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第1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部分患者中易发空洞,多为排菌患者,传染性强,社会危害大,且治疗时间长,护理难度大[1]。2008年1月~2013年5月我科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共40例,经精心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其中痰结核杆菌涂片及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者30例(75.0%),阴性者10例(15.0%)。合并空洞32(80.0%)例。糖尿病的诊断参照1999年WHO所颁布、中国糖尿病学会采用的诊断标准,即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或OGT试验中,2 hPG水平≥11.1 mmol/L。

2 护理体会

2.1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支持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良好的控制血糖,因此需要控制饮食。但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支持治疗是抗结核治疗的基础。所以两种疾病的营养治疗是互相矛盾的。在饮食指导时,要清楚治疗的关键,做好营养搭配,既要保证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素的摄入,又要稳定血糖,不加重糖尿病。因此,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是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点,护士应指导患者合理餐次,科学配膳[2]。进食主张: 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同时应补充微量元素。严格限制糖的摄入。胖者限制油煎、油炸食物。当饮食控制使患者出现饥饿状态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和家属做好饮食控制的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饮食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合理饮食。

2.2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合并肺结核后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大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严重的慢性病,长期的病程除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外,还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压力,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发生自杀等不良事件。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定期给患者进行肺结核及糖尿病知识讲座,使患者对疾病的提高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出现明显情绪障碍的患者,可安排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疏导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

2.3 加强血糖检测:饮食控制 + 运动疗法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最基础措施。血糖的控制是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3]。同时,若血糖控制不良,抗结核药物常不能将应有的疗效充分发挥,从而降低结核病的治愈率。指导患者规律进食,做到定餐、定时、定量,因此,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认识到血糖监控的重要性,每日要严密监测血糖,监测每日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并保持相对平稳,同时控制血糖过程中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4]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医师,医师根据血糖值进行药物治疗的合理调整,加强治疗效果。

2.4严格隔离护理,预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力较低,且多为排菌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因此,在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室内通风,适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严格隔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对患者的预后转归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2.5出院指导: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周期长,出院指导内容多,包括以下内容: ①定期复查。②自我监测血糖。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教给患者血糖仪自测血糖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以便糖尿病患者自行监测血糖、血压等。③控制饮食,合理运动。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两疾病相互影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紊乱,引起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失调,导致机体营养不良、脱水,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的修复能力,而糖尿病患者的代谢产物又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结核病导致的慢性消耗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负担。因此俩病并存使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重,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在这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其痛苦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避免或者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好转率 。同时高质量的出院指导对患者的治疗周期及治疗效果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海鹰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 11) : 87.

[2] 万荣珍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30 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 14) : 45.

第2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本组病例中痰菌阳性率高,空洞病例多,且发生率与血糖异常呈正相关。病情的预后取决于血糖的控制、化疗的疗效以及结核病的轻重。若治疗、护理不当,不仅病死率高,而且痰菌阳性患者传染性最强,对健康人群危害大。通过积极的护理介入和干预,有助于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掌握自我护理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减少复发率,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

饮食护理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关键的一步。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加强营养,增加热量供给,而糖尿病则需控制总热量摄人。因此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一般热量的摄取较单纯糖尿病增加10%左右,补充优质蛋白,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多食新鲜蔬菜,高纤维素食物,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

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病例不断增加,两病相互恶性影响且发病急、病情重、疗效差,故加强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8年12月共收治3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45~79岁,平均55岁。有患者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及2型糖尿病。其中空洞形成21例,65.63%;结核性胸膜炎8例,占25%;血痰及少量咯血5例,占15.63%;连续3次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阳性22例,占68.75%。人院测量空腹血糖在7.6~24.3 mmol/L,平均13.2 mmol/L。肺结核诊断均符合1998年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制定的《中国结核病分类法》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符合ADA与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2临床表现及特点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乏力、胸痛为主,低热、盗汗不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多不典型。特点:①>40岁起病多见,男性多于女性。②均以浸润性肺结核为主,干酪病灶易形成空洞,痰菌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③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均应用胰岛素降糖,部分患者加用口服降糖药物。④血糖愈高,肺结核病变愈严重。

