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药品范文

化学药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药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化学药品范文

对此,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监总局”)相关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国家对于此次药审改革的重视度可见一斑。在近期的有关新药审批的文件中,关于仿制药的标准都是关键内容。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规范新药注册、临床研究等流程,从而改善目前国内市场仿制药“品种多、药效差、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

据媒体报道,根据食药监总局提供的统计数字,中国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达18.9万个,其中化学药品有12.2万个,95%以上是仿制药。在目前国内药品市场上的国产药绝大部分都是仿制药的情况下,《意见》或将引发药企洗牌,部分仿制药面临出局命运。

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先查2007年前获批上市的仿制药

“仿制药不是山寨药。”曾担任北京美迪生药业研究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现在美国从事生物研究工作的刘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媛介绍,“国际通行的标准是要求仿制药和原研药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与被仿制药品的适应证、剂型、给药途径相一致,药物疗效也要相同。同时,药品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原研药在标准上也是一样严格的。但是在国内,目前大部分的仿制药水平都达不到国际标准。”

在国务院此次的《意见》中,将仿制药的认定由现行的“仿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调整为“仿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药品”。《意见》还提出,仿制药审评审批要以原研药品作为参比制剂,确保新批准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与原研药品一致。

刘媛表示,在此之前的仿制药,都是按照“同类仿制药的国家标准”进行对照的,而且当时也没有关于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强行要求。也就是说,如果最开始仿制的A药品还能被称作是被仿制对象的“仿制药”,那么在当时国家标准下的B药品仅需要仿制A药品,新推出的同一类别C药品可能只仿制B药品,以此类推,有很多同类仿制药仅仅是对之前仿制药的再模仿。

刘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种情况下,很多所谓的仿制药有可能仅仅是主要成分相同,药效已然与最初的原研药不可同日而语,甚至起不到预期的作用。此外,当时的药物申报审批是由各省份单独完成,人为操作空间大,很难说清有多少资质不够的药企浑水摸鱼。”

在《意见》当天的国务院新闻会上,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表示,将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口服制剂与参比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其他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将逐步在10年内解决。他强调,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首先在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中进行。

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2007年以前所有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评价,这项工作并不轻松。

资料显示,我国新药审批在2001到2006年间曾出现过“井喷现象”。据不完全统计,5年间发放的药品上市许可证基本上覆盖了现有许可证的95%左右。直到2007年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我国仿制药的质量才开始按照国际标准来审核。

也正是因此,此次关于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要以2007年为时间节点,首先对在此之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进行审查。

研发门槛提高,过分依赖仿制药的药企或退市

根据此次下发的《意见》,新药的认定由现行的“未曾在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调整为“未在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同时,根据物质基础的原创性和新颖性,将新药分为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意见》还明确指出,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优化创新药审评审批程序,对临床急需的创新药加快审批。

这对于国内有研发能力的药品制造企业来说可谓利好消息。国内特殊审批品种较多的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张连山在《意见》下发后对媒体表示,他们非常欣赏国家层面在药品审评审批方面做出的重大改革,这将极大地改善我国制药创新环境,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很大,有利于促进国内制药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对国内新药的质量水平提升和上市速度预计都会有较大的意义。

预计此次《意见》的出台将主要有利于国内高质量标准的制剂出口企业、研发型儿童药药企、大型CRO公司(即合同研究组织,是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专门为制药企业提供医药研发外包临床试验方案)及高端生物药制造企业。加快审批后,对于罕见病等病症的治疗药品是否会开放特殊通道审批还待下一步具体细则出台。虽然创新型药企心里乐开了花,但是对于国内一部分缺乏研发能力的中小型药企来说,此次《意见》的出台可谓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对于药企来说,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展以后,受到影响的可能不仅仅是药品质量不能达到一致性标准的企业。上述食药监总局人士告诉记者,一些过分依赖个别“首仿”品种,产品线单薄的制药企业和过早抢仿3.1类药物(指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原料药及其制剂)的企业,尤其是过去两年国际上一些专利药过期以后便抢先仿制的企业都会在这次改革中受到影响。

第2篇:化学药品范文

银杏叶取自银杏科银杏属植物的叶部,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市场价值。银杏叶制剂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肺间质纤维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1]。国际上的银杏叶制剂已达300多种,合计年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2]。随着银杏叶制剂的广泛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与一些化学药品合用的情况,由此可能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给使用者带来伤害。本文介绍银杏叶制剂与一些化学药品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为银杏叶制剂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 银杏叶制剂与化学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分级

草药与化学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分成5个等级[3]――1)Ⅰ级相互作用:威胁生命,应避免合用;2)Ⅱ级相互作用:显著伤害,应调整用药剂量或密切监测;3)Ⅲ级相互作用:可能有害、但证据不足,应谨慎合用;4)Ⅳ级相互作用:可疑,需给使用者适当指导以防止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或加以监测;5)Ⅴ级相互作用:无相互作用,可以合用。银杏叶制剂与化学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可分为4个等级:Ⅱ~Ⅴ级。

2 银杏叶制剂与化学药品的不良相互作用[4, 5]

