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论文范文

生态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论文

第1篇:生态论文范文

20世纪是工业文明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一个世纪,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全球人口持续膨胀,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然而,这些所谓的繁荣景象相对来说都是局部的,是有代价的,那便是大气水体污染、地球增温、土壤侵蚀、粮食能源和其他资源短缺,人类已经被迫沦落到四面楚歌、危机重重的地步了,生存环境不断地变得恶化。大自然不再像往日那样温顺地按照人类想要的方式发展,于是它便开始疯狂地向人类报复,生态严重破坏、环境不断污染、资源日益变得枯竭,从而导致大自然朝着不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这时人类方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改造和征服自然,应该尊重和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和谐地相处。与此同时,人类为此而采取了大量而广泛的行动,爆发了一场又一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生态运动。紧接着生存的本能使得一些有识之士透过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环境问题的表面现象,从哲学的高度以批判的精神和反思的态度去审视人们自身对待大自然的态度,进而去研究和探寻引起生态危机的本质原因,从而可以探索出关于人与自然的在未来的关系。所有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人类想要向前进步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关这方面形成的一些理论成果也深深地影响着人类自身的文化命运,不仅为人类的当代同时也为下一代的文化创造注入了新的动力。当今,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反思,我们应该从哲学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然、社会、人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人类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启发。改进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缓解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系统和谐平衡有序,这便是生态哲学的终极目标。

二、生态哲学的内涵

生态哲学实际上是一个理论体系,分别由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哲学认识论、生态哲学价值论和生态哲学方法论这四个部分有机构成。生态哲学本体论是生态哲学最根本的问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世界既不仅仅指客观的自然界,也不是单纯指人类世界,而指的是作为整体的“自然—社会—人”的复合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既表现为自然的人化,也表现为人的自然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哲学认识论突破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主宰自然的世界中心,而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中的组成部分,与自然是相互联系、影响与依附的关系,共同构成世界乃至宇宙的有机整体。生态哲学价值论则认为自然不仅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外在价值,或者叫做工具价值,还具有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只有在正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相统一后,才可能促使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哲学方法论主张用生态思维,即生态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提倡人们用辨证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人类以及其他生物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核心价值。

三、东方的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方面的核心思想,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特别是以对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反思为主。再加上我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对气候、天气的依靠性很大,因此“天人合一”作为我国哲学的基本内核,贯穿始终,超越时空,并且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最终形成深层内涵:一直在追求和执着于宇宙自然与社会人生的亲和、统一的境界。同时,作为一种精神观念已经融入进了我们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学艺术中,融入进了中国人的日常思维方式中,从而形成了代表我国文化的民族形式,如“天人相参”的思想。儒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认为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是协调统一的。在儒家学者看来,人作为自然界中的某一组成部分,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与自然对立,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道家将尊重自然规律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与儒家强调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认为人必须遵从顺应自然。老子的相关思想理念是最接近生态伦理的,他最先表达了有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主张天、地、人三才都统一于“道”也即自然,从而提出了“齐同万物”的观点和“重人贵生”的理念,同时从宇宙的整体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态伦理思想。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是却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其中汉传佛教便是中国与印度文化相融合的最好例证。佛教中的“缘起论”阐释出的“整体共生”的生态观便是以系统性、相关性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认为自然万物与人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彼此依存、互及互入的关系。

四、西方的生态理论

“人类中心主义”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但归根到底全都主张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人处在自然界的中心地位,将人类的自身利益作为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古希腊的智者普罗泰戈拉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事的尺度”,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苏格拉底的“神学人类中心主义”都属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动物解放论”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界限,是生态哲学的一大进步。澳大利亚的辛格作为“动物解放论”的代表,提出了“解放动物”的口号,他将“功利主义”作为自己伦理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动物同人一样也能感受到苦乐,从而将道德的主体范围从之前的仅限于人类扩大到了包括动物在内。动物权利运动的序幕就此拉开了,人类应该像重视自己的利益一样去考虑动物的权利。因此,“动物解放论”又叫做“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又称为“生物平等主义”,摒弃了“动物中心主义”的的局限性,将道德权利的范围扩大到包含所有生命的整个生物圈。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史怀泽和美国的泰勒。相比较“动物中心主义”而言,将人类的道德关怀的范围从动物扩展到了整个生物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依然是沿着解放、权利的道路在走,将人类降低到与其他物种同样的地位,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于“生物中心主义”与“动物中心主义”只强调生物圈内物种个体的权利与价值,“生态中心主义”更加注重生态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它将研究对象扩展到了整个自然界,在承认自然界以及其所属部分拥有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强调益主体多元化,进而推证出自然界的道德权利与地位,从而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进步。

五、生态哲学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2篇:生态论文范文

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

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使其整体性、连续性等特点遭到破坏,往往造成河流生态环境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生态退化。这种胁迫主要有传统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污染物的排放对河流的污染、引水量过大、沿河的农业、渔业生产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等。

1传统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

传统水利工程(大坝、河道硬化等)的修建对河流原有的水文条件、河流地貌以及河流的水力特性造成严重的影响,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本身的特性,从而造成了其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例如大坝的修建,将河流分割开来,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使河流上游形成高位水头、下游流量减少,中断了大坝上下游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传递,造成河流原有生境的改变,而生物群落和生境具有统一性,导致河流生物群落的栖息和迁徙规律受到影响,最终使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再如河道硬化整治,由于对河道采取截弯取直和大量采用混凝土等硬质材料,一方面改变了河流地貌和河流的水力特性,破坏了河流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原来蜿蜒的河道变得顺直,河水流速加快,阻碍了河流与河岸之间的交换、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改变了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退化;另一方面,致使河流原有景观遭到破坏,河道形状几何规则化,变得十分单调,降低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景观服务功能。

2污染物排放对河流的污染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向河流排入大量污染物质,如果其数量超过河流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将导致水质变坏(如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等),直接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如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等),降低其淡水供应等生态服务功能。另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硫化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的形成,也会间接造成河流水质的恶化。

3引水量过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农业以及人类的生活引用了大量的河水,但是每条河流的循环水量是有限的。无限制的引用河水,使河流生态系统的水量低于生态需水量的下限,将导致原有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造成河水干涸,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彻底毁灭。

4沿河的农、渔业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

沿河的农业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主要表现在对河滩的开垦和耕作。由于土地肥沃,人们加大了对河滩、湖岸、河边湿地的开垦。大量的开垦造田使河滩、湖岸及河边湿地原有的天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文条件、河流地貌及水力特性均随之发生改变,导致河滩、湖岸土地以及河滩湿地的退化,减少河滩本来拥有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河滩湿地对河流水质的净化作用等)。此外,河滩的开垦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在河滩田地中大量使用农药,会对河流水质造成新的污染。而渔业活动则会造成河流中的经济鱼种受到过分的捕捞,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受损。

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和任务

有关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学者任海和彭少麟将其定义为:重建河流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2003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做出有关“河流生态恢复”的定义:河流恢复是这样一种环境保护行动,其目的是促使河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河流系统具有可持续特征,并可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我国学者董哲仁在此基础上将其定义为:河流生态修复是指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促进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状态的过程,在这种状态下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性,并可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这些概念都突出了人工干预和自然恢复的结合,但其分歧在于对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程度上,前者是对原有河流生态系统的重建,而后两者则是不追求完全恢复原有河流系统,而是达到一个相对较为自然的状态。学术界有关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虽然表述不一,但内涵基本相同:一是水质、水文条件的改善,使水量高于最小生态需水量,生境得到恢复;二是河流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河流地貌),及河流的连续性和开放性的恢复,以及河道纵向的蜿蜒性和横向断面的多样性;三是对生物种群的恢复,通过对生境的改善使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提高。

