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心理健康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标准

第1篇: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能欣赏宁静;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我决定、自我管理,是积极负责的有主见的行动者。在面临遭遇打击、剥夺、挫折时能保持一种相对的安祥冷静。对荣誉、地位、奖赏、威信以及别人所给予的爱并不刻意地追求,荣辱不惊,威武不屈、富贵不。

(5)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的理论;喜欢思考人生的意义,既生活在现实中,讲究实际,追求实效,又生活在诗歌、伦理、象征、超越的境界里。

(6)欣赏的时时常新。对于平常的事物,如朝旭夕阳,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能分辨工作的历程与结果,对两者都能欣赏;

(7)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情,并有乐于助人的热心;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情感,具有帮助别人的真诚愿望,把人类都看作彼此是同一个大家庭的成员,

第2篇: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关键词:军人心理健康衡量标准

一、心理健康及衡量标准

1.心理健康的界定及其特征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把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一定义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界定的。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笔者在此不予过多阐述。

心理健康实质上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1)智力正常。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稳定与愉快。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3)行为协调统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思想混乱,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5)良好的适应能力。人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关于如何衡量一个人心理是不是健康,心理专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和许又新也曾提出过十标准论和三标准论。不管如何设定心理健康的标准,但归纳起来,都离不开六个方面:(1)智力。(2)情绪。(3)人际关系。(4)个人行为是否合理。(5)人格。(6)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军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1.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行为一般是相对映的。比如,小孩子遇到陌生或害怕的东西,就会吓的哭着找妈妈。而一个大人,遇到了陌生或害怕的事后,虽然也会恐惧,但不会也是哭着找“妈妈”。同样,过于幼稚、过于依赖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够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在与他人交往中,能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集体和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3.情绪积极稳定。心理健康的人在生活中积极的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如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经常能体验到快乐,幸福感强,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并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自我调节,迅速恢复到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

4.意志品质健全。健全的意志品质体现在军人身上就是在学习、训练、遂行任务中不怕困难和挫折,知难而上,而且有一定的毅力,能不断战胜困难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当逃兵;当需要做出决定时,也能当机立断,而不是优柔寡断。

5.自我意识正确。自我意识正确,就是能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优点、缺点,如对自己的能力、长像、性格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然后快乐地接受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的缺点。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和要求。自我意识正确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

6.个性结构完整稳定。一个人的个性是稳定的,是结合了遗传,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多个因素长期形成的,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一个平时非常节约的人,有一天,突然花钱变得很大方,以前都不让战友碰的东西,把它送人,或者无缘无故把自己的钱分给大家,则说明他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

7.环境适应良好。在人的一生中,内外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有的变化还很大。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军人来说,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会因为环境改变,而长期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等状况。

三、把握军人心理健康标准需注意的问题

1.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

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比如,某战士今天训练时出了差错,受到班长批评,该同志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这是正常的,不能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了。但是如果连续很多天都想着被班长骂的场面,而且一想起就紧张焦虑,就要引起重视和注意了。因此,不能因为某一时间,某一件事,出现了不健康的行为,就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个结论认为心理不健康了。

2.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随着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环境的变化,心理健康状况也是会有所改变的。现在心理健康,不等于一生就心理健康;现在心理不健康,不等于你一辈子就不健康了。

第3篇: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 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 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识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 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得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 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 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小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 在与挚友间相聚之时共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 妒、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是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 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 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 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 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者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忧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5、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 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 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 人格和谐完整。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在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 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 体。

7、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一个人智力低下的话,也不能算心理健康。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一般而言我们可参照上述标准检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则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学家的测查与诊断,不能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胡乱下结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4)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5)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

(6)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了解他人;

(3)关心他人的要求;

(4)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5)积极地沟通;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

