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1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1.028

中图分类号:R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1-0110-02

器官移植是将器官整体或局部从供体移植到受体,以重建病变器官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它改变了传统内科疾病主要依靠药物的治疗途径,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随之而来的新生医学难题也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如自身排斥反应及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等,现代医学尚无有效解决方法。中医辨证论治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将中医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医学发展紧密联系,研究和解决器官移植相关领域的难题,能够发挥自身优势。

1 器官移植技术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关系

早在古代,我国就有器官移植设想的记载。《列子・汤问》云:“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即悟,如初,二人辞归。”由此可知,器官移植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即有萌芽。《灵枢・本神》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又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出在中医理论体系下的人体各脏腑器官,均受之于父母媾精结胎成形。而对于外源性器官的来源及性质问题,中医经典古籍无相关记载,更未对外源器官功能异常的病因病机进行相关分析[1]。

器官移植在中医体系里无相关理论阐述的重要原因,归根到底在于中西医自然观、方法论的本质差异[2]。中医学体系建立在“元气论”的基础上,采用“象思维”模式,决定了中医学重整体、强调辨证论治的基本特征;而西方医学体系建立在原子论、还原论的基础上,决定了西医学重视局部、强调解剖的基本特征。因中医所认识的生理、病理并非建立在解剖

结构上,所以,不可能把本来不属于解剖结构的生理、病理套用到以解剖结构为基础的理论上去。在以往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往往将供体器官视为自身器官,但因患者本身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体质,以及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病机特点。所以,从中医重视功能的角度分析,根据临床证候学特点,应将移入的器官与正常器官在功能差异上进行对比,可能会对相关理论的创新有所指导。

器官移植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可以成为探究中医藏象、经络理论与实体器官相关性的有力工具。有观点认为,从经络理论入手可以探讨器官移植后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3];亦有报道通过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反向探讨了“心肾相交”的关系[4],以及通过排异反应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理病理机制[5]。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及对相关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复杂性科学对中医的研究日趋兴起,会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创新注入新活力,而中医理论体系的创新反过来也将有力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2 辨证论治

2.1 肾移植术后

脏腑虚损,肾气衰微,浊毒瘀血内停,加之手术耗损气血、损伤络脉,而术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更加重了气血损伤,故肾移植术后基本病机以肾气亏虚为本,瘀血内阻为标。对此可从下列证型辨治。

2.1.1 气虚血瘀证 患者素体肾气衰微,加之手术更耗伤正气,术后气虚无力行血,故而成瘀,证见发热、腰酸腹痛、下腹坠胀、少尿、面黑、舌质紫黯、脉弦涩等。血瘀发热予桃仁承气汤或血府逐瘀汤;瘀血少尿予益气养血、化瘀利尿通淋之剂,药用丹参、当归、赤芍、益母草、马鞭草、刘寄奴、小蓟、白茅根、生地黄、牡丹皮、黄柏、当归、大黄、瞿麦、石韦、甘草梢等。

2.1.2 脾肾两虚证 因供体肾本身非己所有,加之长期免疫抑制剂毒性作用,导致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耗损脾气,使脾肾两虚,证见肢冷、少尿浮肿、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沉细乏力。可予温胆汤治其标,真武汤、加味寿胎丸治其本。

2.1.3 气血亏虚证 肾病日久终致脾肾同衰,气血生化无源;久病耗伤气血,食欲不振则气血更虚,证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差、腹胀、足膝无力,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方以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2.2 肝移植术后

肝移植术前肝失调达与疏泄,横犯脾胃,复因手术损伤经络,肝郁血瘀,或邪毒留恋而致毒瘀壅滞,肝郁不疏,克于脾土,故肝血瘀阻、脾虚气滞为肝移植术后的基本病机特点[6]。对此可分以下证型辨治。

2.2.1 肝胆湿热,瘀血内阻证 肝移植术后,湿热毒邪内生,迫及肝胆,损伤胆络,煎熬胆液,化生腐浊泥沙,阻塞胆络,证见黄疸、全身浮肿、腹大如鼓、大便油黑、舌苔黄厚腻、脉细数。治疗上,前期以清热利湿、解毒化浊、疏泄肝胆为主,药用茵陈、生地黄、秦艽、车前草、甘草、赤芍、王不留行、路路通、黄芩、黄连、黄柏、生大黄等;后期以活血化瘀、疏利肝胆为法,药用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芥子、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王不留行、路路通、丝瓜络、柴胡、黄芪等。

2.2.2 脾虚气滞,肝脾不调证 术前肝病迁延,久病必虚,加之手术损伤,机体衰弱,尤以脾气亏虚明显,证见面色萎黄、消瘦、乏力倦怠、舟状腹、纳差、脘腹胀闷、便溏不爽、胁肋胀满疼痛、情志抑郁不舒、或喜叹息、或心烦急躁易怒、面色晦黯等。治以疏肝实脾,重用柴胡、白芍、黄芪、党参、太子参、麸炒白术、薏苡仁、山药、鸡内金等以调和肝脾、化湿助运,少佐清热解毒之品。

2.3 抗排斥药物不良反应

抗排斥药物在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排斥作用的同时,也会导致诸如免疫功能低下、肾毒性、感染、诱发肿瘤等不良反应。中药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使供受体两者相适应,纠正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不良反应,以建立新稳态。近年来,运用中药配合免疫抑制剂综合治疗在临床已取得一定效果。如免疫抑制剂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为药毒损伤人体气血津液,伤及五脏六腑,毒邪内蕴,肝肾亏损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虚劳”范畴。遵“虚则补之”“治病求本”原则,可用黄芪、当归、太子参、白术、补骨脂、鹿角胶等。

肾移植术后患者因长期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自身免疫力低下,体质较为虚弱,故邪毒极易入侵。肾藏精,为封藏为本,肾虚则封藏失职,湿停热郁而化浊,故有些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对此,可采用补肾化浊之法,药用黄芪、山萸肉、杜仲、黄柏等。

3 小结

器官移植能有效解决终末期器质性病变的难题,但对器官移植术后器官功能不全、排异反应等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不甚理想。中医具有重视整体和功能的特点,在器官移植相关疾病的有效运用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此同时,器官移植给中医带来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继承创新提供了机遇。总之,中医理论要发展,需要冲破西医认为生理病理都建立在解剖结构上这一狭隘观点的桎梏,从实际出发,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背景下,以更宽广的视野拓展出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何金森,刘若兰,卢莎,等.肾移植角度质疑肾为先天之本[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3(4):214-215.

[2] 陈小平.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M]//张宗明.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34.

[3] 陈新淦.对器官移植者中医经络研究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6, 47(8):571-572.

[4] 徐志伟,张进,张明.从心肾相关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中医理论内涵[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5):1-4.

[5] 严兴科,王宇,张广全,等.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与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03,24(4):378-380.

[6] 潘淼,孙百军,袁红霞.乙肝后肝硬化肝移植术后中医证型转化规律初探[J].光明中医,2009,24(2):199-200.