3护理

3.1一般护理 严格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痰菌阳性者应入住单人病房,患者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简单易行的消毒隔离措施,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教育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不可面对他人,用双层纸巾轻捂口鼻,将飞沫包于纸内放入垃圾袋中,统一焚烧。痰液吐入放有0.2%有效氯的带盖痰缸内浸泡消毒后弃去。家属探视时戴口罩,病房内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紫外线消毒1次/d。

3.2饮食护理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助于肺结核的治疗和康复。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需严格控制饮食,而肺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其机体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饮食是既能提供肺结核病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又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本组病例中超过标准体重的患者较少,我们主张总热量摄人比单纯糖尿病患者增加10%左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情、活动量制定膳食原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热量的60%、25%、15%。蛋白质摄入1.5~2 g/Kg/d,并给予优质蛋白质,如蛋、乳、瘦肉、禽类等,主食以粗制米、面及适量杂粮为宜。将一天的总热量按早、中、晚各1/3或早1/5、中晚各2/5进行分配,宜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提倡进食高纤维食物,补充足量的维生索特别是B族维生素。食谱可多样化,应绝对戒烟限酒。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9 mmol/L。

3.3用药护理 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损害是促使结核菌生长繁殖和和病灶复发的主要因素,而肺结核加重胰岛负荷,胰岛素受体功能下降,糖耐量降低,血糖不易控制,两病并发需同时进行积极治疗。临床上抗结核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感药物的治疗原则,主张三联或四联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和有效药物治疗。根据血糖情况,随时调整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的剂量。抗结核药物副作用较多,一些药物会干扰影响血糖代谢和降糖药物的疗效,如异烟肼可干扰正常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使血糖波动;利福平可使D860的降糖作用降低;乙胺丁醇易引发球后神经炎。另外,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护士应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加剂量或停药。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早期低血糖的表现。准确注射胰岛素剂量,提醒患者在餐前用药后按时进餐,并认真检查患者进餐情况。

3.4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有元气胸、咯血、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咯血,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使其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鼓励患者将血咯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吸氧,并准备好抢救物品,如吸引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3.5预防感染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易发生感染。应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泡脚。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内衣,勿抓伤皮肤。卧床患者应勤翻身,同时配合拍背,预防继发感染和压疮的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胰岛素注射部位有计划轮换,防止发生感染。

3.6健康教育 对首次人院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告知其规律服药及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出院前责任护士给患者制定详细的指导计划:①坚持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查。②制定合理饮食计划。③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及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自测血糖,注意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④教会患者预防、识别和处理低血糖。⑤采用运动疗法,在肺结核全程治疗期间,患者应充分休息,病情稳定后,以小运动量、短时间为宜。⑥做好消毒隔离,室内定时通风。⑦指导患者注意卫生保健,预防各种感染及外伤。

4讨论

第3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 耐药;肺结核;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73-02

耐药结核病是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病,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的结核病称为耐多药结核病。耐药结核病可分为原发性耐药结核、初发性耐药结核、获得性耐结核、耐多药结核。诊断耐药结核依据是通过实验室进行痰标本结核菌的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由于此病病程长,一般正规治疗普通肺结核患者疗程需6-8个月,而耐多药病人一般需要18-24个月,而且治疗受药物的限制,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合理选用有效治疗方案是治疗的关键,而精心细致的有效护理干预对提高治愈率及控制病情蔓延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64耐药肺结核患者,经采用合理治疗方案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64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药敏试验及痰结核菌培养示对多种药物均有耐药性。男48例,女16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9.5±2.6)岁。肺结核平均病程6.82年。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本组64例患者中,有46例咯血,12例胸痛,6例明显呼吸困难。其中初发性耐药结核12例、获得性耐结核50例。

2 护理措施

2.1 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含3种以上敏感药物组成新的方案;全疗程应在18-24个月;根据体重制定药物剂量;对药物不良反应做对症处理。

