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外科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作为护理学专业课之一的外科护理学理论与实验课教学在各个学校都得到了重视,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本人的观察与分析,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目前国内很多学校的护理实训基础设施、试验设备与试验操作内容还比较落后,跟不上整个临床技术与临床产品的更新速度;由于外科教材内容多,学时紧,为完成理论授课任务,实验课学时偏少;中职卫生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学历现在普遍偏低,专业知识储存不足;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自制力较差,自助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演练的机会非常少,课余时间又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再加之实验教学中所用的都是模拟人体,这就直接导致学生们思想的放松,导致责任心和使命感严重降低等等这些都在影响着外科护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2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对策
2.1转变传统实验教学观念,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护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程。应该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看待,把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的附属品中摆脱出来,加大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例。从当地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加强基础训练,重能力培养,强调素质提高,突出创新意识”作为实验内容调整和更新的出发点,以教育部最新新修订和编写实验指导手册为依据,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依据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重新改编和整合实验指导手册,在安排实验教学课时数和进度方面要通盘考虑各实验的难易程度、示教时间、练习时间以及学生人数,保证每位同学均有机会动手,并能达到熟练掌握每项操作的能力,逐步使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2.2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投入
在原有的外科护理学的实验室基础上,必须根据最新的实验教学内容来增加实验设备,改善实验环境。例如购置创伤、复苏等标准化模拟人,解决外科护理学常见实验项目的有创伤操作及实体训练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各种模拟外科用房,如模拟手术室、模拟换药室、模拟病房和模拟重症监护室等,尽量做到标准化,力争达到实践要求。在保证实训教学的基本条件得到完善的基础上,设立多媒体资源,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外科护理实训技能的学习兴趣。坚持把仿真模拟临床试验、实战演练中心布局和临床操作实习地点三者相互结合,使得学生的模拟训练更加贴近现实,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们接触实际病人时的种种不适应感和各种突发问题,有利于从综合方面考察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与实际临床能力。
2.3增加综合性实验的开出率,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综合性实验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对有内在联系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性操作及变革,以观察和测评综合效果的实验。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验教学条件,适当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如在进行了一些基础实验之后,老师提出一些综合性实验方案或者让学生自己提出,各实验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定方案、实践操作、反复论证等环节最终完成实验,最后老师在作以点评,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验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分析分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普外科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以护理方法的不同为依据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及实验组(n=41),常规组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1.5±11.2)岁,该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3.5±14.5)岁,该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实施性别及其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主要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抗感染、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相关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容易出现焦躁、紧张以及恐惧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有效的解决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进行安慰,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的情绪,从而使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各种注意事项、疾病知识以及日常生活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认真、详细的讲解,以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了解。
(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充分准备好手术要用的物品,手术时要密切配合医生,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对术中运用到的各种器械进行熟练的操作,并做好手术器械的配合工作;术后要认真清点相关手术设备,以确保其无遗漏现象的出现。
(4)术后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在患者回到病房之后告知相应的注意事项;对患者的病情给予密切的观察,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叮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对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给予鼓励,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指导,以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的康复治疗。
1.3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生命体征显著改善,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生命体征有所改善,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生命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比较严重。
