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班主任:xx
活动主题:生命如花,远离
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
活动地点:五年级(1)班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生命如花,远离”,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教育同学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教育和引导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认识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迈出的第一步,教育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及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创设情景,剖析案例,正确认识面目;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看录像《如魔鬼般活着》:女中学生亲述吸毒经历。通过观看,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对人类的危害。
2.学生交流:听了这感人的故事,看了这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3.激情对话,导入本节活动主题。
4.揭示课题:生命如花,远离
二.介绍有关的知识(播放PPT)
(一).认识罂粟花的罪恶(投影图片,师旁述)
(二).介绍的种类及共同特征。
1.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
2.投影“禁毒大军”图片,了解的有关知识。
(1)分为哪几类?
(2)常见的有哪些?
(3)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三)自主探究理解
1.看禁毒漫画,自主探究漫画所蕴涵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老师总结
三.情境剧(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表演小品)
1.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情景(图片),表演如何拒绝,演示拒绝的方法,体验角色转换。
2.小品《失色的花季》
四.观看FLASH动画《向SAYNO——青少年如何自我拒毒》
1.学生观看后交流感受。
2.老师总结拒绝的方法:
A.八个“不”,防患于未然
B.面对毒患的自救方法
五.你说我说——知识知多少
(一).交流:知识知多少
(二).材料分析。
材料1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的俘虏。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材料2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六、诗歌朗诵——生命如花
七.老师总结
这一节课大家都学得很认真。我们既了解了,也认识了的危害性,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更明确了观点: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如花,远离。做个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就必须远离!最后祝愿同学们珍爱生命,健康快乐的成长!
九、作业:
向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介绍的危害性及远离的方法。
【中学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二】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
教师: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及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那什么是呢?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有那些危害呢?
1.毁人毁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溜走;
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的危害,提高抵御的自制能力。
3、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出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为了增强你们抵御的自制能力,今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二、 了解,认清危害
(一)什么是
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的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止咳水,这些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二)认清的危害
1、会毁人健康,
一些中小学生,对的危害一无所知,通过一些“有经验”的人的介绍对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吸食,从而走上不归路。有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体很健康,学习也很好,为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身体感觉很疲倦,就在这时,有人给他拿来了一点“白粉”,告诉他说,这是一种灵丹妙药,只要稍稍吸一点,就会精神百倍,让他试试,过后他的愿望会实现的。这个学生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染上了毒瘾,学习一落千丈,身体也垮了,最终他没有走进理想的高中,而是进了戒毒所。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的吸毒者,他对吸毒的人又憎恨又不解,在他看来,凡事都能戒掉,关键是有没有毅力。他决定以身试毒,为吸毒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后,和他见到的那些吸毒人一样对戒断不了,成了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的确,好奇心往往为了“试一试”,这样的念头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会让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一年轻男子,有一份好的工作,收入可观,他第一个在村里建起了别墅,够买了豪华轿车,在村里可谓是一名“亿元户”,他也是村里人奋斗的榜样。几年后,娶了妻子,生下可爱的女儿,他为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而骄傲,在一次出差的途中,他结识了一个“哥们儿”,在“哥们儿“的诱导下,他开始吸食,起初,他只是用兜里的钱,慢慢的,兜里没钱了,他就拿存折里的钱,存折里没钱了,就卖车子、卖房子,妻子看到他已无药可医,就带着孩子离开了他,这个人最后沦落街头,成了一名乞丐。
3、会导致堕落、犯罪。
很多吸食的人兜里都没有太多的钱,毒瘾发作让他们受不了,他们为了让自己舒服,就会想方设法赚钱,要么去骗、去抢,要么就是去偷,如果被人发现,还会杀人,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远离
既然这么害人,那作为学生的你们怎样才能远离呢?
