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

第1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1.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政府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并且起步早。

美国政府部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在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下,美国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探讨,2001年美国卫生部提出了青少年信息健康教育的办法。针对当时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可以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并且能够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地治疗。

(2)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范围广、规模大

经过数十年的反战,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最大分支。该分会在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中都有他们的工作岗位,很多学校都安排了专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社会支持的心理学专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从学校发展到了社区和家庭。

(3)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手段先进,形式多样

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手段的现代化,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务时,通常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神经科学研究仪器,比如,脑电记录仪等。美国为青少年设计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比如,学校生活适应、情绪波动不定、人际关系紧张等,利用以上活动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能够将学校、家庭、社区紧密地结合起来。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一方面,劳动力的重新组合、过去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下降,引起了青少年不同心理应激因素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青少年自杀现象明显增加等问题。中国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不断增多,而中国心理健康研究相对美国比较晚,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并且将其作为了中国急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不断增加,一些教育类期刊或医学类期刊纷纷开办了心理教育版。另外,中国各级政府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中国政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级甲等医院设立心理科,大、中、小学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并且聘任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青少年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提升。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内容不断丰富

目前,中国并没有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一样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但是我国中科院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情绪抑制对青少年的环境适应影响、诊断和干预等等,除了这个机构,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有关心理健康研究的机构。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②青少年心理健康测量表的编制和借鉴,比如,心理健康测查表、心理健康量表等等。

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④青少年脑-认知-心理健康的相关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学者希望能够利用核磁共振等先进的技术分析脑的机制,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

⑤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疾病的预防。重要通过转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并且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的治疗。

二、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美两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中美两国青少年进行调查,并采取随机选取、网络发放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38份,回收6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90份。有350位美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调查,占50.7%的比例;有340位中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占49.7%的比例。问卷结果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1.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比较

分析结果显示,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

2.美国和中国青少年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的比较研究

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美国青少年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获得较全面的帮助,这和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完善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不具规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三、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对中国的启示

1.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不断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更具专业化应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效率。

2.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应充分地体现职业性、合作性和广泛性。中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仅仅是形式。随着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不断深入,应该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环境健康以及生活态度健康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应该不断增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青少年应该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意识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关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素质,有效地避免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善于调节自己,学校、社区和家庭可以联合起来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正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解决,中国应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力度,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娄文静,李义安.人格特点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

第2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关键词 青少年,适应,心理健康素质。

分类号B848.9

1问题提出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在现代社会,适应还意味着随社会进步、生活节奏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自身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实[1]。

当前对适应的概念、结构成分、测量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适应的研究。如王永丽、林崇德等人的“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社会生活适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聂衍刚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要好,高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初中学生[3]。这些关于适应的研究,涉及某一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适应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有关青少年适应的概念、结构和机制的研究。如陈建文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认为,社会适应的内容主要是人际适应,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4]。陈君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中,将学校适应分为生活环境适应、交往适应、学习适应、情绪状态四个方面[5]。黄希庭等人为社会适应就是人格适应,社会适应性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6]。陈建文、王滔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贾晓波在“心理适应和本质与机制”中指出了适应的概念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角度做出解释[7]。这些研究更多地针对心理适应结构的某一种或某些成分的研究,如社会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缺乏对心理适应整体的、系统的结构研究,因而无法全面了解青少年的适应特点。

鉴于此,我国学者在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1,8,9]。并认为适应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心理健康者的特征。而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角度重新厘定了青少年适应的结构,将适应分为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六个方面[1],并编制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10]。本研究即以适应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适应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适应的年龄变化特点。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采用张大均、江琦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该量表共22个条目,包含6个维度,即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其中生理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情绪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人际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学习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社会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生活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量表条目采取4级评定,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其中“完全符合”为4分,“比较符合”为3分,“不太符合”为2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适应得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低,越容易因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适应状况越差,得分越高,越容易适应环境及身心变化,适应状况越好。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3,分量表α系数在可接受范围之内[10]。

2.3数据整理与分析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适应状况整体特点

对参加调查的44063名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7,标准差为0.40,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68~2.976。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偏度值为-0.061,峰度值为0.002,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青少年适应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适应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结果显示,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0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50%,有42082名青少年的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0%。

