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竹子的古诗范文

关于竹子的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竹子的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竹子的古诗

第1篇:关于竹子的古诗范文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我国在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从境内取得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享受免税政策;按《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的规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应负有全面纳税义务,并按照国税发[2009]3号《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转让财产所得以及其他所得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对非居民企业直接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的规定履行扣缴义务。

为解决中国红筹上市公司的企业所得税股息优惠和重复纳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曾在2009年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依据实际管理机构标准认定为居民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2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境外中资企业如果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将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且将享受中国居民企业的税收待遇等问题,但如何认定和管理该类境外中资控股居民企业,国税发[2009]82号文并未作出规定。

因此,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7月27日了第45号公告《关于印发的公告》(以下简称“45号公告),明确了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的税收居民身份认定、企业所得税管理等有关问题,对现有的相关规定在操作层面进一步细化。45号公告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之前按国税发[2009]82号文的规定被认定为居民企业的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适用45号公告的相关规定。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居民身份的判断标准

45号公告规定,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中资企业”)是指由中国内地企业或者企业集团作为主要控股投资者,在中国内地以外国家或地区(含香港、澳门、台湾)注册成立的企业。

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以下简称“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是指因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而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的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

居民身份认定管理

45号公告规定了对境外中资企业居民身份认定的两种形式,即企业自行判定提请税务机关认定和税务机关调查发现予以认定两种形式。

(一)企业自行判定提请税务机关认定

境外中资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情况,自行判定实际管理机构是否设立在中国境内。如其判定符合《通知》第二条规定的居民企业条件,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提出居民身份认定申请,同时提供以下资料:

1.企业法律身份证明文件;

2.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说明及生产经营概况;

3.企业上一个纳税年度的公证会计师审计报告;

4.负责企业生产经营等事项的高层管理机构履行职责场所的地址证明;

5.企业上一年度及当年度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在中国境内居住的记录;

6.企业上一年度及当年度重大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及会议记录;

7.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税务机关调查发现予以认定

主管税务机关发现境外中资企业符合《通知》第二条规定但未申请成为中国居民企业的,可以对该境外中资企业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情况进行调查,并要求境外中资企业提供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资料。调查过程中,主管税务机关有权要求该企业的境内投资者提供相关资料。

主管税务机关依法对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提出初步认定意见,将据以做出初步认定的相关事实(资料)、认定理由和结果层报税务总局确认。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收到税务总局关于境外中资企业居民身份的认定结果后,应当在10日内向该企业下达《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居民身份认定书》,通知其从企业居民身份确认年度开始按照我国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规定及本办法规定办理有关税收事项。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发生企业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变更为中国境外的,或者中方控股投资者转让企业股权,导致中资控股地位发生变化的列重大变化情形,应当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层报税务总局确定是否取消其居民身份。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的确定,视其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与境内主要控股投资者所在地是否一致,区分不同情况进行确定:

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与境内主要控股投资者所在地一致的,为境内主要控股投资者的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

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与境内主要控股投资者所在地不一致的,为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的国税局主管机关;经共同的上级税务机关批准,企业也可以选择境内主要控股投资者的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为其主管税务机关;

存在多个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的,由相关税务机关报共同的上级税务机关确定。

主管税务机关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层报税务总局批准。

税务登记管理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应当自收到居民身份认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以下资料申报办理税务登记,主管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居民身份认定书;境外注册登记证件;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经税务总局确认终止居民身份的,应当自收到主管税务机关书面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主管税务机关向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账簿凭证管理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应当按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发生扣缴义务的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应当设立代扣代缴税款账簿和合同资料档案,准确记录扣缴企业所得税情况。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存放在中国境内的会计账簿和境内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报表等资料,应当使用中文。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与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发生交易的,应当按照发票管理办法规定使用发票,发票存根应当保存在中国境内,以备税务机关查验。

申报征收管理

(一)申报纳税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从其居民身份确认年度开始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中国居民企业税收待遇,履行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而且在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向非居民企业支付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其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如股息、利息等)时,应依法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按照分季预缴、年度汇算清缴方法申报缴纳所得税。且应当以人民币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变更报告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居民身份发生变化的,自主管税务机关书面告知终止其居民身份之日起,企业可停止履行中国居民企业的所得税纳税义务与扣缴义务,同时应当停止享受中国居民企业税收待遇。并且在税务总局取消其居民企业之日起60日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主管税务机关将依法进行后续管理,如追缴减免税款等。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发生终止生产经营的,应当自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日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需要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应在注销税务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的特定事项管理

45号公告明确了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享受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转让财产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的免税政策落实,应当向相关支付方出具本企业的《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居民身份认定书》复印件,相关支付方凭上述复印件不予履行该所得的税款扣缴义务,并在对外支付上述外汇资金时凭该复印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相关税务证明,其中涉及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其他税种纳税事项的,仍按对外支付税务证明开具的有关规定办理。

对于非居民企业转让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股权所得,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公告规定,被转让的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应当自股权转让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并提供股权转让合同及相关资料,从而解决了境外企业转让境内企业股权征收管理的盲点,规定了被转让方的义务即负责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并提供股权转让合同及相关资料。

第2篇:关于竹子的古诗范文

一是同音字混淆。如“燕”、“雁”,这两个字在古诗文中常常出现。“归雁洛阳边”,“衡阳雁去无留意”,“似曾相识燕归来”,“微雨燕双飞”……因为不理解“燕”与“雁”的含义,学生常常将这两字混淆。再如“香”和“乡”,“便”和“变”,“于”和“与”等。初中生中有些人习惯用听觉来学习,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学生,他们深情朗诵,高声背诵,记忆速度很快,但记忆的正确性却很差。究其原因,恐怕是对于这些同音字,没有认真理解识记。

二是形近字混淆。中国字中形声字多,声部表音,形部表意,这些字不仅读音差不多,字形也相近,学生很容易默写错。如“直挂云帆济沧海”,“天苍苍”,“沧”与“苍”,读音相同,字形又相近。再如 “箫”与“萧” “磬”与“馨”……当然还有一些虽读音不同,但字形很是相近的字。如“已”、“己”、“巳”,这三个字学生就很难分辨。要正确识记这些形近字,就得讲究方法。

三是偏旁混淆。如“禅房花木深”,“禅”字为“示字旁”,许多同学会默写成“衣字旁”。再如“壮”,学生常常将“士”写作“土”,还有反文旁与欠字旁;走字底与建之旁;同字匡与门字匡等,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默写错误。

四是较复杂的生僻字。这些字往往不常用,并且结构比较复杂。如“霪雨霏霏” 的“霪”字,“林壑尤美”得“壑”字,“然”的“”字,学生在默写时出错几率就较大。

同音字、形近字混淆,造成了学生在古诗文默写中出现很多别字。后两种类型,造成了学生默写中出现许多错字。当学生在默写中出现错误时,其错误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教师一律要求订正抄写,或是重新默写,有些教师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比如罚抄。学生花了很大的精力,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学生可能在即时能识记正确,可就长远记忆来看,学生可能过段日子仍然会错。为了有效纠正学生的默写错误,教师就有必要对不同的错误进行研究,找到科学的识记方法,让学生记得轻松而有效。

笔者在平时默写工作中,不断积累,发现了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识记的方法,帮助学生轻松纠错,提高默写的正确率。

一、解释字义,理解记忆法

无论是同音字混淆、形近字混淆,还是偏旁错误,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字义不理解造成的。有教师认为,中考对古诗词只考查默写,于是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认为课堂上赏析古诗词只是浪费时间。殊不知,盲目的背诵只会导致“高耗低效”,教师一遍遍默,学生一遍遍错,教师批改得辛苦,纠错效果却甚微。但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对易错的字进行一番解释,学生自然记得清楚,记得生动。比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很多考生误写为“留取丹心照汉青”,就是对“汗青”这个词不理解造成的。“汗青”字典上解释为: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色的竹子,要用火烤得竹板冒出水分容易书写,因此后世常把“史册”称为“汗青”。这样一解释,学生明白了,哦,原来是青竹子烤出了汗,学生恐怕从此再也不会错了。再如上面提到的“箫管”的“箫”,箫是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而非草字头。而“萧然”的“萧”,是指草木萧条冷落。又如“黑云压城城欲催(应为摧)”也是由于未领会句意造成的错误。对于这一类默写错误,不动脑筋地罚抄也许能取得即时效果,但生硬的记忆难于形成长久记忆。学生犯了这类默写错误,我采用的办法是解释错误原因,订正字的含义。这样的做法效果很好。学生理解了,记忆也变得更形象更深刻了。

二、编顺口溜或故事,趣味记忆法

记得小时老师教“碧”字的时候,给我们编了一个谜语:王娘娘、白娘娘,坐在石头上吹风凉。“坐在石头上吹风凉”,分析了字的结构,应为上下结构,“王”、“白”、“石”应为字的组成。如今每每写这个字,脑海里依然浮现此谜语。记忆不可谓不深。初中生就心理年龄而言,还是长于形象记忆。对一些易错字编顺口溜或故事,增加了记忆的趣味性,学生积极性高,记忆效果好。如:“戎马关山北 ”、“尚思为国戍轮台”,“戎”与“戍”、“戊”、“戌”,学生常常混淆。教师如能根据其笔画特点编成顺口溜“点戍横戌戊中空,十字交叉念作戎。”学生记得又快又牢。再如“已”、“己”、“巳”三个字,教师可根据其笔画在空间上占有情况不同,编作歌诀“己字空,已字中,巳字不透风。”这样做学生不但易分辨,而且容易记忆。对于这些形近字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总结。有些字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来编顺口溜或故事。如《黔之驴》中有“然”一句,有学生这样记忆:“来了一只犬,走路要当心。”他的这句话,不仅记住了字的构造,还记住了字的含义,编得生动,有意义。

在默写过程中,对于一些形近字、生僻字的错误,均可尝试采用上述方法来纠错,效果要比纯粹订正来得好。

三、分析字的结构,分步记忆法

这样的方法适用于一些难写的生僻字。如“霪雨霏霏” 的“霪”字,上头是个“雨”,下头是个“”,“雨”表意,“”表声。这样将复杂的字分解成两部分记忆,效果很不错。再如我在帮助学生记忆“壑”字时,把它的组成成分分解为一、谷、又、土,学生也记得很牢。

