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安排范文

课程安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安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安排

第1篇:课程安排范文

一、主题阅读的课程安排

考虑到高一、高二期间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主题阅读的主要内容均安排在课内完成。这就要求压缩课内教学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在时间上给主题阅读让路。

1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压缩教学时间

教材内容取舍的原则。学生自主取舍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取舍。要压缩教材内容的教学时间,就必须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学生是学习和阅读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把取舍权主动交给学生,教师给予指导。

教材取舍的方法。首先,每个学期开学初,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并做读书笔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最喜欢读、最希望学习的课文,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和学生达成一致,确定学习篇目。为避免学生对教材进行取舍的盲目性,操作中要体现教师的指导。

2确定各内容的教学策略

师生共同确定教学篇目之后,还要由教师制定各文体的教学目标。

文言文教学:以方法指导为主,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借此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

现代文教学:采用单元教学的形式,提出“惑”与“获”的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中的疑惑、困惑,进行深层思考和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压缩了教学时间,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诗歌教学:以诵读为主。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因此诗歌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以往我们的诗歌教学侧重内容手法的分析,缺少诵读的训练,一首好诗常常被我们分析得体无完肤。以诵读为主的诗歌教学,不仅能将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而且避免了繁琐无味的分析和肢解,增加了学生的体验,节约了教学时间。

3主题阅读的时间安排

每个学期初的前三周处理完教科书的课文之后,剩下的时间就是主题阅读的时间了。以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例:《诗经》三周,现代诗歌一周,《论语》三周,人物专题研究两周。课外学习的安排主要以阅读为主。

二、主题阅读的指导策略

1设计主题阅读目标

确定主题阅读的内容之后,就要设定阅读教学目标。目标的设置主要依据学生在“本阶段”语言思维发展的需要。

以高一上学期“苏轼”主题为例,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语言目标:学习从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中提炼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对各种不同观点的分析、比较中,概括、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学习从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中选定能够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事实材料,用事实说话,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地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学习运用准确、严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思想目标:包括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思维、比较思维等。

人格目标:“心中有苏轼,人生无难事。”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2明确主题阅读步骤

导读。设置导读是为了激起学生对主题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总体感受专题的语言和思想之美。让学生大致了解阅读学习的内容和流程,对学习结果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导读的步骤:第一步是师生共商,第二步是教师引导。

泛读概述。学生上网搜集、浏览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生活环境、性格、志趣以及创作动机。通过泛读这一风暴式阅读,占有大量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起着奠基作用。

精读原作。读《诗经》,读《论语》,读苏轼,读鲁迅,或诵读,或细读,或按原著顺序整本读,或选择代表篇目重点读,或用故事引读,或后边章节提前读,或早读课与常规课交叉读,形式各异,方法不同。

拓展研读。教师推荐和主题有关的具有思维挑战性的论述类文章进行研读。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著名学者,又有专业教授,还有语文专业之外如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选择这类文章作为研读材料,是因其视角不同、观点各异和思想冲突,能给学生思维造成冲击力,能帮助学生培植深刻独创的批判思想。

3制订主题阅读计划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在他看来,读书要有顺序,有计划。确定了主题阅读的内容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安排好阅读时间。阅读时间的安排一般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分配式”,即规定每天可以看书的时间和内容,拟出争取达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第二种是“集中式”,即在一段时间内(主要是寒暑假)集中学习的内容,并制定出要达到的目标和补救措施。

4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首先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为了保证学生在主题阅读中取得最佳效果,帮助学生确定主题,制订了阅读计划之后,接下来,教师就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主题阅读要求学生进行广泛、大量的阅读。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读法随文体、篇幅而变化,才能达到阅读的最佳效果。所谓精读,就是对阅读内容,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对于作为主题阅读核心阅读材料的原著和重要文献,则要用咬文嚼字、深思熟虑的精读法。精读要仔细阅读,通过逐章逐段逐句逐字的深钻细研、圈点画线、写批注做笔记等方式抓住阅读内容的灵魂,理解阅读内容的内涵。

第2篇:课程安排范文

栏目投稿邮箱:。希望曾经有所经历的您,能与我们一道为更多的读者呈上异域之风。

作者手记:2012年3月27日至4月9日,应“美国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位于洛杉矶市)的邀请,我们一行24人前往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波士顿等地进行考察,12天的美国教育考察行程,活动内容丰富,收获颇丰,感受深刻。我将用四期篇幅,连续为您呈现其间见闻,其中包括全美最佳教师雷夫(Rafe Espuith)和他的“第56号教室”;多所中小学“加州名校”,在课程设计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给我们的启发;在走访哈佛、麻省理工等全球著名大学过程中的切实感受。其间,教师们通过各种手段,务必要让每一个学生对未来有所追求,也正是因为追求,学生们感受到了求知的快乐。

