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科技展望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展望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展望论文

第1篇: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传统的《遥感概论》课堂教学方式,其表现形是:以教科书为基础,通过黑板书写和静态的图件展示完成教学。从遥感课程的课程特点来看,课程前半部分属于理论知识讲解,后半部分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影像处理内容。对于后半部分影像处理章节,由于涉及到具体的影像处理过程的讲解,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在课堂上通过口述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授课效率比较低,而且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网络多媒体的优势在于教与学的互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充分应用与数字遥感影像的充分展现。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遥感概论》课程,可以将专业遥感软件的处理流程在网络上有效展示,将不同专业处理软件的算法及原理分步骤剖析,将遥感数字影像的预处理、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信息解译等实践环节清晰表述,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数字影像处理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这种网络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使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因此,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引入《遥感概论》,开发基于网络的《遥感概论》多媒体教学网站尤为必要。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

1.设计原则

①实用性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项目的开发必须结合《遥感概论》课程的特点,依据实用性原则,在保证各项功能实用性的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对系统进行开发。

②模块化原则

模块化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使得整个教学系统成为一个真正清晰明了的有机系统。模块化易于修改、扩充。采用模块化设计后,在维护时可以直接对某一需要改动的模块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网站不断更新所带来的麻烦。

③基础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Web开发平台,将航空影像、多光谱影像、热红外影像、雷达影像和高光谱影像成像方面的基本理论以互动的形式进行表达,通过这种途径实现遥感技术的应用实践加深对遥感原理的理解。为培养本科生应用技能,安排相应的遥感影像解译网络实习内容。

④系统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系统介绍遥感物理基础、遥感成像机理、遥感影像处理和遥感影像解译原理、方法的基础上,在网络多媒体上力求将遥感技术发展取得的新成果和遥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贯穿其中。考虑到当前社会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拟在网络多媒体中加入两部分内容分别阐述遥感影像计算机智能解译和定量遥感基础,这是目前国内其他同类教材尚未阐述的内容,它有助于本科生了解遥感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并掌握遥感发展趋势。

⑤交互式原则

多媒体教学网站的设计要遵循交互式原则,包括人机之间的交互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之间的交互。人机交互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师生交互要求师生应有网上互动;学生之间交互要求学生能在线讨论和协作交流相关的课程知识。

2.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采用基于Web应用的B/S三层结构,该结构模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图1)。这种基于Web的三层应用体系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客户端是浏览器,维护就相对简单,客户端与数据库隔离起来,提供了系统的安全性。应用服务层的引入减少了网络数据流量,提高了数据库的响应速度。总的来说,这种结构使应用系统的性能、安全性、扩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便于系统维护和管理。具体来说,系统设计以ASP、ACCESS编程等网络技术为基础,辅以authorware、flash、photoshop等多媒体工具,实现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交互式连接,完成实际教学工作。

3.系统功能设计

结合《遥感概论》课程的特点,在系统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功能模块。Web应用层功能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共有四个模块: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其中,课程介绍模块包括两个二级目录,即课程简介和教学手段;教学大纲模块包括两个二级目录,即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模块包括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实验课教学内容两个二级目录;教学资源模块包括教学介绍、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影像资源、友情链接五个二级目录。点击相应的二级目录或者子目录,可直接链接到相应页面。其中,在教学资源模块中:

(1)对于教学课件目录

其制作方法是按照教学的要求,采用Authorware6.0作为创作平台,并用PhotoshopCS5、FlashCS5和3DMAX等作为辅助工具来完成教学课件的多媒体制作。

(2)教学录像目录

是将《遥感概论》课程中涉及到影像处理的相关章节,比如遥感数字图像的变化与增强、遥感数字图像的分类等,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成视频片段,放到网上共享,便于学生在课外的学习。

(3)影像资源目录下

列出了课程所涉及的各类遥感影像。根据教学内容将影像进行了切割,同时把典型区域、热点区域的影像导入影像数据库。影像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黑白摄影航空相片、彩色摄影航空相片、彩红外摄影航空相片,MSS影像、TM影像、SPOT影像、IKONOS影像、QuickBrid影像、热红外遥感和SAR影像等。数据库中的所有影像可以供学生免费下载使用。

(4)在友情链接目录下

列出了能免费下载遥感影像的部分网址,以及与本课程类似的其他高校的网络课件,供学生学习和借鉴。

4.系统简介

第2篇: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关键词:开放存取 科技论文 可用性 网站

中图分类号: G25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4-0081-081 引言

开放存取(简称OA)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全球出版的同行评议论文中约20%可以开放获取。在所有出版的学术期刊中,有8.5%可以在出版商的网站上免费获取,其中,62%属于全开放获取期刊,另有11.9%的论文可以在诸如机构库(43%)、主题库(24%)和个人或机构网页上免费获取;与人文和社科论文相比,科技类论文的开放存取率更高[1]。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09年,开放存取期刊增长迅速,在2000年,全球有740种开放存取期刊,发表了19500篇开放存取论文,而在2009年,全球开放存取期刊的数量猛增至4769种,发表了191850篇开放存取论文,期刊量增加了544%,论文量增加了884%[2]。OA资源的价值在于向用户提供免费的全文服务。OA网站是否为用户提供了易学、易用的交互方式,会影响开放存取功能的发挥。本文对开放存取学术出版联盟(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OASPA)的会员网站进行了调研。OASPA的正式会员有三类,其中第一类指OA专业出版组织,这类组织建有专门的OA网站,提供多种OA刊物的出版或为其他机构管理和维护OA期刊,其他两类会员或者仅有一种开放存取刊物,或者仅对开放存取提供支持,因此本文选取第一类会员为研究对象,剔除非英语网站,得到20种OA科技论文出版平台的网站,包括生物医药中心(BioMed)、联合出版(Co-action)、Hindwai、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等著名的开放存取出版商。本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在线评估工具,从5个方面对OA科技站的可用性进行调研。