【关键词】中学数学;自主学案;问题
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作为主要目的。其中自主学习的倡导旨在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意识、自主探索精神。因此,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实施导学案的方式来辅助课堂教学,在看过一些学校设置的导学案后,笔者发现很多都只是教材的改写,或者练习册的浓缩,偏重教材内容的梳理,或某些计算技巧和公式的练习。
一、自主学案的含义
自主学案是学生根据自己对数学理解的程度、对自己实际情况的了解,自己初设定自主学习的计划,再由教师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学生们的计划为全班学生编制设计适合绝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它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共同参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完全是教师独立完成,也不是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
自主学案与导学案有类似的地方,比如面向的对象都是学生,但在编写者上,自主学案由教师或教师团队,连同学生一起共同制定完成;在内容设置上,自主学习材料更具有延拓性、探索性,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开放,比如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反思有自我监控,学生的主动性更强,也反过来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更高,在编写时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更重视,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具有影响力。根据以上学案编制特点的不同,笔者大致将中学数学自主学案分为以下六类:目标型、阅读型、生成型、引导型、拓展型、练习型,下面是对这六种类型的自主学案分类的根据、各类的作用、适用的课型等进行的分析。
二、学案与教案、教材、练习册之间的关系
1.学案与教案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阶段梳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的教师用具。教案的使用很好的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对课堂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发生的状况有所预设,有助于教师更有效的把握课堂节奏和效率。教案比学案更注重教师对问题的提升,以及教师对知识所渗透的思想和方法的点明和提炼,学案比教案更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质疑,以及学生对知识彼此联系的认识。因此,教案比学案更注重教师对问题的提升,以及教师对知识所渗透的思想和方法的点明和提炼,学案比教案更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质疑,以及学生对知识彼此联系的认识。
2. 学案与教材
于教材本是前后相连的,所以教材中对每一节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不会给出明确清晰的说明,而对知识建立丰富立体的认识需要教师将过去类似的知识点或学习方法、做铺势的知识点、R后所需的知识点等均提炼出来融入到学案中。教材屮对定义、定理、性质、结论等大都是直接呈现,而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一一启发学生猜测、推导、归纳、类比等。教材中对知识的思想和方法没有明显展示,而教师编写学案时要把所能渗透的思想和方法逐一在内容的学习和知识的运用中得以体现。
3.学案与练习册
学案中的知识运用是必有环节,但不少学案把知识点以梳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之后,进行大量的练习,犹如课后练习册,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之后,给出大量的练习题目。学案的在学与练中更注重的是学,由此练习的题目就更是教师精挑细选得到的,从这些典型练习题中学生除了运用知识以外,还要提炼出当中的思想、方法,对一类题目进行归类,以SK校的学案为例,当中的例题各个都有精准的分析,有些还提出新的疑问让学生解答,当中的练习题也非常注重变式,在同种类型的题目多次练习后,给出一些注意事项和总结性语言。
三、案的共性与个性
针对个人的学案在现行的教育教学中实施起来是有困难的,但不是说不尊重学生的自。笔者所研究编制的自主学案就是在全班学生共有的学案中根据不同的学习个体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难易程度、学习任务多少程度,也让学生个人参与等级的评价、个人的评价、重难点的梳理等。以此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时间,这样的自主学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此处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中学学习,更多的是日后的大学学习、社会学习。同时笔者通过研究得到的数学自主学案更多的注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个人语言表达对知识的认识、质疑、猜想、推广,对方法的提炼、总结,对思想的迁移、运用。这样的自主学案试图传达给学生"学习的主体是自己"这一意识,力求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兼顾。
结论:在沸沸扬扬的学案风背后有着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自主学案是否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否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否可以确保学生知识上、能力上、思想方法上的掌握和提升,是否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追求真理的好奇心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编制中学数学自主学案时必须时刻意识到的,并且需要教师不断通过实践总结经验,进一优化。
参考文献:
[1]吴宏秀.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2010.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徐九延.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5.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导学案 培养目标 尝试 实施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17-01
导学案,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笔者认为,“导学案教学”对于以“解决问题”为培养目标,以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人才为方向的职业学校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1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导学案教学实施依据
1.1 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成才的的需要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实用性,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实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社会合格的劳动者。
“导学案”教学模式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与职中教学倡导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1.2 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千千万万既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又拥有一定技术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导学案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导学案教学实施流程
2.1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要充分考察、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潜心研究教材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根据不同的课型和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备课组研讨,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内容精致化,导学简单化”。
导学案每个课时的基本结构及要求:
(1)课题及学习目标。在导学案中应把学习的目标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方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目标明确,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2)学习重难点。根据《大纲》,确定学习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课前补充。在学习新知识前,设计一些思考问题,补充与该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背景、趣事和热门话题等为学习该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4)课内探究。这是学案的关键,尽可能根据学习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将知识问题化,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层次性、启发性、趣味性,激起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5)课后提升。能力训练是学案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课后设置适量的思考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巩固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掌握方法和形成能力。
2.2 导学案的运用
导学案教学的目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导学案中包含的知识、能力培养要靠课堂导学去实现,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习惯。
