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支一扶培训总结范文

三支一扶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支一扶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支一扶培训总结

第1篇:三支一扶培训总结范文

一、坚定信念,投身到广阔的山区农村中去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加过两次湛江某麻风病康复院的志愿者活动,深深感受到贫困农村的艰苦,有一股想为他们改变现状的冲动。在看到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及广大农村进行“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 服务的倡导和《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时,我推掉了当时的国企实习工作,在第二天就报了名。许多亲友对我的举动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在大城市生活得好好的偏偏跑到穷山区工作是一件蠢透顶的事。但我坚持了自己的信念,相信到广阔的农村一样能得到锻炼、能闯出一片天地,更加重要的是能为山区的建设和农民的致富尽到自己的一点绵力。

二、领导、同事关心,工作逐渐适应

刚到服务地仁化时,单位领导十分重视我们参加“三支一扶”的大学生,专门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讨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安排,为我们提供了宽敞舒适设施完备的宿舍,并为我们联系了有职工饭堂的单位,解决了我们生活中两个大问题。在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我对单位里的工作和仁化的农村情况还不熟悉,同事们下乡工作时会经常“关照”我一起去,让我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许多乡镇和村落,在开展工作时就顺利多了。

三、在工作中充实,在充实中提高

当逐渐地适应了当地的工作生活环境后,我的工作由“磨合期”进入到了“成熟期”。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局办公室的各项事务,由于是党员,还要“兼职”政工股的工作。平常两个股室的工作都比较繁杂,接触面广,我在这半年里参加了许多项重要的工作和大型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我懂得了要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要多请教、多学习。

作为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单位,农业局是最经常与农民打交道的部门。农民群众文化程度不高,文字理解性差,与他们打交道是应注意讲解要有耐心,还要注意语言的通俗化。有一次某个镇的几个村民来局里上访,向我们反映镇里征地补偿问题的情况,我负责接待他们。村民见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把征地合同让我解释合同为什么无效,但我解释了半天,但还是没有让他们听明白,最后我找来专门负责农村合同工作的老同志帮忙,结果他用了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让上访的农民满意得直点头了。我这时才明白,原来我的解释太专业化了,没有做到言简意赅,而老同志常年与农民相处,自然了解农民的特点和群体心理。这次之后,我只要有空都会去各个股室“窜门”,向同事们取经,他们也很乐意向我介绍各种乡风民俗和教我讲当地的客家话,半年下来收获不少。

二是办事要灵活。

在农业局工作要经常组织科技下乡、农村普法、农业人员培训等活动,但农民群体意识薄弱,组织观念不强,若要他们配合工作,首先要学会灵活、动脑子,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例如在农业党委举行的政风行风“回头看”活动向农民征询意见时,我们针对农民参与活动积极性不够的情况,向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农民派发种植养殖技术书籍,这个办法果然凑效,许多农民主动上前接受我们的调查。

三是态度要热情。

在许多人眼中,政府部门都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地方,但不予群众方便就是不予自己方便,“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所以,每当有群众要上门办事时,我都会换个角度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求助者,就会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决问题。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你好”和一杯热茶都是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四是工作要细心。

农村基层的工作繁多复杂,稍不留心很容易出错,在开展今年的仁化县农村人才统计工作时,全县十一个镇(街)的农村人才数据要全部归纳整理,工作量非常大,有时候一个报表的一个数字出错整个报表都要重来,重做了几次后,我掌握了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了几天班后终于提前完成这项“巨大工程”,并记录了工作的要点和统计的技巧,在后来的农业系统机关党内年报统计、人事劳动统计、机关干部统计中都得心应手,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单位领导的表扬。

五是办事要高效。

政府机关工作效率低下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但我来到仁化农业局工作后,发现单位的工作效率还是挺高的。因为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我单位每年负责全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贫困房改造等项目建设也逐渐增多,有很多都比较赶,同事们加班是家常便饭的事,但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今年9月我单位利用国家“三电合一”项目在我县的试点,建立了面向广大农民的“仁化农业信息网”,我是信息员之一。做信息员最大的感受是嗅觉要灵敏,办事要高效,通常早上举行会议或活动,中午就要把信息在网上。正是单位氛围的影响,我改正了以往办事拖拉的坏习惯。在我们三个“三支一扶”志愿者和同事们的“辛勤耕耘”下,我们单位负责的“三电合一”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验收,仁化农业信息网的点击率到目前为止也已经达到了15万。

四、继续努力,争取在服务期间做出优秀成绩

在这半年的服务期间,我协助了单位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自己也在工作当中得到了锻炼,专业水平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真正使自己从一个“同学”变成一个“同志”;在这半年的服务期间,我的学生气没有了,思想比以前更加成熟了,眼界思维也开阔了,想问题办事情也更加客观理性;在这半年的服务期间,我对仁化这个虽然贫穷但是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美丽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仁化县近年来在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下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我对仁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也更坚定了自己继续做好“三支一扶”工作、争取作出优秀成绩的信心。希望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三支一扶”的各项配套政策,解决“三支一扶”志愿者的后顾之忧,引进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到基层去、到山区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中去,为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第2篇:三支一扶培训总结范文

