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分析化学实验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第1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部分内容,是农林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创新思维,最终能运用化学实验方法独立完成测试分析任务[1]。作为大学期间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为农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中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后续专业实验课的开展打下基础。因此,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在农林院校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逐一进行讲解,演示实验涉及的仪器操作,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看,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只是按照实验步骤“照方抓药”完成实验,很难达到实验预期目标[2]。如何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进而发现问题以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重铬酸钾法测定亚铁盐中铁含量”是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中一个经典的滴定分析实验,本文以此为例探讨实验教学方式改革,以期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以设疑的方式指导学生预习实验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3]。为了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避免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在实验报告上简单机械地抄一遍当作预习,在上次实验结束前,公布本次实验题目“重铬酸钾法测定亚铁盐中铁含量”,教师就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提出问题、设定疑问。比如,滴定分析方法按照反应类型分主要有四种,即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那么这次实验内容属于哪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滴定过程中使用的指示剂是什么;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颜色变化;滴定前为什么要加入硫酸,使用盐酸是否可以;滴定时加入浓磷酸的作用是什么;重铬酸钾为什么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能够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作基准物质,那么基准物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预习本次实验、撰写预习报告。上课时教师就其中一部分问题进行提问,达到了巩固学过的理论知识、全面预习并深刻理解本次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的目的。

2学生演示、分组讨论实验操作细节

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调动和激发。本次实验涉及的操作有:一是使用电子天平称量重铬酸钾和硫酸亚铁固体药品,二是使用25mL移液管吸取硫酸亚铁待测液。完成本次实验的时间很充沛,而且这两个仪器的操作是前面滴定分析实验中练习过的,因此本次实验首先请学生自愿到前面来演示25mL移液管吸取硫酸亚铁待测液的操作,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然后全班分组(4人一组)讨论这位同学的演示操作是否有不规范的地方、怎样操作才是规范的。对于移液管的使用,从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这门课开始,教师就再三强调需要注意的细节,可是每学期期末还是有学生在操作时使用拇指来堵住移液管的上端出口。移液管的规范使用步骤中首先是洗涤。洗涤分三步,分别是自来水冲洗、蒸馏水冲洗和待测液润洗。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润洗吸取的溶液量大约是移液管容量的三分之一。接下来是吸取待测液,很多学生只顾着吸取溶液,吸完才想起没有试剂瓶盛装溶液。因此,在吸取待测液前先要准备好一只干净的锥形瓶。吸取待测液过程中,移液管下端要伸到试剂瓶待测液液面下1cm左右,控制洗耳球吸取溶液的速度,保持移液管中的溶液匀速上升。超过刻度线后即迅速拿下洗耳球,用食指堵住上端出口,再缓慢转动移液管,调整液面高度至刻度线。最后一步操作是转移溶液,需要注意的是移液管下端出口抵在锥形瓶的内壁,锥形瓶倾斜,保持移液管垂直。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挑出他人不规范的操作细节,反思自己,进一步明确规范操作移液管的具体步骤,使移液管的操作不规范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

3教师以提醒的方式指导实验过程

滴定过程是实验教学最重要的实验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我们采取的方式是以提醒为主,鼓励学生自己改正,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课堂的主角。例如,滴定管的滴定有三种方式,即连续滴加、逐滴滴加、半滴滴加。本次实验课上发现学生临近滴定终点时不会进行半滴操作,这时建议学生查找课本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部分,也可以观看其他同学操作。通过观察、查找、独立思考这一系列过程,让学生自己掌握半滴滴加操作方法,从而加深印象。在接下来的几次实验课上,发现学生在滴定过程中掌握了半滴滴加的要领,操作十分规范。再如,溶解固体硫酸亚铁样品需要先加硫酸再加蒸馏水,以防止硫酸亚铁发生水解。有学生直接用蒸馏水溶解,发现自己的溶液颜色较其他同学有差别却不知道原因。这时教师间接提醒一下,如硫酸亚铁容易发生哪些反应,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教师以提醒的方式指导实验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实验的兴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及时总结实验情况并布置课后思考题

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规范实验操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无机与分析化学后继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4]。当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对全班的实验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醒注意事项,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掌握本次实验的要点,最后布置思考题[5],要求学生写在实验报告单上。(1)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终点颜色为什么由绿色变为紫色或紫蓝色?(2)加有硫酸的硫酸亚铁待测溶液在空气中放置1小时后再进行滴定,对测定结果将有何影响?(3)为准确测得硫酸亚铁中铁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操作步骤?

