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第1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一、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做到教学的活动化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应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如我们可以采取导课激趣、情境激趣、活动激趣等方式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地理。在学习完日界线的教学内容后,我立即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胎,由于她们出生的地点稍有变化,姐姐比妹妹后出生,可能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都在思考,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二、教会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方法,做到学生自主学习

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和第二语言。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

高考试题是“无图不成题”。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同学们在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模块中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各种形式的图都应该会读。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了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读图技能,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三、注重收集地理知识信息,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2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兴趣;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给予学生的是鱼,而很少授予渔,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在大量习题的训练下,认知是“清晰”的,但是离开了学校后无所适从,更谈不上终身学习了和知识创新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实践经验表明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外因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是地理知识学习的主阵地,“听课”是获知的核心手段,听课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促进学习高效的关键。大量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好。教授法授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错失了老师的提示;探究式课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错失精彩的生成和发现。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注意力呢?

首先,我们的知识教学应该准确,准确的知识让学生容易找到自然界的逻辑性关系。要注重情境的新颖性和多元化,新颖的情境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其带入课堂预设的情境之中,提高知识讨论的参与度。

其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注重学生学习意志力的渗透和引导,提高学生课堂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一旦学生的自制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聚集,具体的训练方式,我们可以给学生设定限时任务。尤其是和学生一起学习高中地理中一些相近的概念、知识时,如果学生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其记忆效果容易出现混乱导致学习低效,笔者在教学中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务必准确地背出概念,这样的做法看似有灌输和强迫,笔者认为这种“强迫”用在刀刃上,不属于灌输,而是给学生适当地制造了一定的压力,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有效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保证了教学效果的有效获得。

2、引导学生“听”与“思”相结合

从“听”这个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处于接受状态,如果缺失了自主思考,那么就是灌输了,笔者认为课堂上学生不是记录知识的工具,必须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而理解源于何处?源于思考,也就是我们高中地理教学除了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和手段,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在专心听课的同时积极的、独立的思考,批判式的学习,思考的过程是课堂内化的过程,多自我质疑和提问,有利于对知识成因的理解,并且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这样的课堂学习,往往体验度高,学生能够轻松做到举一反三。

3、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记笔记

记录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知识、促进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很多学生都抱怨课上能听懂,可是到了做题和应用时就忘记了,这是什么原因?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学生脱离了课堂探究和学习的环境,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遗忘现象。那么针对这一特点,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并引导学生记录下“重点”知识,便于课后对照课堂笔记,从重点知识出发实现课堂学习活动的反思与重建,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当然,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们在记笔记的方法引导上要注意科学性,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引导其逐步掌握一种最有利于知识记忆和自身成绩提升的记笔记方式,同时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指导,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地质时代中“纪”的分类相当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全抄记录显然是不科学的,我在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记“代”的划分,而“纪”则作为一般性了解内容。再例如,“农业制约因素”虽然较多,但是无一不是影响农业区位不可或缺的因素,为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全部记录。

4、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地图

地理教学不可缺失了地图,因为高中地理的研究对象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结构,这些知识都需要借助于地图才能很好地显示,其教学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取代的。从地图的用途来看,可将地图分为:示意图、等值线图和分布图等等。

笔者认为正确使用地图首先要了解各种地图的特点:

示意图是地理中用来指示地理事物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的一种图形。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强等特点,展示的是地理事物的转化流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直观地代替了文字描述。

等值线图属于初中地理所学的知识,不过初中对地理学科重视程度的缺失,导致学生的认知基础薄弱,等值线图在高中地理中有较为广阔的运用,其类型有分为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几种。

分布图在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也是地图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地图中“图例”即可看作地理事物的分布种类。

第3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1.留心观察身边事物

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要求同学们留心身边的事物,如太阳的东升西落。一年中各个季节昼夜长短不同,有云的夜晚温度较高等。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是对我们身边各个现象的解释,是对各种现象的规律进行的总结。

2.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地理的趣味性

地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帮助指导生活实际。如在大气环境这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后,就可以利用大气的逆辐射具有保温作用来指导生活实际,北方的农民可以在秋季的夜晚利用制造人造烟雾的方法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防霜冻的作用。利用与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轻松掌握地理知识。

