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心得体会范文

美术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心得体会

第1篇:美术心得体会范文

美术学习心得体会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想我的题目,但是我觉得我是对的。我老爸经常说:“我让你学美术并不是让你成为画家或艺术家,而是培养你的耐心。”我的耐心往往是少得可怜,因为我太过于烦躁。学学总是好的也是我爸教育我的口头禅之一了。

于是我磨了几年便去上了一个美术班。但是开始我依然是那么毛躁,毛手毛脚。我老爸每次都跟我讲大道理,但是他很啰嗦,反反复复地讲,一开始我很反感,但是等我六年级时,老爸和我促膝长谈了一常老爸告诉我,他会这样反反复复地讲不是因为他愿意,是因为他希望我不要像他年轻的时候那样没有耐心。没有耐心使他在职场上吃了很多的亏,突然我觉得老爸苍老了好多,老爸他已经不再年轻了。老爸说,学会有耐心并不是一件坏事,有耐心你会不骄不躁。只有你有耐心了,你才会有出息。如果你没有耐心,无论你怎么满腹经纶你都是一个废材。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既不是满腹经纶也没有耐心。我决定好好的去学习美术,不让我爸失望。

假如你没有耐心,试想一下,那该有多恐怖。没有耐心你会做不成一件事,你会烦躁,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 。何必弄得自己不开心呢 而且没有人会安慰你,因为什么呢 因为你是自寻烦恼,怪不得任何人。所以有耐心是一件好事。再说了,如果你没有耐心,你如何持之以恒,没有耐心,什么持之以恒都是空话,所以学会有耐心会让你受益无穷。

美术的好处并不止这一点。假如你想表达一下你的心情的话,你可以画一幅画来自娱自乐一下,亮丽的画作挂在墙上,你不会感觉生活充满了动力嘛 并且你郁闷时可以画一幅作品来消散你的郁闷呀。

美术中,线条要连贯,这是我们的美术老师教我的。线条要连贯,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连贯,不能半途而废。还有美术非常注重细节,你的精致度会让你的画作更高一筹。细节,就是微小的情节,无论它多微小你都要能考虑的到,为别人想得周到一点,心比别人细一点会赢得别人的好感。在人与人的相处之间,如果你心细一点,在天寒地冻的冬天递上一杯热茶,这需要心细。假若在考试中,你如果马大哈,不细心检查,那完了,勉勉强强的80分试卷发下来,我相信你一定会悔不当初,那么细心一点不就可以避免问题了吗

你在绘画的同时,其实也在梳理着自己的内心,并且把自己的心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在画面上,甚至你还可以让看的人不知道是谁画的。在没事的时候,拿起画笔,随意画两笔,集中精神,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不仅能打发无聊的时间,也能得到一种异样的满足。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你总有失望、发脾气、恼火、郁闷、悲伤的时候,你可以用画来宣泄感情,把你自身的感情宣泄在画纸上,会不会比大声吼叫、砸东西好得多呢 而且你画出来的东西不仅仅是表达了一份感情,更是一种艺术,你拿过去的画跟现在比,无论是超越了还是改变了,它都是你那一瞬间的思维,包含着你的心血。一幅画,是需要自己尽心去画,努力去画,无论你画的好看与否,你都尽力了。你不必感到脸红和羞愧。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角度,也许他觉得你的画难看,但是没准另一人会觉得你的画有创意。所以,画画不需要达到人人说好的境界,只要自己满意,别人怎么说和你完全没关系。

看着五颜六色、十分艳丽的色彩涂绘在画纸上,看到绚丽、璀璨的画作,你会不会感到惊艳 那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看到如此绚烂多彩的画面你会从内心中发出感慨,赞叹这画面是如何的美好。你会发现自己所理解的境界会更高层次一些。你将会被一种唯美的艺术氛围包围,你会慢慢发现自己能沉得住气了。学会稳重,会让你的人生变得不那么坎坷。

当你领悟到其中的乐趣时,你会发现你变得宁静,能多宽容别人了,宽容是一种美德。拥有它你会快乐很多,不必苦苦的钻牛角尖。心思比别人细腻一些,耐心比别人多一些,业余生活比别人丰富一些,内心比别人宁静一些,这些会让你在人生的旅途上虽然称不上一帆风顺,可它们会让你少走很多荆棘路,让你大多时候在平坦的大道上倘佯。你会享受绘画的乐趣,你会发现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你可以避免一些没有必要的纷争。因为你知道虽然天空不会总是晴朗的,但是最起码你会拥有一份自己的专属天地,你会感觉到满足和喜悦。

