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德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回归生活 珍视童心 提升认知
“再简单的生命筵席,也会因为爱而倍感丰盛。当爱像明媚的阳光一样照彻寒冷的心房时,我们会发现,爱的本身就是一波弦音的震颤,一种花香的弥散,持久、热烈,从一双手到另一双手,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感动是一种积极、奇妙的心灵体验。在品德教育中,若让学生收获一份感动,就帮助他们体验了一次情感的升华,经历51uc.net.cn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孩子们在这种看似寻常的“感动”中丰富情感、提升认识、超越自我,体验着生命的增值和律动,从而全面提升童年生活的质量。
《父母关爱我成长》是浙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的家庭”单元中的第三课。我在执教本课教学中本着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珍视“童心世界”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生成、调整话题,根据其真实体验和反馈,来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交流,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道德认知。本人经过几次试教磨合,有很大改观,使整个课堂在有弹性的预设下“动态生成”、精彩纷呈。现摘录课堂中的几个片段,来品味一下“动态生成,感动心灵”的精彩和反思探索。
一、情景化的课堂,诗意中丰富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创设巧妙的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课堂教学紧紧抓住了与学生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的家庭生活故事,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教学便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创造了道德体验的最佳契机。
教学片段:读父母的故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坐在家庭树下聊聊天,拉拉家常(课件演示“家庭树”,背景音乐为《可爱的家》)。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演示课件:点击家庭树上的树叶,弹跳出“父母”二字)
师: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从出生到现在,你跟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少天?请拿起笔来算一算,好吗?(在老师启发下,生动笔计算)
生甲:3285天(属鼠的)。
生乙:3650天(属猪的)。
师:三千多个日子,我们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就像我们的守护神一样,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他们呢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记录着许多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读一读吧(演示课件,出现字幕:读父母的故事。背景音乐为《世上只有妈妈好》)。昨天,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
学生诉说故事,有的还拿出照片和玩具等小物品: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故事中,老师知道了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这么多的故事,每一个都那么朴素、感人,说也说不完。这些故事都可以化作一个字,你们说是什么呢?(请若干名学生回答,教师点击家庭树,从树叶上弹跳出一个个“爱”字,学生的脸上激荡着一阵爱的热浪)
思考:“读父母的故事”这一环节按照带入情境,引导启发,把学生带入了回忆中。加上背景音乐的巧妙渲染,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富有感染力,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师生共同解读着什么是父母的爱。这样情真意切理寓其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创设好情景,才能引发心灵共振。
1、准备性——活动情景前要让学生做好认知心理准备 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观唤醒。”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调节儿童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活动充满期待。否则学生很难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昨天,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学生在课前进行收集信息的准备,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生诉说故事,有的还拿出照片和玩具等小物品,诉说有内容,诉说有深情,课堂气氛活跃。
2、真实性——活动情景的内容必须是真实 学生的体验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学习就达不到课程目标。如果学生诉说的东西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诉说生活中父母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体验的,学生们争着诉说“有一次我发高烧,爸妈赶紧带我到医院看病,医生说需要打吊针,因为我的静脉很细,护士阿姨扎了好多针都没扎进去,疼得我直哭。爸爸见了赶紧把我抱在怀中,轻轻抚摩着我的头。我感觉他的手在微微地发抖……”“有一次,我顶撞妈妈,一句道理也听不进去,妈妈气得打了我一下,我哭着跑到房间里,哭着哭着睡着了。后来听爸爸说,妈妈轻轻走进我的房间,用手摸着我的脸,还哭呢?”这样就使学生能真正从细微处体会到“父母的关爱”,萌发“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少深的情感。
3、针对性——活动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应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目标而服务。本教学片段始终围绕一个“爱”字,让学生观察父母,从生活入手,后来诉说 “关爱”的事例,再加课件的演示和温馨的音乐,一份真爱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当前,品德新课程的活动性已被大家普遍接受,活动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活动情景”为什么而设还缺乏思考和研究,许多课堂活动由此成为无效劳动。只有观察并研究学生的生活,寻找到教育的契机,架设起学生生活与品德教育的桥梁,教育的作用才能实现。
二、生活化的课堂,体验中引导认知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恬中去观查感受、体验、反思,并用 ‘‘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真实生恬,使课堂教学体现实效性。
教学片段:计算父母的爱有几斤
师:多美的家庭树呀,一片片树叶都浸透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我想把它叫作“亲情树”,喜欢这个名字吗?
