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就业创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还未受到广罗大众的认可。高职学生往往是高考落榜生,他们因高考的失败而心存压力,对自己信心不足,而且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缺乏长久的兴趣,同时自身文化素养和内涵也很有限,导致没有足够的能力独自分析和解决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就业挑战,明显缺乏必需的就业竞争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拼搏和奋斗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可见,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二、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创业教育理论。创业教育是由创业和教育两部分构成的教育理念。关于创业教育的解释国内外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我国学者倾向于采用美国哈佛商学院斯蒂文森教授对创业的定义:创业是一种管理办法,指无需考虑现有控制的资源去寻找机会,可见创业是一种创新性和探索性的行为。教育是育人的活动,而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者行为创新和思维探索的育人活动,注重培育人的本质力量和塑造人的主体性。因此,创业教育重点是对受教育者个性品质的培育,同时还要培养相应的行动能力,具体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认知创业思维创业品质创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等各种创业的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备创业能力的内在就业竞争力。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所谓建构主义就是知识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的情境下,通过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不是通过传统的教师传授的教育方式获得。就创业教育而言,它是以事业或企业的未来愿景为基点,以现有知识积累资源储备为基础,围绕未来愿景尽可能多地整合资源丰富知识和历练能力,从而实现创业愿景。换言之,创业是通过知识构建和资源整合来实现人生愿景的更高层面的建构教育。
(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耦合理论。耦合最早描述的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至于联合起来的现象。当前,创业教育课程与各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分离是高职教育的共同缺点,实践和研究多集中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各自领域,使得二者之间不能有效的融合,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研究,导致创业教育融入学校整体教学体系中的有效机制缺失。耦合理论可以解决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关系,并为创业教育理念的灌输和创业教育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将是提高创业教育效度的重要形式,实现这种形式的重要环节就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动。
三、基于就业竞争力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目前缺乏系统性,具体体现为要素的缺失要素比例的失衡要素结构的缺位。为了发挥课程体系的积极作用,需要合理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来支撑,因此确立课程体系的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和整合课程结构是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建的三个核心要素。为了解决这三个核心问题,就得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运用创业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耦合理论来分析。
(一)目标
共性目标。共性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这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素质目标。具体来说,创业基本素质教育是为了重点强化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学生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导向势必要求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就业观与过硬的专业技能。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基础创业知识,却缺少创业意识与精神,例如:不敢创业,照抄书本实践后失败等。所以,解决诸如此类缺乏将专业技能与创业精神相融合的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问题是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个性目标。个性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以创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业能力,这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技能目标。在创业实践中,创业能力是影响活动方式效率和结果的直接因素。创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创业能力在本质上就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应当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善于发现那些创业欲望强烈且具有创业才能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咨询,支持创业项目的后续发展。
(二)内容
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是指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拓宽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培育学生的创业道德等普及类课程,偏重于创业精神的培养。基础类课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制度等维度,教导学生对创业教育有整体的认识,激发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塑造创业思维。专业课程是指各个学科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如果创业教育除了独立开设专业课程,还应该把各门学科专业特点嵌入到创业教育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背景的前提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此外,基础课与专业课可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模式进行实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个性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实现个性化目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创业教育理论课程是指在课堂上进行的由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学时要求组成的,通过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获取基本的创业知识打下扎实基础的课程。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则是指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运用于实际操作的课程。在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上,理论与实践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层面。实质上,创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内化既要靠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创业实践的检验。因此,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既要强调理论课程的系统传授与讲解,也要学生感触和体验到创业过程中复杂的工作环境,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组合,在培养学生自我创业知识结构的同时,能够使学生积累创业经验,从而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内在的基础。理论课程的选题需要涵盖多个方面:介绍专业知识与市场行情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探寻本行业的必备技能与知识;与行业有关的创业项目与事迹案例。同时,实践课程的开设形式更是应当新颖多样,从模拟到搭建平台实操再到建立团队,是有机结合理论与实际的重要契机,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途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是指环境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为课程计划,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一般而言,显性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隐形课程则是向学生传递社会价值观念和塑造价值观。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校园文化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越来越被重视。环境课程蕴含着书本中难以体现的创业教育因子,对学生创业思维模式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培育学生创业能力时,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交叉融合在一起,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创业行为习惯,并内化到其就业竞争力之中。
