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用菌是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它们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产业日益发展壮大起来,人们对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研究也是越来越多,既要达到绿色自然、无公害的目标,又要做到保质保量的要求。
一、培养料的配置
食用菌培养料的配制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将原料的干料按照比例要求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需要添加的一些微量元素先要用水化开之后再拌入料中,接着进行反复的搅拌,将存在的团料尽量打散,确保料的干湿程度均匀;其次,影响菌丝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培养料的含水量在55%左右就非常适合食用菌的生长,如果培养料的含水量偏低将会导致出菇产量大幅降低,如果培养料的含水量偏高,则会让处于下层的菌丝缺氧而不能正常吃料,导致原料浪费。因此必须要按照培养料原料的木屑情况灵活的调整含水量,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注意木屑的粗细以及质地的软硬、空气湿度等具体情况对含水量进行配比;最后,培养料配置工作结束后,要尽快进行装袋,一般装袋时间不超过培养料配置 完成的7小时左右,装袋完成后要注意及时灭菌。灭菌时先把装袋完成的培养料放入锅中,用猛火快速加热到100℃,之后利用冷气阀降温到0℃,再重新将温度加热到100℃左右。进行灭菌作业时一定要确保猛火加热、温火保温,定时查看灭菌锅内的温度情况,防止漏气的现象,否则无法达到有效的灭菌效果。经过这些阶段,培养料的配置工作已经算是初步完成,培养料的配置对于提高食用菌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择优质的菌种及接种
要挑选优质的菌种来培养,根据要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长特点以及适宜的生长环境来选择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高产、高抗的优良菌株。在挑选菌
种时一定要严格查看菌种,确保其没有杂质污染和虫害,适用于栽培养育。必须按照科学、严谨的接种程序来为所要栽培的食用菌接种,并在接种后及时将装菌种的袋子放入无污染、空气适宜的培养室内进行发菌培养。
三、培育环境的要求
在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后,菌袋就要搬入出菇棚进行培育,但是受到培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菌袋的出菇时间也不尽相同,只有保持培育环境适合菌袋成长才能让菌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正常出菇。而将菌袋搬入出菇棚的时间要尽量避免午间气温较高时进行,因为过高的温度容易影响出菇时间;入棚的时间一般选在晴天的早晚进行,要防止人棚过程中菌袋受到雨淋。菌袋人棚后的摆放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操作,菌袋要并列排放整齐,且其间需要留5厘米左右的间隔以保持菌能够正常呼吸,只有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菌袋出菇的环境才能保证出菇更加优质、高产。
(1)空气湿度。作为影响子实体生长的重要因素,如果培育环境的空气湿度太低,子实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就会加快,其基质中的含水量就会大幅度降低,进而影响食用菌的产量;相反空气湿度如果偏高,子实体表面的水份蒸发作用不明显,菌体内的营养运输受到阻碍,造成子实体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停止生长。如果栽培环境中的空气湿度长期处于偏高的状态,子实体会因为倒吸空气中的水份而出现腐烂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大范围的细菌传染。
(2)保持通风。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需要足够的氧气,和我们人需要呼吸一样,食用菌也会进行呼吸作用,它们吸人空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虽然适量程度的二氧化碳对某些特别种类的食用菌菌丝生长有利,但是很多食用菌如果长期处在二氧化碳过多的环境下,它们很有可能停止生长,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甚至会让菌丝体死亡。因此,出菇棚必须要保持通风,将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确保空气流通。
(3)光照环境。多数食用菌在出菇时需要散射光进行刺激,只有极少数品种要较强的散射光。通常情况下,光照越强时子实体的颜色就越深,光照越弱时子实体的颜色就越浅。栽培人员需要根据食用菌种类的差异对出菇棚的光照进行调节,如可以采用遮阳网、草帘等物品来调节室内光照。
四、使用无污染的肥料对食用菌进行施肥
(1)喷洒酵母膏以及蛋白胨等溶液。用0.3%的酵母膏和0.1%的蛋白胨喷洒在食用菌的表面,能够使食用菌的身体变厚变肥,促进转潮,在温度为14℃~l6℃时效果最佳。
(2)人粪或人尿的喷洒。在喷洒人粪人尿时应当注意对人粪及人尿的加热,最适合的人粪和人尿应该是煮熟20分钟后的,对其进行对水,比例为1:10或者是1:20进行喷洒,或者也可以用新鲜的牛畜尿液,煮熟与没有泡沫即可,进行对水,比例在l0倍~17倍之间。
(3)米醋的喷洒
在食用菌生长的中后期,可以用300倍的米醋对其进行喷洒,在采摘前的1~3天,每天必须喷洒一次,通常情况下可以使食用菌产量提高6%,而且色泽会呈现出洁面。
(4)豆浆水的喷洒
黄豆一千克,将其磨成豆浆后加入75千克~UI00千克的水,喷洒到食用菌表面,喷洒完成后再用清水喷洒一遍。