(6)具有自制力。

看过“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

2.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4.大学生心理健康参考论文800字

第4篇: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标准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由于种种原因,会程度不同的产生心理问题。从生理上讲,大学生发育开始成熟,正接近人生的顶峰时期。从心理上讲,他们的心理素质并未完全成熟,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度阶段,反映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容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封闭性、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表现为敢于创新,但比较容易空想,不善于克制;既想窥探别人心中的秘密,但又怕别人看穿自己,因而非常容易孤独;自主活动增强,但又容易盲从。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大学生有许多不适应之处,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的冲击,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等错误观念的误导,学习负担和就业竞争造成的压力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在这种矛盾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如果心理协调不好,或者心理适应不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大学生掌握自身的心理特点,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协调能力,自觉培养健康心理,克服和消除不健康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以下内容: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严肃而又慎重的态度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切忌顾及一点,不及其余,根据一时一事的心理表现,草率判断,认定心理不健康,引起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心理健康是各项标准的综合表现。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

一、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叫做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个人呱呱落地,由软弱无力到能够独立行走,从不知不识到有知有识,其心理行为总是随着心理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特点。比如,一岁的小孩子看到父亲生气时,只会感到害怕和不安,而三岁的孩子就会不高兴,向妈妈告状, 10岁的孩子就会直接开口说爸爸不应该这样那样。再如,儿童的天真活泼,青年的朝气蓬勃,老年人的沉着老练,这些都基本符合各自年龄阶段的特点。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言行举止基本符合他的心理年龄特征,可看作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反之,则可看作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作为大学生应该是:热情活泼、精力旺盛、勤学好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乐于承担社会义务。相反,如果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处处依赖家庭,喜怒无常,可看作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二、是否能够有效地学习和工作

大学生应该是乐于学习和工作,对学习和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并充满自信,能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从中获得一种满足。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因为学习的成功会给他们带来喜悦,使他们振奋,这种喜悦之情转而又增加他们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应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而产生困惑、焦虑、绝望等情绪障碍,即使遇到困难和阻力,也能够想方设法克服和排除。而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能正常学习,或者把学习看成是负担,怨天尤人,苦闷失望,其聪明才智得不到正常发挥,可视为心理不健康。

三、是否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称之为自我观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调动自身内在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例如,我们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身高,才能知道过门楣时是否应该低头。就是说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能力,才能清楚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项任务。一句话,只有正确了解自己,才能顺利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才能做到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而自我观念不正确,自我认识不清的人,往往表现为要么自视清高,自以为是,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一旦失败,就怨天怨地;要么自轻自贱,极度自卑,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畏首畏尾,以至于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大学生不仅要能正确认识自己,还要能过容纳自己,不因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而厌恶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尽管人们都追求完美,努力发展自己的优秀品质,但仍不能完美无暇。事实上有一些缺陷是无法弥补的,或者只能做有限的改善。面对这种现实,应该安然接受,坦然处之,并找出自己的长处,扬长而避短,走向自己的应走之路。不要因自己的某种缺陷而终日苦恼,自惭形秽,日益消沉,造成心理障碍。

四、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与外界交往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应该有正常的交往活动,乐于与人交往,与同学建立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同志和朋友,并在与同学、老师、领导以及他人相处时,采取一种尊重、友爱和信任的态度。对自己所在的集体,应该有一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乐于牺牲自己的利益,谋求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从中得到温暖和友情。一般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赖于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能“接纳自己”也能“接纳别人”,才能与人友好相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好、恶以及志趣与追求,在与人相处时往往有所选择。但若走向极端,认为多数人或一切人都不可信,他人皆与己为敌,孤芳自赏,不愿与人交往,不能以诚恳、谦逊、公平、宽容的态度待人,不尊重、不信任他人,总是和同学争执不休,或者贬低他人、嫉妒他人,甚至敌视他人,就会限于孤独之中。这样的心理就不能说是健康心理了。

