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灰色理论论文范文

灰色理论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灰色理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灰色理论论文

第1篇:灰色理论论文范文

一般来说,经济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对社会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制度总结,一个时代的经济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主要经济问题和经济制度,所以,经济理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20世纪末提出来的,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制度以及发展规律,是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于正确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长久以来,在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基本的市场经济理论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对于经济制度的理解都仅仅停留在表面意义之上,没有把握其实质上的真实意思,有时还会和其他经济制度混淆,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1]。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意义和本质特征,对于国家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都是十分关键的。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具有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发展目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现代化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变化,与之前相比,当前的社会分工变得更加明确和细化[2]。另外,对于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讲,跨部门甚至跨国家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有利于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发展,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生产秩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制度,因此,设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国内和国际形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形成[3]。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不变的经济制度也难以适应社会形式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在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在继承和批判原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运用辩证主义的思想对原有经济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4]。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与当前的初级阶段相适应,由此可以预见,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未来的社会制度经济理论一定会具有较大的差别,并且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发展的整体形势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密切相关,作为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整体形势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5]。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的整体发展情况,所以,要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考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进入到21世纪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所以在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经济理论做出适当的变通,从而使其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提升服务,使经济理论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在此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也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理论。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以公有制?橹魈宓木?济发展形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发展实践中,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有经济来说,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公有制资产的发展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走向[6]。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也说明,公有制经济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支配地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体现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体现其制度价值。在当前形势下,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资产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经济制度变革的不同阶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势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式下,将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局面,让各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在各自不同领域?l挥经济作用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7]。在此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私有制经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私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虽然非公有制经济不具有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脉,但是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私有制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完整的。因此可以说,私有制经济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2篇:灰色理论论文范文

“绿色变革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文化重大理论及学术流派研究”是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重点项目,而本次会议也是该课题的项目开题与启动会。他首先阐释了“生态文化理论”概念的意涵,认为可以将其界定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视角下对人与自然关系某一层面的生态理性化描述、批判和超越,依此可以按照“深绿”(侧重于个体价值观的激进转变)、“红绿”(侧重于社会政治制度的激进变革)和“浅绿”(侧重于经济技术与政策管理的渐进改变)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内外的生态文化重大理论及其学术流派作系统性梳理,并就它们对于现代文明生态化转型的变革潜能及其影响路径加以考察。

在“深绿”生态文化理论的议题领域下,周国文(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回顾性地评述了我国的生态哲学与伦理研究尤其是生态哲学研究最近几年来的学术进展,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系统评估生态哲学与伦理研究和绿色经济社会变革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间关系的重要性。姚晓娜(华东师范大学)以深生态学的生态美德思想为例,阐述了个体价值观念变革与人类文明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关联及其影响路径。程相占(山东大学)在具体辨析“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概念内涵差异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生态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着重阐发了作为生态审美的生态美学所具有的生态文明与文化变革的重大潜能。郇庆治(北京大学)则专题评述了“生态地方自治主义”(“生态区域主义”或“生态无政府主义”)和“生态文明理论”这两个理论流派的研究进展与开展进一步系统探讨的必要性,他认为前者主要是一种基于地方民主自治理念的“深绿色”生态政治理论,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推进与深入的总体背景下似乎更具有远不止“绿色乌托邦”的理论尤其是方法论价值,后者是党的“十”之后在国内迅速升温的一个研究领域,但生态文明建设所关涉的许多基础性理论与实践问题还依然缺乏真正学理性的研究。

在“红绿”生态文化理论的议题领域下,刘仁胜(中央编译局)系统阐述了一个生态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着重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绿色经济观、绿色科技观对于绿色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的唯物史观在科学认识科技、经济和社会政治变革在绿色转型中的作用。郭志俊(山东财经大学)集中评述了“绿色工联主义”理论与实践最近几年来的进展,尤其是加拿大学者比如杰夫・沙茨的相关研究,认为劳工运动与绿色运动的政治联合对于绿色变革依然有着不容置疑的理论相关性。张淑兰(山东大学)以印度学派(尤其是范达娜・席娃和碧娜・阿噶瓦尔)的“生态女性主义”为例,阐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并在承认(印度)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局限性的同时,强调了它们所提出的对妇女与民主、环境和发展关系思考的全球普适性。李亮(南京林业大学)全面评述了默里・布克金的“社会生态学”的阶段性演进和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学界对其著述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并阐发了社会生态学对于社会与文化等级化结构如何影响着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自由与和谐的观点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变革意蕴。刘颖(山东师范大学)基于丰富的文献资料,对(环境)“新社会运动理论”的最新进展作了系统梳理,并对其新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了概括,强调当前的欧美(环境)新社会运动正呈现出一种“后―反全球化运动”的新特征(比如发生在英国、北欧等地的青年骚乱),而如何将这些理论框架应用于阐释我国最近发生的大众性环境公众事件也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在“浅绿”生态文化理论议题领域下,李昕蕾(柏林自由大学)系统回顾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自1992年以来的理论演进和实践成效,着重阐述了这一“浅绿”环境政治社会理论的绿色变革意蕴和潜能及其内在缺憾。李慧明(济南大学)在评述“生态现代化理论”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此开展更为深入研究的具体设想,比如生态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经济工业生态化、社会变革和欧盟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该理论应用于中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修正。孙凯(中国海洋大学)结合澳大利亚学者罗宾・艾克斯利的《绿色国家:重思与民主》一书,阐述了“绿色国家理论”的国内和国际向度,认为当代国家无论在国内政治绿化还是环境国际合作与管治方面都理应发挥一种更积极的角色,问题在于如何使国家成为一种推进绿色经济变革和生态民主的正向力量。郇庆治(北京大学)通过安德鲁・多布森不久前发表的一个研究报告,评述了“环境公民(权)”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认为对于环境公民职责(资格)的重视与主动培育,无论基于世界主义、共和主义还是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理由,都对于现实中个体行为的绿色变革至关重要。郦莉(外交学院)系统评述了“环境公共管治理论”尤其是在国际和全球层面上的理论进展和实践应用,认为基于碳交易和清洁生产机制等实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价环境国际合作迄今为止取得的进展,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的环境公共(全球)管治有一个合理而正确的预期。

