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层次划分及设计
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构造
1.公司所有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公司所有者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要求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有效的、高质量的会计控制作保证。可见,公司所有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公司经营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公司经营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加强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全面履行其受托经管责任、实现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经营管理者实施对会计的控制并通过会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符合公司管理要求的内部管理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及时向公司所有者提供为股东接受的财务报告及其它会计信息,以解脱其受托责任。
二、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会计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管理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而企业内部会计失控,容易造成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内部管理混乱,企业发展目标无法实现。其具体表现是:在流通领域,企业销售产品可能随意涨价,以牟取暴利和私利;采购材料时,不顾企业利益,以个人得到好处费、得到回扣为准,从而造成材料成本上升。在资金周转领域,企业间的商品卖买常以现金结算,造成资金体外循环,给企业资金造成不安全因素。在生产领域,生产消耗过高,费用居高不下,造成成本严重失实等。
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影响着会计基本职能的履行。会计职能:一是反映核算;二是监督控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真实地反映核算,才能实现有效的监督控制,也只有有效的监督控制,才能反映出正确的信息。内部会计控制是在处理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的,如对各种费用的开支,按照定额进行控制,对差旅费的报销,要及时制定合理的定额标准进行控制。对诸如此类的极易导致失控、引起浪费的支出如及时加以控制,就不仅是控制了支出本身,而且也能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影响着社会审计行业的发展。对于社会审计机构来说,一个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规范、健全,影响着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采取何种审计方法,也会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执行风险。由于内部会计控制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之间这种密切联系,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即:社会审计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有重要促进作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也为推动社会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正确理解并区分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并进行层次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内部会计目标的层次划分及设计
1.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层次划分
按照公司治理结构原理,上述公司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目标,还应具体划分为股东、股东会、董事会、经理、财务人员、内部审计等若干层次具体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1)股东及股东会要求内部会计控制达到的目标。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法定权利机关,享有决议权、听取报告权和查核权,股东大会可以查核董事会所造具的财务会计报告,查核监事对这些财务会计报告及账册审核后所提出的报告。因此,股东及股东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公司管理当局提供真实、完整、有用的会计报告及其它会计信息,以便监督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行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及管理决策。
(2)董事会要求内部会计控制达到的目标。董事会对内管理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同第三者进行交易活动的法定的业务执行机关,对业务执行起决策作用,它接受股东的委托,负责公司的战略和资产经营,监督和制约主要经营决策。董事及董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保证经营计划、投资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的科学公平合理、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制定高效可行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
(3)公司经理要求内部会计控制达到的目标。公司经理人员由董事会委任,是公司的人,具体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其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营管理要求的内部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经营风险控制系统;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公司财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等。
(4)财务人员要求内部会计控制达到的目标。从理论上说,作为财务经理的财务负责人既要对总经理负责,又要对董事会负责,但最终或主要是对董事会负责,因而公司财务负责人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实现董事会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以此类推,企业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认真实施会计监督、履行自身职责、按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对财务负责人负责。
(5)内部审计人员要求内部会计控制达到的目标。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在我国内部审计主要是对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即对企业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单位内部的各项规定的落实和执行,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促进单位领导及时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在内部审计的建制上,我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应是董事会的下设机构,这样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严密内控系统,即股东会通过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控,董事会通过内部审计对总经理及其它管理者实施内控。
2.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其内容层次划分及其构造
(1)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健全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应按照《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规章制度,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及其以下各基层管理和业务经管部门及人员的内控权限、职责义务范围、履行方法及其奖惩内容、办法等各项内容都应以科学合理的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尤其是各部门及经办人员的内控目标及具体内容应具体详尽、科学合理适当。
