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片《任长霞》浓缩了她在任河南登封市公安局长的3年内执法为民、助人为乐、惩恶扬善的感人故事,让人十分感动。任局长认真完成局里的工作,还主动帮助村里有困难的村民,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是我们每一名少先队员学习的好榜样。
看影片《任长霞》,不同于看其它的影片,任长霞的崇高品质让人敬佩。任局长生活中面对犯罪嫉恶如仇,对待人民群众体贴入微,对待同事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的呵护之情,深深地撼动了普通老百姓的心灵。
她在繁忙的工作中,心中始终想着群众,对待群众心细如丝,亲情似水,体贴入微。对待同事严格要求并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待犯罪分子嫉恶如仇。在接待群众事务中,得知有一位老人患气管炎,便不动声色的安排人员替她购买药物,并送到老人家中。老人拿到药后,十分感动。这虽然很平凡的一件小事,但是表明任长霞同志时刻关心群众。
在任长霞去世前一刻,她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堵车,于是下车走入金灿灿的油菜花地,象征着任长霞灿烂绚丽的人生。重新回到车上,飞奔而去的汽车拖曳出一道长长的车影,驰向长霞落日的尽头……我觉得这是影片最辉煌美丽的一刻。
镜头二:一个家境贫穷的初中女生,特别爱面子,平时在学校花钱大手大脚,爱与别人攀比,见同学穿件新衣服,回家就向自己疏于打扮面色苍老的妈妈吵着、闹着要新衣服,妈妈一为难,她就要死要活的,最后妈妈不得不妥协。
镜头三:一个偏僻、贫穷的山区里,有一个女孩考上了大学,她年迈的父母欣喜若狂。一天,女儿寄来了一封信,向父母要2000块钱,这笔钱对他们来讲,无异于天方夜谭,但父亲考虑到女儿可能要买学习资料,想尽一切办法来凑钱,最终在卖了几次血后,终于凑齐了给女儿寄去,憔悴的父亲为没耽误女儿而喜悦,却不知女儿是用这笔钱去整容。
……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看了让人触目惊心——为什么孩子会如此自私、如此冷酷呢?
究其原因,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
我们的民族,素有“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中华民族更具有传统的“感恩”传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胸怀;“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诗句;“羊跪乳,鸦反哺”的感人故事,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什么是感恩呢?感恩就是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给自己带来到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它是人文精神的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与自然,创建良好社会秩序不可缺少的文明素养。所以,可以这样说,未来社会是否和谐,关键在于我们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实施的怎样。
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真正的继承和发扬我国五千年的文明礼仪,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入手:
一、以感恩之心,抓感恩之点
作为教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能感受到文章中蕴涵的关于感恩的教育资源;要有一双慧眼,能敏锐的发现文章的感恩点。要能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在我们的教材中,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
二、以怀恩之行,育感恩之情
可以这样说,在道理上,在回答试题的时候,我们的孩子都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去说。但为什么无法在行动上落实呢究其原因,我想应该就是——这些感知都不是真正的发自他们的内心,他们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没有情感体验的道德教育是失败的,同样,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也是肤浅的。作为施教者,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感恩教育刻骨铭心,要让孩子对每一种情感体验都如同身受。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1、在情境中育情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那些情感浓烈,但学生不能或者还没有亲身经历的文章,如《秋天的怀恋》,《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还非常清楚地记得,去年我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对父亲的那无私的爱熟视无睹。所以,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母亲舍身救子的故事,同时也找了几篇动物间存在的感人故事,让孩子的情感达到我需要的层次。结果,当我让孩子去感悟文中的母爱时,许多同学都能找到自己心动的语句。我想,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一定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爱的眼睛的。
2、在朗读中悟情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在引导学生知恩之后,更要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春蚕》,可反复朗读课文中描写母亲为给孩子挣学费,辛苦养蚕的那些自然段,以及文末对母亲头发的描写,体会伟大的母爱,从而引发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山雨》,要抓住描写山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此外,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让对课文的体验在自己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3、在思维,想象中激情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要通过想象深入意境,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大瀑布的葬礼》一文,引导学生对瀑布昔日的宏伟壮观的想象,能让学生更加强烈地体验到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桂林山水》一文,引导学生对美如画的山水进行想象,可感受到祖国山河之美。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深入地思维中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
三、以感恩之情,做感恩之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认真钻研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礼义道德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着眼于教材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如在教授小学课文《孔子拜师》一文时,要把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广泛搜集古人在拜师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礼仪、称谓及古人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类似的有趣故事,如“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让学生课后阅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把故事所包含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加以传达,让学生感受现在学校所要求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其实就在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
二、引领学生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汉语文化形象丰赡、意义深远、气韵生动,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要寻觅的文化。因此,语文课堂应倡导师生一起去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汉字本身就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所以,小学必须加强识字和写字的教学。要让学生领悟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范习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同时,多介绍古人习字书法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己形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内核,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蕴涵着丰富的思想观念。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描写民族英雄敢于并且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在帝国主义的阻挠面前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詹天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舍身捍卫祖国和民族尊严的晏子(《晏子使楚》)……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引领学习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传统美德,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品位,历练人格。
三、努力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既具有物化的客观形式,又具有主体形式的存在和延续。例如:诗、词、曲、赋、国画、书法、对联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有知识的梳理,还要有习惯的养成、技能的落实和文化的积累。例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和《元日》时,教师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应该认真分析探究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各地春节、元旦中的风情习俗,了解认识春联、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查找关于“屠苏”的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查资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以综合性语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的来源及各地节日的风情习俗;让学生感受诸如戏曲、武术、国画等国学精粹的博大精深。学生长时间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并注重积极尝试和点滴积累,定能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带养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碰上或这或那的教育难题。《家庭&育儿》杂志推出“教育碰碰车”栏目,特与蓝袋鼠教育沙龙(http://landaishu.省略)联合主办“教育碰碰车系列话题讨论活动”。每期均有年轻父母感兴趣的话题,希望您能把自己的经验与蓝袋鼠朋友以及《家庭&育儿》的广大读者分享。若您的观点被采用,将赠当期杂志一本。
【主持人】一诺千金 媛媛
亲子读物是一方宝藏,带给宝贝的不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精神上的愉悦。这份愉悦感染了宝贝们,也感动了一起共读的父母们。在陪宝宝阅读的时候,哪些图画和文字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一起来聊聊吧!
