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红色革命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潜伏》;影视传播;改编;爱情;幽默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影像的世界,影像的直观性和便捷性轻而易举地争夺了大批观众,这对以文字为媒介的文学构成了不小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文学需要寻找新的艺术手法,更要向其他艺术形式靠近,小说文本改编成剧本就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在这种转换中,文学原著的美学风格和精神内涵被整体性地移植并重塑到影像作品中,剧本改变了以往忠实于原著的传统,这种风格的改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中,艺术创造的目标指向生产产品,编剧和导演更关心的是如何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等。改编后的文学作品运用了更多的艺术方式,加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从人物到剧情,甚至语言风格都有了极大的改变,这也正契合了后现代文化的特质——必须体现大众观赏的趣味,适应流行的趋势。
龙一的《潜伏》本是一部短篇小说,字数不多,人物简单,小说还原了被神化的英雄,写了那些不为人知、身处困境仍然战斗的潜伏英雄。不过,小说采用的革命年代谍战素材不算新颖,故事情节也不够突出,这一点在编剧那里得到了很好的润色,加入了大量的人物,设置了幽默的语言,让剧情变得丰满起来。
一、革命故事中平添爱情旋舞曲
小说《潜伏》的故事情节相当简单,讲述的是1945~1949年间,敌特活动最为猖獗,我党潜伏在军统机关的地下工作者余则成和游击队员身份的翠平共同为党传递情报的故事。他们秘密完成党交代的任务,但总是因为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的不同闹矛盾,“相处两年来,他们几乎没有快乐过,这可不像革命同志之间的友谊,然而这又是事实。”即便最后余则成要离开时,心中也没有一丝爱情,“即使他此去九死一生活着回来,他也给不了翠平幸福,而他自己则会更不幸福”。翠平最后为了完成任务牺牲了,而多年以后余则成也被了,回忆起这段历史往事无限感慨。
相比较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战争题材小说,《潜伏》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和故事结构都缺乏一定的细腻感。这样一个普通的小说到了编剧那里则完全变了模样,革命故得更加跌宕起伏,特别是平添了另两个不同的女性——左蓝和晚秋。左蓝是余则成的初恋情人,这个时候的余则成还是的机关特务,左蓝策反他加入革命的队伍。左蓝代表了人生中的一种信仰。她引领着余则成前进。在余则成迷茫的时候,左蓝给了他人生的方向,让他认识到自己生存的价值。这个时期,恋爱是主体,革命是陪衬。晚秋代表了一种理想的诗意。在那个风雨欲来的日子里,她寄居在伯父家里,仍然唱歌、赋诗,大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样子。但是不能不说她是很多男人心中的诗意,和左蓝、翠平不同,她人生的要义就是活着。尽管一开始是为了帮助伯父来拉拢余则成,当作为少女的她爱上余则成后,则显示出娜拉一样的勇气,渴望余则成带她远走高飞。即便日后嫁作他人妇后,仍不忘余则成,在绝望自杀未成后,听从余则成的安排,远赴延安,开始了新的人生。“革命加恋爱”曾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文学中的一大主题,现在看来却特别新鲜。1935年,茅盾发表《“革命”与“恋爱”的公式》一文,归纳“革命与恋爱小说”的三种公式,一是“革命”+“恋爱”;二是“革命决定了恋爱”;三是“革命产生了恋爱”。①《潜伏》中的三个女性恰好完整地演绎了这三个公式。
翠平和前两位女性完全不一样。她来自农村,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人物,和余则成假结婚,成了他生活中的伴侣,这个时期革命是惟一的要突出的主题,恋爱是穿插其中的小乐曲。翠平皮肤黝黑,喜欢抽烟袋,大大咧咧,有勇无谋,与完美的左蓝、诗意的晚秋相比,她显得很笨拙,笑话百出。但是,这个曾经做过游击队长的山里女子,坚强无比,善良大度。为了革命,也为了掩护余则成,她学穿旗袍,学打麻将,甚至学会了她认为最难的认字。她的勇敢,她的神枪法都折服了余则成。她与余则成的爱情终于水到渠成,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的结局却是以悲剧而告终,翠平站在山崖间抱着孩子等待,仿佛是一尊望夫崖。而为了革命的需要,余则成已踏上台湾的土地,与晚秋结婚。剧本这样的安排多少都让人唏嘘不已,跌宕起伏过后,留下大片的空白让人想象,不能不说是高明之举。
与当下其他红色经典影像作品相比,《潜伏》无疑是成功的。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人们对积淀着深厚历史内涵的红色经典有回眸审视的愿望。与那些过于强调政治意识形态的作品相比,电视剧《潜伏》在审美内涵与风格上判然有别,小说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被瓦解,原来一本正经的他们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这种复杂的情感纠葛带给人们的是新异的感觉冲击,令人耳目一新。
二、细腻的语言中散发幽默清新剂
文学与各种媒体艺术、时尚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使得文学艺术的严肃、高雅、崇高的价值定位及其巨型叙事模式,为世俗的感性愉悦和平面化的日常艺术消费所遮蔽,关于终极价值的追问被泛情的世俗关怀所取代。②以往,文学强调厚重的理性内涵与社会教化功能或追求志向高远、意蕴深刻的审美形象和境界。步入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迅速转向娱乐化倾向,不论是情节还是主题,不论是话语还是艺术追求,文学不由自主地纳入到消费社会的享乐潮流中。
《潜伏》作为红色经典再次热播,它的成功除了剧情本身的枝繁叶茂,孙红雷、姚晨的出色表现外,其独特的幽默语言更是该剧无穷魅力的一大原因。《潜伏》的台词充满了生活化的幽默,一个严肃的革命主题立刻变得亲切起来,一组性格鲜明的人物,富于想象力的情节,在改编后,成为一部风格迥异的大众化喜剧。
例如:在营救核弹专家钱教授片段,李崖手下的一名高级内线,因余则成设计,他被掉包送往了台湾。站长与李崖的对话充满了幽默。站长问内线的去向。
李崖:在哪里?
站长:他在台湾砍甘蔗呢?
吴站长的气急败坏,通过这种幽默的语言凸显出来,这样的回答让观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既能感觉到站长对李涯的失望和愤怒,也能听出站长的言外之意,台湾是要撤退的最后地点。自己本来是想先逃到那的,却让这个无名小卒先去了。人物的性格、剧情的发展在幽默的语言中全部得以体现。
再如:
翠平走到穿衣镜前打量自己,“是比穿粗布好看。”看到余在看自己,“看什么啊?”
则成:像林黛玉。
翠平:谁?
则成:林黛玉。
翠平:在哪儿认识的野女人吧?
