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成果范文

课堂教学成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成果

第1篇:课堂教学成果范文

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的今天,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又伴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据联合国有关文件指出,母语,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技能已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技能,鉴于历史原因和网络全球化,英语自然就成为颇受瞩目的焦点。在种种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对英语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让英语学习者调整学习重心,而且对英语教学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作为素质教育推行的黄金时期,必然会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有效教学的提出吸引了无数搞教育人士的眼球。这里的“有效”是指教师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采用一种先进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者发展。起源于20世纪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经过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教学的核定,引起各国教育学者广泛的关注。

下文笔者将从传统教学,有效教学以及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等角度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传统英语教学

在新课改之前,传统教学可谓是一统天下。即使有创新思路的老师在这个大环境下还是会循规蹈矩,不敢独自开创授课模式,担心达不到教学成果,更是没有同事们的支持。我们应该都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读完初高中的,只能一句话来概括之――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完全不顾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针对每个学生提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尤其是在农村、山区学校,教育资源缺乏,环境条件恶劣,信息不通畅,只是一味的教授学生语法和翻译,甚至连正确的发音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定期组织学生们进行英语对话,交际比赛,学生一味的被动接受,学习兴趣逐日下降,更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创建。虽然在学习英语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收到的效果却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们滋生厌学情绪,潜意识里加大了英语学习的难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很显然是落后的,高效性的英语教学就应运而生。

二、有效的英语教学

与传统的单独教授单词、语法、翻译,不同,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有效的英语教学更注重知识的整体联系,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为导向,通过改变教学理念,获得高效的课堂效果。就如教学新单词一样,过去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带领同学们重复去读,通过时间的机械重复来达到记忆效果,这种方法无疑费时费力;而现在的有效教学能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无形中让学生主动的将所学知识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再加上一些辅助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性的教学将之前的“一个人的舞台”变为大家共同参与的局面,让更多的的学生参与进来,老师尽量采取各式各样的提问方式,以避免形式单一、枯燥。引入竞争机制,定期总结结果,不仅鼓励了同学,又可以让他们看到差距,激发学习兴趣。

三、如何实现“有效”

这里的“有效”,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的有效教学,二是学生的有效学习。针对不同的主体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一改“老师辛苦,学生痛苦”的局面。我们这里的有效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说其绝对是因为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在提倡的有效教学都是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多学到东西,而说其又是相对的是因为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层次不同,具体表现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另外就是教学还有走向性问题,不管是获得短期的效果还是要持久的经济效益,为了后续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具体的要求。

对教师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与部署。

1. 在教学准备方面 最重要的是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定即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指导着教学的全过程。作为任课教师,上课之前必须清楚的知道通过本次授课,要让同学们获得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要教到什么程度,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其次选择与学习主体想匹配的目标评价。最后,还要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很显然,老师必须对活动的组织形式,举办的可行性,每个成员的任务,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2.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因为在新一轮的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老师这个角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即是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到“平等中的领导者”。学生要善于思考,随时可以对老师的权威提出质疑,因为毕竟老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确实无限的,正所谓是“教学相长”。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作为最终目的。老师实现角色转变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提供舞台,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

3. 在教学方法上 特别要注意优化课堂教学语言,这是提高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教学过程中是要利用语言来沟通的,它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是任何高科技来都无法代替的 ,现在大多学校都引进多媒体教学,很多老师上课就懒得说话,主要靠放ppt课件来传授知识,这种乏味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是有效性的英语教学并不像传统的“一言堂”,老师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只是做一个听众,昏昏欲睡。,现在的有效性课堂对这方面更加关注,老师的语言尽量要有幽默感,比如说声音洪亮,音调的抑扬顿挫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好做到与学生“一唱一和”。

4.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方面涉及到转换主体的问题,之前的传统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体的,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但是有效性课堂的提出需要转换主体,要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老师起引导,解惑作用。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的,高中生大多处于叛逆期,所以要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用老师的权利去压制他们。另外就是善于创设情境,比如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世界地图(The map of the world),课前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制作地图的卡片卡片,然后带领他们一起填写,在做游戏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他们的参与度也会随之提高。最后,老师要做到的就是鼓励同学们 奇思妙想,大胆质疑,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教师也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组织引导者、参与者。学生的学习也就有“被动”变为“主动”,成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

