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译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全球化意识的不断增强,国际间的交流与日俱增,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基本的语言和技能的同时,将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际当中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理解和把握翻译理论并运用于口译教学之中显得愈加紧迫。本文通过分析口译质量的定义、衡量口译质量的标准,探讨影响口译质量的各种因素,结合口译教学实际,对口译教学进行反思。1.口译质量评估
1.1口译质量评估的定义
口译质量评估是指对口译活动质量高低、优劣的衡量。Moser-Mercer Barbara认为,“倘若把口译当作艺术品来鉴赏,就得像评价参赛作品一样;如果当它为艺术工作,就得对它进行艺术批评;可要是当它为产品,就得重视在特定外部条件下它的产量与质量。”
口译质量评估的模式有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在国内,较具代表性的有胡庚申探讨的口译效果评价法:现场观察法、自我鉴定法、采访征询法、记录检测法、回译对比法、模拟实验法、考核评定法和“信任”模型法;鲍刚拟定的“口译竞赛评估表”;厦门大学外文系提出的考核打分模式;台湾辅仁大学的杨承淑提出的“扣分法”等。在国外,有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考核评定模式,里昂第二大学D.Gile的公式推算模式,比利时Marie-Haps职业翻译学院Hugo Marquant以自我评估为主的“教学评估范式”模式,还有各国官方机构运用的标准考核模式如英国国家的职业资格(National Vacational Qualifications);加拿大、日本的官方考核等。
1.2口译质量评估的标准
许多口译专家认为口译质量的标准是“准、快、顺、美。”还有一些口译专家认为口译质量的基本标准包括译员对发言人发言的应传达度、目标语表达的可接受度、听众的可理解度、译员反应的迅捷度、表达的通畅度以及综合口译表现的悦人度等。
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口译专业组织,认为口译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听众通过耳机听到的与源语听众直接从发言人那里听到的应当具有同等效果,不仅信息内容毫无二至,而且要同源语一样清楚,风格也要一致。”AIIC认为判断口译质量的标准为:忠实、清楚、流利度、术语、完整性、语法、音质和口音欧盟口译司(SCIC)认为口译的标准应为1. 表达严谨、前后一致;2.忠实于发言人(内容和风格);3. 与听众的交流;4. 沉着稳定的表达;5. 避免直译或字对字翻译;6. 准确自然地使用目的语言中国翻译协会(TAC)有关口译部分的翻译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口译员用清楚、自然的目的语,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源语言的全部信息内容。”三大机构认为的口译质量标准各有所侧重,但又有重叠部分。
蔡小红认为口译质量评估的标准大致可归纳为1.可信度:主要指译文信息忠实于原文内容;2. 可接受度:主要指译文的表达使听众接受;3.简明度:主要指译文能准确反映发言人的说话风格,简洁明了;4. 多样性:主要指译员明悉不同题材、不同口音、不同专题的发言,并自如地表达出来;5. 迅捷度:主要指译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应付难题;6. 技术性:主要指译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技巧,例如口译员的应急策略、职业行为、理解跨文化差异、控制交际场面,以及必须熟悉相关的设备,如麦克风的使用、耳机的使用和不同声道的调节等。
2.影响口译质量的因素
以上的口译质量标准是以口译员为测试点的理想化标准,然而现场的口译除了译员外,还有其他人的因素,包括发言人、听众、雇佣者、其他在场的译员、会议组织者、技术人员等;还有交际的非人因素,主要有交际的背景、目的、内容、规模、场合、现场环境与设备等。
在口译活动的所有参与者中,译员是其主要因素,直接决定口译质量。根据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接收的信息量太大,超过了译员的脑力总量,那么译员就容易产生口误,影响口译质量。其次,口译是一种即席的口头翻译工作,要求译员迅速反应将源语转换成目的语,考虑的时间短,时间紧迫,译员越容易出错;译员可能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工作,既有大型的国际会议,又有小型的商务会谈,场面越是重要宏大,译员的压力越大,也就容易出错;再次,口译质量还会受到语言多样性、译员的经验、情绪、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口译的所有参与者中,发言人和听众是译员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口译质量的直接评估者。他们可以直接观察译员的“快、顺、美”,发言人可以直接观察听众的反应判断译员翻译的是否到位。其他人员,如雇佣者、主办者等对口译质量的评估常常基于发言人和听众的反馈。
一些非人的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口译质量,诸如口译发生的环境不同,是大型国际会议口译、旅游陪同,还是商务谈判、媒体参访等,要求译员的译语风格,术语等不同;口译的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着口译的质量。因为口译现场越是规模宏大,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译员越是觉得心里压力大,译员在高压下就会影响口译质量;口译的内容不同,对译员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学术研讨会口译对术语准确性要求较高,重大商务谈判口译对数字准确性,观点清晰性要求较高,而宴会则强调译语的流畅度、迅捷度,译员的风貌气质等。
3.对口译教学的反思
口译质量评估是口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口译水平。根据刘和平等口译专家的观点,口译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意识,也就是培养译员(学生)集中全部精力以捕捉讲话人的欲说之意。口译教学是根据口译职业技能、译员思维特征、口译的特点及规律,以语言训练为辅,培养学生把口译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3.1评估手段应多样化
在传统的口译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口译能力评估一般都是通过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和期末成绩测试进行评定的。然而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概念,仅对学生进行纸笔测验或记录学生部分操作是完全不能充分证明学生的能力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估手段必须多样化。教师可以邀请其他教师,其他班级的学生,或校外的业内人士参加考评,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不同阶段进行观察和测试。
除考核评定外,现场观察和用户反馈也是对口译质量评估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在口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模拟现场口译,有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口译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同时教师要做好现场录音工作。评估人员可以在现场观察译员(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还可以对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听听用户的反馈信息,之后通过现场录音对译员的信息遗漏、错译、语言使用、反应速度、口头禅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做出针对该学生口译质量改进的方法。
3.2重视英语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协调
英语专业各门课程根据各自的课型特点各成体系,但又互相配合,形成整体。口译是一门与精读、泛读、口语、听力、笔译等课程紧密联系的。因此,教师在口译教学中,要重视各门课程之间的协调。
首先,精读课是一门基础课程,应该成为其他课程的桥梁和基础,精读教师负责课文的讲解,语言难点的解释和写作的基础训练,为其他课程打下词汇、语法基础,为泛读课做好阅读技巧的准备,为听力课做好听说准备,为写作课打下句子段落写作基础。其次,泛读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作为一名口译员,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做后盾,既阅读英文的语言文字又要阅读汉语的语言文字,才能很好地进行双语之间的互译。再次,听力和口语课的重要作用。口译本身就是先听再译,如果说的什么都听不懂,后面的环节根本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将听力口语课程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既要听准,又要听全,边听边想,边想边译。最后,笔译课和口译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笔译的思维比较内化,而口译比较外化。笔译课的一些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可以为口译课借鉴。但口译既追求速度又追求准确,这就要求口译者不要像笔译时太精益求精而牺牲了效率。
结语
口译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设计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努力为学生创作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口译的实践能力。口译质量的各个标准都会在人的因素――不用的口译交际者和非人的因素―不同的交际环境、规模、内容、场合等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完美的口译根本不存在,一个真正优秀的口译员不应一味追求自身口译的标准,而应根据不同的交际因素,将标准细化并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口译交际中去。
参考文献
[1]龚剑,谈汉英交传中的口误现象[J].理论研讨,2010(44):137-139.