师(课件演示)瞧,“亲情树”上结出了许多“亲情果”,想不想采摘一个尝一尝?
学生们一个个踊跃上台,点击“亲情果”。每点击一个“亲情果”,“亲情果”就落地,并弹跳出一个问题。
生甲读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
生甲:算不出来。
师:为什么?
生甲:从没计算过。因为我有时吃得多,有时吃得少,我想吃什么、爱吃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想办法给我做。
师:谁能计算出来吗?
生乙:不能,我们长这么大,得吃多少东西才行呀!
师:对呀,把刚出生时的小不点,抚养成今天的你们,爸爸妈妈想尽办法让你们吃得饱,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得费多少心思啊。 生丙读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妈每天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生丙: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小时,每天早上是爸爸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生丙: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小时,每天早上是爸爸送我,下午是妈妈接我,有时我忘了带书本,爷爷还会给我送来。所以我一时计算不出来,但我想,加起来一定很长很长。 师:我发现,这些问题大家都没回答出来,为什么呢?
生甲: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生乙:父母的爱没法计算。
生丙:因为平时我们从末想过这些问题。……
师:是啊,不仅爸妈关心着你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关心着你们,你们多幸福啊!这条长长的路上,每个脚印里,都饱含着浓浓的爱…… 曾经有人问,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演示课件,出现字幕:爱有多少斤?)你们说呢?
生甲:很重很重。
生乙:很沉很沉。
生丙:不能用数字来计算。
思考:“以我为主,漠视他人”是现在少年的普遍心理缺陷。引导他们关注身边最寻常的事、最普遍的人,并让他们从中体悟出心灵的感动,也许是填补那份缺陷的好办法。课件与问题的独具匠心设计,这些看似容易却无法回答的问题的出现,巧妙地带着学生们进入生活的回忆,用“无意识”导引“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情绪,加深了对父母之爱的体验。举一反三,这样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比出皆是。以课堂为基点辐射生话,这才是品德课的终极目标。
1、化静为动,巧妙穿插操作性活动 由于受到教室这个特定环境的制约,教师所能选择的课堂活动形式十分有限。于是,一些品德课又陷入了“说说”、“议议”、“评一评”、“演演”的新俗套。为帮助学生感受到成长道理上家人浓浓的关爱,设计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这么多年来,爸妈每天叮嘱你说了多少遍?”“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妈等你放学时间有多长?”“爱有几斤”?让学生动动笔先做一个书面调查和统计,就可以让“静态”的课堂动起来,做到静中有动,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做”,尽可能让学生开展最具动感的、全身的活动。
2、以虚促实,为抽象概念赋予具体内容 作为人文性学科,品德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涉及德性、品行、情感、个性、文化等精神性的东西,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距离。对此教师要善于把抽象概念具体化,通过具体话动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本文“父母的爱无法计算。”“因为我有时吃得多,有时吃得少,我想吃什么、爱吃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想办法给我做。”“爱很重很重。很沉很沉。” 这些看似容易却无法回答的问题,却最能反映父母的爱的“厚实”,使学生对父母的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3、以小见大,根植生活琐事深入情感 “回归生活世界”是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生活处处是小事,从小事最能见真情。小事也往往最容易被学生所忽视。引导他们从关注身边的最寻常、最普通的真实小事“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父母接送你上学回家”,根植于这些亲历亲为的生活琐事,学生从“随便说说”到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当这种真爱深入孩子的心灵时,我们就无需担心,他们现在以及将来是否会对父母、对同伴、对社会、对祖国乃至世界充满着爱。
三、趣味化的课堂,活动中自主感悟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洛克)游戏、扮演、各种竞赛 …… 在这些感性活动中,儿童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满足了其好动的天性。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品德与生话课程正是体现了这种理念。
教学片段:让爱做主
师:请大家根据课前调查记录来说说,爸爸妈妈每天都在为你做些什么呢?
生1:早晨上学,妈妈为我背书包;晚上,妈妈还教我做作业。
生2:星期天,我还在睡懒觉呢,妈妈已经为我烧好了热腾腾的鸡蛋面,后来又陪我去商店买鞋,下午还陪我上公园玩。
师:这些同学观察得真细致,可是,我也发现有些同学的调查表填得很筒单。是不是调查工作做得不够认真呢?
