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话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既然对话是个互动的过程,说明对话是高度的群体。个体处在群体中,为个体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也为个人社会意识提高提供平台,这是传统课堂,在刻板压抑的氛围下很难做到的一点。传统教学中,一个学期下来,师生陌生,生生不熟现象比比皆是,但对话互动的课堂,情景则大为改观。轻松愉快的话题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严肃认真的话题拉开思想的交锋,言来语去的交流沟通必然内化为合作、互助。学生经过由外而内的转化,内心世界大都呈开放状态,今后走向社会,“合作”“互助”不仅是他们的内在素质,更是他们身上的符号。综合以上三点,我们认识到,对话教学是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领下,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以引领者进驻教学,教学的立足点始终确立在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世界上,教学的功能始终落实在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上。所以,从宏观上看,对话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机制或教学形态,它是以一定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以及文化导向为具体内容的实体,而不仅仅是手段。
2对话教学实施与运用中的若干问题
一个新事物的确立,一种新形态的构建,都有一个从发展,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形态,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也碰到一些这这那那的问题,有待我们注意并加以改进的。其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2.1对话教学不注意情境的设置
对话教学要收到好的效果,课前的情境
设置必不可少。高中语文教学,文本情境是作者的体验。相对于读者,须调动以往与文本情境相类似的体验,才能进行有效阅读。学生,即使是高中学生,生活体验也不足,这就要靠体验相对丰富的教师作“情境迁移”的引导。巧妙地设置情境是学习文本的前提。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课前准备不足,课中热热闹闹,课后稀里糊涂。看起来是一堂对话课,其实徒有虚名。在设置情境上,一般掇取某个片段,或选取某个切入点,采用直观的影像图片,亦可用文字解说,或读、或诵、或歌、或叹,调动一切可调动的感官直觉,唤起学生沉睡的,朦胧的,零碎的生活记忆。可以说,一个巧妙的情境设置,在课堂上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2对话教学忽视提问的有效性
对话教学中,设置提问是一个环节。巧妙预设问题,有利于推进学生思维从具象走向抽象,从简单进入复杂,由浅显入及深奥。但现实中,有些对话教学确不尽人意,笔者也有相当多
的失败纪录。现在反思后略加整理,有以下几条:
(1)所提问题没有连贯性,缺乏内在联系;
(2)所提问题深浅失当,学生无所是从,造成思维混乱;
(3)所提问题不具实际意义,典型的“无效提问”。随之认识的到位,经验的积累,逐渐走出误区,步入正轨。现在总结起来,预设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预设问题由易到难,逐渐推进,且思路要符合文本逻辑;
(2)预设问题要顾及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做到看人发问,心有定数;
(3)预设题目,宁少而精,勿多或杂。只要教师做到熟悉文本,专研文本,熟透自己的学生,就不难预设符合实际且有效的课堂提问。
2.3对话教学中不注意整体连贯性
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某种新事物刚刚出现或兴起,总是要么不考虑现有条件是否成熟,盲目跟风;要么全盘否定现有,全盘接受新鲜。以至造成不必要的混乱,使之失去整体连贯性。在教学中,也有这种现象发生。对话教学刚刚兴起,有的地方凭着一股热情,不分青红皂白立马照搬,结果造成“水土不服”。有些课堂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适应性,例如:专题讲座法,特别是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讲读法等,还适应目前尚不发达、开放,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农村教学。但这些地方新方法一来,原来行之有效的就靠边站,而新的东西一时又难以吸收消化,造成教师教学被动,学生学习无所适从,教学质量下降。我以为:对话教学以整体机制引进为宜。初期,师生有个了解熟悉的过程。宜应新旧教法互用,互补长短。适应成熟后,逐步推广。但即使这样,其他教法也不可完全放弃,可作为辅助方法相机使用,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的实际操作,也有利于教学的整体连贯。
3结语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影响
小班化教学就是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的教育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真正的意义上实现了因材施教,差异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班化教育将过去的一个班五、六十位学生,转变成为一个班三十几位学生,一方面教学空间得到了改善,教室空间格局得到了改变,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安排课桌排列方式。另一方面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以前人多嘈杂的不利因素被排除,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变得更加游刃有余。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机会增加了,无形中提高了课堂的互动频率,不仅能够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还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质量。
二、提高了师生的课堂满意度
师生的课堂满意度直接地表现出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小班化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人数少了,教师就有了更多的精力、时间,更好地,更全面地去了解学生,考虑学生的需要,从而采用多种对于学生来说易于接受的,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往往都比较愉快,轻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对于课堂的教学也会表现出正面积极的情感和课堂满意度。
