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典爱情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话语分析;合作原则;概念整合;《北京爱情故事》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82-02
2012年,一部关于“80后”的青春励志剧《北京爱情故事》风靡大江南北,赢得了大多数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除了剧情贴近现代都市年轻人北漂经历外,这部剧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台词朗朗上口,幽默又不乏内涵。当前,摘自这部剧的经典台词在网上非常流行。本文从话语分析角度探析这些经典台词,从语言研究角度理解当前流行语的特点。
话语分析常被称为语篇分析,由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于20世纪50年代初首次提出。在我国,复旦大学教授朱永生的研究尤其引人关注。他把话语分析的主要任务概括为三个层面七个方面:语言使用层面,即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社会情景中的交际层面:会话原则、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和话语的体裁结构与社会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思想传递层面,即话语的语义结构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话语活动与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等。由此看来,语篇分析要对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不仅要了解话语的表达层,还要深入到意义和动作层,注意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的作用。
一、用话语分析《北京爱情故事》中的经典台词
(一)衔接理论
“衔接”这一术语来源于功能语言学的创始者韩礼德和其夫人哈桑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一书。韩礼德和哈桑把语篇中的衔接归纳为五种类型:照应、替代、省略、连接以及词汇衔接。其中,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词语属于语法衔接手段,词汇衔接属于词汇衔接手段。
1.语法衔接
《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很多经典台词都很注重语法衔接,有的使用了一种衔接,更多的使用几种衔接方式,突出了新信息,使得语言更加连贯、紧凑。
例1:
我爱你,但是对不起!
这是杨紫曦在第二次离开吴狄时的台词。首先,两句之间用了连接词“但是”表达转折:我虽然爱你但是我不能选择你。用转折使意思表达得看似委婉,实则更伤人心。使用连接词的同时对话采用了省略,补全应该是:“我爱你,但是我对不起你。”可见,台词中的省略是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出来的,这使得语言更加简练。
2.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是一种最为重要的衔接纽带,对篇章内各种语义关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它通过使用重复、同、反义词,上、下义词,相关词以及语篇结构词来实现语篇的连贯。
例2:
程锋:三天之后,世界上就会多两个情圣。
吴狄:三天之后,世界上就会少一个禽兽。
该例中,上下两句的台词多是重复的,此外,关键词“两个情圣”和“一个禽兽”也是相对的。第一句“两个情圣”分别指吴狄和石小猛,同时程峰较幽默地暗示了自己在赌局中的成功。第二句的“禽兽”指程峰,吴狄用同样幽默的语气回击了程峰,暗示了他们的胜利。对话在结构上实现了形式上的完美链接,也由于其整齐的格式,使句子朗朗上口,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76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格莱斯认为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然而,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并非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相反出于需要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格莱斯把这种通过表面上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称为“特殊会话含义”。特殊会话含义解释了听话人是如何透过说话人话语的表面含义来理解其言外之意的,由此来表达另外一种意思,幽默也就时常在这时产生。在《北京爱情故事》中,由此产生的经典台词不在少数。
例3:
吴狄:可你们两个不一样!
石小猛:有什么不一样的,先点菜——服务员,点菜!
吴狄:你跟沈冰好的时间比我跟小曦好的时间还要长——
石小猛:唉,咱来个凉拌牛肉怎么样?
例3中吴狄说“你们两个不一样”,想谈论石小猛和沈冰之间的事,但石小猛总以“点菜”、“来个凉拌牛肉怎么样”这样的回答回避问题。违反常理和正常逻辑的回答并没有把交谈中心聚焦在石小猛和沈冰关系的讨论上,而是焦点之外的饮食上,较为明显地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这样的回答使观众察觉出石小猛的无奈,同时这种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使台词充满了幽默色彩,使观众印象深刻。
(三)概念整合理论
法考尼埃和特纳提出并讨论了概念整合理论:一种认知操作即两个或更多的心理空间通过投射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组合结构从输入空间映射到合成空间,整合为一个新的合成空间。
例4:
吴狄:能不能收起你的笑容。
程峰:情种啊,当代梁山伯,四眼罗密欧啊!