(三)结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就业;能力
一、就业形势
今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765万高校毕业生在内的1200多万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自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毕业生都有所增长,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338万,2010年高校毕业生631万,而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65万。在这样的形势下,几乎没有了所谓的好专业,所有学生找工作的难度都在增加。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企业发展放缓,对新员工的需求量减少且要求更高,毕业生的数量却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成了更大的买方市场。
二、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是职业技能与空缺岗位不匹配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50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访谈了解到,很多毕业生与企业失之交臂是因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巨大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者对毕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基本能力能达到满意,对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也基本满意,但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应变能力也不理想。人力资源管理者普遍认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差、责任意识缺乏,个人期望值过高,求职目标不清,建议学校加强素质教育,锻炼学生实践、创新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而这几个方面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思想、知识和能力等几个方面。创新创业意识、观念和精神是思想范畴,从意识到观念再到精神的培养,是普及性教育到个体化教育的过程,但都是创新创业思想的强化,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创业知识是理论基础,为创新创业提供行动准则和依据。而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是人的行动力,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来获得。
目前仍有很多人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所误解,认为不创业就没有必要参与创新创业课程。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创业教育突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根本性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不单单服务于创业,也服务于就业。它强调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精神,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
1、通过创新创业意识、观念、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和工作的主动性
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创新创业意识、观念和精神的培养,改变学生在大学里失去考试、升学的压力而产生的惰性和某些社会因素造成的优越感,以及被动就业的误区,让学生在就业和工作中能更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谋求创新,避免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快速更新的市场经济中丧失活力。
2、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为非管理学专业学生提供了认识企业管理的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它包括从企业的创立到企业的经营发展、政策法律、行业规范等多方面的商业知识。这些知识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要接触,但是非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根本没有学习这些知识的途径。创新创业教育能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如何管理企业以及如何管理自己,同时也学会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只关注个人的得失,增强个人的责任感。这些知识也包含了企业员工的工作准则、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能够指引学生有目标、有准备地工作。
3、实战与模拟实战的形式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并提高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形式更关注实战和模拟实战,这种教学形式比起传统的授课形式更直接、更真实地把企业的运营管理呈现在学生面前,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限于教与学,而是教与体验。这种形式的学习力度更强,影响力更大,能让同学们提早接触、认识社会,也能切身体会到公司经营的复杂性,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快速进入角色,明白自己的职责。
实战和模拟实战的形式能让学生动手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让他们把所学应用于实践中,检验自己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并锻炼实践能力,在就业之前充分认识自己实践能力的不足,及时学习改正。
4、创新创业教育让创新常态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任何企业引进人才的目的都是为了长期的发展。对于每个发展型的企业,创新人才是成功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提倡的创新是终身创新,是将创新能力普及,而不仅是解决某一问题。大学生经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能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提高危机处理和应变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霆,曾湘泉,杨玉梅.提升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3)
[2]李宪.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途径[J].教育探索,2012(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金融创新活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给整个世界金融体制、各国金融宏观调节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的飞速发展,全球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也在发生变化。美国美理迪安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公司用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而金融业用于这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将以每年17.7%的高速度增长,金融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占全部信息技术总投资的20%。由此可见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与转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当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不仅促使银行的服务创新不断跃上新台阶,还使银行本身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相对传统概念上的银行而言,如今的银行正不断走向电子信息网络化,不断走向虚拟,并缔造了一个全新的组织体系与经营形态。银行的金融科技综合实力,特别是业务需求、业务软件、系统集成和网络技术的水平,将越来越决定着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实力的标志。
