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

第1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回归生活;教学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传递教学内容而采取的必要的工作方法,是保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方法,把学生封闭在教室中或校园内,使学生脱离了社会生活,并且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想意识的培养,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在不断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回归生活的同时,人们也不断地强调了教学方法必须走向生活的理念。

(一)教学方法要做到多样性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采取单一的班级授课制方法,这种方法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为主要模式,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别性,造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僵化、低效无效的困境。但是,为了走出这种教育的困境,并不是要一概否定这种教学模式。作为全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阶段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自然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在有效的时空范围内同时面向很多学生授课,从而有利于大规模的人才培养和知识的传播。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劣,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在回归生活中,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实际生活环境和教学环境,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到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主要采取理论讲述法,这样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范围内接受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受到更多的启迪与顿悟。这种授课制照顾到的是知识和方法在量上的提高,在质上可能就有所不足,为了弥补其缺陷,我们可以拓展课堂教学,辅之以生活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升华知识、提升感悟,巩固并其高其在课堂上获得的技能与方法。此外,老师还可以使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形象教学法等,借助各种生活手段与艺术手法,在形象鲜活的生活情境、艺术氛围中学习、提高,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并不是盲目杂乱的方法堆砌,而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考虑到各种方法的优劣等,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把各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协调运用。

(二)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

回归生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要融入生活,就要做到着眼于生活中每个学生的人格特点,关注他们的实际表现,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上的因材施教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回归生活的重要路径。

具体来说,对于那些抵触教师和厌学的高中生,老师可以采取榜样教学法,使学生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榜样力量的影响,进而改变、提升思想认识;对于那些基本思想认识和基础理论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理论教学法,借助于老师的课堂阐述与讲解,使受教育者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思想认识和掌握基本知识;对于某些性格孤僻、思想偏激的对象,可以考虑使用心理咨询法,借助于舒缓平和的谈话交流,全面掌握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逐渐得到思想上的改变;对于某些基础好、能力强、思想上进的高中生,老师可以尝试使用实践锻炼法,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对社会形成基本概念认识,并从中产生社会使命感,进一步增进他们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大为提高。

(三)教学方法要侧重于指导性

回归生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鼓励学生多多接触社会生活,在生活世界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然而社会生活中一方面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也是鱼目混珠、参差不齐的,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于尚未形成成熟判断力的高中生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避免他们在良莠不齐的社会世界中误入歧途。举例来说,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了无穷的便利。但是网络世界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的海量信息资源中,良莠不齐,既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量宝贵财富,同时还大量充斥着形形的不良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强的高中生如若能对网络善加利用,无疑能够从中获益匪浅;而对于那些自控能力差而又缺乏鉴别能力的学生来说,网络有可能成为洪水野兽。有些学生迷失于网络的大海,不仅断送了学业,甚至付出了生命的惨痛代价,此类案例经常见诸报端。鉴于网络世界的复杂性,老师和家长更应该侧重于教学方法上的指导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不仅能够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更能好好利用网络资源,从中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而言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实施回归生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的需要,针对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指导性,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宏春:《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大有可为》[J].《学习月刊》20lO年第2期.

第2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策略构建

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意义

1.丰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论。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个新的教育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前人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重新审视生活与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丰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

2.探索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生活化教学模式相关理念引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提倡课程教学要符合创新理念,回归自然生活,紧抓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纠正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不断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理念和丰富内涵,才能够为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策略设计

1.积极创造生活化教学情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这也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特征。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生活、体会生活和自我反省。由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情境短剧、动漫扮演、分组辩论等形式来创造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自我体验,达到情感升温和思维拓展,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影响价格因素”的概念讲述中,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一是每年2月14日情人节当日,所有花店的玫瑰花价格都有大幅度上升;二是2011年我国华南地区遭受暴风雪袭击,市场蔬菜价格上涨趋势明显,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理解间接因素对直接因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而影响了价格。