则成:(无语低头继续修表。)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多愁善感,只要读点书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林黛玉和翠平形象上的对比是产生幽默的所在,一个满腹诗文,一个大字不识;一个温柔细腻,一个豪爽鲁莽。当余则成把翠平比作林黛玉时,我们眼前展现的是女主人公的美好外在形象,正想沉浸在这个美好的比喻时,翠平的一句“在哪儿认识的野女人吧”让人忍俊不禁。翠平和余则成是假结婚,但在长期的相处中产生了感情,这句吃醋的话,既呼应了前面说翠平不识字的事,同时又为翠平渐渐爱恋上余则成做一下铺垫,幽默而不失风趣。这段台词,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语。艰涩深奥被义无反顾地抛弃,幽默轻松成了现实压力的最好化解良药。
三、日常生活中演绎当下众生态
不难看出,改编后的《潜伏》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创造了一个截然不同于传统文学和精英文学的世界。而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大众传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影视传媒和互联网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电视剧《潜伏》的成功还在于对当下生活状态的虚拟影射。文学离不开虚构,但文学的虚构又是在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与提炼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反映现实的某一方面本质而又高于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有着种种联系,但又是与现实分离的艺术世界。通过虚构的场景来满足读者在现实中受压抑的情绪和欲望,是人们内心所渴望表达的一种想法。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人们的精神却是空前的孤单和浮躁,感伤、忧愁、烦恼弥漫于整个社会,人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需要安抚心灵,而影视作品恰恰迎合了这个需要,以剧中的人和事来演绎当下的众生态,调动一切手段,在虚拟的世界里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历史不能被解构,更不能被遗忘。《潜伏》的剧情横跨了和时期,剧中的日常生活演绎了当下生活的众生态。正是因为剧情中的很多价值观和当下某些民众的意识相似,使我们有了急切探求结局的意愿。
站长吴敬中的话代表了当今某些官员的心声,“没有那点特权,谁还当官啊”,他大肆收敛钱财,把余则成当成他的招财童子,表面上道貌岸然,为党国出力,暗中一心为自己寻找后路,利用手中职权,金条、美金一样也不放过。而谢若林的思想多少也代表着某些人的价值观:你能告诉我哪根金条是高尚的,哪根金条是卑劣的?那些当官的“嘴上全是主义,心头全是生意”,这样的对白道出了一部分利己主义者的心声,只为金钱活着,没有信仰,没有主义,完全的拜金主义者。编剧最终让谢若林死于非命,也是对这种价值观的否定,提醒人们在这个物质大发展的时代,欲壑难填终将以悲剧告终。人应该有信仰,有主义,才能活得有价值。在这里,以往那种在主流意识形态统摄之下的“宏大的民族——国家寓言式的叙事,明显转向了个人化的、私人性的小叙事;对那些悲天悯人的命运的关怀,转向了感觉、体验和想象;厚重的深度感变成了轻薄的平面感。③这样的叙事方式使得民众更易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大道理的说教效果更好。
当然,小说和剧本不免还有一些小瑕疵。比如,小说开头,写翠平来到宝坻县临亭口,随行的还有老岳母,余则成下车冲着老太太叫了声妈,这才给老马介绍说这是我的岳母,这是我的同事。可是后来这个老岳母就消失了,既没交代她的去向,也不解释她为什么没一起住几天,不合人之常情。幸好,这一点在剧本中得到了弥补,一下子删去了这个人物,反而符合逻辑。
剧本中,因为叙述视角的需要,剧中的军统是极其可笑愚蠢的,每次情报,余则成都能巧妙获取,并栽赃他人,马队长、陆桥山、李涯全不是他的对手,而他依旧能获得老谋深算的站长吴敬中的信任,编剧的主观意愿在这里就显得特别强烈。正如我们现在回头看抗日电影,《铁道游击战》《地雷战》,等等,日本人总是矮小蠢笨,被我们杀得片甲不留,鬼哭狼嚎,结局总是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当然剧本不是历史课本,但是它一定能影射历史,让我们在看完后,有所深思,有所感悟。
《潜伏》从小说走向剧本,如一棵大树在春天里渐渐枝繁叶茂,开出一树繁花果,它的华丽变身吸引着我们。
注释:
① 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 姜文振:《都市消费文化的兴起与文学生存方式的新变》,《当代文坛》,2004年第3期。
关键词:朦胧诗 诗歌实验 第三代诗歌
五四,拉开了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序幕。、郭沫若等人做了最初的尝试。之后,湖畔、新月、象征、现代、九叶等流派的诗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创新,使中国的现代新诗有了一个崭新的发展。
历史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继承延安时期文学的新理念和发展方向,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新时代文学愈来愈进入一个高度极致化写作的红色经典时代。就人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主体或个人普遍沉沦的时期,新诗走进了一条单纯为政治服务的死胡同。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1978年底,中国的新诗迎来了她的新生。崛起的新诗潮,即所谓“朦胧诗”就像一只报春的燕子,飞入了人们的视野。新时期文学最壮观也是最辉煌的一页无疑是“人的归来”,而作为一只春燕的朦胧诗,显然是最早向人们传布了人的主体性复苏的信念。顾城一语道破了这类新诗所蕴含的新质和内在价值:“是因为它出现了‘自我’。在朦胧诗人这里,人从宏大的叙述中脱胎而出,开始被表述为具有独立价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自我。”也正如李泽厚先生所深情感叹的:“一切都令人想起五,四时代。人的启蒙,人的觉醒,人的主义,人性复归……都围绕着感性血肉的个体从作为理性异化的神的践踏蹂躏下要求解放出来的书体旋转。‘人啊,人’的呐喊遍及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人”终于复归到一个新的主体性时代。
新诗潮一方面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的主体性传统,另一方面又是在新的时代中西文化交汇和撞击的环境下产生的。因而它突出体现了启蒙主义关于普遍主体与自由解放的信念与理念,而“主体性”、“人的自由与解放”、“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思想形态,更是贯穿了整个诗歌文本的灵魂和命脉。朦胧诗人们就这样,他们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也代表着一种群体行为。早在朦胧诗的发生成长期,他们就回到了个人,并且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智思考人的价值、意义以及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呼唤人性,呼唤人的独立的价值。他们崇尚自我、理性和思考,他们相信,在一个上帝死了的世界里,人就是一个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这种人的价值观念的重新确认,给新歌创作从思想到艺术的解放和创造,均带来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朦胧诗人是以一代人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在诗中的,他们的主体和自我里,也蕴含着极深厚的历史感、使命感和社会意识。因而当他们在为这一代人,为历史、为民族代言和呐喊时,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那种英雄主义精神和崇高感。他们的诗既充满了执着的信念和乐观精神,又充满着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
人的主体性的自觉不仅仅在于一个“大写的人”或普通主体的彰显,更重要的是,它愈来愈向着人的内在现实探索、延伸。朦胧诗人们由此转向内面的生活,开始崇尚生活消融在内心世界的秘密。朦胧诗人的内在化和心灵化倾向,不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行势下人的主体性觉醒后的必然选择,也不仅仅是接纳了古老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想,另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这就是现代性尤其是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广泛影响。现代主义思潮,诸如法国的象征主义、英美的意象主义诗歌和意识流小说、德国的表现主义文学、法国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他们的主张是:“文学是表现,而不是再现”,因而他们坚持文学的主体性,尤其是内在性,这对朦胧诗的内在性诗学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也必然形成了那种内在性的对待自然客体的态度和审美观物方法。朦胧诗人对待自然事物的态度和审美观物方式,显然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内在化趋势。他们把自然事物拿过来,揉碎,变形和重新组构,创新出一种符合内在性逻辑的不同于客观世界的独特自然。朦胧诗人正是在与自然的对立中争取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看到了主体对自然的征服,从而建构了一个“向我而来”的,依据主体的“内在原则”而重新安排的艺术世界。最为一种“自然向人生成”而整理内在地拥纳着自然事物的主体性诗学,朦胧诗在艺术上呈现为意象修辞形态,朦胧诗大量运用隐喻或象征的意象及其修辞方式,在其本质上也是倾向于象征主义的。
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新时期文化及其文学的崛起,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代转型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现代性和文学现代性的一种复归、矫正和重建。而朦胧诗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第一只报春的燕子,其所继承和开启的现代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某种经典和范式效应。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舒婷是一位情感型女诗人,她那种深厚而又强烈的人道主义悲悯情怀,那份沉入生存处境深处而衍生的深沉的焦虑和思考,使她的诗透露着鲜明的理性光亮和主体性色彩。北岛的诗更具有一种经典的主体性形态和启蒙主义倾向。他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代言者,他的怀疑主义和社会批判指向,是一种神圣理性之光,照亮了人们的生存之路。北岛的作品表达了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和主体意识,因而撼动了整整一代人的灵魂。顾城的诗展现了纯粹的精神世界和童话王国,那同样是基于主体性的觉醒和理性的彰显。