针对上述发言,卢风教授(清华大学)就生态文化理论和科技主义批判的关系,张云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就不同生态文化理论流派的准确概括,曹孟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就如何在生态文化理论视角下开展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的批评性研究,方世南教授(苏州大学)就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雷毅教授(清华大学)和张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分别就深生态学与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黄娟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就与生态文明理论之间的关系,王学东教授(中山大学)和任丙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就环境全球管治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论问题,作了评论性发言,并就各子课题承担人的研究设想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第3篇:灰色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一、 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或提供某种劳务的各个行业或部门的关联方式和数量对比关系。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民族地区要加速发展,实现经济现代化,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或本民族区情与族情的产业结构,并根据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经济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因此,厘清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和区域经济增长情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和首要任务。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最高级的产业结构会呈现“三、二、一”的结构状态。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对各类论点进行阐述,逐渐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密切相关。事实上,经济增长问题本身就具有复杂的系统性,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诸多方面相互关联作用。本文将灰色关联分析作为理论与方法的支撑,以为例,对本地的产业结构演变情况和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以下分阶段的灰色关联计算与分析,动态地、定量地反映各因素的关联程度大小,为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 内蒙古经济提升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探讨

近二三十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大幅跃进,三次产业比例关系出现明显阶段性差异。本文选取了内蒙古1995年~2014年共2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作为参考序列,并将每一年的三次产业的产值作为比较序列。

分别计算三次产业在当年GDP所占比重,并据以画出折线图,如图1,可以清楚地观察各产业产值比重的走势。

根据表1和图1,内蒙古产业结构的变化在这20年间出现明显的阶段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年~2003年):此阶段内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呈现递减态势,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各自占GDP比重有所上升。第二阶段(2004年~2010年):以工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明显超过第三产业而迅速提升,并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55.9% ,第一产业比重仍在下降。三次产业格局调整为“二、三、一”。第三阶段(2011年~2014年): 第一产业比重趋于平稳,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开始逐步上升,有望在未来出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

综上所述,内蒙古过去2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突破了“二、三、一”形态,与前文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并且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能力,因而我们可以基本认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通过经济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化升级进行的。

三、 实证分析检验

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简介。灰色关联分析是对系统中各因素间关联程度的量化比较,用以分析灰色系统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判断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因此它实际上也是对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该方法对样本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本文采用邓氏关联度指标作为分析工具。

2. 实证分析。

(1)选取数据,确定分析序列。前面已经阐明本文选取的是内蒙古20年的相关数据构成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步骤,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方能使用。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已将原始数据分成三个阶段,再对数据进行初值化的处理,便能够得到研究内蒙古经济增长问题和产业结构的动态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序列。

(2)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经济序列数据通常采用初值化方法处理。处理后得到的分段序列如表2所示。

根据公式1和公式2分别求出三个阶段各次产业的灰色关联系数和关联度,构成各阶段灰色关联动态矩阵(见表3)。

(5)对关联序进行排列。根据γ0i的大小进行排序,可以显而易见所研究问题中两者关联程度的大小。γ0i的值越大,表示关联程度越大;反之,γ0i的值越小,则关联程度越小。

根据表3的数据,分别上述三个阶段中不同产业灰色关联度进行排列,形成以下三组关联序。第一阶段:γ02>γ03>γ01;第二阶段:γ03>γ02>γ01;第三阶段:γ01>γ02>γ03。第一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在第一、二阶段一直处于末位,但在第三阶段升到首位,说明1995-2010年间包括农业在内的第一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拉动地区经济的最大因素;第二产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在三个阶段始终处于相对较前的位置,足以说明其对经济增长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尽管在第二阶段对经济产生显著影响,但在第一、三阶段其影响作用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强,这说明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拉动效应是阶段性的。直观地反映在变动趋势折线图中(如图2所示)。

从变动趋势折线图中得出,三条灰色关联度曲线的上、中、下位置并没有特别规律性的变动趋势。其中,第二产业在三个阶段对经济的影响力一直处在较高水平,关联度最高甚至突破0.9,曲线一直在下降,只是下降趋势逐渐放缓,之后又有小幅度提升,这表明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并逐渐趋于稳定;而第一产业的灰色关联度曲线变动趋势与第三产业的变动恰好相反,小幅度下降后大幅上扬,第三阶段的第一产业关联度较之于第二、三产业明显偏高。

