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小学数学教研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教研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一、教学常规常抓懈

期初以学校“博学致远,崇德求实”和“快乐校园、爱心校园、学习校园、数字校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为指导思想,结合本学科实际和区《小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了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常规细则”。使全体数学教师都明确数学学科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作业、辅导、教学评价与分析等基本常规。并且每个月都要根据《豫英学科教学过程主要指标考评细则》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辅导学生和学生的作业等教学常规进行自查和教研组的互查。本学期教研组绝大部分教师都能达到公开教学2节或以上,听课18节或以上 ,执教新教材的教师和新教师听课就更多。 

二、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三次实践二次反思”是一种全新理念上的教研活动模式,它不仅是教师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更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理念的窗口。因为大家都明确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校本教研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当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运作时,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们在每位教师上实践课的基础上,安排了两次“三次实践二次反思”的教研活动,低年级以研究“二期新教材”为目的,由陈瑞芳、徐卫红两位骨干教师分别执教了“5的乘法口诀”的两轮课。中年级以研究“老教材如何落实新理念”为目的,由新教师单益军执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两轮课。这两次活动我们都与进修学院研修中心“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下,运用了课堂全息观察、分析、诊断的技术,通过对课堂实录的观察、分析,进行评课和反思,并整理了有近5万5千字的课堂实录和反馈会议实录。在整个过程中教研组成员不但人人参与,而且在这之后,每人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写出了案例分析报告。在这一活动过程我们真正地把教学、教研、科研整合在一起了,使教师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真正地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三、带教双赢形式多

教研组在“带教双赢”工作中承担着多层次的带教任务:教研组带教了沈巷中心小学、西岑中心小学两所学校的数学教研组;区学科带头人带教了两名区级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另外带教了两名深圳来沪学习的教师;还有三名青年教师和三名新教师的带教任务。根据不同层次的带教任务,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带教形式:教研组的带教主要是以校本教研活动为主,我校教研组的两次校本教研活动,沈巷和西岑教研组都派教师全程参与并谈反思,他们两所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也都有教师去参加,并提出指导意见;对于区级教学能手和骨干,我们把带教的侧重点放在教学科研上;对于深圳的教师,我们进行教学、教研、科研全方位的带教;对于青年教师主要是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使他们更快地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对于新教师,我们主要是放在新老教师互听随堂课和基本的教学常规的指导,使他们尽快地成为合格教师。

四、加强学科整合,提高教学效益

在豫英实验学校努力打造“快乐校园、爱心校园、数字校园、学习校园”之时,我们着力把科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首先依托学校强有力的硬件设施,每个年级组在集体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基本上做到了各年级备课全部用电脑打印,这样的备课可以随时调节课堂教学进程,便于修正教案,提高教学效益。另外,各年级备课组都能根据教学内容自行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做到了资源共享。各年级组之间经常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各自掌握和发现的制作课件的新技术。通过这样的交流、自培,现在教研组(除一位老教师)人人都能制作课件,且各备课组都有一、二名能熟练制作课件的教师。在12月10日的现场会上,我们制作的课件和熟练操作的技能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还有不少听课教师向我们的老师询问制作方法。 [1]

五、其他

第2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2017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能够认真贯彻区教研室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究与实践为重点,以项目推进和《上海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解读与实施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探究主动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主线,规范教学常规,提高教研品质、提升教学质量。现将一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校本培训,有效提升教师素质

本学期我们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校本培训,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多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上海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及《评价指南》,进一步领会《要求》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本学期,根据实际需求,我们还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进行了一次“命题”培训和一次“微课宝”软件使用的培训。本组19位数学教师,思想态度端正、对工作兢兢业业,坚持参与了每一次的研讨和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做好教学常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工作,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扎实地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向35分钟要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进一步抓好备课、听课工作,完善备课、听课制度。做到及时评课或与上公开课的老师及时交换意见,使每位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本学期每位数学老师都上了1节数学公开课,听课都在12节以上。

3、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同时加强管理,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端正学生作业态度。各年级都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并制定统一的作业格式,统一规范批改和订正的要求。

4、课后辅导、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作业批改采用的形式是统批、面批、学生互批、讲评等,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有发展潜力的进行培优。

 