五、是否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大学生应该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和了解社会,能够适应环境和社会的需要。人作为环境的产物,无时无刻不受环境的影响。作为大学生,应该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的需要,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能够合乎规律地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而不是一个落伍者。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该明确自己所处的地位,了解各种社会规范,自觉运用规范约束自己。如果发现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范、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或矛盾或违反某种规范时,应及时抛弃或修改自己的计划,消除不良欲望以谋求与社会的一致,而不应逃避现实,自我封闭,或一意孤行。那些为了实现个人欲望而不惜采取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妄想强求的人就会成为越轨者,必然严重影响自己健康心理的发展。

六、情绪反应是否正常

情绪反应正常是人们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适应和改造环境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健康的人中枢神经系统总是处于相对平衡的状况,即有适度的正常的情绪表现,不为消极情绪所驱使而导致行为异常。情绪反应正常一般表现为:(1)有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无论是喜怒哀乐都有一定的原因或对象。(2)反应强度能和因其他的情境相适应,遇到强烈刺激应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反之,则不应有强烈的情绪反应。(3)情绪反应能随情境变化而转移。若情绪反应过度或不足,该喜不喜,该怒不怒,某种情绪反应不能随情境变化而变化,就可视为情绪反应不正常。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其内部心理结构总是平衡和协调的,能保持比较平静的心境,清醒的头脑和控制行为的自觉性。当然,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常常会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显得情绪低落,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比较快地重新适应,不会深陷悲哀之中而不能自拔。

第5篇: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 评价标准 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心理问题的凸显,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标准是对心理状况健康与否进行评价的依据,它关系到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和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的制订, 对于提高改善人们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心理健康状况标准进行了讨论, 但由于心理健康状况标准问题涉及面广且复杂, 学者们迄今仍没有形成共识。

1.构建心理状况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及其争议

由于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状况理解的角度不同,所以对于心理健康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标准。本文从医学、社会学、统计学和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对心理状况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1 医学角度

从医学角度出发的学者,把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作为划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心理异常表现有紧张、失眠、强迫症、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学者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异常是某些精神疾病影响的结果,有临床症状或心理病因者为心理异常,反之为正常。

克里丕林等人坚持病因与病状标准理论,他们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异常要看有没有导致异常的原因和是否存在异常症状[1]。

社会学标准与该标准相矛盾。从医学角度出发的学者倾向于从个体层面来确定评价心理健康状况,个体的无病症程度、机能发挥程度和成熟程度等被认为是心理健康的评估指标。而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学者倾向于从社会性层面来确定评价心理健康状况,他们把是否与社会协调作为判断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1.2社会学角度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学者,主要遵循的是众数原则,把人的行为适应环境的程度、符合社会规范与否作为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违规范,不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者视为异常,反之为正常。

我国黄希庭教授等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5条标准: (1)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3)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4)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5)有没有完整的人格[2]。

姚本先提出健康的心理应该: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坚定;人格统一完整;自我意识正确;人格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3]。

柯尔曼也认为,判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要以他的行为是否与所处环境相协调适应,或者说他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他对社会关系和社会事件的态度是否符合社会要求。

坚持精英原则的从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学者否定了社会学标准,他们认为,那些少数能自我实现的精英分子,代表着真正的心理健康,因而其心理健康标准自然不能以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人心理行为为衡量标准。

1.3统计学角度

从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学者,遵循的也是众数原则,主要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人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如果个人的行为接近数值分布的平均状态就被认为是健康的,反则反之。

英国的艾森克和我国的肖孝嵘都主张用统计学标准建立心理状况评价体系,把心理异常看作对正常的偏离,而心理正常是指与大多数人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一致。

从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学者用否定社会学标准同样的方式,否定了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另外一个质疑是这种标准存在过于机械、过于绝对化的问题:一是没有数据证明所有的心理特征都完全符合正态分布;二是偏离常态的并不意味都有问题的,存在极端健康与极端不健康情况,而且我们很难将一种水平与另一种水平尤其在临界线附近区分出来。