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县人才工作会议,总结部署本县人才开发、引进和培训工作。

引进人才。计划招聘高层次储备人才50名,已开始实施招聘。已征集三支一扶大学生岗位112个,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招聘。

继续推进中层干部轮岗交流。一季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拟订实施方案。

(二)就业工作

县政府召开了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总结部署本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完善就业工作责任体系。拟订了关于本县工业园区、富盛开发区、陈家镇开发区、长兴产业园区和新城开发区等五大园区就业工作责任制度的意见,明确了五大园区就业工作目标任务。五大园区的就业工作责任制度已经建立。

新增就业。至第一季度末,全县新增就业3595人(县职介统计6559人)。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第一季度完成职业培训2500人。

完善就业政策。对《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县促进就业政策的意见》(崇府办发〔〕20号)作进一步的完善,已经拟制建议意见报县政府研究决定。

(三)社会保障工作

第3篇:三支一扶培训总结范文

新网的开通有效建立了宽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服务网络体系。而原有的人才网则提供包括人事、人才派遣、流动党员管理、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业务工作具体流程及政策,新老两网同时运行,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并驾齐驱,为广大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服务平台。

二是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大力提升服务人才的能力。根据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市场功能,进一步加强人才招聘服务。强化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设立信息栏,制定市场年度信息统计计划,通过各大报刊、新闻媒体及网站及时了年招聘活动时间安排,采取定期举办综合招聘会和不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相结合的模式,为广大用人单位、各类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全年共举办26次招聘会,组织外出招聘活动5次,较好地满足了人才供需双方的需求。

同时,按月度、季度统计人才需求信息,并超前编制下一年度紧缺型人才计划方案,及时,及早指导组织实施人才引进培训工程。

三是创建信息专刊。促进人才信息交流。为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增强工作合力,及时总结推广各地人才工作先进经验,有效推进全市人才工作。

第4篇:三支一扶培训总结范文

2008年农业新闻宣传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宣传工作全局,坚持“三个贴近”,立足服务“三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全年宣传要点

一季度

1.宣传中央、省委农村工作和全国、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让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了解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举措。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支农、扶农、惠农政策,用政策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各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和经营性农业专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三大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果的新动作、新典型、新经验。

3.宣传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和冬、春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尤其是禽流感的防控和农业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为实现夏季增产、全年农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础。

4.做好主推品种化肥、农药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多种媒体推介优质农资产品,介绍农资识真辨假常用知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5.及时报道各地春耕备耕的特点,进一步加大高产高效模式栽培技术、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稻鸭共育技术、避灾减灾技术等节本增效技术的宣传力度。做好创建畜牧、水产大县活动和种、养生产大户技术培训的宣传报道,通过加大科技示范的宣传力度,推动实用技术的实施应用。

6.做好“送科技、送农资、送法律下乡活动”的宣传,推动春季农业各类技术培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加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确保食品安全。

7.认真总结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政策的巩固、完善工作,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改革试点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促裁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开展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致富的典型经验。

二季度

1.突出报道发展农业板块经济,重点宣传板块基地县市,发展优质粮、棉、油、水果、茶叶板块和畜牧、水产大县创建活动的典型。加强农业产业化尤头企业的宣传报道,利用典型引导开展资源整合,品牌整合,形成规模,形成效益,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

2.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入户的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各行业、各地区全面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的良好氛围。总结经验,推介典型,扩大项目实施范围,加强示范引导,认真总结农业科技入户的成效宣传。

3.加大“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宣传力度,突出报道各地农村动力专业培训的成功品牌以及农民通过培训创收的新典型、新经验。

4.做好“四大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三项计划”(“百万中专生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支农资助行动计划”)和“三支一扶”活动的宣传工作,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造就新型农民和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的典型。

5.加强“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生产宣传报道,做好在田作物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农机跨区收割、扩大水稻机插示范等典型经验的跟踪宣传报道。大张旗鼓的宣传农村能源建设,突出报道各地一建(建沼气)、三改(改厨、改厕、改圈)和血吸虫重点交疫区“以机代牛”项目建设的典型经验,宣传“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重点宣传秸杆综合利用和轻简栽培等节约型技术示范推广的典型和经验,推进促进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建设。

6.加强《湖北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工作的宣传,促进各地认真落实税费改革政策,支农、助农、惠农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强化农民负担监管,开展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切实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的典型经验。

三季度

1.认真总结上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集中开展成就性的宣传报道工作。

2.密切关注动、植物疫、病、虫害发生趋势,宣传预防和防治成效。特别要通过各类媒体强化“绿色植保理念”,指导源头治理;大力宣传社会化专业服务优势,引导和推动各地创建以病虫预防机防专业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3.大力宣传阳光工程政策,总结报道示范典型、十大劳务品牌、九大培训模式,扩大阳光工程的影响力。吸时推广好的经验与作法,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再上新台阶。