2.适当利用生活化教学手段。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吸引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将理论观点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尊重高中学生的客观发展规律和实际认知能力,积极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得到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感受,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享受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3.努力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善于发现社会时政热点信息,积极寻找社会政治领域方面具有教育性的信息资源,注重社会信息资源与生活化的紧密结合,将其合理地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学要能够贴近生活实际,因此,教师积极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与高中学生相比要丰富很多,教师宝贵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也是良好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体验讲述给学生,充分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1.深刻理解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不能够以灌输概念知识为最终目的,要以思想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融合社会化、生活化的资源知识,注重提高高中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符的思想政治理念。对这一教学理念的深刻认识能够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政治和价值导向。

2.正确处理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用要将课程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结合。但是,生活经验具有分散性、针对性和直接性等特点,所以也不能完全以生活经验代替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不能被学生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状态束缚。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生活现状,将其已经体验的生活经验融合到教学内容中,这才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实施的真正意义。

3.统一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应用不但能够拓展学生学习范围,还能够基于社会背景下,将学习与生活充分结合,使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由此,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自身得到个性化发展,实现无边界的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与学习相互结合的背景下主动学习、感悟生活、领会道理,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社会环境中提高学习成绩,掌握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和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研究话题。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

1.1学生缺乏自主性学习态度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文科生考试中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往往是迫于高考需要,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学生的整体认同。通过随机对100名高三文科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你为什么要学习思想政治课?”这个问题,75%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是因为思想政治学科关系到高考,5%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该课程来培养自己的人生观;15%的学生认为平时学习比较紧张,没有多余的时间通过电视和网络关注时事,思想政治课可以让自己或多或少地了解到社会实事,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剩下5%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目的跟高考和生活都有些关系。为此,我们可以知道,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都是被动的,缺乏自主学习态度和兴趣,对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和价值缺乏认识,不明白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应该是自己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

1.2学生课堂参与性不够

随着现在网络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在高中学习基本普及,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取黑板、粉笔及教材等传统教学手段,教师把控整个课堂,实施“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些对于信息接触面广泛的高中学生来说,此类教学方式显然得不到认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没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案例、情境、探究式及启发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寥寥无几,学习情绪非常低落,整堂课下来提问的学生屈指可数[1]。学生完全不愿意去思考、不会问问题,也没有兴趣提问,学生课堂参与度极低,师生之间无法产生有效互动。在“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认同问题上,不认同的学生占比为60%,30%的学生一般认同,10%的学生很不认同,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普遍得不到认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性。

1.3学生学习动机、认知水平及情感未得到重视

学习动机是指引和维持学生学习行为,并使其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该动机分为内部和外部,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内部动机是由该课程本身价值引起的,学生主动学习是因为个人兴趣,与考试成绩无关;而外部动力则是完全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通过上文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外部动机远远强于内部动机,其内心并不是真正喜欢并接受该课程的学习,此动机使得学生学习参与性很低。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才能对其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知识产生较深的认识和理解。然而由于个体差异性特点,学生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加上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与外界接触少,人生阅历非常浅,使得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很难掌握,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依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政治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及爱国情操未能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培养,这些因素的综合干预,都严重制约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主动参与性的发挥[2]。

2.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性对策

2.1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重视目标的完成与落实。据有关数据调查,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目标完成了解情况非常差,仅占到5%,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其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关注学生目标是否达成,使其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都达到教学设计要求。其次,有效调整思想政治课内容。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中广泛搜集资源,形成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增强课程趣味性,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难、易有别,对于较难的经济常识应重点讲解,以便学生充分掌握和了解政治课程,增强学习自信心。最后,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成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将案例法、情境法、活动法及探究法等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政治课堂学习中来。