20世纪80年代初叶,“朦胧诗”达到了它的鼎盛期,但在这之后短短的时期里,作为一个流派,朦胧诗却渐趋式微。而诗歌的实验潮流又悄悄地诞生和崛起,以至形成了被人们称为“第三代”或“新生代”的诗歌新潮,实现了对朦胧诗的又一次跨越。
朦胧诗之后,首先不能忘记的是以江河、杨炼为源头的后期朦胧诗和文化诗,它是朦胧诗自身内部的一次深刻而自然的延伸,体现了一种历史文化意识。作为新时期诗歌发展的继续,大学生诗歌就成为“第三代”诗产生的温床,它构成了“第三代诗”的直接背景。实验诗在80年代中期以突进的姿态继续前进,呈现出两种生存形态;其一点以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为前锋的后期朦胧诗或文化诗的凸起和变延。其二是以“他们”、“非非主义”为中心的非文化诗的成长,其中包括反崇高、反意象的“莽汉诗”、“大学生诗歌”以及反技巧、重语言及生命的“海上诗群”等,他们共同汇成了实验诗歌的洪流。朦胧诗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诗人的自我,淡化了诗的政治角色;江河、杨炼对历史感的呼唤和史诗性作品的探求,只不过是这种泛化的政治意识向纵深的延展;然而,在第三代诗人看来,这种对诗的现实政治感、历史感和文化感的强化,都是企图使诗变为抽象理性的载体。这种非诗的因素,正是使诗长期徘徊在诗之外的主要障碍。一场重建诗的本体的革命,便从这里开始了,而“非文化”便是这次诗学革命最灿烂的标志。“第三代”诗人从非文化开始,企图重建一个本体的世界,使之重现人和世界的本来面目。“他们”诗派的“归真反朴”,“非非主义”的“前文化还原”,“反诗”的“不变形描述”,都是向着这一目标的跋涉和探索。他们进行诗体实验,淡化消解文化,使人和诗还原到本真的存在状态,呈现出一种“非文化”的“原在”。“非文化”是第三代诗的总体思想基础,其两大基本标志,是与朦胧诗恰恰完全相反的两个特征,即“非崇高”、“非意象”。
关键词: 散文写作 运用色彩 三个方面
色彩是最富有表情作用的艺术语言,它具有最直接的情感表现力。走进美术馆展览大厅,最先进入你的视线的一定是那色彩动人的画作。黑格尔曾说:“绘画毕竟要通过颜色的运用,才能使丰富的心灵内容获得它的真正的生动的表现。”色彩本来属于绘画领域,但在中国它同样属于文学。在散文中,巧妙地运用色彩,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那么,怎样巧妙地运用色彩,让我们的散文也能如绘画般炫出迷人的色彩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细辨色彩类别
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灰,这几种色彩是我们熟知的,但自然界中色彩纷呈,要准确地描绘出自然万物的色彩,仅靠这点色彩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应当学一点色彩知识,提高对色彩的辨别能力。这样我们笔下的景不仅色彩鲜明,而且色调广阔、层次丰富。
“世界之大,何处无色,何时无色,岂有一个民族会不懂颜色?但能待颜色如情人,相知相契之余且不嫌麻烦地想出那么多出人意料的字眼来形容它,舍中文外,恐怕不容易再找到第二种语言了吧?”[1]的确如此,所以要想丰富我们的色彩知识,不妨从中国传统色彩入手。
下面列举一些中国传统色彩,给大家提供参考。
海棠红、石榴红、樱桃色、银红、中国红、朱砂红、绛紫、胭脂、嫣红、洋红、酡红、湘妃色、鹅黄、鸭黄、樱草色、淡黄色、杏黄、橘黄、橙黄、明黄、橘红、秋香色、柳黄、嫩绿、葱绿、竹青、油绿、碧色、碧绿、青碧、翡翠色、草绿、青翠、青白、鸭卵青、蟹壳青、鸦青、豆青、石青、玉色、艾绿、松柏绿、松花绿、秋香色、靛青、碧蓝、蔚蓝、宝蓝、蓝灰色、藏青、藏蓝、黛、黛绿、黛蓝、黛紫、紫酱、紫檀、紫棠、青莲、群青、雪青、丁香色、藕荷色、精白、纯白、洁白、净白、粉白、象牙白、月白、玄青、乌色、漆黑、黧黑、黝黑……
以上列举的这么多的色彩名称,有的看名字就蕴含着的诗意,能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如果能用在文中,当然会成为亮点。不妨看看下面一些例子。
例1.明净无比的蓝天白云,全成了漫山枫林的大自然舞台的衬托。满树、满坡、满山,都被浸没在色彩的海洋。粉红、洋红、橘红、朱砂红、砖红、大红、明黄、杏黄、橙、碧绿、浓绿、淡紫、玫瑰紫、葡萄紫、深紫……数不清的枫叶,没有一片是完全相同的颜色。它们重重叠叠,浓淡纷呈,是可以触摸到的诗,是可以看到的音乐。(《枫红杏黄》)
例2.整片草原一望无际,天地间除了苍空的蓝,云朵的白、青草的绿和远处丘陵上一些土石的褐黄以及几株杂树的灰绿之处。茶褐的底色上画着横枝的。枝干墨绿,花瓣原来应该是洁白的,却在画家笔下带着一层仿佛被时间慢慢染黄了的秋香色。(席慕容,《追寻梦土》)
例1中,运用了“粉红、洋红、橘红、朱砂红、砖红、大红、明黄、杏黄、橙、碧绿、浓绿、淡紫、玫瑰紫、葡萄紫、深紫”等一大串的色彩名称,才演绎出了这秋天漫山枫林的缤纷绚丽的色彩。例2中,只“绿”这种色彩,作者就用了“绿”、“灰绿”、“墨绿”,从而准确地描摹出了“青草”、“杂树”及“枝干”的色彩,此外还运用了“蓝”、“白”、“褐黄”、“茶褐”、“秋香色”等色彩,唤起读者强烈的视觉感受,进而激发读者想象和联想,把他们带进迷人的画卷中。
当然,仅仅掌握这些色彩名称还远远不够,要给事物的色彩以最准确的还原与保真,还需要作者有画家一般精细的眼光。
二、读懂色彩语言
色彩有着自己的语言,有着独特的表达情绪的功能。“色彩是情感的载体,人的情感是丰富的,自然界中的色彩有千万种,不同的色彩或是色彩组合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信息”。[2]心理学家经过实验证明:人类长期地将色相与某种物象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相对较为稳定的认识感情。当见到某种色彩时便引起对某种具体物象的联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某种抽象的联想,色彩的象征意义由此积淀而成,并具有了引起人们大致共鸣的感情与象征性。所以读懂色彩的语言,把握色彩的象征性,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运用色彩表情达意、绘景状物。
关于色彩的象征意义,版本很多,这里采用辛华泉教授对色彩的象征意义的归纳,大致为:
红色――热情、喜悦、革命、爱情、野蛮、幼稚、危险
橙色――明媚、快乐、妒忌、疑惑
黄色――希望、光明、发展、快活、轻薄、猜疑、优柔
绿色――和平、成长、理想、永久、抑制
蓝色――沉着、冷静、悠久、寂寥、冷酷
紫色――高贵、神秘、优雅、严谨、消沉、不幸
白色――洁白、纯真、素朴、神圣、警觉、冷清
以上列举的这些是单色,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配合起来,效果又各有不同。还需注意的是,色彩的情感表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许多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在写作时要注意考虑到描写对象的特点、画面的和谐、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色彩情感表现的影响。
三、舞动色彩风情
法国印象画派艺术大师莫奈曾经对青年画家们说:“写生的时候,要忘记你眼前是什么东西,你看到的只是色彩,只是色彩的关系。”绘画是这样,写作亦如此。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刻画人物都离不开敷彩设色。
写景时色彩的运用有一定章法,务必要抓住景物的个性,或冲淡轻远或流金泛彩,并能更进一步从自然色彩的再现转向心理色彩的表现,使读者在欣赏到景物自然层次的同时,领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情感。
例1.沿河两岸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沈从文,《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例2.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飞远了。(汪曾祺,《受戒》)
例3.且让我们看这些贝,诗诗,这些空洞的躯壳多么像一畦春花,明艳而闪烁。看那碎红,看那皎白,看那沉紫,看那腻黄,诗诗,看那悲剧性的生命。(张晓风,《初绽的诗篇》)
例1中作者运用“深碧”、“白”“如玉”这些清冷的色调,不仅抓住了山水超凡脱俗的特点,而且为笔下的人物设置了田园牧歌般的活动环境。例2展现的是主人公小英子和明海划进芦苇荡后的情景,新吐穗的“紫灰色的芦穗”、“通红的”蒲棒、“青浮萍”、“紫浮萍”,以及“开着四瓣的小白花”为整个画面涂抹上了迷人的色彩,为主人公的活动创设了一个恬淡而诗意的氛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快乐。例3中作者用了“碎红”、“皎白”、“沉紫”及“腻黄”来描写海贝的色彩,外在的绚丽色彩与内在生命的消逝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读之触目惊心。
以上三个选段无一例外都抓住了景物的个性,此外,选段1还展现了作者对远离尘俗的大自然的钟爱;选段2则传达出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怀;选段3体现出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所以色彩的最佳调配剂应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只有融入了情感,你笔下的色彩才会有生命,有丰富的内涵,才让人百看不厌。
写景状物离不开色彩,刻画人物也常借助于色彩。色彩不仅能加强人物外形的鲜明性,而且则有助于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及生活经历的变化。
例1.H妈穿着她深紫色的衣裳,是人们眼睛已经习惯了的那一层紫色,每天迎接日复一日的寂寞。(方方,《一唱三叹》)
例2.被逐渐遗忘的H妈便穿着她常穿的紫衣坐在楼房尽头。H妈搬迁过渡到这儿就再也没能搬走。她知道她只能从这儿过渡到人生的彼岸了。(方方,《一唱三叹》)
例3.我知道,这个时刻的H妈一定还坐在走廊尽头,任月光映照她满是皱纹的脸庞和她褪了色的紫衣上。那时的她或许像一尊塑像,也或许像一个幽灵。(方方,《一唱三叹》)
“物以稀为贵”,紫色在自然界中极少见,因而紫色就有了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感觉,同时又给人一种忧郁感,令人回味。《一唱三叹》中的H妈就是用紫色来设计的。H妈是一个有着崇高的信念的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把她的四个儿女连同自己的丈夫都奉献给社会,但社会给了她怎样的回报呢?什么也没有。文中一以贯之的“紫色”赋予了人物以鲜明的个性特点,不仅写出她灵魂的高贵、气质的优雅,而且传达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命运的不幸。
例4.“每当她站起来的时候,阳光就从她的白丝衬衫透射过来,现出她极为纤细的腰肢。她的鼻子和嘴巴小巧玲珑,眼睛弯而细,时时在对人微笑似的,是那种不十分漂亮却讨人喜欢的女孩子。”(黄蓓佳,《追你到天涯》)
例5.她和一群美国男女学生勾肩搭背站着,迎着阳光,笑得开朗而又欢畅。她穿了一条当时国内还算稀罕的牛仔裤,两条腿包得越发细长,上身是一件水红色带垫肩和飘带的衬衫,下摆塞进裤腰里,露出腰间宽宽的皮带,俨然是异国女郎的派头了。(黄蓓佳,《追你到天涯》)
以上两个选段刻画的都是詹小雨这个人物,例4中描写的是还没有受到美国文化影响的詹小雨,穿着“白丝衬衫”的她,清纯、沉静、温顺、善解人意,没有一般教授女儿该有的傲气,体贴别人恰如其分。例5中的詹小雨已经在美国待了一段时间,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思想开始解放,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水红色”的衬衫暗示了詹小雨心中有着火一般的热情,男朋友迟迟去不了美国,她已经开始耐不住寂寞了。
由此可以看出,色彩在散文写作中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散文通过色彩描绘艺术画面,不但可以和绘画一样给人以鲜明的审美愉悦,而且比绘画更能深层次地、立体地抒发散文家丰富多变的情感,加深作品的意境,以激起读者心灵如痴如醉的遐想”。[3]