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第一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会表现为持续上升一段时间,但不会无限延续,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第一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产业类型,其增长规模也有一定限度。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导致第一产业对经济影响的畸高,那就是在选取数据的时候第三阶段年份较少,使之在这一小阶段内出现误差。

除此之外,作者认为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规模的扩大,边际产量呈不断下降趋势,因此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其灰色关联度的变化就表现为在一定阶段先下降、随之在达到“饱和点”之后回落。

四、 结论

基于上文对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与区域经济增长两者关系的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首先,本文研究的内蒙古过去20年间的产业结构演化趋势与配第-克拉克定律大致相符,但一致性不高,这说明内蒙古的产业结构有待改进或者需要结合自身地理条件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找到适合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产业结构布局。这也是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另一方面,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巩固和提升第二产业的主导性作用,同时发展具有带动社会创新作用的第三产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因此要正确把握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三次产业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适当调整各个产业在本地区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以使产业结构朝着更加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过分重视抑或忽略某些产业势必会带来产业间的非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思峰,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第5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4] 李懿洋.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企业经济,2011,(5):20-23.

[5] 李静.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0-83.

[6] 隋博文.广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经济论坛,2012,(9):38-40.

[7] 杨猛,宋飞,户涛.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北方经济,2010,(5):76-77.

[8] 王丽红,等.云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与协调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3):15-24.

[9] 李艳君.长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经济师,2013,(4):56-57.

[10] 邵俊岗,詹小燕.江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消费导刊,2010,(1):37-38.

[11] 吴子稳, 庄德林, 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2):226-229.

[12] 马晓国.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论文,2006.

[13] 邓云红.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 VAR 模型的实证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3.

[14] 顾剑华.广西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用的差异性分析[J].特区经济,2009,(1):205-206.

[15] 陈佳贵,黄群慧.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衡量指标及对中国工业的初步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3,(3).

[16] 崔玉泉,王儒智,孙建安.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0,(3).

[17]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8] 徐小飞.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学位论文,2005.

第4篇:灰色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港口物流 宜宾城市经济 灰色关联分析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宜宾的区位条件非常的优越,地处于四川南部的腹地,被人们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由此可见区位优势很明显。宜宾倚靠其优越的地理区位环境,港口物流的发展非常好,而又因为毗邻成都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加上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较快,带动了宜宾的经济增长。在宣宾经济发展较快的同时,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带动了宜宾港口物流的发展,成为支柱宜宾经济的一大产业。由此可见,宜宾港口物流的发展好坏和宜宾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并且是不可分离的。

(二)研究意义

港口物流作为新兴产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还有很多部分未能被挖掘,发展的潜力还很大。本篇论文研究宜宾港口物流和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对宜宾的港口物流发展还是宜宾城市经济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通过定量以及文献综述法进行研究分析,收集国内相关的专著,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查阅了大量有关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仔细分析与阅读,然后进行归纳与总结,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再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宜宾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货物吞吐量与宜宾的GDP之间的关联系数。

二、相关概念综述

在港口物流相关的概念上我国学者张丽君(2005)认为港口物流最主要的目的是建立货运、配送、物流信息和商品交易的中心,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结合,最后使这一系列活动变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从而为客户提供多功能、有效化的综合物流服务。针对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袁一博、李海滨(2010)认为在短期内经济增长会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降低物流成本,但是长期的经济发展又会减少对物流的投资。因此,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兼顾各个领域的发展,使港口物流与经济能够长期协调发展。在研究的方法上,夏恒良(2012)同时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运用了三种模型,分别是:灰色关联模型、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最后根据三种模型得出港口物流的主要功能和城市经济发展指标之间有很大关联,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互相协调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结论。

二、宜宾港口物流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宜宾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宜宾港地理位置优越,在成都和贵阳、重庆和昆明的交界处,是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核心区,是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地的主要通道。宜宾港共有四个港区:翠柏、南溪、江安和新市港区。其中翠柏港区的志城港是四川省最大的作业区,其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相对沿海发达城市来说,宜宾居于四川盆地,港口的发展开始是比较迟的。但是从宜宾港口开始建设到营业,其发展却是非常迅速的,业绩逐年上升。

(二)宜宾城市经济发展概况

宜宾从建市以来,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备产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宜宾的GDP由2004年的349.0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342.89亿元,增幅接近285%。从人均GDP来看,也由2004年的不足一万元到2013年30093元,说明了宜宾人民的工作收入以及消费水平都在逐年上升。而且第一、二、三产业都是呈上升趋势发展的。

四、宜宾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关于灰色关联模型的简介

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各个要素变化曲线的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所以说如果各个因素的曲线形状越相似,则就证明因素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反之,如果曲线越不相似,则关联度越小。也可以根据计算出来的灰色关联度的大小来判定关系,如果灰色关联度越大,则关系越密切,反之,则越不密切。

(二)宜宾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

本章采用定量的分析法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主要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分析数列。其中参考的序列为因变量数据,比较序列为自变量数据。本文的研究将宣宾市的GDP作为参考数列,将宜宾港口物流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作为自变量数据。(2)对变量序列进行无量钢化。(3)求差序列,最大值和最小值。如果对应的间距较小,那么序列的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强,反之,则一致性较弱。