(2)查错防弊及时准确是实施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的。查错防弊及时准确应是公司内部各管理阶层、各管理部门的会计控制目标,但是各管理阶层及管理部门查错防弊的具体目标、具体方法及措施却是不尽相同的,如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过程中的查错防弊,应有财会部门协助管理当局制定相应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相关机构及人员的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各资金使用部门应严格遵守授权与批准程序及权限范围的规定,会计部门及人员应严格履行审查监督职责。
1、规范良好的个人仪容仪表及语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规范有序的前台接待流程及会务接待管理;
3、负责公司复印、彩打、快件及传真的收发及传递;
4、负责公司考勤管理;
5、负责公司环卫工作的督导和管理;
6、协助行政日常事务管理;
行政助理岗位职责:
1、维护及管理公司日常性行政事务,为其他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行政服务;
2、协助审核、修订公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日常行政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3、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办法的监督与执行;
4、建立良好的劳工关系渠道,协调公司和员工、内部各部门协作关系;
5、建立良好有效地人才招聘、储备、管理渠道;
6、协助及开展公司所有人事管理流程;
7、管理公司薪酬福利机制;
8、协助及开展公司内务培训及外训工作;
9、协助及组织开展公司企业文化及企业活动;
行政前台工作内容:
1、保持良好的着装、仪容,操持流利普通话接待;
2、注意保持微笑和亲和力及接待语速;
3、前台来电处理及登记;
4、监督并统计外出、出差、加班及日常考情登记;
5、处理快件、传真、复印及外联成册打印装订;
6、引导客户来访流程及安排并持续性对来访客户的茶水接待管理;
7、安排订餐(公司午餐)、送水;
8、管理环境卫生(保洁、绿化、厕所);
9、检查和管理公司公共财产(门窗、空调开关、桌椅、电脑电源开关、茶室茶具、茶叶、厕所水箱等);
10、公司所有书籍订购及借阅管理;
11、协助行政助理相关行政事务的管理和处理;
行政助理工作内容:
1、协助审核、修订公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2、公司所有制度文本及档案管理;
3、公司所有运营项目成果资料月度存档管理;
4、公司人事资料、考勤、办公用品购买、租车、办公室运营杂费等月度费用统计;
5、公司外联协作单位管理(餐饮、票务、酒店、休闲场所)
6、公司薪酬福利制度管理及执行;
7、公司劳动合约签订、社保购买及相关法律法规解释及执行;
8、公司会务安排、会议纪要及文本传达;
9、公司内部公共沟通渠道QQ、网站的更新及维护管理;
10、公司所有招聘流程安排及招聘渠道更新及维护管理;
【关键词】内部稽核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一、寿险公司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重视不够。一些寿险公司管理者把内部控制建设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汇总,认为做了建章立制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没有把内部控制建设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加以重视,把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混淆,有的甚至把内部控制建设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于是导致传统保险业务没有制订计量识别的标准,新型保险业务开办的同时又没有及时建立起风险管控机制,使得内部制约出现断层,等到出现了问题才去寻求控制措施,已经于事无补。
2、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内部控制陷入盲区。由于在上传下达中各级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理解的扭曲和打折扣,以及执行者的责任心、自觉性和落实力度不够,致使不少寿险公司在内控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操作,使内控制度本身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大打折扣,导致保险违规违法案件频现。同时由于一些寿险公司重效益、轻制度,片面追求经营业绩,只注重在发展业务上下功夫,而忽视了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造成内控陷入“盲区”,造成利润的最大化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矛盾和冲突。
3、缺乏有效监督约束,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各家寿险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办法不少,但单位负责人的经济活动从内容到形式几乎都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不存在监督,或者放弃了监督,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而且由于机制的原因,目前很少有人对权力范围内的业务行为造成的风险承担责任。事实证明,一些寿险公司目前存在的一些重大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多数是因为缺乏对领导的监督制约措施,以及治理人员违规越权造成的。
4、员工培训相对薄弱,内部控制未入人心。疏于对员工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不少员工对内控制度不熟悉、不了解,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无所谓的思想,也是造成近年来寿险公司差错事故、违规违纪案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公司综合处理业务系统、信息系统和其他新系统投入使用以及陆续升级,相应规章制度未能及时更新,仍沿袭以前的内控制度。当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至的时候,业务培训和业务辅导又发生脱节,相应业务文件、制度及办法传递相对迟缓,使部分营业网点的内控和经办人员产生抱怨情绪和逆反心理,从而工作不扎实、不细致,工作质量不高,影响了内控效率,导致客户投诉现象时有发生。
二、内部稽核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内部稽核的主要内容。根据国际内部稽核协会IIA(1999)的定义:“内部稽核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及咨询活动,用以增加价值及改善一个组织的运营。它协助一个组织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估及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以达成组织的目标。”现代企业内部稽核工作主要包括:财务收支控制活动稽核、经济责任控制活动稽核、经济效益控制活动稽核、内部控制制度及控制活动有效性评估、明晰产权的稽核、其他专案稽核等主要内容。保险公司内部会计稽核包括涉及直接与财产保护和财务记录可靠性有关的所有方法和程序。内部稽核的职责包括:评估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活动的控制是否符合充分、有效、经济的原则;激励各阶层对企业政策方针及作业程序的执行,并考评其遵行程序;保障资产安全,避免资源的不经济使用;增进企业会计、统计与其他业务资源的可靠性;评述各部门的绩效;针对现状,提供改进作业与增进效能的建议。
2、内部稽核与内部控制的关系。(1)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就企业的营运而言,内部控制和内部稽核是“一体的两面”,一是自省,一是外检。作为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经营管理层的自发;而内部稽核则是独立于各项经营管理控制活动之外,是对其他各项内部管理控制过程与结果的一种再控制。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监督机制,并加强企业财务信息揭示功能,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内部控制制度需靠全体员工的配合与执行才能发挥应有功效,这其中就应赋予各部门主管制度落实执行的管理之责,应建立各部门对日常制度的执行效益,建立评估及检查机制,这样才能规避潜在风险的发生。当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制度建立完善后,公司的财务报导质量自然就会提高,公司的治理与经营可以由人治管理迈向制治管理的境界。
(2)内部稽核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稽核监督位于内部控制整体架构最顶端的重要位置,是内控系统的特殊构成要素。内部稽核在内部控制中虽属于监控要素范围,但其自身就是一种控制,是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内部控制执行成效的评估机制,属于内部控制中的“自我控制”部分。它按照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为其制定的稽核程序和方法及要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标,协助单位最高管理者监督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根据评估、修订过程及异常事项的持续改善来建立优质的控制环境。
(3)内部稽核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稽核的范围包括全盘作业活动,并不限于传统的财务或会计事项,它在组织与作业上都具备超然、独立的地位,它独立于各项经营管理控制活动之外,代表管理阶层对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其遵循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是对其他各项内部管理控制过程与结果的一种再控制。