1.4 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

从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学者,遵循的是精英原则。尖端样本统计学原则指的是能自我实现的人仅是少数且位于正态分布的极端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根据自我实现者所共有的那些心理特点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他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提出了11条心理健康标准:具有适度的安全感;具有适度的自我评价;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有自知之明;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4]。

罗杰斯提出机能充分发挥型人应该具有:(1)接受自身体验的意愿;(2)对自我的信任;(3)自我依赖;(4)作为人而继续成长的意愿,四种特征[5]。

从尖端样本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与从社会学角度和从统计学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相背离。这种标准把大多人认定是不健康的,显然不适合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心理状况测量。

2.心理状况评价体系的方法探讨

目前国内对心理状况评价的方法并不多,其中SCL-90量表是我国在心理健康测量方面应用最广的测量方式。

SCL-90(symptom checklist 90)量表是Derogatis 提出的测量心理状况的量表,该量表被国内外广泛使用,它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很多研究表明SCL-90能够区分健康人群和身心疾病患者,有很好的区分效度[6]。我国修订的SCL-90版本为王征宇的翻译本[7],1986年,金华和吴文源发表了该量表的常模(1388人)[8],此后20多年以来该量表逐渐应用与各种正常人群,如学生、军人、教师、农民等群体。

此外,以下两种量表在国内有受到部分学者的欢迎:一个是宋伟真和张建平借鉴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编制了《心理健康测量表》,该量表包括3个效度量表、7个临床量表。[9]另外一个是杨坚与龚耀先修订了加里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其主要用于一般人群的人格评估、心理调查和研究,该量表共有440个问题,内容主要考察了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观点等。[10]

3.心理状况评价体系实践中的问题

3.1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1)医学标准

该标准虽然较为客观准确,争议较少。但这一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适用范围狭窄,主要用于临床筛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对于无此类病因与症状者并不能都被认定为心理健康,但是现实中多数心理障碍和心因性精神病很难查出生理上的器质性病变。

此外,当这些异常症状检测出来时,说明当事人的心理健康已受到比较严重的损害,会使治疗被动、消极。而且症状和病因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一症状可能由不同种类的心理异常引起,而同一种心理异常也可由不同的症状来表现。

(2)社会学标准

该标准在实践中的问题是,社会环境本身可能是不正常的、病态的,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环境本身存在问题,其不利于在此条件下多数人顺其本性健康发展,这种情况会导致多数人心理不健全的情况发生,如此衡量的心理状况标准是荒唐的。

另外标准实施过程中模糊,易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是否适应社会规范、社会环境是否符合社会要求之间无客观的标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同一个人的行为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3)统计学标准

该标准在实践中的问题是,可能造成评价有误。偏离常态的人并不都是有问题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很出色的人的行为也可能与众不同,按照统计学标准,这些人则很可能被视为异常,因为他们处在正态分布的一个极端上。另外智力超常的人其智力会显著高于平均水平,这是智力极端健康发展的标志而不是心理有问题的信号。

(4)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

该标准在实践中的问题是,实际操作中适用范围狭窄,只适用于少数精英分子心理症状的测量。

3.2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由于SCL-90量表目前在我国心理健康方面调查是使用最多的量表,因而在此主要分析该量表在使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一,常模没有及时更新,常模自1986年发表至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自1986年发表以来没有建立新的全国常模,随着时间社会的变化人们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据此得出的结论是缺乏科学性的。第二,数据分析与解释不规范,SCL-90量表所测得的是个人近1周内的症状水平,但是个人某段时间里自我感觉的心理好坏状态,易受多项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结果应该仅仅作为后续的评价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在当前实践中,SCL-90量表的使用大都是以结果为定向的,对结果偏重于简单而客观的量化描述缺乏科学深入的分析。第三,缺乏对 SCL-90常模样本和范围的全面认识,1986年建立的常模在今天看来样本容量偏小,也缺少农村和少数民族的样本,且该常模有时间、地区的局限性[11]。

