基坑土方,宜用机械开挖,基坑深在5m内,宜用反铲挖土机在停机面一次开挖,深5m以上宜分层开挖或开沟道用正铲挖土机下入基坑分层开挖,或设置钢栈桥,下层土方用抓斗挖土机在栈桥上开挖,基境内配以小型推土机堆集土。对面积很大、很深的设备基础基坑或高层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可采用多层同时开挖方法,土方用翻斗汽车运出。
(b)为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机械开挖至按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应预留80~50cm厚土层,修坡。
(c)人工挖土,一般采取分层分段均衡往下开挖,较深的坑(槽),每挖1m左右应检查边线和边坡,随时纠正偏差。
(d)对有工艺要求,深入基岩面以下的基坑,应用边线控制爆破方法松爆后再挖,但应控制不得震坏基岩面及边坡。
(e)如开挖的基坑(槽)深于邻近建筑基础时,开挖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时影响邻近建筑基础的稳定。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在坡脚设挡墙或支撑进行加固处理。
(f)挖土时注意检查基坑底是否有古墓,洞穴,暗沟或裂隙、断层(对岩石地基)存在,如发现迹象,应及时汇报,并进行探查处理。
(g)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角至坑边距离应按挖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干燥密实土不小于3m,松软土不小于5m。
(h)基坑挖好后,应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如挖坑时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素土、灰土或砾石回填夯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实度。
(i)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好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工序时,应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六、地基局部处理
对于基坑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后遇到特殊地基问题要进行地基局部处理,以下介绍了几种特殊地基的局部处理方法。
1、坑(填土,淤泥,墓穴)的处理
(1)若松土坑在基槽中,且较小时,
将坑中软弱虚土挖除,使坑底见天然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坑底的天然土压塑性相近的土抖回填,当天然土为砂土时,用砂或级配砂回填,天然土为较密实的粘性土,则用3:7灰土分层夯实回填,天然土为中密可塑的粘性土或新近沉积粘性土,可用1:9或2:8灰土分层夯实回填。
(2)若松土境较大且超过基槽边沿时,因各种条件限制,坑(槽)壁挖不到天然土层时,可将该范围内的基槽适当加宽,用砂土或砂石回填时,基槽每边均应按l1:h1=1:1坡度放宽,用l:9或2:8灰土回填时,基槽每边均应按l1:h1=0.5:1坡度放宽,用3:7灰土回填时,如坑的长度2m,基槽可不放宽,但灰土与槽壁接触处应夯实。
(3)若松土坑较大且长度超过5m时,将坑中软弱土挖去,如坑底土质与一般槽底土质相同,可将基础落深,做1:2踏步与两端相接,每步不高于50cm,长度不小子100cm,如深度较大,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至坑(槽)底一平。
(4)若松土坑较深,且大于槽宽或1.5m时,槽底处理完后,还应适当考虑是否需要加强上部结构的强度,常用的加强办法是;在灰土基础上l~2皮砖处(或混凝土基础内)、防潮层下1~2皮砖处及首层顶板处各配置3~4根φ8~12钢筋,跨过该松土坑两端各1m。
(5)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松土坑,将坑(槽)中软弱的松土挖去后,再用砂土或混凝土回填。
2、局部软硬(高差)地基的处理
(1)若基础下局部遇基岩、旧墙基、老灰土、大块石或构筑物
尽可能挖除,以防构(建)筑物由于局部落于较硬物上造成不均匀沉降而建筑物开裂,或将坚硬物凿去30~50cm深,再回填土砂混合物夯实。
(2)若基础部分落于基岩或硬土层上,部分落于软弱土层上。
采取在软土层上作混凝土或砌块石支承墙(或支墩),或现场灌注桩直至基岩。基础底板配适当钢筋,或将基础以下基岩凿去30~50cm深,填以中、粗砂或土砂混合物作垫层,使能调整岩土交界部位地基的相对变形,避免应力集中出现裂缝,或采取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来克服地基的不均匀变形。
(3)若基础落于高差较大的倾斜岩层上,部分基础落于基岩上,部分基础悬空。
则应在较低部分基岩上作混凝土或砌块石支承墙(墩),中间用素土分层夯实回填,或将较高部分岩层凿去、使基础底板落在同一标高上,或在较低部分基岩上用低标号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填充。
七、基坑支护体系的选型
本工程深基坑围护采用砼普通小型砌体挡土墙及钢板桩两种
1、砼小型砌体挡土墙及钢板桩
砼小型砌体挡土墙,在现场临时基坑旁砌2.5m高挡土墙。
钢板桩采用280mm*6m槽钢在塔吊旁按“一字”形顺序打入地下,地上一端用一根横向槽钢进行焊接连接成一排,在4米左右固定两点用绳索两端斜拉。
八、质量与安全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1)检测轴线定位,确保满足规范要求后,正确计算出标高尺寸,开挖前对每个基坑自然地面标高进行施测,然后放出开挖边线。
(2)开挖时安排专人指挥机械操作。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有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经验。
(3)土方开挖过程中,施工工程师跟踪监测,保证土方开挖边线、边坡、槽底标高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4)机械开挖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预留人工清底厚度,当天气有变,预报有雨时,适当加厚预留清底厚度。
(5)土方开挖前向挖掘机司机交待清楚开挖情况,在挖土过程中,密切注视,以防挖机未按要求开挖,及时指出纠正。
(6)基坑周围应人工开挖排水沟,以便基坑四周来水可有效通过排水沟排出,以及防止地表雨水直接汇入基坑、冲刷边坡;排水明沟、集水坑按开挖平面进行合理布置,配备足够水泵。
2、安全技术措施
(1)土方施工机械由专业司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和有碍安全操作的疾病与生理缺陷,不得从事此项操作。严禁酒后作业。
(3)作业前应依照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检查施工现场,查明地上、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状况。不得在距现状电力、通讯电缆、瓦司管道等周围2m以内作业。
(4)机械设备在沟槽附近行驶时应低速,作业中必须避开管线和构筑物,并与沟槽边保持不小于1.5m的安全距离。
(5)配合机械清底、平地、修坡的施工人员,必须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作业。如必须在回转半径内作业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后方可开始。机上、机下人员应随时取得密切联系。
(6)作业中遇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1).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坍塌可能。
2).发生暴雨、雷电、水位暴涨。
3).施工标记及防护设施被损坏。
4).出现其他不能保证作业和运行安全的情况。
(7)机械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查,制动、转向、信号及安全装置应齐全有效。
(8)挖土过程中发现有地下水或土质发生特殊变化情况时,必须根据土质和深度采取防坍塌措施,严禁盲目冒险作业。
(9)配备适量的钢管和挡土板,当边坡出现小范围的坍塌和滑移时,采用打钢管夹挡土板的办法进行局部加固处理。
(10)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各工种作业施工均应执行专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同时将责任明确到人,实行挂牌制度。
(11)所有进场人员必须带安全帽,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劳保用品;严禁向下抛杂物,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12)现场照明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使用漏电保护器,露天照明不得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架线及灯具与地距离应符合要求。
(13)雨天作业经常检查边坡,防止塌方,存在险情的地方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禁止作业施工
关键词:安全管理;施工方案;评审;安全责任
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目前基坑工程越做越深,20~30m深的基坑已经屡见不鲜。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且深基坑工程技术含量高、风险性大,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国建设工程安全专项管理,必须加强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起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库,开展了相关专家论证工作,细化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1 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工作制度的现状
随着建筑工程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视,基坑工程越做越深,深基坑工程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施工过程要历经开挖、支撑、降水、围护等一系列过程,安全与质量控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祸,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和不利的社会影响,因而作为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深基坑工程,有关建设各方给予了充分重视,各地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实行了深基坑围护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基坑评审专家也多是施工单位、设计勘察、高校等单位的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国深基坑施工安全作出了有力保障,消除或减少了许多可能发生质量问题与事故的隐患。
