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视文艺范文

电视文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视文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视文艺

第1篇:电视文艺范文

关键词: 电视文艺 美学特征 多元性 便捷性 普及性

电视文艺是一种新潮艺术形式,从美学视角与高度上来系统地研究电视文艺的美学特征,无疑对于提升电视文艺的美学品位、深化电视文艺的美学内蕴,均具有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电视文艺的工作实践与理性思考,对电视文艺的美学特征这一重要命题,进行系统化研究与论述,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电视文艺的美学特征,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化研究。

一、多元性

电视文艺的第一大美学特征,是它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成要素的多元性

电视文艺的构成要素,既有艺术性元素,又有科技性元素。其艺术性元素,主要是具有艺术的形象性、抒情性、思想性、创造性等特点与要素。其科技性元素,主要是电视文艺的制作(摄像、配乐、后期制作等)、传播(卫星发送与接收)、收视(主要靠电视机)等各个环节,都要以高科技为依托。因此可以说,电视文艺的构成要素是各种艺术性元素与各种科技性多元综合体,其构成要素多元性的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二)艺术种类的多元性

电视文艺的艺术种类十分丰富多彩,也呈现明显的多元性美学特征。“电视艺术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各式各类文艺节目,其中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如游戏类、益智类、乃至新近出现的真人秀节目)等等。同时,电视文艺还应当包括直播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杂技、电视戏曲、电视戏剧、电视电影,乃至于诸多亚艺术电视节目如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1]由此可见,电视文艺艺术种类的多元性美学特征,也是有目共睹的。

(三)观众层面的多元性

电视文艺的观众层面,具有鲜明的多元性美学特征,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无论是达官显贵、富商明星,还是平民百姓,都是电视文艺的热心观众。可谓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妇孺皆爱、官民同喜。电视文艺的观众层,在各种文艺中高居榜首。

二、便捷性

电视文艺的第二大美学特征,是它的便捷性。

电视文艺的观赏,只凭一台电视机,一按电钮,便可自由选择,可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坐地家中或办公室内,就可以自由观看。而且,由于现代传播技术的高度发达,通过网络和手机,都可以观看到电视文艺节目。

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文艺真个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便捷性的美学特征,也是有口皆碑的事实。

三、普及性

电视文艺的第三大美学特征,是它的普及性。

电视文艺节目紧连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在各种文艺形式中,它的普及程度最高。“目前,电视艺术已经遍及我国城乡,成为广大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门艺术,电视艺术所拥有的观众数量,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遥遥领先,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2]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现有各级各类电视台近3000余个,覆盖了全国城乡。许多大城市可以收看数十个频道。从一定程度上说,收看电视文艺节目已成为城乡居民的首选。

特别值得一起的,近年来出现的“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非常6+1”、“星光大道”等栏目,更使电视文艺成为观众梦想家园。许多人不仅观看电视文艺节目,还希望自己进电视文艺节目,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渴望自己也成为电视文艺明星。阿宝、郝歌、李玉刚、玖月奇迹、月亮传奇、朱之文、刘大成等等,都成为这一梦想的实现者。由他们引领,中国的电视文艺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大普及的高峰。

第2篇:电视文艺范文

【关键词】电视艺术 综合性 现代科技

一、电视艺术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要,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电视艺术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艺术种类,它伴随着电视机的发明而被后人认知。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机电扫描黑白电视机,当时电视只是一部机器,还不能给电视观众提供可以欣赏的电视节目内容。到了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正式播放电视节目,从而诞生了一个崭新的艺术种类——电视艺术。电视艺术以独特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表达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以缔结情感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被世人认可为“第八艺术”。“第八艺术”说法来源于意大利诗人、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的电影理论。乔托·卡努杜将电影称为“第七艺术”,他认为“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艺术这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电影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是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部包含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而电视艺术的的产生和电视节目的制作及电视节目所表现出的综合性艺术形态,比电影艺术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电视文艺晚会

电视文艺晚会是电视艺术领域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电视文艺晚会又叫综艺晚会或综合晚会,其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大多以音乐、歌曲舞蹈、器乐演奏、小品相声等多种文艺表演为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其种类可分以下类型:

1.节庆式晚会

元旦文艺晚会、中秋文艺晚会、国庆文艺晚会、春节文艺联欢会

例如,2009年“首都各界庆祝60周年联欢晚会”等

2.专题类晚会

廉政文艺晚会、“3·15”晚会、“八一”建军节文艺晚会

例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等

3.主题类晚会

赈灾晚会、奥运会电视晚会、各主题的开幕晚会

例如,2010年中央电视台情系玉树赈灾晚会、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晚会等

三、电视文艺晚会的综合性

电视文艺晚会具有多元化、全方位、综合性等特点。其一,技术部分。电视文艺晚会是通过电视技术,如摄像、录音、播放、传输、显示器、电视收看机等整个电视体系共同完成的、各环节综合一起的电视综合体;其二,晚会节目内容部分。电视文艺晚会是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舞台美术、灯光音响、服装服饰等多种艺术门类高度融合的艺术相融共存体。例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还将中国传统的武术、曲艺、书法、戏曲艺术等表演形式等引入其中,使电视文艺晚会呈现出更为多元化、更为综合的特征。其三,审美感受。电视文艺晚会将视觉与听觉、时间与空间、动态与静止、再现与表现集于一体,从而具有巨大的综合性,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电视文艺晚会的内涵,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审美需求,成为最具大众性的艺术种类,是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一档电视节目。

四、电视文艺晚会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

电视是以电子技术反映成像,通过无线电波及电子设备同步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视频)和声音(音频)信号。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国际互联网、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数字音频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一大批现代传媒新技术的涌现,使得电视节目内容正在逐渐发展成为多媒体领域中的传播主体(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户外墙体电视等),其现代、高科技的特征也愈加凸显。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输模式,正在逐渐发展成为多媒体载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黄式宪《电影电视走向21世纪》中谈到“在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信息的主流将是视像信息,或者说信息文明的一个重要表征便是视像文化的发达充溢”“信息社会高级阶段的另一主要特征便是电视、电脑、电信一体化,构成统一的电子信息网,即信息高速公路”。电视文艺晚会正是借高速发展的电子技术而得以不断完善,其表现形式以电视传播为载体,运用声光电高科技的制作方式,表现出了特有的美轮美奂、光彩绚烂、感染力强、影响力大的特质。

结语

电视文艺晚会是一个将许多艺术融合在一起的艺术综合体。它汲取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门类的艺术精华,运用灯光、舞美、音响等高科技,将最先进的制作手法融入到整个综艺晚会之中。综合性极强是电视文艺晚会在电视艺术领域中一个最重要特征。电视文艺晚会同整个电视节目、电视艺术一样,都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而产生的,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因此,高科技性是它的本质,也是它最突出、最显著的行业特质。电视文艺晚会内容也必将随着时展及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贴近观众的审美需求,这也是未来电视文艺晚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第3篇:电视文艺范文

作为一部曾经打动过人的小说,《喊山》曾经备受瞩目。不仅相继荣获过鲁迅文学奖(我国最高文学奖)和人民文学奖,也在读者那里获得了相当好的口碑。从人们相对被忽略的视角出发,描写山区里的人性,这多少还有点走经典故事套路捷径的意思,读者既可以获得猎奇的乐趣,也有被重重一拳击中的效果。

而这样一部堪称著名的小说,虽不至于像网络大IP那般拥有受众,但在故事上表现的复杂人性还是吸引了不少导演。同名电影其实在2013年就已经拍过一部,导演李彦廷,豆瓣评分还不低,7.6分。但这种只能“拿来主义”的普遍性做法,其实还是另一种浮躁心理,力所不逮,又对于好故事有着本能的追逐欲。

很多年来,我们的电影导演一直处于过分依赖文学作品的婴儿期阶段,这里既有从小说直接改编过来的大量电影,也有请成熟小说家为之操刀剧本的。就不提“第五代导演”创造辉煌时是多么地倚重当年的先锋小说家了,就说曾经一段时间很多优秀影视剧也都是来自于小说家的点子和脚本,便能看出我们的影视艺术是多么地受制于文学创作。我们缺乏具有创造性的作家电影,更缺少对叙事有自己独特思考的电影导演,看重小说故事这没问题,但对于好的小说故事总是趋之若鹜,这多少有点违背电影初衷吧。这也是华语电影严重滞后的本质原因之一。 对悲伤故事的渲染最见功夫

跟前一部改编的电影相比,这一次的电影名字中间多了个“・”,“喊山”变成了“喊・山”,然后就有更多的人知道了,去了釜山电影节,还拿了第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导演等奖项。但其实《喊・山》的成色对比三年前没有多少改变,你说这部电影是二十年前拍的我也信,不管是叙事手法还是画面质感,以及片中对人物的细节刻画,都显示了某种粗糙和无能为力感。

