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文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第1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文

-- 小学三年级体育与健康《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课以《持轻物掷远》(水平二)技术教学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反应能力、奔跑能力。采用学校部分体育器材,创设大自然,让学生在“秋游”的情境中轻松地玩耍和游戏,掌握持轻物掷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思维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身体上得到锻炼,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四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文化成绩优异,身体素质普遍较好,该班班风活跃,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守纪乐学,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重难点就在于逐渐体会和掌握身体协调用力的技术,使身体上肢力量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再进行动作技术指导,提高持轻物掷远的运动能力。

三、教学内容

1、持轻物掷远2、消灭“害虫”

四、重点:肩上屈肘,自燃挥臂

难点:蹬地转体的动作协调、连贯

五、课的安排与特色

本课根据大巴山特色,选取主题式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在大巴山自然风景中产生浓厚的兴趣,采用诱导观摩法来揭开课的帷幕,让学生觉得好奇,有趣味地进入课的形式中去,使学生从单一的体育课中走出来,让学生在无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参与活动练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围绕教材做各项辅助联系,激发兴趣,能更好地让学生进入状态中去。全课以“秋游”为核心,运用“钻山洞”——“穿树林”——“爬山”——“草坪活动”——“消灭‘害虫’”——下山返校等情景,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体验乐趣,感受与同伴团结互助共同完成任务,提高运动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快乐为主题,使学生身体不知不觉地在“秋游”活动的情景中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

本课时紧时松,体、智结合,将体育技术的教学过程和创编故事的情节发展融合贯通,环境紧扣,自然流畅。

六、教学设计

情洒风雨操场、领略迤逦风光、享受秋日暖阳

《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班级:三年级四班人数:40人执教:侯兴明

教学内容

1、持轻物掷远

2、消灭“害虫”

重点:肩上屈肘,自燃挥臂

难点:蹬地转体的动作协调、连贯

1、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80%的学生能做到肩上屈肘、肘关节向前的正确动作,发展投掷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提要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5、社会适应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懂得关心帮助他人。

课的结构

授课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

(3ˊ)

1、整队

2、上课、师生问好

3、安排见习生

4、指定小组长

5、宣布课的内容,布置任务

1、整队

2、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1、整队

2、快、静、齐

3、师生问好

4、精神饱满,一切行动听指挥。

×××××××

×××××××

×××××××

×××××××

(8ˊ)

一、“秋游”路线

“钻山洞”—“穿树林”—“爬山”—“草坪”

1、讲解、示范

2、教育遵守规则

1、一路纵队向目的地出发。

2、队形整齐,步调一致。

二、草坪活动(象形操)

A、企鹅步、鸭步、兔跳

B、打气、射击、扬场、挑担

C、掷手榴弹

1、讲解、示范,提出要求

2、口令指挥,关注全面

3、发现问题,个别指导

一、步骤

1、观察理解

2、模仿练习

3、自我表现

二、要求:

1、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尝试

2、模仿一定象形

(18ˊ)

一、持轻物掷远

动作: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右)脚在前,右(左)手握轻物,屈肘于肩上,肘关节向前,眼看前方,接着后脚蹬地,向前自然挥臂,将轻物朝前上方远处掷出。

1、讲解、示范

2、激情提示

3、巡视指导

4、公正评价

1、观察理解

2、徒手练习

3、持轻物练习

4、分组练习

×××××××

×××××××

×××××××

×××××××

(6ˊ)

一、消灭“害虫”

方法:教师将学生平均分成四组并排站立于害虫标识物对面,第一排队员将沙包投向害虫标识物(害虫),迅速回到最后一排,第二排队员继续投,依次类推。打中害虫标识物多的队获胜。

1、激情提示

2、讲解示范

3、评价

1、观察理解

2、集体练习

要求:发挥想象,大胆尝试,打击目标:稳、准、狠

∏ ×××××××

∏ ×××××××

∏ ×××××××

∏ ×××××××

放松恢复

(5ˊ)

一、舞蹈放松

二、引导下山

三、布置回收器材

四、小结

五、师生再见

1、指导学生随音乐动作放松

2、小结

3、宣布下课

1、学生练习

2、随“歌声与微笑”翩翩起舞

×××××××

×××××××

×××××××

×××××××

器材:篮球场一片、垒球40个、山洞标示、树林标示、“害虫”标示、音响一台

生理指标:练习密度(30±5)﹪平均心率(120±5)次∕分

第2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文

一、以问题创设情境,构建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情境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基于知识和经验的背景而整体地构建知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因此,情境设置应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诱惑力”,而以“问题”的形式来精心创设情境,既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悬念,还利于挖掘教材中的情理、情趣、情志,激发学生的情思,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欲罢不能”。