但由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到几门学科的综合技术,加上基坑施工阶段土体力学性质的复杂变化,计算中采用的力学指标可能与开挖过程中的力学指标不相符合;监测手段的局限不足以充分指导基坑信息化施工;有些建设单位盲目节约成本、减少费用;施工单位水平技术力量等种种局限,所以有些基坑虽经专家多次评审研究,也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或事故。这些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相当部分没有能公开报道,即便是作为基坑评审专家可能也没能知晓或未知详情,导致虽造成惨重损失却没有能上升为经验教训。
同时由于各单位间、深基坑评审专家间的交流渠道也较少,削弱了专家自身知识与经验的获取,不利于提高其专业水平,对深基坑评审制度的深入执行也不利。
目前深基坑围护方案的专家评审和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在我国各地陆续实施,但这一制度在实践和贯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度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缺限,如专家的认定、提高、激励、约束与退出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能加以完善,使得这一制度在深基坑施工安全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着重从这些方面着手,加以研究,从而对深基坑工程进行有力的事前控制,进一步减少发生质量问题与事故的机会,减少或消除周围各种安全隐患,使这一制度发挥更大的功效。
2 改进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工作制度的建议
深基坑围护方案的专家评审和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各地都有各自成熟的经验,但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专家论证工作制度改进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2.1 专家库的建立
近年来,各地一般建立了专家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对专家库的专家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做了以下规定:诚实守信、作风正派、学术严谨;从事专业工作15年以上或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到几门学科的综合技术和复杂的力学计算,需要专家具备扎实的力学功底;同时由于开挖过程的不同工况,地下水的影响,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选择有相当的难度;其次在支护结构的选型上,同样需要专家较高的力学素养。因此深基坑工程方案的确定需要专家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
在深基坑方案专家库人选确定方面,可在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建筑施工、建设、监理、高校等单位征集专家人选,重点选择经验丰富、思路敏捷、能把握安全生产要害,接触过许多实际案例的工程专家。
另外由于交通的发达,同城效应日益明显,为弥补本地人才不足,也可以遴选外地专家作为专家库成员,成为本地引进的“流动人才”,这不失为促进本地人才成长的好方法。专家库的人选可在政府部门的网上公示,并应指明其学术专长。
2.2 专家选定方法
在某一具体工程的专家选定方面,各地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一般规定专家总数为5人以上,且单数,但对其他方面规定相对较少。
对深基坑方案论证的专家论证组的成员的选择应在知识和专业结构上互补。除了施工专家外,建议不少于2名岩土注册工程师和1名注册结构师。岩土专家应精通深基坑的计算理论,从岩土设计参数和岩土计算模型等方面把关;结构专家应在结构力学方面有较深造诣,特别是基坑外形复杂,需要采用内支撑时,能对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而对一般的专项施工方案的论证专家则不必过于强求专业结构的最少人数。
对于一级基坑,一级基坑中深度从10m变化到30m,其基坑工程的复杂性随深度迅速增加,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宜分别展开论证,专家总人数宜在5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设计、施工方案评审专家组成员的专业结构也应该有区别。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隐患。
2.3 专家评审方案前的工作流程
评审文件应坚持提前5-7个工作日分发给相关专家,以便专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对方案有时间进行仔细研究,评审才能更有针对性。
另外,应组织并落实专家在论证前提前踏勘现场,这样有助于专家直观地了解现场,核实基坑现场与周围环境,发现基坑设计文件可能存在的疏漏;对于外地专家,考虑到踏勘现场的不便,但至少在论证会开始前,要由论证组织方组织专家踏勘现场。
2.4 专家评审方案的落实
一般专家在评审过后,较少有机会关注该评审工程,即便有所建议,作为参建各方以外的个体,可能也没有合适的渠道表达。
政府建设安全主管部门应该创造条件,鼓励专家继续关心所论证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积累更多的经验。
2.5 专家的自身水平的提高
专家自身水平的提高,除专家自身学习外,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通过合适的机制,提供更多的形式、多样的进一步提高的方式,加强专家的交流渠道建设,提高专家的主观能动性。考虑到专家很多本身就是施工单位的骨干与技术负责人,这些又必将反过来促进基坑施工水平的提高和专家评审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更早地发现基坑设计中的问题,促使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我国深基坑的安全施工的可靠性更强。
有关部门可以考虑拨出专款,以开展年度会议的形式或依托土木工程学会等学术组织,创造交流渠道。
2.6 建立基坑专家的绩效评估制度
目前基坑方案专家论证制度最明显的问题和缺陷表现在专家的激励、约束与退出机制还没有建立。不可否认,大多数基坑评审专家都是认真负责的,但由于对基坑评审专家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很多地方都是给专家一定的评审费用,对专家们的工作成效没有恰当反馈。
由于专家不需承担任何风险,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也导致少数专家没有认真研究基坑围护设计方案与基坑施工方案,也没有到现场实地踏勘,匆忙上阵,评估效果大打折扣。专家可能在论证单位提出盲目节约成本、减少费用的要求的情况下,没有提出或坚持合理的评审意见,因此没有及时消除隐患。
此外也有极少数工程图纸设计深度不够,关键节点无结构__详图等的问题也通过专家审查,如何对评审专家加以合适的约束,这也是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怎样合理评估专家自身的水平与敬业精神,政府建设安全主管部门怎样据此定期更新专家库名单,建立专家的退出和进入机制,还需这方面的研究。
3 建立专家论证管理规范的流程图
参考各地积累的经验,以下文的框图做出论证管理的示意图,以供参考。
4 进一步细化参建各方安全责任
深基坑工程有关参建单位众多,有建设单位、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测和监理等单位,落实深基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方责任,科学的控制深基坑工程实施风险,理顺深基坑工程参建各方之间的关系,对确保落实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具有突出的意义。
以建设单位为例,应当依法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其他参建单位;不应将土方开挖、降水工程进行单独发包;争取设计施工一体化;相邻设施的现状进行及时调查,结果应保证其准确性;避免对相邻建设工程造成不良影响,做好统筹安排等。
目前基坑工程越做越深,我国20~30m深的基坑已经屡见不鲜,基坑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基坑边线离煤气、水电、道路等重要的市政设施、建筑与构筑物越来越近,基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进一步细化参建各方的安全责任,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问题,更好的落实上文的安全管理办法,有助于减少各种纠纷和矛盾的发生。
5 结束语
总之,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它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为了使深基坑施工的安全能得以保证,必须更好的开展和应用专家论证制度,并且在专家的选定、工作制度和评审流程等方面提出更深层次的探索,并细化参建各方安全责任,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方案论证审查;监理巡视检查;四方会议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如今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保证功能的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如何节省建筑用地显得尤为重要。有关建筑基坑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受政府和社会重点关注的,尤其是现在为了满足城市的发展将建筑不断地上天遁地,或高耸入云端又或深掘地下。文章通过建筑基坑的具体施工和监理的实践过程对安全监理的感受进行分析。
二、基坑支护的目的以及施工的管理
1.关于基坑支护的目的
