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观课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众包模式的内涵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工作职能划分得越来越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一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同时外包服务风靡全球。事实证明,业务外包确实有助于企业减少基础投资、降低风险、节约成本,使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从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
众包的思想基础与外包完全不同,而非外包的升级版本。外包强调高度的专业化,属于雇佣关系;而众包强调大众个体的参与,具有开源性,不属于雇佣关系,注重的是创新与合作。例如,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分布式计算项目,成功调动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台个人电脑闲置的计算能力,这就是外包的一个成功案例。同样的道理,如果把闲置的其他资源通过众包模式有效利用起来,其蕴涵的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高校有其自身的优势,其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和科研的基地,还是一个人口密集的社区。高校的人口结构具有明显的特点,年轻化、丰富的知识存量、比较完备的知识结构、思维活力、创新精神等使高校有很多可以深度挖掘的资源,而这些资源给高校科技园应用众包模式进行管理奠定了实施的基础。
二、众包模式的应用价值
高校的科技园通常是作为众创空间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存在的,其主要作用是孵化一些初创企业,特别是为学生的一些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一定的支持,所以大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由于经费方面的限制,加上在招聘工作人员方面通常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此,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如何提高运营效率等,一直是让高校的科技园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如果将众包模式应用在高校科技园管理中,也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高校科技园应用众包模式,至少具备以下四个优势。
1.有利于塑造高校的创新精神。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高校正在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最难的是创新精神的塑造。高校的创新精神一旦塑造起来,将对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众包模式对学生来说是一条展现自身智慧、锻炼自身能力的途径,因为在当今日趋平面化的新型社会网络结构中,有很多人是渴望展现自身智慧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园的管理中,可以说是给了学生一条表现自我的途径,能激活学生的热情,激发其无限创意,久而久之,创新精神逐渐在校园里塑造起来。
2.有利于降低科技园的运营成本。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中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的成本将显著提升。可以预见,人力成本将成为各种经济组织的主要成本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未来社会将会存在大量的自由劳动者,他们的自由度比较高。
众包这种模式不属于雇佣关系,完全是组织志愿者来完成模块任务。众包模式虽然也会给志愿者提供一定的物质激励,但是跟雇佣关系的人力成本相比,其比重很小。高校科技园如果应用众包模式进行日常的运营管理,一方面可以降低科技园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3.有利于提高科技园的运营效率。兴趣是源动力。据相关研究证明,兴趣与工作效能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只有对所从事的事物真正有兴趣,工作的效能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高。众包这种模式没有强制性,所以只有那些对高校科技园所规划出的模块任务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才会参与进来。基于以上原因,应用众包模式的效率应该高于比那些完全为生存而来工作的员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兴趣逐渐多元化,而高校庞大的学生基数为众包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因为总会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科技园的模块任务感兴趣。综上所述,众包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科技园的运营效率。
4.有利于拓展科技园的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本质是职能化的管理,为了完成预期的工作目标,管理主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设定了各组织的范围和限域。在生产力较低的时代,分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职能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适应很多组织对管理的要求了。
当前,高校的科技园大多数是为学生或教师的创新创业服务的。创新创业是比较复杂的项目,通常需要调动大量资源,如果可以突破组织边界,引导更大范围的人力资源为科技园服务,把学生群体智慧充分发挥出来,这对提高高校科技园的服务效能将起到重大作用。
三、高校科技园众包模式实施方案设计
高校科技园如果通过众包模式实施管理,核心是要将科技园的组织结构根据众包的运作特点做一定的调整,具体如下:第一,将高校科技园的管理层重组成立理事会。理事会比原管理层规模缩减了,其职能重点由以往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治理,简言之是以重大事项的决策、模块任务的规划和发包作为主要工作职责。第二,将高校科技园管理层中的一部分分离出来改组为技?g指导部。该部门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来接洽志愿者的工作,同时可以运用现代学徒制等教学方法对志愿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这样做可以在保证模块任务完成质量的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出实际技能。第三,将高校科技园的日常工作和基础服务重新进行规划,分为若干任务模块交由志愿者或由志愿者组成的学生社团来完成。为了管理的有效性,科技园可以适当给志愿者一定的经费和学分的激励,或者辅以一些其他手段进行协调。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2〕黑法经请字1号关于三棵树粮库、民革哈尔滨市委与农行道里办事处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关于三棵树粮库“以库存粮食和物资作担保”无效的意见。对造成该担保无效,担保人三棵树粮库和债权人农行道里办事处都有过错,三棵树粮库应负主要责任,农行道里办事处也有责任。担保人三棵树粮库应对农行道里办事处无法收回的贷款本息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其余由农行道里办事处自行承担。
此复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我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实验,分析典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在这方面,我们除按实验原理、要求提出有关的操作内容和要求外,还着重讲了下述几点:
如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①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③药品的取用;④加热方法;⑤气体的净化和干燥;⑥气体的收集和放置;⑦装置的拆卸。对这些操作,都应讲清它们的知识、理论根据。譬如在实验室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和加热制取氯气时,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水的沸点也不高,所以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汽。欲除去,只要用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不能用水,这是因氯气与水能发生下列反应:C12+H20HCl+HC10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加生成物中的C1-浓度,可使平衡向左进行,以减小氯气的溶解度。又根据氯气的性质,要想干燥氯气,只能选用液体或颗粒状的酸性干燥剂,通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其次,通过对某些实验操作的分析,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
我们在分析某些实验操作时,为了让学生学得会,记得牢,总是把操作要点总结成几个字或几句话,让学生便于记忆。如在配制一定体积的摩尔浓度溶液时,在分析演示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对固态溶质要称:液态溶质要量)、溶(溶解)、洗(洗涤溶解时容器的内壁)、稀(稀释至容量瓶的刻度)四字配制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操作内容和要点,独立地进行实验,往往能提出一些改进某些实验的设计。
三、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就是不能较好地写出实验报告。其原因是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实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有些学生对实验报告写什么和怎样写还不了解。因此,他们常常把实验报告写得杂乱无章,空洞无物。为此,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首先,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我们对现行中师化学教材中所讲到的现象进行归纳、综合。有光、热、声、态(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在每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些什么,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比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以致得不到正确结论。
其次,采取具体措施,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真观察、分析,并记录于表的空格中,经过几次填写,学生就能比较正确、熟练地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做出解释和结论。培养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四、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老师们:
为期三天的暑假教师集训,今天结束了。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们集中观看了相关专家关于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管理等辅导报告,自学了义务教育法、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撰写了集训反思材料。三天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绝大多数同志集中学习到校早,学习认真,态度积极端正,自学和撰写反思材料认真扎实,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学习,要伴随我们的终身,未来的官当小学,必须把打造学习型校园当着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让我们每个教师终身受益。
难将长期制约着学校。二是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官当地区受撤并初中的影响,部分优质生源流向城区和中心集镇,大量云贵川陕和鄂西地区自主移民子女进入,他们基础差,融入本地难度大,家庭困难,大量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严峻的考验。三是新课改和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对我们广大教师带来巨大的考验和冲击,许多教师基本素质和能力不能够适应教育改革,显得焦虑和不安。四是专业课教师极具缺乏。五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重病教师多。截止今天,我校共有在职教师39人,30-39岁5人,40-49岁18人,50-59岁16人,平均年龄47.6岁。身患重大疾病的2人,一般常年患病的如“三高”、腰颈椎、痛风等顽固性疾病的10多人。这些困难的存在,是对学校发展的严峻考验。我们只有团结一心,知难而进,官当小学才有希望。
集训今天已经结束,后段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今天下午和明天,主要是整理办公室、教师寝室和校园环境,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劳动能力弱,安全隐患大等原因,今年我们试行教职工整理环境的办法,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为学校环境面貌的改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大家保持一颗平常心,把这次活动当着锻炼身体的好办法,检验集训效果的重要手段。整治活动总负责人为张兆林主任,其它校委会成员任小组长,负责本组组织领导,具体要求为“干净、彻底、迅速、安全”。杂草集中焚烧,杂物统一堆放,由冯世军拖走。张兆林主任在做好本组工作的同时,做好统一调度。大家要发扬奉献精神,团结互助合作,有病的同志报告组长搞好服务性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组:组长:闵xx。(6人)
任务:教导室整理,第一栋教学楼前,第二栋教学楼前,中心大道花坛整理。
第二组:组长:杨xx。(6人)
任务:党群办公室整理,家属区前,办公楼前后整理。
第三组:组长:岳xx。成员:陈xx。(12人)
任务:少先队活动室整理,操场旗台至主席台一线以北整理。
第四组:组长:卞xx。成员:张xx。(12人)
任务:教师办公室整理,操场旗台至主席台一线以南整理。
第五组:组长:张xx。成员:姚xx。(9人)
任务:大小食堂内外整理,猪场前,男生寝室前花坛樟树林环境整理
摘 要:中学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重要环节之一,相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生物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注重实验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生物现象的感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从改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形式、探索探究性实验教学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生物教学实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实验 教学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a)-0131-02
Foucus on Bi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Cao Cuili
(Hongxue Middle school of Bozhou City,Anhui Province,Bozhou Anhui,236800,China)
