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科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外国小说作品或是出自文学流派的宗师之手,或是选自世界级大师的精品力作,涉及范围之广,包容思想之丰,是以往教材编写中所没有的。面对不同地域色彩的文本,该如何真正走进它们,笔者认为首先应持有“尊重”原则。1“.尊重”是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教师首先要明白这一点。从教材所选的文本来看,学生阅读所需的文化背景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带领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指导学生学习外国文学。比如学习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时,我们应充分了解他的经历及其在德国文坛上的地位,他曾负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他是二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称为“德国的良心”,他擅长写战争题材以及战后国人迷惘的心境。了解了,尊重了,我们才能更深入地走进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和《在桥边》。2“.尊重”是对阅读个性的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思维都是不同的,面对有一定文化差异的小说文本,他们的疑惑与体验自然也是五花八门。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应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来面对并进行理性分析,真正让学生的本土意识与世界意识进行碰撞与交融。比如《丹柯》中,有学生认为族人的反应是极其正常的,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丹柯的行为倒是有些令人费解。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学生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去看待的,然而高尔基是站在西式悲剧美学的角度来审视的,因此故事的浪漫主义特色也就水到渠成了,作者要表达的不是故事本身的真实度,而是要向世人传递一种不屈的精神。这也是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不同意识的碰撞与交流中,文本与读者之间展开对话,最终达到,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对比”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对比”法可以更快地促使学生寻找到阅读的突破口,走进作品的内涵。那么教师应从哪些角度去实践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对比”原则呢?我认为其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移情”来把握作品中的主题、情感和人物形象。比如在评价“娜塔莎”这一形象时,可以这样设计:作为拥有相同年纪的你们,你们喜欢娜塔莎吗?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的设计其实是在调动学生自身的实际,相仿的年纪,不同的文化心理,学生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对比的过程。不少学生都说不喜欢,原因是娜塔莎太过直接,不够含蓄,这是东方文化心理的典型。教师在学生的反应中顺势点拨,这种直接实际是一种率性,一种这个年纪里应有的可人之处。经过这样的对比交流,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其二,还应充分重视鉴赏形式的不同。我们学生在阅读小说作品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传统的小说基本情节、小说三要素都是经典的鉴赏方法。然而面对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并非传统的鉴赏方法所能诠释的。我国的传统小说是以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取胜,而外国小说有大段的场景与人物心理描写。这在教学中就需要学生认识到这些不同点,有的放矢地去关照外国小说作品。
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凸现“吸纳”
解决问题,要对症下药才更有成效。那么,我们的当前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事实上,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无论是难度还是知识的容量都是相对较少的,是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但是,很多学生总是在思想认识里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这就导致了思想上的不重视,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就会使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时间、上课状态、课下作业等多个环节存在问题,而问题积累多了就会影响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
(二)知识积累不够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来,对于学科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积累不够,尤其是与历史相关的知识,这就导致对那些需要一定知识才能理解的历史来说学生理解不透,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状态,这就导致他在历史学习上问题较大。
(三)学生学习方法需要调整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就是简单地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背一背、记一记就能够学得不错,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学历史就是依靠死记硬背,但是在真正的做题环节,它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这就使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费力而无功。
(四)教师的教学习惯有待改进
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很多教师依然是坚持旧有的教学习惯没有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还是存在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会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脱节,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只是在被动地听,这就会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知识,而不是真正地消化了知识,所以学生慢慢地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这也是我们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新课改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教学流程,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切实使学生既能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同时又能够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为自己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我们该怎样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呢?