4.继续加大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宣传报道,认真宣传贯彻《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重点围绕实施以沼气为主的“一建三改”项目的乡村清洁工程的新进展、新经验、改变农民生活环境的新变化、新成效,组织媒体进行全方位跟踪专题和系列报道。

5.大力宣传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增强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意识。重点报道以生态农业技术为纽带,全力打造秸杆综合利用循环;以沼气为纽带的废物利用循环等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典型,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创造舆论氛围。

6.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的宣传贯彻力度,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的典型,跟踪和进行系列专题报道,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促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四季度

1.做好秋冬农业开发的宣传工作,针对秋播生产的特点,公布秋播作物主推品种,宣传一批产品质量优良、信誉好的农资企业,引导农民选用优质、安全、放心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

2.组织有关专家就养殖业经济发展形势、畜禽、水产品食品安全与消费等知识进行专题宣传。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报道,通过典型宣传,推动免疫接种和种畜、种鱼(亲鱼)安全越冬工作顺利开展。

3.抓好湖北农产品对外宣传工作,宣传农产品出品创汇取得的好成绩,重点宣传有代表性的出口创汇企业的典型经验。积极做好农产品进入上海和境外展销的宣传活动。

4.宣传冬季小型农田基本建设,特别是高产农田建设的典型,突出报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经验和作法。

第5篇:三支一扶培训总结范文

一、活动宗旨

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农村环境有明显改善”为目标,以“清洁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为要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操作标准,在全镇广泛开展“清洁家园低碳生活妇女先行”活动,力争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农村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活动内容

开展“清洁家园低碳生活妇女先行”活动是一项造福农村、惠及农民的千秋工程,各村要按照“政府主导、妇女主体、家庭实践、城乡联动”的工作原则,切实抓好“四个一”活动,提倡“低碳生活十件事”:

1、做好一次农村家庭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知识宣传。各村要以提高农村妇女卫生意识为突破口,通过发放资料促宣传,要制作以家庭卫生保洁、家庭环保知识、农村垃圾分类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资料在新农村建设点、村落社区进行发放,使农村家庭保洁农村垃圾分类知识深入每个家庭成员;通过开展培训促宣传,要把家庭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知识作为年培育新农民的重点内容,举办好农村垃圾分类知识师资骨干、农村保洁员等培训班,采取理论教学、实物演示、现场观摩等方式,使全镇60%以上的妇女群众接受培训;通过编制节目促宣传,编排《清洁文明歌》、《垃圾分类好处多》等群众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三句半、顺口溜、快板等节目,切实增强妇女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责任。

2、举办一期“清洁家园低碳生活妇女先行”培训班。要利用各村妇女学校,组织村落社区妇助会、女党员、保洁员、村嫂等人员参加“清洁家园低碳生活妇女先行”培训班,集中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知识、家庭卫生保洁、家庭环保知识、低碳经济等知识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一步倡导农村妇女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营造整洁、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3、建立一套家庭卫生制度。建立家庭内外“清洁日”活动制度,确定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为家庭内外“清洁日”,号召家家户户在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庭院内外“清洁日”活动;建立家庭保洁创优承诺制度,引导家庭与村落社区妇助会签订《农村家庭保洁承诺书》,要发挥村级妇女骨干家庭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动员三支队伍成员,带头签订承诺书,带头做好庭园清洁工作;建立家庭卫生考核评比公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入户开展月度或季度评比工作,并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增强家庭参与清洁行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荣誉感。

4、开展一次“家庭保洁星级创评”、“文明清洁户创评”活动。在新农村建设点家庭中开展“家庭保洁星级创评”活动,活动内容涉及室内外保洁、居室装扮、美化绿化、自身修养、垃圾分类执行等五个方面,由社区妇助会和新农村建设(管理)理事会成员组织考评,实行每半月巡查评分,每季按评分高低评选出四星级(最清洁)、三星级(清洁)、二星级(基本清洁)、一星级(不清洁)家庭;在2004年以来的省扶点开展“文明清洁户”创评活动。4月、7月、10月底分别按30%比例民主评出“文明清洁户”,并进行门前挂牌。各村要结合实际,开展相应表彰活动。

5、提倡“低碳生活十件事”。内容是:(1)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2)少用空调多开窗;(3)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4)建设沼气池,尽量利用沼气燃料和照明;(5)少喝瓶装饮料,多喝白开水;(6)外出用餐自备筷、勺等便携餐具;(7)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8)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装置,少用气、用电烧水;(9)多参加户外运动锻炼;(10)提倡减少荤食,合理健康饮食。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大力开展“清洁家园低碳生活妇女先行”活动,增强广大妇女文明卫生意识,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形成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对于改善城乡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营造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各村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依托和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精心研究部署,强化沟通合作,认真抓好落实。

