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题材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本毕业论文由lunwen.1kejian.com整理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学中应不断扩展新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笔者认为应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培养、塑造、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构建优化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新的教学模式。下面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粗浅地谈一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情景,参与体验
构建创设情境,参与体验教学模式,是以引导学生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参与”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体验”是指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产生主动的直接的亲身的感悟、体会和反映。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形式,与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形式整合,师生共同创设一个与音乐作品相符合的情景。提倡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给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境。
例如: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乐曲所表现的江南水乡,夕阳西下,渔舟满载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通过多媒体创设出夕阳下湖面波光粼粼,渔夫架舟归来,两岸垂柳轻拂,渔歌互答,若远若近,此起彼伏的动人美景。这愉快的歌声、迷人的景象,使学生有种未听曲调先有情的感受。这时候再仔细欣赏古筝多种技巧(如上下滑音、揉弦、花指等)演奏出的《渔舟唱晚》,同学们就有身临其境之感,很容易体会到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画面,并得到美的感受。
再如:欣赏作曲家斯美塔娜(BedoiehSmetana,1824—1584捷克作曲家)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时,可以创设一种美的情景:伴随“引子”那似山泉潺潺而流的美妙音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两股小溪,绕过森林,汇成沃尔塔瓦河。同时深情朗诵: “它穿过庄稼地,饱览丰盛的收获。在它两岸旁边,传出了村庄里婚礼的欢乐声。月光下……”此情此景深深感动了学生,于是有的学生主动到黑板前,补画上了鲜花、草地、小鸟等,由此汇成了一幅碧水、青山、森林、村庄、绿地、鲜花组合的画面,让视觉、听觉共同拨动着学生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完全陶醉在乐曲所蕴涵的美妙意境之中,并促进其很快理解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收到了由感官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问题,深入探究
古代教育家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设置疑难,以疑启思,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对音乐作品经过初听的简单体验后,教师随即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比较,设置问题并进行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和自我领悟。比较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展开讨论。例如:《摇篮曲》一课的教学,学生在欣赏完两首《摇篮曲》:一首由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作曲,一首是东北民歌之后,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首摇篮曲的异同,学生们发现:两首摇篮曲的共性是结构简洁,短小抒情,速度徐缓,曲调优美静谧,旋律平稳流畅,但由于调式不同,音乐风格也就截然不同。接着,请同学们欣赏钢琴独奏《摇篮曲》(贺绿汀曲),边欣赏边思考摇篮曲作为一种器乐体载和歌曲有什么不同?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器乐演奏的摇篮曲,音域比声乐曲宽,结构比声乐曲大。通过对上述同一题材,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作品的分析比较,最后请学生们总结中外摇篮曲的不同点,把整堂课推向了,学生们思维异常活跃,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这一环节,很好地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本毕业论文由lunwen.1kejian.com整理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设疑摆惑要难易适度,生动有趣,要有画龙点睛之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把自己置于积极的位置去思考、去探索。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引向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中,使其敢想敢说,敢创新。
三、情感体验,实践创造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的艺术,实际上是情感的感染力。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人音乐,则必须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来感知音乐,通过对音乐的各种形式的情感体验,逐步使学生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段。
【关键词】音乐 美学 欣赏 心理
一、音响感知是音乐欣赏的基础
音乐感知作为欣赏的一种心理因素,欣赏音乐时,首先要对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也就是对音乐音响的感受力。然后通过听觉达到对音乐音响极其结构形式的总体感受力。它包括对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等几个方面。最后,达到以上两项音响感知的基础上。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例如:美国现代着名作曲家格罗菲创作的《大峡谷》组曲之三《羊肠小道》,乐曲一开始由乐队演奏出一个滑音,通过声音的象征手段表现驴叫声,以非常形象而刺激性的声音作为第一部分开始的引子,富于个性的音乐语言一下把听者的注意力强烈地吸引过去……,当然乐曲绝不仅是刺激性音响吸引听者,接着音乐进入第一部分,由双簧管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奏出了具有爵士风格的曲调,给人有一种滑稽而轻松的感觉。然后由圆号奏出一段带有几分悠闲和自信、充满美国西部音乐风格的主题。优美动听及节奏灵活多变的旋律愉悦人的听觉感官,以至欣赏者能从这悦耳动听的音乐音响和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中感知,并从中获得。而且它不仅能使听者对音乐有较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还能产生表现与激发感情体验的动力。因此,音乐感知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
