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科学实验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实验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实验设计

第1篇: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脑、动手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现象,培养简单的探索科学的方法和基本的科学观念。要做好这些并不容易,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不是仅仅指小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实验能力,是指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理解实验目的要求,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有步骤地操作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综合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自信心,综合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呢?我结合几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小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做法,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明确实验目的,按照实验方案有序进行实验

爱动手是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课在动手操作这一项比其他学科占优势,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可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很想做实验,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实验做好。课堂上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当老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时,人人都要争着做实验,可是却没有几个人是按照实验要求去做,实验场景怎一个“乱”字了得,实验的结果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学生做实验更多的是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而缺乏有目的、有秩序地去完成探究实验任务。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对实验中会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设和猜想,没有把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数据及时记录下来,也就无法得出实验结论,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结局。

如何克服学生做实验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实验的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第一,在学生做实验之前,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读实验目的要求的习惯,使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第二,了解实验的方法,有些实验的实验方案教材中已经有了,有些实验方案则需要自己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只有让学生读懂实验目的要求(要做什么?)了解实验方案(怎么做?)学生才能对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二、激发兴趣,及时督查,自主进行实验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性科学实验活动,老师在每节课上都要安排学生做较多的实验,要想让学生做好实验,就必需要准备较多的实验器材。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做好实验,都会亲自动手准备实验器材,样样亲力亲为,而不需要学生动手参与准备实验器材,担心学生准备实验器材有困难,担心学生找不到所需的实验材料,无法完成课堂上的实验。其实,老师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担心,只要你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到位,检查到位,学生基本上都会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实验器材的。

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器材,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不容易,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在准备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必然要细读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必定细看教材,对课本有提前预习的准备,进而对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有深刻地认识,为上课做好实验作了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为做好实验作了铺垫。如《摆的研究》一课要做一个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我看见学生很喜欢玩摆,他们拎着摆的摆线摆来摆去。我想何不让他们按照实验要求来摆呢?我在上课之前,就让学生按照课本要求去准备实验器材,要学生们按照实验要求自己制作一个摆,同时可以按课本上讲的方法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摆。课前检查,学生准备实验器材的完成情况很好,每个人都制作了一个摆,甚至有人得出了结论:摆的速度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可见,学生在自主做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理解、消化实验的目的要求,无形之中养成了实验之前仔细研读实验要求与实验方法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理解实验的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明确分工,主动参与实验

学生参与课堂科学实验,经历整个探究实验过程,是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设计能力的最佳途径。参与做实验,参与到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去,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作用,都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都能细致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都能学会记录实验数据,都能参与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都能学习归纳总结实验结论,都能学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实验失败的教训等等。但是,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探究实验活动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虽然说小学生喜欢做科学实验,但是实际现象是有些学生还是不愿意动手做的,特别是一部分女生,她们常常不愿意动手做,经我了解她们不愿动手做实验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就是不想动手做;一种是不敢做,担心做失败,被别的同学笑话;一种是没有机会做,每次实验都被男生抢去做了,或者被动手能力强的女同学抢去做了,自己没有做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机会做实验了。这样下去,不动手参与做实验的这部分同学动手能力必然被弱化,不做实验,她们的兴趣必然减弱,他们的实验能力必然得不到培养。

如何解决部分学生不参与实验活动呢?首先,老师安排学生做实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其次,要求实验小组的成员明确分工,细化职责,小组内的同学轮流动手做实验,轮流观察实验现象,轮流记录实验数据,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这样小组成员就会主动参与实验。

四、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结论

学生喜欢做实验,但往往不愿意去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不愿意去主动用笔记录观察到的实验数据,忙着做实验,甚至抢着去做实验,等到要使用实验数据时,却没有完整的实验数据可用,也就无法通过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归纳总结实验的结论,那做实验也就没有达到做实验的目的,实验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在做实验前,教师就要给每个实验小组的成员明确地分好工,安排好实验小组各个成员的任务,实验时要求实验小组成员各行其事,有条不紊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获取有效的实验数据,保证实验顺利有效地完成。

