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技术教学常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教学常规

第1篇: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

关键词:教学策略;新课改;有效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一、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1.我国既然安排了信息技术课,就有它的作用,我国对它的教学也有相关的规定,2000年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突出的特点是:第一次提出了课程名称为信息技术;在其目标中,第一次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且强调了伦理问题,提出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要求。

2.第四次技术革命就是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的革命,这是从大处说。从小处说,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计算机正在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且不说机关单位都离不开计算机,超市、加油站、银行等等都离不开,计算机学好了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好处。

由以上两点就可以看出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是相当重要的,学校和学生都应该重视起来。当然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也有责任让他们改变这个课的看法,把课教好。

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培训,转变观念,提升素养。实现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业务素养,教育理论的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我们的阅览室和电子备课室是一起的,我们要求电子备课室网络必须畅通、保证老师顺畅地上网学习。我们学习特级教师的课例、经验做法等,老师们积极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两年学校每期都派出教师观摩特级教师的课,参加学习的老师总是满载而归,既收获了教学艺术和智慧,又收获了教育激情。学校及时组织他们进行汇报和上移植课,受训老师对名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有了更深的领悟和理解,也起到了一人受培众人受益的效果。现在学校老师绝大部分都啃读了一本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丛书。教师读书活动在我校的顺利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实现有效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严细实恒,确保教学高质量全面落实好教学常规,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在每学期期初的工作计划中,学校就把“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全程管理,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实现有效教学”作为工作重点。

3.组织教学常规学习,明确教学常规要求。我校对教学常规要求比较严格,不允许有迟到、早退,特别不允许放空课的现象,一开学,我对组内的老师就提出了一个要求,信息技术课虽然不是高考科目,但一样对学生来说是培训他们信息素养的重要阵地,教学常规一定要做到,并做好。

4.加强检查,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察小组,不定期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抽查,并对抽查的结果进行登记,和教师期末考核有直接关联。

三、开展了促进教师行为转化的教学研究,实现对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

第2篇: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体验快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的深入开展,作为渝东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我们也沐浴在改革的春风中。乘着改革的翅膀,作为黔江区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实践者,我们提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真正做信息技术活动小主人。向着这个目标,我们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色,从信息技术教室常规管理、多渠道开展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我们的一些实践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让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室常规管理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改革,必须从课堂常规管理入手。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室常规管理是教师包办一切:计算机坏了,教师维修;教学日志,教师填……作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践行者,我们打破了原来单纯由计算机教师管理的常规,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信息技术教室常规管理。

1.填写计算机教室使用日志

这项工作由每班的信息技术科代表负责,总体记录本班在本节信息技术课内师生的学习情况及机器设备的使用状况。

2.建立计算机档案

这项工作由每组组长负责,每节课学生离开计算机室前,组长要检查本小组机器设备,记载每台计算机每节课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

3.做好系统维护和设备保养工作

这项工作由计算机教师带领“设备管理能手”小组成员完成。小组成员由小学五、六年级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成,先由计算机教师进行必要的操作引导,再根据他们的特长分成几个操作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设备维护及保养工作。如,雨季和假期定时开机;上课时严控外来磁盘和光盘的使用;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和杀毒;重要文件和软件备份;简单的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及还原等。

吸纳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室管理,一方面减轻了计算机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作为主人翁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让学生多渠道参与活动,在成果中体验快乐

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实现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目标,必须多渠道开展活动,给学生创设实践操作、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创造,从自己的学习成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1.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多渠道展示兴趣活动成果

(1)组建兴趣活动小组。根据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活动要求,结合学生的爱好特长,我校开设了电脑绘画、电脑漫画、电子报刊、电脑动画、小小摄影师等兴趣活动小组。各小组成员的筛选,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我们还邀请学校领导参与,并根据他们的特长,聘请他们做不同兴趣活动小组的顾问。领导们的参与,让学生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更加增添了自信。

(2)多渠道展示活动成果。对于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成果,我们多渠道进行展示。(1)通过学校网站,不定期展示各小组开展兴趣活动的剪影及优秀作品;(2)在期末精心组织“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成果展”,分为纸质作品展区和电子作品展区,邀请电视台、报社、区教委相关人员、兴趣活动小组成员的家长等人员参加展评活动,这样可以扩大信息技术学科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可以进一步获得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支持。