哑巴妻子看到自己老公命垂一线时,村里的父老乡亲都跑过来既是关注也是围观一桩热闹,而此时故事要交代的是这巨大的悲伤所应有的感染力,以至于会为后面的故事做一个铺垫,但电影在此却表现得相当平滑,包括群众演员的调度和几位主演之间的细节变化,都像极了一部糊弄过去的电视剧场景,既无突出的镜头表现,也没有演员的个性化表达。这种悲伤的故事渲染其实最见导演的功夫,过火了就是煽情,表现不够则无法烘托出场面的气氛和为后面的叙事做好铺垫,此处足见导演杨子的稚嫩和底气不足。

叙事上笨拙不一定就是坏事,也不说每部文艺片都要有《路边野餐》那种叙事野心才算是合格,但《喊・山》在故步自封的基础上也相当俗气地去揣摩一个大山里的人性故事,就显得比较粗浅和浮皮潦草。这当然不是有效的电影手段。 文艺片不应该成为叙事无力挡箭牌

不管是2013年的那部《喊山》,还是最近的这部《喊・山》,其导演都是较为年轻的八零后导演,这既可以说明我们的年青一代导演正在登上舞台,也似乎可以看出来所谓年轻并没有为艺术带来什么朝气。

第4篇:电视文艺范文

喉舌与媒体

“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

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

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

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传播功能——表现为文艺节目中新闻因素的介入,以及新闻节目中文艺手段的运用。最典型的是所谓“专题”类型的节目。前者称“文艺专题”,如穿插有新闻式采访的综艺专题、综艺晚会、文学专题、戏曲专题、曲艺专题、音乐专题等。后者称“新闻专题”,如运用文艺手段加以渲染的新闻特写、新闻故事等。在这类节目里,既有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有文艺的情、趣、艺。据说,国外影视界并没有“专题片”的提法,要么是“纪录片”,绝对真实;要么是“故事片”或“艺术片”,基本虚构。其实,两者不必那么泾渭分明,其间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融合应该是客观存在。正如报告文学、散文特写,以及国外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此类作品的新闻题材令人关注,文艺手法引人入胜,近年来颇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文艺形式和新闻表现形式是伴随着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盛行而出现的。

第5篇:电视文艺范文

关键词:电视文艺节目 审美思考 文化关注

我国的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有着很长的历史。电视文艺节目作为电视传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节目定位和节目内容的要求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而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之下,媒体竞争愈发激烈,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故此分析探讨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很有必要。

一、电视文艺节目文化关注体现

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文艺传播的形式已衍生出类型丰富的电视节目形式,人们也在电视文艺节目的观看中享受到娱乐和审美的双重收看体验。当前电视的主流观众集中在新生一代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有着强烈的自我选择能力和意识。在电视媒体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多种网络渠道,可以随时随地搜集节目,在节目播放中有着较强的互动意识。针对新形势之下的电视收看群体渠道的转变,电视文艺节目应注重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对电视文艺节目做出相应的调整。[1]

二、电视文艺节目审美思考概述

随着新兴媒体和新型传播方式的兴起,我国电视文艺节目迎来了转变、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的加速流通带动了文化、思想的极速转变,关于审美的观念也在逐步颠覆传统。电视文艺节目在这一时期注重将传播模式、市场思维等进行创新改变。如近期颇受好评的栏目《朗读者》,将观众从“鲜肉审美”中拉了回来,改变了一些编导千方百计、自以为是地迎合(实质是在误导)观众、推崇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并从娱乐至上走向娱乐至死的局面。《朗读者》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改变创新的尝试性努力,用朗读的方式来重新唤起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直击人心、引人思考的审美力量。

三、电视文艺节目对文化和审美的作用

电视宣传作为我国的主导传播媒体,其根本传播主要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主。目前我国文艺节目已初步具有主流文化的传播规模,关于大众文化已有相对有效的传播。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追求高收视率和高收益,其节目的文化品位如果陷入低俗化的l展模式中,在长期的电视节目发展中一定会遭到市场的淘汰。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定位,在新形势下时代要求中,倡导发展具有一定深度、个性化的创新型精英文化。在电视节目的创作中,以先进的文化为导向,提升节目的文化导向和品位。

艺术形式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艺术形式也一样,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目前,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审美价值和观众的审美观念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果能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积极引进一些有较高素质品位的文化,则会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关于节目的定位导向要清晰明确,引导观众正确的主流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也是电视台的社会责任。

对电视文艺节目的定位要明确,避免节目内容的雷同。电视节目的文艺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中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多数节目只是在一味地模仿精品节目的形式,致使节目的播出形式及内容缺乏个性化和创新化,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定位,要进行创新改革,注重节目在内容、播出形式等方面的差别化,引导电视文艺节目的多元化发展。[3]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文艺节目作为我国主导的文化传播主导媒体之一,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定位和审美方面的思考在对于认清、分析我国电视文艺节目的现状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明确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定位,对节目内容和播出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注重观众的需求,才能助推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享受。

参考文献:

[1]连玉芳,刘伦.对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思考[J].新闻传播,2014(18).