三、适应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遗传性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生而有之。再加上后天培养,家庭条件,社会条件之间的不同,使得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心理、个性特点方面等都存在差异。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和目的单一,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负担中解脱出来,充分地利用一切机会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个性培养,因材施教,差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教学对话,是当前新课标改革的重点和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修养,注重对话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并且通过理论指导实际教学工作,坚持对话教学的理念,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和教学安排的目标是促进“学”,挖掘出小学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将所讲授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正值身心成长阶段,对周围的事物和知识充满了新鲜感,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对对话教学有全面认识,并结合实践生活,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此外,教师还要营造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加以表扬和奖励,打造积极思考和发言的课堂。
(二)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用对话教学,就是要加强小学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变过去传统的被动灌输式教育,真正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述,而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要结合本班级内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有效把控整个课堂的秩序和氛围,鼓励学生发言,但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教师要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一步步引导小学生思考和分析,进而在教师的帮助下将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介绍给学生。由于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可能在思考问题时受到阻塞,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提示。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和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很好。
(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有效对话教学,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独自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整个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小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数学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合理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四)结语
1.1“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心理专家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可能性越高”。“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学生身边常见事物引入到本课知识点的学习,这必定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感觉到这些内容本就是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然比单纯用解例题来证明公式或数学原理来的新奇和有趣得多。“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虽然有效,但有一点仍值得注意,就是在“生活化”数学教学中,切勿只注重生活化和趣味化,反而降低了数学课堂的知识性特征,所以教师在提供生活情境的时候要尽量简单明了,凸显数学特征。
1.2“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突破了(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可以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给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折才能得到体积最大的长方体?”学生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去操作、去总结、去交流,然后再经过教师的归纳和整理,引导学生总结出边长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最终获得该问题的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而且得到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可以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开展创新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3“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就在身边,但是谁能做到随时随地使用自己已学会的数学知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运用能力。“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就是把生活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例如商场打折活动的优惠金额计算,再比如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运动员数字编码的意义,房屋面积测算……这些鲜活的生活事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逐渐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其数学素养。