(4)计算关联系数。计算关联系数的公式为:

为序列 和序列 在第t期的灰色关联系数。p为分辨系数,p的取值范围为0

(5)最后对宜宾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GDP的关联系数求算数平均值可得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如下:

得出结果:宜宾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与GDP的灰色关联度都比较大。

第5篇:灰色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71-04

一般认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是由技术推动的,而短期的经济增长是由要素增加来推动的。然而在要素、技术固定的前提下,由于各个产业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总产出。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灰色系统,产业结构是构成这个系统的要素之一。但是,目前通过灰色系统理论验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论文不多见。所以,本文以灰色关联理论为基础,对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一、云南省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概况

云南省经济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发展水平取得了重大成果。如表1所示,1952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是“一、二、三”的形式,其中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1.71%,15.45%,22.84%;到了2009年产业结构转化为“二、三、一”的形式,其中第一产业下降了53.04个百分点,变为7.67%,第二产业上升了39.39个百分点,变为54.84%,第三产业上升了14.65个百分点,变为37.49%。在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云南省的GDP指数(1952年为100)也出现了大幅上升,上升到8 367.3,翻了近83番。云南省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2―1975年),整个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但是第一产业下降了21.16%,第二产业上升了28.69%,第三产业下降了6.1%。这个阶段云南省实际GDP增加了97%(1952=100)。第二阶段(1975―1990年),在1978年,整个经济进入了“二、一、三”阶段,经济结构开始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农工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工业发展的速度很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第三产业却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上升了12.21%,达到了28.95%,超过了第一产业的22.24%。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经济是“二、三、一”的发展形式,经济的发展主体由一、二产业转化为二、三产业。2009年三次产业产值增加值比例为7.67: 54.84 : 37.49。

参考文献:

[1]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0.

[2] 刘思峰,汤耀国,王庆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刘懿洋.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企业经济,2011,(5).

第6篇:灰色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海洋文化 蓝色经济区

1.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从古至今,人类探索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自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所蕴含的物质资源和政治经济价值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列为本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洋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海洋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撑。用海洋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沿海城市的文化形象和魅力,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有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其进行梳理和研究,既有利于了解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进展状况,又可以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文化融入半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

鉴于此,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基础,对近十五年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以期对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性呈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2.近十五年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现状

曲金良认为,海洋文化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山东海洋文化”和“山东蓝色文化”作为检索关键词,对近十五年来(2001-2015)发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研究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分类,删除重复文献、新闻报道、会议简讯等无关信息,共得到相关论文223篇,硕博论文87篇,会议论文22篇。这些论文内容广泛,角度新颖,但也存在局限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2.1海洋文化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成果逐年增多。通过对所得文献进一步梳理,笔者发现,2001-2005年期间发表的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论文为16篇,2006-2010期间为59篇;2011-2015期间为257篇。由此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五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对海洋的持续关注和扶持,促进了山东海洋文化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使研究成果的数量有了快速增长,同时营造出了日益繁荣的海洋文化研究氛围。

2.2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涵盖海洋商贸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宗教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旅游文化、海洋语言文学和海洋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学者们对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的研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邵世英介绍了山东沿海地区的饮食习俗、服饰文化、信仰与禁忌等民俗文化,并以青岛天后宫的妈祖文化、荣成的渔民节和蓬莱的鱼灯节为例描述了山东海洋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金月梅对山东沿海乡村聚落中民居单体的外部建筑构造和内部装修进行了研究,指出山东海洋文化对沿海地区的民居风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张敏梳理了古代山东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海神信仰,勾勒出了山东海神信仰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对其生成基础和地域特征进行了探讨。吴雪凤总结了山东海洋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和文本内容,并通过梳理“五四”以来的海洋文学作品,对山东海洋文学中“寻找”这一母题进行了探究。别敬伟介绍了山东半岛海洋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认为山东沿海各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发展海洋体育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同时他指出半岛海洋文化的发展面临规划不足、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赵红从军事角度出发,对明清时期山东半岛海防建设状况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海防建设与当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关系。赵彦彬就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海洋环境问题入手,指出了目前山东半岛海洋环境立法管控的不足,并对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法律体系的建构提出了建议。

2.3引入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山东半岛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自身发展状况,对于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研究中,学者们注重实地调查,以数据为支撑,同时运用SWOT和灰色系统理论等科学分析方法,使研究结论翔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所谓SWOT分析,是指对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通过调查加以列举,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得出一系列结论,以全面、准确地对研究对象所处情况进行研究,并确定发展战略和对策。该方法被学者们广泛运用于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产业(韩明杰,2010;王r萱,2014;荆晓燕,2014)、海洋渔业发展(杨涛,2013;李慧茹,2011)、海洋城市建设(任涵,2008;高莲莲,2012)等方面的研究。