第6篇:三支一扶培训总结范文

一、医疗质量管理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动力,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重要任务,**年医务科始终以《**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和“两好一满意”为标准,根据年初既定计划着重从核心制度落实、病案质量管理与科室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不断深入。

1、上半年各项工作指标完成状况(截止**年5月30日)

(1)开放床位数420张

(2)病床使用率:111.3%

(3)全年门诊总人次:19911人次

(4)住院中人数:10541人

(5)平均住院日:7天

(6)全院实际占用床日数:69875

(7)病历甲级率:99%

(8)处方合格率:

(9)入院诊断符合率:

(1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11)ct检查阳性率:

(1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13)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14)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15)病理诊断准确率:

(16)开展成分输血比例:

(1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2、严抓管理,促进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年医务科继续加大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特别是在全院开展职能科室参与科室交班、查房工作以来,医务科进一步深入到科室,每天参与科室交班、三级查房、分组查房,对科室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使我们在加强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在面对科室的危重症患者的重点督察方面,首先要求科室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医务科备案后及时到科室了解患者病情、查阅病历后,具体安排全院或科室内会诊,组织会诊人员和时间并参与会诊全程确保会诊质量,这样就为科室节约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患者的治疗和会诊资料收集上,有效提高了科室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3、规范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年医务科仍每周不定期到科室抽查环节病历,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终末病历,。在环节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大中型手术的术前讨论、为重症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依法执业,医嘱执行记录等。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并联合质控委员会逐步建立全院、科、组三级质控网络。在现场督察反馈的基础上追踪更正情况,对反馈后未及时更正者严格按照我院制定的“医疗文书质量考核奖惩办法”,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相应处罚。截至5月30日医务科共督察环节病历1000余份、终末病历150份,未发现乙、丙级病历,甲级率为100%,总体书写质量较好的科室有:

4、立足自身,加强科室自身建设

只有不断提高科室的自身素质,才能确保科室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零八年全市工作检查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医务科不断自我完善、更新,重点包括: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对于科室反应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在院委会的指导下快速做出解决方案;统筹安排组织科室院内会诊,联系院外会诊或转诊医院,规范会诊邀请函、转诊证明使联系工作规范化;完善和更新各项会议记录和各委员会活动记录,令各项工作均有详细规范的文字记录。

二、医疗安全管理

切实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和理解病人,在此思想基础上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将核心制度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医务科在**年依旧从源头和细节上消除安全隐患,对危重患者实行跟踪式管理,即接到科室上报信息后,从过去单一的备案工作扩大到亲自到科室了解患者情况、医疗信息,安排、组织和参加会诊,并在终末病例中再次检查会诊和讨论的书写质量。杜绝因病历书写失误而产生的隐患。同时在总结出现过的医疗争议中,我们依旧加强对病情告知的督察力度,严格要求临床人员在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对填写不完整和空白告知书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疗文书考核奖惩办法”实行处罚。

09年上半年医务科共处理医疗争议起,经市医学会鉴定起,协商解决起,医患沟通不到位,缺少相应临床检查是发生争议的主要原因。

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务科协助院领导制定适合医院的短期和中长期人才培训计划,为医院储备人才。

1、**年上半年我院共派出四名主治、住院医师分别到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心内科、血液中心、nicu、病理、麻醉等专业。派出各类短期学习班、研讨会共60余人次,对进修结束回院的进修人员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对提高我院的医疗结束水平起到较大作用。

2、**年上半年我院共接收来院学习人员共74人,其中进修人员11人,1127工程14人,“三支一扶”12人;泰山医学院、杏林医学院、现代职业学院等医学院实习生43人,同时我科专门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结合其教学大纲保证其来院学习的质量。

3、上半年医务科在周一、周五业务学习之外,共组织包括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业务培训和讲座共13次,培训人员达XX余人次;组织全院理论知识考核两次(包括手足口病全员考核),共考核500余人次,合格率99%。

4、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申报工作

自**年四月份开始,医务科在院委会的指导下开始了“**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外、妇产、儿科专业的申报工作。先后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考核、质量监督工作小组,医务科兼任培训委员会办公室,处理各项具体申报筹备工作。五月份为保证基地申报和考核网络化的顺利开展医务科派专人到省红十字会参加讲座培训。截至六月初各项申报表和专科情况数据表已全部提交至市卫生局,保证了我院今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开展。

四、配合医院全面开展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救治和防控工作

第7篇:三支一扶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唐山市;大学生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88-02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组织力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集体座谈等形式,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详细了解,对大学生就业方式和观念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调研,力求为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更好地实现就业创业探寻路径。

一、调查和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现实性难题,涉及千家万户,如果解决不好,将对社会良性运转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是维护广大高校毕业生切身利益的必然之举,更是保障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现实要求。在当今的严峻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及时掌握就业信息,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态势,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因此,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变化,对我们有的放矢地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1.地域与就业分析。从区域角度看,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多,吸引力相对较强,仍是毕业生争相涌入的热门城市。而中西部省区和中小城市尽管也有很大的人才缺口,但由于条件相对艰苦、发展前途受限等因素影响,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在初次择业时就定位于此类地区。因此,大量需要毕业生补给的地区,往往招不到所需人才,形成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就业怪圈。