5学生互相批阅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的全面总结,撰写实验报告是基本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6]。实验数据处理是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注意有效数字和相关计算规则。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其不仅表示数值的大小,还是测量精确程度的反映,它的位数由使用仪器的精密度决定。本次实验数据处理中,有效数字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使用滴定管滴定时,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1.20mL,学生容易写成21.2mL,忽略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固体药品重铬酸钾0.6020g,有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写成0.602g。另一方面需要规范的是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保留。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中,对于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一般要求浓度和质量百分含量的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相对误差一般保留1~2位有效数字。为了规范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提高撰写实验报告技能,我们采取学生互相批阅实验报告的教学方式。教师事先讲明批阅实验报告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尤其是数据处理部分。强调滴定管的读数要写到小数点后两位,而电子天平称量质量要写到小数点后四位。学生在批阅实验报告的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有效数字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检查数据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经过学生参与批阅实验报告这样的过程,实验报告撰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有效数字的使用错误越来越少了。

6结语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花心思策划整个实验过程,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实验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栾国有,刘俊渤,赵成爱.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1-2.

[2]赵桦萍,赵立杰,崔凤娟.让学生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堂的“主人”[J].化学教育,2016(12):27-29.

[3]徐悦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诱思探究”[J].广东化工,2006(5):102-103.

[4]张坤,徐静,宋少芳,等.提高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3):146-148.

[5]赵玉红,李欣,崔建林,等.维生素C含量检测实验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6):63-65.

第2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分析化学实验内容既要强调分析化学实验技术本身的基础,又要关注分析化学方法的前沿发展。目前分析化学的传统实验较单一,新颖性较差。比如配位滴定法测定的自来水的硬度这个实验,虽然实验教授了蒙药学专业学生配位滴定分析的原理,但是跟蒙药学这门专业没有有机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将实验内容改为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蒙药寒水石中硫酸钙的含量,就可以将配位滴定分析方法应用到蒙药学研究领域中,更能直观教授学生分析化学在蒙药中的应用,亦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能力和兴趣,减少专业基础实验的单调性。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方法、仪器的操作和技能。一方面强调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为这些“传统”知识如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的理论和实验技能是分析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蒙药学从传统的配方药研究发展为新药的研究如剂型研究、提取有效成分及含量测定研究等,实验课程的内容也尽量满足这些研究的发展,使蒙药学专业学生了解这些分析技术发展的前沿。

二、考核机制改革

分析化学实验分两个学期,共80学时,5学分,是单独于理论课记成绩的。所以只记录学生实验报告的成绩,并不能体现学生们完成实验的水平和能力。考核机制改革后,学生的实验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情况(主要查看预习报告)和实验课程表现(操作是否规范,考勤等)。实验报告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束时,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报告、原始数据的记录及仪器使用情况进行逐一量化评分。其中,预习报告为20分,课程表现(操作是不是规范,实验数据是否正确,所用仪器是否整理清洗)为40分,实验报告为40分(标题,原理,使用仪器试剂等是否完整正确,有无附原始数据和图,实验结果计算是否正确)。通过考核机制的改革,可以全面体现学生了解掌握一个实验的水平。

三、重视能力培养,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重

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分析化学针对四大滴定的10个实验基本操作重复度比较高,仪器较简单,实验内容固定等易让学生感到简单枯燥,导致学生对实验课失去兴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也基本如此。这种“照单抓药”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力。为了改变现状,我们设计减少一些传统实验,加入了一些设计性实验。由老师根据学生所学知识,拟定实验题目,通过查阅文献和讨论设定实验原理、方法。当然这是在现有仪器和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和科研交叉的实验。比如我们给学生拟定的题目有“滴定法测定蒙药筋骨风痛膏中二硫化二砷的含量”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红花中红花黄色素含量”等,就结合了滴定分析法中氧化还原滴定或现代化分析仪器知识和学生的蒙药学专业知识,可以激发蒙药学专业学生的兴趣。因前期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规范化操作和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交流讨论基本能解决问题。这就大大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自信,使原本枯燥的实验过程变得相对生动活泼,锻炼蒙药学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设计性的实验不是一成不变,不局限于一两种实验,可以根据蒙药研究的发展前沿和目前的实验条件,更改设计性实验题目。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未来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我们已经对药学专业学生采用分析化学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大二进入研究室,自由选择导师,随指导老师进行简单的科研活动,但目前未对蒙药学专业学生开放。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开放式实验室和指导教师的不足,设备维护保养和如何解决实验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导师的要求很高。需要老师不仅有分析化学知识功底,也必须了解和掌握蒙药研究方面的知识。