二、做好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

高中课程较紧,且相对初中知识来说,知识量增加了很多,单单只靠学生上课听讲并不能完全消化当堂课的知识,甚至会出现,学生还没有理解知识点老师就已经讲完了的局面,就会使得学生仍然停留在上一个知识点,影响以下知识的学习。例如地球运动这一节,很多知识都比较难理解,学生在一个知识点弄不懂时就会影响以下知识的学习,昕以就需要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总体的把握,对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做出标记,这样,在老师上课时就可以更加专注老师如何去解决此难点,加快学生的反应速度,能够尽快地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的复习,可以巩固知识,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首先就是要看书,先对本节课的所以知识进行回忆,加强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其次就是家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要会运用知识,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做练习题的方式进行复习,加强知识点的运用。如气候的相关知识,各个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影响因素容易弄混,我们就可以通过练习题的方式来加强记忆。熟能生巧,只要练的多了自然就会记住。

三、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1.图文结合,增强记忆

地理知识主要是图文之间的转化,所以读图能力的培养对于地理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平时学习就要图文结合。地理的自然地理部分就可以充分利于《填充地图册》,在地球运动这一节课中的图比较多,学生也较易混乱,我们就可以通过填充地图册中的中的作图题来练习。

2.学会分类图的利用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地图的分类主要包括坐标图、统计图、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等,要充分掌握各种图的分析方法。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一是读图的主题,即图名;二是看清图例、比例尺、方向;三是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四是学会联系实际。

四、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实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有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已经交流合作、实践创新能力。

第4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方法

一、启发学生质疑,以疑问贯通探究式学习方法全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伟大的发现都要经过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去质疑。但不可把教师的设问全部代替了学生的质疑,因为学生自主性的、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才是地理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比如学习地球自转偏向力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类似的疑问,为什么北半球车都靠马路右侧行走?为什么绕场短道速滑是逆时针运动?为什么两条铁轨总是右侧磨损的严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与此相似或者与此相关联,并以此做为课程的开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程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知识进一步创设情景,假如短道速滑选手顺时针运动会如何?而且教师也要学会运用一系列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语言,比如“你是怎么认为的?你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等等。这就是所谓的“抛砖引玉”。“砖”抛的科学才能引来有价值的“玉”,如果抛得不科学,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二、开展合作学习,以合作贯通探究式学习方法全过程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三个原则:科学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引入适当的竞争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加强教师的指导和监控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掌握了这三个原则,教师就可以以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分配恰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开展探究式的合作学习。比如在学地球运动内容时,教师只给一个主题:给你一个地球仪,你能用它来做哪些地理实验(允许添加一些必要的辅助器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因为自己处在某一个小组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集体荣誉感,为了使本小组获胜,各成员都会积极的努力搜索文献、制作模型等,其结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探究意识,还可以有效的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巧用高考试题,以分析贯通探究式学习方法全过程

高考题是经过层层筛选和实践检验的试题,是基于众多专家深思熟虑、反复推敲而形成的,它视觉独特,题型新颖,对于引导正确的教育方式、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晰学生的探究思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信息提取——构建答题框架——建立联系思维——归纳表述”步步深入分析真题,让学生举一反三的去认识相关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必然可以拓展学生的探究思路,提高思维品质。例如,2010年重庆卷中有一题: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云南)的主要气候特征。教师在讲评分析该题时可以1.引导学生全面、准确提取考题图文信息。2.引导学生建构答题框架。教师让学生讨论列出地理位置可以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角度展开思考。地形因素可以从主要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等方面展开考虑。3.指导学生建立联系思维,掌握分析题的解题方法之关键——建立由因及果的基本思维方式。围绕“气候特征”这个核心,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要素作为切入点,挖掘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与气候特征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正确的地理联系思维。这样的经典高考例题通过步步深入剖析,最终让学生会的不仅是这道题,更重要是这种遇解题指导于习题分析之中,能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探究能力,提升地理思维品质,构建答题框架,提高答题针对性、有效性。如此,整个的解题过程便是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的过程。

四、结合生活实际,以感悟贯通探究式学习方法全过程

新课程倡导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以致用。地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处不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一年四季的变化,是什么原因所致?春末夏初的梅雨、盛夏的伏旱、夏秋多发的台风、冬春的寒潮等如何形成的?夏季为什么昼长夜短?浙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为什么浙江茶叶产量居全国首位?为什么农村房屋多斜顶?家乡有哪些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著名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如何?等等。教师通过学生生活中有真切感受的现象事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原理解释,让学生不断增强学习成就感,增强地理学习兴趣,进而形成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高中地理课堂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素养的主“阵地”,因此绝不能以知识传授作为唯一目的。应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探究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技巧,提高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毅.探究式学习方式浅析[J].成功(教育),2011(10).