[2]庞庞.论当前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及审美思考[J].艺术科技,2015(05).

第6篇:电视文艺范文

我们知道电视节目的“专业化”现象,是媒体高度兴盛、发展的结果。是竞争的大势所趋。“专业化”自然成为电视可持续发展的最好出路。“专业化”突出表现在各种媒体的内容与形式都在考量自身拥有的优势及不足,尽量扬长避短,以求发挥媒体本身的最大效应。而电视台的新闻与文艺从内容到形式本身就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单就文艺频道而言,综艺晚会、日常性栏目、文艺专题之间也是各有所长。电视文艺的“专业化”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栏目不再强调“大杂烩”式的综合性,而是从内容的专业性、单一性考虑,强调特色和个性的展示。力求每期栏目都是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对广大电视观众而言,栏目的“专业化”本身意味着电视媒体追求高水平的服务意识:一方面因观众需求尽可能提供相关信息内容,另一方面努力营造和达到娱乐的效果,为受众提供美好的声画感受。

为了这个目标,电视文艺编导就需要设计运用诸如现场访谈、观众参与、传播专业知识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的节目元素,更深入的为各种层面的电视观众着想。如郑州台2007年推出的大型戏曲专业化栏目《周末大戏院》(每星期六晚20:00首播),为广大戏迷观众奉上120分钟的戏曲文化盛宴。这是一个邀请戏曲名家做专场演出的电视文艺栏目。内容以我省戏曲名家、名角折子戏和经典唱段为主,名家、名角在栏目中全面展示唱念做表功夫,穿插特邀嘉宾助兴演唱,配以专家点评,名家访谈、戏迷互动等精彩环节,凸现出郑州台用电视思维设计文艺栏目,用专业化结构栏目的创意理念,让传统戏曲的光辉闪耀荧屏。

文艺栏目的“专业化”有着独特鲜明的主题和定位。

以往那种包容量过大、各方面兼顾的栏目逐渐黯淡退去,新兴的专业化栏目强调挖掘同一主题的深度,以特定的内容、形式、风格吸引不同层面而又相对稳定的收视观众群。可以说文艺栏目的“专业化”体现了当代电视栏目的发展趋势。 转贴于

第7篇:电视文艺范文

谢、丁:晚上好!

丁:金菊绽放,风朗气清,在这菊香氤氲的美好夜晚,郸城电视台《八仙过海》栏目300期庆典大型文艺晚会马上就要和大家见面了。

谢:红色幕前,浮想联翩,风雨六载,可谓感慨万千。万千感慨化作四个家:“衷心感谢!”首先我们要把衷心地感谢献给光临今晚现场的各位县领导们。(另见名单)光临。

丁:也正是有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关怀支持,我们八仙过海栏目才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了六年来风雨廉程的勇气和信心。在这里,我们还要把衷心地感谢献给六年来陪同我们一路走来的社会各界人士,忠实的歌迷、戏迷和电视机前所有的观众朋友们,感谢你们的鼎力相助和热情参与。感谢你们!

谢:《八仙过海》300期庆典,倍受全县上下的关注,为了给大家献上一台精美的文艺节目,今晚的演出以河南豫剧一团为班底,可谓是名家云集,群贤毕至。

丁:全台工作人员对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保证节目档次和品位的同时,我们还为大家请来了深受广大歌迷、戏迷喜爱的,河南金话筒奖获得者,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两位主持人倪宝铎、庞小戈两位老师。

谢:朋友们,掌声响起来,有请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倪宝铎、庞小戈登场。

倪:郸城的领导,全县父老乡亲们,大家好!

