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心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心理

第1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万,比2009年增加90万人。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往后的几年还将继续增加。据统计,2009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68%,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一)焦虑心理。

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这些数字无一不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更为直接的是引起即将毕业面临就业择业大学生神经的紧张。多数大学生都会担心十二载寒窗苦读加之四年的刻苦学习是否能在毕业之际找到一份发挥自己特长、专业对口的岗位,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真确,会否有更好的工作与自己失之交臂等等。特别对于临近毕业还无着落、不能明晰自己是否要考研究生,或者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而言,这种焦虑心理更为严重。这样的心理如枷锁一样,沉重地将学子栲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致使学子心情沉重、烦躁不安、意志消沉、注意力难以集中。

(二)自卑或自负心理。

此两种心理均是不能正确的对自我进行认知界定而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细较二者之别――自卑为过低地评价自己的价值,缺乏自信心,导致行为过于拘谨,不能充分展示自我。而自负心理则是过高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自知之明,自我心理定位过高,好高骛远。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落差,一旦未能如愿,则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失落、烦躁等心理现象。

(三)茫然心理。

由于受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不同,对环境认知不够准确,大学应届毕业生中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经历多年的寒窗苦读,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事实上,这种心理在大学生择业时是十分普遍的。他们不知道究竟什么职位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能力从事哪些工作,导致关键时刻抓不住机会,错失良机。

(四)嫉妒心理和攀比心理。

这是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时常见的一种心理。众多的工作岗位中,绝大多数是一些平凡而普通的岗位,而那些高薪、稳定的工作是少数人才可竞聘成功的。然而,有些毕业生抱着“你能我也能”的心理,寻求岗位相当的职位不得,看到别人工作理想时痛苦又不甘心。这就不免出现一些小人之举,违反竞争道德的不良行为。大学生就业一般是初次就业,在此过程中能否得到承认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互相攀比,整个求职路俨然变成一场纯粹的攀比闹剧。

(五)依赖心理

不乏有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压力和竞聘受挫时,曲解“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言。择业时不主动出击,迎难而上,而是动用各种社会关系以期达到人情就业,例如依赖学校、教师或者是亲朋好友的关系就业,缺乏独立竞争意识。更有等待用人单位主动邀请,以致错失良机者。

(六)从众心理。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寻找热门职业,缺乏理性思考,忽视对社会需求和求职单位的了解,忽视自我认识以及对自己特点的分析。归根结底是学生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缺乏对就业信息主动搜集和动态分析的判断,导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及价值观等没有明确的认识,最终导致自己就业意识非常模糊,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三资”企业、事业单位等一些狭窄的范围里,不顾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盲目从众。

(七)冷漠与怯懦。

一部分大学生因择业时受到几次挫败而失去信心甚而看扁自己,对于以后的用人单位不积极。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或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而异常的小心谨慎,恰恰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展示出来。

二、就业择业不稳定心理产生原因

(一)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制度的变革,人们不断构建自己新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价值导向多元化、就业制度和就业结构的不完善是导致多种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客观因素。社会处于变革之中,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也同样存在多元化导向,更加注重功利性。因此她们在择业时可能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就业地区和社会地位。

就业结构不平衡性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影响体现在学科和区域上。大学生入学时选择的“热门”专业世殊时异,毕业时可能已成为就业亮红牌的专业甚而成为“冷门”,由此造成学科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成为就业路上的阻碍。而毕业后,在许多一二线城市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之下,毕业生还是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人才需求量大的地区工作,这也造成了毕业生待业,给其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

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高校的扩招使毕业生逐年递增,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造成大学生毕业就业难,这是异常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户籍问题、供需信息不畅、就业公平性不够等等,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对就业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妨碍了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心态失衡,由此产生了各种就业心理问题。

(二)高校教育因素。

专业及学科设置不合理,造成毕业生与市场供需脱节。部分高校在面临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而致使岗位供给数量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期望这一情况时,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结构和就业新形势、新情况来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师资结构、水平和学校的资源配置跟不上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很多毕业生到了市场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产生诸多不稳定心理因素。

择业指导的不充分。目前许多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够细致,就业指导雷同,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就业信息和组织招聘活动,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客观上给就业生求职时带来不便,导致部分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无法准确自我定位、茫然失措。

心理辅导滞后。自2005年1月,由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一些高校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逐步取得共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针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相对欠缺,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就业心理指导体系。心理辅导往往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辅导,专门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研究和跟进辅导不够深入,明显滞后于学生择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由于文化层次、智力水平较高,所以他们都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和较高的个人抱负,希望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事业上作出一番成就,但是很多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的原因就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各个方面与社会要求能力的不相适应,他们自身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因素,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缺少社会工作经验,在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就业准备过于简单,择业材料准备不充分,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四)家庭因素。在我国,父母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心理。父母的职业选择观、其对于子女专业的关注乃至父母的社会地位、教育方法对大学生本人产生的一些影响都是其产生矛盾心理的因素。

三、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调适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挫折、困难和冲突,因此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不利于求职就业,心理调适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客观的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的排除困扰,更好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一颗稳定和积极的心态。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任务,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群体本身都要重视择业心理健康的培养,共同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保障社会稳定。

(一)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就业市场信息的滞后等问题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加强对于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开展,为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并继续大力推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成长完善。

(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大学生认识职业,自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高等学校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不光要讲一些道理,还要用事实来说明此道理。比如:对在基层有所作为的校友进行追踪调查,大力宣传他们有所作为的先进事迹,同时邀请他们返校为毕业生作报告,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理想教育中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自主创业观。

(三)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虽说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朝着市场化多元化,功利化的方向发展,但与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积极转变观念,到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就业同样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代大学生自身应树立起敢于竞争、立足发展、勇于创新、乐于创业及面向基层的就业观念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及临时就业、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等。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要正视问题,放松心情,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就业竞争如何激烈,大学生必须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大学期间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找准兴趣点,将日常学习与就业目标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能力。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进行社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保证在就业时能够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甚而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应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必将引发学校内部的各种矛盾,也就谈不上和谐校园的建设,其不和谐因素势必迅速向社会蔓延,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和谐与不稳定。同时,社会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校园建设,形成恶性循环。研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局面。研究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而且对国家的稳定发展,社会的和谐构建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家庭、社会也责无旁贷,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共同影响和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博、花茜《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问题的探析》南京农业大学(2009)[J].

