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财务风险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风险研究

第1篇: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风险即事物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依据起源和影响划分,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其中公司特有风险又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由于生产经营不佳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则是因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造成的不确定。

1.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别

1.1 筹资风险

企业筹集资金,是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保障,但资金供需市场及企业所处宏观环境的变化,又给企业筹集资金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就企业自身而言,筹资资本结构,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的比例等,都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产生直接影响;就宏观经济环境来讲,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均对企业筹资行为带来间接影响,如政府对某些行业实施扶持优惠政策时,企业筹资成本将大大降低。

1.2 投资风险

企业进行投资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投资风险即企业投资后因内外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导致投入资金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换言之,在企业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投资者发生经济损失以及不能收回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并对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对投资收益期望越高,其遇到投资风险的可能性则越大。

1.3 现金流量风险

在收益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企业因销售实现原则存在差异而出现财务困难,即现金流量风险。比如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较高的收益无法代表企业收回货款,而且企业负债比例过高时,资产流动性变差,企业便没有足够资金偿还债务,并将遭遇财务困境。

1.4 连带财务风险

连带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凭借自身财产为其他企业经济合同的履行提供担保,并在其他企业无法履行合同时负有连带偿还责任,最终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不确定性。

1.5 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企业在产品销售、货款回收数量、信用政策等方面经营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出现的财务损失可能性。从其产生原因开,资金回收风险与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些流动资产密切相关。

2. 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财务活动有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使用,以及资金收益的回收和分配,所有财务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使资金处于周而复始的循环和运动中。财务活动的存在引发了企业财务风险,目前财务风险主要包括:

2.1 资本结构不合理

从我国企业财务结构来看,多数企业内部面临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偏多的难题。再从企业负债结构来讲,企业短期负债较多,长期负债较少,则对银行依赖性强。

2.2 投资策略不科学

在对外投资时,多数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投资是造成企业投资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问题上,多数企业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缺少周密系统的研究分析,即使收集了相关经济信息,也因信息不够全面、真实而导致决策者做出偏差或错误的决策。

2.3 收益分配不规范

与国际上普遍采取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企业广泛采用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此种收益分配政策间接助长了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并对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毫无益处。加上我国企业股利政策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也不断改变,使得投资者无所适从。

2.4 资金回收不恰当

在信用销售过程中,不乏企业对客户信用等级了解甚少,盲目赊销,导致企业陷入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的困境。同时,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例常常较大,且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如此一来,企业资产长期为债务人和存货占用,则流动资金较难做到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最终影响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及流动性。

3. 企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比如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指导性,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客观性认识缺失,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且资产流动性较差等。概括而言,企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应表现为:

3.1 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

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资金使用效益稳定,且高于借入资金的利息,企业便具备偿还本息的能力,对自有资金的所有者也能够支付股息和红利。但一些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在投资前未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投资的盲目性导致投资方案实施后不仅没有产生效益,反而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显然,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即投资风险的存在导致企业在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其投资效益具有较大风险性。此种状况使得企业能否按约偿债、能否向股东支付期望的报酬等成为未知数,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

3.2 企业资金调度的不合理性

企业通过资金调度,实现对其资金流入、流出及周转在时间、金额、形式上的具体规划和事先安排。资金调度越合理,企业越有能力降低或不增加资金占用量,从而保证企业资金在满足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基础上,实现时间上相互衔接、形式上相互补充,以及资金使用潜力的充分发挥。否则,企业资金调度的不合理性势必带来财务风险,并具体外化为资金回收风险与收益分配风险等,比如资金占用量上升,挤占了储备资金,或结算资金过大,致使资金使用在时间上、形式上相互冲突。合理调度资金,一则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做出正确的主观判断,二则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其他财务环节的工作效率正常运转。此外,企业资金回收状况和利润分配规划情况也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要素,资金回收状况良好、利润分配形式和额度安排妥当,便对财务风险起到抑制作用。

3.3 资金结构的不科学性

资产负债率或产权比率能大致反映与资金结构相关的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小,财务风险则较低,否则较高,即企业资金结构对企业偿债能力产生影响的同时,还改变着每股收益或自有资金收益率的变动程度。比如企业在其资金结构中增加固定成本融资比例时,固定现金流出量增加,其丧失偿债能力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尤其在息税前利润低于固定融资成本的情况下,企业将丧失偿付利息的能力。理论上分析,企业适度负债则产生财务杠杆效应,即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变化所带来的每股利润的变化,这意味着在银行借款规模和利率水平确定时,企业负担的利息水平将保持固定不变,企业即可利用负债规模进行盈利水平的扩大。这就是说,财务杠杆同时给企业带来正负两面影响,总资产收益率高于借款利率时,举债将给企业带来正面效应,反之则为企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乃至债务危机,那么资金结构中负债过高,必然弱化企业的支付能力,影响即期债务的偿付,进而产生财务风险。

4. 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4.1 提升盈利水平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管理者应致力于积极预防风险危机的发生,以切实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比如对市场行情的变化做出深度了解,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再如努力降低各类消耗,以降低生产成本、堵住各种漏洞;还有增加销售力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促进企业收入赋以重要砝码。

4.2 保持适度负债

按照新《企业财务通则》相关规定,“企业依法以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的,应当明确筹资目的,根据资金成本、债务风险和合理的资金需求,进行必要的资本结构决策,并签订书面合同。”据此,企业应适度负债,即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比重合理,并保持资本最佳结构。其具体做法可采取,事先提出多个资本结构方案,对各个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一一计算出来,然后比较分析,从中选择一套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方案,将其定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方案。