五、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栽培养育的食用菌时,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通过以往的栽培经验,并结合实际的培育现状,研究出最适合、最科学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方式。以无公害、绿色健康为前提,运用无农药危害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栽培工具和培育工作人员进出时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根据食用菌的实际生长状况及时对周围环境
做出处理,调节培育室内的通风、通气、采光条件,掌控好温度和湿度情7兕,在培育长成后采取时,也需要做好消毒工作,要以正确的方式、适时地采收。
关键词 食用菌;秸秆;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124-01
在农村大力推广食用菌产业,既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又能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越来越被人们青睐。利用麦草、豆秸、玉米秆立体栽培食用菌高产技术,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栽培周期,提高菇的品质、档次及效益,是食用菌大发展的重中之重。
麦草、豆秸、玉米秆等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既不需要特定的栽培环境,也不需要任何机械化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投入小、效益高、实用性强的特点具有简化栽培程序、缩短栽培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优势。所需要的材料广泛,一年四季皆宜栽培。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秸秆栽培食用菌的品种
麦草、豆秸、玉米秆等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的品种只有平菇、秀珍菇、凤尾菇、杏鲍菇、双孢菇等。
2 栽培前准备
2.1 原料处理
麦草、豆秸、玉米秆立体栽培食用菌,预处理草料的好坏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用稻麦草秸秆一定要晒干,霉变、腐烂的秸秆绝对不能用来栽培,否则不仅影响产量,严重者还会造成栽培失败。为了确保栽培成功和高产,一定要选择新鲜、无霉烂的稻麦草秸秆。栽培之前要将稻麦草秸秆用生石灰水浸泡[1]。
2.2 室内菇房选择
栽培菇房要求有光照,能保温,通气好。春夏季栽培,可选择闲置民房、仓库进行栽培,有条件的可建标准化栽培房。如果选择旧房,首先要把房屋打扫干净,用漂白粉喷洒1次,地上撒石灰,再打开门窗通风。
3 栽培料处理
3.1 建水池
在地上挖一个长4 m、深1 m、宽3 m的池子。池内放上薄膜,四周压实,水池面积一般定位一次性浸泡草料250~550 kg为好。水池要建在栽培场地附近,要有堆放草料的地方,有排水沟。
3.2 浸泡草料方法
先将水池放入干净的水,按1 kg水加入0.5 kg生石灰的比例,先把生石灰放入水池中拌匀,再将草料投入池中,边往池子扔料边压,要使草料全部浸入石灰水中,再盖上木板后压上重物,绝不能有草料露出水面。一般浸泡时间为2~3 d。
3.3 草料灭菌
为保证栽培成功,建议将草料去除多余的水后,进行常压灭菌。常压灭菌要使草料堆温达到100 ℃,保持6~8 h,才能达到灭菌效果。
4 菌包制作
栽培所用的打菌包模具是用木板自做的,规格为长120 cm、宽20 cm、高20 cm的长方型无底盖框架模具。打菌包薄膜,选择地膜即可,把薄膜剪成宽100 cm、长180 cm做包膜,同时要准备好捆包绳子,绳长为120 cm。把已灭菌好的草料、揭去薄膜,摊开冷却,草料温度下降到25 ℃左右就可打包。把模具放在平地上,在模具内放3道包扎绳,放上已准备好的包膜,用手将膜按到模具底部进行上草料[2]。
5 菌包培养管理
菌包培养管理是栽培最为关键的一环,管理最关键是温度控制,每天要密切注意菌包温度情况,在发菌时,菌包温度保持22~26 ℃菌丝生长最好,如果菌包温度超过30 ℃,及时将菌包层数降低,散开,打开通风道降温,仍然降不下温度就向地面洒水,直至温度降到26 ℃为止。其次要检查有无杂菌污染菌包,如果发现有杂菌污染严重的菌包,要及时把杂菌清除培养室,轻微的杂菌污染的菌包就采取补救措施。在发菌时要注意鼠害,发菌5~7 d反堆1次,把里面的菌包翻出来,上下翻。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20~25 d菌包长好。
6 菌墙垒制
菌包长好后,进行垒墙出菇。垒墙前,首先要将营养土配制好,选择水质好、质地松、无杂虫卵的深土层,加入0.1%尿素、1%磷肥、1.5%石灰、0.1%多菌灵,土的湿度为45%,用手捏成团,一触即散为宜,再喷洒适量的敌敌畏,用薄膜盖好闷2~3 d就可使用。其次要准备好垒墙用的泥浆和木桩。再次要将垒菌场地扫干净。垒菌墙的方法:将捆绑菌包的绳子解开,脱去薄膜,将菌包平行排放,菌包上面填好配制好的营养土,土厚1 cm,继续上包,然后再上1层营养土,接着放第3层菌包。菌墙垒好后在菌墙的两边各打一木桩,以防菌墙倒塌。菌包与菌包之间用泥浆抹平,菌包顶上用营养土覆盖,再用薄膜盖好菌墙[3]。菌墙与菌墙之间相隔60 cm,以便探菇管理。
7 菌墙出菇管理
菌墙垒好后,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7~10 d菌墙上就会出现原基,这时需在走道上空和地面上喷水雾以增加空间相对湿度,需要增加光照和通风。待菇蕾形成后,把覆盖的薄膜揭掉,要求哪个部位出了菇就揭开哪个部位。随着菇蕾长大,每天通风量、湿度逐渐增大,通风要开南北对流窗,通风不要过于激烈,以免吹干菇蕾,每天要喷水2~3次,空间湿度保持98%,有光照[4]。
8 采菇
菇的采摘选择生长中期最佳,品质、产量也最好。采菇的方法:一手按住草料,一手抓住菇体轻轻旋转即可摘掉。大菇用刀割下,放入框内。一般采大留小,采完1茬菇后,清理菌墙,把死菇、烂菇都摘掉,菌墙上泥土掉下要补平,停水3~4 d,养一养菌丝,再喷水,重新盖好薄膜增加温差刺激,要有光照,通风5~7 d后又会出菇。整个菌墙可出5~6茬菇。
9 参考文献
[1] 丁伦保.长稻麦草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高产新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40.