2、如何进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2.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合数学与生活
新课程标准提倡要“科学、合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要求老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需要适当地改变教材内容,可以在不影响知识呈现的前提下把教材例题改编成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且易于接受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乘法时,可以就学生浪费水这一现象进行改编。首先让学生猜一下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天可能会浪费多少水?告诉学生确切数字之后,请同学们算一下,如果这样一直流下去,一个月的时间会浪费多少水?不同月份浪费的水相同吗?一年时间会浪费多少水?平年和闰年有什么不同?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仅是能够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更能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2.2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以生活现象和生活问题为引子,导入本堂课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概念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个山……”借此引发学生们的思考,继而把数学概念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由此看来,数学问题因为创设了生活情境,显得更有趣味性,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也因有了生活依托,变得更加简单易懂。
2.3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提升数学素养
鼓励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引导学生将数学学习心得、生活中见到过、用到过的数学知识记录下来,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撰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知能力,熟练掌握学过的数学知识。如让学生记录下今天上商店买东西又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估量物体大小的时候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爸爸妈妈交的手机费是怎么计算的;今天学的数学知识将来会在哪些场合用得到;解题心得、数学学习感悟等等。撰写“数学日记”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还可以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天天在用,逐渐养成以数学思维处理生活问题的习惯,最终达到“生活数学化”的理想状态。
一、转变教育观念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指出:“课堂教学应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她所阐述的有意义的生命经历不仅仅是对学生,更是对教师而言,有意义的教学对处于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任何人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语文课成了最没意思的学科代名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教师上课从学期始至学期末基本上是同一模式、同一套路:老师上课缺乏激情,课堂缺乏生气与活力;教学内容单一,重复已知知识的学习,忽视思维与理性的训练……总结一下不难发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忽视学生的需要,忽视语文课上沉闷、压抑的氛围,不积极创造自己有意义的生命经历。课堂教学的改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施力。其中教师的改变是基础,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生的受教育观念才能转变。语文课堂只有有意思、有意义,具有生命活力,学生才能乐于听课,教师才能更加精心打磨自己的教学。这是良性循环,而教师的有意义的教学始终是这一链条中的起点与终点。正如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说的“课堂改变,学校才能改变”,往前一步讨论,课堂怎样才能改变呢?答案就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教师的观念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施,同时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直接参与者与体验者,因此我们可以推论教师改变了,学生才能转变,课堂才能改变,最后学校才能改变。
二、建构生命整体性范畴的意识
那么,教师改变有多难?应该怎么改变?我们结合生命的高度来看看语文教学该如何改变。生命是一个整体性范畴,正如姜赞东在《尼采生命观论析》中分析尼采的生命观:“精神与肉体、意识与本能、理性与感性等二元要素,在生命中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命是丰富的,甚至是复杂的。因此,教师不能用静态的、停滞的观点看待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个体,学生本就不是一个静止的物体,他们的生理、心理都经历着发展与变化,他们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灵动的个体,教师要抓住其中生理性要素与精神性要素的“体用不二”的关系,不H要了解学生的本能需要,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有吸引力的语文教学,符合学生需要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下功夫研究学情,如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心理情况,针对具体文章收集学生的困难之处等,这种对症下药的课堂学生更乐于接受。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性需要,精神性需要是以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现阶段,我们更加弘扬人的个性,强调全面发展,而不再是像机器一样生产出无数的复制品。