4.心理状况评价体系的对策

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评价体系的理论标准很多,而且争议也比较大,为此,应把各领域的评价标准结合起来动态的看心理状况评价体系。

4.1把医学标准和社会学标准结合起来,把人的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研究相结合。在制定心理健康状况标准时既要考虑到个体本身是否存在心理异常状况,又要考虑到个体的行为是否与社会环境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动态的看待社会适应性,要兼顾适应标准和发展标准,不要盲目的追求适应性,要看到社会环境、社会规范是否是积极健康的,是否是利于人们身心发展的。

4.2要辨证的看待统计学标准与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这两种标准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局限,这就提示我们在制定心理状况评价标准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个体的身心特征制定不同的测量标准。

4.3统计学标准内容可以兼容医学标准和社会学标准,这样便于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制定指标因子时要坚持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尽量减少主观参与,坚持发展和相对性原则,我们在有无异常症状的基础上,还要看他偏离常态的程度有多少,原因以及这些异常心理和行为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可能危害如何来进行综合判断。

4.4我们应该在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标准的理论依据下,对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因为大多数评价方法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状况,结合不同人群的思想状况将评价方法进行本土化改进。现在国内广泛使用的SCL-90量表问题颇多,其改进的对策如下:第一,该量表在内容制定上要遵循上述理论标准,并对不同的群体、不同年龄段个体制定不同的评价因素;第二,要建立新的全国常模和特殊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常模,提高测量结果的科学性;第三,在用SCL-90量表测量心理状况时,可以同时运用宋伟真和张建平编制的《心理健康测量表》和杨坚与龚耀先修订的加里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来综合评价个体某段时间内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陈学诗、李国蓉主编《当代心理卫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黄希庭, 徐凤姝. 大学生心理学[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437-439

[3]杨志稳,刘 毅.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再思考 [J ]. 云南电大学报,2005,(3):52-54

[4]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几点思考k[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43

[5]吴智育,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现状综述[J ]. 哲学研究,2009,(4):58-61

[6]Schmitz N,Hartkamp j,Kiuse G H, et al. The Symptom Check-List-90-R(SCL-90-R): A German validation study.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00(90):185-193

[7]王征宇.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海精神医学,1984(2):68-705

[8]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9]江光荣,柳峮峮,黎少游,段文婷.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J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86-591

[10]余志核,周敏. 不同人群的心理测查(CPI-RC)结果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480-482

[11]杨合俊,王海燕,努尔古丽·依米提汗,等. 查多民族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5):312-313

第6篇: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政策”护航

此次会议得到了郑州市委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届时,不仅有“10优味精”的新品,还有五星级经销商的现场经验分享,更有一线实战营销专家的市场前沿观点。同时,还特别邀请营养专家,全程解答味精和饮食、保健等方面的疑问。

餐桌革命

据悉,莲花10优味精,是莲花味精打造的新一代健康型味精,采用世界先进的微生物发酵和结晶技术,非转基因原料、无重金属残留,在传统味精基础上强势升级,从产品原料、工艺、口感方面精益求精,进行了多项改进,品质达“10优”标准,质量优于国家标准,更天然、更美味、更健康。

30年的风雨兼程,莲花股份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竞争优势,强化工艺标准,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发绿色健康、营养均衡的莲花新品种味精。为此,莲花股份创立了“10优品质”的安全标准,从选料到加工,从品控到服务,环环诚信,处处用心,只为缔造经得起考验的“国味莲花”!

创新之品

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向东表示:“莲花股份”将勇擎调味品行业“健康安全”的大旗,加快品牌建设,加强自主创新,以行业开拓者的使命感,领航味精行业的标准制定和产业升级,同时加强渠道建设,优化网络结构,提升品牌价值,最终让莲花进入千家万户,让消费者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到莲花产品的“10优”品质!