(一)全面落实新课改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我们要想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要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充分重视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环节既要备教材、备课标,更要备学生,要在上课前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和真实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预设和安排教学流程;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人,这样学生才能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上获得真正的收获和成长。
(二)多利用讨论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讨论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点拨,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各层面寻求答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应从心理方面常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让他们在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增强自信心。从教学的方面讲,这种新鲜的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
(三)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目前不少学生觉得历史课比较闷,不喜欢学历史。其实“历史”原本是有生命、是很生动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他的学习动力与自信心是学好的前提;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象易中天、纪连海的讲解一样,生动睿智,善于设问,用教师的情绪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使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在教学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人”在历史之中真切“跃动”着的生命;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离我们很近,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三、结语
在组织形式上,以其中一个自然班为例,全班43个人,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少于15人,在学期中间进行了三次讨论课,每次为时3个课时。每次讨论课上,承担主要讨论任务的小组与老师环圈而坐,其他两个小组在外圈旁听,也可自由参与讨论。课程设置以《茶花女》的讨论课为例,程序包括:1.每组在老师开出的必读书目中、组员自己协调选择一个作品。2.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和课后讨论的任务,提供资料检索途径,提示思考题,鼓励提出新问题。3.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准备一个话题,进行5分钟的陈述发言,并准备回答提问。这种组织形式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以一种变通的形式,将大班分为小班,以适应小班研讨的要求;其次是为了规避一般的小组讨论事实上总是由基本固定的几个比较积极的学生代表发言的弊端,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参与进来;第三是促使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阅读。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我通过调查、教学以及与同行的交流发现,学生们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非常少,这给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这是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的现实,因此与其在学期初给学生布置一个长长的最终总被忽视或搁置的书单,不如强迫他们认认真真地阅读几部作品,而讨论课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二、关于《茶花女》的讨论
讨论课在我的主持、引导和规范之下,基本沿着以下路线层层推进,同学们发言愈来愈踊跃,气氛也越发热烈。
(一)陈述和问答阶段
围绕我之前布置的思考题,包括如何理解各个人物形象,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爱情悲剧的原因,小说的思想主题,小说的艺术特色等,同学们准备了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陈述。发言顺序本来是确定的,但由于我允许插队,最后基本呈现相同主题集中发言的格局。每位同学发言之后,我和其他同学针对其发言提问,我尤其鼓励不同的意见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的陈述成为起点和切入口,讨论很快既发散开来又得到纵深挖掘,同学们也越来越活跃。譬如关于阿尔芒形象的理解,就有肯定与批评的不同意见,有同学认为他在当时物欲横流、虚伪堕落的社会里能爱上一个,并付出全部的真心和努力,难能可贵,有同学则指出正是阿尔芒的肤浅和偏见,才使他忽略了玛格丽特在即将被迫离开时的痛苦和异常,不去查明背后的隐情,反倒深信这个烟花女子始终无法摆脱奢靡的物欲而背信弃义甚至残忍地报复她。关于玛格丽特的牺牲,也有赞同与批评的不同声音。有同学认为玛格丽特心地善良、人格高尚、对爱情既全身心投入付出又有着超凡脱俗的理解,她最后为爱情而牺牲是自然而然的事,但也有同学指出玛格丽特一改之前对于腐朽的贵族阶层的蔑视和反抗,屈服于阿尔芒父亲所代表的虚伪道德,轻易地放弃了自己和阿尔芒的幸福,是对自己不自信、对情人不信任和不负责的表现,最后关于笼罩着自己苦难的光环也只是一种幻觉而已,但也有同学指出玛格丽特即使抗争也得不到幸福,因为如果阿尔芒的妹妹遭遇不幸,她不可能心安理得,阿尔芒也不可能对她毫无怨言。这些不同的观点都在逼近小说主题的复杂性,是非常有益的交锋。
(二)拓展探究阶段
前一个环节结束时,同学们对《茶花女》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形象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也产生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在这个阶段,我从前面的讨论中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问题,大家进行了一场更具发散性、同时也更深入的讨论。第一个问题是悲剧能否避免。前面有一位同学把《茶花女》与琼瑶的小说《彩云飞》做了比较,批评玛格丽特的懦弱。我抓住这个切入口,让同学们思考玛格丽特的悲剧能否改变?如果能,需要什么条件,如果不能,原因何在?因为与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分析,大家的发言就更加自由,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说法,但经过一番互相质疑辩驳之后,基本上大家都认为玛格丽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根本不存在让一个得到尊重并维持爱情的环境。事实上在许多其他的社会阶段和文化传统中,这种歧视与迫害是同样根深蒂固的。所以琼瑶规避了这个难题,《彩云飞》里面的唐小眉虽是卖唱女子,但并未沦落风尘,这是她在情人父亲面前抗争的资本,正如她所说:“是的,我是个歌女,我用的歌声去赚钱,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你以为凡是歌女就都不正经吗?就都不纯洁吗?殊不知道我们里面有多少女孩子都洁身自好,都清白纯真,都比你们这些穿着西装,扮成道貌岸然的上流绅士更纯洁,更干净!”唐小眉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当我最后概括说,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学作品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逃避了人生中无法解决的困境和悖论,营造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经典文学作品则承担着人类的精神之痛,即使是悲剧也表现了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时,许多同学都接受了这个在此之前他们没发现也不见得认同的观点。接着我又问了同学们另外一个问题:阿尔芒以后会怎么样?结果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认为阿尔芒会为了玛格丽特孤老终生。这个直觉惊人地正确,但好像又没办法讲清楚道理在哪里。于是我让同学们重新阅读了小说的结尾。很自然而然的,接下来的讨论里出现了批评作者的声音。小说的结尾是“我”陪同阿尔芒回到了家里,他得到了父亲和妹妹的爱和照顾。爱上一个,使阿尔芒与他的父亲站在了对立的位置,这一点对阿尔芒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帮助其完成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必经的精神分析所谓“弑父”的过程,同时也是他对自己所属中产阶级的反叛过程,但是反叛是为了更彻底的回归,玛格丽特被牺牲掉了,阿尔芒与父亲和解,中产阶级的子弟实现了双重回归,最终无疑会成为一个坚决维护家庭神圣价值和中产阶级道德观的人,换句话说,跟他父亲一样的人。