第2篇:课堂教学成果范文

一、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意义

我们所指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的、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优化物理教学是指教师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用动态的观点,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如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和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去制定教学目标、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 优化物理过程,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在教学实践中,既重视知识传播,又重视方法指导、能力培养和心理调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我们承认,掌握知识和积累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吸取知识过程形成的思想观念、方法及精神、品质和意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知识是无止境的,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不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心渔”,必要时还要“与之同渔”。要尽可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

二、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内容

1、优化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社会需要,既要确定基础素质的素体培养,又要有能力培养,使学生所收获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本身,而更重的是学习物理的方法,例如:“磁现象的电本质”一节,不仅让学生理解磁现象的电本质是:“磁铁磁场和电流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运动形成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基础和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形式,假说是否正确要看其能否解释实验现象,导出的结论能否跟实验相符合,在物理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发展的道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2、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只有利于教师教职工,而不利于学生学,造成了教学的强制性。学生学习了不少书本知识,却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学习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3、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要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充分做到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让他们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能听到的东西用听觉……等,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地流入学生心田,滋润学生成长,如“感应电流方向一楞次定律”一节,每三人一组,每组备有:原副线圈各一(外面有明显的绕向标志),导线若干,灵敏电流表,电源、电键、滑动变阴器、然后教师发下实验用的讲义,教师重点指出以下几点:

1)什么是原电流、原电流方向、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方向;

2)原电流与原电流磁场的方向由学生自己控制;

3)每次实验时应明确其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4)感应电流方向由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向测出,教师应重点指出,电流从哪一端流入,指针就偏向哪一端;

1)在测出感应电流方向后,画出副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磁场;

2)根据作图结合实验中的具体条件,找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电流磁场方向间的规律;

3)在实验小组内相互讨论总结出规律,先用自己的语言写文字结论,然后再与课本对照,并找出楞次定律中的关键字句;采用这种方法比传统的讲授法课堂效果能提高35%.

4、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让学生用已有的ε=U+U',I=U/R 知识自己推导出I=ε/R+r ,这样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因此要在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化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本校本班教学实际,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优化组合,绝不拘于某一种教学方法,更不要机械地照搬某种“最佳”教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但每种教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在知识的传授,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不尽相同的作用,只有多法结合,配合使用,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教学方法的新变化,熟悉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明确其效能,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5、优化教学手段

第3篇:课堂教学成果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体验;学科味道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1-0008-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03

你喜欢化学吗?如果你是一名从事化学教育的工作者,你用这个问题去问你的学生,你是不是觉得学生的回答越来越让你失望了呢?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不断地向前推进,高中化学课程的功能正在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康快乐的生活、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以教为主的思想还在严重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变。这导致了化学教学活动中本来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得不到落实,使得学生被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安排给边缘化了,学习中的过程体验也就荡然无存,使得现在的学生不太喜欢化学学科,其内在的是不喜欢传统的教学模式,无学科味道。他们急切地需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但他们的需求在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就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造成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这严重地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体验,并让学生喜欢上化学,师生共同品味化学学科独特的学科味道,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体验学习理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过程体验的指导理论——体验学习理论

教育领域的学习理论有多种,比如认知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体验学习理论等。体验学习理论是1984年美国人大卫·科尔伯提出的。这一理论建立在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莱文的社会哲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等理论的基础之上;强调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核心角色和情感成分对学习的作用,旨在用“体验”这个词来区分体验学习理论和传统的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体验学习模型——“体验学习圈”(见下图)。体验学习圈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分别是: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实践(积极尝试),这四个步骤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

由此可见,注重过程体验这一教学行为的指导理论就是体验学习理论。

著名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学习理论就满足了人的这种需要。在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该理论组织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处理、贮存、应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体验学习理论最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二、过程体验中化学学科味道的呈现——学生喜欢化学的源泉