如图1所示,梁山伯、罗密欧是人们熟知的古代爱情故事中的痴情男子,最终都因为感情放弃了生命并成就了爱情佳话。当人们听到梁山伯、罗密欧这句台词时,脑海中就会出现两个想象空间。在一个输入空间里,梁山伯、罗密欧是指古代较为痴情的两个男子;在另一个输入空间里,梁山伯、罗密欧指代的是同样对感情较为执着的吴狄。观众借助对梁山伯、罗密欧的了解,将两个输入空间所蕴涵的信息通过空间映射,投射到合成空间,经过整合后得到一个新的层创结构:电影中的吴狄如梁山伯和罗密欧一样对感情专一、负责。这是程峰对阴差阳错为了感情跳楼的吴狄的描述,既有讽刺意味,又突出了吴狄专情的特点,让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使用台词中“四眼罗密欧”描述戴眼镜、有点书生气的吴狄,更加形象生动,也不乏幽默色彩。
二、《北京爱情故事》中经典台词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台词既风趣幽默又奇特新颖。别具一格的台词既使得那些经典台词广为流传,同时也使鲜活的角色深入人心。通过话语分析可以看出《北京爱情故事》中的经典台词有以下特点:
(一)语言简练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的交流讲究效率和经济。衔接使得《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台词较为紧凑,联系也更加紧密。同时,形式上的连接也使得台词的格式更加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更能被人们接受并流传开来。例如,经典台词“生活要以快乐为原则,爱情要以互惠为原则”对仗工整,词汇衔接使得这句台词成了人们广为流传的爱情格言。
(二)风趣幽默
《北京爱情故事》中很多台词都故意违反某些合作原则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你真是从古墓派出来的啊”违反了质的原则;“你们俩就可以阴阳搭配,水融,琴箫和鸣,颠龙倒凤,”违反了量的原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中方式原则的违背使得台词幽默、风趣,同时增加了语言的含蓄性。合作原则的违背使得《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台词出人意料、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三)旧词新用
词汇演变的总趋势是旧词的消失和新词的兴起,而旧词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被赋予新的含义。在《北京爱情故事》中,概念整合使很多旧词具有了新的含义,“时间是一直在这的,流逝的是我们自己”中对“时间流逝”的新解;“珍爱生命,远离程峰”是对“珍爱生命,远离”的曲解;“你这小子平时饿得连饭都吃不上,一上来就燕鲍翅”,在这里“燕鲍翅”指伍媚。
【关键词】诗歌翻译;翻译风格;意境;修辞
【原诗】
On Monsieur’s Departure
Queen Elizabeth [1533-1603]
I grieve and dare not show my discontent,
I love and yet am force to seem to hate,
I do, yet dare not say I ever meant,
I seem stark mute but inwardly do prate.
I am and not, I freeze and yet am burned,
Since from myself another self I turned.
My care is like my shadow in the sun,
Follows me flying, flies when pursue it,
Stands and lies by me, doth what I have done.
His too familiar care doth make me rue it.
No means I find to rid him from my breast,
Till by the end of things it be suppressed.
Some gentler passion slide into my mind,
For I am soft and made of melting snow;
Or be more cruel, love, and so be kind.
Let me float or sink, be high or low.
Or let me live with some more sweet content,
Or die and so forget what love are meant.
【译诗】
与君别
哀恸时却不敢流露烦怨,
欢爱处亦惟有假作寇仇,
举止若素反将本意遮掩,
缄口无言却在内心祈求。
自性难持,冰心还欲焚,
本我已失,此身属何人?
牵挂,如同日下的身影,
游移不定,却进退相随,
或立或卧,尽显我身形。
感念君殷勤顾恋辄生悔。
直至长情难抑胸中缠绵,
方知晓违心相忘已枉然。
心辕意马滑入柔情缕缕,
柔肠百转人已冰雪消融,
忍心断情?或倾心相许?
徒让人芳心荡漾起迷泓。
若不能甜甜蜜蜜爱一场,
宁可舍此生将真爱遗忘。
(孟凡君 译)
译文赏析
本首《On Monsieur’s Departure》的作者是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即是英国的一位君王,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她将英国文化推向了顶峰,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黄金时代”。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孟凡君老师对本首诗歌进行了自己精彩的演绎。
英诗可分为不同种类,史诗、戏剧诗、故事诗、民谣、抒情诗(又可分为颂诗、悼念诗、田园诗、爱情诗)、说理诗。本诗就是典型的抒情诗当中的爱情诗。
从题目的翻译我们不难看出,译者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另有一番新意,巧妙的三个字就表达了本诗的主题,简单却极具画面感,似乎看到一位女子泪眼盈盈的与心爱的人依依不舍。法语单词Monsieur是先生的意思,作者用古汉语当中的“君”来表述,使人立刻联想到古诗词当中的许多经典诗句,如“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让读者产生共鸣,创造了一个英国与中国共同的文化意境。
Grieve译做哀恸,表现的女子悲哀之重,哀伤之至,七分悲情,三分无奈。
Hate是一个经常见到的普通单词,译者并没有按常规译法,如“仇恨”“怨恨”“埋怨”,而是“寇仇”,语言稍稍晦涩,但不失神秘,引人思考女子复杂的心理状态,悲伤之时有几分烦怨,却不想诉说,回忆往昔的美好却顿生恨意,译者语言隽永,耐人寻味。
