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鞅变法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君书》;刑赏观;政治统治;法治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B2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072 ― 02
刑赏思想是先秦法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于刑名、刑名之学中,商鞅作为法家代表人物,其刑赏思想在制度的体现对于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影响格外巨大。在现存的《商君书》24篇内容中,从军功授爵、严刑酷法到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赏与罚始终贯彻始终,深入研究商鞅刑赏思想对于深入了解商鞅变法和律法制度的确立、稳固、延续对于当今法治社会建设有重要指引作用,在借鉴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商君书》刑赏制度进行研究。
一、商鞅及其变法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度开始确立,各国相继变法,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尚书》有云“慎用其六柄”,即赏与刑。商鞅继承吸收了法家学派刑赏思想中“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之谓大治。①”、“赏薄则民不利,禁轻则邪人不畏”、“明主之道,立民之所欲而求其功,故爵禄以劝之;立民之所恶以禁其邪,故为刑法以威之”思想精髓,专好刑名之学,在变法期间,废井田、开阡陌;以农求富进行经济改革,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策,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在军事上严格奖励军功,为加强集权,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②”,纵观商鞅变法两次变法的主要措施和变法的主要内容,刑与赏思想贯穿于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对于变法成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商鞅的刑赏观
笔者认为商鞅的刑赏思想主要是继承先秦夏、商、周治国思想和法家学派。据《慎子》逸文载“有虞氏不赏不罚,夏后氏赏而不罚,殷人罚而不赏,周人赏且罚。③”此语并见《孔子集语》、《绎史》,《司马法・天子之义》也有相关记载。而在《礼记?表记》有记载孔子云:“夏人先赏后罚,殷人先罚后赏,周人其赏罚用爵列”④,面对诸侯争霸,四夷交侵,商鞅认识到要传统礼教已经无法满足强国需要,他汲取传统立法思想,借鉴齐国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经验,打破“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的传统立法观,以“刑乱国用重典”强化中央集权,在“要在强兵”的基础上形成“农战”思想,全面推进变法以加强集权统治。
在变法商鞅过程中秉承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思想,尤其注重“法”的运用,坚持“以法治国”,他认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定分》)⑤,不同于近代的“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商鞅的“法治”措施以刑与赏为基础,更加注重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以重刑轻赏为制定“法”的原则,以“以刑去刑”和“以法去法”为驱使人民进行农战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明法令,公布律法,肯定和保护变法成果,以律令的形式固定法权思想。以军事律法为例,在《睡虎地秦简》中《秦律杂抄》①记载“战死事不出,论其后。有(又)后察不死,夺后爵,除伍人;不死者归,以为隶臣。”正是对于军功授爵的具体发现,认为在战争中死事不屈,应将爵授予其子。如后来察觉该人未死,应实在夺其子的爵位,并惩治其同伍的人,那个未死的人回来,作为隶臣。《军爵律》②中“欲归爵二级以免亲父母为隶臣妾者一人,及隶臣斩首为公士,谒归公士而免故妻隶妾一人者,许之,免以为庶人。工隶臣斩首及人为斩首以免者,皆令为工。”参加农战的秦兵如果要求退还爵两级,可以用来赎免现为隶臣妾的亲生父母一人,以及隶臣斩获首应授爵为公士,而请求退还公士的爵,用来赎免现为隶妾的妻一人,可以得到允许,所赎的都免为庶人。工隶臣斩获首和有人斩首来赎免他的,都令作工匠。由竹简内容可见以重刑威逼,以厚赏引诱,民众非农战难得体面地生活甚至生存,有效实现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利益的高度集中和统一,使民“出战而强,入休而富”,此两处关于军功爵制的具体记载详细的展现商鞅变法刑赏观在律法上的详细体现,可见变法对于秦穆公之后的秦和秦朝制度影响之深。
三、刑赏制度探析
商鞅在变法前就曾提出“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③”。明确提出法度是用来彰显和推行君上的爱民意志的。所以,圣人要治国,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不去效法那旧法度;只要可能达到利民的目的,就不去遵循那旧礼仪。在此,不难看出而后商鞅变法中的所有制度都是围绕“强国”,不循古法,唯利是图,各种制度只是为强化国家统治,加强对人民统治的目的,从变法根源上刑赏制度的产生是作为治国治民的重要手段,这是基于秦处于当时的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商鞅个人政治能力施展的重要表现。
商鞅指出“重刑而连其罪,则褊急之民不斗,很刚之民不讼,怠惰之民不游,费资之民不作,巧谀恶心之民无变也。④”强秦只能由农民和战士来完成,他在反复论证“则草必垦矣”的过程中,以“重刑而连其罪”作为垦令推行的重要手段和刑罚处罚措施,通过在百姓中建立联保组织,使百姓自身互相监视,相互牵制以达到强化统治的目的。《垦草令》与农战紧密结合,作为变法最为核心的部分。以赏农战之功绩受官加爵,又巧妙地限制儒生、商人参加农战的权利,提出“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的刑赏理论,将刑赏制度发挥至极致,“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⑤”凸显出刑赏制度最大的特点――重刑。“爵尊,上爱民;刑威,民死上。⑥”以刑威树立变法威信,提出“壹赏,壹刑、壹教”,“刑无等级”,提倡建立相对公平的法制体系,在知法的前提达到守法、畏法、敬法的目的。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触犯法令,都会丧失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这样刑赏则成为平衡权利的砝码,统一奖赏,统一刑罚,化,重刑的体系下赏就具有了特殊的协同促进意义,激发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保证了政令的推行,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以畏惧为基础的律法体系,从而推进新的社会秩序产生,促进了变法的有力推行。
四、商鞅刑赏制度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商君书》中篇章反映出商鞅变法坚持刑主赏辅,在思想上摒弃传统礼教思想,“以刑去刑”震慑民众;在制度上专力于军事政治经济的进取,用实际利益切断血亲利益纽带;在执行上坚持“法无贵贱”震摄保守贵族阶级,保证变法制度的绝对落实,从“焚书坑儒”、“军功授爵”、“奖励耕织”等等方面将变法制度和普通秦人大众个人利益紧密集合,以实现变法预期目的。如《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睡虎地秦简》)所记载,商鞅变法中涉及刑赏制度刑重于赏,手段严酷,以“农战”作为整个变法的中心,“刑无等级”打破春秋时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刑礼观,保持了律令的公正与威严,以刑赏的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如“重农抑商”、“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制度,破除刑法是旧礼尊上卑下、刑变为宥贵残贫的贵族阶级特权,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治理基础。
但是不可否认商鞅变法刑罚的严酷和文化专制给群众和中华文化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损失,背离“明德慎罚”的重刑思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评价:“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颜师古《汉书》有云:“商鞅为法,赏不失卑,刑不讳尊,然深刻无恩德。”贾谊《陈政事疏》“遗礼义,弃仁恩”。由此可见变法中制度中的弊端。但是直接就变法而言,商鞅以富秦和称霸为目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变革中各项制度的确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党的十八届四次全会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政治体系体例改造“人治”向“法治”步伐逐步加快,树立法律的权威地位,保证法律权威性,树立法律威严,营造尊法信法的氛围,和先秦商鞅变法中刑赏思想和奖惩制度的公正、公开、平等性中存在着一些相同的契合点。笔者认为借鉴商鞅变法刑赏思想中的治民思想、治国思想、管理思想与现代的民本、民主和法治思想中汲取创新点,将能够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高亨.商君书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4,(11).
