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数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要提高对于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的认识,对教师加强相关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还要督促学校建立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的考核,增加数学思想渗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努力使数学思想渗透成为数学教学的考核重点和教学重点。对于数学教师来说,首先要明确在小学阶段,教材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有哪些,明确了这些数学思想,还要完善具体的教学策略。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在学习新内容时要渗透数学思想。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数学思想的启发,将数学思想与新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避免只讲知识表面不讲数学原理,只讲习题不讲思想。在讲授新内容时,不能直接将相关概念和定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逐步探索、猜测,慢慢接近,掌握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相关思想,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学生可以发挥数学思维能力去推理,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记忆也更加深刻。
第二,在解题中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离不开解题,但是解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多一种方法就可能多一种数学思想。如苏教版的练习册中有这样一道题:1998×3.14+199.8×31.4+19.98×314。先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关联性,学生会很容易看出数值1998小数点在往左移动,3.14的小数点在往右移动,两个数值相乘,根据小数点移动的知识,学生能够推断出三个乘积是相等的,无论它们怎么变动,小数点后面一共是两位,只要算出1998×3.14再乘以3就可以了。这个解题思路实际上渗透了划归的数学思想。教师要在解题之前就开始向学生渗透,解题之后还要进行深化点睛,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这种方法。
第三,经常讲,反复讲。数学思想渗透是需要潜移默化的,教师要坚持这一过程,在讲课时不断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深刻领会。
第四,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思想,鼓励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将生活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
二、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论小学生数学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最传统的学习方式,一直深受教育界的广泛重视。那么为什么要组织学生预习?怎样组织学生预习呢?其实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预习是数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预习是组织教学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
1、预习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活动空间。预习从形式上看也就是在没有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能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预习时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如在预习“认识乘法”时,基础不同的学生选择方法也就不同,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书中的意思,直接就用乘法算式做题,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刚开始肯定是运用加法慢慢过渡到乘法,导致做题的方法也就大不一样,但通过预习让学生都能认识了乘法。预习新知识时学生是作为活动的独立主体小学数学论文,自由地探索新内容。使学生学会边看书边思考,并把自学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
2、预习给学生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从功能上看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具有简炼性、概括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如在预习“认识多边形”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先找一找各种不同的图形,找一找日常的生活用品中都有哪些图形,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然后学生试着用语句来概括不同的图形,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能深层次了解数学的概括性,而不同图形之间实质上也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这些知识学生在预习时都会搜集,都会去理解、分析,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的能力明显增强,学习主动高效。
3、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学生预习过后,对要学的
摘要细心讲解,预习过程中常常看到学生思维的碰撞,创造的火花。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活力。
二、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呢?
第一、能正常开设好预习指导课
老师在每节课上都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创设在家里预习的情境,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预习。例如: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一课时,我是让学生从以下四个步骤由浅入深预习这一内容:
1、初读课本内容后,了解其主要内容。再读课本内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线。
2、想一想,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与旧知识有什么关系?
3、试一试,课本上的练习会不会做,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先留20分钟给学生自学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学生预习完后,教师必需及时组织集体交流每一步预习的结果:
(1)、主要内容是关于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知识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细读课本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边读边理解
关键词语。如“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时、分、秒以外,还有年、月、日。”中的“除了……以外,还有……”;“二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中的“平年”、闰年”;“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中的“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中的“公历年份”、“一般”;“1993年是平年,所以1993年二月有28天。”师:1993年是平年怎么判断的?你能不能判断任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吗?