第2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构成了整个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的基石。它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随着西医学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它的历史局限性就越来越显得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中医理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就中医学中相关的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发展及历史局限性作简要探讨:

1气一元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生存变化、消亡的根源。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1气的特点

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运动变化自如,犹如生命的原动力。

1.2气与人体关系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人的呼吸运动是生命的象征,吸是气体进人体内,呼是气体排出体外,呼吸运动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此外,人是一个运动着的机体,除了整体运动外内脏也在运动。

正因为气的特点与人的生命特征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气一元论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把人的生理活动增强与减弱的特性归究于气的变化、运动的结果。在病理上可把某些病理变化归究于气逆、气滞、气脱、气泄、气乱等所致。在治疗上则采用补气、降气、行气、固脱等治疗方法。把那些具有某些药理作用的中草药分别归属于补气、行气药物等。

在气的理论引入中医后,能比较生动地解释了人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这对当时的医学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引入与发展,相比之下这些解释确实显得过于简单化,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如:呼吸之气。现代西医学已精确地认识到气体在肺及组织的交换过程;气与能量的代谢过程;局部与整体的调节过程等。

根据现有的西医研究资料显示:人体的肌肉运动、能量代谢、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及细菌、病毒感染等与中医学中的气所阐述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些西医成果引入到中医的气的理论体系中,就有可能进一步延伸气的范围,使气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更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如:甲减、贫血、肌炎、重症肌无力、肿瘤放化疗后等都有可能表现为相同的气虚症状。对此,我们是否都要相同的补气药?若根据西医的病因病机的不同再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哪味或几味补气的中药及相关组合对哪种病更有疗,这样对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及促进中西医接轨可能会更有意义。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阴阳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阴阳学说特点

阴阳本指物体对日光的背、向,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它与自然界的寒、热,光明、阴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2阴阳与人体关系

阴阳学说重点是阐述温热与寒冷之间的矛盾。人体是个相对恒温体,当机体温度过高或过低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人的体温会产生上下波动,体温的上下波动又会使某些器官活动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外人体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正因为阴阳的特点与人的生命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中医学先贤们把阴阳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用以阐述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

今天我们如何评价阴阳学说的历史意义及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应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我们应当承认它的历史意义。阴阳学说引入中医学后,能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人体的某些生理、病理现象。通过归纳推理使相关的治疗方法能够合理归类,使中医学便于理解、学习、推广。第二、我们也要正确地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及疾病的产生、发展和防治的过程,显得过于简单、粗略,不能精确地反应出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也不能精确地反应人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性能,相对于现代医学已不能同日而语。如:现代研究证实热能的产生与神经、体液、肝、肌肉及酶化学反应等密切相关。发热与细菌、病毒、霉菌、螺旋体感染及肿瘤、免疫、体温调节异常等有着密切相关,其治疗方法针对性也更强。

目前中医阴阳学说是个相对封闭的医学体系,未能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相衔接,不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严重地限制着中学的发展,使中医一直在原地踏步。如果我们能把现有的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基本的作用是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同时也是指导临床寒热病用药的标杆。那么中医学的阴阳与西医学的人体生理、病理到底存在着那些内在联系呢?根据现有的资料它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微生物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若能把这些医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它有可能变成 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医学接轨的新的中医学体系,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中医学先贤为何要把五行学说引入到医学中来?引用五行学说重点在于阐明什么?

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圣贤们通过五行学说类比归纳,用五种物质将人体划分成五大系统,通过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同时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另外,还以此来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脏病变的传变,指导疾病的防治等。五行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但对于复杂的人体仅以此五类物质来进行类比归纳、演绎,在当时可能就显得过于简单、粗糙。它明显带有勉强与不完善性。

随着现代西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认识得都比较清楚,五行学说在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几乎与现代医学无法接轨、无法同步发展。

4辨证论治与中医学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辨证论治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体现,它的主要哲学思想即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针对这些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的处理方法也应当随之而变化。中医学主要运用辨证的思想来阐述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指导临床用药。辨证论治思想是中医学的精髓。辨证论治理论的引入,使中医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中医学得以更好地发展。

在实验医学出现之前,中医学实质即是症状诊治医学。中医的辨证论治学说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但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它的历史局限性,甚至严重困扰着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如肿瘤、乙肝、结石、艾滋病等疾病的无症状期,这时是无证可辨的,但此时若加用中医药治疗是很有价值的。其次,如红斑狼疮、类风关、糖尿病、心脏病等很多疾病在稳定期也是无任何症状,无证可辨的。但其实验指标仍然异常,此时若加用中医学治疗对稳定病情,控制复发是非常必要的。其三、有很多疾病表现复杂,难以归类,无法辨证。其四,有很多疾病按现有的辨证论治去选药治疗其疗效很一般或者根本就无效,而根据经验去治疗其疗效会更好。根据我个人的临床经验起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患者不能按辨证论治去用药。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辨证论治当着绝对真理,只能做临床参考。

5总结与展望

建立在传统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之上的中医理论,经过几千年的运用与发展,为中华民族历代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对全世界的治病防病仍然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西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病因、防治等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到在传统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医理论体系正在严重地束缚着中医学的发展,以至于今天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在矛盾与困惑中行医。针对目前的中医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能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到中医中,使传统的中医理论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并能与现代科学接轨的科学体系,可能对中医学发展及提高临床疗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最主要的作用是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寒热两方面的矛盾及解决方法。机体的温凉寒热与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下丘脑、血氧〈血氧的交换、饱和、运输、离散等〉、炎症介质、心肺功能、肝功能、血管活性物质、能量代谢中相关的酶及细菌、病毒感染等都有着密切的关些。如果我们把这些组织器官、相关酶炎症介质功能的变化及微生物感染等引入到中医的阴阳体系中,就能使阴阳学说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以此来指导中药治疗可能会显著地提高中医药的疗效。

第3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

随着科技发展和医疗观念的深刻变化,我国中医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正逐步得到世界的青睐,这为我国中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七五”以来,中药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初步形成了由中药农业、工业、商业和知识产业组成的产业体系。然而,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它面临着国际跨国医药公司纷纷投资天然植物药的严峻考验。如何指导和促进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竞争力,积极应对挑战,是我国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从中药及中药产业内涵分析的角度,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 中药产业内涵的初步分析

1.1 中药的内涵

由于尚无明确界定,笔者仅对几组概念[1]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尝试给中药做出一个完整的界定。

1.1.1 中药与植物药(草药)

所谓植物药,又称草药,多未纳入任何医药理论体系,仅按民间经验使用,与我国民间草药没有什么区别。西方国家出于对中医药的误解,把中药纳入其植物药的管理范畴。而中药绝非植物药,不能将中药降低为草药,中药与植物药的主要差别如下:

1)中医药有系统、完整的理论,有浩瀚的文献,遵方用药有规律可循;西方植物药仅凭零散的经验使用。

2)对中医药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建立了一定的医事制度,历史悠久;西方植物药则成形于近几十年。

3)中药讲究炮制,讲究药物四性五味和归经;西方植物药应用生药,不懂炮制后药性之改变。

4)中药多用复方,讲究君臣佐使;西方植物药一般用单味药,偶用复方,多则四味,亦无君臣佐使之说。

5)几千年来,中医药曾是我国唯一的医疗保健体系,直至今天,各种急性病、慢性病,仍在使用中药治疗;而西方植物药仅用于可以自我诊疗的轻浅病症。

最后,中药的定义应该更宽泛一些,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而民间所说的草药大多指药材或是饮片(晒干后的药材,整株,往往不分根、茎、叶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饮片)。但是,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有的草药由于逐渐广泛使用,可以过渡或上升为中药。