〔2〕蒋礼鸿.商君书锥指――新编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睡虎地秦墓竹简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19,41.
〔4〕郑良树.商鞅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3-115,142,144.
后商鞅时代
芈月,实际上历史上没有这个名字,只是小说家为秦国宣太后芈氏杜撰的一个名字。古代很多女政治家的名字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留下来,芈氏也是如此,只知道她姓芈,是楚国王族,嫁给了秦惠文王,被封为“八子”(妃嫔的封号),所以被称为芈八子。在秦惠文王去世后,其子即位为王,她被尊为太后,所以又称宣太后,其本名已经没有记载了。在秦惠文王时期,芈八子的情况虽缺乏历史记载,但从其弟魏冉已是手握重兵的重臣来看,她已经有了相当的政治影响力。在其子嬴稷幼年即位后,芈八子以太后身份主政,统治秦国长达36年(也有说是41年)之久,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太后的人,也开启了太后主政的先例。更重要的是,其夫即位的公元前337年,商鞅被处决,秦国走向“后商鞅时代”。而正是秦惠文王和芈八子前后主政时期,继续贯彻商鞅新法,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配套方案,使商鞅新法的精神真正在秦国落地,推动秦国一步步走向强盛。到公元前265年芈八子去世时,秦国已从落后的西陲小国成为雄踞一方的霸主,秦王一度在公元前288年称帝。财政改革难,将财政改革真正贯彻落实更难,既往的历史学家多将目光聚焦商鞅变法,而忽视了其后一系列制度、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芈月传》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后商鞅时代。
财政改革是项艰难的事业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调节社会财富的总枢纽。任何改革都是对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调节,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各集团的根本利益,损害最大的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反抗。由于他们拥有的巨大财富和权力,这种反抗力量非常巨大。商鞅变法之前,在芈氏的楚国就有了吴起改革。吴起提出“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就是剥夺贵族的有余,节省费用来供养更多“选练之士”。在支持吴起改革的楚悼王去世后,贵族们进行疯狂反扑,吴起被乱箭射杀在楚悼王的棺木之旁,楚国又恢复了贵族。此外还有魏国李悝变法、赵国公仲连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但在贵族的抵制下,都只是昙花一现,未能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仅“商鞅变法”最终推行下去,将秦国推向强盛,最终统一中国。商鞅遇到的反对一点不比其他改革小,究竟是什么使商鞅改革能突破贵族的干扰取得成功,并能持续下去,最终将秦国推向极盛呢?
商鞅变法相对也是比较讲究策略的,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分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次变法,通过建立编户齐民、奖励耕织和军功等制度,让人民得到好处,获得人民的支持。6年后,商鞅才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废除井田制、世卿世禄制,推行县制,开始直接触及贵族的利益。商鞅的第二次变法,虽然严重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旧贵族的顽强反抗,但是他先一步已经打通了底层人民通过耕战的上升空间,为秦国奠定了新的统治基础。商鞅更是把改革诉求直接摆在百姓面前,寻求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商鞅曾在国都南门外立了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如有人搬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后来宣布将赏金增加到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不怕事的人出来,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场将五十金的赏金给这个搬木头的人。通过这样夸张的行为,商鞅极大地扩大了人民对改革的关注度,也表明了政府的信用,树立了新法的权威性。
有贵族指着商鞅说:“秦国人把你恨透了,你的寿命像早上的露水一样,长不了。”有贵族对他说:“你现在只是有国君为你撑腰,国君一旦死去,秦国会重重地收拾你的。你的灭亡,翘着脚就能等到。”在秦孝公去世后,商鞅的命运和新法的命运又将如何?