四、教师培养

第3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21-02

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方案还没有科学、规范的模式,各高校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工作习惯比较随意地进行分析化学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因而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各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问题。制订并实施较为科学、规范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对于形成师生相互制约、良性互动的实验氛围,规范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参考相关资料,提出了较为科学、规范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并从有关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的以下环节进行了探讨。

一、基本教育

为使学生安全、顺利地完成实验,确保学生实验万无一失,在实验之前,要对学生进行:(1)实验规章制度(安全、卫生、纪律及学生实验守则等)的教育;(2)实验室基本情况(组成、结构与功能、安全通道与消防措施等)的介绍;(3)实验基本知识(实验用水的要求及来源;玻璃仪器与化学试剂的规格、型号、性能及用途等)的培训。同时,要将实验人员及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具体职责,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的有关规章制度、实验教学计划及具体授课安排等相关内容向学生进行说明并张榜公示。另外,对于一些需要学生事先明确的实验事项也要提前由实验教师进行口头通知。所有这些工作环节可使学生在实验之前能够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并初步树立正确而明确的实验导向,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信息畅通、相互约束机制。

二、实验备课

对实验课要精心备课,写出备课笔记。根据实验教材、实验资料、实验条件等情况对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基本原理、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备课,写出具体可行的实验备课笔记。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验条件和自己成功的实验经验去对实验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科学安排,防止照本宣科、死搬硬套,使实验内丰富多彩,实验过程生动有趣。对实验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及实验操作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顺利准备和指导学生实验做好准备。

三、实验准备与预作

在学生实验之前,对学生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试剂(包括公用与自用)及其他实验辅助材料等实验条件、实验通风(包括室内通风与通风橱通风)、照明(包括室内照明、实验台照明、通风照明等)等实验环境的每一细节进行充分准备,为学生实验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做到万无一失。例如,为便于学生有效而正确地判断终点,可制备多套标准色阶供学生参照,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在实验过程中,要使学生不因找仪器、试剂或因缺少有效的实验方法而耽误过多时间,从而影响实验的进度与效果。

每次实验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所作的实验及相关的实验内容按照实验步骤及实验要求进行预作,熟练掌握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仪器、试剂是否正常,实验条件和环境对实验有何影响等)进行全面的把握,以便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有效地的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进行合理而圆满的解答,避免出现被动局面。

四、实验考勤

为加强学生实验的出勤管理,实行“开始点名-中间抽查-结束检查并签名”的管理方法。即学生到实验室后,教师要根据学生选课名单点名并清点人数(防止冒名答到);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人数的变化并随时核查人数(防止中间溜号);最后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检查合格并在实验名单上亲自签名(防止他人代签)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对实验操作或实验数据不符合要求要求的学生必须重做实验。

为便于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每次实验要求学生的实验位置序号必须与实验名单上的序号顺序一致。这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名单的序号与实验位置序号对应入座,并在点名时逐一核实。

五、学生预习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保证学生有效地完成实验,防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被动应付,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进行预习并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在进实验室时检查并上交(作为评定实验成绩时参考),对没有预习报告的学生实行缓做实验。

为便于查阅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格式要统一。其基本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为避免学生简单抄袭应付且简化书写,要求学生用框图或流程图等形式表达实验步骤。

六、实验讲解

根据实验的基本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具体讲解。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如玻璃仪器(烧杯、锥形瓶、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的名称、规格、性能、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设备(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的基本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要使学生明确,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规范操作,减少误差,逐步建立起“定量”的概念;除了要认真规范的做好每一步实验外,还要处理好每步操作之间的衔接关系。

讲解时,要以演示为主,讲解为辅。讲解力求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简明扼要。为提高演示效果,可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与演示。

七、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指导实验的基本原则是热情辅导,严格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的基本操作一定要规范、正确,对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及时加以指导纠正;对违反实验纪律的学生坚决处理,不留情面;要始终在实验现场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以不断提高实验指导的感召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实验。同时,为有效把握学生的整体实验情况,避免顾此失彼,尽量增加巡视频率。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实验态度等)及存在的问题,要用专用的学生实验指导记录单(在实验之前根据实验名单顺序制出)进行记录,为评定实验成绩提供依据,也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实验积累经验。