别犹豫了,拿起你手中的画笔,让它舞动起来吧,它不仅能为你再现绚烂多彩的实景,而且能为你抒写真挚浓郁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张晓风.张晓风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科学;应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受教面广、反馈及时、收效迅速等特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
确立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最佳时机是提高科学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许多科学课虽然应用多媒体技术,但效果欠佳,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多媒体技术的最佳应用时机。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多媒体技术和科学学科的特点来确定,在教学中做到及时、正确地加以应用。
一、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习动机时运用
学生如果对学习材料有兴趣,就会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从而激发强烈的探究热情。如“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中,教师可引用革命战争年代战士潘冬子面对敌人的重重封锁,用什么办法才能把战士紧缺的食盐送上山的故事视频,请学生们为潘冬子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为深入理解课文知识打下了基础。
又如六年级的“根里的抽水机”一课中,教师可以播放搬运工人运送带泥土的树根的视频,提问学生“为什么移栽树木时要携带一定的泥土”,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就会从多方面去考虑,比如泥土中有营养,泥土包裹着根不容易断,从而产生探究的兴趣。
二、释疑解难时应用,帮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
教《大地的震动》一课时,因在我们周围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五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地震是如何产生的,他们无法想象我们脚底下厚厚的地层会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这时教师可通过播放北川县农行拍摄的视频(此视频清楚地演示了5.12大地震的一个片段),学生深深地被大地产生的威力所震撼,对地震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电脑制成动画模式,把地震形成原因在屏幕上演示得一清二楚,这样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三、传递情感时应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珍贵的淡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严重缺水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后果,教师可以放映一些黄土高原苍茫凄凉的影像,茫茫戈壁沙尘滚滚、荒无人烟的场景。红色的小沟、乌黑的小河、两旁堆满各种垃圾、塑料袋随风飘扬,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冲击,思想上产生巨大的反响,更加感觉到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类似《大地的震动》中运用的展现抗震救灾、人人献爱心、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视频会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影响。
四、启迪思维时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年级《白天与黑夜》一文主要使学生了解昼夜形成的原因,在讲课过程出现四种现象都能形成白天、黑夜的结果;教师可使用电脑展示出各种天体现象,让学生逐一分析、比较,边看边想,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锻炼。由此,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同时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适时调控,巩固教学效果时应用
外国人说“一个人如果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中国人也不乏“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3分钟演讲稿关于乐观的,方便大家学习。
3分钟演讲稿关于乐观的1同学们:
你是否有过老师对你的批评而耿耿于怀;是否有过父母亲对你的责备而暗地抱怨;是否有过学习不理想、总是害怕老师和家长的怪罪;是否有过与同学间相处不和、总是感觉心中沉闷、压抑,等等这一切,都是心理上的不平衡,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曾经的你也许有喜欢给别人起绰号的嗜好;曾经的你也许有喜欢说脏话的毛病;曾经的你也许总是爱拖拉作业、把完成作业当成负担;曾经的你也许总是上课走神、不专心听讲,一节课下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等这一切,从根本上来讲,是你的思想出了偏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的心理也不是很健康。
同学们,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的挫折就像是一首歌曲的音符,正确面对你才能弹奏出人生的乐章。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小伙子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等他爬起来还没走几步却又摔倒了,这个小伙子便对人们说:“早知还要摔倒,第一次我就不该爬起来。”
同学们,你怎样看待这个小伙子所说的话呢?
在这里我要说,这个小伙子是消极悲观的,人生就像是走路,它总是在一次次跌倒和一次次的爬起的过程中去谱写人生的壮歌,倘若都象上面小伙子说的那样,那么的消极悲观,人生就没
有拼搏,没有了拼搏就没有了绚丽的色彩。
同学们,你们现在年龄尚小,许多道理你也许只能感悟而无法理解,说了这么多,老师只希望你们能记住:一个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同时还应有健康的心理,换句话说,那就是一个人每天应该心情愉快地去生活。当然,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你肯定有过忧伤、有过困惑、有过焦虑、有过担惊受怕,等等。每当此时,你一定要善于自我调节,多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记住老师给你讲一句话:“坦坦诚诚地做人、开开心心地学习、痛痛快快的生活”,把那些不顺心、不如意抛去吧!有一首歌唱得好:“天空是绵绵的糖,就算塌下来又怎样;雨下再大又怎样,干脆开心地淋一场……”
同学们,让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搞好我们的学习;让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带微笑,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
3分钟演讲稿关于乐观的2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多人知道,成功不是轻而易举就到手的,它是经我们饱经风霜,坚持不懈后才换来的成就。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努力?努力除了仅仅是为了获得成功吗?这当中有没有什么深奥莫测地秘密呢?假如我们已经尽力而为了,但是成功依旧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努力就算白费了吗?细细感受吧,努力的过程其实就是贯穿一生的良药,只是还有人无法理解——乐观
今年小升初的那段时间,我是至今都无法忘怀的。这段过程十分让我惶恐不安,我生怕自己达不到自己理想的初中,现在想想我确实成功了,可是没有如愿的同学也数不胜数。或许他们在短时间内都无法抹去当时那功亏一篑地心情,这种失落感我也是理解的,换做是我,我也一样。谁都无法接受自己失败的痛悲。但是仔细回想看看,自己当初那持之以恒地态度有没有给自身带来许多珍贵的回忆,想想自己冲刺时的那段时间,是不是都有着满怀希望的?这就对了,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完全失败,我们也汲取了知识的精华,乐观些吧,这是我打心底里抒发出来的。
想必大家都有看过《鲁滨孙漂流记》吧,其实能在荒岛上生存的不仅仅是要靠智慧,最重要的还是乐观。在荒岛这种荒无人烟地地方生存,没有乐观完全做不成任何事。我们现在都是家里的“小公主”或“小王子”,我们其实也试着创造自己的人生,只是看你有没有兴趣罢了。不要把沮丧当成心里的阴影,每一次失败都是经验,只要灵活纠错,自己渐渐会有所感悟的,乐观将伴随你度过这全过程,放开手去干吧,不要在乎成败,真正去尝试了才会有所发现。
再次再告诫大家,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成功的背后少不了艰辛与苦涩,同样的错误不能永远成为自己致命的弱点,要学会把错误率化整为零。
3分钟演讲稿关于乐观的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生命不多完美,有着许多的挫折磨难,事事纠结只会令人身心疲惫,我们只有用乐观去直视生命,才能获得人生的意义。乐观是迎风傲雪的梅花,苦寒不怕;乐观是乘风破浪的水手,风雨兼程;乐观是粉身碎骨的石灰,即使烈火焚烧,也要“只留清白在人间”微笑。生命不多完美,乐观书写人生,用乐观作笔,在人生的画卷上留下最光辉最美丽的一笔!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后,默默无闻的、17岁的中国体操队队员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曾经是体操健将的她却因为意外在热身时受伤,高位截瘫后再也不能重登体育场。对于热爱着运动的她,这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在常人看来,她的生命已不再完美,似乎失去任何希望。然而她只是露出了灿烂而坚强的微笑,毅然的继续自己的生活,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因为她的坚强、乐观,美国院方称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光辉形象”。现在,她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演播室中的主持人,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奥运。她用乐观书写辉煌快乐的人生,让人从心底赞叹她,敬佩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普希金赞美革命党人,写下许多反对黑暗统治的诗歌,愤怒的沙皇两次将他流放,让他与水深火热的革命隔绝。他在荒凉之地却仍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信着希望总会来到。在黑暗之中,在高权之人的重重迫害下,他的生命已经破碎不堪,并不完美,但他仍歌颂生活,歌颂光明,痛斥黑暗,贯彻着自己的信念,他用乐观书写了属于他的最光辉的人生!