巩固商鞅变法的成果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赢驷即位,即惠文王。赢驷在太子时曾经违法,商鞅坚持按法律处理,后来考虑到太子身份,就让挑唆赢驷违法的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代为受刑,对他们执行了黥刑(在脸上刺字并涂墨),后又对公子虔执行了劓刑(割掉鼻子)。赢驷即位后,公子虔等就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五马分尸)。赢驷虽然非常残酷地处死了商鞅,但是并没有废掉商鞅的新法,不仅继续推行,还逐步对各项制度进行了改造,使其适应新法推行后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需要。
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打破贵族世袭统治,让底层人民能够通过耕战取得利益和地位的上升,激发人民为国家努力拼搏。旧的世袭贵族制打破了,就需要一个新的统治系统才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秦惠文王和芈八子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为秦国打造了一个新的官僚统治系统。公元前328年,秦国置相;前307年,开始设将军。在相和将军之下,先后设置了尉、御史、郎中令、太仆、内史等一系列官职,初步奠定了此后“三公九卿”官僚制的基础。相是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官僚首领,其设置对官僚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将军之前也有设,但都是临时性的,只在征战时才临时征集贵族担任。芈八子主政时,才设置专职的将军,打破了原来的贵族兵制。当然她任命的第一个将军是她的异母弟魏冉。
商鞅变法通过建立县制,打破了原来地方行政系统的贵族采邑制。通过乡里什伍组织,重构了以编户齐民为基础的基层组织系统,为实现君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惠文王和芈八子进一步在上面设置了郡级组织,形成了中央―郡―县―乡四级政府层级,建构起完整的国家征税系统。此前在其他国家虽也有郡的设置,但秦国设立的以郡统县的制度却是一个重大创新。
以前的官员是世卿世禄制,是以血缘为基础进行世袭,在分封的土地上自行征收赋税作为官俸。现在官吏不再是世袭,而是君主任命,也不再有世袭的封邑,就必须有按月固定发放的工资。为了方便发放方便使用,就得用钱,于是惠文王创造发行了圆形方孔的铜钱,这种形式的钱特别方便使用和流通,流行了二千多年。李家浩先生曾考证楚国较早发放供廪食和支付佣金,还有楚国较早在边地设郡,我们不排除芈氏借鉴楚国经验的可能。
在分封制下的财政体制下,君主将土地和附着于土地的人口都分封给大大小小的诸侯,这些诸侯定期缴纳贡赋,战时自备军需出征。国家支出有限,基本以君主自身开支为主,被称为王室财政或王计财政。变法后贵族分封体制没有了,国家政务开支、官员俸禄、军费开支一下大增,国家直接向地方征税也使相关管理事务大增,这样就有必要重新建构财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经过惠文王和芈八子几十年的努力,设立了内史、大内和少内等财政管理机构,初步实现了国家财政和王室财政的分离,奠定了此后国家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据《青川郝家坪木牍》,芈八子主政第二年就组织制定了田律,推动税收的法制化建设。为了加强地方财政管理,这一时期还制定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并建立了类似后世预决算的上计制度。
惠文王和芈八子除了继续深化商鞅的财政改革外,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较开放地对待其他学说。如邀请荀子访秦,允许墨家巨子在秦地发展,还加以礼遇。据荀子的观察,当时秦国吏治清明、民俗淳朴、市张列肆,十分繁华。
本课的课程标准: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的作用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在了解商鞅变法史实的基础上,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使学生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自己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揭示商鞅之死,使学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等。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编排历史剧等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在本课的学习中,如何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商鞅变法等战国时期一系列变法出现的原因是一大难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笔者查阅了多个版本的初中新课改教材。这些教材基本不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概念和原理。这就给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等一系列变法出现的原因带来了困难。(2)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作为刚刚进行系统历史学习的七年级同学来说,无论使用哪一套新教材,在才上了寥寥几节历史课的情况下去理解商鞅变法等一系列变法出现的原因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另外,作为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水平还有待提高。(3)课本中出现的很多概念、词语也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一定难度。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课本中的“千耦其耘”、“个体农耕”、“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新兴地主阶级”等。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实践,终于找到了一条较好的学习路径,下面加以介绍,供大家参考。
首先,通过一系列问题,如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方面有了哪些进步,上述进步产生了哪些影响,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的作用有哪些……让学生掌握本课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使用铁农具、牛耕与使用石器、木器及仅使用人力相比有何好处,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等知识。
其次,在此处先让学生听一段对话(两个奴隶主的对话),然后引导其思考讨论泰国为什么要进行变法。下面这一段对话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也可让学生进行表演。
奴隶主甲:老兄,我最近买了一些新的劳动工具,这些工具都是铁做的。以前我的一个奴隶一天只能翻一块地,用了铁器以后啊,他一天能翻两块地呢!一年算下来,收成多多了。奴隶主乙:老弟,你有所不知啊,我早就买了很多铁农具了。可是我后来发现那帮奴隶经常破坏我花大价钱买来的工具,我心痛死了。奴隶主甲:为什么?奴隶主乙:他们想偷懒呗!这帮可恶的家伙,我看还是用以前的石器算了。奴隶主甲:我不这么认为。用了铁器以后,我们的收成比以前多多了。你为什么不想个办法,让奴隶们既不破坏工具,又乖乖地为我们种更多的地呢?奴隶主乙:有这么好的办法吗?
