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

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

第1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

最近,我们学校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新粉刷的白墙上总是能看见几个漆黑的鞋印;水龙头正开着,清澈的自来水哗啦啦的流下来。但用水人却不知去处,清澈的水就这样浪费了;校园的地面上总是有零零碎碎的小纸片……

这些问题都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这样的:有些同学是因为顽皮,所以在墙上留下了不雅观的鞋印;洗手的小同学洗手时总爱把水龙头开到最大,弄得水花四溅,而且洗完手后还不关紧;有一部分男同学,下课后就是喜欢撕纸玩“天女散花”,再加上最近下了几场大雨,小纸片都粘在地上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纸片在地上…… 我有一些建议,能使校园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变少:

1、在白墙上贴上“墙的洗衣服也怕脏”的环保提示。

2、在洗手间里写上“一滴水,等于生命之源。”的标语。

3、看见有人撕纸时,值勤老师和值日生应该立即上前阻止,并对他施行一个小惩罚:扫干净,然后放走他。对于屡教不改者,将叫他的班主任来认领回去,实行教育。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校长领导们能采纳,并一其做到!

第2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学;写作方法;合理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12-01

一、写人的方法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一般来说,在要求写文的题目中,必须要通过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点,鉴于小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还不高,所以可以按年级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写人的要求首先是写外貌,语言,动作,这些比较直观的方面,然后再上升一点,通过写事来反映人物的某个特点,并尽量试着把事件写完整,写好。到了高年级,就要通过更多方面来刻画人物,从外在的上升到内在,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节描写等等,这就要求小学生们有足够的语言积累,写作逻辑和思维,同时还要通过几个事件来提炼一个人物的特性,要求更高,写作难高更大,但这种由易到难的方法,对于不断成长的小学生们而言,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前期的积累对后期的提高必不可少。

比如关于动作描写,老师要强调两点,一是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二是要写准确,要找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再比如心理描写,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

二、写事的方法

写事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这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那么,这就需要老师们的科学引导了!

首先,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其次,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最后,对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三、写景的方法

景物描写对小学生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壮丽的山河,奇妙的大自然描写需要丰富的语言和深刻的体验。所以首先写景前让小学生们学会观察,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角度不一样,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除此之处,还要借助想象力,在写景的时候,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力。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

四、物品的写作方法

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就是物品最基本的写作方式,物包括动物,植物,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类型不一。大致而言,要写物,首先抓住特征。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 其次,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从外到内的顺序,或者从空间的角度,由近到远的顺序;最后要说的是,写物品也需要想象力,要让所写的物品更加具体生动,就要大胆想象和描绘,这样才有更强的感染力。

比如,如何写小动物?小动物是大多数小学生的最爱,那么如何描写小动物,可能对小学们而言就有难度了!小动物首先要写外形,静态时候的小动物的颜色,外形,个头等等,然后再看动态的小动物,跳跃,飞奔等等,这时候为了描写需要,就更要求小学生们使用一些比喻句或者拟人句来为作文加分,让描写显得更生动,更形象。

再比如,我们每天身边有很多植物,小学生最先想到的就是花草树木的样子,但要将这些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大家可能会感觉无从下手,甚至觉得没话可写,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关于植物的作文呢?首先要仔细观察。

在下笔之前,要引导小学生们针对性地观察植物,观察的方式从致有以下几种:

1、按形状,从外到内,先看外形,再看颜色,枝叶,细节特征,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2、从整到零,先看植物的整体特征,再看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同样做详细的纪录并可以突出感受深刻的一两部分。

3、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不相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

第3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综合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76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作文也能极大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即使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现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一些对策略。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三大大问题

1. 钻研少目标少

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只重基础及阅读教学,却忽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思想上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在写作教学中多花心思,不去思考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对于写作教学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2. 练习少改评少

每周的作文课基本上都被“侵占”了,因为教师根本没从根本上认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即使好不容易让学生练一次,教师也是把作业堆积在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批完,就是批了,我们也可以发现只是教师的几句简单的评语,有些标点符号、语法结构都还是错的。

3. 真实少情感少

学生的作文应当与文学作品有所区别。有的教师主张让小学生在作文时编造内容,虚构情节,这未必妥当。作文教学,特别是初中的作文教学,主要应当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只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才有助于他们打好作文的基本功,才有助于写作素材的扩大,才能为日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真实,学生的心才能融进去,只有源于真实的生活,学生的写作才会迸发出心灵的火花,可是我们教师往往忽视了让学生用心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对于事情的切身体验。

二、针对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

1. 潜心钻研,明确目标

从学生当中搜集信息,了解学生的写作困惑,思考解决之法,促成思想的改变和教学行为的改善。加强自我研修,提高自己的写作教学水平。明确写作教学目标,针对目标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选用相应的题材,教授相应的写作技巧,以完成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写作目标。