庞:在省城郑州,戏曲界的艺术家们有一句话,省台有个《梨园春》,郸城有个《八仙过海》。由此可见作过县级电视台,咱们的《八仙过海》办的相当成功。在这里向郸城的同仁们表示真诚的祝贺。

倪:今晚是《八仙过期》300期的庆典晚会,我们两位也非常高兴来到这个舞台上,同小谢和小丁共同主持本期节目。

庞:《八仙过海》和《梨园春》是同类型的栏目,我们当然也有着共同的话题,希望我们的主持能给大家带来一段难忘的欢乐时光。

谢:与两位老师一起同台主持,也给了我和丽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样吧艳丽,你和小戈老师调一下位置,待会儿我们分开报节目的时候,我们各自就有了更多向搭档学习的机会。

丁:有道理,下棋找高手,搭档也要找高手(换位)。

倪:哎,小谢,还没怎么的呢,我可看出问题来了,你小子和我一个毛病:喜新厌旧。

庞:既然倪老师这样说了,这样吧谢,下期《梨园春》就是咱俩主持了!

倪:问题严重了,小戈把我先换了!其实我们俩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够为基层的电视观众服务。现在我宣布有请河南省豫剧一团为咱们今晚的文艺晚会拉开帷幕。大歌舞《八仙过海》之歌。

倪:小小舞台,演绎社会百态,方寸荧屏,辉映大千世界,任何一个电视栏目的成长,都离不开当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更离不开观众朋友热情的参与和支持,我想《八仙过海》也是如此。

丁:倪老师说的很对,《八仙过海》六年来,是在大家的一路呵护下走来的。300期,我们共有报名者120__多名,其中3400多名文艺爱好都登上了咱们的舞台,这其中产生戏曲擂主220人,歌曲擂主200人。

倪:我们听说有些当初的小擂主,伴随着咱们的《八仙过海》的成长,如今也长成了大人,许多擂主还从此走上了文艺演出之路。

丁: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八仙过海》戏边擂台赛的擂主,再次走上咱们的舞台,向大家汇报一下他们进步的情况。

倪:下面就请大家欣赏这些原擂主们带来的戏曲联唱。

丁:有请。(《八仙过海》戏曲擂主联唱)

庞:这些原擂主的演唱给大家表现出了豫剧行当中的几个角色,有生角、旦角、黑脸等。

谢:小戈老师,说到生旦净未丑戏曲行当,我想起一副对联,就说上联,你肯定能对出下联来。

庞:考我呀?上联是?

谢:上联是:红脸忠、白脸奸、黑脸刚勇。

庞:红脸、白脸、黑脸以生为主,那应该对“旦”,下联应该是:老旦丑、正旦雅、花旦风流!

谢:还是老师高!说到花旦,大家的眼前就会出现俏丽、活泼的舞台形象,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喜庆成份。

庞:这形象大多是通过戏曲表演的形式带给大家的。下面我们有请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的演员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俏丽、活泼的花旦形象。

谢:接下来请欣赏舞蹈《俏花旦》。(舞蹈《俏花旦》)

丁:倪老师,刚才《俏花旦》舞蹈当中,反映的有花旦认真练功的成份,我看正应了那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倪:正是演员们台下辛勤的付出,才赢得了台上的满堂喝彩,才促使以宏扬戏曲文化为主的八仙过海,成为了观众们每星期都向往的好栏目。

丁:每星期都有一个期待,每星期都相约《八仙过海》。围绕着收看《八仙过海》,咱们的戏迷朋友还真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

倪:接下来的小品反映的就是戏迷家中收看《八仙过海》发生的有趣故事,请大家一同分享。

丁:请看小品《今天星期六》。(小品《今天星期六》)

庞:谢迪,看起来《八仙过海》也确实红火,就像《梨园春》一样,他成了观众朋友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谢:对,不仅广大的歌迷、戏迷对《八仙过海》情有独钟,在一期又一期的组织当中,就连我台的工作人员也都耳濡目染地生长出了许多文艺细胞。

庞:这么说你也能来一段?怎么样,大家欢迎一下吧?

谢:我不行,我身上的文艺细胞有病毒,一张嘴就找不着调。不过,今天我的同事们可是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好看的舞蹈。

庞:那赶快拿出来请大家欣赏吧,接下来请欣赏郸城广电局舞蹈队事来的舞蹈《冬季花儿开》。(舞蹈《冬季花儿开》)。

倪:冬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六六看红春打六九头……

丁:哎,哎,倪老师,那是“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

倪:我这不顺着刚才舞蹈的名字说的嘛!刚才那舞蹈跳的确实秀美,不过下面给大家献上的舞蹈表现的却是少林功夫的阳刚之美。

丁:少林功夫用舞蹈表现?能有那种虎虎生威的感觉吗?