3.2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特点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适应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56.04,p

3.3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3.3.1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理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56,标准差为0.644,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50~3.062。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生理适应较高,大学阶段下降明显,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64,p

3.3.2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情绪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45,标准差为0.512,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40~3.05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情绪适应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26.34,p

3.3.3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人际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34,标准差为0.55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29~2.939。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人际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21.93,p

3.3.4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学习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22,标准差为0.596,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16~2.927。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学习适应最高,初中、高中阶段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7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334.44,p

3.3.5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社会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00,标准差为0.57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95~3.00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社会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逐渐平稳,结果如表8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39,p

3.3.6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活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854,标准差为0.630,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848~2.86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生活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9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82.82,p

4讨论

4.1青少年适应的一般状况

在对44063名青少年适应得分的描述性统计中发现,青少年的适应得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97,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得分在两个标准差以外的仅占4.5%。其中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占调查总人数的2.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占调查总人数的2.5%;有42082名青少年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及社会大环境的培养过程中,对生理变化、情绪变化、人际关系变化、学习活动变化、社会和生活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4.2各年级青少年适应和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适应在小学五年级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又逐渐回升。这一变化趋势也表现在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维度上。根据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似乎应该随着年级的升高适应状况将得到不断的发展。而本研究结果却出现了初中、高中阶段适应状况相对较低,而小学五年级和大学阶段却相对较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生活与学习相对都较简单,矛盾不多,压力不大,心理冲突较少,所以其适应状况自我感受良好。而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巨大的生理变化通常会导致心理困惑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如他们都面临中考与高考的升学压力,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得他们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各种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到了大学阶段,尽管其生活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经历地各种事件有所增加,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还会不断产生,但这时他们生理和心理相对已经成熟,能够更多的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各种问题,所以其心理适应状况相对较强。从这里可以看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与大学生的适应,不是在同一水平的适应。也就是说,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只是低水平的适应,而大学生的适应才是高水平的适应。

在生理适应这个维度上,我国青少年适应状况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已处于青春前期,但并未出现明显的生理变化,初中阶段正处在青春期,家庭与学校开始注重青春期教育,使得这一阶段青少年对于生理变化有所了解,因而其适应性增高。而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重心是学习,沉重的学习压力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机会,从而使家长忽略了对他们继续进行青春期教育。由于本次测验中所收集的大学生的数据大多分布在大学一年级,其他年级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这一结果可能更多的反映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适应特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大学生虽然生理心理发育均处于相对成熟阶段,但由于社会交往、人际关系较以前更广泛,并开始经历各种角色的转换。因而比较注重外在形象,从而造成了许多与其有关的心理困扰。

5结论

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我国青少年的适应状况处于较好的水平。

(2)我国青少年适应及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等各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适应水平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生理适应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 马惠霞. 论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67~571

2 王永丽, 林崇德, 余国良. 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1): 108~114

3 聂衍刚.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5

4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1

5 陈君.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咸宁学院学报, 2006, 1: 94~97

6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7 贾晓波. 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1, 1: 9~23

8 梁宝勇.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77~581

9 张大均, 冯正直.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82~585

10 张大均, 江琦.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2): 81~84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ATION ABILITY IN ADOLESCENT IN CHINA

Zhu Zhaohong, Shen Deli

(Academy of Psycholol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

第3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政治课教学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安全,学业成绩以及升学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让人忧虑的问题,许多资料显示,我国已有10-3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自傲、冲动、偏激、自卑、抑郁、焦虑、多疑、嫉妒、心神不宁等。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教师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世界关注的问题。

中学生会出现以上的心理障碍,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目前,我国正处在重大的变革时期,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给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一方面,现实要求人才应该具有同时展相一致的现代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开拓进取精神,勇于承担责任、顽强自信乐观、能够承受挫折与失败等;另一方面,它又造成了躁动起伏、变化激烈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变化,无不反映到学生思想中来。

二、家庭原因。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校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包办一切,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使他们的依赖心理增长,使一些中学生或刚步入社会的青少年,出现人格障碍或难以适应社会的倾向,从而产生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障碍。