2.2重视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情感需要

情感认同是提高学习主动性的最高境界。高中生作为有思想和情感的独立个体,情感认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参与性起着巨大的调节和催化作用,思想政策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情感需要不仅要满足其对知识的获取,而且要满足其思想情感和政治情感的理性需求[3]。所以日常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情感教育法感化学生,引发学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共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一但教师本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其思想政治课也会自然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范文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提高培养学生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结合乡土的课程资源,这不仅有利于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高中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形成。本文试就如何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与生活实际,阐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选材的适时性、德育性、适度性和经济性等应用原则,并遵循教师在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中的主导地位和调动学生参与乡土课程资源应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策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活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关键词:

乡土课程资源;高中思想政治;应用;策略

一、乡土课程资源概述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课程资源。所谓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在结构上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指除教科书之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教室和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多媒体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等。乡土资源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受到该地域长期发展形成的历史、人文、地理、经济等多方环境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产物。它既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精深的载体,如当地特色建筑,独特自然景观,反应地区历史的图书馆、纪念馆以及当地杰出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同时也涵盖了隐性的地方特色精神以及理念,如当地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风土习俗等。乡土文化与当地的人们息息相关,因此把乡土资源融入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方面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黄浩森对乡土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最具代表性:“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出的某一具体行政地区范围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其他方面反映了文化心理学和一系列的积极意义和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当地的历史、地理、生态、文化、习俗,人物和风情。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进步等能促进教育课程目的实现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对于学生如何学习的方面,乡土资源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能感受到的文化,学生经常接触因此很容易产生共鸣。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动力的来源,因此学生对于学习家乡文化所表现出的较高的积极性正是我们教师把乡土资源带入课堂非常可靠的保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无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建立健康人格的培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乡土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但是面对内容如此广泛的乡土资源该如何合理利用,利用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都是这的我们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合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需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一)适时性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时反映国内外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所以采用的乡土课程资源也一定要努力反应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这样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际社会出发,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生自身出发,引导学生注重现实社会。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及时补充反应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新情况,围绕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某一章节、某一框题岁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态度等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重视身边的事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时社会现象,探讨社会热点,从而不断发展自身素质。因此,教师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分析当前时事热点新闻和地区建设发展的新成果,因地制宜的把这些资源与教材知识融汇在一起,更有效的使学生对政治课堂产生积极性。同样,对学生来说,也是有效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并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前提与保障。

(二)德育性原则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广泛运用,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体现,也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师应注意很多未经确认的、民间流传的小道消息不宜引入课堂中,所采纳出引动到课堂的乡土课程资源务应递正能量,并且能体现新时代党和国家的精神。因此,引用乡土课程资源,既要传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应充分挖掘材料中的德育因素,放大其德育效果,发挥材料的德育功能。

(三)适度性原则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因地、因时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虽然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并不意味着每一章节、每个问题甚至每个知识点都要运用到乡土课程资源,不是对乡土资源的简单累加或者机械重复。因此,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目标,正确地选择乡土资源,有针对性地提炼出有德育价值的课程资源,使其能有效的辅助完成教学任务,集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适应高中生的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

(四)特色性原则

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地域性极强,因为中国地域辽阔所以不同地域之间的乡土资源在种类、结构、形式等方面都有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要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展示不同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比如,思想政治课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在过程中应尊重民族性差异,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而且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开发资源是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或者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不是非常高的地区学校应加重对美丽自然资源、红色人文资源、历史遗迹等的开发与应用。这些更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创造性和发现的精神,并且收集乡土课程资源必须坚持特色性原则,一定要满足于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域的学校对乡土课程课程资源的要求。

三、乡土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发挥教师在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如何更好的应用乡土课程资源是对于一节有效课堂来说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的乡土课程资源观,要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建立本地乡土课程资源库,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上好每一节思想政治课。

1.教师应树立开放的乡土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科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讨论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选择什么样的资料扩充学生知识,补充教材。而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必须树立开放的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主动积极的发觉身边的一切可利用资源,能够跳出教材和文本去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源,使其与课堂教学和知识内容有效的结合,认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乡土课程资源作为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外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教师应积极补充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论知识

