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南方建筑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南方建筑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南方建筑论文

第1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在某一程度上可以帮助作者提升论文写作质量,引用著名的文献资料,那么它的学术论点也是很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在写作论文的时候不能小看了参考文献,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室内装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室内装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学彬3DSMax建模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改革[J].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12.05:10-14.

[2]新视角文化行,王玉梅,姜杰,况军业adsMax2012/VRay效果图制作实战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

[3]姜雨欣,宫艺兵,孙文《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里应外合》山西建筑,2014.2.

[4]石腊梅.论计算机绘图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3(03).

[5]张春娥.数码时代绘画作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5(01).

室内装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聂淼.浅谈建筑室内装修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

[2]张欣,李翠芹.室内装饰设计和现代技术探讨[J].美与时代(上),2010(08)

[3]时溪蔓.浅谈室内装饰设计的要素和基本原则[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陈明杰,张颖,李静.浅谈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新理念.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4.

[5]韩思杰,当今室内装饰设计应考虑的几个要点,南方建筑.2002.2.

室内装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吕斌.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2]张蕾.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06:53.

[3]刘洋.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11):81.

第2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古村镇;空间结构;形成原因;相关性

一、历史古村古镇地理空间结构形态分布简析

作为镶嵌在中国大地各个角落的古村古镇,有着相同的共性,都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居形式多种多样,但又受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们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从地理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古村古镇可分成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区域系统。北方多为平原地区,古村古镇多分布在东北平原区、长城区、黄土高原区、华北平原区4个区域;南方系统分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丘陵区、东南沿海区、西南区4个区域;西部系统分为北方牧业区、西北区、青藏区3个区域。由此可见我国历史文化古村古镇总体上呈聚落型区域分布。

历史文化古村在全国有两个高密度区,一个是在晋中地区,另一个则是在皖南地区,这两个古村聚集区素有“北晋中,南皖南”的说法,这两地的人大多以经商致富,他们回乡后便投资家乡,兴建宅地,以此来光宗耀祖。这两个古村聚集区的形成是与当时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23个历史文化古村之多,民间故有“皇家看故宫,民居看山西”的说法。而皖南名村则包括安徽中南部、浙江大部、江西北部三大区域,这里有安徽宏村、西递等典型徽派建筑聚集名村。其古村聚落的形成是历史上晋商和徽商对家乡大量投资与文化沉淀的结果,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古村的历史文化。

不同于历史名村的商人投资建设家乡的形成机制,历史文化古镇往往与古代交通格局和商品集散动力相联系。历史文化古镇在全国也集中为两大区域,一个是以江浙沪交界带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区域是历史文化古镇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江南古镇大都分布在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拥有浙江乌镇、南浔、同里、西塘、上海朱家角等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江南古镇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发展,形成了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类聚居地和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地。江南古镇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艺术载体,是江南鱼米水乡文化和丝绸文化的结晶,长期以来,它们形成了其它古镇所无法比拟的独特文化。

四川盆地则是另一个古镇聚集地。四川盆地古镇以四川东南部平原及丘陵地区为核心,是巴渝文化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集中体现。巴渝地区丘陵众多、水系发达,成为联系内陆地区与西南地区的水上运输要道,在交通节点区位逐步形成交通枢纽古镇。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以及“南方丝绸之路”之称,长期以来济较为发达。其建筑大多依山而建,故吊脚楼成为其独特的传统民居形式。拥有上里、罗泉、摩西、龙华、铁佛、西坝等名镇。这些古镇的形成体现了山水兼容的巴渝历史文化以及特殊地形所形成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

二、古村古镇空间分布的相关性探讨

古村古镇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的典型载体。中国历史文化古村古镇的评选对当地旅游业的宣传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在古村古镇中,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业都较发达,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木渎,浙江的乌镇,安徽的宏村、西递等,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重点推广我国各地的古村古镇参与国家级名镇名村的评选,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但在今后的评选过程中应适当考虑旅游发展及环境保护问题情况,在以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经济与旅游发展对古村古镇的分布并无正相关关系,恰恰相反,现代经济和旅游开发可能给古村镇带来相对的改变,行为不慎就会带来一定的破坏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我们需要的是切切实实把文化特色融入到旅游中去,既要让人们饱览异域他乡的名胜文化,又要满足人们对异域他乡的历史风情、人文习俗的欣赏和了解,而非只是对古村古镇轻描淡写的观赏。古村古镇拥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必须正确认识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为了古村古镇所在地区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谨慎地保护遗产景观,合理地利用古村古镇文化,确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的战略,确保旅游业稳步发展和古村古镇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甘萌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地位变化及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2004,24(3):365 - 370.

[2] 吴必虎,肖金玉.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J].2012,7.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著. GB,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3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这一考古发现的报道一时间轰动海内外,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一发现,将意味着在已公布的夏商周年表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历史再向前扩延了一千年,上溯至炎黄时代,从此三皇五帝将不再是传说的故事。完成这一艰巨而神圣任务的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队长、陶寺城址发掘领队何驽博士和他的队员们。

何驽是一个有着强烈事业心的人。早在湖北荆州工作期间,他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所钟爱的考古事业中。并通过发掘和研究,撰写了《中国文明起源考古研究思考点滴》及《考古学研究与现实社会的互动》等50余篇有价值的论文。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后,随着工作阅历的不断丰富,何驽越来越感到,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离不开实践。他常给同事们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印证较大和深奥的理论,就必须到考古实践中去,掌握大量的考古实证,只有到都城遗址去考古,才能发现大的更加有价值的东西。2002年,他受所领导委派,担任考古所山西考古队队长及陶寺城址领队,开始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中的“聚落形态考古研究”工作。

野外工作条件一般都是比较艰苦的,但这些对何驽来说似乎已经习惯了。他说,在野外工作,我不奢求什么,只要晚上有个住的地方,白天有个一日三餐就足够了。他在陶寺一住就是四个春秋。作为领队,经常是带着队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把自己的大本营就驻扎在陶寺村里,对他来说,最感到头疼的就是农村的停电。因为近些年来,在临汾市借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又连续上了一大批企业,致使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一时很难得到缓解,因此,电力负荷缺额只有留给农村了。这样一来,何驽和他的同事们就只能经常在缺电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了,即使是这样,他也不会白白地让自己的时间流失了。他总是白天在田野里搞发掘,晚上在烛光下或应急灯下读书、思考、写论文,经常一干就是十一二点。四年中,他又撰写了40多篇有一定影响的论文。如《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陶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都曾经在考古界和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何驽的考古发现并确认了陶寺文化早期小城、早期小城南部贵州址,中期小城、中期墓地及大墓、宫殿区夯土基址和大型仓储区等。他确定了中期大城面积达到280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史前最大的城址。2003年,他又通过钻探发掘并确认了中期小城内的祭祀区大型半圆夯土建筑,总面积约一千四百平方米。其建筑形状奇特,原为三层台基,结构复杂。附属建筑设施多,规模宏大,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陶寺文化的单体建筑。据推测,其功能与观天象和祭祀有关,应是目前重要的史前建筑之一。何驽的发现,对唐尧时代在天文历法上的贡献进一步提供了佐证。