三、学校原因。学校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枯燥的学习方式方法及激烈的学业竞争等,都造成学生不少的心理障碍。传统的学校教育片面抓学生智力培养,忽视其心理素质的教育。就原来的政治课教材来说,其教学内容多属政治教育范畴,仅在人生观部分涉及到一点心理素质健康教育。

四、自身原因。青春期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开始向成熟、复合型成人化发展,但又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矛盾心理很突出。如自立意识与依赖思想并存、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实用观念与群体意识并存、求知欲望与知识无用并存。

面对现实与未来,对于中学政治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结合商品、货币、市场经济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中学生存在的焦虑、不安与不正确的"金钱观"有密切的关系。在学生中,"金钱万能"、"金钱重于一切"等拜金主义毒素有很大市场,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金钱观"教育,让学生通过写《我的金钱观》政治小论文,逐步抵制了不正确的"金钱观"的诱惑。

其次,结合矛盾、联系、发展等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方式的培养。

1、用矛盾的观点武装学生。通过学习,使其懂得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的道理。所以,对人对己都要辩证地看,既不能一味地否定,也不能在优越面前沾沾自喜,因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懂得"穷不生根,富不长苗"的道理。这样,一些学生的自卑心理得以调节,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逐步有了信心。一些学生的自傲心理也有所改变。

2、运用内因外因的观点,帮助学生处理好与老师、家长、同学的人际关系。如今中学生中不少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动不动就指责别人,甚至无缘无故的怀疑别人。通过内因外因的教学,是学生懂得了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也未必"黑",关键在自身。这就帮助学生解除了多疑、嫉妒等心理障碍。

3、利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坚定必胜信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一切新事物成长的途径。所以,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是难免的,这样,给基础差的学生增强了信心。

4、结合人生观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进行正确的"自我设计"。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中学生因社会上多元文化的碰撞、价值取向的冲突、道德行为的失范而诱发的心理障碍,通过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对多元文化的批判和选择能力,使其懂得:个人发展是离不开社会发展的,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那种囿于"自我"的人,不但不能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还会被社会所唾弃。这就使学生能维持心态平衡,保持心态健康,有利于理想目标的实现。

第4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性,悄悄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伴随着人的一生。

性意识的觉醒,始于青春期。当身体的变化浪潮般涌来的时候,给心理带来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这个浪潮有时来得太猛烈了,使得心理无法驾驭这种生理变化。有多少个小心灵或惶恐不安,或快乐欢欣,或害羞躲避,或羞愧难当。他们开始留意自己的长相、仪表、一举一动,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和肯定,对自己喜欢的异性更是渴望身体上的接触。对生理变化满意的青少年,会产生自豪、积极、健康的心态,反之会产生自卑、消极、不健康的心态,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影响深远。有一个高一男孩子,因为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及人生发展教育,沉迷于性中无法自拔,逃学,旷课,在网吧看,夜不归宿,学业一塌糊涂。来自老师的摇头叹息、放弃,以及同学的侧目,使他无处安放的青春更加孤独和困惑,为了寻找快乐和存在感,他变得更加沉落。还有的青少年因为生理变化而产生的过于敏感和自卑,导致内心异常脆弱,一旦有导火线出现就会爆发出各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抑郁症、强迫症等。

过了青春期,性与心理的浪潮虽变得平缓,却更加深厚。有对中年夫妇犹豫要不要离婚,离婚的理由是不爱,心里不接纳对方,性生活几乎没有。犹豫的理由是因为孩子。问及既然不爱,当初为何结婚生子?答曰那个年代男女授受不亲,很少接触,为了体验性的快乐而拥抱在一起。后来怀孕了,不得不结婚。结婚后才发现所谓男女之爱不过就是那么回事,想回头,却发现青春已逝,何况有个孩子拖累。

第5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生个体全面成长的教育途径的必不可缺的途径之一,尤其在学生心理成长中发挥着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体育与校园文化、体育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如何发挥体育在推进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优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 引 言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同之处。体育本身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教育功能,决定了体育运动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实施于人际交往的环境下,使学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方式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提高他们的体质、调节他们的情绪、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个性品质,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几乎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情感。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增进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 提高体育心理素质的意义及必要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面临的学业、升学、各类等级考试、就业压力越来越严重。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学生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高,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心理问题渐趋严峻。这种心理危机现象蔓延下去,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也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2.1国内高校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现状