灰色系统理论由我国控制论专家邓聚龙教授创立,通过使用不同颜色表示信息的不确定程度,“灰色”是指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该理论通过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确切描述和预测。江海旭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将山东省沿海7城市2000―2009期间入境旅游统计资料作为原始数据,建构旅游指标GM(1,1)灰色预测动态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山东省滨海7城市2011年―2015年入境旅游指标进行预测,进而提出山东省滨海7城市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2.4加强了不同区域间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海洋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各沿海城市地缘临近,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频繁,地区文化彼此融合,互相影响。对不同地区的海洋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了解本地区海洋文化的内涵和优势,明确自身发展的突破口,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海洋文化品牌。刘晓彤对比了山东和浙江两个地区海洋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现实发展状况与当前困境,找出了二者共同的文化内涵和各自特色,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对策。倪浓水就山东海洋文化和浙江海洋文化的特质进行对比后指出,山东海洋文化是以齐文化为代表的滨海文化,是内陆文化的延伸和折射,具有坚实的根基和务实性;浙江海洋文化的本质是诗意的和神话的,两种不同的海洋文化特质对不同的海洋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意义。

2.5关注海洋文化资源到海洋文化产业的转变。海洋文化产业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部分构成,其本质是海洋文化的产业化。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蕴含的文化凝聚力和艺术审美情趣使其本身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价值。深入挖掘和利用海洋资源,培育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沿海城市的形象和魅力。王颖在博士论文中分析了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并运用SWOT方法探讨了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及各行业的发展战略。宋而宁认为要发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潜力应充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不断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各沿海地区的沟通与合作,吸取优秀经验,鼓励海洋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郑贵斌指出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海洋历史、海洋民俗和海洋节庆等文化资源,但是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存在人才匮乏、资源开发不均衡、创新能力弱和资源保护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将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

3.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论文数量还是研究内容均有较大的提高和丰富,但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

3.1研究成果数量较其他省份偏少。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但笔者通过梳理近15年发表的国内海洋文化研究论文发现,在所有论文中,以浙江、广东、福建和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论文居多,占到了文献总量的70%以上,但从论文数量上看,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远不及浙江和广东,这与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不相称。

3.2研究内容扎堆严重,新鲜议题少有涉及。海洋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目前的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与经济相关的领域上,对海洋民俗、海洋军事、海洋法律法规、海洋考古和海洋语言文学等内容的研究寥寥无几,存在明显的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研究的倾向。

3.3各城市海洋文化研究不均衡,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发达城市。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及滨州市部分区域。笔者将以上沿海城市名称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发现当地海洋文化研究文献数量在15篇以上的只有青岛(39篇)、烟台(22篇)和威海(17篇),而关于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地区海洋文化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局限性,研究重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4.未来的展望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需要用积极向上、繁荣发展的海洋文化诠释海洋世纪的理念,帮助人们认识海洋价值、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彰显山东半岛圆融开放、海纳百川的精神内涵。展望未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可以看出:

4.1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成果数量和质量均不断提高。山东是海洋大省,同时是我国海洋科技的“富集区”,不断扩大海洋文化研究领域,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有利于营造关注海洋、热爱海洋的浓厚氛围,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4.2关注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互动研究。山东由半岛地区和内陆地区构成,齐鲁文化是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结合。两种文化虽然风格不同,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有机交融。科学辩证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有助于实现海陆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4.3海洋文化的宣传与传播研究得到重视。海洋文化传播是海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由于山东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陆地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海洋文化的宣传和传播长期滞后。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山东海洋文化的宣传策略和传播方式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邵世英.论山东海洋民俗的旅游开发[J].城市旅游规划,2013(12).

[3]金月梅.胶东沿海乡村聚落海洋文化初探[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9.

[4]张敏.古代山东的海神信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5]吴雪凤.“寻找”在路上:山东海洋文学母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6]别敬伟,杨|.山东半岛海洋体育文化发展困境研究[J].体育世界,2015(11).

[7]赵红.明清时期的山东海防[D].济南:山东大学,2007.

[8]赵彦彬.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1).

[9]韩明杰,牟艳芳.基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10]王r萱.全球化背景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5).

[11]荆晓燕.山东省海洋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2).

[12]杨涛.山东半岛海洋渔业SWOT及规模实力分析[D].烟台:烟台大学,2013.

[13]李慧茹,董志文.山东海洋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1(1).

[14]任涵.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15]高莲莲,荆晓燕.青岛市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SWOT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2).

[16]江海旭,李悦铮.山东省滨海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基于GM(1,1)模型[J].海洋经济,2012(4).

[17]刘晓彤.基于海洋开发背景的鲁浙海洋文化比较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4:9-35.

[18]倪浓水,刘晓彤.“海上浙江”和“海上山东”战略中的文化支持[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3(12).

[19]宋宁而,贺柳笛.从渔民节到赶海节:山东半岛刘家湾海洋民俗文化的变迁[J].中国海洋社学研究,2015(00).