I do, yet dare not say I ever meant,此句浅显易懂,但如何翻译出美感却是个难题,译者采用了严式风格译文,不仅在格式上讲究,语言形象生动,女子欲言又止,难以遮掩的真实感情跃然纸上,爱之深,情之切,惟妙惟肖。难得的是,译者在语言饱满、隽永的同时还注重了建筑美,韵律美。从译文的风格上讲,诗歌译文可以有两种形式,即严式风格译文和宽式风格译文。严式风格,格律性较强,形式较为工整。宽式风格,格律性较弱,或没有格律,形式较为随意。从翻译的实践上看,翻译的方法也有两种,严式翻译的方法和宽式翻译的方法。严式翻译,是大体上既从形式上也从内容上尽量尊重原诗之风格和寓意的翻译实践活动。而宽式翻译,是尽量遵循原诗之意,用相对宽松的语言、形式和韵律(甚至不用韵律)去转达原诗之意的翻译实践活动。其实,严式翻译和宽式翻译也各有其优缺点(以下主要相对于原诗为韵体诗来说)。严式翻译的优点是它能在很大程度上遵循原诗的风格,至少说它体现了与原诗类似的风格和美,体现了后顾的翻译原则。当然,绝对追求韵律的对整是不必要的,这种遵循与体现将是以牺牲活泼易懂的语言为代价的。就像以上的二种严式译文或其他名家的严式译文一样,读起来多少都有些拗口,压抑和不自然(当然,这也与译者的水平有关)。所以,我认为严式风格的译文只要大体从韵脚上尊重原诗即可。如果不能保证语言的流畅,如果不能避免语言的晦涩,那就不必刻意追求格律的对整(原诗为无韵体的,不存在此问题)。而宽式风格译文虽然语言活泼生动,但它是一种较原诗相对遥远且不对称的美,它没有严格地遵循原诗的风格(原诗为无韵体的,正恰恰相反。),而只是译者用另一种符号(语言)和大体相对应的文体形式对原诗作了意义上转达的一种语言文字活动,但这也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体现了前瞻的翻译原则,当然,不管是严式还是宽式,都是前瞻与后顾的结合,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有所偏废。
My care is like my shadow in the sun, 译者将care译为牵挂恰合诗人的心意,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旨在将心中的牵挂比喻为影子,游移不定,却进退相随。诗歌的语言是形象性的语言,富有艺术魅力,为了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修辞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明喻、暗喻、换喻、提喻、拟人、夸张、含蓄或淡化等。
关键词:诵读;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语文素养
G633.3
一、提供诵读平台,激发诵读兴趣
1.模仿范读,引发学生共鸣
模仿就是照着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模仿,很多时候就是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不敢张口诵读到积极踊跃参与其中。在实际教学中,首先选取适合范读的文本,特别是在诵读教学的初期,要选择内容经典,篇幅较短,诵读技巧相对比较简单的文本材料,比如《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这样的经典诗词。教师采用范读或播放名家诵读录音的方式,让学生一起模仿诵读,“模仿”这一活动本身就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尤其当大家在一起模仿时,更会引发同学们的共鸣。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有学生不喜欢诵读的原因是没有适当的诵读情境,再加上以往的诵读展示都是名家诵读,这样难免造成“曲高和寡”的错觉,使得诵读这种学习方式成为艺术形式,而非传统的学习方式。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营造整体诵读氛围,另一方面是针对具体诵读文本,创设相应诵读情境。在营造整体诵读氛围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诵读。
二、适时点拨方法,培养多元化诵读手段,形成诵读系统工程
1.引导学生读想结合,诵读中融入个性化情感
诵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诵读是文本作者和诵读者双重情感的融合体。体现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在诵读中只是停留在技巧的点拨上,忽略了诵读者的情感,这样的诵读不过是简单的将文字读出来,意义不大。如在教学《雨巷》时,未对学生做任何背景资料的介绍,只是让学生从揣摩“意象”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学生由于各自知识积累不同,对诗歌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认为是爱情诗,有的认为是政治理想诗,这样的个性化解读自然形成了个性化诵读,在细节的诵读处理上就有了个性化的特点:认为是爱情诗的同学在读到“丁香一样的姑娘”时更多的融入爱慕之情,而认为是政治理想诗时则表现出憧憬之情。前者诵读时语调中更多的是一种柔情,后者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向往之情。这个教学环节在处理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明确一点“言之成理”,任何一种诵读处理方式,都要有所根据,不能妄加判断。
2.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诵读中提升写作能力
诵读教学中能够产生很多教学副产品,学生对文本的诵读处理方式,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这些个性化的解读要及时引导学生写下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勤动笔,勤积累的良好习惯。诵读和写作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语文能力“释放"的过程,写作可以将诵读中不能详尽表明的情感思想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这是对诵读的一种补充,而诵读可以利用语调、停顿等语音方面的技巧将文字无法表现出来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3.针对不同文本、不同b读者进行多角度诵读训练
诵读的常规训练方法有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通常的做法只是选择其中几项进行,多角度诵读训练是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读诗歌散文,可采用配乐朗读,个别朗读,轻声读等几种诵读方法综合训练。读戏剧,学生分几组进行表演朗读,等等...