我在进行《祝福》(苏教版必修二)一课中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时,课前经过了反复的琢磨,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祥林嫂在小说中分别担当了哪些角色?这些角色分别是怎样的命运?二是祥林嫂最后沦为乞丐并寂然死去,难道真的是命运不公?还是另有原因?因为本文是传统名篇,分析人物时很容易犯架空分析和贴标签的错误。如此设计的目的是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征,采取逆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潜藏在教材背后的内容,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更深刻地去认识这个悲剧人物的意义。在课上,围绕话题,让学生合作探究,从效果看,“以生为本”这个新课程核心理念和“合作探究”这个方法理念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得益于设计问题的趣味性,情境创设的鼓励性,才激发了学生更多的属于自我的思维火花!

二、以语言激活梦想,挖掘潜能

“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叫。”这就是语言的力量。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在于积极挖掘和有效发挥。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高高在上,俨然以知识的拥有者和真理的掌握者自居,对学生发号施令并加以训斥,而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永远得不到发挥。有这样一个教育实验:实验者对两个成绩、能力、水平一样,授课老师一样的班级甲、乙,采用不同的语言教学。在甲班,老师经常用欣赏的目光夸奖学生优秀、聪慧,而在乙班,老师经常用辱骂的语言训斥学生。一学期后两个班差别很大,甲班不但成绩领先,而且每个学生精神振奋,信心百倍;而乙班同学不但成绩不如甲班,而且每个同学精神不振,自卑感很强。因此,潜能要靠伟大的梦想催生,梦想要靠欣赏的语言激活。

三、以合作转变角色,探究新知

用问题巧设情境,再用语言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挖掘潜能,但这还不够,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最关键的还是师生角色的转换,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起到“服务”“参与”“引导”“点拨提升”的作用。我在上“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时,针对文章涉及的时代背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分组,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搜集资料,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用充分的证据来说明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与反思,在讨论中倾听与吸收,在相互争鸣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第3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春酒;以人为本;生本课堂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以人为本”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思想,也是我校一直以来所倡导并践行的教学理念。作为我校一名年轻语文教师,我深知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入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享受语文的无穷乐趣,感受语文的精彩魅力,体验学习语文的自信成功,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完善自己的独立人格,提高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两年,我深刻地体会到在生本教育中构建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很重要的,真正的高效课堂是要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程度。看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否是愉悦的。本文主要结合我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以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春酒》为例,谈谈我对于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及看法。

一、精心备课,正确引导

作为语文教师,上每一节课前,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定要阅读文本数遍,从而得到自己对文本最真实的阅读感悟。然后,还要广泛地查阅资料,搜集各种教学资源、参照各种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优秀教案、课件、教学实录),汲取其他资源的优秀之处,广采博纳,取其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在上课前,还要再次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等,并结合学生所学内容及已有的知识、理解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需求、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及习惯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比较合理、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当代信息技术十分发达,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如果让学生有一杯水,老师就要是一条河,这样才能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迅速而准确的解答,只有站在另一种高度,才能够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

例如,本学期在教授琦君的散文《春酒》时,学习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关于童年家乡过年喝春酒的几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深厚的情感。为此,我准备了《品读》关于作者琦君的动态视频介绍、《春酒》课文朗读精美视频、《舌尖上的中国》关于海外华侨对故乡味道的痴迷与依恋、学生自绘的图片以及阅读文章的感悟。在上课时,用作家琦君的传奇经历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有这样一位作家,1917年生在温州,1949年迁至台湾,50多年间,都没有回过家乡温州。

有这样一位作家,一生写过很多思念家乡的作品,直到她90高龄才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

有这样一位作家,故乡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但她没有吟诗,没有作画,也没有唱歌,只是斟上了一杯故乡的“春酒”。

她就是台湾女作家琦君。今天,让我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细细品尝这杯故乡的“春酒”吧。

在合作探究环节,我精心准备了几个阅读步骤,制作了精美课件,层层深入:

(一)酒醒落花风里,梦回啼鸟声中――开怀畅饮,美读春酒

(二)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细酌慢饮,品味春酒

(三)醉心造佳酿,温情还旧香――精心醅制,酿造春酒

诗意引导,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由美读到品味,由初品到细品,由细品到创造,让学生深入体会、认知,并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再创造的欲望。

在初读课文时,我请学生通过合作回答:“我”泡的八宝酒与儿时喝的味道相同吗?不同在哪里?从而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感受“春酒”的不同:

时间――童年

人物――母亲

地点――故乡

这一环节,学生的眼光与筛选能力以及课前预习都很重要,学生勤于阅读、敢于发现,才能在课堂上突出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了充足的准备,老师才敢于放手,多给时间让他们去展现自我,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精准设计问题,深入领悟

精准设计问题,符合学生实际,合理引导,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课程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势必将成为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的桥梁,成为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的催化剂。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认真去解读文本。有些课文中有些字或句是此篇课文的“根”。抓住了这一个“根”,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体,悟透文本。

通过对文章细节的品味,很容易得出结论:我们看到的节日里孩子的快乐里蕴藏着原汁原味的童真童趣;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善良的人,温柔的人,慈爱的人,质朴的人,贤淑的人;作者怀念的家乡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的、充满融洽的、充满快乐的故乡。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趣味、母亲的情味、家乡的人情美和风俗美。这才是春酒的真正味道――琦君永远怀念的母亲的味道、家乡的人情和风俗的味道。

对于本文的结尾,很多教学设计都粗略地匆匆带过,而笔者认为,本文结尾深意十足,非常值得让学生好好品味,这恰恰才是进一步领会作者蕴含在文字当中款款深情的钥匙。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阅读、问答、讨论、评判等学习活动,给予精心指导,巧妙引领。对一些当前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告诉学生留待以后适当的时候再研究,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以生为本,合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投入实践活动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要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出发,抓住教学中的兴奋点,真正实现对话,不断帮助学生去“发现”,使课堂上有尽可能多的精彩生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展。

第4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文

随着自媒体的爆发,个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及技术迭代的越来越快,企业更需要营造“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培训氛围,员工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并运用于日常工作来适应时代的需要。“人人为师”可以让有内核的员工走出来,激发企业内驱。笔者去年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主题为“七步成师”的内训师培训,现将所学知识与大家分享。

言之有志——内训师定位与聚焦。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内训师就是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课程,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好的内训师是企业知识经验的提供者和组织者,正向的培训可以引导激励他人、传授专业知识、传递正能量。内训师需要有一股敬业劲头,这个是可以通过找准个人兴趣或者提高培训课时费来激励大家的。

言之有道——破解认知密码。成人学习记忆的特点是利用他们丰富的生活、工作经验,产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从而理解知识,最终形成记忆。由于相对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成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成人具备较稳固的认知框架,所以成人学习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突破认知框架为目标,达到触发行动 的目的。学习是为了赋予行动的能力、克服行动的恐惧、创造积极情绪。

言之有理——场景化课程设计与开发。贝尔纳曾说过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在实际或虚拟的特定环境或特定时刻,学习者在需要应用某些知识或技能时,针对所需知识或技能进行的即时学习,达到即学即用的效果。

言之有趣——教学设计与课程演绎。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场白。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当老师停止说话,学员开始思考。营造氛围:一个有智慧的导师不是带领你进入他的思想宝库,而是引领你开启自己的思想潜能。设计一个令人回味的结尾(寓言、故事、名言……),充满激情鼓动学员去实践。

言之有例——案例开发与撰写。案例教学是管理者分析决策能力培养的最佳形式。案例教学的核心优势在于场景化和故事性,反映了典型工作场景,并且是喜闻乐见的故事形

式。围绕一个主题、用记叙形式描绘的一个事件真实的信息,可为学习者创造出对话、分析问题和模拟决策的机会。相信案例的力量!