2.人口与就业分析。总体看,1999年全国招收160万大学新生,大学入学率为48%。经过12年的扩招政策,2010年657万人考入大学,入学率上升为69.4%。到2014年,高校毕业生已达到727万人规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亟需进一步转变(图1)。

实际看,虽然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原因,从2009年开始到今后一个时期,适龄高中毕业生人数逐步小幅下降。但依据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增加,加之前些年就业率不高造成的潜在就业人群累积影响,可预见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

3.学历与就业分析。从学历方面看,高学历毕业生似乎应该更具就业优势,但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是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高学历不一定等于高就业率。从毕业生实际就业率看,专科生由于工作期望务实,反而成为就业大战中的赢家。同样,普通高校的就业率不一定弱于传统强校。以我市唐山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市属综合性院校,虽然一直面临着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但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学院2014届毕业生共计3809人,截至2014年9月,已就业人数3528人,总体就业率92%。其中,协议就业1851人,占48%;升学495人,占13%;其他形式就业1182人,占31%。这使得在高校生源逐年减少、很多院校为生源问题而苦寻对策的新形势下,确保了学院入学提档线和入学人数得以逐年同步提升。简言之,就业率就是唐山学院的“金字招牌”。

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实工作和优异数据给予的有力支撑。多年来,唐山学院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实践培养、招聘安排等方面,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就业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收到良好效果。2014年,学院各系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新增机械、电子、商贸等就业基地18家;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服务校园行”专题讲座、组织SYB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就业创业培训及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看,92%认为该院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85%认为该院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等职业素质优秀;83%认为该院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化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以既有条件为基础,确立发展方向,提供奋斗的方法和步骤。这可以把社会职业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设计好成长之路。因此,将要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要扎实做足准备工作。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人生价值,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先有大目标,再完善小目标。其次,在做职业规划时,不能只给自己描绘美丽蓝图,一定要将现实客观因素考虑在内。例如,有些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一旦遇到风险,很多人无力承受失败和资金损失等后果。

2.保持就业渠道畅通,实现就业方式多元化。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一般有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三支一扶等。其中,比较热门的大概有四种:一是选择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成为国家公务人员,工作较为稳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二是选择报考“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和“服务西部”志愿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去,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服务大众。三是选择自主创业。到农村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等,或者在城市靠专业特长创建公司。四是选择参军入伍。既有不错的收入,还有锻炼成长的机会,选择退伍再就业又有政策倾斜。但是,报考公务员受专业、户籍、是否党员等多种因素限制,学校推荐岗位一般要求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这些只适用于少数人群。而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毕业生需求。

四、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

依据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广大毕业生要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彻底摆脱落后的划分行业高低贵贱的陈旧观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先就业再择业,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创造一片天地。

1.就业群体定位的变化。过去,很多大学生把自己定位于“知识分子”,认为应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逐渐趋于理性,认为大学毕业后也是普通劳动者,工作平台适合就行。当然,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大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不得不走向现实。

2.对薪水收入和福利等期望值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的底薪应在1000~3000元水平,22%的同学认为应在3000~5000元左右,6%的同学认为应在5000元以上,1%的认为在1000元以下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从整体看,价值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期望值过高和过低的7%的同学,并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从而较难找到合适工作。

3.面对竞争时的态度选择上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下,70%的人选择态度是努力改变,但还有30%的同学并没有调整好心态,回答将以听之任之的态度去面对,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

4.面对竞争寻找因素主动提升自我的选择变化。在自我认知方面,能否客观看待自己、正确认识不足是成长进步的基础和前提。统计数据显示,在谈到欠缺因素时,38%的同学认为自己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有所欠缺;32%的同学反映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要提高;16%的同学认为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需要提升,还有14%的同学找出了很多个人因素,可见大部分同学能够看到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地做出相应改进,不断克服缺点不足,提高综合能力。

第8篇:三支一扶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就业意向调查;分析;思考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而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民办高校受高校扩招、社会偏见、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匮乏的影响,加之现今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中直接有“985”“211”等重点本科院校的限制,民办高校的就业问题便成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为更好的了解严峻就业形势下民办高校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笔者于2013年10月对海南某民办高校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下面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总结分析,并提出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建议。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信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对自己就业成功的信心”选项中219%的毕业生对自己能够成功就业非常有信心,345%有信心,358%一般,36%没有信心,42%非常没有信心。这说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是积极的,对就业前景是乐观的。而对于在就业过程中依赖的竞争优势,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意识到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性,这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最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体上优秀,或只拥有某方面特质的“狭义”的人才,而是能够全面适应竞争需要的,在个人素质、学识和经验、合作与交流、创新与决策等不同方面都拥有足够潜力与修养的“广义”的人才,也就是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这也说明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认清形势。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依赖于自己的社会关系,这是因为目前社会仍存在一些走后面、任人唯亲等现象。