一、银行业务创新
银行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所提供的金融产品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它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菲利普·科特勒把产品定义为“能够提供给市场,引起人们注意,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费,并能够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银行通常被认为是服务行业,这主要是由于其竞争力来源于产品和服务的高度整合。若没有产品,所谓服务就是空谈。但是有了好产品服务却跟不上,市场份额也难以扩大。在很多的情况下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密不可分的。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项或数项金融服务,而某一项金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种银行产品之中。因此,在许多场合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难以明确区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银行业务。
1、银行业务的特征。银行业务主要属于服务性产品的范畴,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
(1)无形性。客户在消费或投资银行所提供的产品之前,这种产品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也无法感觉到它的质量和价值。银行产品的无形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银行品牌和信誉的价值。
(2)整体性。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种或数种服务,而某一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项产品之中。所以说有时银行所提供的实际物质服务不变,但其可能会因营业网点的不同或客户购买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银行业务只有在整个产品体系中与其它产品、服务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易逝性。银行业务不涉及制造,贮存和运送的过程。只在提供给顾客时才发生,产品提供后即告消失。
(4)易模仿性。银行产品大多数为无形产品,无法申请专利,因此银行新开发的产品容易被其他银行所仿效,产品创新者无法有效地保护其产品的特权。常用的价格竞争以及其它营销手段也很容易为其他金融机构所模仿,而且模仿的时间较短。
(5)增值性和高风险性。商业银行出售产品尤其是贷款和信用,实际上是货币和银行品牌使用权的“出租”。它要求客户不仅要支付“租金”——利息或手续费,还要求货币和信用在约定期限后安全偿还。因此,和一般企业实现销售即获得营业收入和利润不同的是,银行卖出了产品就买入了风险,这是银行产品区别其它产品的显著特点。
2、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根据银行经营的业务分类,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负债业务的创新。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生在60年代,其创新动力一方面是为了规避政府的管制,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个人退休金账户及货币市场存单等。
(2)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有消费信用、住宅抵押贷款、分享股权贷款、组合性贷款等。
(3)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信托业务、租赁业务等。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改变了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增强了竞争力。
(4)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账系统的应用等。
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所谓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化与金融的融合,是构建在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框架之上,具有统一技术标准,通过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信息系统互联在一起,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的系统工程。
在金融信息化领域,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基础的数据大集中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并成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在内的整个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所谓大集中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虽然集中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但其实质就是数据的集中和系统、应用的集合。它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一方面能够对金融业务进行即时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支持新业务的大规模、低成本扩张。数据大集中使银行业发展的后台支撑系统,能为用户带来的最直观感受的就是建立在各种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化金融业务。
在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几次革命,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是脱机批处理阶段。大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外一些银行就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票据集中录入,实现账务管理的批处理,以提高银行账务处理效率。这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客观上使银行账务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分散型走向了集中型。
2、第二阶段是联机实时处理阶段。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大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银行开始通过联机实时交易实现异地的通存通兑,出现了ATM、POS机等新型自助服务渠道,使银行业务迅速超出传统的存、贷、汇范畴,金融的服务、产品和渠道创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3、第三阶段是经营管理信息化阶段。随着数据库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外银行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客户信息分析,同时推出了更具个性化的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和产品。初步建立了电子银行体系,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银行产品服务体系趋于完整。
4、第四阶段是银行业务虚拟化阶段。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国外先进同业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探索对银行服务渠道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出现了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渠道以提供虚拟化、个性化服务。对于银行业务的虚拟化,国外发达国家也处在尝试和探索阶段。
三、信息技术对银行业务创新的影响