第5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文

过去的集体备课活动是按学校要求举行了,但无非就是例行公事式的闲聊聊教学的内容、进度,抽象地读一些理论知识,说一些启发式教学方法,真正坐下来谈有关备课内容的倒是很少,也就是说这样的集体备课活动流于形式,是无效劳动。

在我看来,信息技术教育现在所面临的尴尬也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更何况这种状况或许只有我们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在职教师才能亲身体验得到其中的酸楚;有时借机发发牢骚,实际上牢骚不能代替我们的努力和奋争。大家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航船,那么无论风霜雪雨都得向着目标前进,或许我们由于种种的挫折困难步履维艰,但是我相信坚持一定会让我们收获幸福的,哪怕要在下一代的信息技术教育者身上才能真正开始收获硕果的喜悦,然而我们也是美丽的,这就需要从有效的集体备课开始。

有效的集体备课不仅要有制度作保证,而且更要讲究策略。在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概括总结了信息技术集体备课要抓住四个环节。

一、确定主备,研制初稿

现在的完全中学或高级中学每年级一般都有十多个教学班,二至三名教师执教,每班每周一节至两节课,同年级的平行班,每周上课内容基本一样,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这一特点,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一般设定为下周的教学内容,按教材的内容设定课时,每章都要落实一名主备课人,每一堂课都由主备课人进行初备,然后在集体备课时拿来交流,最终形成教学案。这样做有两个优点,其一,主备课人轮流担任,可以培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备课能力;其二,主备课人按章设立,可以更好地理清知识结构,整体把握教学目标,为教学评价和教学理论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明确目标,集体交流

正常情况下,每周要进行两次交流,第一次交流定在周一的第一节,作为集体备课时间,第二次定在周五的下午,作为“碰头会”,内容有两项,由主备课人主持,一是主备课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主要的设计以及有关理论依据。其他老师随时加以补充、完善。二是主备课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通过集体备课要对新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有全面认识,并明确实现三维目标的方法。同时,要对学生的现行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的分层教学及实施方法。

三、集中整理,形成定稿

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吸取。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课人综合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前期初备的基础上形成较完善的教学案定稿。教学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要贯彻新课标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垃。围绕教学案的编写,同时组织相关资源来制作课件。制作的课件较复杂时,可由大家共同分担,再由主备课人整合。教学案的电子文档将分发给全备课组成员,以供教学或参考。

四、个性设计,教学反思

以往的集体备课,往往有两大薄弱环节。一是教师个体共同参与热情不够,交流深度不够;二是形成教案后,一统天下,忽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个性化的设计,甚至于懒得对集体的设计进行反思和对自我实践进行反思。因此,强调个性设计与反思可以说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成功,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得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课后反思,比单独备一节课的教案更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我们习惯的做法是拿到教学案后都要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和本班学生的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学案再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加入个性化因子。

如今,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我感觉得到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契机。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一机遇,开拓思路,创新举措,让大家的观念里不再固执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就是上网课,就是学软件课,就是老师演示学生模仿课;而要让大家惊奇地发现信息技术课与我们的切身生活是如此之近,让我们对信息时代的感悟是那样的真实,信息技术课也让我们把所有的课程都融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此,信息技术教育者应该是最自豪和最光荣的。

当然,任何美丽的梦想和目标都需要艰苦长期的努力的,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旅程来说,这个时期似乎要更长一些,特别是在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校园里,要真正搞好信息技术教育,所要花费的心血和精力是无法估量的。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真的愿意,也有热情和希望为这个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者我所做的所想的,所要去实现的,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仍要坚持,我相信坚持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如果我们自己对信息技术课看得重了,我相信信息技术学科的集体备课也会自然而然地走到正轨上来。也许是新课程给我的启发吧,我在想,信息技术学科的备课会议可不可以一改和其它学科一样围坐在办公室一起讨论的模式,而是坐到机房中去;我们可以让发表意见的老师直接像在课堂上一样边说边演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当然过程可以简单概要些。这样一来其他老师可以很快理会其设计的精髓或目的所在,同时还可以在过程中发现一些纰漏或疏忽的地方,以加改正。

我认为,这样的备课活动,其实就像一个很小型的听课、评课活动,一方面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切磋、学习,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各位老师的课堂表达能力,真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样的集体备课会议既正式又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我想每个人都会很渴望这样的形式,既是学习的机会,又是表现的机会,那么大家在备课前肯定是会用心准备一番的。如此从态度到操作,信息技术课程备课会议的学科特点体现出来了,质量自然也会有所改善,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第6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做学习时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即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收益可看做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上。安全可看做学习体验,即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表现,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得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1、加强备课研究,克服“无的放矢”。