据对我国大学生相关调查发现,80年代中期23.25%的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20世纪初上升至约30%,其中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约占10%。从总体水平看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呈现出继续上升的趋势。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对10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校园体育心理素质的提高越来越被重视重视,强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体育心理素质的而提高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搞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反而普遍存在在缩减体育课程的学时数的现象。

2.2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与特征及现实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体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1)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2)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3)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自我认知度;(4)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5)完善的情感与情绪控制;(6)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等方面。

体育心理素质简言之,就是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较高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个性和意志品质、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而体育则是人脑的思维通过作用于身体,来实现完成各种运动动作的过程。在运动的过程中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体育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愈加明显。尤其是体育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促进学生个体的过渡、成长、社会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作用。

2.3利用校园体育促进良好体育心理素质养成的可行性及意义

学校体育对学生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的积极影响是其他教育内容不可代替的。这点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邱远教授基于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先后于1999-2000年、2001-2003年、2002-2004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普查。其主要采用了scl-90测试量表、实验组对照法、文献资料法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呈明显下滑的趋势,已经严重的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该研究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并对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有利的探讨,为我国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国内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的调查和研究,也在体育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建议与对策。(1)利用体育教学的直观、实践性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与提高;(2)利用体育竞赛的公正性、公平性,推进学生个性品质与心理水平的完善与提高;(3)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各种压力、愉悦心情、调节情绪,促进学生情感发展;(4)利用体育活动的紧张性、竞争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应激性和适应性,完善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5)利用体育运动参与中体验胜利与挫折,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性心与成就感,尤其是性格比价内向型的学生;(6)利用体育活动的集体性、协作性、感染性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7)利用体育的参与性、娱乐性、积极进取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2.4校园体育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优势

(1)适用群体广泛;(2)能够有效弥补常规心理咨询室咨询工作的不足;(3)实施便捷,成本低;(4)效果明显,实用性高;(5)尤其适用于高校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第6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发展;途径

[作者简介]陈雯(1963―),女,江西萍乡市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侦查系副教授;余陆维(1974―),男,江西上饶市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侦查系讲师;王坚(1965―),男,江西萍乡市人,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江西南昌330043)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课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系统研究”(编号:04jy20)系列论文之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实施策略进行了精到的论述。然而,对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一片领域――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这是一个缺憾,也是本文写作的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法很多,诸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卫生教育等等。其含义也因提法的不同而有差异。这里,按教育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将心理健康教育定义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1]。”

一、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的农村学校里亦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中小学生由于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即面临着自身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也面临着学习、竞争的压力,再加上他们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使得他们的焦虑、抑郁、敌对、孤独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国内外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3-20%[2]。还有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存在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比例为16.4%,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占2.9%;在初中阶段,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4.8%,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占2.5%[3]。2001年,由北京市八所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进行的研究还表明: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差于城市学生,边远农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例最高为19%。

(二)要使农村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对青少年的培养,不仅仅是要让他们学习知识、发展智能、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得到思维的启迪,学会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

(三)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文明与进步,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局面,首先要重视农村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心理的形成,振奋民族精神;同时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准,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使他们在各项活动中能够保持科学、理性的处事态度。这实为促进文明进步之举,利在推动农村的发展与繁荣。

二、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如前所述,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和素质教育及农村社会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考察的结论是:现实情况令人忧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但由于农村教育行政部门的忽视,致使一些地方的形式主义严重,甚至工作仍未启动。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再加上不少农村学校的校长、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甚至对“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一无所知,往往采取消极等待、简单应付的态度,或名义上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在虚报情况,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这种倾向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二)虽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较热,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缺乏,使得心理健康实际教育的水平与质量都不高。

极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根本无法配备心理学专业教师。有些学校只能由部分有志于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师来承担。由于他们能力和水平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他们不是对一些心理问题总是无法解决,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技巧运用感到困难。