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研究

自德国学者Seifen提出“近自然河溪治理”的概念后,河流生态修复得到了蓬勃发展。20世纪60年代起,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工程实践中,开展有关河道生态修复的相关实验研究,并逐步运用于实践。Vannote等[12]在更早的时候提出河流连续体(RiverContinuumConcept,RCC)的概念,指出河流网络从河流源头起,到下属各级河流流域是一个连续的、流动的整体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流域具有统一性。同时RCC还概括了沿河纵向有机物数量的时空变化、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资源的分配,使得河流生态系统特征能够得到预测。但是RCC描述的是没有受到干扰的河流生态系统,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董哲仁等提出“水文—生物—生态功能河流连续体”概念,其内涵是:以河流水文—水力学过程空间连续性,生物群落结构空间连续性,营养物质流和能量流空间连续性,信息流空间连续性为要素的河流连续体模型;同时,考虑水文、生物及河流生态系统演变和进化的动态特征,建立相应的时间坐标和尺度。这些概念指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重点和时空尺度,构成了研究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机理和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河流健康、河流生态需水量、河流生态修复的尺度和机理的研究,以及修复方法技术的研究。

1河流健康

河流健康的研究可为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相关的标准,是河流管理工作的依据。学术界对河流健康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单纯从河流生态系统出发,Richard等认为河流健康是指河流生态系统完整、生态条件良好。这种定义适合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河流,但是当前多数河流不可避免地与人类社会相联系,所以另外一类定义将人类的价值涵盖其中,强调了河流对社会生态服务的特征。夏自强和郭文献[16]在总结前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河流健康为既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又能维持其对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健康河流委员会(HealthyRiverCommission)将健康河流定义为:与其环境、社会和经济特征相适应,能够支持社会所希望的河流的生态系统、经济行为和社会功能的河流为健康河流。目前,多数学者采用第二类定义。对河流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河流健康的评价上。国外较早开展了相关研究,并立足于实际情况,建立起采用不同指标体系和标准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目前,国外采用的评价方法可分为生物评价法和综合指标法两类。其中,生物评价法是基于生物对河流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对河流健康进行评价,澳大利亚采用的AusRivAS模型就是将大型无脊椎动物作为指示物种,对其生活状况进行监测,并将其作为评价指标与期望值相比较得出评价结果。但是当所评测河流缺乏指示物种时,该方法则不能有效地做出评价。而综合指标法综合了物理、化学、生境、生物等多方面因素,能够反映不同尺度的信息,综合指标法将成为未来河流健康评价的主要发展方向。常用的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制定的河流状况指数法(ISC),该法通过对河流的水文、河流物理状态、岸边带、水质和水域生物5个方面的现状与原始状况相比较进行健康评价。我国学者也较为倾向于综合指标法,高永胜等在考虑了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维持河流自身生命需要的基础上建立了河流健康生命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地貌结构、社会经济功能、生态功能3个方面的16项指标,并选择分层二元对比专家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但是综合评价法也存在指标过于繁杂、某些指标的监测成本较高、评价速度慢等缺点,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河流生态需水量

河流生态需水量是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使河流水量满足生态需水量要求也是河流生态修复的重点之一。河流生态需水量是指在特定生态保护目标下,维持特定时空范围内的河流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总水量。国外对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开展的较早,并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目前,相关研究已扩展了尺度,将生态需水量的研究与其他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联系起来,并从河流生物群落所需的水动力学、水质要求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广泛地应用于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管理之中。Acre-man等研究表明,河流的生态需水量应立足于河流自身,满足河流生物对水的质、量、水动力等多方面需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人类社会的需求。Arthington和Pusey通过对澳大利亚全国河流水资源分配进行分析,提出应通过对水流(包括水质、流态等)的保护和修复来保证生态需水。我国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则侧重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倪晋仁等河流生态需水量分为:河流水污染防治用水、河流生态用水、河流输沙用水、河口区生境用水以及河流景观与娱乐环境用水。王伟等[对滦河典型水库群联合调度影响区(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至滦河河口)的最小、适宜、理想三个等级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计算,为滦河下游的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水文学法、水力学法、栖息地法、整体法。这些方法在国内结合应用背景进行了改造,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河流生态修复的尺度和机理

河流生态修复的尺度和机理研究有助于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原则以及所采用的修复方法。目前对河流修复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流域尺度,董哲仁通过分析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的耦合特征,论证了流域尺度是编制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适宜尺度,以流域尺度进行河流生态修复规划更能反映生态系统整体性特征。也有学者提出应针对不同的时空尺度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赵彦伟和杨志峰探讨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时空尺度,将时间尺度分为短、中、长和极长四个尺度,将空间尺度分为区域、流域、河流廊道和河段4个尺度,指出在修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时空特点,确定重点内容和方向。

在河流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方面,李睿华等[26]研究了美人蕉、香根草和荆三棱3种水生植物改善河水水质的机理和效果,指出河道修复中植物对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改善流域局部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滑丽萍等研究了河湖底泥的生物修复方法,并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高甲荣等对采用扦插、生物垫和梢捆3种土壤生物工程措施进行河流岸坡治理的北京怀九河—渡河段的稳固岸坡效果进行了调查观测,分析了其加固机理。Pedersen等通过对SkjernRiver的生境、大型植物和大型无脊椎动物在2000年(修复前)和2003年(修复后)的两次调查观测,分析了生物群落的恢复机理,指出生态修复使生境变得丰富多样,极大地促进了生物群落的增长,并指出生物群落将会随着河流形态的稳定而持续发展。Na-kano等对日本北部的ShibetsuRiver的生态修复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群的恢复机理,指出重塑的蜿蜒河道为大型无脊椎动物创造了两种主要的生境:稳固的河床边缘生境和在河道弯曲处形成的树木的生境,这两种生境有利于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发展。郑天柱等应用生态工程学理论进行河道生态恢复机理的探讨,指出满足河流生态需水量是缺水地区恢复河流生态的关键。杨海军等对河岸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自组织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综合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关于河流恢复机理的研究尚属于初步阶段,一些机理尚不清楚,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河岸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对水生生物群落的影响等问题。

4河流生态修复模型

河流生态修复模型可有效地为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也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较早地开展了该方面的研究,并相继建立了一些模型,为河流的生态修复服务。例如基于GIS技术建立的生境适宜指数模型(HIS,HabitatSuitabilityIndex),将其结合河流水力模型可有效地预测水生生物的适宜生境的参数(如水深、流速等),可为河流生境的修复提供参考,但该模型在遇到复杂河道时部分参数的预测与标准值不符。又如模拟大坝拆除后河流中沉积物运动和河床稳定性的模型,它可以对大坝拆除后河流中沉积物的重新分配及河床的稳定性进行预测,包括大坝拆除时期和拆除后的4a恢复时期,但是该模型未考虑河流对河床的冲刷。另外还有计算水流动力的模型(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水流运动参数,以满足生态水利工程的需要,并可结合其他生态学模型模拟恢复过程,为河流的生态修复服务。有关综合模型的报道较少,Bockelmann等在2003年针对英国的AfonMorlais河的一段长约3km的蜿蜒片段开发了生态恢复模型,此模型集合该河流片段的水力、土层、生态参数建立而成,可以对河流的恢复进行预测,但由于各条河流的状况不同,因此该模型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河流生态修复模型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叶飞等通过原位样方观测和室内水情模拟实验,开发了岸边带植被演替模型,该模型耦合了全局基于连续性模式的水动力模块和局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式的植被演替模块,但是该模型由于缺乏对水温、浊度等因素的考虑,具有局限性。我国在综合模型的方面尚处于概念理论阶段,相关报道较少。综合上述文献,当前国内外对河流生态修复模型的研究多集中于对部分的模拟,并且这些模型考虑的影响因素不全面,只能对一些理想状态下的情况进行模拟,具有局限性;由于河流生态恢复机理尚不明确,所以对于综合模型的报道较少,已开发出的综合模型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法

目前,河流的生态修复方法主要用于对河流地貌和水质的修复,常用的修复方法有:

(1)水利工程设施的拆除。由于水利工程会对河流生态系统构成胁迫,人们在进行河流的生态修复时会通过拆坝、拆除混凝土河道等措施降低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2)河岸带的修复。河岸带位于水陆交错地带,是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过渡带。因此,河岸带的修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常采用后撤堤防、建造生态护坡以及修复或建造河岸湿地等方法进行河岸带的修复,可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和防治水土流失。李小平和张利权在上海浦东机场镇河岸带中采用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进行修复,10个月后发现土壤剪切力和生物多样性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3)河道的修复。对河道的修复主要是在纵向上修复河道自然蜿蜒的形态,赵进勇等总结了修复蜿蜒形态的四种方法:复制干扰前的蜿蜒模式法、参考附近未受干扰河段模式法、自然恢复法和通过对受干扰河流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的系统分析法。但由于河流都具有独特性,因而复制法和参考法都具有特殊性,不适合所有河道;自然恢复法的历史较长;系统分析法能够综合多方因素模拟河流的蜿蜒形态,较为适用。河道修复在横向上是修复河道断面的多样性,同时注意深潭—浅滩的创建。另外还可以通过建造橡胶坝、小型水堰等方法来改善河道内的局部地貌形态。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改变上游水库的运行方式、修建拦河坝抬高水位以恢复两岸湿地和回填渠化河道、恢复其自然蜿蜒状态等方式,达到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

(4)控制入河污染物。水质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和生境要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结合河岸湿地、生态河道的生态治污等防治污水方式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各类入河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以减少水污染,修复河流水质。

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大量的河流,但是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大部分河流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加强对未受干扰河流的保护和对已受破坏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已刻不容缓。从目前国内研究情况来看,河流的生态修复虽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在根据不同尺度进行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应注意结合河流所在区域的其它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以助于更大尺度范围内的生态建设;

(2)当前大多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偏重于河流水质的改善,今后应加强对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修复的研究和实践;

(3)加强对河流生态修复标准的研究,尽快确立起修复标准,为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第3篇:生态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从生态位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以及理论的验证。

生态学的顶极群落假说,最大的局限性就在于它对以下两客观事实无法解释:①在无任何外力作用或生物内在生理机制的抗拒作用超过外界干扰破坏力的条件下,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发展;②生物有其内在生理机制的局限。笔者经过潜心研究各种假说的内容、缺陷及其合理内核—单元顶极假说说明了演替的方向,镶嵌与格式假说说明了演替在空间、时间、信息五维空间的表达形式或存在状态。经过对上述假说深入分析,提出了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下面就从生态位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1反映植被演替的三种状态—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一个群落中,一个种群与其他种群相关联的位置为其生态位。即每个种群在群落中都有不同于其他种群的自己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机能地位(信息位置)。我们把这一种群与其他种群相互关联的时间位置、空间位置、信息位置分别称作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住处生态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为:①空间生态位是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的具体表现形式;②空间生态位是在时间生态位的作用下,充分利用(或释放)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发展进化或下降退化的结果。③信息生态位决定着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最终发展方向。④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对住处生态位又有改造或影响的作用。⑤信息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要依赖于空间生态位而存在和发展。

2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

2.1Cause假说与意义

Cause假说是指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不能永久共存,它可表达以下意义:①如果两个种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的生态位,一个种终究将被消灭。②在一个稳定的种群中,没有任何两个以上的种是直接的竞争者,保证了群落稳定。③群落乃是一个相互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这些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空间、时间、资源的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能趋向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

根据Cause假说,得出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但是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永久地共存一处,也就是完全的竞争者都不能共存。这样种内个体的生存竞争更为激烈,如果它们之间的生态位发生重合的话,它们更不能长久共存。因为同种之间的种群最容易发生生态位的重合,顶极群落如果由单一种群组成的话,将会最终走向同归于尽。由于地形等空间位置的差别各演替过程的不同,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一般不会重合,要重合只能是局部重合,因此只有同种的苗木间发生的竞争关系,才有种群个体生态位发生近似重合的问题。但是顶极假说的前提是在一定范围内空间生态位(生境)是无差别的,均质的,植被演替的结果都要最终达到这一状态,最后必将走向全面消亡,那便是世界末日的到来,它忽视了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的存在,并把空间生态位绝对静止化,显然是不正确的,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理论来代替它,由此笔者提出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

2.2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

根据上面的研究,及大量生态植被演替的现实,提出以下结论。所有生态植被均处于演替状态,当没有外力破坏作用,或植被内在生理机制的反作用超过外力破坏作用时,是进展演替,否则是逆行演替,是植被的内在生理机制决定着演替的方向和趋势,植被的演替是植被所在的空间生态位,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三种因素综合交织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的地区内,最后局部或全部达到与该地区相适应的最稳定、最平衡的状态,即顶极。一个气候区的所有系列的群落,只有一个气候顶极,但顶极并非终极,当达到顶极后,由于顶极群落内在生理机制的局限,它最终要回到原来演替的某一阶段,重新产生新的生物群落,这种往复不是简单的回归,群落对环境改造作用更加强烈,继续向气候顶极演替,也可能会产生的气候顶极,这样循环往复,使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群落的生产力不断提高,对环境具有越来越强的改造作用,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过程。当进行逆行演替时,在外力破坏作用停止,或群落内在生理机制的反作用超过外力破坏作用时,就马上进行进展演替,进入上述的演化循环状态。可见,生态演替是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过程。

3理论的验证

3.1诸多生态学家在此方面的理论探索与研究

克里门茨的单元顶极学说与其他诸位的多元顶极及镶嵌或格式假说,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和反对。单元顶极学说,即成了顶极终极论它忽略了各种天然原始植被群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发展、不断演替的客观现实,发展终极论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而多元顶极、镶嵌、格式假说,只强调了现有的客观实在,而忽视了群落的发展、进化与演替,陷入“存在合理论”的泥坑,它们最致命的一点就对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物种进化无法解释,它只解释了部分物种的局部消亡问题。因此许多学者提了不同的观点,现列举如下。

Maissurow(1941),Jones(1945),Loucks(1970),Henseman(1973)认为生态演替原因有:风、水、山崩和火灾有破坏,许多林木可能是因为特别的衰老。在没有破坏的情况下,由于气候(Goopen,1960)或者缺乏捕食动物(Peterkin和Tubbs,1965),有利于幼苗生长,林木缺乏可能出现同龄群。对于群落演替、稳定群的收敛及其周期性Gleason(1972),Whitaker(1975),Drury(1971),Nisbet(1973),曾有过明确的论述。Hom(1975)指出,稳定的森林,是演替地块的镶嵌。

Cause(1934)的研究表明,生态上类似的种,很少能够存在于简单的同一实验室系统中;生活在一起的种必须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生态位。

R.M梅指出,虽然生态位重叠明显地是利用性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但重叠并一定导致竞争,除非资源供应不足,(在一可利用资源过剩的竞争真空中,生态位即使完全重叠,而对于有机体却没有伤害)。干扰性竞争一般不会形成,除非生态位在有限资源利用中有重叠的可能(即必须有利用性竞争潜在或存在的可能)。因而竞争的避免可能导致资源利用的完全非重迭模式(不连续生态位)。

Hutchinson(1961)在解释浮游生物的明显“困境”(即一个多样性较丰富的群落成员共同生活在具有生态位基本重叠,相当均匀的物理环境)中指出,时间上变化着的环境通过定期地改变组分种的相对竞争能力,可以促进多样性发展,从而允许他们共同生存。Gause认为,在共同生存的种之中,必须存在着某种生态学差别。

R.M梅又指出,竞争的优势种死亡者可能把空间留给持续的早期演替种,而“未受干扰”的森林,实际上可能是演替的块状镶嵌。在一定地点上,任一群落周期性被清除在地质层次构造中有着十分清晰的反映,通过演替而恢复原来多样性的现象,在化石记录中具有较高的发现频率。南开大学教授唐廷贵认为,顶极群落具有最大的熵值,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但不能使熵值增加,否则将达到超平衡状态,表现为衰老或腐朽。如果无外力干预,顶极群落将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发展趋势。