3分钟演讲稿关于乐观的4世界,太大,所以总有我们想不通的地方;人生,太复杂,所以总有我们捉摸不到的时候,也就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时候。自古以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而我们面对这些烦恼与困难的时候,为何不多抱着一些乐观的态度呢?
夏季来了,夏季的天总是很蓝很蓝,白云也很悠闲,夕阳,也十分美丽。曾记得有一次,傍晚时分,太阳失去了那刺眼的光,披上了一层朦胧、柔和的橙红色的光,它缓缓地降落了下来。落在天与山的相连的地方,远远望去,是那么的美。我不禁感叹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真可惜呀!”身边的朋友听了我这句话摇了摇头。我以为她认为夕阳不美,正想说,却不料朋友很坚定地说:“不,它不是因黄昏而逝,而是因为黎明而去,它是去迎接明天去了!”这句话,让我愣了好久,看着身边的朋友,她总是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或许就是因为乐观吧!
“它不是因黄昏而逝,而是去迎接黎明去了……”这句话在我心中牢牢地记住了。就好象黑夜一样,黑夜来了,并不是光明就消失了,而是光明就快来了。
如果每一天都只有白昼的光明,那谁还会那么期待光明,在黎明来临的那一刻,看着第一缕阳光微笑呢?如果每时每刻都有那么美丽的夕阳,那又怎么能看见那初生的朝阳撒下明天的希望呢?
人生,也如此。或许你会遇到困难,或许你的人生之旅充满着磕磕绊绊,但当你走过这些羁绊,克服这些困难时,不就更加快乐了吗?
所以,不要悲伤,不要难过,更不要放弃。每一种事物都有不同角度的看法,每一种态度都有不同的结果。你看,尽管世界之大,千变万化,大地不都在开心的笑吗?
你看,花儿开了,是因为乐观面对风雨而坚强下来的,她在开心地笑;小树长大了,是因为他乐观地面对狂风暴雨而勇敢着,他欣慰地笑了;你听,小溪在唱歌,是因为他乐观地接受烈日的考验,成功地向大海汇聚着,他快乐地笑了……
只要乐观面对一切,世界生活便不再如此复杂,多一份乐观,你就会多一份快乐,来吧,用“乐观”这把钥匙打开“快乐”那扇门!
3分钟演讲稿关于乐观的5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十个人穿过一问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十个人都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内的一切,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问房子呢?”没有人应答。过了很久,有两个胆大的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木桥,走到一半时,竟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九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有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有八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何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这张安牢固吗?”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问。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失败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能低下,而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衡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保持良好的心态才会在逆境中崛起.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取得成功,从古至今概莫能外。贝多芬一生不乏坎坷挫折,在他人眼里贝多芬不过是一个又聋又疯的音乐痴。双耳失聪对于一个投身音乐事业的人来说已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他人的不理解与内心的孤寂更增添贝多芬内心的抑郁.可他没有被击倒.挣扎于痛苦的深渊中他爆发出内心所有的愤懑。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人生总有坎坷.纵然前方荆棘铺路.也要时时燃起心中那盏不灭的心灵之灯指引我们走出心灵的困惑.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让强烈的精神意识把我们从黑暗中解救出来,摒除外界的干扰.走向成功的殿堂。
心态决定命运.心态改变命运!
为什么拿破仑能够顶住压力而叱咤风云?为什么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心中依然有光明之梦?这都是健康心态所起的作用!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心态改变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消极心态而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要知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心态吧!
故宫内廷从乾清门正中往北走不远,有皇帝的寝宫乾清宫,乾清宫后面有皇后的寝宫坤宁宫,它们是内廷中轴线后部的主要宫殿。在乾清、坤宁两宫之间,夹着一个方形交泰殿,取“天地交泰”之意。坤宁宫之东有个东暖阁,这就是清代皇帝大婚的洞房。
皇帝的婚礼称为“大婚”。从故宫的正大门到午门有3个大门洞,中间的大门洞只能皇帝一人出入,而另两个人可以由此门进入一次,一个是与皇帝大婚的皇后,另一个是受皇帝召见的新科状元。故宫恢复坤宁宫大婚洞房作为原状陈列,应该参照哪个皇帝的洞房原状呢?
满清入关后,登上宝座的共有10位皇帝,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宣统5帝为幼年即位未婚,其他皇是在成婚后即位的,幼年即位未婚的5位皇帝中,顺治帝是第一位在紫禁城举行两次大婚的,而且都住在位育宫(后改称保和殿),当时的后三宫尚未维修使用。末代皇帝宣统虽然在婚礼中住进了坤宁宫,但他已是退位的“逊帝”,已不配称“大婚”了。由此看来,只有康熙、同治、光绪3帝以坤宁宫的东暖阁为大婚洞房。
康熙四年(1665年)皇帝玄烨举行大婚,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主其事,根据在关外的习俗颁下懿旨,坤宁宫须按盛京皇宫(沈阳故宫)清宁宫的格局改建,即主体留为祭祀萨满教之所,而将洞房设东侧,以使洞房与祀神之地相隔,这样才不亵渎神灵。康熙帝大婚时的坤宁宫洞房,内部陈设如何,查找不到任何档案资料,要复原状是不可能的。
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同治与光绪大婚红档,同治帝大婚在十一年(1872年)九月十七日,光绪帝大婚在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季节气候对于服装的选择和帘幔铺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皇宫内廷在这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光绪大婚红档》卷七记载,光绪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即把坤宁宫东暖阁的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幔子、帐子、被子、褥子、门帘、窗帘等统统撤出,由此可以推测出,大婚时洞房中的一应铺盖等都是采用龙凤双喜图案,而且故宫现在的藏品中还能找到与大婚洞房尺度一致的大红缎绣花龙凤双喜图案门帘、帐幔。大婚洞房中的喜床是帝后的寝卧之具,喜床四角放有如意,正中摆一桌案,用来摆放皇后所抱宝瓶,瓶内盛珍珠、宝石、金钱、银钱、金如意、银如意、金锞、银锞、金八宝、银八宝各二,取“十全十美,成双成对”之意。
婚后皇帝、皇后各回其寝宫居住。康熙帝回乾清宫,孝诚仁皇后在坤宁宫;同治帝大婚后回养心殿,孝哲毅皇后住储秀宫;光绪帝大婚后在养心殿后寝宫,孝哲景皇后在钟粹宫。大婚后的坤宁宫东暖阁已不具备洞房的功能,只是作为皇帝与皇后到坤宁宫进行萨满教祭祀时歇息处。尽管坤宁宫东暖阁作为大婚洞房只是极为有限的时间,但广大观众所要了解的,正是大婚洞房的坤宁宫,因而追寻那一段往事,复原大婚洞房的原有场景,可以让坤宁宫东暖阁不负大婚洞房的显名。
文渊阁与《四库全书》
明清两代建都北京的500多年间,紫禁城内都建有文渊阁,作为宫廷的藏书处所。明初文渊阁建在南京明故宫,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建有文渊阁藏书库,藏有宋元版旧籍,包括永乐十九年(1421年)自南京明故宫文渊阁运来的10船古笈。
清文渊阁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开始修建,乾隆四十一年建成。地点在文华殿后的圣济殿旧址,贮藏正在编辑而尚未成书的《四库全书》。文渊阁的式样是以浙江范氏天一阁的轮廓开间为蓝图,在宫廷化的基础上修建的一座庄重华贵的建筑。文渊阁参考天一阁的结构形式,在外观上也分上下两层,各6间;而内部结构则为3层,把上层地板之下的腰部地位利用起来,扩大了藏书空间。阁的面宽33米,进深14米,南面北向横楣上悬弘历于乾隆四十一年写的诗十六句:“每岁讲筵举,研精引席珍。文渊宜后峙,主敬恰中陈。四库庋藏待,层楼结构新。肇功始昨夏,断手逮今春。经史子集富,图书礼乐彬。宁惟资汲古,端以励修身。巍焕观诚美,经营愧亦频。纶扉相对处,颇觉叶名循。”
乾隆中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治武功达到极盛。乾隆帝大力提倡“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于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十五年、乾隆三十七年三次下令征访图书。前两次无人响应,第三次有安徽学政朱筠响应号召,上奏折提出四条访书编书的建议。于是,乾隆帝立即下诏,命各省搜集历代及当朝人的著作,批准设置四库全书馆,准备用10年时间纂修一部规模宏大的《四库全书》。同时,又下令召集著名学者担任纂修官,计有360多人参与,其中如纪昀(纪晓岚)、朱筠、于敏中、戴震、王念孙等。《四库全书》的编纂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到乾隆四十六年才基本完成。