备课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前提和重要手段。

(1)贴近学生生活。一是了解学生生活,寓教于需。多渠道接触学生,尽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始终让学生围着教师转。二是关爱学生生活,寓教于情。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位教师情感越深,就越爱听他的课。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深入体会才能够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道德情感因素去叩击学生情感的闸门,而后因势利导,得到学生的支持,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三是感受学生生活,寓教于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兴趣不高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障碍,因此教师更应该深入学生生活,重视学生兴趣,注意学生的关注点,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紧扣社会生活。让思想政治充满时代信息,这是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及时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和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引入课堂,使学生投入到绚丽多姿的现实生活中,在社会环境及其周围事件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在备课中,一要注意选择热点的贴近性,教师要积极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使学生备感亲切,有感染力、说服力;二要注意选择热点的时效性,力求在时间上接近学生,在情节上贴近生活,增添教材的时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理解。

2、聚焦有效教学,决战在于课堂。

有效教学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应当研究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并不是全部知识的源泉,教师不包办代替,而是要使学生学习变得容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1)营造民主气氛,引发学生情趣。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与学之间的传递与互补,也是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人格的一种交流。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政治课教学若能处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中,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展示教师魅力,激发学生情趣。高质高效,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教学,要求教师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教师不仅懂教材,更要看穿、看透,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讲起课来就简单,讲在点子上,一语道破。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展示教师魅力,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追求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

(3)精心设计,提高课堂讨论实效。要提高课堂讨论实效,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目的,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题目,尽量让每个学生在讨论时都有发言的机会,尽可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保证课堂讨论有序地进行,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及时地对课堂讨论过程加以调控。当学生在讨论中对某一问题出现畏难情绪时,教师就要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当学生在讨论中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审时度势,加以纠正;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持正确观点的一方力量稍弱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各组讨论的情况加以评价,对讨论的观点给予概括,澄清学生认识上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课堂讨论的实际效果。

3、面向全体学生

第7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特色美术教育;教育改革;美术教育

高中美术特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既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适应性、现实性、超前性,还要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特色”促“全面”,教师不但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

1 改善教学方式,保障教学目的的实施

1.1 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引下,在高中教学中,美术教育要与社会与时代与周围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理解,从现实的角度思考艺术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科学性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拓展开来。

1.2 通过基础教学发现兴趣,通过专修课教学培养特长,以课外活动辅导实现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使美术教育与人文学科与时代内容相融合。

1.3 实施“合格加特长”的培养策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实行分类教学。坚定“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信念,允许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学生某一方面冒尖带动和谐发展。

2 实施目标教育,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在注重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相结合的前提下,结合美术专业的特点和招生入学考试方式的连贯性及相关要求,并总结近年来全国艺术院校美术专业招生入学试题的基本特点和总体要求,为美术高长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

2.1 如何认识或看待美术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高中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技能技巧、而且包含更广泛的美术文化,使得美术教育所具有认识技能、情感创造等价值系统得以回复。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当前形式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律,对学生采取分类教学,实现全面发展。

2.2 以帮助学生如何试图用美术表达自己的理解、希望和梦想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并重视促进学生在美术文化表达过程中,对美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感觉的陶冶,在针对具体的培养目标中,我制定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教学思路。

2.3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同时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量,以摸清学生的美术表现水平。对后进生实行个别辅导,做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明确,双基与能力目标清楚,重视做好教学质量的反馈和课后的教学小结,加强基础教学,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2.4 通过研究型学习教学,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探究环境,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及终身发展的需要。

2.5 培养学生感觉美术文化的能力和美术文化感觉能力的涵育,是有助于个体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6 针对历年来美术高考课目及学生报考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并实施因材施教的法则,关注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业倾向及经验判断进行个别调整。

2.7 做好学生的成长档案记录和追踪记录,课业考核;等级评定,逐层推进。它不以“分数”和“升学”为唯一目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水平,使考核的结果能成为推动教学发展的层次目标体系。

3 以情动人,追寻“乐趣”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学科。尤其要有力的调动学生个体,包括他们的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如: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方面。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 树立榜样,群体同“乐”

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每班树立和发挥榜样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而身边的榜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活跃起来,使群体振奋,共享成功的喜悦。

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意识的能力

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随着老师的引导,他们思维从表层到深层,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状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

第8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教师指导

一.教学设计与策略

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的要求,因此,本着这样的思想,本课以翻译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为训练重点,课文内容与情感分析择其要而讲。课堂上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自学能力,并在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最终学会独立阅读。