由此看来,玛格丽特的牺牲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具有必然性。理解这个观点比较困难,但又是一个有意思也比较深入的思考,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很受启发,所以讨论课后有不少同学继续向我请教,后面课程学习到司汤达,我讲《法尼娜•法尼尼》的结局,讲《红与黑》的结尾和玛蒂尔德的结局时,又重新论证了一番,并结合美国经典电影《爱情故事》,引导大家思考阶级文化和价值观的虚伪性和剥削性问题。这个观点可以从小仲马的生平得到佐证。小仲马是大仲马的私生子,童年的创伤体验与青年的享乐生活形成了巨大反差,加上亲眼目睹其父如何受累于风流债,使他在创作中思考社会道德问题,维护家庭的神圣价值。但是小说又是一个歌颂真挚爱情、控诉社会不公的悲剧。作者是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呢?我引导同学们注意小说的叙事形式。事实上小说是由四个叙事者以第一人称形式讲述的。作为作家的代言人,“我”既是个局外人,承担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功能,同时又是客观社会环境的观察者,自己身上也打下了文明的烙印,多少用一种世俗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爱情悲剧,极力赞颂玛格丽特的牺牲。但是小说又让阿尔芒亲自接抒发他的挣扎、矛盾、犹豫、痛苦和追悔,更衬托出玛格丽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为爱情放弃自身幸福的牺牲精神;玛格丽特的日记又直接展现她的善良无私和高尚人格,将爱情的悲剧与个人的自我忏悔和救赎结合起来;朱利的信函描述了玛格丽特为爱所承受的苦难,使其人物形象更进一步升华,正如她所说,玛格丽特的房间是“圣洁的神坛”,“如果天主看到了她生时的苦难和死时的圣洁,她无疑是可以进天堂的”。叙述角度的转换,不仅使故事情节既真实感人又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读者对玛格丽特的观感也跟着叙事者一样在发生变化,抛开了一开始的鄙夷、肤浅的怜悯、拯救的念头、猜忌和怀疑,完全为其人格魅力所折服,并给予真挚的同情和尊敬。可见,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开的,叙事者的转换是贝尔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让这个小说在作者所创设的环境之中超越了作家自身的思想局限。
(三)归纳总结环节
最后我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进行了概括,但对大多数问题都保留了开放性的空间,而且肯定了同学们的工作和贡献,强调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大家不仅要学会回答问题,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讨论课结束时大家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后来有同学告诉我他们课后还继续讨论了很久,让我很欣慰。
三、师生双主的教学模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意义
几千年以来,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主张的仁爱、诚信、爱国、奉献和自强等美德,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前仆后继,奋力拼搏,推进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成果的总和”,那么“它已经深深地内化为人们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美德的教育,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及效果的必然要求。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语境。人总是存在于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当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精神基因时,便赋予了个人主体以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国民性。因此,人们在行动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带着一定的性格倾向和的隐性文化素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隐性地支配着中国公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对于中国的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和取之不竭的源泉。作为一门培育四有新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功效,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张祥浩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塑造人和培养人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与马列主义,与现代化并不冲突,而且可以相互融合。”[3]王东莉也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厚土壤中,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价值吸收和开发利用,进行重新开掘、认识和评价,……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成为中国国情的基本组成部分。“以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离开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环境的制约,不可能游离社会文化发展的格局来进行封闭工的教育,而只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上进行。”[5]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内容,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素材。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中华民族无疑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等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能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孝道教育历来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古代,有所谓“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它要求我们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品德,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然而,当下社会出现了一些极为不好的现象和风气,如不孝顺父母,甚至辱骂父母、伤害父母等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同中华民族传统和美德相悖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的孝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还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自强教育等,都是培养“四有”新人以及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都需要我们认真的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
当然另外一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自身包涵的不好元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去粗取精,去除糟粕。初文杰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历史积淀,难免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6]因此,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避免其腐朽文化内容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整体主义原则是其最重要的道德准则。它崇尚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远远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在国家整体利益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就是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对影响人们思想建设的落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严肃认真的清算,批判和改进其中的不良传统,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7]