《朋友――于勒和塞扎尔》
塞扎尔整天自己玩球,非常寂寞这天早上,塞扎尔读报时看到一条很不起眼的启事:“被抛弃的小狗想找个好主人”塞扎尔马上就出发了。
塞扎尔一下子就认出了于勒塞扎尔亲热地抚摸着他,把一根链子套在他的脖子上于勒别提多高兴了,嘴里衔着球,一路小跑着,耳朵在风里扑扇着。
回家的路上,天上下起了雨塞扎尔撑开一把大伞,可他只给自己打。
……
夜里,于勒被塞扎尔用一根长长的绳子拴在了一个木桩上分手的时候,塞扎尔对于勒说他是只好狗,他得看着房子和花园,一直到天亮。
早晨,于勒不见了。
……
塞扎尔看见于勒时,于勒在看海。这是于勒第一次看海。塞扎尔在远处沉默着……借看两次浪潮之间片刻的宁静,塞扎尔说:“你好!”他们在沙滩上玩耍,散步,还说了很多话日落的时候,他们哈哈大笑:“太阳像我们的红皮球。”
很久很久以后一天,塞扎尔和于勒正在看报纸。在那些重大的新闻中间,他们发现了一条用小字印出的启事:“被抛弃的小猫寻找好心的主人”于勒和塞扎尔异口同声地说道:“走,走啊,我的朋友!”
他们像迎接国王一样迎接了这只可爱的小猫……
《朋友――于勒和塞扎尔》,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关爱生命绘本系列”里的一本,作者是法国的埃里克・巴蒂。书中讲述了一个尊重和友谊的故事,将失而复得的珍贵的友谊,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讲了出来。除了内容让人感动外,这本书更富魅力的是它的画面――整个冷色调的画幅上朦胧一片,辨不清天空和大海。作为“主人公”的两只小狗在画幅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每一页均有的红皮球成为画面的重点,是引导儿童视线的中心,堪称儿童图画书中的“印象派”作品。
跟孩子一起读的时候,当然要启发他们正确平等地对待朋友,但这本书打动我的不仅仅是这些。我觉得这本书也可以作为对婚姻的一种解读,两个本不相干的男人和女人的相遇就像这两只小狗,走到一起不是谁主宰谁,而是要两个人保有平等的心,共同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我喜欢看童书,孩子们看到的是一面,大人们也会看到触动自己的另一面。
《Clifford's Happy Mother's Day》
小红狗Clifford系列故事是北美儿童熟知和喜爱的,电视上也播放着由该系列书改编成的动画片。《Clifford's Happy Mother's Day》是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Emily的小女孩收养了在邻居家刚出生不久的Clifford。母亲节快到了,小女孩和父亲带着Clifford去给妈妈买礼物。他们先后到了糖果店、花店。一路上,淘气的Clifford惹了不少麻烦,最后他们买了纸、装饰贴,回家自制贺卡。在做贺卡的时候,淘气的Clifford再次闯祸,把做好的卡片和小女孩的毛衣上都踩了它的爪印。母亲节的那一天,女孩的妈妈高兴地收到了父女俩的礼物。在妈妈的建议下,他们把印有Clifford爪印的毛衣铺在了Clifford妈妈睡觉的篮子里,这是送给它的母亲节礼物。故事最后的画面是,Clifford长大了,成了一个身高比妈妈高出许多的大狗,但是妈妈还在用舌头舔舐它的爪子,因为在妈妈眼里它依然是一只小狗狗。一个很温馨的故事,透过准备母亲节礼物这样一个个画面,演绎浓郁的亲情。
《虎王子》
有一本书,我和女儿看时都哭了。当时我们啥也没说,互相拥抱,安静纯粹地哭了一会儿……
这本书就是陈江洪的《虎王子》。
虎王的孩子们被猎人杀死,悲痛的虎王开始报复人类。国王将小王子送到森林里,让他到虎王的身边去,只有这样才能拯救老百姓。
虎王看到在树下睡着的小王子,正要一口吞下他。然而,母爱战胜了复仇之心,虎王怜爱地叼起小王子,就像叼起自己的宝宝一样……
画面中,虎王滴下大颗晶莹的眼泪,演绎出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
看着虎王怜爱地叼起小王子,我和女儿都哭了。那一刻,就是想哭。就是一种柔软的感动。
《情豹布哈依》
《情豹布哈依》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再被狐狸骗一次》中的一个小故事。此故事读来惊心动魄,悲壮的结尾令人感动之余又让人肃然起敬!