四、易错字上画圈,重点记忆法

无论是哪种默写错误,为防止学生再次出错,均可让学生在易错字上画圈。心理学认为,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等的差异特别显著,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根据这样的原理,我们让学生在易错字上用颜色鲜艳的笔画圈,使它与周围字句差异显著,学生每次读背此诗文,这些重点圈出的字都跃然眼里,对记忆进行了强化,再次默错的几率也就大大降低。当然这样的做法也有讲究,即每首诗词所圈字不宜过多,否则,满篇均是红圈圈、蓝圈圈,就取不到重点记忆的效果了。

第3篇:关于竹子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实践活动;寻找春天;活动指导;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8702

一、活动主题的产生和学情定位

“寻找春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下面两点的考虑:

一是我校从2012年起,每年的3月到5月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校园主题活动。

二是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植物发芽了,绿油油的,到处生机勃勃,给人以奋发的力量;春天的校@,绿茵茵的冬青,泛着新绿的嫩枝,竞相开放的各色花儿,好似美丽的大自然在召唤着同学们,希望同学们投入她的怀抱,感受她的无限魅力。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素材,我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并学习观察春天的特点,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和人类的活动,激发学生爱春天、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的能力不足。之前已经组织三年级学生开展参观校园的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对综合实践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二、活动组织和活动过程的指导

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有效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事先规划了活动流程,拟订了相应的指导策略。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开题指导,制订方案)

1.确定活动主题;

2.探讨研究子课题;

3.建立实践小组。

(二)实施阶段(课外实践,合作体验)

1.研究方案,组内任务,搜寻资料;

2.组织学生课外探究;

3.初步收集成果展示,中期交流;

4.再次完善方案,继续深入研究;

5.小组资料整理,制作展示媒体。

(三)总结评价阶段(作品展示,评价反思)

1.按小组展示收集成果,学生打分;

2.评价表交流,学生自我反思;

3.教师总结。

在理清本次“寻找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阶段及学生的任务之后,我们根据以往开展同类实践活动的经验,形成了本次实践活动具体操作的指导过程。

(一)准备阶段

首先是通过开题指导提出活动主题,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的主题、研究的内容、怎么研究等三大内容。在确立研究主题“寻找春天”后,我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归纳出研究的子课题。

在开题课中,我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且也关注到了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呵护。在学生交流自己所得问题时,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到的问题是《春天为什么有竹笋》。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都是好的,应该获得肯定,但问题的表述及研究的价值,是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的。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作为指导者的我,不去立即评判问题提得好与不好,而是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个学生说:春天到了,竹子自然而然地长出来了。

一个学生说: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植物发芽,竹子也发芽了。

此时,我问学生:如何提出更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同组的学生就相互讨论开了。

一个学生说:春天有哪些竹子会发芽,长出竹笋?

一个学生说:这个研究的范围太大了,我们身边也就两三种竹子,不利于我们研究。

一个学生说:那就研究竹笋的生长过程,这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最后大家确定了这个问题作为寻找春天主题的下一个研究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说明学生在独立思考,在分析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但往往却被我们的教师忽略,或者说因为担心问题被扯远,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利于课堂局面的掌控,而不让学生自由表达。但往往学生的勇于表达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目标实现的最有价值的体现。

在这个阶段中,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应通过延迟评判、引发冲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参与和指导学生对主题的“头脑风暴”式讨论,对学生的问题不做武断性评判,而是交给学生讨论,教师从旁点拨,这样既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建立了问题意识。

(二)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开始根据活动计划开展实践活动,进入到子课题的实践阶段,这阶段重点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性表现。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指导策略是无为而治,适时有为而治,体现活动过程的开放性,具体环节如下:

无为而治:根据学生探究的子课题进行组内分工。在家长的帮助下,借助媒体的力量,或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或到市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如有关春天的果蔬、古诗词、植物等就比较常见,资料的收集、整理也就唾手可得。

三五班的苏沁怡说:我负责的是查找清明节的习俗和来历,星期天,我把任务告诉爸爸妈妈,他们决定当一回我的小帮手。我凭着自己的知识,写出了关于清明节的活动,比如踏青、吃青团、做艾饺等,我还上网查找了关于清明节的来历。

有为而治:如学校组织春游的时候,可组织学生在十八里景观带、曹娥江边观察春天的动植物,如水塘中的蝌蚪、地上的野花野草。特别在学校开展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主题活动中,采取多学科联动,从科学课的种子的培育,到劳技课的环保花盆的制作,美术课中四格养花日记的绘制,品德课堂上的我爱我家――用植物装扮自己的家。通过各学科内容的整合,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做成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课外实践这个过程中,除了有组织的野外调查外,其他时间,家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顺利完成野外采风、上网查找资料、家中制作食品等活动。我校的学生家长联盟就是学生校内校外综合实践的一支非常重要的指导力量,我们的家长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辅导老师。我们每学年通过调查表,努力挖掘家长的社会资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更为稳定和专业的指导力量。

三(5)班的章莹菲说:这次活动,我的爸爸妈妈也帮了我不少忙,他们帮我打字、收集其他我无法收集到的资料、陪我到野外去实地观察等等。

在这个阶段,我认为开放性原则应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为核心,引发交流、引起思想碰撞,形成符合学生个性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否则“开放”等同于“放羊”。

(三)总结评价阶段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积累了不少资料,是该进行总结的时候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整理能力和交流能力,我们用两周的时间开展资料的整理,制作PPT,花草种植组着手展台布置。

从实践活动和学生收集的作品当中我看到了学生合作、探索的身影,体会到他们在快乐地成长。

学生根据实践活动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还开展了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活动。评价内容丰富,评价角度多元,更好地帮助了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和进步。

三五班的李锦楠说: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认识了春天,理解了春天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现象,是我们在探究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希望下次还有更多的机会开展这样的活动。

三五班张涵依说: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我懂得了更多知识,学会了制作PPT,综合实践活动真棒。

在本阶段的活动中我最大的心得是,教师应始终以一个引领者、点拨者和激励者的身份存在,与学生分享,为学生解惑。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

三、活动达成的目标

学生的活动是出彩的,学生的收获是丰富的,作为指导老师,我也静下心来反思了整个过程。这次主题活动我们主要达成了以下三大块目标:

首先是知识目标。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步骤有了进一步的体验和了解,通过多学科整合,使学生的知识面不再局限于某个空间,而是多维度的,还学会了种养殖技巧。

其次是能力目标。学生能自己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组成研究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活动促进协作精神、学习交流能力、欣赏意识的生成以及自主实践、口头表达、自我评价等能力的提高。

再次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交往,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

四、教师的感悟

“寻找春天”实践活动还将继续,学生参与面可以更广。关于该实践活动我有以下三点感悟:

第一点,指导教师应该将自己放在合作者、参与者的位置上,与学生一起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

第二点,关注成果但更应关注活动过程的体验。经历成功和失败的切身体验,遭遇学科课程中难以遇见的现实生活场景,可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悟。如果只注重结果,不重过程,那么这些认识和感悟将无法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第4篇:关于竹子的古诗范文

传说中的郑在东是一位出名的台湾画家,当然他不仅仅以画出名。人人都赞叹他是个玩家,其中数艺评人张颂仁的赞叹最准确――“郑在东玩古赏今,喝酒品茶,游山玩水,都在他的能力内做得成个样子。”

郑在东钻研喝茶、品酒,有几十年的资历。他认真地把一切研究透了,挥洒起来,确是随意而漫不经心。谈深了,才仿佛是桌上那顶蒂凡尼的灯,有如镶嵌在日常生活里的一缕艳光。他说到茶,用词精美得仿佛《红楼梦》――“春天当然还是喝龙井的。好的龙井比较有君子气,比较大气;相比,碧螺春柔弱得像一个村姑。”

一天

郑在东每天中午起床,骑自行车逛逛周围的小书店、小咖啡馆,下午看书、看画,偶尔创作,晚上出去和朋友喝酒聊天,玩到三四点。

这样的散漫,是郑在东一生的习惯,来源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嬉皮生活。“大家觉得我这辈子就是最闲的人,每天都没有事情。没开过会,没上过班,没有伺候过老板。画画卖钱?这也是玩。”

郑在东崇拜晚明文人袁中郎关于“士有五种快乐”之说。一是眼耳舌的感官之乐,二为风花雪月的快乐,三为读书的快乐,四为千金散尽、泛舟五湖的快乐,而第五种快乐则是“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伎之院”。他就是为了后两种快乐,别妻离子,独身―人从台北来到上海的。“我希望享受这种花尽千金飘荡,不知飘到哪里的感觉。”家产都用完了。只能在歌妓院要饭,见到乡亲也没有羞耻感,“也许我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一天,但是感觉人生最大的极限我都能突破。及时行乐,不知明天身在何处,难道不快乐么?”