2.2 控制传染源 为以防止耐药、耐多药结核病在医院内传播,首先把耐药和耐多药结核患者与其他患者进行隔离,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隔离,避免相互传染。由于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咳痰要特别注意,患者吐痰应吐在纸上,然后进行焚烧处理,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遮住口鼻,使其在咳嗽时阻挡含结核菌的飞沫飘入空气中,以免污染空气。然后手帕进行消毒处理。家人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尤其病人咳嗽剧烈时更应戴口罩,口罩要每天清洗,清洗以前要煮沸消毒。患者用过的一性医疗用品使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即消毒原毁型原集中收集原焚烧原记录。病人卧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定时空气消毒,实行分餐制,并固定餐具。减低空气含菌浓度,及时消毒处理病人的排泄物,痰、粪便及分泌物,减少耐药结核菌的传播。

2.3 痰液处理 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是的痰液,所以一定要做好痰液处理工作。每日定时为患者发放一次性纸杯,纸杯内盛有10ml消毒液,患者不得随意吐痰,应将痰液吐在指定的杯内,然后由专人定时收回,做焚烧处理,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降低传染率。

2.4 心理护理 由于耐药患者疗程长,而且长时间的医药费用是治疗一般病人的100倍左右,因此增加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对个人及家庭经济负担,并且耐药结核病是长期具有传染性,不能参加工作学习和公共活动,同时受亲朋好友的排斥及隔离治疗,往往患者会出现自卑、悲观、抑郁、不安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耐心细致的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给患者讲述积极配合治疗,不擅自停药和换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实例,使患者打消心理障碍,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

2.5 一般护理 加强营保养及适当休息,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情况来进行运动,当患者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当病症改善后,进行适当的活动。给患者多饮水,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及牛奶、豆浆、鸡蛋、瘦肉等食物,禁吃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休息,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2.6 用药护理 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应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护士应督促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量,遵医嘱服用药物,以免影响治疗疗效,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确保合理化疗的完成,一旦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应报告医生处理,绝对不能自行中途停药,保证完成疗程,达到治愈目的。同时每月定期进行复查1次,包括痰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胸片等。

3 结 果

本组64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明显好转,本组患者9个月痰菌转阴49例,阴转率76.56%;病灶吸收45例,吸收率70.31%;空洞闭合47例,空洞闭合有效率73.43%。

4 讨 论

目前我国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的趋势。耐多药结核病主要导致原因是由于采用单药和不合理联合用药或剂量不足等因素引起,由于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预后差,治疗困难、结核病人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大多数病人失去了治疗的信心,部分患者中断治疗,这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消除了耐药结核病患者负面的思想情绪,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稳定病情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嘱患者坚持规律服药,并做好与家属及周围人群的消毒隔离,一旦周围人群及家属出现咳嗽、发热症状2周以上,常规抗炎治疗症状无好转,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就诊。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病情的传播,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确保合理化疗的完成,是提高治愈率关键。

参考文献

[1] 范炜英.耐多药结核病缘怨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第17卷第34期:75-76.

第4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湖南省江永县桃川中心卫生院 湖南省江永县 425404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护理干预在于临床上如何正确解决评价肺结核并发COPD 患者问题做出探析。方法:本次分析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肺结核临床病例,在进行对比分析后,再对72 例所得资料所提供出的信息,做出具体分析。结论:根据护理干预理论,引起肺结核以及其康复依从性的根源就是虚症,具体可以总结为肺虚和肾虚的综合表现,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

关键词 肺结核;康复依从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和样本分析法,选取了我院对7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分析研究,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并作出总结,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治疗作出理论依据。本次调研共抽取72 分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其中I 期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 例,Ⅱ期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 例,Ⅲ期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 例,72 例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变部位主要分为肺实质、肺门及纵隔、胸膜3 大部分。以往文献对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 征象的全面分析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确诊的肺结核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CT 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2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调研法和样本分析法,将抽取的72 例研究对象的临床病历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的职业、病史、影像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和总结。随机抽取72 例矽肺并发COPD 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然后对这些病例进行样本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日常的治理,参照组不接受护理干预治理。实验组的患者服用服根据由胡颓子根、紫石英、沉香木、山萸肉、桃仁、红花、川芎、干地龙等药材配合气血调节配置的中药,患者均连续服药4 周,参照组未服用任何中药产品。