3.2许多生态实验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在一个群落内,生态演替实质上就是当两个种群的时间生态位和空间位发生重合时,而由于信息生态位的差异而导致竞争演替,群落的原有优势种被现有种、现有优势种被将来的种所取代现象或趋势,或者原有优势种已经取代更原始优势种的事实。在不列颠群岛有两种草本小植物,岩栖猪殃殃,分布在草地和石南灌丛地稍酸性的土壤上,尤其砂壤十分普遍,而矮猪殃殃与岩栖猪殃殃非常近缘,但生长在白垩或石灰岩上的碱性土壤中。英国生态学家AuturTanseley的实验表明,在温室里的酸性或碱性土壤生长较好。在两类型土壤上分别混种两个种,结果矮猪殃殃在碱性土上生成较快,岩栖猪殃殃在酸性土上生长较快,它们分别排挤取代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一实验表明,由于营养的限制,时间生态位与空间生态位分别发生重叠,而由于信息生态位的差别,而使一植被被另一种植被所取代,发生了生态演替。

Gause(1934)进行的草履虫实验表明,生态位越相近的种竞争越强烈,而生态位有一定差别的种而能暂时共存。整个实验也表明,由于营养空间的限制,各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不再上升,而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这说明同种之间由于生态位完全重叠,而竞争更为激烈。

3.3大理生态演替的事实与现实可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冰川孑遗植物小苦艾,是一种高山小植物,现在仅分布在挪威乌拉尔山脉和苏格兰的两孤立地区,它在最后一次冰川之后还是广泛分布的,但随着森林的扩展它的分布受到了限制。

据Hom(1975),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附近的荒废农田的生态进展演替过程如下:红桦?紫树?红花槭?山毛榉,此自然过程需350年完成,山毛榉便是当地的顶极种。研究发现,红花槭或紫树有取代山毛榉、紫树有代替红花槭的现象,另外这三个种也能进行自我更新。

原始红松林,是长白山地区的气候顶极群落,天然更新普遍不良,它的逐年更新进程,反映出马鞍形的波状起伏,表现出与红松种子年的关系。当林冠疏开后,红松的更新完善则有显著好转,但是红松不能在短期内占据林分中的优势,阔叶树仍是大量的。同一世生的幼树数量虽然少,但红松较长期忍耐庇荫,寿命亦较其他针阔叶树种长,经过几个世代以上能活下去的幼树长期积累,才能逐渐成为林分中的优势种而进入主林层。在山东省分布的栎类落叶阔叶林是地域性顶极群落,出现林下自我天然更新普遍不良,而针叶树在其林下天然更新良好的现象。

第4篇:生态论文范文

1.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

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是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后续几大内容的基础。这一内容核心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生物环境间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普及。

2.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生态环境现状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地方、区域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大学生及社会民众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压力等。

3.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也是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具体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经济观教育、生态政治观教育以及生态科技观教育四大方面。

4.生态法制教育

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起到约束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使大学生懂法,并在法律的制约下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法制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和国内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条约、法律、规范等,比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等。

5.生态文明行为能力培养

地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生态文明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教导学生一系列提高践行生态文明能力的知识技能与工具,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地方高校均纷纷加强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和投入,包括:在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开设多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导论》等,供学生选修;邀请生态文明方面的专家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宣讲;组织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等。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获得一些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完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来说,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

1.重视度不够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教育内容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当稀少,其深度、广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首先,在我国,地方高校知名度与教育和科研密切相关,这导致地方高校管理层往往只重视本校的传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与知名度无关的其他教育和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其次,教育部下达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而且也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太重视,没有动力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即使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也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的政策,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够完善

首先,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本身在我国就还未建设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才刚刚兴起,相关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到多门学科和多种理论知识的交叉性学科,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仍处于空白,使得地方高校也无合适的教材进行讲授。不仅如此,不少地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比较粗浅,不够深入全面。其次,在教育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很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简单的理论教学方式和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即使有少数地方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延续性。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少投入也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3.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滞后,生态文明素质不高

受当前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但尚集中在当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停留在比较粗浅片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知识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无任何关联,不愿意花费时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问题,使得大学生生态意识越发淡薄滞后。据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不仅如此,受当今社会崇尚物欲、金钱、奢华、过度消费等观念以及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许多大学生比较崇尚“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环境责任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这也致使校园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不高。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归属尚不明朗,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少教师迫于职称晋级的压力,仍然专注于其原本所擅长的传统研究领域,未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了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涉及到生态文明领域时,不能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回避掉这部分内容。

三、小结

第5篇:生态论文范文

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在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为了奖励大众传媒对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许多NGO组织设立了专门的环境报道奖项。如国际知名的环保“蓝星奖”,英国路透社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设立的“环境媒体报道奖”,还有在亚太地区设立的“绿笔奖”。1984年,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和英国国家电视合成立了环境影视集团,向世界各国免费提供环境电视节目,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向公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们反思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而作出的理性选择。生态文明建设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新闻报道作为最能紧扣时代主题的传播形式,理应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建构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明观念的社会氛围,承担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二、“环境报道”还是“生态传播”

伴随着传媒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学界展开了一系列相关讨论。就环境问题的相关作品而言,学术界的称呼主要有:环境传播、环保传播、生态传播、绿色传播、气候传播,以及气候报道、生态报道、环境报道、环保报道、危机报道、灾害报道等不一而足。传媒业环境问题的相关作品究竟采用什么称谓更为合理呢?就主语来看,“环境”和“生态”最具代表性。“环境”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它不能孤立地存在,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不同的中心事物有不同的环境范畴。对于环境科学而言,中心事物是人,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客观存在,即由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人类生存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构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土壤、空气、动植物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人工环境是指经过人类社会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如城市、村落、学校、公园和娱乐场所等。“生态”一词则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指家或者环境,现在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总体来说,“环境”是更侧重于以人类为主体的表述;“生态”则将主体扩大到了一切生物。就谓语而言,“传播”和“报道”是分歧的焦点。传播与报道不完全是一回事。传播学所谈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所谓报道,则指通过大众传媒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件。传播所涉更广,实际上,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不仅得到了新闻界的关注,在其他传播领域也有着强烈响应。生态文学、环保电影、环保广告等的代表作品对公众的环境意识、生态观念影响颇深。当代人对环境的觉醒就被认为始于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在我国,《狼图腾》《猎天》《猎地》《猎人》《怀念狼》等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而《后天》《未来水世界》《可可西里》《2012》等环境题材电影,则以更加现代、直观的视觉方式强烈地震撼了受众的生态观念;一些权威、知名的环保网站,如中国环境资源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环境教育资讯网、中国绿色学校、中国环境教育影视资料中心等,则为受众提供了更具个性化的服务。从这个角度上说,传播比报道的适应范围更宽泛。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的铁铮教授就认为:生态传播是指人类与生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环境报道”对新闻界来说,更为准确;“生态传播”,在综合性的传播领域则更为妥当,是社会话题和未来趋势。

三、环境报道的现状与问题

1.信息传播功能的强化与“失声”

同场进行信息传播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问题的快速反映。2013年3月初,在黄浦江上海松江段惊现数千头高度腐败的死猪,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事故。对此,大众传媒进行了密集报道,3月4日,《嘉兴日报》率先推出系列报道,揭露当地乱扔死猪、养殖过密等乱象;3月12日,《新闻晚报》刊发“河道死猪事件要有信息公开”;3月14日,《南方农村报》推出“方法与成本:话说死猪合法后事”报道;3月19日,《人民日报》发文“解析黄浦江死猪事件:上海没有故意瞒报”;3月21日,《南方周末》推出“猪祸黄浦江”调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3月23日即播出45分钟时长的“黄浦江死猪事件调查”;3月24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黄浦江死猪事件溯源”;多层次、多地方、多形式的新闻报道,对事件的及时还原和追踪,促进了政府和公众的信息沟通,打消了群众疑虑。大众传媒对环境问题的“失声”或因记者调查能力不足,没有发现问题;或是媒体迫于压力被动放弃报道。