4.3 调配资产结构

新《企业财务通则》中,“企业应当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等原则和经营需要,确定合理的资产结构,并实施资产结构动态管理。”为降低投资风险损失、提高投资收益,企业须在掌握资产客观比例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有利因素,对长短期资产的结构做出合理安排和及时调整。比如企业销售和利润水平较低且呈下降趋势时,企业可适当提高短期资产比重,来增加资产流动性并减轻投资风险损失。反之,则适当降低短期资产比重,获取更多的风险收益。

4.4 实施风险管理

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市场经济实体,企业应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并在日常核算中高度重视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成本,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新《企业财务通则》提及,“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重点监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企业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其中应做到,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杨萍.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初步探讨. 甘肃科技,2008第24卷(10).

2. 付艳丽. 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时代经贸,2008(1).

第2篇: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 税务风险 比较分析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的、局部的、外在的、内在的各种因素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进一步体现,国际协调与竞争同时存在,国内税法频繁修改,复杂化趋势更加明显,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迫使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同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的压力也要求企业应对来自内部的各种不确定性。而企业在应对这些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不确定性因素,提出风险管理策略时,常常会发现许多问题与纳税义务的履行分不开,税务风险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甚至可以说税务风险贯穿企业从筹资、经营、管理到投资的全过程。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比较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的负债经营是财务风险生成的前提条件。企业在期望投资收益率高于借人资金利息率的条件下借人资金,提高企业的杠杆比率。由于企业期望投资率可能无法完全实现,所以负债越多风险越大。在这里,有必要对企业的长短期负债进行区分,因为企业通过长短期负债筹资带来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同的。从筹资成本来看,按照利率的期限结构,长期债务的成本要高于短期负债的成本。假定企业总资产不变,则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越高,扣除掉融资成本后企业的收益也越多,但同时企业的风险将提高,因为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提高,意味着短期筹资多于长期筹资,在假定企业流动资产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净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将随流动负债的增加而减少,净营运资本的减少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另一方面,短期负债期限很短,企业在短期内将面对还本付息的问题,这要求企业保持足够的现金流用于偿还到期的债务,从而提高了企业现金流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短期负债相反,长期负债的增加会造成企业收益的下降,但同时风险也相对较小。这从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必须合理的权衡,合理的分配好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例。

(二)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从交易行为的角度,往往将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联结,是个人之间产权交易的组织结构”,它包含了企业与个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契约。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企业经营发展的首要财务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具体表现为税后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中国会计政策允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合法方式争取创造最大的税后利润。企业在追逐自身利益时,不可避免会与契约关系的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发生冲突,这难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条件和生存环境。然而,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在各方对企业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既有动机利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也可能利用会计信息最大限度地寻求自己的税收利益,即存在“粉饰效应”。可见,企业始终存在尽可能少缴税金与延迟纳税的动机,这是企业与生俱来的特点,贯穿其生命周期的始终。

由于,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的契约关系建立在企业良好的业绩水平之上,所以企业少缴、晚缴税金,从其他个人和单位也会获得积极的回应,不会受到过多的阻挠。相反,税收作为政府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其征管必定受到严格保障:从社会舆论、公民观念到公共政策、法规的制定,无不显示了税收的强制性。在多重限制和约束下,企业任何主动的财务调节都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违反相关税法的规定,从而诱发税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化解措施的比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措施

从财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分析,融资—经营、投资—利润、本息偿还是负债经营的最基本过程,融资过程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债务期限结构、资本成本,经营、投资决定了企业的预期收益率,利润、本息偿还是现金的流人与流出,对于一个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上述过程不断的处于循环当中,上述的这些指标比率也都不断的处在循环变动当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就应该是在持续的循环过程当中确保资产现金流入现值与负债现金流出现值相匹配,这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

1、形成合理的负债结构

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首先要求企业负债的期限应稍长于项目投资回收期,筹资期过长固然对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有利,但长期资金短期使用,资金成本太高;反之,若选用还款期过短的筹资方式,虽对降低资金成本有利,但企业偿债与举债过于频繁,筹资风险就会增加,且一旦企业的现金流入不稳定,就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最主要的体现在长短期负债比率与取得资金和归还负债的时间安排这两个方面。负债结构必须与资产结构相适应,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中不同的资金需求,根据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不同组合,决定长短期债务的比率。

2、强化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管理的准则是现金流入现值与负债现金流出现值相匹配。由于负债现金流出能够在事前大致确定,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现金流入的管理,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现金数量、存货变现管理、应收账款、收益分配。企业的现金资产就像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一样,具有最高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同时现金是收益能力和增值能力较低的资产,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过大,这会降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利润率。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措施

1、积极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

(1)规范税制调整的程序规则,推进中国税制建设的阳光化进程。就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经济体的长远发展而言,建立社会经济生活运行秩序的“程序正义”原则,远较追求经济资源短期合理配置的“实体正义”原则重要得多。稳健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并不在于相机抉择式的需求管理与政策调节,而应是着重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规则。就税收政策与税制改革而言,则应体现为规范税制的变革与调整程序,将税收制度的开征、调整以及收入归属变更纳入立法监督机制的法治化轨道,以此推进中国税制建设的阳光化进程,从而稳定微观经济个体对于税制改革的理性预期。