(二)就业准备

1.获得招聘信息的渠道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及教育部在京召开的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要求,我们要努力搭建广大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交流的平台,创造各种条件为毕业生成功就业提供便利。所以了解毕业生获得招聘信息的渠道尤为重要。经调查,获得招聘信息的渠道前四位依次为:互联网搜索招聘信息,参加招聘会,委托亲戚朋友打听,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互联网搜索招聘信息被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认为是找工作的最佳途径,这是因为互联上的招聘信息的真伪,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官网上的招聘信息的真伪,毕业生已有一定的鉴定办法,而且利用互联网获取招聘信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委托亲戚朋友打听之所以排在第三位且与参加招聘会旗鼓相当,这与民办高校毕业生本身的家境有关,民办高校的学费普遍比较昂贵,能够上民办大学就读的学生,家境普遍比较好,人脉资源较广,因而较多毕业生会利用这种资源,获取招聘信息。

2.毕业生在就业过程遇到的主要困难。

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由于受到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制约,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从毕业生对“你觉得自己在就业过程遇到的主要困难”(可多选)的回答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缺乏实践经验”、“缺乏社会关系”、“专业不对口或者专业面太窄”、“招聘信息严重不足”、“综合素质不高”。见表2。由此可见,缺乏实践经验成了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最主要困难之一,这也是很多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利用寒暑假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及利用周末空余时间进行兼职的原因。同时缺乏社会关系成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二大因素,从此可以看出社会存在一定不公平,人情世故、社会关系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仍发挥较大影响,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3.用人单位选录毕业生的标准。

为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录用人才注重的标准,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你认为用人单位主要看重大学生哪些素质”的提问,统计结果见下表

从表3可以看出,人际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所重视的,甚至超过了专业理论知识。这是由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决定的,民办高校毕业生与公立学校毕业生相比,文化底子薄、基础差等,但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大都有较强的为人处事能力,社交能力强,交际面广,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所以民办高校毕业生可以扬长避短,凭着其自身优势在社会就业岗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三)就业意愿

1.毕业生的就业规划

毕业生的就业规划直接影响着就业的结果,由表4可知,60.6%的民办高校毕业生还是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的,这说明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心态上还是理性的,这也符合当前就业现状: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后再选择跳槽或者创业。但是也有9.2%的毕业生比较挑剔,抱着“非满意工作不就业”的态度,这部分学生就业观念出现了偏执,这与学生的家境有一定的关系,家境较好的毕业生才能在非就业这段时间撑下去。

2.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期望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对于选项“你希望到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可多选)”,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其中59.3%毕业生选择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有47.2%的毕业生愿意到国有企业工作,有30.9%的毕业生选择到民营企业工作。可以看出大多数民办高校还是更愿意到稳定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这主要与中国的传统观念有关系,“铁饭碗”一直为人们所羡慕和追求,民办高校毕业生也如此,同时也与现象有关系,很多人认为公职人员可以有灰色收入,甚至灰色收入远远超过工资本身。

3.民办高校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月薪期望。

薪资待遇是影响就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由表6可知,37.1%的毕业生期望月薪为3000-4000元的,31.1%的毕业生的期望月薪为2000-3000元,这说明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对薪酬的选择是理性的。24.6%的毕业生的期望月薪为5000元以上,对这部分学生来说,由于月薪期望的过高,必然会导致求职过程中难度的加大。

(四)对基层工作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省政府组织“三支一扶”计划的看法,选择“非常支持,自己愿意参加”学生比例为36.3%,“支持,但自己不会参加”的比例达50.6%。选择“不支持,不了解”的比例为13.1%。这说明对于基层就业,虽然国家出台了不少鼓励以及优惠政策,但是有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仍对基层就业有顾虑、不愿意参加,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进入基层工作经济上的压力大,部分家境不好的学生本身有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如果进入基层,经济压力将会更大;二是担心进入基层后与基层的人不属于同一知识阶层,造成沟通障碍,精神压力大;三是现实生活顾虑,比如恋爱、结婚、生子、赡养老人等。

二、对策与措施

(一)激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双创”精神,激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所以相关部门要制定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的具体办法,加大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强化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真正让大学生勇于创新、成功创业。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关创业教育课程或者创业培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

从调查可以看出,社会关系在毕业生就业当中的作用排在第二位,但对于学生来说,其自身的人脉有限,特别是对于农村生源的学生来说其自身的人脉及家庭提供的社会关系都非常有限,这使得农村生源的学生就业相对困难。所以民办高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定期与企业联系、沟通,争取得到最新的用人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三)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相关部门要继续实施好“农村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完善和落实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的鼓励性政策。高校要把基层就业的鼓励性政策宣传到位,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

(四)学校要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调整好专业设置

学校要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建立三级实习制等;专业设置要契合社会需求,不仅鼓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还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特长,使学生缩短社会适应期,大大增加求职成功的砝码。(作者单位:三亚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林伟毅.对高校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6