2.舆论监督功能的彰显与“脱靶”

并存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行为。目前,大众传媒一方面对环境问题的舆论监督日渐成熟,效果显著;另一方面,舆论引导能力不强,导致舆论脱离议程设置初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媒体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安抚公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各方利益。应该说,近年来,在厦门“PX项目”、兰州水污染、杭州垃圾焚烧厂等敏感事件中,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和社会动员,有效地彰显了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但我们还应看到,媒体的另一些舆论监督则要么只为吸引眼球,实质了无新意;要么目光短浅,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同时,就环境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媒体还应注意避免“误伤”,克服博眼球心理。戴星冀认为“对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究竟应该‘边发展,边治理’,还是‘先发展,后治理’。很明显,不应否认先发展后治理,应该看到这是不得已的。后治理的经济学性质是一种举债发展。通常我们只注意到内债和外债两种债务来源,但事实上还存在向未来举债的形式。”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一致与冲突,都是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动力”。冲突和矛盾不仅可能导致社会不和谐,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动力来源,是社会整合的契机。科学理性地分析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有利于对社会舆论的深度引导和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

四、从“浅绿色”走向“深绿色”

所谓“浅绿色”,即在环境运动初期,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往往只能提供应急性解决方案,没有将环境与发展联系,也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背后的观念问题。而所谓“深绿色”,则是人们将环境问题与文化、价值观相联系。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价值导向的转变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由“浅绿色”走向“深绿色”是人类不断自我反思的成果,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所在。人类对自然界的“成功”改造,给予了人类以更大的制服自然、战胜自然的信心。“人类中心论”促使人们认为只有人类才是世界的主体,其他自然资源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生态文明则是要求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新世界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则要求将道德主体的谱系扩展为自然、人、动物、植物等等。生态文明在价值体系上,要求打破在主流生活中起价值导向作用的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提倡尊重自然、节俭发展。传媒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影响社会价值观念、塑造社会行为规范,既可以产生即时的个人示范效果,也可以带来长期的社会宏观影响,是促使公众从“浅绿色”走向“深绿色”的重要社会力量。环境报道具备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功能,“大众传媒向受众传达环境事实信息和环境知识信息,以达到提升公众环保知识普及程度、转变公众既有环境价值观念、推进公众介入环保行为实施的功效”。为了达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培育目标,传媒工作者首先应当进行自我教育。这一过程分为专业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两部分。首先,应切实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在从业者心中树立生态文明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是超越现代工业文明的崭新的文明观念。人类与其他生物共生于地球,其他生物同样具有主体性、价值和权利,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优势地位,理应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地球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整个生物界。人类将生态危机的恶果转嫁给其他生物是不道德的行为。唯有从价值理念上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环境报道才能真正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最终走向生态传播,实现环境运动的“深绿色”。

第6篇:生态论文范文

生态文明承认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与人对社会的超越性,也坚持自然对人及社会对人的前提意义,主张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有机统一,这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主张完全一致。马克思指出,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必然是尖锐冲突的。只有抛弃私有制,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即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通过否定小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生产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各生产单位的局部利益服从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人们在生产中的互助合作关系将充分实现;不同的部门、企业和职工之间将由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联系起来,而不再互相对立。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生态文明社会是消除自然的异化与人的异化的社会,强调的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主张利他主义而非利己主义,显然,建立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与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相一致。公有制是生态文明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社会主义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理论自信正是源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资本主义制度与全球生态危机的演化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对西方发展模式的反思。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的领先地位使各国的发展思维深受西方模式的影响,“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经济发展之路几乎被默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然而当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走上这条道路后,它们面临的却是环境恶化、两极分化、社会动荡的生态、经济、社会皆无法持续的状态。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不同社会制度普遍面临生态问题。毕竟人类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注定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但这无法得出生态问题与社会制度无关的结论。前资本主义面临的诸种生态环境问题,远不如我们今天如此严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的开拓还较为有限,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时期,因为农业这种以土地为主要的生产资料,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劳动对象的产业,客观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所以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类社会,虽然存在生态问题,但都是局部的,没有酿成全局性灾难性的后果。生态问题真正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梦魇,是在工业文明开始以后。日本学者通过长期研究,证实地球环境污染始于1800年左右。这与欧洲的工业革命恰好同步。表面看,工业文明带来的技术飞跃似乎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深入分析则会发现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与工业文明相伴生的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为人类向自然界的大规模开拓提供了可能,而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才使生态危机成为必然。生态危机根源于资本的内在逻辑。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就决定了资本运动的无限性。作为资本,它“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或者说对利润的无限贪欲,驱使资本家不停地进行资本积累,不断地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吸引着资本家”。

在剩余价值规律的决定作用下,自然也必然服从这一逻辑。对于资本家而言,只有当自然为资本获取利润服务时才有意义。为了利润,资本颠倒和割裂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使资本无限扩张,无视生态环境要求经济方面投入与产出的均衡和生物链条的矛盾。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也正是一部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史。早期资本家通过“圈地运动”把田地等生产资料和环境等公共产品变成其私有财产,变成市场上的商品,为其获取利润服务。同时,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为了维持生存与发展,只能走进资本家的工厂,成为雇佣劳动者,人的异化与自然的异化在资本的要求下同步进行。“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中已经蕴含着环境问题本质的胚胎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这种无视生态环境的资本逻辑渗入到世界各地。资本所到之处,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各种自然物都成了市场的“资源”,而自然物一旦具有了这种“资源”的性质,它们就在被迅速市场化和商品化的过程中越来越集中到了各种权势集团和资本集团的手中成为少部分人获取利益的手段,而让大部分人去承担资源耗竭和环境破坏的灾难性后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在积累了巨额财富后,为缓解国内日益猛烈的环境运动的巨大压力,把那些污染严重的行业转移到第三世界,然后利用技术上的垄断地位,集中力量发展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大的产品,既保证了高额利润,又使这些发达国家拥有了清洁的环境。发达国家回避自己在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生态危机欠下的债务,而拿出环保卫士的姿态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横加指责。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口口声声讲环保,但面对经过各国艰苦努力达成的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京都议定书》,美国率先拒绝签字,金融危机之后,更多的发达国家无视人类的共同利益,加入到混淆生态问题历史责任的队伍中,极力弱化自身减排指标和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的义务,另一方面又试图将减排负担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这充分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的利润面前,人类的共同未来只能让步。

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生态危机的反思

既然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从理论上来说,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不存在生态危机,然而现实状况并非如此,社会主义国家也曾受困于环境问题。苏联对环境的掠夺式开放,无视环境保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也不得不面对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事实。在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改善的同时,我们目前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后果最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社会主义国家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战争与革命的背景下形成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过度追求,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坚信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人类文明及福利的进步的观念”,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过度追求实质是西方社会资本逻辑的集中体现。在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当今世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把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通过大众传媒、经济活动、政治交往等途径渗透到各国的治国理念之中,也包括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对经济计划超额完成的追求,还是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对GDP增长速度的狂热,把经济增长速度视作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为了保持在经济增长速度上的优势,国民经济活动不惜对自然资源破坏性地开发利用。长期依赖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的高投入换来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使能源和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产品越来越处于难以为继的窘境,在盲目乐观地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产物时,却不觉陷入了西方的霸权语境,去面对生态危机的梦魇。造成我国生态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公有制的组织形式及运行管理还处在探索之中。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总是希望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就使企业的行为陷入资本的逻辑。想超越这种逻辑,只有使企业的生产目的跳出对利润的追求。从逻辑上说,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目的可以实现这一超越。但实践上,必须找到适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和运行模式,否则理论难以转化为现实,近年来国有企业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就是这种矛盾的体现。2009年环保部门监测的7043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中,有2713家企业超标排污,约占监测总数的四成。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代表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本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结果却成为污染大户而备受公众诟病。在各级政府长期的GDP政绩观指导下,国有企业承担的是推动经济增长速度的目标,环境保护不在考虑之列,此时国有企业的行为与非公有制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并无二致,也就不能跳出资本逻辑的影响。政府的错误导向造成国有企业无法在环境保护上有所作为,在对国有企业的污染行为指责中,公有制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被淹没了。此外,西方消费主义的示范作用加剧生态危机。消费主义不以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为目标,而把消费本身当作目的,把消费品的档次和品牌当作判断社会阶层高低的符号。世界奢侈品协会2012年1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奢侈品的消费总额已经达到世界首位。消费主义滥觞之下,真实合理的消费需求逐渐被无限的物欲追求淹没,挥霍浪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大行其道,人们“迷恋物质消费,过度追求物质的享乐和拥有,忽视了精神塑造和自身能力提高,只强化个人消费权利而漠视社会责任使命”,许多商品在使用价值还未消失的情况下就当作废物进了垃圾场。对于各种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都处于世界平均拥有量之下的资源紧缺国家而言,不断呈现增长之势的消费主义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使我国的资源紧缺形势更加严峻。