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渗透精神价值教育,适当设计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引导,为其精神世界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动态生成的角度来说,生命的本质已经给了很好的解释:生命的本质在于增长,生成且是趋强的。因此,语文教学要符合这一发展趋势,要满足学生不断增长、不断发展的需要。那满足这一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需重视的是什么?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已将审美能力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提出。其一,要让学生学会审己,让学生成为自己,不断进行自我超越,让其形成真实的“自我”概念。其二,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对生命的体验是有局限的,对美的感悟也是浅显的,而语文书中的篇篇文章正好给予了他们媒介,让他们得以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生活,感受到更为丰富的生命体验。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局限于固定而重复的知识层面的学习,局限于模式化的教学流程,学生对美、生命的感受力基本都为机械的知识所掩盖。这就造成了现在的语文课堂缺乏生命的涌动,缺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动态生成、不断趋强的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真与假、善与恶的辨别能力以及对美的体验与感悟能力、欣赏与评价能力、表现与创新能力。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当代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思想家佩特拉•凯利在其名著《绿色思维》里提到要在人类的精神领域里发生一场观念革命,首先要绿化思想,确立并不断加强生态意识。而绿化思想,强化生态意识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史根东教授等构建和推广的主体教学模式指出: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教与学辩证统一,学生主动接受知识。这就凸显了生态文学文本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文学源于生活,能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文学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武器,它可以对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和行为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文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塑造学生健康精神生态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文学教学中不仅正面的生态文学文本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负面的反生态文学文本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过程中也不可或缺。
在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一部作品中就映射了生态文学思想内涵的三个方面:回归自然,生态整体和生态责任。主人公霍尔顿想着去西部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然后找一个又聋又哑的姑娘跟他一起住在他的小木屋里的行为体现了霍尔顿渴求用心,用灵魂跟大自然交流,渴求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中,这表明了霍尔顿重返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思想;《麦》中霍尔顿三次提及中央公园的湖以及湖中的鸭子,他对于冬天鸭子跑哪儿去这个问题十分关心。在一个只追求物质利益的生存环境里,霍尔顿屡次提及鸭子绝非偶然,这充分验证了霍尔顿心中所有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皆是兄弟姐妹,皆是大自然的孩子,都应该受到同等的恩宠的生态整体观;《麦》中主人公霍尔顿甘当神圣的绿色卫士,使所有的自然之子诗意地尽情嬉戏于麦田这座伊甸园中,以免孩子们掉进悬崖涸泽而渔地消耗和肆无忌惮地污染环境。生态责任在《麦》中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薇拉•凯瑟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都重复着人与土地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与自然相容相契,浑然合一的自然之子。凯瑟的生态思想在创作早期主要体现在对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关注,在创作中期她转向对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洞悉,在创作后期她尝试寻找缓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提倡“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蕾切尔•卡森的名著《寂静的春天》(1962年)一经问世,震惊全美。该著作中以大量的事实为科学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以及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激烈地抨击了人类在欲望的驱使下依靠科学技术对大自然的摧残与践踏。在英美文学课堂上剖析具体的生态文学文本可以呼吁学生关怀自然,唤醒学生的生态良知,培养学生的生态思想,最终实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
从生态的角度重审培根,培根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代言人。培根坚信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声称自己“已经获得了让自然和她的所有儿女成为你的奴隶,为你服务的真理”在《白鲸》中,人类不是适度地捕杀鲸鱼来维持生计,而是为了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贪欲过度地猎杀鲸鱼。贪婪的欲望最终导致捕鲸船及船员葬身海底。《白鲸》启示人类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度贪婪,不能对大自然进行毫无限制的掠夺与摧残。《鲁滨逊漂流记》凸显了人类中心主义精神,宣扬理性和科技发明是万能的。人类征服、占有、改造自然的特性在鲁滨逊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鲁滨逊漂流记》中过分张扬了人自身的价值,而压制、排斥、否定了自然,这种理念会导致人的欲望无限膨胀,最终难以控制,欲望就像魔鬼,会给人类带来太多灾难。