1.1.2 中药与天然药物

虽然中药多数来源于天然,但将中药等同于天然药物,则是不对的。因为天然药物与中药是不能等同的两个概念,区别如下:

1)解决的问题不同 :中药要解决的是中医临床诊断后认定的症结,服务于辨证施治的需要;天然药物要解决的是现代医学诊断出的疾病,服务于现代医学临床的需要。2)研究对象的区别:中药研究的对象包括天然动植物药,也包括矿物药,甚至包括化学药品,如升红丹、轻粉等;另外还包括一些生化药品,如豆豉、神曲等。而天然药物的研究对象就是指天然的动植物药材。

3)研究的方法不同:中药研究是按照升降浮沉特征、对应人体的变化、采用君臣佐使的配伍方式制备的。天然药物研究是按照和现代化学药物研究同样的方式来进行的。

4)研究者不同 :不懂得中医的基本道理就无法研究中药;不懂得现代药物研究就不能研究天然药物。换言之,研究天然药物的人可以对中医一无所知,研究中药的可以不熟悉现代药物研究。

5)药物范畴上有所区别:中药不仅很多源于天然药物,而且有很多化学合成药物,且有些饮片的炮制也是化学过程。

1.1.3 中药与传统民族药、化学及生物药物

以藏药为例,首先,理论不同。藏医的理论主要讲究药物的生长、性、味、效以及五源(水、土、火、风、空);另外,讲性、味、效是临床用药的理论基础。藏药的药味有6种(甘、酸、咸、苦、辛、涩),其中以苦味为最佳药物效果。由于藏药一般生长在海拔3 800多米的雪峰上,药物没有被污染,药物的有效成分没有受到其它物质的干扰和破坏,所以药效比中药还要起效迅速。另外,藏药治病的最大特点是直入病灶,直接抑制病毒,从机体根本上去治疗。中医是二元论,藏药药理是四元五味。

其次,藏药的采集与中药也不同。中药是根据季节去采集,而藏药是在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集。

中药与化学及生物制品的概念辨析可归纳于表1。

总之,中药是和中医理论体系密切相关的一个复杂概念。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适当地将中药的概念内涵通俗化,即指纳入了中医药理论体系,能够按中医理论使用的药品,其中尤为强调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完成各项用药工作[2]。

1.2 中药产业的内涵

1.2.1 中药产业的定义

中药产业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事中药的经营和研究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部门。该部门以中药为专业范围,围绕对中药的各种需求进行分工和合作,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各种资源进行组合,产生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1.2.2 中药产业的范畴

中药产业的范畴对应的是中药产业的专业范围。根据中药产业专业范围的不同来理解中药产业,中药产业概念有大、中、小之分。小产业限于对中药药品的开发与经营;中产业包括对以中药为原料的一切有形产品的开发与经营;大产业涵盖对以中医药为资源的一切有形产品和无形知识的开发与经营。

从中药产业的产业链来看[3]: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经济产业构成了一个中药产业体系。中药的第一产业即中药农业,由中药材采集、捕猎和栽培、饲养构成了整个中药产业的基础。中药的第二产业即中药工业,体现了以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中成药制剂和中药保健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中药产业化主体和发展方向。中药的第三产业即中药商业,以药材、饮片、中成药、保健品等市场供应和原料采购为主要内容,以及与中药产业紧密相关的加工、储藏、运输、服务业,也包括中药的出口贸易和合作,是联结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的桥梁和纽带,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商业贸易。中药的第四产业即知识产业,是以技术创新和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也是发展中药的先导产业。

从中药产品的功能性来看,中药产业涵盖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各种用途产品的经营和开发,中药产品包括中药药品、保健品、食品、护肤美容品、其他用途产品(如天然色素、天然香精、天然农药、各种天然工农业辅料等)。

从中药成分的差异性来看,中药产业包括对中药材、饮片、中成药、中药提取物、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化合物等的开发和经营。

从中药的指导理论来看,中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中药产业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的开发、经营。

从中药的民族特性来看,中药产业不仅包括对汉族人使用的中药的开发和经营,而且包括对中华各民族药物(如藏药、蒙药等)的开发和经营。

2 内涵分析对增强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的启示

根据内涵分析,结合我国中药产业自身现状,不难发现,我国中药产业要走出国门,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身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体系。笔者从内涵分析的角度,提出增强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2.1 中药内涵的启示

从上述概念辨析中,很难对中药下一准确定义,但在中药产业发展的全过程,都应该贯穿中药产业内涵这样一条主线。首先应有意识地突出中药的内涵,强调与其他医药的区别,并坚持自身的独特性,形成中药产业的竞争优势。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当明确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即具备哪些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才能称作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这是确定中药概念内涵的基础和准则。笔者认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况,以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即确定机体的状况(包括病因、病位和病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或预防措施;若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的状况时(因尚可采取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根据机体状况,确定疾病机理,选择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药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治疾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又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具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则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4]。

第二,将中药概念的内涵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对应起来。具体来说,中药概念的内涵应包括下面3个主要方面:1)药物本身的独特性能表述,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2)药物功效用中医药学的术语和指标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3)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组成复合药物,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而发挥作用。配伍时,还要考虑各种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总之,具备上述基本内容的药物可称为中药。

第三,还需要明确中药的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中药指汉族传统草药,广义的中药还包括民族药(即我国其他民族传统使用的草药)及民间草药(即民间流传的仅根据经验使用的草药)。

2.2 中药产业内涵的启示

2.2.1 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最有前景的知识产权领域,加强对中药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刻不容缓,国家应当加大保护力度,研究其范围和形式,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从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进行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并且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规及制度保障。

2.2.2 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制定质量标准

中药产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需提高产品质量,而标准则是质量的基础,只有执行高水平的标准,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而从目前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我国中药产业在行业管理上不很规范,尤其是在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方面还处于一种初级状态。所以,制订适合中药特点又能被国际社会接受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于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5]。

2.2.3 培养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中医药人才

面对国际市场的巨大商机与挑战,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产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适应需要,尤其是国际化需要的中医药人才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加快人力资源的培养,为中药产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积极创造能使高素质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开发-产业化的人才队伍,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2.2.4 注重中药资源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个产业要想获得持久竞争力,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对有限的中药资源而言,可持续发展之路更是刻不容缓。近年来,由于管理无序和过度开发,中草药资源逐年减少,由此可见,通过政府鼓励乃至强制中药资源的保护,建立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势在必行[6]。

参考文献

1 李佛基. 中医中药概念探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11(5):346-349.

2 萧笛. 什么是中药[J]. 家庭中医药,2006,(1):13-14.

3 洪净,张相勇,杨龙会. 中药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J]. 中医药发展论坛,2002,9(4):1-4.

4 秦旭华,金沈锐. 中药概念与内涵的衍化[J].中医研究,2006,19(10):4-6.

5 王耀刚,段宏泉. 建设现代化的人才队伍-中药现代儿的核心战略[J].中草药,2006,37(1):152-153.

