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绘图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机械制图;机械CAD协调应用;存在问题;总结探究
中图分类号:TH12 文献标识码:A
一、机械制图及其机械CAD模式的协调
在机械工程应用过程中,机械制图模块是一个重要的应用环节。通过对机械图样绘制及其阅读技巧的掌握,可以满足满足当下机械制图的应用需要,这对使用者的应用技能、操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应用需要。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提升机械制图的应用素质,保证机械产品设计模块、研发模块、生产模块等的应用工程,实现其综合工作效益的提升。这需要我们进行传统的机械设计模式、理念的更新,进行CAD软件的不断更新应用,以提升日常机械工程的工作应用需要。
CAD软件与机械制图模块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计算机设计及其绘图的专用工具,能够按照计算机的指令进行各种图样的制作。相对于传统的手工绘图工具来说,CAD的工具绘图体系更加的健全,其突破了传统的手工图形绘制模块的局限性,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对这两者的协调,可以确保机械制图综合效益的优化,确保设计模块、制图模块等的有效协调,提升其综合应用质量、效率。
在CAD软件应用过程中,通过机械制图理论的掌握,可以确保该绘图工具的有效应用,这两者是一种密切的互补关系。这需要机械工程设计人员做好机械制图的准备工作,将其与自身的专业应用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确保绘图模块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这需要各个制图技术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确保CAD软件的应用效益的提升。有些工程设计人员在不具备良好的机械制图素质下进行CAD软件的应用,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不仅实际绘制的图样会漏洞百出,而且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运用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机械制图绘图原理与技巧均较为抽象、复杂,因此,在进行机械制图时会普遍感觉到难度大而失去工作;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熟练使用传统尺规进行绘图。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有机结合,除了可以激发工作兴趣、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练习CAD绘图,巩固制图知识。
二、机械制图与机械CAD协调模块的优化
1 在CAD绘图工作模块中,需要进行机械制图基础、技巧与绘图模块进行结合,确保传统的机械制图工作模块的改变。这需要实现CAD软件操作技能与机械制图内容的协调,确保这两者工作方法的协调。相关的绘图工作人员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企业也要为机械制图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比如定期展开新型制图技能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对于机械图样的掌握,确保对基本制图技巧的掌握,确保其综合工作素质的提升,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CAD的绘图工具要比手工绘图工具丰富许多,并且CAD在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上也有明显优势。比如CAD的三维模型,它虽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制图方法,但它并未取代制图的理论与制图的规范、标准,相反之下,它是依据机械制图理论与标准研发的一个计算机绘图软件,不仅丰富了制图的理论,而且还增设了CAD制图的标准。当前很多工作单位的CAD制图环节存在实用性不强、交叉重复等各种缺点,难以适应当下机械制图工作。
在机械制图模块及其CAD应用模块中,工作人员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方法,进行CAD软件实用性原则的遵守,确保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强度的降低,切实提升工作的质量、效率,这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进行工作单位内部新型的CAD软件的普及应用,切实提升CAD软件的应用效益。在CAD软件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空间想象能力、看图能力、绘图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单位要想提升日常工作的效率,进行专业化的绘图队伍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单位可以进行高薪制度、多劳多得制度等的应用,以鼓励设计人员进行自身技能的提升,企业也要积极进行技能培训体系的健全。也应该进行针对性工作奖励,对优秀的设计人员要求掌握更高层次绘图技巧,确保日常工作环节的正常开展,实现机械制图工作模块与CAD工作模块的结合。在日常机械制图技能培训过程中,要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先讲机械制图,后讲CAD,以机械制图为主线在整个课程中贯穿。在讲CAD时,要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贯穿始终,用以CAD带动机械制图,将机械制图的简要进行简单的介绍,特别是要根据机械制图的知识建立CAD三维立体图,以深刻地体会其作法。
2 CAD软件的掌握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该模块中,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范围,以期待日常工作效果的提升。这需要单位领导者们积极做好日常工作的考核制度,也要进行岗位淘汰制度的应用,对于技术不过关的人员坚决淘汰,以确保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的保持,实现对新型的CAD应用技能的更新。在日常工作模块中,管理人员也要进行责任落实制度的应用,严格规范设计人员的操作行为,尽可能避免工作误操作情况的出现。在机械制图工作任务进行过程中,领导者必须使设计人员理解并熟练掌握解决绘图问题的方法,管理人员应鼓励员工创造性地发挥,并对有操作困难的工作人员做个别指导。任务初步完成后,管理人员应集中点评,指出不足,并提供改进的方法,这样这个任务才算最终完成。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进行新型制图案例的应用,确保最新型的CAD制图技术的应用,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结语
在CAD软件应用过程中,通过其与机械制图环节的协调,可以满足当下机械工程的高效率制图的需要,提升其工作环节的效率,保证工作单位综合效益的提升。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应用环节,需要单位管理者与设计人员积极进行配合,确保机械制图环节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葛卫星.运用CAXA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策略;探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中职生的教学模式应区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应突出实用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适当降低纯理论知识方面的要求。机械制图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中职生的识图能力。但绘图和识图又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为了更好地识图,就要学会绘图,以绘图促进识图。但没必要每一次绘图都用传统的绘图工具一笔一划地画。为了节省时间,提倡徒手快速画草图。现在计算机绘图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大部分科研单位和工厂的设计人员都已经“甩图板”,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将会用得越来越少。作为现代的技术工人,也要适应形势的需要,掌握计算机绘图技术。因此,对中职生来说,应在掌握基本绘图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读图能力、绘草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应本着“须用、够用、顶用”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作合理的取舍,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点子上。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还要做到与时俱进。例如:随着计算机绘图的普及应用,手工画法的一些技能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如椭圆的近似画法、各种圆弧连接的画法等,手工绘制比较麻烦,而计算机绘制轻而易举,因此让学生懂得其手工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就行了,没必要做过多的练习。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还要做到与时俱进,比如:传统的教学对繁琐的相贯线画法很重视,但在新的国家标准里相贯线已经采用了模糊画法,因此要重点介绍简便实用的模糊画法,传统画法只要看得懂就行了。又如“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等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重复且篇幅较长的内容,则可以在不影响看懂图的基础上,大力精简。“装配图”部分的重点应放在读图上,画图可以少讲。
三、改革教学方式
