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 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公民教育;大学生;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116 — 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等伟大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全体国民是否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制度主体或“合格公民”。当代大学生作为公民中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特殊群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大学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与责任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
一、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教育的内涵因国家、时代不同而各有偏重和特色,但其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和共同的东西,即公民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公民教育所培养的人是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人。〔1〕大学生公民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学科与社会需要、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系统性教育,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所必备的公民素质与行使公民权利、义务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以发展社会为己任。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教育。国家由公民组成,作为国家一分子,爱国美德是公民对于国家义务的第一要义。因此,公民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热爱共同体的爱国公民。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核心,同时也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首要内容。民主政治要求高扬主体人格,培养既能够主张自己权利又关心国家集体的大学生公民个体,这是大学生公民教育所应该追求和达到的目标,从而实现大学生对国家忠诚和主体精神的共生共强。
(二)主体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对自我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是指要让每个大学生都能自觉认识和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利益,具有选择自己行为方式的自由和权利,同时意识到并承认他人与自己具有同等的主体性地位。主体意识的增强是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关键。
(三)法治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契约经济,要求与此相适应的讲法制、讲规则、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现实,必须高度重视将法治教育作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法治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
(四)集体教育。社会分工的发展不仅需要精、深、钻的人才,同时更需要团队的合作。通过集体观教育,让学生懂得他人存在的意义、分工协作的必要以及精诚合作的优势所在。其中包括共存意识、和平意识、发展意识和合作意识。当代大学生要放眼全局、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进一步开阔视野,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世界现象中揭示本质、展示主流,更好地推动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
(五)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就能够在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较大成功。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以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内在的自身能力、以处理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外在的做人能力、以完成职责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外在的做事能力,作为大学生公民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切入点。
二、公民教育中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及其现实困境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面临环境变化压力时,调动自身各种资源去满足环境的要求或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包括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融入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2〕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是大学生公民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
(一)公民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目标
1.培养大学生事务处理的能力。事务处理能
力是以处理某种具体事务为指向,积极调动自身潜能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实现问题解决的能力。高效的事物处理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需要注重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自立自信、灵活性和果断性等方面的教育。
2.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发展友谊的能力。人的社会适应性需要建立一定规模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交往对象之间建立发展稳固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友谊,维持和谐的一般人际关系,拥有一定的人际接纳能力。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应重视大学生社交兴趣、保持独立性、宽容平和、非自我中心和肯定他人长处等方面的教育,重点进行友谊信念、尊重差异、忠实与接纳、肯定与支持和情感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大学生要顺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不断地用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充实自己,根据社会需要主动灵活地调整自己,这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可以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目前就业难的形势,应特别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知识、创新能力、竞争意识的教育。
4.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适应程度和结果的具体体现。心理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结构的构建,而且影响到大学生创造能力的细腻过程和发挥。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可以加速社会对他们自身价值的认可过程,有利于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
(二)基于公民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 公民教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大学生公民教育也才引起社会注意,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教育还未普遍开展。当前,基于公民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
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众多高校普遍采用简单、粗暴和重利益引导的教育方式,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在这种狭隘的教育目标、单一的教育手段指导下,对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氛围单调乏味,整体推进力度不够,由此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薄弱埋下祸根。同时,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使中国民众没有公共领域的“公共生活”的经历,缺乏现代性公共生活经验和“公共意识”“公共性知识”“公共性思维习惯”以及“公共性人格”,多数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既是在校学生又是社会公民。〔3〕
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式存在欠缺。虽然有些研究者、教育者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理论探索、实践结合与方法改革等方面已有了一些研究,但是并未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未能从公民教育层面进行深入拓展、改革创新。目前我国高校所实施的教学方法及培养过程仍然较为单一,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并不能完全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大学生知识结构构建的要求。教学创新工程没有在大范围内展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缓慢,研究课程建设尚待完善,教学计划、课程结构亟需优化。〔4〕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加强公民教育中的主体意识教育,提高事务处理能力
大学生主体意识状况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效,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健全实践机制,尽量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并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通过实践活动来推动公民参与,促使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具备的能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加强主体意识教育,鼓励不同类型的实践探索,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公共情怀和公共参与能力,通过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实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公民教育中的集体教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良性互动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基础,因此,同时需要加强集体教育。集体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对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起
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强集体教育,全面促进大学生融入周围人群、融入大学生活、融入社会环境。
(三)加强公民教育中的非智力素质教育,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公民的非智力素质是指公民的日常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生活素质、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如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乐观向上的情感、强烈的创新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力等等非智力的综合素质。〔5〕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都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国家的发展。加强公民教育中的非智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夯实基础知识,促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的提高。
(四)加强公民教育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归属感和认同感是构成公民感的主要成分,是个人赋予社群成员身份的一种情感。培养大学生对于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决定了个人对社会的认同程度以及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反过来影响个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与感知,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心理层面上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提升大学生对自己发展的要求,增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强化他们对未来适应社会各类生活的成就动机。
〔参 考 文 献〕
〔1〕檀传宝,等.公民教育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柏文涌.社会资本视阈下家庭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01).