《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划分各部。书籍装帧精致,仿春、夏、秋、冬四季格调,绢面颜色标志着书的类别,经部是绿色,史部是红色,子部是月白和浅白色,集部是灰和黑色。每册书的首页和末页都盖有乾隆帝的玺印。《四库全书》有两类,一类叫“著录”,收入书籍有3503种,79309卷;另一类叫“存目”,收入书籍有6793种,93551卷;共10296种,172860卷,两类书籍计四部44类,66子目。像《四库全书》这样通过分门别类、提要编目的方式,把上万种书籍编成统一整体,这在中国古代丛书中是绝无仅有的。
乾隆帝非常重视《四库全书》的收藏,下令在北方建四阁,即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的文津阁、奉天皇宫的文溯阁,称为“内廷四阁”,又称“北四阁”。后来又下令在南方增设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称为“江浙三阁”,又称“南三阁”。乾隆帝亲自为7座楼阁取名,每一座都带有一个文字,都跟水有关系。文的涵义中包括道德文章,水比喻江河之水,这些藏书阁的名字便隐喻了读书治学的门径和方法。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库全书》告成,乾隆帝曾在文渊阁内筵宴编辑《四库全书》的高级官员,分为三等:头一等在阁内,次一等在阁外廊下,再一等在丹墀(chí)上,并于院中搭台演戏。在宴会上,诸皇子率领侍卫官员为与宴诸臣斟酒。酒毕,乾隆帝赏给总裁等9人及总纂各官77人“如意”“文绮”“杂佩”及纸墨笔砚等以资奖励。
1860年第二次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焚毁圆明园,贮藏于园内文源阁的《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汇要》同毁于火。存于文宗阁、文汇阁的《四库全书》在清军镇压革命时被毁。原存于文渊阁的《四库全书》及存在藻堂的《四库全书汇要》,现在台湾收藏。大陆收藏的《四库全书》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溯阁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现藏浙江省图书馆,其中残缺部分是于1923年据文津阁本补抄的。《四库全书》成书200多年来,使许多有价值的古代书籍得以保存,并将继续流传后世,这是值得我们珍视和自豪的珍贵文化遗产。
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5月13日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1月26日。主展馆策展人、来自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克里斯蒂娜・马塞尔认为:“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人文主义严重受损,艺术是人类最珍贵的部分。”她在一份官方声明中写道:“艺术家的角色、声音与责任从未如此重要过。”
双年展设立了“萨满之馆”,其邀展出了巴西艺术家埃内斯托・纳托(Ernesto Neto)作品 “圣地”。他受远古萨满仪式影响,建造了一个细胞形状的巨大帐篷,里面有来自亚马逊雨林的Huni Kuni人在朝圣。展览邀请观众参与萨满仪式,讨论都市居民如何重新拾起与大自然的关联。艺术家们又一次回到最本初的宗教仪式当中,艺术家和巫师的边界不再那么清晰。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部落的宗教巫术活动,人们用绘画、雕塑的形式与神灵沟通。在近代西方人类学家眼中,鞑靼人、蒙古人以及一些其他古老部落的信仰,都被称为“萨满”,因为他们都有通灵的行为,有着相似的祭祀仪式。
现在这样的部落越来越少,但古老的通灵方式却被艺术家们继承下来。毕加索找回非洲原始艺术,马蒂斯野兽派的生猛色彩,博伊斯用油脂毛毡创作,艺术家们就像萨满巫师,试图重建人们心中的一种乌托邦幻想,用一种近乎宗教的与神灵交流的方式,反思今天人们的信仰。
纳托是巴西著名的多媒体和装置艺术家。1964年出生于里约热内卢,他的创作不断探索和挑战建筑和感官体验,同时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去触摸、感知作品,在作品中漫步。
纳托的作品除了运用自祖母那学来的钩针编织技巧,同时也运用像丝袜一样具有延展性的弹性尼龙、棉等材质,在室内搭建出类似童话的巨型迷宫,或建构出奇幻怪兽般的交互式雕塑,并透过各种物品,例如椰子球、细沙、咖啡以及番红花等各式香料,勾引人们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体验。
纳托的作品被描述为“超越抽象的极少主义”,沉浸式、能与观众互动的有机形式的装置作品,在过去的20年里使他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当代艺术家。
思考改善世界、连接世界、沟通世界的主题不断在今年的展览中出现。艺术家、策展人、建筑师、设计师、音乐家甚至难民都成为这个大型艺术展的一部分,从建筑装置到空间表演,这些作品的主题涵盖了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
部落对话城市
2014年纳托在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生活了几个月,结识了Huni Kuin部落,受萨满仪式影响创作了作品“圣地”。截至 2010 年,住在巴西Huni Kuin部落里的约有 7500 人,还有另外的 2400 人生活在秘鲁,至今Huni Kuin部落继续保持着他们的土地权和文化。根据土著倡导组织“幸存国际”统计,现今巴西约有 240 个部落,大约90万人。
柔软编织的帐篷占据了展馆大厅,纳托和37个来自 Huni Kuin部落的人一起,让萨满馆变成一个观众自我修复之地,同时也是对精神实质的一次探索。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象征着生命观的装置,还原了的原始部落冥想空间,可拉伸的编织网状结构可供游客攀爬和倚靠。内部摆放有坐垫,参观者被邀请以平静外来者的状态体验作品。对Huni Kuin部落来说,这也是举行仪式的公共空间,通常的仪式有修复、放松、冥想以及聚会。绿色、粉色和橙色的丝带下垂着,再加入薰衣草、丁香和姜黄的味道。在这里,观展的观众们走累了,可以躺在这里睡个午觉,闻着自然气息。第二部分是部落生活场景的纸本绘画,以及一本已出版的《修复之书》,记载了和部落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尤其是Huni Kuin部落常用的109种植物在治疗上的用法,部落所有人都必须对这本书足够尊重。第三部分是一些部落成员的视频,分享了他们的艺术、仪式以及知识,涉及历史、音乐、绘画、织物以及日常用品等。
有很多年轻人脱了鞋子在这个幽默的彩色游乐园中玩耍。纳托把科学和“萨满”结合,精心制作出一个沉浸式的丛林般的环境,让我们不禁冥思自然、超自然和艺术的关系。生于巴西的纳托并未在作品中显露出强烈的地域性,“我对于人类共有的处境更感兴趣。”这位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回应。
都市建筑特有的宏大、危险和平衡趣味,启发了他的环境装置创作。纳托说在他成长的20世纪70年代,里约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他父亲是建筑工程师。“每当我听到甚至闻到工地的气味,都会回想起我的童年。”
通过对原始文明的创造性展示,纳托试图来寻找那些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而普遍存在某种恒定的讨论。而这些共通的部分,恰好构成和回应了关于西方现代性出路的焦虑和思考。在此,城市文明和部落文化,成为了一组形而上的对话体。
c微观世界发生联系
从1994年到1997年在拉赫公园视觉艺术学院学习,到2011年在墨西哥举办了他的第一场展览,纳托的作品被伦敦的泰特美术馆、巴黎的蓬皮杜中心、纽约的现代艺术馆等永久收藏。
纳托非常看重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性,因此他总是选择有弹性的、颜色鲜艳的面料,并在其中填充气味芳香、触感良好的物质,比如香料、咖啡豆、大米、泡沫块等。
那些装置作品时而像显微镜下的草履虫,时而又引人联系到日本动漫里那些丑陋的怪兽。他将它们统统视作一种有机体,指向生命、自然以及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情感与欲望。
纳托将这些被填充的布料悬挂在美术馆的天花板或墙面上,类似袜子或眼泪的形状。有时他还会用半透明布料圈出一个类似器官的独立空间,邀请观众走入其中慢慢欣赏。“曲线是自然界中再和谐不过的线条,与直线相比少了些框限,多了浑然天成的美感。”尼龙物料延展性和可塑性极强,变化万千,给人自在生长或流淌的观感。既可延展至无限大,又可压缩至极微细,在无限和有限、宏观和微观以及内向和外向等极端之间不断摇摆。
在物质张力的实验中,始终能找到他对人体的迷恋。他的每件作品都像开启了在某种生物器官中的探险。我们身处其中,被团团包围,织网的底部悬空,本身的弹力让人踉跄难行,下意识手扶侧壁,却也是无力的柔软,即便摔倒首先触及的也是一片绵绵织物,形成与现实世界物理的对比。
纳托的装置作品每每不吝以鲜艳甚至俗艳的颜色呈现,比如桃红色与亮黄色的对撞,墨绿色与紫丁香色的互动等。直率大胆的自然缤纷,象征了亢奋、炽烈的情感以及鲜活流淌的欲望。纳托在诉说性感和亲密的同时,并不想单一地复制人体――那是脱离在身体之外的视觉符号,他寻找的是种群的感知方式。纳托说:“我们体内有400万个细胞,这意味着有400万个微生物住在我们身体里面。”于是他创造了一个身体之外的身体。
“我喜欢观看这个世界,带着肉眼的局限,或者超越这个限制,借助显微镜、X光线、电脑影像。我喜欢解剖学的书,一个微观的视角,内部的世界非常神奇。现在我很难只看到外表而不去管皮肤之下的结构。艺术也是如此,不只是表面,还有内部的构成,我常把他们展现出来。”
原初主义的探索
数百到数千平米的织物,在纳托工作室里裁剪和缝制。20多位女裁缝师是纳托创作的重要助手,她们中的大多数跟随他很多年了,知道他需要什么。她们大都来自里约郊区的贫民窟,几乎没有受过正式培训。
但纳托高度评价她们的工作:“她们很有创造力。从来没有人教她们如何做,她们必须从零开始,这反而帮助她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由于纳托作品通常体量巨大,所以他的团队不但占用了一个游泳池,甚至还租下街对面公立中学里的一个足球场。
原初主义的探索中,纳托不能绕开的一个话题是女性。“在道德意义和生物学意义上,我喜爱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一致性,都是既有正面又有负面的,就像一个雕像必须拆分为模型和铸件。我对这种对立统一很有兴趣。”