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核心,金融信息化作为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是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的推广应用,还表现为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与电子科技的高度统一与整合。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业务创新,从银行业务创新的历史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金融创新品种的背后都有技术因素的有力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历史也是银行高科技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历史,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有着极大的契合性。信息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金融业务创新。
1、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相关业务的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网上银行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带来银行业创新最直接的成果之一。网上银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所有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全面使用了网络货币,不仅能给银行节约使用现金的业务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银行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递信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结算,从而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效率。
2、信息技术为各金融机构的间接合作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技术型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银行只需聘请少数专业人员就可以解决客户购买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各类疑问,从而顺利地实现分销。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模糊了各行业之间的截然分别,实现了它们之间的有机合作,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以后的柜台上可以享受保险、证券、基金的服务。从发达国家己经建立的网上银行看,它已经成为了“一站购足”的金融超市,各类金融服务和相关信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3、信息技术为银行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以网络银行为例,由于网络银行的客户地域跨度大,传统的大众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新的客户结构。因此如何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网络银行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借助网上完善的交易记录,银行可以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从中发现重要的客户,并细分服务市场,制定特定的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
4、由信息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给传统商业银行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银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快的实现资金的流动。银行集中各式各样的经济和金融信息,并向社会,从而引导社会商品运动和资金的运动,以实现金融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间的最优配置。
【参考文献】
[1]余波、单树峰:金融产品创新:理论约束和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
[2]张卫:90年代金融创新的特点及对金融效率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00(12).
[3]杨均:浅析银行产品的软开发[J].武汉金融,2000(10).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投资人开始关注社会企业(SocialEnterprise,SE)的重要性(BosmaandLevie,2010;Harding,2007,2004;RobertsandWoods,2005)。BosmaandLevie(2010)研究发现2010年社会创业占全球创业总量的1.8%,在英国,这一百分比是3.3%(Harding,2007)。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社会创业的趋势,CoxandHealey(1998)发现在欧洲市场,社会企业正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政策创新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在发展中国家,社会企业开始将创新观念和成本效益法与传统办法相结合,试图解决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如饥饿、疾病和教育等问题(MairandSeelos,2007)。在研究领域,Shortetal.(2009)根据双盲评审方法(Double-blindedReview)发现从1991年到2009年的19年间,关于社会企业的文章增加了7.5倍(从1991年的20篇增长到2008年的152篇)。社会企业最早源于法国经济学家蒂埃里·让泰提出的社会经济概念,他认为,社会企业不是“以人们衡量资本主义经济的办法即工资、收益等来衡量的。它的产出是把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的”。此后,国外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社会企业的理解(Dacinetal.,2010;Nicholls,2010a,b;Shortetal.,2009;Zahraetal.,2009),目前,大家较为认可的定义是Nicholls于2009给出的:社会企业是个体、机构和社会网络为了强化或重置现有的分配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制度安排所采取的一系列创新性活动。Robinson(2006)和EmersonandTwersky(1996)对前述定义进行了解释,社会企业是经济上可持续的企业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法创造社会价值。因此,社会企业(SEs)既可以是营利性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的。总的来看,学术界对社会企业的界定主要从组织目标、收入来源、利润分配和资产处置等四个方面展开(见表1),社会企业定义区别较明显的是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和美国。欧洲国家对社会企业利润分配有严格的限制,意大利、法国等国家不允许社会企业分配利润,英国等国家限定了利润分配的最高比例(CarolBorzaga,AlcesteSantuari;2001)。在英国,社会企业资产归全社会所有,而美国的社会企业可自由处置资产。目前我国对社会企业没有官方定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企业的发展,王世强(2012)认为,中国社会企业在组织目标上应以为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为目标;在收入来源上应以商业活动为主,政府拨款为辅;利润分配上,允许分配少部分利润,大部分利润应作为企业留存收益用于扩大再生产;资产处置上,企业自成立之日起,资产即属全社会所有,投资人不能自由收回资产。
二、社会企业外部融资困境
近年来社会企业虽然发展迅速,其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其外部融资环境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英格兰银行在2003年所作的研究表明,外部融资困境是社会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其他学者如Smallboneetal.(2001)、Conaty(2001)、Harding(2007)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社会企业以社会捐赠和政府补助作为主要外部融资手段。社会捐赠和政府补助主要是定向资金,期限较短(一年),因此社会企业只能不断地寻求捐赠和补贴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这样的外部融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企业的融资问题。这种“项目驱动”(Projec-Driven)的融资模式只能针对具体社会问题进行融资,而不利于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社会企业只能针对单一的社会捐赠基金或政府补助资金制定融资战略,被动地迎合这两种资金的需求,而无法实现企业既定的社会目标,同时由于社会捐赠和政府补助对企业有严格的风险和收益要求,这种外部融资方式并不能为社会企业提供正向的激励,但传统的商业天使和风险投资人由于对经济利益的单一追求,鲜对社会企业提供融资,社会企业外部融资困难重重。造成社会企业外部融资困境的原因众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非营利的社会企业由于非分配约束的限制而无法进入权益市场。