第2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心理脱贫;贫困大学生;就业

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极大的组成元素,他们由于家庭生活比较窘迫而导致经济上的贫困,然而目前来看贫困学生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贫困,由于经济贫困而导致的心理自卑也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择业观,也就是所谓“心理贫困”,文章从这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策略方案,以此推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水平得以稳步提升。

一、帮助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重要意义

从长远角度分析,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是教育的重点所在,这不仅关系到个人与家庭,更重要的是关乎到贫困阶层心态。因而必须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尤其是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贫困”,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在心理上能够逐步强大,而且具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前提下,必须要进行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面对就业时需要克服心理障碍,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除此之外,心理脱贫还能促使大学生整体素养得以改善,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循循诱导,从而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在面对就业时具有良好的心态,组织他们参与到不同集体活动中来,以提升他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困大学生“心理脱贫”可以促进就业

(一)政策给予支持

正因为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心理上的弊端,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心理脱贫”的循循诱导,并且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就业的信心。政府作为职能部门就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以稳定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素养,针对贫困应届高中生,或是初中生给予经济上的补贴,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因势利导。针对贫困家庭中接受中职教育的,政府必须提供相应的生活费与交通费补贴。而针对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就业一直是政府比较关心的问题,将其纳入扶贫计划之中,制定扶贫政策,通过扶贫任务的推行促使他们的就业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还可以开辟相应的就业岗位,给予相应创业资金服务,从而为贫困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构建勤工助学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贫困的导火索还是由经济状况引起的,因而还是需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的重视,只有解决经济问题才能真正让他们消除心理贫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彰显人性化的理念,设立相应的勤工俭学岗位,这样贫困大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取到报酬,由此能够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困境。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出台相关的优化政策,比如延长学生还贷期限,这样就能让学生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通过这样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摆脱经济困境,由此能够让学生通过自我救助的形式减弱他们的心理自卑,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意识,从根本上摆脱心理脱贫,把握就业时机,实现顺利就业。

(三)完善高校心理教育

高校教育过程中还需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人的情绪主要受人的思想支配的,不良情绪对学生的身心有着极大影响,所以对贫困大学生来说需要从内心上消除负面情绪对他们的影响。高校相关部门必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案,首先要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内心状态,然后根据于此拟定相应的辅导计划,予以适当的心理辅导,由此让他们能够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认清就业形式,了解社会需求,调整社会需求,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促使贫困大学生能够从内心上转变观念。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能够让他们消除不良的情绪,从而强化他们自我调节能力,并且能够在择业受挫的前提下还能正确面对就业形式,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高校在就业职业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有效的参考,让他们能够正确选择就业,从而摆脱心理贫困。

三、结语

总体来说,心理贫困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因而高校应该重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脱贫,让他们能够拥有正确的择业观,这其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自卑不良情绪。本文中重点论述了当前心理脱贫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意义及具体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一卓,赵贵臣,仲晨星.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J].理论观察,2016(09):147-148.

[2]李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406.

[3]靳燕.浅议“心理脱贫”与贫困大学生就业[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84-86.

第3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 择业;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36 ― 0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仅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全面扩招,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已然成为中国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高等教育遇到的严峻挑战之一。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也因此变得尤为突出。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之一,在就业过程中会较普通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值得我们高校教育者去关注。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心理现状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他们大多具有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他们不甘失败、不气馁,具有较强的自我独立能力和意识。但由于受到经济压力的困扰,贫困生群体在面临就业的择业过程中会普遍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大多具有自卑、焦虑、多疑、恐慌、偏执等消极心理特征,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交织在一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知的角度

部分贫困生在面临就业、择业时更容易对自我概念的认知出现偏差,产生高期望值的认知绝对化倾向。习惯性地对本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就读学校不够理想、学习的专业没有就业前景不好等负面现实进行自我夸大。并且认为只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才能摆脱贫困的命运。

(二)情绪心理角度

多数的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的山区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从偏远之地来到繁华的城市,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种环境的强烈反差致使题目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敏感、甚至会滋生一定的嫉妒心理和怨恨情绪。这种情绪心理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本来就挫折感沉重的贫困生,更是雪上加霜。他们既没有强大的家庭经济实力做后盾,也没有丰富的社交人脉作支撑。就业择业的巨大压力与诸多的不确定性,常常使他们感到社会不公、前途无望或是沉浸在紧张苦闷和自卑焦虑的心理状态下,部分较为敏感和心理承受能力欠佳贫困生还会因此出现一定的躯体反应症状,如坐立不安、心慌失眠、脾气暴躁等。一旦求职过程中屡遭挫折,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失去积极争取就业机会的勇气和斗志。

(三)价值观念角度

由于受时代环境和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追求上不仅考虑的是就业单位的综合性指标:如地理位置、城市大小、是否有发展前景等,而是更具有趋利性,将将高薪多资作为择业和就业的首要标准。在这种高要求、高标准的功利性价值观念驱使下,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独来独往,孤军奋战。不愿意轻易屈就的他们往往会屡屡碰壁,而在多次失利的打击下,其内心择业、就业的高标准的压抑感更加沉重,孤独感愈加严重,容易形成恶性心理循环。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受自身家庭经济环境一方面的影响,具体要从大学生就业择业自身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学校等外界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下面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浅析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就业环境客观加压

首先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来看,我国人口多,经济体制和就业机制还不完善,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众多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结构调整、裁员的局面。社会的就业大环境遇到逐年不断增加的毕业生就业大军,这无疑在客观上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难度,尤其是加重了高校贫困生的择业就业心理压力。

(二)家庭教育与就业条件基础薄弱

家庭因素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贫困生家庭所带来的经济条件的欠缺,二是贫困生父母的社会关系的缺失。

从经济条件来看,目前大学毕业生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而出现了很多“考证”现象,考研的势头也越来越迅猛。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就需要各种复习资料,例如在考研的过程中需要书费、报名费、培训费等,各种费用让许多家庭贫困的毕业生望而却步,他们即使想报考也只能放弃,只能选择一些费用较低的项目,这使得他们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两难的地位。这些贫困大学生往往会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而放弃考研,选择先就业,加入到就业大军中。由此可见,经济条件已成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瓶颈,严重阻碍着贫困大学生的继续深造以及顺利就业。

从社会关系来看,贫困群体集中在农民阶层和城镇普通市民阶层,这两个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教育程度处于较低水平,这导致了他们在社会人脉资源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他们的子女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生输在起跑线上,使他们连展示才华的机会都没有。这对于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更多地停留在经济帮扶层面,通过“奖、助、减、免、贷”等资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是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帮扶体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来看,资助育人中缺少职业指导、人格教育、挫折教育,往往重视指导内容的实用性、速效性,而不注重其科学性和创造性。高校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方面过多地强调解燃眉之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和问题,这种就业指导往往是程序式、被动式指导,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

从就业指导的形式来看,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具有两大显著特点:滞后性和内容空洞。在就业指导思想上,有的高校把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次性就业安置的短暂行为,进行着“临时抱佛脚”的就业指导。?只要让大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也就不辱使命,大功告成。绝大多数的高校就业指导仅针对于毕业生,很少有对于广大的非毕业班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尤其是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对于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来看,很多都是由于专兼职辅导员来担任的,没有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师,由于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而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无论在信息量占有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都远远无法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对于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更是鞭长莫及。

(四)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与能力发展限制因素

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除却以上客观因素以外,也有其自身因素,下面就从两个方面剖析其成因。

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的农村及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家庭,其中单亲家庭、老弱病残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等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背负着太多的改变家庭贫困境况,改变个人命运的思想负担和压力,所以,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过高,倾向于选择去大城市、去国家机关位,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同时因为家庭贫困,许多贫困生往往急于尽快参加工作,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来减轻家庭重担。这就导致了盲目签约、盲目就业的现象,他们这种就业择业时的心理倾向不仅无形中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从而使他们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选择就业难度加大。