(2)配合财政政策的转型,提升整体税制的公平与效率。世界性税制改革的经验表明,综合性的税制改革需要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持续性才可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而中国财政政策从“积极”向“中性”的平稳过渡,恰恰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且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从而,可以使公共政策制定者,摆脱短期需求管理所要求的税收制度的局部频繁调整,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谋划提升中国整体税制的公平与效率。而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无疑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2、完善具有税收智囊功能的税务制度

所谓“税务”,指的是税务人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从各国实践来看,借助于税务咨询机构的外部智库,已成为各国企业规避税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3、搭建案例库信息平台,丰富税务风险管理手段

比照中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实,无论是自身致力于税务风险防范的各类企业,还是提供涉税咨询服务的中介组织,在投入税务风险问题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上,总体规模均较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的特点。在非规模经济条件下,涉税组织不可能根据各个税种和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预先设计不同的税收风险规避模块,只能处于“一事一议”的小生产状态,相应地,也就难以形成税务风险管理通用式模板,自然无法大幅降低税务风险管理成本。

三、结束语

总之,将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产生原因、防范和控制的措施要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实行并将两者有机地、综合地进行统筹分析,这样才能切实加强财务和税务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援成等著. 中国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2.

第3篇: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佳木斯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我国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借鉴西方成熟与发达国家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才会既符合我们的国情又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而与国际接轨。文章通过分析财务的基本构建组成,加上财务的所存在的目前的问题,根据已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偿债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22-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孙颖超(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学。郑立新(1968-),男,黑龙江省五常人,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领导力与企业文化。

如今经济快速发展,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焦点话题。企业在赢取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消息不全等问题。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许多世界性的企业都已经倒闭,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也面临着财务困境。要想走出财务困境就要进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然而现在我国最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有一套全面的财务风险价值评估才能保证财务困境得到更好的解决,这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在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考虑到长期利润的增长,和降低风险程度,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财务风险含义及形成原因

1.财务风险含义

财务风险从广义上来讲,是属于微观风险,一个组织最终的性能最终会体现在它的结果上。

从狭义上来细化说即是在遇到财务风险的情况下,由于财务风险的多变导致了财务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进而使得财务风险产生,造成了企业的财务方面的经济损失。

2.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首先,财务管理的宏观因素的变化导致了企业的外部因素的变化,即财务管理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可观因素的改变而发生了改变,外部因素的改变也就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不定,进而导致了财务的损失。

其次,使得我国企业财务有较大风险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财务活动有复杂的动力学因素。在整个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财务管理问题,并且随着资产发展速度的加快,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复杂起来。

此外,财务决策失误也是导致财务出现风险的关键因素。目前财务分析的前提是避免财务决策的重大错误,由于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没有各企业科学方法的客观决策经验,从而导致了金融风险及金融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使得我国企业经常出现内部财务混乱的现象。企业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利益分配,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方法上,责任不明,从而导致资本的效率下降,企业财产受到严重侵蚀,财务的安全遭受到威胁,从而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和金融危机的产生。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在管理活动中,企业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外部和内部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变化,最终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和经营成果越来越差,因此只有通过分析、理解、控制和评估的方法来加强风险的管理。

2.累积性

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产生金融欺诈、虚假的支付,粉饰利润等现象产生;企业生产管理不善则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这些问题的慢慢积累便导致了金融风险的形成。

3.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组织环境,组织环境的变化是未知的,这就导致了金融风险的程度也是无法预测的。

4..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性

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造成威胁,它反映在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采取措施去避免这些不利影响。

二、体系研究

(一)财务管理的多变性

财务管理有法律、经济等许多因素在里面。这些因素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我们又很难准确的预测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如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外部的复杂环境,这将会给企业的理财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设计指标不专业

首先,企业的各种财务的能力指标影响了财务的发展。盈利能力的缺失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如若不能到期及时偿还债务,企业将会出现金融上的危机,使得降低资产的利用率,对企业利润的增长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这种种不利影响使得企业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指标大多都局限反应在企业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上,这种静态的反应缺乏了准确性和真实性。除此之外,企业很容易粉饰所谓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这就使得了管理者所得到的的数据缺乏可靠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另一方面,基于现金基础的现金流分析,它不容易被粉饰,能够准确的将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反应出来,更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正发生着快速而激烈的变化,为了能够科学、客观的反映出企业的管理状况,从而采用了现金流量表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

根据风险评价指标的四种类型,偿债能力评价指标的定义应该包含相关的现金流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

(三)设计指标不科学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设计的不科学现象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笔者就其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的部分指标具体说明一下。偿债能力风险评价指标设计不科学,它是通过流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判断短期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从而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大小。事实上,计算流动比率的数据来自于财务报表,另外有一些因素(如企业清算能力、短期债务负担)并不体现在这个报表中,这反而影响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些甚至影响更大。

(四)相关的其他指标选择不全面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之一是要求全面性,但目前金融风险评估系统设计过于简单,尤其是非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非财务指标是在结合财务人员的经验,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定量分析的不足加以弥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因素分析、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等非金融风险评价指标是该公司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财务目标起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这些非财务指标的不全面性以无法充分说明企业风险的问题。如与治理问题相关的财务风险则是由高管持股,关联方交易和担保体现。

三、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一)解决好偿债风险

项目的资产负债表对现金流的影响可以用现金流量表反映出来,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三个操作:第一现金流;第二投资;第三融资。通过现金流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企业的现金流及现金流状况。这对于我们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是有益处的,也有助于我们分析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未来可能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此外,时间的价值是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所以企业的价值表现在获取现金流的能力上,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是现金流获取力,这也是金融风险评估的基础。笔者认为,从现金流的分析角度来看,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增加现金债务比率指标。

