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种子科学与工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种子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所谓“农以种为先”。我国加入WTO及《种子法》颁布以来,国内种业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种子企业纷纷改制,国外种业巨头以合资、股份制、独资等形式大举进入国内种业市场。在中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山东寿光,彩椒、长茄等一些蔬菜品种的外资种子已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种子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
国发[201118号文f牛《=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明确提出构建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的蓝图,以期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务院确立的重点任务包含了“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建立教学、科研与实验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提升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加大农作物种业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为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1应对种业市场形势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一方面是农作物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良种生产水平及其供应能力显著提高,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市场的集中度逐步提高,种子管理体制实现了政企分开,市场监管得到加强。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要应对前所未有的问题和严峻挑战,集中表现在微观上企业、科研院所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品种特色不强;宏观上种子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技术研发能力普遍弱,市场竞争力不强。
同时,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高等学校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偏重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很少开设涉及种子的课程,对于种子企业需求的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而对于种子企业,一方面需要大批科研、技术人才,即新品种选育、优质种子生产、种子加工检验贮藏等专业技术人才,这是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提高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另一方面还需要优秀的产品营销、企业管理人才,即能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适时整合企业资源,积极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人才。
为了适应当前种子产业及种子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中国农业大学于2002年率先招收“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此后,国内一些高校相继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在不断探索之中。安徽农业大学在国内高等院校中较早开展种子专业人才培养,于1979年成立种子教研室,1985年开办种子专业(专科),1994年开始农学专业(种子专科)成人教育,2000年开始招生种子工程高职(三年制),该专业于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种子方向博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种子科学与工程(一本)专业招生,至2011年已有830多名毕业生走向社会,成为安徽省及邻近省份农业和种业各部门的骨干力量。随着种业市场的发展,种子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有新变化和更高的要求。
2新形势下种业发展的实践教学改革2.1科学制订种子专业培养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社会化和长期化教育的转变,种子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种业对人才的要求,准确把握种业人才需求。在安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一本)专业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该专业培养具备作物育种、种子研发、种子生产、种子贮藏加工、种子检验、种子营销、种子管理和贸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种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企业和单位从事与种子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研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E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安徽农业大学在制订种子科学与工程(一本专业培养目标时,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作物育种学实习、作物栽培学实习、种子生产学实习、种子贮藏加工学实习、种子经营管理学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将实践教学、课程实习、生产实现等环节贯彻始终,针对每一个阶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具体内容。
2.2改革实践教学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方面,逐渐改变原有专业劳动、三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三段式课程,增加社会实践、市场调研等内容,形成实践教学系列课程,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并与农村、农场、种子企业和农业企业合作培养学生,以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供实践机会。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为主的作物种植格局,努力探索和进一步完善种子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立足种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坚持面向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的同时,根据在种业就业的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加大学生动手和主动参加实践的机会。在安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一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实验)课程学学时)比重。专业核心课中,实验课4.5学分,课程实践l6学分,专业实践37学分,素质拓展4学分。实验课与理论课学时比由原来的1:3提高到1:2,专业课程《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检验学》、《种子贮藏加工学》和《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有相应的实践(实验)教学。在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种子生产的播种、管理、收获、加工等环节的关键时期,带领学生到种子企业深入田间、车间、生产线进行学习、实践。在每年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种子企业的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种子田间生产、杂交制种等活动。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季节,灵活安排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对种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还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投身种业的责任感,提高了教学效果。
2.3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改革意识教师是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主体,专业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改革意识的强化关系到整个实践教学工作环节的落实和实施的质量。教师实践水平的高低还是学生既能学好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践技能的保障。安徽农业大学每年安排35岁以下青年教师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在企业或相关生产基层单位实践半年以上,并在实践结束时向学校专门机构答辩、汇报。通过培训年轻教师、引进校外人才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2.4加强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安徽农业大学种子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大力革新教学手段和内容,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场所及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和科研活动是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用安徽农业大学校园内的农萃园,在学生大二、大i期间,有计划地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种植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甘薯等农作物,分田到班级,每个班级明确责任人,在作物的生长各生育期组织、安排班级所有同学连续观察生长进程,并在种植结束后写成实习报告。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工作作风,促进学生对田间试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开花、杂交、授粉的关键时期,组织学生在校实验农场开展人工去雄、授粉杂交等实际操作,通过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和认真观察,有助于强化《作物育种各论》、《种子生产学》等课程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安徽农业大学自2003年建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鼓励大二和大三的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自主编制科研项目书,组织成科研团队,成员间分工协作,让有在研项目的教师带本科生参加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
仅2011年,安徽农业大学设立的第九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全校批准立项422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从编制项目申请书到科研项目实施、项目答辩结题等流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在科研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科研素质及动手能力,激发了科技兴农的意识,还使考研的同学提前接受系统、规范的科研技能训练,通过规范的科研项目管理,使学生掌握正规的课题研究过程、科研方法和技能,为以后进行科技研发及攻读硕士学位积累了扎实的科研素养。
2.5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仅仅依靠校内的实验农场来完成培养目标是不够的,安徽农业大学把办学空间向种子企业延伸,重点选择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种子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经过多方努力,先后与国营寿西湖农场、龙亢农场等单位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并由学校拨出专门经费用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活动。国营寿西湖农场种子公司年产3007J-kg~麦良种,并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小麦三圃原种生产基地,近年来成为我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之后,在小麦种子收获、加工期间先后组织300多名种子专业、农学专业的学生实地参观、动手操作,还根据需要组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吃住在基地,观摩、实践种子从田间到仓库一整套环节的详细操作过程,同时还聘请该公司的种子生产、any.检验和企业管理骨干向学生讲解技术要点和管理经验。来自生产、管理第一线的真知灼见使学生能够尽快学会学以致用,使学生在没有走上工作岗位期间就能提前深切感受到一个合格的种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要求。
安徽农业大学还与丰乐、荃银、皖垦、绿亿等国内知名的大中型种子企业合建实习基地。不仅如此,校方还从中穿针引线,推荐并促成企业与学生签订实习任务书,使学生能利用暑假时间在企业参加水稻、棉花的杂交制种生产。2011年就有30名学生奔赴省内外制种基地直接从事杂交制种生产。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实际生产中,累积了生产经验;学生参与企业的种子生产及生产基地的管理工作,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深受种子企业的欢迎,企业也表示期待这些学生毕业后留企业工作。学校向种子企业输送了大批的合格人才,为学生增加了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的就业机会。这种形式对学生、学校和企业来说,达到了多赢的目的。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置身于种子生产、加工、检验、贮藏和企业管理的真实场景之中,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想场所。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只有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更好地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1 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现状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研究生教育呈现出由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型,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经过长期知识积累、理论总结和实验研究后的科研成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督及管理水平。为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我国通过三级(国家级-省级-校级)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博士研究生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1](简称“全国百篇”,该评选自1999年开始,至2013年以后不再开展),而对于硕士研究生,每个省每年都进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在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主导”的影响下,各高校也高度重视优秀学位论文的培育和遴选。本文重点探讨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培育。