[2]M.勒代雷,释意派口笔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技巧[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卢信朝,口译质量的基本标准与多重视角[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7(4):40-45.
[5]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王东志,王立第,口译的质量与控制[J].中国翻译,2007(4):54-58.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口译工作者所扮演的桥梁作用也愈显突出。然而,由于口译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相对滞后,我国高校口译教学体系仍不完善。结合亲身教学和口译实践的经验,分析了当前高校口译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革口译教学的有效对策。
随着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国高校的翻译学科建设发展迅速,翻译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翻译学科的研究体系和教学体系仍不太成熟和完善。翻译教学,特别是口译教学依然是我国翻译研究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口译教学体系不够成熟完善,口译教材单一等等。本文通过分析口译教学的现状,提倡口译教学应摆脱单一的教学模式,开设以技能和专题为基础的课程,体现口译教学的新理念,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中英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专业口译技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口译实践的重要性。
一、高校口译教学的重要性
口译是一种即席双语转换活动,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人类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它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信息迅速、准确、流利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口译课是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口译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有二:一是传授口译理论知识,包括合格译员的必备素质;二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口译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口译课列为英语基本技能课程之一。它对口译课作了如下描述“口译课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因此,口译教学是高校适应社会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需要,培养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要求的不同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要正确认识口译课和口译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口译课作为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高校口译教学的现状分析
英语口译课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该课程学习的好坏可以比较客观、综合地反映一名学生的英语听、说、译等能力,以及他们在英语语言文化学习方面的修养。然而,长时间以来,口译在我国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没有开设口译课程。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口译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人们开始重视对口译的研究,探讨口译教学的相关问题。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口译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来说都很不规范,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统一的纲要和体系来指导口译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各院校口译课的开设不但随意性大,水平也参差不齐。这种局面给口译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际间的互动流。
首先,我国高校口译课开设的课时数普遍过少,造成了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尽管学生一开始对口译课有浓厚的兴趣,可由于教学效果的不理想而大打折扣。至于选用的教材,目前的口译教材大都片面强调语言的转换和翻译的理论方法,与翻译实践严重脱节,系统性不强,有些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新颖,例子不丰富,很难满足师生的要求,给学生学习、教师备课和研究带来了困难。
此外,在一些高校中,由于口译教师队伍不稳定,口译教师队伍的团结协作、相互支持较少,从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且现有的口译课教师大多未接受过比较完整、系统、正规的口译教育与培训,不少口译课教师缺少甚至没有口译实践的经验,自身也缺乏对口译的理论和教学的研究,很难胜任口译课的教学工作。同时,学生也是口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水平。准备接受口译培训的学生一般具有一定的听力、口语水平和翻译能力,但这并不等于他们都具备接受培训的条件。口译训练的基本条件是:学生外语水平达到理解不存在问题,表达基本自如,并具备一定的记忆能力。但是,很多高校的口译教师们反映:接受口译培训的学生未曾经过选拔,对母语和外语均未要求,也没有限制学生的数量,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会听会讲英语就能接受口译学习并胜任口译工作。因此,在学习口译的过程中,多数学生的双语应用能力达不到口译训练的基本条件,在口译实践中普遍感到很吃力。
三、对口译教学改革的建议
由于口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此口译教学不能仅依赖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以技能培训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的口译人才为目标。为了提高口译教学效率,改善现阶段口译教学存在的弊端,口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对口译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的改革
口译课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和时效性。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口译方面的教材,多数是针对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或相应水平的口译工作者编写的。大多数教材是采用主题训练和技能训练穿插在各个专题口译材料练习里,如梅德明的《高级口译教程》,吴冰主编的《汉译英口译教程》等,这类教材具有一定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但是每本教材都各有其优点与不足,因此,除了使用固定的教材外,任课教师应根据本校、本地的实际、形势的发展、热点的转移或涌现,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信息资源,如报纸、广播、电视、因特网等,来补充课外材料,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灵活,更符合时代的需要。此外,为了突出场景的真实性,教师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录制音像资料,从互联网、书籍等渠道获得一些录音材料。
口译训练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应贯彻实践性原则,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把口译课堂设计得像口译现场,营造真实口译气氛,如模拟商务谈判、迎来送往、学术会议、场景发言等,以让学生较好地熟悉未来口译的实际情况。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较早地熟悉口译的实际工作。在教学方法上,口译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口译经验与口译教学能力,还要加强对多媒体课件、语言实验室等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增加课程的实践教学,才能适应信息技术应用给口译教学方法带来的深刻变化。
我国高校口译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也应依照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理论教育。在教育模式上,应改善传统口译教学模式,口译课堂应由“被动式”教学转向“主动式”教学,鼓励“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此外,口译员最重要的职责是做好不同语言的讲话者之间的“桥梁”和“协调者”。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安排学生担任在本校开展的与外语活动相关的口译工作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口译员工作的重要性与口译现场的压力感。进一步了解口译的即席性或突发性、情景交融属性、双语转换等特征,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学生双语能力的基础训练及口译技能强化
“翻译教学的任务是在学生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训练翻译技能,培养他们的双语交际能力”。译员必须是能操练双语的人,所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对成功地理解源语和最终的语言再表达非常重要。在口译教学中,学生双语基础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口译教学的效果。因此,注重两种语言的对比,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译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加强学生双语基础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双语能力检测。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接受口译培训的学生需要进行严格的入学测试,考察学生的双语能力,学习动机、人格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通过考核,选拔出最合适学习口译的学生。二是注重双语理解能力的提高。在口译的过程中,只有准确地“听”懂了源语的内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语码转换,而“说”则是用口头表达的形式转达发言者意愿和传递信息。因此,教师在培训时应首先帮助学生掌握听得方法和技巧,准确理解原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对原语进行思维加工,分析原语的意义,综合原语的信息要点,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同时,口译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翻译某些专题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口译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口译技能。这些口译技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听力理解及短期记忆训练
听力理解训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听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明确他们所听的应该是文章中语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而非语言的形式。良好的记忆力和得当的记忆技巧是保证口译质量的重要因素。听力理解及短期记忆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养成好的理解和记忆方法,为循序渐进的口译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听力理解是口译的首要前提与任务,所以听力理解与短期记忆的培训也应在教学初期进行。
2、公共演说的技能
对于口译员来说,几乎所有的讯息都是靠口头表达,因此,公众演说技能是口译员必备的重要技能。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等实践活动,尽可能多地提供公共演讲机会,使学生在进行口译实践时更加从容、自信。
3、笔记法训练
口译中的笔记法是用简单的文字,符号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记下讲话内容。在训练时,教师要和学生探讨记口译笔记的方法与技巧,使用的语言,采用的形式,符号,及所记的内容,并帮助学生不断更新、提高记录口译笔记的方式。
4、口译教师在进行口译教学时还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是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添加文化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对比。二是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口译技巧训练。如文化诠释法,文化和谐对应策略等。
(三)口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口译课既是一门理论课,又是一门实践课。因此,口译教学除了要讲解与传授口译的理论技巧,还要重视口译的实践性。使学生不仅在语言转换技能上得到培训,在复杂的交际因素影响下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进一步提高。在这里,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1、在课堂内营造真实口译氛围
课堂翻译训练的“现场、即时”原则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场发言和翻译来体现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口译现场的紧张感与压力感,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口译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到在真实口译环境下将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例如,模拟记者招待会翻译。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两位学生分别坐在发言席和翻译席上,其中一位充当发言人,另一位扮演译员,同时还可安排几位学生充当记者提出问题,并要求口议员对问答环节进行翻译。活动结束后,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2、在课堂外加强口译实践
课后必须坚持口译训练,这将有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不断提高。要坚持收听英语电台和相关英文材料,作为合格的口译人员,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学校与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机会,可多组织些口译比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口译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译技能,积累社会经验。
结语
口译课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教师本人也是一个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适时补充新的知识和见解,以保持良好的素养。口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口译课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力求做到传授理论、培养技能同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口译教学才能迈上一个新台阶。教师还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教学规律进行讨论和研究,以规范口译教学,保证向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葛艳.口译教学研究之我见[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2]姜克银.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现状研究——以宁夏大学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2007,(5).