生3:不是的,我妈妈平时上班挺忙,很多事情都让我自己做。
生4:我妈妈也是。她说我都快十岁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师:那么,是不是父母为我们做的事越多,就说明他们越疼爱自己呢?(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看来观点不一样哦,不如我们开展一次小小的辩论赛吧。
学生按不同的观点调整了座位,分成正反两方进行预备讨论,并进行正反讨论。
师:是的,父母的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比山还高,不水还深,实在无法计算。同学们,你们可曾发现——(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朗诵一首小诗《父母的爱》
师:同学们,我们就在这爱的包围中,一天天长大起来。此时此刻,大家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吗?(背景音乐《感谢你》响起,课堂上鸦雀无声。十几秒过后,终于有一位女生举起了手)
女生甲:我想说:“妈妈,谢谢你!(说完便哽咽起来。教室里依然沉默,教师环顾四周,用眼神鼓励一名男生发言)
男生乙说:妈妈,我爱你!
(教室里特别安静,同学们谁都不愿说话,眼睛里都含者泪水)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好吗?
(所有的同学都点点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师(声音微微颤抖):同学们,你们的真情很让老师感动。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这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来表达,可是,爱却需要行动(演示课件:出现字幕“爱需要行动”)你们用什么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是的,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平常的一点一滴,恰恰可以表达最真挚动人的爱!同学们,我为你们感到高兴,感到骄傲。在此,我想把两张贺卡转送给你们的父母,能帮老师完成这个心愿吗?
老师画贺卡,请学生读贺卡上关于“母亲节”和“父亲节”的简介。
师: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无以回报,惟有一生心存感激。老师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小小举动,每天都让爸爸妈妈感到开心,感到欣慰,感到骄傲,让她们觉得天天都是母亲节,天天都是父亲节,大家说好吗?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好好想想 ,在脑海里放一次电影:从今天开始,你回家以后会怎么做?想象一下,父母会有怎样的心情?想好了,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交流交流。接下来的时间,老师都想把它留给你们……
(继续播放《感谢你》音乐,学生都沉浸在想象中,不时露出微笑)
思考:思品教学内容须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案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要重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课程的亲近感。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敏锐地发现了调查表所体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当学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老师便巧妙安排了“心里说”的环节。教师确实要有一双慧眼,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要善于及时进行精辟恰当的处理并及时抓住了这一生成性资源,以此为切入口进行引导,会收到双倍的效果。
1、要把金针度与人——价值引导 作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一门课程,品德教学更要注重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儿童健康、安全地成长。有些教学上的把握不当,也许反而会直接或间接地在现实中造成负面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是一个孩子向你说了心里话,你的教育工作就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以后的情况如何,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怎么看待和感受你对他心灵所做的合乎人性的触动。真正的对话不仅需要彼此的真诚,更需要一种“合乎人性的触动”。当教师观察到部分孩子存在对父母爱孩子认识偏差时,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思考与分析。不是片面地去否定学生,也没有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并进行了学生喜爱的形式“正反辩论赛”,在此基础上加以巧妙点拨,帮助他们在不断的价值冲突中学会自主选择。如正方:“那些事情我们现在做不好,所以爸爸妈妈要多帮我们做一点,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做了。”反方:“我不那么认为。以前,我也是什么事都让妈妈帮我做。直到有一次.爸爸妈妈有事不能按时回家,结果我饿得眼睛都花了。妈妈很心疼,她开始教我下面条、用微波炉做简单的饭菜。现在.我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妈妈外出也放心了。”通过一场生动活泼的辩论,观点越辩越明,思考逐渐深入,‘疼爱”与“溺爱”的不同在此有了鲜明的答案。