二、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从心理学上讲,这种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要求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欣赏一首乐曲,它所表现的或快乐或悲哀或愤怒的情感,凭借感性认识而自然产生一种直觉经验,这是初步的体验。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这是一首感情细腻、深沉、充满着悲凉的乐曲。就连外国的着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完此曲后会泪流满面地说:“此音乐应跪下听”。《二泉映月》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从乐曲一开始引出的一句短短的引子:
如同一声无限感慨的叹息,划破长空!如此伤感而凄凉,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我们能感受到“从头便是断肠声”用这古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接着又奏出一段深沉、悲凉、激动的主题音乐……。听者无不感受到乐曲凄凉、悲愤、痛苦的情感。以至使欣赏者的感情与音乐中的感情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引导欣赏者在理解音乐内涵、艺术意境的基础上,去感受旋律走向的起伏,节奏组合的变化、速度、力度的对比,从而进一步体验乐曲的情感内涵。同时还对音乐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题材形式的表现特征等方面,都应进行了解和研究,以求得对乐曲情感内涵的真切把握。此外,还要与欣赏者自身的生活体验及情感要求密切结合,这是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重要特征。
:应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三、由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唤起对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和联想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而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或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是再现已有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感情体验支配着想象活动,想象愈活跃,联想就愈强烈。由于音乐自身表现手段的局限性,无法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和作者的思想观念直接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补充和丰富音乐所不能直接表达出来的东西。另外,欣赏者还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把作曲家对客观世界描绘出来的声音形象转化为客观的形象和联想。
例如,我国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优美、古朴、典雅、抒情感人的乐曲,乐曲十段都采用了富于诗意的小标题,描绘春江花月夜的迷人的景色。乐曲的第一段“江楼钟鼓”,用琵琶模拟鼓声,而萧和筝奏出精致和精巧的波音,犹如春风吹拂下的水面碧波荡漾,又好似听到远方传来钟声的回响。音乐主题抒情优美、委婉动听,给人一种古色古香、典雅愉悦的美感,又如同夕阳西下漫步欣赏着一幅山水画,它让听者浮想联翩而产生丰富的想象,仿佛置身于这月色朦胧、诗情画意的春江花月夜迷人的景色之中,让人留连忘返……,给人一种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因此,想象和联想在音乐欣赏中,是不可缺的,它有助于欣赏者更具体、更形象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艺术,它又是把音乐和现实社会联系起来的中介环节,而通过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想象和联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提高欣赏者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同时也有助于音乐社会功能的发挥。
四、理解认识是由初级的感性阶段进入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高级阶段
理解认识,是运用理性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的心理活动。音乐欣赏所获得的美感,不仅是感官的,更主要是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在音乐欣赏中,由于音乐作品的体裁、种类的不同,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声乐作品,歌词能比较明确具体地表现作品的内容,欣赏作品的理性认识就比较直接和明显。相对而言,器乐音乐欣赏中的理解认识就较为复杂些,无论是对标题音乐或非标题音乐的欣赏,首先要对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创作意图和乐曲本身的感情内容及社会意义的认识。如:欣赏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专制统治下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之情。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欣赏此曲曾说过,通过这一作品使他“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因此欣赏者要对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黑暗现实、对柴可夫斯基及向往自由的俄国知识分子当时苦闷、彷徨的精神状态和俄国人民的苦难生活有所了解。要更深刻地体验作品的感情内涵极其社会意义,这样才能让欣赏者达到应有的感情深度和进一步理解乐曲的社会意义。其次还要对音乐形式,主要是对音乐音响的艺术组合,极其结构的了解认识。如乐理、和声、配器、曲式等音乐技术理论的掌握。因此欣赏一部音乐作品,要真正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指引下,达到更深刻、更高级的阶段。
综上所述,在音乐欣赏中只有把音乐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心理要素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完美境界。因此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当中,如何更好地运用音乐美学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需要继续对音乐美学更多的学习和研究。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音乐美学修养及音乐审美感受,还能促使自身的知识结构与音乐技能得到协调发展,从而使之更适应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美)哈佛音乐辞典.