第7篇: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评价模式;构建

1 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状况

目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较少,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杨忠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包括 3 个一级指标:第一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包括领导组织和物质保障,这是工作的基础;第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过程,主要指内容和方法,这是工作的核心;第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即实效性,这是工作的关键。每个一级指标下再确定若干个二级指标。”。方双虎和姚本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工作标准、基本设施工作标准、队伍建设工作标准、课程教学工作标准、心理咨询工作标准、心理测评工作标准、科学研究工作标准、评估督导工作标准等。

总的来说,目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比较少,不仅缺乏理论基础。同时也没有实证研究,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在针对作者所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中所存在在问题提出的,不具备普遍性。在实际操作中,评价的出发点应该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促使其向好的方面发展。而在事实上更多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绩效进行评价,多以工作量以及奖金来衡量。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的理论方法

2.1 CIPP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亦称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要素构成了。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他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

运用CIPP评价模式来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能避免目前研究中基于泰勒的目标达成模式的弊端,能突出评价的发展,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提高了人们对评价活动的认可程度。有机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对CIPP模式进行改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在具体运用中以CIPP评价模式中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要素为一级指标。根据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以及目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遵循评价目标的合理性原则、评价视角的全面性原则、评价效果的客观性原则来制定二级指标。

2.2 第三方评价模式

内部评价方式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的评价方式。在一般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上,很多学校通过将学生评教、院系两级督导评价、同行评价、领导听课等形式制度化,从制度上保障教学评价的有序进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无法套用一般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所以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模式,第三方评价模式是指独立于学校及其部门之外的第三方的评价,也称外部评价。第三方评价模式,有专门第三方评价机构来执行。“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意见既非行政命令,也非学校自我感觉,而是事实求是、客观公正的状态和富有建设性的意义。”

3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评价指标的设想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评价指标的设想的说明:首先以CIPP评价模式的四个要素为基本框架,即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一级指标。其次以第三方评价模式为指导思想,由专门第三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构来执行,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最后根据具体指标的权重给予分数,可通过分数来判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具体指标及分数如下:

3.1 背景评价

(1)评价计划的制定:

计划内容具体详实

计划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2)组织架构:

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

有分管的校级领导

组织定期的教育技能培训

成立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小组

(3)规章制度:

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

学校制定有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量的计算的执行标准

3.2 输入评价

(1)人员编制: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人数与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相应的资质

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比例

(2)场地设施

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场所

心理辅导室软硬件设备齐全

(3)经费预算

学校每年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经费投入

经费使用情况符合预算

3.3 过程评价

(1)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室有固定工作时间及专职人员

建立问题学生心理档案并有保密管理措施

定期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并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

(2)心理课程

开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课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能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开设课程

能普及到全体学生

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3)全面渗透

学校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学科教学能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活动中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建立与家庭的联系

3.4 结果评价

(1)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有心理健康的知识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求助并得以解决

近三年来,学校无学生自杀、暴力事件

(2)教师专业水平成长

全校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教师参与新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

参考文献:

[1]梁次红.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6)

[2]梁次红.论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4)

[3]杨忠健.浅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9)

第8篇: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关键词】幼儿;健康心理;全面发展

前言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1 幼儿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最早提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概念的套用与“最佳状态”的难以把握使得该定义含糊不清。许多学者不满于此,尝试从其他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社会学家波姆( W, W,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日本学者松田岩男主张从环境适应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又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从教育心理学上讲,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特征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而“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与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与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与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对待未来的态度。

2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概述

2.1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 虽然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2.1.1 智力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智力低下的人不能产生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认知活动。

2.1.2 情绪健康. 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情绪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时而哭、时而笑,这并非情绪不健康。但如果幼儿每天的消极情绪太多,如过多地发脾气,经常哭闹或精神萎靡,不爱说笑,行为被动,则应被视为情绪不健康。

