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电视新闻评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视新闻评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视新闻评论

第1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电视新闻评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代表一个电视台的实力,由此可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性。由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直接关系着电视台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尤为必要。那么要充分彰显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效果,需要满足以下四点要求:

1.选题具备代表性与社会性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中。选题不仅是节目制作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节目制作的关键环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选题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灵魂。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拥有新颖的选题,它就能够快速吸引受众眼球,博得良好收视率,因此在制作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时,所选的题目一定要具备代表性与社会性,电视新闻评论要能够产生社会反响与共鸣。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有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当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可能一一诉说,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新闻内容进行有效筛选,选择一些典型的、有评论价值的、能够给人一定启发的新闻评论选题。然后将其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可以通过正面引导或者批评辩论的方式来影响受众,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在众多新闻播报节目中脱颖而出。

2.以新闻事实为依据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中最大的禁忌就是胡乱编造事实,这不仅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同时还损坏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声誉,对电视台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节目制作期间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通过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来阐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要具有十分明确的态度及观点,能够为受众传达真实可靠的社会知识,让受众及时了解社会的整体动向及面貌。不论是主题、采访或者解说词写作在评论过程中都应该始终围绕新闻事实,做到用事实说话。

3.要重视文化品位及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电视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其具有承担社会行为的能力,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从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效果可以看出一个电视台的文化品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节目制作中要重视文化品位及社会责任两方面内容,只有包含了文化品位与社会责任的评论节目,才会散发出其本身独有的魅力,走进受众的心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商业媒体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制作中不应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应以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观为目标,深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涵。

4.对评论节目进行准确定位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中要对节目自身的作用及目的进行准确定位。在编制之前要结合自身特点对整个电视台的发展趋势及目标等进行定位,充分展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魅力,打造独有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品牌效应。另外在节目编制过程中要少喊口号,所编制的内容要真真切切地体现社会群众的心理诉求,贴近社会群众的实际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百姓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二、总结

第2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魔鬼在细节”,一件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作品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是细节?对于电视来说,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记者抓拍到的那些富有新闻价值、反映人物特有动作的神态、语言、心境以及提示人与事物之间某种微妙关系的一组组景别。那么,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细节的价值有多大呢?细节能不能产生特殊的评论效果呢?有人认为,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发言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受众对事物的选择性理解,不同的人会对相同的事实作出不同的解读,这就需要观点鲜明的评论来点化,电视新闻评论重在“评论”而不在“细节”,细节无法起到“评论”的作用,因此,我们的许多新闻评论类节目不重视故事化,不注意细节的刻画,习惯于“呆板的画面+生硬的解说+咄咄逼人的评论”的程式,荧屏上类似的节目并非鲜见。事实上,在新闻评论节目中,细节不但可以为评论增色,达到以一当十、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而且可以起到没有“评论”的评论作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节目中,当徐志民老人得知自己种下的林子被人毁坏后,执意要到现场去――

(解说)老汉终于坐不住了,一再要求再次回到园子塔拉看一看,看看他种下的树,我们也再次随他前往这个位于内蒙古库不齐沙漠北部边缘的小村。

(记者)大爷,园子塔拉到了。

(徐志民)园子塔拉到了。

此时,编导没有再用解说词去描绘林子被毁的惨象,也没有用评论式的语言去谴责毁林者的恶劣行径,而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撼动人心的细节:82岁高龄的徐志民老人蹲在有“树王”之称的树桩前,树桩被火燎过,黑黝黝的,他用颤抖的手握着烟袋杆,拂去树桩上的沙土,凝视着惨遭沙火蹂躏的年轮,饱经沧桑的脸上皱纹微微颤动,眼角挂着浑浊的泪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徐志民)这块园子算是丢了!唉,太甚了,败家货,没有人做主了吗?

这一组画面,长度不过十几秒钟,但它所传达的所有表情符号,都深深地留在观众心里,经久难忘。人们看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从内心深处发出“评论”!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对于电视新闻评论来说,此处无声胜有声,没有“评论”胜“评论”!

可见,电视评论中细节具有特殊的魅力。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忘记了评论内容、情节,甚至标题,然而精彩的细节却能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法抹去。我想,在电视评论节目中,细节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视细节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深化新闻评论的主题,使新闻评论“立”起来。我们知道,电视新闻评论是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闻体裁。同报纸、通讯社等新闻媒体的社论、评论一样,它需要发表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主张,需要通过大量的“论据”,使评论“立”起来。然而,电视新闻评论毕竟不同于平面媒体评论,它需要用镜头语言来表现。这样一来,细节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运用得当则会起到揭示事物、事件本质的作用。

第二,电视细节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放大”,进而显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使新闻评论“活”起来。众所周知,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尤其是电视镜头的“放大”功能更为明显。比如我们平时说话时眼睛往别处瞥一下,并不明显,可是如果是电视上谈话时的特写镜头,这个“小动作”会特别突出,这就是“放大”作用。而这种“放大”作用,恰恰正是“细节”展现“魅力”的地方!1994年,一些地方违反国家的有关政策收购棉花,《焦点访谈》的记者前去采访。由于非法收购棉花的加工点知道了记者要去的消息,便把棉花藏了起来,加工棉花的机器也都打扫干净了,连人都躲藏了起来。记者进到厂区,找到了办公室,虽然不见人影,却看到一杯茶水还冒着热气,显然喝茶的人刚刚离去,于是摄像的镜头推到了茶杯上,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告诉了观众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丰富信息。当时碰巧还有一些女工没来得及走,记者发现了一个女工头发上还有棉絮,于是上前询问,女工答道“玩来了”,似乎非法收购、加工棉花和她没有任何苯系。这时,摄像的镜头稳稳地推到了她头上的棉絮,观众从画面中就可判断出她就是刚刚还在加工棉花的女工。人们看到这里,不仅会产生一种“真逗”的感觉。它向观众传递了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也正是这些细节,形成了新闻评论的“兴奋点”,使节目的主题“活”了起来。