三、促进个性化诵读,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多种评价方式从多角度对学生诵读进行评价,可以客观、全面地对学生诵读进行跟踪评价,教师评价相对具有权威性,可以在关键环节对学生予以点拨。学生参与评价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评价他人需要自己具有更高的能力。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定评价方案,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他人的培训,这个过程就是再次的理论提升,操作简单,事半功倍。
1.师评导读,授予评价的技巧
这个环节主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评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对于诵读教学的初期,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应规范的有步骤的将点评的全过程逐一示范给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诵读评价指导。
2.师生互评,创设民主气氛,增强评价乐趣
这个环节强调教师参与诵读活动,类似“下水文”的作文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民主,教师和学生处于相对平等的评价平台。这个评价方式是在“师评导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参与其中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能听到学生虽显稚嫩但热情中肯的评价,整个诵读教学其乐融融。更难能可贵的是,经常会有学生打破常规评价模式,进行个性化点评,教学相长的意义由此凸显出来。另外,当教师和学生同时点评学生诵读作品时,往往会在诵读处理方式上产生不同意见,在与学生的争论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创新设计。
四、扩大诵读教学外延,通过活动提高诵读能力
1.诵读小组,合作中良性竞争
学生对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后,随即成立诵读小组,根据各自诵读情况进行优势互补,组员们共同制定小组发展目标,并在班级中实行目标承诺制,这里所谓的竞争,并不仅仅是指小组间的比赛,更重要的是小组间互相监督,对各自目标实现情况的比较,这样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为了争夺名次,避免了恶性竞争。这样的分组方法更重要的意义是让学生在参加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当然,在这些诵读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活动的痕迹,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这样,在学生毕业之时可以将此作为礼物赠与学生,为学生留下珍贵的高中学习记录。而这些记录,更可以作为珍贵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以往我们都是听名家的诵读录音,笔者认为,如果可以在教学中播放往届学生的优秀诵读录音,可以给应届学生带来更有效的影响。这方面更是能够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五.总结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世界观,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64-02
中学语文课自增加了《语文读本》辅助教学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但作为汉语言文化的精粹,古典诗词的选读内容却有些欠缺,是以除了课本及读本上选编的一些诗词外,教师还应该自主地为学生另外选择一些来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充分地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让幼小的心灵得以在古诗词优美的意境中尽情地倘佯。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就很难找到一个能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其实在大国学家王国维先生提倡意境说之前,早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了,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详细的论述。《诗格》中就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手心,营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所言甚是!
但在众多说法之中,惟王国维先生的阐述最为生动和形象。其《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所说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也可借以说明诗歌构思的过程。构思的初始阶段,诗人运用艺术的联想与想象,上下求索,追求意与境的交融,好比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当意境初步形成立后,继续挖掘开辟,熔铸锻炼,这是构思过程中最艰苦的一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恰好形容此中的苦况。当意境的深化与开拓达到一定程度,眼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此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沉浸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并具体体会其精髓与美感。诗歌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决定其美总是蕴藏在一定的形象之中,离开具体形象而超然于物外的美是不存在的。如中学课本上所选录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读此诗歌,定会情思飘逸,浮想联翩,各种意象纷至沓来,仿佛身临其境,自我与孤独的思乡游子融为一体。这种体验无疑是美妙的。教师应该正确地用诗歌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情境以调动起学生各种审美感,引发学生丰富的、深远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创造出美的意象,不断完善审美的心理,发展审美能力。
因为意境中有诗人主观的成分,所以好诗的意境总是个性化的。诗人独特的观察事物的角度,独特的情趣和性格,会构成意境的个性。陶渊明笔下的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以致一提起陶就想起菊,一提起菊就想起陶,陶和菊已融为了一体。周敦颐爱莲,故有"士中君子"之称;宋张先写"影"颇多,获"张三影"美誉,林和靖因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与梅花结缘,有"梅妻鹤子"之高风。李白笔下的月,陆游笔下的梅,也莫不如此。李白说:"山街好月来","举杯邀明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且就洞庭赊月色"。道尽了各种情调的月,可见他与月的关系多么地密切!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不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写照吗?陆游也是一位咏梅高手,一生写了许多咏梅诗。"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可看作他自身的孤傲情操的描述。"闻道梅花拆晓风,雪堆通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海花一放翁。"则体现了他的浪漫与纯洁。袁子才说:"陶诗甘,杜诗苦,李诗浪漫,苏诗灵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这些著名诗人的一些诗作,和学生一起研讨他们的个性特点。