(三)虽然许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决心大,热情高,但是由于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操作不够规范,存在不少误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如不得随意解释测验结果,不能滥用测验量表或其他测验手段,对测验结果及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保密等等。但是,由于从事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能力与水平问题,很难规范地进行操作。

另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发展趋向”[4]。这些倾向主要有:1、心理健康教育是治疗学生心理疾病。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为了提高升学率。3、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赶上时代的潮流。4、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德育。5、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了一种知识的传授教育,而并没有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与提高。上述倾向,都会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根据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情况,认为在实施过程中要解决如下五个问题:

(一)确立明确目标。在制定目标时,既可以参考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的目标,也可以参考其它地方确定的目标。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量力而行,并保持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二)各种教育力量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以便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首先,当地的县乡教委要重视抓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支持力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引入学校教育机制,把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看成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与核心,成立领导小组。

其次,要注意充分调动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激励机制,让教师主动地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

再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形成教育同步。目前在我国农村,由于许多地方还很落后,学生家长本身文化水平低,根本不可能要求其积极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做到不让他们反对、产生阻力就算成功了!

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当地乡、村的支持,要让每位村民逐步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从而为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前文已有论述,在此不再重复。而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从增加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与提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自身素质入手。

(四)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这一问题在农村尤其重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提高认识入手,千方百计解决这一问题。

(五)建立教育工作者与有关专家的联系。要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医学界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通过各种形式的下乡活动,打破围墙,加强交流与沟通,加强协作与攻关。并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帮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

四、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根据农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我国农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

(一)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在各种素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思想道德有思想品德课,文化科学有各科教学课,劳动技术有劳技课、身体有体育课,唯独心理素质没有心理课,这是很不合理的。因此,很有必要在农村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解决以下两大难题:第一,使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因为仅仅依靠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也可能意识到了而不去找心理咨询老师。第二,如前所述,目前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有待建设,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正好解决了这一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以下几点错误做法:

1、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为考试科目。如果这样的话,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很难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实际心理问题的目的。学生又会为了考分而死记硬背一些心理学概念原理与规律。

2、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心理学课。如果上课时总是向学生灌输那些空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学生将会厌烦的,特别是干巴巴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因此要积极引入活动教学内容,将课上得生动,让学生乐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

3、将心理学课上成德育课。由于目前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由政治课教师和班主任担任,而他们由于以前的工作实践,形成了思维定势,仍按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上课,造成学生心理紧张。

(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农村中小学校里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学科教学来展开的。所以,我们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既可以推动各科教学工作,又可以让各科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那么,该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呢?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教师在各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这样,既能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还能缩短文学作品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开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比赛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三)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各种训练来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比如学校中有许多的兴趣小组,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让他们通过这一系列的群体活动感受与同伴交往、协作所带来的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互助精神,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此外,在农村学校里还可以举办心理教育方面的讲座,开设心理教育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心理教育的主动性,促进他们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通过班级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心理教育方法,对全体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有效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其实,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方便的,主要是因为:班主任要比其它任课教师更熟悉自己的学生,这样就利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直接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接触,这样就便于及时深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为学生指点迷津,指引前进方向。因此,在农村学校中,要注重将班级的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以形成坚实的心理教育工作基础和运行机制。

(五)通过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在我国农村学校里,由于经济条件差,人员编制紧张,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还比较困难,但为了发挥个别疏导的独特作用,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可以创设条件,因地制宜,积极争取。

(六)通过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人的情绪极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因此,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目前在我国农村,由于改革开放,一方面,农村社区正以开放的姿态引进现代文化,消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另一方面又在加强本土优秀文化的建设,用现代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从而形成健康的高品位的社区文化。

除了上述社区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学校本身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在此特别强调的是教师的自身因素,因为教师在学校心理环境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敏锐的思维和观察力,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开朗的性格,从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也要充分发挥其它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如校园景点的设计,环境的布置等等,给学生以积极的暗示,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同时要注重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以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同时,由于家庭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对孩子的心理素质有深刻、持久的影响。而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大重视,往往不太注意家庭环境的建设。为此,农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延伸到学生的家庭中,通过指导家长形成对子女正确的沟通方式、养育态度等,营造健康的家庭心理氛围。

五、对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望。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大趋势下,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被纳入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当中,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将给学校教育带来一种先进科学的理念,这种理念无疑会渗透于教育观、学生观和人生观之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这也从客观上对农村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随着各方面教育力量的重视,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将不断提高。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还很低。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日趋成熟,各方面的日益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稳步前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我们坚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迎来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R]. 1999.8.13.