第三,电视细节能够起到强化主题以及增强观众对主题的理解的作用,使新闻评论“深”起来;就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好的细节和巧妙地运用新闻细节是新闻评论“深”起来的重要因素。按照传播学者的观点,好的细节具有特别的暗示的感染力, 因为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而这种“亲眼所见”又包括从电视上“看见”的“事实”。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叙述过程中,一定要着力渲染那些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以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深度”。

“魔鬼在细节”。有人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应做到“主题事实化,事实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强调的也是细节的作用。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应当是“捕捉”细节的高手。我们知道,任何新闻事实都会有情节和细节的。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视细节呢?

第一,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细节。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说,它一般都要“记载”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这个发生发展过程中,自然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细节。然而,所谓细节不过是新闻事实中一些细微的片断,它往往是转瞬即逝,当你醒悟过来时已经过去。所以,发现和捕捉到细节,不仅需要记者眼疾手快,具有良好的抓拍能力,更重要的是记者要有一双能发现细节的“慧眼”。西方新闻学者把新闻比作“瞬间的历史”,同样,典型的细节可能是瞬间即逝的,电视记者一定要“眼疾手快”。

第二,记者要善于把握事件的发展方向,及时发掘细节。在现实生活中,新闻事件的变化是复杂的,记者也不可能做到未卜先知。但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视觉观察过程中,要仔细分析、观察事件的发展动向,“发掘”细节。

第三,记者采访时要充分了解采访对象与众不同之处,围绕主题“制造”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细节。有位摄影大师曾经说过:“摁动快门的不是我的手,而是我的心。”平庸的电视记者用手去工作,聪明的电视记者用脑子去工作。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有时好的细节需要记者去“制造”。

“魔鬼在细节”。美国学者罗伯特・麦基在谈到选择故事时说:“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环宇,每一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丰富的可能性,大师的标志就是能够从中只挑选出几个瞬间,却借此给我们展示一生。”同样,电视的多符号传播为电视新闻评论细节表现手法的创新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天地,而任何一个新闻现场,常常都带有极富特征的细节。作为一个电视记者扛着摄像机站在现场时,要带着一双敏锐的眼睛,赋予摄像机以灵性,不错过最精彩的细节,要能够抓住“瞬间”的细节给我们展示“永恒”。尤其是从事电视新闻评论工作的记者,更要注意细节的拍摄和运用,尽量减少干巴巴的说教式的评论,真正让细节“说话”。

第3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电视新闻评论最主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说出观点,二是用事实说话。第一种方式用日常生活的语言,容易被广大观众所接受。第二种方式既可以看到事实的采访和展示过程,又可以看到当事人和有关方面的责任人,或者专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同时还可以得到媒介对这个问题的点评和议论。实际上电视评论所传播的意见是一些立体化的、多方位、参与式的整合后的观点,它的论据与论点,无论来源还是表现形式,都要更为丰富和多样,这些有别于报刊的评论,使这类节目具有更强的易受性和感染力。

网络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影响

网络媒体作为新崛起的第五媒体,对原有的媒介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还在逐渐加深。对于电视新闻评论来说,网络媒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功能层面,即评论的意义及影响的问题;二是操作层面,即评论内容和评论方式的问题。

目前,中国电视承担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电视的宣教色彩逐渐淡化,电视的产业属性、盈利职能越来越得到媒介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与此同时,电视所应该具备的文化传承功能,一直以来就被人们所关注。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放大了电视的另一属性――社会属性。作为电视的一种形式,电视新闻评论理论上应该履行相应的职能。但是一直以来,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仅仅扮演着舆论监督的角色。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评论的社会属性得到张扬。电视新闻评论充分重视了网民的呼声,同时将一些网民关注的新闻事实和观点在电视上再度评论,从而放大了呼声。不同媒体的评论交相呼应,形成舆论关注的焦点,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推动事件的解决。

电视新闻内容的拓宽

第一,网络媒体的出现增加了电视新闻评论内容的丰富性。首先,通过网络评论者可以便捷地浏览国内外各大媒体的网站,及时获知外媒的报道,获得更多的事实和观点,评论本身的内容变得丰富。其次,评论者通过网络可以随意选择自己需要的事实,发现有意思的细节,增加评论本身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再次,网络传递新闻的即时性,决定了在事发之后与节目播出时间间隔内,新闻事实的最新进展能够为评论者所知,而受众有可能没有及时获知这些信息。将这些相对新鲜的信息在节目中直接披露并分析,可以引起观众的关注。

第二,网络媒体的出现增强了电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时间大大加快,因此,对于一些较为重大的新闻,电视新闻评论者必须第一时间做出解读。这当然能够有效地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新闻发生的时间太短,事实的全貌还不足以全部展现,因此评论者也不足以看清事实的全貌及其发展趋势,需要担当一些风险。如果评论者长期对新闻事实的解读不符合事实发展的趋势,观众就会流失。第一时间评论,对评论者来说是一个鸡肋。

第三,网络媒体设置了电视新闻评论的议程。在今天极其丰富的媒介环境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都在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媒介从业者必然关注受众的关注点,而网络是现在唯一不受干扰表达了部分群众观点的媒体。因此,网络上关注的事件是电视新闻评论必须关注的。一些原本不会得到关注的事件,通过对网络话题的关注,媒体共同推动了事件的发展。