温杰珊 郑倩茹 刘艳花
内容摘要:主观性、自由性、封闭性、保守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和可转移性是音乐审美趣味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不是简单的感觉和单1的情感因素构成,而是1个复杂的心理系统运作后的产物。时代、民族、阶级和群体的差异,使这种社会条件背景的不同构成了音乐审美趣味的不同。人类的1切审美活动,总是在1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本文主要是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看待这1问题,从不同的生存环境、时代背景,不同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背景等角度,分析人的审美活动,以及因而形成的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念和不同的审美趣味。
关键字:审美趣味、时代、民族、阶级、群体、差异
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从音乐审美受众者的角度来讲,听众是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的最终归宿,在进行音乐鉴赏的同时,必然有1个重要的审美心理概念对他进行支配,这便是音乐审美趣味。换言之,音乐受众对不同音乐的选择,往往来自他们对不同音乐艺术的偏爱。若没有这种偏爱,就不会有对音乐艺术的忘我投入,更不可能进入到兴味盎然的音乐审美活动中去。
音乐审美趣味特点的生成结构是作为1种经过长期的审美体验、感知并带有强烈个性嗜好特点的音乐审美趣味,我们认为,它绝不是由浅显的感觉和单1的情感因素构成的,而是由1个庞大而完整的结构系统支配着它,不同的社会条件背景和社会心理对音乐审美趣味的差异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审美差异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时代性差异:
历史、时代、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而每1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各个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也大不1样。这就给人们的音乐审美经验和音乐审美趣味划上了时代的烙印,并赋予它们时代的特色。例如:中世纪的欧洲,由于政治生活受到基督教的统治和影响,1切文化、艺术、教育都纳入教会的统摄之下,教会也就成为文化艺术的中心。在音乐上,宗教音乐占据了统治地位,而世俗民间音乐则受到排斥。经院哲学家们认为,“被人声感动是自然的,而被乐器感动是不道德的。”在他们看来,民间乐器与异教是有关联的,被认为是魔鬼的工具。因此,基督教会提倡用纯人声净化会众并举行仪式,竭力反对在礼拜仪式中使用乐器。在这样1种宗教社会的心理作用和影响下, 作曲家的创作仅限于宗教声乐体裁上,而人们的音乐审美趣味也自然地被限制在这单1的宗教音乐形式内。到了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时期,随着人文主义精神和理性主义的兴起,世俗音乐和器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和作用下,人们的音乐审美趣味又转向了歌剧和器乐领域。到了古典主义时期,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狂飙突进思潮的影响,作曲家的创作又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而转入到宫廷和世俗领域,创作情趣上更倾向于器乐体裁。
这1切都说明,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并通过社会心理对作曲家的审美情趣与创作思绪产生影响,使得不同时代的作曲家倾心于不同音乐体裁的创作。同时,也培育出了不同时代听众的审美趣味。例如: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热衷于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纯音乐的创作;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则倾心于艺术歌曲和钢琴特性小品等领域。可以说,由于同1时代的听众与作曲家受到同样的社会心理的影响,也就培育出了相同音乐体载的音乐审美趣味。这样,社会心理既为主体创造了对象,又为对象创造了主体。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某1时代在产生了某1音乐体裁的大批作曲家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大量该体裁的听众群体的这1现象。
2. 民族性差异:
民族作为1个社会文化实体,它往往以地理生态、民俗习惯、语言传统为社会心理媒介,深刻地影响着该民族群体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我们认为,民族与音乐文化有着10分密切的关系。音乐作为各民族文化中的1个艺术门类,它是民族心态在音乐艺术中的体现。1般说来,每1个民族都有区别于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正是这些不同之处,才构成了各民族音乐艺术的不同特点,从而也培植了各民族的不同的音乐审美趣味。例如,从音乐体系上看,中国人喜爱听5声音阶的旋律,日本人爱听民谣调式和琉球音阶的曲调,而欧洲人则喜欢听大、小音阶和教会调式的旋律。从体裁上看,汉民族爱听山歌、小曲,藏族和蒙古族爱听牧歌和长调,回族、土族则对花儿有兴趣。再从乐器上看,中国人偏爱使用琴类和弓弦类乐器,日本人偏向于筝和尺8,阿拉伯人则爱听拉巴卜(Rabab),朝鲜人则对玄琴和伽倻琴感兴趣等等。