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理论知识的缺失就限制了乡土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也影响到新课标理念的落实。作为专业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重视身边的事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时社会现象,探讨社会热点。巧妙利用本地的经济、历史、地理、人文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之间要建立乡土课程资源库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抉择者和操纵者,应积极主动地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并强化这种意识。而建立乡土课程资源库就需要各年级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把积累的乡土课程资源整理、归纳,教师们之间相互沟通,建立一个完整的资源库,有利于共同发展和完善校外课程资源。

(二)调动学生参与乡土课程资源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学生的实践水平与探究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就是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的清洁,使学生了解时事新闻,还可以与教师一起搜集与家乡文化有关的材料,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在实践中升华情感,熏陶自身。

1.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授课的形式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素质,要求教师克服枯燥无味的单纯讲义式的呆板教学形式,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及其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以加深对政治理论概念的理解。思想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需要,应合理恰当的运用乡土课程资源,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教学中,特意强调了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注重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是适当情况下组织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运用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参观当地的纪念馆、自然景观、红色革命遗址、教育基地等,教师要指引学生在探索发现中求得知识,使学生在走访调查中自己感悟与体会,共同开发政治课中的乡土资源,亲身感受当地丰富的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此外,还可以通过课下布置拓展性作业来利用当地乡土课程资源。拓展性作业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做调查研究、归纳整理资料内容、亲手操作手工制作、设计创新。将乡土课程资源布置到作业中,改变了以往作业繁多又枯燥无味只走形式的状况,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应主动体验与过程的要求,也锻炼了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

乡土课程资源的应用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并施展其特有的魅力。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应用要因地制宜,要通过教师对教材的文本转化,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以及布置拓展性课后作业等形式把乡土课程资源有机的融入进课程教学体系中,并注意选用材料的适时性、德育性、适度性和经济性,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资源品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乡土课程资源服务与地方教学的优势和作用,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效性。

作者:朱效雨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

[2]邹立莉.对区域文化资源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考[J].昭通学院学报.2014(04):90-95.

[3]潘英福.浅谈本土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教学探新.2011(07):44-45.

第5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导入艺术;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在普通人的心中,似乎会留下这样的印象:这门学科知识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枯燥乏味,因而这门课程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授课者结合当前的新课程标准和一些新的教学思维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创新讲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该课程所追求的思想理念才能更加深刻地留在学生的头脑中,才会在以后的生活、学习过程中进行自觉地运用。由此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创新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而作为该课程开端的课堂导入的创新,对整节思想政治课的开展便具有承上启下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1.导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功能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设计一段合理的导入需要教师要精选教学素材,灵活运用恰当的导入方式,在三至五分钟内深入浅出地引入知识主题。巧用导入艺术能够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对整节课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说,导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第一,好的导入具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以故事作为导入,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点,让大家从课下的兴奋点迅速转移到课堂中来,让大家拥有课下活动般快乐的课堂氛围,很好地将导入所产生的兴趣点过渡到授课过程中来。第二,好的导入可以改变思想政治课程的枯燥性,将思想政治课程中抽象的概念,通过简洁的语言描述联系生活中相关的人事物,将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课程中相关的知识、概念,并能将其熟练运用于生活之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而思想政治课程是要将一种新的、正确的价值观输送到学生的头脑中,如果学生对新的思想观念由于不了解而不认同,这将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最大失误,而这种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概念的导入,便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获得新的、正确的价值观。第三,课堂导入作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可以沟通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可以对以前的旧知识进行巩固运用。第四,在课堂导入良好的氛围中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消除隔膜,师生在和谐的互动中进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这样学生在对政治知识感兴趣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教师的喜爱。

2.导入方式的选择

巧用导入艺术是教师处理和整合教材智慧的体现,而导入要达到先声夺人、开宗明义的效果,巧就在于导入方式的选择。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的导入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2.1以旧引新导入

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教材知识逻辑线索清晰,因而学生在学习某一框题前,已经掌握了为这节课做铺垫的很多知识。以前学习到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来说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快地接受新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注意运用这种导入艺术,在讲授政治知识时,要运用先前学到的知识进行导入,既可以巩固以前的知识也可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真可谓一举两得。