第2篇: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主体地位和认知特点,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从而达到认识自然现象、感知科学魅力的目的。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分散,感知外部世界往往从自身兴趣出发,很难与实验目的相符合。所以在设计实验时要采取机动多变的方式,充分调动感官,有意识地引导直接观察。如:冀教版科学《根与茎》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和茎,让学生观察、比较,最终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茎的相关特点。教师针对中高年级学生设计实验时,要根据其已经具备了动手实验的能力,以一种引导激励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动脑,通过相互合作,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如设计《认识浮力》的实验时,通过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亲身体验,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之后拓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手中条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样设计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探究兴趣,巧妙设计实验

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极易对陌生的领域产生兴趣。虽然小学生的知识单一、经验欠缺,对一些事物和现象没有具体的感知,但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点,精心做好准备,巧妙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创设探究情境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探究学习的环境和局面,使他们在良好的认知心理作用下产生对科学探究的需要,激发起实验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实验的兴趣。如在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实验时,把一团纸巾塞到玻璃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让学生猜想,纸巾会被水浸湿吗?试着说出其中的缘由!这样的情境创设早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问题的提出立刻会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三、培养操作习惯,规范设计实验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特别注重细节规范和操作习惯的养成,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失败都是由于忽视细节导致的。所以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把握相关实验中的规范和操作规程,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习惯。每个实验用具,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这些规范有时确实看似“浪费”时间,对实验结果也无重大影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用温度计在测量温度变化时,教师时刻提醒学生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壁,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顶端持平。而学生由于手持温度计的时间长了,手发酸,本来看又不方便,就把温度计斜靠在了烧杯里,把两只手彻底解放了出来,从而造成了读数不准。所以在实验设计时,一定要严格规范,有序示范,让学生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优化常态教学,创新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科学课程而言,重视实验教学,充分挖掘探究实验的“创新点”,并加以精心设计是落实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所谓“创新点”是指那些蕴涵在探究实验中,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从而得出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潜在因素。首先更新实验设计的思路。设计实验时不能局限于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探究溶解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一些食盐、食用油、白糖,再利用教室里现有粉笔和实验室准备好的酒精。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课本上微型实验的探究,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次改变实验教学的陈旧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在相关的实验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科学实验研究活动。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科学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科学课的教学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科学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益。最后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实验评价,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好准备,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新的评价观点应该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时就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第3篇: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科学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科学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科学课要密切联系当地自然条件。”我县地处湘北,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唾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科学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科学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实验设计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设计“植物的生长与环境”这类教学实验时,要安排学生对当地的气候资源、水土资源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记好观察日记,归纳总结出:植物适应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什么样的植物适应什么样的土壤等有关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知识,并指导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第4篇: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实验成为小学科学有的教学手段,是科学教学中必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该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实验教学既是建立概念、掌握规律、验证定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等智力因素的一种主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与逻辑思维的过程。现就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设计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实验教学设计要有趣味性

无论学习什么,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学得好、学得扎实。儿童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问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如在学习《热空气》一课时,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出示《科技小制作》中的一盏走马灯,在走马灯下面点燃蜡烛后,走马灯转动起来。看到这种现象,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议论纷纷。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通过这种现象你们想到了什么问题?”问题一提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与课堂气氛,然后再通过实验、观察、讨论,顺其自然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了探索未知的教学活动。

二、实验教学设计要有探究性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前者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而在探究中往往有新发现,在这种探究实验过程中,恰恰满足了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热情。与此同时更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如在《冷水与热水》一课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冷水与热水的降温过程规律,从中得出不同的三个猜测结果: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匀速降温。然后再提醒学生说:“不过,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不能作为定论。任何一个假设都要经过实验证明才能上升成为科学道理,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刚才的猜测是正确的呢?”问题一出,学生马上根据我提供给他们的实验材料,一边讨论一边开始了探究实验活动。在实验中由于实验环境、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等原因的影响,实验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违背了科学规律,教师切不可以讲代替学生的探究实验,教师应该带领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全过程,通过多次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最后的结论,这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此项科学规律。在探究实验活动中,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地公布科学规律,使学生先获知科学道理,而后无兴趣参加实验活动。

三、实验教学设计要联系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其高科技的产物――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声及影像并茂的诸多优点,有着良好的优越性。