2 OA出版平台概况

第3篇: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说明了高校APP特点和O2O模式的基本概念并将闭环O2O引入APP的运营中。本项目以宁大的学生为用户基础,手机终端为平台,建立一个立体的宁波大学信息交流和生活服务平台,致力于便捷,准确,明了的信息;优质,丰富的生活资源使大学生活变得更有层次感。其中,O2O模式的生活服务模块为其主要盈利点。针对高校APP用户需求多元化,社交媒体使用频繁,对送货上门需求大等特点,结合闭环O2O模式提出了以大数据为信息链,物流链,资金链连接点,以挖掘并贴合用户习惯来培养用户粘性,以整合高校资源来提高运转效率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闭环;O2O;用户粘性;高校;大数据;资源整合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智能手机的各类手机应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与一般商业化APP不同,面向高校的APP开发技术门槛和成本要求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一段时间内在相应需求的推动和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政策引导下,投入使用的校园APP数量将进人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但众多校园APP寿命短暂,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夭折。如何做好高校APP的营销,成为APP发展成功的关键。

一、高校APP的特点及其用户特性

高校APP尚无明确定义,其主要面向某一指定学校或特定区域的学生,旨在为学生提供本地化的学习、生活等信息并具备一定的社交功能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宁波大学90零后大学生普遍具有使用社交媒体频繁,对“最后一公里”也就是送货上门有强烈需求的特点,其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对APP较容易形成短期粘性。

二、O2O模式概念和闭环O2O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TrialPay创始人兼CEO Alex Rampell提出:在O2O模式中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促进了线上-线下商务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O2O模式由最初的“线上-线下”(Online to Offline)增加至“线下-线上”(Offline to Online)、“线下-线上-线下”(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线上”(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四个方向。互联网搭建平台连接用户端和供给端,这便是基础的O2O模式。此模式下,网络平台把合作商家信息公开宣传,吸引消费,其核心是在线支付2,整体为链式结构。

图1 O2O模式链式结构图

在闭环O2O模式中客户通过APP平台从线上获取商品或服务信息后,根据需求选择购买或预定,在第三方平台支付后凭借数字证书到实体店铺进行体验,实现线下消费。消费结束后,平台以优惠或积分形式引导客户主动返回线上进行反馈,平台经过一系列的整理和分析后,把具体信息反馈给商家,同时在线上公开,为下次消费的客户提供参考依据,其核心在于消费者信息反馈,整体为环式封闭结构。在这个循环之中,不存在起点与终点,在关键节点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获取数据。

图2 闭环O2O模式封闭结构图

闭环O2O模式使得商家更深入的了解用户需求,平台更全面的了解用户习惯,大量减少了跳单现象。

三、建立会员制度,大数据挖掘用户习惯

高校学生普遍依赖于社交媒体,故以社交账号作为第三方登录接口,在网络营销渠道中采取会员制,凡在APP中购买或预定过商品的顾客,都能成为平台的会员。会员享受支付优惠和积分,以此来提升用户粘性。

四、整合高校资源,提升运转效率

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实现信息,会员管理,商铺加盟等功能来整合大学校园内及周边信息及资源,吸引优质实体店铺入驻。其天然营销入口、推广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与APP形成互补,提高用户粘性。利用高校人力资源建立自营物流体系,与学校进行合作,为在读学生提供兼职岗位。结合用户需要和兼职学生实际情况设立定时送货,及时送货等个性化服务,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送货难题,提升了O2O模式中物流的效率,同时又节约了人力成本。

五、结语

高校APP中的O2O模式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1)整合高校资源,打造优质,方便,成本低廉的O2O平台;(2)建立良好的用户体验反馈系统,并严格把关入驻商户商品服务质量;(3)建立以高校人力资源为基础的自营物流系统,注意商品运输时的保护;(4)利用大数据挖掘用户习惯,培养用户粘性。

参考文献:

[1]孙净宇,李激,张震李.高校校园发展现状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3,下:84-85.

[2]王海萍.在线消费者粘性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5:106-109.