(二)解决好营运风险

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的恢复能力随着其周转率的提高而增快,若应收账款周转率太低,会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和对债务的偿付能力。企业大量使用现金销售、分期付款的结算方式时,应收账款周转率便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运营情况。因此,我们引入了平均应收账款账龄指标这个参数,来科学有效的反应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能力。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某项应收账款金额×某项应收账款账龄)/各项应收账款金额。

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是一个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也需要一个企业不断优化内部的财务管理措施,与时俱进改善经营理念,健全会计制度,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理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三)解决好财务风险

高管持股比例的风险评价指标,高管持股比例是指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的聚合。股东和高管之间的关系决定企业需要实现一个长期激励高管的薪酬系统。高管持股是一种长期激励的方法。根据委托理论,当高管持股比例过低,高管所分享的利益较少,他人承担公司的损失,从而导致忽视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当高管持股比例增加,高管所分享到的利益就会增多,从而达到与其他股东的利益相一致,双方将共同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通过上述的回归结果我们看到,高管持股与公司成绩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即高管持股比率越高,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小。因此高管持股在企业风险上起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J].科技发展,2012(8)28-30.

[2] 孙忠欣.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网络财富,2013,(3)46-48.

[3] 吴惠吟.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3)58-59.

[4] 戴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12(1)12-13.

第4篇: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会计控制;经营活动;筹资活动;资本结构;全球经济一体化

一、财务风险概述

1.风险: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其风险引申出来的具体的含义。

2.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它实质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理财活动风险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案例分析

1.公司基本概况

德隆集团,1986年创建于新疆乌鲁木齐。经过数年的经验和资产的积累,2000年初,德隆就在上海注册了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注册人民币达5亿元。经过十多年风雨历程的发展,德隆逐渐形成了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区域市场、全球市场为目标的重组和整合能力。

2.公司发展历程

1988~1990年间,有着新奇思想和大把现金的年轻人们开始四处出手:办厂生产自行车锁、卫星接收器,经销饲料添加剂,承包了帕米尔高原上塔什库尔干县的一家宾馆,他们甚至还组建过航空俱乐部。但是,这些尝试基本以失败告终,不仅将此前的赢利亏尽,他们还一度拖欠银行及客户资金180万余元。直到1991年,唐万新在乌鲁木齐的科海开发公司一度成为新疆最大的电脑散件供应商,才基本挽回此前亏损。

敏锐的唐万新们在1992年嗅到资本市场牛市气息,在当时人们购买股票尚需动员时,他们大量收购原始股和内部职工股。在西安,他们包销黄河机器厂4000万新股中的2000万股、国棉五厂700万股。然后,再在新疆等地以1倍或2倍的价格出手。

与此同时,德隆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1994年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的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样,德隆一方面开始了他们的产业之旅,另一方面,因农业产业化惠及百万农户,由此获得了地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3.公司的危机

就在德隆的发展如鱼得水时,在实施并购过程中,由于规模过于扩张,公司管理层和高层决策者缺乏周密合理的规划,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风险的逼近,最终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并陷入了高度的财务危机。

三、德隆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从德隆这个昔日崛起的大企业到衰败的结局,财务风险始终贯穿于企业运行的全过程。任何一个企业都逃脱不了风险。德隆从一开始的艰难创业到拥有雄厚的资本却衰退的发展历程中,管理当局只重视了高额利润,没有实际的去管理好各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漏洞,忽视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致使今天这样一个惨痛的结局。由此结合德隆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分析:

(一)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1.资本结构的含义

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应综合考虑有关影响因素,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并在以后追加筹资中继续保持。资本结构理论包括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MM理论、和等级筹资理论等(见表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50545689.09/445984722.95=0.456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250545689.04-110580784.67)/445984722.95=0.314

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负债总额=614225700.29/445984722.95=137.72%

2.得出的结论

从如上表格和计算中可以看出,企业在构建自身的资金结构时,应充分考虑自有资本与外债资本、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相互比例关系,在此之下才能确保企业的资金能够正常零活周转。资金结构的合理比率应为产权比率6:4、流动比率2:1。我国很多企业的资金结构不是很合理,具体表现为资产负债率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85%以上。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绝大部分取决于自身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过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对外短期需偿付的借款占自有资本的比例过大,假如企业实现不了预期的目标利润,到期债务将无法偿付,那么就会立即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从如德隆集团2003年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流动资产为0.456、速动资产扣除存货后为0.314、资产负债率更是高的惊人。所以德隆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应该调整好比例结构,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此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

(二)经营管理不善,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

以德隆入主3家上市公司的前一年为起点,截止2003年这个时点来统计这3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可以得出,新疆屯河在7年的时间里业务扩大到原来的20人,年均增加近3倍;沈阳合金在6年的时间里业务规模扩大到原来的22倍,年均增加4倍;而表现最为抢眼的湘火炬,同样在6年的时间里主营业务收入竟增长140倍,年均增加23倍。