2.2设置悬念导入

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猎奇心理,如果抓住此心理特点运用于思想政治课堂导入上,定能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生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采用这种导入方式,应该使导入的内容具有新、奇的特点,要能直击学生们的兴趣点,对学生们想急切知道问题的答案,要引而不发,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只有在学生们积极的思考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3以最近新闻热点导入

时政热点在思想政治课堂导入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根据社会上的时事热点,让学生们对此展开讨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们往往对此类事件有说不完的话,教师要对学生们的观点进行积极引导,从而再进行总结,引出本节课教授的重点内容。这种方式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较之其他科目的优势。

2.4以古今中外故事导入

无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们,对于故事来说都无抵抗力,在故事的情节中可以学习到一些道理。这种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被经常用到的,通过将故事内容与政治中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会使学生们很容易接受到政治课程中艰涩、难懂的概念。

2.5以欣赏音乐、观看小品节目进行导入

音乐往往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人们在接受音乐美的同时对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洗涤。在课堂导入中引入音乐,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们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政治课讲授的知识,改变学生们对学习政治枯燥性的看法,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6以诗歌警句、歇后语等语言进行导入

诗歌警句和歇后语看似简洁短小,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果将这两种方式引入课堂导入中将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文化底蕴也会训练学生们的思维。

2.7演示实验导入

演示实验具有直观性,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了解到一些信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运用这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现象帮助学生们总结暗含的规律,获得新的知识。

2.8以自我实例进行导入

教师的相关方面的信息是学生们最为熟知的。在课堂导入中如果引入教师的自我实例,通过生活中通俗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上的交流,将会对学生们产生极大的切身震撼,也会使学生们在学习政治知识时更加深有体会。

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实例

在讲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框题时,笔者采用了诗歌导入的方式:“诗人卞之琳写过一首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今天我们不从文学的角度欣赏它,请大家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一下,这首诗的描写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由于学生对这首诗有一定的认知度,因而学生经过思考能想到诗人是运用了联系的观点,准确而且细腻的抓住了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与其他事物间的微妙关系和变化。接着笔者总结:“这首诗就印证了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普遍性的世界观要求我们要做到的方法论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个方法论就是我们在第七课的第二框要探讨的内容。”采用这样的导入方式简洁明了,既承上启下,点明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在诗歌鉴赏和思考的过程中感悟新知识,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带入到后续的教学环节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对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高中学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健康发展。因此,一节优秀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便显得尤其重要,好的导入便是影响思想政治课的关键环节,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正确运用导入方式,才能激发学生更好更自觉地接受知识,增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范文

在高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颇。如何克服这些偏颇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和目标、思想政治课特点、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课;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52-02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和学生学习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问题。在高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觉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只顾观点、原理的教学,而忽视了联系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只顾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发展,而忽视了传统的继承;只重视“教”的理念和方法的转变,而忽视了“学”的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只强调教学的个性特色,而忽视一般教学规律的遵循…… 这些不良倾向,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在长期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感悟到,要克服上述不良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确确实实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体现新课标的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有机统一,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具有独特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较的最大特点。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或高效教学,必须抓住这个特点,体现新课标的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有机统一,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的教学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课堂教学不管怎么改革,都不能偏离这个性质和目标。如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觉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等于背离了思想政治课的宗旨,是完全不可取的。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包含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国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有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只顾观点、原理的教学,而忽视了联系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应结合教材教学,及时引导学生关注鲜活的社会生活,并指导学生作一些课题探究。如《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写出心得体会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进行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时,联系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导学生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利用节假日,布置一些探究课题,如《我心目中的学习型社会》、《改革开放30年之我见》等,引导学生从文化、经济、政治、哲学等角度撰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3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在新课程背景下,也存在一个错误的倾向: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教改,把传统的一些有效做法看成是教改的绊脚石,全盘否定。比如讲授法,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甚至批判。但不容否认,讲授法作为教育史上最悠久的方法之一,虽然它有许多不足,但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如讲授法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它有利于大幅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得到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因此,讲授法也有它的可继承性,我们应该将它与其它教学方法充分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合理有效地加以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对其全盘否定显然是不科学的。因噎废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既要勇于推陈出新,又要善于总结和继承传统教育的合理内核,把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扬弃;既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做法,又要防止“否定一切传统”的倾向。