2. 精讲精练,精改精评

我们教师应该系统的讲授,创设机会让学生多写多练。学生缺乏写作欲望,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素材少,我们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实际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有材料写。譬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春秋游、野炊、班级辩论会、社会调查、作文比赛、演讲会、故事会,举办手抄报、黑板报比赛和读书活动。当然,活动前应认真设计,力争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通过活动后学到一定的知识,得到美的感受,丰富写作内容。注重修改讲评功夫锤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的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点点成功。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帮助他们捕捉灵感,三言两语,点拨暗示,碰撞激发,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创作激情。教师指导既不是包办代替,也不是撒手不管。修改作文,力求形式多样多变,不要老路子老搞法,学生自我反思修改与互改结合,教师修改与学生修改结合。评语要以鼓励、肯定为主,评语要充满激情,学生看到后倍感振奋,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讲评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方法要多样,课堂对话要全面。

3. 源于真实,投入情感

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说;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快的,则必须是本于内心和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他们还说,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不造假,是对作文的起码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对这一点,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

那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情感呢?我们要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西晋的陆机在他的《文赋》里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自然界中有许多无限美好壮观的事物: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雨雪霜雹、花单树木、飞禽走兽、山川河流、四季风光、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既能陶冶人的情操,产生美好的情感,也能使人产生创作的冲动。学生直接面对大自然,不时有新鲜的感觉,因而不时有美的发现和美的体验,并且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欣然落笔,往往能写出极好的文章。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作文中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们也在作文中不断地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天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因此,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

只要我们精心钻研,不断探索,写作教学就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高中作文教学随笔[J].学周刊,2014(2).

[2] 张碧琰.农村高中作文教学对策初探[J].文学教育(上),2013(12).

[3] 韦兴洲.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第4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

那是一项世界自然遗产,由西南而华南而华东走向,从青年期而壮年期而老年期过程,以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处极具代表性的丹霞发育提名地,系列组合而成。

申报世界遗产,从一开始,各地都热切期盼并努力追求文化型项目,对自然类项目相对比较冷落,这固然受客观条件限制,但一定也与某些认识有关:大自然不包含具体的人类活动内容;突出推崇中国文化更容易锦上添花。

一般而言,许多人把奇山异水仅仅当作纯粹的自然风光。其实,当人们把自然风物作为景观,就已经具有主观色彩,已经具有文化因子,只是抽象一点罢了。

我们遥远的祖先从对自然的崇拜起始来记录历史,从对自然的认识来创造科技,从对自然的描摹来创作文艺,从对自然的解释来阐述思想。

即就中国古代文学讲,《诗经》、汉赋、唐诗,有多少是在大自然中汲取出智慧,演绎了对生活方面、艺术方面、思想方面、哲学方面甚或方面的思考。中国的山水文学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地丰富,涌现出像谢灵运和王维、孟浩然、李白、白居易以及苏轼这样的伟大文士。我们现在不也是常在讴歌山岳、海洋、草原、峡谷甚至荒漠吗?

人们发现大自然的美,感叹大自然的美,是因为它给予人感受,给予人启示,给予人联想,给予人愿望,进而给予人改变现实的力量。

我们实在应该读一读有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文献参考价值的志怪古籍《山海经》,那里面记载了民间传说中的山川地理知识,延伸于民族、道里、物产、祭祀、巫医等内容,尤其对矿物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然后也更应该读一读北魏时期的《水经注》和明清的地理笔记丛书。我们不是设立有自然保护区以及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森林公园吗,其初衷只为保护,不包括学术研究和更广泛的科学知识的传播吗?

具有风景观赏价值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同时更有科学价值。那么,我们现在就不妨来读一读有关中国丹霞的资料:

――在地质和地貌学上的丹霞定义是:一种地貌景观,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中国丹霞是一个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整体为临水型峰丛―峰林景观,被天然森林广泛覆盖,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丹霞景观的例证。

――依据世界遗产标准,中国丹霞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即美学价值、地球科学价值、生态学价值与生物多样性价值:发育了绝妙的自然景观;是反映地球大陆地壳中生代以来演化特征的杰出范例;有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中国丹霞满足了世界遗产标准:自然现象具有罕见的自然美;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物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

多深刻的阐述,我们以前的科学知识的贫乏由此可见一斑。

好多年前,我去参加浙江江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审会,实地考察时,曾沿着陡窄的栈道攀上标志性景点“三爿石”中的郎峰,记忆十分深刻。申遗那会儿,我又去了江郎山,但对丹霞地貌特征上的突出的孤峰以及狭窄的巷谷、巨大的近垂直的石墙,印象不是很明确清晰。后来,我也去过江西龙虎山和广东丹霞山。此次到贵州就要到赤水看丹霞景观,我希望自己有完整的认识。