可以说人类1切审美活动总是渗透着民族精神,体现出民族特色的。由于不同民族的地理生态、人文背景、宗教信仰的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音乐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有的偏质朴(中国),有的偏抒情(意大利),有的偏华丽(法国),而有的则偏厚重(德国)等。正是由于各民族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会心理才构成了各民族音乐审美趣味的差异。
3. 阶级性差异:
在阶级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处于1定的阶级地位之中,属于1定的阶级、阶层、集团。而不同的阶级地位和不同的阶层社会生活,往往构成了个体之间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因此,1个人的阶级地位和政治信仰会直接影响他对音乐作品的评价、喜好和反应。尤其是在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政治倾向上,听众的反应与评价更是主要以阶级、阶层、集团来划分的。因为,音乐艺术作为1定时代、1种意识形态和1定社会审美心理结构的对应物,在阶级社会中,最鲜明的就是显示出其阶级性。例如:我国古代历史上形成的雅、郑之音的争辩。封建统治阶级把维护、歌颂其统治地位和思想的雅乐称之为礼乐,而把反映广大群众生活和愿望的郑音斥之为声,但平民百姓却把郑声视为自己的心声而歌之。这就是因为阶级地位的不同所导致的趣味差异。
4. 群体性差异:
所谓群体是“通过1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由于群体是1种现实存在的、聚集在1起的1群人,往往生活在1个相似或相近的环境中。因此,他们有着共同的需求或相近的情趣,而这种需求和情趣总是与他们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群体由于不同的职业、年龄和不同的性别差异,往往容易形成他们不同的实践经验、不同的情感经历、不同的心理结构和不同的价值倾向。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审美视野、审美心理、审美需求以及影响到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反应和评价。因此,每当聆听到反映与自己职业生活相近的音乐作品时,往往容易缩短他们与音乐作品的心理距离,激起他们对作品的认同感,从而与作品产生共鸣。而不同职业的群体往往又有着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特点。比如军人崇尚坚毅、勇敢、视死如归;知识分子则倡导博学、善思、勇于创新。他们在选择、评价音乐作品时,往往倾注和指向于音乐作品的题材和风格。例如:歌颂、赞美军人的相关音乐题材内容的音乐作品,1定会赢得军人的赞赏。而抒情、深邃并带有哲学意味的音乐风格作品又倍受知识分子的喜爱。
另外,以年龄划分的听众群体。由于年龄的不同,必然导致社会经验多寡的不同,以及生理、心理发育的不同阶段所造成的情绪特点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而这些不同会在不同年龄的人们的审美需求上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并由此造成不同年龄段的听众在审美情趣、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上的不1致。青少年的心理情感特点是重理想、好幻想、感情充沛并富有浪漫色彩。因此,抒情通俗歌曲、甜歌、劲歌,倍受他们的青睐。而成人的心态则较为现实,因此,歌剧、戏剧性音乐作品和纯器乐音乐更为他们所喜爱。这是由于音乐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加大,而驱使他们需要相应深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相应理性因素的介入造成的。
综上所述,音乐审美趣味作为1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为审美主体所处的社会背景条件所决定的。不同的时代、民族,不同的阶级、群体之所以会有不同的音乐审美趣味,根本上取决于它们的不同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我们认为,音乐审美趣味和人的整个审美意识都不是孤立地产生的,它是与复杂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思想发展的过程密切联系在1起的,并且由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环境作用支配下的社会心理所决定的。所以,音乐审美趣味虽然是通过个人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个人的审美经验和音乐趣味实质上都不能脱离1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心理的制约。反过来,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群体的音乐审美趣味又正是通过个人的审美偏爱表现出来,并渗透在个人的审美经验中,从而又使个人审美经验在1定程度上反映出审美趣味的时代、民族、阶级、群体的差异。总之,在听众的审美意识中,社会心理现象的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音乐审美趣味,而人们的音乐审美趣味也时时刻刻影响着他们对美妙音乐的选择。
[1]列·斯托洛维奇. 审美价值的本质[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列夫·托尔斯泰. 艺术论[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普列汉诺夫. 论艺术 [M] . 北京:3联书店,1963.