我之所以榷美术影响人的一生》这个题目是因为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人生旅途会因为你学习绘画而变得平坦许多,所以学一学美术吧,无论你的绘画能力如何,学学总是好的。

学习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今天我参加了教育学院组织的美术新课标培训,由姬爽老师主讲,从中感受最大的是美育课改中的两大变革。一从单纯的美术技能训练到美术的人文教育。二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美术课中的技能教育比较好理解和把握,而如何参入人文意识,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呢?其实,人文性质就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美术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不能脱离文化情景,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课程改革是让我们从单纯的技术传授转向关注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等。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的促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这首先我们就要努力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我们老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其实,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去,再次要高度重视美术作品的鉴赏,理解发掘人文内涵。这一活动一般在教学欣赏、导入上运用,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感受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课堂中所学的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几个小岛,通过这些小岛,他们接触的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海洋。但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及“设计 应用”领域中不能放弃对学习技能的探究性学习及技能训练。

新课程的另一重大举措就是该以往的授之于鱼为授之于渔。转换课堂角色,改变往昔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以生为主,师为辅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地位。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而美术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本学科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要承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差异无好坏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样性,在课堂上,差异是一种资源,不同是一种财富,这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当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我们应该作为主导,起向导,顾问作用,指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习美术的体会

转眼间,我已渡过了七年的学习生涯,今年9月我也要上初二了。

在这七年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但最能影响我的还是美术这一门吧!

我从小就爱好美术,幼儿园时就已经开始接触它,学习它,当时老师都说我很有美术天分。我有没有美术天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喜欢美术。

虽说如此,可是还是有许多人都反对我学习美术,他们都说学美术没用,应该学习英语这类有用的科目,将来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不过,我坚持自己的主见,坚持自己的理想,我相信我将来一定靠美术而扬名立万,使那些看不起美术的人刮目相看!

说实在,美术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可不是?因为美术,使我变得更有气质;因为美术,使我的内心变得安静;因为美术,使我变得更“美丽”。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是老师“御用”的美术科代表,至今从未中断过。可是就有许多人跟我说“做美术科代没用”“做美术科代好惨”之类的话,但每次他们这样说,我 就当是一阵风从耳边吹过,我也并没有去反驳他们,因为我想用我的行动去证明----做美术科代一点也不可怜!

从老师任用我那天开始,我便很努力,很用心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事情,并以身作则,给同学做榜样。终于,我成功了,我成功征服了同学们的心,让他们对我这个美术科代刮目相看。从那时起,只要提到“美术”,大家都一定会想起“陈莹”。我并不是在炫耀些什么,我只是证明我“成功”而已。

第2篇:美术心得体会范文

一、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白为什么要上美术课,增强理性认识

学习的过程,第一层是学习动机,第二层是学习兴趣,再向上依次是爱好、习惯、对事物价值的判断,最后一层是世界观。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学生比小学生更具有理性思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因势利导,把美术与世界发展、个体发展、历史发展、科学发展等的关系进行分析,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要告诉学生,学习美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虚心和耐心;美无处不在,要随时随地注意感受和分析,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以教材为根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

中学美术教材以欣赏课为主,学生实践课较少,这在基础教育较好的城市学校实施起来要顺利一些,但在一些基础教育较弱的地区实施起来要困难一些,因为有些农村小学、初中没有开设美术课或没有开足美术课,即使开了美术课的学校课也上得很敷衍,这使很多学生没有美术基础。没有作画体验,进行欣赏就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安排一些实践课,如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头像写生、人物速写、简笔画及创意课等,让学生体会空间、平面、用笔、用色、观察、创意等,这样有了体验再来进行高层次的欣赏,学生感受要深刻一些、轻松一些,也会感兴趣一些,教学效果也好一些。

三、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学生思维的活跃就是课改后教师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更新、师生关系融洽的结晶。传统美术教学多是围绕“欣赏画”或“比着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比着画”中消失。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须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佳。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是新课程改革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我在教《星空的联想》这一课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在星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星空中有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鼓励学生大胆画出来。这不但调动了学生画画的兴趣,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四、要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情感、事物的一种手法。事物、情感是时时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传承古今文化的同时也有了时代的产物。这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是有独特的作用的。