[20]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第7篇:灰色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字:创新能力;灰色;评估指标;评估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54-03

一、引言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人才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政府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研究生是国家建设,特别是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民族的自主创新水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明确指出,研究生培养要“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以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大工程为依托,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如何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目前,所有高等院校围绕研究生的培养体制、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各项改革,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都参与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积极实践。采用怎样的创新培养措施,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如何评价,这是进一步指导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基础。本文针对创新人才的特点,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措施,并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模型,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二、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

不同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有不同。从普遍意义上来看,创新能力是指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通过创新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角度上看,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产生新思想、认识新事物的能力,即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体现在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系统、迭代的过程[1]。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能力。创新的实质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推陈,就是要敢于质疑权威;要出新,就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

创新思维具体表现为不盲从和轻信,具有挑战权威、不迷信权威性理论的精神;对出现的事物和现象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具有丰富的、创造性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创新实践。实践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创新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和验证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创新实践能力体现在实践中大胆采用创新理论、方法指导实践,能够科学设计创新实验,并具备创新实验或实践需要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能够敏感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并能够通过实践数据分析问题、总结并发现创新的规律。

3.创新知识结构。要能够产生创新的思维,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要具有创新的知识结构。创新的知识结构是创新人才最终实现创新的基本保证。

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在:创新人才具有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4.创新素质。创新的成果常常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很多人甚至几代人共同努力。因此,在创新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创新团队的协作攻关和集体的智慧,这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体现在:在创新团队中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好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此外,作为创新团队的领军任务还必须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结合目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一些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针对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建立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打牢专业基础。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研究生缺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使得研究生很难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上要改变以往“满堂贯”的方式,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可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思维,激发学生的求异精神。在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专业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教育。

2.建立柔性课程体系,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随着科学知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科知识表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等特征,以专、深为特点的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创新型研究生知识结构的需要。针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建立柔性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强化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增大学科知识中经典、成熟、基础课程的比重,使这些基础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为研究生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要打破专业面的限制,淡化学科壁垒,向边缘学科、相关学科或跨学科方向延伸,改善研究生单一的知识结构。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选择相关课程,使得培养过程具有个性化和柔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研究生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

3.依托实验教学和科研项目,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强调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调动创新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结合课堂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环节,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这些年,国家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验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高校要加强硬件和软件的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条件建设的投入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研究生导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鼓励研究生自己从实际出发思考与提炼科学问题,以锻炼其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研究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习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和方法,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机制,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高等院校要针对创新人才的特点,建立适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和方法。目前,大多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过多地关注课程学习的成绩、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这样很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生个体存在不同特点,兴趣也存在差别。有些喜欢或更擅长进行理论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多;而有些却更愿意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强,可能短时间内难以写出SCI论文。因此,对研究生的评价,不能忽视人才的个性和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等特点,对研究生的评价搞“一刀切”。高校应该给研究生一种宽松的环境,促进不同人才的发展。同时研究生的导师也要在培养研究生质量上严格把关,公平、公正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能力。要保证培养高质量的合格研究生,也要尊重个体的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

根据前面讨论的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1.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力、质疑力和想象力等子指标。

其中,观察力是指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及时发现问题,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并加以剖析,从现象中悟出或想象出深刻内涵的一种能力。质疑力是指敢于对现有的观点提出质疑并加以拓展和论证的一种能力。大胆的质疑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质疑本身就是“创新”的体现。想象力指能够根据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地假设和构想,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包括实践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持久力等子指标。

其中,实践设计能力是指根据实践或实验要求,设计和组织创新实践或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是指按照实践或实验要求,能够参与完成实践或实验的能力。分析能力是指根据实验现象或实践过程,以及收集的相关数据,总结、统计分析实践或实验数据,最终找到最优解决方法的能力。持久力是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穷追不舍,刨根问底”,自所发现的问题开始直至问题得到解决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3.创新知识结构。创新知识结构分为知识结构宽度、专业知识深度、知识更新程度等子指标。

其中,知识结构宽度是指研究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的深度主要衡量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精通程度。知识更新程度主要反映研究生对最新科学进展跟踪和把握的能力。

4.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子指标。

其中,团队意识是指研究生参与团队研究的意识。沟通能力衡量研究生与不同的人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能力。协作能力指乐于与别人进行合作,共享资源的一种意愿。

从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可以看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包括学习成绩、平时的科研动手能力、科研基本素质等多方面。目前对这些指标的定量计算主要依靠专家打分,这里的专家应该包括研究生的导师组成员。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逐步建立评估指标与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发表研究论文、学习成绩等定量考核指标相关,进一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其中,知识结构宽度可以根据所学的课程体系数量分析,专业知识深度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评价。创新实践能力可以根据研究生参加科研中体现的实践能力来评估各指标。

五、创新能力的评估模型

由于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很难用定量的方法计算各评估指标的值,对各指标的量化主要依据教师或专家根据评估对象的情况进行打分,利用专家评估的数据对评估对象的创新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

针对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以及指标量化的特点,选择灰色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评估的步骤如下[2][3]。

1.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等级。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评估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可表示为:

V=(V1,V2,V3,V4)=(优,良,中,差)

2.确定评价灰类。确定评价灰类的主要工作就是明确灰类的等级、灰数和白化权函数。在评估中可以选择与评估等级相一致的灰类,即优,良,中,差。假设专家打分采用十分制,即满分为10分,专家对每个指标的评估分数在[0,10],构造相应的灰数和白化函数如下。其中lsj表示第s个专家对第j个评估指标的评价值。

第1类 优:灰度∈[10,+∞],白化函数为

f1=

l/10

l∈[0,10]

1

l∈[10,+∞]

l∉[0,+∞]