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教过的学生里,有多少学生在做与化学密切相关的工作?如果答案是几乎没有,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你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化学学科的味道或者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地呈现出来,没有让你的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化学。

什么是化学学科味道呢?化学学科味道就是指化学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探索物质的性质,促进理论的发展。化学实验的探究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的味道,也即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

化学物质是成千上万的,化学现象和性质也是非常复杂的,遇到了具体的化学问题如何解决?用什么方法解决?如何呈现出解决的方案?这就是化学学科的又一学科味道,即化学的思维、语言和方法。比如在课堂上问学生:金属镁的熔点为什么比铝低?较多的学生会回答:因为镁比铝活泼。“熔点低”是物理性质,“活泼”是化学性质,这两者是根本不能用来解释的。这种答案反映出在这样类似的问题上,较多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用化学思维来回答问题的思维习惯。在化学学科中,有一些很重要的化学思维,如:结构决定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性质决定现象、性质决定用途、性质决定存在。也就是说解释性质要从结构入手,解释现象、用途、存在等要从性质入手。由此可见,金属镁的熔点比铝低的原因是:Mg的半径比Al大,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Mg比Al少,金属键Mg比Al弱。

在纷繁的物质化学性质中,用化学学科语言将其呈现出来是一种抽象的美,比如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如何看待化学学科关系到化学学科的是否可持续发展,化学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曾经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但现在的社会上出现的与化学有关的种种现象:毒生姜、塑化剂、镉大米……化学学科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这也是化学学科味道之一。

化学学科的味道,主要体现在化学实验(探究)、化学的思维、语言和方法以及化学学科的价值取向。上化学课,就得上出化学课的味道,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着过程,品味着化学学科的味道,慢慢地从内心喜欢上化学。

三、课堂教学中注重过程体验、品味化学学科味道的具体应用

1. 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操作体验

化学实验既是化学课程的内容,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更是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养成不唯书、不唯上、不依赖任何权威的良好习惯。强调化学实验,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了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有了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学生才会对什么是科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上大胆地让学生亲自完成可控条件下的探索实验是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品味化学学科味道的重要方法。现举例说明:

在完成苏教版《化学1》有关硝酸的内容教学后,笔者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教师:展示一瓶无标签的未知溶液(溶质只有一种),设计实验证明该溶液是否为KNO3溶液。写出需要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

学生:分组相互讨论后得出方案:先焰色反应检验是否有K+,再检验NO3-。

老师:检查各组方案,目的确保实验安全。

学生:进行实验并进行反思、操作的改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师生:将完整的正确实验方案和步骤齐声朗读一遍,共同品味化学学科味道。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对硝酸根离子的检验一定会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学习的过程,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和品味到了化学学科的味道。

再比如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

教师:给出右图实验装置图和相关物质的信息(熔沸点、溶解性)。

学生:动手做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实验后反思。

师生:共同评价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大概内容见下):

(1)暴沸的问题;

(2)滴加药品的最佳顺序的问题;

(3)倒吸的问题;

(4)温度控制的问题;

(5)饱和碳酸钠的作用问题。

除了通过实验操作这个真实的环境使学生进行操作体验外,还可以创设模拟的环境让学生体验。比如有机物中的同分异构体问题、尤其是有机物分子共线共面的问题。让学生搭建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在搭建的过程中体验单键是可以旋转的、双键是不可以旋转的等重要的空间知识。通过这种模拟的体验,抽象的事物就有了具体的感觉,纸面上的平面结构就能与实践体验过程的立体结构对应起来了,处理有机物线面问题就很容易了。

2. 注重学生课堂上对化学问题的表述体验

化学学科有着独特的化学思维和方法以及化学用语,用化学语言将课堂上对化学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正确有序地呈现出来是很重要的学习体验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这样表述或文字表达的机会,因为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也是对化学问题体验后的思考,是内心活动,也是一种思想层面的体验过程。规范正确地使用化学用语也能呈现出化学学科的味道。

比如:

教师:水为什么比甲烷稳定?