古人在语言的锤炼上有炼字、炼句、炼意之说。所谓炼意,就是意境的深化与开拓。而炼字、炼句又何尝不是在炼意?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袁子才的"一诗千改始心安",卢延让的"吟安一句话,捻断数径须",欧阳修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可看这些集大成者,他们在锤炼字句的过程中,也无不是在追求一种完美意境的锤炼。作为教师,我们在领读、讲解这些诗作的时候,在走进古人所描绘的美丽情景的同时,也应该适时地启发学生,让他们认真学习古人做学问的严肃态度。除此之外,对于生理和心理特点都逐渐萌动的初中生来说,汉语言文学宝库中所蕴藏的大量的爱情诗篇对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都有极大的帮助。爱情应该神圣的,它是人类最美好最纯洁的感情,它超越金钱、权势、地位等一切世俗的东西。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经典诗词篇目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苏轼与王弗感情深重,爱得多么纯粹、爱得多么自然,一句"不思量,自难忘",道尽了不随时空变化、伴随作者生命始终的纯洁的爱。"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道尽了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让人懂得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才是正确的恋爱观、这才是高尚的精神境界。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青少年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情感教育,就可能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培养出美好的爱情道德,从而顺利度过青春期,步入人生的下一站。我们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学在肩负知识传递与审美能力培养功能的同时,其实还应具有爱情启蒙与引导功能。
读诗使人灵秀!古人所创造的意境是那么的丰富生动,中学生的心田也是那么地明净和单纯。针对这些特点,及时地为他们补充一些鲜活的营养,不但能够增强其学识修养,而且还能够有助于其完美人格的塑造。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不但肩负着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传递,同时还具备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功能。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点,应该引起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重视。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那些辞藻隽永、意境优美、情趣高尚的古诗文内容向学生普及传授,让学生年轻的灵魂在这种美丽意境中徜徉、熏陶,那么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个个积极向上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意境;情感;古今比较;智慧
《断章》是20世纪中国诗坛广为传颂的佳作,但这首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却只有短短四行: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以其独特的语言调度、朦胧的意象串联、传统的古诗结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品咂不尽的生命艺术空间。
《断章》描绘了一幅静止的风景画,而且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甚至没有经过。诗人只是截取了最动人的一个瞬间:窗边与桥上,两两相望,互称风景。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是写看风景,却没有洋洋洒洒地笔墨来描绘那小桥流水,只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的人,以及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在诗的第二节,诗人将平凡的都容易被忽略的小桥、小楼、明月作了适当的巧妙安排,使之融为两幅画。“看”和“装饰”将本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整首诗形分神聚。
纵观整首诗,诗中用简单的熟悉的意象勾勒出一幕爱与被爱的“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意境美。桥上人陶醉于这美丽的夜色中,却完全没觉察到一直悄无声息的看着他的楼上人。而楼上人忘情于桥上人,周围的一切也被他忽视了。他竟然也不知道,此时的他已经进入了别人的梦。桥上人爱着这风景,却看不到默默关注着他的楼上人,楼上人也不知到自己正被别人关注着。诗人短短几句就将这爱与被爱的情景刻画的淋漓尽致,不禁让人产生诸多遐想。
在很多人眼里,容易把这首小诗看成一首爱情诗歌,那种被各种外部因素所压抑的单恋之情似乎在诗歌的字里行间隐隐透露,但是在卞之琳的散文《断章的》中,却让我读出了另一种情思,那不同于爱情的爱意。
卞之琳在散文《断章的〈断章〉》中勾勒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静谧夜景,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寂夜,灯光,小桥,平凡、苍白的画面,天天如是,年年如是。一切都在静默,未曾启封。……她只是一个伤心的女子,只是无意间走上这座小桥,倚在栏杆上,看着远方的远方……桥下的灯光,天上的群星太耀眼,太夺目,这般与她生命不符的景色,只会令她越发伤心、自卑。……她惊奇地发现不远处一座楼房一张和自己同样落寞的脸正朝向这边。突然,那张脸笑了……她也笑了……就这样,刹那间涌出一个叫做‘美好’的词,它闯入了她与他的世界。这一闯,同样是一生一世的记忆。”这个故事,显然讲述的是陌生人之间刹那的相知相惜,而非男女之间的朦胧感情。卞之琳还在文末强调了“能在失意时遇到与自己冥冥中系有一点灵犀的人,是一种最美好的慰藉,最纯真的幸福。我想,我的有缘人,就在不远处”。可见,卞之琳在此表达的是一种在失意中,偶遇陌生人并产生相知相惜的知遇感。
这样的有别于爱情的爱意在张爱玲的散文《爱》中也有体现。时间的交错,彼此的相遇是那么凑巧,这样的相遇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分”。艰难的跋涉人生当中,在失意之时能有个人在精神上相互取暖,互为安慰,让我们在感受人生的寂寞和苍凉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分从容与美丽。这种情思也许比爱情更加的有味道。
在诗歌创作方面,《断章》因为含蓄节制的情感表达,简洁明快的意象运用,成为中西方诗学体系交融的经典。下面就以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为例,分析《断章》与中国古典诗学是如何交融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的。
首先两首诗歌同样都采用了虚实并举、时空转换的方法,可以说《断章》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的创设手法。但《夜雨寄北》中的时空转换、两相对应较单一,它仅限在:“现在――将来、巴山――北方”这样一组时空之中,而《断章》则体现为:“现在:桥上――楼上”、“之后:现实――梦境”这样的两组时空。这样一来,两首诗虽同为四句,但其中各自所包含的内涵却不一样多,《断章》的内涵要比《夜雨寄北》多出许多。
其次在诗歌的朦胧色彩方面,《夜雨寄北》不可与《断章》同日而语。《夜雨寄北》虽然有人说是言妻,也有人说是言友,但无论如何,可以从题目中探测到一些情感。但是,《断章》乍眼一看,根本不能知道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在标题上,《断章》的朦胧效果就胜于《夜雨寄北》。在内容上,《夜雨寄北》所叙比较清楚,只是使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产生了朦胧之感。而《断章》则不然,诗歌并没有明确的指向,只是表现了“看”和“被看”的相对关系,但是程度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断章》的朦胧意味远远大于《夜雨寄北》。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断章》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与《夜雨寄北》有着关联,这种关联既有继承,也有突破,使读者在它身上既能看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又能领略到西方现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亦亲亦疏,亦熟识亦新奇。
《断章》仅仅四行,但是从中透露出来的智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艾青所言:“深厚博大的思想,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最理想的诗。”他在平淡的语言中更喜欢淘洗,寥寥数句胜过千言万语,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有些诗行,本可以低回反复,感叹歌诵,各自成篇,结果只压缩成一句半句。” ①他不去铺展诗意把话说尽,而是使诗的意义通过风景等意象凸现出来,使读者在有限的言语里收获丰厚的诗意。
《断章》为人所喜,百读不厌,是因为它既有着浓郁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子,又有朦胧意境的展现,将诗中那种情、那种景逼真地铺展在读者面前,让这首诗成为卞之琳的经典之作。
注释:
①卞之琳.十年诗草[M].香港未名书屋,1941:241.