第4篇: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关键词】藏文分词 匹配算法 哈希表 词典机制

1 引言

藏文信息处理存在着分词的问题,而藏文分词是对藏文词性标注、藏语音合成、机器翻译、大型语料库建设和信息检索等藏文信息处理的基础。藏文分词的效果会对进一步研究的藏文词性标注、藏语音合成、机器翻译、大型语料库建设和信息检索等藏文信息处理软件的性能和效果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分词的准确率,需要有一个足够大的词库,面对足够大的词库,对词库中的词语的搜索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对词库中词语的搜索速度直接关系到分词系统的性能。词库目前主要是采用索引的机制来实现的,一般用到的索引结构的包括线性索引、倒排表、Trie树、二叉树等。线性索引、倒排表都是静态的索引结构,不利于插入、删除等操作。

2 分词

2.1 词典机制算法

本系统采用的是基于Hash索引的分词词典。分词词典机制可以看作包含三个部分:首字Hash表、词索引表、词典正文。词典正文是以词为单位txt文件,匹配过程是一个全词匹配的过程。首先,通过首字Hash表确定该词在词典中的大概位置,然后根据词索引表进行定位,进而找到在词典正文中的具置。该系统是采用Myeclipse10平台,使用Java语言进行实现的,直接调用Java里的hashmap创建函数,找到该词之后,然后进行字符串匹配。

2.2 基于匹配算法分词

主流的分词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基于语言学规则的方法、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机器学习方法、基于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鉴于目前藏文方面还没有超大型的句子语料库。该系统便采用了基于语言学规则的根据词典进行匹配的方法对藏文进行分词。

根据匹配的方向不同,分为正向和逆向两种匹配算法。本系统采用的是正逆向匹配算法相结合的减字匹配法对藏文进行分词的,因为藏文在每个字的结束时,都会以“”作为分界;每个句子会以“”或者“” 作为分界。因此,对藏文进行分词的减字算法首先以藏文的字符“”或者“”切分出句子,如此一来,原文就被分为相应的若干个句子了。接下来,再对每一个句子进行词典的匹配,如果没有匹配成功就根据藏文字符中“”从句末尾减去一个字符,然后再次进行匹配,直到匹配成功为止。对每个句子重复这些流程,直到每个句子全部分解为词为止。逆向最大匹配是从句子的末尾选择计算最大词的长度,从后往前匹配、切分,其基本原理是和正向最大匹配的原理是相同的。

为了提高切分的精度,该系统使用的是正向最大匹配和逆向最大匹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词,先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分词,然后根据概率比较两种分词结果,选择概率较大的那种匹配算法作为分词结果。

本系统的逆向最大匹配和正向最大匹配均是采用减字匹配算法,减字算法实现简单,切分效果也比较理想,流程如图1所示。

正向最大匹配(MM) 对于文本中的字串 ABCD,ABCD?W,若ABC∈W,并且AB∈W,然后再判别CD是否属于W,若是,则就切分为AB/CD,如果不是,则切分为AB/C/D。其中W 为分词的词典。逆向最大匹配对于文本中的字串 ABCD,ABCD?W,BCD?W,CD∈W,并且AB∈W,其中W为分词的词典,那么就取切分 AB/CD,根据藏文词组最长的为6个字符组成的,所以进行匹配算法的时候,初始化藏文最大字符串长度为6,流程图如图2所示。而逆向最大匹配算法是从句子的末尾开始进行匹配,其核心算法与正向最大匹配算法相同,只不过开始匹配的方向不同而已。

无论是正向匹配(MM)算法还是逆向匹配(RMM)算法都会产生大量的歧义字段。我们很容易举出这样的例子,如:(五十六个民族心连心)这一句藏语,采用正向匹配算法分词的结果为:,采用逆向匹配算法的分词结果为:,在采用逆向匹配的时候,将会被划分为,而(五十六)实际是一个词,不该划分,诸如此类的藏文句子还有很多,例如 等,无论使用正向最大匹配算法或者使用逆向最大匹配算法都会产生歧义,这种歧义称为组合歧义。为了减少这种歧义的影响,本系统使用两种分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分别使用两种算法进行分词,然后通过统计的方法消除部分歧义。具体实现为:设正向最大匹配算法所切分的n个词分别为,则这个句子切分的频率则为;设逆向最大匹配算法所切分的n个词分别为,则这个句子切分的频率则为。如果,则选择正向最大匹配算法所切分的结果,反之,则选择逆向最大匹配算法所切分的结果。

3 结果和分析

结合26个大小不同的实验文本,对基于哈希表索引和匹配算法的分词系统的准确率进行了分析,准确率如图3所示。结果显示,该分词系统的准确率在92%以上。由此可得基于哈希表索引和匹配算法的分词系统在准确率上有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华却才让.基于树到串藏语机器翻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石方夏,邱瑞,张|,任帅.藏文信息隐藏技术综述[J].物联网技术,2014,12:28-32.

[3]王思力,张华平,王斌.双数组Trie树算法优化及其应用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6,05:24-30.

[4]陈硕,桂腾叶,周张颖等.信息检索在论文写作和项目申报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13:274-275.

[5]黄昌宁,赵海.中文分词十年回顾[J]. 中文信息学报,2007,03:8-19.

[6]奉国和,郑伟.国内中文自动分词技术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1,02:41-45.

[7]贺艳艳.基于词表结构的中文分词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8]戴上静,石春,吴刚.中文分词中的正向增字最大匹配算法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4,17:15-18.

[9]刘遥峰,王志良,王传经.中文分词和词性标注模型[J].计算机工程,2010,04:17-19.