Abstract:The middle school biology experi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s to cultivat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relative to classroom teaching mode,bi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is intuitive,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It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students’perception of biological phenomena,improve the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 through biology teaching experi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changing teaching idea,renewing teaching mode,innovating the experimental form,exploring the inquiry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so on.
Key Words:Biology experiment;Teaching;Scientific Literacy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生物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相比,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等方面的特点。笔者结合多年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和认识。
1 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生物课堂上,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配角,老师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教,学生则是机械的、被动地接受老师知识传授。生物学实验课也是照本宣科,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一步步地机械模仿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发散力。
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疑问,和学生多一些交流,多一些互动,以学生为根本,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知道些什么,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如果教师能用赏识的眼光倾听学生的诉说,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双向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准备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获得科学知识的实际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 创新实验形式、提升学习兴趣
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结合多年的新课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的实验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创设实验形式,精心准备实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进来。
(1)实验前让学生积极准备,做好实验所需的前期准备工作。通常生物实验中用的实验材料都由实验员或生物教师购买获得,但如果对于一些简单的,从日常生活中就能获得的,不具危险性的材料,是不是能让学生参与到采集的过程中呢?例如,在做“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实验时,在课程实验前就将材料收集的任务布置给实验小组成员,让学生亲自准备实验材料。结果实验当天,很多学生早早就到学校,有的学生准备了花盆、矿泉水瓶、糖果盒子,有的学生准备了泥土、水、蚯蚓,有的学生准备了树枝、树叶、盐、糖果、手电筒等实验材料。学生对实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能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记忆和生活能力,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2)课堂中引入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课堂教学选材的理念是将学生熟悉的自然规律、生活现象、活的动植物或实物引入教学,既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可以拓展授课空间,把上课地点定在菜地、田野上,观察,采集实验材料,制作动、植物标本,这样做,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实验材料,充实标本室,又可弥补课内技能培养的不足,还可密切师生间的有效交往。
(3)改变实验方式,中学生物实验课主要以教师的讲述法为主,教师先把实验的要点过程都讲明白了然后学生再进行实验,这样难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验时应引导学生们讨论该如何分组?不同组之间有何差别?每组需要记录实验的哪些特征?每组的人员该如何分工?让学生自己讨论形成方案。自己分配人员分工,有负责操作的、有负责观察的、有负责记录、有负责监督的、有负责各组之间对比的、有负责整理各组记录材料的等等,最后大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从实验中得到什么现象,与教材所给的答案有什么差距,实验本身存在什么问题,得到什么启示,最后形成分析总结报告等等。这样以来充分地把学生融入实验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实验现象,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分工合作的团体精神,既有效利用了实验的教育价值,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3 注重探究性实验、培养探究精神
与传统的生物实验不同,探究性实验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这就需要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的基本内容,并能运用实验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原理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动手操作实验,自主观察,分析实现过程,得出实验结果。学生在体验式探究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大的自由空间,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极大提升。探究性试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实践能力、锻炼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获得科学知识的实际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学生物学所开设的实验主要是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三种类型。生物实验中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生物教师往往不重视或者忽略了拓展性实验。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发现,缺少了探究性实验和其他类型的实验的话,不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4 结语
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越来越彰显重要性,通过生物学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直观感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验证、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测量方法,促进学生感知、观察、设计、操作、总结等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生物课程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36-37.