第2类 良:灰度∈[0,8,16],白化函数为

f2=

l/8

l∈[0,8]

2-

l/8

l∈[8,16]

l∉[0,16]

第3类 中:灰度∈[0,6,12],白化函数为

f3=

l/6

l∈[0,6]

2-

l/6

l∈[6,12]

l∉[0,12]

第4类 差:灰度∈[0,4,6],白化函数为

f4=1

l∈[0,4]

(6-

l)/2

l∈[4,6]

l∉[0,6]

3.计算灰色模糊评估矩阵R。设参加评估的专家数为r个。根据(2)定义的白化函数,计算lsj属于第i类评估等级的权fi,然后计算第j个评估指标的第i灰类的灰色值nij和灰色模糊评估矩阵R中的元素rij。

nij=fi(lsj),nj=nij r=

其中M为灰类等级数。

4.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评估指标的权重由专家群体知识、经验来确定,在评估过程中,可采用AHP、灰色关联度或德尔菲法来确定。设确定的指标权重为W=(w1,w2,…w13)

5.计算评估结果。利用灰色模糊评估矩阵和指标权重,计算B=W*R.B的每个分量表示评估对象属于各评估等级的隶属度。

由专家根据隶属度的值判断评估对象最终的评估等级。如需要得到唯一的评估值,则将评估等级量化,设四个评估等级对应的量化值为V=(10,8,6,4),则最终的评估值为D=W*R*VT

六、结束语

本文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并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问题,提出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通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公正、科学的评估,能够发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对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机制的改革。本文提出的改革措施,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还需要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

参考文献:

[1]张建林.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3):34-38.

[2]王三喜.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灰色聚类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4,(3):70-73.

第8篇:灰色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航空弹药维修器材;消耗规律;动态灰色模型;MATLAB

中图分类号:E24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Researching and mastering the rule of aviation ammunition spares is meaningful for conducting the logistics support work of aviation ammunition spares. Based on this, dynamic gray forecast model is researched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consumption forecast of some aviation ammunition spares. Practice and theory prove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dynamic gray forecast mod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ypical gray model because upgraded data are real-timely added into the system to promote the whiteness of gray region. It indicates that the theory of dynamic gray forecast model correct, its precision is qualified and can meet the need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MATLAB is used as the assistant tool which makes the prediction more easier and reduces lots of workload.

Key works: aviation ammunition spares; consumption rule; dynamic gray forecast model; MATLAB

0 引 言

航空药维修器材是航空弹药及其保障装备所需的元器件、零件、组件或部件等的统称,是部队“两成两力”(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保障装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提高装备再生能力的有效保证,对装备平时、战时保障都有深远影响。现代战争具有爆发时间短、对抗强度大、破坏性强等突出特点,器材消耗量日益剧增,品种日趋复杂,从经典的战例可以看出战争对维修器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依赖性。掌握并遵循航空弹药维修器材消耗规律,从而精确、及时、高效完成航空弹药维修器材保障工作,实现武器装备“战力再生”,保持和恢复部队战斗力,成为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1]。

1 动态灰色理论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1982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来的,为未来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它是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延伸到社会、经济的产物,也是自动控制科学与运筹学的数学方法相结合的结果。灰色系统拟合与预测的信息特性是灰色残差信息的开发与利用[2]。灰色系统分析特别还适用于统计信息量少,其他方法无法进行分析的问题。灰色系统理论对数据的处理通常采用累加或累减生成方法,使无序数据列转化为有序数据列,使生成数据列适宜微分方程建模。这种使系统信息由不确知到确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使系统由“灰”变“白”。

1.1 灰色GM1,1模型的建立

灰色GM1,1预测模型定义如图1所示。

这种方法不需要很多样本数据,只须知道连续几年的消耗情况,对预测结果可做精度验证。

1.2 动态灰色模型的建立

应用传统的GM1,1灰色理论建立模型之后,模型参数a与b一经算出就固定了,不会再随计算数值而改变。随着模型更新和发展,需要持续地增加新数据并同时筛除老旧数据,形成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使得模型序列能够准确地表征模型当前状态。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的改进方法很多,在此,引入动态灰色模型的概念,对传统GM1,1模型进行改进[4]。

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预测步骤为:

(4)输出预测结果。

2 应用实例分析

经调研,搜集到某型航空弹药的某种维修器材2006年至2015年的消耗量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运用灰色预测法预测该备件的消耗量。

(1)利用GM1,1计算预测值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

根据10年的统计数据,构建原始序列:

对原始序列进行数据累加生成,得:

通过MATLAB绘制出累加序列的曲线图,如图2所示。

根据式(5)求出累加以后的值,并对其进行累减还原得到预测值。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对比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传统的GM1,1模型,对于短期的器材消耗,能够较好地反映消耗的趋势。但是随着时间序列的加长,消耗数据的不断增多,传统模型受干扰成分变大,不稳定因素影响变大,数据开始发散。此时模型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航空弹药维修器材的消耗趋势,需要实时地对模型进行改正。

(2)利用动态灰色模型计算预测值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

GM1,1模型以10年所有的消耗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模型,现以5维数据为基础,建立动态灰色模型。根据建模思想,将前5期数据进行建模,预测第6期数据,然后将其替换第1期数据,再次建模,预测下一期,以此类推。