(2)、思考新旧知识的联系: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
(3)、集体订正学生完成的练习,教师及时的给予评价。
第二、教师注重评价,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对学生积极阅读、主动思考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检查“疑问”的数量与质量小学数学论文,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观察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流畅性,从而对学生的预习作出评价。如在预习“位置也方向”这部分内容时,不同的学生预习的效果就截然不同,有同学提出的问题就很有针对性,试着问自己在教室中的座位,也有些同学问自己的家在镇政府的哪个方位,像这样的问题提出时让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很好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试着让学生说说问这些问题时的想法,让其他同学也去借鉴借鉴,对没有认真预习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共同帮助每一位孩子,让他们都养成勤于预习的习惯。
第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
现在的课堂教学过程就作如下的变革:(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集体讨论,从点入手。(2)教师穿针引线,师生共同讨论,以点带面。(3)师生共同小结,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引深提高。(4)巩固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时间不少于20分钟)。现在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界有成功人士曾这样评价一节课:看一节课是不是真正的好课主要就是看老师讲有没有超过五分钟,这也就是说现在的课堂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这样高标准的课堂更是?粗不易,这就更需要学生课前能认真的预习,熟悉所要讲的内容,能让预习时的问题贯穿整节课堂,这样教υ诳翁蒙喜拍芮崴傻慕行引导,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多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Γ蝗醚生多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能Γ蝗醚生多体验,培养学生感知的能Α?
第四、自主学习,集中攻克课本中的思考题
自主学习是现在教学大力倡导的小学数学论文,而预习思考题也集中反映了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预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可以有效地防止预习中“走马观花”、“信马游缰”的倾向。如:预习笔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让学生思考:(1)乘数是二位数的乘法法则是怎样的?先让学生回忆计算的方法,达到温故而知新,并比较一下与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你认为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计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还试着让学生写一写你能列出几种方法来?
第五、鼓励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
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内知识,其实课内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在预习“厘米和米”时,学生可参考的课外知识就很多,而真正书本上的却很少,课外各种测量工具多少是书本上都没见过的,这样对学生真正认识长度单位有很大帮助,而且学生在遇到疑问时,不急于提示,帮助释疑,而是指导学生看书,自己尝试解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事实证明预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减轻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只有让学生从小养成自觉、主动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怎样发表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纯数学论文,另一种为数学教学论文。许多从事数学教育的工作者有很难有大量时间去编写数学论文、和论文标题的修改,所以许多人把工作经验总结来写一些数学研究论文。数学教研论文是对课程论,教学法,教育思想,教材及教育对象心理加以研究。但无论哪一种数学论文都要遵从论文格式及写作规律。
1.1创新性
作为发表研究结果的一种文体,应反映作者本人所提供的新的事实,新的方法,新的见解。论文选题不新颖,实验没有值的报道的成果,即使有高超写作技巧,也不可能妙笔生花,硬写出新东西来。基础性研究最忌低水平重复,如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观测指标,结果与前人雷同,毫无新意,这样论文不值得发表。
1.2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生命在于它的科学性。没有科学性论文毫无价值,而且可能把别人引入歧途,造成有害结果。撰写论文应具备:(1)反映事实的真实性;(2)选题材料的客观性;(3)分析判定的合理性;(4)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1.3规范性
规范性是论文在表现形式上的重要特点。科技论文已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论文格式,大体上由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摘要(应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意义等);索引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讨论,结果等部分组成。这种规范化的程序是无数科学家经验总结。它的优越性在于:(1)符合认识规律;(2)简洁明快,较少篇幅容纳较多信息;(3)方便读者阅读。
2撰写数学论文忌讳
2.1大题小作
论文不是书,如论文题目选的过大,那么泛论,浅论就在所难免。数学教育论文基本特征:有数学内容,讲数学教育问题,具有论文形态,不贪大,不求空,具有新见解。这样作者应将课题选的小一些,写出特色。
2.2关门写稿
一本学术杂志中的论文,单独拿出来看自然是独立完整的。就杂志的整个体系来看就会有一些联系,它们或是构成一个小专题或是使讨论不断深入。这样作者就要对你准备投稿刊物有所了解,以免无的放矢。不能缺乏事实凭空捏造,夸大结论。首先应该知道别人做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避免在自己的论文中重复。同时可以借鉴别人成果,在他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避免做无用功。
2.3形式思维混乱
科学发展到今天,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在世界范围内已趋向统一。论文要求规范化,标准化。有的论文东拼西抄,前后矛盾,这样的论文很难教人读懂。所以撰写论文应遵守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正确使用逻辑推理方法尤为重要。
3关于数学论文选题
数学论文选题是找“热门”还是“冷门”?“热门”课题从事研究的人员众多,发展迅速。如果作者所在单位基础雄厚,在这个领域占有相当地位,当然要从这一领域深入研究或向相关领域扩展。如果自己在这方面基础差,起步晚又没有找到新的突破,就不宜跟在别人后面搞低水平重复。选择“冷门”,知识的空白处及学科交叉点为研究目标为较好的选择。无论选“冷门”还是“热门”,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要性选题应从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
(2)创新性选题应是国内外还没有人研究过或是没有充分研究过的问题。
(3)科学性选题应有最基本的科学事实作依据。