[2] 孙勇,王小利,张肖林.秸秆栽培食用菌高产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5):46.
20多年来,方金山先后引进开发了20多个珍稀食用菌品种;撰写、发表了有关食用菌种植的文章30多篇;培训全国各地学员1万余人次,辐射面积达全国18个省的38个市区。他先后获得了“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农村科普先进个人”、“全国科普惠民兴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苦学多试,终于熟练掌握了食用菌培植技术
经历过屡次创业失败的方金山不断摸索食用菌栽培技术,几年下来,仅熟料栽培和废料再利用这两项技术就为他盈利10多万元。在搞好平菇、金针菇、香菇等中低档菌菇品种栽培的同时,方金山还大胆开发了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珍稀食(药)用菌。近几年,他与江西省农科院联合开发了杏鲍菇、鸡腿菇、牛肝菇等品种,先后都获得成功。2005年他又和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培育成功了虎奶菇,2007不仅获得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项目资金转化项目的资助,同时还获得了江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抚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积极带动农民学科技共致富
创业成功的方金山并没有忘记众多没能脱贫致富的农民兄弟们,他一直都在积极开展科普工作。目前,他已拥有固定的栽培房10000平方米,塑料大棚6420平方米,基地发展成为了抚州市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产品也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2007年“方金山牌”茶树菇又获得了江西省名牌农产品的荣誉称号。从2002年至今,方金山已在周边乡镇开设培训班60期,培训人数4200余人次。他还先后到北京、湖北等地开设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传经送宝,培训人数达8000余人次。
创办农技组织,广泛普及食用菌栽培技术
方金山于2000年创办了临川区食用菌协会。推行“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通过外跑市场、内联会员和实行保护价收购等措施,让会员和周边农民进行无风险生产食用菌,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栽培食用菌的热情。为了能让更多的农民兄弟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更快地脱贫致富,方金山开始著书立说,传播食用菌栽培技术。他于2005年主编了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食用菌培育法》、《草菇栽培技术》,2008年又主编了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无公害茶树菇栽培技术》,2009年应金盾出版社邀请编写了《姬菇规范化栽培致富》、《虎奶菇栽培技术》、《名贵珍稀菇菌生产技术问答》。方金山还先后撰写了《袋装平菇的技术管理要决》、《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等实用技术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为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优,带领更多的农民兄弟脱贫致富,2005年,方金山在临川食用菌协会的基础上,创立了抚州市临川金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已经注册了4个商标,成功地申报了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蔬菜)基地。方金山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还相继获得了江西省、抚州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荣誉称号。不仅如此,为了方便将虎奶菇人工繁育这一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栽培技术在社员中迅速推广,合作社先后制定了东华虎奶菇的生产标准、干制技术标准、生产技术资料以及统一收购标准。“未来,合作社将会为社员及全国各地的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方金山如是说。
(江西省临川区科协 汪雨萍 邮编:344100)
关键词:食用菌;教学改革;教学法;周年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06-02
随着食品生产中规范化、绿色化的要求,现代社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日渐增加。各院校一般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相关的专业选修,以满足学生需要并对地方经济做出贡献。食用菌学是农林园艺、生物技术专业中常见开设的课程[1,2],但一般是作为非主干课程加以开设的,学时数量有所增加,一般只在一学期内开设,理论课的比例比较高,理论与实验学时与比例大致是2~3:1左右的情况,如理论为51学时,则实验为18学时。但从食用菌这门课程来讲,其特点是理论讨论比较易懂,重复性高,实践与动手的要求,要求细致,对于栽培过程中的表征、菇相的掌握,需要因菇种的差异和季节的不同而反复观察,方能够掌握。这与教学中课程的基本课时数少,而理论课为主,但实验课太少形成很大的矛盾。另外,食用菌的栽培是在周年内进行的,不同的季节,生产上有不同的栽培品种。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可能做到与生产紧密结合,就会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要求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选课也不积极[2]。