第四,网络媒体扩展了电视新闻评论的空间。在现行体制下,政府对电视媒体采取相当严格的管制,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电视新闻评论的言论空间。但是,电视新闻评论者可以直接将网络上流传的观点和看法当做论据或者由头,巧妙地用在新闻评论中,言论的尺度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拓宽。

电视新闻评论语言的改变

电视新闻评论依赖着视听语言的多种组合,有丰富的表现形式。网络媒体的出现,对电视新闻评论的语言产生了影响。虽然电视是一个大众媒体,但是电视新闻评论的语言并非是完全大众化的,无论是专家的评论还是《焦点访谈》主持人的点评,都是非常精英的语言,这种语言对大众来说有很强的说服力。在网络媒体影响日益巨大的今天,电视新闻评论的语言也受到影响。流行的网络语言“雷”、“打酱油”等开始进入电视新闻评论的话语体系。此外,一种反讽、无厘头、解嘲的语态也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出现,这固然是对群众语言的回归,但是这种语态,对新闻评论的核心――理性、建设性也造成了一定意义上的消解。

第4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节目制作中的加减法

减时差,加时效。从节目形式上看,《新闻1+1》主要利用背景短片和现场直播评论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来深度解析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此外,视频、电话连线等形式在节目中也得到了充分运用。在2009年12月3日播出的《拆迁之死》节目中,董倩在直播中说道:“本来按计划,今天晚上9点半,金牛区会召开一个新闻会,但是据我们的最新消息,这个会目前还是没有召开。”这样充分及时的信息量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不仅向观众彰显了信息的快捷和同步,也为现场评论员的评论提供了更确凿的材料。这就避免了评论节目纯粹的“炒冷饭”,有效地维护了新闻事件的热度。

少问责,多寻因。正如该档节目的开场语“新闻1+1,给您不一样的解析”,《新闻1+1》的立足点在于“解析”,即更多地探讨新闻内容背后的成因,让观众从中获得启示。

这个特点,从每期节目标题的制作上可以看出。《新闻1+1》每期节目标题一般不超过十个字,多以发问的形式提出。以2009年11月份播出的20期节目为例,节目标题以问句形式出现的就有14个,可见节目对有争议问题的关注度。具体到整期节目内容的安排,也如它的标题所设置的那样,更多的是关注为什么。以2009年12月1日播出的《艾滋病:病名?污名?》为例,在世界艾滋病日如何关注艾滋病患者这个议题上,节目以云南大理的男同性恋酒吧的推迟开业为切入点,先后解析了“开酒吧的原因,酒吧推迟开业的原因,为什么在媒体关注后酒吧不敢开业了,大理市政府为什么支持开酒吧,社会为什么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等问题,避免了对“社会普遍存在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这一现象进行直接的控诉和拷问,而换之以公正平衡的原因分析,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帮助观众解疑。

少分歧,多常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电视新闻评论要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并在这两个结合点上构建起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①在节目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主持人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白岩松会以诸如“我不这么认为”,“恐怕还不是这样”的口吻加以回应。通过新闻评论员与主持人的互动,在一问一答中表达思想倾向。例如,在2009年12月8日播出的《请照亮孩子脚下的路》节目中,针对学校发生的踩踏事件,评论员白岩松从学校的“面子、里子和根子”三个层面进行解析,特别是对学校发出的四条声明逐条进行解剖后,提出应该加强学校的管理并减少应试教育的弊端。可见,《新闻1+1》的突出作用在于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提炼出一条逻辑清晰的思路,通过层层分析,得出较有说服力的意见,从而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少高端,多平民。深度评析是评论节目的精髓,但深度评论的一些特点,比如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等,也是评论节目制作中的难点。如果没有深厚的制作功力充分把握电视受众,节目便容易出现枯燥乏味或评论不痛不痒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新闻1+1》无论从选题还是评论上,都力求贴近大众。

在标题的提炼上,诸如“糖醋活鱼,谁的醋,谁的鱼?”“钓鱼执法在调查,该还谁清白?”等,提问往往直击人心,给人酣畅淋漓、不吐不快之感。在《救命,无需争议!》节目中,对长江大学三位因见义勇为而遇难的大学生的介绍,字幕中分别出现了“作文写得好,喜欢教同学打篮球”“是NBA科比的球迷”“喜欢张学友和周杰伦的歌”等内容。这不仅真实还原了当代大学生的丰富个性,同时也体现了媒体“以人为本”的理念。现代观众经历海量信息的冲击和锻炼,需要了解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几尊传统的刻板英雄形象。节目在体现对遇难者尊重的同时,也让观众更加真实地触摸到几位勇士真实的灵魂。不管是“以情载理”抑或是“拨动心弦”,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注,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的思想。如果缺少这一思想光芒,新闻评论作品的影响力就无法实现。

在评论员的语言风格上,白岩松往往言辞犀利,很多节目更是直指政府和制度等问题。2008年10月15日,《新闻1+1》做了一期题为《医改方案看不懂需配“说明书”》节目。这次的选题主要解析了医改方案上让人看不懂的内容,从侧面再次验证了《新闻1+1》节目的人文关怀。

节目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加减法”

