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

第1篇: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一、凸显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本理念和研究趋势

(一)《指南》已经成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本次年会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以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领域的首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本次年会不仅进一步帮助与会人员深入理解了《指南》精神,也展示了在《指南》指导下健康领域所开展的一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会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顾荣芳教授作了《贯彻精神,实践健康教育》的主题报告。报告在整体把握《指南》精神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地逐条分析了健康领域的目标和内容,并分享了有关健康领域关键经验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刘馨副教授在《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应“落实《指南》精神,正确把握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从而促使各幼儿园充分理解《指南》的相关内容,以引领其提高体育活动质量。深圳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陆克俭教授在《幼儿园体育教学的价值、特点与策略》的报告中也以《指南》为指引,探讨了幼儿园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另外,《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探索》《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策略》等获奖论文都以《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作指导,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园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二)从多学科、国际化的视角来研究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绝不是孤立的研究领域,应尽可能拓宽视野,吸收其他学科或国外的理论营养。本次年会中的部分研究成果采用了社会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学科视角,部分成果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体现了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走得出去,回得进来”的基本研究趋势。例如,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朱惠莲教授在其主题报告《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与健康》中通过详实的数据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幼儿和家长在饮食营养方面的误区,提出了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对策与建议。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姚蓓喜从“科学营养、食品卫生、美味烹饪、饮食健康、营养研究”五个方面谈了如何通过提高幼儿膳食质量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来自新疆的李元玲老师借鉴积极心理学中“幸福感是个人积极的心理体验”的观点,以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四幼儿园教师为例,分析了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的五种心理健康危机,并提出了相应的化解策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周燕教授在《“重要他人”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报告中引用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重要他人”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美国免费营养早午餐政策、美国《3~5岁儿童运动课程的适宜性实践》等都对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充分分享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

本次年会的分会场设立在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广州市第二幼儿园、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政治部幼儿园和司令部幼儿园。从各幼儿园的园所经验介绍、健康特色活动观摩以及专家点评中,我们可以在特色体育活动开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环境创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得到一些借鉴。

(一)传承传统文化,设计别具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秉持本次年会“快乐体育”的主旨,各个分会场所在幼儿园展示了幼儿武术操、幼儿篮球活动等特色体育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生动活泼的表现,一方面体现了幼儿园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结果。各幼儿园都选用了优美的广东音乐、广东传统武术操和民间游戏,加上独到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设计出了别具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这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工作者实施具有特色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二)高效利用物质资源,创新幼儿园体育运动环境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自身的。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物质材料,可以有效地将幼儿的运动、游戏、交往和探究融为一体。各幼儿园除了在户外设置丰富多样的大、小型运动器械外,还高效利用废旧材料和低结构材料自制运动器械,或者采用一物多玩的方式,既符合环境创设的经济性和创新性原则,又能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一条简单的“溜溜布”可以锻炼幼儿走、跳、蹦等基本动作;三张普通桌子的不同摆设也可以让幼儿尝试做侧身钻爬、直体翻滚、平面跳跃等动作。

(三)凸显融合意识,重视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

“快乐体育”是为了“健康身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每位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健康教育活动时都能有意识地将其他领域的教育元素融合进来,而体育活动最能体现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意识。例如,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溜溜布”在每一个环节中都伴以有节奏的音乐,有效地将体育文化意识与音乐之美融合在一起。再如,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小布格”将体育、音乐、科学、社会领域有机结合起来。

(四)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健康教育素养,发挥男教师特长

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幼儿园教师的健康教育素养,而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具有扎实的保教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更有赖于其对幼儿运动发展理论的掌握。在本次年会上的幼儿体操表演和体育活动展示,都反映了各个幼儿园对于提高教师健康教育素养的重视。有了专业的教师,才会有简单多变的材料和设计到位的活动。本次年会上,我们有幸看到了诸多男教师矫健的身影,各幼儿园充分发挥了男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方面的特长。

三、进一步厘清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一)区分了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的相关概念

1.体育课与体育活动

“体育课”仅仅是一次以体育活动内容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而“体育活动”则包括晨间锻炼、户外体育活动、区域体育活动、室内外体育游戏、幼儿体操,以及渗透在其他领域或生活环节中的身体活动。仅仅重视“体育课”,则有可能陷入“小学化”的误区。

2.特色体育活动与体育特色

有教师认为在幼儿园展示了特色体育活动,该幼儿园就是体育特色幼儿园了。这是把特色体育活动的开展看成了体育特色幼儿园的全部或主体。仅凭特色体育活动并不能形成一个幼儿园特有的风格,但是初期可以作为体育特色幼儿园创建的突破口。只有当整个幼儿园的园风园貌、核心价值观以及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都体现出体育特色,幼儿园中形成了体育文化氛围的时候,或许才可将其称为“体育特色幼儿园”。

(二)明晰了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不同性质目标之间的关系

1.在确定普适性活动目标的基础上考虑目标的具体化和多样性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幼儿发展,为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单一的“体育训练”。因此,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难度和强度首先应具有普适性,动作技能水平和运动强度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找准体育活动的落脚点,将具体目标落实到位。因此,“一物多玩”也并不是说玩的花样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幼儿的活动强度和活动的具体目标合理设计。

第2篇: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幼儿英语 教师培训 对比研究

一、引言

教育部2001年颁布了关于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将英语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从13岁降到9岁。最近几年,国内城乡大部分的幼儿园均开设了英语课,英语学习的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师资是决定幼儿英语教学成败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一名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幼儿教学能力和英语能力。学科的特点与被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英语教师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这些要求也对幼儿英语教师培训的方式、内容、评估提出了新的方向。本文立足浙江省中部地区,调查研究该地区幼儿英语教师培训现状。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从2008年10月到2008年12月,涉及浙江省永康、龙游、衢州、兰溪、东阳、武义、义乌七个县市,37个幼儿园,所调查的幼儿园均已开英语课程。调查一线幼儿英语教师170名,幼儿园园长16名。发放问卷186名,回收有效问卷174份,共统计有效数据3728个。本次调查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差异分析