导学案的使用:发放导学案,依案自学讨论交流,信息反馈点拨精讲,解难释疑当堂反馈,优化补偿加强总结,反思领悟。
为了保证导学案的有效运用,教师应对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掌握了解学生的模糊点,提高上课时“导”的针对性。
3 导学案教学尝试过程中的思考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导学案教学法对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是可行的,对学生的成长是高效的。其主要意义在于:
(1)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避免了预习的盲目性,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能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导学案”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思考和探究,增大了课堂学习容量。学生也从中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性,更提高了课堂效率。
(3)能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促进技能学习。在“导学案”指引下,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和巩固,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有利于职中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
导学案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问题一:忽视导学案和教案的区别。部分老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往往受到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影响,把教案的条框详细化,规定或者限定了学生的学习路径,呈现的还是不容选择的过程,不断“强化训练”的过程,为落实知识点服务的过程,偏离编制导学案初衷的现象严重。通过实践,我们更清晰的明白,导学案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导”和“学”。应区别于着眼点在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的教案。
问题二:导学案编写习题化。有些教师始终相信题海战术,认为“导学案”可以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道道习题,以练促学,所以,他们在设计“导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的编织成一个个的习题,认为这就是“导学案”。必定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的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导学案”教学的优势。
问题三:导学案编写共性化和僵硬化,学案模式变成了流水线作业。导学案编写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有些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无视课型的不同,过分依赖导学案,被导学案束缚住手脚,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完善,我们相信,“导学案”教学模式会在构建职中语文高效课堂、培养合格的中等技术人才的过程中释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杨秀花.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教研),2011(3):72.
[2]蒋宏达.试论职业高中培养目标的定位[J].职教论坛,1999(1):11-12.
一、“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新教材为依据,可以对课本知识提出明确要求,明确指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导学案”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案。“导”就是指导,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与同学合作,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学”就是学习,“导学案”方便了学生学习,对难度很大的问题进行分解。“案”就是学习方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案。“导学案”由学案和导学两个部分组成。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水平编写的学习方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通过“导学案”,可以充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
二、“导学案”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材料。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为课堂提供了反思小结材料、课堂展示材料、复习巩固材料。一是课堂文本材料。例如,在高中物理课中,“导学案”课堂中通过不同小组的展示,对预习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对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记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做好反思的改进。学生会发现很多问题。二是课堂展示材料。例如,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准备上课需要的材料、讲解相关知识点,形成“导学案”。在上课前,教师对学生准备的材料进行查看,提出指导意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整理的材料。通过不断的准备和修改,“导学案”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展示材料。三是复习巩固材料。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指导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并做好记录,把“导学案”装订成册,成为最好的复习资料。通过考前复习巩固材料,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2.帮助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与高中阶段差距较大,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不能完全适应,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很难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理顺,这样学生自主学习会遇到极大困难。“导学案”中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出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学习方向,最终到达教学目的。例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把课堂教学情况和自.主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和记录,从而提高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3.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办学更加规范、教学时间明显减少的大背景下,“导学案”可以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完成“导学案”,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知识体系、课程内容的认知更加深刻。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同学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充分分享成功经验,把以教师教学为主的课堂变成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导学案”从根本上改变了高中物理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幅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导学案”在高中物理中的教学现状
一是容易夸大习题的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物理教师把物理“导学案”变成了作业。导学案是帮助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习题是一种辅助手段。有的教师将习题照搬到“导学案”上,把练习题当做主体。二是“导学案”与教案重复。“导学案”与教案侧重点不同。教案以“教”为中心,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导学案”以
“学”为中心,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的教师把“导学案”等同于教案,在教学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三是容易出现“一刀切”。同一班级学生基础不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进行分类指导教学。
四、充分发挥“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正确编写“导学案”。重点课节的“导学案”应由教师编写,学生编写一些简单课节。教师对学生编写“导学案”进行有效指导,不断纠正学生在编写“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