1.4主要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其统计学的研究分析,一般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对照
经护理以后,常规组护理的有效率为97.56%,实验组护理的有效率为82.93%,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护理之后,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89%,常规组为25.47%,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护理的满意情况比较分析
经护理之后,实验组护理的满意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率82.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方法
1.1.1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帮助其挂号、就诊,并遵医嘱对其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以及住院护理。
1.1.2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是:
(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①外科可成立由科主任及护士长领导的风险管理小组,对在外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②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包括病房基础护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检查护理制度等),严格规范各项护理流程及操作。
③分析在已经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中存在的护理缺陷,及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以免今后出现类似的事件[2]。
(2)对患者的病情做护理风险评估在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对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及危害程度进行管理。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患者自身的因素。患者的病情是否危重;患者是否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患者是否存在对自身疾病的恐惧,导致其是否进行消极治疗,遵医行为较差。
②环境的危险因素:与患者同一病房内的其他患者是否合并有感染性疾病;为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存在危险因素等。③护理因素: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是否一致、护理工作流程是否顺畅、护士技术水平是否均衡等[3]。
(3)合理规划护理工作流程、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①让护士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因护理工作流程不顺畅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②对患者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好对患者的生活护理,从而使护理、治疗、健康教育等融汇贯通。
③让每一位患者都有自己的管床护士,使每一位护士都能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进而使各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1.2疗效评价标准
(1)有效:经过护理,患者未发生出血、感染、褥疮或其他并发症,且饮食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均正常。
(2)无效:经过护理,患者的病情未发生好转甚至在加重。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我院使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在患者出院时发放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是否及时对患者进行了护理,进行护理时的态度等。以100分为满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为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45.23%,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23%。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47.8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16%。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1构建护理综合评价模型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评分系统(TISS28)与综合护理时间的相关性,建立综合评价回归模型,从而预测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的需求,动态合理调配护理人力。在经过随机抽取样本63例,并按照TISS评估规则记录了评分分值,最后应用MATLAB软件对本次模型构建研究中收集和整理到的数据进行模拟数据曲线拟合,建立数学模型。这样就将临床护理综合评价通过回归拟合数学模型。笔者在研究临床护理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构建时了解了回归分析建模的方法和步骤,因此得以顺利解决了离散数据建模的难点问题。本次构建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顺利完成。
2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在胸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时,笔者根据目前医学院中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和护理情况进行了研究,率先进行临床护理综合评价评分调研分析,研究和整理出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结论。针对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学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将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打造完善,既不浪费人力,又能保证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受到的护理质量,这也是本文研究临床护理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根本目的之一。2.1制定数学模型具有的统计学意义本文在研究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问题以及数据整合构建模型研究中,评价模型的构建设计合理,并且圆满的完成了管理体系、规范管理等问题的研究意义。在研究中发现,不同临床护理综合评价模型与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直接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计划的制定与数学模型的构建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制定数学模型时应当严格按照医院相关科室的规章要求,保持手术室的洁净,有效地预防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交叉感染问题,这样才能够合理而有秩序的完成抽样调查和数据整理任务。在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综合评价管理计划的制定方面,只有详细的遵守临床护理的每一项任务,才能够在模型构建中突出的展现出来。