根据建设部的相关文件指出建筑基坑施工作为分部分项工程在作业的过程中很大可能造成施工人员成批的死亡或是受伤又或者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所存在的危险系数较高。关于建筑基坑支护的规程总则中指出: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中尽量要使技术先进化、经济合理化、保证基坑边坡稳定及周围建筑物、地下设施、道路的安全稳妥。
基坑支护设计要考虑众多综合因素比如工程与水文的地质条件,要合理施工、精心设计、全面监控基坑周边环境对基坑壁位移的要求、开挖深度降排水的方法及基坑周边关于支护结构的使用期限等因素。需要提出很多内容,完全体现出基坑支护的根本目的责是保障基坑周边地下各类管线、建筑物和道路等不被影响及边坡稳定,保证施工人员施工安全、社会和谐安定为政府分忧。
2.关于基坑支护的施工管理
(1)建筑基坑根据安全监理的原则:基坑支护施工和建筑工程管理,要按照设计-论证-施工的模式进行。项目总监为依据的法律标准,不能更改。
(2)基坑支护的设计其单位必须是有相关的设计领域的资质,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是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才能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或岩土工程方案的设计,并且在设计的图纸上面要盖上设计单位的印章和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执业印章。
三、论证审查和编制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由支护结构设计图纸和施工专项方案两大部分组成。
1.支护结构设计图纸和设计计算书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图纸,先由具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方面资质的相关单位设计出图纸,然后加盖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印章和设计单位印章。
2.企业具有相关施工的资质的承包施工作为支护施工专项方案(即施工组织设计),此方案的编制由支护施工单位承包,参见2009年5月13日住建部颁发的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建质字【2009】87号文件第七条的意思为要想报给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申请论证首先得相关承包单位负责人跟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和签字然后是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签字,最后才是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基坑深度要比5.0m大的支护专项施工方案需要由施工承包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从专家库中抽取(一般为5名)论证的专家,然后安排时间到施工现场论证。
3.有关专家论证会的程序: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在确定了基坑支护专家论证会的地点和时间后会带专家到建筑工地进行论证。
四、基坑支护专项方案的具体实施计划
审查通过的专家论证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报告上的建议由施工单位进行完善、补充、修改完成;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并组织实施之前还要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这三方签字盖章。
五、二次审查与论证基坑支护专项方案
1. 第一次专家论证审查的结果是基坑支护方案的施工专项方案中存在安全隐患。施工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的粗糙方案无法通过审查,施工单位和方案设计单位将专项方案补充并修改好后重新接受审查。
2. 施工单位修改经过论证有重大改动的专项支护方案,完成修改之后要求组织专家重新进行论证审查。
其中的重大改动是说支护范围的扩大以及结构选型的变化,降水方案的改变和基坑深度的加深或错误安全等级的提高,方案中有计算参数错误及重大漏项等。
3. 参加会议的任何一方对方案提出异议,或者提出方案中有安全隐患的,都需要重新进行修改和审核。任何一方指的是建设单位或者监理单位,特殊时期也可能是设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
六、基坑安全监理重点
其实基坑的安全监理实际上就是系统实现目标的过程,所以要提前设计出一个能够完全保证其安全的方案,而且必须保证施工和管理基坑的时间。这点必须是要求监理工作人员辛苦的检测的。监理工作人员责任很大,也十分辛苦。工作中,基坑的安全监理必须要做到以下这几项工作:
1. 在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以及负责基坑的部门进行商讨,对基坑周边的状况详细全面的进行检查记录,其中重点是基坑变形后所累及的房屋建筑。检查的内容有,房屋现状,墙面是否有变形脱落;是否存在裂痕等。如果存在,要对这些进行记录摄像。书面记录需要四份,并也需要各方的代表进行审核签字。这些都是为了以后再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况准备,以分析原因和提出处理方法。
2.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最初设计的图纸进行,如果临时出现地层的改变或者水位变化这些紧急情况,应该马上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并解决。施工原则不应该死板,应该具有动态性,信息化。
3. 土放开挖的顺序必须严格,首先是分层开挖,然后是分层支护;不可以超挖或者一挖到底,或者挖完后再支护,这样的行为不可以出现。
4.放坡和修坡的步骤必须保证。不允许出现直立的挖土或者方向挖土,导致以后出现安全隐患。
5. 在支护的结构中检查各个工序的质量和节点连接的情况,是否都是按照要求完成,是否符合设计。如发现异常应开会解决。
6. 检验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并记录。
7.检查并且记录降水净水的水位和变化量,并且与事先设计的值进行比对。必须每天记录和检查降水中的颜色和浑浊度以及水中时候有其他杂志的存在。
8. 时刻掌握基坑周围所设定的观测点的变化,记录位移量和沉降量的比率;如果离报警值接近,应该立刻开会分析,并研讨处理方案。
9.随时查看坑壁,检查是否有潮湿、返潮甚至渗水的现象。检查坑口地表排水沟的通畅性,是否存在裂痕等;还要检查周边的地下管网手否有堵塞和渗漏状况,如果存在要马上分析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
10.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制冷剂,此时必须昼夜检查机械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必须检查施工的工作面是否潮湿等情况,如果存在应该马上停工处理。
11.在基坑没有正式使用的期间,施工单位应该派员工进行管理,检查基坑周围的排水、坑口内的水量、周围的建筑和地表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发现必须及时做出合理的处理。
12. 一定要检查坑口的雨水、施工过程中的用水以及生活用水是否有流向坑内的可能,如果存在这种问题必须立即组织。
13. 定期检查坑口上下的管线埋设情况,检查是否有损坏、渗漏等问题。
14. 按时的检查周边建筑物墙体墙面上的门窗或者墙体是否出现裂痕、变形并且报告其发展趋向;视察周围的房屋顶部、烟囱等管道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出现异常必须马上开会进行研讨。
15. 一定要在夜间检查施工地点的照明和道路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整修。
七、结束语
作为监理人员必须对国家和地方颁发的相关建筑基坑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颁发和通知等很熟悉,以此作为依据。这也就会保证监理工程师对于安全方面下发的指令、通知和处罚等有法律依据,才会体现出法律的效力和监理人员的力度,使监理机构具有权威性,从而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规范。
参考文献:
[1]本社 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2012年9期
关键词: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建筑施工中,基坑工程是整个建筑的重点,尤其是深基坑的施工更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切实可行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顺利的前提与保证,是整个庞大工程的重要开端,因此只有严格把控深基坑的施工质量,我们才能最终确保整座建筑物的安全耐久性,加强对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的认识与研究意义重大。
一、深基坑支护的概述
由于建筑工程所处环境和地质情况各不相同,其中各种软粘土、黄土地基以及地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其在施工中对于基坑支护技术的选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就一个城市的地基施工而言,由于各地地质情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施工中就需要因地制宜的采取施工方案和施工手段。 常见的基坑支护型式主要有: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支撑;水泥土挡墙;钢板桩支护;土钉墙(喷锚支护);逆作拱墙;放坡;基坑内支撑等等。伴随着目前建筑发展趋势,深基坑施工也向大深度、大广度方向发展。但由于深基坑支护为临时建筑,不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范围内,为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及加快进度,业主、施工单位往往只强调基坑支护施工的临时性,而忽略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复杂性及风险性。
二、深基坑支护技术应掌握的技术资料