(4)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密不可分。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对于企业风险管理而言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基础,内部稽核活动就无法开展;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会计、财务信息会出现失真,管理人员责任会不明确,企业经营管理会出现混乱现象等,不但影响内部稽核工作绩效,同时更加大内部稽核的风险,从而制约了内部稽核的发展。同理,内部控制需要内部稽核,没有内部稽核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程度和运行的有效程度的评审和进一步完善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议,内部控制也只能原地踏步,造成与现实不符、效果不佳、甚至形同虚设,或因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造成控制活动异常或导致失控。
三、加强内部稽核,完善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1、以风险为导向,加强对内部控制及业务流程的稽核。通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确定各寿险公司的内控管理水平和各种业务的风险程度。在此基础上,确定稽核重点、稽核频率和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并重点对内部控制的环节进行稽核,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疏漏,对稽核中发现的问题从制度规定、经营机制等方面认真查找原因,挖掘出隐藏在问题表象后面的经营管理“盲区”。
2、利用计算机稽核软件开展现场稽核,提高稽核的效率和质量。利用计算机专用稽核程序和方法对数据库中各种账簿进行审查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稽核,不仅数据来源全面,而且可以查询到每个网点、任意时间的数据,使稽核范围、覆盖面得到有效扩大,有利于提高稽核工作的全面性及工作效率,有利于降低稽核成本。同时,还通过计算机稽核捕捉一些可疑科目,如损益、存款等科目敏感日期的账户异常变动,为现场稽核提供抽样依据,增强稽核监督的针对性和威慑力。
3、开展“参与式”稽核,增强内部稽核工作的有效性。采用“参与式”稽核方式的内部稽核就是指在确立稽核项目前,内部稽核部门与从有关业务部门中抽调出来的从事该项业务的人员一起,共同对主要经营项目的管理过程进行风险评估、风险定性,以确定稽核的内容、范围、频率,从而使内部稽核更有的放矢。在整个稽核过程中,稽核人员与被稽核单位共同分析发现的问题和其形成的后果,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商定可行的改进措施。在出具的稽核报告中,不仅仅是指出问题,而是着重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这种“参与式”的稽核,既能够突出稽核的重点,也能够增强内部稽核工作的有效性。
4、加强对内部稽核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稽核人员素质。目前大部分公司仅有兼职内部稽核人员,无法保证内部稽核工作的正常开展。稽核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稽核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各寿险公司应建立稽核人员后续培训制度,组织开展培训,以保证稽核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对内部稽核人员的培训可采取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措施。首先,要进行系统性的业务培训;其次,要鼓励内部稽核人员通过自学参加社会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等执业资格。
5、强化稽核部门自身建设,提高稽核工作质量。一是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稽核操作规程;二是加大后续稽核力度,切实提高稽核成果的运用程度;三是实行稽核人员准入制度,建立稽核机构和人员的激励机制,使稽核人员责、权、利相结合,从而调动稽核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四是完善稽核工作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考核,保证稽核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实行稽核责任追究制,建立稽核项目主审负责制,明确稽核风险。
6、拓展内部稽核的范围,提高稽核质量,从整体上推进寿险业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努力探索寿险公司经济效益稽核的方式方法,将过去那种以合规性稽核为主的模式逐步过渡到以“管理+效益”稽核为主的模式,从而促进寿险公司加强资本约束、完善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整体上推进行业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达到提高内部稽核附加值的目的。
(注:本文系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寿险公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与监管技术》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08zk3190。)
【参考文献】
[1] 方力: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研究[J].保险研究,2007(4).
[2] 何绍恩: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稽核浅探[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8).
[3] 井正萌、田晓光: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及建议[J].西安金融,2006(3).
[4] 王飞、侯贝贝: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研究[J].新金融,2006(10).
关键词:财务总监;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职能与作用
财务总监,即人们常说的CFO,同CEO一起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CFO这一岗位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施新的会计制度之后,自1980年后,财务总监这一岗位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在各大上市公司出现。而在我国,财务总监在企业中凸显其管理地位的时间则晚于美国近20年。财务总监顾名思义就是对企业或者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督管理,目前,许多上市公司都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财务总监则是对经营者进行财务方面的监督管理,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保证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各企业公司内部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财务总监就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使公司能够持续发展。虽然,上市公司对财务总监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财务总监的职能与作用认识不到位,财务总监不仅仅是监督作用,还应该扮演着公司管理与决策的作用,但许多公司只注重了其监督作用,而忽视了其管理作用,财务总监的职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及财务管理关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对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职能与作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与职能浅析
(一)监督管理公司资金运作,使得公司利益最大化
财务总监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首要领导者,其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对公司和下属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由于法人权利过度集中导致的一系列财务舞弊现象。上市公司一般都存在许多下属的分公司,而对于分公司的控制主要是在财务上的管理与控制,我国目前最为常见的对分公司财务管控的方式就是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所以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与资金运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总监可以实时地对公司或者分公司的财务报表、预算投资资料、贷款情况等进行分析,及时地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可以合理地控制分公司的滥投、资金流动不合理等,使上市公司资金的运作按照规定落实到实处,实现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