之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对话讨论有哪些方法。学生想出了以下方法:把田租给奴隶,奴隶收获得多就给奖励;规定每天耕地的数目,耕得地多就给奖励;把地租给奴隶,让奴隶上缴收成,奴隶可以自留一部分收成;派监工进行监督,奴隶如果偷懒或破坏工具,要严惩;让奴隶互相检举揭发,告发别人破坏工具的可得奖励等。从学生的讨论出发,教师概括出大家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用奖励的方法,二是用强制的方法。教师要指出奖励的方法更好一些,因为这样做有助于调动奴隶的积极性。然后,教师要让学生体会道理:如果奴隶主把土地租给奴隶耕种,让奴隶上缴部分劳动产品,这时的“奴隶”已经变成了“农民”,而土地的主人已经变成了“地主”。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秦国为什么要进行变法。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原因是富国强兵,因为书中叙述了这个原因。但教师可以从为什么变法能富国强兵、上述两个奴隶主的对话、当时的变法不仅仅只有秦国一国等方面,引导学生得出深层原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于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图示,进行形象的展示。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商鞅变法中所包含的关于:奖励勇战激励机制;建立“耕织”奖励绩效指标体系;运用趋利避害的人性假设等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分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秦国两次主持变法,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础,其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治国理论都产生了辉煌的实践效果。但以往学者们的研究视线却过多地集中在他的法律思想领域,而对他的用人思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商鞅变法中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进行分析,发现商鞅把人力看作是一种可以无限开发的资源而倍加重视,他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就是使人尽其力。商鞅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秦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生产关系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时,势必会在经济基础至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引起激烈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自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阶段被史家认为是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确立时期,虽然奴隶制曾经显示了其优越性,但此时,它的存在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向封建制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恰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方面的条件皆已成熟,这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反映。在此时期,维系奴隶社会的礼制也在逐渐地遭到破坏,亲亲尊尊的核心理念开始受到了质疑。但是,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的中庸改良,本质上都是不主张对现存的礼制进行彻底的改造,而唯有法家,希望进行激烈的变革,用法来取代礼的作用,用霸道来取代王道作为社会的模式,自然而然,只有法家的人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进行一系列的实践,而商鞅变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深刻地改造了秦国乃至未来的中国社会。
二、商鞅变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分析
1、建立“奖励勇战”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单位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个士气低落的团队或单位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提出:“未来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再像过去那样扮演权威角色,而是要设法以更有效的方法,激发员工士气,间接引发员工潜力,创造企业最高效益。”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努力去完成单位的任务,实现单位的目标。商鞅在他变法实践当中不但采用物质激励而且注重精神激励。他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明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4]主张按军功大小给予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奖励在战场上立功杀敌的人。具体的规定是:凡在战场上能杀得敌人甲士一人,并取得其首级者,赐爵一级,赐田一顷,宅一亩:得敌一甲首者,若为官者可当五十石俸禄之官:得敌一甲首者,还可役使一人或一家为自己的农奴,即“除庶子一人 ”。[2]为此,制定了有名的二十等爵制。商鞅变法正是利用二十等爵的等级这样的激励机制激发秦国老百姓建功立业。
2、建立奖励“耕织”绩效指标体系
战国时代是一个弱肉强食,以力服人的时代。秦国要“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就必须要有绝对实力在对外作战中获取胜利。商鞅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认识到国家的实质是一种“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对内使用刑罚,对外用军队征伐)”的暴力。 那么,战胜敌国的绝对实力从何而来?在当时处于那样农业社会时代,国家的富强只能依靠农业的发展。而且,在冷兵器时代要想打胜仗必须要有充足的粮草储备。同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财富迟早也会被他人抢走,所以对外作战系统是对内农耕系统的保障。与之相应,农耕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富国,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为秦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作战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强兵,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是秦国的对外作战能力。所以,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3]同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新的土地所有制,即“为田开阡陌封疆 ”。商鞅变法通过确定秦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来实现他的组织目标即使秦国强盛。
3、趋利避害的人性假设思想
人性假设是管理的基础,对人性的认识不同,采用的管理方法也会有所差异。西方管理学者麦格雷戈首先提出“X”和“Y”理论。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理论及其人性假设称之为X理论。“X”理论认为,一般说来,人天生是厌恶工作的,因此,必须对大多数人实行强制的监督指挥和用惩罚作为威胁,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适当的努力。麦格雷戈对传统人性假设持否定态度,并针对X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理论,称之为Y理论。“Y”理论认为,人天生并非就厌恶工作,因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就像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在自己对目标负有责任的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而外部控制和惩罚只是迫使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手段之一。在一定条件下,人不仅能够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而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强调安全感一般只是经验的结果。商鞅认为人性好利恶害,社会就是一个为财利而运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必然具有“好利恶害,喜利畏罪”的自我之心,那么,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到处都会充斥着互为利用,求一己私利的现实。因此,商鞅变法实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4]的制度,即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如果一家犯罪,其余四家就要连坐,受到株连。具体办法是,五家相互监视,发现有“奸人”,应向官府告发。告发者可以得到同在战场斩得敌人首级相同的奖励,否则,就要受到同奸人一样的处罚,如果出现藏匿奸人的情况,则要受到和投降敌人一样的处罚。商鞅变法正是以人性好利恶害假设为前提采取各种严酷法令治理社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于社会管理取得一些良好效果。
三、商鞅变法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纯粹的现代外来词,但它更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当我们在努力学习研究西方有关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有某些东西让我们感觉到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用人思想和至臻至善的用人制度中包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商鞅变法中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带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第一,商鞅变法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双重手段激励秦国老百姓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富裕强盛的国家。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一定要采取激励机制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好我们的祖国。第二,商鞅变法通过把秦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来实现他的组织目标即使秦国强盛。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实现组织目标时要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第三,商鞅变法中人性好利恶害假设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认识人性,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提供了有益启示。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管理应顺应人性特点,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约束人的惰性,激发人的潜能。
由此可见,挖掘整理、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不仅可以弥补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缺失,而且有助于确立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这一领域的地位,提高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诚然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要发展都不能不学习借鉴其他民族、国家的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但这种学习与借鉴必须与本民族的特点相结合,为本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管理对象所认同和接受,才能发挥其作用,并带来好的管理绩效。否则,脱离本身的文化背景,一味照搬别人的管理经验是肯定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1] 康芒斯著,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7.
[2]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21.
[3] 黄琼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J].视点,2007(7).