在我所在的教学区域里,教学设施相对发达地区来说较为落后,且教材与实际生活存在地理差异等,有些实验活动还是难以开展,此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有效地发挥它的先进性作用。例如:在《宇宙》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各种天文现象、科学概念与规律是很难通过实验来达到教学目的的,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课前经常搜集各种视频素材与动画课件,结合课的实际恰当选择使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不但较好达到了教学目的,还缩短了教学时间。

四、实验教学设计要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应用于生活,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计中,要时时刻刻不要忘记将科学实验与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联系起来,这样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才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教学中的每个实验教学设计过程中,我都不会忘记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活动联系起来,比如《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课,我参照教材精心设计了趣味小品来加深学生认识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功能这个知识点,不但学生喜欢参与更联系到了每个人。对于这些科学道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有时会讲解给学生,有时会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实际,达到了有兴趣学、学有所用的教学目的。

五、实验教学设计要注重实施小组合作

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促进实验小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组合实验小组并定期交流,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例如在研究“物体都能导电吗”实验中,每个小组内材料员、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等都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学生开展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六、实验教学设计要注重实验安全,培养安全意识

第5篇: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 经济学实验 实验设计 货币报酬 变量

上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张伯伦在课堂上进行供给和需求的试验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1962年费农•史密斯的经典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确立了经济学实验方法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为此后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实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是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当今,实验经济学已经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经济研究的一种成熟工具,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成功的经济学实验需要具备很多条件,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目前,我国开展经济学实验的尝试还不是很多,如何把经济学实验科学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验环境相结合,探讨适合我国实验条件的经济学实验的一般设计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已经成为实验经济学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把这个课题作为研究目标,力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为便于表述,本文需定义如下术语:被试,指实验经济学中所进行的实验的实验对象;主试,指实验经济学中实验的主持者。

史密斯倡导实验经济学应该建立一个与主流经济学研究相衔接的体系,并将该体系总结为:环境、制度和行为。环境,即促使当事人行动或交易的初始禀赋、偏好及行动成本。制度,即对市场交流(买方出价、卖方出价)进行的定义,明确信息交流规则和行动规则,确立从信息或行动而导致某一结果的内部控制机制。行为,指在既定环境和制度条件下,参与人的决策或行动。史密斯认为,实验经济学主要检验和研究的是:在不同的环境和制度下,参与人的行为。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将以上三方面相融合提出一般的实验设计步骤(见图1)。

实验设计步骤

实验总体要求

首先,应该澄清一个认识误区,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是可以做实验的。在经济学实验方法可以实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范围内,可以根据研究问题,在整体上给出实验的目的、要求和预期目标。这是实验设计的总依据。

制定相应的实验室交易制度

在经济实验中,被试按怎样的规定进行交易是很重要的,因为实验室交易规则看起来很小的改变可能对博弈论的预测和观测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为解决自己的问题,应作出尽量单纯的经济环境。经济环境越单纯,被试越易理解自身行动与报酬的关系,实验更易受控制,实验结果的解释就越清晰。而复杂的经济环境则可能造成实验结果解释的困难。

常用的实验室交易制度大体有14种,如:明码标价拍卖、双项式拍卖、分散谈判、清算拍卖、折扣制度等。根据所要研究的目标,可以对这些制度在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加以改变或者改变实验室制度中的某一或某些参数,形成适合该研究目标的新的实验室制度,也可以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卖制度加以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实验室制度。例如:“列举/折扣制度”就是明码标价制度的变形。

被试的选择及报酬支付

被试对象的选择 与物理、化学实验等自然科学实验不同的是,实验经济学把社会中的人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的差异,即人的差异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在选择被试时,就要尽量注意减少被试的差异或选择被试差异对实验目的无关或者影响极小的被试。对于我国来说,选择在校本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比较合适。由于我国高校学生所处环境比较单纯,相互差异较少,学习领会能力较强,因此用于对实践经验没有要求或者要求较小的经济学实验效果更好,更易接近现实。

被试数量的选择 被试的数量与实验的质量有很大关系。由于预算经费、实验设备等限制,被试人数不宜过多,应视实验所要描述的实际经济系统而定。一般来说,实验只要接近最小数的被试即可。例如,讨论竞争市场中合理预期模型的适用性、可能性时,若利用3类交易者和两种信息上的约束。为保证任何一个组合均有最小限的竞争,把全部的交易者分为6组,每组至少有2个人,这个市场实验计划至少要用12人的被试。实际上刚好用12个人就可以了。