另外一方面,贫困生普遍就业综合实力较弱,缺少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所处地区不发达,所在的学校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很多学生的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在创新实践、人际交流等方面体验的也较少。进入大学以后,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他们平时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考试上,很少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又进一步的造成自己没有较强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缺少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三、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的调试策略

(一)健全政府扶持与社会援助体系是调试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前提

政府除了要在经济上大力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证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另外,在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方面,也应该出台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要对贫困毕业生的利益和要求有所倾斜,如规范、完善就业竞争市场,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同时还要出台必要的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引导贫困毕业生回到自己的生源地,去就业、去创业,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也能为建设家乡,贡献社会挥洒青春。

(二)高校采取对策是调试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的重中之重

高校在调试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心理上,要担负起很大的责任。很显然,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的就业择业心理调适,还远远不够。要想切实的帮助贫困生实现良好的就业,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对贫困大学生援助的侧重点,切实帮助贫困生就业

高校不仅要资助,而且要育人。不仅要注重经济上的资助,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应及时、有针对性的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开展勤工助学和公益劳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与了解社会的锻炼平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另外高校还应开展专项的就业引导。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环境的特殊情况,开展专项的就业指导活动。如:举办贫困生就业国家政策补助和扶持的专场讲座,解读国家相关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创建专门的网络互助平台,及时地传递信息,宣传政策,互通有无。

2.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形式,提高工作实效性

目前,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一般采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虽然这些工作都很有意义,但这仅是学校一厢情愿的事。据调查,学生更多的会应付了事,因为学生本身就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一定要动态地了解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采用形式多样的心理帮扶措施和课外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克服心理上的不足,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提高抗挫折和抗干扰能力,减轻他们面对就业时的心理压力,勇敢地面对困难,迎接生活中的挑战,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榜样引领励志成才,创造和谐的校园风气

校园风气的培养和创造是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板报、各种新媒体等形式,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校园风气,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鼓励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塑造优秀贫困生励志成才的典型,向同学们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贫困生摆脱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摆脱困境,激励他们通过努力奋斗来改变命运。

(三)贫困生的自我调节同样不容忽视

仅仅依靠外界的帮助也是远远不够的,贫困大学生还应当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调整心态,做到客观的认识自己、积极的处理人际关系和正确的对待贫困。惟其如此,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就业择业这一人生大关。

1.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自己

贫困生应该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自己,要在不同的环境中给予自己恰当的定位,对自己进行准确而客观的评价。要积极探索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优点鼓励肯定自己,还要找机会展现自己的优点,得到他人的喜欢与认可。总之,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助于贫困生在就业择业中缓解心理贫困。

2.学会正确对待贫困和自我调控情绪

一方面高校教师要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养成勤劳刻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的对待贫困,勇敢面对贫困。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自己要学会运用科学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克服心理贫困。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决心。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要相信只有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才能够改变自己的状况,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3.刻苦学习专业技能和参加实践锻炼

贫困大学生要在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学的四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校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借助实习实践的平台,一方面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所在,找出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理想职位之间的差距,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全面参加实习实践中,体验并深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形势,合理调整自己的所学专业和初期设定的职业规划,为顺利就业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段琼辉,李永.关注大学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积极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校外教育,2013.

〔2〕张耀灿,等.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4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心理 内涵 问题 对策

据教育部统计,截止到2007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人数是351万人,未就业人数是144万人。预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多万,加上去年未就业的144万,实际将在2008年就业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94万人。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本已经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2009年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加上近两年沉积的大学毕业生,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作为社会的优质人力资源,大学生更应该自己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如何具备这种能力,关键是调节好自己的就业心理,发掘自己的就业心理潜能。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内涵

就业心理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隐私,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自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首次提出了“就业心理”的概念,开始对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探讨。美国哈佛大学首开先河,于1919年开设就业心理指导课,从此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个性心理测试和就业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从而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用人单位都开始面对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管是从学历还是各个方面,用人单位都开始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求职者随着竞争生存压力的不断加剧,对以后职业的选择也越来越谨慎和细化各项标准。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我、自负心理。

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准确把握自己是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毕业生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认为能力尚可的占72.9%,比别人强的占12.4%,不行的占14.7%;对自己兴趣、爱好了解程度:很了解的占38%,比较了解的占47.8%,说不清的占14%;对自己气质和性格了解程度:很了解的占38.4%,比较了解的占50.7%,说不清的占10.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很了解或比较了解,自我意识较强,对自我的个人期待值很高,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相对美好的设想和规划,这一系列的期待让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中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按照自己内心设想好的一些条件和要求去衡量,过高的期望值必然造成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产生一些过于自信的心理。

2.自卑、失望心理。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大学生过低地评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在贫困生、女生中也有表现。在屡遭挫折之后,一些大学生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胆小、畏缩,面试中不敢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这是一种没有主见的心理。其特点是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不顾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跟着感觉走,盲目从众。许多毕业生赶时髦,喜欢围着别人转,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就把别人的选择作为自己的最佳选择。实际上是在择业时寻找安全保险的途径,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所左右。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1.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已由国家分配转变到供需双方自主选择,在观念上要积极地适应和接受。面对分配体制的转变,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竞争。择业是自主的,但又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性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毕业生已没有了传统的一次性定终身的分配,在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择业。

2.普及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毕业生提供心理帮助,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引导这些毕业生走出错误的自我认知,从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不良就业心理带来的后果,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校应就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邀请心理学专家、学者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并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明确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为求职就业提供一个内在依据。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还要掌握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翠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

第5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就业心理;就业指导;中医院校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56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高速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初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中医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给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资料,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1研究方法

11被试

向某中医院校应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3份,问卷有效率9325%。调查样本年龄为2314±1234岁,男生134人,女生239人。

12工具

采用自编的就业心理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根据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编制,根据试测反馈和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内容涉及就业意向、就业认识、就业指导。题型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

13统计方法

对调查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就业意向

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为:工作地点(6649%)、薪资福利(6595%)、发展机会(5764%)、单位类型(3861%)。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发展机会多(4558%)和离家乡近(4504%)的工作地点。期望薪酬平均为381126元。首选就业单位为医疗卫生单位(5282%),其次是行政机关(1394%)、国有企业(965%)、学校(670%)、科研设计单位(643%)等。可以看出大学生最中意的都是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的单位。总体来看,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比较高。

就业时,4397%的同学主要考虑父母的意见,4075%以自己的看法为主。可见,父母意见对子女就业意向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创业,7534%的同学打算等工作后积累经验和资源再考虑创业,1019 %选择找不到工作再考虑创业,1046%不打算创业,402%坚定的创业、不打算找工作。

对于考研,5550%的同学打算等工作之后,视情况再考虑是否考研,3164%不打算考研,858%坚定的考研不找工作,429%打算找不到工作再考虑考研。

22就业认识

4316%的大学生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一般,3298%认为形势不太好,1394%认为很不好,只有992%认为比较好。