倪: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用舞蹈表现的少林功夫同样具有非常阳刚的艺术感染力。

丁:那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带来的舞蹈《少林扇》。(舞蹈《少林扇》)。

谢:戈老师,刚才晚会开始时,我和丽就告诉观众这台晚会以咱们河南省豫剧一团为班底,节目已进行到这儿啦,您看是不是该让咱们一团的艺术家们出场了。

庞:那我得考考你了,你知道省豫剧一团的前身叫什么吗?(或问观众)

谢:您可考不住我,我知道豫剧一团是豫剧大师常香玉1956创办的,前身叫“香玉剧社”。

庞:对,为支援抗美援朝,常香玉率剧社到全国各地巡回义演,捐献了“香玉号”飞机。由此也培养了一批豫剧名家,

现在一团的足迹已遍及中华大地,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脱颖而出,同时也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就有20多位。咱们首先有请李斌、徐俊霞地、薛娟、武惠敏、窦彩霞、魏俊英六位给大家登台献艺。谢:那接下来掌声有请六位给大家表演豫剧名段联唱。(名家戏曲联唱之一)

倪:晓戈,作为一个县级电视台,各种可供栏目使用的文艺资源相对贫乏,《八仙过海》能连续搞出300期,可见他们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庞:是呀,300次相约,300次的精彩,期间风雨兼程,酸甜苦辣,一路走来,《八仙过海》栏目组不仅有许多的感慨,也会有欣慰的《喜庆抒怀》。

倪:你看,他们来了。(诗词诵《喜庆抒怀》)。

倪:说起豫剧大师常香玉,就要说到她留给我们的豫剧精典剧目《花木兰》。

庞:说到《花木兰》,脍炙人口的唱段该是这段(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倪:接下来我们献上的依然是这段唱腔,但他加入了舞蹈的艺术元素,而且对这段主题唱腔放大、重复,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庞:那接下来大家欣赏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带来的舞蹈《花木兰》。(舞蹈《花木兰》)

倪:小丁,咱们《八仙过海》“名家名段”板块都请过来哪些名家?

丁:倪老师,那可多了,省豫剧一、二、三团、郑州豫剧院、省曲剧团、京剧团、安徽黄梅戏、省越调剧团等等,300期当中,共有900多位优秀的演员登上了《八仙过海》的舞台。

倪:他们是清唱多呢?还是彩唱多呢?

丁:两者都有,不过我认为彩唱比清唱更有艺术表现力。

倪:那当然,脸谱、行头本身就是传统戏当文秘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彩唱可以让人物形象更鲜明,艺术感染力更强。接下来就有请省豫剧一团四位优秀的青年演员给大家表演豫剧彩唱。

丁:有请苏建新、张惠、邵保安、杨杰登台献艺。(彩唱)

庞:谢迪,我看刚才咱们节目当中以戏剧居多。《八仙过海》不是还有个“歌曲擂台”板块吗?

谢:有,这也是我们为满足青年人对歌曲的喜爱而设立的。我们能过这个板块不仅吸引许多歌迷朋友的参与,300期当中,还产生了200多名歌曲擂主。

庞:我想这些歌曲擂主也依然见证了咱们《八仙过海》的成长。今天同样选出了他们当中的4位,重登舞台,用他们的歌声为广大的电视观众带来欢乐。

谢:接下来请欣赏歌曲擂主带来的歌曲联唱。(歌曲联唱)

丁:倪老师,听完这五位歌曲擂主的演唱,你该知道我们栏目为什么叫《八仙过海》了吧?

倪:对呀,你看有戏曲、歌曲、小品、相声,还有名家名段、才艺展示,这几乎囊括了戏曲、歌曲、曲艺、民间艺术等所有的艺术形式,岂不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

丁:如果说省台《梨园春》名了高雅,那么我们的《八仙过海》就可谓通俗,《八仙过海》就是为平民百姓打造的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倪:一个优美的神话传说演绎成了一个优秀的县级电视台的文艺栏目,这真是“八仙过海谱新曲,天上人间共团圆。”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给大宾献上的戏拌舞《天上人间共团圆》。

丁:请欣赏。(戏伴舞《天上人间共团圆》)

谢:晓戈老师,您刚才不是问我会不会唱吗?不怕丢脸,我跟您来两句,您听听是不是那味,(唱山东快板书头两句:闲言碎语咱不再讲,单表表好汉武二郎,那武松……)

庞:你唱的是山东快书《武松打虎》。你会用豫剧唱段表演《武松打虎》吗?

谢:豫剧唱打虎?恐怕不行,要不您给大家来段豫剧《武松打虎》?大家欢迎!