〔3〕袁媛.大学生公民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03).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大学生 公民素质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民办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存在的问题
(1)对公民知识的理解不够。首先,民办高校学生基础较差,在公民与国家关系维度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具有爱国心、民族认同感、政治参与性,但很多表现为自发性。例如,从调查问卷结果看,选择“日本我不捐,其他国家可以,因为小日本侵略过我国”,表现出民族狭隘性。其次,在公民与社会关系维度方面,一些学生或者把独立自主等同于“完全自我”或“半自我”,或者认为勤俭是过去式,还存在社会与政治不分、社会与小团体不分等现象。再次,在公民与公民关系方面,虽然他们认为友善、诚信、宽容与合作是值得珍惜的美德,但是这些价值是有对象性、范围性。
(2)公民意识倾向不明显。首先表现为政治参与与社会参与意识不强,认为政治与社会是国家的事,与个人关系不大。其次表现为维权意识不高。再次,独立自主、勤俭、自强、合作等意识薄弱,表现为“随大流”。最后,遵纪守法意识不高。
(3)公民实践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根本不参加家乡或学校政治选举、社会义务募捐等活动,甚至连学校的社团协会活动都拒之门外。
2 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的主要成因分析
(1)社会原因:一是落后传统思想依然残留,政治制度运行机制、法律程序不健全等,阻隔了学生与政治的亲近,制约了公民素质的提高;二是小农意识的存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使公民意识公平、合作、权利、诚信等走向另一个极端;三是间接的文化影响,如臣民文化、“马诺”式思想文化等不良文化也是障碍。
(2)家庭原因:从调查报告中可知,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乡镇。这种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方面表现出独特性,这些都是他们的政治或社会参与程度低、民主意识差、由经济条件决定的意见表达权不充分的影响因素。
(3)学校原因:从《民办高校促进法》看,民办高校是“事业性质,企业运作”。这就决定了其管理、教学与服务的理念、方式、方法。比如,有的以功利目的而压缩思想政治教育课量等。再者,教师队伍结构不好或离职率高。另外,学科设置、相关活动与宣传不力等都会导致大学生公民素质差。
(4)大学生自身原因:由于民办高校招生入学门槛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如学生高考分数低、理解力差、纪律约束性不强等,致使有人把民办高校与“特种教育”等同起来。另外,从调查问卷来看,民办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在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方面都表现出差异性。
3 民办高校培养学生公民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3.1 以先进的相关理论引领整个教育的方向
第一,公民社会指的是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我国社会转型就是以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公民社会的兴起为重要标志的。其本质特征在于其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其价值包括个体权利、多元主义、公开性和开放性、参与性、法治、社会自治。①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所有教职工意识到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深知我国转型期间的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内容与公民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心存“学生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的公民”的公民观。
第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②这一理论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指明了教育原则、内容、方法。鉴于其大学生整体素质低,他们难以消化理论说教,这就要求民办高校所有教职工形成实践教育理念,即要求教师能使有关公民的知识与生活相互转化、学校管理者和服务者的管理或服务生活化、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第三,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将民主的精神贯彻到教育领域,认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③自由与平等是从属于民主的两个范畴。从教育角度来讲,“教育的自由,具体讲来,就意味着学生和教师的自由,”或者说培养“理智的公民就绝对需要有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方面的自由。”④民主思想贯穿于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教育管理之中。
这就要求民办高校所有教职工形成民主教育理念,在管理、教学、服务过程中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其独立自主性;平等尊重大学生的自由的发展;实现他们应有权利等。
3.2 知识、意识、技能相结合,增强有效参与,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
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其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三者一致性程度,有赖于将公民知识、公民意识转化为公民行为的实现程度。因此,要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一要遵循“知、情、意、行”规律,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与行为的转化模式,使公民素质的提高成为自己的内需,从而达到自动化状态。二要贴近生活、保障参与渠道、拓宽参与领域、改善参与环境以增强有效参与。如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学生会或社团、“三下乡”、“进社区”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奠基石,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且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良的美德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更是公民做人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其道德的高低最终关系到社会能否安全稳定地运转。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承担着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法公民的重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意识、提高大学生社会行动的道德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道德是人性化的创造,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取向和价值取向。而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肩负着建设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其道德素质如何,不仅对社会上同龄人以及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因此,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高校作为“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的灵魂”,担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1、功利思想明显,价值取向扭曲
一些大学生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过分关注自我价值,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视为人生追求的核心,从而造成价值取向扭曲,甚至形成极端的自私人格。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造成个人贡献与社会索取失去平衡。
2、缺少社会公德意识,生活行为失范
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个人情感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大学生,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业、爱情与性等诸多问题,导致抑郁、敌意等心理症状,造成未婚同居、未婚先孕、为情自杀他杀等诸多问题。
3、拜金思潮泛滥,贪图安逸享乐
大学生高消费既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滋长了校园的奢侈风,又使得拜金思潮泛滥,对当今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都极为不利。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
1、家长过分溺爱
许多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发展。
2、社会上诚信缺失的不良环境影响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固有缺陷,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特别是还未建立起健全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致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为追逐利益而抛弃诚信的现象,并形成了诚信缺失的不良环境。
3、学校德育教育的缺陷
目前各类学校正在推行素质教育,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们也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唯分论”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中仍然根深蒂固,重智育而轻德育、片面追求成绩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1、加强传统教育
在传统教育方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
(1)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一个跨越人类生存时空的概念,具有超越历史阶段的绵延特性。
(2)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高校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其次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2、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
(1)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加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二要大力开展社团活动、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三要加大经费投入,尽量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和更新补充图书资料,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
(2)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
3、强化心理素养
