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作业管理论文范文

作业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作业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业管理论文

第1篇:作业管理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高校的资金来源由财政拨款变为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为辅的模式,使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被“企业化”了,也使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控制质量成本以提高效益。为此,本文提出了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引入高校的观点。在论述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形成条件及将其引入高校的合理性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最后提出用查理•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来完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在高校中的运行环境,使其发挥最大功效。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等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由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度集中管理,逐步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模式。高校的法人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人地位立足的高校要生存,要在生存中求发展,就必须有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并且在将来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产品。因此各大高校纷纷引入ISO90000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其教学质量。但质量不是免费的,质量意味着成本。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控制或降低成本,才能提高其效益,以谋求更好地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管理体系中的观点。

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

(一)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

质量成本是20世纪下半叶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A.V.Feigenbaum)提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作业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或赔偿费用。质量成本管理是对质量成本进行管理的一种应用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分析、考核及质量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等。

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是20世纪后期形成的,是将作业管理与质量成本管理相结合,并以质量作业为核心,将“作业”、“成本动因”等概念引入到质量成本管理中,是质量成本管理的一种方法。目的是为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手段,并为企业制定内部质量改进计划、降低成本提供重要依据。

(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形成条件

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是以“产品”为中心。质量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围绕一定产品的质量成本而展开的,对质量成本的发生本源及其动因缺乏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美国出现的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成本计算(ABC)及其相继发展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为变革传统质量成本管理,提出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了重要思路。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管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需要,以及企业的竞争环境为作业成本管理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环境和动力。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其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持。由此可见,把质量成本管理从“产品”层深入到每一个“作业”层,形成以“作业”为核心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的合理性及意义

(一)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的合理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人地位自居的高校表现出的产业性毋庸置疑。《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发明创造及为社会服务。高校三大职能活动过程已表现出与企业生产的类似性和渐进性。可见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企业化”了。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为例:就如同生产产品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宣传(广告)——招生(进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分配(出厂)——用人单位的使用及毕业生信息反馈(质量跟踪)。由此可知,高校的“生产”过程由多个“作业”组成,且各“作业”间的界限及职能比较明确。已被“企业化”的高校必须也已经以法人地位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竞争、生存。因此,它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同企业已无很大差异。所以,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以“作业”为核心的计算体系和管理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现代企业制度及管理科学化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等,高校都已经具备。因此,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引入高校是完全合理的。

同时,更重要的是,高校在引入质量认证体系提高质量的同时,也耗费了巨大的资源,所以质量不是免费的,质量是需要成本的。高校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就必须控制质量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引入质量成本管理也是必然的选择。

(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运用于高校的意义

首先,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现了“过程管理”的新思维,把高校质量成本管理深入的“作业”过程,实现了高校质量成本的动态管理。

其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现了“源流管理”的思想,把“成本动因”理论引入高校质量成本管理,引导高校从本源上寻求减少或消除无效质量作业,控制作业质量耗费,也使高校质量成本管理处于不断改善的环境中,有利于高校各部门加强质量成本的控制,挖掘质量成本降低的潜力及准确计算“产品”成本。

四、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

对于高校来说,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运用应包括高校作业质量成本计算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

(一)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的计算

高校作为非盈利性事业单位,改革前资金主要或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对于成本的核算重视不高,且高校的质量成本具有分散性、隐蔽性的特点,使高校的质量成本容易被忽视,因而正确核算高校的质量成本显得非常重要。核算的基本步骤包括:

1、确认高校主要质量作业和质量作业中心。高校质量作业是指高校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的作业。质量作业中心是指围绕某一重要业务过程的质量关联作业所组成的集合体。质量作业通常包括控制作业和控制失效作业。控制作业主要指预防作业和鉴定作业;控制失效作业主要是内部损失作业和外部损失作业。参考企业质量成本的分类,并结合高校的特点,本文将高校质量作业分为:预防作业、鉴定作业、内部损失作业和外部损失作业。并按质量成本的构成,分设四个质量作业中心:预防作业中心、鉴定作业中心、内部损失作业中心和外部损失作业中心。下面结合高校的特点,将不同的质量成本分别归集到相关的作业中心中去。具体如下表所示:

预防作业中心鉴定作业中心内部损失作业中心外部损失作业中心

质量计划工作新生检测“产品”报废质量诉讼

质量培训期中检测“产品”返修质量索赔

质量改进措施期终检测“产品”复检

质量审核教育设施检修

质量奖励

教育能力研究

确认高校主要的质量作业及确定质量作业中心,为资源耗费在不同作业中心中进行分配提供了基础,也为成本发生源的明确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质量作业的归集,质量作业中心的明确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家对质量成本有更一进步的认识和责任心。因此,质量作业及作业中心的确认是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开展的重要基础,高校应扎扎实实地作好这一确认工作。

2、将高校质量作业耗费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中心。高校质量作业耗用资源及作业量的多少,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这种资源耗用量与高校质量作业之间的关系,体现为“资源动因”,它是分配资源耗用的基础。结合高校来说,就是将耗用的资源按一定的标准——即“资源动因”分配到四大作业中心。明确各作业中心的资源耗用总量,有利于成本发生源的明确,使各作业中心能够对自己的责、权更明确,有利于质量成本的控制。同时也为下一步将质量作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打下了基础。此步最重要的是“资源动因”的确定。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联系外界环境正确确定“资源动因”。

3、将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中心的资源耗用量,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各“产品”,正确核心各产品的成本。基于以上高校质量成本的计算方法,高校可编制质量成本汇总明细账。具体如下表所示:

××高校××年度教育质量成本汇总表

项目

单位高校质量成本汇总合计

本科生研究生二学位……金额(元)百分比(%)

本质量计划工作费

质量培训费

质量改进措施费

质量审核费

质量奖励费

教育能力研究费

本新生检测费

期中检测费

期终检测费

教学设施检修费

内损成本“产品”报废损失

“产品”返修损失

“产品”复检损失

外损成本质量诉讼费

质量索赔费

合计

注:表中“百分比”为该项目占总费用的比例。

按照作业质量成本计算的高校教育质量成本汇总明细表,有利于高校明确各种“产品”,如“本科生”、“研究生”、“二学位”等所产生的质量成本及其构成。使我们能够明确每一类质量成本的重要性及占总费用的百分比。为从根本上解决质量成本的控制和降低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二)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

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是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引入高校管理中,是在高校作业质量成本计算框架上的延伸和发展。具体包括:

1.高校质量作业分析。高校质量作业分析可以按质量作业中心进行。由于质量作业中心是由围绕某一重要业务过程的质量关联作业组成的,所以以作业中心为单位对质量作业进行分析会更透彻,更清晰。对某项具体的高校质量作业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直到为顾客提供满意质量的效果分析,以此层层深入下去,实现对质量作业的动态管理。

2.高校质量作业的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是推动成本的本源,对高校质量作业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来减少或消除低效和无效的质量作业,以及因这些质量作业所耗用的资源,这是从根源上寻找优化高校质量作业和质量成本的有效方法。它可通过“头脑风暴法”由各作业中心相关人员协作找出。

3.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是对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在具体评价时应首先统计各质量作业中心的业绩,这是评价的基础。而对于各质量作业中心的业绩必须与其定立的质量目标与质量成本目标相联系,即考核其是否完成了目标及完成程度。这不但有利于质量目标及质量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增强了各质量作业中心的紧密度、依赖感,增强了各部门的质量成本意识。

以上三个步骤紧密相连、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五、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环境

高校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是高校质量成本管理的一个环节,更确切地说是检测环节。要使这个环节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则必须为其提供一个较好的运行环境。为此,本文将查理•戴明(CharlesDming)的PDCA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中。

(一)P阶段。此阶段是规划阶段。做规划时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水平,降低高校质量成本支出为目标,通过对高校目前实际质量成本支出的分析,制定本期改进目标。针对改进目标,确定下一步高校质量成本改进重点,研究改进方案,确定具体措施和方法。

(二)D阶段。按照改进计划,实施高校质量成本改进。在实施计划之前,高校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计划实施培训,树立降低质量成本重要性的意识。在实施过程中,应对整个实施计划进行严格控制。