(二)制定财务战略,保证公司投资战略的合理性
财务总监除了实行其监督管理作用之外,还要参与有关财务工作与战略制定的任务,CFO是继CEO之后对公司财务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决策者。财务总监对整个公司或者分公司的财务状况有着较为详细地了解,在进行相应的战略制定时候,财务总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地意见。另外,财务总监在管理层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能够了解总公司以及各分公司每个管理层对该公司发展动向预测,能够掌握各公司的具体发展情况,在总公司给各公司进行任务分配时候提出合理地建议,在公正的前提下,保证总公司能够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给各分公司提供相应的投资资金。可见,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与决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公司财务战略制定以及投资合理的前提和保障。
(三)协调内外部关系,确保公司管理顺利开展
财务总监在企业公司管理中不仅要为CEO和总经理提供相应的决策建议,在对与客户、市场以及政府关系的处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协调内外部关系的枢纽。财务总监只有在客户、市场以及政府中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客户才会放心地与公司进行合作,才能保证上市公司在市场活动中获得真实的信息,政府也会大力支持上市公司,这一切都源自于财务总监工作是否到位。同样的,公司的发展与银行的支持作用密不可分,银行能够在上市公司遇到危机时候提供相应的资金供应,保证其顺利渡过难关,而财务总监在维持好公司与银行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财务总监,在维持外部关系的同时,因其公平公正性,也可以激励底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取得股东的信任,维持公司内部的正常运转。故财务总监在协调上市公司内外部关系,确保公司管理顺利展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财务总监制度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研究分析
(一)上市公司中财务总监职能未得以充分发挥
虽然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从未有过变动,但是其职能和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有力的发挥。有许多企业或者上市公司中财务总监仍然只旅行着所谓总会计师的责任,只是对公司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总结,而没有发挥出其决策和管理的作用,而只是将财务的相关内容汇报给领导层,由领导层对公司的发展方向做出决定,这样没有财务总监的参与,在制定相应的投资战略时候就不能够把有关资金运作部分合理地考虑进去,缺乏财务领导者对投资对象的看法,所投资的项目后期资金的供应和收益的风险将大幅度提升。据2015年我国财政部调查发现,在我国的所有企业的CFO中有近70%的都是财务管理人员出生。财务人员往往形成了重财务管理而轻经营管理的思想,使得财务总监在公司中职能不能充分发挥。
(二)上市公司中财务总监与各管理层之间的交流缺乏
财务总监因为其工作性质,在工作上要经常与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进行交流沟通,但是目前上市公司中财务总监与各管理层之间的交流体制建设不完善,缺乏有效地交流沟通,财务总监的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财务总监与各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并且对财务总监的权利及义务规定模糊,财务总监进行管理工作时候模棱两可。财务总监是直接受董事会领导,跟公司总经理属于合作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在进行工作时候财务总监与其他管理层在进行项目策划或者投资决策时候就会因交流不善而出现问题。同样,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委制度,将财务总监定位监督的性质,常被分公司孤立,如果财务总监不能将分公司情况直接反馈回给总公司管理层,或者不能与分公司管理层进行有效沟通,相关工作就会受阻,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就失去了其意义,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增加公司的管理负担。
(三)上市公司中有关财务总监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制度的不完善,也是上市公司中财务总监存在的常见问题之一,由于当前我国没有完整的类似于《会计法》之类的法规或者条例对财务总监的选派、工作内容、权利和义务、奖惩措施等进行规定。许多上市公司所实行的财务总监的规章制度都是依据传统的总会计师的制度进行制定的,或者根据公司的发展现状由公司股东或者高层进行协商制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会存在诸多漏洞。目前,由于制度问题,例如对财务总监的监督不到位,往往会出现财务总监委派制度下监督失效或者监督职权滥用以便谋取私利的情况,下属分公司只受监督而没有监督财务总监的权利。另外,相关财务总监的奖惩制度不完善,未将财务总监所获的经济效益与公司的发展和盈利挂钩,财务总监就会缺少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中财务管理的途径探索
(一)加强财务总监职能宣传,充分发挥其作用
财务总监职能与作用的宣传,是加强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和公司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其能力的首要任务。因为这样可以使得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下属员工以及分公司的人员都充分了解到财务总监在公司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其权利,进一步巩固财务总监在公司管理层中的地位,也使得各管理层以及工作人员能够很好地配合财务总监的工作。在进行宣传工作时候,首先要加强各领导层对财务总监的认识,在定期召开的股东大会和公司高层会议上体现出财务总监的经营管理作用以及财务管理职能,使得公司管理层对财务总监的职能与作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次,在进行财务总监委派时候,要加强对下属分公司财务总监作用的教育,下发相关文件,让分公司管理层意识到财务总监的作用不仅限于其监督作用,还有经营管理作用,从而保证财务总监在下属分公司的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财务总监定位,加强与管理层之间的交流沟通
财务总监的定位在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是财务总监职能与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要加强定位除了相应的宣传工作外就是交流机制的完善,上市公司要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第一,加强与公司股东、CEO之间的交流,财务总监要通过不断参与公司的高层会议来,对各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发展的想法和规划有所了解,并积极参与影响公司走向的项目的制定与决策过程;第二,加强财务总监与下属财务部门或者分公司财务管理层的交流,通过建立相应得财务交流信息系统,财务总监可以在线上定期地听取各财务主管人员的汇报,对公司内部的财务状况有实时地了解。这样,也可以加强与下属人员的交流沟通,对各人员的工作能力有一定地了解,便于后期工作的展开;第三,建立与外部各银行、各企业以及各客户之间领导层的交流沟通渠道,使得财务人员能够有效协调公司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三)完善财务总监相关规章制度,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制度的完善也是财务总监职能与作用得以发挥体现的保障,国家财政部应当联合立法部门对财务总监的职能以及其权利义务进行相应的规定。而除了政府的参与,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的完善才尤为重要,上市公司要依据国家出台的法规与政策对财务总监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在规章制度中要明确财务总监的地位以及其可参与的决策项目,对财务总监的选派、培训等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在用人时候要不拘一格,不要一味地采用财务出生的人员担任CFO。监督制度的制定也很重要,不仅要保证财务总监能发挥出其监督职能,还要在制度中规定对财务总监的监督,避免其假公济私谋取私利造成公司损失。最后,完善奖惩机制,将财务总监的业绩与企业的效益以及经营管理的相关结果挂钩。
四、结语
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中地位不容忽视,财务总监要充分发挥出其监督、经营管理、协调内外部关系、决策财务计划等一系列职能和作用。上市公司要通过宣传财务总监职能和作用,加强交流沟通机制的建设以及完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为公司财务的管理,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一定基础。
作者:白荣巅 单位:山东赛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秀芬,方巍.论财务总监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定位与能力匹配[J].当代经济,2015,13:64-65.