郑在东来上海,还为山水。“我们这些人喜欢古诗、古画,既然中国山水都在,我们就可以去那里和古人神交。”他每每以上海为据点,邀两三知己,共享游历,“我记得去镇江,看到瓜洲渡口,当年李白他们都是从那里渡江的,江水已经退得看不到了,但是你还是能感受到那种气氛。”偶尔,郑在东也怀念台北。“我们就有群这样的朋友:大家文化背景相同,每个人在不同范畴里各自有自己的研究兴趣,整天在一起闲聊很多话题。彼此之间,如果谁谁去做生意了,大家会有点看不起他,仿佛竹林七贤,是鄙视人俗气一面的。现在大家都老了,都还是在自己的价值观里生活,都还是遵循60年代的生活趣味。比如说经济状况好了,有人也会开始穿名牌,但是一定穿得羞答答,不凸现,觉得这是不值得炫耀的事情。”

一茶和一酒

游历山水,郑在东总是带上龙井。因为所有的茶当中,龙井最讲究与水的配合。“我记得有次一路从扬州游到滁州,有名的泉水太多了,最棒的就是水漫金山那里的泉水。我们几个人就在山水之间喝茶,很舒服的。”还有“微熏”的放纵,“看古人诗,只有李白一定是喝到大醉的状态才能写出那样的句子,我记得有次在李白墓前,我说‘今天晚上一定要喝一杯’,这种闪现的灵趣就是喝酒的乐趣。”

几十年了,郑在东在几百种茶和几百种酒当中锻炼过味蕾。最初和很多人一样,他爱潮汕工夫茶的喝法,烫杯,闻香,享受最浓一口的感觉,着迷于古书中所描述的明代文人每个人一种独特泡茶方法的描摹。而多年身处一群痴迷红酒的朋友中间,他喝过太多类似拉菲82年那样的好酒。“当时这些好酒都不算贵,1000元~瓶吧。现在太贵了,几万元一瓶。但是口腔的享受确实是需要学习的。尝过很多东西才能知道是好的。所谓好的红酒就是酒的甜度和酸度之问的平衡达到刚刚好,有的酒过分柔美,有的酒过分干涩,你需要尝过那个刚刚好。”

他着迷于知识的学习,热衷于通过各种模式去收集、了解甚至尝试、品玩更多的好茶、好酒。“玩是需要很多知识的,越懂知识,你就玩得越复杂,越懂得多,你对每样东西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在文化的门槛上,玩的复杂度高很多,这才是最后玩的境界。你的眼光比别人好,你能发现特别东西,这就是你的快乐。”

喝得越多,郑在东越洒脱、随意。“很多人说到喝酒都要喝五大名牌,喝茶都要喝50年的普洱,这就没意思了。好茶好酒太多太多了'有很多选择,没必要喝那份烧钱的虚荣心。”

无论茶或酒,变化、有复杂,才有探寻的乐趣。“好比女人,虽然大家模糊地对美女有个大致标准,但是每个美女都有各具特色的阶段性的美感,各有不同风貌。美女层出不穷,你通过探索就可以享受不同风貌的细微差别。”

把酒和茶都玩过了,郑在东现在把它们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有很多朋友是爱痴迷去寻找酒的,他们找到好酒就会通告一下,我就买一箱放在那里慢慢喝。至于茶,整套的泡茶程序很累的,我懒得弄。”他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味蕾,尝一口就足以能分别好坏。于是,他更在乎茶酒背后的心情。“喝茶的妙处在于有玄想的空间,而喝酒,在中西社会里都是一种被认可的文明的放纵。”

一室

如今郑在东招呼朋友喝茶的杯子是宋瓷,几个杯子都是不同窑口的,却也相映成趣。“喝茶和生活情调很有关系,怎么布置怎么玩,用什么工具泡茶,和你的心情和品位融合在一起,你才会快乐。以前喜欢明瓷,不过,明代瓷器太贵了。不能拿来当日用品,我只能用回宋瓷。”

晚明器物雅致,是因为有文人参与器物设计的过程,郑在东想做同样的事。“我―直有兴趣找些工匠来做些东西,比如茶具、茶桌等等。不做复古的东西,也不想做得太有设计感,只想有大方的、素净的、现代的美感。生活的美感有很多细微的讲究,这和你在生活里的认知有关。”

第5篇:关于竹子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江南园林意境 本土地域空间 现代景观设计

现代城市景观应该是一个能够恢复居民对城市的记忆和体验,并且充满文化意义的场所①,而作为城市景观中的一部分――居住区的景观亦当如此。

素以沂蒙山区而著称的山东省临沂市,处于山东和江苏两个经济大省的交界处,南北交汇,海陆兼济。因其独特地域与文化的融合性特征,在此次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业主与设计师经过多次沟通,并结合总体规划及建筑与居住空间体系的布局,尝试在江南园林艺术与齐鲁文化之间找到景观与场地空间的契合点,经过反复推敲,最后提炼出“品味江南意,感受齐鲁情”的设计主题。梁思成先生曾经提出,“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②。虽然传统的江南园林艺术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有着极大的区别,但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给人们构建一个舒适和谐的社区环境和充满诗意的居住空间。因此,该案例将江南温婉的园林意境与齐鲁的大气磅礴相互融汇,将江南古典园林的构景元素与临沂本土文化特征结合起来,希冀以内敛沉稳的江南园林文化为出发点,并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居住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传统园林情韵,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园林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因地制宜,从而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居住者的情感需求,并进一步凸显小区的品位特征。

在此,我们以山东临沂“城市主人”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为个案,来分析如何将现代景观建设的理念融入到江南传统美学构架中,并深入阐述传统的江南园林理念与本土地域情感在现代居住环境空间中新的演绎与发展。

一、自然物境场景的重塑:景观要素的完美组合

计成在《园冶・相地》中说,“园地惟山林最胜”,原因是其“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③。传统的园林造景讲求园无定式,布局规律随意自然,利用大地山川之势,纳世间万物于眼前,建筑、山、水及亭、廊、台、石、树等各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共同构筑成或大或小的景致,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

依循这种设计理念,“城市主人”在设计景观空间关系时首先尊重了本土的场地精神,对当地材料和乡土植物的应用保留了场地的特色,回应了地方性。同时,融入江南园林审美的习性,设计时追求顺势、因形,将各类景观要素进行组合,再现出自然物境的场景。即使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的假山峰峦,叠砌时也要求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但同时又简化了江南园林中庭院堆山叠石过于琐碎的造园手法,实现了设计语言的转化。在景石的运用中,选择了临沂费县所产的集“瘦、漏、皱、透”等特点于一身的北太湖石,不但降低了设计与施工的成本,且很好地达到了江南园林的设计效果,使空间生出无限遐思,别具一番神采。传统江南园林植物的种植都采用自然形态布置,将多层次多品种植物进行混植,讲究疏密相间,追求天然野趣。但在此案植物的布置上,设计师根据场地的功能分区,将植物的层次进行了删减,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齐的植物相配合种植,关注的是植物之间形与神、意与境的自然,整个居住区的植物空间现代、简洁而富有中国文化意味。宋代著名文学家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其本质表达的是中华文明特殊的“竹文化”情结,除了植物固有的装饰属性外,竹子已经被世人赋予虚心、有节、坚韧与挺拔的人格特性,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象征。在场地空间中,南北向两建筑之间距离约7米左右,于是选用山东本土的早园竹、黄秆京竹为基调,不但对狭窄空间起到分隔的作用,且柔化了建筑较为硬朗的立面效果,丰富了街巷的层次,竹、枝、花、草营造出宁静、飘逸的空间。而在景观浅水水系的处理上,抛弃了北方一贯“大”与“直”的处理手法,借助江南蜿蜒曲折的水景效果,并选用菖蒲、水葱等原生植物来柔化建筑与水面生硬的交接关系,镜像空间的运用丰富了水系的倒影,增添了空间层次。在雕塑小品、景观灯具、铺装与坐凳等形式的塑造中,则提炼出临沂本土的设计符号,如运用现代手法将当地特色柳编纹样加以衍化,以新的造型出现,既体现了江南传统园林的内涵,又传承了本土的地域特征。

当然,自然美并不等于对自然的单纯模仿与再现,场地空间处于现代的居住环境中必须有符合现代生活的流线,借助自然流畅的线条和简练的主体道路系统,组成功能明确的景观空间。传统江南造景元素与山东本土文化元素结合再造,形成现代与野趣的对比和交融,整体景观布局呈现出逻辑性与激情并存的状态,实现了自然生动、多样文化融合的空间景象。

二、视阈情境空间的构建:造景手法的巧妙运用

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以房屋围合而成的庭院,承载着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内向封闭却又温馨舒适,院落空间几乎包容了家居的全部生活内容,当然最吸引人的是隐藏在庭院空间形式后面的人文精神。

“城市主人”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之初,即通过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道路之间形成了围合空间形态的雏形,但场地建筑群的局限已使居住者全然体会不到“空间随心境而敛放,敛则可退藏于容膝之斗室,放之则可达于无穷的天地之外”的境界,取而代之的是相对窒息的压迫感④。因此,在景观塑造过程中,为拓展场地空间的视觉效果,融入了江南园林将景象无限拓展和延伸的设计手法,利用行走庭院空间中的人的视域习惯创造出不同的情境空间,构建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且独立完整的景观庭院――满足人与人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具有安全感与归宿感的场所,从而使有限的空间为审美体验提供了无限变化的可能,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场地环境空间的局限性,达到“室雅何须大,天地尽纵横”的空间效果。设计借助了江南园林造园手法中的“借景、障景、对景、框景”等,组织、营造出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通过曲折多变、小中见大与虚实相间的艺术效果来延展和拓宽空间感受。根据主次层级在不同入口空间设置与场地匹配大小不一的观景石,透过背景植物――竹子的空间序列阻挡了进入小区内观者的视线,增加了景观的欣赏层次,进而让观者更加渴望进入并产生无尽的遐想。硬朗的型钢、素淡的墙体与沉稳的青砖演绎出别样的粉墙黛瓦,构成了最具意味的空间造型,景物随着春夏秋冬时令、雨雪雾晴等季相变化,花迹、树印、云影与山形相互交融,粉墙因此也在“水墨”与“重彩”间转换,成就了其“无色处之虚灵”。现代简洁的景墙窗框代替了江南园林造景中传统装饰性较多的洞门、洞窗、漏窗造型,透过这些景墙窗框观望迷离摇曳的竹树山水,时隐时现的亭台廊架,各种要素交融、互泛、同化与渗透,充分利用空间错觉和假象,创造性地扩大了空间尺度,绘就了朦胧、含蓄的美感画面。

通过线、面、体、色、光等抽象的造型元素,将庭院空间中一草一木、一门一窗,从摆放位置到具体形态都进行仔细推敲,合理设计各类空间尺度、把握适当比例关系,同时推敲人居住其中的心理感受,通过观者多角度、多方位的审美探寻,在游赏过程中,关注到空间线形流动的整体之美,在静观过程中,品味空间小品与精致装饰自然巧妙结合的细节之美。各处景观和谐共生、相互为景,才体现出自然、淡泊、恬静与含蓄的艺术特色,建构出赏心悦目、意味不尽的空间层次,并产生了移步换景的观赏效果。