进行研究的样本: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5~85 岁,平均年龄72 岁: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17~36 年,平均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25 年。

经检验数据表明,肺结核并发COPD组与正常老年人组营养状况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性。二组疗效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分析

单位时间内治疗到人体内的毒素和微量颗粒的超标,当这个指标超过正常的阈值,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会造成药物制剂整体的刺激性增强。这种强烈的刺激对于年纪较大的、身体素质较差的、体质比较敏感的患者而言,都有可能引发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对比分析中发现,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年龄组成、身体健康状况、疗风险大小等进行药物浓度以及药物种类的选择。年纪相对较大的,身体较为虚弱的,需要尽力控制药物输入速度以及药物配给,以保证其身体健康,年富力强和身体健康较为强壮的可以适当增加药物输入速度;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的结合药效较长以及药效较短的药物,合理搭配使用技巧。

对慢阻肺患者护理采用三级护理监控网络,运用Braden Scale 评分量表进行客观的评估。护理工作人员需加强工作责任心,实施连续性观察护理及记录,护理组每周回访,再评估,实施。具体分成三级进行,第一级为责任护士,主要负责下面的工作:对入院患者( 卧床或坐轮椅) 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后填写对慢阻肺患者报表,提出护理措施,并报告护士长复核,在患者入院后48 小时内报护理部,采取的护理措施;第二级为病区护士长,主要负责督查责任护士对慢阻肺患者措施的落实情况。参加每日早晚床头交班,观察对慢阻肺患者变化,并提出对慢阻肺患者护理措施的修正意见,讨论研究下一步对慢阻肺患者护理的措施;第三级为指控检查小组,由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和相关的医生组成,主要负责对对慢阻肺患者护理的监督,对疑难问题的讨论。

3 结论

根据本文的研究,在护理干预的选择上,可以以太子参和冬虫夏草为君药的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这些食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肺虚和肾虚的状况进行良好的调整,能够使得人体内脏之间达到阴阳平衡。护理干预疗法上建议,发病时需要抗炎,抗过敏,止咳化痰,定喘等治疗,如服复方甘草片。平时需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如口服蛤蟆油胶囊等。

参考文献

[1] 张庆团. 老年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亚太传统医药[J].2013(02).

[2] 谢秉煦.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肌康复疗法[J]. 中国内科专家经验文集,2012(04):56-57.

第5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肺结核;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31-01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肉芽肿性传染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慢等特点,该病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若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生感染。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的化疗是治疗结核病成功的关键[1],而结核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2]。由于服药时间长,在治疗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某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从而影响了肺结核的治疗效果,造成初治失败,产生许多难治,复治患者,因此找出影响因素,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l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其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12~82岁。在住院期间,通过进行影响治疗因素的分析,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2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①痰结核菌检查阳性;②痰结核菌阴性,胸部x线检查有典型的活动性结核病变;③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④疑似患有肺结核患者经x线检查后,可排除其他肺部病变者;⑤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胸腔积液,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者。凡符合上述五项中一项者即可诊断为肺结核。

1.3影响因素

1.3.1心理因素:肺结核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肺结核有一种讨厌、恐惧的情绪,担心传染给他人而受到嫌弃。表现为紧张、焦虑、自卑等心理,不愿与周围人交往,与外界隔阂,对人际关系产生畏惧感,导致忘记服药频率增加,致使服药依从性差。还有一部分患者,看到有复治、难治的患者,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

1.3.2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缺乏对所患疾病知识的了解,不能正确的理解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治疗的重要性。在服药期间,病情稳定,症状减轻或消失,自以为治愈而自行停药、减量或出现漏服的现象。少部分患者因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造成依从性差。

1.3.3药物的影响:肺结核患者多种药物联合,疗程长。大多数患者认为服药是负担,出现抗药心理,使服药的依从性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使服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出现随意停药、减药的现象。

1.3.4社会支持:对于病情反复、病程长的患者,周围人群不愿接触而关注度下降。家属因精力疲惫而抱怨、疏远甚至冷落,患者缺乏关爱,封闭自我,导致服药依从性更差。特别是老年患者,自觉成为家庭的负担,产生自暴自弃心理。这都会导致患者服药的不依从性。此外,某些家庭收入较低,经济拮据,而出现不规范或中断治疗的现象。