2.组织竞赛活动,家长见证成果

我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信息技术应用竞赛,如“电脑制作竞赛”“绿色环保摄影作品展评”“‘打字高手’竞赛”等,给学生搭建展示特长的平台,也给家长搭建了解孩子的桥梁。如,在“‘打字高手’竞赛”中,在每个年级的最后决赛时,除了给学生评出一、二、三等奖外,我们还邀请参赛选手的家长参与,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与家长平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家长亲眼见证孩子的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进一步融洽了家长与孩子、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3.参与社会实践,拓展应用成果

第3篇: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

(一)演示型教学模式

对于演示型教学模式而言,其是基于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来演示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的一种模式,其可以实现教学实验演示、教学活动展示、教学内容展示等,其具体使用的软硬件要求不高,实现较为容易。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教材上很多涉及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内容,而中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部分内容,无法在思维里形成具体的图像来进行思考,在传统的书本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由老师的观点来代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不利于学生的对知识进行自我探究。因此,结合信息技术的利用,运用演示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把时间和空间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展示在多媒体平台上,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对知识进行了解,通过强烈的视觉感官能够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和演示型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演示型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运用多媒体平台来演示教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是以教师教学为主,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心人物也是以教师为主。而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学习为主,无论是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是对教材的学习都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学习的正确引导工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二是可以让学生通过长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实践,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使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面积能够得到拓展。

二、信息技术在中专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上述文段对信息技术在中专教学中的应用特点、优势和模式都有了一定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教学手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但是具体的应用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如下分析所示:

(一)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

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但凡是学科或者科学,都具有逻辑性和应用性,而这两种性质较为抽象概括,教师在传统的教学工作展开中,只能靠言语来进行描述,那么学生不一定能通过老师的描述对教学内容产生足够、正确的认知,这是学生个体成绩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那么,换言之,如果能够把学生自我理解困难的教学知识通过图像、声音或是视频等方式做具体展示,那么就简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思考,即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出的教学内容无法全部掌握,但是学生也能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框架性的认知,能避免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因此,具体化的知识展现,是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能力一种方式,能够加固学生的学习基础,使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方法的价值体现得到扩展。

(二)在师生中的应用价值体现

在教师整个队伍中,信息技术深入教学工作,无疑也给教学带来一种巨大的变革。以往教师在教学前要写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各种教学资料多不胜举,教师在办公或是授课的时候有很多教师将携带大量的书本资料,在授课中常常要在黑板上书写大量文字。而以往学生的课本、作业、计算器、字词典等学习工具也给学生造成很多学习负担,而信息技术的深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得到了减轻,学习的学习同样得到了减轻,目前很多学生查阅资料、书写作业、完成答卷等都由计算机完成,教师的教学方案制定、办公等工作也都由计算机完成。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模式终将变为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运用信息技术的产物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和教学任务,其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将得到空前高涨。

(三)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信息技术可以将图片、文本、影视、声音等各种人类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成分组织运用,这种方式的应用能打破物理理论教学中的抽象性,也可以把教学中的宗旨和目的融会贯通到信息技术制作出来的资料中,通过营造一个拥有视听的立体化环境,把教学中无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分析表现出来的东西展示出立体可见画面。传统的教学工具以书本为主,书本的局限性在于其表现知识的形式是由图文组成,缺乏动态、立体的表现。而作为中专教学而言,大多学校采用书本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书本的形式过于僵化、单一,使得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在工作的开展中也具有的相应的难度。比如建筑专业的课堂讲解,其书本讲解的方式是要对对力学的公式运用和理论分析,而这种力学的作用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形成的,再加之力学的作用对象过于宽广,在书本这种概括、抽象的描述上,学生无法有效掌握运用知识。因此相较于书本这种形式,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补缺书本无法完成的动态描述,可以让学生直接明了地观察理解力学现象产生的整个过程,通过有具体事物的描述,能进一步增进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物理产生探究的心理,只有通过探究和进一步的学习分析,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在社会的生活中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分析科学性现象。

(四)互补价值

就目前而言,在常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那么可以使信息教学和常规教学两者得到互补,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方式发现信息教学中的不足,也可以更多发现常规教学中的问题。例如在信息教学的课堂上,很多中专学校设有师生全部运用计算机的课程,在课堂的进行中,教师的监督作用由以往对学生神态的观察改变到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内容进行观察监督,这样的监督工作明显给教师带来了困难,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操作都有良好的监督,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做课程之外的无关事情,而且学生切换页面、关闭页面的时间很快,教师无法察觉的情况也大有存在。因此,由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及时发现信息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常规教学和信息教学的互补价值。

