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收账款管理论文范文

应收账款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收账款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收账款管理论文

第1篇:应收账款管理论文范文

应收账款主要是企业在销售商(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时应向客户收取的期限在一个营业周期内的货款及代垫款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现代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好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维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逐年递增。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方式的不同和对货款回收管理力度的强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收账款。有的企业全年应收账款余额较高,有的企业月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占月平均销售收入比例较大,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与其制度要求及其自身发展现实不相适应。据统计造成目前各企业应收账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一些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为了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于是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因此形成了一部分具有周转性的客户应收账款。

2.系统内相互拖欠。

有些企业由于资产结构不合理,或是由于注册资本偏小,或是由于经营不善,自身积累不够,造成企业经营流动资金短缺,因此,在系统内常常是先货后款,相互拖欠,也形成了部分应收账款。

3.管理无章,放任自流。

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老化,却任其发展,无人问津。

4.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有些企业中,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5.对账不及时。

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经营过程中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有的企业由于不及时与客户对账,有的即使是对了账,但只是口头上的承诺,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

6.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客户的资信程度如何?目前对方经营形势处于什么状态?被占用的资金风险有多大?形成逾期的原因是什么?是恶意的逃债还是临时的困难或是确无偿还能力?不得而知。

7.对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清。

在各企业中,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都知道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或对不上或收不回,但具体该由谁来督办、谁来清查管理并不都十分清楚。、

三、提高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加强合同知识培训。

运用《合同法》及合同的基本理论抓好客户资信审查的前提下,合法而有效签订销售合同是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应收款的一项基础工作,在缔约销售合同中,要着重考虑以下条款:①付款条件和结算方式。提高首付比例,余款限期缩短,现款(汇票)支付等方式。②合同履行地和履行条款要严密,关注履行地或货款交付地,一般情况下尽可能放在本地。③合同定金或违约条款要明确,要给对方有约束力,保证合同履行。④合同纠纷的解决条款要有利于本公司。主要是通过协调不成时,诉讼管辖权应尽量在本地法院。⑤有一些特殊客户,要关注质量条款。资信不好的用户还可以要求提供担保。

2、加强售后管理。

公司商品销售后,货款回笼未实现前,就形成应收款,因此要及时跟踪、催收。①对应收账款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预警机制,对资信情况下降、付款不及时的客户及早作出对策。②要及时核对、书面催收,核对和催收既能及时掌握对方情况,也是不中断诉讼时效的有效方式。③加强经办人员的考核,落实催收责任。运用合同担保制度,与经办人员签订担保协议,依法把回收责任用契约形式固定下来,明确权力和义务。同时在公司内部也可签订考核协议,明确奖惩办法。通过合同契约和担保制度,真正做到“谁经办,谁负责”、“谁损失,谁承担”的约束机制。

3、加强对应收账款财务核算和监督管理。

财务、营销、法务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及时沟通,财务审计部门应针对不同应收账款,按性质、账龄不同,及时监控,及时发出预示信号,传递给有关部门和公司领导,及时对不同应收账款情况进行汇总,提出有关建议,供企业高层领导决策。各个部门要经常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对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要按《会计法》和有关财经法规及时计提坏账准备。

4、建立动态的资信评审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

要确保供货商应收账款有效收回,就必须建立动态的零售客户资信评审机制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保障供货商及时了解每个零售客户的资信走向,辨别出高价值、高资信的零售客户,还能确保供货商信用政策的实施更加合理有效,更可以确保供货商坏账损失率降至最低,使供货商的业务顺利快速地开展。对零售客户的信用管理要采取动态的管理办法,即每隔一定时间根据前期合作情况,对零售客户的信用情况做重新评定。不仅仅在选择新零售客户时才执行,对以往发放信用政策的老零售客户也要时时关注,因为零售客户的信用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对零售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销售政策,就可能由于没有对信用上升的零售客户采取宽松的政策而导致零售客户不满,也可能由于没有发现零售客户信用下降而导致货款回收困难。零售客户资信评审是个动态、长期的过程,账款追踪分析和账龄分析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应做到月评、季检和年审,做好账款风险管理的预警工作,挖掘出资信好,高价值的零售客户,给予优惠的信用政策,剔除资信差、低价值的零售客户,或给予更严格的账款管理。惟有这样动态的零售客户资信评审和账款跟踪,才能保障供货商货款风险降至最低。