(4)可行性选题应充分考虑从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研究方案切实可行。
4关于数学论文文风
4.1语言表达确切
从选词,造句,段落,篇章,标点符号都应正确无误。
4.2语言表达清晰简洁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师,课堂语言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学生起着正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学生往往会以教师的话作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有时甚至终身难忘。我们也经常听到学生会这样说:“某某老师就是这样说的。”可见,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慎言”,因为你的每一句话都会在学生心中播下一粒种子。这也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锤炼课堂语言。
一、 语言的科学性
也许很多教师会认为自己的课堂语言缺乏一些艺术性,但不至于不科学,在语言上不会犯科学性的错误。而实际上,往往由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够,分析不透,以及在专业知识上的缺失,就会带来语言的不科学性。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文,在操作探究中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师都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而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在操作方法上的错误或在操作上的误差导致探索结果离圆周率相去甚远。此时,我们教师往往会以这样的话引导学生:“由于我们测量的不精确,因此得不到3.1415926……。”试问:再精确的测量、计算就能得到3.1415926……吗?测量出圆的的周长、直径均为有理数,两个有理数相除是不会得到无理数的。而这里的操作活动应该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过程。
二、 语言的规范性
教材是有众多专家精心编排而成,教材中的每一句文字表述都值得我们去揣摩、推敲、领悟。而数学教师往往不注意这些细小的语言表述,带来教师课堂上语言的不规范。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中表述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会表述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与“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一样吗?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可以乘或除以一个整数、小数、分数等,而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仅仅指的是扩大1倍、2倍、3倍……显然,由于教师的数学语言不规范,使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涵发生了改变。
三、 语言的逻辑性
数学学科知识有着较强的逻辑性、严密性。数学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数学知识和自身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如:《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句话,有的教师习惯将它表述成: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从逻辑上说既是三角形,不论哪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因此“任意’二字可以省去。而在和学生一起探讨“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时,语言必须表述成: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根小棒长度。这里的“任意”二字却不可省,从逻辑上说,此时仅仅就是三根小棒,只有添加“任意”二字,这三根小棒也才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
四、 语言的严谨性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的语言细节也是如此,作为教师更要精雕细琢自己在课堂教学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注意语言的严谨。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圆柱的体积》一课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文,在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之后,执教教师追问学生:“要计算一个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必须要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此时教师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这名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殊不知,教师的提问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断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提问无疑告诉学生:自古华山一条道!要计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是两个必要条件。要计算圆柱的体积,难道真的必须要知道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吗?在圆柱沿底面平均切成若干份,拼成一个长方体后,只要把长方体横下来放,我们就会发现:圆柱的体积在计算时还可以用侧面积的一半乘底面半径。
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准确研读教材,正确把握知识之间的错综联系,努力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才能在灵动的课堂上尽情的欢唱。
论文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习惯
所谓思维的有序性就是思考问题时有条理、按一定顺序地进行。养成了这个良好习惯,思考时就不遗漏、不重复,这是良好思维活动的开端,教师应当把这个习惯的培养摆在首位,并时刻提醒学生。如《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可以结合实物演示,让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思考:①根据公式S=pr2计算一个底面积,②用一个底面积乘2得到两个底面积之和,③根据公式S=ch计算侧面积,④把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相加即是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又如教学《分数基本应用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四步曲”来完成:一找关键句,即找出表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句子;二确定单位“1”,即找出关键句中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三写关系式,写出“单位‘1’的量×分率=另一个量”这样的乘法式子;四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二、思维的多向性