根据何驽的钻探发掘,陶寺遗址不仅有“王墓”、陶礼器、铜器、朱书文字,而且还有城垣、宫殿、祭祀区、仓储区等。更重要的是还有中国最早的“观象台”,从聚落形态角度看,高规格的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和与天文历法有关的建筑设施,应当是“王都”级聚落所具备的标志性建筑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何驽所做的一切,等于认定了陶寺所具备的早期文明化社会的一些基本要素,印证了陶寺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显现文明化程度最高的史前都邑聚落,陶寺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最重要遗址,陶寺文化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根源。

何驽在事业上是成功的,也是令人叹服的!但谈起四年多的陶寺考古历程,他总是感慨万千。2001年秋,他来到陶寺后,首先了解了陶寺的遗址情况,挖了探沟,挖出了南城墙夯土。2002年,陶寺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而他就是这个项目重点――陶寺遗址的牵头人,具体挖掘工作从哪里下手,大家都在看领队。他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但工作能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他心里当时裹足不前。要有大胆的设想,还要有科学的态度。于是在茫然了二三个月之后,他决定先找早期城址,当时在大城中探出了许多小的城墙夯土,2002年就找到了早期小城。而中期城址的确认需要找中期大墓相匹配。

在钻探中,他发现陶寺城内东南方向少人居住迹象,应该与鬼神有关,钻探发掘后发现有大墓,长五米、宽三米七、深七米,属陶寺中期。同时在大墓旁边发现有大建筑,他初步推测可能与祭祀有关,因为建筑只剩下地基部分,形状像梯型建筑。轻易是很难弄清是什么东西的,鉴于作业难度大,当时,队员就劝他别挖了,但何驽却认为,对一个学者来说,发现了信息,而又因自己的疏忽,造成信息的丢失,这是对历史最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历史的罪人。他从小就养成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倔强性格,遇到事情总爱刨根问底。因此,2003年春天,他决定探沟看一下,结果一看是弧形的夯土墙墓,当时他就暗暗推测,这个建筑可能是天坛类建筑。他又主持向外挖,这时线和缝与东南方向相对应。但是不巧的是,不久,“非典”疫情就暴发了,致使这项工作停顿了。“非典”过后,他们又加快了工作进度,不久,十个观测缝都挖了出来,对应东南方向的塔儿山。但这个建筑遗址原来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何驽当时还是没有完全弄清,猜测可能用于观测日出。为了探个究竟,他求助于他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是天文学史的博士生,他也推测有可能用于观测。所有的缝应该都能交汇到一个点,而这个点就是惟一的观测点,实际上是不是这么回事呢?同学建议,做实地模拟观测。冬至时,队员冯九生专门来到现场观测,结果发现日出时,太阳并不在缝中,于是陷入茫然。何驽却认为很可能是观测点位置有偏差,该建筑应该还是有观测冬至功能的。

何驽的观点一时在考古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当时各种说法不一,质疑声如汗水般涌来:“何驽所提到的观测缝,是不是有意识的做出来的?”还有人说:“何驽的想法太离谱,年轻人对学术没有科学严谨的态度,目前学术界很浮躁,想搞点轰动效应的人太多,何驽莫非是想制造爆炸性新闻由此出名。”……不管周围的人怎么想,怎么讲,何驽并没有由此而沉沦,由此而懈怠,由此而放弃,他总是默默的说:“你们就看我最后的结果吧!”这就是何驽的执著,也是最为难能可贵之处,即使到了大年三十,他们也没有停顿过观测工作。这年最后一次观测就是腊月三十,头一天他们就去观测,遗憾的是乘坐的吉普车也坏了,因为过年又已经没有修车的工人,队员冯九生他们只好自己动手修。除夕一大早队员们就来到观测点,在凛冽的朔风中,终于在东三号缝看到了日出,这使他再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就更进一步增强了他继续观测研究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2004年初,何驽到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做一场学术报告,介绍了陶寺“观象台”的发现与观测情况。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和历法专家陈美东先生指出,由于黄赤交角四千年的变化,导致今天冬至日出向北偏出缝外,何驽他们冬至观测结果是正确的。四千年前陶寺人的确在东二号缝中观测日出。这为证实何驽关于观象台功能的推测奠定了坚实的一步。但等到立春却又观测不到日出,这令他们很纳闷。到三月下旬,大地回春,何驽又继续开始了他的考古工作。同时,利用早上上工前的时间进行天文观测。他这时发现,一个观测点看不到所有缝,于是他提出在五十公分直径范围内有三个观测点的假设。苦心人,天不负。谷雨时节,也就是这一年的四月二十日,恰好在东八号缝观测到了日出。到五月中旬,经过与天文学专家沟通,专家提醒他观测点不可能同时有三个。通过冬至和塔儿山的两条观测线交汇到一起,找到这一个模拟观测点。

2004年10月,等到把主体建筑挖出后,何驽把所有的专家请来,由于当时观测缝没有解剖,陶寺观测点没有发现,当时大家都对此事仍抱有疑问。后来发现有三个同心圆的陶寺观测点遗迹,计算的点和原来古人做的点相吻合,更证实了何驽关于观测功能的推断。同年11月18日,何驽又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和几位天文学专家一起来到陶寺,天文学家初步认同观测功能的推断。但专家组还是说轻易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注重用事实和证据说明问题。今年十月,何驽又请国内著名天文专家15人亲临现场进行论证,基本确认该遗迹是天文观测遗址。而这前前后后的两年中,何驽的付出却是令人难以想像的,因为他的工作已经超出了考古专业范围,涉足到了天文学的领域,可想而知,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对事业的执著,不注重学习、研究、设想、推断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2005年11月10日,世界顶极刊物《自然》杂志第438期刊登陶寺发现古观象台的消息。英、法、德、日本、波兰的学者已表现极大的兴趣。中国的天文学家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第4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戏台建筑 祭祀 发展史 特征

Abstract:Chinese opera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s rich. The Chinese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remains in the ancient stage, it is used as a supporting opera culture building, also opera like means deep, concentrated many charm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Stag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is the carrier of ancient opera culture, living fossil is ancient opera culture "". A love of Theatre building based 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stage building little problems, fieldwork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roduces the origin, from the stage, focus on the stage of evolu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stage change of contrast,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building history of.