2.1 Ⅱ级相互作用

与硝苯地平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22名健康受试者先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120 mg共18 d、然后再服用硝苯地平10 mg,硝苯地平的血药浓度上升约50%。另一项研究则显示,8名健康受试者同时服用银杏叶制剂240 mg和硝苯地平10 mg,硝苯地平的最高血药浓度上升30%,其中有2名受试者的最高血药浓度提高了1倍。合用者的头痛、潮红和眩晕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单用硝苯地平受试者且心率加快,但降压作用未受影响。

实验室研究:给大鼠同时服用银杏叶制剂20 mg/kg和硝苯地平5 mg/kg,硝苯地平的最高血药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上升约60%,但对静脉注射用硝苯地平的药动学无影响。

2.2 Ⅲ级相互作用

1)与抗血小板药物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对10名健康受试者的试验结果显示,银杏叶制剂120 mg没有明显增强氯吡格雷75 mg或西洛他唑100 mg的抗血小板作用。与西洛他唑合用,尽管没有产生严重不良作用,但出血时间明显延长。另一项由8名健康受试者参与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银杏叶制剂40 mg、tid,第4日加服噻氯匹啶250 mg,对噻氯匹啶的药动学没有明显影响。给41名健康受试者服用银杏叶制剂(120 mg、bid)和阿司匹林(500 mg/d)共7 d,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活性没有影响,而少数受试者出现的轻微出血被认为是阿司匹林所致。采用随机、双盲法对55名已被诊断为外周动脉疾病或存在外周动脉疾病风险的病人分别给予阿司匹林(325 mg/d)或再合用银杏叶制剂300 mg,银杏叶制剂没有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产生明显影响。银杏叶制剂组有5名病人出现流鼻血或轻微出血,但阿司匹林对照组也有4名病人出现轻微出血。

实验室研究:每日给予大鼠银杏叶制剂40 mg/kg和噻氯匹啶50 mg/kg共3 d,对噻氯匹啶的抗血小板活性没有影响;合用5 d,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为噻氯匹啶对照组的2倍,出血时间延长约60%;合用9 d,抗血栓形成作用为噻氯匹啶对照组的2倍。

病例报道:在临床报道的许多重要出血病例中有1名70岁的男性病人,因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服用阿司匹林(325 mg/d)3年无异常事件发生,但1周内增服银杏叶制剂40 mg、bid后导致虹膜至前房出血,停服银杏叶制剂3个月后出血停止;另1名行髋关节成形术病人尽管停服阿司匹林,但术后仍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120 mg,导致伤口持续出血,停用银杏叶制剂后伤口渗血逐渐停止。在1999年1月-2003年6月加拿大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有21份关于银杏叶制剂的报道,表现为血小板、出血和凝血功能紊乱。其中有2名病人出现严重胃肠道出血,1名病人由于服用噻氯匹定、银杏叶制剂和其它药物超过2年,另1名中风病人则服用了多种药物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含银杏叶提取物的草药制剂等。

2)与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给11名健康受试者服用银杏叶制剂120 mg、bid共3次,接着服用氟比洛芬100 mg,氟比洛芬的药动学没有变化;给12名健康受试者服用双氯芬酸50 mg、bid共14 d,其中在第8~第15日加服银杏叶制剂120 mg、bid,双氯芬酸的AUC或清除率也没有变化。

病例报道:1名71岁的老年病人以往每日服用布洛芬600 mg,加服银杏叶制剂4周后出现严重颅内出血;1名69岁的老年男性病人同时服用银杏叶制剂和罗非昔布,一次头部损伤后出现硬膜下血肿、后来又出现轻微血肿和出血时间延长,停用银杏叶制剂和罗非昔布1周后恢复正常,再次服用低剂量罗非昔布没有出现异常。

3)与环孢素的相互作用――

实验室研究:给大鼠服用银杏叶制剂8 ml/kg,口服环孢素的最高血药浓度和AUC分别降低约60%和50%,但对静脉注射用环孢素的药动学无影响。

2.3 Ⅳ级相互作用

1)与丙戊酸盐的相互作用――

病例报道:1名78岁的男性病人7年来通过每日服用丙戊酸盐1.2 g控制癫痫发作,由于轻度认知障碍开始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120 mg,2周后出现癫痫频发。停用银杏叶制剂8个月后,癫痫发作消失,而其它服用药物未作调整。另1名84岁的女性病人患有癫痫和重度痴呆,每日服用丙戊酸盐1.2 g,2年没有癫痫发作。后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120 mg,12 d后出现癫痫频发。通过静脉注射地西泮并停服银杏叶制剂,4个月后没再出现癫痫发作,而其它服用药物未作调整。