2护理措施

2.1心理疏导:心理和生活态度的不佳状态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疾病的康复必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有效、及早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还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3]。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积极和患者谈心、沟通交流,及时评估、掌握其心理状态,根据年龄、社会背景、接受能力、文化程度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从而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同时经常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其内心感受,安慰体贴患者,解除其思想顾虑。在与患者交流中,合理运用语言和行动,耐心倾听其诉说,一定要有目光接触,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其信任度,利用治疗效果好患者的现身说法,消除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的恐惧感、孤独与自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4]。

2.2 加强疾病的健康教育:肺结核的控制除了与合理治疗有关外,还与患者具有的健康知识、信念、遵医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关[5]。详细、耐心向患者讲解肺结核的病因、病程、用药的疗程及隔离措施,特别强调长期、规律服药、定期复诊的意义,消除麻痹大意和轻视疾病严重性的心理,提高其服药依从性,真正使患者对病情、治疗、转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通过正确合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认知、态度、行为发生变化。让患者知道早发现,早治疗,以及坚持正确合理、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否则初治失败,成为难治、复治患者,增加经济负担。在宣教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社会背景、接受能力、文化程度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循序渐进,不使患者的角色太强化。

2.3重视药物治疗的护理:服用抗结核药后,可能会引起机体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因此要重视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详细向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使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出现症状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于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积极的预防,及时发现、处理、治疗。如改变服药时间,配合使用保肝药,根据医嘱改变给药途径,保护胃黏膜药物等以减轻不良反应。通过反复讲解和有效沟通,使患者正确理解并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不能自行停药,特别对于某些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及认知能力差,要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提醒、督促,养成自觉服药的习惯。对于患者的配合应给予充分肯定,以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2.4建立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社会、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对帮助患者按医嘱用药有着积极的意义[6]。在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减少对疾病的无知而产生恐惧不安感。家属要经常关心、安慰、开导、鼓励患者,给予精心的照顾,督促按时服药,对全程用药中出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解决,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家庭干预可促进患者的人际交流,增加医患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减少被动治疗和说教的束缚,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7]。

2.5做好出院指导:出院时通过指导要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治疗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嘱患者万勿漏服、随意减量、擅自停药。对漏服或服药呕吐者,应及时补服,保证治疗效果。可以制作小卡片注明服药种类、时间、剂量,放于醒目位置,或用手机设定闹钟,提醒及时服药。嘱咐家属监督服药情况,服药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与医院联系、复诊,定期复查肝功、胸片。告知医院联系电话,以便随时联系、咨询。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的慢性传染病,在治疗过程中防止飞沫传播及坚持服药,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通过对肺结核患者服药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使患者及家属对肺结核病的知识、治疗方案、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更重要的是患者的配合和家属的监督。只要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定期复诊,才能有效地治疗肺结核,提高治愈率。总之,应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疗、转归有一个科学认识,才能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杨敏,胡霞.徐金明,等.循证护理在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8):69.73.

[2]巫菊仙.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阂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93―294.

[3]姜云.护理下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 2008,13(12):1679.

[4]李玉慧,宋晖.肺结核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的探讨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6):171―172.

[5]孙黛,陆金松.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2):52.

[6]刘庆云,童海英,华佩莲.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14.

第6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肺结核并咯血

【中国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26-01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遗漏项目,缩短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1]。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据WHO报告:全球约20亿人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有肺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发病例800万-100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约300万,而咯血窒息是致死的主要原因[2]。我院自2011年1月开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具体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10月在我科住院的78例诊断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25-72)岁,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22-69)岁,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病变情况及治疗方案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进行护理评估,确定护理诊断,实施护理计划。实验组患者自入院开始就进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根据制定好的CNP表完成标准化的治疗和护理分别在疾病的不同发展时期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有时间性、连续性的健康教育。