(三)C阶段。对照计划要求,通过检测高校质量水平及高校质量成本核算,来检查、验证、改进计划实施结果。

(四)A阶段。在分析改进计划的实施结果的基础上,总结改进成果,并形成标准,以供以后实施。对于继续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次改进循环。

高校质量成本控制的PDC模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提高的动态循环过程,每经过一次循环,高校的质量成本就会得到改善。高校的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更侧重于第三阶段,也为第四个阶段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其他三个阶段的涉及较少。因此高校在具体执行作业质量成本管理时应同时加强其他三个阶段的工作,以使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论述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及形成之后,本文指出将作业质量成本管理引入以法人地位立足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化”高校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第2篇:作业管理论文范文





中国企业的物流现状



现代物流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宏观和外部环境来看,中国企业发展一体化物流存在着各种瓶颈,如:长期以来受“重商流”、“轻物流”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对物流在经济发展和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学科建设严重滞后;缺乏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支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缺乏协作,尚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第三方物流市场薄弱等。从微观环境来说,企业物流管理与运做也不容乐观:



物流职能分散,运做效率低



由于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被动的接受生产、销售服务。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从管理机构设置上,中国的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组织就是例证。由于物流活动跨职、跨部门设置,各部门各自为政,且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财务分析,致使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非常低下。以物流总成本为例,根据1997年IMF的资料,美国的占GDP的10.5%;日本的占11.4%,而中国的却占16.9%,中国业内人士估计可能在20%或以上。



粗放性经营突出



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经营依然是“大而全”、“小而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或有自己专门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进行物流自营。根据1999年中国仓储协会委托某咨询机构对45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工业企业的物流全部自理的占被调查企业中的26%,全部委托第三方的占5.2%,自理与委托比例相结合的占69.8%,其中,委托比例在30%以下的占42.3%,在30-60%之间的占36.5%,60%以上的占21.2%。而中小企业委托第三方物流的比例更小且物流能力相对更低。与美国近70%的物流外包存在巨大差异。由于企业所下设的部门或专业公司大都围绕着母体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去市场找生意,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各种贸易堡垒的逐步取消,应该说,企业更是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时下还有一些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则不顾企业物流管理能力是否具备,宁愿不惜斥巨资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物流子公司,也不把物流交由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方经营或与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



缺乏协同竞争的观念



面临“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走集约化道路,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因为任何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有的企业具有核心技术能力、核心制造能力,却不具备核心营销能力、核心企业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能力。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跟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或非合同的形似(战略联盟或合作)交由外部组织承担。通过与外部组织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将上述五种核心能力加以整合集成,从而以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经营的“大而全”、“小而全”,印证了中国企业尚未实现由孤立经营、各自为战的竞争思维向合作竞争、寻求双赢的新思维转变,缺乏与外部供应链企业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

缺乏协同竞争的观念



在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底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切不说企业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以寻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参与供应链管理,就连基本的物畅其流也难以做到,更不用说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快速研发出高性能、高可靠性、价格合理的新产品并准确及时交付给客顾客,满足消费者快速变化、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进而强化企业的竞争能力。



缺乏现代物流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理念



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成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然而生产领域的这两个利润源泉,都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日趋程序化、规范化的情况下,技术趋同性的增强使这两个利润源泉基本无泉可挖。进入80年代,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人们开始把竞争的焦点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即物流管理。Dell既不生产硬件也不生产软件,所有的零部件和软件都是外购的,Dell一手抓住客户,一手抓住供应商,高效率地组织零部件的采购、转运、装配和发送,赢得了顾客的忠诚。Dell的物流管理成为了支撑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中国由于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至于附属地位,被动地接受生产、销售服务。许多企业的物流不但没有形成利润源泉,反而成为亏损源,是无底洞,是企业的负担。





企业缺乏物流理论支撑和物流人才



长期以来,我国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物流理论研究的两个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无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2001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虽然“物流学”或类似名称的教材以不断问世,但过多地是对国外概念的引进,对于适合我国国庆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

学科建设和教育落后



根据欧盟的调查结果,在欧洲工友87所大学开展了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学培养物流或供应链管理硕士(约占三分之二)和学士(约占三分之一),另有33所大学在其他专业培养中设有物流或供应链管理课程。欧洲一些大学还建有全球领先的物流研究中心等。中国从1993年开始将物流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到1998年全国共有15所高校开设过物流管理专业,成为中国历史上物流专业培养最鼎盛的时期。但在1998年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却又被莫名其妙地取消了。目前在国内高校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仅有10所左右,进占全国高等院校总出的1%,研究生教育也刚刚起步。每年的毕业生才几百名,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物流研究机构也比较少,且还存在着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致使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缺乏物流专业人才和完善的学科体系的支撑。



传统的会计核算法掩盖了物流成本的真面目

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储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实际上这些费用仅如冰山的一角。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费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费用都没有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尤其是花费在保存货物的库存费用也没有单独的科目。在美国,库存费用除了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其中利息是当年美国商业利率乘以库存总金额。只有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入物流成本才能将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中国现有的会计项目对物流费用的核算和管理,不能揭示物流费用的分布,掩盖了物流费用的真面目,无法唤起企业对物流的重视。



物流运行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差



受“重商流”、“轻物流”理论和思想的影响,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严重滞后;缺乏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支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自为战,缺乏协作,尚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第三方物流市场薄弱等。



政府要为发展现代物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

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要加大与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鼓励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为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检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要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为实现一体化物流奠定基础



中国企业应加快建立起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需求预测程度、促进信息共享,同时要积极引入和使用网络技术、EDI、人工智能、条形码与POS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从而真正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和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为一体化物流的实现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

消除部门间利益冲突,构筑一体化物流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统一管理,以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但是否每个企业都成立物流服务部甚或物流子公司,本人认为,只有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但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主业中,将物流交给第三方经营。当然,对于那些大规模的制造企业来说,如:TCL、美的、科龙等号称要拿出几个亿来自己做物流,依据国际的经验,仍值得认真思考,整合内部物流,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

要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



为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生产性企业应从繁杂的物流活动中解放出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自己的核心义务上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将物流服务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从而以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



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

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作为小型生产性企业更应走出“小而全”的误区,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大势所趋。



开拓全球性物流,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



中国的企业要增强竞争忧患意识,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要放远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映,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或供应链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3篇:作业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统计工作问题意义与作用思考

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运行中,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而统计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的确,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假如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本身而言,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从政府宏观调控来说,也难很好地找到着力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班组起,就建立了规范的登统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在企业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精简、下岗的较多;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三是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如射洪县现有企业统计人员除几个大中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以会计或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或学历较低,素质较差,或因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也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的只懂会计知识而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有的既不懂会计又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很少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三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二、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有必要明确,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企业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或称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本企业的情况,前面已经明确。与本企业有关的情况,则范围很广、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有联营、合资或者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的情况;二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三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反馈;四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占领或将要开拓的市场的各种信息;五是国内外范围内,对本企业经营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信息。

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一)、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各种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更谈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即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至于部分近年来新成立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建立统计制度,仅是由财会或业务人员代报统计报表,当然更难以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加强企业统计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笔者认为,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二)、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实现为企业经营管理所用与为统计部门所用的有机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要克服贪大求全的作法,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删繁就简,讲究高效务实。如大中型科技统计中,科技人员按职称学历分组中再按性别分组,科技项目按项目统计人力、物力、财力等这类指标企业微观管理都不需要、宏观管理又无多大作用的要坚决删除。企业增加值核算,从生产法角度核算,核算很完备的大型企业都很难满足其核算要求,改成分配法核算于企业核算有利,于统计数字质量有利。

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既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一是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二是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三是及时性原则。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业务的不断出现,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统计指标的设置,应以满足整个企业特别是业务发展部门的需求为主,坚持适度超前,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四是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三)、以科技为手段,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总之,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目前,政府统计部门的信息网络和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都很快,但现在还是两条互不交叉的平行线,即使有交叉也只停留在报报表的单向交流上,政府统计网站为宏观决策考虑的多,为企业服务的少,如何利用政府统计网站为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信息查询是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企业与政府之间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网络,企业所需的大量信息,能从统计渠道取得,政府统计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统计的功能也会增强,地位也会提高。

(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简单的工作任务,使不少企业安排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担任统计,时过境迁,他们面对市场经济之波澜,或无动于衷,或望洋兴叹。有些统计人员,虽是科班出身,却因统计工作的简单化,而被惯成方法滞后,成为缺少创意的少有作为者,面对市场经济所赋予的新任务,他们又难以适应。