加第一手信源,避免二手信息。第一手信源的获得与否,是对媒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考验。“在事实判断方面,要获得深入的观点,首先要占有全面的信息,最好是通过自己的深入采访获得独家信息。现在的某些电视新闻节目之所以只能就事论事,就在于片面依赖其它媒体的已有报道,只能做一些表层的解读。”②《新闻1+1》是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对内容时新性的要求较高。正如主编叶闪所说,“最快也要到中午两点之前确定主题”。而自2009年7月31日改版之后,《新闻1+1》的播出时间由最先的22点调整为21点30分,可见节目在制作上存在的时间压力。这种情况下,如果是用非第一手信源的话,往往就容易造成资料不全,给评论工作带来不确定性,影响评论的展开。CSM提供的数据显示,《新闻1+1》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发射等重大新闻事件周期内,收视率均上扬3-5倍,节目在特殊事件报道中收视率冲高已经成为了规律。增加对第一手信源的开挖,无疑是评论成功的基石。

多照顾节奏,少重复画面。在《新闻1+1》节目中,现场评论员解析问题的同时,节目制作采用的是电视节目最常用的分屏直播技术。在分屏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采用更明晰而准确的背景画面,无疑能够增加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而且,节目现场直播的特点本身也对制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走过二十年,APEC还有用吗?》节目中,节目组将演播室搬到新加坡APEC新闻中心。由于采用卫星直传,节目播出时总计出现了6次黑屏现象,大大影响了观众的收视感受。可见节目制作技术上的缺陷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现场评论节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做场外嘉宾连线的时候,经常出现嘉宾还未将意见表述完整,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或者由于与自己的立场不符而匆忙将嘉宾的话打断的情景,节目议程设置的痕迹过于明显。尤其是在连线互相持对立观点的嘉宾时,贸然打断其中任何一方都会有节目立场不公正的嫌疑。因此,在做连线时,节目组应该事先与嘉宾做好沟通,掌控好评论节奏和时间,或者对节目总体播出时间有更弹性的处理。

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少救急型专家。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一两个评论员是远远不够的。评论员不是万金油,再好的评论员也不可能全能到洞悉各个行业,知晓每件新闻背后的原因。虽然有时在面对经济、医疗卫生等议题时,节目组偶尔会打破常规邀请某领域专家到现场进行评论。然而,这些领域的专家毕竟不是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在直播的压力下,很容易出现表达不流畅等情况。因此,专家的观点和见解,更适合在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进行连线采访,而不宜在节目中将所有评论的任务都交到专家身上。节目如果能够出现更多的专家型记者,既对新闻的特性、观众的接受习惯有较好的把握,又对诸如经济、政治等某个特殊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那么,评论员风格的平民化和解读的可信性无疑可以有效提高。因此,节目组应该加强评论员队伍的建设,令解析的角度、风格更加多元。

主持人风格的定位和掌控。在演播室中,主持人与评论员面对面的交流是人际传播,而反映在电视节目的收看过程中,主持人也在对观众传播。在《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董倩最大的作用应该是代表观众向评论员提出问题,从而在两人的交流中,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而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倩的作用仅仅是为白岩松开路,象征性地做出提示,很少会阐明观点,缺少观点上的交锋和思想上的碰撞。偶尔看到董倩持有不同的见解,但马上就会被反驳掉,节目更像是个一言堂,缺乏评论的公开和多元。如果在电视新闻评论中主持人能够有更加犀利的质疑和思辨性,那么,整个节目的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栏目责编:胡江银

注释:

第5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关键词]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理念 内容 形式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直接做出规律性的认识和前瞻性的剖析,对客观实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现象问题明确表示意见和态度,它是新闻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更是一家电视台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

电视传播历来被人们批评为只适合浅层传播,不适合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出现正好弥补这一不足,然而当人们对新闻评论寄予厚望时,却发现迄今为止,评论在电视新闻大家族中仍然不是一个强者。评论节目作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在引导新闻舆论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理应在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中发出时代的强音。

上世纪90年代,《焦点访谈》的巨大成功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闻评论节目热潮,各大地方电视台纷纷仿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推出新闻评论节目,一度出现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类型同质化现象。事实证明,这种在受众定位、报道内容与体裁上的相互重叠,严重影响了民众对新闻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诚然,目前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模式守旧、结构呆板,大量以述代评的现象和拖沓冗长的评论风格使得其重要地位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在新旧媒体竞争与融合的今天,电视媒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使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走出困境,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就成为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从理念、内容、形式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以期能突破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瓶颈,实现节目创新发展。

一、理念

1.公共品格的树立。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的媒体的功能和角色,即作为公共话语平台,大众传媒介于私人领域和国家权力之间,它通过收集信息、发表评论、组织舆论,影响有关公共利益的决策,在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电视评论节目如何树立其公共品格、重建公众在媒体话语中的空间,将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节目的源头――选题开始,尝试去关注一些公共性选题,而非猎奇、娱乐的极端个例,增强采编人员的公共意识,并将其贯穿在节目始终,真正扮演好公众话语空间的角色。真正做到“坚守着自觉的媒体责任,而不把自己视作一个一般的经济单位;坚守着收视对象的“公民”身份,而不是消费者身份;坚守着电视信息功能和舆论监督功能,而不是把自己视作一个简单的吸引眼球的“娱乐工具”。

2.激活思维。打破传统采编思维定势,提高采编人员的理性思辩力,改变以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以述代评”的现象,要求采编人员在报道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呈现新闻的基本事实,更要学会对新闻事件的多角度立体化的深入分析,通过对事件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展现记者对事实的深层次思考能力。在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叙述。

另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和突破,节目要树立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利用多媒体融合实现形式创新,不仅在内容上吸引受众,在形式上也做到新颖,增加节目的可看性。