(五)利于学生的参与

第4篇: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

为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的信息学奥赛辅导质量,特做如下计划安排:

一、认真做好备、讲、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它虽不是主科,但却胜似主科。所以,本学期,我将认真做好备、讲、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的第一任务,也是首要任务。同时,在上好每节课的同时,精心备上几节有特色、有水平的精品备课,既提升自己的备课水平和素养,同时也为做课题做好准备。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别说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从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作为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继续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创新型的开发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做好学生的信息学奥赛辅导工作。

经过开学初的调查,我们在初一新生中发现了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将从这批学生中挑选一批尖子生,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同时,对原有的信息学奥赛小组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据结构和编程水平,为参加今年的noipXX打下基础。以往我校学生参赛的成绩不理想,今年我们将从兴趣爱好小组成员中挑选出几位特别突出的学生,从近三年的noip试题入手,利用上、下午的课间操和音、体、美、微课,按计划开展好培训工作,力争在这次竞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光。

第5篇: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9-0105-02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首先应是创新教学模型,在教学模型创新的基础上,依据所创新的教学模型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支撑教学的效果好于在常规教学条件下完成,信息技术才有可能给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才有可能实现深度的融合。

当前,化学教学中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如何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和创新教学手段,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突破的问题,为学生开辟一个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会思考,会创造”。下面笔者将结合课例,对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做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的学。在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的角色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能力,并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教师不能只把网络资源当成是备课寻找素材的来源,也不能仅把计算机、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当作教师粉笔、语言功能的延伸。教师应把信息技术逐渐转变成学生手中的笔和纸,最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一课中,笔者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预习环节,制作了手机APP――“合成氨”的网络教室,网络教室分为合成氨工业发展、科学史话、思考与交流、自主检测、轻松一刻五个模块,每个模块设置了评论、分享、收藏等功能。网络教室具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等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将APP下载到手机上,学生也乐于接受手机的学习方式,从而进行个性化学习,共享资源,并能够更省时间、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达成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互动。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求知兴趣

化学学科中技术类的内容在常规教学中往往很容易被教师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教学过程枯燥而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也难以调动。然而,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计算机、电子白板、教学辅助软件等向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还应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教师要引导学生视听结合,边看边想,使每位学生都成为信息的阅读者,同时,教师也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信息源,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和朋友。例如,在教授《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一课前,笔者带领一个兴趣小组走进本市合成氨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制作了微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并请参观的同学介绍交流,从而将空洞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支撑,突破教学重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学习的形成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中学阶段,化学概念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建构化学概念的意义,掌握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将其纳入到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中,从而形成新的化学认知结构,内化为习得的经验。在解决氨气的合成方法这一重点时,笔者进行了深刻反思,由于学生已经在高一学过实验室制法的内容,当时所采用的常规模式是投影实验装置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机械记忆相关知识,但这种教学模式效率不高,学生参与意识不强,难以灵活运用。为此,笔者使用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装置,制作了仿真实验室,引导学生上台动手组装仪器,将整个实验过程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其他学生还可以补充或者提出各种新思路。这样,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应用信息技术有效支撑,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从而能顺利突破教学重点。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成效

学习中,学生如果仅依靠教材是难以获取丰富的知识的。因此,笔者引导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资源的学习。例如,课前让学生分工研究,课上分组讨论“假如你是合成氨工厂的厂长,如何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利用互联网寻找各种信息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展开了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前进行针对性研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自己优化整理的资料。通过多媒体资料的展示,一方面增大了课容量,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综合分析及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计算机等多媒体应用的水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延伸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尽可能恰当地融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使学生从研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价值。笔者所创设的网络教室APP,能够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如根据学生不同需要布置个性化作业,请学生继续借助网络互助学习平台归纳总结学习内容、相互交流,以及写研究性报告、小论文等,这就使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延伸。

教学思考

第6篇: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备课;教学 ;复习测试 ;原则;说明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教育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教学的信息量小,无法跟上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与日俱增的信息量,仅靠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是不行的,信息技术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结合了信息技术的物理教学集声、文、图像于一体,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信息量不足、教学过程相对枯燥等缺点。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相结合,对于深化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信息技术在物理课程中的应用,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备课

传统的物理备课围绕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成文字,每年都重复,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而且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如今使用计算机备课,不仅快捷地实现教案的编辑修改,而且便于保存,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实现资源共享。