1.基本情况。

(1)师资。因为幼儿英语教师师资的缺乏,在调查中,有兼职英语教师的幼儿园占调查的幼儿园37.5%。这一方面体现了幼儿园教师需求缺口依然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幼儿英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教师的平均教龄偏低为3.22年,平均年龄22岁。结合麦可思公司(MyCOS)2007年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的相关调查,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前10个冷门职业,幼儿园教师排名第一,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也是10个冷门职业中最低的一个。收入过低是造成教师工作频繁更换,平均教龄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有50%的园长对于教育机构中是否需要制定“幼儿英语教师资格”选择“不清楚”。

(2)课程。被调查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的分布情况大致为,小小班占4.9%,小班占19.5%,中班占36.6%,大班占有36.6%。园里开设英语课时间:不足一年的占总数18.8%;1~2年时间:占43.8%;3~5年时间:占18.8%;5年以上:18.8%。尽管所调查的幼儿园均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园长认为“开设英语课程太早了”、“不清楚是否应该开设英语课”的占调查总数的37.6%。可见,英语课“是否开设”一定程度上并不依据园长的主观教学认识,很大程度是趋同于社会和市场的诱导。

(3)教材。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义务教育以外的教材编写与出版并无明确要求和指导,造成了幼儿英语教材出版市场百花齐放,参差不齐。用2种或2种以上的英语教材的幼儿园占调查总数的91.2%,幼儿园在英语教材的选用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幼儿英语教师培训现状。这次调查主要涉及一线幼儿英语教师自我学习情况、岗前培训情况、和岗位培训情况,试图通过这三个方面来立体观察幼儿教师培训现状。统计中发现,64.1%的一线教师每月读书量要低于2本。阅读量不大的原因集中在工作生活压力、缺少阅读氛围这二项。其中,23.9%的老师没有接受过岗前培训,接受一个月以上岗前培训的教师不足调查总数的10%。园里缺乏应有的新教师岗前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岗位培训的主要方式集中在:定期教研讨论会、公开课或试讲,观摩课以及专家讲座。(见表1)

3.幼儿英语教师和园长教学培训相关观念的比较研究。(见表2)

(1)幼儿英语教师和园长教学培训相关观念比较研究。英语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幼儿英语教师的重要指标。从调查中可以看出,68.7%的教师与81.3%的园长认为教师的英语水平一般,幼儿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专业分布而言,91%的教师为学前教育和幼教幼师专业,英语相关专业占3%。很多幼儿园教师都是“半路出家”,有些虽然是英语专业,却从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理论,缺乏对幼儿的心理、幼儿安全防护、认知规律等基本知识。在调查中,认为自身幼儿教学能力“完全能够”的教师不足10%,认为自身不能够具备幼儿教学能力的教师占28.7%。

在对英语教师面临的困难上,园长与教师在“学生家长沟通”、“跳唱能力缺乏”、“课堂控制”这三项上观念相差很大。园长更加重视前二项的能力发展,而教师更重视“课堂控制”的能力发展。

课堂效果是教学各因素在课堂的具体体现。从学生角度而言,好的课堂效果将会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以后的看法。调查显示,英语课堂效果依然不容乐观,62.9%的教师与66.7%的园长认为英语课堂效果一般。

就以后的培训形式而言,教师更倾向公开课、试讲与专家讲座,而园长更倾向于公开课、试讲与观摩课堂的方式;就以后的培训内容而言,教师与园长观点差异显著。13.6%的教师希望以后能够掌握一些“多媒体教学的技巧”,而没有一个园长选择此项;在“家长沟通技巧”与“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上,园长与教师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王杰(2007)所做的甘肃省农村幼儿老师培训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教师对‘课题研讨’的陌生和对理论知识的轻视”。这一结果与本次调查结果并不一致。本次调查19.1%的教师希望以后的培训采用“研讨会”方式,16.3%希望以后有“教学理论”的培训内容。这体现了地域与地域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在观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2)幼儿英语教师和园长教学培训相关观念的卡方分析(Chi-square Tests)。通过卡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幼儿英语教师与园长在教学观念相关问题上存在差异,就“英语教师面临的困难”与“希望以后培训的形式”存在着显著差异,关于“希望以后培训的内容”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见表3)

四、小结

幼儿英语培训事业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工作,也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从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自身的英语能力,还是教师的幼儿教学能力;无论是岗前培训现状,还是实际课堂效果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由此还引出幼儿英语教师培训模式、师资差异、规章制定、学历教育等相关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和一线的工作者为此都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本次调查还发现,教师和园长在培训相关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显著和极其显著的差异。正确认识与面对这些差异,是有效开展培训工作,促进教师发展的前提之一,也是我们促进幼儿英语教学的契机。笔者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数据的“呐喊”,能为推动幼儿英语教育的远航增亮一线曙光。

参考文献:

[1]孙宝刚主编.学前双语教育研究与建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高敬.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第3篇: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29-04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对应,是一个完整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定义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选修课的技能操作,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贯穿整个学程的见习实习与毕业论文等所有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为目的的全部教学环节。这一定义建立在“全实践”理念之上。所谓全实践,是指将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它突破了以往仅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补充的理念。在课程设计上,实践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以理论课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双轨课程体系,强调要关注从单项技能训练到综合专业能力实训再到顶岗实习的实践性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内容紧扣幼教专业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并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以培养现代复合型幼教人才、满足幼教发展需要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提出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首先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从活动特征来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只由单一的认知活动构成,而应该涉及人的生活实践,以期帮助个体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作好准备。因此,教育需要把受教育者置于其生存的环境之中,为他提供体验、实践、反省、批判、创造的机会。〔1〕