[2] 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版.生物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海银.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教学探究[J].生物学通报,2003,38(10):33-35.
[4] 罗小琴.关于农村中学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J].科教文汇,2008(4):88-89.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科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供我们借鉴,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怎么教?如何定位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如何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些都成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找到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是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做一些初步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之间知识水平的差异
现在,小学已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由于普及程度不同,学生的信息技能已由过去的“会不会,知不知”演变到现在的“精不精,知多知少”的差异。由于小学教学水平的差异及各种客观因素导致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电脑的基本操作驾轻就熟,能够十分熟练的使用电脑,有的学生则可能连电脑都没用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
二、教学内容重复,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程序语言教学体系、软件教学体系和信息需求体系。但小学、初中的教材中存在严重的重复,例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大都包含windows基本操作、文字处理、幻灯片制作、网络应用。而这些内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已学过,而初中又开始学习这些内容,尽管学习的深度不一样了,但学生仍会出现厌学情绪。综观信息技术新教材,其内容均为非零起点,所以,教材往往依据学生有了相当的基础来进行设计。但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适应,仍有一部分学生处于零起点。
三、教学目标定的过大
在新课程的引领下,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日益丰富,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我们的教学目标也随之变大,要有理论高度、操作技术、道德教育,课堂的容量不断加大,在短短的一节课内,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太多,常常出现教师要求的学习目标虽定出,但大部分同学完成不了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因长期不能完成任务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反感、抵触。
四、缺少方法指导,仍以技术讲解为主
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我们仍以讲授法为主,它的特点就是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这种教学模式违背了认知学习理论,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虽然有时它的短期效高,但这种教学模式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出来的多是知识型的人才,而非创造性人才。那么该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有效性教学呢?
(1)采取小组协作和第二课堂教学。第一,小组协作式教学较容易发挥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的长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分成若干小组,使小组内部成员的能力水平呈梯形分布,使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平衡。第二,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准备教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应在难度上有层次性。要有适合于优生的更深层次的任务,让他们深入研究;也要有适合于基础较差学生的浅层次的任务,并给予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尽快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2)适当引导,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习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情绪,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解决日常学习中的问题。例如:指导学生在网络论坛中开辟学习blog,利用网络论坛共享学习资料和交流学习体会。对某些学科的专题性研究,可以在微机课上完成,形成电子版本的报告,进行交流和评价。
(3)解放思想,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纲,但不应拘泥于教材,要转变那种围绕教材,仅仅传授几个软件的观念,应根据信息时代需求,适当地补充学习内容。例如:在网页制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补充图像处理、音视频编辑等教学内容。
(4)提高教学有效性要适当精简。第一,目标不宜定的过大,应简明、切实可行,对准核心、落实到小的着力点才具有效益。第二,目标不宜定的过细,具有关键性、对准价值意义才有效益。第三,课堂目标不宜过宽。有针对性、对准情感需求才是有效益的。
(5)改进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益。照本宣科、知识讲解、技术训练、道德灌输,这种以课程为本的教学方法是“赶”着学生走,课堂效率必然不会很大。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向前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到技术之美,体验到素养之美、自然上升到道德之美。然而不管我们用什么教法,都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从学习需求出发;第二,以学生为本;第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