[2]曾天德.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2.4.

[3]魏庆安. 浅谈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N].光明日报,2001-04-12.

第7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干预策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马加爵事件、徐丽杀母事件、虐熊虐猫事件以及前段时间的林森浩事件更加强了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心理健康的相关内涵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具体提出,心理健康是指:“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效率的生活。”也就是说,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几个层面的共同发展,健康不仅是一种身心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内容而言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两个方面。因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并结合高中生具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足。目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但是这种情况并未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足够的认识,不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只是把眼睛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盯着升学率,而很少甚至没有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能力训练还没有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也很少。家长也极少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认为成绩就能代表一切。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与生活中的失败并存,会使得许多高中生虽然学了一些课本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常常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严重者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走上自杀轻生之路。这对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014年2月18日发生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林森浩饮水机投毒毒杀室友黄洋一案。被告人林森浩终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林森浩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成绩优秀,尤其酷爱英语,高考时以780分高分进入中山大学,并于2010年被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他的学习成绩持续领先,他发表的论文大大超过学校的要求。就是这样一个在学习上的天之骄子,在现实生活中却处理不好各种问题,处处不顺心,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不管是对于两个年轻人的家庭还是整个社会而言,都留下了持久的伤痛和遗憾。也许林森浩案件是个个例,但足以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警醒。如果在林森浩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没有一味地教授书本知识,家长没有一味地对其迁就、纵容,认为只要读好书其他一切家长都可以容忍,而是及时予以心理干预,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悲剧。

(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所罗门教授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关怀,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然而,目前一般的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数量不多,并且现代日益紧张和繁忙的生活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一些教师会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早在2000年,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表明约有5成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教育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系统,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而目前学校教育中,一学期除了开家长会,教师与家长几乎没什么交流,家长学校也是形同虚设。这就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与对策,从而降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

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坚定的过程,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同样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主动开展家庭心理干预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父母要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要注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练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

此外,家长应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务必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应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当孩子遇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最终酿成大祸。

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各个中学要抓紧时间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有利于随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尤其是要对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进行重点培训,使其能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要认识到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学生家长要改变这种观点,不要认为学生送到学校就应该由学校全面负责,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心理上都不管不顾。家长也应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了解学习相关的知识。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反过来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只有学校和家长联手合作才能实现功能互补,互惠互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来共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以上我们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研究是建立在各个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真实存在的基础之上的,形同虚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没办法研究也不需要研究。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改革,高校入学率的不断提升,高中阶段的升学压力在逐渐减小。希望在这样有利的环境中,学校和家长能真正意识到心理素质的好坏对于人生的成功与幸福的巨大作用,真正地在教育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而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做可有可无的、应急的举措。

参考文献:

第8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解构文化”在音乐教学中不断纵深,本文便分析了这种音乐教育现象,并以此提出了构建音乐德育大厦的方法。

解构,又名“结构分解”,是后结构主义提出的一种批评方法。解构文化下的音乐是同‘严肃音乐”相对的,解构音乐注重娱乐性,它深入到传统高雅、严肃音乐所无法探入的角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国外文化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社会角角落落都布满“解构文化”。解构音乐已成为当下人们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1.解构文化下的音乐特性

通俗性是解构文化下的显著特征,无论是取材还是表现手法,解构音乐具有通俗的特点,因此,解构音乐更容易被社会大众所理解和掌握,也更容易激发社会大众的情感共鸣。解构音乐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解构音乐是顺应时展的潮流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解构音乐实际上是一个“多细胞体”,本身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解构音乐注重个性化需求,诸如乡村音乐、爵士乐、摇滚乐、RAP、Hip-Hop等元素得到充分应用。与古典和传统音乐相比,解构音乐无论是表达的情感、演唱风格、表现手法、文化背景等均有多元化特点。解构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规整”的规则,节奏千变万化,旋律丰富多彩。