二、内容

1.时效性。一直以来,对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选题有有一种误区,认为评论类节目不需要追求时效性,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目前很多地方电视台的评论节目制作周期漫长,内容陈旧,往往节目播出时新闻事件的热度早已退去,如果电视评论脱离了新闻,便丧失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优势。如陕西电视台新闻评论类节目《今日点击》以往的节目制作周期快则3~5天,慢则十几天,漫长的制作周期使得节目在播出时时效性已大为减弱,而2010年节目改版后,制作周期大大缩短,一些快速反应的选题当日即可播出,从而使节目能对最新发生的事情进行深入解读、发表即时评论,节目的影响力大为提升。

2.深度。在新闻娱乐化风潮的影响下,许多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开始放弃原有的深度和思想性,为了追求收视率,不惜将节目推向娱乐化的边缘,使得节目定位逐渐模糊。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坚守自己的定位,选择有影响力和评论性的焦点话题,关注那些能突显社会意义、促进社会进步的选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评论节目深度传播的优势。

3.加强评论。一方面,对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对事件产生的反应进行分析和梳理,化解负面情绪,寻求正面解决的渠道。在评论的过程中,通过主持人、特约评论员、相关专家或权威人士等多种评论渠道,跳出新闻事件本身,引导受众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解读新闻事件,充分发挥电视的权威性来引导舆论导向。

三、形式

1.打造名主播+名评论员+名记者的评论队伍。目前,很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在演播室表现形式单一,实际上是“播”,而不是在“评”,主持人只是机械地将记者或编导写好的稿件读出来,没有真正解读新闻,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和风格。主持人作为一个电视节目的名片,是增加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打造明星主持人,培养主持人的个性,形成独特的主持风格,明星式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能够产生偶像效应,吸引大批忠实的核心受众。

要有意识地培养记者在镜头前的评论能力,鼓励思维的创新和突破,鼓励有自己的评论风格,让记者也成为评论队伍的一员。名记者可以增加受众对节目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像央视《新闻调查》的柴静等评论型记者,在节目中对新闻事件深刻、独特的评述本身就是节目的看点。

2.多媒体的融合。日益强大的网络新闻舆论场正冲击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对新旧融合的媒体现状,如何扬长避短、相互融合促进共同发展,就成了当前电视媒体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目前,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尤其是地方台新闻评论节目对网络这一渠道利用略显不足,大多只停留在新闻事件的链接和网友观点的呈现,多数节目没有利用网络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对于媒介间的互动也没有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传递信息更迅速、更便捷、更广泛的微博也日益发展壮大成为一大批人传递咨询、发表言论的阵地,而手机作为微博更新的的一大主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这些新技术更好的融合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如何让电视和手机、网络等新媒介更好地互动,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丰富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新旧媒体竞争与融合的今天,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面对困境,电视人只有不断革新理念、提升节目内容、丰富节目形式,才能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舆论监督作用,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第6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 民生新闻; 准确定位; 新闻报道

目前,党和政府在不断重申“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服务理念,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职能和作用,对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也做出了“三贴近”的具体要求,尤其是民生新闻节目的出现和推广,正逐渐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纽带,从卫视台到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都在不断攀升,这对增强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和电视新闻播出领域的拓展都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因此,对县级电视台而言,如何在平凡的频道环境中寻找准确的方向,更好地发挥县级新闻节目在服务基层人民群众、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和职能,将成为每个县级电视台不断思索和探寻问题。

1 县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定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民生新闻节目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因此在县级电视台也得到了快速的推广。但由于起步晚、推广快等因素,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报道内容的深度不够,报道的视野有待进一步提升,因追求收视率而忽视了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的规范性等问题。

2 县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准确定位与适度创新

近几年,民生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大新闻媒体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的增加对民生新闻方面的报道。县级电视台如何在平凡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好准确定位,创新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2.1 县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特色是每个地区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客观存在,因此,作为县级电视台在民生新闻报道中需要贴近地域特色,用最真实、最自然、最质朴的语言去表达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区域特征。充分的利用地域文化特色这一优势来推进民生新闻的发展,使民生新闻能够弘扬当地的区域文化。

2.2 民生新闻要体现主流意识,同时贴近百姓生活

相比中央、省级电台来说,县级电视台是最易倾听民声、表达民意的媒体。县级电视台在民生新闻节目报道中,要结合当地的地方政策,关注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主流问题,使主流新闻地方化,更贴近本地的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时既要实实在在的走到群众生活中去挖掘新闻素材,还要不断的从党政部门获取有关民生的政策和信息,为百姓进行解读,只有这样才能使民生新闻节目办得更扎实、更贴近群众,从而增强民生新闻在百姓心中的分量,树立县级民生新闻的权威性。具体说来,县级民生新闻节目的栏目组,一方面要积极从基层民众中寻找新闻线索,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当地政府部门搜集民生新闻线索,这是县级民生新闻节目在“平凡”中寻找方向的重要策略。

2.3 站在百姓的角度为老百姓讲心里话

民生新闻要体现民生,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用百姓的视角看问题,这样才能够讲出老百姓的心声。如果在许多民生新闻的报道中,用过于官方的语言阐述新闻事件,这就和民生新闻体现的主旨有了偏差,不易于被百姓接受。作为县级电视台需要适应百姓的收视习惯,用百姓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制作节目,从而增强百姓的认同感。例如,齐鲁电视台的《拉呱》节目,它是用山东观众熟悉的方言和山东快书,讲述着山东大地上发生的大事小情、乃至家长里短,就象山东人在没有电视等传媒设施之前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拉呱”,这样就拉近观众与电视、与节目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和神秘感,让观众感觉到节目真正的站在百姓的角度跟百姓“拉呱”,替百姓说话。《拉呱》节目正是通过运用这种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新颖形式,最终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同。

3 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策略

基于县级电视台的特殊优势,在进行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要做好准确定位,使民生新闻能够站稳脚跟,同时又要跟得上时代的节拍。