第4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

摘要: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开展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研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文章从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优化造模因素、建立严谨客观的动物证候评价标准、注意模型稳定性等方面对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过程艰辛,仍需医家共同探索。

关键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914-02

随着科学的发展,中医药学的研究已经完全突破了长期以来以经典校注、引证发挥和临床诊治观察为主的传统模式,实验研究已成为中医科研方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验研究当中,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更是开展中医证候及中药新药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其实证性研究方法为广大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采用。近年来,为了探索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诸多医家在此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然而仍存在许多问题需深入探讨,有待进一步的充实完善,笔者不揣浅陋,试探讨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1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需要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研制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思想指导下,运用脏象学说和病因病机理论,把人类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在动物身上加以模拟复制而成,是中医学人体证候的具体再现。而中医的证是一个综合的症状群,它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定阶段的病理变化,有着深刻的病因病机理论。是辨证论治的起点和核心,也是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灵魂。只有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研制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才可以从根本上基本等同于人体临床证候,才具有现实意义。

而目前部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不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而是纯粹利用化学药物造成一种类似中医的某一“证”的病理状态。这种与中医临床貌合神离的模型或许实际上只是某些西药引起的毒性反应或机械损伤,出现的病理状态和中医的证候生拉硬套,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比较典型的如采用注射大剂量外源性醋酸氢化可的松制作阳虚动物模型,四氯化碳肝毒性制作肝阴虚动物模型,利血平毒性制作脾虚动物模型,肾皮质电灼伤诱发“肾阳虚”动物模型等等。

笔者认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所揭示的应该是中医学的基本内涵,这种利用西药造成的中毒反应和病理状态来苟合中医证候之表象,是难以模拟出人体证候之本质的,是不可取的,更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应当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本质上对证候进行复制,从而使实验模型和临床人体达到尽可能的一致,为中医证候的实验研究提供真实而可靠的依据。

2中医证候模型复制亟待优化纯化造模因素

造模因素及方法有目的、有依据的选择是模型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学术界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存在的争议大多数都集中在中医传统病因塑模因素上,笔者认为关于这方面的论说,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争议。

2.1模拟中医传统病因确定动物模型证候属性值得深思

理论上讲,某一证候动物模型的造模因子应当符合该证候的中医传统病因,这是合理的。但实际上传统病因并不一定是能直接引起相应证候的客观因素。郭书文等就指出,中医在一个阶段的证候所得病因,主要是由“审证求因”获得,即多从临床辨识而来。况且,由于当时科学检测技术和手段的滞后,对引起病证的真正病因尚不能完全弄清楚,因此,“审证求因”后的病因并不一定是疾病或证候产生的原发病因。且传统病因造模时作用时间、施加强度均不宜控制。此外,综合性的病因与机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是导致中医临床复杂证候的一个特点。因此,模拟中医传统病因施加于动物确定模型证的属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2.2同一证的造模方法多特异性较差

以脾虚证模型为例,郭书文统计脾虚证的造模方法多达24种。就传统病因而言,有饮食所伤者,有劳倦过度者,有苦寒泄下、耗气、破气等单因素或复合因素造模法。近年来有关脾虚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报道最多的是采用大黄等苦寒泄下法,此法符合“苦寒伤阳”、“脾虚忌下、降泄、破气”的理论。有人则根据“饥馁致伤中气”、“脾虚生化无源”,采用饮食失节的方法,利用低蛋白饮食导致营养不良复制脾虚模型。有人则从“劳体劳倦则脾病”理论出发复制脾虚模型。这些造模方法模拟中医传统病因,从思路上讲皆是符合中医理论的,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但多数未对每种造模方法的成功率、死亡率、统计方法及适用范围进行客观的评述。

并且,我们知道中医病因多带有非特异性及多重性,饥饱失常、劳倦、情志异常及久病虚损等不仅是导致脾虚的病因,也是导致肾虚、心虚、肺虚、肝虚的共同原因,因此,仅以某些文献为理论依据是不可靠的,试想,在一个人身上见到单一存在的证型都是十分困难的,在动物无语言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四诊合参之技能来判断鼠兔之辈是脾虚还是肾虚。

因此笔者提出,考虑到中医病因的非特异性与多元性,塑造中医证候动物模型,首先必须分清临床上导致该证候出现的主次原因,优化造模因素,同时要结合多元因素出现的层次性、动态性,尽可能突出主要因素,并使其中的不确定性降至最低程度。这样建立的动物证候模型才能真正与中医的“证”相似,这一过程仍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与探讨。

3缺乏严谨的系统的对模型动物的辨证诊断标准且注重基础疏于临床评价标准与临床已形成的全国辨证标准脱节明显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成功后,应对其正确性、可靠性进行检验以便于在实验中推广应用。但是由于动物的生理特性以及中医理论本身的抽象性、模糊性使得证候模型常常缺乏有效的验证手段。目前评判动物证候模型的标准大部分主要是建立在人的证候诊断标准的基础上,而动物皮毛与人体有差异、语言不通、脉诊又不适合,故而动物证候模型只能主要通过望诊来收集症状和体征以判断模型准确与否,这就难免以偏概全,其弊端日益明显。也就是说,动物模型即使塑造得与中医临床之“证”很相似,仍然存在着很大局限性。并且动物实验中所证明的内容必须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有参考意义。

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没有确定的评价动物证候模型的标准,该模型就缺乏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因此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是必须和紧迫的。在科研工作中应注重挖掘动物身上的信息特征,对证候模型进行恰当的辨证诊断,建立专门评判动物证候的、严格的科学判定标准,只有这样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才有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准确性。

叶建红强调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标准的建立必须依照以下几个准则:(1)动物证候模型的诊断依据必须与临床诊断依据一致,模型的诊断依据只能在临床诊断依据的基础上做一些非原则性的变通;(2)症状在中医证候的临床诊断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也必须以症状为主;(3)治疗作用的反证也是衡量模型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4)动物证候模型的复制,还应考虑相关因素,如复制肝郁,模型应选用年轻大鼠,复制。肾虚模型选用老龄大鼠等。笔者认为值得借鉴。

4部分模型缺乏稳定性及重复应用性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出来后能持续多长时间,即其稳定性如何直接影响到证候实验的成功与否。毋庸置疑,理想的动物模型应是规范化的,能真正反映中医“证”的特点,且能够准确地重复再现。然而不少证候模型重复应用时稳定性较差,甚至有些在造模过程中就存在了自然缓解或恢复现象,给塑模的研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如脾虚证模型目前突出缺点就是在造模因素撤去后自然恢复较快。大黄、利血平造模方法形成的脾虚状态往往是一过性的,自愈性强,停止给药后,症状就会很快消失,这与人体的脾虚并不相同。再者,过劳伤脾所致的脾虚模型,初期可产生虚证,但当动物适应后跑步机可能会成为动物的健身器。可见维持模型的稳定性也是证候模型研制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5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

【摘要】 中医心理学是以经典的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本文综述了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重点论述了当代中医心理学发展。最后我们对中医心理学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发展;展望

[Abstract] The psychology of TCM takes the classics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s the leadership,in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health care activity,grinds looks into a matter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disease or the health network relations,and uses in instructing the practice for a system scientific system.The psychology of TCM experienced the winding development cours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history of psychology of TCM,and elaborated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with emphasis.Finally we proposed the foreca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TCM;development;forecast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医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新学科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中医心理学是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新兴发展。我们从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近展、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地讨论。