三、文化意境氛围的营造:人文精神的精纯提炼

江南园林的独到之处是在崇尚自然的同时,结合中国文化,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炉,创造出令人神往的意境,追求“意”的幽雅和“境”的深邃是其重要特点之一⑤。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江南园林既崇尚自然、又追求意境,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而是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意境为最高境界⑥。由建筑、山水、景石与植物等构成的“景” ,给人直观的感知空间,是有形的;而“境”则是无形的,是一种因景而产生的想象空间,实质上是一种向往、一种寄托、一种观念和一种理想的审美境界。“景”与“境”的不可分割性使两者相互融合,因此,江南园林也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意境也成为了江南园林造园的精髓。

该项目所在地山东临沂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东夷文明和凤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孝文化、商文化在此共存互依,促使其成为一片有着厚重历史文化、丰富文化资源的土地。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孙膑兵法竹简,沂南北寨汉墓中精美的汉画像石刻,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以及曾子、匡衡、颜真卿与王祥等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光辉。“城市主人”的景观设计,从立意开始即按照诗、画意境的创作原则展开,并追求“景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等千古诗句,《兰亭集序》、《出师表》、《颜氏家训》、《祭侄季明文稿》等书法形式,“卧冰求鲤”、“凿壁偷光”等典故,算盘、竹简等艺术造型等,都为场地人文精神的塑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创作素材,从而使场地环境具有了更为深厚的人文意境。因此,景观设计通过取意于诗、取意于词、取意于文、取意于字、取意于画等来传达种种不同的艺术情思,传递出各种不同的文化意蕴。同时,还借助现代先进的科技、材料及建造工艺,通过不同的形式与设计在现代居住空间中得以再现,使居住区本土景观的文化意境得以承继与发展。景观园林也由物质领域、生态领域进一步升华到精神文化生态领域,或者说,形而下的物质自然生态和形而上的精神文化生态在园林中互渗互补,相得益彰⑦。

临沂“城市主人”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实践,其实质不仅是按照江南园林文化进行的景观营造,更加注重的是其深层的园林文化意境与本土场地空间的融合,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所展现的现代价值,使其成为一个生态的有机整体,一个被城市喧嚣所包围的清静绿地,一个“居尘而出尘”的生态艺术空间⑧。

结语

江南园林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熏陶下,以山水花木为基础,将浓郁的文化特性融入自然环境的一种园林表现形式。江南园林追求的自然美不是对自然山水面貌的简单复原,而是通过升华了的意境美给人以空间、时间、思想上的感悟与启迪。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文化情结使园林精神内涵丰富且意境深远,正是因为有了物质、文化与思想的碰撞,江南古典园林才能迸发出激情澎湃的火花,绚烂地绽放在世人面前。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在解读和认知其空间形式美和设计思维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其所蕴含的文化深意,汲取并运用适合现代物质与情感需求的设计精华,将这些本土化的精髓进行消化、扬弃、重构与融合,并用现代的视角和手法来延续其深层意蕴,赋予传统园林文化以时代内涵,提升现代景观的文化渗透力,让使用者和景观空间真正地达到情景交融。

注释:

①王钰.《从江南园林到现代景观》[J].《美术大观》,2009年第4期,第56页

②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③(明)计成.《园冶・相地・山林地》引自杨光辉.《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四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杨艳容,徐新洲.《浅析现代都市建筑群对中国江南园林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06年第5期,第63页

⑤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⑥余小红.《山水园林之西泠印社与市井园林之苏州私家园林的比较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6年

⑦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⑧同⑦,第13页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孙. 关于临沂联通GSM网络优化与规划的探讨[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08

[3]李艳.苏州古典园林保护和利用的思考[D]. 苏州:苏州大学,2009

第6篇:关于竹子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月亮;隐喻;文学作品

      “月”文化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意境、背景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明月皎兮,佼人僚兮”的优美诗句,“月亮”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想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外国学生来说,了解“月亮”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对“月亮”的了解绝非仅限于外部的浅显认知,而是透过表面了解“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即“月亮”的隐喻延伸。

所谓隐喻就是在传统的概念中叫做暗喻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跟明喻相对,① Lakoff和Johnson在其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从思维的认知方面又提出了隐喻的新概念。根据其理论,隐喻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已知的具体事物去感受未知的抽象事物,并对后者的抽象意义进行描述,是一种思维及认知的方式。②这种思维方式在体验委婉的中国文化及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若是不理解莲花代表洁身自好,代表淡然闲远,竹子代表气节铮铮,便不能读懂很多中国传承至今的诗词歌赋。中国自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随处可见隐喻,隐喻烘托意境,意境带人入诗,入诗才能体会到作者或是忧国忧民,或是思乡情切,或是恬然自得的心境。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对基本的隐喻都有大概的了解,但对于跨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多事物所延伸出的中国文化是他们不了解和不理解的。本文就“月亮”这个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且诸多所指的事物为对象进行分析,并以外国文化中的“月亮”作为对比,试图归纳出“月亮”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基本所指,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进行汉文化方面的教学时提供一些参考,更主要是为希望学好汉语,愿意接触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一 月亮的认知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法,需要人的感官对于事物的体验,只有对具体事物有客观的感受才能体会其特点进而产生认知的拓展。我们要想理解“月亮”的隐喻性延伸,对“月亮”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身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月亮进行直观感受:

首先,是月亮的形状,月亮自初一至十五形态各异,总体分成满月和缺月,满月似盘,弦月如钩。

其次,是月亮的颜色,月色皎洁、清冷,月光如水银倾洒大地,相比于太阳的热烈、阳刚、躁动,月亮更显婉约、阴柔、宁静。

然后,是与月亮的有关的自然现象,月亮由新月到满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月亮升降伴随潮起潮落。

另外,还有月亮出现时环境,能看见月亮的时侯便很少看到星辰,月亮越是完满,夜空越是清幽,就是所谓“月朗星稀”。

最后,是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古老的中西历史中都存在着人们对于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崇拜,所以在各自传说中都有以月亮为依托的神祗。在中国,一般认为最早的月亮之神为女娲,她还主管生育和婚姻;此外,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姮娥即嫦娥,后羿的妻子,这个传说讲述的大致是嫦娥偷吃西王母赐予其夫后羿的不死药后飞升成仙,独守广寒宫,整日与玉兔相伴,与夫天地两隔,悔不当初的故事。在西方,在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中月亮之神叫狄安娜,同时她又是狩猎之神、妇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③另外有圆月之夜会致人癫狂的传说,譬如吸血鬼与狼人的西方经典故事中一种半人半狼的怪物在月圆时会陷入疯狂,完全变成狼的形态,四处为虐。

以上是我们能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关于“月亮”的体验,古人感受亦如此。由此,他们便开始了自己感觉的映射,由对月亮最直观的体验展开隐喻性的延伸,历经千年,终于有了如今关于“月亮”的种种联想,意境。下面我们就以上文所描述的有关“月亮”的直观感受为基础来体会这些延伸。

二 中国文化中关于“月”的隐喻

      1.以“月”喻离合

月亮的形状时圆时缺。圆形在中国是完满的形象;反之,残缺就是不完美的情况。因此就出现月圆喻指相聚团圆;月缺喻指离别四散的延伸,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一句中,作者以“月”的圆缺来类比人们之间的聚散,由此告诉其弟(该词是为他们兄弟不能相聚而宽解其弟所作)大可不必把朋友亲人间的相聚离散看的太重,这好比月亮总是圆少缺多,是本就难以避免的,这句之后又紧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月亮”的别称,作者在此宽慰那些陷入离愁之人,即使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所赏明月是同一个,心灵是可以穿越群山阻隔走到一起的,这里作者更多了一些祝福和期望,由此也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两句中“月亮”都是通过形状特点而喻指离合的。

      2.以“月”喻思乡

由于“月”隐喻了“离合”,所以观月之人便触景产生出期盼团圆之情尤其是与家人的相聚,所以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脍炙人口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抒写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作者先眼见月光,接着一疑、一望、一思,在最后一句中直抒自己思乡胸臆,把月亮和思乡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样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的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一联写到自己分处五地的家乡骨肉,同看一轮明月产生出同样一种感情即强烈的让人垂泪的思乡之情。此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写真,那天地间唯一的明月在任何地方看来本该没有区别,但在诗人眼中却生出了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的幻觉,若非思乡到了情切之地,诗人何以能生出此种错觉,杜甫以真实的笔 调去抒写虚幻的感觉,更加衬托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自此,望月而思乡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常有的思维映射,月亮隐喻思乡也成为中国文化有并常见的一种范式。

      3.以“月”喻怀古

月亮自古至今由缺到圆,再由圆至缺,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兴衰存亡都不能影响它一分一毫。与月亮亘古不变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便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古代先哲文人看到月亮的这种永恒,对比自己的生命,生出哀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怀古之情,“月亮”隐喻怀古之情便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这种情感的表现尤显突出,其中这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体现出作者面对不变的、永恒的江月感慨人类多变的、有限的生命。江上明月年年如此循环往复,江上之人却代代变化,诗人的思维从现实的月亮,回溯到从前,思考这月亮见证的历史变迁,陡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惆怅,但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极的抱怨,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人生代代无穷已”的观点,“人类作为个体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却是代代相传无尽永恒的”,④这种永恒不同于月亮的“亘古不变”,是一种充满多彩变化的永恒。诗人哀叹却不过分悲伤,惆怅却又充满豁达,这都体现出作者尽管苦于人生短暂却愿意积极面对的乐观态度。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三句与张若虚笔下的三句如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也基本类似,诗人们在浩瀚宇宙前,感到自身渺小,生命短暂,由此触发人生苦短,不如豁达处之的态度变化。同样是由“月亮”触动的怀古之情,另外一些诗人表现感情时却多显悲伤与无奈,譬如李煜在《虞美人》中的上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诗人身份是南唐旧主,国灭被俘,身为亡国奴,再好的景色在诗人看来都是让人心碎的,春花秋月这些本是人间美好的事物,诗人却期盼它们能早点结束,在小楼之上独自望月,更勾起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又如李白《苏台览古》中“至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和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们眼中“月亮”依然是“旧时月”而人和事已非原来的样子,怀古伤今之感油然而发,这种怀古之意不同于前文张若虚等人最后表现出的那种豁达,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伤感和无奈。