[2]黄昌豪.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实例和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6).

第5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字】高中地理;异质小组;合作学习;地理沙龙;质疑辩论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习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传统的学习方法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进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体现了推进素质教育新形势精神,有助于培养新时代所需的人的品质和素质。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和突显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针对学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育过分强调和利用竞争机制,从而造成了同学之间的隔阂、排斥,形成了利己损人的不和谐人际关系,不但影响了学习本身。而且妨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基于上述的原因,新课程提倡和强调合作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习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这为我们课改指明了方向。何谓合作学习呢?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任务型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途径,为了共同学习目标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新型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教学十分需要合作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又在地理建议中强调:“地理教师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地思考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提及的各项地理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合作交流完成,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交往、沟通的能力,也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根据新课改精神,对高中地理合作学习进行尝试和探索,总结出其中的做法和体会,供同行探讨。

一、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

传统的学习小组,一般按照学习座号顺序编成的,这样的分组,自然简单,但盲目性、随意性较强,难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研究合作小组的专家指出:“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异质中互相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所谓“异质小组”是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成就、性别等潜因素综合考虑,分成不同层次,并按一定的比例将学生搭配而成的小组。这样的小组,应当尽量保证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对学生进行异质编组,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根据合作学习小组的先进理论,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里,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和性别等因素按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优化组合,每组都有优秀生1-2名,中等生4-5名,后进生1-2名,且个小组间相对平衡。同时各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分工,明确责任。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加群体活动,逃避工作的“责任扩散”现象。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心理效应,在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时,小组就会嬗变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为了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必须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组员的个人责任。小组长的条件必须是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小组在探究活动中合作学习的带头作用。每个成员都要认识到自己小组小组及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样,小组会拧成一股绳,具有强力的团队意识。

教学实践表明,异组小组是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分组一般要遵循“组内异组,组间同质”的原则,一方面使各异组小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会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输入;另一方面各小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有利于平等竞争,增强小组优胜的信心。这里必须指出,异质小组的组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课题或实践活动的需要适当更换部分组员,这样不仅学生有新鲜感,而且可以改变某些学生在小组内长期形成的主宰地位,避免在新的合作学习条件下产生新的弱势群体。

新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后,是不是学生都会自觉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呢?笔者从小组活动情况发现,有些小组不能顺利开展,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使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未见实效;有些小组临濒解体。究其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导致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技能和方法。学生能不能自觉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关键是学生能否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合作学习的技能主要是讨论、辩论、质疑、竞争等。接下来,笔者对创造性开展地理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进行阐述。

二、开展地理沙龙

沙龙是法语salon一词的音译,中文意思为客厅,后来引申为名流、学者的聚会。在地理教学中引进沙龙文化,学生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无拘无束,可以采用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判断,反思自己行为,运用多种素材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地理沙龙以其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点深深吸引了学生,增强了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情趣。那么如何开展地理沙龙活动呢?其活动过程如下:

1、教师组织地理沙龙,同学自愿参加。

2、教师与学生协商后确定若干个地理沙龙话题。比如:

①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气候极端干旱的无流国,需要大量的进口农产品,而现在变成世界第六、海湾地区最大的小麦出口国。想一想,环境人口容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②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③探讨数字地球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你还知道数字地球在哪些领域的具体应用?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异质小组,根据所选话题从图书馆、互联网、信息媒体等渠道收集并整理材料,准备在沙龙活动中发言、交流,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说法,展示自己的才华。

4、开展地理沙龙活动成果展示,各小组进行汇报。

5、把成果汇集成书面材料。

地理沙龙活动从准备材料到发言交流,经历了收集信息、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过程,调动了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收集资料、处理的能力,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和“经历”,突显了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的“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理念。