作者简介

陈硕(1995-),男,自治区拉萨市人。本科在读,主研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周欢欢(1994-),女,湖南省衡阳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数学建模及其应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通讯作者简介

赵栋材(1976-),男,现为大学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文信息处理。

作者单位

第5篇: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翻转课堂;优势及挑战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重点课题[2016SK2052];湖南省“中药学”重点学科资助(湘教通[2011]76号);湖南大学生创新课题两项[0110-0901002016]和[1021-00107097];校级基金课题。

R-4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掌握生命活又兄匾组成成分―糖、脂、蛋白质、酶、核酸的结构和性质,了解维生素、辅酶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内分子水平上所发生重要的代谢反应有较深入的认识,熟悉其中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对生物体内的各种反应的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为学习食品化学及高等生物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现就该门课程在实施翻转课堂时的优势和挑战作简要论述。

(一)翻转课堂的优势

1.翻转课堂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影响下自主地学习教师不再是授课的唯一主体,而是学生身边的导师,评价者和顾问。当前在《食品生物化学》实际教学中,己经采用在线学习和个别化指导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以及根据课本重点知识技巧的微课、录像课资源,可以让那些因病或参加活动的学生不会被落下功课。翻转课堂的内容被永久保存,建立资源库,可供教师随时查阅和修正,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的个性化教育。

2.翻转课堂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的沟通。《食品生物化学》翻转课堂要得以实现,最根本的是学生课前的深度学习和真正将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高层次。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有助于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工具平台有很多,学生可以通过skype, email,交互式平台和电子教学平台等实现这一目的。

(二)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

第一,基础的技术支持和基本的资源供给需要建设和完善。基础的网络平台现在看来己经不是主要问题。教育公共网络基本建成,学校和家庭实现了互联互通,这些技术层面己没有任何障碍;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发达地区家庭电脑和网络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即便是欠发达地区,在不远的将来,这一问题也都能逐渐被解决。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食品生物化学》网络微课程的建设,相关课程资源的提供,慕课公共平台的搭建,这些工作由谁来做?是纯粹公益的无偿提供,还是实行商业化运作?如果是商业化运作,它又如何进入学校?其经费由学校或者学生家庭承担,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来买单?海量的课程建设,需要巨大的资源支持,因为只有在优质资源的强有力支撑下,才会产生最优秀的“翻转学习”的成效一一资源越丰富,选择性越强,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二,教材的呈现要更多地从便于学生“课下”学习的角度来立意。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如果说好的课程决定着培养好的学生,那好的教材自然决定着学生好的学习。现行教材虽然有大量先进、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但实际上的课堂变革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发生,以此立意的教材自然也无从以合法的身份出现。《食品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恰恰可以通过一步到位的策略和方式,推进从教材到教学的根本性的转变。知识点的陈述就应该尽可能详细、通俗,更应该注重前后知识的勾连,注重相关知识的提示和回放,注重某些辅学习资源的提供或者“链接”。如果条件具备,己经达成了教材与网络课程资源的互通和共享,那还应该在教材中提醒、提示不同层次学生,课下学习可以选择最优、最适合的微课程类型。在现阶段,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在现行教材的前提下,可以编写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补充材料,供学生课上、课下(主要是课下)学习时参考。

第三,受翻转课堂挑战最大的是教师。首先是学科知识、能力的挑战。教师的积淀是否应对和满足现实中孩子解决问题的需求。其次是教学素养的挑战。从教学的角度看,习惯或者满足于灌输,大量预设,少有生成,课堂的程式化、格式化、机械化倾向愈益严重。教师设计、实施教学中的思考、研究以及“教学相长”的过程和价值,几乎没有实现的空间。最后是权威和地位的挑战。现实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比较普通,但由于时空的限制,在多数孩子的眼里,教师都是某一学科或者某一领域的绝对“权威”,而且在管控和评价方面又常常以分数论英雄。《食品生物化学》翻转课堂将改变传统的崇尚“师道尊严”师生关系,开启更加民主、协作、交流式的师生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张金磊,土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 (4) : 46-52.

[2]汪晓东,张晨蜻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3, 23 (8):11-16.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 (7):5-16.

[4]蒋三强.视频教学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英语广场(下旬刊). 2013 (10) : 95.

[5]于晶双.信息技术环境下认知学徒制教学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6]张卓.“翻转课堂”模式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 (10) :164.

}7}土莉.当议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构建「J}.科技展望.2014 (8) : 34.

[8]土素敏,张立新.大学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接受度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 (3):71.

[9]张贝.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J}.科学导报.2014(16):39.

[10]程宏.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T}.文教资料.2014 (24) :174-175.

第6篇: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Abstract】The selection of down-hole tool determines whether the oil production process can play an expected role, and also relates to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Paper according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own-hole tool in oil production,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t role of selecting a correct down-hole tools to ensure smooth production,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关键词】井下工具;工具选择;采油工艺;作用

【Keywords】down-hole tools; tools selection; oil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

【中图分类号】TE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91-02

1引言

采油作业中,井下工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具选择是否正确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采油的质量和效率。但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出现由于井下工具选择不当而造成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采油的持续、顺利进行,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在在认识到正确选择井下工具对保证采油质量有重要作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井下工具的选择。