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和高速度、高效率、大发展的时代,现在正在读初中的青少年正处于这个时代中。为了使他们立足于未来社会,初中的语文教学该如何进行?我以为,按大纲的要求,应把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即“说”的训练在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训练中放在突出的和首要的位置。
结合实际,我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从实际中观察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普通话语言不规范,时常夹杂方言,语音、语调不自然。
2. 说话语句不连贯、不完整,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3. 语无伦次,条理不清,说话不得要领。
为什么出现口头表达能力差的情况呢?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原因:
1. 中学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陷入讲、练、考的怪圈。由于考试形式的局限,对读、写、听、说四种语文能力仅仅侧重前两种能力的考查,升学没有口试,多数教师觉得学生说话好差与学生成绩高低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在教学中只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轻视说话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把阅读内容题目化,课堂成了练堂,练字词、练语法、练修辞、练层次划分、练写作方法归纳,学生完全成了被动的接收器;在课外教学中,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课时安排得满满的,第二课堂单调,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个性萎缩,说话能力退化;作文课上,教师命题,让学生去做,更不注重说话能力的培养。
2. 由于长期缺乏口语训练,学生心理素质不好,缺乏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当众说话紧张、胆怯,回答问题心里有话但说出来结结巴巴,辞不达意。
3. 思维迟钝,缺乏敏捷性、条理性。表现在语言表达上,一是不能快速理清思路,组织语言材料;二是语言颠三倒四,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三是偏离中心,随意性较大。
中学生正处在语言感知和语言表达的最佳年龄段,那么如何加强说话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呢?
1. 重视普通话教学。这是时代的要求,大而言之是民族振兴的需要,小而言之是个人生活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方言众多,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民族交流日益广泛,光靠方言不能实现相互沟通,掌握普通话就实实在在成了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质,成了基本的生活需要。比如你外出找工或工作需要出差,别人听不懂你说的话,无法进行交流,就会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走出家门,你就会有深刻的体会。
在实际教学中,可用知识竞赛法,将学生所学的语音知识,做成带有一些趣味性的题签,依照“智力竞赛”的方式进行抢答,当场评分。这个训练符合青少年学生争强好胜、荣誉感强的心理特点;对于已学过的语音知识和技能,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和巩固。教师还可将容易混淆的字或词组写于教学卡片,有意识地发给乡音顽固的学生进行训练,定期检查更换,以期逐步提高。也可将常用字编成短文,分期公布,定期考核,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做到字字发音准确。还可采用系列朗读、说绕口令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定会提高。
2. 在语文课堂中训练说话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说话质量的前提。如果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一旦站在公众面前,便语无伦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最好的方法是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掌握授课类型,多上问答课和讨论课,要通过朗读、口头复述、答问、讨论、口头作文等形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教学时,可以结合阅读和写作进行说话训练,具体训练过程是:从诵读课文起,对学生的发音、语速、语调、语气停顿做出规范要求,做到声情并茂,再现文章的情境和氛围。然后进行复述训练,要求学生看一遍课文,理出提纲,用自己的语言流畅连贯的讲述内容的梗概,力争达到中心突出,感情充沛,详略得当,语言准确、生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形式和内容上拓宽训练的路子,每堂课拿出三五分钟,让学生练习说话或讲一段见闻,或一条消息,或介绍一个新鲜事物。还可以结合写作教学进行说的训练,学生动笔之前,让他先谈谈作文构思,然后相互启发,集思广义,达到说写结合、以说促写两种能力同时提高的目的。在议论文教学时,重点训练学生阐述观点,发表议论的说话能力。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不断丰富,必然会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也会产生表达见解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把说话训练提高到议论的层次上。议论性说话要求观点正确,材料详实,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教材中的课文(议论文)是我们说话练习的范例。通过反复诵读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熟悉并感知议论性说话的语言系统,从而积累一些说话的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理想、前途、道德、伦理、学习、修养等方面的问题有感而发,也可以结合中外格言、警句、俗语,发掘说话的话题,做到说话前要有充分准备,可以草拟提纲,酝酿腹稿,但说话时不能携带任何东西,说完后发动学生评议,最后由教师做出公正客观的评定。