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自2008年起开始招收生物技术专业本专科学生(含高职生源)。参考各方面的资料,设置了食用菌学(6时,含实验课18学时)为生物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围绕学校提出的夯实非师范专业,切实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学生的总要求,学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模块化的专业选修教学模式,即将本院前期开设的一些社会需求高相关特色的课程分别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加以强化。食用菌学是微生物应用技术板块中的课程之一,并逐渐得到重视和加强。课程的发展实际是与本内江本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很大关联的。内江是四川东南位于川渝中间地带的一个以丘陵为主的地区,本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形成了较好的食用菌产业,被内江市列为重点,传统生产上的食用菌大宗菇类(六菇二耳)均有栽培,近期,又开始进行大球盖菇、榆黄蘑等新品种的开发与引种。教学及实践中我们逐渐明确,食用菌相关的技术,学生兴趣大,尤其来自山区的部分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自觉地从家里带来一些珍稀品种,在学校实验室中试种。学生及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办学的选择与方向。食用菌学的相关学习,可以为大学生毕业后走向一些食用菌生产企业,从事相关的技术以及在将来立足家乡本地特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与创业打下基础。2009年,我们生命科学学院成功申报建设“四川省高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后,我们对本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了解生产上的基本需要、技术难点,从而考察相关产业中最大的技术关键问题。以内江食用菌栽培的发展情况为参考,明确了在食用菌生产上以菌种驯化、绿色栽培以及菌种制作为重点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方向。首先,申请了川东南野生菌类驯化研究及食用菌周年化绿色栽培技术的相关课题研究。随之,利用这些科研成果及实验室能够提供的优良条件,院上决定将微生物学板块中的食用菌学列为教改项目,进行了压缩理论课时,周年化自主性实验教学(学时,含实验课18学时)为思路的教学改革。结合高校所拥有的教育教学优势,以及科研理论和方法优势,认真设计构建起一套食用菌周年实验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1.生科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食用菌的教学目标与定位。培养学生优良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能力及菌种制作与管理技术,能够熟练完成野生食用真菌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驯化工作,从而在食用菌生产企业胜任技术指导、食用真菌菌种管理及野生食用真菌的驯化工作[3,4]。
2.课程计划及安排:按照涵盖周年栽培,掌握典型品种制种工艺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对实验教学的安排如下:
3.教学方法细致化探索。①以自主性实验为主要形式及考评;②深入探索,在主要实验中广泛融入研究性元素;③以实验操作技能评价表及实验日志为抓手,抓好日常管理及技术落实;④校内教学与校外基地学习相关结合;⑤网络课程的支持[2-5]。
4.成果与思考。随着实验课程的开设,许多学生开始关注与迅速投入到食用菌的学习与研讨上来,成立了食用菌兴趣小组。目前,以内江师范学院学生科研资助并取得成绩的计有黑皮鸡枞(内江)的驯化与栽培、灵芝盆景、银针菇栽培、蛹虫草栽培等科研成果。目前,更有学生利用社会关系在宜宾、威远等地开展食用菌的栽培生产工作,并在学校内预感珍稀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如羊肚菌、松茸),积极性很高。相关的成果也受到院上领导的注意,将食用菌的科研列为实验室重点支持的项目。提出加强实验基地的建设,以基地促教学发展;进一步完善制种工艺,利用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平台的支撑,以营养加工及活性物质的提取为今后重点的方向。现在,学校里面有了较好的网络教学平台,每门课程均在网上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这十分方便学生用手机随时随地在自己方便的地方进行查阅与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准确性[6]。今后,生命科学将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工作的基础上,申报菌种营销资质,为内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韦文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
[2]张党省.项目教学法在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
[3]杜爱玲,吴祖峰.食用菌栽培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
[4]冀宏,杨东霞,赵黎明.适应产业发展培养食用菌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兼析高校食用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教学改革[J].食用菌,2008,(4).