四、发挥社会制度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是提供了建立生态文明的可能性,而如何把这一可能性变成现实,还需要使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摆脱西方霸权语境下的资本逻辑思维,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的效率上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协调起来,如何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抑制市场经济的不足,对我国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志曾经说过:“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初,我们必须承认体现市场经济共性的政策多,实践中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比较普遍,而在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上,做得还远远不够,这正是改革开放在带来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不和谐甚至尖锐冲突的根本原因。这种冲突越来越说明中国走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态文明之路恰恰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融合的同步过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能否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关系到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时期的过程。但从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关系出发,当务之急有三个最重要的制度问题。首先,放弃GDP政绩观,逐步建立绿色GDP体系。GDP政绩观是资本逻辑的根本表现。只有真正放弃以GDP增长解决一切矛盾的思想,建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GDP体系,才能克服资本的逻辑,超越西方发展模式的制约。“绿色GDP”,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但绿色GDP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由于环境资源和服务功能的价值量转化的难题,对绿色GDP的建立不会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是把环境质量改善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体系,是比较可行和迅速见效的第一步。

第7篇:生态论文范文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要求在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党的十,再次将生态文明将设提上重点议程,进一步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也是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向。在一个农业大国里,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不但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拉小贫困差距,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消除社会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壮举,更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关系子孙后代福祉的千秋大计。因此,培养和确立我国农村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以及生态伦理道德规范,有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动农村以及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发展道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问题

(一)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欠缺

首先,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矛盾,农民的整体生态意识淡薄。农民作为生态建设与改造的直接参与者,其生态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而农民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明显不足,他们更关注环境目前对自身的影响,而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生态危机盲目乐观,对外在的生态破坏视而不见,由于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农民的环保意识,而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其次,农民的责任意识不强。随着生态的恶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开始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而农业生产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自然资源的公共性,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外部性,人们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断向自然索取资源,将由此带来的影响外部化,自身由此承担的后果最小化,而给整个生态系统却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友好生态环境的维护靠每个人生态意识的提高,而不是一部分人破坏环境获取个人私利,由大部分人买单。最后,农村居民对生态价值认识不足,违背人类与自然环境生存发展的规律,将人的意志凌驾于自然之上,认为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去随意的改造自然、榨取资源,生态系统被破坏,遭受自然灾害的报复。

(二)农业产业链单一,农民收入水平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靠田吃田,靠山吃山的小农经济体中,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出售初级农产品或者出卖劳动力,由于技术水平低,产权不清晰,农民自产自销,很少引进新的产业链,将单一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生产转型,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将产、加、销、农工贸融为一体,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经济文化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生态保护意识。文化水平低,导致目光短浅,加上经济收入水平低,生活没有保障,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水平,掠夺式的开发自然资源,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耗竭性利用土地资源引起的环境污染;城市高污染的工业转向农村,自然生产中过度使用化学品引起的环境污染;发展高收益又高污染的造纸、玻璃、化学等工业,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经济增长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生活进入小康水平,将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环保中还来,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

(三)地方部门的环保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

我国许多地区,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都存在轻环保、重经济发展的思想,将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标准,因此,他们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关系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在环保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上力度不到位,农民对环保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人们获取环保知识的渠道、形式单调,很难调动农民的环保积极性。

(四)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

地方部门对于环保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对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事件往往执法不严,许多乡镇和私营企业多是低水平起步,其工艺和设备的技术水平,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力不足,同时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的难题通过走后门转移给环保部门。而在综合治理方面,环保部门相关的资金、技术、人才欠缺,没能积极调动各界的积极性,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维护生存的环境。

三、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对策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绊脚石。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就是对农村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危机重新审视并加以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由于生态反应的滞后性,人类没有及时尝到生态破坏带来的苦酒,而对生存的环境盲目乐观,政府要制定环保长远教育规划,丰富宣传、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贴近农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采用新闻媒体报道、公益广告的形式,有计划的宣传环保知识、生态文明知识,促使农村居民具备环保意识,并养成应有的生态道德行为。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明确农村居民的责任观念,谁污染谁治理,对重大违规污染事件进行严厉惩治,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避免个人为牟取私利而将环境保护置之脑后,由此带来的后果分摊给广大的民众。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植根于全民族深层次的自觉意识,开展生态伦理教育,使人们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目前与长远的各种利益关系,为子孙后代的延续发展负责。

(二)加强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培养,完善管理领导体制

建立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态伦理教育,掌握一定的生态伦理专业知识,提高整体文化素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的宣传环保理念,将环保工作列入考核项目之中,使他们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改变以往破坏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带头参加义务活动,如清扫公共场所的垃圾,义务种草植树活动,抵制食用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权和职责,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团结合作,齐抓共管,为保证生态伦理建设任务的贯彻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三)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鼓励生态农业科研技术的推广,不断创新,充分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发节能、降耗,不危害环境的新产品,推广“生态绿色产品”,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生态示范区,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根据给地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地域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提倡生态消费,使人们在体味田园风和新鲜乡土气息中,更能贴近自然和农村,一方面使农民增收,同时也增强了人们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第8篇:生态论文范文

(一)系统活力激发策略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活力要素,发挥着动力功能,是生态化作文教学的关键因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作文水平,而教师只能在自己的作文实践和指导学生作文的实践中学会指导,提高指导能力。因此,教师作为作文指导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加强文学底蕴和知识素养;同时,更要认识到自己的写作行为会持久地为学生作文起着示范作用,对学生作文发挥着有效的指导功能,并向学生传递着人人都能写好作文的讯息,从而向作文教学机体大系统不断输送正能量。可以说,学生作文立意平庸、内容空洞、文体单一、构思平淡等不良现象大都是与教师的指导不力有关。生态化作文教学与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生态化特征,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并“适时改变学生的生态位”,使作文教学活动“符合每个不同生态位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从而调动“学生释放能量和创造力的热情”。同时,还要驱动学生的内部写作机制,了解学生的需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情感,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我,敢于彰显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这一活力要素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提供体验作文成功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为每个学生寻找最合适的资源去促进他们发展的最大化”,“最大化地拓展心理发展空间,丰富人生体验”。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自我能量的释放,也是对自己内在热情与感受的承诺,而表达对自然、社会、自我生命的体验与感悟的文章,作文主体一定不会缺失,语言一定不会乏味,情感也一定不会虚伪。