所谓思维的多向性就是指学生能从数学知识的各种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具有灵活的解题思路,养成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题多解训练,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思维更灵活。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法解答:假设鸡兔各有10只(折中法),发现腿的总条数比原来多,说明兔的只数多了,需调少一点,通过调整再调整,调至腿的总条数与原来同样多为止;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假设法即算术法解答:①假设全部是鸡,一共有20×2=40(条)腿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文,相差的腿条数有54―40=14(条),是由于每只兔少算了4-2=2(条)腿,从而得到兔14÷2=7(只),鸡20-7=13(只);②假设全部是兔,一共有20×4=80(条)腿,相差的腿条数80-54=26(条),是由于每只鸡多算了4-2=2(条)腿,从而得到鸡26÷2=13(只),兔20-13=7(只);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方程法解答:设兔子为X只,则鸡为(20-X)只,列方程为:4X+(20-X)×2=54,解得X即兔子7只,鸡13只;或设鸡为X只,则兔子为(20-X)只,列方程2X+(20-X)4=54,同样解得X即鸡13只,兔子7只。
又如: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只能使用6小时,已知飞出的时速为每时600千米,回来每时750千米,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应返回?①从分数知识出发,把飞出的总路程看作“1”,则飞出的时间为1/600,回的时间为1/720,根据“具体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得算式6/(1/600+1/720);②从比例知识出发,由于出去和回来所走的路程相等,飞机去回所用的时间比正好是速度比的反比,再把6小时按比例分配。
三、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来自于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理解,对非本质属性的排除。为此教师可以变换思维方式,如用尺子量一张纸的厚度,让学生学会运用归一思想量出N张纸的厚度再除以N;还可以进行情节叙述的变式如“甲筐水果比乙筐多10千克”可以变为:①乙筐再填上10千克和甲筐一样多。② 甲筐去掉10千克和乙筐同样多。③甲筐给乙筐5千克后,甲乙两筐同样多。④甲筐给乙筐4千克后,则比乙筐还多2千克站cssci期刊目录。⑤甲筐给乙筐6千克后,则比乙筐还少2千克等。
此外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既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解题思维深刻性的重要策略。如教学分数基本应用题“面粉有40千克,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4,大米有多少千克?”在让学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后,可以把第二个条件“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4”改为① “是大米重量的3/4”②“大米重量比面粉多3/4”③“比大米重量少3/4”④“大米重量比面粉重量的3/4还少3千克”等,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提高解题水平,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又如在低年级教学与乘法有关的解决问题时,可以安排如下习题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1、我家种了2行树,一行6棵,一行4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我家种了2行树,第一行6棵,第二行也是6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树?通过分析判断第一题用加法计算,“2行”是多余条件,干扰学生,要学会选择条件进行解题,第二题除了“2行”是多余条件,还要帮助学生从过去的加法算式中跳出来,运用新学的乘法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四、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文,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性思想的结果,教师均需加以保护。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这课时,教材介绍了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从而得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pr2。此时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圆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还能转化成其它学过的图形吗?通过学习小组的不断操作、反复验证,学生们发现:①可以把圆转化成近似的梯形,梯形的上下底之和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直径(即2r);②还可以把圆转化成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四分之一,高相当于半径的4倍(即4r)。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思维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好坏、能力的发展。只有爱动脑,勤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才能不断地发现和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良好思维习惯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1.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其包括了空间和数量的关系.数是较为抽象的,而空间是较为直观,对空间感要求较高.为了帮助学生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与形相互转化,帮助学生深化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归纳总结初中数学教学在为学生讲解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比之学习新知识更为重要.学生要通过日常的学习,将数学的类型题、不了解的数学知识点、数学的重难点、经常会忽略的数学习题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提高初中数学复习和学习的效率,还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总结以及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数学成绩.
3.方程函数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是经常会运用到的.教师要引领学生形成方程和函数的思想,借助方程和函数建立模型,解决数学问题,认识数学的本质,打破传统,创新思维.方程和函数思想是帮助学生在处理数学重难点问题时利用顺向思维进行数学方程和函数的构建,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充分、全面的观察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成绩.
4.分类讨论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形成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深入观察、探讨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数学问题进行分类讨论.初中数学问题都是有规律而言的,学生通过分类讨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类、观察的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分类的思考模式,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教学方法
1.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革,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提高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数学的思考模式和思想方法.