2)与阿普唑仑和咪达唑仑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给12名健康受试者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120 mg、bid共16 d,第14日加服阿普唑仑2 mg,阿普唑仑的AUC降低17%,但最高血药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给12名健康受试者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60 mg、qid共28 d,对咪达唑仑(8 mg)的代谢无影响;以12名健康老年人为受试者,结果亦相似。另一项类似研究显示,银杏叶制剂(120 mg、bid)使咪达唑仑(8 mg)的AUC和最高血药浓度降低约1/3。但也有相反结果的报道:给10名健康受试者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360 mg共28 d、然后服用咪达唑仑8 mg,结果咪达唑仑的AUC增加约25%。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前一试验的干扰,因为受试者在本次试验前接受过为期30 d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实验室研究:给相互间有交流行为的大鼠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96 mg/kg共8 d、然后注射地西泮1 mg/kg,30 min后测试交流行为,结果发现试验组大鼠的交流行为明显比对照组活跃。

3)与地尔硫䓬的相互作用――

实验室研究:先给大鼠服用银杏叶制剂20 mg/kg、1 h后再服用地尔硫䓬30 mg/kg,结果地尔硫䓬的AUC和最高血药浓度增加了1倍,但对静脉注射用地尔硫䓬(3 mg/kg)的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

4)与尼卡地平的相互作用――

实验室研究:每日给大鼠服用银杏叶制剂(0.5%、共4周)明显减弱口服尼卡地平(30 mg/kg)和静脉注射尼卡地平(30 mg/kg)的降压作用。重复实验结果显示,银杏叶制剂(0.5%、共2周)使口服尼卡地平(30 mg/kg)的最高血药浓度和AUC降低约65%。

5)与氟哌啶醇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给43名精神分裂症病人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360 mg和氟哌啶醇250 mg/kg,12周后病人的阳性症状得到改善,无任何不良事件报道。

实验室研究:每日给大鼠服用银杏叶制剂(80 mg/kg、共5 d),第1和第5日再给服氟哌啶醇2 mg/kg,大鼠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6)与苯巴比妥的相互作用――

实验室研究:每日给大鼠服用银杏叶制剂(0.5%、共2周),苯巴比妥(90 mg/kg)的最高血药浓度降低约35%、AUC降低约18%,但苯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却由约8 h减为约3 h。

7)与普萘洛尔的相互作用――

实验室研究:预先给大鼠服用银杏叶制剂100 mg/kg共10 d,普萘洛尔(10 mg/kg)的最高血药浓度和AUC分别降低约40%和45%,普萘洛尔的代谢产物(N-去异丙基普萘洛尔)血药浓度和AUC分别增加约70%和55%;银杏叶制剂10 mg/kg则无此作用。

8)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给14名健康受试者服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400 mg/100 mg、bid,2周后加服银杏叶制剂120 mg、bid共2周,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药动学无明显影响。

9)与奥美拉唑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给18名健康受试者服用奥美拉唑40 mg,然后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140 mg、bid共12 d,再服用奥美拉唑40 mg。受试者被分成三组:CYP 2C19快代谢组(6名)、CYP 2C19混合代谢组(5名)和CYP 2C19慢代谢组(7名),结果奥美拉唑的AUC分别减少42%、27%和40%,无活性代谢物(羟化奥美拉唑)的血药浓度则分别增加38%、100%和232%且肾清除率也减少,提示银杏叶制剂通过诱导CYP 2C19加速奥美拉唑的代谢,对其它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也有类似作用。

10)与利培酮的相互作用――

病例报道:1名26岁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病人在过去3年每日服用利培酮3 mg,因偶发耳鸣开始日服银杏叶制剂160 mg,2周后出现异常(持续达4 h)。治疗并停用利培酮和银杏叶制剂;恢复服用利培酮后,6个月后随访未再出现异常。

11)与茶碱的相互作用――

实验室研究:给大鼠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100 mg/kg共5 d、第6日服用茶碱10 mg/kg,茶碱的血药浓度和AUC分别降低约20%和40%,清除率则增加70%;银杏叶制剂10 mg/kg使茶碱清除率增加30%。银杏叶制剂对静脉注射用茶碱(10 mg/kg)也有类似作用。

12)与甲苯磺丁脲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给健康受试者服用银杏叶制剂120 mg、bid共7 d,对甲苯磺丁脲的尿代谢率无影响。给10名健康受试者每日服用银杏叶制剂360 mg共28 d,甲苯磺丁脲(125 mg)的AUC降低约16%(其它药动学参数没有明显变化),降糖作用降低14%。

13)与曲唑酮的相互作用――

病例报道:1名80岁的老年女性患有老年痴呆症,服用曲唑酮(20 mg、bid)和银杏叶制剂,数日后出现昏睡,静脉注射氟马西尼1 mg后苏醒。

14)与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对21名服用华法林病人作随机、交叉研究,给予银杏叶制剂100 mg、bid共4周,华法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没有改变。给健康受试者服用银杏叶制剂2片、tid共2周,其中在第7日给予单剂量华法林,华法林的药动学和INR未受影响。对21名服用华法林和银杏叶制剂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华法林的INR也无变化。

实验室研究:动物研究显示,银杏叶制剂使华法林的AUC降低23.4%,凝血酶原时间也缩短,提示银杏叶制剂可能降低华法林的作用。

病例报道:1名老年女性在服用银杏叶制剂2个月内出现颅内出血,其凝血酶原时间为16.9 s、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为35.5 s。该病人已服用华法林5年无异常,怀疑是银杏叶制剂引发的出血。