在绝大多数的实验中,同一状况下配置2~3个被试,实验室市场中达成竞争均衡是足够的。如果被试数目过多,则需重复的实验次数越多,且过多的被试使实验不易控制,结果实验效率并未提高太多反而耗时耗资;被试数目过少,虽然省时省资,但是实验质量较差,不易达到实验目的。

被试的报酬支付 为在实验中做出受控的经济环境,必须给被试支付现金,因为真实的货币更易给被试提供激励,减少被试行为的变异性,降低甚至排除随机行为带来的干扰。这是实验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

对于我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支付大笔的现金显然难以做到。因此探求合适的现金支付数量是经济学实验的重要课题,也许寻找现金的替代品作为实验的支付手段更为实际。本文设想:如果被试是在校学生的话,用学分代替真实货币可能也是可行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表明,采用报酬手段作为诱发经济主体(即人)的特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其一,单调性(Monotonieity)。即被试认为报酬越多越好而且不存在饱和状态。最满足这个条件的就是货币报酬。因此,经济学实验中被试的报酬通常是真实的货币报酬。其二,突显性(Saliency)。被试所得的报酬,必须与被试(以及其他被试)的行动有关,它必须由被试所理解的制度所决定。即被试的行动与报酬的关系,应该能突出显示实验主持者所希望的制度,被试应理解这种关系。其三,优超性(Dominance)。在实验中被试的效用变化来自实验报酬,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可以忽略不计。显然,现金可以基本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因此通常情况下,实验报酬多数使用的是现金。

学分虽然不完全能够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但至少相当接近这三个条件,作为现金的替代品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在价格层次不多的经济学实验中,学分的这种替代性可能更好。本文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考察用学分替代货币报酬的可行性。这时,需要重复同一个实验,第一个方案采用真实货币作为报酬支付;第二个方案采用学分作为报酬支付,然后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看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若无显著差异,则说明学分代替真实货币是可行的;反之亦然。

处理好主试与被试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欺骗被试。因为被试一旦被欺骗就会对实验中已说明的行动和报酬之间的关系产生怀疑,那么实验的积极性就会降低,甚至可能采取一些防御措施,这样就损害了实验的突显性和优超性。即使这种欺骗行为在该次实验中未被发现,那么在以后的实验中也会被发现,这样被试的后续招募就很难,即使能招募到,也可能因被试的抵触和防范使实验结果难接近真实。

但是,不欺骗被试并不等于一切信息公开。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对被试隐瞒一些信息也是必要的。比如,被试的报酬属于私人信息,应该直至实验结束也不公开,同时规定不可互相询问,这是模拟经济现实的需要,也是经济学实验的需要。如果被试对其他人的货币报酬都了如指掌,那么可能由此产生妒忌或利他主义心理,从而无法使被试自身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而无法控制激励的效果,实验结果就会产生偏差。

实验指导语的正确编写与宣读

实验指导语的正确编写 实验指导语是具体指导被试如何参加实验的文件,应包括实验的重要信息。如实验的目的、实验室交易制度、各被试可能采取的行动等,特别重要的是要明确说明被试的行动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还应包括主试为使被试理解实验的若干问题,必须注意主试不要在问题中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意图告诉被试。要避免指导语中关于实验目的的叙述成为某种期望效果的暗示,而应叙述的简明具体,容易被试理解。指导语的编写可参考前人已做过的类似的实验说明书,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需要加以修改而成。编写出的指导语关键要做到正确、明确及易于理解。

实验指导语的宣读 在实验时,主试或助手应大声朗读实验指导语或播放录音。即使应用计算机在被试的终端屏幕上已有实验指导语文字,主试也应朗读以提高被试的注意力,以期让被试完全理解实验指导语中的内容。