【参考文献】
[1]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上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洪辉.古代意象与现代视角的交汇――卞之琳《断章》的审美特质[J].名作欣赏,2008(15).
[3]王玉琴.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J].文学教育(上),2007(3).
[4]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5]杨世明.唐诗史[M].重庆出版社,1996.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章亚昕.中国新诗史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诗歌;跨界;比兴;空白;流行歌曲;中国画
“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诗要含蓄,必寓言外之意,寓有言外、象外之意的诗,便叫含蓄。”(袁枚・《随园诗话》)含蓄之美是中国诗学最基本的审美原则。也正因为诗人未言明,读者便难懂,含蓄之美也就成为了诗歌鉴赏教学的一大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尝试了“跨界”之法,以期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轻松学,轻松愉 悦明白悟。
跨界是指跨越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等而产生的新领域、新行业、新模式、新风格等。如跨界音乐、跨界营销、跨界车等。语文原本就是一门艺术性极强的学科,所涉及的主题已不仅是纯粹的文学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与其他艺术门类如何结合,如何利用新时期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教学,如何在古老的语文教学中注入全新的元素,用“跨界”的方式引导学生,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因为跨界的价值正是在于它能让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擦出灵感火花和奇妙创意。
一、比兴之美歌词得
当代中学生,最爱的一定是流行歌曲,从来不需要苦口相劝,歌词一定烂熟于胸。歌即诗,本是一家,我们完全可以用歌来教比兴之美。
“比兴”是传统的诗歌表现技巧,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兴手法在《诗经》中已经广泛使用,而很多学生总觉得此艺术手法跟自己远隔时空,稍可意会,妙处却难以言说。而当代流行歌词作为一种诗性文体,在沿着中国传统诗歌中合乐之歌词一路发展时,在创作的实践中经常会使用这一手法,使得歌词寓意深刻,更加含蓄委婉。我在教学中曾以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和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为例来解读。
《青花瓷》歌词中通篇比兴,表面上是在吟咏青花瓷,实际上则是处处在吟咏像青花瓷一样美丽的心上人。在歌词的具体细节上,可谓“比比”皆是,“兴”味盎然。“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抒情主人公用国色天香的牡丹比喻初定妆容的心上人;“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开放”,又用含苞待放的牡丹来比喻她娇羞的笑容。同时,很经典的是那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就像要烧制出绝世珍品的青花瓷要等待烟雨一般,我一直在等待着你,而我的等待只能像等雨一般被动而安静,因为你和雨一样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爱情的执著与无奈如汩汩溪流绵绵不绝。更有“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此处更是既渲染了环境氛围,又比附象征了歌词旨意。将那自江南烟雨中美丽邂逅后的无尽相思抒发得淋漓尽致。此首歌词“比”和“兴”连用,扩展了歌词的意蕴,起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不仅便于诗人抒情达意,而且为作品本身增添了一种含蓄委婉之美,既大大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也丰富了它们的意蕴,使其具有悠长的韵味。
“音乐教父”罗大佑也深得“比兴”之妙。他在《光阴的故事》开头就这样写:“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以“春天的花”“秋天的风”“冬天的落阳”做比,引出下一句中我青春年少的忧郁,以有形写无形,以可以感受的事物比拟不可捉摸的感觉,形象生动,妙而可言。
解读之后,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自能举一反三。《迢迢牵牛星》中,诗歌中表面上吟咏牵牛星和织女星,而又处处在吟咏牵牛和织女这一对情人,这是通篇比兴手法。《关雎》中,诗歌欲写所思之“女”,先以雎鸠起兴,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既是兴,又是比,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之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氓》中的比兴也俯拾即是: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第四章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借此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怨愤。最后一章中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自己的不幸无边无涯。“隰”是随处可见的低湿之地,“淇”则是女主人公与氓婚前幽会和结婚时及被弃后所必经的河流,用来作比,非常确切而更见深意。“比兴”手法经用流行歌曲歌词一“跨界”,再结合课文诵读,一唱一诵之间,其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所起的重要作用和给文字带来的含蓄韵味便不解自释。
如此,巧妙地利用流行歌曲这个学生的兴趣点和歌词本身通俗化的特征,还可以用来解读诸多文学作品中抽象的技巧、技法,可以化难为易,驭繁为简,俗处入手,雅处升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空白”艺术画中明
“诗不患无言,而患言之尽,诗不患无景,而患景之繁”。(陆时雍・《诗镜总论》)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便可知道前人对诗歌的含蓄、蕴藉的追求,而这一审美原则在诗词中另一个明显的体现便是“留白”。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在诗歌鉴赏中,学生往往对“空白”的概念比较模糊,眼中只有文面的那几个物象,背后微妙悠远的艺术效果,总难以发现和透彻领悟。其实,在中国许多传统艺术中都有“留白”的踪迹,书法、金石、剪纸、画像石乃至青铜器及戏曲,于是我想到了与诗号称是姊妹艺术的中国画。中国画中,有所谓“墨到为实,飞白为虚”“有形为实,无形为虚”等说法,虚到极致则是无,是画中着意留下的空白。正如清人戴熙所说:“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很多时候,画面的空白之处,不但不是“没有”而是更加丰富,意境深远,韵味无穷。既然中国画与中国诗的“空白”追求殊途同归,而中国画在空间上的“空白”又似乎要比中国诗在文字中“含蓄”更直观、更具象,于是我们可以借画中的“空白”明诗中的含蓄。