【关键词】本科翻译专业 阶段性口译能力 教学任及方法
随着2006年我国本科翻译专业的诞生,相关课题研究也方兴未艾,而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1.翻译本科与翻译硕士课程培养均是以技能为主,交差和重复内容很多。2.缺乏对阶段性的教学基本任务和兼顾任务的明确定位。本文以口译为视角,探讨翻译本科口译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兼顾任务。
一、翻译本科口译教学基本任务
1.翻译本科口译能力的定义。口译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口笔译能力的培养。刘和平(2011:38)指出:口译能力包括双语转换能力、相关知识、听辩和逻辑记忆能力、跨文化意识、反应能力等。而且她也指出口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和任务特征。苏伟(2011)在他的博士论文把本科阶段的口译能力定义为一种基本的能力,包括娴熟的双语交际能力和基本的翻译技能的运用能力。
笔者从能力发展的阶段性来看,结合十余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翻译本科的口译能力由三个部分构成:(1)双语能力(以外语能力培养为主);(2)辅助技能;(3)百科知识。
2.基本任务及分解。基于以上认知,笔者认为本科阶段作为口译学习的起步阶段,必须完成三个基本任务即:(1)夯实语言基础,提升语言能力。(2)了解并初步掌握交替传辅助技能。(3)养成语言监控习惯,并培养自我评估能力。
任务一:夯实语言基础,提升语言能力。首先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衔接,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以口译为训练模式,充分暴露学生的语言问题,杜绝基本语言错误。在教学的初期阶段,要让学生充分地犯错,逐渐规范,从而“盈科而后进”!
其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及对学生在口译中错误类型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在提高学生词汇活跃性,加强功能句型储备及操练的强化性训练。词汇方面,加强词性转换、同近义词使用、搭配准确性和词频意识的培养。在语法上面,加强从属结构和非谓语结构使用。
第三,培养学生双语对比学习能力,在提升外语能力同时加强母语修养。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出翻译教学对于外语教学的拓展。从教学之初,就要求同学的完成大量的高质量的中文阅读,配合系统的原语主旨复述练习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思维深度、以及综述能力。另外配合一定的中文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以后的翻译能力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任务二:了解并初步掌握交替传辅助技能。口译本质也是一门技能型课程,对于辅助技能的学习和让学生将这些技能内化也是基本教学任务。根据交替传译的动态过程,基本的辅助技能包括:1.听辨。2.信息加工。3.短期记忆和笔记辅助。4.数字转换。5.公共演讲技能。6.应变能力。而由于课时的安排,本科阶段的训练重点是前四项。
对于听辨技能,教学应该通过以精听为主要的训练方法从语音、音变、识别信息焦点及核心,语篇逻辑等几个方面分阶段分项练习。而信息加工则包括根据目的语特点调整语块结构以及在必要时进行言义分离的训练。对于短期记忆和笔记辅助技能,教学则该从语境、逻辑、选点、简化、分心协调等方面进行强化。而在对于相对独立的数字转换技能,建议教学从无笔记转换、带笔记数字转换到数据动态变化的功能句型逐步递进。
任务三:培养学生语言监控习惯和自我评估能力。无论从元认知视角还是从职业译员的经验之谈,口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估。而自我评估本身也是一种需要长期培养的能力。所以本科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甚至认为其是本科阶段的核心任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安排,分阶段实施。首先,要求学生在无录音情况下能回顾自身译文中的主要用词及句型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另外,要让学生能够明确指出自身语言和技能上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观察思考教师的点评,掌握评估的角度和方法。第三,最终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比高质量参考译文提升自身口译能力。
二、兼顾任务
从本科口译能力构成来看,百科知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成部分。在本科阶段,教学可以在语言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话题知识,内容从学生熟悉的教育、文化、民生到较陌生的科技、环保、经济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拓展学生对某个话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在训练材料选择上要做到与时俱进。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话题知识的拓展,不仅增加学生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资料搜集能力。同时,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强化学生双语资料的搜集意识,要求学生对专有名词进行双语对照,归纳整理,这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术语整理能力的培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初步的视译力。
总之,笔者认为翻译本科口译教学发挥着一个承上起下的作用,一方面秉承英语教学本质与宗旨通过口译训练模式夯实基础提升语言能力。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引入辅助技能的学习和练习。最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一开始就养成监控语言表达习惯,培养自我评估能力同时兼顾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培养他们的资料搜集、术语整理等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在以后的口译职业生涯或者硕士学习阶段的重要的基石。而作为翻译本科阶段的教师,则必须对该阶段的教学定位有充分的了解,全面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突出教学重点,把握教学难点同时完成兼顾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英语口译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都日趋密切和频繁,到中国来投资、讲学、开会和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在中外交流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其作用不言而喻。
口译有着跨学科性、边缘性和复合性的特点,口语教学除了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外,两种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必不可少。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训练学生的内在素质和运用两种语言的熟练、灵活程度,以及实际应变能力。
二、我国高校口译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翻译专业,设置了口译课程。但是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采用的传统口译课程设置并不符合口译教学的发展需求,而在这种相对落后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下培养的学生远远达不到现代社会对口译工作者的要求。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我国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口译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偏少。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口译课程一般设置在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上学期,每周2学时,每学期18周,总共两学期共36学时。而在这两个学期中,因为各种原因,如备考专业八级、考研、写论文、找工作等,有些学校并没有完全地上满所有课时,学生也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到这门新课程中,自然不能学好这门课程。
2.教学大纲不合理,内容陈旧。
目前我国高校的口译教学大纲不合理,内容陈旧,方法落后。许多教师常年用相同的教案,甚至没有教案,完全凭经验上课。由于没有很好的教材,学生只能盲目进行实战训练,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课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除此之外,现阶段的口译教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除了形式少外、主题和话题也都较为陈旧,主要集中在旅游、文化、经济和时事上,不仅在内容上毫无新意、枯燥乏味,方法也过于呆板和程序化。
3.教学脱节,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在现阶段的口译教学中,教师主要对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理论,通过固定的模式安排课程学习,最后用一种固有的、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受到了种种限制,还可能受到误导。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或是见解,都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反馈,导致他们失去信心,甚至会对口译失去兴趣而放弃这门课程。
4.教学方法不恰当,教学效果差。
在现阶段的口译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教学大纲或是自身的原因,未能将口译和笔译严格区分开来。教师主要讲解笔译的翻译方法,再让学生逐句逐段翻译口译材料,口译课上成了口头笔译课。有些教师将口译课和口语课混淆,他们在上课时让学生学习不同话题的词汇、句型,然后按照所学的句型对不同的话题进行演讲,口译课上成了高级口语课。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出来的学生自然无法达到专业口译的标准。
5.教学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实战经验。
现有的口译教学普遍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口译实践活动。所有教学活动都安排在教室里进行,虽然模拟各种情景和主题,但这和真实的情景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的翻译水平普遍达不到专业口译训练的要求。
三、提高口译教学水平的策略
1.规范口译课程设置。
有限的时间投入使得口译教学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高校英语专业应当合理、有序、系统地安排口译课及其相关课程的课时数和开课时间,增加口译课程的课时,提早口译课的开课时间,由原来的第六、七学期提前至五、六学期。还要改革更新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计,增加与口译相关的学科,如高级听力、视听说及高级口译等。
2.合理制定教学大纲。