采取评选优秀学位论文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评优也逐渐成为各高校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平台。[2]不过,这一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主要表现在评价标准方面,现行优秀学位论文评选遵照的一系列评价标准往往主要来自官方条款,与具体学科和专业领域结合不够密切。另外,这些评价标准在具体操作中会受到评审专家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偏移,这些主观因素可能包括对评价标准理解上的偏差导致执行尺度上的误差,还可能包括一些情感因素等。因此,建构科学合理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可以相对更客观、公正地评选出优秀学位论文,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2 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的原则性建议
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基础和前提。建构一套科学合理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使之评价指标内涵明确、测量标准尽量统一,兼顾不同学科专业和学位类型的差异性,最大可能消除名校名师“光环效应”和评审专家“主观片面”带来的误差,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2.1 指导性原则
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综合体现,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应引导高等学校在各自层次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是这样规定的,[3]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着重点是在打基础和进行能力训练,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如优秀学位论文应有创新思维,提出新见解、新观点,进而推动研究生教育中对创新性的培养。
2.2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统一性是指根据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体现学位论文共同要求的评价标准。多样性是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学位类型的差异性而设计的不同的指标分类和特征描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兼顾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兼顾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精心设计各模块指标,使之既能够反映不同评估对象的实质,又可以相互兼容,从而保证评价标准的平衡性和完整性。
2.3 实事求是原则
评价指标应该符合实际、客观可信,才能较确切地反映出评估对象的真实水平。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应从评估目标出发,切忌从主观臆想出发,脱离具体实际。评价标准应忠实于评估目标,每个指标都能如实地反映客观的本质,同一层次的各条指标必须是相互独立,不重复、不矛盾。由此简化了指标,保证了评估的科学性,防止因评价指标过细,看似会提高评价精度,却给专家带来过多的麻烦,引起人为的偏差,反而会降低评价的准确性。
2.4 可操作性原则
制定评价标准必须简单易行才具有实际意义,离开了可操作性,无论怎样科学合理,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要把抽象的、复杂的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位论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量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要素,在“质”的规定上, 应确定关键指标, 剔除无关或相关度不大的指标, 形成简易可行的指标体系和评价要素。如学术性学位论文选题意义应突出理论创新、发展学科知识,而专业学位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选题应具有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5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尽量建立在可测量的基础上,对于能够量化的指标逐项量化,力求简约,在权重确定时要用数学等逻辑方式来验证,做到客观、公正、合理。而对于论文的创新性、写作能力与学风等指标不能完全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除了给出一个综合评分,还应加上一个综合评语,最后综合多位专家意见,使意见趋于一致。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即防止因过度量化而割裂评价的本质,又防止因主观权力过大导致不公平。
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而应该与时俱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3 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建议
建构优秀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如何培育优秀学位论文进行深刻分析和认识的过程,优秀学位论文的培育工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展开:
3.1 把好选题关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确定好的选题是高质量学位论文产出的关键前提。确定选题之前应进行大量文献阅读,对所选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沿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导师和研究生应就论文选题是否为学科前沿,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研究方向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详细、深入的论证。开题报告还应经过导师组严格论证,对于不适当的选题,一定要坚决给予否定,开题报告必须经过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才可以开始论文写作。由于论文写作周期比较长,经常会出现前松后紧现象,因此还须重视中期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后期的研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3.2 实施培育工程
为了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取得突破,许多高校设立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4]同样,我们也可以设立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优秀学位论文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单位应制定培育计划,设立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从已经开题的研二学生中选拔优秀学位论文的种子选手,重点资助有创新性的科研项目,进行开展科学研究的初级训练。培育基金立项前,研究生管理部门对项目申请书进行严格的形式把关,导师组对项目研究内容和技术创新的新颖性、前沿性、可行性及对学科发展的意义等材料进行认真严格审查和答辩论证。培育基金立项后,加强过程管理,中期对项目进展随时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帮助研究生初步形成自己的科研计划。并进行严格的项目结题验收,对结题报告、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综合打分,评出优、良、中、差,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院,与再申请直接挂钩, 建立奖罚政策。
3.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是评学生,也是评导师。研究生论文是否优秀与导师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治学态度甚至为人处世的方式都对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影响深远。创新型的人才须由具有创新意识的导师来培养,优秀的导师能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指引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少走弯路,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真正将学术水平高、指导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治学严谨的教师选拔成为导师。优秀的导师队伍是指导研究生写出优秀学位论文的关键。其次,加强考核,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导师竞争上岗制度和流动原则,打破导师终身制,比如三年或五年内没有新的研究成果,不再担任导师,或者保留导师资格,但不分配研究生。最后,学校应定期召开研究生导师经验交流会,交流培养经验、共同探索、相互借鉴、以老带新,促进导师队伍建设。
3.4 加强科研条件建设
研究生培养单位优越的科研条件是优秀学位论文产出的重要保障因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丰富的图书资料、完善的硬件设施、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良好的学术环境等都属于非常重要的科研条件,此外,学科建设也是科研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科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中不仅是一种条件,更是一种环境。”[5]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走向学术前沿,有助于研究生学位论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研究成果。
加强科研条件建设,首先,导师要多为研究生搭建科研平台,让研究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6]加强科研实践训练,培养科研能力,为研究生做好学位论文夯实基本功。其次,加强图书馆和网络建设,及时更新学术资源,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学术资源保障。努力完善实验室设施、设备,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物质条件。再次,科研经费的投入及其合理的配置是基本的科研条件,学校通过设立优秀学位论文专项培育基金,对每位入选者及其导师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鼓励各学院提供配套经费支持。最后,注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做学科前沿的报告,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激发创新思维,助推研究生做出真正有创新思想的优秀学位论文。
应用日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论文题目格助詞「デの意味・用法
论文大纲及撰写计划
1.はじめに
2.先行研究
3.「デ格の各意味用法
3.1範囲の限定
3.2地点・時点の限定
3.3事物の限定
4.「ニ格との相違
4.1場所を示す
4.2時間を示す
4.3原因を示す
5.おわりに
撰写计划
2009年10月-11月查找资料,拟定题目
2009年11月-2010年2月完成初稿
2010年2月-2010年3月完成二稿
2010年3月-2010年4月完成终稿
主要参考书目菅井三実1997「格助詞デの意味特性に関する一考察『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論集P127森山新2002「認知的観点から見た格助詞デの意味構造『日本語教育115,1-10
森山新2004「格助詞デの放射状カテゴリー構造と習得との関係『日本認知言語学会論文集4P66-75
森山新2006「多義語としての格助詞デの習得過程『認知言語学考論
森山新2006「JSL(第二言語としての日本語)における格助詞デの習得過程に関する認知言語学的考察『日本認知言語学会論文集6
杉村泰2005「イメージで教える日本語の格助詞と構文『言語文化論集17-1
审核老师意见
日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所选题目名称:
外来語の激増の原因とその影響について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课题研究现状:
外来语是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流入日本的证明。而使用外来语是我们学习和使用日语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外来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促使了日语本身的发展和日本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随着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泛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了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及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于日语外来语,《大辞泉》(小学馆)将其定义为:ほかの言語から借用して、自国語と同様に使用するようになった語。借用語。日本では、広義には,漢語を含まれるが、狭義には主として欧米諸国から入ってきた語を言う。現在では一般に片仮名で表記される。1956年日本国立语言研究所就日语中和语,汉语,外来语,混合语几类构成日语的词汇,对大众化的90种杂志进行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36.7%汉语47.5%外来语9.8%混合语6.0%。10年后的1966年同一研究所又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大报纸一年的日报,晚报为对象,进行了日语词汇构成比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38.8%汉语44.3%外来语12.0%混合语4.8%。由此可见,10年岁月的推移,外来语的比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外来语在日本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日本学者荒川物兵卫在《角川外来语辞典》(1969)一书中指出:“一个个单词是民族文化的种子,一个个外来语则是一个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种子。”《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1979)的序作者富道勇夫也曾说过:“难于出口的话语用外来语说就容易多了。”
随着中日两国间的不断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和研究日语。日语外来语也受到了一些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学者的兴趣。皮细庚在《日语概说》(皮细庚,1996)专门辟章探讨了外来语,是外来语研究历程中的一块里程碑。皮细庚不但讨论了外来语的来源,揭示了外来语的本质,还分析了外来语的特点,着重将外来语和原语进行对比,对其中的“和制英语”作出了详细的解释。此后多年我国外语界的一部分学者深受外来语研究的启发,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书籍。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内学者对外来语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郑成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上发表了名为《试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的论文。郑成不仅深入研究了外来语的特点,还深刻分析了外来语使用的现状,提出外来语激增的双刃剑作用,更将外来语和日本历史社会的心理联系起来。沈宇澄在其主编的《现代日语词汇学》一书中就外来语的作用、表记、语义展开讨论。朱京伟则在《日语词汇学教程》(2005)中论述了外来语的特征和历史,同时也分析了外来语和原语的区别,特别提出了外来语和在来语的关系。《相识日语》(2005)的作者王冰从外来语词语的移植方式的角度对外来语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对外来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语的来源、特征、现状、作用及同原语的比较上,并且都已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外来语近年来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略有不足,所以本文将着重研究外来语的激增原因和影响。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日语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旨在加深对外来语的了解,以便为广大的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带来更多便利,方便其更好地使用外来语。由于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所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外来语对于我们学好日语,进行中日跨国交流有很大的帮助。外来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视作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因此对外来语激增原因及其影响分析对外语教学研究、翻译和实际应用都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课题研究要点:
1引言
2外来语的定义
3外来语的现状(激增)
4外来语激增的原因
4.1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2日本人的心理原因
4.3日语本身的语言结构特性
5外来语激增的影响
5.1积极方面
a外来语高雅、新颖
b能委婉地表达事物
c能精练表示事物的概念与区别
d有利于日本的国际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5.2消极方面
a日语丧失其纯正性
b造成不同年龄段间的语言交流障碍
c外来语的泛滥和误用
6结论
课题进度安排:
10月30日,提交开题报告。
11月3日,参加开题答辩。
1月8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电子稿)。
3月18日,完成毕业论文终稿(纸质稿)。
3月27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富永道夫.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M].日本千曲秀出版社,1979(这是日本文献,请用日语表达)
2荒川物兵卫.角川外来语辞典[M].角川书店,1969
3鈴木孝夫.閉ざされた言語:日本語の世界[M].東京岩波書店,2000
4皮细庚.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冰.相识日语[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级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54-02
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生,按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1号)所说,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研究生教育,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意见要求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要有机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级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微生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微生物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研究生的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高级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逐步变化,旧的理论、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有些已淘汰,新的已经补充。为了使研究生及时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动态,提高其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科技管理、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本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对研究生的“高级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江西农业大学1957年创建了微生物学科,国内知名学者黄其望、欧阳谅等老前辈创建本学科。半个多世纪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微生物学科得以发展壮大。2003年本学科经教育部批准为硕士点,开始招收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高级微生物学”一直被列为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没有固定教材,讲授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设定一定学时的讨论课。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掌握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为了使研究生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得以强化,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背景,“高级微生物学”课程以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和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为主要教材,教师讲授部分内容,学生自学部分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和进步及时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内容分几个部分:
(1)简要介绍微生物学发展史,微生物研究与发展现状,巩固本科学习阶段的内容,夯实研究生学习高级微生物学的基础;
(2)根据微生物的特点,沿着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代谢调控等基本理论主线,阐述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学科的最新成就;
(3)围绕微生物学基本技术和最新的技术方法,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与应用实践,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两方面讲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结合科研和生产的实例,阐明微生物学现代技术方法、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科研思路和常用的微生物学技术,引导学生在科研设计和实验中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结合国内外微生物学科的一级期刊以及Science、Nature等杂志上新近发表的微生物学相关研究成果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领域中的源头创新及科学效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展保持同步。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多数研究生认为研究生学习期间关键是要把实验做好,课程的学习不重要,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所以经常有大量的学生缺课。有的研究生为了获取学分,不是深入探索学习相关知识,而是通过考试前死记硬背一些考试内容过关。如果老师要求写文献综述,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在网上收集一些论文资料,不做任何分析,敷衍了事。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不但知识背景要宽泛,而且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达到这种目的必须是通过课堂教学而不是通过实验完成。因此我们试图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将理论教学分解为精讲部分、讲座部分、自学讨论三个部分。把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布置课前文献报告,再组织课堂交流,讨论文献相关问题,最后监督讨论后的研究报告和进程,把知识灌输改变为以重视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传授知识。通过探究式、激发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开展专题演讲,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完成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部分内容后,给每个学生设立一个主题,如重金属的微生物代谢研究进展、微生物来源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微生物代谢组学、细菌的信息交流、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工程、微生物蛋白组学、未能培养微生物、新基因发掘和功能研究、农用抗生素的研究等,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将来的研究工作进行选题。学生可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写成5000字左右的综述(不含参考文献),制作PPT,安排一定的课时要求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其他学生和老师作为评委,根据其幻灯片制作是否精美、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内容是否条理清晰、回答问题是否恰当等指标为演讲的同学综合评分。研究生通过这些新知识的学习,开阔了的学习视野,启发了思维,强化了学术研讨和文献调研的能力,奠定了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
四、增设实验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生源多样化明显。不同的生源掌握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差别明显,新生现状给研究生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是第一学期开设高级微生物学课程,很多学生尚未进入实验室,为了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增设了实验环节。在实验安排中,首先设计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如,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无菌操作技术;细菌与酵母、放线菌与霉菌的菌落特征识别;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放线菌染色技术及其形态和结构观察。随后根据学生将来的研究方向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实验。例如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我们确定的题目是“放线菌发酵培养物对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浓度的链霉菌代谢产物处理水稻种子,对种子萌发率、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以稻瘟病菌为病原菌对三叶一心期的水稻进行处理,以观察链霉菌对水稻幼苗抗病效应的影响。通过这个创新实验环节,一方面提高了不同生源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提升。
五、规范考核模式,强化基础知识,考查思维创新
研究生课程考核模式主要有三种,提交课程论文、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等。但这些考核方式均存在弊端,如课程论文,学生只是在网上拷贝现有的论文,不做任何的归纳总结。开卷考试则是学生把试卷拿回去,在网上搜索相关答案直接照搬照抄。闭卷考试时,学生就在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总结经验,我们对高级微生物课程成绩的最终评定做了许多调整,量化各项指标。我们将考核内容设定为考勤5%+课堂交流25%+课外作业15%+期末考试55%,考勤考查的是到课率,课堂交流包括课堂问题的交流和由学生选定的专题演讲,课外作业为布置的每章节的作业,期末考试主要是讨论型的题型。增加平时成绩和讨论分析题型的比例,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考前突击,考后就忘的现象,引导学生真正地用脑学习。
为了顺应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不仅要有宽泛的生命科学理论知识,而且其技术知识层次也要跟上现代生物实验技术不断更新的步伐。因此我们在研究生的高级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高水平期刊文献,更新补充知识,及时引导学生密切关注最新的研究。教师从学习者实践体会方面得到宝贵信息和教学资源,促进了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提高了教学水平,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相长。
国内许多生物相关专业院校都开设了《高级微生物学》课程,各院校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实践等方面各有所长,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做法。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充分利用英文原版教材提供的课程网站、各类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信息质量,关注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采用双语教学试点部分教学内容、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在安排课程实验时,需要课时的保证和实验场地,由此影响了原来的教学安排,这就需要协调实验室和师资安排。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尽可能地完善高级微生物课程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完善知识背景和提升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汉寿,杨冰.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7):1112-1116.
[2]马富英,余洪波,张晓昱等.试论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教学定位[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3):24-27.
关键词:机构库 IR 高校 台湾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3-0011-04
The Study of the Build and Development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Taiwan Province and Enlightenment
Zhang QiaonaMeng Xuemei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History ,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 Fuzhou,Fujian,350007)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uild and development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Taiwan Province ,study the basis of its build and the three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its development course.Some Enlightenment of its development courseare analyzed too.