3.1 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要增加服务功能

民生新闻被亲切地成为“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可见民生新闻和老百姓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就要求民生新闻在进行报道时要充分体现新闻的服务功能和价值,尽可能的为老百姓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满足百姓需求的信息不能局限为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事情上,应该放宽视野,明确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政策信息和服务信息。比如,县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既可以与交警大队合作,开办交通安全宣传板块,提高社会大众的安全知识、对不文明的交通行为进行曝光;也可以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还开始与民政部门联合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等。除此之外,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政治经济大事与人民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这一实际情况,民生新闻报道时还要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积极推动新闻的政策引导性和服务性,不断挖掘新闻的认知以及教育功能,构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平台,使各种惠民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3.2 县级电台民生新闻节目要突出人文关怀

县级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有较高的收视率,是基于它的平民意识,民生新闻所占的角度更接近百姓,运用更贴近民众生活的语言和眼光进行新闻事件的报道,对于百姓的生活和百姓疾苦都能给予最真切的报道,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拒绝华而不实。民生新闻更多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心,用公众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对与民众生活相关的事件进行真实报道。县级电视台要利用贴近百姓生活的优势倾听百姓呼声,善于化解社会矛盾,为安定百姓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因此,民生新闻节目要抵制过度的娱乐化、商品化和低俗化,反对唯收视率至上论。同时还可以采用“电话参与”、“有请当事人”、“街头采访”、“短信互动”、“微博互动”等形式倾听民意,架起与平民良性沟通的桥梁。

3.3 县级民生新闻报道应引入深度报道的方式

新闻报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视角、语言、深度的选取都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效果。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要秉承大众喜闻乐见的质朴语言进行信息的传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报道的语言就要浮于表面。很多主持人采取调侃的方式,虽然活跃了气氛,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档节目或者每条新闻都适用,如果用得不适会让观众觉得不舒服,缺少深度,甚至有损栏目以及电视台的公信力。民生新闻要进行创新,可以尝试进行内涵的纵深拓展,扩充听众进行理性思考的空间,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形成主流的价值观念,力求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例如,县级民生新闻节目可以对住房贷款、社会医疗、工资改革、股票市场等重大社会问题深入阐释,将会有利于收视效果的提升,增强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3.4 县级民生新闻要突出个性化和差异化

伴随民生新闻节目的不断扩充,各种直播、快报式的民生新闻节目队伍越业越大。全国各个县级台、地方电台乃至省级电台的好多民生栏目主持风格、报告内容、栏目结构有些相似,个性化的发展态势不显著。然而,这正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短板”。想要取胜就要谋取差异化发展的路径,开辟新的市场空白点,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在山东的民生新闻中,常常会见到“原生态”和“直播”的镜头。记者和摄像将采访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不删除之前做新闻节目时会被剪掉的头尾及镜头中各种突况等画面,采用原生态的记录方式,给观众一个“直播”的新闻过程,让观众对新闻节目采访时的神秘感有了了解。这些通常被认为会损害节目质量的镜头,因为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或感同身受的感觉,反而成了节目中的亮点。

现在的节目电视不仅仅是移动的图画,而是一扇窗口。观众通过电视机前的镜头,观看着外面的世界。因此,基层的县级电视台,要在栏目策划过程中也应深入研究受众心里,加强差异化设计。不仅要融合地方的本土特色,还要在了解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和掌握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闻栏目的创新,形成自身特有的优势,从而打造出百姓喜闻乐见的全新民生类新闻栏目。

4 结语

综上所述,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的准确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县级电视台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在坚持创新和发展的同时,将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重点放在基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做到“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强化民生新闻节目的服务职能和宣传职能,才能实现新闻节目自身价值的提升。民生新闻节目在贴近民生、关注民情的同时,拉近了当地群众与电视台的距离,才会更有利于县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柯仙炉. 地方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采编定位与拓展——以南平台《今晚九点半》扩版为例. 东南传播,2010(7): 170-172.

[2] 成晓丽.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特色定位——以《8858新闻眼》为例. 青年记者,2010(6):61.

[3] 谭冬雪.  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学理论,2010(32):122-123.

[4] 王强. 电视民生新闻的误区及对策. 新闻世界,2010(10X):77-78.

第7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我们可以说,论点、论据、论证是新闻评论的内在基因。只有这些要素齐全、相互作用,所营造的电视新闻评论的肌体才血肉丰满,强健有力,才具备了新闻评论的真正特点。既然是评论节目,就不能脱离说理和论证。

新闻评论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个是新闻性,另一个是政论性,这两点缺一不可。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本质属性。新闻评论也来源于客观事实,但就其写作(或制作)目的而言,是以报道事实为铺垫、为依据,从而对事实进行分析、议论;而这种分析与议论,更多的是从政治方面、思想方面及伦理方面着眼,比一般的新闻报道更具政治性或思想性,因而也更具导向性,这一点,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最主要的分界线。电视新闻评论亦是如此,它必须以说理为主,通过分析论证,旗帜鲜明地亮观点,因此带有更多的记者、评论者的主观色彩。记者、主持人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剖析,揭示事物的本质,阐发正确的观点和立场,启迪和教育观众。

当然,电视媒体的特点又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不可能展开长篇大论的“说理”。那么,如何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评论性或者政论性,把“理”说透,又让观众易于接受呢?