尚需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般来说,经济学实验的报酬远远小于现实的经济报酬。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学实验的报酬与被试的切身利益并无太大关系。因此,被试可能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来参加实验,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尤其在我国开展经济学实验,报酬可能较少,如何设计更能激发被试积极性的实验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验经济学主要研究和检验的是参与人的行为,而参与人的行为同参与人的心理有极大关联。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规则,能影响参与人所受到的激励和参与人的决策。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法规、经济制度、传统风俗,不同国家的被试经济行为的差异不可避免。因此,研究同一经济现象或理论问题,在选择不同国家,或不同人种参与实验所得结果会不同。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也是在我国开展经济学实验所必须面对的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鸿祯.实验经济学导论[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李增刚.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基础[J].经济评论,2002 (11)

第6篇: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是运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一门新型学科。不同于西医的实验室医学,中医历来重视临床实践,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往往强调“读经典,做临床”。毫无疑问,中医的优势就是在独特的中医理论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所以,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比较强调后期临床教学,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临床教学阶段,但对基础阶段的实验教学相对比较忽视。从相关的中医基础学科实际教学来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往往被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或认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1]。

 

但是实验教学作为现代教育中广泛运用并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科研性等特点,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能适应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借助科学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通过设立中医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2种教学模式比较

 

目前,中医学基础实验的教学主要有2种模式,一是依附于不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二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专设中医基础实验课程[2],两者比较,各有所长。

 

1.1 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中

 

依附于理论教学中者,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如中医诊断学中,在脉诊理论学习之后,及时开设脉诊实验课,运用脉象模拟手,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反复训练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学会脉诊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就能强化“脉诊”指感的训练,很快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象的诊脉技术;又如在中药学教学中,在学习了延胡索功效主治之后,及时加入延胡索活血止痛作用的实验观察,从而强化理论教学效果;再如方剂学教学中,学习解表药之后,通过实验研究观察麻黄及麻桂相须配伍之后的发汗作用,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加深理解。因此,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中,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动手实验,不但巩固课堂效果,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但不足之处是,因为知识结构有限,所以实验内容也较为局限,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也趋向于单一,实验过程也是按照实验指导所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致使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训练的地位,还是难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1.2 独立于理论教学内容外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将各项中医学基础实验从原有的理论课程中剥离,合并重组成新的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打破各学科之间界限,把整个实验课程连贯起来,从而实现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

 

但是囿于课时安排所限,很难保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授课内容上的完全同步,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2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因其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而被广泛重视,成为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举施。首都医科大学众多中医学基础课均已独立设实验课程,但因为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尚在寻找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2.1 理论与实验教学分而不离、相辅相成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等,如果实验课程独立,那么从教学进度安排上应该是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之后;但是从教学实际效果考虑,某些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却并不适宜脱离实验课程或实践。比如中医四诊的基本技能训练,就是理论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所以,即便是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也不能完全脱离于理论教学,这就需要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注意理论与实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联系。

 

2.2 实验课程设置虽合不并、循序渐进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之后,虽然有一部分实验内容必须依附于理论教学,但更多的是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之后的综合运用和自主创新。由于教学目的不同,可以考虑将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分为2个部分,为理论教学服务为目的的基础性实验和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设计、创新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尽量与理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上密切联系、配合;综合设计及创新性实验则应安排在相关课程结束之后,着重于体现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因为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灵活地设计、安排实验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包括查阅文献、拟定实验方案、设置实验步骤等,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可行性论证后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等。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加强动手、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

 

此外,还可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的程度合理设置并开展第二课堂、学生科研等实验项目,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有益补充。

 

3 结语

 

将实验课程独立出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要兼顾理论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独立进行实验研究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7篇: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关键词】机能;精品课程建设;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 12013)11-0047-02

注重“知识一素质一能力”协调发展,本课程在“综合性一信息化一开放式”的教改格局下,以生理学实验方法为基础、综合病理生理学的模型复制和药理学的治疗机制等实验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熟悉机能实验常用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完成机能学的基本实验及多指标的分析综合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学生自行设计与实验实施。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机能学科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严肃的态度、严谨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学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积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和创新能力。2006年,我院在机能实验室开设了相对独立的开放实验室,为培养合格的研究型医学人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机能学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理念

课程的设置突出了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现代性和综合性,体现了“掌握知识的力量才是力量”“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重在过程,不惟结果”等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学习理论。机能学实验是医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医学实验的基础,它是将传统的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三门学科的实验及相关实验及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独立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造更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机会,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科研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实验,这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不失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机能学实验精品课程建设措施