2、此时无声胜有声——恰当留白 教材的呈现与教案的设计都是静态的结构,面课堂却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偶然的、随机的因素,难以完全按照教材的预设和教师的预设去进行。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教育是教人化平凡,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设计的教案。教师深情的小结“是的,父母的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比山还高,比水还深,实在无法计算。”接着又趁热“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朗诵一首小诗《父母的爱》:父母的爱是一顿可口的饭菜,父母的爱是一声重复的话语,父母的爱是一段静静的等候……”爱在学生们的心中堆积,当《感谢你》的音乐缓缓响起时,它似乎打开了学生们的心扉,让人不由响起了自己的父母,陷入了深深的思绪……学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课堂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深深的震撼,久$$久$$地思索,学生回味着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老师没有打破这个“僵局”,便巧妙安排了“心里说”的环节。“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处理既避免了沉默的尴尬,又将学生情感的波澜推向了。或许我们有时该注意情当留白,毕竟“言有尽而意无穷”,有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3、心中悟出始知深——倡导自主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在这堂课前我还布置请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可以给爸爸倒一次洗脚水,帮妈妈吹干头发,做做简单的家务等等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去体悟父母”的辛劳,从而引发其心灵的震动。另外,加强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在同伴的赞赏或评价过程中,在心灵上有所触,在情感上有所感染。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汇报“爱的行动”,学生争先恐后。如有学生说:“昨天,我一回到家就帮妈妈拖起地来。妈妈对我的举动很吃惊,吃晚饭时,尽往我碗里夹菜。我只做了一点点小事,妈妈就这么心满意足,可妈妈每天做那么多事,我却还常常对她发脾气,我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有学生说:“我给爸爸洗了一回脚(笑声)。开始时,爸爸说什么也不肯让我洗,后来拗不过我,只好乖乖地听我的了。我发现爸爸的脚跟上、脚趾间有很硬很硬的茧,脚背上的青筋一根根地暴露着。我想,爸爸真是太辛苦了,为了这个家,到处奔波。”品德课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要融人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体验和感悟中提升品德。与其这是一堂品德教育课,不如把它看成是一次师生对话,一次真情告白,一次生活访谈。任何成功的教育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雅斯狈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以上案例告诉我,老师们光有真情和真心不够,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给学生一方空间,让他们去宣泄;给学生一份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去创造。一切都让学生自己做主吧!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开放些、“简单”些,让课堂多一些留白,多一份晃动,多一些生成,便多了份精彩。
参考书目:
在以往的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作为学校管理层更多的是从学校管理目标出发来要求学生怎样做,而不是从学生“我该怎样做”的角度来考虑。这样的管理更多是满足管理者的需要,忽视被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动性。于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管理制度和学生的行为的矛盾化。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为例,学校制度中明确要求男同学不能留长发、穿奇装异服,而很多学生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觉得学校的管理和我的需要之间存在矛盾。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学校必须满足学生的全部需要呢?答案是否定的。转变意识,关注学生的需要,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管理,而不是从学校要求角度来思考管理。传统德育管理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则提倡从学生“需要”角度来实施管理。以“集体主义教育”为例,传统管理中要求学生团结同学、关心集体,有责任感和荣誉感,但很多学生对为什么要这样做较为模糊。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则提倡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去要求自己。这就实现了从“要求”向“需要”的转变。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层要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转变教学方式而实现这一转变,如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了解我国历史、展开讨论、交流、演讲活动等而内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中,通过班级间的对比、小组间的对比等来激活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激发起参与兴趣,从而促进德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降低身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德育管理活动实质上并不是强制行为,而是一个引导与感染的过程。在以往小学德育管理中,学校管理层更多是通过要求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结果常常出现“说”和“做”不统一的现象,甚至学校管理者认为学生和管理者之间在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故而只要求学生而不要求自己,德育内化更多成为一种形式。同时,因传统教育中教师更多是站在统治者角度来进行管理,服务意识不强,德育管理只是作为学校管理日常活动展开,没有立足学生发展角度展开。