三、加强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本学期组织进行了5次教学教研活动,其中4次研讨课,教师们都能积极参与每次的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事先都经过精心准备,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间、讲实效。老师们思想端正、态度积极,执教老师认真备课、上课、反思,其他教师认真参与磨课、观课、议课,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月份成功举办一次区级研讨活动,活动以“聚焦数据分析 助推思维发展”为主题,不仅有课堂教学展示、微论坛讲座,还有专家、老师们的现场互动交流,数学组全体教师都参与了全过程的观摩与学习。开学初我们积极准备文本申请,参与了现场答辩,申报成功后,教研组配合教导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冯雪萍和周雪两位年轻教师认真准备实践课《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条形统计图(二)》,各位备课组长及组内老师都认真参与了磨课的全过程,最终成功展示了两节非常有研讨意义的实践课,最后,我们“青柠树”团队的微论坛也是得到了教研员的认可和好评。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我们数学组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青年教师们在这次活动中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5月份进行了一次学区化联合教研活动,吴晓丽的《周长》一个给我们提供了概念教学研讨的机会;还有两次校级研讨,分别是来自二年级桂琦老师执教的《巧算》和一年级杨浩琦老师执教的《各人眼中的20》,都凝聚着各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全体老师在评课议课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激起思维的碰撞,大家畅所欲言,使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2、进一步推进数学学科校本化实施,在认真解读课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细化各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学习习惯培养目标等,以备课组为单位,进一步完善“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各备课组都选取了一个单元,进行详细有效的单元整体设计。参照《基本要求》,基于四大模块教学与评价的总体要求,细化本学期教材单元教学与评价要求,以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关注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设计评价方案,体现单元学习的完整性、层次性。

3、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继续实行《教评一体备课样式》。倡导分内容、分章节、分工备课,力求备精品课;倡导资源共享,各年级积累的教学资料,不但本年级使用,还传给下一年级使用。集体备课结合了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数学教研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4、重视课程教学与学科建设工作并列前进。本学期,各备课组重点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检测命题设计”、“微视频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等工作,每一项活动都认真落实,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积累。

 

四、重视课题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本学期在学校《基于主题式校本研修下的主动课堂打造》主课题的引导下,教研组以《落实学科教学要求 优化单元整体设计 提升数学核心能力》为教研主题,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尝试探索主动课堂的模式,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评价融于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和素养。

五、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1、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老师们虽然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如何使自己教学艺术进一步得到提高,还值得深入研究。

2、教研组研讨氛围有待于提高,尤其我们每次研讨课的评课环节,大家的评课还停留在表面,客套的话太多,还不够深入。我们自己关起门来的研讨课,应该像自己教育自己孩子一样,多发现问题,多提出建议,甚至为了某个环节,我们可以多一些争议,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提高我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3、听评课的机会太少,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提高,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

4、课题探索研究工作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把加强课题的研究作为一个工作重点。

5、学科竞赛没能及时开展,对各班培优情况也无法检测,建议拉差和培优工作齐肩并进,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6、教研组对青年教师的帮助还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向学校申请给青年教师多一些外出学习和听课的机会;同时教研组多提供实践的机会,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自我提高。

第3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以夯实基础为始终,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方向,深入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主要工作 

(一)、优化课程实施 

1、继续更新观念 

继续组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针对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学习、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进一步转变。 

2、打造真实课堂 

课堂教学力求突出主体性、重视基础性、坚持发展性、体现创造性、提倡开放性,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实现课程功能的根本转变。 

提倡民主、宽松的教学,积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要多一份理性思考,多一份踏实,多一份务实,倡导简约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强化质量意识 

对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并深刻理解,不能单靠练习巩固。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设法提高学生灵活处理问题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命题研究,关注新题型,力求轻负高效。 

(二).抓实课题研究 

围绕上虞市课题《关于小学数学做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落实好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效益;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目的进行研究。 

(三)、认真开展教研活动 

1、为扎实有效地提高教研的效率,本学期打算以“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数学教研组专门建立一个博客,通过博客中的定时与不定的文章的上传和阅读,使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到教研中来,力争形成浓厚的校本研究氛围。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引导教师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行动研究的主题,努力使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组织,  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与开展教学实践相结合。 

2、要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思考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做好“教学工作五认真”。备课时要在钻研教材及新课程标准、教学对象的基础上,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学生在各阶段必须达到的双基要求,尝试多种形式的备课。要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研究,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每一堂课教学任务。作业要落实“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在提优辅差方面,要有具体的落实提优、转差目标。 