非分配约束是指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或净利润不能在组织内部成员间分配,而“经理们可能关心他们的权利和额外津贴,这两者都可以通过把他们的组织扩大到超过‘有效率的最优’水平来获得”(RobertS.Pindyck,D.L.Rubinfeld,2000),从而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其次,由于非营利组织存在营业利润率较低、资金来源不稳定、借贷和融资经验不足以及可供抵押的资产不足等缺陷,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最后,“项目驱动”迫使社会企业仅仅关注实际支出,而忽略了企业可能获得的收入,这不利于社会企业积累原始资本,导致为未来企业发展融资提供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项目驱动”使社会企业将企业的战略目标由原来的社会效益转移到融资上,导致其资本化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极低(Larson,2002;Lettsetal.,1997)。同时,营利性社会企业也面临外部融资困境。营利性社会企业追求利润的行为是利己主义的,而其最终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则是公共领域的,这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分歧(DeesandAnderson,2003)。ClarkandUcak(2006)也提出了相同的质疑,他们研究发现经营和管理社会企业最大的困难在于很难从不关心社会利益的人们那里得到资金支持。因此,社会企业这种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双重属性,导致了社会企业在外部融资时面临的困境远超过单一属性企业,如何解决社会企业外部融资困境问题成为近年来学者理论研究的焦点。
三、公益创投和社会企业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互联网繁荣时期创新型公司和风险投资家在将创意规模化方面的巨大优势,一些学者提出将风险投资理念引入社会企业传统的融资模式中。风险投资理念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于,首先,风险投资获得的是长期资金(大于一年);其次,风险投资家会介入社会企业的战略管理,以实现社会效益的规模化。这种将风险投资与社会企业相结合以解决社会企业外部融资困境的观点促成了一种新兴投资模式的产生和成长,即公益创投(VenturePhilanthropy,PhVC)。公益创投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并随着互联网的繁荣而在美国的职业慈善领域迅速发展起来,此后迅速发展到欧洲(Lettsetal.,1997)。在Greenfeldetal.(2000)文章中,作者指出“九十年代以来,‘科技’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将他们的创业经验运用到慈善事业中,建立了第一批公益创投机构(PhVC),用传统风险投资的风险-收益模式进行慈善投资,以期最大化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公益创投的一般定义是:为社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新型融资模式,与传统投资相同,公益创投关注于高效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价值创造。公益创投的出现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有助于社会企业解决外部融资问题。在公益创投出现之前,基金或政府补助只能为社会企业提供短期融资,而这种短期融资模式无法为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公益创投将经济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价值创造有效的结合起来,为社会企业提供长期融资,以增强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公益创投在解决社会企业外部融资问题的同时,与传统VC一样,还为社会企业提供投后增值服务。公益创投通常会进入社会企业的董事会,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直接决策建议。此外,公益创投提供的资源和战略建议为社会企业塑造了机构逻辑,同时还增强了社会创业的合法性(Nicholls,2010)。
四、结束语
(一)研究对象
通过电子邮箱和纸质问卷两种途径,对莆田学院临床医学院2008级毕业生发送66封电子邮件,回收57份,有效答卷回收率86.36%;对2009级学生发放55份纸质问卷,回收52份,有效答卷回收率94.55%。共计109份有效答卷。
(二)测量工具
采用杜天骄编制的《医学生就业压力问卷》测定压力均值,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按1(无压力)~5(压力很大)级评分,得分越高压力越大。其研究认为,量表压力源从大到小分别包括社会环境压力、家庭支持压力、岗位要求压力、个人素质压力、专业供求矛盾压力、就业指导压力以及学校影响压力7个分量表。本次调查的Cronbach’sAlpha系数(内部一致性检验)为0.945,信度良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量自我效能感均值。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量大学生的应对趋势,量表含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按0(不采用)~3(经常采用)级评分。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类别的差异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以上类别的差异性分析采用F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般现状
总就业压力得分为(3.061±0.622)分,压力水平中等偏上,在正常范围之内,最高为4.19分,最低为1.57分。得分区间在1~2分的占3.67%,2~3分占44.04%,3~4分占43.12%,4~5分占9.17%。七项压力源中,社会环境压力[(3.401±0.800)分]和家庭环境压力[(3.208±0.934)分]是临床毕业生最主要的两项压力源,其余为个人素质压力[(3.046±0.688)分]、就业指导压力[(3.042±0.736)分]、岗位要求压力[(2.974±0.592)分]、学校影响压力[(2.963±0.694)分]、专业供求矛盾压力[(2.801±0.672)分]。
(二)就业相关影响因素对总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对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有无意向单位五个方面的总体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见表1。不同年级、学生干部担任情况对学生的就业压力感知、积极应对、自我效能感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女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但在自我效能感方面明显低于男生;所处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相应的压力感知越大,诉诸积极应对的频率也越高;未确定就业单位比确定的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在应对方式上,积极应对的均值明显高于消极应对。可见,面对就业压力,毕业生采取积极主动的问题应付方式的频率次数上升。调查发现消极应对在各因素间差异均不显著。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地域优势在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结合Schwarzer的表述,本调查中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值为2.243分,总体水平中等偏下;低效能者(得分低于2分)占12.84%,表明被试偶尔会自信心不足,需要帮助其找出优势、悦纳自己;得分在2.1~3.0分的占80.73%,表明被试抱有一定自信心,感觉有能力胜任一般工作;高效能者(得分在3.1~4.0分)占6.42%,表明被试自信心过高,需要帮助被试进行客观评价,避免盲目自信。此次调查的男、女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前人研究。
(三)总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
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应付方式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见,总就业压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极显著正相关。以总就业压力为因变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及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积极应对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可解释总方差的16.7%,结果见表3。其中,消极应对被排除(与其余因素间无显著相关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为反向预测源,得分越高,压力水平越低;而积极应对为正向预测源。
三、讨论