15)与阿米卡星的相互作用――

实验室研究:每日给大鼠服用银杏叶制剂100 mg/kg共20 d,其中在最初14 d同时给大鼠服用阿米卡星600 mg/kg,阿米卡星的耳毒性出现更早且更严重。

16)与他林洛尔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给10名健康受试者服用他林洛尔10 mg,服法分为单独服用、与银杏叶制剂120 mg同服和在服用银杏叶制剂(120 mg、tid)14 d后服用3种。结果发现,单剂量银杏叶制剂对他林洛尔的药动学无影响,而多剂量银杏叶制剂使他林洛尔的AUC和最高血药浓度分别增加22%和36%,消除半衰期未变。研究组又对12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同样试验,发现多剂量银杏叶制剂使他林洛尔的AUC和最高血药浓度分别增加25%和33%。

2.4 Ⅴ级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银杏叶制剂与咖啡因、氯唑沙宗、右美沙芬、地高辛、多奈派齐或非索非那定等无相互作用。

3 结语

常用银杏叶制剂为片剂、胶囊剂和滴丸剂,含有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等多种活性成分,与化学药品相互作用的原因十分复杂。对此,国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有些仅属个案报道,也有些还停留在动物试验阶段。这些研究结果提示,银杏叶制剂与许多化学药品之间确实存在不良相互作用、甚至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由于临床多药合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想不合用也难,故如何规避银杏叶制剂与化学药品合并使用产生不良相互作用还需临床医生和药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孟现民. 银杏叶制剂临床应用回顾与评价[J]. 上海医药, 2010, 31(8): 344-346.

[2] 于清萍, 宁营. 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及市场概况[J]. 上海医药, 2010, 31(8): 342-344.

[3] Williamson E, Driver S, Baxter S. Stockley’s Herbal Medicines Interactions [M]. London: Pharmaceutical Press, 2009: 1-2.

[4] Williamson E, Driver S, Baxter S. Stockley’s Herbal Medicines Interactions [M]. London: Pharmaceutical Press, 2009: 209-218.

第3篇:化学药品范文

关键词:现场管理;定期检查;减少污染

化学实验室中会经常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其中多数是易燃、易爆及高腐蚀的毒性物质,甚至有部分剧毒物品,管理不当或取用不当,会给学校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认真做好化学药品的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及化学教学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本人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坚持药品分类保管,方便取用

化学药品要分类保管,存放在专门的药品柜中,首先,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要分开存放。如果硝酸钾、硫、碳放在一起,一旦具备了受热、撞击等条件,就可能发生爆炸。其次,对沸点低,易挥发的药品要低温密封保存,如,苯、甲苯、乙酸乙酯、浓硝酸等,将它们分开放入沙箱里掩埋起来,减少挥发。再次,对在空气中不宜保存的药品,如,过氧化钠、生石灰要多层包装。钠、钾应保存在煤油中并及时添加煤油。对在空气中稳定的化学药品按“一般无机物-单质(柜1)-氧化物(化学柜2)-氯化物(化学柜3~4)-硫酸盐(化学柜5)-碳酸盐(化学柜6)-其他无机盐(化学柜7)-氧化剂(化学柜8~9)-一般有机物(化学柜10~12)-酸性腐蚀剂(化学柜13)-无机酸(化学柜14~15)-碱性腐蚀剂(化学柜16~17)-指示剂(化学柜18)”,做到柜上目录清晰,瓶上有标签、购买日期,便于快捷取出和使用。

二、必须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化学药品要有专门房间存放,一定要将实验准备室和仪器室分开,药品室要挂有窗帘,避免阳光直射,室内要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定期通风换气,定期检查,所有的药品必须有明显的标志。

检查事项为:一查装药品的瓶标签是否脱落、药品是否泄漏、标签是否被腐蚀,对字迹不清楚的标签要及时更换并贴上胶带保护药品标签;二查药品是否潮解,尤其是对生石灰、粗盐、氢氧化钠固体、无水氯化钙等易潮解的化学药品;三查药品是否过保质期;化学药品的有效期随着药品化学性质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的药品,保存有效期就越长,保存条件也简单。如无机化合物,只要妥善保管,包装完好无损,可以长期使用。但是,那些容易氧化、容易潮解的物质,在避光、荫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年)内保存,有机小分子量化合物一般挥发性较强,包装的密闭性要好,可以长时间保存。而容易氧化、受热分解、容易聚合、光敏性物质等,在避光、荫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年)内保存,有机高分子,尤其是油脂、多糖等药品,极易受到微生物、温度、光照的影响,而失去活性,或变质腐败,故此,保存时间也较短。总体来说,固体药品的保质期相对较长些,一般是3~5年,液体配制试剂的保质期相对短些,一般是6个月,有些会更短,如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溶液等。

三、实验过程中减少污染、避免浪费

对易挥发、易氧化、易燃、易爆的药品尽量减少库存,及时向供应商进行预订,以保证正常教学使用。对开封后极易变质的药品,如过氧化钠要现用现买;对中学化学实验用的有毒药品(如氰化物)和危险药品(如三酸)应放入特定的保险柜,双人保管,实行严格的领用登记。