2.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前半部分采用“自主-合作-发现-交流-巩固强化”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积累文言词汇和独立翻译课文的能力。后半部分采用“学生生成问题,教师追问”的形式水到渠成的完成文章内容分析与对主旨的把握。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结合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重点进行学法指导。通过此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真正将课堂变成学生需要的课堂,而不是教师假想的学生需要的课堂。

3.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②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能准确地翻译课文,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③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④了解晋代社会的黑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4.教学内容: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本课重点研读课文2至5段,掌握重要词语,能流畅地翻译课文;并整理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借文章表达的感情;最后熟读成诵。

5.教学重点:掌握方法,准确译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实录

1.激趣入课

屏幕显示谜面如下:

“四个小房结构巧,拳头大小似红桃,日日夜夜供血忙,时时刻刻咚咚跳”――打一器官

“日日开箱子,夜夜关箱子,箱里一面小镜子,镜里一个小影子”――打一器官

“右有,左无;后有,前无;哭有,笑无;高有,矮无”――打一器官

教师逐个出示谜面,学生抢答。(心、眼、口)

师:这三个器官在我们学习中非常重要,朱熹就曾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中国还有一句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看屏幕)

生:齐读“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2.复习提问

师:今天,我们继续走进陶渊明的梦想家园,学习《桃花源记》(板书标题)“源”怎么写?(生描述),由本文衍生出一个成语是――(生齐答“世外桃源”)(师板书)。本文作者是谁?(生答)朝代(生答)名(生答)字(生答)世称(生答)自号(生答)

师:上一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分析了第一段,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余下的段落。

师:学习文言文,我们应重点把握哪些方面?

生:读准字音和节奏,熟练地背诵

生:解词,翻译句子

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你们总结得非常到位,老师也这样认为。

3.读文知意

(1)朗读课文2至5段

师:读是一切的基础。关于朗读,朱熹给我们一点建议,谁为大家服务读一下?

生:读(朱熹的话:“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师:下面让我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2至5段

生:自由读

(2)以自主合作式学习2、3段

师:先独立解词、翻译,有疑惑的小组交流研讨,时间5分钟。

生活动、师巡视

师:(在屏幕上打出文言文翻译方法)当大家有翻译不通的时候,不妨参考一下翻译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保留、加字、替换、补充、调序、删除)

师:经过大家的合作交流,还有不理解的词,不会翻译的句子吗?

生:“设酒杀鸡作食”中“设”如何理解,“作食”是“作为食物”还是“做饭”

师:问题表述非常清楚。

师:谁能帮助解答一下?

生:这里的“设”可以用现代汉语的“摆”替换,“摆了酒杀鸡做饭”。鸡杀了就是要吃的,所以没有必要说“作为食物”,而且承前面的意思也应该是“做饭”。

师:解释得非常透彻。你们小组理解了吗?

生:点头

师:还有不理解的词句吗?

生:没有。

师:借助团队的力量我们完成了这样艰巨的任务,看来集体的力量真大。

师:我有几个重点词想特别强化一下,熟练掌握这些词对我们学习文言文非常有帮助。下面对照学案,快速解词。

生:组长提问,组员齐答。组员遇到不熟悉的词,同组人帮他弄会。

师:下面让我们在翻译句子中再次检测词句的掌握情况。

生:翻译学案的六句话。

师:适当强调翻译方法。

(3)以发现交流式学习4、5段

师:经过合作我们高效地完成了2、3段的翻译工作,4、5段我们换个学习方式。看屏幕:

找出翻译有错误的地方并改正(四处)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立即出来,找到他的船,便顺着向前的路(划回去),处处做标记。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到了郡城,到太守那儿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渔人)寻找以前所做标记,终于还是迷路了,没有再找到(去桃花源的)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南阳的刘子骥,品德高尚, 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实现,不久病逝了。后来就没有问路的人了。

师:我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发现一处错误举起一根手指,发现两处举两根。

生:(看屏幕,参照书下注释,思考判断。)

师:根据学生举手指情况叫停。组织学生交流发现的错误并改正。

生:交流

师:你们举起了四根手指,老师要为你们举起一根手指,(竖起大拇指)你们是最棒的!

师:看学案,采用刚才的方式,识记解词。

生:组长组织识记重点词。

4.主题探究

(1)理清文章结构

师:我们已通译一遍文章,下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段内容。

生:概括、完善

师:板书(发现 进入 访问 辞别 再寻)

师:我可否在这些词之间画箭头?

生:可以。

师:我们用一句话概括,这叫做渔人的(生补充)行踪。本文即以什么为线索?