1 中医心理学的含义

中医心理学(psychology of TCM)是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1]。

2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2.1 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远古时代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系统形成时期,尤其是《黄帝内经》的出现,使中医心理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也是世界上较早阐述中医心理学临床思想和治疗方法的一部著作,对后世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内经》对中医心理学思想发展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内经》中人格体质的分型理论、心理与发病的问题、心理与诊断、心理治疗理论等。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在《内经》中表现得很丰富,主要有祝由、情志疗法、导引吐纳等。后世的华佗也曾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后汉书·方书列传》中记载华佗曾治一太守久病,使之盛怒,“吐黑汁数升而愈”。这便是运用“怒胜思”的心理疗法。同一时期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心神疾病也作了详细的研究,论及的心神症状多达四五十种。金元四大家对于情志疾病的理论和治疗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攻邪派”的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大量的情志疾病治疗的医案。明清时中医心理学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重要的就是对脑的认识较前人有了很大的进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说法;清代王清任于《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并指出脑与各脏器之间的联系及脑髓生长与智能发展的关系,其对人脑作用的研究与论述,堪称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中医心理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了七情致病说以及治疗方法,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提出了许多颇具匠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意治法”、“神治法”、“劳治法”、“逸治法”等[2]。众多的医家如:傅青主、叶天士、王纶、徐迪、秦昌遇等都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2 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中医心理学概念被提出后,有关研究逐渐活跃起来。经过这些年的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心理学已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学术体系,并出版了一批中医心理学专著和发表了数百篇中医心理学论文。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专家学者们关于中医心理学思想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从整理出的相关内容来看,可以说在以《内经》为代表并经历代逐步完善的中医理论框架中,心身统一的观念是一以贯之,交融于中医基本理论中,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的[3,4]。我们总结了二十多年的中医心理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见表1。表1 二十年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重大事件

1985年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医心理学从中医学中“分娩”出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二十多年来,中医心理学事业在坎坷曲折中不断发展[5]。中医心理学经过董建华、王升龙、苏复等老教授们地开拓,现在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也得到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中医心理学的论文、专著大量增加,我们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检索、CSCD期刊源对中医心理学二十年的出版物进行了初步地统计,见表2。以上表明,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从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1986年,全国14家院校和单位共同编写的《中医心理学》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很快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东南亚、日本、香港等地的医学界都很关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随之出版了《实用中医心理学》、《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心理学原旨》等,完善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将对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列于表3。表2 中医心理学出版物统计(截至2008年)表3 中医心理学代表著作(以年份序)

3 展望

中医心理学的未来中医心理学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整体性,以中医学整体观为指导,整体地看待人的心理现象、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以及心理现象与环境的关系。正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6]。我们不仅要继续完善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范围;同时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等方面去研究中医心理学,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吸收西方心理学、精神治疗学中有利于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部分。构建适合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探索适合华人的中医心理疗法,为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本土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米渠.中医心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19.

2 刘维超,彭江云.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49-51.

3 周莲菊.《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心理学理论探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3.

4 张小虎,古继红,区永欣.《黄帝内经》对中医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湖南中医杂志,2003,19(4):4.

第6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医生理学;内容;特点;渊源

医学属于实践科学,以生命为其研究目的,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通过解剖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之后,并没有沿着“解剖”的路线发展出与其相对应的生理学,而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方士”的影响下,与古代“天人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以“气化学说”为学术特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界曾对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构建作出努力,但最终因无法对解剖形体作出合理解释而失败,以至民国时期,中医界人士也开始怀疑和批判中医“生理学”的合理性。通过了解中医“生理学”的学术沿革,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医学解剖形体与气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中医生理学的理论体系。

1中医学术特点的衍变

目前,有关中医学理论起源的问题,大多认为可远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建立。战国至秦汉,国家完成了统一,“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渐融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黄帝内经》便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书的,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都是在该书基础上发展建立的。因此,《黄帝内经》一直被看做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标志。

1.1中医生理学的内容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1]。《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内容,多散见于各个篇章,不成系统,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大体包括:①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机制,如以“天癸”为中心的男女七八节律;②人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机制,如根据气血的盛衰和形体的变化总结出以“十岁”为基数的“好走”“好趋”“好步”“好卧”等生理特点(《灵枢•天年》);③饮食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及呼吸机制;④人体气血运行的日节律(营卫的循行)、月节律(气血与月之阴晴圆缺的关系)、季节律(五脏主时规律)及精神活动与形气盛衰的关系、形体与气化的关系等有关人体生理的多方面内容。因此,有人把《黄帝内经》看作中医生理学的古典巨著[2]。虽然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在民国至建国前后作出了尝试,但由于中医界自唐宋以来对解剖形体的忽视,始终没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医生理学理论体系;而中医藏象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没有对脏腑实质等形体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因此均不能取代中医生理学的意义。

1.2中医生理学的理论特点

《黄帝内经》有关人体生理学内容的特点为注重“气化”,即人体生命活动是在“气化”作用下完成的。“气化”的结果,通过颜色、气味、功能、形体变化等形式在“形体”上表现出来,重视“形神并重”或“形气并重”。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保留了汉代遗风,在医学上仍有《黄帝内经》的学术特点,只不过对生理基础的态度,已不能与汉代同日而语。首先,人们对形体解剖的认识逐渐淡化;其次,方剂学的发展也导致对医学理论的探讨从生理转向了病理和临床。受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及《伤寒杂病论》的广泛流传,宋代以后医家出现了“重病理”和“重气化,轻形迹”的医学观念。《伤寒论》是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临床著作,其重要内容正如恽铁樵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可以说“六经”是打开《伤寒论》理、法、方、药一体性的钥匙。晋唐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多从运气、病理、方法论等角度立论,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解读六经的少之又少。试看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所参考的书籍———《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所研讨的内容———五运脏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等,可以推知张仲景掌握的医学内容涉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疗等多方面;而其所讲的六经,不会限于多数医家所认为的诸如经络、六气甚或辨证方法等。如果站在人体生理的角度看六经,可以说三阴三阳理论是在“形体”与“气化”基础上,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即“藏象系统是由五脏结构性器官按六经脏腑经络三级阴阳规律组成,内合脏腑,外应五行阴阳,六气标本是其属性”[3]。宋代以后中医学的变革,除了唐代方书盛行引发“不重辨证”的时代影响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发展和理学的兴起。宋明理学对中医生理学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命门学说”。以儒家为中心,旁采佛、道两家融会而成的宋明理学,针对宇宙的本原问题,产生了“理”与“气”的争论;而“命门学说”即是明代医家对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结果。但是与理学家一样,主张“命门为人身之大主”的医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纠缠,一直没有进入“无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黄帝内经》建立起的中医生理系统,并没有因为“命门学说”有所动摇。此外,北宋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以五脏为单位划为五大系统,开启了后世部分医家著书立说的基本模式。近现代“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及部分医家的“中医生理学”等教科书,大都为此模式。但张元素并非首创,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可以看作该模式的雏形。严格说来,这种模式是以“气化”为中心的中医“解剖学”,仍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中医生理学系统,并且忽略了脏腑实质和解剖形体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及其他医家对脾肾关系的论说等,基本都属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某个部分或个别单位的功能的发挥。综上所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学术特点也因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衍变。中医生理学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含了“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对生命的全过程及生命活动的具体机制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唐宋以后,众医家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充实了中医生理学的内容,但对“形体”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后世对中医理论的准确理解。直到今天,中医的“形体”仍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首要问题。