结语
(一)教材对民俗文化渗入的限制
首先,当前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过于空泛,缺乏适用内容。当前的中国民俗教材有《中国民俗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民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国的节日与民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民俗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等。这些教材除了个别版本附有多媒体教学光碟外,多数都只是书面讲解,不足以表达民俗文化的勃勃生机和魅力。体例也和语言教材相近,分章节介绍的形式较适用于环环相扣的层层递进式教学,而民俗文化教学,则应多以专题形式出现,才会让学生们保持新鲜感,活学易用。其次,教材中对民俗文化元素关注不够。除了高校教材外,近年来通俗教材主要有《文化中国:中国文化阅读教程I》(北京大学出版社)、《东方韵味:中国文化泛读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说汉语·谈文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等,但这些教材都是对于文化讲阳春白雪居多,很少涉及民俗,深入民生的内容很少见。作为文化教材,对民俗文化的关注远远不够。第三,教材没有体现民俗深层教学意图。当前教材全部是从拜访、礼俗、禁忌、饮食、节日、见面、送别等民俗事项入手,忽略了实际效果的反馈,忽视了内在的民俗文化知识的深层次立体介绍,难以让学生完全理解民俗文化的真正含义,甚至让学习者对学习原本十分有趣的民俗内容感到索然无味。
(二)教师专业素养对民俗文化渗透的影响
教师对于民俗文化教学不够重视,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很多汉语国际教育院校都将民俗文化课随便安排,几乎没有专业的民俗学教师。不少人认为民俗属于生活,无外乎就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细微小事。觉得从小到大生活在其中,随便一说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而实际上中国的情况是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并非了解得那么深刻。民俗课程背后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渊源,闲聊的时候可以随意,但上课则必须深入浅出、有理有据。民俗教学是一门严肃认真的课程,需要理论指导和框架支撑,绝非一时兴起就决定讲课内容或者心血来潮便能办讲座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将较为枯燥的汉语知识和生动的民俗文化内容相结合,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外国文化的感悟能力,这样方能让异域学生感受到同异质的文化,让学生对民俗文化和汉语知识更感兴趣。要时刻多了解本民族的丰富民俗文化,否则将出现被学生问倒的尴尬窘境。广博的异域文化知识必不可少,知己知彼有利于教师妥善处理文化冲突,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渗入的民俗文化内容
(一)俗语中的民俗文化
俗语是汉语语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俗语可以更生动形象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因此,它在中国人的日常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汉语中,能够反映民俗语义的词汇有很多,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俚语、惯用语等,能反映民俗的数不胜数。例如:“二百五”“东郭先生”“马大哈”“炒鱿鱼”“铁公鸡”“绿帽子”“黑吃黑”等。还包括问候语、祝福语、道谢语、禁忌语、委婉语等,如:“请吃糖”“敲竹杠”“托福”“吹牛皮”“跑龙套”等。由此说明,民俗词汇的生动形象是很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向学生讲解词汇的深层民俗含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民俗词汇本身的意思,更能增强其语言感悟力。俗语中包含民族色彩。例如:汉族人“结婚”时常常说“请吃糖”,这里就体现了发喜糖的风俗习惯;近邻日本人却说成“请吃馒头”;韩国人则说成“请吃面”……不同民族用的民俗词汇完全不同,但表达了同一种含义。又如汉族过的“清明节”,即“二十四节气”之一,要在这几天里扫墓和踏青。其他还有“春联”“冬至”“端午”“闹新房”“做寿”等等。
(二)古典文学中的民俗文化
民俗与文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常需要通过民俗心理、时代背景的深层挖掘才能使学习者正确理解语义,准确使用。例如: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夸父逐日的勇敢坚韧,有精卫填海的悲壮举动,更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我牺牲;有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抱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畏权势金钱的生死恋情等等。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掌握民俗文化对于理解汉语起到了关键作用。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就是以物喻人,用动植物意象来体现人的美好品格。这一点,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日学生相对比较好理解,例如韩国也同样喜欢以兰花来比喻人的高风亮节,所以教师在讲解“梅兰竹菊”这四君子以及“松竹梅”这岁寒三友的时候就会相对容易。但是对于不同文化圈的欧洲、美洲、非洲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以物喻人的方法,更有甚者会对其产生误会。此类民俗内容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师应适当加以注意。
(三)风俗习惯
中华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庞杂。外国友人与中国朋友初次见面时,常会被问起年龄、工作单位、收入、家庭情况、是否结婚、有没有孩子等等个人信息问题,甚至有些人还主动为没有男、女朋友的年轻人介绍异性,这些在西方国家是属于隐私的范围,属于不礼貌的行为,而在中国却很正常,甚至是一种普遍的表达关心、显示亲近的方式。所以在准备教学内容时,不仅应该透彻了解本民族的民俗习惯,更应该多多涉猎“异域风情”,与外国民俗文化多作比较,找出共性与差别,才能较好地理解外国人的民族心理,并据此来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让学生通过了解风俗习惯进而了解民俗词汇,最后轻松愉快地学会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三、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民俗文化教学与渗透的常用方法