赤水市因赤水河而名,赤水河因丹霞而红。赤水丹霞是笼统的概念,它的面积在6处组合地中最为广阔,区域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或有重叠。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核心保护区并没有这么大,里面呈现的是青年期破碎山原的高峡幽谷,分布有赤壁、峡谷、瀑布、岩腔和大型崩塌巨石等发育齐全的景观,而壮年期起伏跌宕的峰林峰丛、老年期舒缓流畅的清秀山水则在其他五地。总体而言,赤水丹霞的发育美丽的景观在丹霞和瀑布,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不过在我看来,震撼之余更多平静,因为这地方大都有村子闲适、和美、静谧地坐落。

游赤水丹霞,以市区为住宿地,每天一个景区。

第一天去杨家岩。杨家岩洞崖丹霞和佛光岩墙面丹霞曾作为申遗的景观代表,我在《世界遗产》杂志上看到过。杨家岩洞崖丹霞崩坍了一部分,巨石的分裂磊落让人感叹自然的伟力。这处叫做“丹霞长廊”的,内凹而敞露的崖穴壁上有自然风化成如云如霞、肖物肖像的壁画石刻,这种地貌最先在广东丹霞山被学者研究,故称“丹霞地貌”。观音沟散布着瀑布群落,可作一帧帧半边一角的小景,印象深的是“溪谷琴韵”,流泉周边有鸟声掠过。

第二天去十丈洞。十丈洞是一条瀑布;十丈,言其极高、极大;洞,疾流,当地人即指瀑布。人说,水浩大时,十丈洞的流量超过贵州标志性景点黄果树瀑布,可惜我估摸不出。远远地站着,衣衫也湿,只觉得动地的水声使山林愈发静美起来。燕子洞前流过赤水河支流,岸石坡地呈现的丹霞色特别红,河床映衬得水流也特别红,红得人会起疑惑。

第三天去四洞沟。据说,赤水丹霞区域内有3000多条瀑布,我想,不论以高宽比例或倾斜角度,还是有无跌水潭或水流与地层倾斜方向划分,跌水的外观恐怕不会那么多。这里的水帘洞、月亮潭、飞蛙崖、白龙潭一线展开,有垂帘型、细长型、无理型、逆斜型,其实因为落水之潭有树石各异而形态精彩而令人思绪灵动。

第四天去金沙村。金沙沟一带有桫椤保护区。桫椤的出名珍贵在于它的古生态环境与丹霞形成同期,能遥想茫茫冰川期与恐龙化石并存的时代,但不一定非要在丹霞地区才能存活。桫椤由木本蕨类而生长成树木,茎干顶部有叶柄,叶片密被交织地向下弯,风姿属于山野美人一类,我在广西、海南、福建都有成片的野外所见,却很少一两株、两三株地在典雅园林中发现。桫椤之外这里多楠竹,农家制成筷子出售,我挑了一把清水的、方首圆足的,虽然连土宜都称不上,却可资纪念。与农人闲聊中我异想天开,建议在筷楞处烫印远古的两大标志桫椤与恐龙,农人愕然而茫然。

第五天去佛光岩和丙安古镇。佛光岩一带地质沉降急剧,切割典型,以五柱峰为主体景观,有宝塔状、城堡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峰林状等地貌。佛光岩瀑布倾斜而下,高度为赤水地区之冠。丙安是重要驿站,过去商旅云集,现在游人云集,有一街酒香。

居然在赤水游了五天,自己也想不到,但觉得值,不虚此行。

临了,再读一读“申遗”时国际专家对我们“自然国粹”的考察评价: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地理系教授、世界喀斯特专家保罗・威廉姆斯:“赤水丹霞……适宜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公园。”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地球和环境科学院罗伯特・瑞博士:“赤水的确拥有非凡的自然和美学价值……很好地展示了现代侵蚀地质过程证据以及绝妙的切割砂岩地貌景观。瀑布也非常绝妙。”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喀斯特地貌与洞穴工作组主席J・安德森女士和保护管理专家R・安德森:“赤水丹霞同其他同等地貌相比,有杰出的表现,保护区和提名地中的核心区保护得很好,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丰富。”

――英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学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聘专家约翰・马敬能博士:“我毫不怀疑该提名可以满足第七、第八条关于自然美和地球历史的评价标准。我同样认为其十分契合第九条关于生态过程的评价标准。”

(本文摄影:袁建平)

Guizhou is famed for the splendid glory of Danxia Landform along Chishui River. Danxia Landform was first identified by Chinese geologists in the 1930s after their intensive studies of Danxia Mountain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the south of China, hence the name.

At first, some snickered at the discovery believing the scholars had disregarded the basics of geology and got it all wrong. However, the classification has survived. Nowadays, Danxia Landform is academically recognized. In 2010, Danxia Landform of China was designated as a world natural heritage.