由此可见,制定数学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能够帮助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科室的管理计划的执行。2.2评价模型的正相关问题通过对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情况了解,知道了必须严格对人员的管理的需求,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够帮助提升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的质量。本次研究临床护理综合评价的相关情况和数据时,了解医护人员必须穿戴完整的防护装备从专门的通道进入,严禁外部人员无故进入外科重症监护室,减少含菌量。在构建评分模型时,更是要严格按照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的规则要求进行处理。在本次模型构建研究中发现,患者直接护理时间与临床护理综合评价模型有较强的正相关。由此可见,在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综合评价中必须设立装备的管理人员,这样才能够正常而有秩序的为进入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之后的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在之前的抽样调查中,由专门人员依照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的通知要求发放必需品,并且在调查研究结束后原样回收,确保收发一致。这样保证了本次调查研究数据的准确定。而笔者患者在收集和整理模型构建研究数据时,也做到了精细求解,防止数据统计错误和遗漏的问题发生。2.3严格检查建立的关系模型统计工作在研究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时,笔者发现前人的论述文献中总是注重护士长的全岗位检查工作,由此说明,护士长的全岗位检查工作对于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有着严重的影响关系。只有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结合起来,才能够及时地发现胸外科等科室的重症监护室的问题并进行公布和处理。对于临床护理综合评价的数据统计和整理研究发现,国内多所大中型医院外科科室的临床护理服务都能够及时地处理解决患者的问题,重点做好无菌操作情况的监管。这不得不说是规范护士的巡查工作所起到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TISS28评分与护理人员配置的关系模型对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进行了研究和排查。通过研究发现,只有严格的建立临床护理综合评价管理制度,并且定期检查关系模型的统计工作,才能正常有序的完成护士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指标。2.4重视问题的处理笔者在做本次的模型构建研究过程中发现,任何科室的日常管理制度都不会是百分百完善的,要善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改正,以减小问题引发更大问题的概率。在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中,无论性质和大小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是需要受到细心护理的。本文研究的重心就是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综合评价的模型构建,了解了对于比较棘手的不能一次性解决的问题的制定解决方式,对于这些棘手的医疗护理工作,一定要率先摆正态度,然后详细有次序的制定整改方案,这样才能够将问题逐步解决。对于医疗工作中涌现的问题,就是应当重视处理和方式,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整合。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的综合评价已经在前文的抽样调查和数据建模中做出了详细的记录和档案保存,可以作为以后定期整理和整改的数据基础,以便提高监护室中的监护管理制度。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综合评价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与护理人员配置的关系模型在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预算上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要继续发扬和完善护士护理工作,提高医院各科室的重症监护室中的监护管理制度。重症监护室是外科诊疗工作结束前后对病人进行护理治疗的关键场所,同时它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区域,对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的综合评分模型的建立,对于护理病人、降低感染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系统的阐述了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与综合护理时间的相关性,建立综合评价回归模型,从而预测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的需求,能够提高对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的管理效率,有效地降低感染率,发展其在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预算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作者:李祯 王爱萍 薛军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1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处于硬膜外麻醉状态下实施手术,均针对于手术特点实施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干预。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以前,医护人员应当充分探讨患者的病症情况,从而制定更为适合该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突况处理方式以及护理方式。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充分保证手术相关使用物资的准备情况,以保证手术得以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应当安排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前的病房探访工作,这个非常重要。只有通过手术前的病房探访,护理人员才能够直接将术中以及术后需要注意的各项事项告知患者。并且对于精神状态不良或者心理压力大的患者,应当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促使患者能够以非常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②术中护理干预。在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随时监控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在手术前必须准备好相关的止血设备,以防止出现意外。手术全程应当是无菌操作,从而降低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的感染率。护理人员还应当将手术室内的湿度与温度调节到适宜程度,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③术后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及时通知有关科室做好患者术后的相关准备工作。如若护理人员需要搬动患者,那么动作一定要轻缓。与此同时,还应当做好病患的回访工作,充分了解病患的饮食情况、康复锻炼情况。