4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坚持有效“教”和有效“学”的有机统一

教和学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由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应该凸显在师与生的参与状态、交流状态、目标的达成状态。有效教学必须把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有机统一和结合起来。我们“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务实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实施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学生必须进行一场学习的革命,转变学习理念和学习行为方式。改变以往“等、靠、要”的陈旧观念和做法,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积极尝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5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坚持遵循教学规律与形成教学个性特色有机统一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教育教学也不例外。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由此可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精通教育原理,自觉探索和严格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特别是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规律。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感染内化、知行合一等。只有当教育者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规律和认知规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教得得心应手,提高教学的效益。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主又兼有知识性的学科,灵魂教育是它最大的特色。因此,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必须体现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知识性与趣味性、思想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使课堂具有感染力和震撼性,便于将知识内化为思想、观念,外化为行动、实践,而不能天马行空,随意发挥。

教育实践证明:遵循教育规律,心想事成;违背教育规律,徒劳无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除了要有个性特色外,同时还必须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做到把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形成教学个性特色有机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2] 刘焱 《构建政治课有效课堂的思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6―5

第7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政治教学;教学效果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通过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发现,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理念为:坚持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展要求相统一;注重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从上述教学理念来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该注重把握时代的发展性、学生的成长性、内容的生活化以及教学的开放化。因此,仅仅从课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是不足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我们还应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思想政治的辅助教学。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1.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不足

从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不高,重视程度也不足,把思想政治课当成死记硬背的理论课程,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2.高中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理解不深刻

通常来说,高中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采取机械记忆进行的,因此,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刻,同时也没有将理论知识的理解放在重要位置,认为通过机械记忆将理论记在头脑中就已经达到了思想政治学习的目的。

3.高中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转化存在障碍

在模拟测试中案例分析题的解答情况也可以看出,学生尽管能够熟练背诵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不能灵活应用,无法对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由此可见,仅仅从课本理论知识出发对高中生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起不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为什么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呢?在以下的策略分析中可以很好地找到答案。

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总体来看,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方面,信息技术就能发挥较大作用。例如,老师在对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2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的讲解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充分利用PPT或微课教学,向学生展示各少数民族的风采以及不同宗教文化的特点等,使学生在了解少数民族和不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线上线下教学。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时效性

教材内容涉及的理论较多,而案例较少,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理论知识的背诵上。然而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教材在设计上不可能将过多的案例与事件插入教材中。其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是出于对教材有效性的考虑,教材内容应该尽量精简,减少赘余;二是由于时事新闻的时间性不允许,通常来说一本教材从编写到出版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政治学科又是与时事关系密切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课本知识进行扩展,可以制作微课,利用互联网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将书本中没有的却与政治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互联网信息的收集展示给学生,如,在政治生活模块中对国体和政体的讲解中,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互联网中的事件作为时事案例引入教学中,达到充实课本知识和拓展学生学习时空的目的。

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知识的灵活性

从高中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对政治知识不能灵活运用,通过政治测试可以看出,很多W生不能将书中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利用上,我们可以通过微课及PPT展示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甚至是视频,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找到案例分析的直观感觉。例如,利用PPT展示或直接在网上搜索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视频并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国家财政的重要性,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财政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等,这样经过多次的反复训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敏感度和灵活性。

总之,信息技术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工具,采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引导学生的活学活用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范文