2.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不同的“导学案”。例如,在设计力学这方面课程的“导学案”时,对于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的环节,必须加入课堂中需要应用的工具,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确定图表、坐标系等不同的教学工具。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案教学; 认识; 实例; 反思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仍摆脱不了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模式,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指出:“反思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中的失落。”课程改革主张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求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理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理念指出:传统的“指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一切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而“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对此作了反拨和颠覆,这个教育理念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坚守对话态度和人文情怀。这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形式不再是为了建立教师的权威,不再把学生当成听话的工具。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而且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转变刻不容缓,只有改革,才能让语文教学重焕生机与活力,才能让学生真实地成长。
一、对学案教学模式的认识
所谓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老师既定的学习方案指导下,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其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提供给学生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性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总之,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语文学案式教学”与传统语文课模式相比区别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与学案式教学有着质的区别:前者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前者主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二者在课堂角色、教育观念、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截然不同。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案教学模式示例
“学案式”教学,其核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学案”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将“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认为其特点应该是“多边互动、师生有效指导、自主创新学习。”
下面我以《边城》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试一试,看谁字音读得准。
喁喁 黑黝黝 焖菜 碧溪 傩送 涎皮 甬道 莞尔 蒿艾 角隅 胡诌 茨滩 碾坊 茶峒
活动二:比一比,看谁节奏划得明,课文读得好。
朗读第四部分与尾声段落——翠翠与傩送的见面;引导学生模拟朗读,读出语气。意在涵咏文章,揣摩细微
活动三:寻一寻,看谁美点找得多。
1、分析风景美:学生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学生诵读,描述找出的内容。
2、勾画关系。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回答在本文中“青年男子”“妙龄女子”分别指谁?围绕在他们身边还有那些人?划出人物关系图。
活动四:体会人情美,人性美。(小组讨论)
1、写了什么
(1)指出小说“写了什么”?
明确:以“爱”为中心,围绕一个“爱”字展开一件件故事。
(2)课文中体现了哪些“爱”?
明确:祖孙之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
(3)这些“爱”中所突出的是:翠翠与天保兄弟的爱情。
2、怎样写的
(1)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划分情节脉络。
明确: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2)“薄薄的凄凉”——隐约的内心波动,无法勃发。
“胡思乱想”——摆脱不掉的情思,莫名其妙。
“忽然哭了”——无处言说,人情质朴。
心里沉重——入情渐深
关键词:导学案;实践;有效;反思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点体现在其前后两个“学”字上。学案,应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而制定的学习方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学,则应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课前预备性学习的含义。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学案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总之,学案导学应该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一、围绕教学目标,紧扣知识体系
教师在学案的设计上,首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紧扣知识体系,提出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的问题,为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扫除障碍。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四的第三章第三节《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学的导学案中,笔者提出了这样的课前思考内容:
①Cl-和CH3COO-谁结合H+的能力强?为什么?
②你认为两者在水溶液中会呈现酸碱性吗?为什么?
③你能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结合H+或者OH-能力比较强的离子吗?课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预习,学生很容易理解盐类水解中“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的规律。这样,无疑可以大大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深化和拓展构建学习活动上。
二、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可以充分利用导学案中推荐作业部分加强学生间合作性的学习与交流。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的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二课时的学案中,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一个能力探究问题:和你的同学合作制作一个水果电池,并把你们的作品拿到课堂上给全班的同学展示和讲解,看看哪一组制作的更好。结果一个班级至少有四个水果电池问世,都是同学们按小组合作完成的,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原电池的原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的魅力。这样的导学问题要比以课后作业形式完成更有意义,也突出培养了学生合作性的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三、抓住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导学案中的学习重点和基本知识点的预习,可以直接作为学生的课堂笔记,而不用在课堂上重复性地记老师的板书和书本上重复的内容,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的第二章第二节《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课前预习学案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基础知识导学问题: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_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________。
2.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________的化合物。
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在________中或者________下离解成________的过程。
2.条件:(1)溶于水:适于酸,碱,盐;(2)受热熔化:适于多数碱、盐、金属氧化物。
3.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1)定义:表示电解质________过程的式子。
(2)书写方法:中间是反应号,左右两边分别是________和电解质电离出的________离子的化学式。
(3)注意事项:离子符号要书写正确,要做到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守恒。例如,NaCl________,H2SO4=________,NaOH=________K2CO3=________。
4.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1)酸 电离是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
(2)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
(3)盐 电离是能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的化合物。
本文学案的设置对基础知识做了有效地归纳,可以引领学生认真做好预习后完成,长期将这样的学案内容加以装订整理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堂笔记使用,也可以作为今后复习过程中的复习提纲。既节省了学生课堂上记笔记的时间,又层次分明,知识归纳详尽,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导学案中的达标训练可以作为重、难点知识的升华。教师可以精选具有前瞻性的思考题,在导学案中让学生充分思考与交流,有助于课堂重难点知识的应用和深化,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中,在学习了酯化反应机理之后,我的提升训练中设计了这样的能力提升训练题:请根据酯化反应的机理,试着完成
①两个分子的CH3―CH(OH)―COOH形成六元环酯的化学反应?