Keywords: stage construction; sacrifice; development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1. 戏台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中国戏剧艺术起源于上古的宗教祭祀活动。宗教的祭仪乐舞演化出歌舞表演形式,宗教活动场所则演化出最初的歌舞场所--神庙戏台[1]。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极易遭到天灾人祸的打击。人们在面对这些不能被人力控制的疾苦、时疫、死亡等诸多问题时,都把希望寄托给鬼神天地、祖先亡灵,以求生生不息。因此,五花八门的祭祀敬神活动应运而生。而各种神庙祭祀形式,内容不外乎两类:一是呈献供品,二是献演歌舞[1]。古时的歌舞献祭,是神和凡人的精神交流。在那种大型聚集活动场景中,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烦恼苦痛,享受这一刻时歌舞带来的精神洗礼。祭祀也由“敬神”慢慢转为“娱人”。只有这时,人们才能不惜花费金钱而名正言顺地得到文化娱乐[1]。这是歌舞祭祀得以广泛传播的内在因素。

秦汉以前,戏曲还依附于寺庙建筑而不能独立生存,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祭神献祖。随着它的影响渐渐扩散,在秦汉至西汉时期,戏曲表演不单单在人民生活中流行,也开始盛行于皇宫贵族之中,并成为上层阶级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戏曲渐渐脱离对寺庙建筑的依附性,独立出现在各个城市中,并且由开放场所逐渐转变为室内场所。到了宋代,由于“里坊制”的废除,城市形态处于一个开放热闹的时期,大城市中出现了各种技艺集中表演的瓦舍,内部有茶肆、饭铺、书场、以及勾栏,观众需付费才能进去观看。这个时候的戏曲已经发展成一种商业模式,戏曲演员不再作为公共表演而演出,而成为一种职业,并有了自己的固定模式和商业基础。明清时期,戏曲的剧种、曲种、演出都达到鼎盛,各地区的戏台建筑也竞相精雕细琢,满足人民日益发展的审美需要和视觉效果。清朝后期,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戏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受到严重阻碍,许多优秀的剧种都流失,戏台建筑也遭到破坏和毁灭,使戏曲文化一度受到打击和衰败。

2.戏台的发展演变

“古戏台”是指清末以前修建的有顶盖的长久性戏台[2]。那么研究戏台,首先我们应明白,何为戏台?是否是上台表演的“台”即为戏台?是高于平地即可称为“台”?大众普遍观点是,戏台即舞台,是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我认为这种定义,没有确切地将戏台所界定的空间概念给讲出来。

在戏台的固定化演变过程中,戏台形制经历了三个阶段:露台、戏亭到形制成熟的庙台,并由四面观慢慢向三面观、一面观演变。

2.1露台

露台之名,早在汉代就有记载。《汉书・文帝纪赞》曰:“(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人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为台?”以“露”称台,是因为上面没有覆盖。所以露台可理解为露天之台。早时的露台,一般都是在大殿前用砖石建造一方形台子,和殿基齐高相连。发展到后期,和殿堂相连的露台,进一步发展为独立的形制,和殿堂独立开来,成为与殿堂遥遥相对而设立于庭院中央的露台,这就向戏台的建制迈进了一大步。

这时候的露台表演形式,有学者认为还是观者平视或俯视演出人员。这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尊卑关系中的“三教九流”,而戏子为下九流之列,所以就有《隋书・音乐至》里描述的“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4];也有学者认为观者是平视或仰视演出人员,因为当时露台的高度有限,观者与露台的距离也不远,这就决定了观者看演出的角度,或平或仰,但很少俯视。我认为,前者是从统治阶级角度出发,而后者是站在劳动阶级层面来考虑。但不管何种观点,这都给我们透漏一个信息:古戏台尚未明确划分观者和演出者的高度。

汉代时期,露台常是降神之所,用来招徕天神,为民间传统的信仰建筑。唐代时期,露台大量用于歌舞演奏,这在敦煌壁画中俯拾皆是[5]。直到宋金时期,即使露台已经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地区,但露台的功能始终是以祭祀为主,并不只限于歌舞表演。

2.2舞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诗句展现了“亭”作为单体建筑的可观性:从高度上统领画面的视觉中心,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这为后世建造戏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山西临汾市牛王庙戏台,是早期戏亭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台。它独立于庭院中,与其它建筑不相连,山门设在最南端,观众看戏,需绕过戏台,戏台属倒座式,如果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不能同时修建戏台和寺庙,这时,自然可先建寺庙,在寺庙前留下开阔的空间,待来日有了人力物力,再建戏台,而不影响寺庙的完整性[5]。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呈正方形,三面有墙,正面当台口,无前后场之分。戏台的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顶部有单檐歇山顶或十字歇山顶两种形式,是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一时期的戏台还处于“亭”这个阶段,后台与前台的功能没有区别开来,内部装修也简单,整体色彩感也单调,而且也没有完全脱离对庙宇的依附性。

2.3成熟的戏台

明清时期,观戏成为城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戏场建筑形式的改进,观演关系的发展,多发生在明代。[6]戏曲内容在后期发展为两军对打的场景,其所相应的戏台也不得不开始扩大,前后台有了明确的划分,一些戏台的后台甚至比前台规模还要大。此时的戏台在不同地区衍变出各种类型的戏台建筑。

庙台,即元代农村的戏台,因为他们多与神庙相连,故称之为“庙台”。此时的庙台,常以两进院为主,坐南朝北,屋顶为单檐歇山顶。戏台后设厢房,厢房常与山门相连,戏台以屏风或屏门为隔断,形成戏台前后场空间,用楼梯连接。此时的庙台不仅数量巨多,造型也精巧细腻,规模远盛于前例,具有了很高的欣赏价值。

草台,农村临时搭建的戏台。农村在赶上庙会的时候,当地人民都会请戏班,用草席、竹竿或木竿,搭出一个将后台、前台看棚结合在一起的临时建筑。观众看戏多为仰视,通常为一面观。草台可以搭建在陆上,也可搭建在水上,依稀额南方地区也搭在船上,形成一个流动的戏台。