第4篇:化学药品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 危险药品 管理 使用 回收 安全措施

化学实验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越来越齐全,并且足额的化学药品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都给化学实验提供了更多的充足性准备,也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性基础。但是在2015年天津地区所发生的化学爆炸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化学危险品如果不能妥善的安排和保管以及使用回收就可能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这给化学实验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基于此,以下对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的管理、使用以及回收等等安全性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述,希望此项叙述能够给化学实验危险品的管理带去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1 常见的化学实验危险品种类分析

在化学实验药品管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危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易爆炸品,其中包含高氯酸以及硝化纤维和硝化棉。易爆炸品,主要有容易燃烧的固体,容易燃烧的液体以及自燃品。易燃的固体有红磷以及黄磷和镁粉、铝粉等等。液体主要有酒精和汽油,还有甲醇乙醇等等。遇湿危险品,主要包含金属钾、钠以及锌粉等等。除了这些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以及高锰酸钾为代表的氧化剂。更有一些有毒药品,例如,氯化钡。腐蚀性的物品主要有硝酸、盐酸和磷酸以及甲酸。这些药品都属于化学实验的危险品,需要做好保管和处理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很多危险隐患,并且在后续的化学实验当中做好更多的储备。

2 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的管理

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化学实验以前相关领导或者教师一定要遵守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原则,为了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将可能发生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做好化学药品的账目管理,每一种仪器以及账目都要做细,尤其是抵值易消耗品,账目和实物之间要有清晰的连接性,账目和实际相符合。

其次,对于化学药品的摆放,一定要秉承的原则是安全性和科学性,例如,易燃易爆危险品,一定要用相关的设备分隔开,做好双锁的管理,并且使用也需要进行多层次的申请,经过考核合格使用以后才能进行化学实验。除了上述几种方式以外,要建立起化学危险药品的档案,并且对此进行严格的管理,在演示实验以及探究性报告总结的基础上实施动态性的危险药品库存管理,相关档案存入档案册之中。这样在以后的使用中能够有据可查,另外危险药品的管理还需要注意季节的变化,如果是冬天,一些药品可能出现冻裂的现象,也可能出现破碎,危及周围人的安全,因此要做好保暖工作[1]。

3 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的使用安全

首先,化学实验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化学实验人员要对实验的基本内容以及实验操作的步骤进行演示分析,在清晰化学实验操作流程的背景下,将安全放在首位,并且让实验有充分的保障,如果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只有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继续后续的工作,以免发生过多的遗漏[2]。

其次,规范实验操作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要获取适量的药品,不能过多,也不能过量,以免因为造成成本的浪费,引发安全性事件,实验的步骤需要严格的规范。教师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危险事件的预防,如果发生事故要怎样解决。化学实验的安全性要经过反复的强调,让实验者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感受到规范化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作为化学实验教师还需要一一的将危险药品的危险性列举出来,例如,在使用试管的过程中,如果是危险药品的加热,那么就需要对试管做好倾斜性,试管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者他人,以免因为危险发生,对人的安全造成伤害。还有在使用高锰酸钾进行氧气实验的制取过程中,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细微的点都要讲述安全性的把握,事无巨细,只有这样才能让实验的安全性上升。学生在创新实验以及实验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使用自己家的资源进行实验,在这样离开监管的情况下进行实验那么容易发生危险的概率也比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跟踪监督,可以使用望远镜设备,或者提前让学生自己讲出实验的具体步骤,查看是否存在危险的举动,教师在平时也可以深入到学生家中给学生做指导,动员所有的学生把握好安全实验的具体准则[3]。

4 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的回收工作

化学实验药品的使用需要进行妥当的管理和安排,并且做好实验后药品的回收工作,有些药品在空气中静置的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危害。不管是探究性实验还是演示性实验,都可以分组进行,每一个小组的整个流程都需要夯实,并且对剩余的危险药品做好及时的处理,主要方式有和化学药品的使用清单进行对照,每一种药品的使用量是多少,剩余多少,做好记录,并且有毒有害的药品也需要进行安全性理,规范操作流程,注重自身的安全性,以免给实验者造成过多的伤害。气体、液体和固体都不能泄露,以免造成更多的污染,伤害无辜[4]。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的管理、使用及回收的安全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化学实验能够验证一些理论的真实性,还能提升操作者的实验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实验人员对化学知识有新的见解,但是化学药品危险品的处理也需要十分注意,这关系到实验人员以及整个实验的安全,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化学实验安全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陆燕.浅谈农村寄宿制初中化学实验药品的科学管理[J].文理导航(中旬),2014,14(4):52-52.

[2]王聃.化学实验药品存储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试,2015,25(12):119-121.