语文告诉我——告别=新的开始。
当盖茨挥泪告别故乡西雅图去他地拼搏创建微软公司时,一个新的开始便上演了。当爱迪生告别给予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的母亲,去孤独求学时,一个新的开始就诞生了。当荆轲告别皇宫,驾上马车去刺杀秦王时,秦王阁中的杀气就顿时浓重了许多,从此,荆轲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也渐渐开始了——喋血秦王阁……
翻阅历史,是语文告诉了我“告别”的真正含义,是语文深深地影响着我。
语文告诉我——诚信无价。
打开语文长卷,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在“立木为信”的地方,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语文诠释了“诚信”的含义,是语文深深地影响着我。
语文告诉我——英雄的悲壮。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华夏大地英雄路,望古今,意涩苦,伤心忠烈悲入土,多少英雄都作了古。
劈华雄,斗吕布,斩颜良,诛文丑,何等威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何等忠义;刮骨闻伤,败走麦城,又何等凄凉。悲壮兮,感慨兮,泪沾裳。叹滚滚英雄谁在?无言已是一撮黄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激发兴趣
一、学生对历史的态度
1.由于年龄比较小,喜欢具体形象的思维,不喜欢抽象的记忆,对历史事件不感兴趣,缺乏吸引力;2.中考的时候,历史分数占的比重小,是副科,没有精力顾忌它,对总分数影响不大;3.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地名、年代好多容易混淆,晦涩难懂,难记忆。
二、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如何教,取决于学生学习的态度。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乐知”是学习兴趣的源泉,也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原动力,现代教育理论有人提出“愉快教学”也是基于此,多年来,我在教学中实现了教学相长,不断探索和研究,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了些许体会,现分享如下:1.通过融洽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孔子曾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对于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地位的最好诠释。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关系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向历史这样晦涩难懂又枯燥的学科,教师的引领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上要用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抓住学生的心,在课堂上要构建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学习。在历史课上以情动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关爱他们,多激励的评价,杜绝用刺激的语言去批评,亦师亦友的关系建立有助于学生喜欢历史。2.激发“兴趣点”,对症下药初中生好奇心强,探究意识强,虽然历史枯燥,但是他们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非常感兴趣,我就是抓住他们的这个好奇心,把激发学习的兴趣点找准,发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大变革时代》的时候,我就充分运用《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使学生懂得“商鞅变法”对于那个时代的重要性。商鞅这个人物在“商鞅变法”中的重要作用,商鞅通过游说各国改革,促进了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这幅图对于这部分知识讲解至关重要,我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把这幅图作为突破点,引领学生观察图,想象商鞅舌战群儒的场面,不见刀光剑影,只见唇枪舌剑,我查找史料,还原了商鞅的言论,商鞅主张只要对国家和百姓有利,就可以摒弃旧习,不必沿袭古法。他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样响亮的口号战胜了以甘龙和杜贽为首的保守派,商鞅的思想取得了秦孝公的赏识和支持,才有了重大历史事件“商鞅变法”,我就是通过这幅图展开了“商鞅变法”的故事,不但把商鞅这个典型人物有血有肉鲜活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让学生懂得了这次改革的艰辛和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更加懂得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加深了通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经济快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的认识,基于此才有了秦国一统天下。要想在课上有这样的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把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达到高效课堂。3.创新评价方式,点面相成由于中考的压力,学生和家长对分数都非常重视,那么这些压力就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导致学习历史机械的记忆,忘却了历史本身的魅力,那么教师就要给学生一个创新点,激发他们是从对历史本身感兴趣出发,然后投入的学习历史。我通过探索,改变评价方式,把对学生的评价不单单看学生的卷面分数,我把期中期末分数、完成课堂训练情况、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完成作业情况、自我评价以及家长评价这六方面评价综合起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不同的历史,即使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也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起劲头努力学习,然后我在课堂上积极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通过分享成功的快乐,调动学生以及家长的积极性,达到高效课堂。
三、教师引领学生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在教学上要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地理环境; 族群性格; 秦国兴起
中图分类号: g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69-02
19个世纪末,瑞典地理学家克节伦提出了地缘政治学,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1]。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华夏大地到了战国争雄时代,礼崩乐坏,瓦釜雷鸣。当时秦国地处西陲,远离当时的中原,披山带河,四塞险固,既远离六国的互相攻伐,对六国又有着高屋建瓴的势态。因为我国地貌西高东低,战国七雄中,赵魏韩楚燕齐均在第三级阶梯上,唯有秦国国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这种地貌形势格局,使得东方六国面对秦国有翘首仰视之感。加上秦国东部边界,或有江河峡谷险阻,或有高山雄关控扼,使其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