Key words: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IR;universities;Taiwan
CLC number:G250.74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3-0011-04
1 前言
机构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 IR,台湾地区称机构典藏)是收集、存放由某个或多个学术机构(例如大学、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等)专家、教授、学生创造的、可供机构内外用户共享的学术文献数据库。2002年,学术出版与学术资源联盟(SPARC)高级顾问Raym Crow撰写了“机构知识库的原由:SPARC意见书”,首次提出了机构知识库的概念,同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 (ARL)、学术出版与学术资源联盟(SPARC)和网络信息联盟(CNI)成立了SPARC机构知识库研讨会(SPARC IR Workshop),专门从事机构知识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内容涉及机构知识库的相关技术、内容管理、质量控制及成本管理等。2002年11月DSpace正式面世, MacKenzie Smith作了“DSpace:来自MIT图书馆和惠普实验室的机构知识库”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DSpace的构建原理、运行情况及在开放学术交流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拉开了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建设机构库的序幕。
机构库的创建对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教学资料、电子出版物、科研文献等数字资料的永久性保存,学术研究成果的宣传,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以及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利用机构库提高学术、科研机构、大学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有着迫切的需求。2004年始,国内有学者开始将国外机构库研究成果引入国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探讨。国内部分高校亦开始建置IR,然而从地域分布看,大陆地区建成的IR只有两个(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和厦门大学机构典藏库),大多数IR集中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尤其台湾地区的IR建置颇具规模。[1 ]台湾高校的IR建置起步早发展快并且累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台湾地区高校IR的建置发展模式具有典型性。因此,对台湾高校IR建置发展过程加以研究和分析,从中得到启示,这对我们大规模开展机构知识库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建置发展的阶段
2.1 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建置基础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建置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政策基础、人才基础和技术基础。首先,台湾地区学术资源丰富,并初步形成了整合态势,这是台湾地区建置IR的资源基础。一直以来,台湾地区的学术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检索平台,国际学者往往看不见台湾地区整体的学术研究成果,正如台湾学者黄慕萱所说,台湾地区学术论文产出篇数不会比其他国家少,但被国际引用的次数却相对较少。2000年以前,台湾地区学术资源分散在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及相关科研机构中,各高校图书馆间缺乏交流合作平台,学术资源利用率低。2001年,在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的主导下,“台湾国家图书馆” ①提出《分散式学位论文共建共享计划》,在台湾地区部分高校建立起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eThesys。[2]该计划初步整合了台湾地区部分高校的学术资源,使学术资源数字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台湾地区学术资源利用率低的窘况。
再者,台湾地区有一系列有利于IR建置的政策,这是台湾地区建置IR的政策基础。2005年5月~10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委托台湾大学图书馆进行《建置运作架构、机制与执行策略计划》规划案,该规划案包括整合台湾学术研究成果,有效推向国际舞台(Push)和建立群策群力机制,有效引进国外电子资源(Pull)两方面。2006年5月~2009年7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高教司、技职司、顾问室、电算中心)委托台湾大学图书馆进行为期三年的《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这些政策为台湾地区高校建置IR铺平道路。此外,台湾地区高校具备高素质的IR理论及技术人才,这也为高校建置IR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
2.2 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发展的三个阶段
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建置自2006年起,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试验阶段,拓展阶段,普及阶段(见图1)。
(1)试验阶段(2006年~2007年)
该阶段以台湾大学为试验对象,建置符合台湾地区大专院校需求的机构典藏系统雏形。完成了台湾大学机构典藏系统(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Repository,简称NTUR)及相关技术文件、手册。NTUR采用与MIT-HP合作开发的DSpace 1.4 Beta1作为基础,配合台湾学术环境,依据中文语言特性及使用需求,个性化系统界面与系统功能,提升系统功能,使之更易于使用。该阶段完成的实际系统操作文件包括:系统管理者使用手册、使用者操作手册,教育训练教材等。
(2)拓展阶段(2007年~2008年)
该阶段以台湾大学工作团队第一年建置NTUR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采用种子学校复制概念,协助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成功大学、修平技术学院、昆山科技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暨南国际大学②建置自己的机构典藏系统。这些种子学校建成自己的机构典藏系统后将负责协助台湾地区其他院校建置IR,其预定负责范围分别为:负责台湾北部地区,国立交通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共同负责新竹以北,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负责台湾中部地区,修平技术学院负责中部地区、技职院校,国立成功大学负责台南地区,昆山科技大学负责台南地区、技职院校,国立中山大学负责高屏地区。该阶段,种子学校机构典藏从北到南在台湾地区主要县市建立据点,形成以点带面的态势。
(3)普及阶段(2008年至今)
该阶段以8所种子学校为主体,扩大复制IR建置学校的数量,并打造台湾机构典藏系统(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TAIR)。目前,台湾地区有90所大学参与TAIR计划,其中有60已建成自己的IR(51个IR对外开放,9个IR未开放)。完成IR建置的高校数目占所有参与该计划高校总数的66.67%,是未建成IR高校的数目的两倍。这些高校IR分布在台湾地区二十个县市,台北市,台北县,台南县,台中市,台中县分别有8所,7所,6所,5所,5所,是高校IR比较密集的县市。[3 ]
台湾机构典藏系统(TAIR)已经初步建立,该平台以NTUR系统为物理基础,兼容DSPACE系统和其他系统。以散布在台湾地区各个高校的IR为基础通过相关协议连接成共享平台,用以展示、检索、保存、提升台湾地区的学术成果(见图2)。
综上,台湾地区高校IR建置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后,高校IR数量颇具规模,质量较高。台湾大学机构典藏、国立成功大学机构典藏、国立政治大学机构典藏、台湾有真理大学机构典藏、嘉义大学机构典藏、国立交通大学、国立中山大学机构典藏七个高校IR被世界性的开放知识库名录DOAR(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收录。
3 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建置发展的特点
台湾地区高校经历了2001年的eThesys计划和2006年的《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后,机构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形成统一的共享平台。该过程既是对国际开放存取趋势的响应,也是为了满足本身学术资源整合的需求,因此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建置具有自身的特点。
3.1 分散式学位论文共建共享计划
该计划作为台湾地区高校建置IR的先导计划,为台湾高校建置IR奠定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该计划开始于1999年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的Etd前导计划。原Etd计划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化的收录国立中山大学应届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电子档,而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发展一套中文化、适合台湾学术环境的Etd系统。该系统于2000年5月正式上线开始收录国立中山大学应届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效果良好。此后,鉴于Etd的系统收录是世界的潮流、大势所趋,同时台湾地区其他各高等院校也有类似的需求。在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之高教司的主导下,“台湾国家图书馆”于2001年支持并辅助《分散式学位论文共建共享计划》, [4 ]以国立中山大学的Etd系统为基础,强化其功能、稳定度、和亲和度后将该系统导入其他高校,使各高校建成自己的Etd,最后联合参与院校共同建成eThesys,并免费提供给台湾岛内各高校安装使用。eThesys采用开放原始码策略,允许各院校依本身需求修改程式。
Etd计划和eThesys计划是台湾地区大规模开展IR建置实践之前的特色之举。这两个计划早于国际机构库提出时间,Etd系统和eThesys系统的建设思想与IR建置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IR系统的原形。而且经历这两个计划后,台湾部分高校积累了管理电子化学术资源的经验,缩短了高校建置IR所需时间,并使高校有较高的IR管理水平。同时,eThesys计划提出了分散式建置、共建共享的模式,此后台湾学术机构典藏(TAIR)的分散建置、集中呈现的运营模式正是对该模式的继承和发扬。
3.2 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
2006年4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委托台湾大学拟定《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该计划源于台湾地区教育部门2005年5月委托台湾大学图书馆进行的《建置运作架构、机制与执行策略计划》,经由教育部指导修正而成。主要目的是进行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的各项作业,内容包括:规划并制定一套可供台湾地区大学院校共通使用的IR系统需求与标准规范;提出建置IR的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al Procedure, SOP)着手建置IR系统雏形,并以台湾大学为营运范例。[5 ]该计划引发了台湾地区高校大规模的建置IR的浪潮。