二、思政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
历史和传统是文化的源泉,如果脱离了历史与传统,文化便失去了自己的根基。因此,继承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没有继承就会迷失方向,而没有创新只会重蹈旧辙。“儒家文化之所以绵延数千年,是因为它拥有一套独特的文化传播机制,主要包括教育考试选拔机制、排斥异端邪说的抑制机制、以注经为主线的损益机制、儒道佛互补机制等等。”[8]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机制建设,就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首先,加强顶层规章制度与原则的建设,规范作为指导思想的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思维借鉴”的文化选择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以为指导,使传统文化既能保持中华民族特色,又能彰显时代精神。中央与地方政府,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协调关系,尽快颁布关于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文件,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具体落实作出明确的规定,积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人心。同时坚持“”与“思维借鉴”的原则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选择,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对于与国家主导价值和核心价值体系完全对立的部分,如封建迷信、等级制度等,应坚决地予以抵制。
其次,进行教学改革,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课程与教材体系中的比重。通过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将传统文化积极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通过一些措施,激励研究哲学的教授和学者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或“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导读”之类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规定所有的大学生必须修满有关传统文化的学分,否则不得毕业。在课堂日常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青年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渗透的实际效果。另外,利用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些有重大意义的传统节日上,要让大学生到社会上举办纪念活动,激发他们热爱民族文化,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一般来说,实践教学活动比较生动有趣,大学生也比较有兴趣参加,是很不错的传播方式。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课程论文人生若只如初见”,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课程论文人生若只如初见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课程论文人生若只如初见”,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兴趣 主动 氛围 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者之间的联系,从学生学习心理中探究其学习欲望,发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与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真谛。
1、创境激情,培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同时,兴趣又总是与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反之,消极的情绪体验则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许多教育家非常重视情绪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教学要依靠和利用教学材料,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充沛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生动的情境,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童话故事,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美丽的公鸡》等。教学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或朗读、或表演,寓教学于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像《曹冲称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等课文则可以用实验演示法教学,把课文内容展示给学生看;《田忌赛马》、《新型玻璃》等课文教学时,可让学生上台来当解说员或推销员,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静态地讲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动眼观察等主体性活动中学习课文,效率更高。而《》、《舍身炸暗堡》等叙事性的课文和《秋天》、《桂林山水》之类的以写景为主的课文,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录像或多媒体电脑使书面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声、光、形、色,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他们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创设情境根据教学的需要,可灵活地运用于导入、讲解、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把握好阅读的激趣点,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真正领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阅读的愿望更强烈。
2、 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产生学习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课的兴趣,那么相信会让学生对于语文课有一个更好的认知,也会使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每一堂语文课都会有非常高的质量。那么要让学生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求知水平,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始终目的。由于小学学生年龄小,处于6~12岁之间,正是贪玩的年纪,注意力不集中,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直观的教具演示方法,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使学生产生新奇、浓烈的求知欲望,使处在疲乏之中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比如,让学生根据课文编一段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找到存在感,勇于表达自己,更能在原文基础上实现二次创作,进行创新。