One swath of the landform stretches from the southwest to the east of China. The six sites included in the designation represent different ages of the landform: Chishui of Guizhou, Taining of Fujian, Liangshan of Hunan, Danxia Mountain of Guangdong, Longhu Mountain of Jiangxi and Jianglang Mountain of Zhejiang.

When China first becam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UNESCO heritage lists for identifying its own heritages and for better preserving them, the country gave top priority to cultural heritages. Few considered natural beauty as heritage. I differ.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our ancestors upheld nature as the general clue for understanding art and literature. Nature was and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inspiration for numerous masterpieces. The incredibly rich wealth of poems and essays testify to the Chinese philosophy that man and nature are one. Wang Wei, Meng Haoran, Li Bai, Bai Juyi, Su Shi, poets who spared no efforts to portray a synerg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re of the greatest poets of China. Chinese poets have long since written odes to the beauty and grandeur of mountains, seas, grasslands, valleys and deserts.

Chishui City is named after the river. And Chishui in Chinese means Red River, referring to the sunlit reflections of the reddish cliffs on the river. Along the Chishui River are a national forest park, 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and a key national scenic zone, which combine to testify to the natural diversity of the landform and different focuses of the government at the central and local level. These zones overlap to varying degrees and they point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Danxia cliffs. Here visitors can view red cliffs, deep valleys, waterfalls, small and shallow rock caves, and heaps of rocks after cliffs cracked and fell apart. These geological features display different phases of evolution that the landform has been going through. Generally speaking, the waterfalls and the red cliffs are more sensual and gratifying to the eye. But for me, the whole area bespeaks serenity as villages there look like Utopia.

I stayed at a hotel in the city and went out to explore different tourism attractions along the river. The first day saw me visit Yangjia Cliff. Though I had seen this part of the Danxia Landform in the photos of this scenic spot on magazine covers, the spectacle still overwhelmed me. Part of the red cliff had collapsed and the huge messy heaps of rocks indicate nature’s power. At one place, the cliff leans inward forming a long open shelter, which is called Danxia Corridor. In the corridor are images that look like objects and persons that appear as if created by man. But they are created and engraved by nature. The Guanyin Valley abounds with waterfalls. The sound of birds and streams was soothing.

The second day saw me go out to visit Shizhangdong, which is a waterfall. It is said that this waterfall gushes more water than does Huangguoshu Waterfall in the rainy season. That day, I wasn’t able to see how the waterfall fell from high. I stood far away from it, getting wet by the mist created by the splashing waterfall. The roaring noise made the forest quiet. At another waterfall, I saw a small river that empties into Chishui River. The reddish rocks stretched down into the river and made the water so red that the color was surreal.

On the third day, I visited Sidong Valley. That day, I was able to admire different shapes of waterfalls. It is said that in the Valley of Chishui River there are more than 3,000 waterfalls. And these waterfalls there find a great number of ways to cascade from cliffs to touch the rocks, caves and trees down there.

On the fourth day, I visited Jinsha Village. Jinsha Valley nearby is a nature reserve for Cyatheaceae , huge fern trees that go back to the Jurassic era. The trees are precious largely because they came around in the same age when the Danxia Landform appeared. The place also abounds with bamboo. Local farmers make bamboo chopsticks. I bought a bundle of chopsticks as keepsake. In a casual chat with the vendor, I jokingly suggested that the images of dinosaur and Cyatheaceae be printed on the chopsticks. The farmer looked extremely puzzled, for he didn’t know what I was talking about.

第5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

一、分析教材,挖掘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确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综合现在教材,其选文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有这样三类:一是具有显性特征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及科学小品文章,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看云识天气》、《你一定会听见的》、《月亮上的足迹》、《绿色蝈蝈》、《化石吟》及《山市》等,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了解大自然秘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潜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小石潭记》、《望岳》、《登飞来峰》、《苏州园林》、《紫藤萝瀑布》、《海燕》等。教师在把握文章的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试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母亲的敬仰之情,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教师只要认真把握教材的时代脉搏,积极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有机的与语文教学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二、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好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幅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图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在学生直观的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月亮的足迹》一课后面的月球表面图片,从那一圈圈班驳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如:《感受自然》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去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敬畏生命》:搜集资料,出一期关于“人与宇宙之秘”的期刊等。

三、抓住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是初中生更显得极其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奈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历史的使命。

阅读课。根据阅读课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在潜心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的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的说教和与课堂教学脱离。如《大自然的语言》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夏天燕子翩然归来,果实孕育;秋天果实成熟,落叶纷飞;冬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教学时,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

朗读课。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境教育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春带给我们美,感受文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又如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朗读时,要读出主席的豪情万丈、居高临下、意气轩昂,表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四、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教育。