【关键词】集团公司 内部银行 结算制度 融资信贷 账务处理
一、引言
近些年来,很多的企业建立起了内部银行结算制度,并使之成为企业的财务结算中心,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运行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的开采地点分散,移动性大、资金耗费比较大,因而建立内部银行结算制度,加强其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结算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融通逐渐成了煤矿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煤矿企业有必要建立内部银行结算制度。
(一)资金周转不畅。在煤矿企业中,一些成员单位在银行开设多个账户,资金的体外循环比较普遍,这样往往导致资金发生沉淀的情况,使得资金周转速度比较慢,资金流动不畅,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资金风险过大。煤矿集团的各成员单位分设账户的话,往往不利于对资金的监管,容易造成资金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样会给整个煤矿集团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是损失。由于资金风险过大,也会使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难度变大。
(三)资金信息不透明。集团公司难以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监控,资金处于失控状态,使得资金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从而严重地影响了集团公司的经营与决策,进而会影响整个集团公司的效益。
(四)资金成本高。一些成员单位的闲散资金被闲置着,不能进行有效的利用,加大了企业集团的财务费用,使得资金成本也过高,影响了整个企业集团的效益。
(五)资金监管不力。长期以来,企业集团往往只重视对生产的管理,忽视了对资金的监管,从而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的职能
内部银行结算制度就是将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和管理方法引入到企业,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它是使用银行的机制加强企业集团各部门之间的结算工作,以盘活资金,完善企业内部的核算制度,具体来说,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算职能。在煤矿企业中建立内部银行结算制度,这样一来,内部银行就成为了企业集团对外唯一的结算机构,各成员单位有必要在内部银行结算中心开立账户,各成员单位的对内和对外的资金结算活动就可以由结算中心进行统一办理,这样不仅缩短了结算时间,活化了资金,减少了在途资金的占用,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内部结算的成本,使得内部结算银行成为了整个集团公司资金融通和资金运作的枢纽。
(二)监控职能。集团总部可以通过内部银行的结算中心,对成员单位进行监控。如对成员单位分散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统一筹划和统一调控,从而能够有效的掌握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集团中心通过审查各成员单位资金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仅能够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还能够实现对资金的监控。
(三)融资信贷职能。在煤矿企业建立内部银行之后,企业的融资业务便由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进行统一的承担和安排。一方面,集团的各成员单位没必要单独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所有的信贷工作由结算中心来完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还可以便利信贷工作的进行,方便成员单位资金的获取与结算。另一方面,在成员单位之间如果需要资金的话,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可以实现各成员单位之间资金的融通,能够促进各成员单位有效地使用资金,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信息反馈职能。内部银行结算中心可以掌握各成员单位相关的信息资料,能够对成员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熟悉收、支、结余等情况,通过信息反馈的职能,从而为集团中心进行决策和管理提供合理的依据。
四、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的结算方式
为了适应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内部银行的结算方式,可以使用内部银行支票、内部银行存折、内部银行结算凭证三种票据进行。其中,内部银行支票主要是适用于各部门的劳务结算,也可以用于银行支票的换取;内部银行存折大致相当于银行存款日记账,是非独立核算部门存入和支出的记录,对存入和支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独立核算单位凭存折,就能够到内部银行办理收支手续。对于一些不方便使用支票的经济业务,比如部门之间发生的劳务纠纷等,可以由内部银行根据原始凭证直接划拨,将内部银行结算通知双方,这样能够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五、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结算制度的账务处理
在煤矿企业,如果实行内部银行结算制度,煤矿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会涉及到三方,包括内部银行、财务处等各相关部门,账务的处理变得比较复杂,既要求严密,不出现任何差错,又要求简化程序,提高工作的效率。如果实行单轨制,财务处主要是通过所属单位存款和所属单位借款两个账户进行内部银行业务的核算。而如果实行双轨制,这样的话,内部银行就会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在核算的时候需要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各个部门需要设置内部银行存款和内部银行借款科目,对与内部银行往来的业务进行核算,这样更加有利于内部银行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
六、建立集团公司内部银行结算制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煤矿企业中建立内部银行结算制度,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相关问题:
(一)领导要足够重视。领导的重视十分重要,没有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内部银行机制难以正常的运行和充分发挥作用。比如,在实践中,如果生产经营资金需要与部门存款不足发生矛盾,那么,部门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办理手续,这样才能获得资金。如果领导对此不重视,强令透支的话,那么内部银行将会只是个摆设而已。所以,领导不仅要重视,还要对内部银行结算制度比较熟悉,加强支持力度,以促进内部银行制度更好的工作。
(二)做好准备工作。在煤矿企业建立内部银行制度之前,有必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比如制定条例、印刷凭证、培训人员等,准备工作是建立内部结算制度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
(三)制定详细的计划。只有制定详细的计划,才能据此核定各部门的贷款定额。各个部门要制定准确的计划,准备详细的资料,并加强各自的配合,协调工作,这样才能使内部银行更加有效的工作。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他们熟练地掌握资本控制、成本核算、账务处理等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适应煤矿企业内部银行运行的需要。
(五)完善规章制度。实践表明,健全与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内部银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相关的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内部银行的各项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内部银行结算制度对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在煤矿企业中建立内部银行结算制度,需要采用正确的结算方式,加强财务处理,并注意其他的相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内部银行结算制度在煤矿企业的作用,促进煤矿企业的良好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捷.刍议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2]李廷赫.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策略[J].会计之友,2006(9).