为了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在确定方案、设计和施工之前,相关部门需要组织设计、监理、建设和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对设计和施工需要技术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资料的分析保证技术选择的正确性。一般来说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资料有: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的建筑相关要求、施工条件、相关技术规范、规程和当地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类似工程的调研等。如果遇到地下水,就必须要查明各含水层的水位分布、性质和各含水层的补给排泄条件和水力联系。分析施工过程中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需要以试验得到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这主要的依据。
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1、做好施工前的设计与方案审定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其所有活动在开展和执行之前,都需要制定和设计一套实际、可行的活动方案,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也是一样。施工专项方案主要是指不同项目的施工设计方案必须按照其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来拟定和编制,并且要求其方案中的控制要点和施工工序要具体、明确、清楚,要针对其工程的自身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或处理措施,从而使其设计方案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发挥主导和参考作用。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建筑企业内部相关的工程设计人员要拟定和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然后经过设计施工团队和相关领导的探讨和审批之后,方可正式进行工程的施工。然而我国目前的施工专项方案还没有做到以上所述的那几点,有的建筑企业或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甚至不会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而是照搬和抄袭他人的施工设计方案,对方案的审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是,为了切实做好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和管理,监理工程师在对提交上来的施工专项方案进行审核时,就必须言行律己,对其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核,对于那些不完善的施工方案要给予打回,要求重新修改。 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所以,要结合实际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2、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我们都知道由于基坑开挖导致周边道路下沉或管线变形,但部分是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的,因此对地下水的控制在深基坑工程中尤为重要。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加上受到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严格考虑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三个方面。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其它有建筑的基坑,最好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的原则,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的流失,造成建筑物不均匀沉陷。
3、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在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复核场地标高以及基坑开挖深度等基本问题,对周围的建筑物的埋深、基础类型以及四周道路和地下管线埋深等基础资料进行调查,在施工过程之中,如果发现勘察报告和设计与地质条件、场地布置、施工工况等不吻合,必须与设计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适当的作出调整。 必须进行分层开挖,随着开挖要及时将土运出,同时要进行人工清土配合施工。根据维护检测的结果发生变化调整挖土的速度,若发现异常现象必须立刻停止施工,对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待处理完毕才可以继续进行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对配置、灌注混凝土,制作、安放钢筋笼,成孔、清孔等工序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保证成桩的质量。 锚杆属于新型的承拉杆件,它的一端在地基岩石中锚固, 另一端联结结构物或挡土墙桩,各种向外倾覆力不能利用锚杆和岩石与锚固力承担。进行基坑开挖达到锚杆的标高之后,进行土层锚杆的施工,开始钻孔、锚头的制作、穿锚索、注浆,水泥砂浆和水泥浆可以作为注浆材料。完成注浆之后, 进行钢垫板、钢台座、钢腰梁的安装,随即进行张拉锚固。之后,进行锚杆实验,确定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满足则可以结束。
4、基坑支护的检测 随着不断增加的开挖深度,在基坑支护体系中会有侧向变位现象发生,这属于一种的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所以说,基坑支护监测的重点内容是研究侧向变位的发展趋势,并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体系发生破坏并不是突发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预兆性,所以说,进行基坑支护监测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了对现场施工进行更好、更科学的指挥,必须及时、充分的了解支护体系的受力状况,而通过监测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同时,对周围环境又具有监测的必要性。这样对于掌握基坑周围土体变化以及支护的稳定状况等问题也是非常有利的,不仅如此,还能更好的了解施工对周围道路、地下管线以及房屋建筑等所造成的影响,使信息化施工能够得以实现,从而确保了基坑环境以及施工的安全。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进行基坑支护的监测工作,他们对基坑的施工要进行定时监测,将监测资料及时告知相关单位,为及时分析提供条件。
结束语
在对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要对施工技术加以重视,此外,因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特点,一般来说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工期紧而且场地较狭小,因此,在施工时要注意对施工场地的局限性合理安排施工流程要进行综合考虑,另外,还要对施工过程的环保工程提起注意。在城市施工时,因居住密集,在环保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在选择支护体系时,不仅要对支护工程施工产生的振动进行考虑,还应该对由于噪音、泥浆、化学浆液等对城市化境的影响进行考虑,以达到最小的影响。一般来说,施工场地周围的旧建筑物都会在存在一些损坏现象,此时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对周围环境温度、房屋沉降变性以及材料收缩变形等影响进行考虑,。
参考文献
[1] 王锡平.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监测[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5(9).
【摘要】基坑支护工程主要包括支护结构体系的设计和土方开挖两部分,深基坑工程作为重大危险源,一直是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和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监查的重点,本文主要谈谈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近20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其理论还有待于不断完善。深基坑支护工程已成为建设工程中监理工作责任较大、协调量多、风险较高、任务较重的子分部工程,监理单位对于如何开展深基坑支护监理工作、应重点抓好哪几个方面,确保基坑支护不出质量安全事故就需要仔细认真地研究策划。
1 认真学习审查设计文件,做好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勘察工作。
项目监理部进入现场后,要求项目总监立即组织全体监理人员,认真学习、研究本工程设计图纸尤其是支护工程设计图和地质勘察资料,并对现场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现场地形地貌实地勘察,对照设计图和地质资料,审查支护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施工可行性,找出设计不足、缺陷、有疑问存在问题的地方,在此基础上通过业主向设计方提出监理意见。
2 严格审查深基坑支护单位及参与土方、支护工程有关单位资质和业绩情况:监理方依据有关规定要求,严格审查深基坑支护施工单位、土方施工单位、降排水施工单位和监测单位资质,以上专业施工单位的资质要符合相应规定要求,并要具有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业绩。审查其施工现场质保体系是否健全,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监理、主要技术负责人、主要施工员的人员资格和类似工程业绩情况是否符合本工程要求;审查其施工设备、机具、测量仪器和监测单位的监测设备能否满足工程需要和要求。以上审查符合要求后,监理单位予以书面确认后,这些单位方准进入现场。
3 敦促业主单位组织召开深基坑施工专家论证会。