第6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

一、为何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儿童有我们成人意想不到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孩子走进大自然,主动地观察事物,他们将能写出富有童趣的文章。

一次,女儿拿着作文本问我:“妈妈,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种小动物,我该写什么呢?”“你熟悉什么动物就写什么动物呗。”我答道。“可我对动物都不太熟悉,怎么办呢?”女儿十分为难。看着女儿为难的样子,我提醒道:“你常和小朋友们在小区里玩,就没看见什么小动物吗?”“对了,我曾经看到一群蚂蚁,它们多可爱呀,我就写蚂蚁!”女儿高兴地叫起来。

等女儿写完《蚂蚁》一文后,我发现文章中写了地上的蚂蚁很多,很可爱,但对蚂蚁究竟如何多、如何可爱没写出来。我知道这是缺少观察造成的。于是,我对女儿说:“走,咱们去找蚂蚁。”我们来到小区的草坪,不一会儿就发现一群蚂蚁在搬运食物。于是,我们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从它们的头部到腹部,再到尾部,从颜色到动态,都一一仔细观察。见我们这样忙乎,孩子的爸爸调侃我:“孩子这次写蚂蚁,你们去找蚂蚁,下次她要写小猴,你是不是要带她去动物园?”我听了微微一笑,并不急于回答。女儿把《蚂蚁》重写了一遍,我把前后两篇文章拿给孩子的爸爸看,他不得不承认,由于认真观察了蚂蚁,修改后的文章抓住蚂蚁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描法,将这些小生灵写得活灵活现,读后使人如见其物。我对孩子的爸爸说:“只要对孩子作文有利,去趟动物园又何妨?”

我认为引导小学生作文,教师要注重指导他们观察,特别是对描写事物的文章,更要引导他们多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有所发现。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学生作文要么将活的事物写死,要么写出的事物都是一个模子打出来的,没有自身的特点,还有的学生甚至一提笔就头疼。他们为了应付交作文的差事,只好不着边际地写下三言两语就草草收笔。这样的文章由于对实物缺少观察,笔下的事物往往是凭着不经意看过几眼的模糊记忆写出来的,有时甚至是空想。这提醒我们教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使他们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学生观察多了,又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作文才会生动活泼起来。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养成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依我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小学语文教材为载体,逐步渗透观察的思维方式。从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编写来看,它汇集了很多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渗透了他们的思想、观察方式和独特的情感。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方法,有意识地强化观察教学,使学生了解观察事物的顺序,逐步体会和感受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按“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游览顺序描写了双龙洞,体现了观察的条理性、有序性。在《烟台的海》中,作者按时间顺序描绘了不同季节海的特色,表现了观察的变换性和持续性。在《三亚落日》中,作者在写落日时用“下沉”“蹦跳”“颤动”“弹跳”等动词写了日落的过程,表现了观察的准确性。这些观察范例,如能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开发,教会学生观察,就能使他们认识到观察的价值和作用,日后能积极主动地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

2.让观察与思考同步展开,提高观察的效能。观察后的思考就是对事物的总体印象。从这层意义来说,观察与思考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在认真细致的观察基础上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准确地处理观察得到的信息,观察才能更全面、深入。缺乏思考的观察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没有对事物进行理性透视,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缺乏对观察的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分析和思考,不能形成个人主观情感。所以观察事物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同时积极思考。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观察对象进行思考,把观察的结果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透过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试想,《西湖》对西湖风光的展示,《九寨沟》对九寨沟景致的刻绘,哪一样不是作者求思之深的结果?观察与思考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同步运作,才能远走高飞。

3.要以渗透观察方法为导向,提高观察的实效性。方法是工具和手段,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更是通向知识彼岸的桥和船。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教师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应该注重方法的引导,如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如比较观察法、远近观察法、动静观察法、总分观察法、顺序观察法、移步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联系观察法、换元观察法、特征观察法、异时观察法等。当然这些观察方法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适当地选择,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这些方法的认识,灵活运用。如观察树木,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选择观察的方法,有些学生运用总分观察法,先总观树的轮廓状貌,有些学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枝、干、叶、皮的细部特征,这样的观察思路清晰,能获得实效。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几种不同的树种,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树木的形态、枝干、叶片、皮色、花果和生长环境的差异,从现象到本质理解不同树种的不同特征,这样的观察能培养学生准确、细腻的观察品格,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形成独到的见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春、夏、秋、冬观察树木的生态与表征,提醒他们留心春风、秋雨、月光、骄阳或雪后等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树木的变化和特征。这样的观察有益于开阔学生的观察视野,启迪他们的观察思路,使观察系统、全面、深入。