创作于2009年的装置作品《爱之变奏曲》中,数个长条形的半透明网袋从天花板垂落,其中装有砂石和谷物等来自自然的、非人造的对象。作品像是非洲某部落的图腾,又像是拥有曲线美的少女身体。巨大的钟乳石般的形象成为观众穿行、停留和嗅觉感知的对象,常被用来象征男人和女人的性别存在。
纳托的作品还充满了关注社会贫困与世界和平的人文情怀。2006年巴黎秋季艺术节期间,纳托使用塑料球、面粉和香料,在巴黎万神殿创作《落体》:巨大的白色形体从70米高的穹顶直垂而下,硕长的身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愈发饱满充盈。评论者认为,该作品以柔软、性感和短暂的人体尺度,建造出法国大革命之后的人道主义纪念碑,表达了孕育西方当代社会的人权宣言的出现。纳托因此获得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纳托也乐于展示家乡城市中充满活力的在地风情,如大型装置作品《巴列欧・巴拉》。这是一首桑巴学校的歌曲名称,讲述在里约靠近铁路的贫穷地区沿街叫卖的糖果小贩的故事。艺术家调动了红色、黄色、蓝色、橙色、紫色、绿色的编织绳索,在展厅上方结成一个华丽耀眼的绳网,在网的下方又牵连很多因包容重物而下垂的球体,盛装着啤酒和汽水,周边堆积着绿色大椰子、糖袋、香料。这是典型的巴西狂欢节场景,观众游览嬉戏其中,仿佛进入了熙熙攘攘的街区。
他认为,人类的共同点比相互之间的差异更为重要,他希望呈现人际关系中的共有属性。“我的身体就是一个风景。人的身体由3万亿个细胞组成。我们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活下去。”他强调人类所需要的一种存活方式――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艺观 审美自律 山水游记 文化品格 艺术个性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代号:14SB0132
郁达夫在文艺思想上呈现出多元复杂或者说嬗变的风格。既有关于坚持文艺本质观,认为文学创作需要审美自律意识的“想以唯真唯美的精神来创造和介绍文学”[1],“艺术的理想是裸的天真” [2]等著名论述,又有强调文学的战斗作用的《文学上的阶级斗争》。三十年代初更是坚决站在左翼文艺的立场写了《文艺论的种种》。在暨南大学演讲时,更明确指出文艺是宣传,文学必然要干预社会,把艺术家誉为革命的先驱,但他被左联开除时却是因为“我是一个作家,不是一个战士”……我们从文学的本原性研究出发,不一定认同他在积极参与政治时文学需要战斗力的主张,但我们丝毫不怀疑郁达夫对民族解放事业的忠诚和热情。这一切,只因为郁达夫是一个率性真诚的人。首先,他是一个忠诚的文学家,他在文艺观上种种看似矛盾的思想与行为,其实是一个忠实的文学信徒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摸索、不断发现、不断成长的历程。这也是为什么郁达夫这么一个政治上无法回避的进步作家(首先因其“左联”发起人的身份,更是因为其颇具壮烈色彩最终人生选择――郁达夫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于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七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岛),却在一九二七年因与他人意见不和而退出创造社,后来又被左联开除的原因。
大众对郁达夫的《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或契合时代要求,提倡个性解放或“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色彩”的作品自然不乏正面评价。但其退隐杭州,脱离了政治前线而写的二三十篇游记散文却一直不被认可。“他的散文是很美的,但这些作品给我们的印象, 却似乎只是一些失意的才子的游山玩水的记录”[3],甚至有“在这样一个严酷考验的时代,这些作品的出现与整个时代色彩是不调和的”[4],很能代表评论界对其游记散文的定性。其实,最能映照出郁达夫文化人格与精神、最能够体现郁达夫的文化才情和艺术个性的,却是他的游记散文。在笔者的严肃解读下,认为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并非是脱离了时代和社会的,没有思想价值不合时宜的一类作品。反而觉得纵观整体,积极和高尚的层面却是主要其这类散文的灵魂实质。在映照出了心灵的自然、纯净、坚守、卓立方面,在展现真诚与坦荡的文化人格精神方面,郁达夫可以说达到了一种超越和提升。
从文化根源上来讲,郁达夫有着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其创作游记散文有着传统诗词文化的审美心态与趣味的深刻影响。但郁达夫的“游”,不能简单意义上归之为中国传统文人的山水田园情结。客观来讲,郁达夫从小说转为游记创作也有形势所迫的原因(与创造社其他成员不合,为“左联”所不容竟被开除,与王映霞婚变、自己身患肺病等)。于是,郁达夫转而向往回归自然、田园趣味、远离俗世喧嚣,在能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5]的山水自然中来寻找心灵的知音,寻找平衡与解脱。郁达夫山水游记并不是以描摹山水自然美景为目的,而是在山水名胜、景色风物。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中,又注入个人的人格和情怀。表现了一种“艺术的人生的心情”。
首先,郁达夫在“游”中更多的是沉淀身心、思索人生、净化灵魂。如《玉皇山》中的“看看长江,看看湖面,便可以把一切的世俗烦恼,一切都消得干干净净”;《感伤的行旅》中的“在一处沉滞得久了,只想把包裹雨伞背起,到绝无人迹的地方去吐一口郁气”及“我的脾气又发起来了,我只想登到无人来得的高山之上去尽情吐泻一番,好把肚皮里的抑郁灰尘都吐吐干净”等等,我们的所看到的,却是在山水这剂荡涤灵魂的清凉散中摆脱了凡尘俗世的纷扰,实现了自我的回归的积极因素。《龙门山路》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写到峡谷深处看瀑布时:“小姐太太也得下轿脱鞋, 男女一律平等地赤着足、撩着衣、坐臀庄、爬石隙,大家来做原始时代裸的亚当与夏娃,一派风流野趣;(《嵘游东天目》)中众人陶醉于天目山美景时, 大家忘了饥饿与疲劳, 脱了文绝绝的文人模样, 夭真地跳跃作乐, “都成了顽皮的小孩, 天生的蛮种, 完全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大自然具有某种奇妙的作用,都市化时髦现代人禁锢的身心和灵魂在这里彻底得以释放和解脱,回归到了人之初纯真无忌的本性。
又如大多数人认为因当时郁达夫被左联开除及等原因而思想苦闷,流露出了低沉、伤感的格调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在文章中,确实文中也有“悲凉、落寞”等字眼)。但实际上,郁达夫一反常规,以别样的秋境写出了别样的人生境界。《故都的秋》中,作者笔下那些街头房前屋后巷尾常见青天、驯鸽、牵牛花、槐蕊、果树、秋雨、秋蝉等事物映照出作者下里巴人、返璞归真的审美趣味;“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蝉声,北方“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寻找都市生活久违的野趣;北方着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在雨后斜桥影里那微叹互答的声调里透露出的淳朴,安静、清闲,与南方追名逐利、浑浑沌沌的都市化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的一句平常简单的议论,不经意间透露出作者正直率真、坚守自我的个性选择……
郁达夫散文游记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在描画自然风景时一再不由自主地掉转笔锋, 或借景抒情,抒感伤之情;或借古喻今、直言时事, 发愤激之音。《扬州旧梦寄语堂》、《花坞》、《青岛・ 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等游记中将各地历来的美景盛名与眼前的破败萧条对比,透露出明显的政治倾向。甚至愤慨之之余直发戟刺之言:“ 大好河山,现在都拱手让人拿去筑路升矿,来打我们中国了。教我们小百姓又有什么法子拼命呢?”《过富春江》中当作者看到当政者们在日寇入侵、国难当头时大搞“双十节”,十分愤慨,将“双十节”前夕写的一首政治讽刺诗插入文中:“三分天下二分亡,四海何人吊国荡。偶向西台台畔过,苔痕犹似泪淋浪。”深切怀念为国牺牲的抗日烈士。《钓台的春昼》贯穿全篇的是主观上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文尾借梦境插入诗歌“悲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歌痛哭终何补, 义士纷纷说帝秦”, 直接抨击“中央党帝”,表现知识分子对时局政治形式的深刻忧虑……这些游记并非中国传统文人闲适洒脱的山水之游,作品中时时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可见其实郁达夫并非真正“入世忘情”了,他在不知不觉流露出了一个真诚的爱国者的心声,体现出知识分子可贵的现实观照情怀。
郁达夫虽然是个情绪性很重的人,其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行为方式也屡遭诟病。但其作品的主导情致仍是对社会人生及至国家政局变化的关心。其山水游记所体现的不是一颗自惭贫贱的心,而是一身愤世嫉俗的傲骨[6],这与郁达夫文学作品中的现实观照情怀和社会忧患意识仍是一脉相承的。并且,由于郁达夫脱离了政治前线,加上已至中年,思想上、艺术上都更为成熟,所以这类在独立的文化品格与自由的艺术个性主导下的游记散文作品反而因坚持了以“真”为基础的文学审美自律原则,解除了外在先入为主的社会分析模式的制约,从而更具纯粹性。胡愈之关于“他的伟大就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一个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7]是对郁达夫客观中肯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郁达夫,《创造日宣言》[N],《中华新报》,1923―07―21
[2] 郁达夫,《艺术与国家》[M],《郁达夫文论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p56
[3]、[4] 曾华鹏,范伯群.郁达夫论[M].现代四作家论[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0.50.