从学校德育管理的实质来看,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而非统治者,在德育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要去引导学生怎么做,而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怎么做。以“卫生管理”为例,无论是学校的公共卫生还是班级卫生,学校管理层更多的是向学生提出要求,如公共卫生要做到清扫干净、没有死角、注意保持等,要求提出后就让学生实施,然后看结果。忽视了过程在德育管理中的重要性。降低身份,就是要让学校管理者从统治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引导者,在德育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好学校管理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关注过程去内涵德育管理。以“卫生管理”为例,学校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首先就要要求教师做到这一点,在实施过程中,可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采用举报方式来监督教师,通过教师的行为规范来给予学生榜样示范。又如学校要求学生保持环境卫生,在实践中以“弯腰行动”(凡教师或学生,只要见到地上有垃圾就应弯腰捡起并扔垃圾桶)方式来进行,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学生被带动起来,然后辅以卫生评比、卫生标兵等奖励,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德育教育目的得到实现。
三、关注差异,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德育管理所面对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个体。在以往小学德育管理过程中,学校所提出的要求常常是“大”而“统一”,如学校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书写习惯,展开了“晨读午写”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早八点开始晨读,对超过该时间段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常常因为诸多原因而受到惩罚,不仅其习惯未能得到培养,反而对活动失去了兴趣。从这一实践来看,目的是较好的,但因忽视了学生的差异而未受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在德育管理中能以奖励优秀、鼓励后进、减少批评的方式进行,其效果会更好。关注差异,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构建德育管理机制,从而让学生在德育管理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以“热爱劳动”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为例,在实践中展开了“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主题班会活动,以“我劳动我光荣”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然后以“劳动小标兵”的评选活动来对学生实施鼓励。从活动效果来看,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更多得到了是奖励,其兴趣更加浓厚,参与度更高。又如在个人卫生管理活动中,学校制定要求后,班级根据学校要求再制定班级要求,学生在班级中根据班级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卫生计划,然后再展开实践活动,这种从上到下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要求让学生从自己需要出发去实践,让德育教育具有了丰富内涵,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四、结语
1.通过对家乡地名、建筑、婚俗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习从生活的角度视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3.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它们对人们的影响,探究本地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
教学时间:三课时。
活动主题:
小小地名有来由
史佩艳傅玲珠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地名的由来,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家乡地名的由来,部分地名由教师提供,让学生查访其由来。
2.搜集与地名有关的故事,或发生在这些地方的事件。
3.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活动步骤:
一、课件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课件边播放歌曲《小城故事多》边出现图片。
教师提问:你去过这些地方吗?觉得这些地方怎么样?还记得这些地方的地名吗?
教师提问:你去过这些地方吗?觉得这些地方怎么样?还记得这些地方的地名吗?
2.教师小结并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地名的来历吗?各个地方地名的形成和演变都有着深刻的自然和历史根源,有的地名是根据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得名,有的地名是由于曾经在此发生过一些历史事件,还有的是根据伟人的名字命名的,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小小地名有来由》。
二、讲述故事,明白地名由来
1.出示课件,展示《捞刀河》的图片,并附捞刀河地名的由来。
2.继续出示课件,展示“南京的牌楼”附有图片及其说明:
牌楼,又名牌坊,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形式,中国许多城市都有纪念意义不同的牌坊。南京一些地名的由来都与所在地曾有过的牌坊有关。沿用至今的像明朝洪武期间,因有一孝子被树牌坊,该地便得名牌坊街;清代有一陈姓女子被树贞节牌坊,其所在地因此称为陈家牌坊;为标榜湘军攻克天京城之功,在道署衙门旁建了牌坊,其所在的道路便称为东牌楼。
3.出示课件,展示“八一桥”图,说说有关“八一桥”的来历。
4.出示课件,展示几个城市的中山路,提问,许多城市都有中山路,这是为什么?