五、课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

新的《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在以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儿童美术教学中的教育对象——人,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我认为,小学美术并非仅仅是纯粹意义上一幅图画的完成,而是从内心深处一种似乎原始的艺术表现,它的稚拙、天真和烂漫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理解的。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教而教”的隐性教育方式, “美术教师只不过是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我认为:“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在教《线条的动与静》一课时,结合课文让学生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然后在分割的块面上填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山水;有的则像树林……这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另外,画线条与画色块时不同的握笔方法,用色的良好习惯,不许用直尺,最好少用橡皮等,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第3篇:美术心得体会范文

2018年5月6日下午,我们园组织全体老师一起参加了“美术技能”的培训,这次的主讲老师是我们园的冯老师,冯老师刚刚去参加有关美术的培训回来,通过聆听冯老师的《幼儿园美术技能培训》提升幼儿绘画作画的有效策略、以及美术活动的展示,使我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有了新的思考,而且感触颇深。

冯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幼儿园美术教学大致可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适合幼儿进行绘画和手工操作的类型很多,如手印画、手指画、盖印画、喷洒画、吹画、蜡笔画、蜡刻画、水粉画、蜡笔水粉画、水墨画、黑白线描画、版画等不同绘画种类。撕贴、剪贴、折纸、泥工以及综合材料制作等手工类型。

冯老师还教我们画简笔画的技巧,在圆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创造,抓住动物的特征,从不同的方面去添加图形,动物的形式就不会单一。这样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简笔画形式就更加丰富了。

紧接着冯老师把还给我们展示了她手工创作,教我们怎样把废物变成宝,如何把简单的墙饰变得立体,还有颜色的搭配,图形的折叠方法等。最后一个环节是纸浆画创作,通过一边玩,一边学,我们也掌握了纸浆画的创作方法。学以致用,以后在美工区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幼儿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也真心感谢冯老师的这节美术技能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丰富了我们的创作方式。

第4篇:美术心得体会范文

一、研究教材要有深度,是美术教师上好美术课的前提

过去的教材内容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教学方法是以灌输为主而新教材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人文的东西起来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那就是以人为木”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的教材就是为了体现以上目标而编写的因此,充分吃透教材的内涵和精神,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是美术教师上好美术课的前提。

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上好美术课的首要环节

教学目标就是船上的舵,它不仅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向起指导作用,而且在设计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上也具有制约的功能因此,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个别教师在备课中,考虑了学生的兴趣想到了创新,但却没有想到自己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的真正目标,比如在上小学美术第一册《谁的鱼最大》课时,有位教师就采用了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作为课堂导入,并先让学生观看录相,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随后让学生模仿大鱼扑小鱼,相互推拉,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教学效果当然不理想,教师想采用一些新奇,刺激的游戏吸引学生,却没有想到这一环节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方法与目标相背离,期望与效果势得其反,因此,我们说美术课应该有美术课的特点,应该认真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真正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注重双基教学,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

美术学科的课改,不能脱离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对传统的东西完全抛弃,重新趟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教改,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扬弃”是去其糟粮取其精华我们知道,过去的美术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假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那么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谈起在目前的美术教学改革中,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认为美术教学要重在发展学生的个性,认为如果讲究技能技法就会约束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态势,作品不论好坏,都一律倍加赞赏,甚至到了高年级也疏于对基本功的指导试想不学技能和技法,孩子就是再有灵感和想旬力也很难将它表现出来的我们的许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困感中丢失了原状先那种对绘画的热情,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学习画树,发现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儿时对树的理解,一根木棒支撑着一个圆再让他想一想怎样画树时,孩子说:“我不知道怎样画”,这时我才觉悟,创作与想象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接触和观察,难道要求孩子凭空想象和设计吗?创造不是闭门造车,它需要一定的基础来支撑,是对已有基础经验的综合应用和提高,因而双基不能忽视。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研究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第5篇:美术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会展艺术设计 新媒体艺术 体验 探索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84-01

20世纪90年代,会展业逐渐发展起来,几乎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成为城市对外品牌形象宣传直接有效的窗口。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应,会展设计的角度和创意点要有新意和引人注目。传统的会展艺术设计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平面和三维空间进行构思和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氛围,达到宣传产品、传达主题的目的,主要通过展台艺术造型及展板、海报、灯箱广告、影视广告、标语等传统媒介形式加以设计。随着数字信息的发展,触摸屏、LED屏、环幕以及全息投影仪等新媒介的出现,会展设计表达方式悄然变化,从传统媒介转向新媒体。通过传统会展空间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相互融合、创造,形成现代会展艺术的一种新形态。可以说现代会展艺术设计是一种集收集信息、交流信息、重组信息的过程,使受众受到一种知识、娱乐、体验全方位的综合感官感觉,达到传递信息、宣传产品和品牌的目的。