2中医“生理学”的渊源

清代考据之学的兴起,影响了医学界对经典的回顾[4]。部分医家并不满足于仅对理论进行解读,更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察阴阳的变化,感悟医学的真谛,对人体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轩岐救正论》中总结了中医学“气化”特点。清代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不仅发展了中医学的“气化论”,同时对阴阳的变化、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之道、经络对“形体”与“气化”的沟通等生理基础性问题均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此后陈修园、唐宗海等多尊崇该学派的“气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间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视为以“气化为中心”的生理学内容。此后,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中医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反思。尤其是以后,西医“生理学”书籍由日本传入中国,更加促进了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

2.1生理学的概念

“生理”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备医学意义。医学上的“生理”在光绪年间已经出现,如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1896年)载有“生理门”,严复在1898年题为“西学门径功用”的演讲中提到“生理之学”,1907年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编著的人体生理学著作《生理学课本》。该时期“生理学”实由日本传入,“斋田氏、高桥氏之《生理学》流传坊肆”。在此之前,“欧美新说东渐,通行之生理学为全体新论、全体阐微、全体通考等”[5]。此后,“生理学”作为学科名称逐渐在中国医学界确立,中医界相关著作也相继问世。西医入华之前,中医学界多用“医理”“理”“道”“医道”等概念来概括包括养生、生理、病理、诊疗、处方、用药等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意义相近的名词是“内景”,但其内容主要介绍各脏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称及饮食的代谢过程,是人体生理的小部分内容。实际上,中医学对中医生理学的认识,受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

2.2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医生理学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秦汉是诸子思想相互融合与各家学说逐渐统一的时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渐完善,《黄帝内经》是其代表作。中国文化向来被认为源于“伏羲画卦”,至黄帝时期进入“初期集成”,中国原始科学文化也在此时建立。尧舜时期,不仅继承了早期的“科学”,同时发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6]。因此,属于实践科学范畴的中医学,具备人文哲学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医学属于生命科学,从考古发现和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在其理论建立之初,已经对形体解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7];而中医学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除了中医学对“形体”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之外,与其带有人文特点的“气化”思想有关,这并不代表中医学轻视“解剖”。后世医家对“形体”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医学的理论包含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而气化理论则与形体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体的附庸。因此,“形气并重”成为秦汉之前中医学最大的理论特点,这也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内容。该时期中医生理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养生修炼和临床诊疗作理论指导,与后世医界只重临床有很大差别。清末汇通医家,都“主张以中医理论为本位参合中西医学,达到形理或形气兼备的理想目标”[8]。这与中医生理学“形气并重”的特点不无关系。建国以后,伴随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医基础理论,即中西医生理学的结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目标[9]。

[参考文献]

[1]袁媛.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36.

[2]闪增郁,张智,陈燕萍,等.《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88.

[3]许济泽.六经藏象系统揭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2-3.

[4]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574.

[5]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学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

[6]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5-154.

[7]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44.

[8]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补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

第7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 中药化学;教学改革;中医理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R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b)-0145-02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国宝,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世界医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真正作用的物质基础尚不够清楚,严重阻碍了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1]。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我国中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成分的研究成为了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在这样的趋势下,《中药化学》课程显得愈加重要。中药化学是一门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化学、物理、色谱、光谱等现代科学技术,寻找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研究其结构、性质、组成,揭示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的重要学科。故而,在中药化学的教学中也就应围绕中药现代化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近年来,针对《中药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尝试。

1 理论教学中强调中医理论,突出重点、难点

1.1 强调中医理论

中药化学研究的是遵循中医理论使用的中药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鉴定、活性,与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相近之处,但是后者没有中医理论的限制,因此在思路和方法等方面侧重也有不同。故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中医理论的特色,通过实例,结合中医和中药学内容,涉及药物临床用药基础,讲述常用中药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以此启发学生通过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阐明中药药理作用、药性、方剂配伍规律等。

1.2 主线明确,重点分明

中药化学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前者主要介绍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后者分章讲述中药中的主要类成分,涉及其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理化检识及结构鉴定。面对如此繁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主线明确,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思路:先总述提取分离鉴别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研究内容有粗略的了解;在各论中,紧扣各类成分的化学结构,从结构出发分析理化性质,根据性质确定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的鉴定,同时将总论中的一般方法应用到各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中,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以代表性的中药为实例,通过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具体研究过程,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归纳总结,如在讲述强心苷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时,14个反应很难一下记住,要求学生根据结构对颜色反应进行总结,则可较容易地将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强心苷与非强心苷区别开。

1.3 化繁为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多用形象的比喻阐明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对抽象理论的认识[2]。如讲到总论中正相吸附洗脱顺序时,可以比喻成粘在同一面墙上不同黏性的粘钩,当在用同一力度往下拉时,质量较差的粘钩较易被拉下,而强力吸附的“502粘钩”则很难被拉下。以这样的比喻,提高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另外,适当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对于繁多的化学结构仅要求对每一类成分结构骨架进行记忆,对于常用常见的中药化学成分熟记其分类即可;对于同一基团的多个显色反应,要求记忆其中2种即可;对于波谱分析仅只要求记忆特殊结构的信号等。化繁为简,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转化为一种学习的动力。

2 分层次开展实验课,实现多学科融入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此本文分层次展开实验课程,逐步对学生进行训练[3-6]。

2.1 基础实验

实验一,基本技能实验(4学时)。内容包括提取、分离所涉及的基本操作的演示及操作[3]。通过基础实验课,强调实验习惯、实验记录,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术。

2.2 验证性综合实验

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安排2~3次验证性综合实验(22学时)[4-5],其内容主要是对1~2味中药已知有效成分完整的实验研究,包括提取、分离、理化检识以及简单的紫外光谱或氢谱的分析。同时要求学生分析所得成分与该中药药效的关系,将本专业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这样系统地练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付之于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2.3 结合多学科知识,开展设计性综合实验

在毕业课题阶段,安排综合设计性实验(1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3,5]。实验前学生认真查阅文献,并运用中医理论从药的味、色去简单推断;实验中结合生药学,对未知药材进行生药鉴定,以推断出可能的科属;然后通过化学成分预试,推断可能存在的化学成分,并设计出分离流程图,最后分离得1~2个主要成分,并进行结构鉴定。实验过程中,涉及生药学、中药学、波谱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文献查阅,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摆脱实验讲义自主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1 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教学

中药化学理论体系融合了化学、药学的多门学科,要求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融汇各相关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启发式提问、分组讨论、实例教学等多种方式[6],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枯燥的理论课堂,变成自主学习的天地。如在介绍黄酮结构时,诱导式地提问:“结合所学的中药学,在选择藏红花的时候,到底是红色的好还是深黄色的好?”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红花在生长过程中主要黄酮成分的变化,其有效成分红花苷为黄色的二氢查耳酮,并非开花后期的红色醌类成分。如此将理论和实践,中药化学与中药学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听课的兴趣。