八、检查验收

学生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数据、仪器试剂、环境卫生等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检查合格并经指导老师在学生原始实验记录上签名确认后,才能离开实验室,否则,需要学生重做实验直至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善始善终的良好实验习惯。

九、实验报告

为使学生对实验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并锻炼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学生必须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并及时上交。其中实验报告必须附有指导教师签名的实验原始数据。教师要及时批改实验报告,并做好批改记录。对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或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向学生反馈。一般情况下,要在下次实验之前,向学生反馈上次实验报告的批改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与错误,并加以解决和改正。

实验报告成绩在整个实验成绩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批改实验报告、确定实验报告成绩一定要公平合理。严禁抄袭或他人实验报告现象发生。一旦发现此类现象,该门实验课按零分计。

十、实验考试

实验考试既是对学生实验情况的考核,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又是促使学生平时做好实验的动力。

要合理确定考试内容,要使考试内容具有系统性和代表性。参考理论考试,将考试内容以试卷的形式发给每一个学生。试卷要明确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可以采用多种试卷或同种试卷进行考试。实验考试时,要尽可能多配备监考教师,做到每位教师监考的学生数不超过10名,以便教师全面把握每个学生的实验信息。与实验指导记录一样,要有相应的实验考核记录,以作为评定实验成绩的依据。

十一、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包括单一实验成绩和实验总成绩。

影响单一实验成绩的基本因素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验纪律,实际操作、实验报告等。其各种影响因素影始终贯穿在每个实验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因此,教师只有平时尽量把握每个学生实验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才能使实验成绩全面、客观,防止仅据实验报告确定实验成绩的错误做法。

单一实验成绩为综合考虑了影响实验成绩的各种因素后的综合得分,即:单一实验成绩=预习(5%)+操作(50%)+态度(5%)+纪律(10%)+报告(30%)

平时实验成绩为所有单一实验成绩的总和(∑单一实验成绩)除以实验个数(n),即所有实验成绩的平均值:平时实验成绩=∑单一实验成绩÷实验个数n

实验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成绩确定方法同单一实验成绩)两部分组成,即:实验总成绩=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50%)

实验成绩确定后,要及时向学生公示,接受查询。

十二、实验总结

为了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实验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包括单一实验总结和整体实验系统总结。

第4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海水化学实验;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要求的主要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渔场环境综合实验》是天津农学院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由海水化学实验、环境监测与保护实验以及养殖水域生态学实验组成的综合性实验课程。该课程讲授水质分析过程中的化学分析以及仪器分析方法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环境化学研究中的样品采集、预处理、贮存方法、分析检测以及数据处理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针对《渔场环境综合实验》中海水化学课程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探讨。

1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时效性、系统性有待改善

目前,海水化学实验课时为30学时,共计10个单项实验,以四大滴定分析方法为主,课时分配为:滴定分析占比4/5,而仪器分析仅占1/5。鉴于当前水质组分日趋复杂,常规化学滴定分析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水质分析需求。且这种课时占比导致学生对于滴定分析技术比较熟练,但对仪器分析技术掌握不足,对于今后从事水质检测分析的相关工作十分不利[1]。此外,现有的实验内容缺乏完整性,多以验证实验为主,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较少,课程实验结束时,学生仅仅是做完了某门课程的实验,而对实验课程的缺乏总体认识,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1.2实验教学模式和手段多样化有待加强

海水化学实验现采取的教学模式为:课前预习(超星学习通学习理论知识、观看操作视频,撰写预习报告)、课堂讲授包括:①实验原理解析;②实验步骤、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教师示范、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实验要点)以及课后实验报告。实验相关内容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每次课程所需试剂和仪器均由实验教师在课前完成配制和调试工作,学生只需“照方抓药”,缺乏独立思考的环节,在实验结果出现不准确数据后不知如何分析原因,起不到应有的综合能力培养。此外,海洋渔业与技术专业水环境化学理论课是本专业的选修课程,部分未选学该课程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对实验的理解浮于表面,无法与实践相结合;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较大,没有足够的时间解决这些个体差异问题。

1.3考核体系合理性有待优化

目前,实验教学考核出勤率占10%,实际操作占10%,预习、实验报告占10%,期末考试占70%,笔试考核占主要部分,平时成绩主要依赖于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只要实验结果准确、实验报告撰写规范,学生就容易获得较高的成绩,导致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的撰写,甚至为此“借鉴”他人的实验结果。而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恰恰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中,这种考核方式忽略了在实际操作中对正确的实验操作规程的严格要求,不利于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2-3]。