第5篇:化学药品范文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学科,它是在校小学生接受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个点,学生在校时间是个面,怎样做到以点带面,使思想品德课发挥最大的效果,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下面我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点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品德课是最受欢迎的

1、特点一:爱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由此可见,玩对孩子是多么重要。

2、特点二:爱观察

小学生的感知正处在发展阶段,知觉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因而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就必须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观察产生了兴趣,就会变为主动的学习。如在教学“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时?”我让学生四六人一组,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对组内成员进行了分工,再和同伴们动手做一做、记一记、比一比,最后得出了结论。这样的学习学生印象是深刻的。

二、贴近学生生活的品德课是最感兴趣的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去。就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兴趣才会使他们产生无穷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热情。跟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学生身边的事例是品德课程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资源。

三、联系生活中“小事”的品德课是最有效的

我们常说,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一件小事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现实中,我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高谈阔论,课外却毫无行动,说归说,做过做,言行不一致。原因何在?其实我们教育者只追求结果,对学生期望很高,认为这些道理学生都应该懂的,学生也不会去犯这些低级错误。而事实却相反,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要注意环保,可还有一些学生仍然会去做危险的游戏或活动,仍然有学生乱丢纸屑……因此品德课上我们还应该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讲。如: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位学生把痰吐在地上,没有吐在石灰盒里。我并没有直接找这位同学谈话,在品德课上我就让同学们谈谈随地吐痰的危害,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随地吐痰很不卫生,有的说随地吐痰不文明,还有的说随地吐痰散播细菌……此时,那位学生早已面红耳赤了,这样的教育就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品德课学生是最喜欢的

第6篇:化学药品范文

【关键词】汉语拼音;寓教于乐;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关,新课标十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赋予了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理念。多年来,许多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上花了大量时间,下了不少工夫,但教学效果欠佳,特别是越到用的时候,效果就越不尽人意。尤其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由于家长素质,地域特点和方言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学起拼音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的拼音教学常常是费时低效。如何走出长期以来费时低效的困境,将汉语拼音教学化难为易?如何将汉语拼音教学趣味化、形象化,从而提高其教学效率?如何指导刚入学的儿童,掌握好汉语拼音这一重要工具呢?现就此浅谈己见。

一、遵循规律,激发兴趣学拼音

1.遵循汉语拼音自身规律

拼音字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有些字母形体相近,准确发音又比较难,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刚入学的儿童要在四周时间里记住符号的形象和正确的发音是有一定困难的,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效率,首先要遵循汉语拼音的规律进行教学。我们的汉语拼音教材一般都是先教学6个单韵母,再教学23个声母,接着才是韵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把6个复韵母(ai、ei、ui、ao、ou、iu)的教学提到6个单韵母教学之后,声母教学之前来学习,这一教学顺序的调整与教学内容的重组,不仅为加强韵母和音节教学创造了条件,而且体现了“遵循汉语拼音的自身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利用教材编排的优化重组,加强知识的内在理念和教学策略,也为我们提高学习拼音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儿童注意力不易持久,观察不够细致,有意识记能力差,长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好动,一节课一般只能持续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当学生掌握了一个字母、一个音节或一种拼读方法,我们就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向新的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尤为重要,它是顺利地进行教学,发展儿童智力,形成儿童个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拼音教学中,要遵循汉语拼音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

二、寓教于乐学拼音

1.快快乐乐学儿歌学拼音

为了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在拼音教学中充分运用儿歌的韵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记住一些发音特征和要领。如教学单韵母a,就可以用自编的两句口诀:张大嘴巴a、a、a,小豆芽a、a、a。前者帮助学生记住单韵母的发音及口形特点,后者帮助学习掌握字形特点。琅琅上口的儿歌,使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的音、行,大大激发了学习拼音字母的兴趣,并在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听故事学拼音

听故事是一年级孩子最乐于做,最感兴趣的事。在拼音教学中编故事有助于学生学拼音。如jqx与ü相拼省写ü上的两点的拼音规则是拼音教学中的难点。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尝试了以下的方法:在完成了复习、认读后,我板书了下面内容:(j与i相拼组成ji……j与ü相拼组成ju……)我问孩子:“你们发现了什么吗?”这时有些细心的学生就发现问题了:“老师,你右边的写错了。”我故作吃惊状:“是吗?”然后短暂沉默。见老师不言不语,有些学生就议论开了。等到这个问题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时,我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出问题:“你们说这是错的,为什么呢?”有的说:“jqx与i在一起时,i上的那一点就没去掉。”有的说:“如果去掉ü上的两点,就不是ü而是u了。”有的说:“这说明ü与jqx相拼时头上的帽子要摘掉”。还有的说:“老师没写错。”(但是说不出理由)这样的自由发言,孩子们不仅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还激发了对新问题的思考。这时,我说:“小朋友们,先别着急,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听完故事后,再请同学们来说说老师到底写没写错,好吗?”听说要讲故事,大家更来了兴趣,于是个个聚精会神地听起来。我绘声绘色地讲完小ü遇见它的老师jqx后非常有礼貌地脱帽、问好的故事后,从学生们脸上的表情能够看出他们已经明白了问题的答案。于是让他们回答老师黑板上写的错没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没错!”我知道,jqx与ü相拼时省写ü上两点的规则便深深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之中。当有趣的故事情节还在学生脑际萦绕时,我趁热打铁,总结jqx与ü相拼省写ü上两点的规则。