②你认为HOOC―COOH与HOCH2―CH2OH可以形成哪些种酯呢?
学生们就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使重点的酯化机理得到了深化,发散了学生们的思维,培养了能力。
四、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反思
导学案对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或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上课前的预习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检测评价可以指导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并以此来反馈课前预习情况,合作探究式学案可以更轻松地攻克重难点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中难度适中的应用训练,可以起到突出重点,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案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习精力,“教是为了不教”,通过学案导学的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巩固练习,学生自然就会自主学习,经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自然会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不仅可以摸清规律,还可以有创新的方法和措施。
导学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导学案的正确使用,笔者有如下的几点思考。
①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要努力做到“四个放手”,放手让学生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难点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解答,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寻找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和创造性去鼓励,让学生大胆地暴露思维中的障碍,漏洞和困难。
②学案导学要顺利实施,除了精心的设计本身,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这一过程是教师二次备课的过程,要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使引导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③不要将导学案变成教案的翻版。学案与教案不过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教案的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教案是教师用的,是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为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所设计的教的程序。学案却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学”;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学案是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教案的设计完全按照教师的意愿由教师完成,学案的设计由教师预设,最终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用和完成。
总之,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科的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性,才能编制出好的学案,凸现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学案;主体;主导;合作
教育的成效不是老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所以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这种改革,我们引进了学案导学法。学案导学法是一种以学案为依托,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运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将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一改往日被动学习的局面,积极参与教学,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下面将就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学案导学法。
一、“学案”导学法的作用
1、帮助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案中设计了各种学习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脑、眼、手、耳都动起来,一堂课中学生有问有答,有表演有展示,有交流有评比,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和评比,在评比和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并相互进行指正,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应有的提高。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学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和自学,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一些基础性的内容,这样教师就无须在课堂上再讲述,而是把时间更多地花在重难点的突破和学生较高层次能力的培养上,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3、学案教学敦促教师备课更精心。
学案导学法变注重“教师的教”为注重“学生的学”,这并不是对教师要求的降低,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教材的基础上,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依此制定出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学案。这就提高了对老师备课的要求,敦促老师更好地备课。
二、英语教学中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学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认为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练评促能。下面试就英语教学中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作简单阐述。
1、学案设计
学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凭据,其基本框架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预习内容、活动设计、反馈检测等几个方面。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针对当前要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学案。
2、预习引导,明确要点。
老师在学案中设置了预习内容,对预习提出了具体要求,帮助学生正确而有效地预习。预习的难度要适中,必须是学生能自学得到的,重点解决词汇及理解问题。
3、自学探究,疑难研讨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每个人将个人获得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自主解决疑难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老师集体讲解或指导学生查阅教学资料,培养学生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4、导学点拨,归纳整理
对典型问题、语法难点等,老师提前在学案上设置专题,学生可提前查阅资料或相互探讨,课堂上老师再精讲点拨,最后指导学生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一块知识经过三次学习就能更牢固地掌握。
5、反馈练习,巩固复习
在学案中设置了适当的反馈练习,学生通过完成练习,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地巩固。另外在对答案的过程中,老师通过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三、实施“学案”教学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老师努力把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效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进一步探索改正:
1、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小组讨论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没有交流价值,为讨论而讨论;二是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三是忽视了对讨论方法的训练与培养,学生的讨论没有实质的意义。四是小组讨论时间分配不合理,有些问题需要讨论时间不充足,学生还没说上几句就草草收场,没有达到预料的效果。