学生学习仅仅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老师的引导。一个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老师是需要智慧的。如此这样,就需要老师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使学生载着求知的兴趣和疑问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汲取养分。这种教师引导学习的过程,对于有智慧的同学来讲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读书的方法,作为一名学生,从小必须要养成会读书的习惯。所谓会读书,即指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比如,一、学生要学会朗读,即声情并茂地读,在阅读过程中投入自己的感情,进而使所读内容也注入情感;二、学生要学会默读,能做到在默读时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心中默念,而且能抓住主要内容,找出文章中心;三、学生要学会速读和略读、浏览,即达到我们所说的一目十行的效果;四、学生要学会在读书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书的过程中圈圈点点、勾勾画画,阅读时手中随握一支笔。会读书,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同时课外阅读量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课外阅读量的达标实际上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果,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使学习的知识点更容易吸收,印象更深刻,在课堂上再听一遍有利于牢记;同时还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快速的掌握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点;对于学习的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会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友好和睦相处,摒弃“师道尊严”的旧思想观念,由一个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班级管理者化为学业引导者,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发表自己的疑惑与见解,同教师争论,最终获得答案,解除疑惑。只有这样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 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更加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学习,才会有渴求新知识的欲望。毕竟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这段话不难看出,只有乐于学习的人更能把握人生的真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做到以上内容还应该要把握个人魅力,用自己专业的教学素养和庞大的知识储备库来征服学生。因此,教师的个人魅力不容小觑。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打造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即有魅力的人民教师。那么何为有魅力的教师呢?我认为应该是衣装得体,端庄俊美,亲切自然,大方随和,书法刚柔并济,普通话字正腔圆,朗诵声情并茂,满腹经纶,才气横溢。这些个人魅力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趣味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个人魅力崇拜,潜意识中会将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丰满课堂活力。教师在讲课时,或出口成章,语惊四座,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一定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学生学习要具有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在创新中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从教材发现文字美,体会文学知识的真谛,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中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主动学习,营造轻松和谐的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学好语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经典课程;教材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教师提问技能创新 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将所要学习的内容逐步呈现给学生。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构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而且能够作为教师把握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重要凭据。因此,这一方式是各科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方式,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仍然存在,提问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对教学的作用不高。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提问技能,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才能发展学生创新的思维,构建有效课堂。
一、提问技能创新在教学中的作用
1.有效传递信息。任何一节课程都是整体教学的一部分,都有其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提问,并通过问题的解答过程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类似的问题举一反三,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的时候,这样提问创新对提高课堂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提问的案例:在教课文《我的老师》时,我摒弃了传统琐碎、低效的串问串答形式,精心创新了两个课堂提问:记事的记叙文,重点在哪一部分?怎样才能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呢?(出示投影片)
2.有效反馈信息。教师在提问时,可以根据自身对学生层次的把握有选择地让各类学生回答,并对他们回答的状态进行相应的总结,全方位地把握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情况。比如在《我的老师》课文教学的提问案例中,我要求学生对课文层次进行一定的划分和内容。学生通过相互的交流沟通认为本课描写了七件小事,重点是后两件小事的描写,并且这些描写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详细有序地把事情的经过一步步写了出来,体现了重点的同时也突出了主要论点“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学生更爱老师”。通过这一方式,教师及时地掌握了学生对于记叙文的理解情况和对于课文的掌握情况,学生概述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问技能创新在学习中的作用
1.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是其综合能力提高的主要作用力。兴趣作为学生的导向,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方式,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合理地利用课堂提问,让学生置身课堂学习中,激发求知欲,有意识地参与课本教学,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促进知识水平的提高。
2.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其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课本内容对自己的知识漏洞进行补充,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学生在学习时不断动脑。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一情况,对学生无法发现问题的地方进行思考设置,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解决。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自我提高的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使得语文课堂从“高耗低效”转变为“低耗高效”。
3.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发展、锻炼学生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即当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进行语言性表述的环境,帮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促进他们思考问题的有效思路的形成。
4.有效的课堂提问能给予学生正确导向。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概括等,有时候抓不住重点,出现偏离目标或者对类似的知识无法准确把握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教师应该及时运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定位和指向,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并不断鼓励他们通过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本顶尖的科学类杂志创刊150年,要选出经典的科学论文,那些曾经“臭名昭著”的“污点”论文,要不要提及?