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进步,应逐步减少使用直观教具,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展示实物、模型或挂图,播放像,外出参观等,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然后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论,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如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就要使用直观的教具进行详细的演示。否则,许多学生对这些内容似懂非懂。上课时,可拿一个纸箱、一个垫块和一个射灯做教具。纸箱的三个互相垂直的面当作是V、H、W三个投影面,垫块作为被投影的物体,射灯射出近似平行的光线。用这些教具把三视图的形成和展开过程详细地演示一遍,还要把三个视图分别画在三个投影面上,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立体图也可以作为一种直观教具。立体图直观性很强,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得出投影规律、解决组合体投影难题等。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画基本立体图形。为了提高画图速度,可以画草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画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等基本体的立体图形。在画图过程中老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画比较接近正等测的草图。画立体图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难题。比如补画复杂物体的视图或缺线时,如果学生只是凭空想象,很难补画齐全,而画立体图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边绘制立体草图边补画视图或线条,两相对照,直观易懂,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立体“六方”与平面“六方”的对应关系,可要求学生每画一个立体图都画出其三视图并标明六个方位。由简单到复杂进行训练,强化感性认识,在绘图、读图时就容易辨别上下、左右、前后关系了。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画一些简单叠加或切割的图形,为后面分析组合体打下基础。
四、理论联系实践
在课堂教学上要尽量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多列举一些工厂的事例。比如:讲到“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时,我讲了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以前在某个工厂,有个技术人员在绘制某种螺主齿零件图的时候,虽然图形画得很准确,但标注尺寸时疏忽大意,把一段直径本应为φ35.3 的轴尺寸标注成φ33.5,而校对和审核的人也没有发现其错误,致使加工出来的零件成批报废,损失几十万元。责任者受到了处分,并赔偿了10%的经济损失。学生听到这个故事之后,懂得了尺寸标注的原则和重要性。为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尽量把教学内容融于实践性教学环境中去。例如:带学生到工厂实习或观看有关录像,了解零件加工常识;可把工人正在加工的零件与图纸作对照,使学生对图样有一个感性认识,懂得机械制造都离不开图纸,应“按图生产”;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拆、装机器部件并与其图样对比,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及时归纳和总结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等逻辑艺术,提炼讲授内容,综合归纳各种视图特点及绘图、识图方法。否则,对于中职生来说,学过的东西就是一盘散沙,边学边丢。比如,讲到螺纹的画法时老师反复强调:外螺纹大径用粗实线表示,小径用细实线表示;内螺纹大径用细实线表示,小径用粗实线表示;在剖视图中,内外螺纹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的画法绘制。为防止学生混淆,帮学生归纳出:大径和小径是用粗实线还是细实线表示,要看它是不是螺纹本身与外界(或其它零件)的分界线,如果它是螺纹本身与外界(或其它零件)的分界线,就用粗实线,否则,就用细实线。通过及时地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点从而实现教得有效、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参考文献:
[1]李国菊.如何提高中职《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效果[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4):113-114.
现今,随着互联网平台、多媒体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以及三维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推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进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时展步伐。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必须要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完善,并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
2工程制图课程相关教学内容
工程制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发展历程具有两百余年历史,在高等院校工科中为必修专业课。传统制图主要运用几何投影理论的画法,制图主要使用图版、直尺和圆规等工具。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传统制图逐渐被计算机软件技术所代替。针对工程制图课程,如要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技术,则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国家工程制图相关标准及法律;工程绘图阅读能力的自我培养;熟知计算机工程图样的设计操作;独立掌握工程草图的绘制技能;培养多样化、多元化的思维能力;熟悉三维技术、投影法以及其他理论。
3对工程制图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多种绘图方式并存目前,工程制图还是以徒手、仪器与计算机绘图为主。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二维草图练习技术,从而加强学生的投影能力;使徒手绘图与仪器绘图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绘图技能的领悟。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教导学生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还应该重视软件功能的升级,并且注重教学内容的革新。如果学生只掌握单一的AutoCAD绘图技术,将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1]。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把现今普及的绘图软件或绘图技术作为教材。在三维设计的基础中还可将工程制图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筛选,从而巩固学生的制图能力。贯彻以三维设计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以三维设计为核心思想,将三维造型、图形表达以及制图规范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可采用三维立体造型作为切入点,了解其表达方式和构成原理,并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凸显三维设计理念的重要性。此外,在课程教学时,不仅要充分运用二维投影技术与三维立体造型,还应并联三维建模教学法,最大化实现空间的可视化、坐标化及布尔化,使学生可以生动地了解形体结构、工作原理和尺寸分析,与课程中的形体描述保持一致性[2]。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辅助教学
1)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互联网教学与管理作为新时代产物,采用http传输形式开放式授课,该教学系统主要由虚拟教学、课程复习、题目答疑、学习考试及学生成绩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学生通过互联网链接,可随时随地登录教学系统,通过系统自行学习、复习和作业。教师还可采用虚拟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的直观理解与模型装配过程,使学习环境更加生动,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3]。
2)利用多媒体光盘。现阶段,三维建模教学过程仅限于教师操作,并且只限制于教室授课。学生只在授课过程中阅览,在动手实际操作练习时在课外进行自主操作,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而,教务管理人员可刻录工程制图教学CD光盘,同教材一并发放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后进行复习,从而有效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3)强化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当前,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教师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应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电子教案、三维绘图软件来进行辅助教学。此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使用教学课件,还应扩充作业、自学练习、技能测试以及教学管理等课件,并且给予试题分析及解答,帮助学生迅速优化学习效果。自学与教学并存,激励学生技能考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各企业对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较大,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学生就业的有效凭证。现今的CAD制图软件都遵循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即便存在功能、风格以及形式上的部分差异,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学生通过对各种软件的学习,可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技能。此外,学校还应不定期组织制图技能培训和知识交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强化制图软件技能知识,并且激励学生积极报考国家技能证书考试,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资质[4]。对技能训练方法进行创新随着工程制图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演变,传统试卷考试方法对学生知识水平已无法进行全面考核。因此,必须对当今考核形式进行优化和完善。例如:可运用计算机题库随机抽题,学生通过网络考试系统进行技能考核,促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知识点,并且自主控制其学习进度。其次,通过网络考试系统进行技能考核,可以将答卷和成绩直接反馈授课教师。教师通过系统平台,可以更及时、更科学和更准确地判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最终给予合理评价和指导。