监理方要积极敦促并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和召开论证会。有关专家应包括设计院技术权威和设计人员,施工总包单位总工、支护工程单位总工参加。论证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设计审查、深基坑土方开挖、基坑降排水、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估、监测方案、应急措施等。经与会专家会签的专家论证报告作为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文件。要求各专业施工单位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工程实施中严格执行。
4 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会议工作
在图审和设计交底会上,监理要本着对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设计存在的问题,经反复研究论证,提出监理意见,贯彻专家论证报告意见,做好参会各方设计问题协调工作,形成经设计及与会各方会签的图纸会审会议纪要对设计方同意会后办理的设计变更文件,监理要积极建设单位督促落实;对未达成共识,设计、业主等不同意问题,监理方不能消极坐等,监理要要充分利用专家组的技术优势,在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广泛咨询的前提下,拿出监理意见,协调各方妥善处理解决。
5 严格审查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审查方案与深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文件的符合性、方案与专家论证报告的符合性,支护施工程序、质量保证措施、支护工程监测措施和应急措施,深基坑支护工程完毕后的开挖条件。审查时要对照审核土方专项施工方案,支护工程施工顺序与土方开挖顺序是否一致性,挖土线路和运土线路、施工机械出入口与支护施工是否产生冲突,挖土进度与维护施工进度是否协调,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是否建立等。
6 编制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制定符合实际、针对性强、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监理细则,深基坑土方工程监理细则编制依据除了工程监理规划、地质勘察报告、专项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外,还要考虑周边环境条件,监理工程师要深入了解周围环境,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和造成的危害做到心中有数。监理细则在“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值”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7 进行支护工程监理交底
监理交底内容是对监理规划有关监理程序、监理权限、支护监理实施细则设置的质量控制点进行详尽交底。监理方行使权限主要有:1)上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下道工序不准施工。避免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道工序,造成既成事实而增加处理的难度。为使控制有效。2)当工程质量失控时,总监理工程师有权签发停工令。3)施工单位报送的“完成工程量月报表”和“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须经总监签证认可,才能计入完成工程量,支付工程款。
监理单位在使用上述权限时应十分谨慎,如监理人员在现场检查,发现施工单位有不按图施工或不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进行操作时,一般先以口头形式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提出,并要求纠正。如施工承包单位整改不力或不听从劝告时,监理工程师可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整改。当问题性质严重时,总监认为必要签发停工令,同时报送业主方,凡涉及到要延长工期或增加投资等重大问题须停工时,总监应及时与业主沟通。
8 检查验收深基坑支护施工开工条件
检查进场施工全部施工管理、施工专业人员到位情况,人员资格是否符合有关要求。进场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质量验收,复试情况。进场机械设备、机具、测量仪器到位情况,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情况,应急设备、材料、人员到位情况。具备条件方可签署开工令。
9 基坑工程的监测
9.1 加强基坑工程监测
监测单位要严格按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按规定及时提供监测报告。当支护结构达到报警值时,要立刻通知监理及有关单位。其监测内容应包括:1)支护边坡深层土体水平位移;2)水位监测;3)管线监测:专业管线如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等应请相关专业单位进行监测。4)对周围环境监测:包括周围建筑物、道路及管线的沉降、倾斜、裂缝的产生和开展情况。
9.2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应急抢险措施及抢险物资准备工作
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施工现场应备有应急措施的材料及设备,如沙袋、钢管、钢筋、水泥、注浆机、潜水泵等施工机具。具体应急措施如下:1)、如位移监测结果较大,则应立即停止开挖土方,增加临时钢支撑,必要时回填土方,并坑外卸土;土钉墙部分在可采用加长、加密土钉或放慢挖土速度及场外卸土或坑内回填等方法处理;2)、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3)、若围护桩间出现渗水,应马上压力注浆止水,再挂网抹浆加固止水;4)、若地下水量较大,地下水位降不到施工需要的预定标高,可采用增设轻型井点进行降水。电梯井承台较深处若降水困难,可增设简易深井降水;5)、如遇大雨,应及时进行坑内降水,防止基坑在水中长时间浸泡;6)、如遇坑底土位移过大或隆起过大,应停止开挖并立即进行压力注浆等土体加固措施,等养护后方可继续开挖。
加强对基坑围护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予以消除。
根据《2018年xx区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深入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我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强化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切实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更好地促进全区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将今年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总结如下:
一、全年整治目标
扎实开展全区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强化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管控重大安全风险,提升建筑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着力管控和严防起重伤害、坍塌等群死群伤事故,着力抓好预防高处坠落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开展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整治,推进企业建立健全施工扬尘治理管理体系;提高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保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势头,为实现高质量城乡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整治范围和重点
范围:全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内容: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安全培训教育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情况;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情况;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论证和实施情况;施工扬尘防控责任制落实情况。
三、分阶段整治内容
第一季度:复工和扬尘整治
复工整治。复工整治内容以“安全教育,严格排查,落实责任”为主题,全面开展建筑安全“2018春风行动”。整治重点是新进、转岗、换岗工人上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机械设备、施工用电等运行前检查维护验收,开工复工前隐患排查、整改。于2018年3月12至4月2日组织开展了全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节后复工专项督查。共督查在建工程74项,下发《建设工程施工局部停工整改通知书》1份,《施工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70份,提出安全隐患整改意见366条。
第二季度:深基坑施工安全整治
深基坑和建筑起重机械整治。深基坑整治内容是建筑工程土方开挖阶段的深基坑支护。开挖深度超过3米(含3米)或深度虽未超过3米但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整治重点是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基坑放坡、边坡支护、基坑边沿临时设施距离及物料堆放等。从5月起开展了对全区在建深基坑施工项目的专项整治,将基坑检查与日常巡检相结合,逐个进行隐患排查,期间还由建管中心主要领导带队,邀请相关专家共同参与督查。共检查我区在建工程深基坑10个次 ,下发《施工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5份,发现安全隐患15条。
第三季度:高支模和脚手架整治