(一)莆田学院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临床医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临床医学专业性强、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毕业后就业面窄、薪资待遇底等限制因素成为临床医学生顺利就业的限制性因素。首先,莆田学院临床医学生的构成五成以上家庭经济条件中等偏下,学生自我认知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对偏低;其次,新办本科院校在近年的发展中存在诸多挑战,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还有待提升,近两年的就业质量也随着社会对医疗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呈稳中有降的发展趋势,就业难度略有提升;再次,福建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系统,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近年来由地方卫生部门与高校合作招收定向委培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的加剧;此外,通过五年的专业技能培养,结合必要的就业指导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开展师生座谈会、职场模拟面试大赛、专家讲座以及QQ群、微博、微信等多渠道积极调试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拓宽就业途径,提升就业能力,鼓励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毕业生总体压力水平中等偏上(得分3.061分)。
(二)莆田学院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源及自我效能感分析
通过压力归因调查发现,社会环境压力和家庭环境压力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主要压力源,社会、家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期望水平和大学院校的专业设置关系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而专业供求矛盾压力对毕业生的影响,相比杜天骄的研究明显下降,推断这与福建省内医疗卫生市场需求量较大存在一定联系。就自我效能感而言,总体得分中等偏下,低于其他高校的总得分。其中,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男生,对压力的感知力也略高于男生,这与之前的研究相符。就应对方式而言,倾向于积极应对,并与就业压力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表现为:在高水平的就业压力和相对偏低的自我效能感的推动下,毕业生面临学校、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及时的介入与调试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所感知的就业压力,更多地咨询诉说、倾诉内心烦恼,征求他人意见,同时克制负面情绪、改变方式方法来进行自我调适已达到较佳的心理状态,为顺利就业做准备。数据显示,在高就业压力、低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下,辅导员介入并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调适工作,引导其合理释压是必不可少的。经过五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就业能力开发及就业心理疏导,学生能够相对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定位,大多数人都能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妥善处理就业压力,使之转化为就业动力。
(三)高校辅导员在临床医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物业管理服务营销创新
物业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就目前来看,行业主要表现为劳动密集型,物业管理企业的市场整体运作不够规范,市场化程度也不够高,基本上还未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有效运行机制。本文就有关物业管理企业在市场中的营销创新问题做初步的探讨,希望能以此为物业管理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帮助。
一、物业管理企业现状
1.很多物业管理企业还沉沦于物业管理的管理权限中。没有认识到物业管理企业其实就是服务产品的营销企业,业主就是企业的顾客,顾客可以购买企业的产品,也可以不买企业的产品,与其他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没有任何的区别。
2.很多物业管理企业自己首先设计好了自己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没有依据业主的真正需要去进行产品的构造。
3.行业更多的倡导为业主提供超值服务。超值本身并没有错,那是在以满足物业管理企业赢利目的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的超值服务,也就是同等成本里的更好的服务,而不是以牺牲自己利益而提供的超值服务。如果前期就破坏了企业自身的赢利目的,也就打破了价值交换的客观规律,这势必为物业管理的长期发展和顾客忠诚度埋下了祸根。
4.一些物业管理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报酬”。企业一味地进行扩张性经营,在短期虽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终因资金、人才、管理实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失信于民,企业形象一落千丈,甚至企业经营一败涂地。
5.专业的物业服务营销人员匮乏。
二、物业管理企业的创新营销
1.营销观念的创新。物业管理已经从“企业管、业主住”的模式演变为“业主说、企业管”模式,也就是说物业管理已经由以前的管建筑、管业主转变为服务于建筑、服务于业主的范畴。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物业管理已经由以往的管理主体转变为服务主体,服务于建筑,服务于业主。从企业经营性质上讲,物业管理企业是社会化的经营性企业,借以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而完成赢利的目的,物业企业出售的产品就是服务。因此,物业管理企业要创新营销观念,以关系营销理念、顾客满意理念和超值服务理念来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2.营销策略的创新。物业管理提供的是服务,是无形的产品。也就是说,物业管理企业凭借对业主的服务获取业主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以此获得业主的报酬而实现自己赢利的目的。业主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向传统的营销理论和产品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依据顾客的差异性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自己提供的产品——服务。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物业管理具有服务产品的五大特征:不可感知性;不可分离性;品质差异性;不可贮存性;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
(1)不可感知性。服务及其组成元素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无形无质的,让人不能触摸或凭视觉感到它的存在,而且消费服务所获得的利益感受也具有一定的迟滞性。正因为如此,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既不能以对待实物商品的办法去触摸、尝试,也不能用嗅觉、聆听等方法去判断服务的好坏,而只能以收集信息、参考多方意见和自身的亲身体验来做出判断。因此,这就要求服务业提供服务介绍和承诺,服务介绍的诚实性与准确性是服务质量所要求的;服务承诺的针对性与周到性及服务履约的及时性、兑现性是服务质量水平的体现。
为了将不可感知变为可感知,物业管理企业可通过人员、服务过程和服务的有形展示,并综合运用设施、环境、服务方式和手段等来体现,利用语言、文字、图形、多媒体等工具将服务这种产品有形化,全面的展现在顾客面前。比如将提供的具体服务详细的张贴在小区公告栏上、丰富小区的各种标识、公布各种服务质量要求等,向业主提供消费者知情权。使业主清楚的知道物业公司具体能为自己提供什么服务,服务的质量如何。
(2)不可分离性。由于服务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活动,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在时间上不可分离。如果顾客不参与服务生产过程,也就不能消费服务,这就要求服务消费者必须以积极的、合作的态度参与服务生产过程。
结合服务的不可分离性,物业管理企业在提供自己的服务产品及服务方式时:第一,将对业主参与物业服务生产过程纳入企业营销管理之中,而不仅仅局限对员工的管理。加强对业主宣传自己的服务,引导业主参与服务生产过程,提高业主参与物业服务过程的水平,促使业主在物业服务过程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以保证服务生产过程也就是业主的服务消费过程高质量地完成。第二,要及时沟通物业服务人员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促进服务员工与业主的良性互动,两好相合,以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企业的形象。
(3)品质差异性。服务品质的差异性既由服务人员素质的差异所决定,也受顾客本身的个性特色的影响。不同素质的服务人员会产生不同的服务质量效果,同一服务人员为不同个性特色的顾客服务,也会产生不同的服务质量效果。服务品质的差异性会导致“企业形象”混淆,进而危及到企业服务的推广。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扩张经营,追求规模效益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否则少数提供劣质服务的分店对整个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将大大超过大多数优质服务所形成的良好企业形象,并产生负面效应。