其次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心的下移。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日渐受到广泛重视,〔2〕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加上三级师范教育逐渐向二级或一级师范教育过渡,许多高校都下移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心,即由过去侧重培养理论研究者和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师下移为培养一线幼教工作者。这里所指的幼教工作者是指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学前教育综合能力,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幼教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应是高师院校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尤其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依据。有关研究表明,幼教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至少有:全面、正确地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支持性环境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不断地进行专业化学习的能力等等。〔3〕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认同和接纳情感、具有从事教育实践的智能和技能等方面,有其他教育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突出和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幼教人才、形成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等问题的全面改革要求。以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和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体系不健全、内容有缺陷,时间安排上过于集中,成效不显著;实践教学组织不完善,指导力度不够,指导效果不理想,等等。因此,有许多学者呼吁,要重视和加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在此,笔者就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评价体系及实施保障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1.整合性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统整,使之成为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全实践理念整合、设计课程,并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习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从而养成优良品行,掌握相应理论,获得教育智慧,提高教育技能,形成职业能力。

2.目标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紧紧围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来进行,准确定位实践教学目标,合理构建宏观与微观、总体性和阶段性的目标体系。

3.系统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根据高师教育内在规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着眼于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要求,理清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各子系统相互配套。

4.层次性

一是按照高师学前教育不同学历层次的要求来构建,二是根据教学计划实际进程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构建。

5.规范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不能主观随意,必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内在运行机制,以明确目标、规定内容、确定形式、提高要求、规范评价标准。

6.操作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符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实际,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可行性强,便于操作。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

遵循上述原则,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考虑,努力做到时间纵向维度上全程贯通不断线,空间横向维度上立体设置不缺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

1.确立与幼儿园教师吻合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合格幼教工作者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等专业素质要求,确立涵盖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教育技能等三方面的实践教学总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情感;增强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

(2)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开阔学生眼界,帮助其获取幼儿教育改革的新信息、新知识。

(3)培养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观察研究幼儿发展规律的能力,设计及组织指导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创设环境和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教育反思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等。

在建立总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各类具体的实践教学分目标。分目标也包含情感态度、认知能力、职业技能三个方面,但各有侧重。〔4〕比如,入学教育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以树立职业理想,明确学习方向;教育观摩见习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其思想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技能训练与比赛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其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幼儿园保教实践重在培养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坚定职业信念、明确职业规范,掌握从事卫生保健工作、观察研究幼儿发展规律、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设计并组织教育活动、注重师幼互动并能进行个别化教育的能力等;科研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为成长为反思型、研究型的幼教工作者奠定基础。

2.确定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实践教学内容应围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并且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新生入学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树立专业思想,明确努力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召开座谈会,请院系领导介绍情况提要求,请高年级同学交流经验谈体会。二是举办专题报告会,请专家学者和一线园长、教师介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要求。三是到幼儿园观摩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内容及要求,获得初步的感性经验。

(2)教育观摩见习。结合课程教学尤其是专业理论基础课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具体的安排是,针对教学内容确定观摩见习专题,制订见习计划,联系对口幼儿园,定期持续观摩见习。

(3)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且贯穿整个学程;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技能训练与比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内与课外、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技能训练与技能比赛结合起来。为此,我们创设各种竞技平台,定期组织说、写、画、弹、唱、舞等技能比赛,让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

(5)幼儿园保教实践。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情感和提高其从教能力,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操作性教育实习。它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保育工作为目的,是幼儿教育工作中一项特殊而必不可少的工作。具体要求是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常规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组织形式及方法。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制订相关实习计划,进行不少于两周的专题实习。

二是体验性教育实习。这一实习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各教育活动和各类型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过程中,每周或每两周到幼儿园一次,以全面了解各领域教育活动、各类型游戏活动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指导方法,并在幼儿园教师指导下设计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和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同时尝试独立组织其他活动。

三是提高性教育实习。这一实习的内容是组织学生在毕业前到幼儿园进行顶岗工作实习,以帮助他们全面熟悉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较熟练掌握幼儿教育的技能方法。

(6)科研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幼教科研的基本能力。基本的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将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一是要求学生进行课程学结。二是要求学生反思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3.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为考核重点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明确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旨在避免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随意性和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我们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和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要求,以学生实践能力为考核重点构建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我们加强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做到每次实训和比赛都有成果展示,每次见习实习都有书面报告,并由专业教师评定成绩做好记录,学期末按比例计入总分。例如,在保教实践中,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考评方案,由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学校带队教师联合考评,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工作态度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一是实施制度化管理。将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制定实践教学各方面各环节的管理文件,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组织管理。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组织管理办法,编制实践教学计划,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求做到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监管到位,反馈及时,考核全面。

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和基地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和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除了常规的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教学设施以外,我们花大力气建设了模拟幼儿园活动室、游戏和玩具教学专用教室、心理观察实验室、婴幼儿早期教育实训室、微格教室等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加强了与幼教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一批稳定的幼儿园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我们还组织专家编写了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要求、评价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我们还抓好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拥有先进教育理念、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对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加以研究和指导。

总之,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期待相关的研究能不断深入,以使实践教学在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各方面更加科学完善,为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作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30.

〔2〕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70.

〔3〕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03-210.