3.2 融入科研经验和体会,以科研促教学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校的必由之路。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每一章节最后都涉及发展前沿的简介,使学生能了解最新的方法、技术和科研动态。同时鼓励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研究中[7],利用课余时间或毕业课题阶段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3.3 持续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双语教学是国内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8]。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内教材和国际著名原版教材或参考文献,一方面在课堂上摄入专业词汇;另一方面还可利用外国学者来校交流和访问的机会,安排与学生进行专业外语的交流。双管齐下,逐步增强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4 完善考核制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考核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传统的考核模式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如教师一味“应试教育”,学生抱着“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等,无法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为此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重视过程考核,将考核分为期末考试(60%)和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40%)和实验操作考试(20%)[9]。理论考试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前者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后者为应用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同时对实验课还安排单独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操作情况。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率(10%)、实验态度(10%)、实验报告(20%)。

5 小结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采用现代化学分离分析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学科[10]。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中医理论,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结合科研前沿,实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强化实践教学,分层次开展实验课程,力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采用双语教学,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完善考核制度,采用多元化考试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避免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学习。多方面共同努力,将会提高中药化学教学效果,并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洪净,王跃生,巢志茂,等.加强中药化学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中药化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4, 29(2):98-100.

[2] 曲阳,王丽娜,窦德强.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在中药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148-150.

[3] 郑云枫.《中药制药》专业中药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74-75.

[4] 刘梅.中药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531-533.

[5] 潘正,高运玲,刘毅,等.中药化学创新实验课改革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68.

[6] 余晓辉,赵磊,郭玫,等.中药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1):71-73.

[7] 杨曦亮,刘嵩,胡霞敏.天然药物化学知识体系构建及教学创新性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92-1793.

[8] 赖依峰,周施杰.药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128.

[9] 林於.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2010,8(6):60.

第8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医思维方式中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69

1前言

中医学是我国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医学形式。中医学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是一种具有典型特点的中国传统医学。近年来,在我国大力开展医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西医大学都开设了中医教学,但由于受到西医教学方式方法的冲击,中医教学存在着诸如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学课时比较少、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不好等现象。其实这种现象的本质就是中西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不同的,适合西医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不一定能够适合中医教学。

2中医学概述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古典基础理论、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等。

3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中医教学氛围

中医学虽然是我国传承保护比较好的医学之一,但是在西医院校教学过程中,往往呈现一种西医压倒中医课程的现象,并且在学生们日常可见的一些医学相关现象多为西医。另外,中医培养人才往往是需要比较系统长久的培养才能够达到成才的目的,另外很多高等教育学校的图书馆内馆藏的中医图书量比较少、种类比较单一,所以在大多西医学校的中医学习氛围比较淡薄。

目前,我国的医学类高等院校普遍中医课程开设都放在本科教学的第三年,这样学生们在接受了两年的西医教学之后,对西医的物质理论、医药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是“根深蒂固”,所以在学生们的思维定式之中已经存在了西医思维,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中医课程开设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比较大的抑制作用。中医教学在开设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中医文化介绍、中医优势介绍,而是直接开始中医授课,这样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比较难于接受中医理论,导致学生们对中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在对中医理论产生“排斥”之后,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就难以达到牢固的标准,就更无法深入到中医理论的精髓之处去认识,所以很难对中医理论进行实践。

3.2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不匹配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一直在实行改革,在中医教学过程中也进行相应的课时缩短工作。但是中医作为一个比较系统的医学形式,所需要的课时比较多。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医专业学生需要1000多学时来完成中医学习,而我国的西医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中医学时被缩短为100学时左右(80学时理论授课,20学时的实践授课),两者相差十倍,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是严重不符合对学生进行中医理论培养和了解中医知识的。所以,一般大学都会存在“学生没学懂、老师没讲完”的现象,这种现象也是导致我国西医大学中医教学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

3.3重理论轻实践

医学教育是一个比较依赖实践过程的学科。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因为本来中医学的课时安排就不足,更谈不上所谓的实践课程了,使得教师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完成既定的基础知识传授,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得到足够的理论支持。这样就会让教师侵占实践教学时间,大多数的课时都安排给理论教学了,但是往往中医学中的理论知识都存在很大的难理解性,需要实际进行操作才能让学生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4培养中医思维方式

4.1根据中医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当前中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的现状下,中医教学最大的目标就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安排进行改革,合理地进行教学目标制定,从根本上来缓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之间的冲突。虽然我们在尽量地增加中医教学课时,但是总课时是固定的,为了避免顾此失彼,所以要在教学目标上进行改革。新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中医观点中的系统、发展的形式来看待病理的形成。通过复杂系统的简化,就能够很好地形成新型中医教学目标。

4.2分析中西医思维差异,合理引进中医学校的教学方式

中西医的思维方式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其根本都是“治病救人”,所以在进行思维方式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基本点,既让学生们熟悉西医的微观分析,同时也要对中医的整体分析、综合分析上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同一病例进行中西医不同角度分析,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中西医在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相同点,找到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另外,我们也可以对中医院校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引进,例如对中医穴位认识上的大模型、局部模型、人体模型教学等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打造新型的西医学校中医教学,才是正确解放学生们思想的合理方法。

第9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

2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氛围[6]。鉴于此,我们应在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法论阐释中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1对中医内科病证的诠释

2.1.1病证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核心病机、演变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中医内科学多以病的主症来命名,如咳嗽、心悸、头痛、眩晕、胃痛、水肿等,也有部分病名与该病的主要病机有关,如郁病、虚劳、癃闭等。证候指医生观察与收集的患者四诊的信息,主要指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还包括中医诊病所重视的体质、性别、年龄、职业、自然环境(天时、气候、物候、地理等因素)、生活水准、人文生态、此前的诊疗经过等状况,以及各种现代检测的结果,它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是四诊信息表达的人体生理病理反应状态环节过程的概括,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3个基本特征[7]。病与证:病是指疾病完整的过程系统,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环节过程。临床诊疗中,常将病、证二字放在一起讲,这样既能包括某病的临床特征,也概括了病因和核心病机。证与症: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即医生诊病时收集到的患者的异常现象,由症状和体征两部分组成,除了包括患者自我感觉或发现身体不适、异常的表现,还包括由医生观察到和体检出的患者的病理征象,如舌象、脉象及通过色诊、触诊收集到的临床信息,也可参考西医体检所得的信息;而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证研究的重点需要重视对证候动态观察的理解和阐述,通过“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8]、“病证结合,方证相应”[9]的研究思路辨识疾病的证候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以证候为诊疗对象的辨证论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意象诊疗模式”概念并加以阐释[10],从而对证候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探究和动态监测,为病证的诠释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使中医内科病证更加贴近科学,更加易于被现代医学和现代人所接受和认识。