该计划的特点在于,为精简各个大学院校重复采购的人力物力需求,该计划办理了国外电子资料库引进的劳务委托购案,采用共同供应契约方式,使各大学院校能以最少人力及最低价格完成数量庞大的国外资料库采购作业。为评估引进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电子资料,该计划也引进了国外学术电子资源的观察、研究与评估;引进国外免费学术电子资源;以及收集整理学术性免费网络资源,建置免费学术网络资源。
3.3 台湾学术机构典藏联合检索平台(TAIR)
TAIR是《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第三年的工作重心,也是IR推广的重头戏。自2007年起,台大图书馆邀集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成功大学、修平技术学院、昆山科技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共同成为推广机构典藏的种子学校,将建置技术及经验与其他学校分享,并进而吸引更多学校愿意导入机构典藏系统,共同建立台湾学术机构典藏联合检索平台TAIR。[6 ]
与国外其他IR建置实践相比,台湾地区高校IR实践具有目的性和规划性。台湾地区高校建置IR的目的是为了在台湾地区建成统一学术资源检索平台,以提高台湾地区学术交流程度,并提高台湾地区学术成果的可见度与知名度,这与西方国家建置IR的目的略有不同。西方国家建置IR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术出版障碍的问题。台湾地区高校建置IR的目的明确――建立台湾学术机构典藏联合检索平台,因此其执行过程很具有规划性。
4 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建置发展的启示
台湾地区高校IR建置颇具规模,其实践起步早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建置经验。台湾地区高校IR实践经验对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建置IR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4.1 政策支持,资金到位
台湾高校IR建置始终得到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的政策及资金支持。2005年2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之电算中心召开“研商推动《建置台湾学术研究电子图书馆》会议”。同年5~10月,台湾地区教育部委托台湾大学图书馆进行“建置《台湾学术研究资源中心》运作架构、机制与执行策略”规划案,2006年5月~2009年7月台湾地区教育部(高教司、技职司、顾问室、电算中心)委托台湾大学图书馆进行为期三年的《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在计划推进过程中,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图书馆及相关部门都能保证资金到位,并加以有效利用。
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在指引整个台湾地区高校IR建设方向,推进其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反观,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校在建设IR过程中,都是孤军作战,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能有效整合资源。IR实践需要获得教育部和文化部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只有这些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学术机构典藏进程中的引导作用,并充分发挥自身统筹规划的优势,才能真正调动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建设IR的信心和积极性。
4.2 宣传推广,以点带面
台湾地区高校IR实践注重宣传推广,以点带面。以台湾大学为试验对象,建置符合台湾地区大专院校的机构典藏系统雏形――台湾大学机构典藏系统(NTUR)。然后以台湾大学工作团队第一年建置NTUR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采用种子学校复制概念, [7 ]协助国立交通大学等七所种子大学建置自己的机构典藏系统。之后,又由这几所种子学校负责协助相关区域的高校IR建置,逐步推广到全台湾高校。种子学校参与其他高校建置IR全过程,并全程给予帮助和监督:在IR建置评估阶段,种子学校帮助该高校提供资讯;在NTUR系统导入阶段,种子学校要负责系统安装和对该高校人员进行教育训练;在系统运营阶段,种子学校要与该高校分享经验,并帮助该高校进行系统维护,使之持续改善。
台湾高校利用种子学校推广IR建置的策略,从重点突破到大面积复制到以及最后的全面覆盖仅经历了三年,实践证明了该策略的优异。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时间,也为后期TAIR的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陆地区高校在IR实践中也要注重宣传推广,以点带面,选出一批实力较强的学校(如: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作为试验对象,借鉴台湾地区优秀IR实践经验,建置符合大陆地区大专院校的机构库雏形,为其他院校学习效法提供范例。
4.3 分散建置,集中体现
分散建置,集中体现作为台湾地区建置机构库的原则,贯彻该计划的始终。该原则体现了化整为零,再合零为整的系统思想。分散建置是有统筹规划的分散建置,不是任意无规划的建置。台湾地区各高校IR建置是在《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的大规划下,充分利用已有的理论和技术资源,建置具有本校特色的机构典藏系统,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又可以体现各高校的本体地位。集中体现是将各高校IR合零为整,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满足各高校方便使用的需求,使其效益最大化。
高校进行IR实践要考虑整体效益和长期效益,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既要化整为零,又要合零为整,把IR实践看成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做好系统架构然后才开始建设各个子系统。
4.4 精心调研,参照先进
台湾地区制定《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是在大量的前期调查工作基础上做出的,其调研团队分析美国、英国、加拿大、纽西兰、中国大陆等地的学术研究资源中心建置架构与运营现状,并分析了国际上数个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库建置现状,为其IR实践提供观摩依据和参考借鉴。大陆地区高校建置IR也需要先做好前期调研,参照借鉴先进经验。
4.5 不断改进,永续经营
台湾大学机构典藏作为台湾地区各高校IR的典范,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改进自身的NTUR系统。NTUR系统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定期统计出一个阶段的访问量和技术漏洞,NTUR团队根据统计的访问量的次数和地域调整服务,并对出现的技术漏洞进行研究处理,改进代码提升系统,使IR永续经营成为可能。这种管理模式和经营态度值得大陆地区高校加以重视与借鉴。
5 结语
我国台湾地区在高校IR建置上扮演先行者的角色,从1999年的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Etd前导计划到2001年的eThesys计划再到2006年的《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台湾高校机构库从无到有,从稀到繁,逐渐形成台湾学术机构典藏联合检索平台(TAIR)。如今,台湾高校机构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受到国际上DOAR,ROAR的认可。总的来说,台湾高校的IR建置起步早发展快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建置发展模式具有典型性。2007年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机构库应用研究》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该举动表明大陆地区从IR理论研究向IR实践跨出重要的一步,大陆地区高校IR实践势在必行。值此之际,对台湾地区高校IR建置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加以借鉴学习,将对大陆地区高校建置IR产生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DOAR[EB/OL][2009-08-10]./countrylist.php?cContinent=Asia#Taiwan.
[2][4]国立中山大学论文全文系统计划[EB/OL].[2009-08-11].ethesys.lib.nsysu.edu.tw/link.shtml.
[3]NTUR WIKI网站[EB/OL].[2009-08-12]..tw/Wiki.jsp.
[5]台湾建置机构学术成果典藏计划[EB/OL].[2009-04-05].ntur.lib.ntu.edu.tw/.
[6]台湾学术机构典藏TAIR[EB/OL].[2009-06-20].tair.lib.ntu.edu.tw.
论文摘要 介绍了有机棉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合理种植密度、灌溉方式与水量、施肥与打顶、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提高有机棉产量。
有机棉生产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也不使用生物工程品种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现将有机棉花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品种选择
新疆纬度高,无霜期短,春季气温回升慢,稳定性差,常有倒春寒,秋季降温快,棉花品种选择必须以早熟为前提。因为有机栽培不化控,因而对株型有较严格的要求。选用的品种棉株需节间短,结铃集中,零式或I 型果枝最佳。随着新疆棉区棉花枯黄萎病不断扩散,虫害也对棉花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有机栽培对农药限制使用,因而棉花需选择抗病虫的品种。有机栽培的原棉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应注意品种的纤维品质,选择主体长度29~33mm、比强度23~25cN·tex-(ICC标准)的优质品种。
2合理种植密度
新垦荒地,土壤肥力低,棉株的个体发育较小,在前2~3年内应靠群体增加总铃数。因此,一般采用高密度种植方式,栽19.5~22.5万株/hm2;第2年,栽18万株/hm2左右;达到中等肥力时,应栽12~15万株/hm2。
3灌溉方式与水量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棉花有机栽培首选灌溉方式。新疆棉花生产中株型的调控是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有机栽培禁止使用化肥、生长调节剂,运用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少量多次,合时合地、合理统筹水肥,完全可用水肥调控代替化学调控。播种时滴灌毛管铺设在地膜下,1根毛管灌2行棉花,播种、铺管、覆膜一次完成。全生育期滴水12~13 次,总灌水定额为2 700~3 000m3/hm2。出苗水:部分地块墒情差,播种后不利于种子萌发,难以做到一播全苗。采用膜下滴灌,播种后视墒情和天气情况适量给水,灌水定额为150~195m3/hm2。花前水:苗期棉株叶面积较小,气温较低,一般少灌或不灌水;蕾期营养体生长较快,干物质积累多,叶面蒸腾加快,此期间灌水3次,每次在180m3/hm2左右。花铃水:从开花至盛铃,气候炎热干旱,棉株正处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旺盛时期,且植株蒸腾快,故此时应及时灌水,缩短灌水周期,隔6d左右灌1次,共灌水7~8次,每次灌水225m3/hm2。吐絮水:8月中下旬,为防止早衰而又不能贪青,根据气温、土壤水分及棉株长势可灌水2次左右,每次225m3/hm2。