三、展开质疑辩论

新课标指出:“高中地理内容标准的大量内容需要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在教学中发展学会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是达到这些标准的重要途径。可以采用让学生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建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的有趣问题,要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分为正方、反方两组,各抒己见。例如:学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课,就“温室效应是与非”展开辩论,发展批判思维。

在人们的印象中温室效应与灾难练习在一起,以至于人们都欲除之而后快。然而,“温室效应”真的那么可怕吗?这是值得质疑的有趣问题。一些学生查找了相关的资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温室效应是地球上众多生命的保护神,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大气的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下降到-18℃,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对此,学生们争论不休,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就“温室效应是与非”展开辩论,分为正反、反方两组。学生为了在辩论中成为赢家,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承担各自的责任,努力查阅相关资料,及时整理,处理相关信息,尽量找到说服对方的证据。经过辩论,各抒己见,学生不仅心悦诚服地获取知识,而且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使用辩论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发展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组织问题讨论

讨论时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最多的探究方法。它打破了课堂上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学生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小组讨论前,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并提出要讨论的问题。需要在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挑战性,是学习个体难以独立完成的。例如,学习《常见天气系统》时,教师和学生互动探究锋的构成和类型后,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冷锋或暖锋在移动过程中对某地的天气将会照成怎样的影响呢?要求学生按异质小组收集当地的天气资料,并及时整理;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利用收集的资料说明论题,并记录讨论过程。学生可自由发言,并寻找同伴的帮助。最后将小组或个人的学习成果汇集成册,供全班同学集中讨论、总结,与同学分享。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将分歧的意见达到共识,使他们深深感到只有通过合作学习,才会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从而增强合作的意识,形成合作的良好习惯。

五、举行竞赛活动

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过:“无数经验证明,大脑这部机器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高得多。”地理教学,要创设一种竞赛情境,经常开展各种竞赛,如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进行智力抢答赛等。按异质小组进行。学生为了自己的小组胜出的机会,一定会通力协作,为了小组的成绩,基础好的学生会感到仅靠自己好成绩是不够的,还必须帮助组内成员中基础较差的同学,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从而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进的合作局面,激发他们的“组兴我荣、组衰我耻”的团队荣誉感。

总之,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和突显的学习方式之一。高中地理教学十分需要合作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交往、沟通的能力,也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地理沙龙、质疑辩论、问题讨论、竞赛活动等途径和方法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全面落实地理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 余文森、湛启标编著,《高中新课程教师读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 任志鸿主编,《高中地理优秀教案》,南方出版社,2007年7月第5版

第6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对应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55

在高中学习地理的阶段,地理案例是指具体地理情景的描述,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给定案例中进行观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实践学习。通过这些来思考和总结归纳,从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方式不仅能实现学生快速的接搜知识,还能够更高的程度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案例教学中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探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以及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地理案例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应用。

1.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概况

新课标确立以后,在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的要求下,地理案例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显得越来越重要。案例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素质的高低乃至整个素质教育的改革等。案例教学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地理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所以高中地理老师一定要正确的认识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用案

例提出地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用现实中的地理案例论证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提高。

1.1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一个新引进的教学方法,现在的地理案例教学只是教学的初期,在初期很多知识和方法都需要学生不断的适应。

1.2学生问题

地理案例教学方法的时候,对于学生有可能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案例的理解性不够积极。这样就影响了案例教学。其实,地理案例教学的过程应该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的积极配合来实现。由于地理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都老师和多学生都有一定的较高的要求。在案例提出来的时候,要理解这个案例就要求学生有很多的社会阅历,这样才能有效的理解这些。对于老师要有丰富的教学敬仰,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解答好这样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学。

1.3老师问题

对于老师来说,案例教学作为一个新引进来的教学方法,老师会有一些教学技能上的不足,没有地理案例教学的经验。这样就会影响到案例教学。地理教师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主要的作用是组织、指导与引导学生学习地理。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记”得陈旧的方法。而现在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已经和以前不一样。

地理案例教学方法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以及地理案例教学

实践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中地理其实是一门很复杂的课程,地理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资料分析和解决资料中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实现对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没有这样的案例教学经验,这样就要求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也未建立有效的教师实践的培训,这样就能够帮助地理老师增强他们案例教学的经验。