茶楼,也可称茶园,是清代兴起的一种戏曲演出场所,即在茶园酒肆中设台唱戏。开始的时候,这列建筑是以饮茶为主,看戏为辅,到后期却成为专门的看戏场所。这类戏台相对于草台、庙台的区别之处是,将表演场所放在室内,且观众的位置也有了明显的等级之分。一般的观众坐楼下的散座,也称“池子”,有钱的人家坐在楼上戏台两侧的“包厢”。这类戏台,观众看戏时三面围观。室内的戏台对光线要求较高,演出的光线也由自然光变成人工光照,相当考究。

3.演变对比

“戏台”,引用《中国古戏台建筑史》[4]中罗德胤先生给出的定义,为“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建筑”。这一概念,我认为,将中国戏台建筑的发展、功能及空间都道了出来。纵观中国戏曲建筑史发展,中国戏台建筑在多方面都表现出各种演变形制。

从屋顶形式上来讲:由的露台到歇山顶的戏亭,最后屋顶得到解放,各种繁复美丽的屋顶形式都被用与戏台建筑,发展到后期卷棚、悬山、硬山、八角攒尖等等。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顶是建筑的第五个立面,其形式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7]。明清时期,民居多以硬山为主,戏台作为酬神祭祀的舞台,其礼制等级高于民居,但又非官式建筑,因而戏台不得采用庑殿顶。

从戏台装饰上讲:从最初少有装饰近乎简陋到繁杂装饰极尽奢华。后期的戏台,从讲究实用的柱础到雕刻精美的隔断,从名人志士题写的匾额到平仄协调的楹联,从装饰性极强的雀替到交错复杂的藻井,把民间艺人的创造思维和艺术积淀都镌刻在古戏台一砖一石上。但是在这看似变化巨骤的面目之下,不变的一直都是是一个审美趣味复杂,艺术气质对立,充满矛盾的神庙戏台:神秘与直白、典雅与庸俗、质朴与豪奢等等[8]。民居和神殿装饰所表现出的不同艺术气质和精神追求,源于宗教的神性和世俗的闲适,而神庙戏台作为人神交流的工具和场所,成为人们这两种情感需求的统一体。

4.结束语

戏曲,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它不仅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和重演,同时它本身也是一部历史。戏台,是戏曲的载体和活标本,随着戏曲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戏曲的发展而发展。戏曲,在繁华落尽、灯光暗淡之下后,使人们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离开,而戏台建筑却始终留在原地,等着下一场节目的盛大演出。它本身所蕴含的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敬畏,慢慢发展成为古人自娱自乐的精神寄托。这之中,戏台的演变,发展、繁荣、衰败,都伴随着它建筑本身的一层层加工、雕琢、修饰,发展成为今天成熟的戏台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成为特色鲜明的单体建筑。既是研究中国建筑史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更是我们值得保护、研究,发扬光大的中国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高琦华.祭祀乐舞与神庙戏台[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9,(8):1-3.

[2]田雪鹰.承载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古戏台[J].中国社会科学学院报.2008,(3):1-5

[3]乔忠延.山西古戏台[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一版.2004.

[4]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高琦华.戏台考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6)

[5]薛林平,陆凤华. 山西寺庙戏场建筑研究―――戏台位置剖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1-48

[6]薛林平,王季卿. 山西明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2003,(3):10-11

[7]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01

[8]徐力凡.明清古戏台建构的装饰性与南北对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5)

[9]林然.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6):5-9.

[10]薛林平.湖南传统戏场建筑研究[J].建筑历史期刊.2009,(2)

[11]乔艾艺.江苏书院建筑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3,(5)

[12]吴健.祁门古戏台场地建筑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2006,(6)

[13]薛林平. 浙江传统祠堂戏场建筑研究[J].建筑历史.2008,(6)

第5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研究,分析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三个阶段的技术发展。同时提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制度保障和标准完善。

1、前言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能源的需求,而相对于地球限定的资源,出现了能源危机。而全球50%的土地、矿石、木材资源被用于建筑;45%的能源被用于建筑的供暖、照明、通风,5%的能源用于其设备的制造;40%的水资源被用于建筑的维护,16%的水资源用于建筑的建造;60%的良田被用于建筑开发;70%的木制品被用于建筑。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满足这些条件的建筑也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减少建筑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是建筑的两大主要日标,也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可持续建筑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议题,从最初的低能耗、零能耗建筑到后来的能效建筑、环境友好建筑,再到今天的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和生态建筑(ecological building),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绿色建筑就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有利于资源节约(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保护);绿色建筑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废弃物最低化;绿色建筑致力于创建一个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降低建筑使用和维护费用。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环保健康和节能。

2、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技术

(1)设计阶段

设计是绿色建筑的重要阶段。绿色建筑在设计中,就要体现环保健康和节能的特点。一般采用整体设计。建筑整体设计就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建筑参数优化设计等建筑设计及技术手段,并结合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有机能源的依赖,创造舒适的人居化境。在设计中,做好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重建。例如南方地区绿色建筑成功设计最关键的因素一是通风,二是遮阳,三是建筑立面绿色和屋顶绿化。这三项非常简单的技术应用可大大降低空调的使用,可使建筑能耗降低50%以上。在北方,需要在建筑墙体中加仁非常厚的聚乙烯泡沫保温材料,因为北方冬天的室内外温差可高达40℃以上;而南方室内外温差一般不超过10 0C,这种气候条件下就不需要特别加强墙体构造来保温。

(2)施工阶段

施工是建筑中能耗消耗最多的阶段,也是环保和节能技术中关键阶段。在施工中,使用健康和节能的材料和设备,强化绿色建筑的施土技术,是绿色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手段。

①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

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环保健康和节能,是绿色建筑中的关键技术。例如合理使用经济适用的节能技术可在满足舒适要求的同时使建筑节约1/3左右的能源费用。低能耗高效能的建材、先进的绝热技术、充分考虑遮阳和日光利用的高性能集成窗系统、建筑气密性的处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使用、高能效设备和用具的使用、区域热电冷联技术等在建筑的使用,将是绿色建筑中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 ②建筑施工方法

绿色施工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有较大区别。传统的施工方法以满足工程本身指标为目的,以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为根本目标,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很少,当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与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发生冲突时,总是采取保证后者,放弃前者,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工程本身的质量、工期、成本达到了要求,但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给社会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建筑物绿色施工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进行控制,强调施工全过程“四节一环保”。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

(3)使用阶段

绿色建筑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使用的功能。因此,要求环境品质能够满足环保健康和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室内环境品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室内热环境问题,一个是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因此,室内环境要讲究通风和采光技术,还要采用地热,分户计暖等措施来进行节能。室外环境要能够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因此,要采用绿化措施还要采用节水、绿化等技术措施。