这种高速发展速度的背后却是净利润的下降,新疆屯河净利润率6年中由27%下降到5.5%,沈阳合金则从23下降到6%,湘火炬由18%下降到2.15%,这种没有效率的激进式扩张无疑极大的占用了宝贵的资源,对资金的需求反而会成倍的扩大。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近年来,在媒体报纸的大力吹捧下的大企业继而纷纷倒闭,如德隆集团、三九集团、普尔斯马特等等,面临倒闭的原因又惊人的相似,都是因为企业资金流的断裂,导致企业经营失败。企业失败是由于资金链条的断裂,只是直接问题的反映,实质上是企业缺乏财务风险防范和现金流的管理的能力,企业的发展贵在持续,生命力的强盛,而企业的管理,保障又体现在系统和安全。那么结合上述分析的德隆集团的种种失败原因,会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一)树立风险意识,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体制

为了进一步将企业财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管理当局应该大力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调动企业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在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以此提高管理决策的水平。

(二)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理清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成为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之一。企业要理清内部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职责分离、权责分明,各司其职;除外,在利益的分配方面,应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更清晰明了化,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运作。

(三)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负债比例的过高是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现状之一。适当设计合理的资本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比例、降低资金成本,并且还要控制好负债的规模,以此保证合理适度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的尴尬局面,更有利于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走出国门,吸引各方投资。

(四)适当做好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几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德隆集团在企业发展的高峰期,没有做好必要的风险规避,导致风险肆意的蔓延,日积月累就发生了现在这个局面。因此,任何一企业,要想一路顺利的发展,就要未雨绸缪,做好风险规避,确保企业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实现更好的飞跃!

参考文献:

第5篇: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管理 特征 措施

财务风险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它指的是企业财务活动在未来某段时间造成的结果可能会与预期结果存在偏离。从狭义来讲它是指筹资风险,企业为了生产经营不得不举借外债,这就成为财务风险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对造成不利影响。从广义视角来看,多种因素都是无法控制且在意料之外,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这就可能导致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范围内企业获得的最终财务成果和预期目标存在着不小的偏差。企业也会因此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或者获得更多收益。本文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财务风险的关键特征

1.不确定性特征

财务风险的可变性很强,也就是说在特定条件下和时期内可能存在变化。这就加大了事前精准地控制风险的难度。比例如,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保养和管理中,公路的建设投资和养护成本可能会随时增加,因为雪雨雾、洪涝、塌方、地震、火灾以及台风等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灾害可能会随时造成重大影响。此类因素都是不确定性因素,此类风险可能会随时增加企业成本。

2.系统性特征

企业的全部财务管理都存在着风险,而且在多类财务关系中都有着良好的体现。例如,燃油税改革后要对收费公路的管理和建设投融资等领域进行改革,这些改革会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交通业的财务风险。所以,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很强,也很复杂。所以我们要运用系统论的视角来正确地把握、防范以及控制风险。

3.客观性特征

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财务活动中存在着两种可能:可以达到预期的运载目标以及不能达到预期的运载目标。例如公路建设时从银行获得了贷款,这种筹资方式在客观上就存在着财务风险。因此,应该对财务风险持有清醒认识,而且要对财务风险实施强有力的控制以及管理。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可以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4.依存性和促进性

风险和收益共存是常识,如果过于夸大风险等于放弃收益。举例如下,公路建设的投融资渠道方式,肯定包括诸多风险:有关信用、融资、政治、市场以及自然等等风险,但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更会带来诸多的收益,投资的风险小于收益,投资建设不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社会效益。正确认识风险,积极构建有效的抵制风险的管理体系,才能实现最小的风险最大的收益。

二、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1.强化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意识,科学的评估风险,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应对一切风险的基础。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非常关键,正确认识风险,对风险保持高度注意,理清风险发生的来龙去脉,有的放矢地寻求最有效的化解财务风险的办法和方案。首当其冲的是,企业要对风险予以高度重视,全方位地培训财务管理人员,使财务管理人员意识到财务风险的严重性。这些风险时时刻刻都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任何一丝马虎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将风险防范工作看做当务之急。

2.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要想有效的控制风险,就要有正确识别财务风险征兆的预警体系。财务风险的识别不简单,财务风险是指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在风险发生前,能够迅速地识别各种财务风险出现的微弱信息。要及时正确的识别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必须要构建一套能够预知风险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是科学的设定一些预警指标,例如经营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安全边际率等。这个风险预警体系,不但能预防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还能改进经营决策,为科学配置资源做出了保证。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一般侧重于总体财务预警系统,和下属部门的财务预警系统。总体财务预警系统的作用不言而喻,不但能提供企业总体财务状况,而且能让管理者预先得到企业财务危机的信息。而部门财务预警系统的侧重点为,立足企业经营部门,以相关财务风险指标为黄色预警线,探求企业资金运用失衡带来的风险,并科学的改进。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避免财务风险的最佳措施。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不但具有多样性,而且避免不了复杂性的特点,所以企业必须完善风险管理机构,以避免风险的发生;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统一化管理,认识管理的重要性,并实现规模化的运行。建议企业设立一个独立的财务风险管理处,保证对未知的财务风险进行一系列的预测和监控,在分析风险程度的基础上,研究化解风险的措施,建立一套先进的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的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就是风险发生的沃土,所以,我们要完善公司管理结构,以科学为先导,将风险控制能力无限提高,实现科学的决策管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再者,监督控制机制的权力集中,但要授于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等部门一部分自。财务和审计的问题,建议专人专管,各行其是。调动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力争作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工作,以及风险估计的顺利进行。