2 井下工具选择原则与具体方法

2.1 选择原则

2.1.1 稳定性原则

通过对各类井下工具的合理应用,能为井下采油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起到降低误差与保证井下作业安全的作用。在选择具体的井下工具时,应严格遵循稳定性的基本原则,即优先考虑工具稳定性。首先,在认识到地面监测对井下作业安全有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偏心配水器作为地面监测的必备工具,应对其偏孔密封情况及连接螺纹密封情况进行检查与了解,其原理如图1所示[1]。其次,保证工具使用时间满足作业基本要求,掌握工具寿命状况,严格控制工具实际使用时间,若工具的实际使用时间较长,需将其列入高频使用范围,做好定期检查与更换工作,减少或避免在实际作业中因工具损坏造成的作业中断,以此确保井下作业的连续性。最后,对相同类型和型号的井下工具进行性能检测,掌握工具实际情况,保证其使用合理性,最大程度发挥工具的作用,从而实现提高作业效率的根本目标。

2.1.2 经济性原则

采油是一项大投资、高产出行业,在实际采油过程中,无论是材料购进,还是专家检测,都需投入较大成本。因此,在保证产量和产质的基础上降低投资是现阶段采油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选择具体的井下工具时,应严格遵循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在不会对工艺及质量造成影响的基础上,优先选择造价较低的工具。此外,还可借助批发与对比等手段,选定低成本、高效用井下工具,以此在确保采油高效进行的同时,降低采油成本,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1.3 实用性原则

通过对高精度井下工具的应用,可以为地面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使井下采油作业在理想的条件下稳定进行。然而,高精度井下工具价格昂贵,很多企业无法承受,不具备大量引入的经济条件。因此,应将行业现实状况作为出发点,选择既具有良好稳定性,又便宜实惠的井下工具,并通过专业检测和试验,确保工具实用性,从而满足高强度井下作业要求。

2.2 选择方法

2.2.1 基于地面检测

想要对所选井下工具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可以采取地面检测的方法,重点检测工具的各项性能指标与结构原理,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工具能否满足作业标准,在确认无误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在此期间,为了保证地面检测工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操作,根据井下工具的类型、功能和使用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检测方式,确保每一项检测指标都具有良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满足井下作业提出的要求,使井下采油作业在范、正确的条件下进行。

2.2.2 基于效果跟踪

为了使井下工具发挥最大化作用,取得最佳使用效果,应开展效果跟踪工作,在确保井下工具选择正确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保障从进场到发放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具有良好的规范性。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按照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工具检修与日常维护,同时及时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和问题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因井下工具问题对采油造成不利影响。最后要对工具使用效果、维护检修情况进行记录,根据采油进度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从而为井下工具的配套选型提供可靠依据。

3 井下工具选择对采油工艺的作用

3.1 保证采油顺利进行

为使所选井下工具发挥出预期的作用与效果,应在采油正式开始以前选择适宜的试验工具。过去在选择井下工具的过程中,大多是凭借个人工作经验,使得工具的选择无法满足采油实际需求,不但影响工具作用和效果的发挥,还会对采油造成不便,降低采油效率。对此,应保证偏心配水器等关键工具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除了要对其实施竖直投捞,还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拉力检测,以确保工具检验的完整性与可靠性[2]。除此之外,相比其他井下工具,试验工具的实际操作并不复杂,可对很多井下工具进行性能检验,为工具性能的判断和衡量提供依据,从而使采油能够顺利进行。

3.2 提高采油效率

以封隔器为例,其作为采油主要工具之一,为加强它的基本性能,相关设计人员根据封隔器构造特点和使用特征,研制专用检测设备,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从而保证在封隔器选择合理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效果。实践表明,正确选择井下工具,能起到促进采油生产,提高采油效率的作用[3]。基于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选择适宜的井下工具,降低事故发生率,延长各类工具或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避免在采油作业中发生意外,确保工具及设备的效果得以充分发挥。此外,提高采油的机械化水平,还能有效降低投资成本,简化采油工序,满足企业发展提出的现实需求,为进一步提高采油效率和保障井下作业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石油行业,其在加速经济增长与缓解能源压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井下采油工作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不仅会受到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且实际的作业效率还取决于井下工具的选择与技术水平。实践表明,选择正确、适宜的井下工具,无论是对提高效率还是保证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注重井下工具的选择,按照各项基本原则,结合井下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井下工具,并做好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井下工具时刻处于良好的工况。此外,还应加大工具及技术的科研力度,研发更先进的井下工具,从而为采油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井下工具的选择对采油工艺的作用探讨[J].化工管理,2016(03):201.

第7篇: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power plant maintenance, analyzes the three main content containing working standard, and management standard of maintenance work safety, then expounds its procedure,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for safe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关键词】电厂;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

【Keywords】 power plant; maintenanc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F426.61;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14-02

1 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的提出

2011年4月,某厂开始电气检修作业,其工作内容为测试1号机组出口电压互感器,由外委检修项目部来实施检修工作。在工作时,检修项目部的检修员发生了触电事故,侥幸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此次事故发生原因是检修人员误碰到II段、I段联

络刀闸而引起触电。从事故表面来分析,工作人员因不小心触碰到了带电设施,然而却暴露出了如下问题:

①技术管理欠缺,业主没有对外部检修单位认真组织安全技术的交底、培训,工作人员、工作负责人没有充分地了解现场设备系统,业主审查核定不够严谨,安全技术措施中存有缺陷;

②施工现场管理欠缺,没有根据《电业工作安全规程》(GB26860―20H)来执行检修工作;