2,1基本训练在基本技能训练阶段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实验技术与方法的统一,以实验技术技能和器官系统功能为主线,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科学思维的训练,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机能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技术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熟悉常规仪器的使用、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开展部分富有学科特色的经典实验,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独立实验能力和自主学习训练的积极性,萌生探索的欲望。在综合能力训练阶段,将分散于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整合,设置以问题为主线的实验教学内容,以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实验为主要形式,以实验室开放为手段,在机能实验技术的基础上适当向细胞生物学、生化分析、形态学技术延伸。

2.2综合训练

以器官系统功能为主线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学科划分的实验内容有机整合为综合型实验项目,注重学科的交叉、实验技术的整合,将科学的研究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融于实验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创新。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型、探索型实验教学:开展命题设计和学生自选题设计实验,以课题研究的形式,使学生从科研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图片和数据整理、文献查阅、撰写论文、报告与答辩等各个环节得到一次较为全面的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的训练;同时,发挥学科优势和教师积极性,将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的紧密结合,为培养高素质高级医学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实验课形式多样性包括必选实验、自选实验、命题设计、自选题设计、创新课题研究。机能学实验是医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医学实验的基础,它是将传统的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三门学科的实验及相关实验及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独立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造更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机会,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科研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实验,这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不失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4实验课内容开放性①实验内容开放;②实验选题开放;③实验时间开放;④实验对象开放。讲解、操作演示、学生讨论、实验方案设计、网上自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2.5开设“实验科学的方法论”、“机能学实验的基本知识”等理论课,将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从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转移到“掌握知识的力量才是力量”上来,从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角度起到了授人以渔的作用。

2.6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分级管理,在运行机制上采用项目分工下的目标责任制。实验教学目标、任务责任到人,从主任到教辅人人有明确的职责,设备管理、教学准备、7个实验室均有专人负责,有力地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7本着“实验教学重在过程”的理念,建立了一系列监控机制,设置了一系列实验教学过程考察、考核及运行记录薄,不定时组织全体带教老师进行教学观摩等,实验教学督导专家检查制度和学生意见反馈调查表的应用还从制度上保障了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则从过程考核、实验报告评分、卷面笔试、考勤计分四方面进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生物(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页为依托,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学生得以在Internet的任一角落自由选择、预约各个实验项目,或通过网络查询各类信息、与实验课教师适时对话,全方位地形成了以网络为平台的交互式机能实验教学及管理体系。

第8篇: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理论;体验;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72-02

现代城市设计致力于城市良好空间环境的塑造,强调设计的人本主义与生态保护思想,对于现代城市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开展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工作时间较早,对此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许多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专业都会开设城市设计课程。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设计各方面工作开展的时间虽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有关城市空间设计的工作不断涌现,城市设计已经成为规划师与建筑师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并逐渐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中分离出来,发展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1]在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学专业开设城市设计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空间设计能力,开阔视野,使学生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去审视和了解城市,并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进行具体的规划实践。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建立对城市空间的完整认知,熟悉具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具体设计工作。

为了完成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应从基本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及设计实践教学三个环节入手,并针对具体教学内容与目的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实际设计能力。

一、基本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是整个城市设计课程的基础环节,对于基本理论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理清概念,建立对所学知识的初步认知。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具体的设计方法。这些是城市设计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的基本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它是进行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的基础。

2.教学目的

通过对基本理论的介绍和说明,使学生对城市设计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了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实意义,并能够理解基本概念、设计思想与方法。

3.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如果单纯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使其产生深刻印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一方面应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条件,使学生对较为抽象的概念更加容易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可以在课堂上设立讨论和提问环节,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师生之间充分交流,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在课外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二、体验式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空间环境。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具体城市空间的调研体验相结合,将课堂理论知识形象化,改变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学生对城市空间的现场调研,将班级学生划分若干小组,并划定适宜的空间范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地块。地块调研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街区的尺寸、道路层级、建筑性质、建筑形式与高度、开敞空间、空间尺度、区域的轮廓线、主要路径、地标与重要节点等。[2]同时,要求绘制区域的意象地图,对区域空间环境的优劣能够予以综合分析评价。