[3]吴建锋.集团公司内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07(27).
[4]陈福军.企业实行内部银行结算制度应关注的问题[J].财会通讯,2006 (1).
2014年,保卫处在公司行政、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决策、规定,紧紧围绕维护公司稳定的中心任务,全体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投入到公司治安保卫工作之中。一年来,全体同志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维护公司内部的安全与稳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14年公司内部未发生重大盗窃案,未发生火灾、火警事故,未发生职工犯罪行为。
一、加强队伍建设,扬正气,树新风。保卫处是公司的后勤服务部门,也是职能管理部门,更是窗口部门,工作质量、服务意识十分重要。因此,从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和发动为抓手,及时掌握了解保卫处全体人员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和沟通,切实做好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工作,提高全体同志的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企兴我荣的理念和团结拼搏、敬业奉献的作风,做到认真负责、敬业爱岗。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与培训,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活动,对新参加保卫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提高保卫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与业务能力;警卫队除加强日常学习外,还专门安排教学计划对队员进行训练,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能较好地适应公司内部治安防范工作要求,促进内部治安稳定。由于教育和管理并重,保卫处全体同志的思想觉悟、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得到充实和提高,工作中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在注重工作质量同时保持和提升服务质量,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全年保卫人员没有发生利用工作之便的违法乱纪问题。
二、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公司保卫处坚持“24小时值班”工作(保卫处年人均放弃节假日休息60天以上),白天加强门卫的防控和堵漏,夜间进行巡逻检查,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处置突发事件。为确保公司内部治安、防火安全,适时开展安全大检查,整改治安、火险隐患,对公司重点要害部位进行重点控制,落实安全管理措施。过去的一年,公司在建工程较多,保卫处积极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调,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巡防检查,确保了施工期间公司内部的治安稳定。在做好人防的基础上,加强设施防范和技术防范,公司对围墙进行了修缮加高,门窗保持完好;同时,保卫处对报警器进行了修缮和更新,4台报警器30路探头控制公司的重要部位和易发案部位,落实防控措施;2014年,在公司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强了技防力量,公司内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对公司的主要路口和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视频实时监控,效果明显,较好地做到“人防、技防、设施防”相结合;2014年,公司内部未发生一起重大盗窃案。
在做好防范的同时,建立完善了重要部位管理制度、治安消防管理制度、警卫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根据《消防法》要求,公司行政与各部门签订了防火安全责任书;保卫处加强全体员工及外来施工人员的防火制度教育和管理,对公司内部消防重点部位、主要仓库、车间经常进行防火检查,规范动火管理,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和考核,责任到人。同时,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保证消防设施处于完好状态。公司义务消防队是内部自防自救的重要力量,保卫处对各支部义务消防队组织及时进行调整完善,2014年上半年组织各支部义务消防队进行了一次消防灭火演练,下半年结合公司运动会的召开,组织各支部义务消防队进行了一次消防灭火比赛,有效加强“四个能力”建设,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扑救火灾的能力。由于重视消防管理,2014年公司未发生火灾、火警事故。
三、根据钟楼区武装部的部署和要求,对公司民兵组织进行了整组,成立了公司基干民兵分队,积极做好公司预备役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服务企业。
四、积极做好公司法律司务工作,参与并做好公司经济纠纷、案件调解和处理;同时,积极做好公司应收帐款的风险防范和清欠工作,切实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利用公司报刊、宣传栏、黑板报,做好法纪宣传教育,结合对新进公司的员工做好法纪治安教育,落实员工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的自觉性,杜绝和减少员工犯罪和违法乱纪行为。同时,对各部门员工的教育管理提供法律支持,配合做好公司员工违法乱纪行为的调查处理。2014年未发生职工犯罪案件。
第一条为了规范本**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监察审计工作,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审计署《内部审计准则》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部监察是依法对全公司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系统审计和监督,以严肃财经纪律,控制风险,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
第三条公司所属各部室、子公司应按照本制度规定,自觉接受内部审计监督。
第二章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职责
第四条公司设监察审计部,作为公司内部监察审计机构,负责公司内部监察审计工作,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第五条监察审计部应当保持独立性,公司各内部机构部门、子公司应当积极主动配合监察审计部依法履行职责,不得妨碍监察审计的工作。
第三章内部审计的范围及权限
第六条内部监察审计的范围:
监察审计部应根据公司各阶段工作重点和董事会的部署,组织安排监督审计工作。主要负责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工作作风建设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审计,具体内容如下:
(一)财务监督:对公司财务计划、财务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与财务收支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公司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公司资金和财产管理情况等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二)工程项目监督:对公司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变更、中间计量支付、验收、结算执行情况等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参与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的有关会议,参与工程变更、工程验收现场查看,对工程款中间计量支付是否与完成工程量、合同支付方式相符进行核实签字。
(三)合同审核:由法律专业技术人员对公司合同初稿依据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进行的法律审核把关,并签署意见。
(四)资产经营监督:对公司承包租赁合同、租金收取、国有资产使用、投资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参加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有关会议、参与研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对重大经营决策和投资方案执行情况审计监督。
(五)对子公司的重大议事规则及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大宗物品采购、财务、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审计;人事任免,工资、奖金发放情况进行监督审计。
(六)配合综合办对公司员工工作作风进行监督考核。配合综合办对各部室、子公司工作进度进行监督考核。
(七)对公司大宗物品采购进行监督审核。
(八)专项监督审计:对与公司经济活动有关的特定事项,向公司有关部门或个人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董事会报告审计调查结果。
(九)董事会、董事长交办的其他监督审核事宜。
第七条内部审计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二)公司规章制度,董事会决议。
(三)公司经营方计、计划、目标。
第八条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
(一)召开与内部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二)审核公司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检查公司资金和资产,检测财务会计软件,查阅其他有关文件、资料,必要时索取相关资料复印备查。
(三)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公司规章制度和企业管理存在缺陷,应向公司领导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合理化建议。