〔4〕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20.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Normal University

Wang Jianhua, Tangmin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Kunming College, Kunming, 650031)

第4篇: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 幼儿园政策法规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沈跃珊(1967- ),男,黑龙江林口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5512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150-02

一、改革“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的必要性

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是介于本科以上层次的研究型与中等专业层次的技能型教师之间,兼具研究能力与较强从教技能的幼儿园教师。而培养专科层次幼儿教师的学校大多又是近几年在原有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基础上升格而成的,这些院校在课程建设上还不够成熟,学科建设还不够完整。在已开设的各门课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也应该重新审视,加以完善。对“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理由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选择内容相对滞后、课程实施方法缺少创新、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目前,课程教学的普遍情况是:遵循着固定的教材和确定的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学校一般都将其作为典型的理论课进行组织教学;课时分配相对较少;评价方式或采用笔答考试,或采用简单的考查方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提高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水平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国家制定的幼儿教师62条专业标准中,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就有2条,它们分别是:《专业标准》第二部分基本内容“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中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发展知识”领域中的“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3.幼儿园教师的政策法规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漠导致幼儿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因幼儿园教师法律意识的淡漠导致教师暴力对待幼儿事件屡次发生;因教师政策法规水平低和自身业务素质差导致对幼儿教育政策的基本思想理解偏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甚至于教育活动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却是有害于其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三个理由,对现行的“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必须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模式、课程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将其建设成目标更准确、内容更全新、方法更科学、评价更有效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的确定:彰显培养法治意识与对未来工作的指导性

课程目标要体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发展、社会需求、科学发展而制定。新课程改革又将课程目标确定为“三维目标”。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学前专业课程采用以上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对于学生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更好地把握三个维度目标具有前瞻与引导意义。

“幼儿园政策法规”是一门帮助学生形成依法治教意识和指导学生未来工作的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课程具体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有关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教育、卫生保健、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律与法规方面的知识。能运用国家的政策、法律与法规指导自己的幼儿教育工作,运用相关知识正确处理幼儿园出现的有关教育、安全、健康、经费、用人、法律纠纷等方面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典型案例,并学会通过合作、研讨等方式,运用幼儿园政策法规知识去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善于多渠道收集有关幼儿园的政策法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国家政策、法规习惯的养成;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幼儿教师。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突出实用与适时更新的特点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不应是学科内容和结构,而应体现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内容不应是完全预定的,而应随着学生变化而改变。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策意识和法律观念,掌握有利于指导未来幼儿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知识,使学生发展成为政策水平高、法律意识强、依法施教的幼儿教师。依据这一核心思想,该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突出如下特点:

1.选择对未来工作最具指导性的内容。我国当前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办幼儿教育的形势不会改变,因此,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必将会成为社会力量办园的主力军。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把学生放在未来普通幼儿教师和幼儿园举办者双重位置上来考虑的,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依政策、按法律要求去做好幼儿教师、办好幼儿园,课程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的选择更加突出对未来工作的指导性,主要选择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与资产、教育工作、卫生保健工作、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工作等多方面内容。

2.设置开放性的课程内容体系架构。从上面选择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课程不是以某一部或某几部、或全部政策法规文件为课程内容,而是将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与资产、教育工作、卫生保健工作、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工作这八个方面作为基本的知识架构。具体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内容可根据知识架构的需要作必要的充实与删减,不追求每部政策法规文件的完整性。

3.适时更新课程内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与发展的过程,新的内容不断出台,按照政策法规课程开放的知识体系架构可适时将新的政策、法律、法规内容补充进来。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都可以及时补充到课程之中。

四、课程实施的模式:体现知识运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理念

本课程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突出运用与探究的“六步合作学习模式”。

1.典型案例引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意义幼儿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案例,设计能够突出本教学内容的认知、应用与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本堂课学习活动。通过典型案例的选择、恰当问题的设计指导学生学习,来体现教师与全体学生的首次合作。

2.提供学习材料或材料获取途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首次合作,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明确将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通过指明本堂课学习的教材内容或讲义内容,为学生提供较完整的学习材料,亦或提供能够获取相关内容的网络环境、图书资料等途径,实现与全体学生的第二次合作。

3.阅读、分析学习材料,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分工阅读(为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讨论分析找出能够解决案例中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教师在此环节要深入各小组中,做个别指导,来体现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合作学习。

4.交流、评价、考核。各小组指定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对汇报的答案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并做考核评分。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解决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并作评价与考核。

5.新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案例,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去分析案例,促进知识进一步的运用,以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6.课下形成案例分析材料。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本堂课学习的政策法规知识,深入地讨论、分析案例,撰写出案例分析材料,为课程结业考核做好准备。

五、课程评价的方法:凸显过程性与多元化结合的特征

“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的主要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指导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依法正确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在“运用”上下功夫。评价方法是教师教育目的的直接反映,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的方式是促进学生运用政策法规的重要手段。

1.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课堂上,各学习小组通过阅读学习材料、研究讨论等形式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派专人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对该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对各小组汇报情况给予口头评价并记分;部分考核形式,各小组可参与评分,如模拟法庭。

2.课上评价与作业评价相结合。教师可通过对各小组或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考核,给予一定分值的考核评价成绩。作业成绩是教师平时成绩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业,采集平时成绩。

3.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由于本门课程强调政策法规知识的运用,因此,应重视日常学习中的考核评价,使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各占50%。

4.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一是要组织多次考试。因为“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中的八个方面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有些内容彼此联系不大,所以在不同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比较合适。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例如,以小组为单位的“模拟法庭”:小组成员扮演原告、被告、辩护律师、法官、证人等,模拟审理有关幼儿园的案件;用案例分析题编制试卷考试;编写幼儿园的申办报告;给幼儿园绘制一个室外环境规划图等。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Z]. 2011-12-12.