3、绿色建筑的质且控制

绿色建筑的发展和质量控制,需要政府的政策的支持和民众的支持,需要有标准来衡量和指导建筑。

(1)制度保障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推动力,而政策法规正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驱动力。政策支撑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这是保证政策实施的先决条件,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理想政策。而政策支撑最关键的是执法力度,目前中国的建筑节能法规的执行力度还不够,应该设立相应的执法监督机构,切实保障建筑法规的实施。因此,要真正实现绿色建筑政策支撑,就必须要严守“法”的观念。与此同时,激励政策有利于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可以激励和促进绿色建筑的开发和建设。这样,绿色建筑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才能得到更有效地质量控制。

(2)标准完善

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较快,已经过了评估参数确定阶段,正步入完善标识阶段。相比而言,我国由于绿色建筑的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的评估系统开发工作也进行较晚。应特别注意的是,由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规标准以及发展现状等的不同,国外体系的评估参数在很大程度_卜是不适应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因此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之上,这将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重点。在研发新建建筑绿色评估体系的同时,应同时开发既有建筑绿色化的评估方法。

第6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风水是一门独特的中国文化分支,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风水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生存环境的代名词。对于风水,《辞海》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风水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生存环境的代名词。在传统建筑的建造中,大到城镇选址、景观营造,小到建筑布局、室内布置,无不以风水理论作为指导,了解风水理论对我们认识传统建筑、理解中国古代规划和营造有着重要意义。

风水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同一个有机整体。风水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风水的这种整体有机自然观,不仅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景观的独特风格,而且得到近现代建筑和城市设计思想的认同、筛选乃至升华。

近年来, 风水在我国南方发达地区日益盛行。风水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学界的热点。对于风水文化的解读,也多了很多理性的成分。风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单单把它理解为迷信,是不客观的。至于把风水当作集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也是不理性的。

中国的建筑史,很大程度上就是风水史。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了下来。从西安半坡发现的6000 年前的氏族村落,到清朝的颐和园,无不渗透风水观念。把风水理性的应用于景观设计,是当前景观设计界的研究热点。风水应用于景观设计应该遵循几个原则:第一是系统原则。系统思想早在中国古代就产生了,历代都城选址都综合考虑系统要素,要求地处中心、交通便利、易守难攻、地域开阔。二是因地制宜原则。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人应主动地适应环境。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制在北方是窑洞, 在南方是干阑式吊脚楼,在中原是土石房屋。因地制宜,可以节省建筑开支、保护生态环境,达到我国传统哲学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第三是负阴抱阳原则。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照射到房间,所以房屋宜朝南。在现存的古代建筑中, 如故宫、丽江古城、苏州园林也有很明显的体现。理性的应用好风水文化,摒弃其中的糟粕迷信成分,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有着积极的意义。

风水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与自然相平衡、相协调,保护自然,使建筑物和自然相融合。风水理论关于建筑选址的基本原则之一,叫做“相形取胜”,即选用山川地貌、地形地势等自然景观方面的优胜之地。《阳宅十书》中写道:“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择优选址,讲究“穴位’,风水论穴,是一种比喻。所谓“盖犹人身之穴,取义至精”;“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按照这一原则,风水中关于聚落选址的最佳格局,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具有这样相对较为封闭的空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候,背山可以阻挡冬季北向的寒风,面水可迎来南向的季风,朝有良好的日照,缓坡避免淹涝之灾和保持水土。中国古代在建立城市的时候,把周围的山川形胜看得比规矩准绳还要重要。《管子・乘马篇》中说到:“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按照这一原则所选择的建筑基址,有利于形成优越的小气候和良性的生态循环。在这样一个自然环境中安家落户,必然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健康。所以在居住区的选址上,我们可以充分借鉴风水的选址方法。

大自然姿态万千,并非都是佳境。风水的主要目的,一是挑选出吉祥的地址,一是把凶相的地形改善成吉详的地形――例如把不吉详的水塘埋掉,在其上造林,控制洪水和潮湿的沼泽地,使阳光得以充分照射,或为便于交通而修筑道路。虽然这些改变,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凶吉,但是后来重点渐渐的转移,而更多地从改进景观的角度出发了。为了使环境能够平衡,给人以较好的景观感受。

在当前社会,建造人居环境最常采用的办法是先把基地推平,在平地上设计景观,然后开湖移树,将环境重新建立起来。这种办法的好处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设计景观,但是同时也出现两个问题:一是造价较高,二是不易和周围的环境协调。比如推平的基地边缘就容易产生较大高差,影响景观效果。而如果借鉴风水的处理方法,将可以利用的地形和树木保留,将不利的环境适当的重新设计改造,这不但能节约很多造价,还能取的和周围环境的共生协调。面对不理想的地形,风水不一味放弃,也不完全“顺应”自然,认为“以地气之兴,虽由天定,亦可人为”,即在“顺天”的同时对地形进行积极处理,合理的布局,使之趋于理想模式。

近年来,随着各方专家的深入探讨,山水城市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深入和提高,我国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等生态城市目标,我国城市建筑选址大多注重与山水环境的融汇,如常熟的“十里青山半入城”、桂林的“城市山林自郁葱”,山林水网与城市密切结合,使山水城浑然一体。这些实际经验无一例外的告诉我们,风水理论所突出的关于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有着相当大的参考意义。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雅典、马丘比丘,再到如今的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城市经营等理念,随着城市规划事业的不断发展,优秀的规划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和成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创造开放灵活的空间。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原态,是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造同自然和、表达自己独特风格的城市,是历来规划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风水理论历来都是有争议的,从其发展过程看,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凝聚着强烈的传统文化色彩。它应当被看作一种文化观念来研究对待。风水理论对于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积极成份占主导地位。在处理城市规划与自然要素的关系方面,它用全新的理论方法为我们提供理论支撑。我们应当重视这份文化遗产,对它进行科学研究和剖析。

风水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了城市整体规划观念。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从选址到规划实施到环境布置,虽然我们一般都按照科学的方式去进行,但是其中也必然包含有风水里面的相关哲学内涵,比如背山面水;第二,“法天象地”的思想对于城市以及城市内建筑的布局都有很大的启示,尤其对于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的创造很多方面都模仿天地万物;第三,虽然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全球环境问题爆发后提出来的一种适应社会自然需求的理念,但是古代的风水学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就体现了这一点,因此,风水思想对于生态城市的构建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在当今科学化水平提高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规划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要综合地方自然与人文要素地方精神与民间文化,达到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寻求天人合一,达成人与居住环境的共惠共荣,正是风水理论运用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所倡导的。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适宜人居的城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冯建速、王其亨.关于风水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4. 王复昆.风水理论的传统哲学框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5. 徐苏斌.风水说中的心理场因素.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6. 盖光.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生态化与人居环境美.管子学刊,2005.