(四)向董事长会反映其他相关情况。
第四章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九条根据集团公司具体情况,拟定内部审计项目计划,报董事长批准后实施。实施审计前,应提前三天书面通知被审计部室、子公司(领导临时决定的突击性审计任务除外)。每季度至少对各部室、子公司进行监察审计一次,不定期对各部室、子公司进行专项监察审计。根据监察审计情况出具监察审计报告向董事会报告。
第十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正式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七天内向董事长汇报。
第五章审计人员及管理
第十一条内部监察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内部监察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十二条公司建立特邀内审员制度,特邀内审员用于临时补充内部审计力量不足,协助解决内审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公司在内审人员不足时,由内部审计负责人提出建议,报经董事长同意批准,方可聘请特邀内审员。
第六章审计档案管理
第十三条监察审计部门应当建立建全监察审计档案管理制度,监察审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由内部监察审计人员负责。
第十四条审计档案管理范围:
(一)监察审计通知书和监察审计方案;
(二)监察审计报告及其附件;
(三)监察审计记录、监察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四)反映被审单位和个人业务活动的书面文件;
(五)董事长对审计事项或审计报告的指示、批复和意见;
(六)监察审计处理决定及执行情况报告;
(七)申诉、申请复审报告;
(八)复审和后续审计的资料;
(九)其他应保存的资料。
第十五条档案管理具体办法参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执行。如借阅审计档案,应经有关领批准。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十年,永久档案的保管期限为长期。
第七章附则
关键字:供电公司;财务审计;现状
内部财务审计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从财务角度所进行的独立评价.它由独立于被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来完成.是为了检查单位内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是否执行、会计核算流程是否遵守、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产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供电公司经营目标是否达到。供电公司由于下属部门众多.会计核算层级复杂,内部财务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供电公司内部审计的内涵
供电公司内部审计是供电公司为防止局部利益可能损害供电公司的整体利益,要求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且独立于各职能部门之外.由本部门或本单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或机构对各职能部门的经营活动或经营状况等方面做出相对独立的评价和鉴定,为供电公司管理者服务.从而达到内部效益最大化。
二、供电公司内部审计的职能
2.1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2.1.1监督供电公司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一方面要监督供电公司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维护国际法纪。另一方面内审人员还要监督供电公司内部方针、政策和程序的遵循程度。保证供电公司拟定的内部控制规范和高效率运行。
2.1.2监督供电公司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财务收支是反映供电公司经营情况的重要信息,因此也是内部审计的一个主要方面,内审人员通过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以衡量和确定供电公司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真实性,会计报告制度的可靠性。
2.1.3监督供电公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审查供电公司的经济业务活动是否全面、有效、及时,有无损害供电公司利益的行为。内审人员应及时将审查的结果向管理层报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供电公司管理的意见和措施,使管理层明确症结所在,尽快处理,确保供电公司运行的效率。
2.2内部审计评价职能
2.2.1评价供电公司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供电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内部其它要素的主要力量。内部审计通过履行其职能,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健全性、适当性进行评价,找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为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2.2.2评价供电公司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供电公司财务收支,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查.客观的评价供电公司的总体业绩,并分析影响供电公司经济效益的因素.发现问题所在,有利于管理层堵塞漏洞,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挖掘供电公司的发展潜力。
2.2.3评价供电公司的社会效益。供电公司的经营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供电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必须注重社会效益的提升。内部审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供电公司的目标与方针是否适应了供电公司及环境的要求。是否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以此来确定供电公司的方针、程序、标准和道德准则。
三、供电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
3.1内部审计工作需进一步提高
供电公司内部审计涉及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工程投资审计、专项审计等。相应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业务能力需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创先是一个增加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
3.2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偏差
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大多数是事中、事后的查错补漏,虽然内部控制制度上要求审计前期介入,但大多数都流于形式,有的单位还让审计部门直接介人财务稽核等具体业务。反而加大了审计风险,而内部审计的真正任务是通过事先的预防,为供电公司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经营者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供电公司经营者则根据内审人员提供的资料信息,参考内审人员的意见制定经营决策,使供电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事实上无论经营者还是内审人员都不一定能做到。
3.3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与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原因,使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与技术手段普遍比较落后,方法单一,这与供电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极不协调。以审计手段的智能化来说,目前我国供电公司审计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水平还很低,而且也明显落后于财务、业务等方面利用计算机的情况,处于滞后状态。作为监督的“再监督”,审计的硬件条件一定要优于受监督者,但事实是资源配置与审计任务严鼋不对称,从而使审计任务的完成程度打了折扣,内部审计也就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和威慑作用。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供电公司内部审计还存在单位领导是否重视.审计程序、标准的制定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审计法规体系是否健全,审计目标与单位经济效益目标是否一致等问题。
四、供电公司内部审计的应对策略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供电公司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压力很大,但在挑战并存的同时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公司内部审计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客观地分析和探讨供电公司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供电公司内部审计,促进其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4.1建立与现代供电公司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为适应现代供电公司制度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制衡的运作机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目前内部审计模式有二种模式较好.就是监事会领导的模式和总经理领导模式。在监事会领导的模式下,由于监事不能兼任公司的经营管理职务,即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审计促进供电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这种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定,难以实现其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总经理领导模式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它难以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比较而言,监事会领导模式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相对独立性强。因此,这种模式应是现代供电公司中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首选。