现代会展艺术设计在与新媒体艺术融合下,其展出的形式大概有这么几类:一种是陈列式,一般是纪念馆和博物馆运用的比较多。其形式采用高科技手段把展项做得非常新颖,但不需要观者参与,没有明显的交互过程,如常见的幻影、成像、虚拟现实的三维动画。[1]

如世博会上中国馆《清明上河图》“动”感十足,惟妙惟肖,这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是以宋代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整高为6.3米,长约130多米,几乎是原来画作的30倍,画面运用动画呈现了北宋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有行走的人、飞的鸟,还有真人解说和背景音乐。由于原画作是散点透视画法,做成3D效果得采用西洋绘画透视原理,并有西式建筑。《清明上河图》有上千的人物而且需要动画,这就需要艺术的功底和娴熟地运用3D的技术以及大量的精力才能完成如此新媒体艺术巨作。

这些充分展现了会展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相互融合,一幅水会流、人会走的《清明上河图》艺术地再现了千余年古代文明,使人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宋代都市文明。

新媒体艺术设计,除了陈列式还有一种“模拟查询”式。就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对现场的真实模拟,使受众利用网络平台感受博览会的真实感,其特征就是参观者通过查询模拟现场,获取相关信息和体验审美愉悦。如北京风能大会,有些客户和专业观众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到达现场,不能在特定的现场来参观浏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电子终端技术可进入到大会模拟现场,领略大会的盛况,通过查阅可以了解上下游产业链的客户和一些产品和信息技术。

会展中新媒体艺术第三种表现形态就是“互动式”了,是一种强调观众直接参与的艺术形态,观众可以通过网络虚拟环境参与作品的互动,并能根据互动及信息的交换影响作品的过程和结果。[2]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气韵流动的“中国画卷”徐徐拉开,晶莹剔透,美轮美奂,让全世界为之惊艳,陶醉于高科技与中国古典艺术完美结合的魅力。两边的画轴是虚拟的投影,没有旋转只是平移,为了造成旋转的效果,通过不同的线束在不同的状态下发光的原理,用LED灯渐次熄灭和点亮原理,通过人机互动,舞者画出一幅绚丽典雅的中国山水画,是当今新媒体艺术最前沿的诠释。

在新媒体技术推动下,人们眼界提高了,审美需求也提高了,相应对会展艺术创意者要求会更高,所以在把握设计基本规律的同时要充分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发挥新媒体的广阔空间优势,[3]发挥其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光电技术、虚拟技术优势,使会展展示出现新的生命力。通过新媒体技术中的触摸屏、环幕以及全息投影、悬浮图像等载体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设计者要紧跟科技步伐,通过艺术化的语言和思维创造,运用会展设计基本规律,创造好的会展艺术产品,给观众以全新的体验和互动,从而使信息达到有效传递。运用新媒体艺术创新,更好地为会展品牌服务。

当今世界,新媒体艺术在蓬勃发展,运用在会展设计上的并不多见,前几年国内新媒体艺术在会展设计上运用进展缓慢,这其中由于展览展示涉及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应用,好多设计和制作都是针对性开发,成本相对高,另外以新媒体形式出现的展览展项都是以电子元器件为主,寿命有限,维护费用挺高,还有一个是展项技术的滥用,为了新颖而新颖,脱离展会要宣传的主题和传达的信息。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全面提升了新媒体艺术产业,提高了文化创意内涵,对我国会展艺术设计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会展艺术形态的演进是一个永不停步的过程,它在不断地适应审美需求的同时,还要紧密跟进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发展,会展才会有巨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刘景明.新形势 新体验[J].公共艺术,2012(2).