5.教师小结:像中山路、八一桥这样的地名多得数不胜数,如左权县、靖宇县、黄兴路等,都表达了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永远怀念;而像鼻山、金鸡岭、御笔峰这类地名则反映了这些地方的地形、地貌。
三、交流与讨论,了解地名的由来
引言:我们家乡也有很多有趣的地名,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1.指名学生介绍家乡地名,并说说其由来。
2.四人一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所搜集的地名及其由来,说说调查到的关于地名的传说,或发生在这些地方的相关事件。
3.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与地名有关的故事。
四、通过游戏,进一步熟悉地名及其由来
规则: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推荐一人为导游,其余为游客。导游手持小旗,带游客至讲台前,向游客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名,并说明由来。(该游戏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最好能出示相关图片或文字。)
1.四人小组推荐导游。
2.请各小组分别上来介绍。
3.教师小结:一个地名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地名一段难忘的历史事件,家乡的地名都挺有意思,其中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五、课外延伸,巩固新知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每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学生的重要榜样,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大,我们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没有忽视教师队伍的品德素质建设,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问题探讨,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品德素质。德育教育见效慢,成果低,很难看到像样的成绩,但是德育教育又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在提高教师队伍品德素质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与学生一起养成好习惯”、“注重生活德育培养”专题讲座,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重要德育理念植入每名教职员工的心中,让每一名教职员工在工作中注重自己的妆容仪表,让每一名教职员工在教学工作中注重语言表达和行为方式,绝对不允许存在粗暴的教学方式,不允许出现体罚学生的不良情况,让广大教职员工形成“育人先律己”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品德素质。
二、加强学生道德行为培养
小学生是我们的未来,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德育教育,让孩子们在未来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优良的道德行为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世界最终还是他们的,只有他们具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了优良的道德行为,才会在未来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拥有这个世界。为了加强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在我校先后组织开展了“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活动、“浸润经典、立德树人———践行《弟子规》”活动、“德育十大快乐套餐”活动,并且申请了国家三育九养研究课题,根据我校实际德育教育情况结合现今小学生生活学习特点,编制了《三育九养课题研究教师指导手册》和《学生成长规划活动》校本教材,为加强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体会到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弟子规》中蕴藏的中华传统美德,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奠定了坚定基础。
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建设学校道德文明
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德育工作已成为现代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学生的文明礼仪也成为学校的教学工作重点,因此,文明礼仪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礼仪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为了发扬这些优良的传统,这就要求小学生不仅要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而且还要让文明礼仪占据每个小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讲文明、守礼仪的好习惯,从而促进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不断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的现状
第一,小学生还处于懵懂阶段,缺乏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对自身的文明认知程度还不够。有的同学能认识到什么是失礼行为,不可以做,有的则不能正确认识。第二,学生受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文明礼仪教育得不到社会及家庭的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有着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只要受社会、家庭和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就会有很大波动,不文明、不良的行为会出现反复性。第三,班主任工作还不够深入,还不够细致。有些班主任虽然已经制订了具体的班级文明礼仪,但是还没有深入观察的学生的举动、学生的行为,也没有及时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没有很好对学生的德育“因材施教”,导致班级德育工作开展不完善,因此,学生的品行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针对,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我认为德育工作应从班主任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具体要求着手,班主任应该站在学生品行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高度,认真细致做好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以德育人,树立师德的良好形象教师是学生引导者,更是学生品行形成的影响者。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应以德育人,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应严格要求自己,文明礼貌,微笑对待每位学生。用自己人格魅力来熏陶学生、影响着学生,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二)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经常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波动性大、随意性等特点,对是非的判断仅在一念之间,一念间思想就有可能变坏。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学生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或存在不良行为的趋向,及时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各种情况并做好记录,想出不良行为的预防及纠正方法。班主任应结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制度要求,对本班的同学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制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注重日常文明礼仪,注意言行举止,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契机,采取讲故事、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这样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既能增长学生的见识,又能很好的纠正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四)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抓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育人氛围的营造。要将现有的文化宣传阵地(橱窗、画廊、黑板报、广播、电视)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每学期要经常组织“文明教室”、“文明宿舍”的评比,以此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五)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在农村,家庭教育是个“薄弱”环节。为了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班主任应该认真做好家与校的联系工作。搞好家庭教育,重要的是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所以,班主任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让家庭与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好孩子的义务。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途径与方法