根据口译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必须遵循一个统一、合理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其教学目的、要求、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及考查方式和标准。口译课程教学大纲要可以定性定量,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有了明确的教学大纲,口译教学才可以有纲可循,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选定合理的教材,保证教学质量。
3.加大口译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口译课程教师本身具有较丰富的口译实践经验,对自己的口译教学工作和学科发展研究充满热情。高校应该加大对口译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如进修班、研讨班及在职培训等,培养和提高本单位口译教师的素质,或鼓励教师出国进修,接受国外先进的口译教学培训。而口译教师应努力学习口译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参加各种口译实践活动,以补充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4.针对口译特点调整教学方式。
根据口译发展趋势和现阶段我国口译市场的要求,各高校培养口笔译人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母语和外语运用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尤其是作为口译思维训练核心的逻辑思维和灵敏思维的训练。通过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内涵,让他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后达到口译工作者的基本条件。教师应遵循口译教学的特点和规则,不能将口译当做笔译或是口语课来上。
5.突出口译实践,减少理论灌输。
口译技能训练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在口译训练的初级阶段,应以掌握基本技能为主,以理论为辅。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以技能训练为主,搭配以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学生实训为主,教师讲解为辅。高校应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硬件设备,配备翻译实验室,真实地模拟各种场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同声传译和交替口译环境。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多给学生创造口译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口译锻炼。
四、结语
传统的口译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口译的发展和市场要求。通过对传统口译教学模式的弊端的分析,笔者提出提高口译教学质量的策略,要规范口译课程的设置、增加课时、规范教学大纲、培养口译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和突出口译实践等,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口译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信朝.中国口译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06(3).
[2]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
[3]刘和平.对口译教学统一纲要的理论思考.中国翻译,2002(5).
[4]周青.口译教学探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3(5).
[5]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
关键词: 口译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综合英语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276-02
目前全国600多所高校都开设了口译课,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有数10万,但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口译工作的并不多,相当多的毕业生连一般的生活导游、旅游翻译工作都难以胜任,高校口译教学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口译课被上成了精读课、听力课口语课、或者口头的笔译课,原因就是因为口译教师没有注意到口译课与上述课程之间的区别。其实,精读课、听力课、口语课、笔译课都是口译课的基础课,这些基础课间接地决定了口译课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
一、口译课教学与基础课教学
口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跨学科专业,涉及语言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多个学科。“口译教学无论在教学目标、教学原则、还是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都有别于语言教学,这是口译自身规律所决定的。”(刘和平,2001) 口译的特点表现为即席性、现场交互性、个体操作性、综合性、信息交流的广泛性。
口译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口译教学完全不同于口语、听力、笔译、精读及高级英语的教学。专门进行跨学科实证研究的著名口译学者吉尔在其著作《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式》中,提出了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 Phase I:CI=L+N+M+C(连续传译第一阶段=听力与分析+笔记+短期记忆+协调),Phase II:CI=Rem+Read+P(连续传译第二阶段=记忆+读笔记+传达)(Gile,199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仲伟合教授提出了译员的知识结构板块,即:译员知识=双语知识+百科知识+技能(职业技能+艺术表达技能)。厦门大学的林郁如教授提出:成功的口译=口译技巧+理解+职业准则。由此可见听力理解、记忆能力、笔记能力、表达能力等口译技能以及口译技巧是口译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中提到口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述口译的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
1.口译课与综合英语课
在综合英语课上,由于学生不具备充分的语言语法基础,因此教学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语言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广泛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而口译课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语法基础,达到或基本达到专业四级、或者大学四、六级的标准。口译教学的目标不是词汇、短语和语法,而是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其教学内容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以语言训练为辅。技能训练主要指听力理解、短期记忆、双语转换技巧、口译笔记、数字记忆、表达能力等各种口译技能的训练。口译的教学形式是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实践练习为主。
2.口译课与口语课
二者都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应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都有口语化、涉及面广的特点。但口语课训练的是单语能力,具有主观随意性,松散性的特点。而口译课训练的是双语表达能力和转译能力,译员要准确地把源语译成目标语,要有责任感,要忠实于源语,不能随意草率翻译,不能胡乱译。
3.口译课与听力课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听力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化生活的谈话,理解大意,领会作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因此听力课以听懂为目标。口译课常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难度与BBC或VOA及CCTV9接近或之上,有时还会带有不同的口音;口译不仅要求学生听懂,还要求译员完全记住所有内容不漏掉任何信息,及时、正确、流畅地进行语言转换。
4.口译课与笔译课
笔译课与口译课同属于翻译范畴,但是也有异同。笔译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笔译能力;教学内容为英汉汉英翻译的基本理论、英汉语言对比、英汉词语、各种文体及长句子的翻译技巧;教学材料是文字材料。这些很显然与口译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有所不同,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口译课的教学材料,往往为鲜活的音频材料,练习时要求反应迅速,这也是同笔译的区别。
二、口译学习者素质
口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口译技能。在口译的整个过程中,语言输入阶段的听力与分析及语言输出阶段的表达过程最为重要。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综合能力,才可以接受口译训练,否则语言能力欠佳会直接影响口译的教学效果,实现不了口译的教学目标。刘和平教授曾经说过,切忌在口译训练中随时纠正语言方面的错误(刘和平,2001)。因为这样会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同时影响口译表达的完整进行。口译课课时有限,如果再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的话,就无法实现口译训练的根本原则,即以口译技能为主的训练。
而在口译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文化知识面都不达不到口译学习要求的条件。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鲍川运院长曾指出:由于“大学本科学生接受口译训练的基本语言能力以及口译课程的时数和训练的难度和密度等,导致口译教学目的无法实现”(鲍川运,2004)。尤其在一些学生入学成绩仅仅刚达到本科线的高校,由于学生语言基础不强,语言错误频出,如不纠正,根本达不到口译的要求,教师无法坐视不管,不得不纠正学生的错误,进行语言能力教学,无法只强调技能训练。
三、英语基础课的一点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见,学生的语言水平低,成为影响口译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等语言综合能力对口译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听力、口语、综合英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会直接影响口译教学的效果。为了解决学生听力、口语表达语言能力偏低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笔者提出如下拙见,供同人们参考。
1.听力课教学
笔者认为,针对学生听力薄弱的现状,应该增加听力课的课时,加强听力训练。由教学实践和学生们的反馈得知,听力能力差是口译的主要障碍。高校通常在大一和大二开听力课,每周只有两课时,而精读课每周有6课时,大三甚至大四每周还有6课时高级英语课。因此,课时不足是造成同学们听力困难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应当重视听力课训练,增加听力课课时,应该至少每周4课时,持续大学四年不间断,这样才能保证听力课堂训练的量。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选择最新的鲜活的资料,尤其应该多多练习英国BBC及美国VOA的新闻。随着课程的进展,还可选择一些有口音的音频材料,提高同学的实际场合的适应能力。听力训练的方式除了回答问题、选择答案、填空、概述大意等,还可进行精听训练,如听写练习、单语延迟复述练习、影子跟读练习、数字听译练习、甚至口译笔记等,有了这些保证,学生的听力关也就容易过了。