完善教学教材,丰富课程内容当前,随着工程制图知识内容的演变,必须配以合理的教材。教材编制人员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编写新的知识点,对教材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学校可建设研发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将教材资料共享到教学信息管理平台中,进行存储,便于查询与更新。在绘图设计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观念,运用计算机绘图替代传统手工绘图,特别是对三维设计技术的推广,这样学生在屏幕上就可以直观看到设计成果[5]。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可以确保其教学质量。但是,如何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人文素质,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是目前高校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调查研究得知,多数学校对教师学术进修和交流机制缺乏,导致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师培养计划中,需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与进修机制,并且鼓励授课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交流,及时进行技能更新,紧跟时展步伐,满足知识教学的需求。并成立学术研究团队和研究课题,对工程制图课程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形成优缺互补、各有侧重的形势,提高个人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4结语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新思路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x图和绘图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掌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并能熟练利用合理的表达方案进行绘制机械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传统课程。随着社会对机械类应用型人才机械制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形式已很难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探索新的教改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众多大学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教学体系、教学过程设置、助学、考核着手,探索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教学体系系统化
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性和基础性非常强,讲授的知识面宽并且设计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必须与相关课程形成良好的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整体学习系统。应当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学需突出实用性,并有效融合机械相关知识。
将机械制图课程定位于培养设计制图能力,而非单纯的制图技能。在机械制图课程开设之前,可进行金工实习以及机械基础知识入门学习;利用机械制图课程设计,初步将机械制图训练过程与机械设计联系到一起,体现设计制图的思想。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中,指定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形成以设计―工艺―绘图为主线的课程学习体系,将制图课程的学习深化到后续课程之中,使学生的制图水平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
2教学设置实用化
2.1改善师资结构,强化教学实用性。打破教研室限制,不设置专门的机械制图教研室,改由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专业课教师直接担任机械制图课程。利用专业课教师丰富的实际课题研究经验,避免了制图教学过程的单一性。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研究成果、经验和成功开发案例引入制图教学,从而实现制图教学同实际应用的有机联系,使得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真正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读图绘图训练,从而更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2.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改善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适当采用绘图软件增加授课效果。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教师必须进行实际绘图,逐步细致讲解绘图过程。由于受教室场地、光线、学生人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黑板作图只能对教室前几排的学生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黑板作图耗时费力,影响教学进程。这时,教师可利用二维绘图软件(如AUTOCAD)模拟完成黑板教学,既可保证图形的清晰性,又加快了绘图速度。通过对某些局部的放大显示,保证了图形的良好可读性。此外,可利用三维软件现场建模,及时帮助学生构造形体的空间形状,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3强化课程设计环节,注重理论学习的创造性培养。延长机械制图课程设计时间,将单纯的零件测绘实践改为“测绘+设计”的模式。首先,给出某种产品的部分零件实物,让学生完成零件的测绘;然后,根据测绘数据、依据具体设计装配要求,自主设计个别主要零件;最后,绘制完成整个产品图纸。这种课程设计模式,既训练了学生对卡钳、游标卡尺、量角规等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创新设计简单零件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设计制图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交出成套手绘草图、AUTOCAD电子图稿和全套打印图纸。经过课程设计,学生通过零件的测绘、设计,可熟悉产品出图的全过程,并加强了自身徒手绘图、计算绘图能力。
3助学形式网络化
开发网上助学系统,开展网上学习、测试和答疑。校园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能够更为方便地接受远程教学,更好的吸收知识。可利用校园网络优势,研制开发网上助学系统,系统设置学习模块、测试模块、答疑模块。学习模块主要提供教师上课所用的课件和教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并配备了相应的例题解析;此外,该模块还链接其他高校制图精品课程网页,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针对机械类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在训练测试模块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测试习题。系统开辟教师在线答疑专栏,学生通过网上留言或发邮件方式向老师提出问题,同时师生间也可通过BBS论坛交流学习信息。学生可利用该系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情况,选定相应难度的试题,利用系统的二维绘图功能完成解题过程。系统自动对学生输入的答案做出判断,给出学生成绩,并提供正确答案以供参考。
助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生动、直观、形象、和交互的特点,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又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能根据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师学生互动学习、人机交互的良好教学机制。
4测试方法的人性化
制图考试形式不能仅局限于简单的书面测试,而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分段考试,机械制图成绩构成如下:
制图基础考试(40%)+课程设计(30%)+软件知识考试(15%)+平时成绩(15%)=机械制图总成绩(100%)
对于制图基础部分的内容涉及得都是基础知识,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及读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是可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评学生的掌握程度。当然,可采用标准化考试模式,即采用考试选题系统,直接让学生上机考试。该部分考试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40%。设计制图部分,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绘制机械零件图纸及装配图纸的能力。由于该部分内容跟专业结合较紧密,应作为考核的重点。该部分可通过“测绘+设计”课程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个机械零件图纸绘制过程,既考核了学生对零件图、装配图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并考核了学生手工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该部分以图纸形式提交给教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AUTOCAD软件的考核部分可借鉴AUTODESK公司工程师培训要求,采用试题库的形式进行。考试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每个学生的试题均从试题库随机抽取,题型各不相同。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AUTOCAD软件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5%。AUTOCAD软件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考评则在课程设计中进行。
一、 个人工作简历