2.回归教材,充分并深刻掌握教材的重点知识现在很多的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精力都用在了研究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题型,但是这样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研究书本外的数学知识并不适合大多数的学生,学生研究书本外的知识不仅不能提高数学成绩,还会分散学生的精力,造成事倍功半的情况.初中数学教材都是国家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众多的教育专家、资深数学教师编纂而成,是最为适合初中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充分并深刻的分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学生只有回归教材,研究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才能不脱离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数学成绩.
1.1情境教学符合教学目标、内容的要求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进行应用时,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有效情境的建立,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表现手段进行合理使用。从课堂反馈效果来看,教师要不断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以新鲜的教学情境来对原有设定进行优化。只有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情境创设才能不断发展、深入,才能更加合理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2课堂讨论内容需创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都是教师在准备课程时要考虑和把握的东西。现代教学手段很多,主要以多媒体和教具为主,如何使得谈论内容有创意,充满趣味性、实用性和故事性,则是教师准备的重点和难点。好的课堂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将这种积极的表现规范在组织纪律之下。
2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配合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处于一个引导、观察、控制、评价的位置,不是直接参与者,但却是控制的组织合作研究的关键点,因此,教师要在出示讨论题目后有效地掌握研讨节奏,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配合。
2.1设定独立思考时间学习数学须要独立思考的空间,须要进行验算,不可浮躁。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实现最佳效果。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首先应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后,要留给学生读题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看清讨论内容、明白题意,诱导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合作学习热情,诱发对问题思考,让学生做好小组合作讨论的心理准备。
2.2建立合作探讨的空间探讨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教师或者学生要挥组织者的职能,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有序的交流讨论、实践操作,最后还要进行总结,其他组员选出总结者,并对总结内容进行补充。教师在讨论期间要进行巡视,及时给学生解疑释难、把握进程,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并适时进行调控。
2.3留出组织交流的时间在每个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可以由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成果。当学生听取别人发言时,要集中精力细心听,在出现分歧时,大胆发表补充意见或者不同见解,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应时常运用鼓励的话语、欣赏赞同的眼神,适时地基于学生肯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期望,增强信心。
3组内成员相互检验、相互帮助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计算,正确地解决了一个对于自己来说能有挑战的问题时,他会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并且有动力继续追求这种成就感。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合作小组挑战赛。两个组相互挑战,A出题,B解答。相反,B出题,A解答。例如A:为失学儿童C捐款,丽丽捐3元,比涛涛多捐0.5元,丽丽比涛涛多捐几倍的钱?例如B:水果摊进了480斤水果,已卖3天,每天卖20公斤。剩下的需要在7天内全部卖完,则平均每天卖多少公斤?通过这样的训练,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熟练或者理解困难的知识拿出来进行比赛、探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发挥无限的潜能。
4教师进行科学评价,及时鼓励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过程,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锻炼,尤其是在后期,需要教师以评判者的形象出现时,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都会非常集中,教师需要将观察到的学生情况以评价的方式进行叙述。包括评价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交流意识、合作秩序等。同时对于讨论结果须要肯定和鼓励。向学生灌输合作学习等额成果是团队合作的结果,这样经过周期性的学习之后,学生会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对于个人兴趣有一定的认可,对于竞争和团结互助有一定的认识。由此,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5总结
一、巧挑儿歌——开启一扇数学兴趣之门
作为数学老师,不是任何一首只要牵涉到数学的儿歌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儿歌的挑选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巧”的要求就是,不仅需要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的事情情况,还能够让学生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虽然都是小学生,但是在大脑意识上,学生会倾向于那个通俗易懂的儿歌。所以,作为数学老师,需要认真的、合理的进行挑选,用最优美、最动听的儿歌来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
二、巧编儿歌——开启一扇学生记忆之门
对于喜欢新奇、热闹的小学生来说,普通的数学公式、法则是枯燥的、无味的、沉闷的,学生会从心理对其产生厌恶。笔者在此思考,为什么就不能让数学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将公式、法则编成儿歌的形式传输给学生呢?