语文德育内容分散而又丰富,农村儿童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特征以及叛逆不服管教的特点,都决定了直接的德育方式是无法在儿童教育中有效开展的,对孩子的德育只能采取渗透的方式。以语文课堂的教学为基础,在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作业的基础上,老师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从内心深处感化这些儿童的心灵,才能将德育无痕地渗透到农村孩子的心灵深处。
1.教师要具有“德育渗透”的意识。
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要求之一,情感态度和社会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意识,逐步建立学生自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在农村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目标其实就是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道德情感、确立道德理想、学习道德规范、养成道德习惯、完善道德评价。
2.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
语文教育教学的文本挖掘,对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确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主张“一课一得”,即一个课时解决一对教学目标,这一对教学目标,指的是“文”、“道”各一个。在这对目标中,“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主体目标,“道”的目标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上的渗透。
(1)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
针对农村小学生认识能力以及身心发展水平,钻研教材,发现教材的德育渗透点是语文德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决定一节课的效果如何,教师的课堂调控、德育的渗透都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说,语文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熟练把握教材的知识点,要知道课本为什么这么说,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2)文本拓展,生成德育渗透点。
农村小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不浓厚,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而通过课堂互动,能够生成德育渗透点,成为文本价值的拓展和提升的引子。那么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将课堂与德育渗透点结合起来?我觉得,它们的契合程度取决于教师课前对教材文本的钻研程度,在于对农村小学生学情的掌握程度,在于对教学环节的预设程度,在于课堂上对文本价值的引导程度。
(3)充分挖掘文本,明理提升。
在文本拓展之后,充分挖掘文本德育价值,提升学生情感认识。农村小学生之所以存在粗暴、骂人、爱撒谎等的行为,并不是品质恶劣,而是没有形成对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而明理提升是指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逐渐明白道理,并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品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落实和提升。
(二)结合农村现实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
农村儿童对新兴事物了解较少,接受能力较差,对教师死板的灌输教学往往听之任之。因此,针对农村小学生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在导语中营造。
由于农村小学生与大自然接触比较多,新鲜而又贴近他们生活的导入语,可以充分调动这些“放养”孩子隐藏的思维。谈话法、复习法、迁移法和提问法是小学语文教学导语中经常营造使用的方法,导语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性,从而使学生认真地阅读学习,细微地进行体会。
2.在朗读讲解中营造。
农村是方言主要的集聚地,在多数的教学中师生很少用标准的普通话交流,绝大多数通用方言。所以农村小学语文课文的朗读、范读,十分欠缺。而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不论是记叙文、散文,还是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会有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必须要通过朗读讲解加以贯彻和落实。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攻克:一方面,农村教师首先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进行范读,以情激情,在朗读讲解中表现出来鲜明的爱憎,进而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有感情朗读并熟读,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角色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潜藏的情感氛围,另外还可以提高农村学生普通话水平。
3.在拓展延伸中渗透。
由于农村信息传递迟缓,缺乏融会贯通新事物的平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农村学生的认识视野受到限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学生的情感认识,同时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是德育渗透的极其重要的环节。农村小学语文的拓展延伸能拓展延伸到课外读物,也能拓展延伸到生活经历,还能拓展延伸到社会实践等,只要有利于德育渗透,这些拓展延伸就是有价值的。(四)改变课堂评价方式改变评价方式应是两方面的:首先,我认为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单一凭分数论高低。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改为班主任单独评议和自评、互评、家长评议相结合;缩短评议时间,评议的时间由一学期一次改为几个星期一次,及时反馈给家长。另外在课堂上还要对这些农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多采用肯定式的评价方式,逐渐消除他们自卑心理,让他们在课堂中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二、结束语
关键词:小学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下教学中没有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机制能够将德育呈现出来,所以要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通过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经验,德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做到相得益彰。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数学老师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关键
古人曾经说过:“亲其师,信其道”,但是我认为首先要使学生做到“信其师”,然后才能做到“信其道”,学生只有信任老师,才能顺利地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那么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老师要同时具备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师德,在老师精神风貌的感染下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要进行精心的课程安排,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模式,使其终身受益。
二、为德育的渗透创设恰当的情景
老师要善于利用教具、物品等营造恰当的情景,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区分图形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从创作的角度看,教育是富有艺术特性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要为学生开展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营造合适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以高昂的精力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去,让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新课改要求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逐渐渗透德育,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例如,老师在教学生记忆乘法口诀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乘法口诀的来源,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历史上的数学家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发明了九九乘法口诀,使学生懂得科学是需要人们去逐渐探索发现的,目前还有许多未知的科学需要人们去发现,以此来激励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信念。每一项科学发现的背后都蕴藏着催人奋进的故事,利用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避免学生只会机械地去记忆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合作探究,既可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富有合作精神,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思想和创新的灵感。例如,学生在初次接触“数”的问题时,老师不必急于组织学生进行数数的练习,可以先向学生展示集体力量的强大,老师可以准备一把筷子,让班上力气大的学生折断一根、两根、三