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沉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诗一词,亦问亦答,明白如话,懂字面意思不难,明空白艺术不易。对于“空白”之妙,我先给学生展示了齐白石笔下的鱼和虾,齐白石画鱼虾从来不画水,留下大片的空白,但观赏者自能从画面有形鱼虾的游动之态,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到画家心中未画出的无形水的存在乃至水之澄明。于此,学生即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明白钱钟书先生所说的“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谈中国诗》)。明白如何从那些“说出来的话”,去推演那些“不说出来的话”和“说不出来的话”。原来,《寻隐者不遇》的特点是寓问于答。诗人把问话省略了,形成一处处的空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一问心情愉快,满怀希望;二问答非所想,坠为失望;三问于失望中萌生希望;四问惘然若失,无可奈何。由此可见访者与隐者交情甚厚。钦慕而不遇,突出其怅惘之情。同时,未见隐者却见青翠挺立、茫茫白云,使人油然而生一种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还可借青松与白云等意象解读出隐者青松般的风骨与白云般的高洁。同样,《如梦令》中“试问卷帘人”也无问的内容,“却道海棠依旧”是答句。从答句可推出问句的内容,大概就是“夜来风雨声,海棠花如何?”从推出的问句,学生便可体会女词人对花的关切,孕含着对春光易逝、好花不长的无限惋惜之情,以及对自己的青春易逝的慨叹。由此自可领悟,正是这一处处的空白,为读者创造了广阔无垠的想象艺术空间,极度地扩大了诗的容量,使虚境成为意味无穷的美境。“留白”艺术,如此跨界解读,由浅入深,化无形为有形,学生自能了然。
我还曾用此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解读中国当代“朦胧诗”,让学生在诗歌与国画的跨界中明白:一个读者在鉴赏中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想象补充诗歌和画面的内容,很多时候会比艺术家一一画出、逐个写到,能让读者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以宋代马远的《梅石溪凫图》为例,画面里突兀的峻石中几株从崖石里伸处的梅枝,以及几只闲游的野鸭,仅占画幅的三分之一,其余部分是空白,然而,这些空白是水、是天,是水天一色,尽凭观赏者自由联想那“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无限生趣。正是这种虚实互为补充,构成了画面的内在含蓄之美。在读者的思考、探索中,作品无穷的意蕴和幽远的艺术氛围悠悠而生。有了这些形象的图画出现,再来感悟诗歌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就“实”多了。
朦胧诗之“朦胧”美正好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空白”之妙。以北岛、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朦胧诗主将主张“打破传统”,主要是指打破我国当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在表现手法上,他们不重现实的形象描写,大多采取隐喻、通感、超感、错觉、幻觉、艺术变形、语言的反逻辑等西方现代派诗歌常用的技法,代替了以往现实主义诗歌中明白晓畅的实写、直叙,追求以形写神。当然,这又让很多学生爱之、咏之、惑之。
舒婷的一首《雨别》就突出地表现出这一特点:
我真想摔开车门,向你奔去,在你的宽肩上失声痛哭:“我忍不住,我真忍不住。”
我真想拉起你的手,逃向初晴的天空和田野,不畏缩也不回顾。
我真想聚集全部柔情,以一个无法申诉的眼神,使你终于醒悟。
我真想,真想……
我的痛苦变以忧伤,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
“你”和“我”究竟是什么身份?什么关系?“痛苦”什么?“忧伤”什么?“忍不住”又是什么?背景的抽象模糊使人如坠五里雾中,而沿着空白之处细细品之,却能咂出那种情意绵绵、含蓄不尽的韵味。词句中的情感浓烈、空疏,淡漠中传出种种复杂难言之情――欲说还休。说它是爱情诗也好,不是爱情诗也好,从中领悟到的是复杂情感的强烈搏动。“我”和“你”将要分手尚未分手时瞬间的心里情绪的展现,形成了最有包孕性和神秘感的构思,造成了诗的张力场。情节的叙述传达出某种既是特定又是普遍的情感和经验,使诗与读者之间完成了一种交流。每个人尽管有不同的审美情趣、生活阅历、感受能力,有人生中不同的离别场景,但《雨别》中那种激动而又无法申诉的矛盾心境,那“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的忧伤,却可能是共有的,读者尽可以从各自的人生体验中去联想、去填补诗句留下的大片空白。
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诗歌教学任重而道远,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更要让学生热爱,使他们终生受益。从诗歌到生活,从人文到科学,从文学艺术到音乐、绘画和电影电视艺术,大胆“跨界”,往往能够博采众长,凝聚成独特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温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授书本知识、促进学生发展。与此同时,一个能与学生心意相通,爱生活、懂艺术、有情趣的语文教师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好感与共鸣,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和美好的形象,由对教师的敬佩之情转为自觉追随教师教导的行动。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用“跨界”教学充分发挥和展现个人的人格魅力,以期事半功倍。