高支模和脚手架整治。高支模整治内容是模板支撑工程。模板工程包括直接接触混凝土的面板及支撑面板的支撑体系。整治重点是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方案、支撑体系的基础、支撑体系所用材料材质及搭设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等。 脚手架整治内容是工具式脚手架,包括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高处作业吊篮、外防护架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使用及安全管理,以及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整治重点是脚手架搭设、“三宝”的使用、洞口临边的防护和吊篮使用等。由建管中心领导带队,安全监督科全体人员参加对在建的高支模和脚手架施工项目进行了集中专项整治抽查,共督查在建项目11个,出具局部停工通知书 1 份,限期整改通知书9份,排查安全隐患80条。
第四季度:施工消防整治
施工消防整治。施工消防整治内容是施工现场防火安全和生产安全各项规定落实情况。整治重点是施工现场临时消防水源设置、消防器材配备布点、特殊部位防火管理、易燃易爆作业监控、生活区域用电管理、重大火险源掌控监管、值班巡查和应急处置制度建立情况等。对全区65项在建工程开展了施工现场扬尘防控、火灾防控检查,对存在问题的相关责任主体共发出整改通知书60份、停工通知书4份。
四、重点专项整治
1、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每季度一次的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检查,建筑起重机械整治内容是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人货两用电梯等起重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情况。整治重点是建筑起重设装拆方案、塔吊基础、安装顶升、安全装置及安装队伍资质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等。共计检查项目61个,抽查各类起重机械133台,开出整改通知书61份,停工通知书3份,发现安全隐患157条,诫勉谈话4次。
2、装配式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整治:随着我区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进,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尤其是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管理问题就成为了新的课题。为防范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确保xx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于11月12日至11月19日,对我区部分在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了专项检查。专项检查抽查了路劲城4A期、常州恒大御景项目等6个在建工程的21台大型起重机械,检查共开出局部停工整改通知书2份、整改通知书4份,共提出安全隐患12条。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引言 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得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而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地下室最深到地下六层之多,最深度达-30多米。深基础施工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分项工程,而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和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是保证深基础顺利施工的关键。文章就加强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的要点谈谈自己的观点,以供同仁参考。
二、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设计方案及其审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性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
术可行。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同时监理工程师要熟悉并掌握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熟悉基坑开挖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分析深基坑可能导致边坡土体滑坡的各种可能,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地段、重要地层和土质技术指标做到心中有数。在进入施工现场时,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深入了解设计方案,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沟交流,使得各个程序顺畅有效的进行,从而可以真正地保障工程的质量。
(2)施工专项方案的审定。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但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往往是照搬他人的方案;有的虽说是按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但控制要点不具体,措施针对性不强,基本上无指导意义。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方案,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坚决要求其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申报,特别复杂的方案可组织专家汇审,待总监审批后方能实施。审核内容主要有:施工平面图、基坑的支护方式、基坑开挖方式、降水措施、施工工期、监测布置的合理性等。
(3)分包单位的选择。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具有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一般来说,总包单位选定具有实力和能力资质都合格的专业队伍,组织队伍进行分包施工。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执行职责,协助业主审查总包单位选定的专业队伍,选择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分包单位,最好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同时应防止施工过程中再次出现转包,严格保证工程质量。
三、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在此阶段,监理人员要遵循监理规划,需要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条件,结合本地施工的情况,对于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监理人员对此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这个阶段是项目的关键阶段,特别要注意突发事件的应对,最好是提前制订好预防措施。 (1)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是集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多项目结合的系统工程,任何项目的出错都很有可能会导致工程整体的失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监理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尽职尽责,敦促施工单位按照规程和预先设定好的施工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尽量将工程的每个环节都纳于监控之下,确保不出事故,顺利按期完成工程。 (2)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施工单位应该从防水、降水和排水三方面来制订止水方案,根据掌握的地质资料,驶入了解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能一味简单地靠抽水来达到止水目的。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常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使用这种方法难度较大,技术复杂,所以一定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严加注意:①保证桩体质量,注意水泥浆的搀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避免桩头出现搅而无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层情况变异较大的地区,因搅拌桩的桩径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止水失效。②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出现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③不能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以便运土,否则会破坏止水帷幕,造成地下水的渗入等问题。 (3)深基坑支护的监测。深基坑支的监测应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将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的情况数据化,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预警值时可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排除危害,确保工程安全。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内容主要安排以下几项:①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②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③临近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观测结果要真实反映所测因素影响的动态趋势,并绘出变化曲线图,以传递险情前兆,找出险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如地质特性、支护结构、临近建筑物、地下设施等,结合相关的诱发条件,如气象条件、开挖施工、地下水变化等,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科学决策,以排除险情。开挖较深的基坑,还应测试支撑的内应力,当应力达设计值90%时(或支撑变形达10mm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4)突发事件的解决。建筑行业的施工参与人员多、技术复杂、工程周期长,从工程开始施工到完成,会发生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这要求我们的监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不可慌乱,然后需要对可能要出现的问题心里有数,事先要做准备,免得事到临头,手足无措。一般情况下的突发事件有:①基坑内管涌、流砂;②基坑支护局部出现成因不明的裂缝、沉降;③气象异常,出现连续多日的狂风暴雨;④相邻工地的施工影响如降水、打桩、开挖土方;⑤地下障碍物妨碍基坑支护结构或止水帷幕的施工。