      4.以“月”喻孤独失意

再者,“月亮”在夜空之中没有星辰陪伴,月光清冷,不由的让人产生出一种孤独感。再由“嫦娥奔月”的神话联想到“月亮”之上是否真有那么一位嫦娥独守广寒,与玉兔为伴,跟桂树结邻。这些所见所闻让诗人们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才子产生孤独、苦闷、怀才不遇的心情。所以,以“月亮”来隐喻孤独失意,也成为中国文人常会用到的意境。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总不得重用;怀揣理想,却屡遭贬谪,这样的诗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李白最具代表性。《月下独酌》正是他抒发内心孤独、郁闷、不得赏识的一首经典诗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第一句便交代其独酌无相亲的情境,后面举杯邀月,对影三人,伴月起舞,对月倾诉的场景让我们更加的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无法排遣,现实不能得志,寄情于酒,结伴于月的这种虽然苦闷却积极寻找解脱,虽然潦倒却不失旷达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将进酒》中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这一生历经抱负的破灭,仕途的失败之后只能无奈于生不逢时,所以李白之诗多见两种心境,要么是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要么是失意之后的这种孤独苦闷,后一种诗就时常会见到“酒”和“月”这俩种代表性的言情之物。他的另一首诗《古朗月行》也抒发了类似感情,“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中对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的描写都是以“嫦娥奔月”为背景的,以上的种种无不透露出一种孤寂,苍凉之意,诗人以此表露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则直抒胸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李白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中国古代的文坛中这样的才子不甚枚举,也都常用“月”来烘托孤独失意之气氛,“月亮”和“酒”一旦出现我们便可以就此判断此诗所托之志,所言之情了。

以上是在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关于“月亮”的隐喻所指。此外,“月亮”有时还代表虚幻、不可求的事物,例如《红楼梦》中“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的描写,镜花水月都是可见而不可及之物,以此来喻指了宝黛人生的虚幻和注定的悲剧。“月亮”在神话中是女娲主管的,她还是婚姻与生育之神,所以中国文化中“月亮”还能隐喻了姻缘、爱情,如一些中国歌曲中会有关于“月亮”与爱情的内容。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就是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在接触到中国文化、文学时,若其中有“月”,则仔细甄别这几种类型,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怀,读懂其背后真意的。

三 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一些隐喻

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时,有时会以本国的文化、思维模式为基础进行理解,然而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外国人在学习某些中国文化时会出现偏误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月亮”来说,虽然千里共一轮明月,在外部认知上我们都是相同的,但中西方思维、文化不同有时就会造成主观上理解的差异。譬如西方文化中就没有因“月”而起的思乡、怀古、伤离别、叹人生的概念,西方人思维浪漫、乐观,西方文人也不像中国古代文人那般总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笔下的“月亮”经常会代表纯洁、无暇、美丽、健康的女性,如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写到的关于主人公对妻子的一段评论“她的名誉曾像狄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现在已染上污垢, 像我的脸盘一样黑了。”“狄安娜”即是“月亮”的守护神,在西方文化中狄安娜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其中积极的隐喻意义是安静、福祉、守护、爱人等;消极意象包括忧伤、孤独、邪恶等,”⑤这些关于狄安娜的隐喻又反过来影响“月亮”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及所指,最后相互作用“月亮”与“狄安娜”逐渐合为了一体。因此我们通过莎士比亚的描述看到“狄安娜”容颜皎洁、灵魂纯净,莎翁心中“月”的圣洁的一面由此可见一斑。有时候除了这种具有赞美性质的正面隐喻延伸,西方还会有一些在中国比较少见的关于“月亮”的贬斥型的负面隐喻,例如他们认为月亮总处于圆缺变化中,这喻指事情的不稳定、多变化,类似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苏轼表现的是一种豁达、淡定的心态,西方人则不然。莎翁的另一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要对“月”发誓时朱丽叶上前阻拦,她说:“不要对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你的爱情也许会变的和它一样无常。”莎翁借朱丽叶之口道出对月亮总是处于阴晴多变 象征事物尤其是爱情不能长久、变化无常的不满。由此观之,西方人眼中的“月亮”有时并非如我们眼中看到的那般完美。此外,西方文化及传说中认为月亮圆满时会引人错乱,致人癫狂,如在西方流传的狼人与吸血鬼系列的传说故事,狼人总在月圆之夜变身,变的无比疯狂,吸血鬼也会与月亮盈亏有关,此时的“月亮”则尽显诡异与邪恶。。

由此,我们通过对比发现,汉文化之月与西方之月在隐喻上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中国文化里以“月”所喻的思乡、孤独、怀古这种中国文人特有的感伤之情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里是看不到的。然后,中国文化中“月”多皎洁、多幽静、多柔美,很少会看到有作品中出现月亮的反面描写,对“月”而言,中国文人多是怀揣一种怜爱之心,相比之下西方文人对于月亮的态度都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心意满足时月亮明媚四溢,被人辜负尤其是爱情方面受挫时,月亮在心中则尽是不足,月盈月亏都似乎昭示着他自己的悲剧。此外,对于月亮娇柔之姿,中西方把它作为女性来看待的习惯总是一致的,中国称其“婵娟”,西方谓其“狄安娜”。

四 总结

本文以隐喻作为全篇分析问题的主线,首先对月亮的外部的客观认知特点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之上由各个外部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隐喻出的意境,包括盼聚惜别、思乡怀古、孤寂愁苦、叹人生苦短、哀物是人非的种种感情,最后以一些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隐喻内涵作为对比观其异同,以达到减少西方人在接触中国文化及作品时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误读的目的。文章主要以介绍、分析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中“月亮”的隐喻延伸为目的,为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文化教学时提供一个参考,并帮助那些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作品的外国学生去更好理解那些含有“月亮”的文章的用意。

      在二语教学中,跨文化的传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汉文化讲究婉转含蓄,多以物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物”的隐喻,外国人在其本身的文化背景之下,要想学习和了解汉文化就需要对经常出现的诸如“梅兰竹菊、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的所指、所喻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此,才能充分体会中国文人背后的深意和情怀。才能读懂华夏天空的那一轮明月。

注释:

      1.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9-P10.

      2.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28-P30.

      3.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4.参见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

      5.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张娇、罗娇.优化思维与月亮隐喻.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

      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王德春.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巢湖学院学报,2002(4).

第7篇:关于竹子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隋唐;长安城;自然灾害;绿化树;管理机构;绿化意识

锦绣长安多见于唐人诗文,或言“长安回望绣成堆”,或记“园林树木无闲地”,或写“满城春树雨鳌保或写“绝胜烟柳满皇都”,或写“绿槐十二街”,或写“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不胜枚举。针对隋唐长安城的环境与绿化问题,已经积累起了丰硕成果,如村上嘉实、史念海、李浩、荣新江、朱玉麒等研究了隋唐长安的王室庭园、林园或建筑园林等,也有学者关注唐长安的街道绿化,罗桂环、翁俊雄、李令福、刘锡涛等还就唐长安城的绿化进行专门研究,更有一批从生态环境角度审视唐长安城的成果,但隋唐L安绿化曾经遭遇何种劫难?城市绿化如何应对灾难?各分管部门负有何责?唐人在选择绿化树种时出现几次大的争议?前人研究成果未加措意,此类问题仍有继续研究的必要。实际上,隋唐三百余年问长安城的各种绿化树屡经考验,或遭遇天灾毁林,或经历滥砍滥伐,这些绿化树的每一次劫后余生,既是对城市管理制度的检验,也反映唐人绿化意识的觉醒。有鉴于此,本文欲探讨古都绿化之成效和绿化成果遭遇挑战时之对策,如能对认识长安历史有些许帮助,足慰初衷,更不敢奢望资鉴于当代城市绿化。

一、隋唐长安城绿化树屡经劫难

隋唐两代立都关中,努力经营长安的一个表现就是不断完善城市绿化管理,长安城的绿化主要靠各种树木来完成,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公私园林万木竞秀,皇家禁苑林密果香。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遭遇战争、危机、天灾,或肆意妄为等原因,就可能殃及城市绿化树,轻者满目凄凉,市容遭到破坏,重者生态失衡,家园变成废墟。

第一,战争和危机对长安绿化树的破坏性巨大。如隋末大业十三年(617)十月,李渊自太原起兵后挥师入关,渡过黄河,兵临大兴城下,“诸军各于所部营分角修功战之具,云梯竞耸,楼檀争高,百道齐来,千里并进。绕京竹木,歼于斯矣”。大兴城郊附近之竹林树木被攻城之军士用来修造攻具,城外之树因此而惨遭全歼尽伐。不幸的是,李渊部攻占大兴城后,城内之树木也惨遭毒手,史载:“时草创之始,倾竭府藏以赐勋人,而国用不足,(刘)义节进计日:‘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薪贵而布帛贱,若采街衢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岁收数十万匹,立可致也。’”因为攻城正好是冬天,李渊所部数万人的取暖和樵薪问题突出,结果刘义节自毁家园式的建议竟然被李渊采纳,李渊因此而“大收其利”,渡过危机,但唐军抱布贸树而大收其利的代价,就是大兴城内街衢行道之树和苑内之林被用来樵采,因此,大兴城内街衢和苑中之树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树木在高颖、宇文恺建城时种植,到李渊太原军入城时仅仅30多年,正是常见树木生长最佳时期,其遮荫、表道、观赏等绿化美化作用也处于最佳状态,惜毁于改朝换代的战争和入不敷出的危机。又建中四年(783),唐德宗因泾原兵变出逃奉天,朱窃据长安城,“李子平请修攻具袭(李)怀光,取苑中、六街大木为冲车”。战乱中,叛军采伐长安六街、禁苑之大树制造攻具,城中绿化树再次遭殃。到唐末,京城屡遭战火,城内之树也渐次荡尽,唐末诗人韦庄有《秦妇吟》一诗,其中有黄巢军破坏绿化树的记载:“采樵砍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绿化树的美丽无法打动乱兵叛将,杏园、御沟之树尽遭无情摧残。又《南部新书》庚部记:“兴庆宫中九龙池……池四岸植佳木,垂柳先之,槐次之,榆又次之,兵寇已来,多被翦伐。”街道树、禁苑林最先受冲击,最终宫廷园林之树也无以为存。战争不仅会造成家破人亡,也会殃及草木,出现玉石俱焚的惨景,从这个角度看,战争没有胜利者。