第6篇:美术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信息老化;网络信息;社会化媒体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258-02

社化媒体来源于英文“Social Media”一词,2007年最早出现在一本叫做《CWhat is Social Media》的书中,作者AntonyMayfield给出了简介性的定义;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该定义强调社会化媒体的用户参与性,指出了社会化媒体的核心,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征。

1以用户研究为重点的社会化媒体研究

社会化媒体研究可以大体分为对社会化媒体自身的研究及社会化媒体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对社会化媒体自身的研究包括用户研究、技术基础研究和信任与风险研究。关于用户的研究主要从用户关系、用户行为、用户自身特点等角度出发。技术基础研究可以分为推荐系统研究、技术接受研究、标签系统研究等。隐私、信任与风险的研究也是社会化媒体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包括隐私保护和信任危机研究。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社会化媒体就会失去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障。

用户行为的研究涉及行为预测和行动研究等。用户自身特点研究是指对用户性别、性别差异、用户动机、用户态度、用户忠诚度和用户黏性等方面的探索。例如:Brandtzaeg和Heim对1200个社交网络用户进行研究,发现用户使用社交网络存在很多种动机,最大的动机是认识新朋友,其次是与好友保持联系,最后才是一般性的社会交往。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的相关研究最早出现在2008年,2009年开始出现具体关系类型的研究,2011年,出现了对用户关系更为细致的研究,比如对关系强度和关系类型的研究用户行为研究。

在各学科领域内的应用研究可以大致分为行为学、社会学、传播学、信息科学、情报学等领域学科。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主要趋于细化,与各领域、应用密切结合,并出现了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在众多的社会化媒体研究中,信息老化的研究并不显眼,因此从信息计量学的角度出发对社会化媒体进行跨学科信息老化研究,可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诉求,其成果才更具现实意义,社会化媒体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2社会化媒体预测性研究

国外对社会化媒体的信息老化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多研究的标准不一,结果也有误差,研究的目的也大多数是商业性质的。学术界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2010年,H Kwak等人认为:当一个热门话题在24小时之内没有相关的推文时,该话题失效。活跃期大多数为一个,且时间不长。他们认为一个热门话题不会永远热门下去,但是当它衰退之后仍有可能回归热潮。通过数据统计及分析,他们发现:73%的热门话题有单一的活跃期;活跃期绝大多数为一周或以内。50%的转发在1个小时之内,75%的转发在1天之内。

他们的研究还证明活跃期与话题类型有关。H Kwak等人把热门话题归为4个类别,发现每个类别都有自己的兴衰模式。Twitter用户更倾向于讨论来自于头条新闻的话题。这些话题的活跃期比较多。但是活跃期较长的是比较持久的话题:如有关体育队伍的话题、有关品牌的话题。

PageLever收集来自5个主页的20个状态更新。这些主页均有超过200万名粉丝。通过3中不同度量,Impression,Like,Comment做出折线图。当线趋向平缓时,就代表这个Post已经不在News Feed中出现了。

研究结果发现,对于这5个十分受欢迎的主页,他们在Facebook News Feed上Post的平均寿命粗略估计为22小时51分。这些Post的寿命区间很大,10-50小时均有。同时,研究者认为使用“Like(点赞)”作为测量Post寿命是一个比较好的参考对象。

Faceb00k Post的生命周期也与主页的影响力或是受欢迎程度有关。同时,根据Sotrender对英国范围内Facebook的研究,FacebookPost的寿命由于Timdine(时间轴)这个新功能的出现而延长了。

3不同平台的对比研究

社会化媒体包括博客、wild、微博、论坛、社交网络、RSS,不同平台的信息老化规律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Leskovec通过对模因的追踪分析表明,博客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对事件报道的峰值通常比西方传统主流媒体晚2.5小时左右。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量或关注度在达到峰值前缓慢增长,之后则迅速降低;而社会媒体增长相对较慢但持续性较高。此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博客,但其方法对微博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研究结果还表明Twitter与Google Trend内容的新旧情况的比较也与上述结论相吻合,即社会化媒体对事件的持续度较高,传统网络媒体则实效性更强。

EdgeRank的研究者收集并调查了超过500个Facebook主页和超过30000条Post,以Facebook中的News Feed栏中的Post为分析对象。该项研究发现,Post的平均寿命约为3小时。最长可以达到10小时,最短可以达到15分钟。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EdgeRank分数较高的页面所发表的Post会在News Feed上停留更长时间,从而可以有更多机会收到关注(分享,评论,赞),从而延长了它的寿命。

马费城和高静以美味书签网站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书签信息的半衰期是557天;五大类域名半衰期长短排序为.com