[5]弓建国,高喜叶,宋菊.以创业为导向食用菌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集宁师专学报,2010,(12).
[6]MOOCS在线教育发展国际论坛[BD/OL].
http:///html/info/2013/sjtu/.
2008年6月,高考落榜回乡务农的张海洋,看到乡亲们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了,而自家依旧一贫如洗, 心里非常焦急。当他从镇成人技术学校了解到庭院栽培食用菌能发家致富的信息后,心里就萌发了种植食用菌致富的念头。于是,张海洋毅然报名参加了县农业局农广校举办的“绿色证书工程”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并以优异的成绩拿回了“绿色证书”。他当年投资3000元,在庭院空闲地盖起两座菇棚,培植5000袋平菇、3000袋香菇。他还订了报刊,边学习边实践,不懂的地方就向县农广校、镇成人技术学校的教师和技术员请教,并到泌阳县香菇基地参观取经,掌握香菇、平菇制种和栽培技术。第二年,张海洋凭两座菇棚就获利7000多元。从此,他与食用菌结下了“姻缘”。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种植食用菌的人逐渐多起来,但多是用玉米秆、棉子壳,而其他农作物秸秆(如花生秧、花生壳、麦秸、豆秧、红薯秧、木屑等)则被忽视甚至被焚烧、丢弃浪费,还有很多农户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即冬季种植,而很少有夏季种植的。看到这些,张海洋萌发了打破传统食用菌种植的念头。
2010年冬天,张海洋先后到郑州、信阳等地参加白灵菇、双孢菇、鸡腿菇、金针菇等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结识了20多位省内外著名食用菌专家,引进优质菌种,培育出新的双孢菇。至今,他已优选出20多个菌种,建立7个菌种库,培育了平菇、香菇、白灵菇、双孢菇、金针菇、黑术耳、鸡腿菇、巴西蘑菇、猴头菌等20多个品种,都可以全年采用大棚、层架、吊袋等多种栽培方式在室内外种植,且可以利用多种农作物秸秆作培养料。
抚顺东部山区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资源优势。抚顺市森林总面积1000万亩,木材蓄积总量500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剩余的边角余料、木屑以及农作物秸秆等,为栽培食用菌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原料。二是气候优势。抚顺市冬季寒冷,空气清新,杂菌少;夏季高温期短,非常适合食用菌的栽培。三是市场优势。我国的食用菌产品多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抚顺具有地域较近的优势。另外,沈阳、鞍山、大连、北京、天津等城市的食用菌消费量逐年增加,形成了一个大市场。本市新宾县“红升香菇交易市场”成为东北首家香菇市场。四是政策与人才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抚顺市政府和市农委领导,各县、区政府和农发局一直重视发展食用菌产业,市、县财政专项资金一直不间断投入扶持食用菌产业。人才方面有以市农委、农业中心、 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及抚顺市食用菌协会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专家组成的技术队伍。抚顺市农科院从80年代开始一直不间断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及进村到户技术指导服务,尤其近年培育出了C28、0912等香菇新品种,深受栽培户欢迎,为抚顺市食用菌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的研究引进、示范推广起到了指导和带动作用。另外,抚顺市发展食用菌产业有群众基础,民间还有一大批栽培食用菌的“土专家”。
2014年全市食用菌栽培规模预计为2亿袋。其中:香菇7000万袋,地栽黑木耳6000万袋,木段黑木耳1500万袋(每段折4袋),金针菇2000万袋,杏鲍菇2000万袋,滑子菇500万袋,平菇500万袋,灵芝300万袋(每捆折5袋),其他品种200万袋。抚顺市是“全省地栽黑木耳第一市”,抚顺县是“全省黑木耳栽培第一县”;辽宁三友公司在抚顺县成功引进推广了“棚内吊袋黑木耳栽培”。
做强做大抚顺市食用菌产业要从组织领导、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发挥典型引导、加强规模化基地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下工夫。全市各级管理部门需要统一思想, 共同努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加大食用菌深加工和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 重视食用菌科研立项和研发工作,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促进产业发展。另外,在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菌林两旺,持续发展。目前菌林矛盾的日益突出,在保持利用好现在林木资源基础上, 加速营造食用菌专用林, 调整栽培品种结构, 控制或淘汰耗材量大的品种,研究开发秸秆等农业副产品新的代用料及栽培模式。