心理素养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
(1)着重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多途径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独立探索、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抵制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中的负面诱惑、消极影响,做自我的主人,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刻意培养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2)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尤其是自我调适方面的小常识,必要时进行自我调节;另一方面使他们懂得健康的重要性,自觉地维护心理健康。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想起心理咨询,想起寻求帮助。
(3)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
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大学生道德教育既属于意识层面的理性思量,又属于行动层面的主动适应。当前固然存在着大学生道德教育受到社会转型的挑战、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遭遇社会异化、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本身处境尴尬、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诚信与非诚信之间困境等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道德教育就此不可为。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诸多的困境,才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突破口和切入点。 因此,遵循“道德以德育为首,德育以教育为先,教育以文化为本”的原则,积极拓展道德教育路径,树立与公民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使大学生提前进入公民角色,让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在大学生身上得以内化,实现公民身份真实化,运用多种教育方法,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保证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群体所具备的法律素质对于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有必要认识到法制教育工作的价值,并对法制教育工作价值的实现做出探索。
(一)帮助学生形成法制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在高校中接受各种科学知识的教育,其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但由于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当他们走出校园,参与工作时,其危机意识不足,难以意识到社会中的违法犯罪事件,甚至对于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现象无法识别。而一些企业单位正是利用大学生的这一弱点,剥夺大学生应当获得的合法利益。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才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及时发现对自己合法权益不利的情况,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当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就应当担负起作为公民应有的责任,而遵纪守法是公民最基本的义务,而要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首先就要具备优良的法律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于违法犯罪事件视而不见,甚至是知法犯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当他们面对利益的诱惑时,就放弃了对法律的信仰和遵守。为了改善这种现象,高校应当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明辨是非,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做一个合格的守法公民。
(三)从法治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生的能力是否足够强,不仅仅要看其是否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中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重要内容。懂得法律知识,大学生才能够在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同时,拒绝违法犯罪,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大学生具备了法律素质,才能够与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够利用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企业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获得自己应有的利益,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违法之事。法律知识与其他知识的结合,才能够让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对于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治教育还未能进行有机地结合。在这种背景下,许多高校中的就业指导单位和工作者都对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着探索,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不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制约着法制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
(一)法治教育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一方面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则是接受就业指导。然而,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往往是在最后一年的时间才有机会学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相关法律知识的机会非常少。而高校对于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往往是防止其违法犯罪,却很少教育他们如何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高校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治教育不够重视,认为他们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够了,导致了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不足。
(二)只是注重道德素质教育,而法律素质教育力度不够。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其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而对于其法律知识的教育远远不够。即使是涉及到了法律知识,也只是一带而过,导致了法律知识未能与道德素质教育进行联系,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教师往往会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要遵守诺言等,也就是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但在很多情况下,道德素质不足以约束和保护大学生,需要有法律知识的帮助。由于法律教育的缺失,就业指导也就无法和法治教育进行良好的结合,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得不到提升,就容易在未来的就业中出现各种问题。
(三)法治教育与社会实际脱节。由于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不够重视,法治教育所占据的教育中的时间和精力就比较少,大学生所接收到的法律理论知识本来就不多,而实践活动更是几乎没有。缺少实践活动,仅仅依靠对于法律理论知识的理解,难以使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律教育与社会工作实际产生紧密的联系,而当大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需要用到法律知识时,就会发现所学习到的法律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自己所遇到的情况,就会感到茫然无措。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会使大学生的权益得不到维护,做出违法的事来,更有可能失去对法律的信仰。
(四)法治教育内容不够丰富。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往往是在强调大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应该如何遵纪守法,违法犯罪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而对于大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关的知识却涉及较少。高校教育者认为大学生在法律相关的课程中接受了法律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就没必要开设法律课程,这就导致了法治教育无法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进行结合,大学生对于就业相关的一些法律条文了解甚少,不利于工作后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五)造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法治教育工作问题的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认为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就是为了应对就业中的一些问题,而并非是要将大学生培养为具有优秀法律素质的人才。二是法治教育方法不恰当,未能让大学生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比较抵触,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教育者自身的法律素质不够高,难以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四是高校未能给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平台,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仅仅是“纸上谈兵”,并未掌握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优化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强化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尤为重要。在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提升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循全面性发展的原则。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法律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之路。