5、制定鼓励零售客户积极回款的政策

供货商要制定刺激零售客户积极回款的政策,一般的做法是确定一个结算日。供货商要制订相应的销售奖励政策,鼓励零售客户采取购销、现款现货等方式合作,尽量减少赊销的方式。对货款回流及时、销售量良好的零售客户给予奖励或给予优惠的销售政策,可以在返利上做出一定让步,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特别优惠,刺激零售客户付款的积极性,加快货款的回笼。

第2篇:应收账款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前景理论应收账款决策

建立在经验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前景理论是正在兴起的行为财务学基础理论。根据CNKI检索的结果,目前,将行为财务理论运用到企业内部财务领域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尝试选择了内部财务理论基本问题之一的应收账款管理作为研究探讨的对象,以期望能在前景理论视角下取得新的收获,并能对行为财务理论应用研究有所发展。

一、前景理论及其启示

前景理论突破了“经济理性人”假设,从现实中的人的角度来解释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更注重分析当事人决策心理的多样性,刻画出了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决策的四个重要心理特征,也给予决策研究新的启示:

1.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人们会选择某个参照点去对比自身损益情况,并可能会因参照点的不同而使得决策行为有所改变。

2.不确定环境中的框架并非完全透明的,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框架的描述方式会影响其决策行为。

3.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其偏好常常会受到很多与被选对象本身并不相关的诱因的影响而改变,如问题的描述方法等。

4.人们对亏损的心理敏感程度大概是盈利的两倍左右,这种差异会影响其决策偏向。

二、对现有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的分析

应收账款是依靠信用政策进行管理的,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等。而信用条件又是三者的核心,一般用符号“折扣率/付款期限”表示,如“2/10~1/20~n/30”。在现金折扣的条件下,对应收账款入账金额有两种不同的确认方法:总价法和净价法。

在总价法的核算方式下,总价是其决策参考点。对付款企业来说,取得现金折扣是获益,而人们对收益的心理敏感程度比损失要弱,难以刺激其付款积极性。对于收款企业而言,恰是一个损失框架,心理敏感程度强,这很可能会刺激其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采取过于积极的收账政策,增加收账成本。

在净价法的核算方式下,对于付款企业而言,决策参考点是净价,失去现金折扣是损失,而人们对损失的心理敏感程度强,会提高付款主动性。对于收款企业而言,就相对减少了收款难度和收账费用,有助于合理缩短收款期限,提高资金周转率。

不难得出,净价法优于总价法。但是,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以及净价法核算工作量大、手续繁琐的特点,这很可能正是现行会计准则采用总价法的原因。另外,现有方法受其假设上的局限性,仅限对结果的研究,而忽视了心理因素对于当事人实际决策过程的影响。前景理论恰是提供了一个改进思路。以下是笔者的尝试性思考。

三、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

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理性人假设之上,认为框架是透明的,人们总是能够识别并做出一致、准确和无偏差的理性预期,按照预期效用理论来追求效用最大化,在决策过程中不会受到主观心理及行为因素的左右。实际上,现实中的框架是不透明的,甚至是晦暗的,当人们难以看清整个晦暗的框架时,其决策行为就要依赖于他们所使用的框架,表现出框架依赖性。现实中的人也不是纯粹的经济理性人,其偏好并非是能事先确定的,其决策行为还会受到复杂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不确定环境中表现出某些非理性。根据心理学实验观察:人们的实际行为会不自觉的系统偏离于预期效用理论的预测。因此,不能忽视心理因素对于当事人实际决策过程的影响,而现有方法恰是忽略了这个过程。:

前景理论视角下对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对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的核心——信用条件使用方法的变化上。具体做法主要有三点:1.将应收账款的净价作为客户的付款金额。2.将原信用条件下可享受的最大折扣的期限规定为对客户的免费期限。比如,在2/10~1/20~n/30中,将10作为免费期限。3.将现金折扣重新规定为客户无法在免费期限内付款而支付的资金占用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的计算方式可按照原折扣期间和折扣率进行逆向计算。比如,在2/10~1/20~n/30中,将利息费用的计算方式重新规定为n/10~1/20~2/30。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客户的决策参考点是净价,客户意识到如果不在折扣期内付款不是失去现金折扣,而是要为此支付资金占用的利息费用,是一种更加强烈的对“消极偏向”心理敏感性的刺激,客户付款的主动性会更加高涨。对于收款企业而言,更易实现安全与效率的资金管理目标,并且可以采取适当宽松的收账政策,着眼于培养与客户的良性关系,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回收账款的狭隘目的,从而提升营销效果。此外,这还将有助于减缓双方在立场、信息、经济利益、对收(付)款活动理解上存在的差异程度,减少日常纠纷。可以说,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更加积极的效果。

本文在对现有应收账款管理方法从前景理论视角下进行了尝试性改进。但是,新方法的提出并非旨在比较方法间的优劣,而是为了说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够弥补原方法的某些不足。正如超Y理论和权变理论所指出的那样:现实中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需要类型,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因此,这种改进实际上是为收款企业改善应收账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揭示了客户在付款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方面,这将增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灵活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第3篇:应收账款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合理地运用和扩大应收账款,可以增加企业销售,增长企业利润。但如果运用不当,则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论述了企业经营中应收帐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是商业信用的产物,是企业拥有的经过一定期间才能实现的债权。它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具有不可避免性。合理地运用和扩大应收账款,可以增加企业销售,增长企业利润。但如果运用不当,则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迫使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催收逾期账款,由此而增加了企业的额外负担,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利息费用相应增加;导致被占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丧失,由此使得利润减少;同时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还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坏账损失,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因此,在不影响销售收入的基础上企业应努力降低应收账款的损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事前管理)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产品适销对路,应收账款就会大幅度下降。当产品滞销积压时,,必然要求增大推销力度。赊销作为一种常用的促销手段,必然使应收账款增加,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对减少应收账款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信用标准

它是指企业同意给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它会引起销售量、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风险的变化。企业制定信用标准时,必须考虑不同信用标准对收益和成本的影响。若企业放松信用标准后所增加的销售利润大于由此而增加的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那么企业就应扩大对应收账款的投资。反之,则应紧缩信用标准,以减少应收账款的数额。

企业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确定信用额度。

(1)在进行赊销时,应根据客户以往的信用记录或财务状况进行信用分析,确定给客户赊欠的限额及其信贷手段

①查阅分析客户历年的财务报表,特别是近年的财务报表。

②向信用评估机构咨询。

③客户开户银行的证明及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已公布的一些信用等级。

④企业自身积累的资料。

⑤向给客户提供信用的其他企业进行调查。

根据上述分析,由此而考虑按什么方式让客户支付所欠款项。

(2)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五C”法

①品质character:指债务到期客户愿意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②能力capacity:指客户短期偿债能力。

③资本capitall:指客户的净资产,即长期偿债能力,表现为其财力是否雄厚。

④抵押品certify:客户为获取信用,可能担保的资产,是企业提供信用的安全保障。

⑤环境circumstance:外部理财环境对客户的影响,特别了解客户以往在窘境时的付款表现。

同时。企业也可采用能够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来量化考核欠款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从而确定其信用标准。

(3)信用决策——决定信用额度

企业向客户提供赊销,一般情况下。赊销决策:

(收入现值-成本现值)(概率)

提供贷款

(收入现值)×(1-概率)

不提供贷款

注(收入现值-成本现值)(概率)——收益

(收入现值)×(1-概率)——损失

企业向客户提供信贷,如果是收益大于损失,即净收益为正值,则其赊销是好决策。反之,若净收益为负,即损失,则不应该采取赊销方式。在赊销决策时,应遵循:

①不单纯追求呆帐或坏账的做小化,而应与利润追求做大化相结合。

②对每笔应收账款信贷进行分析,对数额大的账款尤其如此。

③重视动态情况下的信用分析,特别是客户近期的信用状况,在分析时应与远期相结合。

④要有发生呆滞账款或坏账的准备,在有准备的风险意识下,吸收有发展前途的客户。

2、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提供优惠的信用条件会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额外负担,它会增加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损失、现金折扣成本,因此企业须权衡其利弊。