第二,自然灾害有时也会给长安城绿化带来灭顶之灾。据史籍记载,影响长安城市绿化树木的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干旱灾害、洪涝灾害、火灾等多种,但最多为雨雪风暴等气象灾害,如开元二年(714),“大风拔树发屋,长安街中树连根出者十七八。长安城初建,隋将作大匠高鬟页所植槐树殆三百余年,至是拔出”。此言隋营建大兴城时种植之树到开元二年的树龄是300年,言过其实,只不过130年左右。这些街树躲过了战争之厄,幸免于危机之劫,却难逃风暴之灾。此次风灾的后果很严重,街树受灾率达到七八成,属于毁灭性打击。类似情况虽不多见但并非绝无仅有,如大和九年(835)四月,“大风拔木万株……拔殿庭树三”。又广明元年(880)四月,“大风拔两京街树十二三,东都长夏门内古槐,十拔七八”。风灾对绿化树的危害最大,尤其是枝繁叶茂的大树更容易被风吹倒,特别是上百年的古槐最易受灾。检《隋书》、两《唐书》,隋唐327年间京城有33次大风拔木之记载,有3次绿化树成灾率的统计,严重者成灾率达七八成,其次是二三成,最轻的一次被吹掉上万株。另外,雷电也防不胜防,如长庆二年(822),“大风震电,坠太庙鸱吻,霹御史台树皆仆”。雷电于树木之伤害,通常是小范围成灾,但如此次导致御史台院之树皆仆者,或许与雷电、大风相伴而生有关。

长安城的绿化树除了容易受风灾伤害外,雨灾、雪灾、冰冻也极具破坏性,如《新唐书・五行志》记:“开元二十九年九月丁卯,大雨雪,大木偃折。……(贞元)十二年十二月,大雪甚寒,竹、柏、柿树多死。”雪灾及所引发的次生灾害冰冻对京城树木破坏性强。又如《旧唐书・五行志》记元和十五年(820)九月,“大雨兼雪,街衢禁苑树无风而摧折,连根而拔者不知其数”。据此可知此次致灾原因是大雨兼雪,受灾范围是长安街衢和禁苑之树,当然可能是统计者只关注二者,其他区域被选择性忽略,而受灾程度只言不知其数,未讲具体受灾率,再检《新唐书・五行志》记元和十五年九月,“大雨,树无风而摧者十五六”。从时间上判断,所记为同一次灾害,后者记录了受灾程度,高达五六成,对长安城的绿化树造成很大危害。

除上揭诸自然灾害以外,树木还经常性受到病虫等生物灾害的威胁,如唐人有判文《对斫街树瘿造枕判》:“通衢四会,奇树众郁,布夏叶以成帷,耸云柯而似盖,日来月往,鸟剥虫穿,或雍肿而不材,未施功于匠石,或轮困而载瘿”。就提到街衢之树受鸟剥虫穿而畸形,只不过此种灾害的影响因记载不多而无从深究。

第三,是肆意妄为的恶果,如有司,或监管机构疏于管理,或人们的粗暴无知等,都曾经伤害长安之绿化树。据唐人李肇《唐国史补》记载:

贞无中,度支欲斫取两京道中槐树造车,更栽小树。先符牒渭南县尉张造。造批其牒日:“近奉文牒,令伐官槐。若欲造车,岂无良木?恭惟此树,其来久远。东西列植,南北成行……拔本塞源,虽有一时之利,深根固蒂,须存百代之规。”

度支以缓冲长安用材压力为幌子,意图砍伐两京道旁槐树用以造车,所幸度支之行为遭到渭南县尉张造的驳回。张造之所以成功抵制砍伐行道树之命令,有个人能据理力争的素质,也有受法令支持的关系,因为度支决策违反了行道树不得随意采伐的法令。

张造敢于以县尉轻微之职驳回权势部门的决定,成为唐人坚守原则的楷模。但并不是每次砍伐行道树都会受到抵制,如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因修灞、旱惹湃狈δ静模于是敕令“取城内诸街枯死槐树,充修灞、旱惹虐迥镜扔茫仍栽新树充替”。以长安城内诸街之槐树为原料修灞、旱惹牛虽有先用枯死槐树之要求,还有随伐随栽之规定,但随意改变城市绿化树的用途难免有饮鸩止渴的嫌疑。

城市绿化树遭受不虞之斧的情况还有权贵阶层的粗暴无知,如唐高宗开耀元年(681):“(太平)公主适薛氏,自兴安门南至宣阳坊西,燎炬相属,夹路槐木多死。”兴安门是大明宫最靠西的南门,直南而行到宣阳坊要经过6坊6街,超过4千米。唐人在昏时举行婚礼,故迎亲队伍沿路大燃燎炬,因此祸及夹路4千米长的街槐,一人的喜成了一城人的灾难。

有司疏于管理也会给绿化树带来伤害,如唐代宗时,长安城出现垦种街道的情况,广德元年(763),“禁城内六街种植。二年二月,又诏禁之。初,诸军、诸使以时艰岁俭,奏耕京城六街之地以供刍,或谓非宜,乃罢之”。因为物资供应不及时,京城诸军就垦田于六街,由此而使街树受损多少,不得而知,据《册府元龟》卷十四《帝王部・都邑二》记,永泰二年(766)正月,“京兆尹黎干大发夫役种城内六街树。是岁,不许京城内坊市侵街、筑墙、造舍,旧者并毁之”。因为街树被垦田者砍伐,故才有重栽之举,此次因耕垦而破坏行道树的教训,让唐政府认识到不能因权宜之计而丢掉百年大计,故广德元年(763)、二年、永泰二年(766)连续下诏禁止侵街坏树,三令五审,显示其严重性。

综上所述,导致隋唐长安城绿化树失去绿化功能的原因,除了树木老化被淘汰外,还被一些人为因素、自然灾害因素所困绕,城市管理者不能仅满足于坐享前人栽树的“荫凉”而止步不前,制度和法令建设能降低绿化树的致灾程度,增强绿化意识也足以防患于未然。

二、绿化树的管理者

都城长安绿化树的种植和管理有哪些部门负责?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各尽其职?隋唐人在保护、维持和巩固既有绿化成果方面有何历史经验?这些绿化树给当时长安带来什么好处?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为国际性大都会,唐都长安吸引众多胡商出入其间,长安的美丽留给这些外来商人深刻印象,如7世纪前半叶的拜占庭作家泰奥菲拉克特・西莫卡塔在所著《历史》中就有提及,“据传说,亚历山大在(距桃花石城)数英里远的地方又筑了另一城,蒙昧人称这后一座城为库博丹(Khoubdan)”,葛承雍经过研究认为库博丹是古希腊语对长安的称法,叙利亚语是Kumdan(克姆丹),伊朗或阿拉伯语是Khumdan或Khundan(胡姆丹)。外来旅行家特别看好这座城市,“库姆丹城有两条大河流横贯其中,大河两岸垂柏依依”。如果桃花石城指旧都城,库博丹指大兴城,则二者相距数英里的记载与中国传世文献基本相符。所记两条大河是指永安渠和清明渠,还是别有所指?有待研究,但胡人对隋大兴城垂柏依依的印象值得注意。又如《中国印度见闻录》记一位阿拉伯商人在长安的见闻:

关于中国皇帝居住的京城胡姆丹,我们也向伊本・瓦哈卜打听到一些消息,他告诉我们说,这座城市很大,人口众多,一条宽阔的长街把全城分成了两半,皇帝、宰相、禁军、最高判官、宫廷宦官,以及皇家总管、奴婢都住在这条大街右边的东区。……在这个区域,沿街开凿了小河,淌着潺潺流水,路旁葱笼的树木整然有序,一幢幢邸宅鳞次栉比。在大街左边的西区,住着庶民和高人,这里有货栈和商店。每当清晨,人们可以看见皇帝的总管和奴婢、宫廷的仆役、将军的仆役,以及其他当差的人,或骑马、或步行,鱼贯似地来到这个既有市场又有商店的街区,采购主人需要的东西,(事情办完后),他们立即返回,不到翌日清早,他们就不再来这个街区了。

胡商不仅看到将全城分成东西两半的大街(朱雀大街,笔者按),也看到既有货栈又有商店的市场(西市,笔者按),更注意到沿街路旁葱笼的树木,让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但他没有提及那些整然有序的行道树由谁种植,归谁管理,这个问题也是了解唐代长安市容市貌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探讨。

据汉文资料记载,唐前期负责京城种树的机构有虞部郎中、京兆尹、司农寺上林署、京都苑总监和四面监等。隋唐九寺诸监与六部相关诸司存在职责互相牵制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城市绿化树的管理上也有体现,如《旧唐书》记尚书工部虞部郎中、员外郎之职:“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虞部职掌中有京城街巷种植树木和京城草木薪炭等事务。而司农寺上林署令:“掌苑囿园池之事,丞为之贰,凡植果树蔬,以供朝会祭祀。”二部门都有种植树木的职责,但虞部掌京城街巷种植树木,也分管苑囿山泽,而上林署掌禁苑和园林种植树木,二者存在职责交叉部分。实际上,禁苑林木不仅有虞部、上林署管理,还有京都苑总监和四面监,《旧唐书・职官志》记京都苑总监:“掌宫苑内馆园池之事,副监为之贰,凡禽鱼果木,皆总而司之。”京都苑四面监:“掌所管面苑内宫馆园池,与其种植修葺之事。”甚至《旧唐书・地理志》也记:“禁苑,苑置四面监及总监,以掌种植。”《长安志》也记“苑中四面皆有监,南面长乐监、北面旧宅监、东监、西监。分掌宫中植种及修葺园囿等事”,都证实苑总监和四面监以苑内种植为主职。不仅苑总监和苑四面监负责苑内林木果木种植,内官六尚之尚寝司苑,“掌园苑种植蔬菜”,禁苑总监和苑四面监在掌苑内种植树木是上下级关系,其与上林署和内官司苑是各负其责的平行关系,虞部对于京城绿化树木而言属于特殊部门,既管街道,也管苑内,但只负责行政出令。综上所述,虞部、上林署、京城苑总监、苑四面监、内官司苑等部门均有禁苑园林内种植树木的职责。此外还应有一些使职负责其事,如内诸使司有栽接使,《金石萃编》卷一一三《王文斡墓志》:“改栽接使,公垦园树果,殖地生苗。”其职责就是垦园树果。又唐高宗“遣宦者缘江徙异竹,欲植苑中,宦者科舟载竹”。此宦者就负责采异竹于禁苑种植。再如“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建言鬻果蔬,储利佐公上”。裴匪躬以尚方监而案禁苑,还提出将禁苑剩余水果蔬菜出售的建议,也是使职差遣盛行在绿化种植方面的表现。