4施肥与打顶
有机棉栽培培肥地力以绿肥轮作和全层基施有机肥为主。棉花与草木犀或苜蓿豆科绿肥作物套(轮)作。每年6~7月灌水前在棉田套种草木犀或苜蓿,棉花收获后草木犀或苜蓿越冬,第2年春季棉花播种前翻入土壤。施用棉籽粕或畜禽粪等有机肥。棉花播前基施棉籽粕6 000kg/hm2或牛羊鸡粪肥7 500kg/hm2以上。另外,备用棉籽粕1 500kg/hm2(堆制腐熟),于棉田灌第1次水前开沟追施。在棉花生长发育时期,运用滴灌技术追施液态生物肥、液化有机肥。在有机栽培条件下,水肥调控为主要手段,但也必须结合打顶整枝。打顶较一般棉田早3~4d,7月7日左右据苗情开始打顶,7月12日前打顶结束。再根据长势去叶枝、整枝。
5病虫草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剔除带病种子,可用温水等物理方法处理种子,以杀死病菌。改变灌溉方法,如运用滴灌,以减少土壤潮湿面积,高湿度是疾病发生的有利条件。在病害严重时,用一些无机杀菌剂进行防治,如波尔多液、植物源制剂等。还可通过合理轮作控制疾病、通过生物防治控制疾病、接种棉花根际真菌来抑制黄萎病的发生。
5.2虫害防治 转贴于
进行秋耕冬灌,降低棉铃虫、地老虎等蛹的越冬基数。适时定苗、中耕除草、整枝打杈、剔除虫株,可消灭部分害虫的卵和幼虫。采用棉花与玉米、小麦、油菜、高粱等地块邻作,或在棉田内、田边、沟旁点种玉米、高粱等诱集作物,为天敌提供适宜的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利用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害虫,如Bt、核多角体病毒具有较强的专一性,对人畜、农作物和天敌无害,不污染环境,对害虫毒性较高,不易产生抗性。或利用性诱剂诱捕成虫。棉田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成虫。在棉铃虫羽化盛期,杨树枝捆成束竖立在田间地头或渠道两旁诱集棉铃虫成虫,每天日出前用网袋套住枝把捕捉棉铃虫成虫。苗期可在棉田周围间隔20m处放糖浆瓶1个,诱杀地老虎成虫。棉田周围和中间渠埂放置黄色胶板诱捕蚜虫。在棉花受到直接威胁时,杀虫皂(钾皂)和植物性杀虫剂,如除虫菊酯、鱼藤酮、鱼尼丁、沙巴草、茶、苦木制剂、苦参碱等可用于防治害虫。
关键词:工学结合 “伴耕伴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被确定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之后,这一问题尤为迫切。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根据行业、企业的生产与工作特点,以岗位能力为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轴线解构和重构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共建育人平台,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效果明显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伴耕伴读”人才培养模式。
一、“伴耕伴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伴耕伴读”释义。“伴”不同于“半”。“半工半读”之“半”具有时空的相对分离性,是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伴耕伴读”之“伴”具有融合之义,学习与工作是耦合在一起的,是工(耕)学(读)交融、教学做一体。
2、“伴耕伴读”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遵循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和种子生产系统化的工作任务要求,认真分析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力求与种子行业(企业)岗位能力目标相适应,学校与企业共同设计开发了适合种子生产实际的“伴耕伴读”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期主要完成职业综合技能课程和基本实验技能教学任务;第二至第三学期(含暑假),学生在校内种子实验示范基地按班组种植玉米、蔬菜、花卉等制种作物各2亩,完成种子生产的全过程;第四至第五学期(含暑假),学生在企业指导教师带领下,协岗进行作物制种管理工作,同时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六学期,学校、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学生以见习技术员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独立开展制种管理及其他工作。
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伴耕伴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基于种子生产与经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与酒泉及河西走廊种子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密切合作,成立了由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骨干教师、企业技术能手等人员组成的专兼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团队,对种子生产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共同分析人才需求目标规格和工作岗位及内容,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核心能力。以种子产业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依据,参照农业试验工、种子繁育工、种子检验员、种子营销员等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重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如下图)。
2、基于种子生产与经营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内容。成立由行业技术专家、企业技术能手、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核心课程建设小组,从各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出发,围绕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营销等岗位特定能力的培养,将种子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开发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重组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建设与职业能力和就业岗位的直接对接。
3、基于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过程的校企一体化
(1)人才培养方案的校企一体化。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内容重组为前提,参照行业企业调研报告,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实施教学计划,最终形成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目标的高度一体化、学校培养和企业培养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的高度一体化。
(2)师资队伍校企一体化。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从种子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并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使他们能够完全胜任学生在企业学习的教学工作,建立了一支“能种会教”的兼职教师专家库。学校应企业需求,每年选派专业教师进驻企业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推广,同时选派青年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承担技术指导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建立了一支“能教会种”的专职教师库。专业教师在学校是教师,在企业是员工,兼职教师在企业是员工,在学校是专职教师,校企双方互兼互聘,建立了一支校企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3)实验实训资源校企一体化。学校不但将种子企业的生产基地作为学生教学实训基地和教师练兵基地,还选派教师常年指导并参与敦煌种业等4家种子公司的病理实验室、种子自动化加工厂、种子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并将这些实验室(厂、中心)作为校企共建共享资源,为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学校也将本专业6个实验实训室义务对企业开放,承接企业的实验研究项目。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实训资源,一方面避免了重复建设,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真正将校外实训基地由“实看基地”升化为 “实训基地”,由“观摩型实训基地”升华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了一批校企联合、功能齐全、互通互用、软硬兼融的校企一体化实验实训资源库。
(4)教学做一体化。以种子生产序化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课堂设在了田间地头和种子加工车间,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共同完成了从土壤处理、田间管理直到种子加工贮藏和营销的全过程。在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学生从企业不断获取最先进的技术和信息,学校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生产力,将产业和专业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4、基于多元化评价机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健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围绕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校企合作,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兼职教师工作规范》、《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明确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与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确保教学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2)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吸收用人单位和社会广泛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将新生报到率、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校内教学过程评价采取教学工作自评、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评估、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督导评教的方式进行。教学检查采取全面教学检查、毕业设计或论文抽查、试卷抽查、实验实习教学抽查、毕业生质量调查的方式进行,并在年终或学期末对教研室教学工作和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考核。在日常教学中每班聘用一名学生信息员全程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与效果反馈,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监控。