公豹布哈依出洞为临产的母豹觅食,回来时却发现窝居洞内的妻子遭到十几头大象的攻击。眼看就要命丧敌手,他急中生智,采取调“象”离“洞”之计,最后自己被十几头象围攻崖头殊死搏斗……
九死一生的布哈依下肢瘫痪,成了一头废豹。妻子香格莉早产,生下四只小豹。孱弱的母豹不得已挑起了生存的重担。
一只小豹夭折,母豹不堪生存重负。布哈依准备退位招贤,却遭新豹敌忾,无奈的布哈依拖着麻木的下肢孤独地爬出石洞……
母豹舍不得布哈依,撵走新豹。可布哈依悲哀地发现爱妻在“玩火自焚”――走捷径猎食人畜。布哈依作出了艰难却大义的决定,走了一条置自己于死地而家人后生的路……
《不是我的错》
《暖春》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片子。主要讲一个叫小花的小姑娘,父母双亡,后来被别人领养。她的后妈后爸经常虐待她,她就逃了出来,逃到另一个村子,被一个好心的老爷爷救回家,老爷爷含辛茹苦地把她培养成了大学生的感人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暖春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暖春观后感1今天中午,老师给我们放了《暖春》这部电影。
电影里的主角小花的父母和唯一爱她的奶奶去世了,养父母对她很不好,有一晚离家出走,后来饿晕在村口,被二狗用车载回了村,村里没有人愿意收养她,最终小花被一位好心的老爷爷收养了。
她来到了老爷爷家,老爷爷的儿媳妇不想留她在家,于是千方百计的想送她走,但都没有成功。由于婶娘对她不好,所以老爷爷和小花一起另起炉灶,他们吃的很简单,有白面馒头和鸡蛋已经很难得了。
老爷爷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很贫穷。所有的积蓄都为小花买了一双鞋。小花舍不得穿。而小花也没有换洗的衣服,换洗衣服的时候,只能穿老爷爷的,还受到小朋友的嘲笑。
小花看到院子里的小朋友在玩扣字游戏,就偷偷学了25个字,并一一念给老爷爷听,老爷爷感动得哭了。小花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竟然想方设法地学习。后来,爷爷去砍柳枝编箩筐卖钱,让小花去读书。而小花也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在每一次的考试中都拿第一。
婶娘虽然对小花,但是有一次,小花放学回家,看到婶娘被烫伤了,她自己也被烫伤了,她忍着剧痛去找胖婶叫胖婶来给婶娘治伤。小花知道婶娘一直都想要个小弟弟,在听说一次吃100只蚂蚱,就可以生小弟弟的事后,她就每天放学后去抓蚂蚱,她把路上的蚂蚱都抓完了,然后去更远的地方抓,有一次回来的很晚,爷爷在门口焦急的等她,小花回来后爷爷很生气说:“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学会不听话了?”小花才告诉爷爷,是为了帮婶娘抓蚂蚱,这让婶娘感动不已,并给小花做了一件新衣服,还叫爷爷和小花在同一张饭桌上吃饭,以后再也不分开,而且要小花叫她娘。由于小花对婶娘没有记恨,反而处处为婶娘这想,才让婶娘感动,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家。
和小花比起来,我们每天有很多东西吃,不仅有丰富的饭菜,还有点心、水果、零食、饮料、小吃,而小花连米饭都很难吃到。我穿的衣服都很多,满衣柜都是,但小花只有一件衣服,而且有点土,有时换洗的衣服没干,只能穿爷爷的衣服。和小花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暖春观后感2以前身边有许多穷人,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穷人的故事吧!
在一个很远的小山村,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叫小花,他很苦,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她一个人,她是在生活在别人的家里,那一家人对她很凶,天天打骂她不给她饭吃,肚子饿了还要干活,有一天她肚子饿了晕倒了在路上,是一个老爷爷收养了,从那以后她就跟这个爷爷生活在一起,她从来没有人跟她玩,别人还欺负,别人在玩,她只能看着,家里还有一个婶娘和一个叔叔都不喜欢她,就想办法要把她送走,可是没有送成功,婶娘打骂她,她从来都不恨婶娘,她天天跟爷爷一起,爷爷对她很好,非常爱她,她会帮爷爷做很多事,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爷爷想送小花上学,可是家里穷没有钱,爷爷就去弄柳条做筐子卖,很辛苦的赚钱,终于他们把钱存够了,小花可以上学了,小花上了学她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第一,小花拿回去给爷爷看,爷爷总是笑,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花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了……
我的感受是:穷人真很辛苦,没钱吃饭、没钱上学、没钱买衣服……我觉得爷爷的钱没有白花,因为小花总是考全年级第一,小花真懂事,小花看到好吃的东西,小花都要给爷爷吃,而且总是帮爷爷做事。听说婶娘“吃一百个蚂蚱,就能生小宝宝了”,小花就每天上学带一个瓶子,放学后,小花就到田野里到处去抓蚂蚱,抓到一百个的时候,就送给婶娘吃,婶娘看到这些蚂蚱,感动地哭了,小花真懂事,从来不记仇,婶娘对小花那么狠,可是小花还是一样对婶娘。我觉得爷爷真伟大,小花真懂事,他们虽然很苦,但是他们很幸福,因为他们的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爱……
这个电影我感动的流下了眼泪,我跟小花比,我真是太幸福了,吃、穿、用、玩什么都有,可我还不懂事,整天惹妈妈生气,我一定要向小花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暖春观后感3今天,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一场感人的电影——《暖春》。
影片开篇似乎并不是那么令人回味。它只是平铺直叙地以一段场景来引出本片的主人公小花:一个大雨滂沱的黑夜,小花手里高举着一架纸风车,吃力地跑着,直到晕倒在地,人事不醒……她为什么会晕倒?她为什么不回家?她的父母去了哪里?一连串的疑问使观者迫不及待地要知道原因。而在这时,我的脑海里却在盘旋着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在她昏迷时,手里依然紧握着那个纸风车?
后来,可怜的小花被一位爷爷救起,女孩告诉爷爷,她的爸爸、妈妈去世了,风车是奶奶做的,但是奶奶也走了。她和叔叔、婶婶生活,他们打她,不给她饭吃,所以她逃了出来。
原来,那是一只代表着爱的纸风车。
善良的爷爷收养了小花,但爷爷的儿子、儿媳不愿意,他们既不孝顺爷爷,也不喜欢小花,自己没有孩子,也不想认小花做女儿。小花管他们叫叔叔、婶婶。婶婶几次想把小花卖掉。好人好报,几经周折,婶婶终未能如愿。虽然婶婶讨厌她,但她孝敬婶婶。婶婶故意踩坏了她的风车,她心痛地哭了,因为这风车对她来说是那么的珍贵。可是第二天,她就把自己做得最好的饼子端给了婶婶。爷爷问她恨不恨婶婶,她说:“婶娘是好人!”因为听说吃一百只蚂蚱就可以生小孩,小花天天放学捉蚂蚱,终于捉够了一百只。小花的善良感动了冷漠的婶婶,她告诉小花,“不要叫婶娘,以后叫我娘吧”,小花终于有了妈妈,她激动地扑向婶娘的怀抱。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卧冰求鲤”的故事,不禁泪流满面。这是怎样一种孝啊!