根……但一把筷子他无论如何也折不断,然后让这个学生说说他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和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起团队意识。通过这个示范体验,学生的内心都会有所触动,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四、充分挖掘和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只要肯挖掘,小学数学中的德育素材无处不在。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数量关系、空间几何关系、直观和抽象的关系,等等,在向学生介绍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公式或定理时,可以融入一些数学小故事或生活小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给学生求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圆周率π,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伟大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的推算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领先其他国家几百年,通过他的事迹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在数学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当前,在广大教师们不懈的努力下,德育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透过大量的德育研究成果(如故事、论文、案例等)可见一斑。但是,在这些故事、论文、案例的背后,却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现举例如下:
追求德育短期效应,甚至出现虚假德育。德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均有所欠缺。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障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各个学校都从制度上对德育工作的要求进行了具体细化,并通过各种考评将这些要求的落实情况与各位具体的直接面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者(在小学,主要仍还是班主任)的业绩联系起来,最终以绩效的形式体现。一方面,学校为了便于操作,在具体的管理、评价过程中,将德育目标进行了细化,甚至标准化,忽略了德育本身不好量化,甚至不能量化的特点,导致教师们只好对着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学生,使得德育变了味,甚至出现虚假德育。如:许多学校在班级管理考核中,都会从“清洁”“两操”“纪律”“文明”等方面进行考核、评比,每天都会定时检查室内外卫生,两操情况等,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讲清洁、爱卫生等好习惯。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却常发现老师们总会让学生在学校老师、同学来检查之前将自己班内的地面再检查一遍,发现纸屑等则提前清扫干净;学校要检查少先队员的标志佩戴,于是当某位同学因为没有红领巾而不敢进校门(或会给自己班级的纪律评比一项扣分)时,我们不难发现会有“热爱集体”的同班同学从教室里为他送来一条戴上,而教师们大多是会默许甚至赞同的。因为,最终这些行为却会给班级带来荣誉,这样的“荣誉”多了,德育的“实效性”就增强了。但笔者却认为,这样的德育是变了味的德育,就是虚假的德育,这样的实效性越高,其负作用便越大。久而久之,学生或许多多少少能在客观上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但却难以在主观认知上有长久的保持,反而导致虚假应付的派生,使品德教育误入歧途。
二、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
既然当前的小学德育存在着以上问题,那么,如何真实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认为重要的便是针对问题,有的放矢。
(一)深入认识、理解德育过程的特点,掌握规律。
我们应该认识到,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二)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改革德育评价,让德育具有真实效。
“实效”本身就包含了真实的意思。那么这里所说的“真实效”则是针对前面所提到的“虚假德育”所产生的“虚假实效”而言的。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必须克服一些功利思想,正确对待学校的一些考核与评价,以学生为重,时时刻刻将学生的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同时,学校管理者也要完善德育评价制度,避免德育的“虚假实效”。应要求教师们像掌握各年段教学目标一样,让各层次的德育目标也深入人心,围绕目标来实施德育活动。而不是将其生硬地细化为各项评比标准,挂在评比栏。
小学体育学科落实德育教育的要求,必须要结合小学体育学科的特点来进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教给学生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的技能和技巧,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合理锻炼,同时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和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纪律观念、团队意识等。这里更为关键的是根据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时期小学体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是使学生们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锻炼理念,要求学生从小就能够掌握一定的健康卫生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重视体育锻炼,并且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的提升,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就可以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有利于学生使体育锻炼成为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认识。
二、注重德育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德育教育作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要把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一部分,所以,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把德育教育工作渗透进来。在教学内容中,如一些长跑项目的练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在团队项目中引导学生们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而在教学形式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安排来落实德育教育,如上课整队要迅速,队列纪律要严格,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在学生在进行运动项目的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相互保护,心中有他人;在利用器材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对于器材的合理使用,养成爱护集体公物的品质。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从细节着手,对小学生进行反复、细致的引导,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无形之中也就能够落实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三、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因材施教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强调要以生为本,即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一定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教学历时六年,学生的学习时间跨度大,也意味着学生们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在小学体育课上的德育教育也要客观上尊重这种变化,从学情出发来因材施教。总体来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因为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认识方面还未成形,这时教师要注意循序善诱,耐心的、反复地予以引导,这样他们才可能把一种行为上升到一种好的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发挥其喜欢表现自己的优点,教师一方面要对其行为认识予以引导,同时也要利用好“表扬”这一有利武器,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的予以肯定,这样既能够鼓励一部分学生,同时也能够树立榜样的作用,起到示范的效果。
四、紧抓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制度越明确,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与措施,并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按指定地点准时集合上课,不得随意缺席或擅自离队;分组做练习时,必须按规定排好队等。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行为是非的界限,逐步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等良好思想。
五、利用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实施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