第7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内容;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220-02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生活语言情境,在具体语言情境中,使学生产生语言交际的动机,并为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材料;简言之,语言情境可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提供认知停靠点,并激发学生语言交际的心向。两者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有必要以教材内不同类别与题材的课文为依据,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努力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丰富学生语言交际的内容,既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拉近了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以课文为依据,在活动创建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教师可灵活掌握,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产生表达、倾听与交流的欲望,借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结合人们的旅游需求,教师可选择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为题材的课文为对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旅游活动。帮助学生在熟知与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撰写导游词,模拟担当“导游”、“游客”等角色,在有趣的“纸上旅游”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倾听能力。古有纸上谈兵之典故,今有“纸上谈游”之活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必会高涨。以学习《爬天都峰》一文为例,我布置学生开展“天都峰一课时游”活动,引导学生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天都峰人文故事、爬天都峰明白的道理三个分主题,在小组内由组员分别撰写导游词并向其他组员讲解。这样写、说结合,既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结合有学生爱看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实际,教师可选择以人物形象为题材的课文为主题,引导学生以该人为访谈对象组织撰写访谈词,并提醒学生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和交谈技巧。例如学习《孔子拜师》一文时,就有学生这样写到:“请问孔先生,您是在三十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去拜师的吗”、“俗语说‘三十而立’,您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已经很大的年龄还去拜师求学呢”、“您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呢?”“您拜老子为师,是不是我们的观众可以这样认为,您觉得自己的学问不如老子呢”等,虽然笔调稚嫩,但已经透露出一些访谈节目主持人言词锋利的影子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组内学生分别扮演主持人和孔子,一问一答,你来我往,使学生在模拟访谈中深化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也锻炼了口才,有了对说话技巧的初步把控。

结合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办课上论坛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辩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进而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掌声》一文时,正值复旦大学生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报纸、电视等媒体多有报道,班上学生也有知道此事并在日记中有所涉及。我抓住这一时机,先引导学生查询有关投毒案的资料并在班上作简要介绍;接下来,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为主题,进行辩论,收到了很好效果。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待自己的同学要尊重、友好、互帮互助,绝不要互相伤害。

对于故事性较强、情节较为曲折的文章,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与爱听故事的特点,进行课文故事化的复述、讲授或表演。对于一些较长的课文进行故事化讲述时,可由多名学生进行接力讲授或分角色讲授;亦或者准备好必要的道具进行课本剧式的讲授,以吸引学生产生参与讲授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找骆驼》一文时,以三名同学分别作旁白、商人和老人,进行故事表演,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又如在学习《将相和》一文时,由于课文较长,我就采取了由不同的学生接力讲授的形式,分别讲授“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和“负荆请罪”。这样,不同的同学在语言交际之间,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口才锻炼了,同学关系也和谐了许多。

二、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丰富学生语言交际的内容

教材中的课文是语文教学,包括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依据,却不能也不可能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成长的限制。所以,教师在以丰富的课文内容作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素材的同时,仍有必要以课文为依据进行口语交际资源的拓展,丰富、充实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增加口语交际练习的深度和强度。这样做,同时也是一个丰富学生的语文学识与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例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主题“怎么过‘六一’儿童节”。除了让学生根据教材内的提示,分别进行口语交流和表达“上幼儿园时”以及“上小学后的第一个儿童节”,怎么过外,还可以让学生问一问、讲一讲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当年是怎么过儿童节的,或者播放视频《三毛流浪记》中关于“三毛”的儿童节故事,或者师生欣赏并齐唱歌曲《六一国际儿童节歌》等,并借此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应该怎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或者“怎样过‘六一’儿童节才更有意义”等。

又如前例《爬天都峰》,在引导学生进行纸上游天都峰的活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等查找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和图片,如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名称由来、仙界天都、鲫鱼背、天都揽胜等,使学生在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相关的知识,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同步提高。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二年级时学过的课文《黄山奇石》,温故而知新,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总之,立足教材,以课文为依据,并适当拓展资源,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多样化呈现,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必需的,既丰富了学生口语交际练习的资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又使学生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人文素养,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第8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本 阅读量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75-01

课本阅读量是指全套课本完整文章的总体数量,阅读量包括精读、略读、选读课文以及附加文章和练习系统中的完整诗文,不包括课本中配套的阅读品种。长期以来,关于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多少没有明确的规定,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阅读量应该达到145万字,学生应背诵的优秀诗文应该在160篇,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方便。

1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分析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过多的语文课本阅读量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造成相反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课本阅读量是指课本中文章的数量,语文课本文章包括精读、选读和附加阅读的文章。在人教课标、人教统编、人教九义、北师大课标以及江苏课标这五套小学语文教材中,新课标阅读量是最多的,人教统编教材的阅读量是最少的。一般情况下,阅读量越大,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帮助越大,教材编排人员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接受能力来编排课本,适当增加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课程安排要体现出循序渐进,为小学生提供适应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学理念改革,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呈现增长趋势,课文数量的增加需要师生共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加快消化吸收的速度,最大限度完成阅读量。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的选读课外文章,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展开层次性教学,确保小学生可以完成学习汉字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要求。