2.口语课教学
口语学习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不仅应该增加口语课的课时,还应改革口语教材,增加其深度,扩大话题涉及的领域。刘和平、鲍刚曾经提倡“高级口语+口译”课程设置,即在正式上口译课之前,先开设一学期的“高级口语”或专题口语,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可掌握一些必要的专题知识,为口译课打好基础。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对口语课教材的深度不满意。大学口语课教材理想的不多,可以说太少了,原因是内容过于简单,似乎是小学初中知识的复习,设计的题材也过于老三套,根本不适合大学生。口语教材应该与大学生所学的教材难度同步相当,题材也不能仅仅限于简单的招呼进餐等日常生活方面,应该更广泛,更有深度,涉及科技、文化、商务会谈、外交等方方面面,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口语表达有真正的提高,并对未来的口译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有真正的帮助。另外,开设演讲课,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3.大学综合英语课的选材
大学综合英语课教材也不应一如既往,偏重语言和文学方面,倾向于文学名家名著和生活感强的材料。为了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其选材应该涉及得更为广泛,应该倾向于题材广、专业性强、现实感强的材料,弥补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薄弱的问题。
4.相关专业选修课
在口译课之前,应该开笔译课,因为笔译中的英汉语言差异以及增词、拆句、合句、词性转换等翻译技巧不仅同样适用于口译,而且也有助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口译课之前,还应开设报刊阅读课和国际贸易课,同时允许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并经常举办一些专题讲座,这样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弥补学生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还促进了专题口译词汇的积累,有利于口译也有利于就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是这样做的。
高校是培养口译人才的摇篮,高校的口译教学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影响口译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很多,如学生基础、教师素质、教学材料选择、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加强英语专业听力课、口语课教学、改革英语精读课教学,开设与口译相关的一些课程及其他专业选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口译的基础,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Gile,Danie.l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Company,1995.
[2]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翻译,2001,(2).
[4]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
[5]梅德明.英语口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现代学校心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2]睢文龙,廖时人,朱新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口译在实际的交流环境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口译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传入、接受、处理、输出的过程,而是一个以文化作为依托框架的信息加工过程,并以此来达到更好地增进交流的目标。因此,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纳入对跨文化的培养不仅仅是口译技能掌握的需要,也是保证交流环节准确性、得体性的固有要求。
关键词:口译教学 局限性 跨文化意识
1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什么是语言?从语言的功能角度看,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产生于社会劳动,实现社交交流,语言的这些特点就使得语言承载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更多的,是其本族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方面。很多语言学家纷纷指出,如果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这是因为,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变化中的各种文化因素也会透过语言的历史性变化体现出来,比如英语中的“taboo”现象以及宗教的产生对语言词汇系统带来的巨大影响。所有这些都说明,要达到英语口译交流的最佳境界,必须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文化知识的背景下实现更好的交流效果。
国际上著名的口译专家Danie Gile曾经说过:“译员就是演员,艺术性地将从原语中接收到的相关信息,在舞台上传递给听众。”这里所说的艺术性,便是强调口译人员不仅仅是死板的翻译机器,而是对录入的信息进行有效性的加工处理者,而这加工处理的工具便是口译人员自身对语言背后相关文化的熟练掌握程度。
王佐良也说过:“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从以上诸多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切实地加强英语口译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我们才能克服交流中的障碍,更好地掌握口译技术,打造口译艺术,促进中外交流。
2 当前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局限性
2.1 目前英语口语教学对知识的应用趋于被动,使现有的英语口语教学难以满足口译交流的目标对口译人员提出的高要求。实际的口译知识习得应该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即教师不但要从知识层面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教授,还要帮助学生获得固有的口译技能及操作原则。然而,面对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现代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着,现有的知识体系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就会使得学生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与时代脱节,再加上本身实际口译训练的不足,就更加难以达到高水平口译的要求。
2.2 口译及相关文化知识的实践性应用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口译不仅仅是一个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相关文化知识指导下的非自发性、能动性的交流过程。但是,英语口译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很多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十分丰富,但是一旦进行口译演练,往往无从下手。因此,在英语口译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在文化与口译技能的结合应用的前提下,也不能忽视增加实际经验的积累。
2.3 知识系统离散化,方向性不明确。当前英语口译教学中的知识系统往往是广泛而方向性缺失,就文化现象而解释,没有突出来教学中最有意义的文化核心。虽然,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全面地而又深入的把握一种语言背后其文化的各个方面,但是,我们必须把握住其文化的价值内核。比如英语,从语言学角度,它便从属于印欧语系,而在印欧文化中的大多数民族都会侧重于抽象思维,理性思考,逻辑性强。所以类推而来,便可知道英美文化的特点了。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更注重形象思维,侧重直观感受,讲究意境。这无疑对我们的口译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另外,在把握文化的核心中,还包括对文化的价值观的学习,比如“fame”一词,在培根的随笔集残篇《of fame》中应在该译为《论谣言》,而不是《论名声》。因为在词源中,“fame”一词产生于罗马神话中一个制造谣言的女神的名字,所以就具有的贬义的色彩。这些都是透过语言现象去挖掘其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核心所得到的。这也就要求,英语口语教学的文化内容不能过于泛化,而应该有目标、有条理、有重心,真正地起到对学生口译知识习得的指导性作用。
3 英语口译教学的相关性建议
就怎样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Byram认为首先应该学习文化,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化现象的前因后果,对文化的内涵作出相关解释,最后亲身进入到文化环境中去感受,提升并完善自己,最终完成跨文化教学。除此之外,语言教育学家林汝昌也指出,文化的导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消除外语学习中存在的理解以及应用的文化障碍、较为系统的文化导入、引入更为广泛的文化内容。参考后者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指导性建议:
3.1 消除外语学习中存在的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在十九世纪中后期,著名的语言测试学家Lado曾经在《Language Testing》中把语言能力分为语音、句法、词汇以及文化四个部分。他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析角度为我们英语口译教学的措施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性意义。首先,我们可以在初级阶段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词汇或者是词组后面的文化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然后,在选材上多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比如New York times诸类的权威性报刊,把握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完善学生的文化和技能知识的储备系统。
3.2 有系统地文化知识导入。这需要我们明确教学的目的,保证方向性明确。比如在社交礼仪的相关知识环节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思维差异”的观念,正确把握文化内涵的不同。比如,在中国文化中,“老年人”只是指年龄较高的一组社会群体,意义偏于中性。但是在英语中,则是指年纪大、毫无用处的人。另外,在宴请礼仪文化中,中国人通常会说“招待不周,多多包涵”,但是这种谦虚的表达方式在英美文化中不被认可的。他们会想,招待不周,为什么还要请我们呢?还有,在生活礼仪方面,英语欧美人更加倾向于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因此他们更愿意接受别人的赞美,并回之以“Thank you”,而不是中国性思维反应:“No,I can do it better.”