这次我们考察的中小学校,除了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Hobart Boulevard Elementary School)之外,还有三所“加州名校”:爱丽丝斯泰尔初中(Alice C.stelle Middle School)、葛蓝纳达特许高中(Granada Hills Chart High Schools)、瑟蓝妮路小学(Serrania Avenue Elementary School),以及纽约的美国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这当中我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中、美中小学校教育各有何优势?中、美同样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他们是怎样操作的……

他们的学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与中国学生相比,美国中小学生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比较有优势呢?在我走访过几所“加州名校”后感触颇深。首先在语言习得方面,他们的阅读、写作、表达(演讲)等能力比较强;其次在创造力表现方面,他们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创意、思维(注重讨论和思考)等都较为出色;另外在适应社会方面,他们在学习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热衷于做义工、做项目(Project)、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这对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大部分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一般较强。这是最根本,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区别或差异。

他们也很重视考试成绩

葛蓝纳达特许高中的校长介绍说,2011年该校98%的学生升入大学;2012年该校学生已获得加州大学全额奖学金1位,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4位,均有学生获准入读耶鲁、芝加哥、常青滕等大学,同时强调除了高中“就读入学”,家长择校也更多地依靠办学质量,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升学情况。

爱丽丝斯泰尔初中的校长介绍说,他们学区已经采用同一命题、同一考试的试卷测试手段,三年内学区计划建立数字化考试平台系统。对于学校,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特殊学生的成绩、提高移民学生的英语水平……学校每两周或五周定期向家长发放学生考试成绩报告单。校长说,学校所在区域的房子贵,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有更多的生源才有经费,好的教学质量是家长的首选。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他们经常接受各种各样的学校评估,包括西部联盟校、加州名校、全国蓝带学校等。比如,在加州学生学业成绩评估指标(API)中,学校得分达到800分及以上,那么将被授予“加州样本校(名校)”等荣誉称号,可能还能获得一些经费资助。据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达到API“加州名校”标准(800分)的学校比例为:小学55%、初中43%、高中28%。这对于学校办学似乎是一项挑战。

当然,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和考试机制并不相同。“第56号教室”的雷夫说:“我从来不会告诉他们,考进大学就是最终奋斗的目标,这只是万里的第一步。”事实上,从观念、路径尤其方法上都不尽相同。

他们这样设置课程—帮助学生明晰专业倾向

葛蓝纳达特许高中是一所特许学校,包括9~12年级、约4000多名学生。特许学校是一种独立的公立学校,由美国州或市政府与一些团体、企业及包括教育工作者、家长、社区领导等在内的个人签订合同、互相承诺的一种办学形式。经费来源与公立学校一样,接受州生均费用。合同期一般3~5年。在聘用教师、经费使用、课程设置、校历安排等方面享有很高的自治权。特许学校的生存更多地依靠办学质量,是一种新型的家长择校形式。

基于帮助学生大学入学的需要,其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比例如下。

大学准备(CP,Cllege prep),占67%。是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是为了学生参加美国高考的必需课程。

全球思想史(GHI,Global History of Ideas),占14%。主要涉及英语、社会、全球经济和金融等内容。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ahintics),占12%。主要是为科学技术专业倾向的学生设置。

人文新媒体(HU/NM,Humantitas/New Media)人文新媒体,占4%。为艺术领域专业倾向的学生专门设置。

第3篇:课程安排范文

论文摘要: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客观上要求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构建渐进的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体系,并在其基础上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只有课程设置合理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效果。本文对《基础会计学》等课程应否进行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0 引言

为了顺利地开展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工作,必须要明确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科特点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体系建构的出发点,也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标准。会计专业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结合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定义,反映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两个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社会文化知识、懂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和商业惯例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通过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培养他们适应对外交流的能力,直接了解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会计实务和惯例。

具体来讲,专业课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一个有差别的、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在实践中要有一定的渐进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能大致听懂双语专业课程,能用常用英文词汇和句型进行简短的课堂发言,能借助字典看懂指定的专业英文教材,能正确使用英文完成作业;第二层次,能基本听懂专业双语课程,能用英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快速浏览教材并按要求查询重点,能用英语撰写简短专题文章;第三层次,能听懂双语课程,能用英文流利地表述观点、进行讨论,能熟练查阅国外专业期刊,能用英文撰写专题报告或论文。

根据上述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要求,结合会计学的学科特点及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实践反馈,笔者对下列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应否采用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进行探讨。