小花儿能干、懂事、感恩,她的命运是那么悲苦,得到的爱是那么少,回报的却是那么多。爷爷温暖了她的心,而她用爱温暖了所有的人。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最终,她的美德不仅赢得了所有人的疼爱,也赢得了自己美好的人生——她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大山里做了一名乡村教师。她说,“我舍不得爷爷,舍不得这片土地,这里有我血色的童年,还有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爱。”
我想,小花舍不得的,一定还有那只婶娘也是母亲买给她的崭新的纸风车,因为那风车上凝结着的,不是泪水和苦痛,而是爱……
暖春观后感4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的学生统一观看了电影《暖春》。故事中主人公小花悲惨的命运深深打动了我们,我好几次都禁不住潸然泪下,任由咸咸的泪水由面颊滑过。影片放完时,教室里没有了以前一哄而散的兴奋,许多同学们仍沉浸在故事里,面颊上是泪水的痕迹。幼年的小花,童年悲惨的命运,使人格外伤感、同情。
《暖春》讲述了一个叫小花的山村女孩,一出生就失去双亲成了孤儿,和奶奶相依为命;三岁时和她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了,小花只能寄居在亲戚家里,干粗活,挨骂受气,吃不饱饭。几经波折,被迫出走的小花被一位农村爷爷收养了,却又因叔叔、婶娘不愿接纳,使一个七岁的孩童历尽磨难和委屈。历经种种磨难,最后,懂事的小花终于用自己一颗善良的心感动了叔叔、婶娘和周围的人。七岁的小花终于过上了一个普通孩子所应有的再普通不过的普通孩子的生活。
柔弱的小花,用爱,融化了人世间的寒冬,迎来了人心中的暖春。虽然历经磨难,受尽委屈,都不能阻挡懂事的小花幼小的心中那善良的童真和心中的真爱。小花不计婶娘的刁难,给她送上自己做的饼;听说蚂蚱可以治婶娘不生小弟弟的病,自己一个人偷偷上山捉了蚂蚱偷偷放到婶娘的桌上;因为婶娘的脚被烫伤,小花亲自给她做药……终于,小花用自己的真爱,融化了婶娘的心,也赢得了人世间的暖春。
和小花相比,我们这些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应该更加懂得倍加珍惜。小花虽历经困难和折磨,却仍时刻想着关心别人;我们的父母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自己工作多么辛苦,自己多磨劳累,每天接送我们,养育我们,将最好的都给了我们,而我们却往往不懂事,不知道珍惜,还时常惹父母生气。小花为了一点学费,和爷爷克服了多少困难;而我们,学校、老师给我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而我们却往往视而不见,不努力学习。小花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正是一个需要大人照顾、关爱的年龄,却能时刻想着给别人以关爱;我们却很少想到给别人以关爱……
看完《暖春》,我感受很多。从小花的身上,我更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
暖春观后感5在寒假里,我观看了一部感恩教育片--《暖春》,它给我们讲述了,小花坎坷的童年,美好的心灵。在电影中,小花因受不了养父母的打骂而跑了出来,一位好心爷爷收养了她。小花的到来让老爷爷原本平静的家庭带来了一场**,小花用她的爱心换来了婶娘的亲情,换来家庭的温暖。年幼的小花悲惨的命运让我们心酸,老爷爷的伟大,无私的爱让我们感叹不已。
在看电影时,小花经历了许多人世间的苦难让我们流泪不止。她幼年丧失了父母,被养父母打骂,更多是受婶娘的排斥,可是小花仍怀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她的善良,宽容的行为化解了婶娘的怨恨。当她听说蚂蚱可以治好婶娘的病时,她把山上所有的蚂蚱都抓光了。当婶娘看到床头上有蚂蚱时,心中有了很大的感触,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当婶娘的脚被烫伤时,她用自己那稚嫩的小手为婶娘用仙人掌糊上了,让婶娘减轻痛苦。她用自己的善解人意,宽容,融化了婶娘那颗曾经冷漠的心,也弥补了家庭的空位。他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小花深情的喊了一声‘娘’这是发自肺腑的呼唤,这是爱的呼唤。看到这一切,我流下激动的泪水。这是爱的呼唤。小花的不幸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啊。我有父母和亲情的呵护还是不是得发脾气,扣心自问。我的行为是多么不应该啊。以后我要做一个体贴父母,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小花是善良的,当年救她的老爷爷更是无私的。他为了让小花上学,天天上山砍柳树条边框子,下雨天也不例外。为化解小花与婶娘的不愉快,他不与儿子一起吃饭。又一次他发现儿媳妇要把小花送走,急忙步行追到村子里。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爷爷的这种行为,时多么难得可贵啊!
关键词 探究 兴趣 培养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 、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他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教学实线中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经验:
一、通过各种方法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我就用一两句话把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诵、诗歌背诵、戏剧表演、故事演讲等。我在初中二年级中循序渐进地安排了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内进行不同活动,由易到难。如此以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老师还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吗?他们对学习还能没有兴趣吗?