2.1.3 意志健康. 健康的意志一般表现为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持久的坚持性、明智的果断性、较强的自制力等。对于幼儿来讲,如果本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或完成的任务,却总让父母代做或帮助;遇到一点点困难,如扣不上扣子、系不上鞋带,就哭鼻子;当产生某种需要时,如想要某件玩具或想吃某种食物时,就急不可待,稍有怠慢就大发脾气;做事完全凭兴趣或受外界刺激支配,漫无目的,等等,则表明其意志不健康。

2.1.4 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幼儿具有注意不稳定、做事的坚持性差等年龄特点,这是正常表现。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某名幼儿过分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做事有头无尾等问题行为,则应及时予以矫正。

2.1.5 人际关系的适应. 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亦然。如果发现幼儿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这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应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2.1.6 反应适度. 人对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是正常的。如果幼儿表现为对刺激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冷漠,则是心理失常的表现。

这些都是描述性的、不可进行量化的评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发展标准、临床标准以及社会标准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作出判断。

2.2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独特性.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又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2.2.1 适度性. 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强调与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不同,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反应的适度性。显然幼儿在情绪、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不足,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幼儿在行为上反应过度或有过分表现,则应引起父母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根据反应适度标准,心理不健康主要与反应不适度有关。幼儿的不适度反应总体上看更多的是反应过度的问题。

2.2.2 发展性.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标准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分析幼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智力、情绪、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协调性还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青少年都要求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幼儿则只要求情绪健康、意志健康以及人际关系适应,更注重发展本身。另外,发展性的特点也表现为幼儿的部分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社会行为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3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3.1 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在朝代过程中,解剖和生理上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具有其它一切生物所没有的特征。人类共有的遗传素质是使儿童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由于遗传切缺陷造成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智力障碍往往难以克服。由此可见中,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3.2 家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所给予的影响是更多的,更大的。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具有率先性、随意性与随机性、亲情性、持久性、丰富性等特点,若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

3.3 托幼机构的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托幼机构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托幼机构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托幼机构对学习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学前儿童对教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不融洽、不协调,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3.4 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 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受幼儿理解、认识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幼儿时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

4 幼儿健康心理全面发展的对策分析

4.1 创设良好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教师创造的心理氛围。幼儿对教师的关注十分敏感,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要使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就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并以正面激励为主,尽可能避免消级的、带有谴责性的评价,以免对幼儿造成压力,使幼儿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良心理。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往往表现为顽皮、淘气、任性、不遵守集体规则等,有的幼儿由此被视为“多动症幼儿”“特殊儿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成人要通过“移情”理解儿童,即站在儿童的角度,将心比心地看待其思维和行为。教师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心理行为,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4.2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日常活动中. 幼儿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广泛的心理教育资源。我们要科学、合理、多渠道、多形式安排和组织日常活动;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日常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情境都成为教育契机,使幼儿在园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有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感知、探究、认识世界,丰富经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能力的培养和生存的本领。在生活管理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内容有机结合集体教育活动、环境与活动区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家园与社区等活动。这些多途径、多形式的活动互为补充,能使幼儿在情境化、生活化、游戏化、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探索发现、同伴合作,与环境互动中培养自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3 重视教师的榜样示范. 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尺度、行为标准。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模仿能力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幼儿的楷模,给幼儿以很好示范。教师通过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让他们进行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自觉地去学习教师的榜样行为,逐渐养成与榜样一致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同时,教师要注意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4.4 给幼儿以关爱. 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相信孩子是教师应有的信念,了解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尊重孩子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成人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育幼儿才有可能。幼儿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关爱,进而才能发展到关爱他人。而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教育中最珍贵的营养。教师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他们就会热爱教师、信任教师,与教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幼儿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的所思所想,步人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为伴,引领他们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4.5 提高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水平. 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同时。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全面认识幼儿素质教育的结构。明确幼儿素质教育提高的核心和根本是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就要普及和推进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教师应采用一些常见的心理干预技术。矫正和治疗幼儿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提高幼JL,L,理健康水平。如行为疗法中的代币制疗法、自我坚定训练、强化法、厌恶疗法等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