然而思想政治课的枯燥、干涩、乏味又成为实现这一教育教学目的的障碍。如何解决中学生实事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这一难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教师除了有扎实的政治理论水平,概念明确、逻辑严密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能力之外,还必须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课堂结构进行改革、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笔者在我县教育局近两年推出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成功做法,使思想政治课活力四射,达到了既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广泛开展讨论法教学
所谓讨论法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以学生自己为中心和主体,利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得知识,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导地位,是一种多方位的互动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收集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这不但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能力的平台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作为中学生应有的心理素质。
在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教师的作用有三点,即听、辩、防。所谓“听”,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思想观点和意见是否正确,是否合乎社会主义的法治和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做好记录,以便于对学生的思想观点的点评之需。所谓“辩”,就是要组织同学利用他们所学知识,对错误的、模糊的观点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判断、去伪存真。所谓“防”,就是要防止个别是非分辨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讨论中发表的、不当的、恐怖的言辞,如有发生应及时阻止,查明原因并进行心理疏导、教育。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已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被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来说已经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且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识检测的学习方式,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也使课堂结构、课堂环节发生了变化。
三、多用联系法教学
基于社会生活,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归纳、创新等社会实践能力、实现思想政治课应有的社会效能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但作为尚未完全涉世的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历,对五彩缤纷的生活充满了热切的希望与期待,但又不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观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认识事物的本质,探究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总结与引导便十分的重要。例如在八年级思想政治(粤教版。下册)第七单元授完后,教师可以利用一堂时间,利用《法律伴随我一生》为一个终结性专题,对前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补充。从一个人呱呱坠地直至到死亡这一过程中认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人的一生的社会活动,不管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的规范作用:未出生时继承法对胎儿财产继承份额的保护――禁止非法对胎儿性别进行医学鉴定――出生后的防疫――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选举与被选举权的取得和丧失――婚姻家庭――劳动就业――退休养老――亡故等各阶段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进行电子板书,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引领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知识,检验理论,充分认识我国公民权利的真实性与广泛性,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形成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的公民意识。
四、适时参与社会调查
所谓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调差研究,充分了解社会事件及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提出调查报告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对中学生来说这是把书面知识和生活相联系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方法。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写出调查报告,再让学生从调查报告所记载的数据资料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这种实地调查的方法不但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教师作为一个社会文明的继承者、传播者,应当以饱满的热情、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去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思想要求,完成党国家制定的思想政治教学任务,培养出有利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的合格人才。总之。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应当是无尽的。