二、巧设导语创设意境,激发兴趣
有经验的老师,是非常重视导课的,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我积累了下面几种经验。
1.诗文名句导课
巍巍中华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词家,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教师只要精选这些内容,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以孟郊的《游子吟》为引语,立即唤起了学生的一种亲情回味,带着这种亲情感和反刍之心阅读课文,他们的情绪就既容易受到课文的感染,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2.设疑造成悬念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因此,教学中可以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教学《狼》一课时,我就设置了这样的导语——“狼是阴险狡猾的,但另一面它又是可笑,甚至让人觉得是荒唐的。同学们可能觉得奇怪,它又怎么可笑呢?为什么让人觉得荒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聊斋志异》中的《狼》吧”这个导语的好处就是巧设疑问,引起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用讲故事作导语
议论文旨在说理,而结合故事说道理就是这种文章的常用方法。因而,以深含哲理的故事作导语,就极能唤起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观点的理解。因此,我会经常用深情的语调讲: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极易进入语文学习的范围。
4.使用道具、插图导入新课
如教学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我在上课时,出示一根火柴,引起学生的注意,借题发挥说,“火柴,就那么一根小小的火柴,貌不惊人,微不足道,但在中国工农进行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中,却发生过一个关于火柴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如此导题,学生很快入了特定的教学情境。
5.利用语文贴近自然和生活的特性导课
语文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很多文章来源于自然,可以调动学生的亲身体验,参与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现逐渐加深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是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主线。如朱自清的《春》,我是这样导入的——“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以多数同学的回答顺利导入课文。
6.利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教者动情,学习者方能动容。在为教学气氛酣畅、激情荡漾的文章设计语时,我力求创设以情动情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能深刻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如?《组歌》、《在希望的田野上》、诗歌《无题》,戏剧《花木兰》、《苏三起解》、《白毛女》等等,实时播放音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
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合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
1.调控课堂氛围
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是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也不应高高在上,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教师要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催捉思维。教师应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2.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简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部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我首先要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使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了熏陶,例如在教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时,我抓住课题中的“飞”,深入主题。课文生动描述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是动物世界的一种奇观。学生意想不到,个个目瞪口呆。学完这篇文章,我让学生自己谈感想,深化主旨:“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可敬的老斑羚们,为了种群的繁衍生存,甘愿从容赴死。在飞渡过程中,没有一只老斑羚企图苟且偷生,临阵退缩;没有因为出现求生的机会而互相拥挤,争夺。整个飞渡 秩序井然……令人悲痛的是,这群斑羚“恰恰是奇数”。当所有的老斑羚葬身悬崖,小斑羚逃出厄运之后,“镰刀头羊”却孤独地站在伤心崖上。因为他没有可以搭载的伙伴。终于,它在祝愿生者的同时,“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教室里气氛热烈,圆满完成新课的传授。教师还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自始至终兴趣盎然。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摘 要】留守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他们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更多的关爱。文章对留守学生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认为语文教师应通过语文学科特有的温暖与情感来关爱留守学生,促进其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留守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135-02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改善,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青壮年劳动力为继续改善当前的生活状况,多会选择离开故乡去发达城市打工,以获取更多的财富。这就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因此,大多数人都选择把子女留下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且特殊的“留守学生”群体。而留守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他们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更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注,语文作为一门充满人情味的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这些留守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以帮助他们度过心理的不适期,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留守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特点
1.缺乏对语文学习意义的正确认识。语文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导致留守学生对语文兴趣下降和学习不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他们仅仅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当做是一项任务或者负担的解脱过程。此外,还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的学生学习的动机往往也比较单纯,留守学生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难以长久地同孩子进行交流,也缺乏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注,这就会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厌学与逃避等现象的产生。对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学科的敏锐性,抓住任何可以帮助留守学生学习语文的突破口,帮助他们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使之正确认识语文学科,培养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要努力消除留守学生的厌学情绪,唯有如此,方能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缺乏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调查发现,留守学生中还普遍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在课堂上害怕回答教师的问题,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即使知道答案也不肯主动举手,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其学习情况。此外,在学习过程中,若留守学生碰到不懂的问题,最多就问一问同桌,如果同桌也不会,就只能坐等老师的讲解。对他们来说,问老师问题是优秀生常做的事,而自己如果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就有可能会换来老师的训斥。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留守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也是属于人云亦云的一类,随大流、得过且过是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基本写照。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留守学生一般都跟祖辈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虽然也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接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对留守学生的学习教育起不到有效的辅导作用。由于缺乏监督与监管,多数留守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比较散漫。对此,教师应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之敢于提问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同时,在小组活动中作一个主动参与者,这样,他们就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学习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3.缺乏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主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语文学习习惯内容的概念涉及范围较广,大体上可分为“听、说、读、写”四大类:①关于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小差是导致学生语文学业能力不能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液飞溅,学生的思绪却可能已飞到九宵云外。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注意力不集中、“听”而不闻是留守学生课堂听讲的一个较大问题。②关于读。留守学生由于存在着性格孤僻、自卑等心理障碍,他们中的多数说话能力相对较差,主要表现为腼腆、不敢说;没有目标,不知道从何说。此外,还有些学生是想说而不得法,不善于说。③关于读。一类是喜欢阅读,却很少甚至没有课外读物,他们的阅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二是喜欢阅读,但缺乏甄别,导致所读图书的质量良莠不齐。④关于写。一是坐姿不端正,字不规范,缺乏指导;二是写作几乎无法自主完成。对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收集素材,使他们积累习作经验,并在习作过程中养成乐趣,从而逐步提高写作能力,使作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留守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1.注重将学校日常管理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随着留守学生问题的日益凸显,各地政府也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有效帮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贵州各地的“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制度、“家长”制度等,建立亲情热线、成立专门面向留守学生的“托管中心”等,这些策略在很大程度给予了留守学生以关爱与帮助。当然,留守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必须让学生们知道,学校是关爱他们的中心所在。在学校里,他们受到别人关心,自己也被鼓励去关心别人,学校应该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反映“关心”的主题。
2.利用语文平台关心留守学生。若要从根本上改变留守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偏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正确的导向是其根本所在,也是保证留守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只有与留守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与留守学生达到精神上的契合,所有的导向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与留守儿童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语文老师来讲也并非易事,需要把尊重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细节。关心不是什么软性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关心是人生强有力而又具伸缩性的支柱。语文课,不仅仅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在尊重的基础上让一代又一代被我们关心着的学生成为懂得关心,也值得被关心的人。
3.与留守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与配合非常重要,留守学生的父母长时间在外打工,对子女的学习无法做到关心与监督,对子女在学业上的需求更是茫然。因此,语文教师应与留守学生的家长做好沟通,让其明白孩子所需,并进行有效指导。要让家长明白是为孩子的学业着想,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从而配合学校教育,为孩子的阅读做出科学的投资和安排。
4.拓宽留守学生的阅读量,提升求知欲。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鼓励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通过向学生讲述名家经历、感人故事,开展各种朗诵比赛、辩论赛、读书报告会等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实践证明,只要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与欲望,他们就能主动地去搜集材料、挖掘书源,这比教师的力量要大得多。