(1)信用期限。较长的信用期限通常可吸引更多客户,使企业增加销售额和毛利,但增加毛利的一部分,可能在因慷慨的信用方针所增加的费用时被抵销,企业在财务费用和坏帐损失两个方面都有可能增加。

(2)现金折扣。运用现金折扣可刺激客户早日还款,通过一部分毛利的让渡,减少坏风险损失,必须使加速收款能弥补现金折扣的损失。现金折扣对供需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对销售方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成本融资方法;对购货方来说,从拖欠的货款中得到的利益是以牺牲自己的信用为代价的,而售方给予的现金折扣则使购货方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而又不需牺牲信用。

二、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事中管理)

在企业制定赊销信用额度后,应经常哪个对帐薄记录进行检查,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和帐龄是否超过限额,经常检查已到期帐款的增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1、单客户管理

(1)做好基础记录,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客户付款的时间,以及目前尚欠款数额和客户信用登记的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2)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客户提供的每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查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掌握客户超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客户已到期及将到期的债务的增减变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客户联系,提醒其尽快准备付款。

2、总额管理

(1)分析应收账款周转和平均收款期,查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将该项指标与计划及同行业相比较,以修正信用条件。

(2)考察拒付状况,观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帐损失率。当实际损失率大大低于预计坏帐损失率,那么企业再须考虑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反之再应考虑是否过于宽松。就坏帐损失来说,现行财务会计规定:债务人死亡或破产,以其遗产清偿或破产财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确认为坏帐,在坏帐核销时,取得有关证明及财政、税务部门批准之后,方可核销。核销后,企业仍保留收回欠款的权利,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收回欠款。

3、编制帐龄分析表

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有天数,并据此了解:

(1)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限内,企业根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了解资金被占用情况。

(2)有多少欠款超过信用期限,计算不同帐龄逾期帐款在总帐款中所占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太久而可能转化为死帐。如果大部分应收帐款超过了期限,企业应检查信用政策是否过于若客户已达破产界限,那么企业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债权的部分清偿。

3、债权重整宽松。

在对应收帐款进行日常管理时,可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计算机进行“单客户”管理,从数额、信用期限的应收帐款客户发出电子商务邮件,以催收欠款,强化和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三、应收帐款的事后管理——收帐

1、确定合理收帐程序

催收帐款的程序:信函通知电话电报传真催收派人上门催收法律行业。收款的途径很多,既可由托收机构代催收,也可通过财务商处理,还可通过调整赊销条件收回欠款等,无论哪种方式,企业在采取法律以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应权衡:

(1)法院诉讼费与债务金额间大小的问题。

(2)客户是否有抵押品可变现。

(3)诉诸法律是否会使企业的运行受到连累,甚至导致损害。

(4)即使胜诉,收回帐款的可能性有多少?

在催收款项时,财务部门应与销售部门及业务员相结合,与销售行为挂勾,共同催收款项,并制定有关的奖惩措施,以提高应收帐款的回收速度。若仅由财务部门负责,与销售部门脱离,销售与收款相分离,不利于款项的催收。

2、确定合理的收款政策

(1)长期客户当发生暂时困难时,企业应采取措施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2)其他客户在不了解其经营状况而又不发生困难时,企业可通过调整销售条件,及时收回欠款。

即协调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方式,对债权人来说,作出一些让步或放弃部分经济利益,以保住较多的资产或达到控制其他企业的目的。

(1)债权重整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①当债权人接受债务人非现金资产的转让,以作为全部或部分债权的收回时,其价值明确且能够变现。

②当债权人接受债务人权益性证券时,以作为全部或部分债权的收回。这种方式下,将债权转化为相应的所有权,使债权人成为债务的共同承担着。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成为股份的持有者,当达到一定的数额,就可能兼并或收购债务人,从而使债务人的经营规模扩大。

③债权人变更条件,减轻债务人的负担。改变债务人的负债条件,一般是指债权人减少借款本金,放弃利息,或进一步降低利率,延长收款期限等。这种方式仍然维持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过是改变了债权金额和利息的多少。对债权人来讲,其所放弃的债权是明确的,是部分资产的损失。