在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大学生认为最有影响的三个方面主要是:个人能力(8123%)、市场需求(4799%)、社会关系(4745%)。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求职中最为困扰的三个问题是缺乏实践经验(7158%)、个人能力不足(5603%)和缺乏社会关系(4209%)。

大学生开始为就业做准备的时间比较晚,仅有885%的大学生在入学的头两年内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绝大多数学生(8740%)是在大学阶段的中后期才开始为就业做准备。甚至还有375%的学生表示从未对就业做过准备。

23就业指导

大学生获得就业指导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学校(4906%),同时也表现出了获取渠道的多元化,比如自己摸索(3359%)、向亲友咨询(1394%)、向人才市场咨询(1314%)等。

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平均打分为37分(从很不满意到非常满意采用1~5分五点计分)。不同学院间表现出了评分差异,中医药类专业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满意,而非医药类专业学生则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打分相对较低。进一步的访谈表明,中医药院校在举办招聘会、就业信息上主要面向的是中医药类学生,而给非中医药类专业学生提供的就业、招聘信息相对较少。

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大学生希望获得求职技巧指导和培训(5764%)、就业政策和形势分析(5389%)、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4075%)、自我认识和定位(3941%)、就业信息(3914%)、就业体验(2654%)、专业出路(2520%)、就业心理指导(1475%)。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就业指导需求的多样化。

3对策建议

根据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的结果,本文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31丰富就业指导内涵

从调查结果上看,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学校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质量,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就业信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提供实践机会、组织就业体验活动等,在尽量贴近真实场景的演练中,锻炼学生的求职应聘能力、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学校要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而且在联系用人单位时,不能只是简单的了解其岗位需求人数,而应该深入了解就业单位对岗位的胜任要求,包括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如英语、沟通能力、文字表达等),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低年级学生,使学生能根据岗位胜任要求,有的放矢早做就业准备,针对性地提升相应能力。同时,还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对聘任学生的反馈,学校可以从中发现育人和就业指导方面的不足。

大学生在求职时常常会因为就业压力、应聘失败而产生焦虑、悲观、急躁等心理状况,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学习、生活、工作和就业。如因为焦虑而在重要面试中发挥失常。同时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在就业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可以积极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采用讲座、团体或个体咨询、宣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减压放松,正视挫折和失败,调节好心理状态。

32开展阶段性就业指导

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从入学就开始进行,采取阶段化形式,使就业指导全程贯穿于大学学习期间。

大学初期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出口,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

大学中期阶段,引导学生根据市场需求拟定就业目标,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开展就业体验,如模拟招聘会。

大学后期阶段也就是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求职技巧指导和培训、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政策、形势分析。

33开展差异化就业指导

目前很多院校在就业指导上模式单一,不同专业、不同学生采用同样的就业指导模式,忽略了专业和个体之间的差异。

首先不同专业的就业出口不一样,市场也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岗位胜任要求。比如营销专业的就业出口主要是销售岗位,而中医专业的就业单位则主要是医院,要胜任销售工作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而要胜任医生的工作则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对于不同的学院、专业,就业指导上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其次,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在就业目标上也会不一致,同样是学中医专业,可能有的学生想成为医生,有的则想成为管理人员。

因此,开展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是有必要的。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上可以采用专题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的不同,自行选择学习专题。在就业实践上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如创业讲座、考研讲座、模拟招聘、专业技能竞赛等,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不同的活动积累相应的经验,锻炼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1.择业心态普遍偏高。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大学生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是目前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中的定位,但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这一现状仍然不认同。数十年教育成本的投入及现实生活的压力也使得家庭及学生个人对未来就业提出了物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较高的心理期望与现实的工作环境之间找不到契合点,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方面。同时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也存在着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就业压力远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西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但受社会复杂风气的影响,很多毕业生产生了“就高不就低、就东不就西、就大不就小”的就业心态。毕业生更多看重从业环境、薪资待遇等外部职业条件,而忽视了自身职业素质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

2.对就业签约的严肃性认识不够。笔者在就业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签署过程中,抱着草率的心情,刚签完协议书就后悔,甚至有部分毕业生认为可以同时签署几份就业协议书,特别是山东省实施网上签约以来,很多毕业生已完成网络签约过程,但内心又不认可签约的实效性,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签订就业协议虽不同于劳动合同,但同样具有合同的严肃性,毕业生对此普遍缺乏清晰的认知。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毕业生往往在招聘会一开始,就黑压压地扑向招聘单位,有就业机会就牢牢抓住,满足了自己的急切心理。但经历一番求职之后,慢慢对自己的求职意向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于是,在每年5、6月份毕业之前首批签约者纷纷开始毁约。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表示,希望学校对毕业生加强诚信教育,也希望能有更好的制度来约束那些签了约的毕业生。

3.就业后的跳槽率高。国内高教领域权威调查机构的《2012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有38%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是主动离职,如此之高的半年跳槽率,虽然与高校“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引导有关,但更多是因为大学生在就业前对就业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职业心理转变。毕业生的短期离职不仅消耗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很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现在的就业难不光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方的招聘工作也变得愈发困难,招聘毕业生的过程难,招聘后的稳定更难。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职业精神,没有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心理转变,没有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更谈不上对企业发展的奉献精神,缺乏主人翁意识,常常把公司对自己的培养看作是跳槽的资本。

二、加强职业心理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消极心理、盲目性、高跳槽率等现象均表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高校要运用职业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事先规划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以及从事何种职业,担当何种角色的行为。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人生目标规划的实验,结果发现目标决定了人的方向,而方向决定了结果。目前各个高校虽然也慢慢开始重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教育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从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授人员的层次等各个方面来看较欧美发达国家而言还是非常不够的。高校要抓住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在入校之初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从心理层面意识到上大学是为了走上社会求职就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而做知识储备的,同时指导学生根据社会环境需求与自身条件的特点确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以后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不仅是为高校四年后的就业工作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个体心理成长、生涯发展的需要。

2.开展职业意识、职业兴趣教育。职业意识是指个人在求职择业中所形成与实现的同职业有关的自我认知的整体。职业兴趣是指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主观偏好,是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它的形成与个人的个性、自身能力、实践活动、客观环境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理论,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常规型、艺术型、实践型、研究型、社会型、管理型。职业兴趣与职业类型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两者的匹配度越高,职业的自我满意度、职业的成就也就越高。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是职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的关键点,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时,要结合心理规律,根据他们的职业心理特点、人格类型、职业兴趣加以帮助指导,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兴趣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加客观、更加清晰地做好自我剖析,为将来的职业定位做好核心工作。

3.开展专业素质教育,提高专业认同。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的趋势和主流,素质教育旨在提升教育客体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素质是高校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学生中非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占比较大,就算是第一志愿录取,入校之后,发现专业不适合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的也不在少数。学生在高考选专业时,多是根据父母的社会经验,对专业所学缺乏客观了解,对专业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更缺乏理性认知,导致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后对专业提不起兴趣,丧失学习动力。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继续考研,而考研复习的关键阶段正是各高校专业课的开设阶段,很多考研的学生是以牺牲掉专业课的学习来保证考研科目的学习。对高校而言,出于对考研率的顾虑对学生专业的学习也放松了要求。加之在“专业所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等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大学生普遍专业能力平平,在就业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多看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换言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专业素质的人,特别是后者,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更为用人单位所看重。高校要充分利用成功校友的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能够从这些校友身上发现专业的重要性,并树立专业为立身之本的理念。