四、加强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的几点体会 (1)基坑支护施工是个隐蔽工程。对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序均要严格把关;对重要工序、关键工序要设立停止点,要进行监理旁站。 (2)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某些情况的改变,往往要涉及到增减工程量。此时监理要及时地与设计、建设单位取得联系,按照设计变更文件,认真地核实工程量,如实地做好签证。 (3)基坑支护施工涉及到的施工单位多,如土方单位、基坑支护施工单位、主体施工单位、监测单位等,容易造成各方面的矛盾和不协调,所以各方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地进行施工。 (4)基坑支护是个技术专业性较强的工程,监理公司应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才能确实做好深基坑支护监理工作。 (5)有的建设单位对支护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愿多投入,常干扰监理的工作,所以监理人员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建设单位的解释工作,经常沟通加强联系,才能取得建设单位的信任和支持。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发展而发展的一门新的实践工程学,由于深基坑支护为临时建筑,不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范围内,为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及加快进度,业主、施工单位往往只强调基坑支护施工的临时性,而忽略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复杂性及风险性,致使深基坑施工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延误了工期,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的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管理
1.1 设计管理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在我国,深基坑的出现较晚,深基坑支护设计日趋成熟,但设计参数众多,地质不明因素的影响,使设计工作的难度加大。据2000年的资料统计,在基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中,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43%。设计原因主要表现在:无证挂单设计、盲目设计、参数取值错误、地下水处理方法失误、支护方案选择不当等。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设计人员应具有较强力学知识(理论、材料结构、流体、土力学)和地基与基础等多学科的知识,又要有丰富边坡支护设计经验,熟悉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和特点,在结合建筑及周围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其次,工程人员在施工前应对方案进行认真审核,理解设计意图,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以掌握方案,在施工组织时,使各个组成部分、各道工序协调有序。再次,业主方应了解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选择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设计支护方案。
1.2 分包单位的选择
由于深基坑支护的特殊性,其施工应由具有施工资质与能力的专业分包队伍进行。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整体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监理工程师应协助业主审查总包单位选定的专业队伍,选择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分包单位,最好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同时应防止层层转包、“层层剥皮”,以致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
1.3 施工专项方案审定
施工专项方案是具体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但在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往往是照搬他人的方案;有的虽说是按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但控制要点不具体,措施针对性不强,基本上无指导意义。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方案,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坚决要求其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申报,特别复杂的方案可组织专家汇审,待总监审批后方能实施。审核内容主要有:施工平面图、基坑的支护方式、基坑开挖方式、降水措施、施工工期、监测布置的合理性等。
二、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并强调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2.1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 例如,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时,应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照和录像,对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需精心组织施工,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这样不利工程监控,易造成坍塌事故。
2.2 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三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有建筑基坑,宜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使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了处理难度,拖延了工期,反之,以降水为主。
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进行止水帷幕止水施工时,如果止水帷幕的搅拌桩成桩质量不好,深基坑开挖后会出现渗水较多的现象。若此时再采用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则延误工期、增加造价。因此,在该类止水帷幕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桩体质量。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避免桩头出现搅而无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层情况变异较大的地区,因搅拌桩的桩径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止水失效。
(2)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
(3)不得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否则会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也破坏了止水帷幕,导致地下水的渗入。
2.3 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深基坑施工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基坑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即基坑支护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形是否会产生沉降及水平方向的位移或倾斜、支护结构是否有裂缝以及基坑底是否产生隆起和变形,若发生这些问题将导致基坑支护结构的失败。
基坑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根据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对照报警标准,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临近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基坑底隆起的观测等 以上监测除每天进行目测之外,一般每设一个监测点,关键部位适当加密,开挖后每天监测3次,位移大时应适当加密。
观测结果要真实反映所测目标的动态趋势,并绘出变化曲线图,以传递险情前兆信息,找出险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如地质特性、支护结构、临近建筑物、地下设施等,结合相关的诱发条件,如气象条件、开挖施工、地下水变化等,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科学决策,以排除险情。开挖较深的基坑时,还应测试支撑的内应力,当应力值达到设计值的90%(或支撑变形达10mm)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另外,因现场施工情况复杂,监测点极易被破坏,要注意对监测点的保护。