1.2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等内容进行观察对比。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泌尿外科同其他科室有所不同,该科室所收治的患者都较为特殊,手术操作要求也比较高。在以往的治疗手段中,大多使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虽然最终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术后患者的预后恢复缓慢,并且机体需要承受比较大的创伤,使得许多患者对于该种手术方式具有恐惧心理。当前,伴随着我国微创医学的迅猛发展,后腹腔镜技术已然越发完善,当前已在泌尿外科逐渐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对于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了后腹腔镜手术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骨创伤病例共159例(2012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病例),根据数字随机法经所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79例。观察组男49例,女31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40.3±6.1)岁。骨折部位分布情况: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分别为31例、32例和17例。对照组男46例,女33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39.4±4.7)岁。骨折部位分布情况: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和其他部位骨折分别为33例、30例和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创伤治疗过程中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干预:①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在其带领下,对本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制定并实施,护理人员要按照制定的制度进行实施。②制定相应的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根据骨外科风险管理评估情况,在风险管理小组带领下对骨外科可能出现的疾病及并发症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以便风险管理中出现对紧急事件能够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避免导致不良后果发生。③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水平,同时强化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让护理人员学习国家颁布的卫生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在减少医疗纠纷同时也要维护护理人员自身安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通过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4个级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计算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患者所得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发生风险事件共1例(1.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风险事件共9例(11.3%);观察组患者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共2例(2.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共10例(12.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非常满意和满意例数为76例;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非常满意和满意例数为54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为95.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为68.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3~72岁,平均(49.2±2.6)岁;腹膜炎9例,胰腺炎7例,急性胃穿孔9例,结肠癌4例,消化道出血5例,胆囊炎10例,急性阑尾炎9例,肠梗阻7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平均(49.7±1.9)岁;腹膜炎8例,胰腺炎9例,急性胃穿孔10例,结肠癌2例,消化道出血7例,胆囊炎9例,急性阑尾炎11例,肠梗阻4例。120例患者纳入条件:(1)无老年痴呆现象;(2)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3)精神无异常。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方式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2.1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基础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如危重病情患者应实施重点看护,以巡视记录的方式保证巡视频率,防止患者发生意外。对患者使用的各种医疗设备,例如轮椅、床铺、管道等进行定期检修,出现螺丝松动等情况要立即修理;医护人员在清理地面时将水渍吸干,防止患者摔倒;交接班进行前要求护士交接班注意事项的梳理,保证接班护士的工作质量;对危重病情的患者进行适度的心理干预,同时对其家属进行适当开导;将医院中的各项制度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保障患者与家属的知情权。
1.2.2护士周期性接受风险管理方式的相关培训
在培训中为护理人员讲解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教授护理人员护理常规操作方式,让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并良好运用护理人员3项基本技能,同时针对普外科护理人员开展专科护理技术以及急救知识相关内容培训。让普外科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树立职业自豪感,在护理过程中能以正确的心态开展各项工作。培养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训练医护人员的交际能力,避免其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出现言语失误从而对患者造成负面影响。理解护理人员的情绪变动,给予一定的开导,防止护理人员心理出现异常。
1.2.3改善医院住院环境,提升患者整体舒适度。
患者由于身体不适,在休养阶段应当保持病房安静,构建合理的探视制度,防止人员过多引起嘈杂,影响患者的休息。对患者病房定期进行清洁工作,保证患者居住的舒适性。病房应当适时进行消毒,防止患者间出现交叉感染。
1.2.4提升普外科急诊应对能力,构建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
普外科由于自身接收患者的特点,通常都会应用大量的导管,在患者产生位移的过程中管道可能会过分位移或者不位移,造成管道的错位,不能正确发挥自身的作用,甚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在管理使用导管的患者时,护理人员应提高巡查频率,防止出现意外。在普外科病房发生停电、停水等现象时护理人员须正确对患者进行引导,尽量安抚情绪,保持其平稳,同时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尽快解决。
1.3观察指标统计