关键词:实验技能;演示实验;学习兴趣;动手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44-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正确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都有重要意义。能否重视并切实抓紧学生动手能力是化学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是学生真正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下面本人就谈谈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一些方法:
一、教育学生逐步明确化学实验的目的,激发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能的积极心理
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从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与环境让他们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重视上好“绪言”课,除认真做好“绪言”课中几项演示实验外(如镁条燃烧、碳铵受热分解),还可增选一些化学实验如常见的颜色变化实验(石蕊、酚酞溶液检验酸、碱溶液),用吸滤瓶做灭火器原理的灭火试验等,这些现象明显的兴趣实验,学生印象极为深刻,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起学生重视化学实验,产生动手做化学实验的迫切要求。还要注意应用课本编入的著名化学家(舍勤、拉瓦锡、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等),通过对某些化学实验现象的周密观察、分析,进而获得重大科学成果的例子教育学生。因此。还应向学生指出:正确掌握化学实验操作规程,熟悉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就能做到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以消除学生害怕实验的心理,培养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积极精神。
二、重视教师演示实验操作的示范作用
课堂化学演示实验除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外,还能对学生掌握实验技能起示范作用。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就是从教师的演示实验开始的,教师进行化学实验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演示时,如果教师操作熟练正确,有条不紊。演示桌上用品排列整齐清洁,并且直接效果明显,则对学生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要领,教师应对每一项新出现的演示,对其仪器的安装、操作手续、试剂的选用等都应结合实验加以说明。防止学生只获得表面形式注意的东西,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有不自觉变为逐渐自觉。为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掌握化学实验技术,为整个实验过程的全部技术细节都要周密细微考虑。由于实验条件、试剂品种浓度都可能常常变化,一些意外的情况有可能发生(如准备好用品被人误拿走、火柴潮擦不着火等等)因此每一年从做一项实验前都要在课前亲自动手演习掌握做成功的关键,各种用品逐一检查无遗漏,做到课前胸有成竹,上课万无一失,决不能单纯依赖实验员的课前准备。即便是容易做的,历年来都能做成功的实验也不能掉以轻心。
三、对于学生掌握的实验项目应按大纲要求进行严格训练
学生动手实验是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能真正掌握技能,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先入为主:学生初次接触实验,切忌单纯迁就学生的好奇心理,采取“放羊式”实验,任其随意操作。要求学生掌握一项基本操作时,要求对学生提出简明的具体的要求,教师做出示范,带领学生立即动手。
2.抓单项操作过关:一项复杂的实验是由几种单项操作组成,每种单向操作又可分成为几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开始时采用“广播操”式的训练还是必要的。如“过滤的准备”可按:选取滤纸——折成半圆——折成四等分——开成锥形——放入漏斗——压紧湿润——检查气泡等步骤。由教师统一念口令,边做示范,让学生跟着做。再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
3.抓紧反复纠偏: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后,由于动手机会有限,未能很快形成熟练技巧,必须在以后的实验中对已学过的实验技能经常加以检查,出现问题要随时纠正。学生易错易犯规的操作表现可举例如下:取用药品时,瓶塞没有倒置桌上;去药品后没有及时盖上瓶塞,造成“张冠李戴”,污涂药品;手拿试剂瓶,标签无对手心等。学生常见的毛病还可举出不少,指导实验过程中要随时加以纠正,耐心细致地经常抓,贯彻到学习化学全过程,坚持不懈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熟练技巧。
4.抓预习:每次分组实验前布置预习,并提出预习思考题,实验前再检查预习情况(由“面”检查“量”、抽“点”检查“质”)。发现未按要求预习的,让学生回教室准备,课外再做实验,还可用同学由于预习不好而造成手忙脚乱、心中无数,甚至发生意外的具体例子教育学生,引起重视预习。抓实验报告书写:要安排出专门时间对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步骤”写法,如何记录“现象”,如何归纳“结论”作出具体指导,必要时对重点实验要组织学生边阅读边讲解边指导拟写方法。为提高实验报告法的质量,可选择优秀实验报告举办展览,教师加以批注,使学生学有依据。
5.抓实验纪律:着重抓几方面纪律。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求先安静入座,注意黑板上教师所写的注意事项,观察桌上排列的仪器用品,试剂的品种,浓度,静待上课;养成实验前检查仪器破损情况,发现有小裂痕,应及时报告教师,清除不安全因素,也便于试验后清点仪器有所依据,试验中如发生破损,应立即报告教师,妥善处理,并在破损记录簿上登记,视情况而定是否赔偿或赔偿多少,以养成学生爱护公物的好习惯。把严格药品用量也当实验纪律来抓,试验后要按要求洗涤仪器,清扫实验桌,由小组长检查一遍后再由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检查,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6.抓实验组织安排:期初要做好分组或座位安排,如需两人以上一组的,还要确定小组负责人。遇到仪器不足时,要注意安排好各小组实验顺序,必要时交叉进行,避免拥挤,同小组两人也要做分工,密切配合,集中观察,轮流操作和记录,发生问题时可小声讨论或举手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