2.解构音乐的德育影响

解构音乐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华丽的包装削弱了音乐的艺术性,社会夸大的宣传会影响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奢华铺张的舞台、明星们奇装异服、少男少女一夜成名,这将对心理、生理处于发育期,价值观、人生观还不成熟、对社会缺乏正确判断的青少年产生不良人生导向。流行音乐作品良莠不齐,很多作品充满了缠绵的爱意和歇斯底里的宣泄和颓废,这些作品歌词媚俗、思想消极、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流行音乐铺天盖地的宣传、选秀活动,这些包装、宣传下的商业运作,使青少年对明星趋之若鹜,相信无知识无文化也能功成名就,对其人格个性自我完善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导向。流行音乐风格多种,其中摇滚乐节奏厚重,能够强烈的宣泄情感而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但摇滚乐歇斯底里呼喊式的演唱方法,却容易对青少年的声带造成损伤,科学的发声方法应是建立在气息上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时期,不科学的发声方法会造成声带穿孔,声带小结,将会给青少年的生理带来无法弥补的损伤。

但解构音乐也并不是简单的毒虫坏草,好的解构音乐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解构音乐传递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流行音乐,淡化和抑制政治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表现的大多是‘爱情主题’、‘成长主题’,丰富了音乐生活,“满足多层次的情感需求”[1]。“青少年期是一个过渡期,处于一种‘社会游移’的状态,目标不再明确,前方道路混沌不清,充满迷茫”。[2]解构音乐是一种时尚的娱乐,使青少年获得感情的共鸣,为青少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青少年之间能够表达和调节自己的积极和消极情绪,并使他们有平等感和安全感。解构音乐大多数不需要欣赏者做出沉重的理性思考,是学生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缓解压力的一种非常好的选择,满足了青少年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为青少年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排除心中不满,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提供了很好的宣泄出口。从而使青少年消极情绪情感得以疏导,心境趋于平和。

3.音乐德育如何建构

艺术,应当是大众的一种自觉行为。如果音乐教育对解构音乐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最终将会受到严酷惩罚。目前,解构音乐在音乐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是德育教育的广阔平台,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道德素质,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新形势下的音乐德育功能。

3.1因势利导

“堵”不如“疏”,只要因势利导,解构音乐完全有可能成为实现学生德育的有效载体。调查不难发现,解构音乐不乏优秀作品。周华建的《朋友》道出了学生心中对纯洁、美好友谊的珍惜和向往;汪峰的《怒放的生命》总能激起充满活力的学生奋发向上的沸腾热情;周杰伦的《台》、《青花瓷》等歌曲将传统元素渗入到音乐中,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传统德育手段多采用空洞说教的方式,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境地。解构音乐题材广泛,许多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在欣赏时感觉像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与教学、谈话等显性方式不同,流行音乐以其独有的音乐方式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操、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等精神素质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2立体化教育

将解构音乐教学引入音乐教育领域,不是传统音乐教育的简单翻版,而是要充分利用解构音乐的通俗性和多元化优势,强化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拓宽公共音乐教育的实践渠道”[3],开辟第二课堂,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等多种传播媒介将优秀的解构音乐引入校园。通过开展辩论会、歌唱比赛、名家讲座等形式的活动,营造健康积极的音乐氛围,澄清认识误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鉴别的能力。 教师可以自编教材,有计划、有针对地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应具有代表性。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生平,探讨他们的音乐人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音乐人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悟人生,感知生命的意义,从而珍惜生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片面追求商业利润而导致庸俗低级、谄媚的音乐。创建教学内容信息库,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教育,并以此丰富我们音乐教育的内容,扩大音乐教育中积极思想的宣传效应,改进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手段,实现礼乐施教,德育为先的目的。

3.3提倡个性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德育方式上实现“管”到“帮”的转变,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在德育中强调人的独特个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差异,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重视优势潜能,因材施教。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架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桥梁,激发被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帮助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在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情感世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音乐教育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情感教育多元化的需求,从亲情、友情、爱情、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多个角度开展教学活动。解构音乐的丰富情感题材,使其成为满足广大学子情感教育最合适的艺术载体。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校园也开始解除对婚姻的禁锢,爱情题材的流行音乐也可进入课堂,以回归社会生活的常态。■