所有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发生意外,例如滑倒、跌落、管道问题以及其他风险出现的状况,统计该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收到投诉的比例,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91.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39/60);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5.0%(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8/60);观察组患者意外发生率为8.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13/60)。两组患者整体满意度、患者投诉率及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就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风险的发生进行预防的管理方式,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能有效减少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经成为国际医疗工作者的共识。风险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需要经历4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平衡评价、风险处理以及管理成效评估。目前我国医院处于风险管理的初级阶段,许多方面依然有待提升。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医院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普外科中应用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普外科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利益,同时提升医护工作者的风险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除此之外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全体医护人员学会如何有效且快速地发现问题、识别以及解决风险隐患,自觉遵循医院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真正意识到患者的主体地位,做到全心全意服务。同时应用该方法还能够改变过去传统僵化的护患关系,使护患关系变得和谐。在此过程中,对于医护工作者而言,还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当患者提出要应用某种药物治疗时,还要尊重患者知情权,及时告知应用该药物存在的风险,使患者能够有所准备从而做出自主选择。综合而言,在普外科中应用风险管理具备下列优势:第一,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在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学会了以下技能:(1)如何正确且科学地评估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对其风险等级或者层次予以准确划分;(2)提升了综合素养,使其明白如何正确辨别风险并学会如何应对处理,以提升安全系数。第二,对护患关系进行合理改善,护患相处更为融洽。以上技能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提升护患之间的和谐度,同时还能够保证护理人员行为的合理性,有效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概率,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可知,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投诉率以及意外发生率分别为91.7%、5.0%以及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0%、13.3%以及21.7%。这与徐素彬等的研究结果类似。由此可见,在实施风险管理办法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也较为满意。
4结语
1.1一般资料
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选择在该院泌尿外科接受轮转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110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98名,本科生13名,专科生97名,年龄18~23岁,平均(20.1±1.2)岁。共有临床带教老师24名。按照随机分配与自愿的原则,将11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5名。其中A组实习生有男性7名,女性48名,本科生6名,专科生49名,年龄19~22岁,平均(20.4±1.3)岁;B组实习生有男性5名,女性50名,本科生7名,专科生48名,年龄18~23岁,平均(20.0±1.1)岁。两组实习生在性别、学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带教,轮转实习生跟随带教老师进行查房,然后带教老师根据查房内容对实习生讲授相关护理学知识。B组用循证医学带教,具体为: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在泌尿外科临床实际工作中提出护理相关问题,如肠胃道、心理、导尿管、引流管等方面的护理问题。然后基于问题查询论据,带教老师可指导实习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让其收集相关资料,尤其注意培养实习生检索文献的技巧。此后进行论据评价,带教老师指导实习生运用相关知识及基本科研设计,筛选出所需要的论据并进行处理。将得出的护理方案运用到临床实际中,并鼓励实习生采用随记、直接交流等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有待改进的地方。整个循证护理过程中,带教老师可适当运用教学技巧,以充分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提高带教质量。
1.3观察指标
带教结束后,对A、B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进行考核。理论知识以我院自行设计的考试进行,满分为100分;实践能力以我科室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对实习生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以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的形式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B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成绩分别为(81.9±2.5)分和(89.0±3.1)分,相应均高于A组的(75.0±2.3)分和(78.5±2.9)分,两组比较在P<0.05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患者对B组实习生护理满意度高达81.82%,高于A组的50.9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1.770,P<0.01)。
3讨论
临床护理教学是带教老师帮助护理实习生将课本知识与具体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随着医学模式及生活的转变,当前护理学已从单纯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护理为中心的系统化护理,现代社会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使得临床护理教学工作面临众多新问题。临床现有护理模式较多,但差异较大,尤其是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差异更大。循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是一种理念,该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对护理过程所出现的现存实证进行有意识的确认、应用,并将个人护理技能与文献回顾而获取的实证相结合。从而获得有效的护理效果。泌尿外科相对于其它科室的护理工作难度要更大。一方面泌尿外科患者以男性居多,但多数护理实习生为女性,由于该科室解剖部位的特殊性,使许多操作具有特殊性。如为尿潴留患者实施导尿术、对导尿有关的感染护理等,很多实习生刚开始都很难放手去做。有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留置尿管的现象,若操作不慎则将会进一步造成尿路感染。另一方面,患者家属往往对实习生护理工作不放心,希望找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临床带教的难度,且降低了患者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本文将循证医学应用到泌尿外科护理带教中,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对循证医学带教实习生的护理满意度高达81.82%,远远高于传统带教的50.91%。