传统的备课以教科书、参考书为中心,教师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来完成,不但效率低,而且很多相关信息无法找到。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教学素材信息库,构建电子备课系统,为教师提供备课服务。还可以通过网络,在Internet上查阅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如在教学中使用幻灯片、录像片、物理学发展史、历史背景等材料,并且可以通过BBS、电子邮件与全国各名校教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获得解答,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

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

1.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显示工具,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容量。

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师的板书、板画、抄写例题的时间节省下来,让教学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讨论和思考的时间;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用语言难以表达的物理现象及规律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总之,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容量,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

2.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虚拟实验室,增强实验可见度,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由实验总结得出来的,实验时实验现象的可见度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现实实验环境下有些物理实验不容易控制,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可见度较差,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相关的课件让学生进行直观的观察,总结规律。如本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够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为此我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模拟实验,演示了物距从无穷远到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增强了实验的可见度,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从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通过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将难以观察、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让它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虚拟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在课堂上实现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3.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思维。

在一节课里,如果仅仅是教师使用了CAI课件,用CAI课件代替板书,代替演示实验,代替纸质试卷,只能算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电教化,即由以往的“人灌”变成了“机灌”。

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开展自主学习,不仅仅限于利用CAI课件这一种形式上,现在网上有大量的高质量并且是免费的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图片等),网上资源为物理课题探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教师和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教学实际,灵活使用计算机辅助,以达到物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4.信息技术可以高效地处理习题。

很多课后习题实践性很强,比较贴近生活。如飞机投弹问题,学生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讲解同样很吃力,而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则可轻松完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再如讲串并联电路问题时,根据电路实物图画电路图,学生普遍感到困难,教师讲解时,在黑板上反复的画图,反复的擦图,效率非常低,而使用计算机制作成课件,使电路从难以辨别的方式变成容易识别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电路的特点,降低了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网络环境下的课件还可以供学生反复练习使用。

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复习测试

复习测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复习时可以利用教师制作的网络型课件、可以利用网络上现成的课件、可以利用教师备课时搜集的有关资料、可以利用教师的电子教案等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建立试题信息库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阶段性测试时,可以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成符合要求的试卷;计算机还可以在组织测试、测试后学情分析等方面给教师以帮助,为提高测试水平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四、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则

1.以学生认知为中心原则。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地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一直以来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地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认知工具理论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导、扩展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理或计算装置。前者存在于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后者则是外部的,包括基于计算机的装置和环境;它们都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理想、最实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在物理课程的应用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知识构建的认知工具等,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2.以物理课程为主体的原则。课程的主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所以,必须充分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物理教学中去,支持物理的教与学;必须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第7篇: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逆向思维;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8-4269-02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比较突出的课程,只单纯使用固有的教学方法与思维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为了提升教学效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不同的教学领域,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大多数教师通常会采用顺向思维的思维方式,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去推断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但现代教育理论普遍认为逆向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思维,迎接创新思维的好方法,把逆向思维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改变常规的思维习惯,突破思维定势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该文将介绍两种逆向思维形式及其逆向思维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

1 逆向思维概述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按功能分为三种类型:转换型逆向思维法、反转型逆向思维法和缺点型逆向思维法。在此主要论述与教育应用比较密切的两种主要逆向型思维方式即反转型逆向思维与转换型逆向思维。

从事物的相反面去进行思索研究便是常说的反转型逆向思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事物的结构及其功能是我们常用来进行反向思维的三个方面。反转型逆向思维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即可逆性与反向性。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不断尝试利用逆向思维去解决问题,反转型逆向思维的可逆性特性需思考事物是可以从反面考虑的,可以从反面考虑的事物也就具备了可逆性的特征。反转型逆向思维的反向性又是指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寻求不到好的解决方法,就从事物的相反面进行考虑,反向性解决问题方向明确,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会创新思维,取得较大收获。

转换型逆向思维需要思索着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放开思维,不拘泥于单一且常规的教学方式,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种方式足够便捷且更加有效,能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转换型逆向思维不拘泥于平常的常规方式,转换型逆向思维在生活中应用面也相当广泛,教学中利用转换型逆向思维,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开辟新途径。[2]如在我们常见的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换一种思维形式,便能将问题很好的解决。如经典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能突破正常思维,将缸砸碎,救出了落水儿童,转换型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转换型逆向思维具有变通性与转换性的思维特点,这些特点在实际案例中应用都较广。