而对于京城街道树木的管理又不同于禁苑,除了上揭虞部掌管街道树木的出令外,还有其他部门也在京城街道种植树木,如京兆尹、左右街使、金吾卫等部门,也可问津京城街道树的种植与采伐。关于京兆尹问津街树种植的记载有,代宗永泰二年(766),“京兆尹黎干大发夫役种城内六街树。是岁,不许京城内坊市侵街、筑墙、造舍”。作为京兆尹的黎干大规模种植街树,对恢复京城的绿色市容和制定保护性法令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京兆尹对街树不仅有管理权,还负有维护权。大历二年(767)敕,“其种树裁植,如闻并已滋茂,亦委李勉勾当处置,不得使有斫伐,致令死损,并诸桥道,亦须勾当”。其时李勉代替黎干任京兆尹,前任所种之街树并已滋茂,其维护和管理权也移交后任。唐德宗时,“街樾稀残,有司莳榆其空,(京兆尹吴)凑日:榆非人所荫玩。悉易以槐,及槐成而凑已亡,行人指树怀之”。吴凑之所以被人怀念,是因为他选择槐树作为长安城街树,此事证明京兆尹对街树的护理权既包括随缺随补,又包括树种选择权,如吴凑的以槐易榆,张永禄认为槐树适合关中环境,易于栽植生长,叶密荫浓;杨鸿年认为槐既常见易植,且又质坚耐久。这些观点都较中肯,但也忽略了树种统一在观赏度上的要求,如果所缺之树种榆树,则会出现槐、榆共生且不规则的情况,作为长安城六街之景观恐怕是自乱其例,当然不足为取。

金吾卫的职责是维护京城治安,但也有保护树木的任务,如唐阙名拟判文有《对斫街树瘿造枕判》:“人有告木奇斫街树瘿,云拟将造枕进。金吾劾之。”此虽为拟判,文中人名也可能是冒用,但所判之事却未脱离社会实情,用来考察作判者是否文优理通,从中可知惩罚斫街树者应归金吾卫处理。前引贞元元年,“宜令京兆府与金吾计会,取城内诸街枯死槐树,充修灞、泸等桥板木等用,仍栽新树充替”。京兆府采伐枯树、载种新树都需与金吾卫知会。可知小到有人斫取树枝,大到有司采伐街树,都应经金吾卫通过。

左、右街使也可插手京城的绿化树种植,如大和九年(834)敕:“诸街添补树,并委左、右街使栽种,价折领于京兆府,仍限八月栽毕,其分析闻奏。”虽说左、右街使添补诸街树之经费还是由京兆府出,但街树之添补权左、右街使可以染指,《新唐书・百官志四》左右金吾卫条:“掌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左、右街使各一人……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天之前,左右街使之职属翊府中郎将,《唐六典》左右金吾卫条:“中郎将掌领府属,以督京城内左、右六街昼夜巡警之事,左、右郎将贰焉。”京城内六街最初由金吾卫中郎将负责,中唐以后代之以左、右街使。对于金吾卫属下左右街使之职责,曾发生于唐人柳公绰身上的故事就是很好的注脚,据《因话录》记:

柳元公初拜京兆尹,将赴府上,有神策军小将乘马不避,公于街中杖杀之。及因对扬,宪宗正色诘公专杀之状。公曰:‘京兆尹天下取则之地,臣初受陛下奖擢,军中偏裨,跃马冲过,此乃轻陛下典法,不独侮臣。臣杖无礼之人,不打神策军将。’上曰:‘卿何不奏?’公曰:‘臣只合决,不合奏。’上曰:‘既死,合是何人奏?’公曰:‘在街中,本街使金吾将军奏;若在坊内,则左右巡使奏。’上乃止。

据此可知,左、右街使分管左、右六街,左、右巡使分管各坊之内,划界管理,各司其职。因为左、右街使职在京城内六街,故左、右六街之街树维护、添补、栽种由其兼管,也非常好理解。

不仅左、右街使有添补街树之职权,其他一些使职也见类似现象,如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令两京道路,并种果树。令殿中侍御史郑审充使”。此次种植果树的范围此处仅记为两京道路,再检《旧唐书・玄宗纪》《册府元龟》均为两京路及城中、苑内种果树。说明种树范围也包括长安城内和苑内。凑巧的是,作为此次种植果树专使的郑审还有诗专门记录此事,据郑审《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歌》有:“春露条应弱,秋霜果定肥。影移行子盖,香扑使臣衣。入径迷驰道,分行接禁闱。”副郑审以殿中侍御史充使巡检种果树事,诗中讴歌的是“韶华满帝畿”和“千里树芳菲”,提及驰道、禁闱、行子、使臣等内容,应证了以专使检校种植果树,其范围包括京城内、禁苑内和两京路。

由此可见,各种树木成为锦绣长安的“花衣裳”,而相关机构就成为长安树木的“护花使者”。正是由于这些“有司”坚持有空则种、有缺则补,在相关机构的通力合作下,长安一度成为身着美丽花衣的“小姑娘”,其秀丽娇美,即使用上最丰富的想象力和最绮丽的修饰语也毫不为过。

三、绿化树种类选择的几次争议

隋唐长安城的绿化屡经劫难,相关专职机构或力挽狂澜,或亡羊补牢,努力维持绿化树的绿化功能,我们注意到,修竹茂林不仅是优化长安城生态环境的一个元素,也是认识隋唐人绿化意识的一种媒介,特别是隋唐人对绿化树种的有意选择和为争取更加绿化的树种争议,无不凸显古人改善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隋代营建长安时,就开始栽种绿化树,最初选择什么树呢?种种迹象显示可能是槐树。史载隋营大兴城后栽街树时,有槐树不成行列,“(高)鬟页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有司想伐此槐树,是因为其与其他街树不成行列,并非因为树的种类不统一。此槐树到唐玄宗初年仍存在,《朝野佥载》记西京朝堂北头有大槐树,“文皇帝(杨坚,笔者按)移长安城,将作大匠高鬟页坐此树下检校,后栽树行不正,欲去之。帝曰:‘高鬟坐此树下,不须杀之’,至今先天百三十年,其树尚在,柯叶森竦,株根盘礴,与诸树不同。”因为大槐树与营建者高颖之关系,特别保留了这棵不能成行成列的街树,说明大兴城街树的栽种是有规划的,只有那些意义特别的树才能打破规划。高颖所栽槐树在130年之后的玄宗先天时(712)仍郁郁葱葱,但到开元二年(714)遭遇一场风灾,结果“长安城初建,隋将作大匠高颖所植槐树,殆三百余年,至是拔出”。如前所述,这些槐树并未达到300年,而是130余年,这批槐树属于大兴城营建工程中街道植树之内容,从而证明都城街道树最初的选择是槐树。

由前揭可知,唐军初入长安曾有大规模“抱布贸树”的行为,对长安城街树产生巨大破坏,此后,唐人在重栽街道树时对树种有无变更呢?史载唐代长安城街道两侧都有街树,可为行人提供遮荫表道之功能,但最常见的树种是什么?自隋建大兴城以来,官街夹路多种植槐树,故常有“绿槐十二街”“槐衙”之说。如史载:“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说明唐长安城街树仍然以槐树为主,但街道绿化用何树种也曾引起多次争议,如德宗贞元十二年(638),“官街树缺,所司植榆以补之,京兆尹吴凑日:榆非九衢之玩。亟命易之以槐”。当有司要以榆树补缺时,吴凑认为榆树不适合京城九衢,最后仍以槐树补其空缺。实际上,这是一次官街树种是用榆树还是槐树的争议,有司主张用榆树,吴凑主张用槐树。长安百姓也有自己的看法,史载:“及槐成而(吴)凑已亡,行人指树怀之。”(前已引),睹物思人即见槐而思念槐树的提议者和种植者,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此事说明唐代长安城官街多用槐树绿化,但既然有司最初种榆树,也证明在不少人看来,榆树也是绿化树的一种选择。据《太平广记》记窦义在长安经营木材的故事:“五月初,长安盛飞榆荚,义扫聚得斛余,……付与(长安诸坊小儿及金吾家小儿)袋子一口,至冬拾槐子实其内,纳焉。月余,槐子已积两车矣。”长安在五月时榆荚多,秋冬之际槐子多,从窦义所得榆荚斛余和槐子两车来比较,槐子更多些,能否说明唐代长安城内槐树多于榆树,也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但至少能说明榆树和槐树都是长安城内常见的树种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槐树、榆树外,也出现街槐巷柳的说法,说明绿化树在主要树种外,还存在一些杂树,如柳树、杨树、果树、梧桐树、松树、柿树、竹树、棘树等。

柳树之例据《中朝故事》记:“曲江池畔多柳,号为‘柳衙’,意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不仅曲江多柳,兴庆宫柳树也多,前引《南部新书》记兴庆宫之九龙池:“池四岸植佳木,垂柳先之,槐次之,榆又次之。”在兴庆宫九龙池岸柳树还多于槐榆。不仅兴庆宫有柳树,太极宫内柳树也常见,如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宴五品已上霜殿。其殿在玄武门北,因地形高敞,层阁三城,轩栏相注。又引水为洁渌池,树白杨槐柳,与阴相接,以涤炎暑焉”。在洁渌池畔有白杨、槐树、柳树,据此可知,唐长安城内曲江池畔、九龙池岸、洁渌池畔多种植柳树,似乎池畔多柳形成一道风景,特别是灞桥柳甚至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唐人出城送e到灞桥而分,逐渐形成折柳相送的现象。