通过动态灰色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通过引入新的信息,替代时间间隔较长的数据序列,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预测值更为接近真实的消耗情况。通过图3可以看出,改进后模型的预测值起伏变小,且消耗趋势与观测值更为接近。

3 模型检验

要对灰色模型进行检验,主要是进行后验差检验,检验指标有后验算方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

评定一个预测模型的好坏,C值越小越好,一般要求C小于0.35,最大不超过0.65。预测模型精度评定的另一个指标为小误差概率p,p值越大越好,一般要求p大于0.95,不得小于0.7[5]。参照p与C的大小,可将精度分为4个根据MATLAB运行结果,P=1,C=0.1466,预测精度为1级,因此可以看出动态灰色模型在航空弹药维修器材消耗预测上具有较高的精度。

4 结束语

传统的GM1,1模型具有建模“少信息、规律性强”的优c,但预测精度随预测步长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对一个系统来说,随时间的推移,未来的一些扰动因素将不断进入系统而对其施加影响,用之进行长期预测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偏差。而且信息逐渐老化,不能真实反映系统目前状态,所以建立模型时需要进行信息的新陈代谢。动态灰色系统实时地加入新的信息,淘汰旧的信息,不仅可以突出系统最新的变化趋势,而且可以消除预测模型的噪声污染,对预测精度的提高也具有较好的作用。

本文将动态灰色模型应用于航空弹药维修器材消耗规律的预测,实现结果分析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表明动态灰色模型理论正确,精度合格,能够满足实际器材消耗规律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敏,陈全庆,沈震,等. 备件供应学[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 邓聚龙. 灰预测与灰决策[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 Avinash Samvedi, Vipul Jain. A grey approach for forecasting in a supply chain during intermittent disruptions[J].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3,26:1044-1051.

第9篇:灰色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切削力,测量,单片机

 

前言

切削力的测量不仅可以研究切削机理、计算功率消耗、优化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校核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理论计算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切削力的变化来监控切削过程,反映刀具磨损或破损、切削用量合理性、机床故障、颤振等切削状态。

1 计算机向单片机传输命令和数据

通过对单片机的编程来控制USB接口芯片,接收和响应主机对设备发出的命令。在测力系统中,单片机的编程设计程序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初始化单片机和所有的外围电路。

第二、主循环部分,其任务是可以中断的。

第三、中断服务程序,其任务是对时间敏感的,必须马上执行。

当应用程序中的“数据采集”按钮按下后,USB进入主循环函数,将从端点缓冲区中提取命令,并按照命令的要求,调用相应的函数,如采集数据,桥路调零,设置频率等。关键的几个函数如下:

(1) AfxBeginThread( WriteCommand, &mMainWrite);//启动一个线程,调用传输命令函数

(2) open_ file(threadParam->pipe-name);//创建文件句柄

(3) open_dev();//创建设备句柄

(4) DeviceIoControl(hDevice,IOCTL_ WRITE_REGISTERS,

(PVOID)&ioBlock,sizeof(IOBLOCK),NULL,O,&nBytes,NULL);

//DeviceIoControl函数发送控制代码到指定的设备驱动上,使得相应的设备完成数据输出的功能。论文格式。

(5) WriteFile(hFile,threadParam->pcIoBuffer,threadParam->uiLength,&nBytes,NULL);

//写文件函数将数据传送到单片机的缓冲区中。论文格式。

2 单片机向计算机传输数据其流程

单片机向计算机传输流程

经过模数转换后的数据首先保存在单片机的数据缓冲区中,当单片机接收到主机发来的IN命令时,调用如下函数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的内存中。论文格式。

1) AfxBeginThread( ReadData, &m一ainRead);//启动一个线程,调用读取数据函数

2) open_ file(threadParm一>pipe name);; //创建文件句柄,准备读取数据

3) open dev ();//创建设备句柄

4) DeviceIoControl (hDevice,IOCTLesWRITE REGISTERS,

(PVOID)&ioBlock,sizeof(IO_BLOCK),NULL,O,&nBytes,NULL);

//DeviceIoControl函数发送控制代码到指定的设备驱动上,使得相应的设备完成数据输入的功能。

5) ReadFile(hFile,threadParam->pcIoBuffer, threadParam->uiLength,&nBytes, NULL);

//读文件函数将数据从单片机的缓冲区读入到threadParam->pcIoBuffer内存中。

3结论

利用单片机实现切削力测量中USB数据传输功能,以达到对切削力的测量的监控。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连续自动采样、实时显示、过载报警。

参考文献:

[1]师汉民.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分叉与突变现象兼论切削过程的可控性问题[J].应用力学学报,1999,16(1):15~20.

[2]丛力,丛贵梁等.功率监控在机床中的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0:29~31,1999.

[3]李熙亚,王卫平.车削切削力不确定性的模糊-灰色预测[J].工具技术,2002,36(8):26-29.

[4]陶永兰,等.切削力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7,37(2):49-50.

[5]X.Li,P.K. Venuvinod and M.K. Chen. Feed Cutting Force Estimationfrom the Current Measurement with Hybrid Learning[J]. Advanced 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00,(16):859-869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