俗语对于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而言既是内容,又是方式。有些俗语的意义比较好理解,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有些则需要在课堂中有目的地介绍一些涉及俗语或民俗词语的历史名人及其事迹,以此使学生了解民俗词语或俗语的本意。可以用归类法介绍与人名有关的成语、熟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如关于诸葛亮的:“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既生瑜、何生亮”等。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产生兴趣,进而去读《三国演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同义词归类。像“老婆”“屋里的”“孩子他妈”“太太”“夫人”“贱内”“拙荆”等一系列汉语中表达“女性配偶”一义的词,我们可将其归为一类,通过形成要素、地域等分类标准将一些俗语归为一类,集中教学。又如谐音类的民俗,我们常常在年画中会看到蝙蝠、鱼等动物图案,分别语义“福气临门”和“年年有余”;很多人家在结婚的时候会准备红枣、花生、桂圆、瓜子,这四样东西的头一个字连在一起意思就是“早生贵子”,花生又有寓意为“花插着生”即儿女双全的意思;还有就是在吃梨的时候,不能两个人分吃一个,因为谐音“分离”;送别人礼物不可以送雨伞、时钟,送男士礼物尤其不可以送乌龟或者是带有乌龟图案的东西或者是绿色的帽子等。
(二)风俗习惯教学
民俗学的解释:中国婚俗为图喜庆、吉利,多为红色,加上吹吹打打声势极大,如此显眼,很多妖魔鬼怪等“不干净”的东西很容易盯上新人。为了防止“脏东西”骚扰,就在井盖上铺上红纸意图平安;原本红纸上没有东西,但是一旦有风红纸即被吹开,难保平安,因此最初便在红纸上摆上苹果(苹果,平果,取其平安之意),后期演变为红色砖头代替。对外汉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必然出现文化碰撞和文化比较。而学习者的目的多样,有的真心仰慕中华文化,希望能够多学习,完全融入当今中国社会,也有的只是学汉语,将民俗文化仅作为提升汉语水平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至于如何选择,决定权在他们。作为引导者,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态度和选择。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是跨文化交际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比如称呼语的使用,在中国的北方,很多人习惯用亲属的称谓来称呼朋友、同事,以示亲近,但外国人很不理解很难接受。反过来想,若他们真的称呼我们二叔、大伯,我们听起来也不自然。又如中国人的送礼方式。在讲解的时候应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送礼和收礼。比如我们常说“一点小意思”、“意思意思”和“你这是什么意思”,其中这三个“意思”是否一致?又该如何理解和运用?让学生觉得感兴趣而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利于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化。再如过年的时候贴春联,上联是贴左边还是右边、春联上下联的平仄、春联内容与自己身份的配合、福字要倒着贴等等,都应提醒学生注意,逐一进行了解和掌握。
(三)从文化精神出发展开民俗文化的渗透
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喜欢看中国的功夫片或者是对中医十分感兴趣,就开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他们经常将自己看到的民俗文化现象同本国的文化内容相对比,甚至有时要将两种文化一分高下。这不仅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对两种文化的内涵都有必要的了解,更要求教师拥有一颗平常心,在学生的思想出现一定问题的时候,用和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断不可用“天朝文明”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中的诸多差异。
我们不能一味地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思想毕竟尚未能够成为让世界各国都认可的普世价值观。具体的民俗现象极富民族特色,差异让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好奇、惊异,而相同使人类得以沟通。我们习惯将差异性当作重点,常忽略同一性与相同点,这是不可取的,二者协调并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在接受客人的礼物时,西方人习惯当面打开礼物并赞美一番,而在中国这样做会显得主人贪婪、无礼。在中国人家里吃饭时,不应把饭菜吃得精光,否则会有失礼节等等,诸如此类。
针对不同地域的施教要因人制宜。朝、韩、日等亚洲国家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中国很相似,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除了语言不通(日语尚存在很多汉字,韩语、朝鲜语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汉字词,很多词汇的发音甚至语法都和粤语很相似),待人接物的法则差别相对较小,可以使用成语、歇后语、典故等具有深层次引述作用的民俗文化概念。教师可以相应地多讲一些打招呼、做客、送礼、请客等关乎生活礼节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既是学生关心的,也是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运用的。
【关键词】初中作文 对话教学 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最佳状态。而当前初中写作教学也是为了让学生从自身兴趣出发,有感而发,有所想而写。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了一种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的发展。在理论研究的重点上,它关注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习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如何发展个人对世界意义之形成,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真正的学习关系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材料。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人本主义在教育领域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还是比较深刻的。中国现在的教育缺少对心灵和生命意义的教育,而人本主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窗,这也是初中写作教育中的生命观的体现。