关键词:主观处理;因心造境;色彩的情感化肌理的制作
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导致绘画的产生,在艺术创作中主观因素显得很重要,主观个性倾向取决了对客观物象的关注点,主观决定了历史经验的学习、索取,客观追求导致了新的经验。客观自然对于人类文明是无限性的,人们正是在对大自然的探索中发展了人类的自身文明。中国画强调天人合一,关照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中国画来自于自然物象,而又非其翻版,它是客观物象与画家主观意识相结合的再生物。
随着文明的进行,思想观点的更新,艺术题材和表现形式的拓展,审美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在现代的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中,主观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创作中,自然形象通过主观的提炼和概括,或夸张或写实,并进行构图的组织安排,运用情绪化的色彩,赋予作品以品格,传达出作画家的主观情绪和思想,是画家的“心造”之境,是理性与热情的统一。
创作一幅作品,首先要“立意”,“意”是指一种主题设想,是作画者对描写的对象经过观察、体验之后,以主观的情感和思想赋予作品以品格,并通过艺术的主观处理来传达。“意在笔先”,而后才有“形”,才有构图、笔墨、色彩等。“意”源于自然、现实之中,成于作画者心灵感悟之后,创作不是生活素材的简单拼凑,而是在“意”的指导下对大千世界各种现象进行选择、提炼和概括。一幅画有无意境,是决定绘画成败的根本。
现代工笔花鸟画相对于传统的工笔花鸟画,在题材上更为广泛,内容上更为丰富,在构图上,更为饱满并呈现复杂化。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中负空间多处理为大面积的留白,工笔花鸟画发展到现今,负空间的处理愈来愈得到重视,一幅绘画作品中,负空间无论是在表现主题思想方面,还是在形式美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具有补充说明主题内容,规定事物发生的环境,丰富画面内涵的作用,也是组成画面框架结构,形成画面走势、走向、旋律的重要环节。负空间是主题内容的大环境,在处理上,对主体内容有用的素材就选取,与主体无关的素材不要照搬到画面中,切勿繁琐、堆砌,而淡化主题。
在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过程中,构图的好坏反映了作画者思想水平的高下。在进行创作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所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炼、概括、组织和安排。在构图中,要考虑部分与部分、主与次、宾与主、疏与密、大与小、虚与实、前与后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构图中,要宾主有别、大小相称、多少适量、轻重得宜、有疏有密,有虚有实,各部分既对立又统一。主要部分与次要部分要分明,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清就没有统一性,主要和次要不分就会导致画面没有重心点。所以构图时,必须精细考虑,该割舍的地方大胆割舍,该添加的地方果断添加,该夸张的地方尽量夸张,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按照美的基本原则组成一个艺术整体。
中国工笔画的色彩运用有着独特的规律和方法,有别于西方绘画的色彩规律,色彩运用是主观的、感性的;西方绘画的色彩运用是客观的、理性的;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的设色排除了自然光源的约束,一般强调的是物象的固有色,即随类赋彩。当代的工笔花鸟画用色主观性较强,大多带有主观的感彩,色调的安排是作画者情感的体现。色彩本身带有强烈的感情因素,不同的色彩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如红色代表热烈、喜庆;蓝色代表安静、清幽;黄色代表富贵等等。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情感化的色彩运用,改变物象的固有颜色,以适应感情的需要,借色抒情,以意赋色使画面产生韵律、均衡、舒适、和谐的美感。
现在工笔画鸟画为了适应时代的审美要求,大量地借鉴和吸收其他表现形式和手法来丰富自己的形式语言。为了丰富画面和突出画面主体和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肌理效果。如通过揉纸刷色可使画面呈现细碎的纹理,在画上撒盐使画面特殊的肌理效果,用茶在纸上反复渲染可达到做旧效果,用砂纸摩擦,在纸张下面垫以木板、水泥墙、布料、直线硬板等均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但并不是每一个画面都可以做肌理,也不是每种肌理都适合与各种画面,要根据画面效果而定。