一、地理位置对秦人族群性格的塑造
秦人源自东部,但居于西部,与西方戎狄毗邻,戎狄野蛮粗暴,对秦人烧杀掠夺,秦人为了生存,全民皆兵,在与西戎长期厮杀的漫漫历史里,练就了秦人坚刚强毅强悍勇猛的性格。《诗经》中秦风诗篇《无衣》对这一尚武精神有很好的描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2]。慷慨豪迈的秦腔出自耕战结合的秦人,尚武的勇悍早已化作在他们身上流淌的滚滚热血,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族群性格的一部分,秦人连在饮酒吃饭之时都唱《无衣》之歌。
坚刚强毅而又忠于国家的尚武传统,是秦国由小变大以弱变强最终能席卷天下吞并海内的重要原因。商鞅变法以后,尚耕尚战,奖励军功,将斩首数量作为衡量军功,获得富贵的标准,更加激发了秦人的尚武精神。由如此尚武精神浇灌出来的军队,人人强韧善战,战力之强,天下莫能与之敌,使山东六国直呼秦为 “虎狼之师”,避之唯恐不及。
纵观商鞅变法后,秦国战争年表,秦军大大小小数十战,只有堪堪几次败战,据统计,秦国有记载的斩首数量是166.8万人[3]。
独特的地理位置滋生出来的刚毅坚强悍勇无比的尚武之风,以尚武精神浇灌出来的铮铮铁军,为秦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地理位置对秦国商鞅变法的影响
秦国披山带河,四周险固的地理环境为变法的成功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远离山东六国互相攻伐的纷纭战争,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动荡波动,从而能专心致志于变法,成为当时战国七雄变法中最彻底,历时最长,范围最广而又最成功的一次,为秦国的强盛富强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要说外部环境对变法成功的重要性,先从战国大争历史潮流说起,当时魏国敢为天下先,李俚引领的变法是战国变法浪潮的先声,制定法经,改革官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天下第一强[4],但魏国处于四战之地,西有秦,北有赵,东有齐,南有韩,常受到战争干扰,自从变法开始,魏国一直纠缠于与赵国,齐国,楚国,秦国的战争泥潭中,特别是魏齐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摧毁了历经魏文侯,魏武侯二世积累的变法成果,雄强一时的魏武卒消亡殆尽,变法成果被战争吞噬,不能持续下去。再看秦国,秦孝公即位以后,任用商鞅,大刀阔斧进行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的度量衡,推行郡县制,而当时的外部环境,山东六国忙于彼此争霸,无暇西顾,秦国远离中原战火,而有了一个外部安定内部稳定的环境,从而能推行变法数十年而没有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使得秦国变法成为最彻底的一次。
而其余五国的变法,大多因外部环境的干扰,要么变法不彻底,要么变法领域不够广,要么变法不够持续,要么变法成果被战争吞噬。
公元前391年楚国吴起变法,限制旧贵族,改变分封制,整顿吏治[5],但楚国在长期与三晋的龃龉下,国力涣散,分封世族权力过大,而不能集中力量变法,使得旧
贵族趁机作乱,击杀吴起,变法流产。
公元前357年齐国齐威王变法,整顿吏治,改革军制,推行法治[6],很快便强盛起来,但由于多次与魏国,燕国拉锯式的攻伐不断,变法大打折扣,特别是在燕国乐毅率领的诸侯联军的进攻下,连下七十余城,差点灭国,变法积累下来的财富被洗劫一空,本来已殷实富裕的民众变得十室九空,强盛的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354年韩国申不害变法,内修政教,集权于君,以“术”贯彻法治[7],使得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弱势的韩国骤然获得“劲韩”的称号,但还是由于外部战争的干扰,使得变法贯彻的不完整,韩昭侯与申不害一代明君贤臣更是在战火中兵败身亡,变法被迫中断。
燕国乐毅变法,以商鞅变法为蓝本,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国力迅速增强[8],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诸侯联军打败号称西帝的齐国,连下齐国七十余城,盛极一时,但由于与齐国长期纠缠,空耗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最终田单火牛阵大破燕军,恢复齐国,燕国大受重创,变法成果也灰飞烟灭。
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除了改革军事外,还重视农耕,改革土地所有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9],成为战国后期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强国,但赵国亦处于四战之地,没有披山带河的天然屏障,北有匈奴窥视,西有秦国侵凌,东有燕齐环伺,南与韩魏龃龉,外部压力极大,长期需要大量的军队镇守边疆,而且赵国几乎与当时的每一个国家都有领土争端,年年有战,使得变法断断续续,变法成果也因巨大的国防支出而消耗掉,因而远没有秦国变法那么彻底那么成功。 观战国之世,唯有秦国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远离山东六国的战火纷扰,虽也时有对外战争,但几乎所有的战争在境外,战火极少在境内燃烧,为变法的持续进行提供了长期稳定的环境,使得变法在秦国进行了一百余年而没有中断,变法成果最丰厚,这是秦国一统天下的根基。
三、地理位置对秦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说地理位置对秦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先从秦国疆域的发展说起。周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护送王室有功被封为诸侯,划岐山以西为封地。其后历经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一系列开疆拓土,占有今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两个地理单元之大部及其东缘部分地域,这一国土范围,地理位置极其优越,资源丰富,宜农,宜林,宜牧,关中沃野千里,黄土高原土肥水足,成都平原那更是天府之国,使得秦国经济蓬勃发展起来,为统一大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气候
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既是重要的水稻产地,又有粟,麦,稷,豆浆等适应于北方水地的农作物;成都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雨热同期,盛产水稻和小麦。
(二)土壤
关中平原的土壤成分主要是“凄土”,土质疏松肥沃,非常适合深耕细作,是当时全国出了名的良性土壤;成都平原为多条河流冲积扇重叠连缀而成的,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含有丰富的鏻,钾等元素,很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
(三)水源与水利工程
整个秦国疆域河网发达,水源充足,成都平原与四川盆地有波澜壮阔的岷江,沱江,基于发达的河网与充足的水源,秦国在此基础上修建了许许多多的水利工程,特别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与郑国渠。都江堰的修建,使水患成灾的四川成为富甲天下的天府之国,郑国渠的兴建,使得当时关中大面积的盐碱地得以改良,从而沃野千里,美名传天下。当时有一首歌谣称颂“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张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两大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得关中与四川盆地成为闻名天下的粮仓,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四)矿藏资源