【参考文献】

[1]蒋波.从流行音乐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第9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压力 原因 对策 导师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40-02

2012年5月,清华大学一名研究生被诊出患有急性精神障碍,就医时不辞而别。失踪三日后被发现浮尸河中,警方排除他杀嫌疑,判断是跳河自杀身亡。家属称其精神变化导致轻生的原因“可能是学业压力大”,同学也证实,时常听到严俊说论文有难度,怕无法顺利完成。对于严俊的死,家属分析,可能缘于毕业前产生的一系列压力。因心理问题导致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事情时有报道。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促使我们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状况,探询其压力产生的原因,以便寻找解决的对策,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度重演,让研究生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1 新时期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研究生的思想和心态是表现为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研究生正处于学业、求职、恋爱、婚姻等人生的关键阶段,与本科生相比,不仅要承受来自学术和就业上的压力,更要承受日益增加的来自经济和家庭责任的巨大压力,因此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出现的研究生自杀事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它直接影响着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着研究生家庭的健全和社会的稳定,已经成为影响到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 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研究生心理问题凸显的客观原因

教育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同步提高。自高校大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用10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高校招生规模迅速增大,即过快升级可能导致高校教师的质量呈下降态势,而招生人数增幅过大,可能导致学生的素质下降,师资队伍建设赶不上大学生的增长,高等教育总体教育教学质量降低。

2.2 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是研究生心理问题凸显的重要原因

2.2.1 经济压力

随着研究生收费制的实施,很多研究生要缴纳高昂的学费,而现在很多学校研究生的学费达到了上万,这对刚毕业的本科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压力,而且有些研究生在本科生阶段已经办理了助学贷款,所以在他们读研期间,背负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而虽然高校提供研究生补助,但是这些补助是难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部分研究生为了减轻经济负担,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兼职。

2.2.2 学业压力

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学校也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力度。为此,培养单位在学业和科研方面对研究生毕业提出了更高的限制条件。每个硕士生导师带的学生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导师总体能力不足以应对扩招的局面,就出现的放羊的现象,导师没有时间指导学生,只能依靠师兄带师弟的模式或者自己去摸索,很多研究生出现了焦虑的心情。

2.2.3 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有精英教育转为大宗教育。研究生已不再是“黄金女儿不愁嫁”。如今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是,找个工作不难,但是找个理想的工作不容易,很多研究生不得不“低就”。研究生读研、读博都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们读研的动机都决定了他们对研究生毕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报了很大的期望,而现实却给了他们研究生的心理落差,很多人开始失眠、焦虑。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2.2.4 情感压力

现在的研究生由于学业、科研压力大,生活圈子较小,而研究生阶段都是小班教学,能接触到的人很有限,特别是女研究生,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专科生是小龙女,女本科生是黄蓉,女硕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这些位于社会金字塔结构中的中上层的被人们视为精英群体的女硕士研究生,却成为了婚恋塔下的困难户。

2.3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是研究生心理问题凸显的次要原因

当前,很多学校并没有把心理健康纳入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本科生开设,而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的老师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

3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3.1 研究生要加强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一方面研究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要不断加深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断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加强自我教育,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研究生也应该努力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遇到困难时多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一方面,研究生刚入学时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并建档,掌握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或治疗的针对性;其二,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并特别注意做好新生入学适应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咨询,有针对性的做好咨询和指导,避免产生心理障碍。

3.3 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导师参与是研究生心理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目前导师在研究生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研究生在学期间,远离父母,联系紧密、接触最频繁的就是他们的导师,导师成了他们最得以亲近、依赖和敬仰的人。因而,导师在研究生的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兼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对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培养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增强导师与研究生进行心理沟通的技巧,提高导师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使导师自觉地将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带教职责中,拓宽导师对研究生关心、指导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湖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了不应逝去的生命—— 湖北省高校大学生自杀情况调研简要报告[C].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论文选编(二),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