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多种学习理论,尤其是维果斯基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识获得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过程。知识的学习和传授重点在于个体的转换、加工和处理,而非“输入”或“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的“经验”和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中有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从独有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教学过程有独到的见解。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个人主要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图式不断地建构个体对世界的认识,个体所掌握的有意义的知识是在他与知识的不断的互动教学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者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而是一个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合作教学观
在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里,写作课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配角。被动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权威过度,写作技法讲解简单生硬。在新课改教学中,情形出现了变化,作文课堂中学生成了主体,教师成了配角。对话教学中教师不是传递已有的知识与信息,教学也不是指导学生去做这做那,而是师生合作共同进行的主题探究式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的内在追求,也是教师的任务和职责所在,教师与学生就内在地联结在一起。这就是他们合作的基础。学生的发展是师生的共同目标。有了合作的基础与目标,教学就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合作过程。合作内在地要求对话。对话也内在地要求合作。师生之间通过合作而进行教学就成为对话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原则和行动基础。
合作教学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互动观。由于合作教学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这种互动观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教学大不相同,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2.目标观。合作教学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由于合作教学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因而这种教学理论较之传统的教学理论更具有情感性。
3.师生观。合作教学认为,师生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是动态的,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4.情境观。合作教学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的情境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竞争性的,另一种是个体性的,还有一种是合作性的。5.评价观。合作教学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常模参照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而合作教学的评价观的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就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自己的伙伴自己帮,自己的成绩自己争。这样的评价,对于形成学生集体的观念,形成伙伴学习的习惯,是十分有效的。合作教学观既关注个体的评价又关注整体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5期.
[2]何明.合作与交流――21世纪学校教育的主题[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8期.
[3]文涛.合作教育思潮与当代教学实践[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马兰.合作学习的情境优势――兼谈三种情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左小文.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对话式课堂教学课堂越来越活能力越提越高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如何充分体现改革精神还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本来面目于学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教学探索者面前的课题根据笔者的探索感受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式课堂教学活动中这一课题突出表现为要求教师能设计出出色的问题因为一个出色的问题的提出比一个出色的答案更重要一个出色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会给学生们的思考开辟新的方向会带来更多的出色的答案
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阅读学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对其中体会较深的内容做了笔记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实践体会如下
首先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情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中有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一位美国历史教师在教授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成功的创设了必要的背景他先进行一次考试看到成绩后很多学生垂头丧气这时教师提出可以加分但只能给白人学生加分而且十美元加一分这样激起班里大部分学生的不满学生们向教师投掷书本食物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盾牌掩护自己并用水枪扫射学生事后教师才向学生点明刚才那混乱的一幕正是南北战争前林肯所面临的历史背景