③作业人员没有经过经确认,随意工作,超出了其工作范围;

④现场监管缺陷,检修项目部和业主监护人都没有尽到应有的相关职责。

为避免发生这类事故,应对检修项目管理进行强化,利用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有效地对粗放管理进行改进。

2 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做法与内容

主要是对检修时容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了规范,在检修过程中,检修员必须按照标准来实施工作。其主要内容为制定和实行检修的安全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以及管理标准。

2.1 检修安全技术标准

在检修安全标准化制度中,以检修安全技术为核心,它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及各种损伤,为工作人员营造出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安全技术标准是检修活动安全的基本保证。

为了保证检修的安全性,核电各有关部门需要与检修部门共同对现场环境、设备开展风险分析以及危害辨识,并且制定防控方案,在所有的检修工作开始前,都需要做出规范性、统一性的标准。

在辨识危害时,应将工作现场内的运行状态以及工作人员的活动行为都考虑到位,只采用一N方法进行危害辨识存在着不全面性,需要把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以达到全面辨识危害的目的。

风险控制与分析是检修安全技术标准的主要部分之一,在风险分析时,必须选用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科学性的标准。对于某些风险只有改进技术或者安装硬件设备,才能对其进行控制,这时可以选择“目标管理”计划;而作业程序需修订、重新制定,但不选用装设硬件设备的风险,选择的方案为“运行控制”。检修安全技术来源于现场、应用于现场,最终服务于现场检修活动的安全需要。

2.2 检修安全管理标准

检修安全管理标准化将岗位的安全职责、检修部门的安全管理有机地结合,和谐统一运作,以实现安全检修作业和最好管理秩序为目的[1]。其中主要包含了组织机构、项目安全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标准、管理职责等。

安全管理牵涉到核电厂的各个方面,例如,设备、信息、环境、生产等,所以,应该根据规范的程序设立组织机构开展、指导工作。为保证职能可以被它顺利地使用,需要适宜的工作人员来担任此职能,防止人员的变动对组织机构连续性的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另外,采取固定的传递信息通道,使信息更加通畅,例如,设置OA工作平台在核电厂的局域网中,有利于检修部门与核电厂之间进行协调、沟通。做好核电场内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员工安全意识,使其明白现场安全隐患、事故处理应急措施等,以确保检修作业的安全性。

2.3 检修安全工作标准

检修安全工作标准具体的规定了检修单位所有岗位的工作要求、岗位职能、检修效果等,以《电业工作安全规程》(GB26860―20H)作为制定检修安全工作标准的依据,目的为避免在检修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违章指挥,保证检修作业的安全性。例如,电源接线作业时,专业负责人需要在作业之前,对检修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让其清除在检修作业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用电工作票办理前,需要检修负责人到检修作业现场实行确认,做好互保、联保,检修监护人员不能离开作业现场。

3 实施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

在实施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现场管理工作,现场管理将检修作业现场工作秩序、环境维持在良好的状态下,并且可以综合反映出各项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检修员的素养。另外,还需要考核、检查实施检修标准化作业管理的状况,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3.1 关注管理现场文明生产

检修工作的应根据“五检”(检查时间、由谁来检查、检查项目、检查的标准、由谁来落实检查的结果)、“五按”(按线路、按程序、按规范 、按时间、按指令)来进行。现场文明生产的管理水平可以反映出核电厂整体管理水平,是否根据制度管理来执行拆卸设备的工作,是否有序、整齐摆放拆卸下来的零部件,是否执行定置管理工器具,作业完成后是否料清场地清,设备见本色、无堆积杂物等。每周评比规范检修作业组,在展示牌上贴置,同时给予规范检修作业组嘉奖。

3.2 施工现场执行与管理标准化检修作业

《检修程序》中对检修作业的众多方面做出了要求与规定,例如,检修项目验收管理、标准化检修作业、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重要技术、不符合项管理、工程监理管理、方案管理、外委项目管理、调试检修设备程序等,同时也制订了对应的考核方法。

作业班组应将检修安全标准化作业落实到位,并且应把作业相关文件如技术交底清单、施工技术方案、工作票、质量工艺卡、检修文件包等妥善保存,方便安全质保人员进行独立监督。

专业技术负责员应该对分解设备作业的前期、中期,以及组装后的采集数据进行实时掌握,并熟悉质量检查控制点和检修作业进度状况,根据安全质量验收标准完成全部项目和工序的验收和签字。

3.3 加强监督管理

在检修作业时,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检修协调会应每日召开,检查通报执行各项标准的状况,对违规操作、违章指挥等行为加强考核,以保证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权威性,以及强制执行性。

3.4 完善标准化管理

对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进行完善和总结,使标准化管理水平可以不断提高。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是由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安全工作标准所组成,以国家和行业有关的标准为基础,制定管理要求,并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各标准之间的结合。只有持续地总结、完善、提升体系、才可以满足管理要求,达到可持续发展,使体系充满生命力。

4 总结

随着电力企业“大项目管理”的影响,对检修管理实行进一步的规范与深化,使设备检修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应用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今后电力企业检修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8篇: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1食品检验中常用的生物检测技术