我于2003年7月毕业于郑州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2004年7月被评为助理工程师,2008年12月被评为工程师。2003年7月—2005年11月在青岛天启星幼儿园项目从事技术管理工作;2005年3月—2005年9月在威海市海滨公园护岸整治工程从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卫生综合服务楼工程从事安全、质量、进度管理工作;2006年10月—2015年6月先后任青岛多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处(部)处长助理、副处(部)长,主要负责集团公司承揽项目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QES体系认证,招投标技术标书编制及审查,公司资质升级等工作;2015年—今任青岛多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管理部副部长,主要负责青岛太平洋梦时代广场A1楼项目现场管理及与外部相关单位协调工作。这些年通过不同规模、不同类型项目和工作角色的转换的工作实践,使自己的房屋建筑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协调及项目管控能力不断增强。
二、学习及继续教育情况
我自取得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资格后,不断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技术考核,并在各项考核中均成绩优秀,以此来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认真研读本专业的技术论作,认真学习新规范、新标准,新要求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专业管理工作。其中2011年4月参加了施工升降机司机培训并顺利通过了考试;2011年6月参加了专职安全管理B证培训并通过了考核;2011年9月通过了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2014年3月—7月在青岛建设集团培训学校参加了继续教学学分培训学习并顺利通过考核。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培训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这些知识更好的指导了自己工作,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及管理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三、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
1.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营造建筑精品
我在青岛太平洋梦时代广场A1楼工程项目部任工程部经理。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而要想获得好的工程质量,就要求技术管理人员要具有创优良工程的先进意识,作为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由我牵头,首先着手建立、健全项目部的有关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按照项目工程施工方法,以我为首,将工程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专业技术岗位,在按照技术岗位的要求组织施工。先后建立了技术复核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制度、隐蔽验收制度以及质量通病控制措施和半成品保护措施等一系列有益于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制度。根据本工程大开间及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特点,模板支撑选用工具式快拆体系,配合使用覆塑竹胶合大模板,保证竹模板间隙不大于1mm;接缝高低差不大于1mm,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顶棚可取消抹灰工序,既可以节省水泥用量,又可以彻底根除顶棚抹灰空裂的质量隐患,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规程和通用图集的要求施工,并按照创精品工程细部做法要求精心完成每一个分项工程,实现了“创高标准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通过对该工程技术工作的直接参与和控制,使该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自从到调到集团公司建设管理部工作之后,恰逢公司重新建立QES质量管理体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自愿放弃个人休息时间,一心铺于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中,加班加点,最终集团公司顺利通过了外审。
在总结集团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经验及结合这些年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我于2013年形成了《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讨论》一文,并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上进行发表。
在日常工作中,我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从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验收到施工技术资料的核查和管理,各项工作都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形成的技术性文件和各种申报资料做得结构严谨、术语规范,多次被集团公司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3.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我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之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应用word完成字处理工作,打印各种记录表格以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应用powerpoint制作培训用的电子幻灯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生动、活泼地讲解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构造常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培训的方式,使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生产和质量管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在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施工技术人员彻底甩掉了笨重的绘图板和铅笔手工作图的重担,使工程绘图变得异常轻松,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4.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关键词 :技能大赛;导向作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86-03
建筑CAD技能大赛项目是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施工(中职组)”新增的比赛项目。竞赛目的是促进参赛选手更好地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建筑制图的技术标准,促进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人才CAD绘图技能的培养,引导中职学校开展教学改革,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在CAD技能大赛的引导作用之下,传统的CAD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应当重视实践教学,使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相结合,并在日常教学中将技能大赛常态化,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CAD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
CAD技能大赛对CAD课程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通过分析竞赛规程中的竞赛目标、竞赛标准和赛题设置等,一线指导教师可以有效把握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等。教师在不断参与竞赛培训工作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校也应当鼓励教师对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更好地满足该课程对应岗位的需求。
(一)引导教师重新制定课程目标
2011年全国中职技能大赛新增了建筑CAD赛项。新赛项的增设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契合市场发展目标,意在通过比赛开发一条为经济建设输送优秀紧缺人才的新通道。建筑CAD竞赛要求参赛选手能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处理土建技术图纸绘制的各类问题。考核的是选手对有一定难度的工程进行识图的能力和对绘图方法技巧的掌握以及参赛选手对软件环境、图形等的了解。
通过分析规程中的竞赛目标和要求,对比中职CAD课程目标会发现,前者要求的是学生具备某种图形的绘制方法,掌握某种图纸的抄绘、改错、改图的能力,了解图形的几种形式;而后者则要求学生了解某个命令的运行方式,掌握某些命令的使用方法或者综合运用几个命令绘制图形。二者明显的区别是课程目标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严重忽略了职业教育中理论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在教学目标的大方向上就没能做到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对接。
技能大赛俨然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坐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该导向作用的启示,重新引发对课程目标的思考;在与技能大赛赞助企业和专家的接触中,深入市场调研,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根据职业需求制定课程目标,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二)引导教师改革传统教学内容
研究最近几年CAD技能大赛的赛题设置会发现,赛题不拘一格,考查范围广泛,但实用性都非常强,紧贴当前生产实践,并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每年都有较强的创新性。例如,2013年全国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CAD赛项,在原来单纯绘图基础上,根据市场岗位需求增设了装饰技能一项,其目的是满足市场上对培养具有绘图和施工双重能力的人才的需求。