无疑这次教学的情景设计是成功的类推到目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无论是讨论经济现象还是学习法律常识只有创设好情境使学生能尽快进入角色才能更多更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下面问题的打开水到渠成尤其是在许多教师报怨死气沉沉的班级这一点尤其重要
下面试举一例进行分析说明在上海市八年级思想政治课本《依法保护自己合法经济权益》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导入新课用的就是一段录像录像中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学生们所熟悉的社会上打的付假钞或赖车费等现象其目的就是要在引起同学们对本课兴趣的基础上使同学们能摆脱目前课堂环境的束缚更快更全身心地投入经济权益的特定概念范围
而紧跟其后的问题设计中笔者也是作了精心的安排没有习惯地按照保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这一惯常思路来提出问题而是相反从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也需要保护这一较冷僻思路来引出问题令学生觉得经济权益这个看似熟悉的概念还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其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好的问题必须给学生的思维创造留下充分的空间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关于这个方面有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个学生很苦恼的来问苏格拉底说自己怎麽也学习不进苏格拉底端给他一盆水让他把头浸在水中然后自己用手摁住他的头不让他出来当那个学生终于挣扎着抬起头苏格拉底问他刚才他在水中最渴望什麽那位学生说空气于是苏格拉底让他回去自己思考刚才他自己提出的问题第二天那个学生兴高采烈地来找苏格拉底他已经能够回答自己的问题只要自己象渴望新鲜空气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一样渴望学习肯定是能够学进去的
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试举一例以进一步探讨在对话式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新思路上海市九年级政治教材第六课《明确社会责任》第二框中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贡献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一致性这个问题面临的困难是教材所上升的理论高度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要与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才能为社会做贡献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这些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是有难度的如果把相应的哲学概念理论解释一遍恐怕既占用了太多时间学生又不得要领
笔者原本在教学设计时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很详细的思路只是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只要有了社会责任意识就一定能为社会做贡献吗请举例说明可是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的一句话却令笔者茅塞顿开一个女同学举例上海市劳动模范徐虎是一名优秀的水暖工是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可是他也不见得每一次都修得好
受到启发的笔者马上把问题展开话说有一次徐虎接到报修一户居民水管爆裂请他去修可这次徐虎却没有修好这根水管请你设想一下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同学们觉得很有趣不假思索就回答出了几个原因①徐虎真的遇到了技术难题不能解决②这户居民家用的水管是进口产品国内没有生产徐虎手头没有备用零件来替换所以没法修③水暖工各有各的管辖范围这户居民恰好不在徐虎的管片上而负责这个范围的水暖工不高兴让徐虎帮忙④徐虎住在上海的东部报修的居民住在上海的西部这家人想想太不划算索性在附近找人修了了事越回答到后来难度越大因为容易想到的都被说过了但同学们的兴趣却越来越浓课堂里一片沸腾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启发学生又说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⑤这户居民的水管已经彻底地烂透了徐虎觉得修了是浪费干脆建议他们换一根新的⑥徐虎在路上遇到了塞车错过了与客户约定的时间⑦这户居民的水管是私接的违章用水徐虎不能为他们修……
最后同学们说出了大约十条原因如果不是时间原因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解释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对已经分析出来的原因进行区分这里有的是属于来自徐虎自身的原因有的是属于来自外部社会的原因而这里面又可区分来自不同方面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这时候笔者进行了总结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有利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付诸于社会实践才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多作贡献这是二者区别的一方面
接着笔者又乘胜追击问徐虎作为我们上海乃至全国的著名劳动模范在困难面前会不会就此罢手轻易就放弃努力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分析徐虎有极强的责任意识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技术难题他会想办法攻克没有零件他会通过技术革新来代替……
这样教学中的下一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社会责任意识和为社会作贡献还有一致性的一面有没有社会责任意识大不一样
这样本来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身边的日常生活枯躁的灌输变成了自主愉快的获取通过这一次教学实践其实笔者的收获和学生一样多甚至更多因为它向笔者显示了教学改革的无穷魅力和永无止境告诉笔者什么叫作教学相长教师并不应该用俯视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而应该认为学生比老师想得更多做得更好是正常的苏格拉底曾说过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他的帮助使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本已存在的东西表达出来他还形象地将其比喻成催生婆想来意即在此
同样在笔者所教授的另一个班级中学生按同样的思路进行了另一个案例的分析一位公民想捐款万元在某贫困山区建一所希望小学可是最终没有如愿建成你能设想哪些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