学生:因为水中含有氢键。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其实这里隐含着稳定性、氢键、共价键的强弱、化学性质等化学用语,对这些化学用语必须熟悉并能够正确理解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地回答出这个问题。氢键的存在影响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溶解性等,对于水中氢键存在于分子间,分子内是H—O共价键。物质稳定性是指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物质的结构尤其是化学键的强弱密切相关。所以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因为氧原子半径比碳原子半径小,H—O共价键比C—H共价键的键长短,更牢固,所以水比甲烷稳定。

化学用语固然很重要,但在化学学科中对化学问题表述时融合化学用语的修饰语也非常重要。

教师:设计实验检验CH3CH2Br中的溴原子。将步骤用文字表达出来。

学生:①用试管取少量的CH3CH2Br,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②加热,充分反应;冷却;

③滴加过量稀HNO3使溶液呈酸性,再加AgNO3溶液;

④若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存在溴原子。

以上加着重号的文字中“少量”的表述是体现学生在实验中使用药品的节约意识,“过量”的表述是体现学生在实际操作实验中的量的意识问题。通过在课堂上的活动探究的体验以及表述的体验,学生明白了实验方案表述的主要化学思路:先操作,再现象,最后结论。

对化学问题的表述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像的。建立图像模型可以很直观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如在复习电化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展示左图,要求学生在图上标出电极名称、电子、离子、电流迁移方向。学生相互之间讨论得出右图的结果。

最终的这幅图是由学生参与,通过讨论得出的,它系统的梳理了电化学的基本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通过对图像的描画,表面上是对知识的体验,其实是对学习方法的体验: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3. 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的体验

化学作为自然学科,其功能就是让人们能舒适、健康、快乐地生活。所以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这一点,并且在教学设计中要有明显的体现。在教学设计准备之前,就应该思考哪些教学内容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能不能引入教学过程中?材料如何去寻找?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最合适的?

比如:在设计分散系、胶体等内容的教学的时候,雾霾和PM2.5是一个绝对不能回避的问题。什么是雾?什么是霾?雾霾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PM2.5?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气溶胶吗?将这些问题合适安排在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化学问题!

在复习有机物的性质的时候,可以叫学生从家里寻找带有化学名称或结构的有机物的图片来课堂展示。再此基础上开展对有机物性质的复习。可能有如下的图片:

针对上面的有机物(常见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硝苯地平片)的结构,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含有的官能团有哪些?

(2)能否与NaOH溶液反应?

(3)能否与盐酸反应?

(4)能否与H2、Br2反应?

(5)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指学生的生活实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生活实际,就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应充分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信息资源。难忘的化学学习体验,就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里,用自己的亲历感悟化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4. 注重化学学科价值观的呈现

化学学科价值观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探索科研精神、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等,这些价值观对于培养成功的化学家是很重要的,但培养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化学家才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对化学学科本身的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可以造福人类社会、坏的一面可以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无尽的痛苦。所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这方面的观点必须明确:支持、赞扬为人类的健康发展进行的科学研究;鄙视利用化学知识损害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行为。

总之,注重课堂上的体验就是由“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由“课程是知识”转向“课程是经验”,就是将教师精心设计掉的体验过程或者说是经历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享有亲身体验的权利,“体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参与知识构建的完整过程,成为学习主人,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在体验的学习过程中,享受化学学科的味道,从内心深处喜欢上化学。敢于转变教学观念,让体验始终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够让课堂高效,才能够改变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 纪锋.重视学生自主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化学教与学,2013,(5)

第4篇:课堂教学成果范文

一、优化新课导入

成功的新课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优化新课导入,要精心设疑,创设问题的情境,真正做到“导情引思”,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下面几种方法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新课导入方式:

1.用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课的导入,我作了这样的设计:ABC是等腰三 角形,AB = AC,倘若一不留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只留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问学生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ABC重新画出来? 学生通过思索,产生各种画法,进而提出问题:所画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吗?由此展示新知识的学习。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导入新课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的导入,我先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根木条(长度分别为10cm、7cm、5cm),启发学生能做成一个三角形吗?然而把最短的边剪去1cm观察又会出现什么呢?我又继续提出三个问题:①你做成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各是多少?②最短边剪去一小段后,是否能首尾顺次连结?若能连结是否组成了三角形?③最短边再剪去一小段,是否能首尾顺次连结?学生通过实验后正确回答,我再次设问:是否具有任何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首尾顺次连结构成三角形?