4.2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供电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内部审计能否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是提高供电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发挥供电公司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根本保证。它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业务方面要精通会计业务、熟悉本供电公司经营,也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要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能够同供电公司内部的违纪违法及腐败行为作斗争。因此供电公司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录用。按照建设一支素养高、业务精的供电公司内部审计队伍的目标,经常进行有关业务培训,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开展供电公司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总结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培养,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知识技能化、技术职称资格化的供电公司内部审计专业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供电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使整个内审队伍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从而提高内审质量。
4.3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由监督型审计向管理+效益型审计转变
供电公司的内审工作不能仅局限于查账.应该充分利用熟悉规章制度及财务状况的优势充当一个“好参谋”。在现行的体制下。有了科学管理的框架,要让管理得到强化,得到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就需要内部审计大力开展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对组织的状况及环境以及是否以合理、健康方式实现目标进行持续调查,以便对组织的措施表达意见,对组织经营进行更好的控制。管理审计注重审查组织管理机制发挥程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决策系统是否良好,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以及决策的效率和成功率:计划是否周密、全面,计划地执行程度和效果如何,控制是否合理有效;组织结构是否合理。能否适应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权责是否清晰:领导体制是否科学、领导是否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及现代管理知识。
4.4改变审计模式,开展风险基础审计
内审部门的职责不仅仅是检查、监督财务部门或者有关经济责任人的问题,而是着眼于全局目标。客观上,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增加了内审的风险性。审计人员应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对供电公司内部各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等级评分制度,选择风险高的单位优先审计、重点审计。理论上,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良好的前提下的,也规定审计时采用制度基础审计。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审计机构都在使用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因此,审计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
赣西公司通过对2007年至2012年这六年来内部审计所揭示的问题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经营管理问题的发展和变化趋势。目前,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财务管理问题上揭示了以财务处理、资金管理综合反映为主逐步转变为以业务管理为主,以具体工作操作不当为主转变为业绩考核人为因素为主。六年来,财务处理、资金管理、基础管理等问题所涉及到的金额逐渐下降,问题也不断减少,但仍然存在预算编制刚性风险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部分预算资金没有细化;二是不同的项目资金相互挤占。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突发性、季节性因素等难以准确预计或需要集中处理的事项,部分单位为保证重大任务或临时性任务的及时完成,出现项目支出超预算情况,只好临时占用其他专项资金。其次是从不同单位的个性化问题为主转为多数单位的共性问题为主。
六年来,工程完工程度问题及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问题呈增长态势,且转化为多数单位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管理要求风险。一是为遵守程序规定而影响预算执行进度。如有些部门基建类项目与科技项目、技改项目执行进度不理想,这些项目预算之所以执行较慢,除了部分项目属于事前调研、实施准备不充分外,更多是因涉及到物资采购、招投标、协议签订、价格变动等以各专业化分公司内部控制为抓手,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梳理,围绕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科学性、完整性进行评价,发表监察审计意见。在监察审计过程中对相关专业化分公司和县公司,在营销、生产、采购、服务等各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监察审计,挖掘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科学制定考核制度。一是提高上一级单位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化解因基层单位执行困难而出现的问题,扫除基层单位执行政策路上的“地雷”。监察审计部要围绕公司管理层关注的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经营审计,全方位关注风险和弊端,发挥监察审计在企业战略决策、管理控制、作业执行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作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二是强化制度的实用性和执行力。没有制度,就谈不上发展;有了制度,不认真抓落实,再多的制度亦于事无补。因此,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强化制度的实用性和执行力。制度要有实用性,即管用,要避免制度冗长,难以执行。制度要简单易懂,便于员工理解,让员工意识到这是一种工作需要,不能造成员工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工作;而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三线”——制度就是红线、底线、高压线。另外在强化制度实用性的同时,还应强调其执行力。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对现有各类规章制度进行甄别、梳理、修订、补充、完善,形成一套科学权威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注意做到“五性”:
1、时效性。实行制度动态管理,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业务发展变化,分析研究并准确把握政策规定,对不适用、不完善、缺失的制度,及时予以废止、修订、补齐,使制度管理紧跟形势和业务发展需要,避免控制滞后。
2、适用性。要把国家电力法律法规,有关业务管理条例、规定、办法等,转化为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性操作规范,使制度既全面贯彻上级有关政策、方针和要求,又切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
3、全面性。既要健全业务管理制度,覆盖电量管理、电价管理、工程结算管理等各业务领域,又要健全电力管理制度,覆盖办公运行、财务后勤等内部管理各领域,使每项工作、每个行为都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4、可控性。把对各项业务操作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细化到每项工作、每道程序中,科学设定岗位及其权责,“自控、互控、监控”制衡严密。
5、约束性。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考评、奖惩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执行约束。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严格追究、严格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