1 《基础会计学》课程

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课程在选择上应先易后难,逐步扩展范围,按教学目标层次逐步递进。会计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学》是比较适合作为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的,其原因主要在于:从内容上看,这门课程比较容易,用英语授课学生容易理解,符合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先易后难这一规律。基础会计学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在对这门课进行双语授课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性,比较容易找到适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但由于这是会计学的专业入门课,而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差,所以在实施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不要过分在意授课中英语的使用比例,要保证学生基本能掌握所讲授的知识,以免学生在一开始就丧失对会计学的学习兴趣,这将是得不偿失的。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核心并不是英语,而是专业核心知识。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对于重点、难点部分可以先以中文讲授为主,等到学生逐步适应后,再加大英语授课的比重,以保证专业第一、语言第二。

同时,这门双语课的专业名词当中中英文出入比较大的,应重点讲解,提示学生注意,如我国的“权责发生制”与英文的“accrued basis”字面含义相差甚远;再如资产负债表(英文为“balance sheet”,其实应翻译为“余额表”更为科学)等专业名词,若不进行中英文对照,很可能会在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形成误解。即通过双语的学习,学生应同时对中英文的会计专业术语都有很好的理解。

2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笔者认为该课程不宜作为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是非常实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门专业课。它主要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介绍,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所有基本账户的使用方法,对基本会计业务做出正确处理,并能编制出三大会计报表。正是由于这门课的实用性非常强,在具体操作中必然与实务、与一个国家具体的会计规范、相关法规(税法、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等)紧密相连,即这门课必然会体现出国家特色。所以如果对这门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透彻地了解我国的会计规范和相关法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会与我国的实际会计工作脱节。

所以,笔者认为这门课必须采用我国的教材,进行中文讲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我国的会计体系及相关法

规。

3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在《中级财务会计》中所没有接触过或没有详细展开的一些业务的处理,如所得税会计、外币折算、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等。由于内容难度较大,所以笔者建议以中文开设。

4 中美会计比较课程

第4篇:课程安排范文

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考试科目

高起本、高起专考试按文科、理科分别设置统考科目。公共课统考科目均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其中数学分文科类、理科类两种,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三个语种,由考生根据招生专业目录中明确要求的语种进行选择。报考高起本的考生,除参加三门统考公共课的考试外,还需参加专业基础课的考试,文科类专业基础课为“历史、地理综合”(以下简称:“史地”),理科类专业基础课为“物理、化学综合”(以下简称:“理化”)。每门满分150分。

1)高起本各专业考试科目

文史类、外语类、艺术类:语文、数学(文科)、外语、史地。

理工类、体育类:语文、数学(理科)、外语、理化。

2)高起专各专业考试科目

文史类、外语类、艺术类、公安类:语文、数学(文科)、外语。

理工类、体育类、西医类、中医类:语文、数学(理科)、外语。

以上考试科目题型为客观题、主观题。

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科目

专升本考试统考科目均为三门。二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确定。每门满分均为150分。外语考英语、俄语、日语三个语种,由考生根据招生专业目录中明确的语种要求进行选择。

1)文史中医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政治、外语、民法。

6)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7)农学: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第5篇:课程安排范文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习题课 精练习题

习题课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解、分析、拓展教学效果,采取的一种以习题练习、讲解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形式。习题课是在教授新知识过后的一种巩固性学习,它以习题强化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知识来完成解题,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广义的习题课繁殖一切新课程教学以外的课程。狭义的习题课则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讲练。

一、在有限的理论学时中精练习题

由于习题课本身的特点,它既不同于讲课,又不能像例题课,而应在内容和形式上独具一格,别开生面。

笔者多年讲授“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这门课程,深有体会的就是课程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力学、电学等的前序课知识较多,抽象难理解,往往会出现上课学生听懂了,例题讲解也可以跟上思路,可一旦让学生自己解题的时候没有头绪,而且基于本院学生入学时数学基础薄弱,解决习题更是困难,这样的状况如果不解决,对随后的新内容的理解是很大的障碍,但48学时内想讲授那么多内容已经是很难了,因此想做到每一章都有专门的习题课都是不可能的。

课程组教师不断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最后确定6个学时的习题课,把本门课难以理解的基本的概念性的知识在课堂上不断强调和总结,习题课上只精练一些典型题、难题、常见题型等,同时给学生总结规律和方法,达到讲一道题可以学会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同时配合重点题型的作业练习,教师全批全改,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错误在课堂上再次强调,理论内容进行阶段性的15-20分钟的总结和梳理,这样就达到了重点、难点不断被重复和练习,学生再碰到类似题型不陌生,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更好地促进了理论课的理解和应用。从作业反馈信息确定是否有必要安排辅导答疑,毕竟学生的层次有差异。