2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量的措施

注重选材。小学生的典型特点是模仿性强,自制力较差,小学语文教材选编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设计。语文教材可以设置故事悬念,优先选择故事化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奇特有趣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一年级到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可以增加故事、童话、儿歌和儿童诗的数量,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本可以减少儿童文学作品,适当增加儿童小说。小学语文课本要富有趣味性、故事性和情节性,在学生入门语文学习的时候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巧妙设置课本布局。小学生比较好动,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耐心的进行现身说教,展开学生探讨,让学生畅谈读书的感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强烈意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船长》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主人公的神态、动作和语文描写进行重点分析,为学生刻画率真和质朴的船长形象,让学生真正的融入文章的意境。小学语文课本布局要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和背诵的热情,把被动的学习变为学生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的兴趣。阅读量的积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也综合多种因素,对学生阅读量现状进行分析,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储备语文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授语文学习的方法。小学课本的文章是有限的,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适当的增加课外阅读量,强化自身的知识修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适当的转换自己的角色,帮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方法。现在小学生常有的语文阅读方法有写心得体会法、速读法、选读法、精读法以及摘录批注法,在进行重点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集中精力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学习,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和边记的好习惯。此外,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快速浏览的能力,实现少阅读高质量和多阅读多了解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是学生启蒙阶段的重点学科,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关键是要强化学生阅读方法,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结语

课本阅读量是指全套课本完整文章的总体数量,阅读量包括精读、略读、选读课文以及附加文章和练习系统中的完整诗文,不包括课本中配套的阅读品种。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的语言艺术细胞得以开发,学生可以更好地遣词造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 李吉银.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9):60-62.

[2] 雷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第9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范文

【论文摘 要】实施大学绿色教育有三个要素在起关键性的作用,即课程体系、育人者、环境。本文从这三个要素入手,探讨如何进行合理设置、合理开发、合理构建。 

 

从本质上看,实施绿色教育有三个要素在起关键性的作用,即课程体系、育人者、环境。要实施大学绿色教育,首先得从这三个要素入手,合理设置、合理开发、合理构建。 

 

一、构建绿色的课程体系 

 

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设置应以促进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教育相结合为基点,以现代文化、现代文明为内涵,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考虑如下几点:第一,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针对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知识面越来越窄的特点,拓宽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注重专业交叉,广泛开设各种新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以专业课程为中心向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扩展,加强文理渗透,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直达知识边缘,还有利于通过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延展,使学生放大视野、拓宽思路、促发灵感、增强创新能力。第二,在公共文化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到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处理好文理平衡关系。尤其是针对学生在高中阶段因文、理分科而致的偏科现象,有侧重地进行文科或理科文化课程的增补,使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此外,绿色教育强调引导学生对人类价值进行深层和全面的思考,培养一种不仅尊重人,而且尊重自然的道德责任,而这种价值观正是学生环境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拓展文化课程设置的范围,安排介绍关乎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等问题的课程,如《环境理论》,《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应考虑拓宽课程的覆盖面,如包括时事类、科普类、文学艺术类、道德修养类等,并以各种形式开设系列精品知识讲座。在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第四,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安排上,应考虑在学生中成立各种社团组织,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高了自我组织、自我学习的能力;安排各种考察活动,如组织学生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各种社会现象进行考察,提出合理化解决对策;成立各种绿色行动组织,如成立“绿色科技”小组,开展绿色科技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建设绿色的育人者队伍 

 

绿色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教育方式,决定了育人者队伍范围应该包括在大学校园内工作的一切职工以及在校园内流动的外来办事人员。具体划分成4类:专职师资队伍、学校机关和后勤管理者队伍、校内服务业及临时工勤人员队伍、在校园内流动的外来人员。在绿色教育中,由于各部分人员育人的角度、育人的功能不同,因此,建设的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绿色教育能否得到广泛和深入开展,教师是关键。绿色教育既有知识综合性、前沿性的一面,又有教育途径及方式多样性、灵活性的一面,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综合渗透能力等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不断加强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建设。首先,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树立与绿色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师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掌握本学科及一些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时展脉搏,不断加强文化修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养成乐观、豁达人生态度,以为人师表。其次,学校要加大绿色教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力度。注重教师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积极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积极开办各种师资培训班、研讨班等等,以不断提高教师对绿色教育的认识水平及业务实践能力。最后,优化教学管理,建立绿色教育师资考核制度。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实现绿色教学。随着绿色教育师资培训的不断增强并逐步走向规范化,还应该建立与之相应的绿色教育师资考核制度。 