1.4实际案例问题

在地理案例教学初期会出现可用的案例少,而且案例的类型和知识不能够相符合,这种情况是很容易发生的。所以在地理案例教学中,地理案例的内容要丰富多样。教师要不断的搜集符合课本知识的案例,不断的进行案例研究。可以鼓励学生寻找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周围存在很多的地理知识,使学生更加能够理解地理案例。另外案例的选择要多方面的,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案例的知识深度,选择一些能够容易理解的案例。这样有简单到复杂能够让学生不断的接受到这些,为地理案例教学提供一定的条件。

2.解决地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的办法

地理案例教学中对于老师、学生和案例都存在相应的问题。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老是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主要还是要靠老师自身解决,在没有实际案例经验的时候。老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地理案例,不断的探索身边的地理案例。学生在没有积极性上案例课的时候老师要想方设法的去增加课堂的幽默性。另外学校和一些教育组织要定期的组织一些地理知识的培训。这样能够帮助老师增加一定的经验。

对于学生来说上课的时候不能快速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要多多的接触一些课外地理知识,因为很多材料都来源于课外资料。在阅读课外资料的时候要不断的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研究这些资料就能够更好的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对于案例少,而且实用性不强这个问题。主要还是要靠学校和老师的不断努力。老师要多方面的搜集一些案例的资料。可以通过电视以及网络等平台进行搜集。如果还不充足还可以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互动,两个学校的地理老师一起进行案例研究,这样就能够填充一个学校学习资源的不足。

3.高中地理案例教学重要性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知识,案例教学就像一个课外读物课堂。他能够能加丰富整个教学环境。其次,地理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加入到课堂。在课堂中更加活跃,能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在课堂中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那些案例知识,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最后在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增加很多社会经验,地理课堂的案例有很多和生活有关,学生深入理解之后就能够更加热爱生活等。

结语: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老师要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做到让学生喜欢上地理案例课,让学生加入到整个课堂中来,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氛围。作为学生要深入的理解案例这样能够增强自己的素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倡导案例教学要把新课标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春雷.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对技巧[J].考试周刊,2010,(39):177-178.

第7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效率;教学效率

一、研究背景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近年来,国家对初中地理的教学要求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状况也得到相应的改变。但是,有些学校的教学现状并不显得十分乐观,他们的教学方式依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初中生地理能力的要求。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地理能力得到相应的增强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充满好奇心,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很多初中学生并不了解地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不高,厌恶地理。这致使这些学生的地理成绩不够优异甚至跟不上平均水平,影响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二)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随着近年来新课标教育的推进,多数教师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要完成新课标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围绕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并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没有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他们的思想传统、陈旧,依然沿用曾经的传统方式授课,致使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和发展。

(三)学生学习方法存在不足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优秀的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改革之后,很多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找到了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式。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缺陷。有些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讲,在他们看来,书上的内容看懂记住就相当于学会了一切,可他们全然不知书本只不过的一种工具,上面的知识是不足够为学生培养出强大的地理思维能力的。也有一些学生课上听课了,课下却不完成作业,他们只注重课上的教师授课,不注意课下自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领悟。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恰当应用多媒体。

恰当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深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实际上是一门生动形象的学科,图形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教师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备课时,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美景或小视频等,像导游一样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对这些地方充满向往。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一些贴合所讲内容的动画,更形象生动地引出课堂所需要讲解的内容。

2.提倡学生互助合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组织学生互助合作。团队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之心。如果我们可以恰当运用他们这一点,通过互助合作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力思考,不断探索,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即将讲解“拉丁美洲”一课时,教师留作业让学生组成团队搜集相关于拉丁美洲的图片资料等,学生就会自己分工搜集不同方面的不同资料,激发他们对这个地区的学习兴趣。

3.适当应用游戏教学法。

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因为种种原因课堂上犯困或者走思等,这时,教师如果可以适时地制作出一些相关的游戏,就可以使学生清醒并且聚精会神地完成游戏,也更有助于教师的讲课。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两组学生进行猜国家游戏,一队人说出相关的风俗习惯、城市、种族等等,另一对人进行国家的猜测。这样既使学生课堂清醒、认真听讲,也能加强学生已学知识的温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如今的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应该围绕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这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刻不容缓。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需要按步骤进行的,否则定会事半功倍。(1)充分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学习地理的规律,了解学生所做所想,认识到学生的疑惑和不足,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2)打造良好关系。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解答疑惑,了解学生所想,从自身出发,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给爱学的学生打造出一个优良的学习空间,也可以带动不爱学习的学生一起学习。这既有利于好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优异,也有利于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极大地帮助了所有学生的学习进步,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3.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初中地理是一门较为灵活的学科,授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且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直观的教学手段。地理的研究内容很多时候都是直观、可观测的,因此,很多时候教师应该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丰富多彩性。