生:渔人的行踪。

(2)理解作者的情感

师:在记叙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什么内容?

师:详写了这些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你觉得这个社会美在哪?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生:这里没有战乱,人们生活幸福,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

生:这里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以看出。

师:在学生回答时摘重要词语板书。

师:这就是陶渊明心中的“世外桃源”(完善板书)

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真实的吗?

生:不是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从“寻向所至,遂迷,不复得路”可以看出,他已经作了详细的标记,但还是没有找到去的路。这就暗示读者这个社会是作者虚构的。

师:作者为什么虚构这个社会?

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生:其实,这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战乱剥削,追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师:陶渊明勾勒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我想我们心目中也有自己的理想生活,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5.作业及寄语

师:回顾文言文学习重点,我们还有哪一项任务没有完成?

生:背诵。

师:熟能生其巧,精能通其妙,课后作业,背诵全文。最后以两句诗作为本课结语: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大家以书为伴!

三.课后反思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真正去读、去思考、去交换意见。

(2)把问题的提出权及处理权交给学生。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教师给予学生时间再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并找其他小组的同学给予解答,教师不做出直接的解释。鼓励学生质疑,并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环节简洁不拖沓,问题的生成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很自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难点,提高了本课的效率。

3.潜移默化地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4.恰当运用鼓励性、引导性的评价语。如“问题表述非常清楚”、“借助团队的力量我们完成了这样艰巨的任务,看来集体的力量真大”,恰当的评价语言,既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认可,同时指明好在哪,今后要怎样做。

但作为施教者,我觉得本课在以下两方面还应多下一点工夫:

1.预习。学生预习的情况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效果。预习做得好与不好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要把指导学生预习做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落实好,完成好。

第9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范文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了我们的渴望和期待。

曾几何时,由于社会风气的不正,社会诚信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也广受社会诟病、批评,甚至谩骂。学校的教师一方面要忍受社会群众、教育管理者要求提高教育质量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自己的行为,变得谨小慎微。教师们的心里苦不堪言,在这种生命的状态下,教师就无法在教育中,以生命感动生命,以生命激活生命。因此,当下我们的学校管理急需充分释放正能量。

陈怡安教授曾提出: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我们不能把教师只是当作一种教学的工具,以严格的制度和教学要求去约束教师,纯粹进行量化考评,势必会严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加热爱工作,热爱生命,让他们感到活得有乐趣、有意义、有价值。

一、沟通――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本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说过:“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求,教师也同样如此。领导亲善的沟通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员工的需求,更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员工更加自愿地努力工作。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充分发挥角色作用,获得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二、尊重――教师是学校的主体,要发挥其主导作用

每个人都通过他人的尊重、欣赏、鼓励、期望来感受自尊,而每个教师因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有独特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在道德水准、人格修养、心理素质、学业水平、工作能力乃至个好上都千差万别,教师是最有个性、特长的群体。教师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在中学教师管理中,我们要承认教师的这种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工作,尊重他们的方法,尊重他们的成绩,最大限度地张扬其个性,促进其个人潜力的挖掘和自由发挥。

三、理解――读懂教师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提倡要研究学生,读懂学生,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前提和基础,对教师、校长也应同样如此,读懂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懂老师的个性,读懂其教学行为,还要读懂其教育行为背后的东西,读懂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与潜能,而要真正读懂教师,必须要做到:其一,我是你的知音;其二,我助你走向彼岸;其三,你我一起趟过生命的河流。懂是了解、是培养、是关爱、是引领、更是同性共进。

四、激励――形成推动力,促进教师队伍协调发展

“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们动机的心理过程,将“激励”用到学校管理,就是要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的激励可以激发全体教师不断攀登的工作动机,自觉地去完成奋斗目标,从而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我校每学年都要邀请知名校友来校为师生作报告,以具体的人物激励师生创优争先。每个学年都要对学校里最优秀的教职工进行评选,给予学校荣耀的桂冠,并陈列在校宣传橱窗,进入校史陈列室。

五、创新――学校管理的原动力

目前,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整个社会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巨变,可以说变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教育改革的步伐之大,触及问题之深入也同样令人吃惊。学校再想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进行管理,只能为时代所抛弃。而创新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尊重人、调动人的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也即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才能、政策、制度为人服务的功能,并创造民主、自由、和谐的环境,为人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条件。

六、信任――产生凝聚力,促进教师个体的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