4.通过实习实践增加职业的认知度和适应力。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整理、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而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通过专业实习实践,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对于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对于自身在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达到了实习演练的目的,为将来的就业做好职业分析和职业定位。不难发现许多用人单位对有实习实践经历的学生格外青睐,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会表现出更好的心理成熟度,能客观做出职业定位,同时就业后的稳定度也比较高。目前高校虽然都存在实习实践的环节,但因地域经济问题、学生规模问题等因素,实习实践基本上采取“走马观花”的形式进行,这对于学生职业认知度的提升是不到位的。要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和高校资源来做好学生的实习实践工作,高校和企业都要在这一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和贡献。

5.开展人才测评等职业心理咨询服务。所谓人才测评,就是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人员素质状况、个性特点、职业兴趣等心理特征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以期帮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职业成就感取决于“职业环境”与“人格特质”这两个方面的适配性,适配性越高,则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及职业成就感越高。通过人才测评可以帮助自我更加科学、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这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一步。目前各高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中也纷纷利用“霍兰德的职业类型量表”“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等一系列量表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但测评后的解释、辅导工作因师生比例悬殊而很难做到对学生群体的全面覆盖,这就使得测评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高校在充分利用这些测评工具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心理辅导,针对不同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给出专业性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电视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做好职业心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6.开展求职技能培训等辅就业服务活动。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求职技巧、求职技能低下也是导致毕业生职业心理不成熟、求职困难的原因所在。高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辅助就业类活动,如就业专家报告会。这些报告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邀请行业协会的专家,做好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报告,让学生对所从事的行业背景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二是要邀请知名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为学生作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何以立足企业、如何在企业中快速成长成才的报告,为毕业生从“校园人”转变为“职场人”做好指导;三是要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为学生作如何成功求职、如何顺利就业的就业指导类报告,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应聘技巧,提高就业成功率。这些报告会要穿插在大学生四年的培养教育过程中进行,有利于大学生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辅导学生撰写求职信、面试技巧、模拟招聘、就业个案分析等。大学生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式的职业辅导必然会促进其职业心理的成长与成熟,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成功就业。

三、结语

第7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心理辅导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可以说,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一项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事业。目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趋复杂,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脆弱。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若能持续并及时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突出问题,高水平开展就业心理指导,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谓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拥有更多就业、择业机会的同时,大学生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部分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虽从总体上看,多数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就业心理素质相对稳定,也存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就业认知有偏差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评价、工作岗位、就业环境等判断不清晰,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从而影响就业选择,产生多种就业心理问题。第一,就业期望较高。部分毕业生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的“三高”工作,就业期望和自我评价较高,有时就业取向脱离现实,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1],给其就业带来障碍,造成信心受挫。这一点较多地体现在一些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身上。第二,自我认识过低。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我评价的客观反馈,长期形成较低的自我认知,自我感觉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求职中,犹豫、退缩、信心不足,特别是遇到多次求职挫折后,呈现出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这一点在贫困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三,就业心态消极。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等、靠、要”心理,个别学生甚至持有“就业靠的是关系,不是能力”的错误认识,缺乏就业主动性或参与就业竞争的心理准备,而是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这一点较多地体现在大城市学生中。

(二)情绪调节能力弱

有些大学生在面对严竣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心理压力较大,心态不够平和,从而产生一些不良就业情绪和问题,影响其顺利就业。第一,焦虑心理。这是毕业生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情绪心理。毕业前,很多大学生面对理想与现实、就业与失业、签约与违约、工作与升学等矛盾,常常难以取舍,表现出过度焦虑[1],精神上紧张烦躁、心神不宁,特别是在择业遭受挫折后,焦虑心理更加严重。而这种焦虑心理如不能及时化解和调适,则会给学生求职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第二,抑郁心理。这是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择业竞争的加剧,使得大学生承受的外在压力增强,所遭受的挫折也增多,一些毕业生在就业中受到挫折,便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自我封闭、沮丧压抑等不良状态,有的甚至会放弃努力,自暴自弃。第三,偏执情绪。有的毕业生把其他同学找到待遇好、工资高的工作岗位认为其“走后门,有关系”,不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情愿失业也不就业,偏执地去追求所谓的“就业公平”;有的毕业生不根据自身条件、工作岗位要求等情况,及时调整就业目标,宁可待业也不就业,偏执地追求较高工资标准;有的毕业生无视其所学专业性质以及社会需求情况,坚持岗位偏离专业就不就业,偏执地追求“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些不良心理现象,必然减少他们的就业机会。

(三)从众攀比心理作祟

受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一些学生择业局限在某些工作岗位,与同学攀比就业岗位,陈旧的就业观念尚未转变,错失了很多就业良机。其中,一些毕业生从众心理严重,缺乏个人主见,受家长和同学就业情况“绑架”,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职业、“高大上”岗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不能冷静认识自我现状,只希望能比别人“高出半头”,却往往事与愿违,极易遭受就业挫折。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受严竣就业形势、高校就业工作、家庭环境氛围以及学生心理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特点,主要可从三方面进行归因分析。

(一)认知教育不完善

系统的职业认知教育缺乏,这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毕业生实践经验较少,社会阅历不深,在专业的、必要的就业认知教育缺乏的情况下,很难对自身产生较为完整的认知评价。深究其原因,一是辅导员针对毕业生开展职业认知教育较少,开展职业倾向、气质类型、个性倾向等测试极少,这样,造成毕业生面对择业矛盾,显得无所适从,心理负担加重,不能明晰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二是辅导员缺少职业认知教育理论,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无法切实有效引导毕业生清晰地认识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在认知态度上的稳定和成熟。三是高校尚未把职业认知教育列入学生的培养体系。专业教育之外,使毕业生无法准确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没有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二)心理辅导不系统

高校虽然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不过受师资及财力限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工作开展得还不够系统。第一,高校开展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较少,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内容不多,关注少数毕业生或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多,缺乏完整的就业心理指导服务体系,尚未充分认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极端重要性,未让更多的学生建立起足够的就业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第二,高校就业心理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够,多偏重于理论传授,缺少求职的健康心理和挫折实践训练,没有开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教育。当学生遇到择业挫折时,仍不知如何去有效缓解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第三,尚未构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学生—家长”三角支持系统,辅导员教育与学生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辅导员教育与学生家长就业观念存在分歧,学生择业与家长教育存在不和谐的一面,三者在就业问题上需进一步达成共识。