3.游戏中学拼音

在教学中,要常常组织一些简单易行的游戏,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用肢体,手势来学习拼音。把汉语拼音声母的学习同学生的表演结合起来,编制了一套拼音体形操,寓教于乐帮助学生记住拼音声母字型。如学习b时,我教学生先观察它的形状,老师在讲台上表演,面向学生站在讲台上,用讲桌挡住下身,桌子以上的身体当作b的一竖,伸出左臂(学生应出右臂)叉在腰间,手要紧贴桌面。教会学生表演后,教给儿歌:右下半圆bbb;接着学习p时,教学生抱住头即成了p的形状,并教给儿歌:右上半圆ppp;伸出右臂叉腰间即成左下半圆ddd,左臂抱头即成左上半圆qqq。学习m时低头,两只胳膊张开撑在桌面上,成两扇门的样子,只张开一只胳膊成一扇门便是n。这套拼音操,既可以在初学时帮助学生记住字母,也可以在学习时做课中操;既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又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学生可以自己表演,也可以集体表演,增加了拼音教学的趣味性。

三、生活中学拼音

1.学校环境中学拼音

为了给学生创造强烈的学习拼音的氛围,可以把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室布置成“拼音的世界”,比如为每个孩子做了一块水果形状的姓名牌,给汉字注上拼音,贴在每个人相应的桌面上,让孩子们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认识同伴;在墙壁的四周张贴上学生喜爱的色彩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物图,并附上不同色彩的音节,让学生随处可看,随处可拼;教室里的每一个物件都贴上“拼音标签”,如:men、hei ban、fen bi、zhuo zi、yi zi、chuang hu等,以方便学生随时拼读。每天的课表用拼音书写在黑板一角,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日常用语,如“吃饭”“老师”“考试”“洒水”“扫地”“对不起”“谢谢”等,用拼音书写后专门挂在“每月一句”的墙角。总之,孩子一步入教室就像进入拼音王国,可以自由地获取,他们将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增加对字母与音节的学习与记忆。

2.家庭环境中学拼音

在家里,可以让家长指导学生用拼音拼自己的、同学的或父母的中文名字,并自己动手制作拼音卡片,给家具、电器和其它物品贴上相应的拼音标签,如bing xiang、cai dian、xi yi ji、dian nao等。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要遵循汉语拼音自身规律,抓住儿童的特点,运用多种情趣盎然的方式,创设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通过多种渠道,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语拼音的优美和神奇,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汉语拼音。

参考文献:

[1]徐利治.漫谈拼音教学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尚志.引导学生走进拼音世界的做法[J].湖南教育,2010,11.

第7篇:化学药品范文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实施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详细规定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各项制度,列表管制了23种易制毒化学品。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行为的重要行政法规。对于进一步依法严格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保障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用于制造,从源头上减少生产,降低危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条例》将列管的23种易制毒化学品分成三类,麻黄素等12种化学品被划分到第一类,苯乙酸等5种化学品被划分到第二类,甲苯、高锰酸钾等6种化学品被划分到第三类。《条例》对这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分别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和备案制度。

实施《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有效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被用于制毒,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起草、卫生部正式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于201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作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的配套规章,《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围绕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源头控制、能够追溯、保证合法使用和防止流入非法渠道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以确保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规范生产经营,严防流入非法渠道。

小知识

1.什么是易制毒化学品

易制毒化学品是指可用于非法生产、制造或合成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可卡因等多种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品和的化学物质。包括用以生产和制造各种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品和的化学原料、化学试剂及溶剂等。易制毒化学品本身不是,但其具有双重性,易制毒化学品既是一般医药、化工的工业原料,又是生产、制造或合成必不可少的化学品。

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列为管制的易制毒化学品,包括麻黄素、黄樟素、醋酸酐、高锰酸钾、丙酮、三氯甲烷等23种。

2.什么是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是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列为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中的部分品种,因其可以用作某些药品制剂的有效成分(原料药),故归为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主要品种为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麻黄素类物质等,包括其可能存在的盐类、原料药及单方制剂。

第8篇:化学药品范文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儿童发展心理、学习与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三十余篇;主编、参编多部教材专著;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最近看到一则名为“超市惊遇一母女,这才是教育”的帖子,其大意是讲一位妈妈带着4岁左右的女儿逛超市,孩子拿着准备好的购物清单购买了所需的物品;当孩子想要购买清单之外的商品时,妈妈说这超出了预算,而且也不在计划之列时,孩子平静地接受妈妈的意见。这里显示出家庭教育的诸多智慧,其中之一就是运用列清单的方法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和计划性。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一会儿说水彩笔不见了,一会儿玩具又找不着了;孩子的玩具物品到处堆放,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孩子做事一点都没有计划性和条理性。

计划是幼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事件安排与行为选择,计划包含了幼儿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具体思考。作为幼儿重要的学习品质,计划性能让幼儿做事更有条理,也能让他们未来的成长之路更加清晰。对幼儿来说,时间观念、做事的顺序、对事件难易程度的判断都会影响计划的制定和完成。从小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幼儿游戏与学习的质量,更能培养他们未来良好的做事能力与习惯,做事的计划性是他们未来成功的重要保障。