秦国境内之山地丘陵多矿产资源,盛产铜,铁,玉石,丹砂等资源,使得秦国冶铸业十分发达,特别是冶铁业的蓬勃发展,铁器牛耕广泛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除此之外,丰富的矿藏资源与高起的冶铸技术还为冶铸兵器,制造战具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了常见的戈,戟,矛,钹等常见兵器,还有大型的连弩机以及众多大型云车攻城器具,当时秦军锐士天下无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装备精良,将士披坚执锐,个个盔甲鲜亮,战力之强,天下无出其右者。
(五)畜牧业
秦
人以驯养马匹发家,是从马背上发迹的部族,因而畜牧业在很长的时间里是秦国的支柱产业,秦地的天水,陇西,北地所处之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适宜牧草生长,且水源充足,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秦国畜牧业的发达冠绝六国,为秦军源源不断地提供了进行车战与马战的蓄力,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流动性与攻击性,这也是秦军在无数次战争中锐不可当战无不胜的重要原因。
秦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农业,畜牧业,冶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秦国的富强兴盛奠定了最深厚的物质基础。
四、地理位置对秦国外交策略与战争战略的影响
战国七雄中,秦,齐,楚,燕为侧翼国家,赵,魏,韩为中心国家,侧翼国家比中心国家在战略发展空间上有着更大的回旋余地。就自然地理环境而言,作为侧翼国家的秦国,向东向西向南发展在自然地理环境上都有着极大的战略纵深。
(一)向西,向南的战略大开拓
秦国从穆公开始,便向西戎开地千里,国土面积巨增,加上数代的经营,至秦献公时期,基本肃清戎患,稳固了陇西大后方。其后秦惠王时期,任用司马错统帅大军剪灭巴蜀,将其吞并,使得秦国领土延伸到四川盆地。关中与巴蜀的开拓与巩固,成为秦国两大固若金汤的大后方,从此秦国的战略纵深独步天下,大有一举东出横扫六国之势。
(二)连横与远交近攻的策略
秦国辟处西陲,与山东六国对峙于函谷关沿线,商鞅变法后,秦崛起于天下,马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俯瞰天下,大有席卷天下的气象,山东六国碍于秦国的强大压力,在苏秦的斡旋下,合纵六国抵御强秦,企图压缩秦国的生存空间在函谷关以西。秦国则针锋相对,以张仪“连横”破“合纵”,使得山东六国不能铁板一块对抗六国。“连横”与“合纵”两大策略在实施的可行性与效果上,“连横”实施的难度显然比“合纵”容易许多,六国各有各的小算盘,各有各的利益纠纷,合六国之力抗秦谈何容易,而秦国“连横”只要连结心怀鬼胎的一国,便能破“合纵”,因而秦国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推行的“连横”策略大放异彩,在这一策略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苏秦六国之合纵,使之西面事秦。”
秦昭王时期,任用范雎为相,在“连横”策略的基础上推行“远交近攻”的蚕食方略。远交近攻,指结交相距较远的国家,所谓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连横”与“远交近攻”策略的交汇使用,使得秦国结好齐楚,令其放松警惕安于现状,并且逐步蚕食赵魏韩,最终赵魏韩不能抵挡秦军而被吞并,其余各国失去三晋这道抗秦屏障,再也不能抵抗秦军的雄师铁骑,很快便被一一扫灭。
(三)先易后难与先难后易的灭国方略
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灭国大战,当时的六国在秦国的“连横”与“远交近攻”策略经营下早已分崩离析,国国战战兢兢只求自保,只有赵国与楚国实力尚存,是战国末期抗秦的中坚力量。
在前期的灭国大战中,秦王嬴政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方略。秦国由于辟处西陲,东出必经赵魏韩三国,而赵国军力尚算强盛,假使先攻赵国,凭借当时赵国在战国末期的巨大声望,发起合纵联军抗秦应当不难,秦国看准了这种形势,选择向实力最弱的韩国下手,只派了内史嬴腾率领一支偏师便将毫无招架之力的韩国攻破,俘虏韩王安,直如秋风扫落叶,韩国灭亡。灭亡了韩国之后,切断了赵国与楚国的联络,防止了两大强国的联盟。 公元前229年,秦灭韩之后向赵国发动进攻,前228年,秦军进入赵都邯郸,赵王迁献出地图降秦,公子嘉逃到代郡。秦国将六国中战力最强的赵国剪灭,大大加速了统一进程。
公元前227年,秦灭赵后立刻北上灭燕,王翦率兵在易水之西击溃燕军主力,次年,攻下燕都,燕王喜逃亡辽东。占领韩国,赵国,燕国后,魏国就成为了囊中之物。
公元前225年,王卉率兵十万攻打魏国,水灌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
此时天下只剩齐楚两国,齐楚皆为传统上的大国,都曾雄强一时,楚国土地广袤,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其领土,几乎占据了当时中国的半壁江山,灭楚的难度在诸国当中应属最难。齐国偏安东海,数十年不闻战事,战力低下,实在不堪一战。秦国当即调整了之前先易后难的灭国方略,变为先难后易,丝毫不给楚国整军备战的时间,先攻取楚国,防止齐楚可能的联盟。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进攻楚国,次年占领寿春,俘获楚王负邹,公元前222年又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楚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国派王贲挥师南下灭齐,已成为惊弓之鸟的齐国毫无抵抗之力,很快打进齐都临淄,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至此,秦国一统天下。
秦国根据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实行的外交策略与发展战略极大地增强了本身实力,而一步一步地削弱了六国实力,在此消彼长的力量变化下,逐步实现全国统一。
五、地理位置与战争的破坏
战国大争之世,最大的特点是战争频繁,各国你攻我伐,天下纷纷,极大地破坏了生产。
秦国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辟处西陲,远离山东六国,而山东六国犬牙交错,彼此之间龃龉不断,你攻我伐,你争我斗,长期进行拉锯战,混沌得如同一道泥潭,六国越陷越深而不自知,既破坏了生产,又消耗了大量的国力,而秦国将山东六国阻挡于函谷关沿线,远离六国的是非纠纷,虽也不时加入加入各国的混战中,但几乎所有的战火都发生在国境之外,终战国之世,秦国大本土一直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既保障了变法的平稳实行,又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秦国的经济基础从未受到动摇与破坏,秦国虽也有数次打败,但由于经济根基还在,所以很快就凭借强大的经济基础恢复过来,六国则不然,战火大多在自家燃烧,不管是战败还是战胜,生产都遭到破坏,经济基础都受到侵蚀,特别是战败后,战争创伤更是难以恢复。秦国为什么能一直保持强盛一百余年,而其余六国却时强时弱,原因便在于此。六国就像一口井中的六只青蛙,六只青蛙在井内互相争斗厮杀,虽互有输赢,实质是两败俱伤,秦国就像是井外的一只老鹰,冷冷地观察着六只青蛙的争斗,时而插上一脚,但从不过度卷入其中是非,得到一些利益就抽身而退,等到最后六只青蛙争斗得气息奄奄,再跳出来一起收拾。
结论:综上所述,秦帝国的兴起受地缘政治的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参考文献:
[1] 弗兰茨奥本海.论国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10.