(三)就业指导不到位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已建立,并已配备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不过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多,无法针对所有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得就业工作相对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工作“缺位”。第一,高校部分辅导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认识欠缺,更谈不上开展相关教育和指导,加之依旧存在“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主要针对毕业生”的观念,未切实将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纳入低年级学生教育中。这样,造成毕业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不强,临近毕业依旧找不准求职方向[2],错失就业机遇。第二,高校就业指导尚未将体验式或训练式的教学方式广泛地应用于课堂。目前,主要就业指导形式仍以课程讲授为主,缺乏师生的互动。偶尔安排就业指导讲座,也多是讲解就业理论,缺少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就业实践分析和针对性指导。第三,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多是三方协议签订、就业信息、招聘会组织等,缺少系统性的、连贯性的就业指导内容,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就业心理疏导、就业政策解读、就业现象分析等方面缺少,针对性强的指导措施不多。当学生面对陌生复杂的就业环境时,往往“心中无数”,不良情绪无法及时调节。

三、实施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对策

面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复杂性,高校辅导员应积极调整思路,转变观念,改进就业心理教育的实践与管理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心理指导,切实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

(一)加强学生认知教育

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自我认知和评价,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就业心理素质的基础环节。正确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主动调节情绪。第一,要实现学生自我认识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将自我认知教育贯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并辅以职业兴趣测试、气质测试等,使毕业生较早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准确地认识自我。同时,引导毕业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和个性特征,客观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指导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科学理性地进行择业决策,自觉提高自我心理调适水平。第二,要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指导学生择业在考虑工作收入、工作条件、工作地点等因素的同时,更应考虑职业对自我发展的影响,职业对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同时,还应指导学生根据职业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目标。第三,要培养学生积极就业的心态,通过就业形势研判、就业政策解读、就业挫折应对、就业困惑解答等辅导,使毕业生全面了解择业环境,树立竞争意识,确立就业自信,提高抗挫折的能力,端正并不断调整择业心态,摒弃懒惰心理,克服焦虑心理,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主动择业。

(二)构建心理辅导机制

高校辅导员在推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作用显著,应积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学生活动、心理辅导等形式,探索建立起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第一,辅导员要确立“大心理教育观”,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授,辅助其他活动载体,延伸心理教育内容,拓宽心理教育途径,讲解就业心理困境案例,探索并建立从大一新生到大四毕业生科学衔接和有效沟通的心理教育机制,引导学生敢于自我面对,善于自我调适,正确对待心理压力。第二,辅导员要组织开展求职心理技能训练,特别是“体验式培训”,以小组讨论、情景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3],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并熟练运用理性情绪法、自我静思法、自我转化法、适度宣泄法及松弛练习法等情绪调节方法[4],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理性客观地进行归因分析,正确地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消除不良情绪。第三,辅导员要探索与家庭、学生建立“辅导员—学生—家长”三角支持系统,构建辅导员与家长联系制度,使家长的价值观、择业观与时迁移逐步与社会、学校、学生实现同步;探索构建辅导员与学生网络互动平台,实现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个性化,加强辅导的针对性。通过这三者的结合,最终形成目标一致的就业心理教育合力。

(三)丰富就业指导内容

伴随着高校就业工作不断向全方位、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辅导员作为学生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特点和就业实际,将就业指导工作内容逐渐丰富,以适应大学生求职择业需求。第一,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帮助学生学习、领会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并以此来指导他们的就业选择,以便让他们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同时,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实时调整就业目标[5]。第二,培养学生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学生活动、暑期实践、模拟职场、素质拓展等项目的开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接触就业市场,了解社会需求,提高自身实践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环境适应能力和素质等。第三,拓宽就业教育和服务形式,积极帮助学生通过媒体、网络收集各类人才供求和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召开专场招聘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积极开展诸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求职择业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积极落实好未就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或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难题[6]。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高校应加强辅导员就业辅导技能培训,并积极支持和鼓励辅导员探索和实施开展就业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新措施和新手段,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拥有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戮力同心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敏华,.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93-94.

[2]童玲.高校班主任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策略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35):3279-3281.

[3]彭昱,杜丽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26-128.

[4]姚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0):158-159.

[5]韩嫣.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6):106-107.

第8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心理问题 对策

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而社会就业岗位却未相应增加,导致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就业压力明显剧增。面对如此状况,一些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和心理冲突。据调查显示,近三成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如焦虑、抑郁、自卑、自负等心理问题,其中就业压力增大成为诱发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

心理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要想获得就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于毕业生乃至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归纳为七类,同时从学生的自身和外界原因分析相关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并提出调适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心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有的毕业生忧虑自己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的毕业生担心签约单位不适合自己,怕自己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单位和生活环境;有的毕业生因为多次应聘被拒,对用人单位严格的面试、笔试等录取程序而感到紧张恐惧,等等,以上都是就业心理焦虑现象的表现。这种压力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的,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

(二)急功近利心理

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应届毕业生择业的期望值过高是普遍的心态。据笔者所在学校《面对用人单位招聘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显示,70.8%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普遍期望值过高、功利心理严重,主要表现在不少大学生目光短浅,注重当前利益,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更不愿意到边远贫困地区或者广东省外就业。

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都在影响大学生的个人社会定位,没有结合实际认真考虑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专业的社会适应性、自身的个性特征等各种综合因素是造成学生产生急功近利心理的最大原因。这种不良心理会严重影响学生就业取向,造成就业困难,即便是就业后也会在遇到挫折时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

(三)自卑心理

毕业生小吴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条件都不错,由于自己就读工程造价专业,只想做与造价专业相关的预结算员岗位,他找过几家单位都碰了壁,在后来的择业过程中表现越来越差,陷入恶性循环,最终未能落实就业单位。小吴的失败是由于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妨碍了一部分毕业生正常的就业竞争,使得那些原本在某些方面比较出色的毕业生也陷入“不战自败”的困惑。

(四)自负心理

毕业生小蔡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形象佳口才好,在面试时自我感觉良好。但当对方问他的个人爱好是什么时,他竟得意洋洋地宣称是“游山玩水”,结果被用人单位毫不犹豫地拒之门外。这是典型的就业自负心理,自负在心理学上指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一部分大学生自恃学有所长,过高地估价自己,在择业时往往以主观择业标准去衡量社会需要,结果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

(五)依赖心理

一些大学生从小依赖家庭,从读书到择业,缺乏独立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由此在就业上存在依赖心理。

笔者所在学校的《关于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表明,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62.70%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这种心理致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不会主动出击,期待依赖家人的社会关系来实现就业。即便有较为合适的就业岗位,也要向家长寻求决策帮助。这种依赖心理往往会贻误择业时机。

(六)攀比心理

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表现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而是盲目攀比,总想找到一份超过别人的工作。这种攀比心理使得不少毕业生迟迟不愿签约,从而丧失就业机会。

据笔者所在学校《关于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所表明(见表一),59.8%的学生坦诚同学找到好工作后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18.8%的人会“眼红”,甚至有近4%的人产生嫉妒心理。

(七)抑郁心理

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后,一些毕业生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失落抑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他们常常会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甚至对外界的环境漠然置之,减少人际交往,导致抑郁症,抑郁症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轻生念头。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自身原因