5.对留守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跟进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记读书笔记,就只会导致他们疲于应付。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应扮演好伯乐的角色,指导学生阅读好文章、好杂志、好书籍;其次要通过巧妙的引导策略,鼓励学生常练笔,如写读后感,或对精彩句段进行仿写练习,对文章空白处练习扩写和填补等。这类阅读方法的实施给留守学生以心理上的极大满足感,这要比单纯记笔记的效果要好得多。
6.利用留守学生的生活经历巧做指导。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与留守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留守学生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强,做家务的经历也相对较多,语文教师应创造条件,选择最佳的时机,将学生的实践经历与理论知识的教学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7.以情施教,关注留守学生的独立人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通过情感上的感化来帮助留守学生感知内心的温暖,并与留守学生建立起长久且行之有效的师生关系,甚至可以说亲情关系,真正让学生们感觉到爱的存在,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因此,教师应从情感入手,关注留守学生语文课堂中的情感因素,从而有意识地操纵各种教学变量,尽可能促使这些情感因素朝着积极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凭借有限的条件提高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
留守子女教育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能给予留守学生最有效、最直接帮助的只有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尤其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教师应尽自己所能,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为留守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用语文特有的温暖与情感来关爱留守学生,提升留守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明海,田瑞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吴增强.中小学生心理教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关键词:生本教学;做学教;前置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91-02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学上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近一两年来我校各个学科结合“有效教学”课堂有关活动,尝试“生本教育教学”的实践。本文的重点讨论我校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思考。
一、生本教学的理论依据
陶行知说:“ 教学做合一是一种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者一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而生本教育体系的方法论就是以它作为理论基础,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
生本的理念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本教育的改革所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少干预原则和先做后学再教原则,即教少学多、做多。正如海墨特说:“教学是为了使人产生有活力的思想,而形成有活力的思想需要时间。”而少教多学,就是通过减少规定性和增大选择性来给学生以独立有效的思维的时间。先做后学反映了儿童的合理的脑神经活动过程和儿童的整体意义认识规律。儿童在没有运用几天和全部感知器官去接触学习对象的时候,头脑是空洞的,不能思维,对所学缺乏感知和表现,形成不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不能理解事物的抽象,即使可以形式地记住一些东西,也只是假性的、短暂的。所以,要让学生先做,使头脑充实了,才会变成理性的条文。
二、生本教学的模式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山区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大多数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及家庭教育条件较差,由此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基础很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生本教育理念。我们逐步形成了我校的生本教学模式:两案合一,小组合作,先学后教,先做后教,当堂达标。并将课堂分为前置作业课和展示课。教学重点放在前置作业课和前置小研究。着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的方法。不过亮点和精彩却在展示课上体现出来。
前置性作业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两案合一的导学案,既要达到承前启后、课标导学的作用,又培养学生做中学的学习方式及独立预习的好习惯。同时也会安排同伴互助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先学后教。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一般为:
1、把课文读三至四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自制字卡。并思考怎样记住这些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什么疑问?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几句,标画出来,并说说原因。你喜欢哪一个角色,为什么?)
4、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 、读流利。(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小组讨论并展示。)教师适当点拨。
5、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是字词句或者内容),认真讨论,或互助,并总结探究方法?
6、拓展: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可推荐阅读,可当堂阅读,也可将课文内容延伸。
例如: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及前置小研究。
(1)生字词(完成后小组复习订正)。
①、圈出文中的生字词,会读并记住。②、认读并注音:(略)③、火眼金睛,辨字组词。(主要是形近字的辨认,略)
(2)阅读理解。
①、轻声读课文至少3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然后和小组同学合作,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堂上和小组成员一起展示。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然后填空。
(1)课文讲述了发生在()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 ),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 )的故事。(2)这是一对()的父与子。因为()
(3)深入感悟,拓展阅读。(每小组至少两人展示)
①、找出课文中令你感到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②、搜集一些课文阅读中有个的内容和同学分享。(分享的内容可以是关于亲情的,也可以是地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课前准备)
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再做中学,并提出问题,再让各学习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分组讨论,针对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检测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研究,基础好的帮助基础差的,基础差的虚心请教,相互取长补短,体验学习过程,这样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同时也贯穿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展示课也是学生独立预习的效果检测。以导学案中的预习测试题为标杆进行检测,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解决50的问题。通过前一课的合作讨论来交流学习,并当堂纠错。
展示课教学流程:
1、两分钟展示。交流课外阅读时积累的与所学课型相关的故事、古诗、识记的生字等,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课外阅读的平台,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愿望。
2、低年级学生展示生字卡,交流识字与巩固方法。交流你喜欢课文中的角色,为什么?高年级则展示:(1)你喜欢的句段,说明原因。并朗读。(2)交流自己的感受、感悟、收获。(3)文章用了那些好的写作方法、手法。
3、低年级进行写字交流展示:(1)读准字音,找出难写的字。(2)观察字形,找准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3)范写难字。(4)学生写字,强调“三个一”。(5)小组展评,修改。高年级则是克难释疑展示: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师生一起帮助解决。
4、高年级的拓展阅读或写作:教师可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阅读。也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设置小主题,学生进行小练笔。
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展示课的教学及其学习环节:
(1)三分钟展示(2)小子交流自主学习内容。前置小研究第一项课前在组内互相批改,课堂交流第二、三项内容。重点指导:1、分角色朗读课文(关注学生读的语气)角色分配符合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2、交流填空题,鼓励学生填和课本不一样的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拓展阅读中要帮小组筛选好的文章展示。(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阅读理解填空题的内容,深入感悟1项填空的内容,分别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拓展阅读部分尽可能让每个组展示。(4)教师点拨。并给表现好的小组加分。
三、生本课堂的思考
1、前置性作业的可行性
生本课堂上生与生之间有互动,配合默契,撞击出火花。课堂上不怕学生讲错,就怕学生不讲。课堂展示全依赖于前置作业,同时前置作业又是课堂展示的必要铺垫,它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展示的效果。而农村小学的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家庭学习环境都不容乐观,如果各科全面开展生本教育,每天学生将要完成多份不同学科的前置作业,当中不但有独立学习的书面作业,还可能有小组合作的探究任务和实践操作。面对如此重任,学生更多选择的是抄袭,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和搜集、整理,这样的课堂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2、生本教学不是“万精油”
生本教育课要求学生在课前花费大量时间自学和研究,如果每节课都采取生本教育,那几乎是不切实际的做法。我认为教学应该是“百花齐放”的,根据不同课程类型及学情分析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属于基础知识的课型就可以淡化生本教育,属于探讨和研究的课型可以采用生本教育。不要把生本教育误解为学生讲,老师不用讲,对于我校的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基础较差,该讲的知识点老师还是要讲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应该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生本教育,不能生搬硬套。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师要学陶行知》雷玲主编
感恩的心的美好。体现在每一个角落。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张纸上便有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感恩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感恩主题班会活动策划1一、背景分析
1、“感恩”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官居何职,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
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
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我设计了以“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为主题的班会。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表演小品,演唱歌曲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三、活动重点: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树立美好的人身观,让他们有健康的情感观念。
四、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叫同学们收集有关“感恩父母”的材料。
2、准备班会课件。
3、叫同学们如何感恩父母做好发言准备。
4、准备一份感恩卡。
五、活动形式
讲故事、讨论、诵读、写“心愿卡”和唱歌等形式。
六、活动过程
一、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导入主题问: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题: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我们要感恩父母
二、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感念亲恩)
A、初步感受
1、让学生看图片,认识两个人:父亲,母亲。
教师明确: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B、深入认识
1、老师讲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肾救子: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②年轻母亲舍身救儿: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提问学生: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
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
②父母令你兴的一件事
3、父母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在做令儿女特别感动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过这种体验,但他们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动。
请学生讲一讲父母平凡而辛勤工作:父母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上下班?工作时间长吗?你觉得你的父母辛苦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工作呢?