[3]林雪卿.幼儿教育法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王民.地理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

[6]周天枢.老师和家长需要知道的100个幼儿园法律问题[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第5篇: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教师绩效评价;基本结构;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6-0029-04

教师绩效评估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1〕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的评价,一般与评优和奖惩直接相关,是幼儿园年终奖惩、分配、岗位培训以及人事决策的主要依据。其目的是通过评判教师表现的优劣,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最终促进幼儿园组织的发展。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仍采用偏重管理和总结、带有主观性的传统绩效评价,忽视对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忽略教师的个性发展和个体自身发展的纵向评价,忽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评价,从而影响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2〕 以上种种与目前实施新《纲要》,进行幼教事业改革的发展现状不相适应,我们亟需深入了解绩效评价的基本结构、操作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建构规范、公正的评价标准与程序。

一、工作绩效的基本结构

教师职务绩效的基本结构包括特定任务的熟练程度、非特定任务的熟练程度、书面和口头交流任务的熟练程度、努力、遵守纪律、为团体和同事提供便利、监督与领导、管理等方面。〔3〕幼儿园教师的职务绩效可划分为6个维度,即职业道德、职务奉献、助人合作、教学效能、教学价值与师幼互动。前3个维度属于关系绩效,后3个维度属于任务绩效。任务绩效的标准就是教师基本的专业职责,包括对职责的了解,对幼儿园、家庭及社区的了解,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日活动安排,区域环境设置,幼儿学习信息的收集和发展状况分析等方面,它主要受教师的工作经验、能力以及与工作有关的知识等因素影响。关系绩效是构成幼儿园集体背景的行为,关系绩效可以促进任务绩效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有效性。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关系绩效的评价具有特殊价值。幼儿园的工作团队是特殊的女性群体,年龄结构偏向于中青年,工作性质带有独特的同班协作性与全园整合一致性。协同教学的合作基础与彼此的专业行为表现必然会直接影响团体中其他成员的专业成长。〔4〕因此,如何在互相尊重、协调合作的基础上谋求共同发展,如何建立合作关系、选择沟通技巧与途径,如何让教师之间和管理人员之间能适时反映意见、沟通想法、交换想法等,都是评价幼儿园教师应予重点关注的内容。

二、教师绩效评价的项目指标与权重分配

教师绩效评价涉及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见表):

三、教师绩效评价的方式方法

教师评价的过程要民主公开,力求客观公正,最大可能地消除评价的主观性,使教师的绩效评估客观、准确。

1.考核内容和依据①

考核内容:遵守工作纪律、完成岗位工作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等情况和实绩。

考核依据:出勤情况、备课笔记、日常工作检查、评比、公开课、论文、课题情况。

2.考核的可信度

考核主要根据教师本人的述职报告,由考核小组成员结合每项指标的分值给出相应的分数,统计得出人均绩效评价分数。可再增加配班教师和群众代表评价以进一步提高评价的公正性。教师的自我述职是公开、透明的,考核小组可以就教师本人的述职报告直接提问。从这个意义上讲,绩效评价是有组织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备课笔记、教学反思是重要的评价内容,它们可以促进教师把教学和反思紧密结合起来,增加教学过程的科研成分,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教师评价的具体操作办法

教师自我评价,即教师对照外在的评价标准,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分析,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及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一般说来,自我评价较易表现出较高的主观性,因而自我评价有技术和思想方法两方面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以外在的标准尺度为中介,以别人的评价为依据,然而对于外在尺度难免产生各种误差,所以在教师开展自我评价前,应当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能正确了解、把握外在的评价标准,注意与别人比较的可比性,并努力采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综合的观点,客观地评价自己。自我评价应当与其他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例如教师互评,年级组长、部门领导或园长评价,家长评价等。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家长和同事是教师的工作伙伴,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教师的工作,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情况,并且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关注度,可从侧面为教师提供有关幼儿发展状况的信息,还有助于家长和教师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教师要端正态度,充分认识他人评价对于自己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以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襟接受他人的评价。具体操作建议如下:

首先,由园长、教师和家长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考核成员一般包括教师、年级组长、部门领导(含园长)、家长四个层级。评价主体多样化能有效克服评价的片面性,使评价更加全面。

其次,选择绩效评价项目指标,调整权重。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尊重大部分教职工的意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应该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选择评价项目。例如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个人教科研成果适宜以备课笔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年轻教师较多的幼儿园宜增加工作主动、积极的分值,体能的分值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分级确定,等等。总之,绩效评价项目指标宜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家长评价的内容,可以由幼儿园根据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和家长的具体情况灵活制定,可选取较为简单而笼统的评价项目,由家长和儿童讨论后给出结论或分值。

再次,结合每项指标的权重给出相应的分数,统计得出人均绩效评价分数,再根据各个层级的评价结果归总。分层评价的基本比例建议为:教师自评:50%;配班教师和群众代表评价:30%;年级组或评价小组评价:10~15%;家长评价:5~10%(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调整权重,总分值一般为100分)。

最后,将评价结果分为3~4个等级:优秀教师:综合分88分及以上;合格教师:综合分70~87分;基本合格教师:综合分60~69分;不合格教师:综合分60分以下。

四、绩效评价的注意事项

在评价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评价既是针对教师的,更是针对园长和管理者的

评价不仅针对教师个体,也指向各级管理者。比如根据教师合作的评价结果,管理者应该深刻反思如何建立配班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关系,在配置配班教师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帮助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何了解教师的合作状况;再如学历进修与培训进修的分数,可以直接反映出幼儿园在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导向和管理状况。