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治教育应当使法律知识与就业能力、专业知识、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进行结合,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遵循法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我国所实施的是素质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课堂的理论教育上,而是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使其有机会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习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其能够在未来就业中合理利用法律知识;三是遵循道德与法律结合式教育的原则。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从来不能完全分开。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法治教育工作中,也应当紧密结合道德教育的作用。使二者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不仅能够让大学生从思想上更容易接受法律知识,更能够大幅度提升法治教育的效率。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具体对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制教育工作不仅是高校思政工作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素质提升中需要重视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改变的就业背景下,高校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制教育做出改革与优化:
其一,从思想上重视就业指导中法制观念的培养。高校教育者应该从思想上意识到法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对法治教育重视起来,制定合理的法治教育体系。同时,将法律的重要意义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愿意自觉地接受法治教育。并且制定法律教育的明确目标,让法治教育能够朝着有利于大学生提升法律素质的方面而努力。
其二,强化就业指导中法治教育力度。强化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让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进行熟悉的掌握,并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更重要的则是要强化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运用法律知识的机会比较少,那么教育者就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掌握运用法律的能力。
其三,创新就业指导中法治教育方法和载体。陈旧的法治教育方式与现如今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要求已经不相符,教育者应当积极地寻找新型的教育方式,将法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恰当的融合,并且运用高校报刊、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载体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其四,建设强大的就业指导中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法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应当引进更多同时具备就业指导和法律知识的教师,并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让教师多与律师、法律专家等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强化自身的知识。另外,高校应当聘用具有先进思想和观念的年轻教师,才能够更容易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其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法治教育实践平台。高校应当注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实践,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置案件分析、法庭模拟等方式,将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或者与当地行政机构等部门进行沟通,让大学生参与到他们的工作中,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其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法治教育。现如今的高校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也可以运用网络等方式来加强法制教育。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社会中真实的事件,能够更方便地将法律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到一起,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更为方便,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教育水平决定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1]。我国素质教育热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涌现,教育部自1994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已基本构建了素质教育体系[2]。“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从教育学的意义上提出素质教育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它以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显著特征[3]。杨叔子,余东升提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其着眼于“以人为本”,并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的人的素质这一弊端。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涉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人文文化与思想对大学生教育弥散性的影响[4]。欧阳康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定位,提出将其纳入全面素质教育的视野来加以考察,并强调在新时期提升文化素质教育高度,强化其实践导向,努力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引领大学生更早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5]。余东升,尹晓龙以华中科技大学工科本科生为例,对其基本文化素养进行了界定总结,并提出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方法建构和实践总结[6]。罗文娟对人文素质教育在工科院校中的现状进行了普遍性分析,提出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观念滞后,校方办学指导思想有待提高等问题[7]。刘献君总结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深化对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并指出知识是形成良好素质的基础,实践是知识转化为素质的中介,科学和人文相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8]。综上所述,当前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及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仍是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且通过大量学者的研究基本明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体系及其实施方法。但是,我们也发现针对工科院校的聚焦式研究还不多,虽然罗文娟等学者开展了工科院校素质教育的研究,但缺乏大样本统计分析。文章正是基于工科院校的视角,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大样本调查分析和系统化研究。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结果的分析
本文在江苏省选取了淮海工学院等五所工科院校为样本,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参比。从“学校素质教育管理建设,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教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所起作用,学生对素质教育认知情况及自身素质”等维度,对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由点及线,以线带面,剖析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其中,发放1465份问卷,回收1349份,有效问卷1316份,有效问卷比例为89.82%。课题组除进行问卷调查外,对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情况还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访谈。通过统计分析,工科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内容缺乏系统性
教育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课堂教学不能离开实践和人性的启发,应当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但在现实的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进行知识的讲授,很少涉及到人文和人格启迪方面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和集体,缺乏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很多高校的课程体系相对单一,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无法深入人心,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课程选择相悖。
(三)实施缺乏计划性
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只顾一味地推进素质教育,没有形成具体的计划措施。对此,课题组对高校相关管理者进行了访谈,发现他们对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也提出一些措施加强学生的素质建设,但学校没有一套完整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步骤。具体表现为一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无计划性。调研学校虽然每学期都开展素质测评,但是测评指标单一,且测评结果无反馈、跟踪和改善措施,素质教育测评体系没有落到实处。二是课程安排无体系性。学校文化素质课程内容不仅应包括文学、历史、政治、艺术,还应涵盖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沟通技巧、创新能力等,特别是体系化、系统化和普及化的社会公益活动。
(四)落实缺乏保障性