(3)校企共同构建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管理以学校为主体、考核以企业为主导的顶岗实习校企双重管理机制,由学校与企业签订用人合同、安全责任书,企业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按照“八定”工作要求(定岗位、定任务、定时间、定数量、定质量、定效益、定奖罚、定成绩)安排生产性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学生严格遵守企业管理制度,学校指派教师全程跟踪管理、指导、检查实习情况,兼职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给予全程指导。实习结束后以企业考核评价为主,由学校、企业共同做出学生实习的定性综合评价。成绩合格,由校企双方共同签发企业工作经历证书;成绩不合格,调整岗位重修。
三、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伴耕伴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1、磨练了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意志,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种子企业生产任务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生产的连续性,本专业学生入校后从第二年开始,就以种子生产季节为学习学期,大部分教学任务都要在田间地头结合种子生产任务的完成来实施,学生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学习,从专业困惑到产业感知,再到热爱农业、扎根农村,思想意识受到了翻天覆地的洗礼,养成了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务实敬业、诚实守信的良好思想品德,磨练了坚忍不拔、扎根基层、服务农业的坚强意志。同时,在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的陶熏下,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真实感受了种子生产各岗位的能力要求,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为毕业后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了稳固的“四基地”,实现了校企互利共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伴耕伴读”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与发展,从最初单一的学校勤工俭学科,历经农林产教研发中心和种子工程研发中心的变迁,实现了工作职能、运行机制、服务教学的创新、突破和完善,并以此为平台,广泛联系了河西走廊境内150余家种子企业,与其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使企业成为学校学生实训、毕业生就业、专业教师锻炼、科学研究实验的基地,有效改进了教学条件建设,促进了学生就业。同时校内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为种子企业业绩支撑提供了良好的软件环境,实现了多方面的校企互利共赢。
3、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构建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伴耕伴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服务行业和社会为宗旨,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纽带,将学校与行业、企业、政府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构建了集行业、产业、社会为一体的开放型共享平台。
依据这一平台,校企双方共建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就业环境,共同实施教学,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企业成为教学的主体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实际效果的最佳场所,学院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培养和技术改造、产品研发、企业员工培训的最佳基地,从而构建了校企“互利共赢,携手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
4、创新了校企合作机制,探索了校内实训基地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模式。为解决学校教学和企业需求之间很难达成实质性一致的矛盾,在稳固、做精、强强联合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筑巢引凤,引企入校,吸引企业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学校无偿为企业提供土地,双方按合同比例共同出资,在校内建设了种子生产基地、种苗繁育基地和智能温室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完全交由企业运营管理,实现了实训基地校内化、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和市场化、工学结合校内化,确保了校企长久、稳固、实质合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型模式[J].职教论坛,2003年第10期。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培植,要素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概念,先后出现过许多相似的提法,诸如清洁蔬菜、健康蔬菜、无农药污染蔬菜、天然食品等等,至今尚未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形成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以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为衡量尺度,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生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等多种对人体有毒物质的残留量均在限定的范围或阀值以内的蔬菜产品,可统称为无公害蔬菜。
早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就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其主要生产方式是无土栽培。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单用营养液膜法(NFT)栽培无公害蔬菜的国家就达76个。在新西兰,半数以上的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是无土栽培的。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现代化的水培温室,常年生产无公害蔬菜。论文参考,要素。。此外,在露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研究和生产始于1982年,该年召开全国生物防治会议,江苏省率先提出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学农药防治。1983年,在全国植保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全国23个省、市开展了无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探索出一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术。1985年全国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4万hm2(60万亩)。目前,该项工作仍在不断往前推进。论文参考,要素。。无公害蔬菜是无农药化肥残留污染而洁净卫生的蔬菜。大量供应无公害蔬菜,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要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选用抗病品种
蔬菜种类繁多,品种多样,要因地制宜选用抗病、优质、丰产品种。如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1号大白菜,矮抗青小白菜,中甘11号、西园4号甘蓝,中蔬5号、6号番茄,
津研、津春号黄瓜,中椒4号、湘研2号、湘研5号辣椒等都是抗病良种,可减少农药用量,防止污染。
二、农业防治技术
采用轮作、间作、套种,减少病虫危害。例如,瓜类、茄科类蔬菜连作病害严重,可实行3年以上轮作或水旱轮作、粮菜轮作、棉菜轮作等。论文参考,要素。。大蒜与小白菜间套种不发病。做好清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烂叶,保持田间卫生,防止病虫传播。论文参考,要素。。深翻晒土,可杀虫灭菌。进行土壤和种子消毒,杀死病菌和虫卵。
三、生物防治技术
采用嫁接防病、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等新技术。例如,利用黄瓜枯萎病菌不侵染南瓜,西瓜枯萎病菌不侵染葫芦的特性,用南瓜作砧嫁接黄瓜,用葫芦作砧木嫁接西瓜,防治
枯萎病效果达95%以上,增产20%~100%,番茄、辣椒接种弱毒疫苗,防治病毒病效果显著,促进早熟高产。
四、物理防治技术
采用诱蛾摘卵、通风降温防病等方法。盛蛾期用灯光诱蛾,用糖醋诱杀地老虎,人工捕杀斜纹夜蛾幼虫,摘除卵块、虫果、虫叶、病叶。大棚番茄加强通风换气,控制浇水,棚内湿度不超过70%,可减轻早疫病和晚疫病。大棚黄瓜前期促温降湿,中后期通风排湿,随着气温上升,加大通气,湿度夜间保持95%以下,白天保持50%~60%,温度夜间15~17℃,白天25~27℃,可控制霜霉病和菌核病。
五、化学防治技术
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退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施药次数和用量,有的放矢用药,交替用药,施药七天后方可上市。适时抗早浇水,严禁污水浇灌,污水含大量病菌、虫卵、毒物和重金属离子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与清水混合浇灌。不施硝态肥,防止硝酸盐积累污染,叶菜类不施叶面肥。论文参考,要素。。定苗后要追肥1次,浓度比上次稍大些,另加0.1%一0.2写的尿素,以促苗健长。第2次间苗和定苗后,分别浅中耕1次,以锄破地皮为度。中耕时注意不要伤害植株,以免造成伤口,引起软腐病的发生和蔓延。发棵期,外叶生长迅速,需要较多的肥水,可在发棵前后各追1次肥水,每亩每次施人畜粪水3000~4000公斤、尿素7.5公斤左右。包心期是早熟大白菜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需要充足的肥水,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施清淡粪水2一4次,并重施肥1-2次。每次亩用尿素10公斤左右。
六、科学田间管理
科学管理可减少病虫害,进而减少农药用量,达到蔬菜生产无公害标准。适时抗旱浇水,严禁污水浇灌,污水含大量病菌、虫卵、毒物和重金属离子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浇灌。论文参考,要素。。尽量不施硝态肥,防止硝酸盐积累污染,叶菜类不施高毒高残留的叶面肥。基肥或追肥如施用农家肥,一定要允分腐熟,防止病菌传染。适时适量浇水、施肥,可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增加抵抗力,减少发病率。冬季棚室蔬菜浇水要看天气、长势,选择晴天上午在植株开始缺水时浇灌,尽可能小水膜内浇灌,防止浇水过多降低地温、增加湿度,加重病虫害。及时整枝、打叉,保持良好田间通风,将感病植株或老叶带出田间销毁,对发病地点单独进行重点药物处理,防止蔓延,也是减少病虫害的良好措施。及时除草,既能防止杂草争夺水肥,也可减少以杂草为生或传播病毒的害虫发生,可减少植株发病率和农药用量。
参考文献