3.3 广泛性知识的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侧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因为口译的交流本来就是一个双向性的过程,而且加上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的提升,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我们也必须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把握。中国诸多的成语、谚语、寓言以其独特的特点,对口译人员的翻译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可以翻译为“a thousand-li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其字面的意思。推行广泛性知识的导入,要求我们既要区别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又要寻找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口译推到艺术的境界。
4 结语
口译人员,作为交际双方的媒介,在不同的文化中穿梭,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意识和敏感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口译的交流过程。在日常的口译教学中,我们要实施实践性家教学,使得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相关语境,获得经验的积累,而不仅仅是对书本文化知识的把握。通过以上指导性建议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额文化学习意识,增加文化敏感度,克服文化交流中的相关障碍,最终真正地提高口译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口译教学 多模态 教学主体 教学客体
一、多模态理论概述
多模态理论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系统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的元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类。而多模态理论认为,其他语言符号也有这三类功能,如图像、声音、动作等。在西方研究者中,最早的代表人物当属Kress&Van Leeuwen,其指出多模态可以定义为参与交际的所有渠道和媒介,除了传统的语言符号外,还包括图像、颜色、音乐、技术等符号系统。多模态也称多符号,是几种符号模态的同时使用,也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在一些媒介作用下交流信息的模态。[1]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Stein在本世纪初提出多模态教学理论。Stein认为,课堂上一切的交际活动需呈现多模态,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图像、声音、语言、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活动,而且良性的课程教学和评估都要围绕学习环境和模态特征进行。[2]李战子将该理论引进国内学术界。在《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一文中,李战子研究了Kress & van Leeuwen视觉语法和图像分析方法,并提出多模态是指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符号话语,或者说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3]多模态理论极大丰富了信息输入手段,将各种符号引入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轻松多样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效果。
在多模态理论中,多种模态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互补关系和非互补关系。在交际过程中,通常有一种模态为基本模态,起基础的交际作用。当该种模态的话语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或者无法表达其全部意义时,需要借助另一种模态来补充。这种模态之间的关系成为互补关系。互补关系可以是起到补缺作用,也可以是强化作用。而当第二种模态对第一种模态在意义的体现上并没有大的贡献,但仍作为一种模态出现,与第一种模态形成交叠、内包和语境交互等关系时,这种模态之间的关系为非互补关系。[4]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听觉是主要模态,为了辅助教学采用视频,则视觉为补充模态,两者起互补强化作用。在选择使用各种模态时,要遵循有效原则和适配原则,使各模态之间互相协同,成为最佳搭配,以实现各模态的最大作用,达到最佳效果,避免模态之间相互冲突,产生负效应。
二、口译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英语口译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综合听、说、读、写、译技能课程,强调学生语言技能、百科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综合应用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口译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介绍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交替传译的技能。但是这种教学形式显现出一些问题,不能充分满足学生课堂需求。
1.教学方法缺乏多模态。口译教学应当结合口译理论与实践、课堂讲与练习,但大部分口译课堂很难实现两者的平衡,要么过于注重理论和教师讲,忽视实践练习,要么相反。此外,讲解口译理论时,大多数口译课堂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在口译练习中,教师通常采用单一的听译形式,运用教科书纸质资源或者音频资源,先讲解词汇,再由教师朗读原文或播放口译音频,邀请学生进行口译,最终只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上开口口译,未能起到锻炼学生口译能力的作用,而且单一的模式令学生觉得口译这门课程单调乏味。
2.教学材料不合理。口译课程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内容上课,上课采用教程的文本材料及所附带的音频材料,材料呈现出的模态单一。而且该类教材内容安排上基本是口译实践练习,只是篇章的陈列,不能帮助学生了解口译相关理论;其次,教程内容缺乏时代性,材料比较陈旧,即便是最新版本,也存在滞后性,不能体现口译与时俱进的特点;虽然此教材每单元按照不同话题安排口译文章,但是很多文章文学性专业性太强,不适合学生进行课堂口译练习。
3.课程不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口译员要求广泛的百科知识,而口译课堂往往忽略这一点。教师只利用课堂时间,稍微讲解所需口译内容的相关背景,这种做法所补充的知识极为狭隘。口译课程不仅在课堂上不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课下也没有给学生补充相关材料扩大知识储备,造成学生知识面不能拓展。
4.学生缺乏口译自主学习能动性。在口译课堂之外,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口译的时间少,教师很少布置口译任务,或者只是单一的布置听写或者课文练习等口译作业,自主学习缺乏多模态。另外,教师未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口译练习等后续辅导;而且学生缺乏口译实践的机会,基本很少参加会展口译、陪同口译等简单的口译活动,未能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锻炼。
5.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口译评价一般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和期末考试,缺乏过程性评价,不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也不能为学生学习提供激励。另外,在最终口译考试时,教师评价学生口译通常围绕词汇、内容完整度和流畅度进行评价,比如专业词汇是否准确,内容所有点是否都覆盖到,是否一气呵成,然后给一个总体的分数。这样打分未能客观评价学生口译质量,主观性太强。
三、口译课堂教学多模态构建原则
口译课堂教学多模态构建需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即实现教学主体、客体之间的交流。在现代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学客体包含教学内容以及起辅助作用的多媒体网络环境等要素。为了构建多模态口译教学,教师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成教学主体与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及教学客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
1.教学主体与主体之间交流。课堂中的教学主体通常为一名教师和多名学生。在设计多模态教学时,要考虑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首先,师生互动包括课堂互动及课下互动。在课堂互动中,教师以问答形式启发学生,以学生参与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以听译形式培养学生口译能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实现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另外,教师在课下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口译主要困难,帮助解决问题,或布置相关口译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第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必不可少。学生之间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练习等形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化为听觉、视觉、触觉等模态的发出者,不仅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多模态口译教学要以师生交流为基础,学生交流为重点。