关键词:双孢蘑菇;液体菌种;高产栽培;栽培技术;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18
双孢蘑菇又称双孢菇,是我国目前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种类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属于草腐食用菌。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都必须在暗条件或是散射光条件下进行。营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广,最佳为25℃左右。子实体最佳温度为18℃左右。整个生境要求pH值在7.5~8.5为最佳。
1 双孢蘑菇固体栽培种的制作工艺
根据福建南安双孢蘑菇栽培的特点,采用固体栽培种进行栽培生产。双孢菇固体栽培种制作工艺主要有优质母种选择、母种扩繁、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4个过程。母种选择时,要选择色白后一致,爬壁能力强,无退色、高产的母种。对其进行提纯、复壮。扩繁。利用提纯的母种进行原种的制作,再根据栽培时间进行栽培种的制作。母种生长时间在7~10d左右,原种满瓶时间在27~35d左右,栽培种满袋时间在35~40d左右。
2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由于山区林木资源丰富,双孢蘑菇林下栽培对于设施的投入要求较低,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林下栽培进行要点介绍。
2.1 栽培时间选择
通常双孢蘑菇出菇气温在15~18℃生长最佳,气温不高。栽培时,要根据出菇温度要求进行双孢蘑菇栽培种制作的时间安排。例如,在11月份采菇,则堆料发酵时间要提前50d左右,相应的材料准备时间可自行按照时间要求提前准备即可。
2.2 菌种制作
按照上述固体菌种制作工艺,再根据堆料发酵完成时间和菌种所需要时间综合对比一下,合理安排栽培种的菌种制作。如果在时间上来不及,可以在制作原种时按照栽培种的量进行制作以替代栽培种。在制作栽培种时,用瓶或袋均可。假定为750ml瓶,在接菌时,谷粒菌种以10m2栽培面积接菌10瓶为宜;如为粪草菌种最要加大接种量,控制在10m2接菌33瓶为宜。袋装菌种可按重量进行相应折算。
2.3 培养料准备
将牛粪晒干,稻草粉碎,按1:1比例搅拌均匀。用料配方为:干牛粪与稻草各45%。菜籽饼4%,麦麸3%,生石灰2%, 石膏1.5%,过磷酸钙1%,氮肥1.5%。栽培用量为30kg/m2。先将干料进行混合后打湿,在2d后,将其翻堆并适当补水,然后进行密封,使湿料升温以杀死病毒、细菌和虫卵等。初次封膜后3d后进行堆酵。堆四周要整齐,顶端圆拱形,将草与粪分层堆积,氮肥和饼肥夹杂其中,以防流失。堆内水分控制在65%左右,在翻堆过程中不断加入其物质。并调解pH值在8.0左右。发酵翻堆3次后,将堆移至栽培场地继续发酵。待发酵料颜色变为褐色,温度降至50℃左右时揭膜降温,并将其铺入栽培场地,厚度在20cm左右为宜。
2.4 接种
接种时,发酵料温度不宜过高,以便防烫死菌种。温度最好在25℃左右即可。由于使用固体栽培种进行接种,最好在是分层接种,每次接种要均匀一致,按照接菌总量计划好层接菌量。最好将料分至4层进行接菌,以避免接菌不均现象产生。接菌后,上部用一薄层料覆盖,然后进行适当挤压,减少空隙量,即保持水分平衡,又增加料菌接触面,促进菌丝快速萌发和生长。
2.5 日常管理
接好菌后,菌丝营养生长需要20d左右。这段时间要根据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对于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在接菌10d后开始进行通风管控,每天通风2~3h,然后逐渐加大通风量。加湿时,要在栽培地和空气中进行湿度增加,不可直接对栽培地料面进行喷水,以防污染和阻碍菌丝的正常生长。
2.6 覆土出菇
当菌丝开至料面1/2时,进行覆土,要用细土,厚度在2.5cm左右即可。覆土半个月后出菇,出菇后要做好水分的控制,做到勤喷、少喷,最好以雾状向空气中喷湿,才能更好的促进双孢蘑菇的子实体生长。水分控制做到干湿交替,频率为2~3d更换一次。长好的双孢蘑菇要及时采下。对于需要越冬春采的,最后采菇时要将出过菇的菌丝去除,适当要进行必要的保温和消毒措施。明年温度达到出菇要求时,继续进行出菇的水分管理即可,同时还可适当用些肥力促进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3 总结语
双孢蘑菇因其属于草腐菌类,对于森林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现代食用菌栽培逐渐从木腐菌向草腐菌过渡,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将越来越受欢迎,因此掌握一套科学的栽培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本洪,甘炳成,黄忠乾. 露地双孢蘑菇大棚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食用菌,2006(05):16-18.