1.自我认识不清。毕业生在择业中出现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主要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有时评价过高、自傲自大,有时评价过低、自卑自贱。在面对择业现实时,不能把握自我,顺利时,忘乎所以;遇到挫折时,烦躁苦闷、自暴自弃,不能理智地对待现实,缺乏驾驭自我的能力。

2.对就业时势认识不足。有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对国情、经济发展状况的深刻了解,特别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认识不足,就业观念仍很陈旧,就业期望值不切实际,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就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引发消极情绪。

3.缺乏竞争意识和就业的心理准备。当代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父母的保护,不仅吃穿由父母操心,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甚至找什么样的工作都由家长安排,形成了依赖性,缺乏竞争意识。此外,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不仅没能及时调整就业心态,而且没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特征。

4.不懂如何排解压力。据笔者所在学校《关于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见表二),当毕业生因为找工作而心情不好时,有10.5%的人选择什么也不做,8.0%的人不懂得如何排解压力。毕业生因为就业问题而导致心情不好,却不会释放压力、排解坏情绪,状态就会变差,找工作变得越发的艰难,陷入恶性循环。另外,如果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就极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

(二)外界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加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逐步展开,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难度,这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很容易使部分毕业生产生心理问题。此外,由于社会就业机制的不规范,使得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毕业生受学校、专业、学历、性别及地域等方面的就业歧视,加重了就业心理的负面影响。

2.学校因素。一是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脱离市场,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的现象十分严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全面改革和创新。尤其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二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需要。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心理辅导工作滞后、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往往导致学生到毕业才对有关就业政策、方针、择业技能和心理准备等问题有所了解,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还对就业、择业等问题认识不清,产生迷茫、困惑、烦恼、焦虑、急躁等情绪。

3.家庭因素。家长或亲朋好友所从事的职业及对就业问题的认识,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家长中的“拜金主义、实惠主义”意识,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工作轻松、工资收入较高、福利待遇好”的择业误区;一些家长在子女择业过程中全程“作陪”,以致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亲友代替本人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

三、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对策

(一)完善和规范就业市场,优化大学生就业社会环境。

要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心理障碍,就需要完善就业法规建设,把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机制,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整顿就业秩序,规范就业行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广大毕业生充分就业。此外,广大用人单位要建立客观、公正的人才选拔聘用机制,杜绝不正之风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干扰。

(二)学校积极支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1.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误区。首先,高校应该尽早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育,使学生不仅尽快了解到相关的就业方针、政策和如何办理接收毕业生的手续、方法、程序步骤等,而且正确理解“双向选择”、“供需见面”、“暂缓就业”的真正含义,减少就业的盲目性。其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使大学生在入学后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尽早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不断调整实施方案,满足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

2.合理设置专业,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增强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学校应主动适应市场,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缩小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差距,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另外,高校应该积极与校外企业单位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准就业能力”的培训环境与机会,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调节大学生的心理情绪。针对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来的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机构可以利用报纸、广播、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引他们舒缓就业压力。对个别因就业压力过大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系统指导。

(三)大学生正视社会现实,客观定位自我,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调适就业心理。

1.认清自我,客观定位。大学生应该全面地进行自我评价,冷静分析自身优势与弱势。同时,要善于听取他人的评价从侧面认识自己。可以通过专业的职业能力测试,对自己的性格、兴趣、气质、职业倾向等方面作进一步的了解,明确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位置,降低择业盲目性。

2.正视现实,改变观念。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调整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顺应时展潮流,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学历层次和就业起步阶段的特点,树立“自强自立、敢闯敢拼、从小做起、从头做起”的就业观念,敢于面对现实,勇于面对困难,到艰苦地区、中小型企业等基层一线单位去就业与创业。

3.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提高综合素质。高校毕业生的个人素质是决定其求职成败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职业道德高、专业技能好、实践经验多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并获得较高的收入。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通用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4.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自我转化不良情绪。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把生活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大学生可以从广泛的兴趣爱好中得到多方面启发,从而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联系起来。当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转移情感和精力到其他活动中的办法,使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沉浸在不良情绪中,以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就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5.乐观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成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通过求职活动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求职中获得成功。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倾诉衷肠,分忧愁,解苦闷,寻找他们的安慰和支持,使人情绪开朗,返回理性的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两课”教学研究协会.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席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致富时代,2015(2).

[4]胡毅.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咸宁学院学报,2010(1).

[5]陈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8(06).

[6]宋长春.大学生就业心理与自我调适[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5(08).

[7]朱秀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10).

[8]潘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第9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调查分析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心理压力大,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根据以往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有家庭因素(父母期望、父母职业及职业榜样、对子女专业及工作的关注、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教育子女的方法、家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学生对父母的看法与态度等),学校因素(主修专业、培养方式、对教师的认同、同学朋友的影响、是否恋爱等),社会因素(社会传统的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等),职业信息的效力(信息的有效性程度),个性特征(与就业有关的能力、兴趣、需要结构、性格特征、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个性专业倾向类型等)。大学生对毕业、择业、就业有相当高的关注和基本的心理准备,包括能力与个性方面的积极发展、基本的自我了解、积极的就业动机、强烈的就业愿望、一定的承受挫折能力等。大学生择业同时也具有一套标准,依次是报酬与发展机会、特长兴趣对口、权利、职业的社会声望、工作自由度、地域等,并据此搜集职业信息,强化专业素质。

为了调查山西省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状况,我们在A学校(综合类高校)、B学校(师范类高校)、C学校(独立学院)发放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和心理状况。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我们针对A学校、B学校、C学校三所高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一共回收了有效问卷1989份,其中A学校598份,占总体的30.1%;B学校学院710份,占35.7%;C学校681份,占34.2%。其中男性873人,占43.9%;女性1116人,占56.1%。理工科学生991人,占49.8%;文科学生998人,占50.2%。大一655人,占32.9%;大二738人,占37.1%;大三596人,占30.0%。农村人数848,占42.6%;城镇人数552,占27.8%;城市人数588,占29.6%。

2.数据处理

通过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独立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二、研究结果

1.择业价值取向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三校学生在该项上选择最多的前三位分别为:A学校学生倾向于选择“为使社会价值得到承认”、“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和“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分别占总数的33.4%、22.6%、19.4%;B学校学生倾向于选择“为使社会价值得到承认”、“为建立家庭奠定基础”和“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分别占所有选择人数的30.4%、24.6%、21.8%;C学校学生倾向于选择“为使社会价值得到承认”、“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分别占所有选择人数的24.7%、23.6%、17.9%。数据显示更多大学生需要得到自身价值的认同。从数据结果看,三校在“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为建立家庭奠定基础”、“为生计需要”上ANOVA有显著性差异(p=0.05),P值分别为0.002、0.000、0.000其它选项不显著。

2.影响择业的因素(外因、内因)

在选择“择业时主要参照的因素”即外因时,三校学生选择最多的前五项分别为:

A学校受测学生选择“经济收入高”占54.7%、“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占51.0%、“工作稳定”占33.3%、“能实现个人抱负”占30.1%、“人际关系融洽”占21.9%;B学校学院受测学生选择“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占52.5%、“经济收入高”占50.8%、“工作稳定”占33.1%、“能实现个人抱负”占22.3%、“人际关系融洽”占17.3%;C学校受测学生选择“经济收入高”占58.6%、“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占46.5%、“工作稳定”占32.6%、“能实现个人抱负”占22.6%、“人际关系融洽”占22.3%。数据显示更多大学生希望得到高经济收入的稳定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发挥个人特长,获得自我价值实现。在对A学校、B学校和C学校三所高校的数据分析中得到,“经济收入高”、"出国机会多"、“能实现个人抱负”、“人际关系融洽”、“工作轻松自由”“劳动条件好”、“地理位置好”、“福利待遇好”、“领导开明”、“职业和社会声望高”各方面ANOVA差异显著(p=0.05),P值分别为0.015、0.038、0.001、0.038、0.005、0.001、0.042、0.013、0.036、0.006,其它均不显著。

对其中两个因素(社会关系和性别)进行分析时,发现对“靠社会关系取得职位”三校学生持的总体态度为:无所谓49.3%、不赞同21.6%、赞同14.5%、很不赞同11.7%、很赞同2.7%。即近半数的学生对利用社会关系持中立态度。

而对“女性在择业中竞争力不如男性”这一看法各校近半数人均表示不赞同,在作总体性别分析时,不同性别的看法基本相同,将近半数的人仍表示“不赞同”。

在内因方面,各校选择最多的两项为:

A学校学生选择“个人实际能力”占74.4%、“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占61.2%;B学校学生选择“个人实际能力”占74.4%、“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占46.6%;C学校学生选择“个人实际能力”占70.5.4%、“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占48.0%。

即A学校、B学校、C学校都倾向于选择“个人实际能力”和“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数据显示更多大学生认为个人实际能力对择业起重要作用。并且从有关数据结果的分析中看到,在“性格因素和交往能力”、“学历层次”、“性别歧视”、“毕业学校声誉”中,三校存在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0.025、0.000,即在0.05水平上显著,而其它项无明显差异。

在对其后的“择业最趋向于听谁的意见”进行选择时,各校学生选择最多的两项分别为:

A学校学生选择“A自己”占48.2%、“B父母”占31.9%;B学校学生选择“A自己”占43.2%、“B父母”占41.3%;C学校学生选择“A自己”占47.0%、“B父母”占37.9%。

从A学校、A学校C学校和B学校学院三所高校数据结果分别来看:择业听取的意见在“自己”、“父母”、“好友”、“舆论宣传”中,三校之间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0.014,其它的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大学生在择业时自主与听从父母意见相配合。

3.择业标准

毕业后希望去的地区:各校学生选择最多的两项为:

A学校学生选择“A沿海开放城市”占43.6%、“B内地省会城市”占24.6%;B学校学生选择“A沿海开放城市”占40.8%、“B内地省会城市”占32.5%;C学校学生选择“A沿海开放城市”占48.0%、“B内地省会城市”占22.3%。

毕业后愿意选择何种单位:各校学生选择最多的前四项为:

A学校学生选择“国家党政机关”占44.1%、“高校及科研单位”占43.8%、“国有大中型企业”占34.1%、“私营企业”占25.4%;B学校学生选择“国家党政机关”占50.4%、“高校及科研单位”占47.9%、“国有大中型企业”占33.5%、“私营企业”占16.6%;C学校学生选择“国家党政机关”占49.5%、“高校及科研单位”占29.5%、“国有大中型企业”占41.3%、“私营企业”占33.0%;

理想职业是:各校选择最多的三个职业为:

A学校学生为:“B企业管理人员”41.8%、“G公务员”38.3%、“A大学老师”34.6%;

B学校学生为:“G公务员”43.4%、“A大学老师”40.6%、“B企业管理人员”33.2%;

C学校学生为:“B企业管理人员”53.3%、“G公务员”47.3%、“J个体经营者”34.4%;

从数据结果的分析中看出:选择地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京津沪等直辖市”上三校间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25、0.000、0.015,其它的差异不显著;选择单位,在“高校及科研单位”、“中小学校”、“城市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防军工企业”、“自办公司”、“私营企业”、“去国外工作”上三校之间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0.003、0.000、0.004、0.000、0.000、0.000、0.010,其它的差异不显著;理想职业,在“大学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医生”、“军人”、“中小学教师”、“公务员”、“个体经营者”、“社科研究人员”、“计算机管理员”、“IT行业人员”中,三校之间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0.006、0.000、0.001、0.005、0.000、0.000、0.000、0.000,其它的无显著差异。

学生毕业后择业的方向:地区、单位及理想职业被选择最多的选项,数据显示三所高校中近半数大学生大部分会选择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省会城市工作;选择国家党政机关或高校、国企等大型机构;在理想职业上选择更多的是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

4.学校专业对就业的影响

在涉及对所学专业进行评价时,三校学生的满意程度分别为:

A学校学生:“A很不满意”5.2%、“B不满意”26.8%、“C没感觉”36.6%、“D满意”39.3%、“E很满意”11.9%;B学校学生:“A很不满意”7.9%、“B不满意”29.9%、“C没感觉”39.9%、“D满意”42.3%、“E很满意”11.7%;C学校学生:“A很不满意”2.6%、“B不满意”18.8%、“C没感觉”38.2%、“D满意”41.4%、“E很满意”9.5%;

三校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感觉“满意”的学生最多,其次是“没感觉”,再次是“不满意”,感觉“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均较少,尤其是“很不满意”。整个趋势一致。在进行事后检验时,发现C学校的学生在“很不满意”的程度上,与B学校的数据差异显著,p=0.000(0.05水平上),同时,在“不满意”的程度上,C学校与A学校和B学校也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00。可见,C学校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较A学校和B学校的学生低。

同时,在对专业情况所做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三校学生的总体选择都认为“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对我今后的择业工作重要”。

三校情况如下:

A学校学生认为“B重要”52.8%、“C无所谓”17.2%、“D不重要”16.9%、“A很重要”11.2%、“E很不重要”1.0%;

B学校学生认为“B重要”56.5%、“C无所谓”15.5%、“D不重要”14.8%、“A很重要”11.4%、“E很不重要”1.8%;

C学校学生认为“B重要”54.6%、“C无所谓”18.4%、“D不重要”12.9%、“A很重要”12.9%、“E很不重要”1.2%;

三校选择趋势一致,并且所有项目的校间比较差异不明显。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

1.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过渡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存在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需要获得更多的认同,以实现自我效能感。

2.大学生在择业时,有其特定的认知心理,即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就业形势的现状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认知程度。从上述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现今的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较为全面,自我概念清晰,将成功归因与自身,是较为成熟的内控者,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更要从自身出发,完善自我。找工作这条路,其实并不窄。怎样才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就需要我们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呢?

1)不仅要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更要用“我能做什么”、“我能为企业带来什么”的眼光全面审视自己,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要学会捕捉成功机遇,增强创造性和独特的求职择业见解,培养良好的求职择业心态,确定恰当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