另外,企业可提供个性化服务产品。由于服务这种产品是一种动态的产品,是很多小细节的综合体,它会随着顾客的不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是可以进行不同细节的组合,以达到服务个性化的目的,而一个小区里业主的兴趣、爱好广泛,又都各不相同,因此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就不能完全是统一的模式,应该更多的了解业主的不同需求,对提供的服务进行不同的组合,物业企业可以在有偿服务的基础上为全体业主提供一个丰富的服务套餐,让业主自由的选择,以提高业主的满意度。比如,为经常晚归的业主提供夜间保安服务等。
(4)不可贮存性。服务的不可贮存性是由其不可感知性和不可分离性决定的。它表明服务不需要贮存费用、运输费用等,但同时服务企业就面临必须由于库存缺乏而引起的产品供求不平衡的问题;加速服务产品的生产问题;扩大服务的规模问题等。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渠道的发展过程中:第一,在完善独立的服务渠道的同时,与拥有不同关键资源的其他企业开展“战略联盟”或者共同作业,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创造竞争优势。第二,创新分销渠道,可采取租赁服务、特许经营、综合服务和准零售化等方法,实现企业的持续蓬勃发展。(5)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服务具有易逝性,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时并未获得对某种东西的所有权。由于缺乏所有权的转移,消费者感到购买服务的风险性,也就造成了消费心理障碍,而这也是导致服务风险的根源。
为了克服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障碍,降低企业服务风险,物业管理企业在营销管理中应积极推行关系营销、顾客满意、超值服务的经营理念。第一,建立并维护与业主的良好关系,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服务营销环境。第二,“以客为尊”,开发令业主满意的产品,提供令业主满意的服务,科学地倾听业主的意见。第三,建立严格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和服务质量奖惩制度,严格实施国家质量标准,组成企业内部的顾客服务网络;充分考虑业主的利益,建立业主档案制度,及时收集、反馈有关服务质量信息。第四,将服务质量管理同企业员工的素质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员工服务质量意识。
物业管理企业在实际运用营销创新策略时要注意:
第一,注重服务性价比。小区的建成50年有效,物业管理也将持续50年。物业企业不能只顾及创品牌、为业主提供超值服务等,而不顾及自身的利益,因此所提供的服务成本一定要与企业的收系起来。一方面可向业主明确的出示有关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的成本,引导业主对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的消费认识,从而引导业主关注小区物业服务的长期性,为物业管理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可将超值服务的成本和代价尽可能地消化在向业主尽义务、献爱心的经营过程中,从而创造出超越经济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二,增加客户服务的转移成本。在固有的成本中去为业主提供更多的服务,拉大服务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让业主充分感受到固有成本中的超值服务,从而增加业主对消费服务的转移成本。成都一家物业公司,为了解决业主养花专业性较差的问题,特意从绿化班里抽调人员成立了养护服务组,为广大业主提供免费的花木养护知识,而后又拿出小区的一块绿化用地作为花木养护基地。这样在没有增加成本的同时为业主提供了更多的服务,而且还唤醒了业主对小区绿化的保护意识。这样一来,业主自然会感觉到更换物业公司对自己将会意味着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又增加了业主对物业企业的忠诚度。
第三,增强服务沟通,填补服务差距。业主所期望得到服务与物业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永远都会存在差距,原因在于二者所处的立场不同,关注的利益点不同。怎么来协调这个问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沟通。任何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价值的评判标准,只要企业带着服务的意识和诚意与业主交流、沟通,就总能找到平衡点。
3.营销管理创新。物业管理的服务营销要求企业的全体人员都必须树立为内、外部顾客服务的意识。因此企业在营销管理过程中必须创新,才能将服务营销建立在每一个角落。
(1)全面推进内部营销战略。菲利浦.科特勒曾指出:“内部营销是指成功地雇佣、训练和尽可能激励员工很好地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也就是说向企业内部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加强与内部人员的互动关系,以便一致对外地开展外部的服务营销。只有当员工在内部受到了最好服务和他们向外部提供最好服务的时候,企业的运行才可以达到最优。
(2)培育企业核心专长,创特色服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与开放的世界,是充满兴衰与巨变的时代。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使业主、发展商和社会公众感觉到企业的管理在不断发展,同时所提供的服务在不断延伸,与众不同,这样企业才能牢固地拥有一批忠诚于自己的顾客,同时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也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物业管理企业可根据自身规模及可利用的资源,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创新思维,创造出各种特色服务,形成企业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实现差异化经营。第一,创新管理服务设计,也就是通过有形差异,既可以为顾客提供独到的服务,又可以形成企业新的服务模式和体系,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通过服务差异,也就是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服务的差异性是顾客最容易感受到的差异性,也是物业管理企业获得差异化优势最直接的方式。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既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又能为物业管理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积极开展网上服务,有效地开发、整合、利用客户资源。第一,充分利用包括FAQ、顾客电子邮件和网络论坛等网络工具,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高效传递企业的各种信息,密切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开展整体营销活动的成功提供可靠的保证。第二,积极发展物业管理可视网络系统,不仅使“为一个人服务”的营销方式扩大到全世界,而且顾客还可以抛弃鼠标,与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进行面对面的对话。第三,选择运用呼叫中心(callcenter)。呼叫中心是以CTI(computertelephoneintegration)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紧密结合,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及Web页等各种手段,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多种响应服务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运用为企业营销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前景。倡导“以客户为中心”新型营销管理思想和管理机制,一方面通过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关系”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吸引和保持更多的顾客,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共享和优化商业流程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通过加强内部的管理来实现外部的顾客满意目标。
总之,一个致力于提高顾客满意率、回头率和顾客忠诚度,体现对顾客的关怀并实现对顾客个性化需求快速响应的企业才是这个时代最有活力的企业、最有发展前途的企业。
参考文献:
1.叶万春主编.服务营销学(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邱华主编.服务营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现代中国企业管理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负。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管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烹饪专业课“质疑——探究”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据,对“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学模式的过程,教学模式的效果等几方面进行有益的分析和探讨,以及其如何实施的策略。