第9篇:三支一扶培训总结范文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研究以四川省三所开设财经类专业代表性院校(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指导机构和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和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接受调查的抽样学生四川财经职业学院200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200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名,涵盖大二、大三阶段学生和2012届部分已毕业学生。参与调查的600名学生分别来自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经济贸易、国际贸易、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

(二)调查内容

本研究的调查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关于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包括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经费、场地等;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就业政策与就业帮扶等情况。二是学生就业状况。包括在校生的就业意愿、就业准备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具体内容包括就业率、薪酬、行业分布、区域分布、社会保障、就业心理、就业政策了解、就业方式与途径等。

(三)调查方法

从高职大学生就业心里、就业服务、就业权利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确定问卷调查的指标内容。通过搜集和查阅大量资料,确定选题。在调查过程中根据问卷回收、接受调查的机构和学生反馈等情况进行整理,选取与高职学生就业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力争在各选题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逻辑关联性,最终完成调查问卷。

(四)问卷发放与回收

我们分别调研走访了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与就业指导中心,发放问卷调查3份,回收3份,回收率100%。在三所学校二、三年级和2012届毕业生中各随机抽样200人,涵盖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经济贸易、国际贸易、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共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1份,回收率93.5%。其中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96%,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回收有效问卷183份,回收率91.5%,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93%。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就业状况分析

1、就业率从调研结果看,2012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就业率99.02%,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就业率97.76%,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93.3%。三所院校的财经类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约在96.69%,其中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平均就业率约在97.7%,均高于全国和全省高职院校平均就业率。数据显示与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吻合的,说明财经类专业依然受到社会的欢迎,就业前景广阔。2、就业区域从调研结果看,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区域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选择成都就业的351份,占62.6%;选择四川省内二线城市(主要是德阳、绵阳、乐山、自贡等)就业的106份,占18.9%;选择西南地区重庆、昆明等地就业的45份,占8.1%;选择上海等东部一线城市就业的35份,占6%,选择县级城市就业的16份,占2.9%;选择西部农村就业的8份,占1.4%。从统计数据看,财经专业学生主要在学校所在区域的大中城市就业,地域观念强,面向西部、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意愿不强。3、就业单位类型调研结果看,就业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113份,占20.1%;选择国有企业的212份,占37.8%;选择非公企业的208份,占37.1%;选择自主创业的28份,占5%。说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召吸引力仍然很大,希望职业更加稳定。国有企业的品牌效应、高薪酬和高福利对学生吸引力很大。实际就业中,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的比例更大。受市场激烈竞争的影响和创业条件的制约,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意愿不够。从毕业生创业情况看,创业成功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4、就业报酬期望与实现分析调研结果看,就业报酬期望值在800-1200元的40份,占7.1%;在1200-2000元的104份,占18.5%;在2000-3000元的243份,占43.3%;3000元以上的174份,占31%。据麦可思公司《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毕业生平均工资2010届2142元,《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毕业生平均工资2011届2482元。调研数据看,大部分的学生的薪酬期望与现实吻合,能够比较好的实现,但有部分学生期望值过高,心态不稳定,对就业产生影响。5、就业模式调研结果看,就业选择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3份,占16.6%;面向企业就业357份,占63.6%;选择参军49份,占8.7%;选择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等31份,占5.5%;选择自主创业31份,占5.5%。从数据看,学生大部分就业选择是面向企业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业,选择参军和参加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等项目就业意愿人数有所增加。6、就业途径调研结果看,自行参加社会招聘就业72份,占12.8%;靠父母亲戚帮助就业53份,占9.4%;通过社会中介服务就业81份,占14.4%;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就业的93份,占16.6%;学校招聘会等提供岗位就业197份,占35.1%;通过互联网上信息就业65份,占11.6%。从数据看,目前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是招聘会,用人单位集中招聘,规模大,直接可靠。通过学校招聘会和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就业应该成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7、就业选择主要因素调研结果看,就业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薪资213份,占38%;企业发展前景84份,占15%;个人发展前景157份,占28%;专业对口86份,占15.2%;其它21份,占3.7%。数据显示,学生就业考虑主要因素为薪资和个人发展,对于初次就业学生而言,对专业对口率要求并不高。8、就业心理调研结果看,充满自信145份,占25.8%;压力较大213份,占38%;迷茫109份,占19.4%;自卑心理68份,占12.1%;依赖心里26份,占4.6%。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多数学生就业压力大。自信心强的一般是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知识技能较弱,相貌平平,个人素质较差的学生具有自卑心理和依赖心里,希望学校和老师帮助其解决就业。相当多的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还有部分的学生就业迷茫,没有职业方向,值得重视和加以解决。9、毕业去向调研结果看,选择求职就业414份,占73.8%;选择专升本58份,占10.3%;选择出国学习19份,占3.4%;选择应征入伍17份,占3.1%;选择创业36份,占6.4%;暂不就业的17份,占3%。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就业,但其中创业比例较低,应加强创业教育和引导。2013年国家调整了大学生应征入伍的时间,应加强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10、未能顺利就业学生情况分析从三所院校看,近几年来大概5%的学生未顺利就业。主观原因分析:毕业后有旅游、治病等其他安排暂不就业;结婚生小孩;继续提升学习;不愿工作啃老;就业期望值过高等。客观原因:因病治疗不能坚持工作;身体残疾学生暂时找不到工作;就业能力欠缺学生,难以适应竞争等。大中城市生存成本高、生活压力大。蚁族对贫困生在大城市的心理冲击很大。贫困生求职成功比例大大低于非贫困生。