许多父母也曾尝试通过让孩子安排自己的活动等方式培养其做事的计划意识和能力,但收效并不好,因此他们认为3、4岁的幼儿还很难形成做事的条理性与行为的计划性。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4岁之前是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时期,当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时,他们对外界的人、事、物的认识也慢慢地从混沌到清晰。如幼儿不让母亲抱其他的小孩,早上起床时一定要先穿衣服再穿裤子和袜子等,就是他们秩序感的表征。秩序感让幼儿对外部世界和自己的行为规律性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这时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并归类、安排自己的生活事件(如个人卫生、作息时间安排等)的先后顺序、对接下来的活动进行思考和计划。基于幼儿对秩序的敏感和自我中心的特点,他们很乐意自己做主做决定,这就是发展幼儿计划能力的良好契机。

做事没有规划、行为缺乏条理、时间观念不强等是幼儿早期的自然反应。3岁之前,幼儿做事通常缺乏计划性和预期性。一方面是因为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行为缺乏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难以预期和预见自己下一步的行为形成,即使有初步的想法也难以坚持完成。另一方面,父母在生活中的大包大揽也剥夺了幼儿发展计划意识与计划能力的机会。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难以坚持完成计划时,父母往往会主动代替孩子完成;有些父母甚至把孩子的每日生活细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幼儿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执行,他们也就丧失了制定并执行计划的实践机会,当然也就难以发展出良好的计划能力。

第9篇:化学药品范文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Q08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75-01

危险化学品是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其特征是: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需要特别防护的。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在不同的场合的叫法或者说称呼是不一样的,如在生产、经营、使用场所统称化工产品,一般不单称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都称为危险货物。在储存环节,一般又称为危险物品或危险品,当然作为危险货物、危险物品,除危险化学品外,还包括一些其他货物或物品。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称呼也不一样,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称“危险物品”,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称“危险化学品”。那么如何管理危险化学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但是我们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发现,部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管理制度重视不够,表现为不结合本单位特点与实际情况去编制各项管理制度,而是参照其它企业的管理制度,不经认真讨论分析就照搬。形成管理制度与实际操作两层皮,特别是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通过了安全评价,就不思继续加强管理、持续改进和对安全条件不断完善。因而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我认为,除定期对其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法中的每一条规定都是用血的经验和教训写成的,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完全必要。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说明做好安全工作必须从根本上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造成“人的失误”和“物的故障”这一直接原因的原因却常常是管理的缺陷。管理缺陷虽然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因素,而又常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人们常说的“隐患”来自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危险源,而且是和管理的缺陷或管理人员失误共同偶合才能够形成;如果管理得当、及时控制,变不安全状态为安全状态,则不会形成隐患。客观上一旦出现隐患,主观上人又有不安全行为就会立即显现为伤亡事故。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如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定期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厂(区)内要进行内部定期培训教育;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要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价等。所有的培训教育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目的就是要促使企业减少不安全行为的产生。而进行安全评价,一方面帮助企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岗位责任及应急救援预案,使之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找出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危险源,以达到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条件。

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

不是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进行了安全评价,企业就存在绝对的安全。所谓安全就是事故风险达到了合理可行,并尽可能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减少风险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无论减少危险发生的概率还是采取防范措施使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都要投入资金、技术和劳务。因此,通过了安全评价或发放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是指在我国该行业的经济、技术现有情况和对危险危害因素后果、危险危害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安全投资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优化的前提下,提出一个比较合理和可接受的安全生产条件,不是指危险性、危害为零。合理和可接受的安全生产条件是指在规 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的最佳的可接受风险程度。因此可接受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人们对危险根源的深入了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而变化。同时风险可接受并非说放弃对这类风险的管理,因为风险随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可能升级为高风险。所以应不断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始终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三、从安全生产实践看安全管理的意义

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操作规程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工厂称其为“三大规程”,是指导生产,保障安全的必不可少的作业法则,具有科学性、严肃性、技术性、普遍性。这一项是我们衡量一个生产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发现,有的企业就认为有没有一个样,只要能生产就行,这是一个典型的化工生产“法盲”,他们孰不知这“三大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是前人从生产实验、实践中得来,以致用生命和血的代价编写出来的,具有其特殊性、真实性。在化工生产中人人不能违背,否则将受到惩罚。有的企业领导曾说:“我们以前就是这么干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违章的),没出过什么事,不要紧”。这种麻痹思想绝对要不得,尤其是作为企业的负责人。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但是相反,出现事故的必然是违章而造成的,这就验证了海因里希“1:29:300”的著名法则。通俗地讲,多次违章必然会发生事故,多次小的事故发生,必然酝酿着重大事故的萌芽,这是我们常说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超前管理,超前控制的基本法则。

四、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几点参考意见

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防控结合”的安全理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分解落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危险因素辨识、评价、控制和监管工作;逐步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规范管理,持续改进,建设本质安全企业。我们深知,对于安全,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仍须“警钟常鸣,时刻警惕”,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