庞:我呀?咱还是听点正宗的吧,有请一团的请年演员司红彦、郝俊杰给大家表演戏曲小品《武松打虎》。

谢:朋友们,掌声有请。

庞:好了朋友们,一段精彩的戏曲小品《武松打虎》之后,请大家欣赏舞蹈《康定情歌》。

谢:有请我们广电局舞蹈队再次登场。(舞蹈《康定情歌》)

倪:小丁,节目进行的差不多了,按照咱们《八仙过海》的编排规律,最后放大擂子的是啥?

丁:名家名段呀!刚才就有人在后台传一纸条,说既然一团的艺术家们都来了,就要让《八仙过海》的观众过过戏瘾,倪老师,您看能满足大家吗?

倪:能!接下来就有请豫剧一团的五位国家一级演员王惠、范静、表国营、李庚春、丁建英联袂给大家表演豫剧名段大联唱,怎么样?朋友们?

丁:那赶快掌声有请艺术家们登台献艺!

(名有联唱)

(紧接歌伴舞《福满人间春常在》)

(将结束时,四主持人齐上)

倪:每星期有一个期待,三百回相约八仙过海,

庞:挥洒新生活激情,张扬劳动者风采。

谢:欢腾在舞台上下,开心在荧屏内外,

丁:好一番亮的景色,着重装点新的时代。

倪:三百期有大幕就要落下,

庞:六年的辉煌已成为昨日的春色

谢:大幕落下期待着新的开启

下:新的起点孕育新的未来

倪: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八仙过海》300期庆典文艺晚会到此结束。

第8篇:电视文艺范文

处理好传播新闻和解读新闻的关系

文艺新闻是新闻的一种,应具备新闻的特性,要告诉观众文艺界发生的新鲜事。媒体不仅要告诉观众“是什么”,更要告诉观众“为什么”,让观众从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中理解新闻深层次的社会意义。所以,编辑在选新闻、编新闻时要有明确的概念。

文艺新闻栏目要加大信息量,选择新闻要有广度,以满足观众求新求快的欲望。没有数量的文艺新闻节目就没有质量可言。更为重要的是,文艺新闻栏目要加大报道深度,以保证栏目具有可视性和感染力。如果仅仅追求数量,各个网站上与文艺有关的影星绯闻炒作比比皆是,但主流媒体根本不能用。一些重要的文艺新闻会在新闻频道的综合新闻栏目中做扼要的报道,观众不会满足。这时文艺新闻栏目可以发挥专业频道的优势,做些幕后调查、背景介绍、资料链结、述评解读之类的内容,不仅可以满足观众的愿望,还可以从“两为”方向、“双百”方针、唱响主旋律、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因势利导。长此以往,还可以提高栏目的知名度和权威性。这样做有利于避免“星闻”充斥文艺新闻节目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电视承担起引导和推广高雅文化、严肃文化的责任,提升节目文化内涵。第十七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大连举行,大连电视台《娱乐大搜索》制作了多期特别节目,不仅介绍获奖影片,还让观众了解电影节产生背景和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从而拓展了娱乐新闻的深度,让人感受到娱乐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处理好报道明星资讯和基层文艺活动的关系

文艺新闻中影视明星和文化、艺术界名人出镜多无可厚非。许多观众希望了解明星、名人的近况,媒体也应尽力满足,这是文艺新闻贴近群众的需要。有时国内外的影视明星来大连市,大连电视台文艺新闻记者力争登门采访,以获得最新的新闻,受到观众的好评。文艺新闻节目关注哪些人物、事件,如何关注,如何评价,都会对年轻人产生较大影响。

地方台的文艺新闻还应对当地的文艺团体,包括基层、业余的团体和“草根演员”给予关照。勿庸置疑,电视文艺源于社会文艺,不少专业演员也是来自民间的文艺爱好者。关注这些业余的文化团体和艺人,让他们出现在荧屏上,对他们是一种鼓励,广大观众会有亲切感,有利于群众文艺的繁荣,也会丰富电视文艺。在这个“内容为王”的电视时代,地方电视台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蛋糕”,靠“拿来”“克隆”大多都落得“东施效颦”的可悲下场。地方台虽然不具备中央台和省级台的垄断性和权威性,但地方台却有绝对的地缘优势,有其他台不具备的当地观众的亲近优势。因此立足本地,贴近百姓,以己之长攻人之短,是地方台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法宝。