2.4 突发事件的处理
建筑施工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参与人员多的过程,施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事件对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更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准备。常见的突发事件有:基坑内管涌流沙;基坑支护局部出现成因不明的裂缝、沉降;气象异常,出现持续多日的狂风暴雨;相邻工地施工的影响,如降水、打桩、开挖土方;地下障碍物妨碍基坑支护结构或止水帷幕的施工等等。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会同相关单位研究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深基坑 施工 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施工单位应按先设计、后施工的程序施工,并尽量做到边施工、边监测,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杜绝盲目施工和野蛮施工,加强对整个深基坑施工过程的控制,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地完成。
1工程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
1.1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在我国,深基坑的出现较晚,深基坑支护设计日趋成熟,但设计参数众多,地质不明因素的影响,使设计工作的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参数取值错误、支护方案选择不当、地下水处理方法失误等。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设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工程力学、材料、结构、流体、土力学)和地基与基础等多学科的知识,又要有丰富边坡支护设计经验,在熟悉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和特点,充分了解建筑物周边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其次:工程人员在施工前应对方案进行认真审核,理解设计意图,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以掌握方案,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在施工组织时,使各个组成部分、各道工序协调有序,充分利用“时空效应”以提高施工安全质量。
1.2施工专项方案审定
施工专项方案是具体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但在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往往是照搬他人的方案;有的虽说是按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但控制要点不具体,措施针对性不强,基本上无指导意义。审核内容主要有:施工平面图、基坑的支护方式、基坑开挖方式、降水措施、工期、监控量测系统布置的合理性等。
2施工阶段的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工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2.1深基坑施工
深基坑施工包括围护、挖土、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例如,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时,应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照和录像,对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在特殊地质基坑时,尤其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如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易造成坍塌事故。
2.2深基坑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三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建筑基坑,宜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使相邻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了处理难度,拖延了工期,反之,以降水为主。
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旋喷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进行止水帷幕止水施工时,如果止水帷幕的搅拌桩成桩质量不好,深基坑开挖后会出现渗水较多的现象。若此时再采用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则延误工期、增加造价。因此,在该类止水帷幕施工时要注意几点:1)保证桩体质量。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虽,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避免桩头出现搅而无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层情况变异较大的地区,因搅拌桩的桩径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止水失效。2)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3)不得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否则会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也破坏了止水帷幕,导致地下水的渗入。
2.3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深基坑施工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基坑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即基坑支护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形、是否会产生沉降及水平方向的位移或倾斜、支护结构是否有裂缝以及基坑底是否产生隆起和变形,若发生这些问题将导致基坑支护结构的失效。基坑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控量测,根据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对照报警标准,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临近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基坑底隆起的观测等。以上监测除每天进行目测之外,一般每8~l0米设一个监测点,关键部位适当加密,开挖后每天监测3次,位移大时应适当加密,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监测点的保护,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有效性。
观测结果要真实反映所测目标的动态趋势,并绘出变化曲线图,以传递险情前兆信息。找出险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如地质特性、支护结构、临近建筑物、地下设施等,结合相关的诱发条件,如气象条件、开挖施工、地下水变化等。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科学决策,以排除险情。开挖较深的基坑时,还应测试支撑的内应力,当应力值达到设计值的90%(或支撑变形达l0mm)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2.4应急处理
建筑施工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参与人员多的过程,施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事件。对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更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准备。常见的突发事件有:基坑内管涌、流沙;基坑支护局部出现成因不明的裂缝、沉降;气象异常,出现持续多日的狂风暴雨;相邻工地施工的影响,如降水、打桩、开挖土方;地下障碍物妨碍基坑支护结构或止水帷幕的施工等等。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会同相关单位研究解决办法。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建设了大批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开发商为提高建筑用地率,加之国家有关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和人防工程的要求,多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必不可少。于是,地下建筑开挖时的深基坑支护成为一个必要的施工过程。但由于深基坑支护为临时建筑,不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范围内,为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及加快进度,业主、施工单位往往只强调基坑支护施工的临时性,而忽略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复杂性及风险性。认为只要基础工程完成时,基坑支护未垮掉便解决问题,有的施工单位甚至认为挖一个大坑,简单地处理一下坑壁即可,致使深基坑施工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延误了工期,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卢梅珠.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