3.设计相关的习题来导入新课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课的导入:让学生先解三个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1=0,x2-10x+25=0,2y2-6y+5=0,学生解这三个方程可知它们分别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和没有实数根,由此鲜明地引出课题,直接了当地推出思考的问题:一元二次方程何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何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何时没有实数根?有什么规律?立即把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实现知识的迁移。

4.用认知冲突来导入新课

“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一课的导入,我先设计计算长方形面积问题。通过字母表示面积引导学生对ax + bx + ay + by = (a+ b)(x+ y)这个等式的启发:这个等式如何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得出呢?学生感到以前学过的方法无济于事,造成认知冲突,由此引入分组分解法的想法。

二、优化新知探求

新知探求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我在优化新知探求设计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要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必须把课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要“活”起来,即教师要“活”讲,学生要“活”学,课堂上让学生敢想、敢问、敢做,讲究情感化和艺术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主要是在教师情感的影响、诱导下产生的。学生爱表现自己,我们教师应该也不难满足学生这种心理。“你一定行”,“相信自己”虽然是寥寥数语,但是对学生来说如沐春风,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创设数学思维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思维积极地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法则、定理、性质的推导,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去。注重知识设疑,当学生凭原有的知识和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陷入迷惑不解的困境时,这既是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焦点,又是我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

(3)新知的探求过程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可由学生回答的问题由他们自己回答,说不完整的可以互相补充,可由学生做实验的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可由学生自己归纳的内容让他们自己总结,可由学生评价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学生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物化活动,学生对本来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深感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三、优化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更是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我在巩固练习设计中遵循以下几点:

(1)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2)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

(3)练习要有层次性,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以简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

(4)练习注重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

(5)练习中有反馈评价,根据学生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特别是在学生板演练习前,有预见地让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或失误的学生来板演,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真正起到课堂练习的效果。

四、优化归纳小结

第5篇:课堂教学成果范文

变枯燥无味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当代教育家包罗・朗格朗说:“教育和教学不能逃避支配人的行为的伟大法则,那就是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有效集中注意力和稳定积极的学习情感,以及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努力进取的学习精神。这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活跃的学习动机。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课堂教授艺术,采取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内驱力。

首先,使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的目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历史教师教学中应花一定的时间,切合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以及有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以史为鉴,接受教育、提高认识、掌握技能、服务社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能激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次,创设教学新情景,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历史阐述的是过去的、不可再现的事物,很多内容单靠教师简单乏味的讲解,学生听了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语言,力求将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情景场面,单调乏味的图画形象化为栩栩如生、富有特色的历史再现,使学生觉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兴趣盎然地随着教师的巧妙诱导而进入一个亲切、印象深刻的过去世界,产生一种真实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既能学到历史知识,又能接受艺术般的熏陶,为之感染,为之兴奋,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刺激了他们的思维,其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在轻松亲近的氛围中悄然增强,带着浓郁的兴趣投入到历史

课的学习之中,为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此外,也应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例如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密度,可以将历史教学过程进一步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历史的再现重演或模拟能让学生在新奇、亲近的情景中愉快学习,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供信息交流的机会和舞台,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变单向传递到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

法国教育家加里说:“教学法就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的方法”。但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表现为单向的信息传递渠道,即由教师自导自演,进行填压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常常是,教师教的头头是道,学生听的昏昏沉沉,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一节课下来,教师满以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却晕晕乎乎,似懂非懂,不知所云。这种状况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束缚,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为此,必须由单向传递改变为师生共同参与,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的多边互动的教学模式。