处理好文艺新闻的形式和手法

第9篇:电视文艺范文

综观现在的电视节目,从“制造快乐”到速配时代的爱情,从全民选秀活动到真情再现,这些文娱节目,提供的大多是一些无景深但却有着轻松流畅的故事情节和场景,有着令人兴奋而又眩晕的视听时空,他们带给观众的是突如其来的冲击,被人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接受,电视文娱倾向过度的膨胀使人们进入了电视文娱节目的误区。追求文娱精品寻找“近距离,原生态”的展现成了必然。

电视文娱多出精品,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精心策划,找好选题。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策划的本质是预见性和创造力,因此一个好的策划是精品制作的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策划要做到在创意上求新,要做到有的放矢,策划的过程就是认识客观事实的过程,策划有助于编导认识客观事实,有利于培养编导对创制精品的理性思维能力。习惯成自然,通过长期运行,一个质的飞跃,抓精品全面提高节目质量的目标也就能实现。

再有就是增强观众意识,精品的题材应是观众感兴趣的、能在观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在电视里播出,只是价值的初步实现,它经过受众的收听、收看并对受众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才达到价值的最终实现。一些名牌栏目和优秀作品,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主题思想贴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但从不强加于人。所以精品成功的关键是把坚持群众观点摆在第一位。

把握创意出精品,所谓创意,就是指创作者对作品整体的创造性构思和整体把握。这一创造性构思贯穿于作品生产的全过程。作品的题材确定之后,创作者立意的深或浅、手法的巧或拙等是作品是否成为精品的关键。精品首先要有好的创意。对创意的要求,突出的是“出新”,创意的新颖和独特,使精品和其他作品鲜明地区别开来,真正做到“超世脱俗”。“创”作中的“创”字,主要是指独特的创意而言;新颖、独辟蹊径的“创意”,方显现出创作者的艺术才气。新的创意应在以下两方面下工夫。

第一要挖掘深度。深度是精品的灵魂,精品的深度指的是能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前景。题材的深度要从多方面挖掘:“时间”上,不仅要说明现在,还要追溯既往,推测未来;“地点”上,不仅要介绍现场,还要注意地点的延伸和波及;“人物”上,除了当事人外,还须采访间接有关的人员;“过程”上,与之有关的情形、细节都要尽可能地收集;“原因”上,除了说明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外,还要分析它的意义,预见它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主题思想的表达上,要明确反映事物的本质,阐明事物的普遍规律和内部运动规律,揭示事物的社会根源。通过对深度的挖掘,要达到今日的事态和昨天的背景说出了明日的意义来。

第二要挖掘“精点”。我们常把写文章点题叫“画龙点睛”,优秀的电视作品也有吸引人的闪光点和趣味点,精品更应有赢取人的“精点”。“精点”就是能引起人们的深度理性思维,使观众特别感兴趣,让人振奋,激动的某一点、某一片断、某一个新闻事实。一部精品按其时间长度的不同,应努力突出几个能吸引受众的“点”。精品有了这些按程序排列着的“点”,人们接受之后,还能像过电影一样回味其中的某一点、某人某事、某一镜头或某一片断,琢磨其中的意蕴,这些精点像醇酒一样还在“后发作”。精品节目的“精点”,往往是信息最丰富的地方,情节发展的,报道进程的重点,也是观众的情感碰撞的结合点,能给人以韵味和思索的回旋地。作品中每个精点就是一座里程碑,多座里程碑标志着这篇报道不断向纵深推进,在作品中合理地安排好精点,就会增强作品的影响力。

把握艺术表现出精品。精品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艺术是精品的共同要求和特征。

首先要讲美。美即真,美是生活,美离不开人们的生活。黑格尔说:“美与真是一回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精品审美构思和审美实现,要深入地观察生活,熟悉报道对象,透过表象掌握本质真实,于寻常中发现神奇,把对生活的审美感受、体验和理解“化成”画面、声音、形象,语言反映美的生活、美的人们,形成一种美的意境,让受众在接受美的感染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和思想的升华。其次要讲艺术。电视学理论认为:“电视是一种视觉艺术,视为第一。”精品除了基调正确、内容真实以外,在宣传艺术上要在“新、活、深”上做文章。再次是表现手法要新。精品的表现艺术要符合广播电视艺术的特点和规范,要寻找受众心理的最佳点,使作品主题的表现和受众心理之间永远处于水融的境地。

电视精品的艺术还表现在后期技术的制作上,包括画面剪辑、语言、音响等要素的合成。这也是作品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最基本的要求应达到精密细致、正确合理,没有偏误和差错,进而求其精彩。这是个技术问题,这里不作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