三、教研活动行事历 

时间 

 地点 

 主

容 

 召 

集 

人 

 参加对象 

  

第一周 

 办公室 

 各年级的教师教学计划及备课情况的检查与反馈。教研组长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确定教研专题。 

 金 

丽 

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三周 

 教导处 

 申报“上虞市数学教研专题活动的承办”,撰写承办方案,确定上课教师。 

  

 金 

丽 

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五周 

 会议室 

 学习贯彻校教科研计划。建好教研组博客,进行有关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培训。布置撰写“我的特色五分钟”的案例。 

 金 

丽 

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七周 

 多媒体教室 

 六年级组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研讨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九周 

 会议室 

 新课堂教学论坛:“我的特色五分钟”案例交流。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十一周 

 多媒体教室 

 五年级组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主题:教师 提问的有效性)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十三周 

 会议室 

 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看录像)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十五周 

 多媒体教室 

 四年级组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主题:导入与情境的设计) 

 金丽丽 

 高段教研组成员 

  

第十七周 

 会议室 

 期末复习研讨及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4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本学期数学组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针,以朱乐平老师关于对隆山小学教研组活动的几点意见为指导,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落实教研组活动的各项工作,关注后20%学生的学习成绩,进一步加强培养尖子生工作,打造数学特色品牌,全面提高我校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永保隆山小学教学质量全市前三的优异成绩。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六年级学生奥数辅导的组织工作。

2、加强教研组的各项常规工作。(2)本学期安排2次理论学习,其中1次是关于解决问题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林飞和池爱萍两位老师,另一次是平面图形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周冶和南文彤两位老师,每人讲座时间要多于20分钟,并且要作好幻灯片文档进行讲座。

(3)本学期安排1次尖子生培养专家讲座。我校教师有着多年的尖子生辅导经验,参加比赛成绩显著,特别是我校的吴丽娜老师成绩尤为突出。17周吴老师主讲尖子生培养专家讲座。

(4)本学期教研组活动仍延续朱乐平老师建议的前后测方法和分块评课的机制。奥数课测一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它课测班级后20%学生的学习效果。

(5)本学期建立隆山小学数学组教研博客,把教研组活动的所有材料在活动结束的一周内全部上传博客。上课教师的教案要提前2天上传。以后有一些数学组的通知,老师们有一些好的教案和论文都可以上传。把“瑞安隆山小学数学教研博客”建成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教学博客。

3、开展四、六年级“智力杯”数学竞赛。

六年级安排在15周进行比赛,四年级安排在16周进行比赛。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班的40%,请相关教师开学初就马上选拔好苗子,充分利用中午、下午的时间集中学生进行辅导。

第5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切实转变观念,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1、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与要求。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做好新课标的“回头看”工作。每位数学教师都应努力将课改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课堂实践,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把握优质课与平常课、问题讨论式的师生互动、丰富的多媒体与常规板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学习上的刻苦钻研精神等关系。 

2、根据本校实际,坚持每周星期二晚进行业务学习,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等,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刊物上有关课改的经验和先进的理论,以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每位教师继续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写好反思。并定期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二)加强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1、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规范教学“六认真”管理。教学“六认真”要讲究实效,每位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备课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案。要善于反思,不断总结课堂实践中的得失,优化自己的教案。作业要合理、适度,精心挑选,精心批改。练习设计要注意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求轻负高效。 

3、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1)单元检测。抓好单元知识达标检测,严格考核,及时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2)数学竞赛。全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鼓励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三)加强课题研究,使教师向“研究型”转化。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一课题,认真进行研究、实践、总结、交流,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争取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一个飞速发展。并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计算能力考核,评出优、中、差,对在计算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与奖励。  

(四)开展网络教研,开阔教师的视野,达到优质资源共享。 

本学期,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从中搜寻典型课例供教师观看,评析,学习其中的亮点,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并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有条件的话人人建立博客,把自己在教学成长中的所想、所感、所思记录下来,并进行探讨和交流,共同去享受成长快乐,从事网络教研,开辟教学研究的新途径。 