4.综合运用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常用的有四种:一为分散法,企业要想加强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可采取多元化投资经营的办法,还有分散转移企业财务风险的办法;二为回避法,指企业在面临多方面的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纵向评价,横向分析各种方案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以保证自己收益为前提,选择最佳的方案,以达到收益的目的;第三是转移法,即企业通过保险转移的手段,化解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或非保险转移也是这种作用,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和他人一起承担,减轻了自己的压力;第四是降低法,指企业制定的高效避免财务风险的手段。

5.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性决定着企业能不能立足市场,以及成功与否,企业应科学的制定正确的决策方法。在决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将各种影响决策的原因,科学的分析和解决,用科学的决策模型作先导,择优选用决策方案。企业的投资决策,要先保证自己的运营状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才考虑对外投资扩大规模;再者,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需要对投资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精确的测算,不要盲目的投资;最后确定最佳的投资时间,在保证投资风险最小化,而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出击。严格遵循本文研究的投资决策,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决策失误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从而杜绝因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灭顶之灾。

三、结束语

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客观性、系统性、依存性以及促进性等诸多特征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财务风险形影不离且逐步加大。所以,企业要不断地强化自身对财务风险的意识,培养预防财务风险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构建风险预警体系,从预警体系和制度层面进一步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发展。另外,企业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财务风险的管理机构,强化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预防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准确地做出准确的财务决策,不断提升企业的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丽.浅谈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3)

[2]刘继伟.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

第6篇: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业务;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财务风险主要就是指外贸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为会存在各种不确定影响因素,使企业财务预期效益和财务收益发生偏离,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面临倒闭的风险,而且这种财务风险会出现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近年来,各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和政策,使得国际贸易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我国贸易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仍然不是很乐观,需要企业不断认识当前业务活动中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强化企业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当前国际贸易业务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人民币升值速度快,加剧汇率风险

我国外贸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时将美元作为主要的结算货币,特别是出口贸易中在业务成交后的结算过程中,由于汇率发生不断的变化,使得出口贸易业务面临的汇率风险较大。尤其是欧美国家在应对“次贷危机”时,就我国人民币估值较低问题进行轮番刁难,迫使人民币汇率不断提升,并且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为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放松管制环境下,2013年,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汇率为1:6.1806,与2008年的兑换汇率1:7.01相比,有着明显的提升。此外,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当前的出口贸易利润率最高也没有超过5%,大多都在2.5%左右,出口退税几乎成了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主要来源。

(二)贸易保护主义下,销售风险的提升

在当前我国的国际贸易伙伴中,美国和欧盟经常会运用一些隐蔽或者明显的手段来引起贸易争端,从而开展贸易保护主体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冲击。其中采取的明显保护手段主要包括反倾销、特保调查以及反补贴等,而隐蔽手段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以及环境保护等,这些手段的实施不仅可以限制进口,同时也是对其他一些国家实行保护主义壁垒。有关调查资料分析,从2002年到2013年之间,我国受到的经贸救济调查一共758起案件,其中涉及金额为685亿美元,而且连续6年成为反补贴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并且也是连续17年受到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由此可知,我国面临的“双反调查”和“特保调查”案件所涉及到的金额非常庞大,由于频繁涉案,对国内国际贸易业务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控制和防范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选择多种结算方式,多途径套期保值

当前,很多企业开拓国际贸易活动主要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客户,提升自身竞争优势,通常都会选择利于国外进口商的付款方式。并且常常会用到的结算方式也有远期付款、远期承兑、延期付款、以及货到付款等,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方便进口商拒付货款,同时也能够提升资金所拥有的时间价值。在买方市场中进口商通常都会采取安全而又快速的结算方式。因此,出口商需要对交易双方之间的交易货物、对方信用、结算费用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尽可能的选择能够降低收汇风险和结汇风险的方法,例如,福费廷、银行保函、信用证与汇付结合等。此外,外贸企业还需要具有转嫁风险的意识,将未来的某一时点汇率定在合约规定价格上,通过长期外汇交易来降低汇率风险。

(二)广泛拓展海外贸易市场

目前,日本、欧盟以及美国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很多外贸企业也将这些国家当做贸易业务开展的主要对象,往往忽视了其他海外市场的开拓。在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企业都开始认识到这些国家在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需求量也极为有限,并且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如果一直保持这种贸易局面对自身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外贸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中需要采取更多的渠道,对亚、非、拉等更多地区进行出口市场的开拓,将贸易眼光放到消费水平和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例如,拉丁美洲、欧洲等,及时更新和调整拓展思路。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可以针对目标市场在当地成立分公司或者子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优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际贸易活动作为外贸企业经营发展业务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经营情况对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贸易活动中也会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需要企业给予高度的重视;尽可能选择多种结算方式,多途径套期保值;广泛拓展海外贸易市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外贸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德海.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3]王欢.信用证类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与控制[D].吉林大学,2015

第7篇: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结构控制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分类及成因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理解主要是指企业偿还债务及本息的能力;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所投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率及对企业的控制权的掌控;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以保持在财务弹性和企业收益之间的一个合理平衡。