例如:我在教授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我发现学生虽然可以分开进行简单的加加、加减、除除、乘乘的运算,但是加入了括号、混合使用后,学生就有点理不清楚顺序了。我就带着学生编写了一首儿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从左到右脱式算,先乘除来后加减;括号依次小中大,先算里面后外面;横式计算竖检验,一步一查是关键。”我将所学的编入儿歌,并且边唱边打节奏,学生不仅觉得新奇好玩,也会随着我的节拍一起打节奏,这样的教学,学生忘记了乏味、枯燥,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四则运算的特点。
当然,虽然在编写儿歌上主要是老师的编写,但是我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我也经常让学生来尝试运用自己的理解编写适合的儿歌歌曲。如果学生在编写歌曲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能立即给予其帮助,帮学生将歌曲补充完整,学生向着自己编写的歌曲,更容易掌握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时、分、秒的时候,我借鉴在“认识钟表”中的“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学生根据歌曲,了解了时、分、秒谁跑的最快,某一个学生提出:“时分秒快快跑,一时等于六十分,一分等于六十秒,巧妙巧妙运用好,牢牢记住会更好。”这里我对其提出了整理:“时分秒快快跑,一时等于六十分,一分等于六十秒,(一时三千六百秒),巧妙巧妙运用好,牢牢记住会更好,你们学习真聪明,计算方法的确好。”在添加了之后,也不忘记鼓励一下学生,学生不但能接受修改,听到最后的话语,心理也非常高兴,从而对儿歌式的教学也会更有兴趣。
通过这样的合作,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好好的利用“儿歌”这一把金钥匙,将学生的记忆大门打开。下面就对巧用儿歌的具体使用进行简要的阐述。
三、巧用儿歌——开启一扇学生方便之门
(一)巧用儿歌——常规引导
1、课前
从某个方面讲,人是否能好好学习,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绪。儿歌中,优美旋律、柔美的情感、轻快的节奏给学生以美的感知、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在课堂铃声响起之时,传来了“铃儿响,进课堂,课本用具都放好,静静等待老师来,比比哪个坐的乖!”一首儿歌,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强调了学生上课前应准备的常规性要求,老师也能在一进教室就能够开展教学活动。
2、课堂中
在课堂中,为了引起学生对常规课堂要求的理解,还可以运用儿歌。
例如:“小小铅笔,手中握,身体正直书放平,一尺一寸一拳头,端端正正听好课。”、“老师讲课你来听,动动脑来动动手,认认真真学数学。”
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表扬性、竞赛性的儿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像在夸奖一个学生学子棒:“你真行,你真棒,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不仅是个人受到了表扬,也会带动其他学生更为积极的回答问题,有助于学习氛围的养成与提高。
(二)巧用儿歌——突出重点
在小学数学中,所谓的重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何抓住数学中的重点,能够将之讲解透彻,才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需要追求的境界。笔者在实践中证明了:儿歌的概念,更方便记忆,也不容易忘记。而儿歌的巧妙运用,能帮助学生看到事物的本质,不再停留在表面现象,更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数学概念存在理不清、理不顺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以及运用出现问题。
例如:在教授学生周长、面积的时候,简简单单的四句儿歌就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混乱的局面:“长度长度一条线,面积面积一大片;体积体积占空间,容积容积算里面”。
(三)巧用儿歌——分散难点
在小学数学中的很多难点,学生都不能够准确的掌握,如果不能将难点分散,一步一步的帮助学生脱坡,越积越多,学生以后对于新知识将更加难以理解,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通过有效的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运用儿歌,将难以记忆、容易出错的难点灵活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从最佳的角度切入难点,让学生能够对问题了解的更加清晰,这样不但能减轻学生负担,也能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毫米、分米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毫米与分米的换算,编成儿歌能帮助学生记忆,并具有良好的效果:“毫米分米好朋友,一起玩玩拉拉手,十个毫米成厘米,十个厘米成分米,一百个毫米围一团,小小的分米站中间。”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换算的规律了。
(四)巧用儿歌——总结方法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很多的知识难点,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提起兴趣,而且也不能牢牢的掌握知识。而短小精炼的儿歌就能够化繁琐为简单,总体的浓缩,将重点囊括其中,不仅方面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提升。
例如:在教授学生圆的表妙计计算时,为了方便学生准确的理清知识的脉络,在教学中形成准确的知识结构,可以编制一首儿歌:“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起来真容易;先算它的底面积,再算它的侧面积;底数个数有差异,需要你来辨仔细;圆柱圆柱有两底,水桶无盖取其一;通风管道没有底,只算侧面很容易。”学生在记住儿歌的同时,也能够将集中圆柱面积计算方法牢牢的掌握住,学生觉得学习容易了,也能够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试论如何做好高职数学与本科数学教学的衔接
2.数学建模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数学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3.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学初探
4.应用型本科数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讨
5.以数学建模为突破口,促进应用型本科数学课程改革
6.浅谈国内外本科数学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
7.独立学院工科类本科数学教学浅谈
8.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疆高师本科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9.本科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0.基于大众数学理念的中职起点本科数学改革
11.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与思考
12.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定位分析
13.河南高师本科数学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14.应用型本科数学类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研究
15.新课标体系下高师本科数学分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措施
16.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7.工程教育模式下本科数学教学评价的探索
18.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数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9.基于高中课改形势下的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20.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本科数学基础课程
21.本科数学教学与强化素质教育研究
22.“问题驱动法”在新建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3.对本科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24.应用型本科工科数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探析
25.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定位分析
26.以就业为导向的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7.浅谈工科本科数学教育改革
28.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学的研究
29.新建地方院校金融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探讨