第4篇:作业管理论文范文

摘 要 企业文化在企业人事管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阐述,进而通过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剖析,经过研究整理,指出企业文化在人事管理制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阐明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来倡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人事管理制度 现实作用

企业文化之与制度,就好比是灵魂与肉体,假想与实证,概念与实物,无论他的形态是什么,本质都是企业管理员工,促进企业发展,保证企业内部稳定合理有效运作的一种手段。

企业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所推崇,但是同大多数人一样,无法辩证的看待管理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的联系,导致两者独立发展,不能成体系运转,这也是导致现在很多企业明明有企业文化,但却虚有其表的根源。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人事管理制度间的联系

(一)管理制度是有形的文化

企业运行的好坏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看不到摸不着但却起着支持作用的制度环境,也就是一种精神氛围,通过这种氛围可以振奋人心,提高团队协作效率,是企业整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软件基础。通过规章制度的反馈,企业员工也会对企业文化进一步了解。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推进了制度的规范科学性,企业制度保证了企业文化的可执行性。

(二)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互相包容

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是相生而伴的,从企业诞生之初,这两个因素就开始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没有它的企业就没有目标。同样的,若是一个企业没有制度,那么就无法正常运转,这两者相辅相成,缺少了哪一个企业也无法运转,是包容的关系,共同发展,使企业不断前进发展。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互相促进

企业文化通过精神引导,使员工主动规范自己行为,使之符合规范,符合制度。而制度的实行,也在直接或间接的将企业文化深刻的铭记于员工心中,使企业文化具象化,通过制度的形式释放出来。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企业精神的动态性使得企业制度更加的灵活,而企业制度通过制定文化制度补充了文化软规范的短板。

二、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中的现实问题

(一)管理制度渐趋僵化

企业制度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最突出的就是管理体制僵化。原因有两点:第一点,企业制度的制定规则不合理。企业从发展之初,便开始制定企业规章制度,这时候的企业制度没有大纲,制定的规则也是最基本的,基础的一些行事规范;第二点,企业制度中存在着管理盲区,制度缺乏了公正性,成为了员工的制度而不是管理者的制度,这时候的制度已经不能称作制度,而是枷锁了。

(二)制度规范不合理阻碍执行

企业在制定企业制度时就应该通过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制定规章制度,毕竟企业制定规则的根本目的就是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制定制度的过程却是复杂的,无法准确的制定出完美的规章制度,有些管理者因为制定规则的枯燥过程而直接去拿现成的别的企业的制度来运用,导致企业人事管理混乱。

(三)忽视人性化管理

现在很多企业都推崇军事化管理,对于员工的作息时间安排,工作规划,甚至内务整理,都要求员工准军事化行动。意图通过严苛的制度规范和制度来让员工令行禁止。但是这种追求极致的管理方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对企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造成了致命的冲击。企业员工虽然在制度中艰难求存,但是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却荡然无存。

(四)制度和文化“两张皮”

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两张皮现象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很多企业至今都不能辩证的看待二者关系,让其独立发展,甚至发展成两个独立的体系。制度是企业文化得以落地的保障,而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很多企业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制定制度时却没有将企业的价值观贯彻进去。

(五)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是改革开放后乘着经济发展热潮成长起来的弄潮儿,他们下海经商打造下现在的实业基础。但是随着目前经济放缓的放缓,企业因为经济高速发展而隐藏起得弊病逐渐明晰,并深深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招收不到优质人才。

三、企业文化在人事管理制度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制度完善

企业文化通过软约束来促进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文化的作用原理和企业制度的大不相同,是通过对员工思想上的感化,通过道德约束来加强员工的自觉性,弥补了企业在变通上的硬伤,使企业管理软硬结合,互相弥补,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二)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制度实施

一个健康的企业,必然是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相互协同,互相促进的。好的文化需要发扬,应该用制度来固定下来,不好的文化要抛弃,用制度的强制力剥除它。企业也要经常对制度进行检讨,能够促进企业形成好文化的制度要保留和发扬。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凝聚力,员工才有执行力,保证企业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企业文化保证企业制度合理性

企业制度不合理的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制定制度时没有考虑周全,很多制度的制定脱离现实实际情况,缺乏人性化,成为冷冰冰的枷锁,员工从本质上会加以抵触,而企业的良性运转需要企业员工自觉规范操作,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企业文化的作用关键在于建立起全员参与的能持续改进的制度制定和完善机制。主要包括制度文件的建立、审批、周期性对制度的实用性评审进行改进等。让员工主动参与制度的制定是企业能够保证制度合理性的先决条件,而这间接的取决于企业的文化环境是否有利于员工参与制度制定。

(四)企业文化保证企业制度科学性

要保证企业制度的科学性,就要保证企业实事求是,从自身出发制定制度,杜绝企业文化和企业规章制度“两张皮”现象,导致文化与制度分离,甚至文化和制度的发展都成为彼此的障碍。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不能分开,只有两者和谐发展,制度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

(五)企业文化保C企业制度权威性

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因,也有内因。离职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但是最致命,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员工对企业的文化不认同。

一个企业需要血肉般的规章制度来填充,也需要企业文化作为灵魂来保驾护航,只有二者合二为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企业文化的带动下,不断吸收新生力量加入进来,上行下效,企业的发展将会不可限量。

参考文献:

[1] 张国梁.企业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传雄.浅议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工会财会,2015.05.

[3] 唐海燕.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3.04.

[4] 柳晓琴.基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有效融合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8.

第5篇:作业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难免要与消费者、供应商、中间商、竞争者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社会角色发生不同形式的联系,形成一种在合作中创造价值、在竞争中分配利益的竞合关系。那么,企业究竟是如何运作经营活动的呢?通过“市场权力”这一概念将力学原理应用于市场营销之中,也许会使我们对市场营销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市场权力的内涵

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权力是指一个或一组企业对某一行业价格和生产决策的控制程度。然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企业希望控制的往往不只是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以及对行业价格和生产决策权的控制。企业还希望能够得到多方面的资源支持。企业不仅要创造出适当的内部价值链,还必须超越其自身的价值链,与特定的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最终顾客等进行整合,“造就优秀的价值让渡网络,或称供应链”。从而形成“是网络在竞争而不仅仅是单个的企业在竞争的局面”。因此市场权利的内涵可以再进一步进行拓展。所谓市场权力是指企业在市场运作和营销关系中进行自主决策和行为的力量以及对市场利害相关者产生影响的支配性力量。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人们把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分为两种:企业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一般而言,不可控因素指的是市场营销环境,而可控因素指的主要是目标市场决策和市场营销组合。然而,在市场营销实践中,可控与不可控都是相对的:一方面,在所谓不可控的市场营销环境因素(尤其是微观环境因素)中,许多都可能会受到企业的影响,菲利普•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理论就充分地肯定了企业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一些似乎看来是可控的因素,企业却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被迫”接受企业以外的其他组织的控制。例如,近年来讨论比较热烈的零售商要求制造商提供“进场费”问题,实质上就是制造商与销售商的市场权力的对抗引起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相互转化。当制造商企业规模较大,有较有名气的品牌,产品销售十分看好时,就有可能不仅会对自己的可控因素进行控制,而且可能会将自己的影响力延伸到企业以外,影响或直接控制销售商的市场营销政策。反之,制造商的可控因素有些就变成不可控因素,被销售商所控制。当然这种影响常常是通过双方的市场博弈和谈判来实现的。市场权力也就是指的这种影响力。

企业与市场利害相关者(政府、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以及其他公众)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都是交换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在组织行为学中,权力是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社会这个大的“组织”中,群体或团体也存在着影响其他群体或团体的行为的能力,同时也被其他群体或团体所影响。因此,企业与市场利害相关者之间实质上存在着一种相互的市场权力。例如,一个制造商与其销售商之间,制造商需要依赖销售商将自己的产品销售扩散到一定市场的最终消费者,而同时销售商也是依赖制造商的产品销售来获得利润的。但具体来看,双方的依赖程度却可能不同,如果该制造商的产品刚上市,缺少品牌形象,是否能在市场中畅销还是未知数,则更依赖销售商与之合作,此时制造商的市场权力就小于销售商的市场权力;与此相反,如果该制造商的产品已经十分畅销,则销售商则更依赖制造商为其供货已获得更多的利润,此时制造商的市场权力就较销售商的市场权力要大。又如在企业与最终顾客之间,最终顾客需要购买和消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身需要,而企业则需要最终顾客的购买来获得销售收入和利润,从而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在特定条件下,往往有一方更依赖于对方,那么这一方在市场权力方面就较小,于是,在市场实践中就常表现出“客大欺主”或“主大欺客”的现象。