4、听听父母的心声。
请家长发言谈培养孩子的感受。
5、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给家长及在场所有人的父母。
6、心灵表白
同学们现在你们有话对爸爸妈妈说吗?现在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是什么?
二、感恩父母(学会做人)
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词所说:
①父母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们含辛茹苦培养我们,那么我们该怎么回报父母?
②讲一个现代儿子孝敬母亲的感人故事: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田世国得知母亲刘玉环患尿毒症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作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问:从这个真实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请每个学生写几句简短的话概括:谈一谈怎样孝敬父母?
让同学读一读自己写下的话,请家长点评,谈关于孝敬的看法
3、父母很希望听到儿女祝福的话语,如果要写一句祝福的话在父母生日时送给父母,应该怎么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4、下面的表现,哪些是同学们做得的?请讲一讲让同学们学一学
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③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④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⑥碰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
⑦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护法)
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⑨父母亲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诚恳的指出(实话实说)
5、巧解误区:学生讨论下面同学的做法
①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马上学习。最近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但小林却说:“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习成绩再优秀也不行)
②小刚是一名初一学生,在学校里活泼开朗,可回到家却不愿和父母讲在学校的事,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讲,总是一个人独自呆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他说:“父母只会唠叨,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缺少沟通)
③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小明说:“等我工作后,每月都给父母生活费就行了。”只是每月给父母生活费就是孝敬父母吗?(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在精神上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更为重要)
④一位学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后写下了一段话:为了我们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让妈妈做又苦又累的生活,让妈妈过世界上的生活!妈妈,等着我给你过最幸福的生活吧。
6、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
让我们懂得感恩。请听歌曲:《感恩的心》
7、全班齐诵《游子吟》结束本次班会活动。
以上就是我们班这次主题班会《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的设计过程,该节班会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最后,我想借用当代作家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来提醒自己:“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谢谢大家!
感恩主题班会活动策划2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情,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贴关心父母,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
3、学会理智,学会克制叛逆心,走好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一步。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资料:感恩演讲稿
2、歌曲《母亲》(阎维文)、《父亲》、《烛光理的妈妈》
3、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播放音乐《母亲》
2、出示课题:
同学们:这是我第一次来湘潭,也第一次与同学们见面,同学们能猜猜老师的感触是什么吗?是“羡慕”!我来自永州一个偏远的山村,我真羡慕同学们爸爸妈妈把你们带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同学们为此感到幸福吗?(没有!)那是因为同学们都习惯了这种生活,就像习惯了父母的关爱,习惯了父母的无私奉献一样。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谈谈这个古老的话题——《感恩父母》(出示课题)。
(二)、为何要感恩父母
1、说一说: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下面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快乐与烦恼,并说说你处理的办法或自己的看法。
(1)、你曾因为要东西(如衣服、手机、电脑)与父母发生过争执吗?你是如何处理?
(2)、父母背着你看过你的日记、短信或聊天记录吗?
(3)你觉得父母爱唠叨吗?你如何看待父母的唠叨?
(4)、父母对你的期望值高吗?你是怎样看待的?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出现一些分歧、甚至摩擦都没什么,只要我们能理解、懂得父母的唠叨、父母的期望,那都凝聚着他们深深的爱!
2、讨论:
父母令你最感动、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老师讲故事)
3、故事演讲: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有时,父母给我们的也是别人无法给予的!
《天亮了》背后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名游客在马岭河峡谷谷底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11时20分,缆车到达山顶平台时慢慢地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走过来打开了缆车的小门,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孩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他的双亲却永远却离开了人世……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的爱!
4、学生演讲:
同学们,十多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享受着父母之爱,沐浴着父母之情!无时无刻不牵绊父母的心!请听__同学的演讲《感恩父母》。 (播放短片)
(三)学会感恩:
都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孝敬父母是没有时间界限,也不需要我们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去关心他们,体贴他们,让他们也成为被爱的人!
下面请大家来说说:
今后我们应该用哪些行动来感恩我们的父母?
小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有很多方面,但我想下面最基本的四个方面我们必须做到:
(1)、理解父母、体贴父母;
(2)、听父母的话,接受劝告;
(3)、对父母有礼貌,言语要尊敬;
(4)、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
(四)感恩誓言: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与学习,同学们心中一定有了另一份感慨,现在请全体同学起立,跟着班长一起大声说出我们心中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感谢您们的养育之恩!
从现在开始
我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决不辜负您们的希望!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给父母写一封信,以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感恩主题班会活动策划3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班会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班会主题。(出示幻灯片1.2)
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面对现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二、讨论:自己怎样认识感恩的?(出示幻灯片3)
学生1:所谓“感恩”,就是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学会报答那些给自己帮助的人。
学生2: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帮助父母,多体谅老师,那就是感恩。
学生3: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只有学会了感恩,生活才会快乐,生活中才会有真挚的情感。
学生4:生活中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帮助过我的人。
教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老师想,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其次,我们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进了我们的成长;甚至我们还要感恩自然,因为自然给了我们阳光雨露,蓝天碧树,四季变换。可以这样说,面对生活,我们就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三、讨论:
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为什么要感恩老师?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边的人?
学生先自己考虑,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
四、继续讨论:
1.怎样感恩父母?
2.怎样感恩老师?