在当代中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过程中有着对传统的借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着太多优秀的技法和思想需要我们学习,但对现实中的生活和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不同,和新技法的尝试,又使得新的作品与传统拉开距离。
好的艺术作品都有着一个共性,都能给人带来精神的触动,正如好的音乐可以触动人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学画当先修身”,要创作好的作品,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审美眼光,自内而外的提高创作水准。在生活中丰富自己的阅历,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品格。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长期实践,才能做到熟能生巧,以不变应万变。(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艺术学院)
其实,从百多年前中国人将加州沿岸的港口城市San Francisco翻译成“旧金山”起,美国便是不少中国人淘金的热土。二十年前那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则恰恰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出国热,擘画了一幅旅美华人的众生相。作为那部经典电视剧的原著作者,曹桂林说电视剧中王起明的形象就是他自己――他1947年生于北京,小学毕业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在中央广播艺术团任演奏员,1982年初偕同妻子赴美国,同年底在纽约创建了公司,设计和生产高档针织时装,任公司总裁……看看他的履历,活脱就是一个潇洒不羁又或是放浪形骸的王起明。彼时,对于这一决定性演员的选择,导演郑晓龙力排众议启用了姜文,“这是个知识分子形象,本来想让《围城》里塑造方鸿渐的陈道明出演,但是老曹和我都喜欢姜文,喜欢他身上那股北京大爷的劲儿。”
中国人都喜欢故事有个大团圆的结局,也喜欢让一个好故事继续编下去。但曹桂林自言不是肥皂剧,“这里面每一个字都是从我心底里蹦出来的,手不热,我不会动笔。”其实,写“王起明回北京”的主意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了,曹桂林尝试了一下但没有继续。而几年前,一个朋友突然去世,让他非常难过,“我是非得到难受了才写字呢”,于是他着手创作新作《纽约人在北京》。曹桂林说:“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赶上了。三十年的大浪给我一顿摔,一下海里了,一下岸边了,稍微适应东边了就不适应西边了,稍微适应西边了就不适应东边了……”
2014年8月27日晚,二十年“纽约-北京”双城记――《北京人在纽约》《纽约人在北京》出版沙龙暨签售会在京举行,《北京人在纽约》、《纽约人在北京》原著作者曹桂林,著名导演、编剧郑晓龙,演员王姬三人再次聚首,而本刊总编辑余韶文也是当年的“跟组记者”,担纲了现场嘉宾主持这一角色,共话从北京到纽约再到北京的这档子事儿。
Y=余韶文(嘉宾主持)C=曹桂林ZH=郑晓龙
Y:今年特别奇怪,有很多20年的纪念。我想起第一次见到曹桂林先生在彩虹宾馆,那个时候北京和纽约的差距非常大,中国人大概一个月挣500块钱,兑换完也就是50美元。现在普通北京人一个月怎么也得挣到1000美元。那时的美国很难去,也很难了解。现在曹先生又回来了,变成了纽约人在北京了,这个创作也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家的变化和关系。
C:早在2001年的时候,姜文秘书就说:写一个王起明回北京吧。我心想这么多年了大家谁还知道王起明是谁啊?但哥们提议我就写写试试,后来晓龙看过觉得不行。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作家,也没指着写字吃饭,非得到难受了我才写字呢,平时就好玩。真正让我受触动的是我北京一哥们的去世。他拿了博士,是一位终身教授,我们都住在一个小社区里,从外表看来事业有成,但他是为省钱省死的。他在头天11点半的时候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找了一个航线去夏威夷。第二天早上五点我就接到纽约警察局的电话,他们发现最后一个电话是跟我通的,告诉我他已经自杀。这件事之后我就天天难受,一个多礼拜我吐啊,吃什么吐什么,难受。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从此之后我在美国就当木匠给自己家做家具,当菜农种菜,而且特卖力,非要每天出一身汗才能不吐。有次我去续护照的时候,大使馆里的人那叫一个挤呀,比我们当年出国人还多,我两个脚都沾不了地了。我当时把这些想法故事都告诉了晓龙导演,才开始写了这本书,写了两年半。