7. 汪溟.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武汉:中南林学院.

8. 李蔚.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自然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

9.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第7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特点;挑战;保护;和谐发展;建议

一、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应该是自然聚落的生长与发展,而不是去“规划与设计”。

中国最早的古民居源自原始人的“穴居”,曾描述道“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旧石器时代是天然的洞穴,随着人类在劳动中的不断进化,人类开始“构木为巢”,晋代记载曰:“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这可以被看为是人类最原始的民居改造,而这种改造在当时也是没有指导性的,它是一种自发性的,是自然聚落的一种生长与发展。

二、民居的定义和民居的实质

与其他建筑相比,民居是出现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建筑类型,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不仅满足的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更是一种“家”的所在。房屋具有除遮蔽功能之外的多种功能,与其它人工产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它通过材料组合来构筑的不仅仅是拥有一定形式的实体, 而且是具有一定模式的空间组织方式, 并以此来达到组织、安排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活动的目的。因此, 房屋作为特定的社会产物具有双重属性: 在拥有一定物质属性—形式—的同时, 也包含了产生这种形式所需要的过程; 房屋因为把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纳入到它的空间组织之中而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属性, 同时也因为社会关系在建筑中遵循着特定的空间模式而具有了相应的物质、空间属性。正因为如此, 我们研究民居和人居环境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它们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特性, 更主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认知社会, 因为社会存在于建筑的空间组织之中, 并且具有了可被识别的空间形式。

因此, 理解民居的关键在于理解它是如何通过空间组织的方式把空间—社会模式纳入形式之中, 并赋予形式相应的社会和文化含义, 在保持文化传承的同时又能使每个居民的民居拥有自己的特点。

或许, 我们应该将民居定义为对社会中既有的建筑形式和包含其中的空间—社会结构模式的潜意识“复制”或“再现”, 而“建筑”则是在对这些关系深刻分析、提炼之后对形式的“创新”。基于以上的概念, 我们不难理解为何民居总是相对容易并且成功地产生社会功能和社会效应, 从而和谐地融入社会和文化环境。主要原因在于民居所复制的空间形式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功能、社会效应是已经为社会所共识和规范化的, 因而是相对稳定安全的。而在“建筑”中, 空间—社会关系成为了思考和分析的对象, “建筑”探索的是形式和空间组织与它们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功能之间在普遍意义上的联系,。对于任何一个建筑物, 如果我们能从其中感知到这方面的探索, 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建筑”。 同时, 也因为“建筑”对形式和功能之间关系的探索本身就具有种种不确定性因素, 因此失败的可能性也要大于民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建筑”的存在并不依赖建筑师, 却可以产生于我们所说的民居环境之中。如果有证据表明民居中显示出来的关于空间—社会关系的观念是针对一个社会普遍意义上的、属于种类范畴的民居的“基本类型” , 而不是针对一个或少数个体民居的“显型”, 那么就可以认为它是属于“建筑” 的范畴。当这样的观念足以改变原来的模式并作为新的模式而存在时, 一种新的民居类型就产生了。也许我们应该说, 民居和“建筑”的概念是辩证的、相对的, 二者之间的界线可以是不断转换的。 对现有建筑形式的复制, 无论是民居的或者其它的形式, 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 但通过对民居形式的探索来创造新的形式却可以成为“建筑”。

三、江南民居的特点

一提起江南民居,小桥流水、烟雨蒙蒙的江南小镇形象就仿佛映入眼帘,一条小河流过,两岸矗立青灰色的房子,高高的马头墙,青灰瓦……大多民居都是从正门进去,即是天井,旁边置一个洗衣和洗菜的石水槽,往前便是一个厨房,左转是木楼梯,楼上是几间卧室。从楼上可以俯视楼下天井,亦可仰望天穹,自成一方天地。当然,这只是一种布局,各家会根据自家需要建造房屋。

江南地区的住宅院落一般不大,四周房屋连为一体,江南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相对比较灵活。

江南水资源较为丰富,门前屋后流过的水也形成一种景致。富贾人士喜欢房与花园相连,即最初的园林,南方园林不需要太大场地,即可营造一方雅致。

(一)屋面用料:

江南民居屋面均采用较大坡度,用小青瓦相扣铺就,铺瓦的瓦片厚而大。江南雨水多,必需防漏,屋顶材料要求高。

(二)外墙用料:

江南民居采用砖砌空斗墙较多,也有木板围就的。

(三)层数与层高:

江南民居多是二层,以砖木为主;内墙隔断用木版,楼板也用木板,房子层高较高。

四、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江南民居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天气和地理位置,会影响到它们的建筑形式。这种影响早在远古时期的文化遗址半坡和河姆渡时期就有所反映。

南方的河姆渡遗址其建筑则与半坡刚好相反,是先用木头在地面打好四个桩,然后再在这四个桩上建房子, 使房子成为一个小小的“空中楼阁” ,其主要原因是当地气候潮湿水灾频发,时有毒蛇攻击,楼阁式建筑可古人避开这些灾害。

1.江南气候的炎热潮湿对建筑的影响。如: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2.江南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3.在江南,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4.江南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江南建筑粉墙黛瓦,素雅精致,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5.江南水资源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可以直接取水饮用和洗涤。水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而有了灵气。

(二)人文环境中国民居的影响

1、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居的影响:

中国的家庭意识强,三代四代居住在一起形成四合院,二、三进的套院,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体现儒家文化。

现代民居多以小家庭为单元,以一代2-3口人为主,强调人生活的个性化。

2、封建等级制度对民居的影响: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对于不同等级的官员住宅有着严格等级限定,如果超过规格建宅院,那面临杀身之祸。

3、 外来文化对近代江南民居的影响:

外来文化自以后就开始大量由南向北向中国民居渗透,广东的碉楼,沙面洋楼;上海江浙民国民居小洋楼;甚至浙江丽水都留有大量清末和民国的民居都借鉴西式建筑,使得南方民居形式更加多样化了。

4、社会环境对于江南民居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民居有很显著的影响。人们对民居的建设总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历史上发达的经济地区江浙地区都留下质量高的民居,经济水平较低,人们的居住只能凑合了。

五、现在江南民居在发展中遇到挑战

目前,伴随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民居也得到迅速发展,但也在发展中遇到很多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们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以前的低层民居已不能满足高密度的居住需要,正在被中、高层所取代。