(2)生动、活泼的教学法。生动活泼的教学法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深刻,提高教学效率。

(3)注重新旧知识点结合。采用结合新旧知识点的方法,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据知识点的温习和记忆。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这个科目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初中生尚处在成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己,不一定能够正确快速地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地帮助不同的学生,研究他们的不同之处,帮不同的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地理的方法。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寻找更好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一定地理能力的优秀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周慧.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评价[J].地理教育,2005(1):35.

第8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一、巧用趣味语言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用优美诗句

古诗词、成语中蕴藏地理知识还有很多,对地貌、地形、月相、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描述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相关课本内容的联系,上课就能应用得当。把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水土流失是现在植被破坏地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既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还能淤塞河道、湖泊,加剧洪水的危害和少雨时干旱。水土流失最典型的地方莫于黄土高原。其实在古代的成语中就有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泾渭分明。

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泾渭分明有几种解析,唐宋之前是渭河浊泾河清;唐宋时是泾河浊渭河清;到了清代又成了渭河浊泾河清。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是有一条河流的泥沙含量要大很多,因为古代工业污染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生活污水也很有限,所以只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才产生河流之间明显的水质不同。泾河和渭河的流域范围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它们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水质的转换,既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了,还出现过植被恢复了又被破坏的现象。这就是很好地理教学案例。为什么有时是渭河浊泾河清,有时是泾河浊渭河清,这就是植被对河流含沙和对水质影响的经典故事。也符合现代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能保持水土,河流水就清澈;反之则河流水浑浊。

三、巧用趣味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一节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

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四、巧用通俗歌曲

歌词通俗流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在讲“长江”时,让学生先听《长江之歌》,从中理解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利用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点明河流的源头在地势很高的唐古拉山脉;“你向东海奔去”得出长江是外流河,顺地势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同时可以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二节"长江"时,我借来电子琴边唱边弹《长江之歌》,一段唱下来,有的同学已能跟着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歌曲以它独到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

第9篇: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新课改;创新能力;方法

伴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进行,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教学使用的教材也因此做出了调整,其中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创新,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思维留有空间成为了教学活动设计的重点。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思考和重视的问题。这需要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系统的认识和设计,同时还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经常做反思,努力改进不足以逐渐提高课堂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那么具体来说如何在高中这个阶段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实践,对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感想,忘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重视课堂交流,突出学生个性培养

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交际活动,而地理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交流更是必不可少,过去传统的教学很多都只是重视地理教材中常识的讲解而忽视地理了的地理教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从而忽视培养学生灵活、正确的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课堂形态无外乎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练习。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更别说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设计具有互助交往的教学任务,实现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协调沟通。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围绕教学内容,精心的设计和创造各种交往的情境,努力使静态的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在真实的情境互动中掌握知识,让这个课堂变成生动的交流活动,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双向交流,进而创造出探究合作,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这样不仅活化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实现主动学习,并且越学越爱学。

二、设计可行的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指导下的地理教学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完成任务是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是对他们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外,为了确保学生明确领会并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从任务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功能性这几个方面来保证任务的可行性。比如说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就应以大多数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为基点,设计切实可行且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学生有去尝试的勇气,同进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样学生不仅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有用的事,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也是极为有益的。并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所设计出的教学任务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逐渐喜欢上地理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过去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大多数都是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的讲授和传递者之上,不断重复着周而复始的工作。而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就像是一个“搬运工”一样,不断的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到另一个仓库,这种教学不仅单调乏味,而且缺乏创新、缺乏主动意识的机械运动,让我们真正成了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这与新教材理念中课堂教学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而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明显相悖。为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更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会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主动探索和构建创新学习的模式,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信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需要我们要在新教学理念的引领下,不断的探索、构建并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而且还要善于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创新。因为在反思中我们可以吸纳和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不符合时展要求的东西,可谓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有在不断的地理教学反思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并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新型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陈坤静.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2]马婷.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地理,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