双方的市场权力相互抵消后的净值,可以称为市场净权力,拥有净权力的一方在双方的交换关系中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也可以通过对这种权利的运用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在企业与市场利害相关者的错综复杂的市场权力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企业与最终用户的权力关系。当企业对最终顾客的净权力为正值时,最终顾客会更愿意购买其产品。而企业对最终顾客的净权力高于竞争者对最终顾客的净权力时,顾客就会对企业及其产品产生所谓的“忠诚”。当然,需要明白的是一个企业的市场权力是该企业与各利害相关者的净权力的总和。而这种总合并不是这些净权力的简单相加,这是因为企业与各利害相关者的关系结构不同,而不同的利害相关者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就有所不同,而且这些市场权力还是相互影响的。需要明白的另一点是净权力较大的一方往往具有一定的相对另一方的支配能力,可以通过这种支配力,在相互关系中取得有利的地位、获得更多的利益。例如名牌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可以从消费者那里获得“品牌溢价”。但是,企业在使用这种权力获得更多的利益的同时,也可能正在消耗着它的权力。

二、市场权力的影响因素和来源

所有权力都派生于有价值的资源,权力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或组织对资源的依赖。市场权力的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前者市市场权力的物质基础,如企业资金规模、生产技术实力等;后者则主要表现为企业声誉、形象、品牌等精神性资源。他们可以相互转化,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影响企业市场权力大小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而且不同的因素对不同的利害相关者有不同的影响。下面以制造企业为例说明企业市场权力的影响因素:

在企业与市场利害相关者的错综复杂的市场权力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企业与最终顾客的权力关系。影响企业与最终顾客之间的市场权利的主要因素是顾客让渡价值,企业相对于竞争者能给顾客提供的顾客让渡价值越大则企业的市场权力越大。当企业对最终顾客的净权力为正值时,最终顾客会更愿意购买其产品。而企业对最终顾客的净权力高于竞争者对最终顾客的净权力时,顾客就会对企业及其产品产生所谓的“忠诚”。与此同时,这也会给企业注入活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对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市场权利。

企业相对于供应商的市场权力取决于其购买力能为供应商带来销售额和利润的多少,其关键因素是企业行业特征、企业规模、企业增长潜力等因素。企业的市场权力会使企业对供应商进行后向的控制,通过强化与供应商的协作关系从而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最终提升企业相对于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企业相对于销售商的市场权力取决于其产品能为销售商带来的销售额和利润的多少,其关键因素是企业产品的畅销程度、毛利率等因素。当企业的产品知名度高、美誉度高,最终顾客愿意踊跃购买,而提供给销售商的毛利高,销售商则更愿意与这样的企业合作。

企业相对于行业竞争者的市场权力则取决于行业价格和生产决策的决定权,以及企业在行业中的声誉和形象。它决定了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上是选择对抗还是和平相处、乃至联合的关系。一般而言,企业不需要依赖竞争者而存在,但是一旦有了竞争者,它就必须考虑直接对抗还是“暂时”和平相处的利益权衡,当它在这种权衡中选择了和平相处,而避免直接对抗产生的利益损失时,也就是承认了竞争者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量,反之也是一样。这就是行业竞争者之间的市场权力。而一旦行业竞争者之间为了对付行业内外的利益争夺者时,它们之间也可能采取联合的方式。此时竞争者之间的市场权力则类似于前几种非竞争性的市场权力,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市场权力。2003年上海炒货行业10多家企业联合公开向家乐福“叫板”,以暂停向其供货来抵制家乐福的高额进场费,便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当然要分析影响企业相对于竞争者的市场权力的因素显得较为复杂,它除了受到企业自身的因素(如规模、管理能力、与竞争者的差异化等)的影响外,同时更主要地也受到企业相对于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市场权力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是网络在竞争而不是公司在竞争”。因此,竞争者之间的市场权力就是竞争力。

三、市场权力是竞争力的本质

竞争理念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理念。竞争力或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管理中重要概念。“但是竞争力到底指的是什么,理论界众说纷纭,并没有予以明确的回答。文献中使用竞争力这一概念时,大多是一种同义反复”。竞争力这一过于抽象的概念,在实践中的实际价值是十分有限的。而引入市场权力这一概念后,企业在竞争性的经营活动中就有了更为确切的内涵、更为具体的运作方式。

1、企业的竞争力有了明确的内涵。竞争力包含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企业相对于最终顾客的市场净权力;竞争者之间的市场权力。首先,竞争力是指企业与竞争者相比所拥有的相对于最终顾客的市场权力。企业拥有最终顾客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源量越多、越独特,提供给顾客的顾客让渡价值越多,则企业的竞争力越强,因为竞争者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在对顾客的争夺。

其次,竞争力表现在竞争者之间的市场权力方面。正如前面所述,在企业选择与竞争者是直接对抗还是“暂时”和平相处的利益权衡中体现。当然,这种竞争力会受到多方面的市场权力影响,它取决于企业自身资源及其与其它市场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网络。

2、市场权力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供具体的运作方式。

正由于市场权力涉及到的是一种关系网络,企业就可以通过努力构建和运作企业自身资源及其与其它市场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网络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市场权力相对于竞争力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网络性。市场权力涉及的不仅是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企业与其它市场利害相关者的关系,这不仅为企业通过有效的关系运作,充分利用企业自身资源、调动企业以外资源,提供了广泛视野,而且也为企业合理处理社会关系,取得更多利益提供了思路。

二是相对性。市场权力强调力量对比上的相对性,而不像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那样具有绝对性,而且它不必一定针对最强的竞争者,这就为竞争力本不太强的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提供了运作空间,可以凭借已有的市场权力与某些市场利害相关者建立特定关系,进而营造出新的市场权力。温州皮鞋产业的发展过程足以证实上述结论。20世纪80年代,温州的企业在各方面均不及上海的皮鞋企业,但它们依赖自身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空间,寻求与上海皮鞋企业的合作,给上海的皮鞋厂贴牌生产。在贴牌生产过程中,温州的皮鞋质量不断提高,到90年代后期,时机成熟了,温州的企业逐渐丢掉上海品牌,转而创立自己的品牌。如今,一大批温州皮鞋的品牌,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已经超过了上海皮鞋。

三是动态性。市场权力本质上还不是一种“力”的概念,而是一种源自特定资源的能量,有效运用这种能量就会产生动态的力的效果。市场权力与企业利润能够相互转化。市场权力可以使企业获得一定的权力租金。“品牌溢价”和大型零售商凭借其市场权力收取“进场费”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给予市场利害相关者一定利益而赢得某方面的市场权力,来建立对利害相关者的控制关系,一旦优势地位形成并巩固后,就可以从该利害相关者或其他利害相关者那里抽取利益。

四、企业市场权力的构建与运作

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利润,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兼顾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的关系,因此也就必须将眼光更多地放在能够决定企业长期利益的市场权力上。

1、认识和挖掘企业已有的资源,并形成针对某些市场利害相关者的市场权力。这是企业市场权力构建和运作的基础。市场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策略的许多方法都可以帮助企业构建相对的市场权力:合适的目标市场决策和市场定位使企业避强趋弱,实施差异化和利基战略;寻求与特定的市场利害相关者建立关系等。

2、以已经拥有的市场权力营造新的市场权力。避强趋弱不是企业经营的目的,企业还必须利用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手法,不断营造和借用自己缺乏的新资源,提升企业针对强有力的市场利害相关者的市场权力。陈军、贺军辉在《中小企业专用的渠道到立法》一文中描述:一家小化妆品企业面对中间商的强势地位,不堪忍受高额进场费,采取了先进入社区小超市,逐步营造自己的声誉,从而取得更强的地位,形成针对大型超市的市场权力,最终以较低的入场费成功地进驻了大型超市。