(二)就业指导和服务情况分析

1、组织机构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和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均没有独立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招生就业合署设招生就业处,就业服务指导作为常规性、事务性工作。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职业与就业指导中心。三所学校均成立了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各系建立了学生就业工作小组。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还在各系专门设立了就业指导工作岗位,其余两校均没有设立。2、师资情况三所学校均没有建立专业化师资。职业指导师资由行政和部分辅导员兼任,虽经过培训多数教师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但学历、专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还没有建立一支有企业人士、社会专家参与的校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调研结果看,认为就业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背景(多选):就业政策知识521份,占92%;就业指导知识561份,占100%;心理学、教育学知识502份,占89.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519份,占92.5%;法律知识441份,占78.9%;信息技术网络知识410份,占73.1%。3、就业指导服务对就业形势:调研结果看,对当前就业形势了解并认为非常严峻的448份,占79.8%;认为就业形势较乐观,就业容易72份,占12.8%;对就业形势盲目,不了解的41份,占7.3%。对就业政策:调研结果看,对当前就业政策关注和了解的94份,占16.8%;对当前就业政策关注,但不十分了解的318份,占56.6%;对当前就业政策不关注,基本不了解的149份,占26.6%;对行业和企业需求:了解,比较明确的64份,占11.4%;有一定了解,但不明确的296份,占52.8%;基本不了解,也不明确的201份,占35.8%。对职业指导有效形式:选择专题讲座的204份,占36.4%;选择职业指导课的195份,占34.8%;个体职业指导的106份,占18.9%;网络指导的56份,占10%;对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调查(多选):提供招聘信息493份,占87.8%;职业适应度测试386份,占68.9%;职业生涯规划525份,占93.7%;择业指导417份,占74.5%;求职简历制作指导460份,占82%;面试技巧指导521份,占92.3%;商务礼仪培训539份,占96.2%。4、就业平台服务希望学院提供就业平台(多选),从调研结果看,选择毕业生双选会的541份,占96.6%;专场招聘会552份,占98.6%;就业网站314份,占56.1%;就业信息QQ群486份,占86.6%;顶岗实习451份,占80.4%。5、就业能力服务希望得到提升就业能力帮助(多选),从调研数据看,选择职场分享的408份,占72.8%;选择职业素质训练提升的515份,占92%;选择模拟面试的496份,占88.4%;选择创业教育的174份,占13.2%。

三、对策与思考

(一)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教育

1、先就业后择业。教育学生以务实的态度,积极引导学生毕业后先就业,在实际工作中再选择就业方向和更适合的就业岗位。特别是要面向基层和大量容易进去的中小企业就业,淡化考公务员,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竞争激烈,人才拥挤的就业去向。2、立足西部,面向基层就业。西部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最急需人才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和艰苦地方去勇于实践锻炼成才,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但不要太集中在成都、重庆、西安等发达的省会城市,应眼光下移到区县、乡镇和农村地区就业。3、自主创业。市场经济机会多多,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要加强创业教育,引导和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创业实践,设立创业基金、提供创业项目、建立创业园区、网店等帮助学生创业。鼓励毕业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初期的继续扶持和帮助。

(二)加强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服务

1、建立学生就业全程指导和服务体系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在读期间和毕业后半年或1年内的就业全程指导和服务体系。将职业指导课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帮助做好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培养职业素质;建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中心,创业孵化中心,配备职业化的指导教师;建立校内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常态的就业信息网络,努力开拓就业市场,促进学生顺利和充分就业。2、建立和打造就业指导专业化师资队伍就业指导是一项政策性强、要求高、难度大,涉及面广而复杂的专业技术工作,必须要依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才能确保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应当建立由职业指导师、政府人力资源部门人士、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职业顾问等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化师资队伍。3、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四方联动机制就业是系统的民生工程,应当建立政府主导,企业需求,家庭需要,学校参与的四方联动机制,切实将政策落地,工作落实,学生满意、社会满意。学校要承担整合资源,帮助和服务学生顺利就业和充分就业的使命。

(三)加强学生就业跟踪反馈

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促进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就业率,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前很多学校委托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等专业公司开展此项工作,专业性、针对性、科比性、权威性较强。

(四)加强学生就业帮扶

学生就业群体中部分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体残障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较低的学生,在就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关注和帮扶力度。

(五)加大就业工作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