2.评价的目的在于确保教育质量

评价的目的在于确保教育质量,因此,对教师的绩效评价应在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日常对教师工作的观察、了解和检查是评价的重要基础,考核小组在最终作出综合评价时要考虑日常收集的评价素材。

3.防止管理主义倾向

不少评价只是为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和发展,教师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地位,这不利于评价导向激励功能的发挥,不利于教师全面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例如教案检查是普遍使用的评价手段,教师常常为了应付检查补写甚至抄写教案。

4.评价对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的影响

教师的知识、经验主要影响任务绩效,人格因素则主要影响关系绩效,但是两种绩效并不完全独立。有研究表明,工作责任心、合作精神等就有较高的相关性。在幼儿园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关系绩效对总体绩效的影响明显,评价者的情感因素对评价的影响显著,配班教师与群众代表在评价时容易受到与评价对象情感关系的影响。

5.加强绩效沟通

幼儿园宜根据每学期、每学年的绩效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绩效面谈,应充分关注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如可以将书籍、杂志、购书券、外出学习培训等作为奖励手段,把奖励引向自觉的学习。

此外,评价者要全面了解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生活状况,信任每一位教师,相信他们的责任心和能力。对大多数教师而言,获得信任就是最高的奖赏,就能激发内部动力。

评价是一种导向机制,具有激励作用,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正确的教育评价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评价观,使教师朝着不断调节和改善教育行为、切实提高工作质量、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实行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评价体系〔EB/OL〕.〔2006-09-22〕.naea.省略.

〔2〕朱家雄,张婕.从“证明”到“改进”:论幼儿园教师评价取向的转变〔EB/OL〕. 〔2007-03-18〕.省略.

〔4〕柳国辉.国外教师绩效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06.

On the Assessment Standards and Procedure of Preschool Teachers’ Performance

Yin Jianqin

(Institut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Nanjing,210013)

第6篇: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037―01

一、分析情况,定制转岗教师个性化培训计划

1. 了解情况,交流互通。幼儿园应为转岗教师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经过对转岗教师的档案整理,我们发现转岗教师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基础学历高,都是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二是有些是成熟型教师,教龄均在5年以上;三是有些没有幼教经历,幼教工作的理念缺乏,对幼儿园工作不了解;四是大部分在小学从事单一学科的教学,有较突出的音、体、美专业特长的不多。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与每名教师交流,鼓励她们加强学习和技能培训,发挥优势,补救专业短板,树立工作的信心。

2. 分析问题,定制计划。通过对档案的研究和交流,转岗教师的主要问题是:幼教工作的理念缺乏,对幼儿园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一日常规不了解;教学技能不到位,幼儿教师要求要能弹会画、能唱会跳,有较强的亲和力,这对转岗教师来说难度较大;无法适应幼儿园一天的保育和教育工作等。幼儿园为每一名转岗教师“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方案和专业成长计划,培训方案详细列出了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基本教学技巧和家长工作策略等培训内容,对每项内容所要达到的培训目标、时间安排、过程评价都有明确的安排和要求。

二、做好入职培训,促进角色转换

1. 加强幼儿园基础理论学习。幼儿园组织学习《纲要》《指南》《幼儿园一日保教常规》《幼儿园一日生活计划》,让转岗教师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中学教育不同之处,奠定转岗教师的理论基础。

2. 加强幼儿园操作层面技能的提升。具体做法是:一是上岗前由园长组织,让转岗教师专门学习幼儿园工作制度,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选派有经验的优秀骨干教师对转岗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从幼儿晨检接待、室内外活动组织、游戏、离园等,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三是请优秀班主任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转岗教师掌握与幼儿交流的技巧;四是通过老教师做示范课,帮助新教师上好入职第一课――“上岗课”,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三、注重人文关怀,加快角色转化

1. 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一方面,园领导经常与转岗教师沟通交流,了解她们的工作情况、家庭情况和困难,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她们融入到幼儿园的大家庭中,逐步缓解、消除不适应的状态;再次是在幼儿园重大决策、活动策划、环境布置、设备购置、工程建设等方面充分听取转岗教师的意见,让她们真正体会到幼儿园对她们的重视和关注,从而激发主人翁的责任感。

2. 建立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工作激励机制。一方面将转岗教师与幼儿园老职工搭班安排,让她们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充分考虑转岗教师的特殊性,在评优晋级和晋职时参考她们的起点,肯定转岗后的进步,使之有成就感。

四、加强专业培训,加快专业成长

1. 立足园本培训。一是同班互助形式。通过“老带新”、“师徒对”等互助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让转岗教师长知识、练本领、增经验、集智慧、促成长;二是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让新教师在榜样示范下,学习模仿各年龄段各领域的授课方法、技能技巧等;三是开展“一课多研”。鼓励教师间的取长补短,通过新教师说课、授课,老教师评课、磨课方式,让转岗教师在教学思想的碰撞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四是开展专业技能赛。每学期组织开展教师弹唱、简笔画、舞蹈等基本功比赛。

2. 依托各级各类培训。根据转岗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分类别为她们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如让她们参加国培、“影子”培训、“定岗置换”培训、外出观摩学习等,开阔视野。同时建立“学习汇报制度”。每名教师培训回来后,幼儿园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她们谈感想、感悟和今后工作设想。

五、参与教研课题,助推专业成长

1. 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教科研思想。引导转岗教师根据工作实际发现问题,消除教师对课题研究“高深莫测”和“不敢”的心理。从小处着眼,由问题到课题。