2.加强机关和后勤管理者队伍建设 

机关管理者和后勤服务人员在教育中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对绿色教育的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绿色教育中,他们也应和专业教师一样,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树立绿色教育观念,不断加强学习,加强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以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以及敬业爱岗、勇于奉献的态度和精神率先垂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接受管理与服务的同时,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使管理与服务成为学生“主课堂”的延伸。因此,无论是学校管理者队伍(即机关)还是后勤服务者队伍,都应以实施绿色教育为出发点和宗旨,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

3.加强对校内服务业及临时工勤等人员的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总要与校内各种服务业如商店、餐饮等的服务人员打交道,其工作态度、言行等学生耳濡目染,对实施绿色教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尽管这部分人员不属于校内职工,但还是要对他们制定统一的校园文明服务规范,建章立制加以约束。由于校内临时工勤人员如楼道清洁工、绿化保洁员等,尽管在工作上与学生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毕竟在学生的视野之内,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也不能忽视,也需制定相应的工作文明规范来对他们的言行加以规范。总之,无论是服务人员,还是工勤人员,只要是在校园内,都必须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对那些有不文明行为习惯的人员,坚决不允许在校内从业。此外,对在校内流动的外来人员,可以通过“校园内文明规范”,对他们在校内停留期间的言行加以要求和约束。 

三、构建绿色的“生态校园” 

 

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学校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的子系统,构成受教育主体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出教育主体的精神氛围。学生是校园生活的主体,校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实施绿色教育,不仅要有绿色的课程,绿色的育人者,还要同时构建符合良好生态要求的大学校园,即绿色“生态校园”,从根本上说,它应该是物质生态与人文生态相交融、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1.校园的物质生态 

所谓物质生态,是指校园内一切可见的人工环境有机存在的状态。它是由人创造的,是人与环境发生关系的产物,体现了人对环境的认识和态度。从空间上划分,物质生态还可以分为:内自然生态,主要是指学校教学、办公的条件,如仪器、设备、设施等配备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先进的要求等;学生学习及生活空间的具体条件,既包括如空间大小、采光情况、空气洁净度、噪音等级等各项指标;楼道、大厅等处设置的橱窗、宣传板等设施的完善程度;上述各要素中蕴含的人文气息;环境与人的互动影响状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外自然生态,主要包括布局结构,建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状况;校内公用设施配备状况;校园环保技术的应用情况;校园自然环境管理的手段;自然景观中蕴含的人文气息;环境与人的互动影响状况及其可持续发展趋势。只有这些因素有机综合,并呈良性状态,才能构成绿色的校园物质生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无论是内自然环境,还是外自然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与作用。

2.校园的人文生态 

人文生态是建立在物质生态基础之上的,通过物质的与精神的要素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反映人的生活方式、相互关系、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精神状态等。校园的人文生态可以具体分为:(1)管理生态,即以“绿色教育”为价值观,以“以人为本”为信仰,以“科学的组织、合理的制度”为载体,以“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为工具,以“恰当的人文关怀”为语言,全面实现影响管理生态的各大因素的有机融合,并使之处于良性状态。良好的管理生态,既能满足人的要求,又能与自然规律相和谐一致,既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也有规范的秩序,并使人人都能够全身心地去工作、去学习,个个都能主动关心学校发展,自觉参与学校管理。(2)社会生态,即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充满民主与和谐、充满爱与关怀、彼此尊重与友好、彼此理解与信任的。营造绿色的社会生态,要求领导层首先要以身作则,树正自己的形象,处理好与师生的关系。全面加强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驱恶扬善、辨别真伪,教育他们学会选择、利用信息资源,学习社会中积极的一面,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提高群体意识,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文化生态,构成校园文化生态的要素很多,如在校园物质生态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学术生态中的学术氛围、文化娱乐活动情况、精神文化状况、校园文化的导向机制等等。培养人的健康品格、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增强人的文化底蕴,是绿色的校园文化生态的价值所在,也是绿色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4)学术生态,由学术的权威性及地位、学术自由与民主状况、学术资源配置、科研力量及规模、教学的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及形式、学术创新的程度、学术评价及激励机制等诸多因素有机综合而成。良好的学术生态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沃土,是创新人才成长的精神乐园,也是当今大学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动力所在。(5)信息生态,包含与外界联系的信息生态和校园内部联系的信息生态两部分。简言之,与外界联系的信息生态,反映的是大学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利用网络资源与外界相通、互动的状况。它不仅具有空间的开放性,而且具有时间的同步性,既能广纳外界的教育资源,也能远播本校的精神文化。校园内部的信息生态,主要是指学校各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师生之间、职工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的畅通程度、交流信息的内容健康与否以及价值等。它反映的是学校管理上的主民与规范以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熊庆年.21世纪的大学校园生态[j].江苏高教,2000,(5):23-2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