以上是我们数学教研组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我们一定会以此为纲,扎扎实实的搞好我校的数学教研工作。但在工作中我们还要结合教学中出现的临时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争取使我校的数学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6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策略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数学学科中的概念学习、技能训练、信息统计与处理、命题判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学习。但通过分析有关调查报告和文献资料得出,大部分老师对于合作学习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深刻并不理解,从而导致在课堂运用上只是流于小组合作这一表面形式,并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合作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要求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和有利的合作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只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由教师讲解说明,而相对复杂综合的教学内容才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老师要精心设计和挑选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适当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设计的比较典型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主动提出的疑难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和时间不宜过多或过长,以防出现流于形式的情况。

二、科学分组、明确分工、适时调整

教师要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好的合作小组才能使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小组成员的组合并不是表面的拼凑,成员的搭配必须经过学生本人的同意,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差异、家庭背景及心理特征的差异进行科学分组。最终成立的学习小组以4―6个人为宜。老师可以在编排座位时适当进行调整,使每个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组与组之间的水平要尽量保持相对平衡,只有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小组合作学习才得以有效开展。

三、培养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例如“解决连乘的实际问题”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两数相乘的应用题的基进上进行的新知学习,其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利用旧知,自主解决连乘的实际问题。于是,让小组合作解决这样一道题:“编织小组每人每天可以编织8个竹筐,照这样计算10人5天可以编织多少个竹筐?”首先,教师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画一幅图展示给大家,要求同学们结合着图,试着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且流利地说出每一步的道理。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立刻得到了激发。在抓住了老师提出的重难点之后,各小组经过初步思考,对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列出了不同的综合算式。各个小组接着说出每一步的道理。最终得出如下三种算式:(1)8×10×5,(2)8×5×10,(3)10×5×8。这样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找错并进行矫正

例如:老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在课堂上互相批改课堂作业,认真细心地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在批改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结果的对错,还能通过小组讨论找出致错的原因,在小组中合作改正,以防再出现类似错误。这种在合作学习中找错并矫正的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把欠缺的知识都补上,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错误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留出一部分时间独立思考,又要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使小组合作学习得到有效开展。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一是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成功,但是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针对学生的进步幅度进行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再寻求更大的进步,尤其是对“差生”的评价一定要多加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二是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对于那些努力了但没有成功的学生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更努力地实现目标;三是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以密切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同时达到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不仅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还为小组增添一份光彩。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交往。教师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这种学习方式更科学、更有效;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不断进步中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学苑出版社,2001.05.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07.

[3]田晓莅.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导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2.

[4]徐向东.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9.

第7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要想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必须先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随着生活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入学年龄越来越小,有些家长是考虑到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些家长则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照看孩子,将孩子早早送进学校。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父母和双方老人的宠爱,在课堂上常常不守纪律,爱打闹。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小学生在入学前家长就开始在家辅导,甚至提前选修高年级课程,针对这类学生,老师也要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对教学方法的正确认识

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因此,教学方法是一个总括的概念,是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和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

教学方法不只针对老师而言,也作用于学生,纵观目前小学教学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三中心”问题(课堂,教师,课本),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学习方式单一,缺少资助探索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这就使教学方式偏向于教师方面而忽略学生。教师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否则便会因为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构成细节,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区别在于:首先教学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而教育方式不能;其次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只被应用于教学方法中,是为服务于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教学理念是人们在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它支配着教师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我们会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在不同阶段都有很大的变化。

二、彝族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好数学的困难程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来提高这些学生的数学水平。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可以在提高他们兴趣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所谓无形,是指在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后,可以将文字、声音等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声情并茂的电影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跟着多媒体所传达的知识来学习,在这样有趣的学习氛围内,学生不仅能快速的立体全方位的了解汉文化,而且能够让学生们在理解喜欢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数学,这样的效果就会更加的好了。

(二)要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的创造一个和谐、友爱、开放的学习氛围。拥有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意见,敢于参与讨论与探究的基础。教师只有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与学生交朋友,学习的效率就会才会提高。这样,学生们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课堂氛围才会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会透彻。课堂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学生学到知识也就会更轻松,更高效。

(三)构建多元分层的评价标准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具有8种不同形式的智能,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与学习方法。这要求教师要设立多元的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不同智能的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采用分层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例如,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要把握好“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要把握好“经历、体验、探索”的尺度。

(四)大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教应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面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课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

(五)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发现解题结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再作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对那些错误但具有创新思维又不符合常规的解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便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的火花。对解题正确,特别是具有创新思路的解法,给予适当的表扬,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程的改革之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利用,彻底落实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所提升,进而使我国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吕传楼.浅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创新[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1).