(2)债权的条件。

①债务人确实陷入经济危机,债权人若坚持收回债款,只能迫使其破产清算。

②债务人面临的财政危机是暂时的,其生产经营状况并未发生变化。

③债权重整不会危及债权人生产经营活动的继续进行。

④本商业道德的要求,企业间应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债权人有责任为债务人提供解决财务危机的机会。

对债权人来说,如何判断上述条件是否存在,是其债务重整的根本前提。企业需借助国家政策法规,社会评价鉴证机构及其他各方面的协助达到目的。超级秘书网

四、应收帐款的融资

企业在对应收帐款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充分估计应收帐款可能的风险,加强收回帐款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一融通资金,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以应收票据替代应收帐,通过票据加强商业信用的约束力,提高收帐效率,减少坏帐的发生。当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向金融机构进行票据贴现。应收票据是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转让给他人的债务凭证。我国的商业票据主要指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当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出现资金短缺,那么企业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到开户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的资金。票据的贴现实质上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银行按照一定的利率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自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贴现利息,其余额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商业汇票在贴现时,银行视同短期贷款,因此,银行要审查贴现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在审查时,应视承兑人的不同而区别对待。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银行,因此,该票据到期承兑行无条件承兑,风险小;而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企业,该票据到期存在无力支付的可能,风险较大。所以,银行在审查时,会对贴现申请人和商业汇票的承兑人综合考虑。只有那些信誉好的欠款客户所开的商业票据,才能够成为金融机构的贴现对象。作为贴现企业来说,要想利用商业票据来融通资金为企业服务,那么就应将商品(产品)赊销给客户之前,要合理确定赊销对象、赊销数额,即加强应收帐款的事前控制。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本依托,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都是通过资金表现出来的,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合理筹措和融通资金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和质量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也是财务管理的中心任务,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保证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而产生发展的,但同时,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又会影响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因此,应收账款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也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所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流转速度,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微观管理的同时,宏观上建立健全经济运行体制和经济法规以保证交易顺利、安全、高效运行,通过一些法律手段,及时排除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障碍,避免形成长期的债务链,促使应收帐款及时得到清理,才能使得资金在合理的循环和不断的流通中得到保值和增值。

【参考文献】

[1]吴少平、李小燕.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金融科学,2000.1:16~17.

[2]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教材,2000.

[3](美)威廉R.拉舍.财务管理实务,第15.4.应收帐款管理.

[4]王耀林.现代公司财务管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0.

第4篇:应收账款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问题;解决策略;分销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赊销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形成的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分销商(distributor)是专门从事将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活动的。分销商用自己的资金购入产品,并承担能否从销售中得到足够盈利的全部风险。赊销能够有效扩大销售额,但同时分销商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赊销过程的长期占押,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分销企业尤为重要。应收账款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按期、足额收回款项。

一、分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扩大赊销规模,风险意识缺乏

在分销企业中,销售目标是企业战略目标中最重要的部分。随着分销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所面临的销售压力也日益加大。企业通常以赊销作为扩大销售、应对竞争的重要手段。作为达成销售目标的主要执行者,一线销售人员注重追求销售额,对于赊销背后的风险缺乏防范意识 ,忽视对于赊销客户的选择和赊销规模的控制,盲目地降低对客户的赊销标准、给与客户更高的信用额度、更长的账期……而商品一旦售出,销售人员便以为万事大吉,对后续应收账款的回收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重销售,轻回款的观念,一方面导致赊销比例的盲目扩大,企业账面的应收账款规模激增,占压大量流动资金;而另一方面,对于赊销产生的风险疏于防范,客户资信调查、客户授信管理、赊销合同管理等事前防范措施不足,致使后期出现客户拖欠,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甚至产生坏账、呆账。