(二) 古民居正在消亡,如:浙江定海的雕花木楼被推土机推平,怎样保留好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留保护地开发旅游资源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三) 新造民居失去地方特色:

民居正在向失去地方特色发展,坐火车去考察发现:在中国的大地上无论南北出现了很多2---3层小洋楼。新造的民居,说明中国经济的腾飞,另人振奋,但同时让人悲愤的是民居的地方特色正在消亡,与自然协调水墨画似的民居正在消失。究其原因农民刚刚有点钱,为了节省开支,多家共用一份图纸。富人只考虑宽敞、舒适、求新求异造洋房 。对于江南民居的发展,我们需要开创性研究,这是一个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新造民居建设缺少规划: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新建民居缺少总体规划设计,尤其是农村民居,建造时为了节省开支,往往会偷工减料,不但会降低使用寿命,而且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这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又不平衡分不开的。

(五)破坏自然环境,浪费土地资源:

我在浙江永嘉和俞源考察时,看到大片的木楼被废弃或拆掉,取而代之,人们住进砖瓦房。在许多大中城市看到许多新的高层住宅闲置。盲目地追求大宅,不按实际需要建房,势必破坏自然环境,浪费有限土地资源。

六、面对挑战,对中国江南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新建民居注意住房面积与居住人口的比值适当,避免超大住房浪费宝贵耕地资源。

(二)大力开发生态民居,尽量多地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自然通风,自然光照,尽量减少煤、石油污染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是生态民居的核心。

(三)要发展有江南特色的民居,民居的发展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特别注意传统民居与环境的融合。

(四)重视新民居的设计、规划和创新工作,使新民居集科学、艺术、环保和实用于一体。

(五)江南民居的发展要符合现代特点:

江南民居的发展要符合现代特点,一切应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宜现代人生活需要与精神需求。生态化、智能化适应人们不断加快的工作生活方式。

(六)江南民居改造发展应有地方特色,浙江乌镇、南浔等地的“小桥流水人家”就很有浓郁地方风情,但是由于现在有些地方缺少正确的指导性规划,江南水乡特色也面临消亡的危险,所以在规划中一定要注意设计定位。

(七)江南民居建设要尽量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本土材料,如玻璃、不锈钢和塑铝板等新型节能材料,如:我们在龙坞民居的改造中就充分运用当地廉价的竹、山上的石和夯土等资源,这样既可以节省改造的成本,又可以体现龙坞特定环境下的本土特色。

七、关于江南民居保护与发展方法研究的启示

通过前文论述可以理解, 江南民居的保护与发展主要在于正确理解现代民居的真正内涵,要知道哪些传统的东西需要继承与发扬,哪些是必须摒弃的糟粕,需要正确面对目前在民居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与机遇,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在改造中不断积累经验,使江南民居在今后的发展中走向正确的道路。

八、结语

江南民居研究结合形态和环境, 结合社会和文化思想是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江南民居的成因, 理解江南民居的形式—功能关系。只有基于对其形式—功能关系和文化观念的深刻理解, 我们才能合理地对江南民居加以保护和发展。对于传统, 我们需要保护的关键不是传统的形式, 而是产生这种形式的社会文化, 从而使对传统的保护有坚实的文化力量作为依靠。建筑的本质在于创新而非固守传统。研究民居, 理解民居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回答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或者是把它的空间—社会模式加以改造, 在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同时融入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从而保持建筑传统和文化的延续;或者把它的这种模式纳入现代建筑设计的构思之中来寻求形式的突破。或许, 了解过去和传统未必能使我们充分了解将来; 但至少, 它是我们了解将来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龙炳颐,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香港, 1991.

[2]《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第8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生态选址;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生态条件下的建筑选址考虑

建筑选址的选择对于以后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决定性影响。选择基址不仅要符合经济标准、而且还要尊重国家和地方各种法律规范。选址工作要从整体的角度做综合考虑。基于生态条件下的建筑选址既要将土地使用、建设密度及其环境保护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还需要深入到每一个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细节当中。生态选址较之于传统意义上的选址,在于它将生态环境作为选址时的重要因素而考虑。

基于生态条件下的建筑选址中,最主要考虑就是这个位置是否适合建设,以及建设后是否适合今后的发展。因此,对于分析和评价基址的各种优缺点就成了生态选址的关键所在。对于这一阶段,要分析每个可能的地点,列出其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各自优势。例如,在确定适合住宅发展项目的基址时,就应当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网络的连接。对于被选基址的资源和能源潜力需要认真加以评估,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状况和以太阳能、风能为基础的能源系统的潜力。在基址选择过程中,识别社区的发展对该基址以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研究来解决。这些研究应当是包括土壤侵蚀、植被及其生长地的保护、水和空气污染以及垃圾处理等。通过对建筑具体选址优缺点的分析,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避免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影响或者破坏,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还需要通过修复各方面的生态平衡而有效地改善建筑周边环境。

生态选址及分析是生态建筑活动的首要基本问题。中国传统风水理论选址的基本原则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我国“天人合一”朴素哲学思想理论在建筑选址中的具体体现。显然,基于生态条件下的,建筑基址选择应当针对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气候、地理特征以及现有各种社会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影响生态选址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貌、地质、气候、土塌、水文、生物多样性,社会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现有的建设和设施、现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以及现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状况。

二.建筑生态景观设计

对于生态景观设计是建筑环境创造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把景观看作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的复合体,通过借助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进行处理,使其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满足自然生态的需要,并尽可能恢复已破坏的生态系统,成为注重生态的景观。

传统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都是环境要素的视觉质量,而“生态景观设计 是通过兼顾环境视觉质量和生态效果的综合设计。其中的操作要素与传统景观设计类似,但设计中既要考虑当地水体、气候、地形、地貌 植物、野生动物等较大范围的环境现状和条件,同时还需要兼顾场地日照、通风、地形等具体条件和需求。

可以说,建筑景观生态问题的妥善解决,有赖于对景观生态系统更加深入而系统的科学研究,有赖于更先进和可靠的地理信息系统和分析技术及其与景观生态规划的结合。(目前景观生态学定量分析基础上的景观规划还远没有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景观生态规划还H JNil开始),更有赖于一种新的生态景观规划与建设理念及思路的形成,即重视景观的整体个态效应,同时将人类视为影响景观的重要因素,从整体上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最终实现建筑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毫筑的节能分析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建筑就像有机生命体一样,是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并进行能量消耗而得以生存和运行的,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建筑从其周围环境中获得能源的能力以及对能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体现建筑生态性的重要方向。如何在满足人们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时,使建筑有效利用能源,将建筑能耗降至最低,从而不但节约能源同时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生态建筑所关注和探寻的重要内容。