第8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原因

1.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常有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在进行枯燥无味的学习课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走神,注意力难以一直集中到学习中去。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会格外用心。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大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将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以提问、讨论、阐述和辩论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适时地发挥引导者身份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间平等和相近的思想,容易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有效地降低学习中产生的厌烦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在学习和人格两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习,得出结论,可以巩固学习的成果和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多人的讨论方式,可以最大化地拓宽学生的思考宽度和对问题的思路,给学生创造进行接纳和质疑的机会。一个组内可能会产生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思路,这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拓展能力,也让学生深刻加深了对知识内涵的印象。另一方面,当代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并不多。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不会与其他人沟通和相处。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积极、有效、平等的沟通,可以提高学生对合作意识的认识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发现对人格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如何在课堂内进行小组内合作学习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指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是说放开教师在课堂内的作用,而是让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正确有效地解答,对学生错误的方向进行修正。以《测量圆柱体侧面积》为例,教师给每一个小组内发一个圆柱体,向同学们提问,如何进行对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测量的问题。小学生们在各自的组内开始进行对问题的讨论。学生会提出,拿一张纸将圆柱体包裹起来,这张纸展开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这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首先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纸展开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引发学生对圆柱体侧面积的思考。再引导学生关注,这张纸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对应着圆柱体的哪一部分。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讨论之后,不难得出圆柱侧面积=底面面积×高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转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身份,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更倾向于辅佐而不是灌输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找到答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2.注重小组合作的各个阶段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有限的课程时长,课前和课后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和做学习,对学习进行探究和探讨。教师留课前预习作业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对课本知识进行一定的预习和探讨,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共同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相互补充彼此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把握教学进程,跟上教学的节奏,不至于掉队。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可以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生活中一起对数学知识进行实践合作学习,在社会活动中对数学进行应用。

第9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5-0029-02

自从我校开展生态课堂教学以来,我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并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采取了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小组合作课堂学习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课标”教材的使用,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教研,我谈一些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掌握好恰当的时机

1.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当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教师放录像让学生统计1分钟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纷纷动手认真地记录着,结果学生得到的数据各不相同。于是教师再放一遍录像,学生的统计数据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别。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的数据各不一样,能不能想想办法呢?学生在这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几个同学合作来完成任务。同学们开始自发结成小组,明确分工,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摩托车……。当放完录像后同学们胜利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

2.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理性分析欠缺,思维深刻性不够。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平均分”,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老师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正反两方同学各自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讨论过后,各队推选出代表,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圆分成了两份?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只见反方同学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片纸,指着其中的一份问: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由底气不足到服气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里。可见,意见不一时,组织小组合作,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

3.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可以折成长和宽分别是整厘米的长方形有几种?我们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这道题实际上是让学生找出有哪几对数能组成9。先让学生各自思考一会,然后让大家带着问题进入小组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每个人都要倾听别人怎么说,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讨论交流就会很踊跃、主动。进而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情况。在小组代表汇报时,教师可以设计插入这么一个问题:“其他同学是怎么说的?”这样有利于养成学生会倾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激发人人发言的主体意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1.合理的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重要而有效的形式是“学习互助小组”,小组成员的搭配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合作小组通常在四至六人之间为宜。根据全班学生学习情况,根据接收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大体分为“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四种类型。在组建学习小组和座位安排上进行合理搭配,让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四种类型的学生,同时兼顾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实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当然,也可根据合作目的及具体情况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随机的合作小组,如同桌两人、前后四人等。

2.划分小组职责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构建小组后,由1人任小组组长,小组长一般由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

在划分职责的时候,每个人的职责应由他们自己确定,角色一旦确定,一段时间内就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承担自己相应的任务。一般小组内成员的责任应该在一个月左右更换一次,这样便可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完成整个具体职责的能力,每一个角色都可以体验到不同职责的特点,从而更加理解别人的工作,使合作学习更容易进行,以便有利于发现并发挥学生的特长。小组成员的任务就是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在自己掌握的基础上帮助小组的其他成员也掌握这些内容,小组合作也就是要求小组所有成员都掌握所合作的内容。

3.及时把握合作时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作为教师要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合作时机应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宽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都最好及时地安排小组合作。如学习“百分数”后,有的学生提出:百分数是不是分数?问题提的很棒,也是很好的讨论合作机会。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及时选择合作时机,让学生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绝不能乱用,以免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象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2.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一直困绕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