二、如何更好的讲授习题课

习题课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教师要精讲。“精讲”不等于讲得越少越好,教师的讲要讲到点子上,要充分展现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规律,要解惑、释疑,疏导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中碰到的疑难,要讲清解题的规范要求。

习题课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机会进行一个深入思考和探索,自己动脑、动手以及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在教师启发下,使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味的还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这节课就失去了习题课的意义。

几年中,在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一些题要么仔细讲要么不说,不能只是说一说就过去了,这样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跟上思路,甚至有一些同学还在琢磨上一道题,这样的效果不好,因此我在习题课上有工整的板书便于学生记录,同时教会他们解题的规范,便于课后整理和考前复习。每一次习题课后都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三、习题课的作用最大化

习题课无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理论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当代大学的现状而言,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自学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在理论课程学时不断缩减的同时自然留给习题课的学时就更珍贵,所以要充分利用好习题课的时间,力求达到习题课的作用最大化,以下几点很关键:

1.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习题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以学生自主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故要达到高的训练目标,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做到三针对,针对教学目标,针对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可能一个教师教授不同的班级习题内容都会不同;

2. 习题选择要有典型性。教学中一定要善于揭示规律,习题的选择不但要注意到知识点的覆盖面,还要让学生能通过训练掌握规律,并会发现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3. 习题的难度适中。不能一味追求解决难题,而忽略了常见题型和重点体型,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比较吃力的学生不至于“陪坐”,反应快的学生也能“吃得饱”,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不至于学完一门课考完试都忘了,更别提以后的应用,尤其对那些考研时准备这门专业课的同学更是如此,习题课对他们更为重要,是今后复习的提纲和线索。

总之,在习题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如果我们采取的方法得当,调度有方,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俊华.如何上好习题课[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

第6篇:课程安排范文

1、高起本统考科目:

理科类:语文、数学(理科)、外语、理化(物理、化学综合)。

文科类:语文、数学(文科)、外语、史地(历史、地理综合)。

2、高起专统考科目:

理科类:语文、数学(理科)、外语。

文科类:语文、数学(文科)、外语。

外语设英语、日语、俄语三个语种,考生可根据招生院校对语种的要求选择一种。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招生必须进行专业加试,招生院校专业加试科目和考试时间必须在招生简章中注明并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

高起本、高起专统一考试科目每科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专升本统考科目均为三门。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如下:

哲学、文学、历史学及中医、中药学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工学、理学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

经济学、管理学及药学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

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第7篇:课程安排范文

报考科类

统一考试科目

高起本

理科

文科

科目一

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语文

数学(理)

数学(文)

英语

理化(理科)、史地(文科)(高起本)

高起专

注:高起本、高起专的语文、数学(文、理)、英语三科为同一套试题。

2.专升本各科类统一考试科目一览表

层 次

报考科类

统一考试科目

专升本

文史、中医类

政治 英语(专升本) 大学语文

艺术类

政治 英语(专升本) 艺术概论

理工类

政治 英语(专升本) 高等数学(一)

经管类

政治 英语(专升本) 高等数学(二)

法学类

政治 英语(专升本) 民法

教育学类

政治 英语(专升本) 教育理论

农学类

政治 英语(专升本) 生态学基础

第8篇:课程安排范文

考试科目四川成都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一)高起本: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二)高起专: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三)专升本: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9.体育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10.中医药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考试形式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统考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table{border-left:#cadde6 solid 1px;border-top:1px #cadde6 solid;} .table td{border-right:1px #cadde6 solid; border-bottom:1px #cadde6 solid;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考试科类 考试科目 录取类别 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第9篇:课程安排范文

高起本、高起专考试按文科、理科分别设置统考科目。公共课统考科目均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其中数学分文科类、理科类两种,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三个语种,由考生根据招生专业目录中明确要求的语种进行选择。报考高起本的考生,除参加三门统考公共课的考试外,还需参加专业基础课的考试,文科类专业基础课为“历史、地理综合”(以下简称:“史地”),理科类专业基础课为“物理、化学综合”(以下简称:“理化”)。每门满分150分。

1)高起本各专业考试科目

文史类、外语类、艺术类:语文、数学(文科)、外语、史地。

理工类、体育类:语文、数学(理科)、外语、理化。

2)高起专各专业考试科目

文史类、外语类、艺术类、公安类:语文、数学(文科)、外语。

理工类、体育类、西医类、中医类:语文、数学(理科)、外语。

以上考试科目题型为客观题、主观题。

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科目

专升本考试统考科目均为三门。二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确定。每门满分均为150分。外语考英语、俄语、日语三个语种,由考生根据招生专业目录中明确的语种要求进行选择。

1)文史中医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政治、外语、民法。

6)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7)农学: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