首先,加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者的理性思维。电视评论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制作人员的素质。因而,在提出用理性思维促进电视评论走向成熟的话题时,必须强调节目制作者素质的提高。第一要具有超前意识。电视评论,不应满足于就事论事,而应就事论理;不应是新闻报道的再现或拉长,而应是挖微掘隐,举一反三的理性透视。因此,制作人员应具有常人所缺乏的慧眼和敏锐,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努力营造“前卫”效果。第二,要寻求思想观念的裂变。电视评论的发展,应突破旧观念的束缚,开展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以在本质上把握新闻事件。英国王妃黛安娜因车祸丧生,全世界的媒介几乎都作了报道,而欧洲的电视传媒更是充分运用了电视评论,特别是当英国数百万人前往黛妃住宅及王宫广场上凭吊,伊丽莎白女王终于作出决定,为黛妃按王宫礼遇举行国葬时,英国一位电视评论员说:“这是一次平民的胜利,是运动以来又一次平民的胜利。”然而,此时一些媒体尚在探讨车祸的起因,以及记者的权利等。相比之下,评论的主题及气势相差甚远。第三,要确立反思的辩证思维。电视评论趋于成熟,必须要有反思。多思考,多分析,多比较,不盲目闻风而动,这是电视评论趋于成熟的表现。

第8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专题片;人物呈现技巧

电视媒体主要经营的一个内容就是电视新闻专题片,此类型电视节目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大,于是对电视新闻专题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专题片制作的重要手段就是人物呈现技巧,其与节目质量紧密相关。

一、电视新闻专题片中人物种类分析

首先是主持人,其在电视新闻专题片中主要是引出话题,评论并阐述新闻内容,播报新闻、过渡话题及结束话题等是其基本职责。主持人又可以分为记者型、明星型及普通型等,一些明星主持人同时也属于记者型主持人,他们的主持实力及风格很容易被受众接受。其次是采访对象,这类群体主要是指记者在电视新闻专题片中为获得新闻事实而采访的人物,采访对象通常是知情人、有关部门负责人或目击者等。采访对象又可以被分成杰出人物、政治人物及其他等。采访政治人物时,应注意时间观念,合理控制采访时间,并在采访工作前做好策划准备工作,为正式采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1]然后是出镜记者,出镜记者主要是指在新闻现场进行新闻评论、任务采访及信息播报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与电视记者。他们主要借助表情、动作、声音及语言来传递新闻信息,新闻专题片中经常出现突发性事件,常常会通过访谈形式报道新闻,出镜记者此时就变成记者型主持人,在电视新闻专题片中发挥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电视新闻效果及质量。除了上述人物外,电视新闻专题片中还会出现其他人物,他们常被称为“陌生人”,他们的作用是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此类人物的选取也应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电视新闻的效果及质量。

二、电视新闻专题片中人物呈现技巧分析

(一)前期策划人物呈现技巧

电视新闻专题片中的前期策划,主要是指对选题、拍摄采访及后期剪辑的策划。对于选题来说,通常选取受众关心且必须解决的题材,并对这些题材进行分类管理,然后选出价值高的题材进行报道。对于已经选定的题材及人物,应考虑人物的配合度及背景资料,分析人物能否接受采访拍摄及受众对此类人物的兴趣度。在策划拍摄采访及后期剪辑时,应保证拍摄采访前不对有关人员及被采访对象“露底”,避免有关人员过分重视着装及妆容,从而导致失去真实性与客观性。此外,采访的时间地点也应及早确定,以防出现突发事件。

(二)自我呈现技巧

电视新闻专题片中的主持人作用重大,他们具有串联主题和内容的作用。通常是主持人发起话题,然后引导评论员及嘉宾评论、阐述新闻,并与观众就观点进行讨论交流。因此,主持人应具备符合新闻主题风格的气质与性格,要与评论员默契配合,把控好主题讨论的方向,积极与观众进行双向交流,共同分析新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此外,主持人还应深入剖析近期发生的新闻,多关注社会各界对新闻的评价,经过理性的分析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现场记者在自我呈现时,应注意以下技巧:注重现场气氛,保证现场环境、被采访对象与主题是相匹配的,管理好自己的面部表情,为观众呈现更加亲切自然的电视节目。特别是应注意肢体动作要端庄自然,语言应具备严谨的逻辑性,并对观众关注的点进行解说传递,增强观众在视听觉上对新闻的认知。[2]对于被采访者来说,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记者进行眼神的对视交流,不要出现眼神涣散及四处打探等漫不经心的现象。在采访中,被采访者应尽量不遮挡工作人员的对话筒、摄像机等设备,避免影响到自我的呈现。

(三)人物拍摄呈现技巧

电视新闻专题片拍摄过程中,还应注意人物拍摄呈现的技巧。具体如下:从人物拍摄方向、高度、曝光及镜头等来讲,应注意正、侧、斜侧与背面的方向,根据不同的采访活动实施不同角度的拍摄;对于平、俯、仰拍等高度来说,应依据人眼的不同观察视线选择不同的拍摄高度,摄像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身高差距与仰、俯拍的区别,避免人物形象呈现效果不佳;对于远、近、中及全景来说,应根据不同的景别选取不同的景色拍摄,人物景色特写时要求摄像师有意识地强调突出某一局部,这样能较好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在推、拉及摇等的镜头选取时,应力求加深观众的镜头感,这样呈现的人物才更有鲜活度;色彩比重等曝光工作也是需要注意的,各种因素的配合能较好地将人物原本的性格刻画出来,进而表现出新闻既定的主题思想。

人物呈现还需要后期编辑的配合,后期编辑主要是针对字幕、画面剪辑等方面,所以一定要严格筛选画面,根据新闻想传达的主题,使用相关语法规律将信息内容呈现出来。记者、被采访者及所出境人员的姓名、职业等一定要交代清楚,强化观众对新闻的印象,从而使观众更加了解新闻内容。最后是电视节目呈现中的解说词,主要是对抽象的信息进行说明,帮助观众了解现场状况,通过解说词重点突出人物细节,并将新闻专题片要表达的主题进一步深化。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于电视新闻节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电视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新闻专题片要想增强竞争力,就必须提升人物的呈现技巧,在策划阶段及人物拍摄阶段通过各种技巧、细节,表现出人物鲜明的形象与性格,提升电视新闻专题片的质量与效果,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而提高电视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丽.电视新闻专题片中人物呈现技巧[D].曲阜师范大学,2011.