>>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思想政治课红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思想政治课中影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红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强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各种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更好更快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每一位中学政治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新一轮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course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mprove the level of awarenes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better and faster to achieve the aim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each high school political teacher must face a very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task. Without course resources of broad support, No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it. Therefore, the new reform of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curriculum must fully develop and use a variety of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curriculum resources,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resources use efficiency. Key words:The new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已经为不少老师所重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结构比较单一,开发主体、内容、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研究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帮助思想政治教师改变传统的课程理念,强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从而更好的践行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将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因此,新一轮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二)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特点的需要

思想政治课有多方面的学科特点,这些特点的体现需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这要求课程资源必须富有时代感,能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这需要收集大量先进人物积极进取的事例来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要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就需要大量的思想政治资源作支撑。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迫切需要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需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丰富课程资源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实行应试教育,进行封闭式的教学,过分注重考试成绩,教师、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还应该成为师生丰富和发展课程资源的平台。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最为关键的角色,教师不仅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更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力军。[2]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能深入了解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开阔视野,丰富学科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更能够凸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具体形象,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陶冶情操,满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学生服务的。新课程本着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3]课程资源开发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科学人文知识,而且对学生的人格有重要的塑造功能。由此可见,具备全新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念和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目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

只有具有课程开发意识,才会努力去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全国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多是国家规定好的,不需要开发,很难养成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有少部分教师对课程资源有强烈的需求,但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能力。教师在职前职后培训中对课程资源重视不够。[4]这样就造成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不能及时进入实际的中学教学中,不仅浪费了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而且导致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单一,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单一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被当做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学会的,这样导致学生主动性的丧失。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必须对其有全面的认识,要全方位把握和利用它们。比如,从课程的制约因素分,可分为原生性课程资源、内生性课程资源、外生性课程资源。第一类资源运用较多,第二和第三类运用较少。按存在形式分,可分为有形资源(显性资源)和无形资源(隐性资源)。一般教师对有形资源理解运用较多,对无形资源开发利用较少。[5]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又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教师容易开发和利用的是校内资源,对校外课程资源利用和拓展不够。

(三)对教材的开发利用缺乏创新

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拥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增添删减,调整顺序,因为教材是统一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满足不同学校。[6]但是,很多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不懂得灵活处理教材,仅仅局限于教材,没有很好的从多种课程资源中进行比较,权衡,选择恰当的课程资源教学,使学生更好理解学习。

三、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

1.致力于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网络是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交流共享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强大的交互性以及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课程信息资源,下载相关资料,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思想政治这门课具有自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关注社会新闻,把学生生活中,大自然中、社会中、网络信息中相关资源及时补充进来。[7]网络信息的特点可以扩展学生视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教科书上只有文字和图片.都是一些静态的东西。而利用网络.就能调动学生信息的积极性,把被动的听讲转化成主动的探索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网络上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把自己的既有成果上传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

2.依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学校的特色也是学校的资源优势。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地理位置,也有着不同内部特色,有着不同的硬件设施和校园文化。要依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好学校课程资源的优势能够促进深化学校办学特色。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校的自身特色出发,挖掘学校的特色资源,让学生关注学校。[8]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文字图片,影像,校友的讲述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学校的辉煌历史,感受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气氛。学科教材提供的是学科知识,具有普遍性。而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时要以学生为本,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资源。[9]就赣州而言,其悠久的革命历史,美丽的自然风光,感人的英雄事迹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能促使教学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开发和利用文字与音像资源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这种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主动学习,获取新知识;主张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处理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10]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文字和音资源,选取典型的、富有时代感,通俗易懂的,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学生的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甚至有一些偏见,但经过教师案例的运用,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典型案例,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名言警句、寓言故事、诗词歌赋等课程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11]