第7篇: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一、企业实践第一阶段:考察幼儿园

2013年10月31日―11月7日,我们全体学员一路风尘来到了美丽的鹭岛――厦门,对厦门五所省示范幼儿园进行参观考察。我们先后参观了集美区实验幼儿园、厦门实验幼儿园、厦门第九幼儿园、厦门第一幼儿园和厦门莲龙幼儿园。

考察期间,幼儿园各具特色的园所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们参观了幼儿园匠心独运的区域设置、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别具一格的环境创设;观摩了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早操和晨间活动,精心设计的集体教学活动、精细而有序的一日生活活动等;同时听取了四场专题报告――有厦门实幼江旭林园长的《幼儿园文化与课程建设》,厦门九幼葛晓英园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莲龙幼儿园叶明芳园长的《幼儿园环境与课程建设》。这四场报告均为我们介绍了各个幼儿园先进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指南》指导下不同的特色办园模式,使我们真正了解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模式,理解了幼儿园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以“人人发展,发展人人”的核心教育为理念,最终实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给予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让教师享有职业的尊严与快乐!”的共同理想。

二、企业实践第二阶段:文教职业中专和商贸中专学校

11月18日―11月29日,我随全体学员来到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和福建商贸学校进行专业对接企业实践,内容包括跟岗见习、优质课观摩和设计课程教案并授课。我们先观摩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参与了开展“培养专业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改革研究与探索。最后我们国培班学员每人展示了一节公开课,并进行了相互观摩与研讨。期间,我每天坚持听课,并为学员拍摄大量上课照片,及时和老师们交流探讨心得和体会。

我所授课程选自人教版《学前心理学》第六章第二节《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是2013年级学前教育专业的一节常规课,按本校老师上课的进度进行的,没有做刻意的准备。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1.从教学目标分析,注重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采用互动―复习―新授―讨论―练习―总结的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新授的知识,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了参与、合作的快乐情绪。

2.从教学方法分析,以讲授法为主,辅以案例法和演示法,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到幼儿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讲解。

3.从教学手段分析,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扩大了一节课的知识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本节课值得反思的地方是:(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对学生不熟悉,合作互动不是很成功。(2)课件制作不够精美。课件中只有静态画面,准备的视频没有放出来,影响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效果。(3)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较多,语言不够精练,导致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

总之,本节课基本上还比较满意,在今后教学中我要不断提高教育觉悟,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做职业教育行业的排头兵!

三、实践感悟

第8篇: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作为幼儿园的园长在园本教研中应扮演好哪些角色,才能不断增进园本教研的磁力、唤醒教师的园本教研意识、引导教师主动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一、理论的先行者

如何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锻炼教师的学习毅力、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如何为教师提供时间和机会,鼓励他们进行学习、反思及协同工作,使他们乐于工作、乐于创造,在重视个人发展的同时加快幼儿园发展,使幼儿园成为—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化组织,这些都是每一位幼儿园园长应该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从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来看,开展“园本教研”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有效性在于:园长重视园本教研并带领教师尽快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能充分认识到“教师是研究者”的角色定位、园本教研研究的内涵是指以幼儿园为本位的日常教学研究,把追求这种研究能力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除此以外,园长还应全面认识园本教研的意义:通过园本教研,不断去建构和完善属于教师自己的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去反思自己的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学会研究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总之,园长是从观念到行为的先行者,不仅要先于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而目要将其传播给教师,并影响教师的工作。

二、方向的引领者

园长是园本教研的导向者、策划者和组织者,必须具有统领全局、把握方向、确保园本教研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能力。为此,园长必须具有专业的意识和专业的头脑,要站在专业发展的角度,了解国内外幼教改革发展的方向、动态、信息,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筛选信息,决定研究方向,在园本教研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首先,园长应注意在政策上把握和学习有关幼儿园法律法规及文件,加深理解,提高执行政策的水平,使园本教研立足于理论基础之上。如认真领会新《纲要》精神,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座谈,不断撰写心得体会等,真正让新《纲要》理念深入人心。其次,园长应不断在专业上提升自己,多读书、广读书,通过阅读书籍来丰富知识,获取信息,了解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教育的理论研究动向;进一步了解更多的幼教理论和国内外幼教发展趋势,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去带领教师进行园本教研。最后,园长还应充分聆听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在园本教研内容和形式的选择等方面,集思广益,多听意见,虚心向同事学习,注意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这对园长自身人格魅力的形成、学识能力的提升既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同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园长在园本教研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三、过程的组织者

作为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组织者,园长要清醒地认识到要让园本教研真正研出实效,首先就要让教师达成共识:唯有不断研究,不断更新,才能急流勇进,实现从“教书匠”到“学者型教师”的转变。当然,意识的形成不一蹴而就要逐步认识和接纳。所以,园长的率先示范和有效组织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园本教研中,园长组织得当就能有效感染教师群体,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研意识,提高园本教研实效。

(一)帮助教师树立教研意识

如今,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已经十分忙碌和繁重了,有的教师忙于幼儿一日活动组织,常常为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任务而进行教研。为了不让园本教研走过场,真正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园本教研中来,园长必须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研意识,确立新的教研观,使教师明确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教科研制度建设

为了改变以往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自发或散漫状态,保障教研工作的有序运行和工作质量,制定并完善教研工作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了《曹甸中心幼儿园教研学习制度》《曹甸中心幼儿园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和《曹甸中心幼儿园教师奖励实施办法》等,并将教科研活动开展的实效与教研组、教师的考评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教研工作的过程管理,引导教师重视教研的过程和实效。

(三)搭建平台

为了让教师有时间参与教学研究,园长应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创设各种平台,让教师可进行探讨、研究,如可利用“每周专题研讨日”、“一课多研活动”和“随机研讨”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园本教研活动,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有效为园本教研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为教师参加园本教研,提升专业水平搭建平台。