[2] 孔子.诗经·秦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105-106.
[3] 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2006:390-410.
[4] 班固.汉书·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7:245-260.
[5] 司马迁.史记吴起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250-260.
[6] 刘向战国策·齐策一[m].京:中华书局,2006:96-100.
[7] 韩非.韩非子·定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111-121.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精心设计问题。要设计出精彩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
1、问题设计要有目标性。即扣紧目标设计问题。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必须问题化。一节课中的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教学《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课时,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有:“①简述‘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具体表现;②从不同角度分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③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④通过联系实际分析说明‘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体会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呢?其具体表现是什么?从多角度分析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种‘闭关锁国’政策呢?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否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为什么?清朝推行‘闭关锁国’ 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设计,启发了学生思维,把学生带到精彩的问题空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所以历史教师在设计历史问题时,首先要遵循目标性原则。
2、问题设计要有准确性,准确性是指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切中学生的疑惑之处,设置悬念。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在研究了本课教材的基础上,抓住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够引领学习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下去。
3、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条理性。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相关的,教师设计提出的问题来自问题层次的高低,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层层渐进,使问题环环相扣,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注意理清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去思考、联想。
4、问题设计要有探索性。即设计探索性问题。探索性的问题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给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这类问题的设计要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使学生思维产生火花,同时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如教学《战国七雄》一课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我们都知道商鞅本人的结局,商鞅虽然死了,但是秦国的变法却成功了,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现在我们听听大家的意见。
生1:商鞅在老百姓中是有一定威信的,他的变法有百姓的支持。《史记》记载:商鞅变法,秦民大悦。
生2:我认为有三点原因。(1)得民心。(2)秦孝公支持。(3)符合时代,适合国情。
生3:还有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改革的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获得极大成功。大家都知道是谁统一了六国吧,后世的秦王赢政应该感谢商鞅为他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从上面简短的教学实录看,教师提出问题:“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让学生思考回答。这就是一道探索性的问题,学生需要调动已学过的本课知识,并且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合作学习、交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5、问题设计要有挑战性
即设计挑战性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现成的答案,要经过探讨、合作、思维,最终得到解决。如在教学《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虽然根据学生原有的经验和刚刚学习的内容,对此有个感性的认识,但要想准确、客观地评价它,还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原有知识和经验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协商,再加上教师的启发、点拨:“二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大家看一看谁说的对。提示一下,从科举制度的作用上来考虑。”最后完成对明朝科举制度的评价,而且有的学生还提出比较新异的想法。
6、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
即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就是指问题的条件、结论、方法或者过程开放。由于问题开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和想象可能的情况,问题的设计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继续探索学习下去。在思考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得到培养。
(1)条件开放。如在教学《科举制的创立》中,教师提出:“你认为这种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好不好?”在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联想的空间,要求学生怎么想就怎么答,可以任意提出意见和观点。因此,学生各个踊跃举手,自由发言,提出许多自己的见解。
(2)问题开放。即所提出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的,如教学《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时,教师是这样提问的:“到明成祖时期,已经具备了航行出海的条件。那么,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呢?”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答案是不唯一的,学生可以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大胆地假设和猜想。同时,教师也提示学生:“你们仔细思考一下,可以大胆地说,答案不要求统一,怎么想就怎么说。”这样提出的问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结论的开放。设计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必须将认知结构进行组合、重建。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017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每题3分,计60分)
1.金秋十月我有幸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现这个地方除了是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的故乡,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你知道“这个地方”是哪儿吗?
A.陕西西安 B.浙江河姆渡 C.山东大汶口 D.云南元谋县
2. 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传说,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个
A.女娲补天
B.精卫填海
C.嫦娥奔月
D.牛郎织女
3.有一天,王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A.隶书或小篆 B.大篆或小篆 C.隶书或大篆 D.甲骨文或金文
4.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很多国家建立孔子学院。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仁”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5.当今世界虽存在频繁的民族冲突,如巴以冲突、印巴冲突,但和平仍为主流。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反对侵略战争,主要“非攻”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孙子
6.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位位置在最西面的是
A.楚 B.齐 C.秦 D.燕
7.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发电 ④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在你印象中你觉得商朝什么行业最突出的
A.铁器制造业 B.青铜铸造业 C.造船业 D.纺织业
9.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坛”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即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D.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0.“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主张最相似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11.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2.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A.夏商周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耜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1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制农具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14.“千耦其耘”的耕作方式是
A.集体耕作 B.个体农耕 C.集体农耕与个体农耕 D.封建耕作
15.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从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当兵建立军功 D.大力垦荒从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6.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7.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是
A.铁农具和马耕 B.青铜农具和牛耕 C.木农具和牛耕 D.铁农具和牛耕
1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句话描绘的历史现象反映了
A.牛耕的作用 B.铁器的作用 C.商鞅变法的影响 D.都江堰的作用
19.儒、道、法三家分别提出“仁政”“无为而治”“法治”的政治观点,这些观点
A.都不正确 B.只有“仁政”观点是正确的
C.只有“法治”观点是正确的 D.都有合理的因素
20.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二、分析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
──《北师大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里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灌县都江堰二王庙楹联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中所描述的人物分别是谁?(6分)
(2)上述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3)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修建的水利工程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我们的家乡泰州位于长江流域,请你说说今天该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在哪些方面发挥效益?(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浪网 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的孔子标准像定稿。
材料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3分)
(2)他创立了哪一学派?他的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6分)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3分)
(4)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3分)
23.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请回答:(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2分)
(2)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2分)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
2017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1-5 DADAC 6-10 CBBCD 11-15 CDAAC 16-20 CDDDB
二.21、禹、李冰;治水(治理黄河),开凿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22、“仁”的思想;春秋。儒家,《论语》。因材施教。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写出1点或言之成理即可)。
23、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国家,为其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看了“2017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试卷”的人还看了:
1.2017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2017年初一历史期中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3.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答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