2.1制定评价相关表格:制定健康教育的CNP效果评价表,表中选择与本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共10个项目的内容,每项设全部掌握、大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4个选项,,标准分为100分,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主要涉及患者对护理人员语言、操作技能、工作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的评价,护理服务综合评价包括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另外,还制定了治疗依从性调查表,情绪状态调查表。主管护士、主管医生每日按照路径表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的需要、病情进行评估,落实措施,评价效果,及时检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评价路径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记录偏差。由护士长实时进行监督、指导、评价、及时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补充和完善。

2.2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内容:入院当天:如肺结核并大咯血急诊入院则进行有序的抢救,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防止呼吸道梗阻,吸氧,按医嘱使用止血药,准备好开口器、压舌板、吸痰器及急救药品,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包括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以及饮食、休息、用药指导、止血方式及目的,向患者说明病情,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坚强的信心。

疾病发展各阶段的相关健康指导:肺结核并咯血的出血活动期、出血停止期、恢复期、出院时,分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帮助病人了解有关引起肺结核并咯血的诱发因素、预防、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自我护理知识。介绍有关隔离知识,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规则用药,完成疗效,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3结果

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各项指标对比情况

从汇总及数据计算后的结果来看,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比对照组下降504元,下降了12.1%,患者健康知识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4 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4.1提高了工作效率:临床护理过程程序化,明确规定了每天的工作,避免了因各种原因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而且可以督促护士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路径表的记录中,用“√”的形式记录,流程化的表格设计,使护理记录简单易行,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由过去每天占工作时间的10%下降到5-6%,使护理工作更便捷,效率更高。

4.2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肺结核并咯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致死率高的特点,我们在护理研究的过程中针对这些患者,在如何进行治疗及护理,何时该做哪些检查,以及哪个阶段做哪些教育内容等目标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评价每天的护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与否。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使护士由被动、机械地执行医嘱转变为主动、有计划性和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让患者享受最全面的护理服务,尤其是相关疾病健康保健知识内容方面,保证了护理质量。同时CNP是预防医疗差错的有效方法,也可使差错责任人更加明确[3]。

4.3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实行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工作程序,增加了护患之间的交流,还能够进行科学、规范、安全、程序化的护理和健康指导,使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自觉地参与到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来,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从而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雪丽霜.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47-549.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6.

第7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肺结核 咯血 护理干预 窒息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18-02

结核病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属于高发国家,患病人数仅次于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症状之一,有些患者长期反复咯血,痰中带血,特别是合并空洞及耐多药的肺结核患者,大咯血能在短时间内引起窒息或者失血性休克[1],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有效的护理是预防咯血发生及防止窒息的关键措施。我院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45例肺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在23~62岁之间,平均45.6±4.3岁;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在25~64岁之间,平均44.3±5.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经临床直接痰涂片检查、结核细菌学检查、胸部X线摄片,病理学诊断为肺结核,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窒息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通风、稳定患者的情绪,保证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咯血量小的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鼓励患者轻微咳嗽,口中残余血液尽量咳出,不要留在呼吸道内,避免引起大咯血,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出血停止后再轻微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抬高床头,减少肺循环压力,使血管收缩,有利于血液的咳出,护士轻拍患者的背部,教会患者咯血的方法。

1.2.2 心理护理 肺结核患者并发咯血,心理没有准备,会产生恐惧、悲观、绝望的情绪,特别是初次咯血的患者,心理紧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流加速,肺循环血量增多,可能引发大咯血,此时应稳定患者情绪,向患者讲明咯血的严重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3 窒息时的护理 窒息是引起肺结核咯血死亡的直接原因,大量咯血血块聚集引起呼吸道堵塞,患者供气不足,导致患者缺氧死亡,因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治疗的关键,如发现有窒息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备好急救药品,患者头低脚高位,轻拍患者背部血液排除体外,必要时给予电动吸引器,吸氧、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困难[2],牙关紧闭时,撬开牙关,垫牙垫,通过口鼻腔插管至咽喉部,进行吸引,清除积血,解除窒息。护士要与医生密切配合。