对比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CAD的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显得理论性较浓,知识点重复较多,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技能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砝码。教师应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内容为中心的原则,为学生创造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情景的教学环境,将过程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有机结合,制定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授课内容。
(三)引导教师有目的地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了解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来自教学一线,常年从事CAD绘图、识图、构造等方面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丰硕,对学生管理也有各自独到的方法。但是,当真正接触并参与到技能大赛的辅导工作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在某些技能考查点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存在盲区。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常年教学过程中,重复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授课内容并使用同样的软件。而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知识体系的更新,教师也应当同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补充新技术,学习新软件,了解市场中岗位的需求和变换,不能让自身技能水平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
(四)引导教师开发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其目的在于有力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帮助教学督导者实施全过程的教学质量控制。
CAD技能大赛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是国家现行标准,同时配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查。例如,学生在设置图层时,无须纠结于图层的某个颜色或者某种线型的特定模式,只要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即可。这种看似宽松的评价体系实则是非常严谨的。它要求学生对国家标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透彻的理解,并按照标准进行图形绘制,在绘图过程中不断强化标准的各项要求。在此基础上打印出的图纸,可直接满足建筑市场要求,学生无须在毕业之后才开始进行标准化图纸的训练。
而传统CAD课堂的评价体系,是根据学生对某个命令的掌握程度,或是对某张图纸的绘制成果来评价。这是典型的“重知识、轻技能”的体现,有些教师甚至还通过纸质试卷考命令,完全偏离了培养绘图技能的轨道。对图纸绘制成果进行评价,如果不注重过程评价,并且不依据国家标准打分,对未来学生就业而言就是做无用功。
CAD课堂教学的改革
CAD技能大赛的导向性作用已经非常明确,在此驱动力之下,开发新的课程标准、制定新的教学内容、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且出台新的评价体系显得更加迫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行业和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新平台,通过对大赛的分析和借鉴,加强教学针对性,探讨教学改革新路子。
(一)开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型课程目标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个重要的举措是要加强专业与岗位的对接。因此,我国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职业资格证书颁发问题的通知》,有10个赛项直接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结合由此引发的对CAD技能大赛赛项规程和竞赛目的的研究,教师应当仔细思考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重新制定新的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的行业优势和技术指导作用。通过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应当能够满足市场中制图员的岗位需求。所以,新开发的课程目标不仅要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共性,还要具备清晰的制图员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的工作标准,要明确制图员的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
事实上,在建筑行业中,CAD课程是教学与行业差距最小的课程之一。毕业生去相关企业应聘的首要条件就是会使用CAD绘制工程图纸。因此,岗位目标很容易在课程目标中得以体现,就业方向也可以直接表现于课程方案当中。如果能够做好课程目标与就业目标的挂钩,就能够大大缩短该课程与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甚至达到“零距离”。
(二)制定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教学内容
CAD作为建筑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当实现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体系结构,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建筑行业制图员岗位要求绘图人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独立或者与团队合作完成完整的施工图纸绘制,能够进行图纸的阅读、改错、绘制和布局打印。因此,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换,CAD课堂教学内容可利用绘制完整规范的施工图纸为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做到在讲授绘图命令的同时使学生完整体会到制图员岗位的流程与具体细节要求,并按照作图步骤穿插学习其他绘图命令和知识,无需过多追求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遵循“实用、够用”原则,尽量避免讲授晦涩难懂又不常用的内容。另外,教师应当更多地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岗位上获得更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教师积极参与协会和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和考核
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课程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技能大赛激发了教师对于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的热情和渴望,很多学校已经把每年的技能大赛列入教学计划,并成为专业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在2009年的技能大赛中就选派了40名专业教师到大赛现场集体观摩,并要求每位到场教师写出实践报告,提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路。
CAD技能大赛的教师技能培训主要体现在对软件的操作和对国家标准的熟练运用上。一方面,由于赞助商提供的软件是基于传统AutoCAD平台开发的更加贴近市场的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无法得到全面使用,因此参赛指导教师需要对软件的主要功能进行熟悉;另一方面,即使常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也无法娴熟地将国家标准和图纸绘制完好结合,因此不断参加协会组织的国家标准交流学习显得十分重要。
(四)建立“赛训合一、以赛代考”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技能大赛的激发和引导下,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如果还沿用传统的课堂评价体系和考试评价体系,就无法与新课标及内容匹配,也无法体现新课标和内容的优越性。因此,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开发新课标、制定新内容的基础上,必须建立一套全新的课程评价体系,真正体现技能大赛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传统的CAD课堂,常把“讲课”和“实训”分成两个阶段,前者占80%左右的课时,后者仅占20%左右,并且只是机械地将理论讲解和上机训练叠加,各自进行打分,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总结。在技能大赛的驱动作用之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大赛来体现自身能力。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竞赛授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组织,再以大赛的模式进行小组竞赛、班级比赛、年级和校内选拔赛,并将学生历次比赛成绩作为课程考核依据直接计入成绩档案。在这种“班班有比赛、层层有选拔”的良性激励机制下,通过不同层级的比赛脱颖而出的学生,其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教师指导水平也不断加强,真正达到“技能训练全员化,技能比赛常态化”,并以生产成果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使评价体系更具有准确性、合理性和激励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建筑CAD技能大赛很好地浓缩了建筑行业的市场需求,同时为中等职业学校CAD课堂教学指明了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对课程标准、授课内容、教师素质及评价体系等各方面的全面改革和建设,相信CAD课程将能更好地与市场岗位对接,为学校发展助一臂之力,为学生就业铺路搭桥。
参考文献:
[1]王绍章.论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J].成人教育,2011(7).