第一,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加强多边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是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怎样问,就是要学会思考问题。”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育目标精心备课,巧妙设计出富有启发性、指导性的问题构思巧妙的提问是对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有益刺激与训练,它既能引起兴趣,又能激活思维,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又能产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去获取知识的营养。在这里,教师的设问显得十分重要,必须结合学生思维特点,理解能力和现实情况,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层层推进,逐步深入,让学生本着自己所学知识,进行积极的综合判断、分析推理,最终由自己得出结论。同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大胆质疑,给学生创造性问题和答案,及时鼓励表扬,以鼓励他们体验和掌握学法的信心,加强双向或多边信息传递,丰富教学内容与思维的含量。

第二,讨论法也是加强课堂多向交流、促使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质疑、探讨、研究、总结,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了确保讨论课的成功,教学前应先确定主题,提供有关资料,或布置学生在课外搜集,查寻有关材料,然后在课间围绕确立的主题展开讨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确立学生代表进行发言,亮出观点,提出论证,自圆其说,最后由教师对讨论活动进行品评总结。教师对讨论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思路、观点应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说对问题的认识及逻辑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与提高。这种课看起来松散,很不规范,缺乏程序,但是,它却让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活动,真切地体验到自己是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活跃思维,体验参与教学的,既有利于唤起学生的顿悟,迸发出创造的灵感与求异的火花,产生突破性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信心,锻炼思维品质,增进知识的交流与吸收,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获得充分的激励与调动,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这样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互助互动,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历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变要学生会为学生会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具有能够揭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旧的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教”、教的责任仅仅是由教师将书本中的结论性知识装入学生头脑的记忆库,有的甚至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呆板的复述重叙,不管学生能否理解与接受,就是要求学生一定学会。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和自觉性,是被迫学。整个教学过程及答案的构建等是由教师一人承担,学生似乎是旁观者,不是学习的主人。学会的仅是教师早已设计好的思维套路与标准答案。这种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本不能适应现今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

“授人以鱼,一餮得益;授人以渔,终身受益”。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要学生记住多少知识,更重要的应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要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会学”,突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科学思维方法的教授、介绍,主要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论传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展示自己分析、判断、综合、解决某一历史问题的具体思维过程,说明自己分析问题所采取的“史观”和“史法”。通过实例的讲解示范,加强引导于训练,提高历史思维的水平,有助于学习过程中的内化和迁移,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前提。

第6篇:课堂教学成果范文

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通过思维作出反应,并将思维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做出判断,决定将怎样的信息输出、反馈给学生的过程。师生双方都需要从对方那里得到反馈信息,以便做好“教”与“学”的工作。师生间的这种信息交流和反馈,不仅仅指知识方面,同时也包括情感方面。通过不断反馈,教师将对物理学与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做好反馈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一、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因此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对学生的分析

初三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学生的心智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但是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初三的学生往往是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初一初二的沉闷,需要教师积极、灵活地调动。

三、教学过程分析

这堂课的教学步骤可分为三次反馈过程。

1.导入新课过程。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引入新课,复习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和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从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似,推理电与磁之间存在的联系,导出奥斯特的发现。做好奥斯特实验是关键,实验时将通电直导体尽量靠近小磁针,在介绍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导,从而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与学习中的类似现象可能会引起新的联系与规律的发现,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要做一个有心人。了解学生情况,获得第一次反馈,然后调整教学,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平道路,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2.学习探索过程。在教学中,我用条形磁体吸引大头针,但是用打开的手电却不能吸引大头针,从而引出电流磁场有强弱。从实用性上来说,通电导线的磁场在生活中应用并不广泛,真正实用的是通电螺线管。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可以做成螺线管。把通电螺线管靠近磁针,会发现磁针与螺线管相吸引或排斥。再把条形磁体靠近磁针,出现了类似现象,上述现象表明通电螺线管和磁体一样也有磁极,它的周围也有磁场。我让学生继续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并尝试画一画它的磁感线分布图。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在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基础上生成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学生学会类比的方法后进一步探究其它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这时,我再提出总问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什么有关?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它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及导线的绕向有关。每次都用小磁针来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十分不便,人们利用安培定则可以非常快捷准确地判定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师生共同活动,用安培定则判定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我通过反馈掌握了情况,找出了差距,改进了教法,提高了质量。学生通过反馈强化了正确,改正了错误,找出了差距,促进了努力。