(二)组织结构优化策略

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师生与环境的关系,构成了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要素,发挥着协作功能。在作文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体间的指导者与学习者的关系,其本质上是协商性共生合作关系。教师是指导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做好指导学习工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要竭尽全力地去履行自己的学习权利。生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协作学习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个体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直接决定着学生个体在学校生活的软环境。应当指出的是,师生与环境的关系,本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群体共同营造的文化环境、精神环境与心理环境。基于对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组织结构要素的分析,优化组织结构才能保证系统诸要素和谐动态平衡发展。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打通师生写作能量输送渠道,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疏通能量信息的渠道,引导学生为作文打开吸取材料的仓库,这个仓库就是自然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以学生的角色身份去感受所见所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宽感受源。另外,师生本身就是珍贵的写作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自己和学生已有经验,并善于设置调动已有经验的触动点,引领学生自主作文,培植学生的自我话语,倡导个性化写作。团结友好的生生关系有利于发挥生态系统“群聚效应”,构建学习共同体。学生与学生个体、学生与学生群体的交往与互动,使学生在同龄人那里汲取能量,刺激创作欲望,在群体中建立自己的坐标系,并在与同伴的作品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和谐的作文环境有利于师生活力的激发,营造民主、和谐的作文情景和温馨、舒畅的心理环境十分重要,教师要注重作文情景的创设,指导学生走进内心,走进生活,走进历史,加强语言组织与表达训练,掌握作文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促使学生能够以读者的身份去审视自己的作品,从而能够采取适当的方式围绕着主题去表达自我。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作文主体缺失、内容空洞和情感虚伪等问题。

(三)机制恢复增强策略

恢复力的作用是维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正常运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其师生与环境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恢复力要素,起着协调作用。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主要体现在备课、课堂教学和教师帮助三个方面,而影响教师输入系统能量的主要因素是时间量、自主性、主动性、专注度和关注面;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在课堂学习、求助教师和同伴互助,影响学生输入系统能量的主要因素是时间量、主动性和专注度。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分别体现为教与学的关系、学与学的关系,而适合度是有效发挥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促进系统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适合度主要包括目的适合度、内容适合度、方式适合度、态度适合度。师生交往与生生交往铸就了课堂生态系统的文化环境、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而师生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环境。生态化作文教学要提高作文教学生态系统的恢复力,首先,教师要强化备课意识,优化教学流程,寻求其他教师的协作,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并肯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思考与设计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程序,积极主动地去指导学生作文;其次,要明确告诉学生写作目的和写作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认真审题,选材组材,并作为组织者和表达者的身份明确写作内容、确定最佳立意,构思文章架构;第三,师生与生生之间要适时交流讨论,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去展示作品、研究范文,为学生提供写作借鉴;第四,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构建读写生态链,掌握作文基本知识,并能够按照写作主题及时有效地提取生活经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脑去思考,倡导个性化写作,力求作文具有时代气息和生命特征,有效解决学生主体缺失、立意平庸、情感虚伪等问题;第五,要给学生积极反馈,提倡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时间和机会;第六,为学生创设作文情景,激发学生现有资源,使作文既定场景触动学生的感受点,使物质环境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明示教学,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思路,让学生知道专家们常用的成果的写作策略,减少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

二、生态化作文教学保障机制

(一)建构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

协作化作文教学建构机制是指建构并推行跨学科写作教学体系,加强各学科教师的联系与协作,将写作教学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造实效课堂。研究发现,写作并不仅仅在母语教学中运用,在数学、科学、社会、应用学习等学科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写作可以有效促进各学科的学习。兰格和爱朴里碧(Ap⁃plebee)也强调写作与学习的关系,研究支持写作促进学习的观点,写作形式、写作目的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并描述了对写作功能的理解:强化学习新内容;为新学习活动勾画出相关知识经验,强化和回顾想法和经验,形成和扩展知识;评价知识和技能。美国的“跨学科写作”推行了多年,各学科教师都可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情景进行写作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美国有一支庞大的作文教师队伍,致力于传播作文教学思想,推广作文教学事业,协助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写作教学。而我国的作文教学只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的一部分,其他学科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写作对促进本学科学习的重要作用,没有应用写作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更没有专业的作文教师队伍去推动作文教学事业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的作文教育教学理念和策略,有利于改变我国作文教学的窘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对学科教师的培训,让学科教师认识到写作对促进本学科教学效果的功能与作用,是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协调学科教师的教学进度,加强学科教师间的团结协作,是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的重要因素;提高学科教师运用写作来促进本学科知识内化的能力,掌握在本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写作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方法,是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的关键因素;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明确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是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的中心工作;使写作成为学科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学科教学内容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成为一种常态,是构建协作化作文教学机制的重要任务。

(二)建构规范化作文教学机制

规范化作文教学建构机制是指构建合理有序的作文教学环节,为教师提供作文教学的一般步骤,为学生搭建作文的支架,以提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能力和学生的写作水平。国外有人对此进行过系统研究,如美国作文专家安东尼•海恩斯(AnthonyHaynes)研究发现,写作是一个重叠交替的过程,包括酝酿、计划和准备、起草、修改草稿、表达和修改、展示和发表等6个环节,“当然,并不是每个作品的完成都必须经历这样完整的过程”,关键是要考虑以下两点:“在课程的哪个阶段应该清晰地讲解每一个写作步骤”;“对于不同的题目,什么样的步骤最合适”。[9]另外,美国“RAFT”母语写作程式,以角色(role)、读者(audience)、方式(format)和主题(topic)为作文要素,为教师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以遵循的框架,也为学生学习写作搭建了一个值得依托的支点,旨在帮助学生对写作者的角色、作品的阅读对象、不同的写作方式以及所期望的写作内容予以理解和把握。我国明清时期的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等8部分组成,为士人写作提供了一个框架,给予士人一个写作的“文本结构”,同时,八股文之训练的苛刻,使士人练就了一身写作硬功夫,在当今作文教学中依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同时,要研制开发学生写作能力表现标准,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依据。结合国内外作文教学研究,构建规范化作文教学机制,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以下10个环节:

(1)明确写作目的,了解写作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更是为了运用和巩固学科知识;

(2)命题并提出相关要求,命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学科教学需要,写作要求要明确具体并提出相关活动示例;

(3)提供例文并做相应说明,提供的例文应该具有代表性,切忌提供同一命题的相关例文;

(4)小组讨论例文,重点讨论例文的组织结构和表达形式,把握例文的重要特点,掌握例文的行文思路;

(5)个人撰写提纲,根据命题结合例文由个人撰写出写作框架,明确文中的自我角色、读者对象、文体选择和主题表达;

(6)小组交流提纲并进行修整,揣摩写作提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重点讨论文章立意、结构安排、材料选择、语言组织等,个人再根据小组讨论修改个人写作提纲;

(7)独立写作,根据提纲作文,按照选定的文体围绕主题构思、选材,尤其注意结尾的写法,突出个人主体地位,抒发个人真情;

(8)展示并修改作品,组内展示和班内展示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之间相互批阅作文,并且根据同伴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9)教师协调学生批阅作文,重点从知识运用、立意选材、结构安排、构思谋篇和语言组织等5个方面审阅,突出文章中的自我意识;

(10)个人根据教师和同伴的审阅意见,对文章再次修改,将修改之后的文章交付教师进行评估,教师根据写作能力表现标准判定等级,并将文章发表在相应的网站或自办期刊,使学生作品接受更多人的评阅以期进一步完善。

(三)建构序列化作文教学机制

序列化作文教学建构机制,首先是指按照作文教学规律以“听”“读”“说”“写”“修”循序学习作文。“听”“读”“说”“写”“修”是学习作文的一般步骤:

(1)学会“听”话,准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明确作文命题和要求;

(2)学会“读”文,读出作者的写作主旨和写作方式,明确作者作为组织者和表达者的双重身份;

(3)学会“说”话,“说”出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感受,“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某件事的当事人、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4)学会“写”文,重点是运用想象和思想把自己的口头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并且做到行文规范;

(5)“修”改文章,根据教师和同伴的建议,结合文章选定的文体、读者对象和主题“修”改文章,做到立意准确,结构合理,构思合情,选材合适,语言合口。“修”改完文章之后,就到了文章的发表阶段,将文章公之于众,既是对自我风采的展示,也是接受更多人批阅的方式。序列化作文教学建构机制,还可根据学生心智发展特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层加强作文训练要求,使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阶段的作文训练衔接有序,与“听”“读”“说”“写”“修”的循序学习作文相结合,构建双线交叉性的序列化作文教学体制。除了学前阶段主要是“听”“说”训练之外,其他学习阶段都要首先贯彻“听”“读”“说”“写”“修”的作文循序策略。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分别对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写作训练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如小学5—6年级的写作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美国K12教育,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各科课程教学已经形成一个序列化的体系,我国各学段的要求尚欠具体,各学段的衔接有待加强。构建我国课程教学序列化机制体系,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四)建构现代信息化作文教学机制构