3.怎样感恩自然和身边其他的人?
学生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而后教师总结。
1.分组讨论发言
2.教师总结
3.教师出示三篇文章:
(1)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们感谢天神,感谢主。当然,我们感谢的,远比他们要多很多。
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
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谢挫折,不是乐观么?感谢对手,感谢敌人,不是乐观么?对于我们不甚喜欢的一些人和事物,尽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对我们的利处,从而去感谢它,不是乐观么?所以,感恩,是一种乐观的心态。
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
感恩是画笔。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将生活中细致的工笔,描绘得细腻精美。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2)常说:“三有三为。”
心中有祖国,为祖国做件事。不是为了回报、感谢伟大的祖国么?
心中有集体,为集体做件事,不是为了回报、感谢温暖的集体么?
心中有他人,为他人做件事。不是为了回报、感谢生活中的每个人么?
有人说,忘记感恩是人的天性。当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享受前人带给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这就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学会珍惜你的幸福,学会感谢你身边的一切,因为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感恩,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我们将会感受到更多快乐。
(3)学会感恩,应该是对待他人的一种积极态度;学会感恩,本质上就是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好处,做出回应,做出回报,而不是漠视,而不是淡然处之;学会感恩,是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优点;学会感恩,是温暖的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学会感恩,是感情的黏合剂。只有学会感恩,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只有学会感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五、感恩小故事
1.六旬老父捐肾救子:___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2.年轻母亲舍身救儿:___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
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__的全部。”
3.《挨杖伤老》: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
无论母亲打多重,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
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4.孝顺儿捐肾救母:___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田世国得知母亲刘玉环患尿毒症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作了血样检查;
配型成功后,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
六、结束语:
做老师的有两个希望,一是希望你们做好人,二是希望你们学习好。有人把人才分为四类: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我相信我们的同学都是人才,因此希望你们做有德有才的人,不要成为有才无德的人。要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的学生。父母养育你们,老师栽培你们,虽然这些是父母与老师应该做的,但大家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父母、老师对你的好和爱。学会感恩,你才会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总之,希望同学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感恩。
感恩主题班会活动策划4一、背景
九月,秋风飒飒,秋叶飘飘。这是秋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回报的季节……老师,就是这季节的主题。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第__个教师节,正因为这个美好的节日,才让我们的感激之情有了表达,也让社会充盈着尊师重教的温暖,也让学生学会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
值此之际,作为岛城极具号召力的_媒体,青岛早报整合各方资源、联合商家适时推出教师节主题活动“九月的献礼”。旨在通过真诚祝福、点滴心意表达社会各界对教师节的重视、对教师的尊重和感谢。中国_编辑。
二、活动主题
收获的九月,回报的季节
“九月的献礼”教师节主题活动方案
三、活动内容
本次以第二十五个教师节为主题的活动,主要分为“帮您圆梦”“商家献礼”“跟踪报道”三个阶段进行
(一)帮您圆梦:这个教师节,梦想和期待不再空白……
老师,是我们成长的第一个台阶。是她,把我们从懵懂带入成熟,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也是她使我们的人生开始有梦想。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说出祝福,画出梦想——让我们帮您圆梦。
参与形式:
参与者可以通过短文和绘画两种形式,通过不同主题或侧面,鲜明的表达出对老师的感谢和想实现的愿望。
商家可以根据参与者提交的作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性的为参与者提供赞助支持,帮助实现愿望,如:为教师提供一次免费体检等。
成功实现愿望的作品,将连同商家的寄语一起刊登于青岛早报活动专版。
(二)商家献礼:有了老师,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这满园秋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教师节”作为商家必争之地,纷纷举办打折促销的活动以借此挺高知名度和人气。青岛早报整合资源优势推出“商家献礼”特刊,通过这种专刊的形式,商家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体现自己的“教师节”回报特色。包括购物赠礼、持教师证享受折扣、学生礼物选购优惠等等,具体内容和形式商家自定。
青岛早报可派出编辑协助商家做选题策划,以特刊方式予以集中刊登,就有较强的传播针对性,是广大企业商家提升品牌形象、借势节日精准宣传的平台。
(三)跟踪报道:圆梦时刻,共同见证
青岛早报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报道圆梦时刻,通过采访参与者和受惠教师的感想侧面宣传赞助商家,有效提升品牌形象,达到节日宣传的有效关注。
感恩主题班会活动策划5教育目的:
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也不属于你个人,请珍惜生命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他人为你的努力和付出,请常常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主持人:
主要内容: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
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
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你生命中的拥有,感恩你身边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所有的所有,听一听赵鹏同学的心声,感受她心中的恩诗朗 诵《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听了朗诵后,互动活动:说出最让你感动的事(请几位学生讲述)
四、要学会感谢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而又应拿什么来报 孝父母所付出的无数艰辛呢?
六,每组两名学员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具体是怎么做的,是怎么感恩的。
七,小型辩论赛
正方:给父母的报答是精神上大于物质上。
反方:给父母的报答是物质上大于精神上
五、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应该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自己的至亲,父母的爱是那么的平凡,却又那么的动人,正如丁香花般的默默无闻,却沁人心脾。
六、歌曲表演《感恩的心》一句简简单单的感谢却包含了无尽的感动,学会感恩是人生的必 修课。
七、班主任总结讲话
在这次“感谢有你”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他们都在竭尽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动去打动别人。他们的节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辩论会非常精彩,手语小合唱也非常感人。听他们讲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他们用手语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作为老师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实的感动。我突然感觉,这些曾经在我眼里长不大的孩子竟会如此独立,如此懂事,他们都是些善良纯洁的孩子,他们对他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甚至生命中所有的人都拥有一颗诚挚的感恩的心,他们是想通过这次活动,将自己对于感恩的感受抒发出来,积极影响身边的人也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或许我们平时都不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我们并不是没有必要让身边的人了解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感激,所以这样体验感恩的活动是我们学生和老师所需要的,他们需要一个空间一个舞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次的活动也在我们班掀起了一阵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热潮,这说明感恩教育活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真正地试着敞开心扉感恩这个美丽的世界了。
八、让我们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对一个微笑,一句关怀,即使是不经意间的。 我们也要学会感恩,感谢这一切。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又勇气作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