一援外国际培训的意义
(一)通过援外国际培训,为我国的国际经济和技术合作服务
遵循这一宗旨,亚太地区食用菌培训中心在举办食用菌国际技术培训班期间积极地同国外同仁探讨食用菌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同时,随着培训班的进行,国外同仁不断深入地了解我国食用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与我们进行合作的意向也随之不断加深。在培训班期间学员考察了许多食用菌企业并认识了从事食用菌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专家学者。学员分别考察了食用菌栽培企业、加工企业、药用菌加工企业和食用菌机械厂。这些企业的领导和学员进行了友好而广泛的交谈并赠送了样品和选择资料,使学员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回国后更好地进行宣传和汇报,这为今后的发展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伊朗学员Minoo女士希望和雪杉耳珍稀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在伊朗推广银耳和雪杉耳的栽培和消费,还与仙芝楼公司洽谈了在中东地区设立灵芝产品商的事宜,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二)通过培训班,传播技术,促进中外相关产业的交流合作
参加食用菌国际培训班的学员多数是在国内从事食用菌研究、教学、生产的知名专家学者,但是来华之前他们对食用菌技术的了解差异极大,有的是带着疑问来参加学习的。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后,他们了解了食用菌技术的基本内容,了解了食用菌业发展的前景。通过学习与实践,学员掌握了栽培食用菌开发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的理论依据,食用菌栽培技术,了解了食用菌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等。卢旺达学员Keyiksi女士和Augstine先生希望和亚太中心进一步合作培训食用菌人才,他们将从国内派选技术人员来福建学习食用菌技术,并邀请我们的食用菌企业和专家赴卢旺达教授食用菌技术。塞拉利昂学员Rogers先生表示他的研究站要和亚太中心合作为塞拉利昂培训食用菌人才,推广食用菌栽培。参加花卉技术国际培训班的学员,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后,他们了解了花卉技术的基本内容、花卉业发展的前景。同时针对他们提供的本国花卉研究报告和他们在实习过程的对栽培技术不同看法,我们组织技术人员与他们进行了技术交流,吸取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国际花卉发展最近动态,这些也促进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
(三)增进了友谊,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国际培训班的学员虽然他们的国籍、种族、肤色和不同,他们共同学习生活,组成了一个和睦、友善的家庭。深切体会到中国人民特有的真挚、热情、友爱的性格特征。他们感谢中国政府给予的帮助,他们为能有机会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培训班而感到高兴,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都留下了深刻的美好的印象,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印象深刻。当大家离开的时候,很多学员都依依不舍,相互道别,相约今后有机会一定会再次相聚,再来中国,来到他们曾经一起学习的地方。
二援外国际培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十几次办国际培训班的业务经验积累,认为在办国际培训班过程中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充分的筹备工作是办好国际培训班的前提
做好充分的筹备工作是成功举办培训班的重要保证。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承办培训班看作我国援外和外交工作的一部分,并对各项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组织领导方面,应成立培训班工作组,明确培训班的工作分工;在教学方面,应根据办班的特点,精选富有教学经验、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相关从业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和任教;在教学设施方面,课程应采取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的课堂教学方法。
(二)有特色的教学工作方能确保培训的效果
培训课程的编排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既有全面性、系统性,又突出重点;在培训方式上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和生产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开展中外学术交流;在培训效果方面努力通过技术培训这一媒介,发展中外产业合作。像举办的国际花卉技术培训班,培训课程主要包括花卉基础知识、特色花卉和重要花卉栽培知识、组织培养盆景知识、中国园林艺术等。这些都带有福建省花卉产业的特色,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学员反映强烈。他们通过培训班认识了福建省的花卉产业,学到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如组织培养,也学到了一些有特色的技术,如水仙花雕刻、人参榕栽培和中国盆景制作。培训方式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实习及考察参观活动安排在漳州市和厦门市,让学员参观考察了花卉市场、花农的栽培场地、花卉公司进行产业化生产的工厂、花卉博览园、植物园并进行实践活动,从各个成面展示福建省花卉产业的发展情况和特色及技术产品优势,以达到最佳的实习考察效果。
(三)精心周到的组织管理是安全的保障