第7篇:课堂教学成果范文

一、培养学生死记死背的能力

这个话题谈起来似乎有点陈旧,似乎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格格不入的。其实,新课程标准并不是反对死记死背,而且在各学科、各领域,没有哪一门知识不是以死记死背为起点的。一般而言,所谓的大学问家,首先是以他记的东西多为基础的,否则,它就是一个程咬金,只会糊弄三板斧而已。同样,数学的课堂教学我们也不能跳过或违背死记死背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与要求,学生记多了,记住了,运用的时候才能拿得出,真所谓“农民有粮,心中不慌”。要求学生死记死背,一是要背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这一点来不得半点马虎,比如“负负得正,正负得负”,如果连这都不能记住,那学生的运算就只能举步维艰,何谈有什么能力呢?再比如函数中的特殊三角函数值,如果学生不去死记死背,都靠到做题时去推演,那会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二是要多背一些经典题,经典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与时效性,就像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在人们的脑海中烟消云散,相反它会越嚼越香,越值得回味。哪些题目算是常现题与经典题呢?如一元二次方程中有这样一道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a-5)x2-4x-1=0有实数根,则a满足的条件是 。这就是经典题。再如二次函数中有这样一道题:已知函数y=mx2-6x+1(m是常数)。(1)求证: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都经过y轴上的一个定点;(2)若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值。这就是常现题。题目经不经典,这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教学经验,对过去的教学史进行深刻的总结,并对可预见的未来进行科学的前瞻,这样你所呈现给学生的题目才有很强的代表性。

二、培养学生数学联想的能力

所谓联想,就是客观事物间的联系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人每天都在跟客观的外部世界进行接触,并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记忆,当下次碰到与之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时,于是联想便产生了。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一句口头禅,“由这个……我们应该想到……所以……”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联想过程。一些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跟他们的联想能力不强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拿到数学题目时,他们不能将提供的已知条件与已经学过的公式、原理、方法等有机的结合起来,造成了答题时的被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记忆是联想的基础,是联想的源动力,离开了记忆,所有的联想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这一点无需赘述。其次要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能力,比如说,由树苗你要想到孩子,由园丁你要想到教师,由月亮你要想到嫦娥;在数学上,如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解题时,出现了x12+x22就联想到x12+x22=(x1+x2)2-2x1x2。再比如说几何证题中证明等积式,如果出现了比例中项就应该联想到有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等。第三要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孔子说的“举一隅要以三隅反”便是这个道理,学生有了由此及彼的能力还不够,还要会举一反三,“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学生要是能够以某一个知识点为原点,向四周进行辐散,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的知识的巩固率就会得到极大提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善做大师,要有全局观,要善于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问题,这样才能起合自如,起合有形,培养的学生也才能有大局观。

三、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与变异的能力

逆向思维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一道数学题目学生按照正常的要求完成以后,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逆向思维,即把原来的已知条件变为未知条件,将未知条件变为已知条件,要求学生重新进行推理演算,在这种正与反、顺与逆的反反复复当中,不仅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了提高,知识点得到了巩固,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思维变得更深邃、更富有技巧性。变异的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善变”,这里面包含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解题的方法要注意变化,也就是我们要告诉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方法,就像厨师烹饪一样,给你一道菜,蒸、烧、闷、炖、炸、煎、炒,样样皆可,拘泥于一种方法,就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二是要善于变题,就一道题目而言,它的已知条件和求解的结果是一定的,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多提出几个假如,即假如把一个已知条件变换成另一个已知条件,把这一个求证结果变换成另一个求证结果,那学(上接80页)生思维的延伸力就会在这种变化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四、培养学生反思与总结的能力