1.1生物酶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联合了生物酶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的新型技术,这一技术集合了生物酶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两者的优点,在食品检测方面有精准良好的表现,受到了检测人员的青睐。除此之外,该项技术还具备其他方面的优点,例如检测的效率高、速度快,这也是其能被市场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一技术并不是完美的,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限制其被推广和普及。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只能够对成分固定的食品进行检验,如果食品的组成成分处于变化之中,则无法顺利地利用这一技术。此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只能够对一定量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大多数化学成分在这一技术下是体现不出来的。同时,也无法对组成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进行准确的检验,这是由于这样的化合五会自发地进行交叉反应,使得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这些领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无法涉足的,如果不顾后果强行使用,得到的检测结果无疑会误导市场,对食品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1.2分子生物技术

用于食品检测的分子生物技术,包括核酸分子杂交、重组DNA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和PCR技术可以检测生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2]。PCR技术主要判断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并根据某些微生物特定基因的扩增来检查食品是否被微生物污染。污染取决于遗传背景和基因序列检测的准确性,这是PCR技术的优点之一。分子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食品检测技术。

1.3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很好地检测有害物质。该方法比较方便,能够做到在线检测。检测速度快,灵敏度好。其工作原理是在某些处理后使用酶、抗原、抗体、DNA和其他物质作为分子识别元素,与被测物质特异性结合,最终通过信号转换器产生光和热等复合物。可以通过扩展和放大输出来获得测试结果。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分析生物成分里的蛋白质与糖分,细菌中的大肠杆菌与致病菌,毒素物质中的细菌毒与素肠毒素等。

1.4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技术主要通过微点或光电导原位合成有序地固化载体表面的生物分子,然后形成二元分子排列。然后,相同产物的杂交分子将产生某些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度,可以通过特定仪器测量杂交分子。检测效率更高,速度更快。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生物芯片技术的特点包含多样化、高通量、测试时间短、应用的样品量相对较小且易于携带等。因此,它经常用于食品检测。但是,该技术的应用性能需要提高,技术成本相对较高,这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3]。

2食品检验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食品检验方法涉及到众多领域的知识,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等。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以及过去人们对生物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传统的食品检验方法在被研发出来时,往往只借助了化学物理知识。但众所周知,食品是否安全与其组成成分以及生物结构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单纯依靠物理化学知识显然无法对食品进行准确的检验。甚至可能产生一定的误导效果,使得食品检验的结果存在偏差。在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前阶段,食品检验得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大量优质有效的生物技术被应用于食品检验中,显着地提升了食品检验的质量和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接下来,将介绍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几种常见应用,并对其优势和不足进行详细的分析。

2.1检验有害微生物

众所周知,食物的来源途径多种多样,在运输途中更是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这些过程中,食物不可避免地与空气接触,并不断滋生出微生物。在过去,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微生物的了解相当有限,误食有害微生物的情况并不鲜少。有害微生物随着食品进入到人体内,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一些毒性较大的微生物甚至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对食品微生物种类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生物技术能够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比较准确的检验,主要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在生物检测合格的前提下,食品才能进入市场,保证居民的安全。

2.2检验残余农药

为了防止农作物遭受病虫害,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农民往往会对作物喷洒农业。虽然作物的收获得到了保障,但农药也将伴随着农作物的整个生长周期,在进入市场以前,仍然存在打量农药残留。农业随着食品进入人体内,会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量标准,但显然这一标准并未得到具体落实,一些农户缺乏对农药危害性的认识,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罔顾相关制度,生产出农药残留量超标的作物。因此,对农作物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能够有效保障食物的安全。现在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酶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有效测定农药的残留量。

2.3检验食品的成分与品质

食品的构成成分决定了其营养价值,也给食品的定价提供了有效依据。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食品中如果含有有害成分,则不合适进入市场贩卖。例如,过期变质的食物在组成成分上已经有了显着的变化,而不符合生产要求的食品更是含有过量添加剂,这样的食品显然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精准地测定食品中各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是人们检验食品安全性的强有力手段。生物传感器在食品配料检测方面具备众多优良的特性,例如其能够根据食品的气味做出合理的判断,能够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2.4检验转基因食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转基因食品是生物学家利用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对植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得到的一种新型作物。与一般的农作物相比,转基因植物具有众多优良的特性。例如无籽西瓜,主要是用二倍体和四倍体进行杂交,得到在染色体配体期间紊乱的三倍体,这就产生了没有后代的无籽西瓜。无籽西瓜无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其他的转基因作物也具有各自的优势,例如个头比普通作物大等特性。这将给种植作物的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转基因食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一些转基因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弊端,这导致了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不合格。有害的转基因食品不但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及物种平衡产生破坏。因此,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以前,必须进行严格谨慎的检测。目前常用来检测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技术不算多,主要是一些生物技术。借助转基因食品内部含量丰富的蛋白质,以及活性较高的酶,可以实现对转基因食品成分的检测,进而给食品的生产加工提供较为精准的依据,为人们放心安全地食用转基因食品可供可能性。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长。食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食品是否安全决定了人的身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降低了居民的生存幸福感。在这样的环境下,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是很有必要的。借助相关技术,能够实现对食品各方面的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生物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刘重慧,范誉川,徐明宇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食品与机械,2017,33(9):203-207.

[2]朱娅媛.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7(12):67-69.