2 两种主要逆向思维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1 反转型逆向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是从事物的相反面去进行思索研究便是常说的反转型逆向思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事物的结构及其功能是我们常用来进行反向思维的三个方面。反转型逆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且该思维方式涵盖内容丰富,既有功能性逆向思维、因果性逆向思维,还有结构性逆向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中,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反转型逆向思维思考解决问题,往往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整合教学活动时,需要综合运用逆转思维方式、逆转学习方式以及逆转教学方式。在教学体系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思维方式是一个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利用逆向思维去发散思考、创新思维。

当教师反向思考时,要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软件等,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思考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想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对知识的感悟程度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之中可以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创作激情得到激发。最后,在学习方式上,教师也需利用反转型逆向思维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断学习新知、反思自身的缺陷。

2.2 转换型逆向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转换型逆向思维需要思索着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放开思维,不拘泥于单一且常规的教学方式,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了更好的将转换型逆向思维方式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必须要转换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师需不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扩充自己的思维空间,教师需不断在自己的脑中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理性认识应用于教学实践,去解决现实中面临的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用整体思维统一考虑,由单一思维向整体、完善的思维去思考。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且艰难的过程,教师需要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能够对一些信息进行选择、判断以及重组。例如,很多教师认为学习就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教师留大量的课后作业给学生,这是一种常见思维,但是规避正常思维,教师需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留下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不断增强主体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以积极的态度与灵活的思维方式去领悟知识、去感受知识。

教育大环境不断发生改变,教师不应单纯的将教育当成是传播知识的方式,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去发现、探索、不断养成新的求知欲望。

3 教学案例分析

3.1 反转型逆向思维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案例分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反转型逆向思维教学,最普遍的形式为反转教学顺序,先予以展示关键点。如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御,本课程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认识防火墙的作用,学会计算机的加密以及解密的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反转型逆向思维教学,反转教学顺序,让学生首先去明白计算机病毒侵入电脑后对电脑的危害,利用图片多视频展示,让学生从总体处把握,不断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重视度及其对病毒的防范意识,接着教师再去讲解其它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再如,学生在学习网页制作课程沓,教师遵从反转型逆向思维的思想,首先在课前将已经制作好的网页添加超链接,先给学生展示制作好的内容,让学生对网页制作增添兴趣与充满好奇心,这样会提高整个课堂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效率,使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水平获得提升。

3.2 转换型逆向思维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分析

利用转换型逆向思维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不少,例如在进行域名的管理及了解重要管理机构的相关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转换位置,让学生成为参与体验的主体,同时成为学习的中心,具体可以让学生直接自行申请一些域名,并且掌握域名申请以及使用办法。再如,在教师进行硬件介绍时,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介绍形式,改变介绍次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对硬件的功效及作用有个全面的了解。又如,在进行网站设计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本来这段内容的知识体系是独立、分散的,但如果能让学生从版面设计、风格感受、栏目设置等方面构筑一个整体的知识领域,学生便能较快的接受新知识。在此,教师利用转换型逆向思维的思想,使学生对整体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3 逆向思维教学应用的小结与思考

本文从逆向思维的两种形式进行介绍,分别阐述了反转型逆向思维与转换型逆向思维两种思维模式,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例举和分析。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上,采用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让整个教学效果更加丰富有效。教师注重反转型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提高整体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增加教学的灵活生动性,使整个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利用反转型逆向思维,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与兴趣。对于反转性思维,教师带领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不断转换思维方式,解决常见问题,寻求合适的解决方式,便能最后促成学生思维形式的转变,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

最后,教师可结合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去全面的思考问题,以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陈文种.浅谈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实施的策略[J].中小学电教,2009(5):17.

第8篇: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

为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的信息学奥赛辅导质量,特做如下计划安排:

一、认真做好备、讲、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它虽不是主科,但却胜似主科。所以,本学期,我将认真做好备、讲、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的第一任务,也是首要任务。同时,在上好每节课的同时,精心备上几节有特色、有水平的精品备课,既提升自己的备课水平和素养,同时也为做课题做好准备。

本学期初三的信息技术课主要是以下内容:

第一章 数字化声音

第1节数字化声音播放

第2节数字化声音录制

第3节数字化声音编辑

第二章 数字化视频

第1节数字化视频播放

第2节数字化视频编辑

第3节视频的拍摄与采集

第三章电脑动画初步

第1节走进缤纷的电脑动画世界

第2节逐帧动画

第3节我来当大师——形状补间

第4节我来当大师——动作补间

第5节我来当大师——引导线动画

第四章电脑动画精彩实例

第1节精彩banner

第2节创作片头

第3节音乐贺卡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别说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从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作为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继续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创新型的开发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做好学生的信息学奥赛辅导工作。经过开学初的调查,我们在初一新生中发现了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将从这批学生中挑选一批尖子生,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同时,对原有的信息学奥赛小组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据结构和编程水平,为参加今年的noip2012打下基础。以往我校学生参赛的成绩不理想,今年我们将从兴趣爱好小组成员中挑选出几位特别突出的学生,从近三年的noip试题入手,利用上、下午的课间操和音、体、美、微课,按计划开展好培训工作,力争在这次竞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光。

第9篇: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易用给教育学带来生机和繁荣。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人机对话的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需,作为教师掌握教育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渐渐的成为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同时也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形成之一。

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像具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枯燥的课堂说教变成直观生动的演示,将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尤其是使完成教学难点更省力、更有效,而且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教学效果。与体育教学相比,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已经比较广泛的采用信息化辅助教学,但有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教学的灵丹妙药,认为一堂好的讲课关系在于课件,这种看法是十分片面的,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弊端。体育教学因其学科的特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还不够广泛,但在其他学科中使用时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体育教学中,有时甚至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一、运用及分析

现代教学越来越重视和追求教学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同意和协调发展。就这些而言,多媒体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实施启发式教学。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培养不够: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这使得培养的学生思维上属再现型,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出问题并应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大信息量,打破因信息狭窄而形成的思维瓶颈。传统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在承载和传递信息数量和质量方面,比起多媒体技术,已明显不足。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讲授效率高,课堂信息量大。据观察,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大约能提高25%的效率。传统教学在课堂上能做的演示实验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只能口头讲述一些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力极强,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于一身,具有只能力、数字化的功能,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甚至可以显示一些不易看清楚的技术动作。很多重要的信息和精彩的图片及音像资料都可以及时编入电子教案,引进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课堂气氛更活跃。

例如:本人在《足球规则简介》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曾做过比较。有两个班采用常规口授加板书的形式,另外的班级则采用幻灯片结合视频剪辑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结果采用常规教学的班级各种图示、规则只需要鼠标轻轻一点,可以有充裕的时间与学生胡动讨论。在期末进行的《足球规则简介》笔试中发现两种不同方法教学的班级成绩差别并不大,然而在临场比赛担任小裁判方面则显示出明显的差距。究其原因本人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班级课堂上就有通过观看比赛录象担任裁判的练习,而且老师还通过慢镜头讲解分析,与规则联系密切,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传统教学法仅仅依靠老师在讲台上比划,学生获得的直观感受较少,虽然效果要差许多,以至于临场使用顾此失彼。

3、多媒体教学虽然和传统教学相比有着不少优势,但是,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中,还需要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来决定取舍。

例如:本人在“篮球训练之跳投”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也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一种采用常规的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然后集中讲评等方法,另一种采用多媒体教学,先观看精彩的“篮球训练之跳投”片段,然后慢镜头讲解投篮动作,师生共同分析技术特点等。学生兴趣倒是很高,动作要领基本都能表述,然而练习效果却不怎么样,给人以“纸上谈兵”的感觉,教学时间还多了一个课时。反之常规教学的效果要好许多,不仅能讲,还能做。究其原因本人认为该内容宜边讲、边练、边体会,脱离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

二、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只有明确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进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时代。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⒈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多媒体,不要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不要一味地追赶时髦,应该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教学手段有机配合,“和平共处”,像辅相成,这样才能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正如人们所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听得明白,看得清楚,做时才理解。因此无论多媒体的演示多精彩,蚕毕竟只是看和听,学生没有动手去做,就谈不上理解得有多深了。所以,利用了多媒体演示,还更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⒉多媒体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如能够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在教学中模拟一些不易观察的、快速的、比较抽象的知识或技术动作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并不等于教学最优化,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教学共组,教书才是驾驭媒体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何种媒体手段,以及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时间量,该用则用,不需要用就坚决不用。针对体育教学而言,一般情况是,多媒体技术应着重运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如各种规则介绍、健廉知识、体育欣赏以及部分技术动作复杂不易看清或师范讲解困难的教学内容,而对那些比较感性,难度不大的内容,边师范边讲解更能主观体现的教学内容,比如大多数的技术练习、素质练习等,更适宜让学生通过观察师范、协同配合、组织练习来领会,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只有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进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时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