4.从教师自身挖掘课程资源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给学生切实的帮助。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师资条件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一个基础要素。要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了解教师具备的素质,专长,开发课程资源时才能游刃有余。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资源首先就需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发展教师专长,及时改变观念,这样才能够使得教师具备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成为资源开发的理想的对象。综上所述,努力发掘教师身上的资源对思想政治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5.努力挖掘学生资源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是为他们服务的。在他们身上也具有很多可供利用的资源,比如说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兴趣、好奇心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象。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素质现状,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贴近学生的学生生活。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2]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要坚持以生为本,力图从情感上打动学生,这样更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6.从社会的需要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然而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教师和学校的责任,更是这个社会的责任。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实现学生的更好发展,必须重视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13]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开发社会资源,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围绕着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发展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2]祁佳:《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第12期。

[3]罗宗耀:《浅谈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03年第4期。

[4]李建军:《试论高中政治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第12期。

[5]梁洁钰:《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注脚:

1.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2.祁佳:《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第12期。

3.罗宗耀:《浅谈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03年第4期。

4.梁洁钰:《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5.倪春花:《浅谈如何搞好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理导航》(上旬)2011年第01期。

6.赵启芳:《浅谈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06期。

7.吕秀惠:《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06年第11期。

8.庄汝刚:《中学政治新课程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教师版)2002年第2期。

9.王永建:《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10.陈淑纯:《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学文摘》2012年第5期。

11.粱佩容:《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第9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64

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开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教研组统一确定一个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课题,任课教师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发挥自己的特点从不同角度理解课程,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同时教研组组织政治教师观摩听课,课后组织大家说课和评课,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在观摩的基础上推出一节优课,再二次上课,再次研讨,集聚集体智慧,形成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观摩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通过两次教研交流活动,我们对于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入的认识。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课程和教学要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发生了变化,作为学习主体,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怎么去学习?成为新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起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的课程也只能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构建,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好“三贴近”原则。

在教学观摩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今后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关注和了解学生实际,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选用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设计,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听着无味,教师讲课好像是教材解读,课堂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通过创新和认真研摩的课,优化了教学策略,让人耳目一新。这类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创设情景或案例教学,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发现和交流中生成课程。在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广泛交流,呈现出生动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和谐课堂生活画面。这种课堂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教师有参与、有点拨、有鼓励,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也能其乐无穷。更可喜的是一部分任课教师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更具有艺术魅力。

这些都启发我们今后教改教研要进课堂,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不断贯彻新课程要求,建设有生命力的课程,不断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整合好课程资源,优化问题设计和教学手段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同一节课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一部分教师局限于运用教材,也有一部分教师补充了课程资源,同时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呈现方式也有区别,最终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存在明显差别。

我们研究认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要从学习需要出发,不断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不仅要利用好和处理好教材资源,还应合理利用校本资源和乡土资源,师生信息交流的资源,而且要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恰当呈现和运用好这些资源。例如,在情景创设、案例教学和新课导入时,我们发现,使用的课程资源越是直观的、生动的、有趣的、贴近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动力,而且它们能诱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注意力,这比单纯的文本资源的效果要好,特别是学生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例如,在学选举这一课时,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组织选举活动,选择恰当选举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任务,汇报成果生动有趣,从而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课堂的人文关怀

在听课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一部分任课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习得,热衷于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实际上大打折扣。我们反思,学习者都是有生命的个体,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都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正如有些教育家提出的,学生不是容器和木偶,而是需要我们点燃的火把。所以课堂内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且我能学,我会学的转变。

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甚至一点风趣或幽默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更亲切、更真实、更值得信任,课堂生活也会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因为这里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看到了希望,而最本质的则是民主、尊重和爱,这也正是我们寻找的课堂生命的支撑点。

总之,通过这种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发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任课教师的观念有所转变,都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交相辉映无不渗透着教师的创新和努力,一部分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生活魅力无穷。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不同的教学理念也在激烈的碰撞。而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刚好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交流平台,通过实践和比较,得到一些共性的认识,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通过这种探索,任课教师既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有利于我们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今后我们更需要不断完善这种教研方式,“同课”要加强集体备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切实把它建设为集体教研的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从而切实提高我们整个教研团队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推动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