学校师资队伍是比较强大的,但在教师结构设置上并不合理。经调研发现工科院校的师资主要集中在专业型教师上,实践型教师严重缺乏。目前,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处于饱和状态,专业教师没有精力承担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领导下达任务指定一些教师开设素质教育选修课以及讲座,但是教师的专业背景比较多,并不擅长人文知识教育,进而导致能够符合学生要求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严重不足。
三、加强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学校层面
1注重德育和文育
无论教育活动形态如何,德育始终都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教育不是说教和灌输,不等于宣扬好人好事和牺牲奉献,德育素质是通过环境、文化、人文等因素的长期熏陶和感染而形成的内在思想及行为的反应,包含了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因素。就学校层面而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养成具有熏陶、雕琢、打磨和滋补之效,调动各方面力量营造整体优化育人的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是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的重要性”的调研中,98%的学生选择“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反映出学生感受校园文化氛围的一种强烈需求。而笔者认为这种校园文化的需求不仅包含纲领上的校风、校纪、校训,形态上的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博物馆,活动上的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社团活动等,还包含在道德和人性上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传统,更有着德育育人的优良传统和积淀。正如冯天瑜在《人文论衡》中所说:“中国人文传统渊源浩博,它展开宇宙论、政治论、人生论、道德论、历史论等诸多领域,中华民族的思维特色,如经验理性、侧重伦常、民本思想、赋予历史感、和而不同等,都与其相关。”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结合和充实。遵循文化育人的基本规律,将文化育人作为大学的基本功能,努力推进文化育人[8]。
2注重交叉学科与知识传授
调研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理工类专业和重视素质教育的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素质教育意识、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选择多样性方面与纯理工类专业性大学和仅重视专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有明显差别。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理工专业学生可以方便主动地涉猎校内其它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潜移默化地受开放互动多学科知识交融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这提示我们工科院校需要构建多学科交差、专业技能和人文知识交融的课程体系,这是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正如阿什比教授在《科学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书中所言:“人文科学技术、人文知识和科学社会不能彼此互相分离,只有相互整合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9]
3注重多途径进行素质教育
西方国家素质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注重运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综合力量,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和技术水平。根据工科院校非专业相关课程师资力量仍相对薄弱的事实,笔者认为工科院校需逐渐构建完善的硬件设施并深度发掘素质教育的多种途径。如在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和大众创业创新的背景下,这要求高校走出来的高层次人才也应多元化,推行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教学的“1+1”模式是满足时展需求的有效手段[10]。此外,紧紧围绕企业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的质量提升,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将青年教师培养与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企业员工的实践和培训结合起来,推动企业与高校建立基于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稳固长期的协作关系[11]。如将同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水平管理人才和具有活跃思维及创新理念的专家学者吸纳到教学队伍中,开展专题讲座、行业动态分析评述、企业文化理念及创业历史演讲活动;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和网络资源,加强校园专业和人文网络课程、校园广播及数据库建设[12]。
4注重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
目前,工科院校的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仍然主要围绕专业和学科开展,而社会实践又多以学生的自发行为为主导。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3],学校的各种教育要素都能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笔者认为,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虽然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校方的相关部门和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将传统文化和人文文化融入其中,使得学生的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得以内化。
(二)教师层面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相对于综合性院校,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方面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学校师资队伍潜力,并逐渐建立一支法律、体育、心理健康、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管理学和艺术等课程的师资队伍。
2发挥专业课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仅凭人文社科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专业课教师在其中依然担任着重要角色。因为工科类院校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在现在及其将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以自然科学教学为主,并占据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专业课程教师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说服力和号召力。因此,专业课教师应把素质教育列为专业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中,坚持不懈地将素质教育因素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3转换教师测评管理理念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上,学校往往是建立测评体系进行监督。笔者认为,教师素养的内化及通过教学行为的外张,并不是测评体系所能监控的,这是素质的内涵和外延本身所决定的。学校除为教师主体创造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和奖励机制外,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才能促进教师队伍教学素养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三)学生层面
1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还是现代教育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不管是纽曼提倡的“绅士”,还是赫钦斯称赞的“完整的人、善良而聪明的人”,都无不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生的重要性。然而,“期望开设哪些素质教育课程”的调研结果却显示,学生将形于外的“沟通技巧”列于素质教育首位,而内化的“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课程仅有11%和21%的认知度,这说明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内容———德育的内化并没有落到实处,道德、心智的内涵、外延、潜在效应并没有被学生真正地理解,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仅停留在说教、概念、好人好事的层面。“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素材依然离不开古今中外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形形的人物、典故、轶事、名言等。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受体,其受与不受以及受之多少,只有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意愿和主动性,素质教育才能很好地落实。理性化是提升文化素质的途径[14],即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学会理性思考、理性选择、理性分析和理性预见等。
2完善学生教育测评体系
当前,教育教学基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种奖学金的额度大幅度提高,除课程学分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及各类竞赛被大部分院校纳入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中,并与研究生保送、奖学金额度等激励措施相挂钩。这种激励制度是把“双刃剑”,完善、合理、适度的测评体系和激励措施可以调动学生在素质拓展方面的积极性,但是过度或不合理的措施则加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反而丢弃了素质教育本质。建议对学生道德水平的师生反馈纳入测评体系,成为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并落实到实处。此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要以适当的比例纳入学分要求评价体系。同时,给各方面综合素质较高学生创造学习经验、思想、价值观和成长经历交流的机会,并营造全校学生奋发成才的积极氛围[15]。
3加强多种思维能力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 培养
一、大学生素质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被认为是天之骄子、国之栋梁,承载着希望,预示着未来。这正如梁启超先生曾讲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就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素质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如何呢?我们先看两个例子。