第8篇:课堂教学成果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多媒体

二十一世纪是个知识、信息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出如此相适应的人才,开展多媒体教学,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人们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把相应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和手段,作用于“教”和“学”的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如以帮助和指导学习者自主学习、复习、交互练习为主的一类软件,即所谓“学件”或“CAL”(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又如,依托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如:局域网的校园网教学系统、广域网的远程辅助教学系统平台),和基于积件思想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编辑平台、以及把计算机技术整合到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的一些技术和方法等,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都可以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多媒体电脑教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通过画像、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的是生动的、直观的印象,而以往传统的板书口授的形式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比如给同学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和口授、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甚理想的。首先,在上课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观讲解的感觉,让学生不易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让学生完全接受。反之,我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电脑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出现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地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这也符合学生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具有强烈认同感这一心理特征。又如:容易出现的易犯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我运用画面展现各种错误动作的演示,学生通过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维。然后,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同时,我还将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录像剪接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插入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滚翻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这样对以后在室外继续练习前滚翻动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局限,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往往较短,不到半节课就开始东张西望,开小差了,特别是在讲解、分析某位学生的动作时,学生听起来也比较模糊,精神也不集中。但是,如果让他们看动画视频,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看几小时他们都兴致勃勃的,这是因为动画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看完后印象特别深。因此,我们在多媒体电脑教学中可以借鉴动画结合录像的特性,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同学们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如:我在给同学上短跑课时,我可以把学生练习短跑的情况拍成录像,然后,剪接到课件里,通过大屏幕的播放,学生一边观看画面一边听老师的讲解,哪个同学技术动作掌握得最好,跑的技术好最快。经过同学们的比较和分析,结论一目了然,将这动画与录像制成课件画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加上音乐。这样,对学生来说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并且产生兴趣,以后练习更加努力,学习的效果也得到提高。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得到充分发展。针对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的特点,在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生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例如同样为健身既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排球),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此外,现在的学生把知名的体育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具有意识地收集某些明星的资料、图片。如果在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制作中,将一些国际上的较优秀的运动员的图片扫描进去,再将运动员的简历输入到软件里。这样,再向同学们介绍某位体育明星时,既有图片资料,又有文字资料就显得直观、生动。同时,抓住机会鼓励同学们要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以后也成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

当然,多媒体电脑是辅助体育课教学的,不能过多的视觉材料占据同学们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时间,教师只要掌握好在课堂上“看什么”、“练什么”和“怎么看”的关系和尺度,引导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理论和开拓知识面,对学生以后进行专业系统的锻炼和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第9篇:课堂教学成果范文

一、重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是从客观世界中直接或间接抽象出来的,其定义大多通过“展示(或具体操作)——抽象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得出。因此教师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在暴露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在思维上亲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概括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

如:在讲授绝对值概念时,可借助数轴来给绝对值下定义。先让学生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2,—2,0,+1/2,—1/2,这些数所对应的点,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点与原点的关系,启发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距离”与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对应起来,这就完成了由“具体操作实例(画数轴)——抽象本质属性(绝对值)”的过渡。此过程也从直观上说明了绝对值的非负性(距离),学生对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就不难理解了,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由形到数,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重视揭示定理、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罗庚说过:“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里找材料,不要只看书本上的结论。”在教学中,对于数学的定理、公式、法则的形成大致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或类比方法得到结论,再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出发得出结论。因此,教学中应根据命题的形成过程所体现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有理数加法法则”一节的教学中,我不是让学生生吞活剥的背法则,套法则去解题,而是采用如下研究方法:提出规定,在足球赛中赢球与输球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若规定赢球记为正数,输球记为负数,比如赢3分记为+3,输2分记为—2,两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的情形,由学生全部说出并列出十多个算式,再根据两加数的符号归结成8个算式(代表8种情况);二是抛开实际意义,观察自己得出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几个算式,探索两数相加,求其和的规律,并写出来;三是全班同学交流、完善法制。到此,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已经形成。在经历法则形成的过程,也正一个是他们思维活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