目前,人们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企业所有的经营风险最终都会表现在财务上导致财务风险,换句话说,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所有经营风险的货币表现;二是认为财务风险是经营风险的一种,是企业在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而利率与汇率风险是贯穿于企业集团的筹资、投资和资本运营的整个过程中,故而这里把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本运营风险(现金流量风险)。从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内部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分散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充分利用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来分散由于经营风险带来的财务问题。因此,不但要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更要从企业集团的战略、经营的高度来理解企业集团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即把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视为经营风险的一个综合性的量化指标来管理,把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集团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核心。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部的环境复杂多变与内部的管理操作失误,企业集团的组建主要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然而,企业集团在稳定经营减少外部因素导致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却由于内部的管理复杂和制度安排的问题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故而,企业集团不但要管理控制好外部环境导致的财务风险,还要管理控制好内部管理与制度安排的复杂所致的财务风险,更要注重处理好外部环境导致的风险通过内部的管理与制度安排不当导致集团的整体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就是由于企业集团内部的制度架构下的信息缺陷导致的贯穿于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有关资金筹集、投资使用、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按此定义可以将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从总体上分为制度性财务风险与非制度性财务风险,前者是指企业集团的制度安排与企业的理财经营环境不相符合所引发的风险;后者主要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客观上的操作性失误或财务方法的误用所招致的财务风险。

这里要注意的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主观上的操作性失误或财务方法的误用所招致的财务风险本质是属于制度性财务风险,因为这是由于委托或激励机制所造成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属于制度安排的范畴。这里所论述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制度性财务风险,而非制度性财务风险只能通过企业的员工培训或企业文化构建来减少。而制度性财务风险则可以通过优化企业集团的制度安排来事前防范控制,是论文的论述对象。前面所述的企业集团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都是制度性财务风险与非制度性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企业集团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均有制度性与非制度性两个层面,本文在论述的时候也主要是论述其制度性的层面。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结构控制框架体系的构成

企业集团的最终目标就是价值最大化,因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围绕着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来进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最直接目的就在于:培育一种适合企业集团自身特点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即一定结构、制度、流程下与特定的人的活动结合而形成相对稳定或成型的方法、程序、步骤、模式等。所以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不是仅仅对结果的管理控制,更是对企业活动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我们设计的基于价值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制度体系如下图1所示:

图1基于价值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框架

从上述框架图可以看出,基于价值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可以归结为以价值最大化为中心,运用结构、制度、流程三个管理控制维度,实施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控制和预算控制、现金流量控制、内部审计控制及集团财务风险的分析、识别、衡量、预警和责任评价机制等多层次,多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上述框架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首先,此图表明了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一个中心是集团价值最大化,这是企业集团管理控制的中心,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以价值最大化为中心;其次,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以企业集团价值管理为出发点,这就要求,在设计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框架体系中必须要对价值动因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风险的价值创造能力消除风险的价值削减能力进而提高企业集团的价值,同时,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中心――价值最大化也要求企业集团进行有效的价值管理;最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要从结构、制度和流程三个维度着手,因为从前面的论述中,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关键就在于制度安排,而这里所说的结构、制度和流程都是一种制度安排,他们是针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不同层次而言的,结构控制指的是财务风险管理的环境制度安排,包括集团治理结构、集团组织结构的制度安排,而制度控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配套制度安排,包括集团预算、现金流量和内部审计的制度安排,而流程控制指的是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过程制度安排,集团财务风险的分析、识别、衡量、预警和责任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三、企业集团财务战略风险控制模型构建

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在治理结构层就是要做好财务战略性风险的管理控制,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广义概念要扩展延伸到未来战略层面,企业集团的财务战略风险控制也要求扩大到企业战略风险控制。因而,“战略性”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风险价值的衡量就是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功能;因为集团治理结构是集团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其职责核心就是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的适当性,而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案就要首先识别战略性风险和衡量战略性风险价值。企业集团战略性的风险因素包括不熟悉的领域、不具备能力或资源、市场或经营的巨大变化、董事会所设下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还是风险规避型,公司高层管理当局的经营风格、理念、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的识别和风险价值的衡量的基础就是集团治理结构要以决策的科学为目标导向。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就将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研究延伸到战略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就把财务风险管理当作一项战术来对待,这种状况要求加强对企业集团财务战略风险的管理控制,把财务风险管理战略融于整个经营过程之中,这种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模型可以归结如下图2所示:

在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控制模型中,起点是探测企业集团财务战略风险因素,评估其风险价值,同时要了解评估企业集团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态度和集团的信号传递机制对他们的影响,做好资本或资源的规划甚至是集团战略方向转变的准备。接下来就要着手制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战略,确定财务风险管理哲学和组织责任;在执行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战略的过程中,要做好财务运作的权利配置与行动的计划;最后根据集团成员的执行结果反馈,不断的修正财务风险管理战略,使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战略更好的反映和整合了集团所面临的所有风险。

参考文献:

[1]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2]魏明海等.财务战略―着重周期性因素影响的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李亚静.公司治理与价值创造.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斌.公司价值与公司治理.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5]刘俊彦.财务管理机制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7]李维安.公司治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8]王月欣.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9]王璞.母子公司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0]席酉民.企业集团治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1]陈秉正.公司整体化风险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体系;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存在于任何一种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中,经济形势时刻变化,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财务风险无论是在重要性还是在危险性上都相对较为突出,重视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要首先考虑的,因此如何控制财务风险被学者广泛论述和研究。集团企业的规模大,层级体系多,财务风险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大。二十世纪初,世界著名集团公司相继破产,如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日本八百半公司、美国投行贝尔斯登,集团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都有放大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同时,美国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及中国德隆集团的破产也足以让我们认识到集团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健康的财务框架增加企业提高其面对风险处理的能力,财务风险框架的建设应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财务管理强调其整体性,其组成要素共同支撑其财务系统运行,各组成要素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影响企业财务的各组成要素互相关联、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环境分析起点原则