3、善于关系营销,开展战略合作。关系营销就是要是企业建立起企业自己的资源优势,将企业内外资源转化为自己的市场权力,在关系营销构建的营销网中,“各成员都拥有对其他成员有价值的资源(利益),因而营销网实质上是资源网或权力网”。企业的市场权力越大,企业也越容易实施关系营销,而关系营销的有效实施,也越有利于企业不断提升其市场权力。

第6篇:作业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 竞争力

企业管理已经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再由科学管理过渡到战略管理,而目前正在发生的是企业管理在进入文化管理。企业管理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且还是一种文化,是企业管理者以自己独创的价值观、理念,作为组织内部共同的行为准则的一种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得到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的打造与再造,以期通过企业文化改变企业竞争力,企业越大则越重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将企业赋予本我文化内涵,用以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用以体现企业的对内管理理念和对外营销形象。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一词起源于西方管理学,是管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管理学对企业文化共同理解是:“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强调要把企业建成一种人人都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有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原动力”。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与员工拥有共同目标、共同方向、共同价值观、共同理念、共同责任、共同利益导向,这些“共同”形成影响企业的组织文化。有学者认为,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理念文化包括企业哲学、价值观、愿景、宗旨等;制度文化是由各种流程、规范要求、激励机制、薪酬制度、人事制度等组成;行为文化体现的是管理者的领导力和被管理者的执行力;物质文化则是直观体现企业的外部宣传、内部熏陶。虽然这四种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构成都缺一不可,但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理念文化,理念文化层面可以作为整个文化的核心层面,因为理念是可以指导其他四个层面的文化建立的。因此,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是企业的核心文化,决定着企业管理的风格、方向、效力。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埃德加・沙因曾说:“文化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强大的、潜在的,并且经常是无意识的一组力量,它决定了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感知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特别重要,因为文化要素决定了战略、目标和运营模式。”企业文化塑造作为新型的管理模式已在企业管理中暂露头角,其注重于发挥人的精神力量与激发人的潜在能量,使企业在以人才为核心的当今信息时代能更大的发挥自身优势。企业文化一定程度代表着企业的生产关系,而产品与技术是企业生产力,前者与后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动力,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基本要素,并且作为企业给员工树立的原则性价值观,带动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不适宜企业与市场环境的企业文化会制约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及竞争力的作用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形成、作用、保持、促进的根本,企业文化虽然不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唯一核心因素,但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企业文化对员工有培养、塑造、激励、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思想、行动,融入企业的发展进程,促进企业的发展。国外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确定企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共同价值观与指导观念,使企业各个部分互相协调一致的传统,能给企业员工提供崇高的理想和大展宏图的机会”。因此,企业文化首先主要是作用于员工的,企业文化能给员工树立一个规范的标杆,通过对员工从价值观、目标、愿景、行动等文化熏陶来培养塑造出企业所需的人才,使员工与企业统一为一个共同整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由于企业文化反映了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目标,因此它对员工有着一种无形而强大的感召力,把员工引导到既定的目标方向上来,激励员工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企业文化的激励、凝聚作用,这种作用使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用制度文化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精神文化规范员工的思想意识,就能引导员工朝着企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决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度

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决定企业走向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成功的大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寻求企业的综合优势,顺应市场的变化及企业的发展而调整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内在驱动力,推动着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更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产品的创新及指导产品的文化定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价值观念和行为文化等有着引导作用,发挥文化强大的磁场作用,赋予企业及成员正能量和弹性应变能力,推动他们去开拓、创造、执行,使企业占有长期优势地位。苹果公司就是以其独特的以创新的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推动着产品的创新、企业的发展,推动行业的技术变革,影响着世界。

(三)企业文化的战略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理念及价值观,是为企业战略服务,为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提供保障。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决定了企业战略制定的方式、方法甚至结果,差异化的文化产生差异化的战略,从而产生差异化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发展理念、价值观、愿景等来制定战略,然后通过共同价值观这一无形的精神纽带推动员工去执行,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共同努力。企业战略的建立应是在企业价值观导向与战略目标相吻合的基础上,使生产关系迎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使企业文化能充分发挥对员工的培养、塑造、激励、凝聚、推动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制定有着重大导向作用和支撑作用,它不仅能够维持企业的战略优势,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全球500强企业都很重视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这为它们跻身500强排行榜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市场的全球化,竞争也在全球化,企业领导者应该提升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重视,建立起独特的文化战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像郭士纳引领蓝色大象跳舞一样,开拓局面取得成功。

四、企业如何塑造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文化

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才是的企业核心文化。企业文化应以人为本,以员工为主体,因为企业文化是用以直接作用于员工本身的工作行为,员工被企业文化统一规范后的影响又会反作用于企业的发展。因此,虽然建立企业文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却一定要以人为本,根据行业形态、企业内部机制、企业发展方向、营销产品等建立有利于企业形象、企业发展、企业效益的企业文化。正确的企业文化是要反映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体现对员工的关心激励,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主人翁意识。企业文化建立后不是永久性的,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变革而不断提升和创新,从而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

第7篇:作业管理论文范文

1.内部银行的具体内涵

企业单位通过发展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及结算业务、吸纳金融投资、资金周转形式等,在该企业内部实现独立的经济核算的一种管理模式。不同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关工作,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仔细的分析。其核算方式主要应用于工作体系较为完整、工作人员繁多、组织和规模较大的大型企业,它有效地克服了资金流通和周转的过于散乱,同时大幅度地减少了企业营运的成本费用,增强了资金使用的集中性、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本利用效率。

2.内部银行的作用与现实意义

作为企业同金融机构相互沟通和联系的纽带,内部银行需要起到下列作用,才能使其更加具备一个企业职能机构所应具有的功能。

(1)资金结算

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及部门机构从内部银行中开设账户,然后由身为企业结算部门的内部银行一起进行外部和内部资金的结算。该种做法减少了这些人员和部门机构之间独立进行沟通和结算所耗费的功夫,节省了内部人员和相关机构在资金结算过程中额外支出的费用。到此,内部银行从实际上就成为了资金统一、集中结算,低成本损耗、资金占用的周转运作的中坚力量,避免了资金的过于分散状况。

(2)融资及信贷作用

企业单位对商业银行等银行机构的融资业务、两者之间的互通都由内部银行进行处理和操作。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部门机构依照自己对于资金的实际需求,融资于内部银行,并使得他们自己可以有条件地使用资金,缓解自身资金紧张的状况。况且,内部融资业务的办理流程比较简单,通过等待的时间不长,对于企业内部资本的控制、所支出的成本费用的减少、资金使用率的增加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管理控制及信息反馈

在进行相关流程的具体操作时,由内部银行严格、仔细地检查各人员及部门机构流出和流入资本是否真实合理、合乎规范,不仅仅能够保障资本使用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根据对收支现金比重的有效控制,确定资金流向以及资金的使用对象。就以上作用和内容来讲,内部银行发挥着管理和控制内部人员及部门成员资金的使用、剩余情况,给企业的运作规划、经济预算等方面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以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相关工作的重要参照。

(4)其他作用及相关意义

在当今形势下,目前的内部银行已经发展为更加注重资金管理、以资本监控为中心点、将增强资本的使用效率作为重要目标的一种现代化的核算方式。这种特殊的核算模式如果能够被合理地采用,那么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提升企业的实际管理能力。此外,要想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能够制定出健全科学的方针政策,进行合理有效地安排规划,严谨认真地落实好具体工作。内部银行管理、运作的水平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程度。

二、当今内部银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开户账户的冻结问题

现在大多数企业单位的工程项目,均使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度,在该制度模式下,都是对由不同的工程项目分成的单位或组实行具体核算。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管理不到位、资源损耗过多、浪费现象严重、反工状况突出等情况,进而导致项目资金的流通受到阻滞,更使得工程项目拖欠供应商相关款项的矛盾日益加剧。伴随着相关问题和矛盾的加剧、升级,便会产生供应商将企业集团向法庭进行状告的严重后果。基于被告企业单位相关法律机构部门人员短缺、能力不足等情况,面对席卷而来的一大堆官司,无法主动进行应诉,甚至于没有办法进行庭诉。针对这种局面和状况,人民法院必定会采取对开户行企业账户进行冻结的财务保全措施。在开户行的企业账户被法院宣告冻结之后,该账户便不能再被用来进行日常资金的收取和支付、往来核算等业务。很多企业单位的内部银行都出现过因大量连续的账户冻结,而没有剩余可用账户从内部银行工作中的问题看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尴尬境况。所开账户一旦被冻结,将会对内部业务的管理和工作的正常运作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探寻其根本原因,在于项目经理管理项目时敷衍的态度、缺乏责任心、管理方式不够妥当、管理能力的缺失,同时企业单位的监管不够严格、有力,没有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长期不动的“睡眠户”的出现