2.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协同配合

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许多分销企业仍沿用传统的机构职责划分,由财务部门承担应收账款管理的全部职责,被动地进行事后控制;另有部分企业虽明确了应收账款管理职责由销售和财务部门共同承担,但两部门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晰,也缺乏赊销风险管理所需要的一些信用管理专业知识,如客户信用调查、客户信用档案、法律维权等;近年来有些分销企业增设了信用管理部门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但信用管理部门与销售、市场、财务、物流等部门级别相同,而应收账款从形成到收回是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环节的,信用管理部门是企业赊销政策的执行部门,实际业务中不能有效地协调各个部门,经常处于职责大于其职权的尴尬境地。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的不合理,缺乏协同配合的合力效应,使应收账款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3.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分销型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合同期内的应收账款管理和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时至今日,很多分销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还沿用陈旧的管理模式,待逾期应收产生后才设法补救,没有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缺乏完善和系统的管理措施。另一些企业中的应收账款制度尽管已经较为完善和健全,但是制度执行缺乏应有的刚性,甚至只将制度用来“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在口头上”,有章不循,使应收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这样会导致事前忽视客户的资信状况调查,放账随意,发货凭据等未及时取得妥善保管;事中缺乏对期内应收账款的监控和分析预警;一旦出现呆坏账,往往催收无果,也无法提供完整的证明文件,事后难以补救。

4.缺乏法律意识,合同管理不善

赊销合同是企业与客户最重要的交易契约,也是法律上重要的证据。分销企业在赊销合同设计、签订、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严格按照法律程序,验收条款、信用条款、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关键条款约定不明确等问题。此外,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未取得合法有效的赊销凭证,或者由于当事人变化等原因,致使重要的书面资料散失。同时,企业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担心动用法律手段会“得罪”客户失去后续业务,在发现客户付款出现问题,存在收款风险后,心存侥幸,不积极催收。即使坏账形成,仍不及时诉诸法律,致使企业丧失诉讼的最佳时机,拖欠客户若趁机转移资产,后续即便企业胜诉,也很难执行法院判决。有的甚至超出了诉讼时限,丧失诉讼机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5.激励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指标不科学

当前分销企业里,对于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时,销售完成率和销售增长率通常是最主要的两个考核指标,所占权重也是最高的。而应收账款指标要么尚未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要么则只占很低的比例。这样的考核体系下,销售人员的工资报酬主要受销售任务完成情况的影响,销售人员当然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销售手段将产品推销出去。而应收账款产生在销售环节,回款的指标却不是销售人员的主要考核指标,直接导致销售人员没有收款积极性,忽视应收回款。激励考核没有在应收账款回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忽视回款的问题也就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二、分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解决策略

1.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企业信用政策,有效控制赊销风险

信用政策,反映企业风险控制方面的偏好。分销行业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客户分布广阔而相对固定。因此,对分销企业而言,加强对客户的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一行业特点,分销企业制定的信用政策主要包括:

(1)明确企业的授信标准。在客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5C原则等确定客户信用等级,筛选出合格的赊销客户,从事前开始控制赊销的客户风险,并建立动态的客户信用档案库。

(2)利用全面系统的模型确定信用额度,包括企业总体额度和客户个体额度两方面。科学地确定对每个合格客户的授信,有效控制赊销规模。

(3)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制定合理的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和折扣条件等,由此控制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

(4)制定收账政策,该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是企业有关收账工作的全面政策性指导。

2.健全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明确职责划分

应收账款的管理应该是全程管理,包括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处理。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首先是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设立在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这样的设置能够把风险管理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有效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指标,也较容易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二是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建立应收账款考核指标体系,分析应收账龄、应收账回款天数、坏账率等,在此基础上,落实责任制,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指标分解到人,增加销售人员的应收账款指标的考核权重,同时加大奖惩力度;三是加强应收账款的处置管理,通过应收账款抵押和出售应收账款方式降低企业风险。

3.加强合同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分销企业为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降低法律风险,应该建立赊销合同的管理机制。科学设计合同条款,保证赊销合同的表达清晰准确、内容完备。在正式签约前,由信用部门对合同进行审核把关,除常规条款外,重点关注与赊销相关的条款。签约后合同应集中保管,对赊销合同进行登记、跟踪、检查,并记录出现的问题,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有关负责人,及时制定对策,将客户的违约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对于长期恶意拖欠的不良客户,企业应及时向法院提讼,采用有效的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包括:申请财产保全、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还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办理公证债权文书等。

参考文献:

[1]王亚影,王芳.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初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5(04).

[2]张俊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3]何忠勇,罗俊辉,杨蕊.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