[2]鲁昕.鲁昕同志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结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0-11-20).http://nvsc.com.cn/rwfc/2011-01-03/1294043583d5504.shtml.
【关键词】《AutoCAD》 教学 实践 考证 实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121-02
计算机绘图(又称《AutoCAD》)课程是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更是一门实践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绘制的图形如果脱离企业实际应用范围,则没有什么价值。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应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要求来开展。然而,在《AutoCAD》教学中,一方面许多老师只注重软件功能和应用的教学,缺乏实际应用的针对性,学生不能体会到实用价值。另一方面《AutoCAD》的教材只偏重于软件命令使用介绍,由于没有综合性的实例训练,没有与产品的加工制造联系起来,致使学生对软件的使用价值认识不足,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不高,距离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相差甚远,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为此《AutoCAD》的教学需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好理论知识,而且能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使中职毕业生具有较好的竞争力。
一、教学前准备:编写了校本教材
教学前的准备,最关键的是围绕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来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但目前的《AutoCAD》教材内容一般是按命令的顺序进行编排,理论性较强,实践训练明显不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非常不利,也不符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
本人根据学生的素质状况和认知规律,依据现代制造行业绘图岗位的工作任务和企业对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以及《AutoCAD》国家职业标准,编写了《AutoCAD》校本教材,在教材编写上以易懂和实用为原则,按相同类型图形形成模块,因为相同类型的图形,其内外结构有相同的特征,有相对固定和快速的绘图方法。例如:轴类零件主要采用多线(mline)和偏移(offset)等命令来绘图。盘盖类零件主要采用阵列(array)和复制(copy)等命令来绘图。按照这种方法来教学,可提高学生的绘图速度和能力。另外,教材编写上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讲解、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绘图技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AutoCAD》校本教材主要包括七个模块,分别是:绘图基本概念、平面图形的绘制、轴类类零件图的绘制、盘盖类零件图的绘制、叉架类零件图的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绘制、结合考证零件图的绘制。
二、教学实践过程
(一)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AutoCAD》课程在教学中主要运用项目教学法,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中一般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过程和检查评价四个阶段。
1.确定项目任务,首先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对绘图岗位的要求,根据企业绘图岗位任务,结合教学大纲的知识点来确定项目任务。在该教学环节教师主要对项目进行分析,提出项目的要求,让学生明确项目任务。
2.制定计划,在制定过程中要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可根据班级的情况进行分组,并进行讨论交流,分析在绘图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实施过程,绘图的实施分为设置绘图环境、绘制图框和标题栏、绘制图形和尺寸标注等四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自主讨论、研究和操作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4.检查评价,学生完成每个项目任务后,进行检查和评价,让各组进行相互评价,老师作总结。这样让学生掌握项目实施过程的知识,找出学习的不足,使学生在相互讨论、评价中得到提高。
(二)注意事项
1.教学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过去中职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不强,对技术要求理解不透,特别是毕业生很难按照企业的标准画出零件图和装配图。造成这些现象主要是:许多教师没有把专业知识融入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不是机械专业毕业的,虽然他们懂得《AutoCAD》的操作,但不懂得联系机械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解,从而很难画出标准的机械工程图。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笔者在教学中,模拟职业工作的场景,把行业标准和专业岗位上的加工零件和装配部件图例引入各项目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分析、示范与引导,学生的绘图能力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学生每绘出一张实际工程图,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水平,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2.教学必须与竞赛相结合
竞赛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普教有高考,职教有竞赛”和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举行的,通过竞赛进一步转变师生的教育观念,促进学校以技能为核心、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方向,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代检的作用。因此,我校每年都举行学生技能节。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争学技能,人人比拼技能”的职业教育氛围和校园文化的新亮点;更希望通过竞赛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检验学校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而《AutoCAD》是竞赛项目之一,更是广州市学生专业技能竞赛项目之一。在教学中,笔者把竞赛知识渗入到教学环节中,以适应竞赛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竞赛。近五年来;笔者辅导的参赛选手,在参加广州市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中,每年都取得前三名的优异成绩,受到学校和上级部门的表扬。由于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赛,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学上借此可以强化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教学必须与考证相结合
按照教育部对职业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可知,中职学生实行“双证书”毕业制度,除完成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外,要求学生必须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与技能考证的内容相结合,以考证作为推动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获得《AutoCAD》中级技能证书,从而满足适应就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由于笔者编写的校本教材的内容与考证紧密结合,通过学习,学生参加培训时间大大缩短了,合格率显著提高了,近几年,考证合格率高达90%以上。
在教学中还尝试以证代考,实行课程与技能证书相对接。即学生学完本课程后,通过必要的强化训练,让学生直接参加《AutoCAD》中级考证,如果成绩合格,则本课程的期末考核免考,考证成绩直接作为该课程的成绩。这种模式试行后,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参考欲望较高,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
三、《AutoCAD》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感受