5 结束语

幼儿心理健康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虽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但只要教师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人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铺就绿色通道,就能促使每位幼儿都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灵,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8)

[2] 黄波,浅谈一年级的写字教学[J],小学时代(教师),2010(9)

[3] 文本英,捉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小学时代(教师),2010(3)

[4] 吴晓丹,幼儿心理健康及其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5] 谢昌林,初中数学"环节教学法[J],科学咨询,2010(8)

[6] 邹伟,引领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科学咨询,2010(8)

[7] 赵世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与实践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0(9)

[8] 管婧,浅谈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J],青年文学家2009(10)

[9] 张云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以吉林省地区部分幼儿园调查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2009(12)

[10] 张洁,浅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0(11)

[11] 吴菊华,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11(3)

第9篇:心理健康标准范文

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不同学派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观点和看法。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李蔚认为:健康的人并不被潜意识所控制和支配,健康的个体是在理性的和有意识的水平上活动,指引这些活动的力量是完全能够意识到的,并且也是可以控制的。而国内学者把心理健康视为“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状态,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与外部适应。”

纵观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对心理健康加以理解:(1)心理健康包括心理状态和心理调节能力。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某时或某段时间里自我感觉的心理好坏状态。心理调节能力是一个人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到适当水平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加以提高。(2)心理健康是个相对动态的概念,即心理健康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3)心理健康是分层次的,有的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可以分为严重病态、轻度失调、常态和很健康4个层次。从常态到心理很健康是一种趋势,即正常心理状态的人如何从正常的心理向更为健康的心理转化。(4)个体心理不健康只是其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不健康,并不是心理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健康。关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问题,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林金辉认为衡量硕士生心理素质水平时,一般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1)硕士生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否符合其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有元和谐的人际关系。(4)能否与社会和谐一致。(5)有没有完整的人格。总之,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既要考虑到生物一社会一心理模式所谈到的总体的标准,又要针对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有一些特定的标准。

2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医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Simon等¨对悉尼大学117名研究生调查表明,其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一般正常人群。Dyrbye等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在进校时与非医学专业同龄人心理状况相似,经过一学年学习后心理问题发生率从25%升至52%。国内研究表明医学研究生与正常人群相比有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文献报道,26.96%的医学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J。也有研究发现34.29%的医学研究生有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这些研究均表明医学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不容乐观,加强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3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研究

3.1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国外学者Nogueira.Mar-tins等对圣保罗联邦大学146名研究生调查发现女生在抑郁和其他情绪障碍方面的得分比男生高。国内学者认为,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女生差于男生,女研究生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得分均高于男性,表明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生差J。Simon等研究则表明男女在焦虑方面并没有差异。然而也有文献报道,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略优于男研究生¨。但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女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3.2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比较大多数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国外学者Nogueira.Martins等调查发现研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比研二、研三都要严重。国内学者则认为研一学生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得分均低于研二和研三。他们的排列顺序为研三总分>研二总分>研一总分。有关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3.3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有关。文献报道精神质、神经质与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与除躯体化外的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掩饰情况与SCL-90的各因子均有显著的负相关。王安辉等人在探讨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时发现,心理症状阳性的硕士生有较高的N分和P分,表明其情绪不稳定,有精神质的倾向;同时心理症状阳性的硕士生有较低的E分,表明其个性较内向。另有文献报道,个性特征忧虑、负性工作、学习、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是研究生心身症状的危险因素。这些研究均表明,良好的人格特征有利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格会影响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健全的人格又可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高又有利于完善其健全的人格。因此加强医学研究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其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