建现代信息化作文教学机制,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作文教学是今后作文教学革新的一大趋势,也是平衡教师、学生、文本以及生活世界诸因素及其关系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势必对生态化作文教学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计算机辅助技术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多功能工具,信息处理工具和合作工具”等三方面,“将有效的教学策略、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写作过程结合起来”以实现“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写作策略”的有效结合。为此,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计算机辅助技术如Kidspiration儿童教育软件和KidPix启蒙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注意到比较对象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2)学生如何学习和组织知识?灵感公司的Rapidfire程序、微软文字处理系统、Notestar等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过滤信息,方便学生对所需信息进行总结和记录;

(3)学生如何练习、使用和复习所学知识?只有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如教育集团高原地区科技(HPR•TEC)公司研制的在线工具能为学生提供课后练习,便于扩展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或进行独立研究;

(4)教师如何知道学生学习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想象学生已知知识和所需知识,并给提供有效反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同时,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激发学生思考,触发学生灵感,指导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起草文章、指导修改,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电脑软件编辑文章,充分利用QQ空间、博客、BBS、微博、微信等工具发表自己的文章及思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内驱力。

三、结语

第9篇:生态论文范文

关键词 绿色 媒介生态 媒介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媒介生态学研究源起于北美。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以邵培仁、童兵、崔保国、陈力丹、何道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开始了对媒介生态学的探索和研究,在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他们“采用学科建构的原理与方法、学科演变的历史与现状、媒介生态的核心概念、传播过程的重要因素、媒介生态的种群结构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充分地分析研究,逐步提炼出一整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研究传统和研究范畴的、具有中国特色和自身特点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我国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崔保国先生的《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一文是重要的媒介生态学经典文献之一。在这篇文章中崔保国教授把媒介比作一条有生命的鱼,把信息资源比作水。尽管有人对此存有异议,认为应该把人比作鱼,媒介比作水。尽管笔者比较赞同崔保国教授的观点。但是,从宏观上思考和理解,笔者认为如果把整个媒介生态环境比作“水”可能更贴切。因为虽然信息资源是构成媒介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但它毕竟只是诸多元素之一。任何一种元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媒介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媒介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媒介的大量死亡,就像漂在水面的死鱼”。从生态学角度看,我们只有建构一汪没有污染的、清纯洁净的“生态水”,即“绿色媒介生态”,才能为“媒介鱼”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永恒的绿色空问。那么,“绿色媒介生态”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笔者以为,这是我们在建立绿色媒介生态时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其次。在建立绿色媒介生态进程中。我们还要建构和弘扬一种文化理念,一种“媒介生态文化”。笔者在此就绿色媒介生态与媒介生态文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绿色媒介生态

我们知道,媒介生态是指在特定的媒介时代,媒介系统内部结构之间、同质异质媒介之间、媒介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要素、结构、功能的相互影响与调控机制。‘

“绿色”一词是近年来用得颇为广泛的时尚词,凡形容“自然的”、“安全的”、“不受污染的”、“和谐的”,统统以“绿色”二字冠之。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媒介生态”应该是指媒介系统内部结构之间、同质异质媒介之间、媒介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要素、结构、功能的相互影响与调控机制在和谐、平衡、良好的媒介环境中运行。绿色媒介生态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政策环境宽松利好、资源环境丰富畅通、技术环境高新先进、竞争环境公平有序。

1 宽松利好的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绿色媒介生态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绿色媒介生态的特征之一就是政策环境宽松利好。所谓政策环境,是指围绕公共政策运作的外部情况。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于政策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凡是影响政策的存在、发展及变化的因素皆构成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政策制定会产生深刻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到了国家对相关政策的制订。例如在2003―2004年度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为我国报刊、图书出版、发行的投融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利好条件,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放宽了国内外各类资本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投融资渠道,极大地延长和拓宽了我国广播影视业的资本运营的产业链条。

2 丰富畅通的资源环境。资源环境是媒介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在绿色生态媒介环境中,其资源环境必须丰富通畅。资源环境包括信息资源环境和市场资源环境,信息资源环境是指信息资源产生的现实社会环境,市场资源环境则是指受受众、客户、销售渠道和公众影响力制约的市场经济环境。在丰富畅通的资源环境中,信息的产生,传通以及信息产品的销售都能遵循媒介职业规范、道德操守和市场规律,并能充分利用正当的传通手段和渠道进行运营;媒介亦能通过自身良好的服务、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以及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以此加强信息传播的宽度、增加信息的容量、强化信息品牌效应、提高受众忠诚度等。

3 高新先进的技术环境。技术环境主要是指信息的传通手段、传通方式和传播范围。这几个方面实际上是三个贯穿始终的环节。三者之间相辅相承,信息传通的手段决定信息传通的方式,信息传通的方式又决定着信息传播的范围。绿色媒介生态环境要求技术环境高新先进。在高新先进的技术环境中,各质媒介利用一切高新科技手段,用最先进的传通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宽信息传播的范围。

4 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竞争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而力图胜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竞争环境公平有序。是绿色媒介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媒体的竞争环境是否公平有序,不仅对于媒体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社会环境亦会造成重要影响。如果竞争环境无序,那么各媒介之间的竞争必然是恶性的,惨烈的,这不仅会使参与竞争的媒体或寿终正寝。或畸型发展。而且会引发不少社会弊端。反之,如果竞争环境有序,各质媒介在一种公平、良好的氛围中进行良性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会使媒体健康成长。而且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产生重要的维衡作用。

二、绿色媒介生态文化

媒介生态概念缘于生态学。生态文化要求我们以自然价值论为指导,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协同发展。媒介生态与自然生态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媒介生态文化”理念。媒介生态文化将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致力于建立一种和谐、平衡、良好的“绿色”媒介生态。媒介生态文化要求各质媒介以真实为生命,以正义为精魂。以诚信为本色。以和谐为要义,在和谐、平衡、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和舆论监督功能,弘扬真本善良、鞭挞丑陋邪恶,弘扬正直诚信、鄙弃奸佞虚伪,弘扬孝慈仁义。抨击忤逆不道,让受众对优秀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进而促进社会大众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具体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媒介与人携手传通,共建新闻求真理念。媒介生态文化要求媒介与每一个“自然人”携手传通,把追求“真本”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每一个传媒人从入行那天起就懂得这是对新闻本质的要求。媒介与新闻主体、受众都能坦诚直面所发生的新闻事实,媒介能真实全面地传播新闻事实,不造谣,不传谣,不谎报,不虚报。同时,媒介也能坦然真诚地面对受众的质疑和诘难,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媒介与传媒人要将其作为媒介生态文化因子融入血液中,在

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视真实为新闻之生命,以传播虚假新闻为耻辱。对于媒体上的“虚”与“假”,传媒人和受众同愤之,共讨之。

2 媒介之间协同发展,共筑社会正气长虹。媒介生态文化要求各质媒介在有序的竞争中协同发展,高举正义大旗,共筑正气长虹。传媒人之所以拥有“无冕之王”美誉,就因为他们的职业基因组序列图上闪耀着大写的“正义”二字。在受众的心目中,传媒人不畏权势,不惧邪恶,一身正气,大义凛然。当然,即或在绿色媒介生态环境中,各质媒介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相互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和有益的。但是,这种竞争必须是良性的、有序的,对眼前的利益要“正当竞”,取之有道。媒介之间在竞争中协同发展,舍小利,为大义,共同维护传媒人清誉,高擎正义之剑,坚持正义操守,同护正义精魂,共筑和谐社会的正气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