1.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提高,体现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看图能力、想象能力、总结能力等方面,同时学生的绘图和编辑能力明显提高,体现在90%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各绘图项目的任务;还有学生的协作交流和相互学习能力增强了,因为该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才能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作用。近几年《AutoCAD》技能鉴定,合格率高达90%以上,比以前的传统教学的考证合格率上升了20%以上。
2.个别学生存在应付检查,课后会拷贝组内同学的作业,这现象有待解决。另外,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历,否则很难应付《AutoCAD》课程教学,必定会影响教学效果。最后,教师更应该加强教学基本功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2]姜军等. AutoCAD(中文版).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黄惠廉. 计算机辅助设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浅谈 中职学校 机械制图 有效 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和专业的相关课程以及生产实习有紧密的联系,是培训技术工人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机械制图》在教学计划中起着承上启下、贯穿始终的作用,因此《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继续专业课的学习。对中职学生来说,《机械制图》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与绘图能力。基于中职学生素质普遍较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等特点,《机械制图》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尝试以下一些教学方法,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直观性教学法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是以“识图为主,识图与绘图相结合”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其中重点是识图,就是由平面图形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直观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任何具体的东西都比抽象的东西容易理解和认识,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施以直观性教学,效果较好。老师可边讲授边向学生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试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直观性教学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得到具体、生动、真实、鲜明的观念和直接经验,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例如,在讲剖视图的画法时,让学生用橡皮泥或塑料泡沫制作模型进行剖切,并在与剖切平面接触的部位画剖面线,学生一看就会,降低了学习难度。组合体补画第三视图或补缺线是难点,因为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我尝试了以下方法:1、现场做泡沫模型,然后学生分组做;2、利用木模、多媒体展示;3、教学生徒手画轴测图。只有建立起立体图,求平面图的相关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二、精讲多练,分层辅导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课。面对中职生“双能”偏差的客观性,教学要体现“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原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和接受能力以及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教材进行适度的精简,达到把基本知识弄清弄懂为目标,其它知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充实升华。为此在教学中老师切忌满堂灌,而应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每次课我都会留一定时间安排学生做课堂作业,有针对性地结合讲解课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教材要点。
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我会在教室中不断巡视,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帮助。
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个别辅导过程中可多用启发性和鼓励性语言,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对于大多数学生,要督促他们独立思考,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老师进行适当启发;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来提高他们,或者鼓励他们帮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这样不仅对基础差的学生有所帮助,而且对他们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三、总结归纳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认真揣摩知识中的规律并科学归纳,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可归纳为:半剖表示对称件,点划线作分界线,半边图形互推想,内外形状就相见;局部内形要表现,局部剖视最方便,顺着中心取剖向,范围就看波浪线。通过口诀式的总结,两种剖视图的特点便一目了然。再比如螺纹画法,可总结为:螺纹画法两种线,用手摸着来分辨,摸得着时粗实线,摸不着时细实线。口诀式的总结归纳,既琅琅上口又过目不忘,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以启迪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实施启发式教学法,能够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上有的放矢,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案例教学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生产实践服务,因此,首先要注重课本理论的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同时,《机械制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加强课本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必须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条件允许的话,可先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的生产车间,面对一台台机床及机床旁纸架上的图纸,再看到工人师傅依照图纸加工零件的场面,学习制图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看模型,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我根据专业特点拿一些工厂里用的图纸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实际生产的知识,明确学制图的目的,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工厂式人才培养模式 资源整合 团结协作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中国制造业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模具技术。同时,劳动力市场出现模具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媒体不断呼吁“高薪难聘高素质的模具技工”。 模具专业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该如何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于是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具专业工厂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促进我校模具实践课程能够更生动和灵活的教学措施,以期望达到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校企合作双赢的目的。希望改善模具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的社会现状提出个人见解。以下就是本人对:“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具专业工厂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1.资源整合
1.1 培训设备的整合