第9篇: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08-02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大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实践部分,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方式、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均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系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出具备科技素质、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现今高校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教育目标相悖的是现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2]首先,目前物理实验的教材较为陈旧,几年甚至十几年未有更新,无法达到通过最新的科学成果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其次,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模式单一。我校的物理实验教学的一般流程是教师按照教程安排实验内容,提前准备好所需实验仪器,实验前进行实验原理的阐述并制定好实验步骤,学生照着现成的操作指南进行实验,最后记录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整个实验课中,学生只需要机械的重复实验步骤,不用自己思考,更无需说创新了;此外,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经费也严重不足,一些设备老化,损坏严重,无法及时更新和维修。一些实验仪器也完全落伍了,无法与最新的实验方式相结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认为学习的内容已经落伍没有必要学了。最后,在很多高校,物理实验课只是考察课,教师教学不重视,学生学习不认真。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更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创新能力的重视,作为与创新意识培养息息相关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也日益聚焦着人们的目光。如何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及实验设备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关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笔者通过本文的论述提出了以下五个建议:

一、自编教材、精炼实验内容

在许多高校,大学物理实验已经成为理科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实现高校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物理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更应与时俱进。然而在当前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几年甚至十几年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依然是常见的现象。教学重点一直停留在经典的基础实验及验证实验,而这些实验多数已存在几十年并且无任何改进。教师照本宣科,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述,学生难以产生兴趣。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在于精炼陈旧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开发新实验。自编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编写,而且要重视对实验内容的选择。

(一)自编有针对性的实验教材

实验操作是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在选取教材时可根据本学校的资金状况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等等组织教师自编教材。自编教材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并且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专业需求;可以保留经典实验项目,锻炼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删除重复、冗余的陈旧实验内容,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二)新增实验内容

教师需要掌握所在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将一些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实验内容。教学内容要经常更新,使最新研究成果能反映在学生实验中。通过新增的综合性、前沿的具有设计性的实验内容,新旧搭配,使得我们的实验课既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先进行理论讲解,然后示范实验操作,最后学生根据理论方法及教材上详尽的步骤重复实验。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在于学生不需要思考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意义,为什么要照此顺序进行实验以及为何在该步骤采取此种处理方法而不是另一种方法,学生在实验课上所做的仅仅是机械重复,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意识无法得到锻炼和培养。改变这种弊端的一种可行性方法是教师改变教学侧重点。在理论课上,教师着重讲解实验原理及设计思路,而实验内容和步骤则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讲义自行主动学习,摒弃一令一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教师不那么依赖。实验环节要严格要求,做到课前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中要认真大胆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三、增加研究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在我校,大学物理实验多以经典的验证性实验为主,此类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处理、分析实验数据,评价实验结果的素质。但是物理实验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因此,通过开设一些研究性课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探索、研究新科研项目的能力。院系可以提供可供选择的自选题目,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课题,由实验室提供实验材料,由学生提出实验假设,拟定实验方案,预测结果,制定方法步骤,发现物理现象。通过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此外,实验内容可以从最新研究成果中发现,由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性实验,自己选题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负责指导实验思路及提供场所和器材。这类实验将实验和学科的发展建设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同时探索未知世界、发现物理现象。

四、正确评价实验结果,完善实验考核机制

在原来的实验中,考核方式主要以操作情况、数据处理、实验结果为主,学生为了得到学分可能采取造假等不道德方式达到目的,非常不利于学生养成严谨、正确的科学态度。因此,对于物理实验结果要客观对待,无疑结果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实事求是,从源头上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实验现象的描述要做到专业、准确。即使实验失败也要认真寻找原因,从实验报告中寻找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及时和指导老师交流,讨论失误或误差的产生原因。如条件允许,对误差较大的实验要重做。此外,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不应拘泥于形式,更应注重过程中能力的培养,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考核内容可以采取开放式,不鼓励通过死记硬背应付,而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平日的知识积累完成。日常的实验课用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而考试则强化知识点,使考试和教学形成良性反馈。此外,在考查理论知识时可采用传统的笔试,而实验部分则可以通过论文、报告等方式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最终,考核需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创新能力等方面,涵盖对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据处理能力、实验报告撰写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在学期末,不同实验类型采取有差异化的考核。基础性实验采取笔试加操作并结合平时成绩及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则要求学生在特定的实验仪器和实验目的下能够合理设计实验,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结果,撰写出实验报告。指导老师通过答辩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确定最终分数。

五、探索开放实验室

可以通过增加面向全校范围的物理实验选修课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不同学科的学生提供体验科学研究探索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仪器的有效使用率。在实验室空间、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分时间段开放实验室,将可供选择的实验项目、实验仪器挂到网上选课系统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及兴趣爱好安排实验内容。同时安排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以便充分发挥实验课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可以开展创新性实验评比,通过竞赛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意和能力的平台,让他们尽早熟悉探索性实验的方式方法,为以后在科研领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开放实验室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为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和平台提供可行性途径。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改进传统教学内容与体系的不足,就要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实验氛围。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改革,使得教学人员的授课能力、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培养高校整体的创新意识,为国家储备科研人才,实现物理实验教学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文利,刘东红,李蕾.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4,(19).

[2]孟庆刚,李滨,王h萌,白继元,修可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展望,2014,(15).

[3]陈爱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1,(21).

[4]石明吉,张定群.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