(四)经费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幼儿园应有适当的经费用于园本教研上。近年来,我园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加大了对教职工研究成果奖励的力度,对教师的课题研究给予了经费补助,并对教师的获奖论文和教育教学竞赛给予奖励。

四、现场的指导者

幼儿园的园长要明确园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并努力从这三个方面对园本教研进行指导。我们知道:教学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所以,园长应督促教师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因为反思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起点,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的—个重要途径,处于教师发展中心位置。如今,我园已经形成活动后及时进行反思的制度,教师能主动分析、评价每一个活动,撰写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全面开放自己,共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了促进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我园坚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核心,鼓励教师自主组成课题组和老带新结对子的活动,精心打造教研共同体,重视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之间互助、合作和共享,形成互相激励、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的积极团队关系;促进教师在协作中贡献力量,共同成长,在同伴互助的活动中强化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效率,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支持、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园长还邀请了专家、教研员来园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上台演练等活动,在与专家和教研员进行的平等对话中,教师们转变了观念,业务素养得到提升。

五、一线的实践者

作为一名园长,由于事务琐碎、繁忙,很容易脱离第一线的教研工作。为了使自己不成为园本教研工作的“瞎子”、“聋子”和旁观者,笔者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积极参与园本教研活动

虽说园长是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但在园本教研中,园长和教师一样都是教研的主体,把自己当成研究群体中的一员,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以与教师平等的身份参加研讨,积极参与园本教研活动,做园本教研工作的实践者。

园长应尽量挤出时间参与教师的业务培训学习和重大教研活动,认真翻阅开展教研和教学活动的资料,积极给教研组提出建议,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日常教研活动,深入班级了解教研的实际情况、教师的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始终保持与教育改革发展同步。

(二)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任园长以来,无论有多忙,我都坚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如承担市级研究课题《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研究》并已顺利结题,积极参加省级课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与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制定实验方案,观摩实验班教学研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撰写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等。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我了解了专业发展动向,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同时在教研活动中,我就有了足够的底气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坚持到班级任教、听课

第9篇:幼儿园教师观课报告范文

  时间转眼已临近学期末,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很多的收获,同时也有很多的感想,今天借助这个机会,把我一年来的幼儿园园长工作向各位述职。

 

一、教育方面:以质量求进步,以特色谋发展

  我园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最根本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幼儿至上。如今,这个理念已经渗透到幼儿园工作的所有环节中。为了尽早开发幼儿智力,为我校学苗输送从孩提时代就打下坚实基础,针对我乡幼儿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力求爱中求精:爱事业精益求精,爱孩子精心培育。爱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职工热爱自己的职业,把所有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作为老师,大家把爱融入到工作中,尽心尽力的为幼儿发展创设条件。在工作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能为学校幼儿园工作放弃自己的利益,有些幼儿园教师多次搭乘早班车到校看护学生,反映了良好的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除了在情操上强调爱岗敬业、以园为家外,还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争取利用每一节课实现的教学成果。例如今年我园引进大连市外国语学校英语教材,在幼儿早教领域开展快乐英语教学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两个月前,大连外国语学校专门派来外教到我校上课,使幼儿眼界开阔,学习兴趣越来越浓郁。

 

二、环境建设:打造硬环境,保证软环境

  在大连市教育局和辽中县教育局的共同帮助下,在学校以杨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关怀下,我园今年的硬件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幼儿园的卫生间、水房完成了装修改造,墙壁铺上颜色鲜艳的密度板,暖气安装上罩子,这些工作即美化了我园的环境,使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更加整洁明亮美丽,同时杜绝了我园的很多安全隐患,具有多元化的环境治理效果。

  在软环境的建设上,我园领导教师着重强调文化载体的作用,强调环境育人的实际功效。各班都制作了墙壁贴纸,妆点了教室的成长园地,这样即美化了幼儿园环境,同时还拓展了育人的空间,同时我园加强环境清扫工作,走廊力争“三净”,即楼梯干净、墙壁干净、地板干净。教室做到“四无”,即无尘、无垢、无纸屑、无乱摆乱放。使每一个孩子一走进幼儿园就有一种温馨、欢快的心情,让每一个家长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三、管理理念:以教师为本,树人才观念

  教师在幼儿园具有主体地位,是推动幼儿园发展的主力军,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再美好的愿景也不可能实现。所以,作为园长重要的职责是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发挥她们主人翁的作用。我始终认为教师是幼儿园的主人,并将这一观点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地尊重教师。

  确立教职工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职工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从中挖掘和激发教职工的内在潜能,提高办园的整体水平。我们通过制订学习制度,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定期召开教研活动,定期下班观摩教学,对不同业务水平的教师进行分层指导,选送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比如:在组织教研活动时,以往老师都说优点,对缺点的认识不深。现在,每一次活动结束,我们及时进行交流,互相阐述自己的观点,探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使教师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就可以克服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安全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杜绝安全隐患

  本学期我园尤其重视安全工作,在诸如校车、饮水、用餐、课间活动都加大管理力度,力争把安全隐患根除。校车管理上,我园在学期初即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校车接送学生,每天坚持记录,每天坚持备案,与家长、校车司机一同构建幼儿的安全上学通道。在饮食方面,坚持按照上级和学校相关规定供给幼儿饮食。

  在课余管理方面,要求教师必须与学生在一起,始终盯紧每一名幼儿。及时阻止幼儿的不安全举动。本学期,我校幼儿无一起伤害事故。

 

五、工作上的不足:

 

1、在农村,本园有时满足不了学生家长的延长在校时间要求。

 

2、楼后草坪平整和养护工作有待完善。

 

3、幼儿活动开展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