为办好培训班,使各项活动有序地进行,着力搞好组织工作是办好培训班的首要环节。从招生、筹备开始,到课堂教学、户外活动等等,都应作精心的安排。为了让各国学员们能够迅速熟悉中国、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在培训班正式开学之前应给学员介绍培训班的情况、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和文化,而且还应向他们讲述我国悠久的历史,学习简单的中文日常生活用语。培训班从第一个学员报到,到最后一个学员返国,应根据学员来华、离开的航班时间,事先做好接机、送机安排,做到准确的接、安全的送达机场。同时,还积极帮助解决在学员回国过程中出现的行李超重、航班修改、机票确认等问题。在住宿、饮食安排方面,根据学员的国别、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住宿和饮食。在安全保卫和后勤服务方面,应本着“外事无小事”的宗旨,制订并实行24小时安全保卫制度,工作人员随时在岗,学员外出和归来时都进行登记,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还积极联系宾馆的保安部和此地段的公安派出所加强对该地段的巡逻,使得安全保卫工作具有很强的机动应急能力。
“江西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众多荣誉称号。他,就是抚州市临川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金山。
立足菌业埋头苦干
高中毕业后,方金山先后做过木工,养过猪,还种过西红花,可都不算成功。正当他感到极度苦闷的时候,一条蘑菇市场前景看好的信息燃起了他心中的希望。然而,他接下来面对的又是屡次经历失败,这时他才开始领悟到不学知识、不懂技术是行不通的。于是,他在1986年参加了中国农函大为期半年的食用菌函授培训班的学习;1988年又专门在江西农函大学习培训了一年。这一系列的学习为他发展食用菌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对照所学的食用菌栽培知识,边试验边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将金针菇培育后的废料再利用于平菇的种植,大幅度降低了平菇的生产成本。几年下来,仅熟料袋栽和废料再利用这两项技术,就为他多盈利了10多万元。
一路走来,方金山都十分注重走科技创新之路,不断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他与宜春市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中国食用菌协会等单位联合开发出了杏鲍菇、鸡腿菇、牛肝菇等20多个新品种,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他先后培育出“平菇金平1号”“草菇V598”“姬菇金姬10号”“临川虎奶菇”等多个食用菌优良品种,完成了《虎奶菇新品种细胞融合选育》《新品种虎奶菇推广项目》等相关省、市科研课题10余项。他生产的虎奶菇、茶树菇、黑木耳、金针菇、平菇先后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了江西省名牌农产品;虎奶菇还于2010年被评为江西省十大受欢迎农产品、抚州市知名品种。同时,他培育的新品种“临川虎奶菇”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坚定方向快速前进
“看准的路,就要大胆往前走。”方金山说。确实,创业路上有很多曲折,但是他都想办法克服过来了,如今,他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食用菌“王国”。
他的“王国”就是现在的抚州市临川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产品为食用菌、食用菌菌种两大系列。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至今已有近30年的制种生产经验,所培育的菌种已销往全国30余个省(市、区),其良好的菌种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深受种植户欢迎。公司常年供应各种优质菌种,品种有高温型平菇、广温型平菇、高温秀珍菇、茶树菇、金针菇、大杯蕈、鸡腿菇、香菇、毛木耳、杏鲍菇、虎奶菇等菌种,并面向全国开设食用菌技术培训班。
在方金山的带领下,抚州市临川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评定为食用菌行业“江西省菌种质量放心企业”“江西省食用菌菌种优秀生产基地”“江西省食用菌菌种重点供应单位”“江西省食用菌技术培训基地”等多项荣誉,并被列为江西省食用菌示范企业,已成为中部地区具有较大规模的食用菌菌种供应、食用菌技术指导综合性企业。
从开始创业时的步履维艰到今天的种业新贵,抚州市临川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以健康且快速的步伐向菌业的领头目标迈进。
传播技术播撒爱心
经过艰苦创业的风雨历程、找到致富“金钥匙”的方金山,没有忘记那些跟自己过去一样困难的乡亲们,这些年来,他不遗余力地无偿向周边群众传授食用菌技术,带领众多农户走上了种植食用菌致富之路。
他先后到北京、湖北、江西等地开设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传经送宝,培训人数达8000余人次。同时积极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科普活动。2007年还在江西省农函大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抚州市农民实用技术实训基地,通过基地实践操作,让广大菇农学到了过硬的技术,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这些年来,来自全国各地咨询食用菌种植疑难问题的电话、信件纷至沓来,方金山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认真对每封来信进行回复,或解答疑难,或送去学习资料。对来生产基地学习的学员,他更是做到让学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此外,他还将自己的新技术先后撰写成《袋装平菇的技术管理要诀》《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大球盖菇室内栽培技术》等文章,发表在有关报刊上。
方金山用他的智慧、努力、坚持,建立了自己的食用菌“王国”,也为广大菇农增收撑起了一片蓝天。谈及未来,方金山说:
“未来我们要把食用菌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更优,带动更多的人走向致富之路”。
(江西 李娟)
抚州市临川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金山
电话:0794-8412598,18970481888,1397940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