[1]唐锡永,廖双源,莫良瑞,伍文初.生姜无公害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0,(04):24-26
[2]马钟艳.宝坻区红皮大蒜无公害栽培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10,(01):149-150
[3]王丽霞.无公害高油大豆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07):219-220
[4]康书平,周绪鹏.无公害柿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0,(01):29-30
论文摘要对景德镇市香榧资源的分布以及香榧经营策略进行了叙述,并从育种、苗木繁殖、嫁接等方面介绍了香榧的培育技术,以期能指导香榧的生产和经营。
1景德镇市香榧分布和优良类型
景德镇市3个乡(镇)均有香榧自然分布,有天然生长的香榧(古树)355株,其中有300年以上并且胸径在40cm以上的30株,胸径在30cm以上的有90株,生长发育良好,结实量多。这说明景德镇市具有香榧生长发育的良好立地条件和品种优质的优良类型,为今后进一步开发香榧优良种质资源提供了基础,为进一步研究香榧优良类型的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环境提供充分的条件。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35.47万公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多样,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和散生香榧遍布全市山区各乡(镇、村),是种植香榧得天独厚的好地方。我所近几年来应用香榧培育技术,已培育优质(播种)苗4.5万株,嫁接苗3.6万株,为景德镇市发展香榧提供了种苗基础。
2景德镇市发展香榧经营策略
2.1加强宏观指导、发扬资源优势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对香榧发展非常重视,“香榧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省、市领导在考察香榧育苗培育基地时作了指示:“香榧发展市场潜力大,开发价值高,要在现有规模上,加大科技投入,把香榧作为一个产业抓,发展为全省香榧示范基地,为林业经济增长点作贡献”。政府部门要对香榧资源发展规模进行宏观调控,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预测预报,主动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林业部门应根据市场体系建设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特征、栽培技术等条件,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有组织、有选择地搞好香榧培育基地的发展规划。要搞好信息流通,认清发展形势,扬长避短,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香榧培育基地,做到发展与市场供需基本保持平衡,防止盲目发展,造成浪费。
2.2香榧经营策略
2.2.1选择优良品种。发展香榧选择品种是关键。景德镇市地区有2个优良品种:细榧、和尚榧,应尽快发展这2个优良品种。要根据香榧的生态特性,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立地布局培育基地,以目前已经确定的2个优良品种作为主要的选择繁育对象,并继续调查和发掘优良类型和单株。调查、分析香榧优良类型和单株的生长环境,以研究香榧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2.2.2营造模式。必须将立体结构与层次经营相结合,要采取企业+农户、股分制合作经营等多种责、权、利结合又明晰的经营体制,稳步推进、持续发展香榧产业。如2004年,景德镇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以技术入股与香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股分制公司,聘请徐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为技术指导,2004~2005年播种(条播)繁苗1.5万株,平均苗高22.6cm,产苗15万株/hm2;2006年,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播种育苗技术又上了新台阶,采用洒播、叶面追肥、浇水渗药(防治小苗立枯病等其他病虫害)等技术又繁育苗木3万株,平均苗高28cm(一年生苗最高为42cm),产苗22.5万株/hm2。
2.2.3基地的选择与建设。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每片基地要相对集中连片,并有一定的面积,使基地建成后都能形成规模。要严格按工程管理强化集约经营,并建立一套由可行性报告、立项、规划设计、作业实施方案、检查和验收到建立技术档案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科学管理体系,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投入,做到造一片,成林一片。
2.2.4关于投资机制。发展香榧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种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内资、外资等多元投入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政府要提供优惠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高效廉洁的审批管理程序来吸引投资者。要着力抓好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转化应用,防止生产大而无当,使这些环节紧密相连,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和信息“高速公路”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使景德镇香榧产业化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3香榧培育技术
3.1种子采收与催芽技术
3.1.1采种。育苗用的香榧种子,一般采用细榧或和尚榧的种子,其发芽率高,出苗较整齐。种子要在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树上采收,育苗用的种子必须充分成熟,在9月下旬、10上旬当假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开裂露出种子,并有少量种子开始脱落时采收。一般每4kg榧蒲可出种子1kg左右(1kg种子约420粒)。细榧的当年发芽率在92%以上,和尚榧可达85%以上。
种蒲采回后,堆放在阴凉通风处(堆厚不超过20cm,以防止发热腐烂),堆放5~7d,以利于种子与假种皮分离。当假种皮微紫色时,剥去假种皮,取出种子进行播种前处理。
3.1.2催芽。成熟种子胚胎未发育完全,须用湿沙贮藏,完成生理后熟,并达到催芽的目的。选朝南向阳地,挖15~25cm左右土坑,先铺上5cm左右的清水河沙,然后用1层(5cm厚)种子1层(3~5cm厚)湿沙(用手捏沙能成团,手松开时沙团稍经触动即散)相间层积贮藏催芽。堆高35cm左右,上层沙可厚一些,防止种子外露,并起保湿作用,天气干燥时要经常洒水,保持沙子的湿润,发芽率在92%以上。
3.1.3采穗。香榧枝条分延长枝、侧枝、结果母枝、结果枝、萌芽枝等5种。为了使嫁接苗生长有力且早实早丰,在选优基础上,应在树冠中上部选用一年生侧枝或带一年生三叉枝的二年生侧枝做接穗,具体视砧木粗度而定。穗条一般随采随用,若在阴凉处把穗条基部置于湿沙中可保存30d左右。
3.2苗木繁育技术
3.2.1砧苗培育。具体内容如下:
3.2.1.1播种。育苗的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pH值在5.5~6.5的沙质土壤上。10月上、中旬整地,要施足有机肥,施入腐熟栏肥15t/hm2或腐熟菜饼4.5t/hm2。东西向作高床,床宽1.2m,床面要平整,步道深浅要一致,纵向开沟条播。播前需用托布津800倍液或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分冬(12月至翌年1月)和春(3月上、中旬)二期播种,行距30~35cm,株距8~10cm,种子胚根向下放在播种沟内,播种量为发芽种子750~900kg/hm2,上覆1层细肥土,厚度为种子横径3倍,约1.5cm左右,上盖稻草等物,用于保湿和防止表土板结。3.2.1.2管理。主要是遮荫、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播种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苗陆续出土。幼苗紫红色,极脆嫩,幼根肉质黄白色,分布浅。香榧苗怕日灼,揭去盖草后,要及时搭棚遮荫。荫棚高1.8m(有利于圃地和护理),透光度40%左右。香榧苗怕旱需水,尤其在盛夏要视干旱情况适时浇水。要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第1年除草要用手拔,次年可轻锄浅削,以避免碰断苗木和伤动根系,肥料一般用10%左右的淡人粪尿,施2~3次。梅雨季节幼苗易发生根腐病,发现病株须拔除销毁,病株松土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可防止病情蔓延。当年生苗高15~30cm,地径0.3~0.4cm,可产苗15.0~22.5万株/hm2,留床培养2~3年后,可嫁接或定植造林。
3.2.1.3病虫害防治。香榧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和叶枯病,害虫主要为蚯蚓、地老虎、蛴螬、蜘蛛和蚜虫等。发生猝倒病可用0.5∶0.5∶100或1∶1∶100倍半量和等量波尔多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3~5次,效果良好;发生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500倍溶液进行防治,每隔5~7d防治1次,连续3次,可抑制病害扩散蔓延,但也要及时拔病株就地烧毁。发现蚯蚓、地老虎、蛴螬为害,可用呋喃丹挖条撒施于苗床上防治地下害虫,蜘蛛、蚜虫可用敌敌畏、乐果类农药喷杀防治。
3.2.2嫁接。具体内容如下:
3.2.2.1接穗采集。在12月至翌年2月,选生长健壮、结实性能好、盛产期的母树,在树冠的中上部剪取生长粗壮、顶芽饱满的一年生侧枝作接穗,要求长15cm以上、粗0.4cm以上,同时采集5%左右的优良雄树接穗,要求花期相遇、花蕾较大、单枝花蕾数多、花枝比例高、年度间变化小、花期长的优良雄株,作造林时配置的授粉雄树苗用。接穗采后要保湿,可用湿毛巾或湿苔藓包裹,长时间贮藏用湿沙露头埋藏于荫凉处,并上盖苔藓。
3.2.2.2嫁接时间与方法。苗木嫁接的时间一般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方法有挖骨皮接、劈接、切接等。常采用劈接法:当树液开始流动而皮层尚难剥离时嫁接,接穗与砧木的粗度要大致相同或接穗略小于砧木。接前略挖去苗木基部土壤,在离根颈5~8cm处截断,再在砧木横截面中央垂直下切一刀,深2.5~3.0cm;抹去接穗下端2/3的叶片,把接穗基部两侧相对各削1刀成楔形,斜面长2.5~3.0cm,与砧木下切长度相一致;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掰开砧木切口,对齐一边插入接穗,然后用塑料薄膜带将砧木断面和接口严密绑扎,保证接口不露白、不进水,用黄心土将接苗培成馒头状,覆没接穗2/3,只露出梢头。
3.2.2.3接后管理。嫁接后,大田育苗的仍须搭棚遮荫,到9~10月高温过去、天气凉爽后拆去荫棚,拨开培土,露出接口。接穗抽出的新梢幼嫩,过长倒伏时需用小竹竿逐株支撑扶正,基部抽出的萌蘖需及时抹去。培育2年后,嫁接苗高50cm以上,可出圃造林。
4参考文献
[1]万小金,吴晓明,程小东.香榧采穗圃营建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06(3)32-36.
[2]王向阳,修丽丽.香榧的营养和功能成分综述[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20-22.
[3]汪兆炎,黄元照,李忠泉.黟县香榧速生丰产技术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1997,23(3)20-21.
[4]黎章矩,程晓建,戴文圣,等.浙江香榧生产历史、现状与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71-474.
[5]徐石华,钱觉寿.香榧早产高产技术[J]新农村,2003,(3)10-11.
[6]徐小彪,李卫华,蔡祖国.香榧的发展前景与栽培利用[J].江西园艺,2004(6):49-50.
[7]楼枝春,潘悦优,丁立本,等.香榧丰产技术要点[J].中国林副特产,20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