新时期烹饪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烹饪是文化、是艺术、是融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实用科学技术,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饮食文化的智慧与知识的结晶,它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的理论工艺体系。传统的烹饪专业教学是“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烹饪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要改变传统烹饪教学的以书本为本位,以老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主的弊端,构建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质疑——探究”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的不只是基础的、表面的、朴素的知识而能触类旁通、视野开阔,成为“有文化、懂理论、会操作、能管理、有创新”的新一代厨师。本文就“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一初探。
一、“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作用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质疑、设悬极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随之产生。“质疑——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是要起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作用,具体在教学过程中:
1.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研究教材吃透精神,运用“模块”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原理进行设置质疑,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起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2.“质疑——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启发和鼓励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经过收集资料、课堂演示,获得新知识,起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锻炼。
二、“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
“质疑——探究”教学模式设计,一方面要遵循教学大纲提出的共同的基本要求和学科特点;另一方面要注意适当有弹性,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别差异,它是以质疑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展开教学的,其过程如下:
1.创设质疑情景。根据教学发展需求创设对学生是真实的质疑情景。设置质疑情景要达到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质疑情景。
2.确定质疑问题。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并从情景中选出与当前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探究式学习的载体和核心是“质疑”,学习活动是围绕“质疑”展开的。因此确定的质疑问题应是学生感兴趣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归纳出与学习目标直接有关的问题,从而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如从“鱼圆下锅后下沉浮不起来”情景中引导学生确定加盐量的问题和鱼茸搅拌问题。
3.启发自主探究。根据确定质疑问题,每位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质疑问题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探索、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分析、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和思路,如需要收集那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并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尝试解决问题。如:鱼块制作中出现鱼丝短、鱼丝扁、花纹不清的问题,教师没有直接解答,提示学生从学过的刀法和做过类似的菜肴去分析,斜刀剞时刀与原料的角度和鱼丝的长短有什么关系,直刀剞与斜刀剞的刀距大小和鱼丝的形态有什么关系;剞刀深度与原料的花纹清晰度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相互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解决质疑问题的想法、观点、方案和过程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其见,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补充、修整,加深每一个学生对质疑问题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创新热情,使他们在积极的互动中构建知识的意义。如鱼块制作中出现鱼丝短、鱼丝扁、花纹不清的问题,学生通过查阅《中国烹饪》、《四川烹饪》、《东方美食》等资料,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刀与原料的角度小、鱼丝长,角度大,鱼丝短;有的学生认为直刀剞与斜刀剞两者刀距一致时,鱼丝成方形,两者刀距不一样,出现鱼丝扁形;还有学生从剞刀的深度分析,剞的太深,原料切断,没有花纹,剞的太浅,花纹不清晰;还有的学生认为用花刀可以制作松鼠桂鱼、珊瑚鱼。通过现场表演,验证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5.质疑结论评价。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使思维从散发走向聚合,最终教师总结,得出解决质疑问题的方案,即正确的结论。同时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协作精神,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及表达交流水平等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6.训练内化巩固。在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之后,紧扣教学目标,加强操作训练,使学生的新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促进认知结构的内化,并形成一定的迁移能力,同时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正确、科学,使理论知识得到拓展延伸提高。
三、开展“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效果
实践证明:“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符合烹饪专业学生好奇、大胆、敢于尝试的心理特点,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自由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资料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尝试用已有的烹饪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质疑——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应用上取得了异常的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质疑——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结论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等过程,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2.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质疑——探究”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自主地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资料,学会用各种方法思考问题,尝试用学到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质疑——探究”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课堂由过去“老师的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下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刻苦训练,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不仅巩固了专业思想也大大提高了操作技能水平。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质疑——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实践探索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途径去寻找信息,学会了整理和归纳信息,通过交流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气氛,开阔了思路。提倡标新立异,发挥聪明才智,尝试应用已有的烹饪知识与经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