《自然》杂志的回答是:要。我们不仅仅要展现出科学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也要告诉公众它是怎么做错的。
12月3日,由外研社联合麦克米伦出版集团、自然出版集团共同策划编辑的《〈自然〉百年科学经典》(Nature:the Living Record of Science)丛书第一、二卷的首发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行。
这套英汉双语对照版《〈自然〉百年科学经典》共十卷。多位参与这套丛书出版的人员都表达了这样一个愿望:希望用这套丛书告诉中国的科研人员应有的科学规范,唤醒他们的科学良知和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还要告诉公众它是怎样做错的
《自然》杂志自1869年创刊以来共发表过10万余篇论文。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期刊,《自然》报道过现代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
该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认为,科学中真正重要的发现更像海水涨潮而非海啸,他们是经过逐步积累而逐渐显露出来的。因此有时必须在两种情况之间折衷:一是需要对科研中的重点论题予以公正的评判,二是不能忽略任何为某一学科带来重大变革的工作。
这套丛书在十万余篇论文中挑选了840余篇经典文献。是否将那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文章囊括其中呢?
菲利普·鲍尔认为,他们有利于理解当时这个想法是如何被接受的。比如,优生论或者通过选择性繁殖对人类基因进行改造的诸多努力等,都出现在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学说发表至少50年后。这些论调现在属于被摒弃之列,但简单地忽略他们不仅是对历史的不诚实,而且会曲解当时生物学家对达尔文的理解。
因此,选集中也收录了少数可称得上是“臭名昭著”的文章。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聚合水”事件。当时前苏联科学家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超粘滞状态的水。虽然后来这一结果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但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各地的很多科学家们都纠结在它的研究中。
科学界也有自己的时尚
在公众的眼中,科学论文是晦涩难懂的。
菲利普·鲍尔建议公众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本经典。他说,科学研究也如同时装一样有自己的时尚和潮流,这一点在《自然》中能体现出来。
比如核物理,由于成长为一个高度技术性的学科,战后它在《自然》消失了,天文学取而代之成为《自然》杂志中物理学科的主要代表。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高温超导材料被发现时,没有一期《自然》上没有讨论相关问题的论文。
而最近,物理学家们开始抱怨生物学家接管了《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赵忠尧、陈培基等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入选其中。但菲利普·坎贝尔强调,本书选篇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从国际化的视角考虑每篇文章的重要性,并不偏向与中国相关的或者是中国科学家的发现。
用百年《自然》唤醒科学良知与精神
2004年,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到自然集团访问,曾请教麦克米伦公司的前总裁Christopher先生一个问题:中国的科技期刊、科学论文要达到《自然》的水平还要多少年?
Christopher先生诚实地告诉邬书林:大概50年内看不到吧。
2008年,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科技论文生产大国,科研论文数量已远远超过10万篇,但我国现在每年出版的27.5万种图书和9500余种正式期刊中,鲜有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