该研究结果也与郑利平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主要可以归于实习生通过查阅资料等制定出的护理方案更能获得患者的信赖。该护理理念能帮助实习生在查询问题依据后自己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并以此来规范临床护理活动。可使临床护理实践实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有效改善当前临床带教模式的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泌尿外科应用循证医学带教的实习生在带教结束后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中都取得了比传统带教实习生更高的成绩。循证护理理念下,带教老师和实习生的知识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经验和课本中,他们能够在收集文献资料的同时及时更新知识。且带教老师还可针对实习生特点适时的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可加深实习生的理解,提升自身能力。如本文在对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可重点为其讲解泌尿外科相关知识,所实现的护理内容含心理、饮食、生活、手术后康复、睡眠指导等多方面。如患者手术后若出现腹胀、呕吐等现象,在及时向医生汇报的同时,应给予患者相关的胃肠道减压操作,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勤翻身,以使体内气体及时排出。还有如手术后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的护理等。
4结语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精神病急腹症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60~72岁,平均(65.2±3.6)岁。原发病为:阑尾炎22例,胃肠道穿孔18例,肠梗阻10例。将所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快速康复护理组(n=25)和传统护理组(n=25)。两组患者年龄、文化层次、病情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PEMS3.1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护理观察指标比较显示,快速康复护理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疗费用均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患者是在情感、行为、认知、人格、意志、智力等多方面均会出现异常表现的特殊的患者群体。尤其在并发急腹症时,该类患者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较易出现反应迟钝,不能正确的描述其疾病症状,加之缺乏自知力,对疼痛不敏感,从而导致不易准确检出腹部阳性体,延误病情。然而此类患者一经确诊,病情往往较危重。围手术期的各种临床治疗措施以及常规手术的实施,均有可能引起患者的应激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冲击患者的心理,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其术后疼痛反应、胃肠功能的恢复,最终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加大了护理难度。而本文所介绍的FTS护理方法,则是优化原有的传统护理措施,以减少各种应激反应为最终目的,促进精神病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康复。
3.1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精神病患者因受自知力影响,精神疾病易反复发作导致反复住院,且不易配和治疗,为此当其发生急腹症时,更是抗拒治疗。责任护士列举成功术例,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利用多媒体讲解FTS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利于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情况,缓解其紧张焦虑,提高就医的依从性。对于自知力缺乏的精神患者,可邀请精神科专科护士来科室进行术前心理干预,以取得配合。在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后,责任护士应根据治疗方案,在术前迅速制定出快速康复计划,根据计划对每阶段知识、配合要点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
3.2术前肠道准备及胃管留置
传统护理理念要求急腹症手术前需进行肠道准备并留置胃管,而快速FTS理念则认为清洁灌肠属于创伤应激,增强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增加麻醉过程中低血压的风险,因而不提倡术前肠道准备。另外,精神病患者对该操作过程不易能很好配合,如强迫操作,往往会引起相关操作的并发症,甚至还会诱发精神疾病,从而影响手术的进行。因此,对于实施FTS的患者仅在存有胃肠功能较差的情况下,术前才予口服缓泻剂及肠道抗菌药物,手术麻醉后放置胃管以便胃肠减压。
3.3术中保温护理
FTS理念认为,手术室温度相对较低、使用品后易导致机体散热加快。此外,术中大量输注低温的液体,或使用低温液体冲洗腹腔或手术部位,均可导致机体温度降低。因此,术中需保持手术室内温度在24℃~26℃,加温输入或冲洗液体至37℃,必要时可使用保温毯,以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感染以及降低分解代谢,促进快速康复。
3.4胃管、引流管的护理
对于胃肠道手术而言,胃管留置难以起到降低肠道压力、防止吻合口瘘的作用,反而会增加患者不适感、咽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术后留置胃管及引流管,易导致更大的安全隐患。部分患者因精神症状会反复拔管,造成出血和损伤。FTS观点认为,某些引流管会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影响术后活动,增加卧床并发症。FTS组患者术后立即拔除胃管,未放置引流管,并加强了腹部症状及生命体征的观察。若因特殊原因留置胃管及引流管,术后24h应尽早拔除。
3.5术后止痛护理
患者术后的剧烈疼痛可能诱发或加剧其精神症状,导致出现过激反应,从而影响术后的康复治疗。FTS护理组使用镇痛泵72h持续镇痛,多数患者术后安静休息,没有烦躁不安表现。
3.6术后饮食护理
传统的护理理念认为,为避免肠麻痹和吻合口瘘,患者术后排气后方可进食,而FTS理念认为,术后早期进食,可减轻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状。且早进食还可促进切口愈合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功能的尽快恢复。患者手术清醒后,如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即给予5ml温开水漱口,每隔0.5~1h一次,术后6~8h可流质饮食,并根据对饮食的耐受性在术后24h内进食流质饮食,3d后恢复正常饮食。对于术后精神症状比较稳定的患者,还可予每天2~3次咀嚼口香糖的“假饲”治疗,以便能促进术后肠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术后肠麻痹出现的时间。
3.7术后活动护理
FTS理念认为,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可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6h可在床上进行更换,术后12h可下床适度活动,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需>5次,第2天开始可正常活动。制定术后康复运动计划,实行“起床三部曲”。
3.8输液与营养支持
研究表明控制急腹症患者术后的液体补充量有助于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此外,FTS的理念也表明,术中提倡控制性补液,及时调整输液量及速度。应注重术后液体限制性的补充,鼓励患者宜尽早进食。未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通常无需常规的营养支持。
3.9出院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