建筑能耗通过生产能耗、运输能耗及其建造能耗所组成,在各种能耗中,狭义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运行能耗。显然在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下,对于建筑被使用的全过程中,应当充分而有效地使用各种能源。其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说,即场地选择及其规划节能、建筑设计节能及其辅助设备系统的节能。

对于建筑护结构是建筑能量消散经过的主要部件,外窗、外墙及其屋面保温隔热和防热对于实现建筑的热工节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外窗的的热工节能来讲,有以下一些主要技术措施,即控制各朝向窗墙面积比,提高窗的气密性,提高窗玻璃、窗扇和窗框的保温隔热能力,用活动装置保温隔热f窗的日照涉及房间在冬季利用太阳能采暖,而窗的遮阳和通风是实现房间夏季防热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外墙的热工节能来讲,在北方寒冷地区,建筑保温尤其重要,在南方炎热地区,建筑防热尤其重要。外墙保温隔热主要采取外保温隔热、内保温隔热和单一材料承重保温隔热。而对于外墙的遮阳和通风是南方炎热地区防热的主要途径之一,各种通风墙或防晒墙可以起到较好的防热作用,其中利用植被对外墙进行遮阳防热效果最好。

对于屋面的热工节能技术,北方地区寒冷,采取倒置屋面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做法;而针对南力地区炎热,在屋顶设置通风间层、使用植被绿化遮阳、利用屋面蓄水以及被动蒸发冷却,都可达到屋面防热的目的。充分利用自然光是实现照明节能的关键。除了在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充分利用各种反光体(包括侧窗反光体和天窗反光体)外.还可通过采用导光管道的照明技术(包括透镜折射导光通道、内壁反光导光通道、光导纤维导光管道、通光管导光管道等)。另外从建筑生态技术的角度,根据设计所采取的技术含量的高低,将生态建筑分为低技术生态建筑、中间技术生态建筑和高技术生态建筑三类。在建筑生态设计上通过把概念和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将会收到客观的生态效果。

四.结语

绿色生态建筑是把建筑物与能源、环保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反映。本文强调设计与生态相结合,利用该理念来进一步探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绿色生态建筑是把建筑物与能源、环保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生活空间结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绿化这一有利的生态因子,为居民创造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奎.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研究[J].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9篇:南方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适宜建筑技术;概念;内涵;特性;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适宜建筑技术的提出

人类从开始的巢居、穴居,发展到当前的高楼林立,建筑技术同样在由缓慢转变为快速的发展过程。解析建筑技术,按照历史的阶段由后到前可以把其分为数字技术、现代技术、传统技术、生土技术以及原始技术。

适宜建筑技术是提倡利用更多的可再生资源以及适用技术,比如太阳能、生物能、水能以及风能等,提供给建筑需要的能源。适宜建筑技术是根据所拥有条件,采取最适合的技术,不是以追求高薪技术,要考虑建筑接受技术的能力,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适宜技术”更为贴切,可以充分体现技术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适应原则。提出适宜建筑技术,有明显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时代背景。

二.适宜建筑技术的概念

建筑技术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其中都包括建设设备、建筑材料、技术装备、建造知识技能等。适宜的意思就是适当、适应以及适合。

适宜建筑技术是指在选择建筑基础技术的同时,更加强调建筑技术的适用性、适应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的技术。适宜建筑技术将项目所在的地域条件和先进技术相结合,提倡完善以及改进现有技术,发掘传统建筑技术。同时,适宜建筑技术解放了以往的单一思维,强调综合技术与生态、工艺、经济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有整体思维的特征,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大局观,同我国的中庸思想不谋而合。适宜建筑技术不是笼统的综合,也不是一种折中的态度,而是根据现有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是智慧与辩证的抉择,体现了设计者对技术资源和社会现状的综合把握以及认识。

三.适宜建筑技术体现的内涵

如果从建筑所在地角度进行分析,适宜建筑技术综合了当地的地域文化、气候以及地理等相关方面,并且承担两个任务:第一,是对当地建筑风格的继承以及发扬;第二,是对当地建筑的未来以及现实意义进行再阐释。适宜建筑技术强调整合多种技术,并不局限与技术和功能层面,更加强调综合文化、气候、地理以及经济等方面。

四.适宜建筑技术具备的特征

(一)适宜建筑技术具有层次性,可以根据技术能力的程度,分为三个层次:1、低技术。对于比较封闭的地区,体现较强的传统性以及地方性。比如在农村地区,一般采用生土技术和木构技术。2、中技术。其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根据该地区接受技术的能力来进行技术选择,保证社会经济与技术成长保持一致,比如发展比较成熟的太阳能技术。3、高技术。其是以先进的科学发展为基础,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的综合运用,比如空调变频技术、声控技术、光控技术等。高技术具有技术性强、高效益以及高成本的特点,同时还要求进行科学管理。

(二)适宜建筑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主体采用不同的建筑技术。比如我国西南的农村地区特有的吊脚楼,就采用适合当地情况的技术,在选择建筑材料上,大部分都运用了天然材料,屋面瓦就采用了薄石块;而施工技术则是延用了以往的工匠型。传统的技术以及本土材料,决定了其造价较低。

(三)适宜建筑技术具有相对性,建筑技术的最终选择,是经过权衡以及比较的结果。例如会堂的建设,结构类型有多方面选择,双曲屋面、薄壳结构、空间网架、育顶、筒拱等。采取合适的建筑方案,要根据建设的目标,选用前卫以及现代的设计方案,都可能会导致综合效益失衡。目前,我国机场建设大同小异的选用网架结构,使人们对是否合理选择建筑技术产生疑虑。

五.适宜建筑技术体现的价值倾向

(一)相对于人,其价值倾向体现在具备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充分满足自身娱乐、生产、工作、居住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生存利益,隐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相对于自然,其价值倾向体现在优化和维持自然平衡,尽可能的不破坏自然环境。其实自然并不能作为价值主体,人们只是被动的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三)相对于自然与人,其价值倾向体现在,通过建筑技术,在自然与人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桥梁,达到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创建生态文明。

六.结语

适宜建筑技术充分体现了社会效益和自然生态的观点。在建筑技术前期,人们没有余地进行技术选择,随着建筑技术的充分发展,人们认识到了生存以及生态的危机,开始对技术运用进行反思。本文从多个层面对适宜建筑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建筑行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