4研究方法以个案分析为主

国内关于社会化媒体的研究主题和角度集中于企业营销模式、广告价值、传播机制、教育媒体等的行业应用以及中整体的信息网络结构、用户关系、节点影响力、交流网络等,研究方法限于个案分析、描述研究,关于社会媒体信息老化及信息生命周期的研究较少、略显单薄。

袁毅认为信息传播的面积、传播链长、传播的速度及传播的生命周期取决于事件本身、微博客空间内外的干扰因素、传播的节点以及节点的合理布局几个方面。他的研究也验证了强势节点与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具有正相关性,即强势节点出现越早,信息传播影响力越大。

朱梦娴以delicious网站一天中更新的80 622条书签为研究对象,根据用户标注的标签进行内容分类,测度其被引半衰期并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不同内容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不同:社会和生活类网页的半衰期较长,而以计算机技术和娱乐的相关网页半衰期较短。最后,提出了此研究在网络广告和挖掘网页价值中的应用。

5小结

从以上众多研究中可以看出,宏观上看,国内外对社会化媒体的信息老化研究都不多,而且其研究目的商业味较浓,学术研究单薄,还处于起步阶段。

第7篇:美术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高中 美术欣赏 课堂教学 体会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的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性思维与想象力。这正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思想的。从1994年秋起,教育部规定在高中开设美术欣赏必修课目,2003年下半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这以后使美术欣赏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对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在欣赏课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我尝试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模式中解脱出来,代之以学生主动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只是一种引导手段,这样以来就使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果显著,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思维和艺术创造的天地。

我是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有过多年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经验,下面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学习,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动起来是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要多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由静静的听变为学生自己亲身体会作品。(当然这样一来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在可前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收集资料、制作课件等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感受,以真情实感体会、理解作品,真实表露自己的艺术情感。达到与作品交流的境界,避免以往欣赏课中的被动接受他人情感,而自己则完全是个局外人的欣赏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仔细阅读了解作品,大胆谈出个人的感受(强调学生的真实感受)。针对这一点要选择一些感觉强烈的作品让学生谈感受,来调动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选择建筑艺术《悉尼歌剧院》让学生谈感受,它独特的造型使学生感受颇多,有的感觉是一组洁白的贝壳;有的感觉像正在等待起飞的巨型的海鸥;有的感觉像船队扬起的白帆;有的感觉像海上盛开的白莲花等等。总之,歌剧院优美的外部造型,洁白的色彩与湛蓝的海水相映成趣,这都使学生心中产生了强烈的美感。教师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当然,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要防止一味地去迎合学生兴趣,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一堂合格的美术欣赏课对学生要起到审美教育才是主要目的。

二、美术基础知识的引导和作品欣赏相结合

一般的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而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不能并重的表现。北宋著名大文豪、画家苏轼曾经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像”和“不像”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但若单纯地只是拿“像”和“不像”来作为评判的标准,那么,在当今这个照相、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美术中的许多绘画作品又如何才能立脚?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三、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生自己的观赏、分析和讨论,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见智见仁,会产生各种看法或不同的评价。由于学生经验、认识能力所先限,这些看法也许是十分幼稚的、肤浅的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是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教师可以作一些提示或补充,但绝对不要轻易地将专家或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因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统一的标准,不像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而且随着年龄的变化、知识的积累和社会阅历的增长,学生自己会慢慢懂得作品真正的内涵。

四、实时讲评、互评

“评”亦是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变“课本教学生”为“学生问课本”,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主动的“学”要让学生敢于谈出个人与众不同的真情实感。旧的欣赏教学是一种“被动式”教学,学生往往不是主动获得知识,而是被动获得。长此以往,使学生形成了“凡是课本上的都是正确的,不可更改”的思想,这种思想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思维与想象,这必须扭转学生的这种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课本上的观点和认识也是作者本人的艺术见解,是片面的,并不全面完整,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艺术感受。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是完全正常的,要敢于否定才能敢于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各抒己见。当然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有时未免“稚嫩”,老师切不可要求过高,苛责求全。只要学生提出的个人见解真诚、合情入理,就要肯定和表扬。即使有的学生的看法有些“偏激”,也要巧妙委婉地加以引导,切不可横加指责批评,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禁锢学生的思想。

第8篇:美术心得体会范文

正如《没有任何借口》中所述,“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正因为如此大批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在各自的领域中都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没有任何借口》一书,其核心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西点军校之所以能够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就在于它将“没有任何借口”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使西点军校的学生在任何一个团体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团体精神和合作能力。由于它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纪律意识,自信、诚实、主动、敬业,从而成为可信赖和承担责任的人。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让我们改变对借口的态度,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