在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课程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等全面成长目标过程中的必要组成。如果说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那么通识课程则要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化他们学会做人。尤其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语文课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因为在诸多学科中,唯有语文是真正让学生感觉自己、感觉生命、感觉到人的喜怒哀乐、感觉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唯有语文是可以让学生尽兴参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意智慧的学科。因而,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担负起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那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我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大学语文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教材中,处处皆是文质兼美、字字珠玑的佳作,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充分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渠道。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有着无限的向往和强烈的渴求。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美,很多人还难以鉴别或只能盲从,所以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汲取这些文学精品蕴涵的美,一可以满足自己对美的渴求,二还能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例如《看蒙娜丽莎看》一文,跟随作者独特的审美角度,借助作者的艺术见解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美,从而更好地去发现并欣赏艺术家的作品之美。并且利用课后练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共享,以激发学生追求美的欲望。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语文学习离不开诵读,诵读吟唱诗词歌赋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借助语言文字的音乐美,在欣赏诗词作品时,可以通过反复的吟诵、回味和体验,来感受作品的抑扬、回环和抒情之美,从而领略其中的情致和韵味。比如《诗经蒹葭》的学习,可以通过反复的诵读,加之与改编的经典歌曲进行比较欣赏,引领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情韵之美,进一步把握诗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努力使学生拥有绘画的眼睛和音乐的耳朵,教会他们在文学艺术的海洋里去发现美、感受美。当然,审美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蔼可亲的仪表、准确形象的语言、细腻真挚的情感、简明得当的板书,都会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拥有了美的心灵,岂能没有发现美的眼睛!
二、大学语文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的浸染,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大学语文应着重于作品的分析鉴赏,在解读作品人文内涵的同时,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真正走入文学。我们可以在生动可感、情趣盎然的教育过程中无声无息地熏陶学生的心灵,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比任何空洞抽象的理论说教或者批评更具有无声的力量。在《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学习中,当看到特蕾莎修女不仅把一生完全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自己却坚执地做了一辈子一文不名的穷人,而她所创建的仁爱组织却有四亿多资产时,同学们试问一下,是什么支撑着她,让她如此义无反顾?而作者又说,看到特蕾莎的事迹,我们能不羞愧吗?这又是为什么?在静默的课堂上,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火锅店泼汤事件、路上老人摔了是扶还是不扶的犹疑、因小挂擦而引发的大打出手、面对乞讨者我们的心境大家想想,今天的我们是怎么啦?《论语》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墨子提倡兼爱,主张爱人若爱其身;孟子倡导仁政,认为仁者无敌这些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光彩熠熠的思想资源必定会对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再如品陶淵明,可让学生体会其人淡如菊的伟大品格;看杜甫,以《秋兴八首》做示范,让学生领略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挚情感;读到屈原,学习诗人身上为善而固执的执着和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爱国情操;《都江堰》中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则让我们看到作者对国家、对未来的殷殷希望;《我与地坛》对自然、人生、母爱的体验和思索,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不屈从于命运,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走进《沈园》,我们伤怀诗人与爱人被迫分离的深创世痛,同时也感慨诗人对爱人的一往情深、至死不渝;步入《江南的冬景》,其温润、晴暖、优美的画面渗透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眷恋和自豪这些优秀作家作品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需的精神养料。
三、大学语文可以秉承疑古传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允许怀疑,提倡创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这些名言告诉我们:作家写作完成之日,并非文学产生之时,读者才是实现文章意义的最后一个环节。《诗经蒹葭》的主题之所以有爱情诗、讽喻诗、求贤诗等不同说法,就是缘于作品多义性的客观存在与鉴赏者的阅读创造。这种个性化的解读,能深化我们对作品的认识,从而更全面准确地理解作品。因此学生作为阅读者,与老师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教学中,要避免作品分析的标准化和平面化,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继承宋以来的疑古传统,学会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在反复不断的品读中逐渐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