2.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于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空间的尺度感以及空间分析能力,使其能将理性的基础知识与对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相结合。

3.教学方法

对于具体城市空间的体验主要可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乘坐交通工具和徒步调研,从感性层面了解不同出行方式对于城市空间的感受,认识不同空间尺度比例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走访询问生活工作在此区域的居民对空间环境的感受和需求,认真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挖掘空间内在的生活与文化属性以及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力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手工模型和图纸来解析城市空间环境,借此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传递其核心想法。在此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性学习的鼓励。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不应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而是充当组织者和答疑者的角色。

三、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单纯理论课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知识,只有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设计的综合素养。因此,设计实践环节应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相应的讲解过程中安排设计课程作业。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就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城市空间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设计实践环节应选择几类较为典型并能够代表不同层次的城市空间作为设计对象。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任务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战略、城市整体意象。中、微观的城市设计以城市中的局部空间环境为对象,侧重于对具体建筑实体、空间以及环境的设计安排。[3]

2.教学目的

通过城市设计绘图作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对于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所学课程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种设计要点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城市空间设计中去。

3.教学方法

在设计实践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设计分析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在学生设计构思阶段安排方案讨论会,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提出自己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交流,从而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设计方案。对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方案,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完成设计作业。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着重强调城市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在具体空间设计中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最终评图讲解阶段,对图纸中的优缺点予以详细说明,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与能力。

4.各教学环节的相互渗透

基本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这三个部分并非相互独立,而应将其看做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理论教学是课程学习的基础,体验式教学和设计实践教学是对于理论教学形象化的认知与实际的应用。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能够调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小结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城市,并针对具体空间进行设计。为此,在教学工作中应安排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并将三者相互结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参考文献:

[1]唐子来.不断变革中的城市规划教育[J].国外城市规划会刊,2003,(3).

第9篇:科学实验设计范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情景;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76-01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提倡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共同提倡的教学新理念。由此看来,新时期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追捧。因此,在平时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依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学情,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知识的体验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愉悦中探究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据,挖掘教材中的激趣点,以各种教学媒体为手段,设置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知、掌握并体验知识,它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情境问题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课“感受科技之光”为例,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硬道理,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科学技术的信心。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名词术语,还出现了相当多的知识点,教师单纯讲解可能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困惑。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带入实际的科技生活中,用现代化手段展示已有的科技成果,或者是让学生回想并列举影响我们生活的科技成果。多媒体的直观展示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明白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世界,而知识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通过设置悬念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

设置悬念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技巧,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将教材内容和问题悬念有效链接,让学生在探索合作中解决问题,掌握教材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为学生设置的问题既要有实质性的意义,又要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调学生的探究意识,在陶冶学生情感的同时还要渗透它的教育性。以“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局势,教师可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欧洲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为什么发生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哪个国家表现得最为积极,为什么?除了亚洲之外,为什么是非洲而不是美洲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在对世界的瓜分过程中,帝国主义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矛盾的产生又促成了什么结果?问题的设计要环环相扣,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一步步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紧张而有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步步被调动起来,学生的知识系统也在知识体验中得以建构。

三、通过强化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求发展

实践出真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解决问题,二是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会运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知识,在知识体验的过程中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保护我们周围的文明”为例,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物的保护现状,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的认同感。为了让学生对文物保护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师应设计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首先,让学生寻找他们周围的文明遗址,寻找文物。可在课前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查阅,也可以采访一些文物的知情人。通过调查,学生们发现有些有价值的文物或多或少地有所损坏,甚至还有一些文物因损坏而消失了。通过调查与研究,学生们得出结论:在文物保护过程中,现代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有时存在矛盾,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文物保护意识,教师继续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文物保护小组、城市建设小组、旅游开发小组、商业规划小组等。要求这些小组成员从自身利益和文物保护两方面,分别给出文物保护的相应措施。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发展现代文化。还指出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以后的长远利益,人类应该保护文物,尊重文物,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类自己的发展进程。

四、结束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研究。提倡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提倡的教学新理念。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究知识,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新民.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2011(02).

[2]赵亚夫.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精选和整合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