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把握新教师职业心理,塑造新教师专业成长期望
1.认识新教师职业心理
所谓教师职业心理,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对本职工作的态度、期望等内心活动。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教师首先对未来的职业做着各种预期的心理准备。或是对未来职业适应能力带着一点担心与恐惧,或是兴致勃勃已经筹划着如何大展拳脚等。在此,笔者将这些心理特征划分为适应心理、焦虑心理和表现心理。
适应心理。适应性心理使新教师能够更快地融入这个集体,在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后,可能对于这个职业产生两种认知,或者感觉烦琐冗杂,索然无味;或者加深了对学校的认识,积极发展自身专业能力,以适应学校的各种工作。
焦虑心理。具有担心和恐惧的焦虑心理的教师,他们带着这份压力,谨慎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也带着这份压力更加积极地发展自身的专业能力。但过度焦虑则会成为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绊脚石,往往使新教师获得不到成功,而降低自身的职业追求。
表现心理。具有强表现力的新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或者加强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很好地适应了这份职业,或者经过努力却发现自身的不足,不能完美地履行这个职业,因此,产生了消极影响。
认识了新教师的职业心理,学校应该把握新教师的发展心理,并逐步引导新教师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专业成长心理。具有适应心理的教师: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新教师尽快正确地认识学校的各种工作及工作原则,使其正确看待学校及教师这个社会群体与职业,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念,不被一些不良的职业行为所影响。具有焦虑心理的教师:学校要帮助新教师克服过度焦虑的心理,认识自身工作的起点,正确认识学校的工作环境和育人环境,明确只有经过学习和不断地经验总结,才可以更好地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使其在适度的焦虑中保持不断成长。具有表现心理的教师:学校要注重激发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热情,并给这些新教师适当的指导,让其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其保持这份热情,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2.提出新教师专业成长期望
适当的专业成长期望能够根据教师的各种职业心理调适新教师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适应能力。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一样: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会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学校应该根据新教师的职业发展心理,积极地为新教师提供专业成长期望,让新教师在一定的职业期许下,充满信心,发挥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自身发展的各种障碍,最终达到自身的职业期望值,取得成功。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新教师的实际情况,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职业成长期望,将其职业期望分为短期期望、中期期望、长期期望,让每位新教师在职业期望下,充满自信,积极进取,获取专业成长的各种机会,达到职业期望值。
二、抓住新教师成长心理,开发校本专业成长的路径
了解了新教师的成长心理,给予新教师以专业成长期望,让新教师感受到自身职业价值与期待的同时,学校也要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1.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新教师培养实效
新形势下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应当根据新教师所处的社会背景、职业特点,为此,我们通过不断创新教师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提高教师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视专题培训。新教师的入职等专项培训是笔者所在学校校本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年利用暑期,安排2天左右的时间对新分配与新调入我校的新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上好进校的第一课。培训内容有教育法规、师德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班主任管理规约等。如,2015年的新教师培训中,除了学习《中学教师师德规范》以及学校发展历史外,重点听取名师名校长成长专题讲座,观看优秀教师事迹报告视频,分享了本校优秀教师“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工作经验。通过专题培训,使新进学校的教师对师德追求和专业发展的要求有更清晰和更具体的感悟,促使他们以较高的职业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之中。
强化理想教育。新教师刚参加工作,都有美好的理想追求,这时需要学校管理者趁热打铁,加强职业理想教育,让他们在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中,产生从事教育工作的志向、抱负和追求,同时,切实指导好新教师制定职业成长规划。众所周知,青年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前3~5年是至关重要甚至影响终身的。因此,在职业规划上既着眼于长远发展,更立足于3年、5年的行动策略。由于学校教育到位,指导具体,对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规划分析得当,内容具体实在,符合自身实际,较好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设读书沙龙。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应当和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学校专门为新教师配发了培养高尚师德和促进专业成长相关的书籍,供他们系统学习,如,《敬业更要精业》《我的职业理想》《做教育的拓荒者》《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等专著,让青年教师在学习中提升职业素养。在阅读反思的基础上,学校还组织读书沙龙,为他们交流学习体会和成长心得提供平台。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如,在2015年10月组织了“畅谈初为人师的成长历程”沙龙活动,既有新教师的指定发言,也有他们的即兴发言等,读书沙龙既是新教师一种现身说法的交流与碰撞,也是他们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在提升新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素养上起到了切实的促进作用。
办好道德讲堂。道德讲堂是师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也可以成为新教师成长的有效抓手。在推进师德建设中,笔者所在的学校注重规范流程,同时做好相互结合,让新教师成为道德讲堂的主角。为了加强新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去年11月,我们把主题确定为“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在“讲一个故事”环节上,安排了两名新教师唱主角进行成长过程中的案例分析,畅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自我展示中建立起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也让其他新教师在师德熏陶中提升品格。
2.强化师能锻造,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将敬业、乐业、精业融为一体,同步提升。新教师能不能快乐工作与师能有很大关系,新教师的成长也要通过提升教师过硬的师能来体现。
实施师徒结对。为了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通过青蓝工程为工作三年内的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结成对子,给予思想、业务等方面的关心和指导。青蓝工程每年都有具体的实施意见、工作要求、考核细则和双方职责。如,要求指导教师每学期为徒弟开设示范课,听徒弟课并进行教学诊断;要求新教师每学期听指导教师的课,撰写听后感等。每年学校对青蓝工程进行全面考核,评出青年教师“红花奖”和指导教师“绿叶奖”,在教师节进行表彰。这种职责明确,要求具体、考核全面的师徒结对形式,既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也促进了骨干教师的能力提升。
开展常规教学调研。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新教师成长的主渠道也在课堂。新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此,学校每学期组织新教师教学调研活动,事前制订调研计划,明确具体要求,除了学校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参与调研外,还邀请教研室、学科基地的专家一同会诊指导。调研活动在充分肯定青年教师成绩的同时,重点查找与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的对策。可以这样说,每一次调研对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是一次鞭策、一次推动。
搭建多元的成长平台。提升新教师的师能水平,还要知人善任,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搭建舞台。因此,学校依托“青年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新教师的不同成长经历进行分层锻炼。首先是为新教师提供校级层面的锻炼机会,让更多的新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工作,组织新教师开展各种竞赛,在奖项设置上既有综合性的十佳青年教师评比(给新教师一定比例),也有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单项评比,让新教师在岗位历练和竞赛中获得职业成功的自信。对于已崭露头角的新教师,学校给予更高层次的锻炼机会,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县、市级层面的开课和比赛,如,在校本“一课三研”活动中开设展示课,参加县市说课和教学技能比赛,主持和参与县级以上课题等。当然,新教师的每一次历练,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但对他们而言是成长中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