30.对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1.普通本科院校文科数学素质教育的对策探究
32.新建本科院校本科《高等数学》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33.“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数学教学范式研究
34.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
35.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探索——以凯里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特色专业为例
36.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研究
37.民办应用型本科数学课程改革初探
38.应用型本科数学基础课程群建设的探讨
39.应用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走班制分层次教学探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
40.本科数学教学应提倡“研究性学习”
41.民办本科《数学分析》课程的实践与认识
42.构建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数学类课程的若干思考
43.高校应用型本科数学建模队员培训与选拔方式的探析
44.应用教学型本科数学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45.新升本科数学专业(师范)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46.新建本科院校文科数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7.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48.高师本科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49.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50.本科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51.本科数学专业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推拉”教学法的尝试
52.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建模教学与创新
53.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学改革
54.大学本科数学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55.论本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
56.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7.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中离散数学课程目标定位与课程改革的探讨
58.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研究
59.数学建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
60.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与“CDIO”教学改革初探
61.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62.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教学研究
63.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置的本源性分析
64.农林本科数学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65.提高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初探
66.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途径
67.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68.山东省高师专科升本科《数学分析》试题的研讨
69.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研讨
70.关于提高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
71.西藏高校数学类本科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西藏大学为例
72.整合数学类课程,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数学素养
73.理工科院校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初探
74.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现状与对策
75.工程应用型本科类高校数学通识课现状分析及其改革途径探讨
76.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77.新建本科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78.地方本科院校扩大数学建模竞赛受益面的探索
79.新升本科院校数学分析教学的几点思考
80.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研究
81.大学本科经济数学教学现状及相关思考
82.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83.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材的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84.工程数学教学如何适应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
85.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86.关于国外高校经济学本科数学基础课程设置的探讨
87.四年制高职本科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研究
88.概率统计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以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A题为例
89.高等数学思想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90.应用型本科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91.新建本科院校考研数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92.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93.数学史:探求真理的“心”路历程——大学本科数学史教材改革初探
94.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95.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96.“产学研”合作视域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宿州学院数学类本科专业为例
97.与时俱进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东华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06版)》解读
98.地方一般本科院校数学建模活动推广模式探讨
99.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研究
100.新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101.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探讨
102.基于职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构建——以高职本科分段铁道供电专业为例
103.大学本科数学考试模式改革探索与思考
104.浅论下轮工科本科数学教材编写的原则
105.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高等数学教学体会
106.应用型本科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07.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优化教学新探
108.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以银川能源学院为例
109.高等本科院校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110.本科院校工科高等数学软件实验的改革
111.河南省高师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探微
112.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113.民族地区新升本科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