[5] 郁达夫,《屐痕处处》[A]、1996年4月第1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在幼小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心目中,锅炉工是他最初的梦想,后来发展为话剧导演。报考洛兹电影学校也仅仅是为当话剧导演作准备。可是,他两次都没考上。第三次再去报考完全是出于自尊心,他只想向那些主持入学考试的“混蛋”们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当时,一千名报考者当中最后大约只有不到六个人能够被录取。克里斯托夫侥幸过关,直到最后口试,所有的老师对他都非常中意。口试的一道题目是:请说出大众传播的工具有哪些。克里斯托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电车、公共汽车、轮船、飞机。”主考官们认为这个考生高深莫测,不肯正面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故意说一个讽刺性的答案。事实上,当时的克里斯托夫的确认为这就是正确答案。
1969年,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洛兹电影学校毕业。在离开洛兹之前,他为这个古老陈旧的小城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洛兹小城》。从这部电影开始,基耶斯洛夫斯基确立了自己的纪录片创作观念:接近现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了解人在社会现实中的行为。1970年,他来到华沙。当时,在社会运动的促动下,波兰影坛也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电影革命,电影史上称之为“道德焦虑电影”。这些电影主张表现人在社会中的真实存在和生活。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个时期的主要创作是纪录片。他的纪录片比较鲜明地反映了“道德焦虑电影”的一些基本追求。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基耶斯洛夫斯基一共拍了大约30多部纪录片。他深信纪录片这种媒介可以忠实地描述波兰社会现实中人的处境。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喜欢研究别人的生活,他们的无穷变化比我所能编造的故事要有趣得多。
曾获法国克拉考维纪录片电影界最佳影片奖的《初恋》拍摄于1973年,讲述了一对恋人罗米克和杰西亚从准备结婚到结婚生子的过程。在拍摄时,克里斯托夫一直把女人的肚子比作一团面,把它放进烘箱里面自己会慢慢变大,然后用摄影机跟踪这个过程。为了拍摄生产那一幕,剧组准备得特别仔细。他们确证了年轻的妻子杰西亚要去的医院,做了周密的安排,这是拍摄一部纪录片所必须考虑的。但是不论如何精心准备,都有可能会失败。比预产期提前一个星期,克里斯托夫和同事们就在产房里安排好了录音设备和灯光,尽量把在场的男性工作人员减到最少。因为夫妻俩没有电话,所以摄制组制定的计划是:杰西亚一开始阵痛,丈夫罗米克就给摄制组成员之一“鸟嘴”打电话,由他负责通知其他人。已经花费了近半年拍摄的影片决不能错过这场重头戏。
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什么消息。一天晚上,贪杯的“鸟嘴”忍不住出去喝两杯,不料喝了个烂醉。凌晨四点,烂醉如泥的他搭上一辆公共汽车倒头就睡。忽然之间有人摇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罗米克扶着杰西亚过来了。杰西亚晚上开始阵痛,两人给“鸟嘴”打电话没有人接,就自己坐公车去医院,结果在车上看到唯一的乘客就是东倒西歪的“鸟嘴”。“鸟嘴”马上清醒过来,下车给克里斯托夫和其他成员打电话。半个小时之后,所有人都赶到了医院,拍摄没有出什么问题。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影片里安排了一些情节,甚至故意制造冲突,比如有意安排了一个突然出现的警察来检查这对恋人的居住证明。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解释这个说法的时候说,我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纪录他们生活中发生的戏剧性事件,而我的安排正是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的事。由于被拍摄对象并不知道这是人为安排,因此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紧张和不安是真实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用用肩抗摄影机拍摄的长镜头准确地表现出两人此时的心情。
恋人们在读一本关于孩子早期教育的书的段落也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人为安排的。他让两人读他们将来要读的书,然后拍下了他们读书时的反应。这个段落完全由两人脸部的大特写组成,使观众能从两人的脸上看到他们心理的微妙反应。
基耶斯洛夫斯基坚定地相信,人的状态和命运是他纪录的核心。在小俩口儿结婚的段落中,基耶斯洛夫斯基使用了超级长镜头,镜头在纷乱的场面中始终拍摄新娘的脸,新娘的面部表情像一部充满情感的诗篇,激动、幻想与莫名的伤感。基耶斯洛夫斯基配上一段音乐烘托出人生命运的主题。
对于声音的运用,基耶斯洛夫斯基别出心裁。在恋人相会的段落,姑娘在楼上,小伙子在楼下,影片完全忽略了二人之间的对话,只有表情的切换,而声音则是俏皮的长笛演奏,表达了约会的美妙、愉快。在草地游戏的段落中,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一个训狗的镜头交待了这个段落的声音来源,整个段落都用训狗的声音贯穿,而画面是母亲与婴儿。他幽默地点出新娘将要面临的孩子教育的问题。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纪录片是思想的逻辑,如果加入一些故事性的因素,纪录片会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母亲生孩子这个段落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把母亲生孩子与父亲焦急的等待交叉剪辑在一起,使整个段落的气氛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初恋》没有用一句解说词,完全通过声画的蒙太奇处理来叙事,特别是声音的处理尤其精细。影片的结尾部分,基耶斯洛夫斯基又用婴儿啼哭声贯穿两人的日常生活,通过这样的声画蒙太奇段落预示了两人在将来的生活中所要面临的处境。
纪录片在电视台播出之后,罗米克和杰西亚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尽管有人在路上认出他们,向他们微笑,但是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但是克里斯托夫的确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难题――住房。当时夫妻俩住在祖母的一间小屋子里。克里斯托夫给电视台打报告,申请拍摄小女孩降生之后的生活。他对领导说:“你是想看到积极的报道还是消极的?如果你想看到积极的生活,我们必须给他们解决住房问题,你不可能在10平方米的小屋里快乐地生活。”电视台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为夫妻俩弄到了一套四间房子的公寓,这在当时已经非常高级了。对小女孩的追踪拍摄没有进行到底,因为克里斯托夫觉得自己不能完成这个任务。他认为,人们不应该利用纪录片来影响片中人物的生活,无论好坏都是不对的。纪录片不应该造成任何影响,尤其是关于人物人生观的部分,这是纪录片的陷阱之一。克里斯托夫萌生了放弃纪录片的想法。十多年之后,克里斯托夫和这对夫妻仍然保持着联系。他们后来又生了两个孩子,住在加拿大。有一次德国举行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回顾展,克里斯托夫把这一家子也叫了去,片中出生的那个小女孩已经18岁了,每一个人看过之后都热泪盈眶。
在经过十多年的纪录片创作之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渐渐的对纪录片的表现力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他认为纪录片有一种先天的缺陷,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不愿意让记录者拍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此时,他开始把兴趣转向了故事片。
于是,《十诫》、《蓝色》、《白色》和《红色》走进人们的视野。基耶斯洛夫斯基从纪录片开始了它的电影生涯,到后来成为故事电影创作的大师。这其中的奥妙给电影爱好者留下什么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