合理利用有限的教学场地和条件,把学校现有的、有关模具教学的设备,整合利用。使现有的设备按工厂的加工流程布置,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再结合工厂实地考察的情况,按照工厂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内容,调整学校的培训项目和方案。使模具专业学生的学习更接近工厂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1.2 师资的整合
每周或每月定期开展对模具专业老师进行师资培训,或是进行集体备课。使同一专业的老师能够深入的沟通、交流。利用本专业教师的集体智慧,讨论每一次教案如何书写,每一次课如何设计、安排,才能使课堂更生动、形象和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等等。
1.3 学生资源的整合
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方式,让想学习的学生,都能学好。把爱学习的,同一兴趣爱好的学生,都整合和调动起来。为他们安排和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考证。如喜欢绘图的同学,可以利用相应的时间,把他们整合在一起,深入的学习制图知识和考绘图员证。如喜欢模具钳工制作的、操作加工中心的、喜欢操作铣床的,在设备、时间、教员允许的条件下,学生也精力充沛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学生的整合、学习和培训考证。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科目,以学科的学术体系和学制确定学时,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
2.兴趣测评
在模具专业课程走到一定的阶段,我们再次对学生进行兴趣测评、能力图表制定。了解学生的所学,与学生所感兴趣的知识技能和就业方向、岗位。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分组,因材施教的安排教学和学习。才不会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学生觉得学习某些知识很难,学不会,而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同学觉得所学的知识太浅,还想深入的学习该知识。尽量使同学们都适当的学习,朝着他们喜欢的方向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具专业工厂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大胆的把企业资源请进来,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工厂的典型工作岗位对接。以企业冠名班的方式(如:某某企业班),以企业定单式教学,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办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和严格的科学管理是我校办学的特点。
3.团结协作
经过学生兴趣测评,整合资源后,更要让同学们懂得团结协作。这是在工厂不可或却的职业能力。让同学们在团结协作中,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学会知识与岗位的联系。如何在学校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模具专业工厂式技能型人才培养,让同学们学会团结协作呢?就如定单或任务是:要生产一个勺子或其它零件。按照工厂的生产模式进行加工生产的安排,既:(接单设计)下毛坯料普通机床加工高、精、特种设备加工钳工加工钳工装配、调试上冲床或注塑机试模。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协作,按照兴趣爱好进行分组。A组:对二维绘图有兴趣爱好的同学,绘制零件图,以及要生产零件所需的模具的模板图、装配图等,并出二维图。B组:由喜欢画三维图的同学,主要负责把二维图画成三维图,并进行检查、装配完成整套模具的立体图。C组:由喜欢手工编程或软件编程的同学,负责设计产品的模具型腔,用手工编程或软件编程、模拟走刀及加工。D组同学,进行下毛坯料。E组同学,进行划线和普通机床加工高、精、特种设备加工、加工出模具模板及其他部件。F组同学,进行钳工加工钳工装配、调试。H组同学,把整套模具装配到压力机或注塑机上试模,加工出勺子或其他零件产品。这样以工厂模式、定单任务式的分工协作教学,使每个同学主要负责的任务都不多,以组的力量都有能力做好。在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任务后,同学之间就可以互相调换工作岗位进行学习和操作。使同学之间可以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从而达到轻松、快乐的学习技能和知识的同时,更加清楚工厂的生产流程和加工方式,一举多得。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能把注重把理论、多媒体(绘图)、仿真和实操,四位一体的进行教学,虚实结合。使教学内容更生动而具体,学习内容是对职业工作过程的整合,强调职业能力形成的团结协作。
吸取MES“模块式技能培训”教学模式,缩短了培训与就业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具有开放性和适应性;具有评估反馈系统,对社会生产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4.作品展示
按工厂的工作情境学习和操作,同学们每完成一个任务或项目,都要进行一次班级的作品展示。如完成一次绘图任务,或完成一套模具装配,或是压铸、生产出一种产品都可以作品展示一次。每一个环节的作品展示,都会让同学们觉得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在展示作品的同时,还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加工作品的感受和作品总结,以便让同学之间更好的互相交流和学习,让同学们深刻认识自己的所学技能、技巧。即是: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后面老师的点评、讲解关注、回顾职业行动经验的习得和形成,增加同学们的职业、专业能力。学生做出作品,并展示,这就是在教学中强化“做”的过程,积累“做”的经验;实行“做、学、教”的一体化,达到“先做,后懂,再提高”的目的。在教学中,在作品展示的过程,就是活学活用的过程,不断促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与渗透,综合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双提高。
5.座谈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定期请一些教学专家和企业、工厂的技术能手以及模具专业的任课教师、模具专业学生,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座谈会。大家进行交流、学习。听一听,学生专业学习的感受、收获和不足,任课教师的课后思考和困惑。请到会的专家和能手,提出宝贵的建议和见解。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寻求更接近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具专业工厂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更佳方案,寻求学校在学习方法与企业的工作方法的对接方式。制定和实施学校学生在期末或假期走进工厂,去实质操作。实现在校的教学内容与工厂、企业的典型工作内容进行对接。
6.调整方案
在教学课题进行的过程中,肯定不是十全十美,在探索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如:学生要学好本专业知识,教学的深入是否恰当;提供给学生的课外专业读物是否够用;提供了哪些自学网站给学生等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计划和适当的、与时具进的调整。所以在作品展示、在座谈会会的过程中,我们为改正不足,讨论办法,不断的修改计划,调整方案。使得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具专业工厂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更贴合工厂的需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7.资料整理
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资料的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收集和整理工厂资料,要与企业生产的内容对接,与国家职业标准一致,与企业的典型工作对接,具有代表性。教师的教学资料要整理,收集成册的过程中,就能很好的检验我们的教学成果,值得我们深思。全面和到位的收集学生的资料库,学生成长记录卡。学生成长记录卡,学生负责填写自己的基本资料、兴趣爱好、学习收获、总结和自我鉴定,教师填写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定和鼓励。学生在填写成长记录卡的同时,也是学生在自我的检验和鉴定,是自我的认识和思考。学生成长记录卡,记录着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在成长记录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关心的关注的,对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情,才能进行更好的教学。可见整理好资料,对学生和老师都受益非浅!
以市场为导向,以工厂为参照;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术应用为归宿,以一长之技为目标。对中职学生进行工厂式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车希海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实用手册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