2.1.2对内科疾病病名的诠释

为了便于掌握,我们将疾病首先分为外感与内伤杂病两大类,内伤杂病再根据五脏、气血津液、肢体经络进行分类,当然,疾病所归属的分类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引入诠释学方法对内科疾病病名的概念进行现代诠释,即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反复研读,系统的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定义其内涵与外延。《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列的疾病绝大部分是常见病、疑难病。首先应该对国家规划教材收集的50种内科疾病进行诠释。诠释过程大体有3个层次,第一是疾病的起源。一般来说,许多疾病病名的提及或症状的描述都是在《黄帝内经》中,这个时期的特点主要以症状或体征描述为主。第二是疾病的充实完善。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别是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众多医家通过诊疗实践,结合鲜活的临证经验,从不同方面补充完善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转归和流行病学特点,为现代疾病概念的规范奠定了基础。第三是系统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指近现代,首先是语言的转化,将古文演变成现代文进行阐述;其次是增加当代中医学者的新见解、新技术;最后是纳入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研究成果,其中含医案知识库的发掘与循证医学的研究等,用现代自然科学的语言、术语、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当然纳入的过程应重视体现中医原创优势与传统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以“肺胀”为例,“肺胀”属现代难治病,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所致。中医古籍对肺胀的记述颇多,有明显的阶段性,后世医籍对本病也不断有充实和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将其作为专门病证,列专篇论述。《灵枢•经脉》篇提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明确了病名,其病位在肺,主要症状有喘、咳及胸部膨满3种。这应该是第一个层次。晋隋唐时期医家开始认识到肺胀属本虚标实之病,详细论述肺胀多由久病体虚,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痰瘀互结,外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气机升降失调而发。隋代巢元方更是强调肺气本虚,复感外寒之邪是导致肺胀的发病机理,元代《丹溪心法•咳嗽》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提出本病痰挟瘀血证候,并开创活血化瘀法。明清时期进一步整理规范认为,肺胀是一组症候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此属于第二个层次。近现代除进一步完善描述其临床症状外,并研究分析肺胀客观上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瘀血等病理状况。若能将其“系统”地纳入,形成肺胀项下的相应条目,则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肺胀的内涵和外延。经过发展,肺胀病的概念为:以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种慢性虚弱性肺系疾患。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等变证与坏病。继之制订肺胀的分期和分级标准,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等。从肺胀的病名演变过程看,符合诠释学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也是按照复习文献资料,临证细心体悟;结合众家之长,归纳整理;通过诊疗实践充实修正;纳入现代研究成果,完善肺胀病的现代诠释[11],应属于第三个层次。

2.2对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的诠释

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确定的具有中医内科学学术特点,并构成本学科概念体系的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名词、名称、用语,如命门、髓海、阴结、肺胀、消渴、偏头痛、萎黄、脏躁、髓海、蓄血、肝积、淋证、肾风、癃闭、关格、筋痹等。专有名词术语有其自身的含义、使用特点和范畴,而且它在中医内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释中也极为重要,若不能对之进行明晰的厘定,必然会影响学习者对它的准确把握。历代医家从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认知角度提出专属内科学的概念术语,他们对这些术语的解释是我们理解的基础,借助诠释学对中医内科特有名词进行辨识的验证,对其演变进行哲学审视,揭示术语产生发展的本质及术语原构造者在当时文化环境下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理解和表述,采用现代文献学、考据学等方法,对这些术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并用科学语言转换为具体的说明,使说明的内容能进入实验过程,从而矫正部分古代医学术语概念多义性、歧义性、模糊性、隐喻性的不足,进而不断发掘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内在联系。例如,我们在对中医内科名词术语进行诠释时可以参照朱文锋[12]对规范中医诊断名词术语提出的几项基本原则,进行分步骤诠释学研究,一是科学的医学名词术语必须在实质内容上统领其所属内涵,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全面收集查阅古代、近代医学文献,并结合临床广泛调研,注重名词术语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二是在初定正名的基础上做出注释,进而按其内涵、外延做出定义性注释,定义有困难的先做说明性注释,力求用词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简明性、单一性、派生词能力强;还应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其他中医临床学科及术语学、汉语言学等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整体讨论,完善其现代属性。

2.3对中医内科临床理论的诠释

中医内科理论方法论的构建与完善是关系中医内科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遵循形象—具象—抽象思维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审视,用现代化语言对其进行理论总结、升华而后赋以清晰、明确的科学性表述,使其真正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中,是中医内科学界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现代诠释学的引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医内科理论进行诠释学研究,必须坚持中医学系统整体与形象思维的特点,重视症状学观察,证候病机的归纳,重理法方药的一致性,通过理解重构、思辩创新来发掘传统内科理论中潜在的知识结构和科学内涵,通过翻译的手段实现理念更新,用逻辑、数学语言加以表述,进行科学语言的转化过程,进而采用模式生物实验加以佐证。同时根据对诠释学的三要素之一——应用的理解,我们明确了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因此,中医内科理论的诠释应以实践观点为基础来重建现代中医诠释学,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循证医学临床数据支撑的诠释,采用适宜的数据统计方法等[13],建立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模型,通过应用模型证明中医内科诠释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以“通因通用”内科临床治疗理论的诠释为例。“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属反治法的内容。原文:“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告诉我们在诊疗疾病过程中要审证求因,辨明真伪,遣方用药时采取顺从疾病外在表象而治的治法,这便是诠释该理论的第一个层面。医家张子和谓:“君子贵流不贵滞。”着重强调了气机通畅的重要性;高士宗谓:“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此说法不但在前人基础上对“通”的理解做了概念的提升,而且为通法的应用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医圣张仲景对通因通用治法的应用可谓心思周全,巧妙灵活,其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处提到“通因通用”治法,如“汗法治汗”的桂枝汤,“下法治利”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吐法治吐”的瓜蒂散,“活血祛瘀法治胎动不安之漏下”的桂枝茯苓丸,等等,这些用法充分扩展了“通因通用”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也表明该理论的应用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医者在诊病时,不再将通法拘泥于下法,凡人体表现出异常通的假象,均可用通法治之,此为第二层面上的诠释。“通”字,《说文解字》谓:“达”也。《辞海》谓:“通,贯通,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就机体而言,在生命活动中,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气机畅达是新陈代谢活动的基本保障,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方面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异常“通”的症状,因此,凡机体各孔窍表现出非生理性“通”的症状,如自汗、盗汗、呕吐、吐血、衄血、泄泻、下痢、脱肛、遗尿、淋证、崩漏、带下、遗精等均可视之为通证,在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辨明真伪,将符合形通而实不通的病例纳入到“通因通用”理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以通为用,以通治之,从而完善对该理论的升级,即诠释的第三层面。此外,又如“肺热叶焦”、“宿痰伏饮”、“心肾相交”、“乙癸同源”这些中医内科学生理病理概念中的文化哲学意蕴,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另如,“扬汤止沸”、“增水行舟”、“釜底抽薪”、“逆流挽舟”、“提壶揭盖”、“引火归原”、“利湿退黄”等治疗方法中包含的自然哲学思维以及它们的实质性内涵,更有待作出全方位的现代诠释。

3中医内科学诠释的原则与方法

3.1崇尚国故,熟读经典

诠释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只有明确理解了所诠释的对象,搭造出诠释框架,才能发现框架的瓶颈所在,从而为之输入新的科学元素。就中医内科学而言,要想准确诠释内科学的概念、理论,首先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就需要熟读经典,追思前贤学说,只有读懂吃透,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主旨和精髓。3.2研习原著,勤于临证中医内科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发展,本身也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典著作的不断阐释来实现的,因此,临床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它既是诠释的基本手段,也是诠释的目的所在。通过获取临床疗效,一方面可以使中医内科学理论得到充分的实践证明,另一方面又可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内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