首先要阐明什么是环境,前面提到要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那么既然是框架它就存在边界,边界之外的因素就是环境。环境分析是每个集团企业制定其战略目标前的必须课,战略目标的的基础就是环境分析。本文所谈到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服从集团企业战略目标,两者具有一致性。

(三)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以确立的目标为导向。我们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的一部分。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依据企业环境变化而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要求企业根据环境变化对框架构成要素进行重新评估、分析,要求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国家现状,依据国情,而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制度、实施措施或框架结构,并且有针对性的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目标中出现问题。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本文的框架是具有内在一致性、按照一定逻辑组成的一系列要素的集合,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参照蓝图。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理论框架的落地需要实施框架来切实解决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问题。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三层结构:

(一)目标层。目标是指导实施层依靠目标层进行指导,也是其参考的的重要依据,最终也是企业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集团企业的行动方向就是既定的目标,对其行动成效的考评依据也是其目标是否实现,无具体目标的行动没有任何实施价值,没有目标的实施活动也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实际效果和提升多少效率。企业按照环境分析起点原则进行分析、制定目标,选择其中切实可行的目标,这就是目标层构成的要素。目标包括具体目标和战略目标,不同结构层级责任主体的目标为具体目标,战略目标则是企业层的整体、长期的目标。

(二)管理层。程序方法、责任主体以及保障体系等是管理层的组成要素,目标层进行的实践活动具体体现在管理层。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部分就是管理层。基础层的支持和保障是管理层存在基石。目标层是管理层方向,受制于目标层,但其存在对目标层层级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管理层是基础层和目标层之间连接的桥梁,是基础层的现实表现和目标层的具体实践。

(三)基础层。基础层是整个过程的基准点,即企业所开展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从目标的建立到目标的完成,从实际出发所建立的基础层,是构建整个框架的基础,基础层体现了企业目前面临的显示情况和实际状态。管理层为基础层提供保障和支持,同时基础层也限制和制约管理主体、保障体系和管理活动。

三、结语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无处不在,财务管理复杂多变,我们必须构建一个框架,完善整个系统进而通过规范的体系进行综合治理。企业要达到有效、高效管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效率和效果紧紧靠责任主体落实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和实施程序方法很难完成,我们通过构建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个管理层次,这其中又包括五个要素,分别是责任主体、管理目标、保障体系、程序方法和管理基础。三个层次与五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从而预防企业财务风险。

作者:张克义 单位:山东锦润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农跃.企业全而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

[2]王洋.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1.

[3]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2003.

[3]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J].会计研究,2008.

[4]张伯伦.垄断价格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财务风险研究范文

高职院校是在发展教育事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性的人才,可以多样化社会人才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优势,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财务经济状况作为保障,财务状况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本文将对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现状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点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分析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外债较多,贷款风险较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知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知识经济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在经济活动中,人才资源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让权于知识,多样化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提升,因此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获得财政补助资金的数量较少,其融资渠道单一,高职院校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缺乏稳定的资金流。其次,高职院校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不得不根据现代化教学的要求更新硬件基础设施和教学模式,往往通过举借外债等方式来满足学校的基本资金周转,一旦资金链中的某一个环节发生断裂,高职院校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将会面临着严重的财务风险,因此,高职院校的贷款风险较高。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运营风险较高。

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导致高职院校固定资产浪费和闲置等问题突出,导致高职院校的资金被占用,资金运营风险加大。其次,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展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没有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项目资金挤占流动资金等问题严重,进而加剧了资金周转的难度。再者,部门高职院校缺乏专业性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其工作理念仍然是固定静态财务管理模式,没有对资金和财务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和监督,进而又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日常运营风险。

二、高职院校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式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高职院校的财务预警模式的建立需要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并要对高职院校业务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静态监控和动态跟踪两者之间的结合。

(一)首先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设定财务风险指标。

财务风险指标的设定要重视敏感性、科学性和量化性等特征,在选取财务风险分析指标的过程中要从高职院校的实际财务状况出发,比如多数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高额贷款风险,因此在设定财务风险分析指标时可以着重考虑资产负债比率、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可以从上述的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中了解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进而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同时,在预测高职院校营运风险时,可以选取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和账龄等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二)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做好财务信息收集和传递子系统设计。

完善的财务系统包括财务信息收集、财务风险分析和财务风险处理等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财务预警配套系统的完善。首先,应该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保证信息收集和传递系统的高效运作,信息管理是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的前提和基础,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输送全面、完整的实时财务信息和数据,因此高职院校要做好财务信息收集系统的设计,可以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提高信息管理工作水平,以便充分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进而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做好财务风险分析子系统设计工作,要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做好信息的传递工作,提高信息传递速度。

(三)高职院校要做好财务风险归因工作,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模式配套系统的设计。

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与财务风险处理机制相关,财务风险处理工作质量越高,财务风险预警模式运作就越有效。高职院校应该对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做好风险归因工作,以便针对性的采取风险防控措施,进而保证风险控制和风险转化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消除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在指标数值超出安全范围时,应立即根据数据所代表的经济涵义作更深层次的研究,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建立健全风险评价系统,做好风险预控对策模拟系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金配置,改进内部资金使用制度,进而建立完备的财务制度体系,做好财务监督。再者,高职院校要做好风险预警管理部门设计,可以在审计部门设立专门的财务预警分析岗位,保证财务预警工作的独立性,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而保证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科学性。

作者:蒋瑾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管理会计的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预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JA012)”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明伟.高职院校负债融资风险评价系统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3(05)

[2]景静.基于模糊评价法的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J].商业会计,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