被金融银行业习惯性地成为“睡眠户”或者“长期不动户”的久悬账户,是一种至少超过一年时间没有过相关收支项目的集体或个人结算账户。因产品制造的固定性而产生具体项目的分散、流动的属性,是建筑企业的特色。以某个工程项目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公司为例,要想使本公司更加便利地使用资金,较偏远的工程项目需要申请独立账户,并由负责此工程项目的人员进行独立的账户管理。由于有很多外地单独开户形成的银行账单,而它们在内部银行并未进行相关的记录,同时,它们设立开户时的相关资料也未传递到内部银行。待工程建设阶段完毕,工作人员及机器设备虽已不再留下,可是已开设的账户仍旧在项目所在地,加上长时间地被人搁置便成为了久悬账户。依照相关准则,像以上的这种存在长期不动户的公司单位不能开立新的账户。因此,当一个企业、公司建设新的工程项目时,必须重新开户时,久悬账户的解决便成为了内部银行忙碌的主要工作。我们对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概括归纳为以下两点:(1)设立账户时的审批程序不到位。开户批阅人员工作态度敷衍、不够严谨认真,往往使得开户与整理资料、档案记录等内容无法取得同步,或者漏掉对审批项目的相关记载。不像那些内部银行已经记录归档的账户,内部银行能够对其每隔一段时间就检查一次;没有被记录整理的,或者信息资料没有上交内部银行的,就不能定期检查。(2)后期档案的转移、移交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项目完工之后,有些账户之前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及时将管理工作进行移交、转手,从而导致了这些账户被长期搁置,有的过了很长时间(一般为1年以上)没有收支业务的,就变成了久悬账户。

3.忽略了账户设立的规范性

换种说法,就是企业单位被他人通过某种非法渠道进行盗用并私设账户。例如:某公司一名财务人员在进行销户手续的办理过程中,无意间发现本地还有另外一个本公司账户的存在。经内部银行查证,发现此账户是由一个该公司并未参加投标的建筑项目开立的。在网络上发现该公司的名称被写在了这个项目的公告栏之中。公司财务人员这才恍然大悟,是有人窃取了公司信息私自以公司名义开设账户。进行深刻的思索之后,总结出因公司仅仅顾着工程项目的投标、承包,却忽略了他人对本公司的不利企图。换言之,即公司及相关人员的权益意识淡薄所致。总结上述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缺陷,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不够到位以及相关人员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严重缺乏的执行能力所致。因此,下面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案和措施。

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进、完善

1.完善项目经理负责制度

这一点对我们提出了如下的要求:第一,对该制度的建设内容更加具体化、实用化。比如说,项目经理更为确切的管理责任、人员更强的执行力、更加具体的奖励、惩罚体系,都是需要我们努力实践的方面。比如,制定具体明确的相关措施不应仅仅是嘴上说说,更应当落实到行动中来。惩罚可以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处罚,还分为经济和行政方面的处罚。例如:当某个项目经理因自身问题导致企业发生经济损失时,可以根据该笔损失数量的多少,进行警示、不同程度的罚款、直至解聘其公司职位等惩罚。另外,当引发经济问题的同时,使公司企业信誉受到影响、出现官司风波等,则可以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以行政上的处罚,使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是更加严格、有效地健全该责任体系的表现。

2.审计工作的改革

我们在对企业内部的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科学的监督管理时,更应当注重内部的审计。有很多人认为这么做将会影响、干涉到项目经济范围内的职权,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加强审计工作只是通过对项目进展和劳力资源、成本费用进行比较,将资产同负债进行比较,对流入和流出的现金额度进行具体地剖析,进而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并没有干涉到项目经理的职权范围。除此之外,在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情况进行具体剖析的基础上,对内部银行的相关审计,特别是资金管理、往来业务结算等十分必要。因为根据审计工作这一环节的内容,能够找出内部银行的实际工作中潜在的隐患,更能够为寻找解决相关问题的方式、策略提供必要的帮助。

3.内部银行各项管理工作体系的建立、健全

在企业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对内部银行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保证所制定的规范体制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综合完整。对于此项要求来讲,还应当满足一些更加具体的条件,比如:拥有已经能够在内部银行管理中实行独立核算的相关规定,还需要具备相关工作人员的严格标准。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能够保证企业每一个员工、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均可以做到对相关规范、准则自觉执行、严格遵守、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会使得企业内部银行的相关工作系统性、规范性更强,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体现内部银行管理的巨大作用。就好像之前所说的存在的久悬账户,假设企业能够学会更加灵活地变通方式,将内部银行的网络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进一步提升对离公司距离较远的工程项目账户开设的监督、控制,相关人员依据制定的具体规范和准则对相关的资料主动上交给内部银行进行归档记录,就能够有效地解决“睡眠户”的问题。而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系统科学、明确规范的管理保障制度,也是通过主观上的转变加强预防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

4.增强权利保护意识

企业、公司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建设时,应当重视维护合法权益意识的增强,学会敢于借助法律制度规范等武器保护自身权利,令具有不法企图的人员或者单位无从下手、没有漏洞可钻。就像之前提及的某公司名义被盗取使用、过量施工、不合法设立账户的例子,由于过多的顾虑,该单位并未对这些不法行为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也未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殊不知,一个企业单位优秀形象的形成、知名程度的提升、品牌的打造,除了依靠过硬的商品和服务质量外,更不能忽视采取合理手段维护正当利益的自由。不主动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只会让企业陷入到更深的麻烦之中,同时,这也是对企业自身、对社会公众缺乏责任感的有力体现。对此,相关企业必须明确内部各部门的分工,积极推行一些创新性的管理措施,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让他们自觉加入合法维权的队伍中来,为企业整体形象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四、结束语

第8篇:作业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字:流程;操作风险;商业银行

一、引言

随着银行服务的全球化、技术系统的更新、交易量的提高、日趋复杂的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等,都增大了银行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对整个银行业和国际监管机构引起巨大震撼的“巴林银行”事件,从表面上来说是由于“关东大地震”所导致的日经指数期货暴跌,日本政府债券却一路上扬,里森不幸在这两个品种上都持有错误方向的筹码。这种突然来临的市场风险直接导致了里森的,及巴林银行的清盘倒闭。但本质上,却是由于巴林银行混乱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所导致的,彻头彻尾是由于操作风险而招致的灭顶之灾。巴林事件之所以能发生,关键在于:交易与清算之间应有的制度执行缺失,业务流程应履行的监督失灵所导致。

操作风险源自于内部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和外部事件的影响,而银行业务流程是操作风险发生的主要载体,规范、科学、运行良好的业务流程,能从根本上起到规避和减少操作风险的作用。因此,从流程角度来研究操作风险管理是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理论的内在耦合性出发,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所做的有益尝试。

二、流程与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的核心概念是操作(operations),其本意是“运营或发挥功能的活动或流程(theactorprocessofoperatingorfunctioning,美国传统辞典)”,中心词是活动或流程(act或process)。实际上,商业银行本身就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求、实现投资者价值最大化而运行的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业务流程和活动的集合体。2005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指出“流程银行”是商业银行变革的方向之一,凸显了“流程”在现代商业银行中的重要地位。银行提品或服务的过程,即是承担风险、消耗资源使得价值从一个业务流程或活动转移到下一个业务流程或活动的过程,最终商品或劳务既是全部业务流程的集合,也是全部资源、全部风险的集合。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国内的研究看,主要集中在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度量方法及风险值衡量、基于工作流的操作风险控制及基于流程管理的银行信息化等方面。从国外看,Ebnotheretal.(2002)认为操作风险的衡量和管理一定是基于定义良好的流程,它们是操作风险管理的“精微平台(microscopiclevel)”,该文献中也提到了流程活动的概念,但它们只是作为流程的附属存在。Leippoldetal.(2003)提出并应用价值链的概念来模型化操作风险,而价值链实质就是基于流程展开的。这些研究虽然涉及到流程和操作风险之间的关系,但较为全面论述二者关系的文章还没有见到,特别是将流程理论和操作风险紧密结合起来,重新审视操作风险管理。因此本文从流程出发,以流程的视角分析操作风险管理的两个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和风险度量,为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所谓流程,普适的定义是指为特定客户和市场提品和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有逻辑相关性的活动(Davenport&Short,1991)。流程进一步细分为活动(或称为流程活动,activity),流程活动是流程的最基本要素。一个流程活动是接收某一种类型的输入,并在某种规则控制下,利用某些资源,经过特定变换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即:

流程活动={输入,处理规则,资源,输出}

其中,资源是指流程活动执行者在执行这一流程活动时所依赖的方法或凭借的手段。一个流程中的基本流程活动是不可再分的流程活动,其特征包括:明确的结果;清楚的边界;独立于其他流程活动。

银行业务流程就是银行实现自身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业务活动,它是银行的核心价值活动,也是隐含风险,造成损失的重要载体。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直接创造价值的前台客户服务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后台支持流程,这两个流程按照J·佩帕德和P·罗兰的划分分别属于银行的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对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前台后台的业务流程类型从流程的角度来考察操作风险,也可以从操作风险的定义中反映出来。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是:“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包含四类因素,即人员,程序,系统和外部事件,但都通过业务流程发生作用。瑞士信贷集团的定义是“由于以不当或失败的方式操作流程活动而对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操作风险也可能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全球衍生产品研究小组曾经给操作风险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控制和系统的不完善、人为的错误或管理不当所导致的损失的风险。”它是从人员、系统和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对操作风险进行了界定,并且把管理作为防止操作风险的决定性因素。银行操作风险涉及组织的各个方面,主要发生在银行服务的各种流程活动之中,流程中的人、系统和操作程序就成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因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规范、监视和分析组织内部的各种流程,同时将人和系统的因素考虑到流程之中。

由图2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流程作为一项支持性的经常活动,对其它流程有着监督的作用,因而可以将风险管理流程和普通业务流程作为整体来考虑,即对流程的数据、知识和规则建模时,可以对每个业务流程活动和类型进行基于损失数据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做到每一个流程活动的流程管理和风险管理。

三、流程视角下的银行内部控制框架

自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框架》(简称COSO报告)以来,该内部控制框架已经被世界上许多银行所采用,但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对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强调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应与银行的风险管理尤其是操作风险相结合。新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就是在1992年的研究成果--《内部控制框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一奥克斯法案》(Sarbanes-OxleyAct)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扩展研究得到的。《萨班斯-奥克斯法案》是安然、世通等财务欺诈事件发生后,美国证监会于2002年7月30日颁布并实施的强制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在2006年财年结束前执行的一项内部控制法案,被美国总统布什称为“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该法案要求组织机构使用文档化的财务政策和流程来改善可审计性,并更快地拿出财务报告。要求银行针对产生财务交易的所有流程活动,都做到透明度、控制、通讯、风险管理和诈欺防治,并且这些流程必须详加记录到可追查交易源头的地步。

在传统的劳动分工原则下,职能部门把银行的流程割裂成一个个独立的环节,关注的是单个任务或工作,其结果就是忽视内部控制的动态性、系统性。从流程的视角出发,就需要从顾客需求出发,对银行流程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分析,或通过对银行流程构成要素的重新分解、组合,以此实现银行流程彻底的改造和重新设计,从而获得银行绩效的持续改进。它不再强调单个工作或任务自身是什么,而是这些工作是如何有效执行的,因为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就是一系列富有逻辑关系的流程的有序集成,因而契合于银行整个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活动和程序,也将表现出如同流程再造那样必须根据外界需求变化不断检视和调整的系统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也体现了银行抵御外部影响而导致操作风险的柔性能力。

进一步看,流程实际上又是由一系列流程活动的集成,也即银行就是一个为满足履行要素使用权交易合约需求而设计的一系列流程活动的集合体。流程活动是通过组织、单位或成员按照一定的流程、活动的要求来完成。为此,内部控制的功能不仅在于通过流程活动的分析,剔除非增值流程活动,实现流程的最优化,而且还要保证最优化的流程有效地运行,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产生最优的流程。此时,内部控制实际上进一步彰显其过程化的行为,成为银行最优化、间接和理性的流程活动标准,并按照控制的循环步骤,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其具体过程如下图3所示。

显然,传统的内部控制强调权利与职责的分配、岗位相互之间的牵制等基本理念将受到严重挑战,原有“要素化”的控制方式将会被流程化、系统化的控制机制所取代,也就是说职能控制、岗位控制将被流程控制所替代,从上到下的分权控制将被各个流程活动之间的控制、各个任务之间的控制所替代。在流程视角下,信息流、资金流成为银行经营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为迎合银行业务流程管理和操作风险控制的需要,内部控制实际上将演变成一种最优化、简洁和理性(合乎逻辑)的流程活动方式或流程活动标准,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合一,达到控制和规避操作风险的目的。

四、基于流程活动的操作风险度量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银行业务分为8个产品线,19个二级目录及50多个业务群组,但这种划分只是停留在流程层面,并没有深入到流程活动层面。正确划分银行流程活动,应从银行本身的规模、战略、业务特性和管理特点出发。对流程活动分解的越细,就越容易找到具体的风险驱动因素,从而越能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衡量与管理,因此,合乎逻辑的做法是将银行业务划分为产品线,再细分为流程,最后细分到流程活动。

定义、衡量和控制操作风险,不可能对所有的银行流程活动都同样关注,而应该重点关注银行的核心流程活动,对银行的增长和收益没有贡献的非核心的流程及流程活动不应予以考虑。

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因素划分为7个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20种、71个具体风险因素。Doerig(2004)将操作风险类型分为5大类,即组织,政策/过程,技术,人员和外部,细分因素有20种;英国银行服务局(FSA,2002)在其关于操作风险系统和控制的咨询文件(CP142)中将形成操作风险的因素归结为人的因素、过程和系统、外部事件、外部采购和保险等5个方面。尽管细分的风险因素中可能包含几十种,但具体到不同的流程活动,很可能只有几种因素在起作用。

银行业务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产品线,每个产品线由一组流程组成,而每个流程又由一组关键流程活动ai构成,每个流程活动都有潜在的fj种风险因素可能导致操作风险。图4所示的流程活动和风险因素的组合显示了基于流程活动的操作风险度量原理。

图4中,横坐标为关键流程活动,纵坐标为风险因素。图中取1的为关键流程活动与风险因素的有效组合,取0表示该组合无效。例如组合(a2,f1)表示在流程活动a2中,风险因素f1不起作用。对于有效组合,可以进行衡量或评估以确定该组合下的风险损失Rij。如果确认了银行业务中的所有关键流程活动ai和风险因素fj,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关键流程活动/风险因素组合有效性矩阵,在该矩阵中,有效组合取值为1,无效组合取值为0。

一般地,操作风险度量有两大类方法,即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基于宏观数据来度量操作风险,不去识别具体的损失事件和原因。自下而上法则是利用具体的事件来决定操作风险的来源并进行度量,属于风险敏感方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前两种方法属于自上而下法,第三种方法即高级衡量法属于自下而上法。委员会鼓励银行提高风险管理的复杂程度并采用更加精确的计量方法。基于流程活动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将银行业务细分为流程活动,识别每一流程活动中潜在的具体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衡量风险损失,因而属于风险敏感的自下而上方法。

该方法首先确认流程活动和风险因素将银行操作风险暴露分解,EI(i,j)表示第i个流程活动在j类风险因素下的风险暴露;PE(i,j)表示流程活动i在风险因素j下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LGE(i,j)表示流程活动i在风险因素j下的预期损失程度,那么,组合(ai,fj)的操作风险预期损失为:

如果数据是够充分,模型还可以估算出不同风险损失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基于流程活动的操作风险度量深入到微观的活动层面,对流程活动的各个要素和风险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为银行控制和缓释操作风险提供了依据。