其一,有位企业家曾讲过他招聘过程中的一个事例。在一次招聘中,有很多的应聘大学生,其中有位男同学的条件比较突出,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各种资格证都比较不错。于是这位企业家就亲自打电话给他,通话中告诉这位男同学明天可以直接来找他,并告诉这位男同学他的电话号码。一份优越的很有前途的工作马上就要成为现实,可是这位男同学的一个小细节却让这位企业家改变了主意,拒绝了这位同学。是什么情况使得工作机会瞬间丧失呢?原来在对方要告诉他电话号码时,这位同学说:“请您稍等,我拿张纸记一下。”事后这位企业家解释说:连这十几个号码都不能瞬间记住的大学生,不符合我们企业的要求。
其二,每年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都要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有些细节也能暴露出些问题。论文指导老师发短信通知学生论文指导的时间和地点后,有位同学回电话问老师是不是准点到。
通过以上事例暴露出当代大学生在素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书本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学的很扎实。但是社会生活能力太弱,在待人接物方面没有很好的确定自己的位置。也就印证了“有文凭不一定有文化;有知识不一定有见识;有智商不一定有智慧”的说法。
第二,有些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过重。时时刻刻不忘强调自己的权利,那么也就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素质体现。比如在强调任何一个主体权利的同时,都不能忽视其自身义务的履行,以及基本素质和社会道德的体现,比如尊师重教。
第三,有些大学生的心理不够健康。有前几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有最近曝光的高校投毒事件,还有每年都会发生的高校内的自杀、自残等事件。以上事实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
此外,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存在偏离。在市场经济崇尚个性发展大潮的影响下,受社会上所谓“实惠”观念和“个人功利”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尺度渐渐向“功利化”偏移。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包括西方的政治观点、人生哲学和腐朽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对现代大学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好多同学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时会有些不适应。从原来气氛紧张、监管严格的大环境下猛的释放出来很不适应,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白白让废掉很多大好的时间。因此,要明确大学生基本素质要求,从而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正如《礼记・大学》所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高个人修养是作为一个有用之人的第一步。有人说“大学小社会”,大学是从校园到社会的一个过渡,那么,我们就应当好好利用这个过渡。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学习和具备大学生(将来能够顺利步入社会)的基本素质。虽然,因专业的不同大学生所应当具备的素质会有所差别,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有些基本素质是大家都应当具备的。
(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学会做人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上商品品种、规格、花样丰富,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大众带来了很大的诱惑。有些人的行为超越了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容忍范围,很多个性化的行为,不断冲击着我们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对我们的行为造成了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所受的影响更大、更深远。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相当重要。
记得我在接受大学入学教育时,系主任老师曾告诉我们在大学里要学会两样事“学会做人,学会做学问”。当时不太明白,后来随着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体会,慢慢理解了老师的意思。学会做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若没有才华但他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知道做人的基本原则,能够自食其力,仍然有益于社会。但是一个人若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即使他很有才华可能也无益于社会,甚至他越有能力对社会的危害可能越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学会做人,这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正如《孟子・尽心上》中告诫我们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二)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在大学里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好专业知识是首要任务。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求大家对本专业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能够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所学专业自己并不是很喜欢,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觉得很枯燥,将来也不想从事这方面工作。那么在保证本专业能顺利毕业的同时,开拓学习第二专业。在第二专业的选择上既要结合兴趣,又要符合社会需求,有益于社会。
此外,结合所学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正如哲人所说“看专业书能增加知识的深度,看非专业书能增加知识的广度。”也就是说“开卷有益”。当然一切真知灼见来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在学习人类科学技术、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要有怀疑的精神,没有质疑也就没有进步。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
(三)求真务实,具有社会责任感
现代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的诱惑,使得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当代大学生同样也存在着浮躁的情绪。表现为学习目标短浅功利性较强,很少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意识不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当代大学生将来要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将必然要逐渐进入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岗位,历史需要他们担负起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从经济方面来讲,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在各方面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们能肩负起建设国家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责任是具有广泛的政治、社会、道德内涵的,认识到责任就是一种义务,每个公民都有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并要求他们对自身的所做所为承担行为责任。如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公共公德、保卫祖国、依法纳税、以及劳动义务、受教育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等等,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去认识,去体悟,从而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
(四)要有强健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正如我们主席所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无法完成将来的社会责任。据报道山东省将于2012年增加体育作为高考的组成部分。这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当前我国广大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较差。因此,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有必要锻炼强健的体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将面临不同于以往的诸多新问题,此时由于经验的缺乏,可能头脑一热会有些过激行为。面对这种情况能及时疏导压力,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相信问题中就能解决。为迎接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巨大挑战,大学生更应具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先进的知识、科学的技能、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强健的体魄,而且还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胸怀。
三、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的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悉心培养。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大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