1.2.4 药物护理 肺结核患者大咯血时如不能及时止血,会引起患者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因此积极预防出血是治疗的关键,垂体后叶素是血管收缩剂,能兴奋平滑肌,使小动脉收缩,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的病情,咯血量及血液的颜色,如有不适立即报告医生。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和率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发生窒息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发生窒息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窒息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咯血是肺结核最常见的并发症,大量咯血不仅可引导患者窒息、失血性休克,严重时可引起患者死亡,及时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咯血有诱因及季节因素,开始时有很多典型症状,要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咯血高发时间,主要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情绪变化,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用药后的反应,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做到有条不紊,减轻患者的压力[3]。窒息是大咯血患者死亡的最直接的原因,迅速有效排除呼吸道内的血液是防止窒息的有力措施,大咯血要观察患者的先兆,早期先兆有咯血突然中断,出现胸闷、精神紧张,烦躁不安,患者需要坐起呼吸,喷射性大咯血突然终止,伴有呼吸困难,或者从口腔中喷射出少量血液后患者目瞪口呆,护士在遇到上述情况后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张菊艳.肺结核大咯血的抢救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l:l02.

第8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关键字:人性化护理;肺结核;应用

肺结核又被称为“肺痨”,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乏力、低热等。由于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治疗中必须遵循早期、适理、有规律、全程的原则,这就决定着肺结核患者需要更多的细致关怀和人性化护理,并且对护理过程中的要求也较高。本文研究中笔者对人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观察,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2例,女生18例,年龄为20-76岁,平圴年龄为52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为23-75岁,平均年龄为48岁。排除有入院昏迷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有问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状况上都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l.2方法

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护理需求及健康教育方面实施人性化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洁净、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治疗环境,并针对患者恐惧、焦虑等情绪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为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向患者讲解了肺结核与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患者在医嘱下能积极配合治疗,接时用药及预防传染,针对咳嗽患者给予止咳祛痰疾药,对痰多者采取引流,对喉痒者采取局部超声雾化蒸气湿化[l];对发热者定时测量体温变化,嘱咐患者多饮水,多休息,患者高烧不退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对于盗汗者常更换衣服、定时擦身;因患者休息和饮食方面对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有直接关系,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指导其科学饮食,并制定合理的活动和休息计划。

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应止痛、止咳、退热、预防传染的基础护理,并指导患理合理饮食、活动和休息。

l.3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数据资料,以P<0.05表示为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患者情绪影响比较结果如下图1所示,观察组患者情绪相对稳定,心理上的恐惧、紧张、抑郁等情绪明显比对照组少,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面对的各种不适都能忍耐,与对照组相比,除焦虑情绪之外,其他项目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结核主要是由结核分肢杆菌所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低烧、咳嗽、胸痛、咳痰、咯血、盗汗、体质下降、食欲不振等症状。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由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所带的结核杆菌进行散播。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症状护理、基础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本文中研究中对观察组进行了人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制订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措施。

肺结核病灶炎症能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并且通透性增强,空洞血管瘤破裂或小血管损伤会引发咯血,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对于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容易因大气道被血块阻塞而引起胸闷、烦燥、发绀等临床体征。对于有窒息倾向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应随时注意观察观,以便情况严重时及时实施抢救。由于肺结核治疗历程较长,患者接受长时间的化疗机体会出现乏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映[2]。对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关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严重时应告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同时,由于肺结核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往往心理上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对医护人员寄托着希望,依赖性很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止痛、止咳、排痰等基础护理的时同,更要观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经上述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患者情绪相对稳定,其心理上的恐惧、紧张、强迫、抑郁等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对于治疗过程中各种不适都有较强的耐受性。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起到积极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第9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 小儿肺结核;护理

1 小儿肺结核病因

小儿肺结核的病因就是结核菌,其结核杆菌初次侵入机体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结核的主要类型。小儿年龄愈小,感染率高,故病变愈明显。稳定病灶的形成,只有两个途径,人体感染结核病菌,自身的体抗力控制或消灭菌体,形成未定病灶;二,经过药物对症治疗,控制结核菌。2 临床表现

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在肺部形成渗出性病变,病变分二类:一类是渗出性病变属于急性、活动性阶段的结核病变身;二是比较稳定增殖性病变。渗出性病变以炎症细胞、单核细胞及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比较稳定增殖性病变以结核结节及结核性肉芽肿为主;肺部原发病灶多发生于右侧,肺上叶底部和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小儿机体处于高度过敏状态,使病灶周围炎症范围扩大,从原发病灶范围扩大到一个肺段甚至一叶,小儿年龄愈小病变愈明显。其病症预后良好,也可继续发展甚至恶化,从而导致干酪性肺炎,血行播散或结核性胸膜炎。