2、学案没有得到充分地使用。
“学案”作为学习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案是活页纸,每天一张,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及时地收藏,丢弃的现象十分普遍;另外一些学生相互抄袭,使学案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上课时无法总是做到堂堂清,只能在课后批阅,老师的批改任务过重,难以做到完全批阅,降低了学案的效率。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要组编整套学案工作量大,困难多。学生借助学案学习也还有很多不适应。但是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一步优化学案教学,学案教学法就一定能在教学中散发出闪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梁再宏,对于外语听说教学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河北大学学报,1980(4)
我们应当看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其中所谓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再体现。因此,教师除备教案外,还应“备学生”,即备学案。所谓学案,即是教师在教案基础上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而设计的学习方案,它包括学什么、怎样学和如何用等问题。
一、学案教学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占主体地位。学案教学便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能把学生地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求知。
学案教学符合作为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特点,也符合作为促进发展过程的教学过程特点,能够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利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通过学案教学还能实行因材施教。
教师的职则不仅在 “教”,更在指导学生“学”和教会他们“会学”。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把“维持型”学习变为“创新型学习”,把“一次求学”变成“终身求学”,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学习”。
二、高中历史学案的设计和运用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导学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研、互研,教师导学释题为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力。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方法指津娥、知识纲要及问题、优化练习和作业推荐。着力点放在思路引导上,尽力做到学习内容纲要化、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以及作业梯级化。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学习目标: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
2、知识构成: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下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史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3、学习方法: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它所需运用的基本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4、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是课下作业。
学案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学案上,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二)学案的运用
指导学生预习。预习是一种常规但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为上课做好知识的准备,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如果要做到提问,那更要预习思考。学案再学习目标,方法等方面有其指导作用。
用于课堂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剖析,知识的纲要化,框架化,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练习的及时处理都为课堂学习提供方便。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方向,在四十分重要效益。
用于复习。历史阶段的总结,知识的归纳,线索的抽拉是历史复习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单元复习还是专题复习,学案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通过习题式学案的设计也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三、学案教学的体会
克服了旧模式中学习的机械性和盲目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也达到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有利于素质教育。
四、学案教学实例
“社会交往”学案指导书
一、教学目标: ----学习方案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今中外主要见面礼,知道名片的发展及其作用
2)了解姓名的构成,知道职事称谓、敬称与谦称的主要表现方式
3)了解聚会的社会功能,知道人们在沙龙和茶馆的主要活动方式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各国见面礼的知识,认识各有特色的理解是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产物
2)分析各种称谓,理解称谓的变迁体现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认识正确的称谓对协调人际关系的有效作用。
3)观察生活,总结当前人们惯用的聚会方式,谈谈各种聚会方式的优劣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际交往各项礼节的了解,认识到交往方式是受政治变迁、时代风尚所制约,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
二、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寻找相关史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见面礼
a.握手b.拥抱c.鞠躬礼d.合十礼e.其他见面礼节
2)称谓
称呼按照国际惯例,在交际场所,一般称男子为 “先生”,称已婚女子为“夫人”,称未婚女子为“小姐”,如无法判断女方婚否,用“小姐”比贸然称之为“太太”更安全。在外交场合,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可以将女性称为“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如市长先生、怀特夫人等。对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一般可称“阁下”;对军人一般称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名;对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或在职称前冠以姓氏,但称呼其学位时,除博士外,其他学位(如学士、硕士)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a.德国人b.同美国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
3)姓名
姓前名后朝鲜、越南、日本、蒙古、阿富汗、匈牙利及中国通行
名前姓后英美法:前总统戴高乐的全名是夏尔 .安德烈.约瑟夫.玛丽.戴高乐(教名+本名+姓)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名+父名+姓)
阿拉伯:穆罕默德 .阿贝德.阿鲁夫.阿拉法特(本名+父名+祖父名+姓)
有名无姓缅甸、印度尼西亚人最有代表性。
2、学习笔记
1)概念:社会交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明的反映,又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为了使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公众间能有序交往,指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社会交往的礼节:
A.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