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借口的危害是无比巨大的,它会在不经意间慢慢的蚕食掉我们的诚实和自信、我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们的责任感和危机意识,从内部击溃整个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对待“借口”我们的态度应当是坚决的摒弃。“有效执行”是一种包含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是用于指导我们能够实现各项工作战略和目标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而要确立“有效执行”,必须用这种文化作为一种引导,并把这种理念深深植根于集体中的每一名成员心中,通过长期的努力去实现。

通过学习《没有任何借口》,让我对“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把握。教会了我无论接到什么样的工作任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去完成,而不是遇到难题就退缩和推委,不但要迎难而上,而且为了完成任务还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它使我学会了如何适应压力,并把压力变成动力,而不是去为完不成任务而寻找借口。

它让我在一次次想办法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一次次的体会到了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后的成就感。这些工作的经历和过程,使我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不但激发了自己的内在价值和潜能,而且还使得这种价值和潜能在不断的得到锻炼和提升。

第9篇:美术心得体会范文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因此,美术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挖掘教材,激发兴趣

美术教育的内容一般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教师要灵活掌握课的内容,不一定要按课本上的内容讲授。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基本的知识技能,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安排并插入新的内容。新内容要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跟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教学《画汽车》的时候是这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考虑到学生都很喜欢车,对各种各样的车都很感兴趣,我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车展,屏幕上一会儿出现一辆小汽车,一会儿出现一辆大卡车,一会儿又出现一辆公共汽车。车的款式、颜色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都大大地吸引着我们的学生,课堂上不时发出赞美的喊声,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车型,要求介绍它的外貌特征、性能及颜色。学生发言特别踊跃。接着直接引入课题《画汽车》,让同学们画出自己喜爱的汽车,学生通过分析汽车的结构,从而很容易地准确把握住了自己最喜欢的汽车的形象,教学内容完成得非常好。再如上设计课时,让学生在回家的路途中去留心一下店面的广告牌。这样让学生在学好美术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让他们明白美术最终要服务于生活,变成实用的美术。又如在教高年级《风景如画》这课时,可带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一块块草地、一片片树林、一道道河湾、一排排屋顶等,这样由课内到课外,那便是生动的美术课。在环境设计教学方面,因为我们镇正好建有一休闲的生态园,风景很美。我带着学生去参观小河、亭子、弯弯曲曲的长廊、花丛。这样让学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时,又能学习环境设计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二、营造氛围,彰显主体

开放而温暖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乐于表达,并能缓解其过多的焦虑与压力。在身心安全与温暖、尊重的环境里,可以使学生的头脑更为灵敏。所以,只有在开放而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与民主的空间氛围不仅是创新教育的必要背景条件,而且其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创新教育。

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由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

如在《结扣》一课中,书本介绍了一种制作的方法,但它并不适合所有学生的制作习惯。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提示学生应用与之不同的方法同样也能制作出优美的结扣来,并通过录像演示了几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学生在好奇心的催动下,通过不断的尝试练习制作,也制作了由许多不同方法制作而成的不同形式的结扣。这使学生通过质疑形成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思维方式。

三、鼓励质疑,发展能力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才有思考、创新。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学中、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学第四册《海洋动物》一课,我组织学生展开一次研讨,首先口头介绍一下自己认识的海洋动物造型,然后展开讨论,同小组同学相互质疑,讲述自己的见解,最后练习制作。在本课研讨课中,不仅作业情况良好,而且学生学会了大胆质疑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再如教学“纸卷魔术”时,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让学生欣赏,再播放课前制作的电脑课件“动物谜语”让学生猜谜,此时学生兴趣倍增,争着回答。待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观察,进一步演示纸卷动物的制作方法,再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模仿范物制作,或自己设计造型。实践证明,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有趣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好美术的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丰富想象,培养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各科的教学中离不开想象,它作为美术学科中的一项专门内容,它所涉及的范围广,是美术课堂的主线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首先要做到的是小心翼翼地去不断呵护、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灵感”,这“灵感”也许就是大人们眼中不屑一顾的荒诞之举,这“灵感”或许又正是周围大人们言谈举止中不被孩子们理解的事物。这当中不乏幻想的层面,因幻想总是体现着个人的愿望,幻想中所创造的新形象,是儿童所期望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