2.1 除了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高热,通常是慢性较长期的低热,发热时间通常在下午4时-8时。

2.2 精神不振、烦躁、哭闹、睡眠不安、盗汗。盗汗指在不知不觉中醒来时衣服已经湿透。

2.3 干咳或轻度呼吸困难、婴儿还可以表现为体重不增或生长发育障碍。

2.4 可出现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及一过性多发性关节炎。

2.5 胸部X线呈中到重度肺结核病变者,50%以上可无体征。如原发病灶较大,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有少许干湿罗音。婴儿可伴肝大。3 治疗原则

抗结核治疗遵循的用药原则:早期治疗、联合用药、.坚持全程、规律用药、剂量适量、分段治疗。4 护理评估

4.1 健康史 ①详细询问结核病接触史;②是否接种卡介苗;何时接种,接种是否成功;③近期是否患过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等;有无营养不良、佝偻病、过度疲劳。

4.2 身体状况 ②症状评估:起病缓慢、午后低热盗汗、食欲不振,乏力等中毒症状,重病症出现百日咳痉挛性咳嗽;②护理体检:询问观察精神有无懒性及纳差、明显消瘦、面色苍白或萎黄,颈部淋巴结有无成串肿大及伴肝肿大,部分患儿出现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粘膜红斑等。

4.3 心理社会状况分析 经药物治疗原发病症预后良好,但由于病程时间长,需要服用药物控制病情,牵扯精力多,经济负担重,很多家长当患儿症状不明显时,不坚持服药,因此,强调评估家长对病情的重视,服药,隔离知识的了解及经济所承受的能力。5 护理诊断

①体温过高与中毒有关;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纳差疾病消耗过多有关;③活动无耐力与结核杆菌感染有关;④焦虑与时间长隔离有关;⑤知识缺乏;家长及患儿与服药与隔离的知识。6 护理措施

6.1 生活护理,保证营养供给。由于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钙质的食物,多饮水及水果,来补充水分,加快毒素排泄和降低体温,促进机体修复能力和病灶愈合。并观察饮食量,计算每周热量,定期测体重。

6.2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急性期患儿不要蹦跳,要卧床休息;急性期过后可适当地在室内、室外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减少体力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6.3 保持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内温度控制在18℃-26℃,湿度控制在45%-65%,病室内在保持安静、清洁。

6.4 密切注意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定时测温,发热患儿采用物理降温,给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用25%-50%酒精擦浴,遵医嘱给予解热药物,体温过高防止惊厥,如持续高热不退,脉搏快速,呼吸急促,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有效处理。

6.5 观察患者儿有无咯血、窒息先兆现象,一旦有咯血,患儿出现哭闹,可能导致喉头痉挛,咯血不畅,呼吸道阻塞而致窒息,立即患儿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安慰患儿情绪松弛,配合医疗救治。

6.6 预防感染性传播:急性期进行呼吸道隔离,病房分为隔离区域:①急性期肺结核病室;②一般结核患儿病室。接触急性期患儿,要穿隔离衣戴口罩。对患儿使用的餐具、痰杯等进行消毒处理。对病房要定期进行消毒,病房每日通风至少3次,空气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禁止接触急性起患儿传染病人,避免患儿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6.7 由于抗结核药物对肝肾损害极大,密切注意观察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对患儿进行肝功能、尿常规检查,同时观察患儿有无听力下,眩晕,运动时失去协调等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为决定是否停药或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6.8 心理护理 住院环境极易对患儿产生恐惧感,并由于病程时间长,患儿常拒绝治疗检查及拒食,担心别冷遇或影响学业,护士要主动与患儿做朋友,以鼓励语言,使之对自己产生依赖和安全感而配合治疗,治疗时间要集中,尽量以讲故事、提问题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尽量为患儿减少痛苦。并对家长讲解疾病知识和预后护理,做好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