Y:问晓龙导演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你除了是一个当代非常成功的导演之外,也是生产单位的负责人。20年前首创把单位的楼抵押了,冒着生命危险去拍了《北京人在纽约》。现在的导演什么都懂了,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有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反过来拍北京人在纽约,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ZH:当年,我们最早提出电视剧市场化的概念。记得一位老同志1984年在党校学习的时候,他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电视节目市场化。后连续有人发表文章批判他的观点,说电视是宣传工具是不能被市场化的,可是后来的实践证明它在逐步市场化。假如说我们现在要拍北京人在纽约续集,外面会有很多人拿片,因为大家会觉得这是非常好的题材,还有一种宏观的对这几十年中国的变化的照映,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
2001年,他就找我说我们拍《北京人在纽约》的续集,可是在那会儿真的不像现在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感觉这么强烈。小说出了以后有一个点印象特别深――讲他去考美国入籍考试的时候,内心特别纠结,早上他不愿意起来,磨磨蹭蹭,车开在路上时,他就希望有车祸。他特别纠结他的入籍,入籍考试时故意说错题,结果美国人说没关系,也批给他了。我觉得这种感觉不是想象出来的,一定是他自身经历出来的。现在很多作品是凭空想象,没有生活积累,没有真情实感,所以我对他的小说有兴趣、喜欢,因为他不是拍脑袋想出一个细节,他是拍心的。他跟我聊了好多,《北京人在纽约》之后他的很多感受,这些人回到北京以后的感受。咱们国家改革开放,讲改革的多,真正讲开放的作品少,所以这个是很好的风景。
Y:晓龙导演对曹老师的书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你对美国了解相当深入并长期的生活吧?你还有很多的电影,像《刮痧》,都是关于中美文化的思考,能不能把你对中美文化这两者之间的思考略分享一二?
ZH:不敢说太多,最早《北京人在纽约》是市委宣传部领导给我打电话说小说挺好,可不可以搞成电视剧。那时候中国人都觉得美国遍地黄金,不遗余力和不择手段的要出国,出国首选目的地就是美国,其次才是欧洲、澳大利亚,再其次就是日本等等。当时物质上中美两地的差距是巨大的,中国人买东西还不知道什么是超市呢。当时中国人也是报喜不报忧的,中国人的文化是衣锦还乡,比方说打一年的工,挣的那点钱都买了东西回来送人了,但是他回来这俩星期他是大爷,充分享受了人们对他的那种羡慕、阿谀,甚至谄媚的态度。美国人不一样,他们是得先自己吃饱了。
C:你都想象不到在美国拿了博士的中国人是什么生活。这本书我想让大家看一看,它不太像小说,为什么?结局为什么为省一百块钱玩命儿啊,是因为太难过了。比如华尔街,不是中国电影中演的人一到华尔街就发了。胡说八道!华尔街是游戏,是包装,王启明栽就栽在这了。别以为中国这些精英,在哪儿都是各行各业的大腕。现在的日子不好过,没钱。
ZH:从美国回来不容易,我们请你吃饭。
C:活到我这岁数就知道,这事情很荒唐。当教授70%-80%的钱还地上了,谁的地?美国的。剩下根本落不下什么。像我似的走完人生这一圈生物钟了才觉得这不对劲啊。所以我跟我太太一想守这土房子干吗呢,搁这了,就像我女儿似的,最后也是拜拜。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人都是这样,给美国送一孩子,二十几岁接你班了,可孩子的美国思维,我们弄不懂。
ZH:我在美国见他们这些人都是进入了美国主流社会的,开口英文说的很好。可是这帮人平时在一块根本不说美国的事,全凑一块说中国的事。现在看甄传,这是中国文化一种根上的东西。
Y:美国都批判了半天了,你是不是有回来的打算?
C:我太太放弃了终身教授。终身教授是别人梦寐以求的,就算你死那天还给你钱呢,她不要了。
Y:导演如果再拍新的作品还有信心吗?现在电视台有的时候重播这部剧,演员、唱歌的、副导演都是一流的,现在要再凑这么一个完美的班子还可能吗?
ZH:挺难的,你要把原来的再找一遍很难,虽然大家挺高兴有的时候也愿意,但是年龄不饶人。那时候我们组班子没人说我们是完美组合,现在回过头来说是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