2.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交流。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参与课堂教学的师生不仅与教学内容互动,也会使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设计多模态口译教学,首先要实现师生与教学内容的交流。由于口译的实时性,要求口译课程材料与时俱进,教师与教学内容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课程教材,而是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添加最新的听觉、视觉材料等,并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形成多模态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口译练习时,教师需针对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的点评,这样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内容中,了解口译理论、培养口译能力,以认知技能及情感方面与教学内容交流。再次,多媒体环境中的师生与网络媒体的交流贯穿于整个课堂,多媒体将文本、图像、声音、色彩、动画等多模态符号结合在一起,结合学生不同的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教学活动,形成多模态的口译课堂,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吸收多媒体呈现的信息,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口译训练。
3.教学客体之间交流。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口译教学中,伴随语言媒体包括音响、音调、声音的频率、口音、口气以及字体的形状、大小、空间布局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这些伴随语言媒体特质相互协调,使其起到辅助、补充和强化作用[4]。在口译教学中,听觉是主模态,视觉和触觉等是辅助模态,各模态直接相互交流,如PPT与声音文件、视频文件等交互,形成多模态口译教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
四、基于多模态的口译教学策略
在口译教学中,最主要的模态是听觉模态,教师讲解的语言、口译材料音频等听觉模态十分丰富,其次是视觉模态,例如口译时的视频材料等,而其他模态符号例如嗅觉、触觉等使用则较少。针对口译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基于多模态口译课堂教学构建原则,口译教学可以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等方面选择使用多模态教学策略,使各模态达到协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并为课堂增加乐趣。
(一)教学方法多模态
第一,目前口译课上,教师会将口译理论或技巧和口译练习相结合,但是出现几个问题:1.口译理论或技巧与口译练习主题都是随意结合,相关性不大;2.口译理论或技巧的讲解与口译练习时间安排不合理,要么过于注重理论,要么轻理论重实践,整体效果欠佳。针对以上问题,需将口译理论或技巧与口译练习主题联系,并合理安排两者课时分布。首先,在讲一个理论或技巧时,安排与其相关的口译练习主题。比如,讲到数字口译技巧时,口译练习主题可以是商务性口译,里面包含很多数字,这样就可以在练习口译时,实践数字口译技巧。其次,课时安排上,改成理论或技巧讲解1课时,搭配3课时相关的口译实践,既不会让学生觉得理论讲解或口译练习过于单一,也能让学生通过理论技巧讲解更有效地学习口译方法。教学内容上理论与技巧的互动,更能促进知识的吸收与技能的运用。
第二,口译课堂形式多模态,不再只采用听录音口译或者看文本口译,而是口语、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模态方式。根据每次口译练习的主题,教师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口译方式。比如,在接待口译时,可以利用场景模拟,学生扮演角色接待外事来宾进行口译;在说服性口译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安排学生辩论,部分同学正方,部分同学反方,再部分同学口译;在礼仪性口译时,安排学生模拟角色演讲,同时部分同学口译。多模态的教学活动使教学主题之间相互交流,优化教学设置。除这些多样的练习方式外,口译操练时选择不同形式的练习材料。比如,如果选择课内的音频材料,要辅之以课外的文本或视频材料;如果选择课内的文本材料,要辅之以课外的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的材料。通过这些各种形式的口译活动和口译材料,教学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乐趣,乐在其中,并能为其实际口译工作增加经验。
第三,口译课堂操练时,教师在练习时的通常做法是,将要译的段落放一遍或两遍,再让学生口译,然后教师点评并读译文。根据多模态理论,可以按照Underwood总结的听力三个教学环节来设计口译多模态教学活动,即:听前(pre-listening),听时(while-listening),和听后(post-listening)[5]。在听前阶段,教师需根据文章涉及的话题,以多模态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补充学生的背景常识,在为口译做铺垫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可以以问题或图片的形式做头脑风暴活动。该类问题或图片需与文章有关,最好是对即将听译内容起提纲挈领作用,并以PPT等书面形式呈现,学生通过集思广益回答问题,以此预测即将听译内容。再次,通过PPT或Word等形式呈现并讲解文中难词或专业词,让学生充分做好译前准备中的词汇准备。在此过程中,多媒体辅助下的多模态材料帮助师生之间产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听时阶段,教师播放录音或视频,并配有相关词汇的图片,按照学生听力能力和材料难易度,适当位置停顿,并选择性播放第二遍。在听后阶段,即每段落停止后,教师给学生适量时间自己口译,要求每位学生都开口翻译,这样每位学生都能进行口译练习。接着,教师可按照专八口试给分标准中按点给分的道理,请同学回答该口译段落中的关键词。这么做不无道理,因为口译笔记就是记录关键词,口译时也是通过听力理解和记忆将关键词衔接,这么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口译笔记能力,而且能够检验其是否真的理解。最后,教师请一位同学进行口译展示并加以点评,再给出译文。这种练习的方式,运用了PPT的视觉模态、音频或视频的听觉视觉模态、口译时的口语模态、教师点评时的重难点讲解模态,形成教学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以及客体之间的交流,多模态的运用让学生乐此不疲。
第四,充分利用课前、课间、课后时间。口译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学生不能主要依赖课堂时间锻炼口译能力,而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包括课前、课间和课后时间。充分利用课前时间。课前可给学生播放一些带有中英文字幕的英文视频,既能让学生利用这短暂时间学习到知识,也可以给学生做热身运动,让他们逐渐进入课堂和口译状态。课间可选择性播放视频,学生自愿观看。此外,课后教师要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多模态课后自主学习任务。可以是安排小组口译练习,两人一组进行口译练习,督促学生学习;也可以是与课堂相关的视频观看或者口译,改善学生口译听力水平和知识面;也可以是优质口译文本材料阅读背诵,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表达能力;也可以是音频口译练习。课前课间的视频模态再加上课后自主练习的各种形式模态能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口译练习量,改善口译能力。
(二)教学内容多模态
口译课堂通常使用传统的纸质版教材,并且利用该教程附带的音频材料。一方面,单纯的口译教程文本模态和音频模态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对口译失去兴趣;另一方面,该类教程内容虽然按照各个主题分单元进行,并且使用新版本,但不管哪本教材,滞后性都是其共性,所以必须依赖课外材料,呈现多模态的材料。
教师课堂上使用的课外材料需要结合时事,与教学内容不断交流,选择多种模态的最新材料,包括音频、视频、文本等,而且音频、视频和文本的类型也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演讲、采访、新闻、对话,等等,结合具体的课堂主题予以采纳。比如讲到礼仪性口译话题时,可以根据最近的热点选择视频;讲到数字口译时,可以选用商务谈判的视频案例;第二,课外材料选择也要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实用性,比如讲到介绍性口译话题时,课外材料可以是学校所在省市某景点、某企业等的介绍,尽量体现该地方社会经济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三,课外材料选择需要根据学生兴趣,以此激发学生口译时的兴致。
(三)评估方法多模态
口译评估应该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口译平时成绩不仅包括出勤分、课堂表现分、口译笔记练习等作业分数,还要有一个过程性口译练习分数和额外加分。过程性口译练习分数是指教师布置自主练习材料时学生的成绩。自主练习成绩包括小组口译练习自评和互评,口译视频音频练习的录音或视频质量。此外,如果学生参加口译比赛获奖,或者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口译考试和上海中高级口译,按照比赛或考试的等级,给予一定的额外加分,以此鼓励学生多参加比赛,获取经验,为以后找工作添加筹码。终结性评价时,设计合理客观的评分标准,可以参考专八口试评分标准,比如每句话的关键词按点给分、流畅性、语音语调、语法与词汇等各占的分值比例。
五、结语
在多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教学材料、自主学习等方面存在弊端,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多模态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模态符号,实现了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及教学客体之间的交流互动,针对性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改善了口译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系“温州大学2015年度校级课堂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15jg39]。)
注释:
[1]Kress,G&Leeuwen,J: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London:Routledge,1996,p183.