杨树在长安城内也多见,前引太极宫内洁渌池畔也有白杨和槐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最为著名者是梁孝仁和契苏何力之例,史载:“司稼卿梁孝仁,高宗时造蓬莱宫,诸庭院列树白杨。将军契芯何力,铁勒之渠率也。于宫中纵观。孝仁指白杨日:‘此木易长,三数年问宫中可得阴映。’何力一无所应,但诵古诗云:‘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意谓此是冢墓问木,非宫中所宜种。孝仁遽令拔去,更树梧桐也。”蓬莱宫后改称大明宫,司农卿高宗时曾改名司稼卿。司农寺上林署掌苑囿园池种植果树蔬菜之事,而司农卿亲自主持显然有加重其事的意思,自不必论。梁孝仁先种白杨于大明宫中,除了自己认为易长速荫之原因外,还因为原来太极宫内就有白杨树(见上引洁渌池畔),但经契何力的提醒后,全部改种梧桐树。此事也见于出土墓志记载,如《唐契芯通墓志》:“时有司修蓬莱宫,树以白杨,烈公吟古诗以讽主事者。”虽然最终以梧桐树取代了白杨树,但白杨树也曾给长安城带来绿荫和美丽。这又是一次绿化树种的争议,只不过其范围既不是全城,也不是六街,而是大明宫城内,争议是在白杨树和梧桐树之间展开,显示了唐人绿化意识的自觉程度提高。

松树在长安城里也能见到影子,据宋人叶梦得记大明宫有松树:“唐正衙宣政殿庭皆植松,……殿门外复有药树。”知宣政殿庭内都种松树,门外有药树。另外,长安城内私家宅第也见松树,如,“段成式修行里私第大堂前有五鬣松两株,……中使仇士良水矶亭子有两鬣皮不鳞者,又有七鬣者”。此处以皮不起鳞之松树为异事,也说明唐代公私均有以松树为绿化树的情况。

柿树在长安城的分布也不分公私,宫中有柿林院,而慈恩寺每年秋天常聚柿叶数屋,唐人郑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正是慈恩寺的柿叶成就了郑虔的三绝:书、画、诗。是否柿树成林才有柿林院之名,不好遽断,但肯定有大量柿树才会有柿叶数屋。

梧桐树前面已经提到梁孝仁听取契何力的建议用梧桐树替代了宫中白杨树,不仅宫中有,皇城官署也可见到梧桐,贞元三年(787),“中书省梧桐树有鹊以泥为巢”。关中之梧桐早在前秦就大量种植,苻坚曾因为有谣日:凤凰凤凰止阿房,认为“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可见梧桐树在隋唐之前就广泛分布于长安附近。

长安城内也偶有竹林,如《新唐书》卷三六《五行志》记:“(贞元)十二年十二月,大雪甚寒,竹、柏、柿树多死。”因为大雪天寒,导致京城内竹林、柏树、柿树大面积冻死,证明这些树在长安还是比较普遍的。唐高宗时,“遣宦者缘江徙异竹,欲植苑中,宦者科舟载竹”。专门有人从长江流域寻找异竹移植苑中,禁苑内应该有竹林存在。不仅禁苑内有竹林,尚书省也有,如《启颜录》记尚书仆射和兵部选人裴略的对话,“时厅前有竹,彦博即令嘲竹,此人应声嘲日:‘竹,风吹青肃肃,凌冬叶不凋,经春子不熟。虚心未能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温彦博以竹即景发问,裴略则借竹以谏,都基于对竹子的熟悉。另外,也有私宅种竹,如李晟家就有竹林,“李晟大安园多竹,复有飞语者,云晟伏兵大安亭”。能让人有伏兵之猜测,李晟家竹林之大可想而知。由此可知,长安城禁苑内、宫城、皇城内,甚至于不少私宅内都喜种竹子。

棘木在皇城九寺衙署多见,《唐语林》记:“九寺皆树棘木,大理则于棘木下讯鞫其罪。”唐代大理寺有“棘署”之称。

此外,长安城内果树也很普及,前引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诏令,“两京路及城中、苑内种果树。”此诏反映出唐人绿化思路的多样化,又是一次绿化树选择什么树种的尝试。既然绿化树不以用材为主,用果树完成绿化,就是将树之赏心悦目功能和春华秋实功能合而为一,突出了一树多用。但两京路旁种什么,城中和苑内又种什么果树,都未记录,给人留下很多想象空间。实际上,唐人可选用果树的树种范围很大,因为很多种果树受到唐人喜爱。

第一,唐长安种植较多的果树有桃树、杏树、李树、梨树、枣树、林檎、桑涞取H纭把釉卦年九月,内出梨华一枝示宰相。……元和十一年十二月,桃杏华。……广明元年冬,桃李华”。冬天长安城有梨、桃、李、杏开花的纪录。史载长安城附近有哀家梨品质优于他种梨。桃树者又见于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玄都观里有千树之桃,惜刘禹锡之意不在桃树上。长安也见枣树,如“大明宫初成,置史馆于门下省之南,馆门下东西有枣树七十四株,无杂树”。史馆门前枣树成林,不杂他树。林檎也常有,如唐人郑常《洽闻记》载永徽中,有人进献奇果,“(纪王李慎)贡于高宗。以为朱柰,又名五色林檎,或谓之联珠果,种于苑中。西域老僧见之,云是奇果,亦名林檎,上大重之。……亦号此果为文林郎果,俗云频婆果。河东亦多林檎,秦中亦不少,河西诸郡亦有林檎,皆小于文林果”。不管移植于苑中的是称朱奈、林檎、联珠果,还是文林果,俗称为频婆果值得注意,这种果树与现今之苹果是什么关系?其树是先于苑中种植,还是先于秦中种植?也颇耐人寻味,但林檎在唐时长安城内就有种植是没问题的。

第二,周边政权多以奇果异树进献,扩大了可选择的范围。如唐太宗移植高昌葡萄树于苑内,“及破高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自损益造酒”。不仅种葡萄树于禁苑内,也将各种异树奇果植于苑内,如“摩伽国献菩提树,一名波罗,叶似白杨。康国献黄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亦呼金桃”。实际上,康国除了献金桃外,还有银桃,“致金桃、银桃,诏令植苑中”。康国所献金桃、银桃,专门令人植于禁苑。《南部新书》丙部记:“天宝中,内种甘子,结实凡一百五十颗。”甘子虽不是别国进献,但也属于自南方移植的试栽,可知隋唐宫苑中往往成为皇帝或宫廷果树种植的试验区。

第三,隋唐宫苑范围内本来就多有果树、果园分布其中。见于史书记载者如樱桃园、葡萄园、梨园、杏园、石榴园、荔枝园、桃园、药园等。如元人骆天骧转引《唐实录》记:“中宗游樱桃园,令五品已上尝樱桃。”此樱桃园在何处,并未提及,据《资治通鉴》记:“上游芳林园,命公卿马上摘樱桃。”可能此樱桃园就在芳林园内。骆天骧转引《景龙文馆记》:“中宗召近臣骑马入樱桃园,马上口摘樱桃,遂宴东葡萄园,奏以官乐。”中宗君臣先骑马入樱桃园,才有马上口摘樱桃之戏乐,然后又在东葡萄园宴乐,故樱桃园与葡萄园并非是一园,可能位置比较接近。但有东葡萄园,是否还有西葡萄园,就不得而知了。果树成林既创造优美景色,也提供甜美果实,作为造园成景的选择,也可作为护路荫城的尝试。

长安之梨园有几处,难得其详,但因为玄宗经常于其中按乐、合乐,而成为宫廷乐人常住之地,这些乐人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而梨园逐渐演化成一种艺术象征。但最初应该是果园,如唐中宗时,“春幸梨园,并渭水祓除,则赐细柳圈辟厉,夏宴蒲萄园,赐朱樱”。梨园与葡萄园对举,春和夏并提,其用意在于突出不同的树种和景观。

杏园也名噪长安,因为新科举子在杏园举行一系列活动,故杏园逐渐与科举制度结合起来,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但杏园能够受到新科举子的青睐,也与多树成景有关,如刘禹锡《杏园联句》有“杏园千树欲随风”之句,可知杏园也是因树成园,因园成景,因景成典。

其他果树成园者尚有石榴园,甘露之变就是以金吾卫左仗舍石榴树有甘露为由,可知石榴树在宫廷中多见。白居易诗:“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写石榴花沿商山路夹路开放。元稹诗:“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但此石榴园在何处,难知其详。二诗提及石榴树作行道树、造园之事。仆固怀恩曾与史朝义兵大战于石榴园,此石榴园应该是专门种植石榴的果园,证明石榴树可以用来绿化。

荔枝园,京城附近也种荔枝,如华清官内就有荔枝园,“荔枝园:在绣岭下,栽荔枝成园”。但此园能否结出荔枝或果实品质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桃园,在禁苑中,也称桃花园,唐中宗景龙四年,“游宴桃花园”,此桃花园中还有桃园亭,禁苑总监和苑四面监多以种植果树为职责,可能与果园比较集中有关,桃园也应在其中。

药园,长安城内还有药园,一为太医署之药园,一为尚药局之内药院,其中太医署之药园规模最大,“京师置药园一所,择良田三顷”。其药“随近山泽有药草之处,采掘种之;土无其物而种得生者,令所有之州送子种莳。犁牛、人力,司农寺给”。择药园生收采诸药,所采之药多为草本,但也不排除木本之药,如前揭宣政门外之药树就是木本,但不知是什么树。

由此可知,京城内外果树种植逐渐形成园林化,出现梨园、杏园、葡萄园、樱桃园、石榴园、荔枝园、桃园、药园等名称,这些树种都可作为唐长安城绿化树中果树的选项。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