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基础做起,要打好基础。首先要做到的是专业知识教育,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系统、符合逻辑关系的理论知识教育非常重要。同时,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牢固的地基是不行的。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同样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自学,是在老师课堂教学的引导下,建立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的能力。即使是专业必修课程我们都很难仅仅通过课堂时间完成对本课的学习。而且各门专业课共同组成该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也是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我们的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鉴于经济和社会现实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期间不可能学完本专业的所有内容,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更为重要,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开展课外兴趣学习,锻炼思维能力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顺利完成的,因此,开展课外兴趣学习,锻炼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学校应努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学校还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三)科学选择选修课,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单靠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全面的。任何问题都和经济活动、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只懂专业知识,面对现实问题时,就无法从整体和全局着眼,也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就需要我们提高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是遵循“开卷有益”原则,大量开展课外阅读。另一方面的科学选择选修课,丰富和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也非常重要。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以上的数据和事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当然,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成立心理协会对大学生提供咨询;另一方面要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使每个大学生学习必要的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教育不仅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中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妨借用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词语予以概括,大学生应当吸收、传播“正能量”,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抗击打能力。
(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近几年,社会各界都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其中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更差一些。于是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应运而生。同时,不少省份提出中考要加入体育考试,体育不过关学校不予录取。然而,在大学里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督促大家锻炼身体。但是,一国国民的健康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作为国家民族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教育关乎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坚强的意志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学校应成立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舞蹈队等活动团体,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自觉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只有在具备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才能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米加德,杨爱华:《浅谈编辑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中国编辑,2010年05期。
[2]胡晓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2期。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能力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提高,但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道德观问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与以前所倡导的已有所不同。比如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应当是“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而不应该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在对待“奉献与索取”这一关系的问题上,大部分接受“多奉献多索取,少奉献少索取,不奉献不索取”,而不是以往的“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观念。以上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在道德观上已突显个性的因素,有了创新意识;对事业献身精神和对集体奉献精神有所减弱。2、心理健康问题。当前,独生子女在大学生群体中占多数,不少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出现了脆弱、忧郁、焦虑、孤傲、自满等心理,一部分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过分自负地炫富,另一部分贫困生又过分自卑或自闭。大学跳楼事件也时有发生,心理承受能力过于低弱,经不起一点点的失败与挫折。加之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面对残酷的竞争与利益关系,使大学生的困惑、苦恼、压力、焦虑和担忧增加。3、价值观问题。一部分学生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等极端享乐主义;认为话剧、歌剧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文化艺术不现实,采取不欣赏的态度;八、九十年代的偶像崇拜热也已逐渐降温,个性化意识逐渐增强;部分大学生受社会上所谓“实惠”观念和“个人功利”因素的影响价值取向也倾向“功利化”。4、文化素质问题。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们通常外语和数理化比较好,经济头脑也好,但对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历史文化了解不够.5、身体健康问题。大多数大学生过于忽视自身的身体健康,饮食习惯不注意,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晚上通宵熬夜时有发生等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每年的新生军训,总有学生晕倒送医院的事发生。。。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的具体内容
1、充分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在内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2、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步入社会,能像一个社会活活动家一样,正确、有效在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 3、组织管理能力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加以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千头万绪、具体繁杂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4、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良好的决断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 5、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划能力。大学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缓而不缀,既忍让又不失原则,沉着冷静、灵活应变地处理问题。6、锻炼自控能力。遇到不顺的事能否压下心头的怒气,冷静处理,是对大学生素质高低的一种考验, 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错,导致工作的失误。素质发展的创新性要求,是当代人才素质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要素。
三、提高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从大学招生录取工作上,统一招生和自主招生灵活结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同时改革教育内容,开设一些跨学科课程,提升学生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2、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应从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大课程体系;教书育人,加强师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构建大学生终身学习平台这几方面去落实,这样才能造就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终身会学习的人才。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丰富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注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诸如“三下乡、科技和教育扶贫、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挂职锻炼、大型企业的商业宣传活动”等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技巧,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弥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尤其离不开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行为习惯和能力的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当代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热爱国家、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社会,是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倡导者。。
2、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有现代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的支撑,要求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是具有现代平等、权利、责任、参与、竞争、道德和法律等意识,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团队精神和国家意识的合格公民,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提高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3、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公民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特点,反映了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要求和任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就业能力;核心价值观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过程中,随着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能否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否被社会和用人单位接受,取决于就业能力的高低。就业能力译自英文(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贝弗里奇(Beveridge)提出,其研究随后盛行于英、美等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就业能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