该方法将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操作风险度量和管理建立在对银行关键流程活动及潜在风险因素的清晰理解基础之上,它考虑到了每个流程活动/风险因素组合(ai,fj)的损失分布,考虑到了流程活动之间的衔接同样是操作风险的重要来源,考虑到了流程活动与流程活动之间、风险因素与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保证了衡量的准确性。

第9篇:作业管理论文范文

1.1受限空间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正确的分辨受限空间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是预防受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的基础。通过运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对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分先进行分辨,可以发现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作业场所所产生的风险

受限空间作业的场所比较特殊,这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作业场所主要包括烟道、烟囱、煤气柜、油罐、管道、下水道等。受限空间作业场所的主要特征就是通道受到限制或者空间密闭,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作业人员不能及时撤离作业地点,引发二次事故的发生。

(2)受限空间内的有害物质

受限空间内通常空气流通能力差,很多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这就容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受限空间内的有害物质主要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甲烷等。

1.2受限空间作业中的主要事故类型

(1)中毒或窒息

中毒或窒息是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故之一,此类事故通常发生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空间内,这主要是由于未对作业空间内的气体进行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这就容易造成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突况而出现中毒或者窒息。2009年3月21日14时,中冶四公司的5名工人,在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炼钢部除盐池进行防渗维护作业时,因池内缺氧而没有准备供氧设备而导致作业人员窒息死亡。

(2)火灾爆炸

在进行一些接触可燃物质的受限空间作业时,由于措施不当而导致可燃物质的泄露、挥发等现象,在作业过程中一旦遇到电火花等火源,就极易发生爆炸和火灾,这就会对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以及附近的工作人员造成严重伤害,严重的会造成人员的死亡。

(3)淹溺

在进行有积水的受限空间作业时,由于作业空间附近的暗流或其它液体的突然涌入,导致作业空间内液体水平面升高,可能会造成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溺水的事故,还有些应为水流的涌入可能造成设备漏电等现象。

(4)坍塌掩埋

在进行一些地下受限空间作业时,空间周围或上方的土体由于本身性质松动或者液体渗入而发生坍塌现象,这容易引起作业人员被掩埋的事故,这种事故多发生在煤矿作业中。

(5)其它事故类型

除上述事故外,受限空间作业的事故还有灼伤、触电、以及一些有机械引起的物理伤害等。

2加强受限空间作业前的安全管理

2.1做好危害识别工作

在作业任务明确后,生产单位及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受限空间中的环境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分析和分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和作业要求,以保证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2.2检查

首先,检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许可证、用火作业许可证、用电作业许可证等,必须要求作业许可证件齐全。其次,检查具体的气体分析票据,要确认票据分析项目是否齐全正确,从各项数据判断是否符合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条件。

2.3作业人员检查

人员检查包括:检查监护人员是否到位,并进入工作状态;检查现场作业人员与票证上注明的工作人员信息是否一致;检查作业人员身体状况是否符合受限空间作业要求。

2.4安全防护器具检查

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要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根据施工需要及受限空间条件配备相应的防毒面具、供风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毒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酸碱服装等各种防护器具。并且还要检查防护器具的质量、密封性等是否完好。

2.5作业人员着装检查

检查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人员着装是否符合要求,如进入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作业,不能穿戴容易产生经典的化纤衣服、衣服上面不能带有金属物质,必要时还要穿戴防静电服装。作业人员的着装还必须要符合工业卫生和文明作业的要求。

2.6展安全交底及安全教育

生产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共同给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内容应包括工艺处理方案、施工作业方案中说明的安全应急措施、还有施工要求等。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前,施工单位要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讲话。

2.7实紧急救护的安全措施

根据作业现场需要,必须在现场准备充足的救护用具,包括安全带、供风式场馆防毒面具、空气呼吸机等,并且要检查这些用具是否完好,如有却缺失应及时补充或更换。在受限空间要设置合理的逃生通道,通道数量必须有2个以上,并且通道必须保证随时通畅。在作业现场必须要准备灭火器等消防措施。作业人员及工作人员要清楚火警电话、急救电话等,如遇事故发生,必须熟悉报告程序和报告方法、要求,要以先救人为原则。.

2.8全面落实作业器械的安全措施

(1)检查导入受限空间的工具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2)在进入潮湿的受限空间进行作业时,所带的照明工具电压通常应小于12V,当电压超过12V时,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当进入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使用电压小于12V的防爆安全灯。

(3)使用的通风机、电焊机等工具时,其漏电保护器要符合在潮湿、易触电环境中作业的安全要求,在使用前检查开关是否合格,并检查底线是否规范正确的接地。

(4)装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容器应与火源保持安全距离。

2.9全面落实受限空间内外环境的安全措施

(1)所有受限空间作业设备的外接管线、阀门都必须要用符合压力等级的盲板进行隔离,不能用关闭阀门进行代替,盲板要挂好标识牌。在作业前,要对照盲板图标,检查盲板封堵是否以符合要求。

(2)做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工具、材料已经其他物品的登记工作。

(3)受限空间内外部温度要相当于环境温度,如果进入盛装过能引发温度变化物质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先按相关规定对对其进行化学清洗。

(4)做好防静电设施的检查工作。

(5)做好受限空间的通风工作,风量要满足安全作业的要求。

(6)在受限空间周围环境中不要进行影响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的工作。

(7)在受限空间底部采用水和石棉布做防火层时,要保持其中水分含量充足,覆盖必须严密有效。

(8)带有转动不见的设备,在进入空间的过程中,必须停机别切断电源,必须要有专人对其开关进行监护,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9)如果受限空间内需要用火作业,需要将受限空间内的废液、残渣等进行取样,并分析是否具备可燃性,如果不具备可燃性,才能在受限空间内进行用火作业。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要先在受限空间入口处进行试点火,确认无爆燃,才能让作业人员进入。

3加强受限空间作业时的安全管理

3.1作业人员出现事故的措施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一旦出现身体不是等症状,应及时向监护人发出联络信号,撤离作业现场。如果出现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救护人员在做好相应措施后及时进入受限空间对中毒、窒息人员进行救助,并且受限空间外至少要有一人与作业空间内人员进行联络。

3.2特殊环境中作业的要求

在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在闷热、通风不良、含有有毒气体的环境中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长管式防毒面具,吸气口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需要专人监护,在这种环境中,作业人员持续工作的时间不宜太长,应该实行作业人员轮换作业,并减少同时在受限空间内作业的人数。

3.3地下作业

在进行地下受限空间作业时,如果作业过程中遇到埋地管线、电缆等,要及时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在地下进行土方挖掘时,要保证护壁牢固可靠,在作业过程中不能给护壁施加外力,以免造成坍塌事故。

3.4受限空间内的原构件管理

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不能对其内部原有构件破坏,如果需要移动内件的,要做好移动时的保护工作,并记录好内件的原来位置,以方便完成作业后对内件进行复位。在作业过程中,不能随意踩踏空间内部管线,保护好空间内部的防经典、防漏电装置。

3.5作业时设备的使用安全

在作业过程中,要按照规定使用相关设备,如果设计到用电或用火的设备,比需做好相应的防漏电、防火措施。带电设备在使用后,必须及时关机并切断电源。对于需要固定后使用的设备,必须要固定牢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对人员在成伤害。

3.6作业时用火用电的安全管理

作业时要对作业点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及时清理,并在旁边准备好灭火措施。在用电作业时,要检查线路是否有漏电的情况,用电管线不能铺设到有液体的位置,并且要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完好。如果在用火用电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如果危险程度较低的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如果情况较为严重时,应及时疏散现场作业人员,然后在采取处理措施。

4加强受限空间作业完成后的安全管理

4.1统计作业人数、工具

对受限空间作业人数进行统计,看人否还有人员在受限空间内,如果有人员没有出来,应及时派专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内进行寻找,如遇紧急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此外,还要检查工具是否齐全,确保没有任何物件遗落在受限空间内。

4.2对受限空间内的处理

作业完成后,要将受限空间内作业时所移动过的内部构件进行正确的复位。对于从受限空间中清理出的残渣、废液等要进行及时清理,将作业时用到的电源、火、电焊设备、通风、施工机械等设备转移出受限空间。认真检查作业现场是否还存在不安全隐患,如果发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3作业后的相关工作

在作业完成后要报告相关管理部门,作业完成情况,交待相关事宜,并办理完工移交手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