[2]Stein,P:Rethinking Resources:Multimodal Pedagogies in the ESL Classroom,TESOL Quaterly,2000,p2,p333-336.
[3]李战子:《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外语研究,2003年,第5期。
[4]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外语学刊,2010年,第2期。
【关键词】口译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一、口译教学的内涵与内容
翻译有笔译和口译两种形式。一般而言,口译指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将接收到的信息快速而准确地解码与重新编码,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从而达到即时传递信息这一目的的交际行为。但是口译并不是单一的、机械的语言转换行为,而是一种丰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按照工作方式划分,口译有同声传译、交替传译、视阅口译等多种形式;按照工作情景划分,口译有法庭口译、社区口译、商务口译、社区口译、医学口译、军事口译等;按照工作内容,口译有教育、经济、商务、外交、饮食、旅游、宣传等主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视口译、视频口译等新形式。
一个好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包括双语语言能力、百科知识、口译技能。双语语言能力包括译员的双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水平,须通过专门的课程训练和长期的刻苦训练方可习得;百科知识也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与相关课程学习。口译技能可细分为职业口译技能与艺术表达技能,职业口译技能包括短时记忆能力、如何做笔记、信息的解码与重新编码等内容;艺术表达技能包括口译员的临场应对能力、心理素质、精神面貌等内容。口译技能中的记忆能力尤为重要,整口译过程主要由工作记忆的驱动完成,工作记忆是记忆系统中的一个维度,记忆系统包括获取源语信息并短暂存储的短时记忆、信息长久存储的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将源语信息进行解码、存储、然后再编码输出。
口译过程的完成需要完成三个环节,依次是听觉输入环节、认知理解环节、信息输出环节。听觉输入( auditory perception)环节首先进入听音准备和听觉注意状态,然后进行听辨信息、信息输入和信息解码等听觉认知的活动;认知理解主要由对源语的理解、短时记忆和信息转换等大脑认知行为;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重新编码和语言表达的语言输出环节。三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一个环节的听觉输入,没有输入或者错误输入必然造成零输入或错误输出。
鉴于对口译内涵、内容、过程的认识,口译教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双语语言知识的教学;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能力的培训;口译输出能力的操练。
二、口译教学中的困境
1.学习者语言知识储备匮乏。学生在做口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双语语言能力是口译的重要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众多学生语言基本功薄弱,尤其是口译中语块知识积累较少,在语言解码和编码过程中出现反应迟钝或者停滞现象。学习者如果长时记忆中没有足够的语块或语料储存量,对“听”这一输入过程的语义提取便会缓慢,而如果只通过对片面的词汇进行低层次解码,很容易导致信息获取不准确,不完成,直接导致输出错误或输出信息缺失。反之,如果学习者源语的语块储备量充足,则有可能会迅速提取“听”这一输入过程的语义信息,从而分出更多的时间用于重新编码与语言输出,能够准确及时转换语言信息。早有学者提出拥有丰富的源语和目标语的语块储存的译员能够在线灵活提取,直接使用语块,以无标记翻译的方式解决问题。
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的口译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场所都是在固定的教室,教学资源为单一的纸质书本或自编教材,教学工具主要是黑板或白板,有时采用角色扮演方式进行模拟交替传译,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共鸣与兴趣,教师也处于疲惫状态之中,直接后果就是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得知,学习者在日常的口译学习中,也有意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比如利用电脑或手机或掌上电脑收听BBC或VOA新闻,锻炼听辨与信息解码能力;观看两会新闻学习揣摩同声传译的全过程并进行模仿。鉴于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对数字技术的酷爱,我们教师急需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氛围。
3.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在传统的交替传译课或同声传译课堂中教学中学生完成影子训练的主要途径是依赖磁带的朗读或自己大声朗读,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如果在数字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教室配有口译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材料,根据材料中音频或视频的语音、语速、语感进行模仿并锻炼。教师也可以将各式各样的音频材料通过云端上传到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在电脑上或手机上随时随地听取原材料,锻炼听辨能力、信息解码和编码等记忆处理加工和语言输出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在网络终端上进行模仿、练习口译过程,并讲译好的音频材料上传到云端,任何教师可以随时查看评阅。相比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这种互联网+的设计能激发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内容进行课后练习,或者与同学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交传或同传,将口译音频视频发送到云端供教师审阅并指导。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口译教学模式探索
1.口译教学方式多样化。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等多种形式。在口译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选择纸质课本上的内容,还可以给学生推荐网络资源,选取最新的网络视频、音频、文本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材料,让学习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多样化的训练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单调的书本为媒介的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多模态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信息转换能力与语言输出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口译课程也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提前制作好上课用的课件,让学生通过视频提前学习课堂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提前讲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告知学生,学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讲座,并与同学交流,将难点消化吸收,进而提高课堂针对性的辅导强化效果。这种方式颠覆了传统课堂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后学习参与度。
2.教学资源多元化。信息技术大环境下,口译学习者对数字多媒体资源有着习惯性的依赖,学生对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非常敏感,兴趣浓厚。可以利用智能移动终端便携性的优点,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共享到云端,学习者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网络资源和信息,这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此外,通过网络的各种交流方式,学生和老师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讨论,促进了教学过程的转变,从传统的实体教室转移到空中教室,颠覆了传统课堂上单一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口译的课堂教学资源也根据不同主题的需求,从网络如BBC、CNTV、联合国等官网和一些其他媒体获取,
3.教学过程动态化。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可以提前讲授课内容上传到多媒体系统中,课堂上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示范并强化训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播放一段三分钟左右的故事或演讲,播放一遍结束后,随即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进行细节和主要内容的复述,学生在此过程中既要用到笔记,也要用到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此种类型的联系反复操练五次左右,让这一过程的输入输出过程模型得到固化后,教师再进行更高难度的联系。将三分钟的练习材料变化到五分钟左右的练习材料,材料中词汇和句法结构的难度也相应的加大,材料的内容主题也适当的变化,让学生逐步适应不同主题的内容。参照第一种方法,这样的练习持续五次左右的强化和训练。当学生比较熟悉这一口译过程模式之后,再进行语对转换,由原来的母语以为目标语转换成目标语口译为母语。
4.强化学习者知识储备。我们发现在口译教学课堂中,听译材料播放结束后,学生往往需要将近一分钟的时间处理信息,然后进行口头信息输出时也会频繁出现停顿卡壳、反复修正、语速缓慢、声音胆怯等各种不良现象,表达的正确度和流利度都不理想。教师经过对学生的语料进行分析并与学生访谈后发现,学生的词汇、句法、语块储备量匮乏,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从自身固有的心理词汇中提取信息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编码的速度缓慢或停滞。因此,如果要提高口译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学生必须有大量的口译语料存储,这样在口译过程中,能可快速通过长时记忆从心理语料库中提取出相关的语块,甚至可以改变语块的内部结构,达到为我所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康志峰.现代信息技术下口译多模态听焦虑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