关于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定义,目前中外学者尚未形成统一定论。笔者认为,我国毕业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毕业生具备符合工作岗位需求、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并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身心素质、信息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校条件、家庭条件和社会条件等等。
一、中外促进就业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
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不像我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但可以说是“无其名而有其实”,按美国教育部国际研究学院院长的说法:“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公民技术,中国叫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做政治社会化。”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是由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指导的。
个人主义在美国几乎是深入人心,笔者认为美国的个人主义大体包括:自我救赎,个人尊严,个人价值,自由竞争等。上述思想促使美国大学生在就业中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先养活自己,再逐步实现个人价值,通过主动出击在激烈竞争中适者生存。美国的本科教育强调通识教育,其直接导致了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学非所用,但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推崇的实用主义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在初次就业时不完全局限于专业限制。
与此同时,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认为做人必须要有健全的人格。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公民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让人满意的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进取的一员”,从做一个好公民开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根据市场需求来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也是包含着实用主义的教育。
我国指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欧美推崇的个人主义,我国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目标是要让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工作中敬业、生活中诚信、对人友善、具有团队协作意识的人。在求职过程中信守协议、讲究道德。
在调查中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将求职者良好的道德品质摆在招聘条件的第一位,因我国传统观念“先做人,后做事”,不少企业认为,专业技能,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还可以在工作中慢慢培养,而人的道德品质是难以改变的。因此我国在就业指导中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集体主义、敬业精神作为重点。
二、中美就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差异
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历史悠久,已形成一个理论体系。美国高校就业服务注重大学生的潜能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服务。其教育观念非常注重实践教育,通过实践将学生习得的社会价值观贯彻到行动中并加以内化,由于美国的德育教育以及社会价值观教育所带来的影响,美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比较能适应市场的社会需求,美国大学生的基础文明也能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美国注重创业教育,美国高校理念是将大学办成“创业者的熔炉”,因而大学生中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氛围。在“美国梦”的文化价值背景下,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学校也为此开设了相关课程指导,并日趋完善,形成了创业教育体系,大大提高学生创业的激情和能力。
我国指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欧美推崇的个人主义,我国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目标是要让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工作中敬业、生活中诚信、对人友善、具有团队协作意识的人,在求职过程中信守协议、讲究道德。
通过调查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将求职者良好的道德品质摆在招聘条件的第一位,因我国传统观念“先做人,后做事”,不少企业认为,专业技能,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还可以在工作中慢慢培养,而人的道德品质是难以改变的。因此我国在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集体主义、敬业精神作为重点。
三、对策和建议
(一)以德育为抓手,以礼育人,抓素质教育,充实教育内容
我国开展素质教育已有一段时间,但不少大学生仍只习惯于一味学习书本知识,缺乏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在就业过程中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市场不但需要有技能、懂知识的劳动者,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所谓德育,也就是素质教育,注重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
新形势下,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德才兼备,还要求有礼有节。当前90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缺少“礼”的教育,更有不少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使学生养成自我中心的性格,对父母、对老师都缺乏尊重,与同学也难以换位思考,因此,以礼育人显得迫切而重要。在对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强社会学、礼仪学等课程,让学生尽早学会沟通的技巧、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与专业素养
思政工作者对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应对学生及时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注重学生人格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学生为目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根据市场需求来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引导学生正视自我,正视挫折,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在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时,应加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的养成,刺激创业精神,创造就业岗位;激励大学生到艰苦的地区与艰苦的行业从事艰苦的职业;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与灵活性;加强职业匹配服务,改进大学生就业的效率。加强创业实践指导,不少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实践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例如笔者所在高校设立的创业孵化园即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新突破。
(三)加强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就业理念,转变一味追求在大城市工作、盲目追求公务员岗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的观念,认清形势,从实际出发,调整好心态,合理定位。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指导学生坚定职业理想,鼓励和支持学生把个人发展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才能减少就业过程中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造成的“有业不就”现象,珍惜工作岗位,从基层做起。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要求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应当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教育,全面提高道德素质。首先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取向,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其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分析解决学生成长和就业中遇到的思想困惑与现实难题,增强价值认同,养成良好职业习惯。教育学生讲职业道德,注重诚信择业,在就业中注重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干一行爱一行。
总之,我们在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当合理安排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现实出发,在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快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励骅,房利.英、美国家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7):64
[2]魏晓红,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双重性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92-95
[3]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教育发展研究[J].2005(7):49-52
[4]吴锦旗.当代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之维[J].学术论坛,2005(11):52
[5]李湘.美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