第9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

0引言

电视人物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物新闻的具有较强的叙述性,信息完整性强,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也组要媒体人对这些优势加以合理利用,取人物新闻的信息之长,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新闻节目。

1电视人物新闻概述

1.1 电视人物新闻的主要内容

电视人物新闻是以电视新闻为主要形式,通过介绍某个典型人物的各种相关事迹,对某一阶段或某一范围内的新闻进行综合叙述的过程。电视人物新闻以人物报道为重点,通过对人物进行报道,达成对新闻接收者传播一系列的新闻信息的目的。

1.2 电视人物新闻的作用

电视人物新闻对电视新闻的传播和接收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首先,电视人物新闻的跟踪性和叙述性较强,新闻内容细节多,使新闻在信息传播方面更加具体;其次,电视人物新闻比起一般的行文报道趣味性更强,“伏笔”较多,为新闻接收者提供了很多乐趣。

1.3 探讨电视人物新闻表现特点的重要性

以人物为新闻事件的主线进行新闻节目制作已经成为目前各类新闻节目的主要模式,在这些新闻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对人物表现特点抓的越精准,新闻就越精彩、传播性就越强,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就更大。因此,探讨电视人物新闻的表现特点,是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发展的必要手段。

2电视人物新闻表现特点

2.1 人物作为故事性新闻的主角

现在的电视新闻受到网络新闻的冲击,逐渐脱离了报道性新闻的主要模式,发展电视台作为节目制作单位在制作方面的优势,将新闻具体化、故事化,以期以情节性强的、可追踪的新闻为新闻节目的主要看点、吸引大众的目标。故事性新闻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出来的新的新闻模式,而在故事性新闻中,人物作为主角,展现出牵引故事新闻情节、展示故事性新闻的社会意义的作用,使新闻接收者从人物在故事中的的心理变化特点方面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认同。

2.2 人物作为访谈性新闻的载体

访谈性新闻是当下新闻节目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模式。访谈性新闻不仅在综合性新闻报道中出现,也在专题性的新闻节目中出现,如《鲁豫有约》等。在综合性新闻报道中,人物作为访谈性新闻的新闻事件陈述者和新闻事件的评论者,对新闻内容起到承载作用;在专题性的新闻节目中,人物则是访谈性新闻的主要成分,在新闻节目中扮演了行为发出者、态度阐述者和新闻发掘者的角色,使新闻节目对观众的情绪、情感、态度的影响更为突出和直接。

2.3 人物作为评论性新闻的焦点

评论性新闻成为目前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模式,被称为“新闻评论节目”。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新闻评论解说员和各领域的专家起到了为节目“聚焦”的作用,例如,在奥运会和世界杯这种国际性赛事的新闻解说中,很多体育爱好者作为观众,常常因为更加喜欢某一个体育新闻评论员的解说而更加关注在体育赛事播放过程中穿插的体育评论新闻;了另一方面,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的个人风格也成为此类节目的焦点,如白岩松的一惯轻松、幽默、平易近人的主持风格,使新闻节目在他手里能够展现出更多的魅力。

3如何促进电视人物新闻表现特点的发挥

3.1 巧妙安排叙事性新闻的情节

要使电视人物新闻表现出其对新闻线索的牵引性特点、使人物在新闻中发挥“叙述”的作用,使人物新闻形象与观众产生共鸣,就需要新闻制作单位对叙事性新闻的情节进行巧妙的安排。很多叙事性新闻节目如《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其情节具有关键点的特殊性,在这些关键点上,合理的进行人物形象表现往往能够使观众重视到这个“关键点”,对新闻所叙述的事件情节的前后梳理更为清晰,对新闻要宣传和表达的内容理解的也更为透彻。另外,很多叙述性新闻是分小结的,以上下集的形式播出,为了吸引观众对下集情节的关注,也需要在人物形象安排和情节表现方面进行特殊的处理。

3.2 合理使用灯光音效等辅助设备

合理的使用灯光、音效等辅助设备能够使访谈类的新闻节目中人物特点表现的更加突出。众所周知,访谈类新闻是用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使用语言魅力打动观众、达成信息传播目的的,但绝不是说访谈类新闻就应该是单纯的“谈话”。电视新闻的特点在于能够给人多感官通道的刺激,重视在访谈类新闻节目中的灯管和音效的运用,能够为人物的语言描述和情感流露进行烘托,更明确的展现人物的各种表情和情绪,使访谈节目从单纯的“口语”节目成为口语、身体语言结合的生动的节目,这对突出人物新闻的宣传性特征来说十分重要。

3.3 开展积极的新闻互动

要使电视人物新闻的个性特征对观众的影响力增强,电视新闻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展开与观众的积极的新闻互动。很多著名的主持人之所以能够赢得观众的赞同和好评,是因为他们在节目中表现出与观众的“互动”,这些互动可以体现在娓娓道来的主持风格上,也可以表现在使用白话解说新闻的方式上;除此之外,电视新闻制作还应该重视人物与观众的“即时性”互动,即使主持人在主持新闻节目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短信、网络留言等方式,将观众对新闻的评论拿出来分享,使整个新闻节目显得更加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