2海水化学实验改革的探索

2.1优化实验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海水化学实验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水质分析方法以及相关仪器的操作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4]。因此,实验内容设置上要建立逐级递进、由理论到应用实践的三大模块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5-7]。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包括对玻璃仪器洗涤、药品称量、试剂配制、移液与定容等最基本的操作规范的培训,到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以及电位分析等方法的掌握,通过强化这些基础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综合性实验模块:将单项渐进式实验教学改为平行式多项实验教学,在现有实验室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同一实验室内除分小组进行实验的传统方法之外,同时开展多项水质分析实验,合理安排好实验项目和操作顺序,交叉轮换,这样学生在短时间内既能掌握各个单项实验技能,又有助于了解各个实验项目之间的联系,提高实验课的效率。设计性实验模块:为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拟定实验方案,实行组长负责制,经教师审核后开展实验,在实验研究对象选择方面,充分考虑与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如选择各类养殖用海水、污染水以及校内砚池、荷花池等天然水来对比检测。设计性实验模块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认真思考,选取最适合的检测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8]。

2.2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实验

2.2.1自主学习——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

将微视频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海水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腾讯视频会议、微信、QQ等平台,使实验课程更具活力,从而提高育人水平。针对该课程理论部分为选修课,部分学生为选择该课程的情况,在课前要求全体学生在学习通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而后预习实验,观摩实验慕课,了解学习实验方法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完成预习习题和预习报告,成绩合格者才能参加实验,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9-11]。

2.2.2自主设计——将“一讲课二巡视”转变成“一扶二送三放手”

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和助教采用示范操作、微视频教学等,综合性实验模块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再送一程,设计性实验模块中放手让学生自己走,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的质疑进行引导。

2.2.3自主实验——改变“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开展“学生助教”制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在实验课上辅助老师做指导工作。①实验分组:按照自愿原则分组,每组3~4人,实行组长负责制,由组长负责与教师沟通海水化学实验相关事宜。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海水化学实验共10个实验,每个实验由2组同学负责相关准备工作。②实验准备工作:实验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实验室使用安全、仪器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组长根据实验具体要求进行分工,完成试剂配制和仪器调试等准备工作。而后在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预实验,所有过程均由学生来完成,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的难点、疑点、注意事项有充分的了解[12]。③“学生助教”制的实验课:教师集中讲授和示范后,由“学生助教”来讲解实验中试剂配制以及预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使其他同学对本次实验课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有初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遇操作不熟练或不规范的学生,“学生助教”可以指导示范,协助指导老师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④实验结束:实验后由“学生助教”指导学生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检查清理使用过的仪器,整理实验室,排除水电隐患。实验报告的规范化处理也是实验课程的重要部分,每节课后,教师和学生助教指导学生规范化处理实验数据,要求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必须以个人的实验为依据,据实列出实验中用到的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报告必须体现出原始数据,详细写出计算方法,滴定分析法分析水质指标时必须先计算出标准溶液的浓度,仪器分析分析法分析水质指标时必须先建立标准曲线,这样不断强化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

2.3考核方式优化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海水化学实验课程注重实际操作技能,测定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对课程的评分标准进行调整,对实验过程实行动态考核,全方位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单次实验评分标准中包含了3个部分:课前预习20%(完成学习通中理论知识视频、PPT和实际操作视频、在线习题及预习报告),课堂学习50%(包括出勤率5%;实验技能35%;助教加分10%),课后学习30%(实验报告:包括结果与讨论分析是否全面、有无自己的心得体会及思考题的解答和归纳)。这一综合评价标准获得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改考核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显著。

3结束语

多年来,我院水环境化学教学团队在实验项目选择、教学大纲制定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开放实验不断探索和改革,对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海水化学实验教学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设计能力等具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睿,吕芳,李勤,等.将慕课应用于《免疫学》“金课”建设的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21):2656-2659.

[2]铁娆娆.“金课”理念下高校艺术通识类慕课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究——以“西方现代艺术赏析”课程为例[J].国际公关,2019(9):92-94.

[3]王淑静,王文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探索研究——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J].居业,2019(2):133-135.

[4]耿萍,徐志爱.基于“立德树人”的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1):163-166.

[5]杨云涛,关贞珍.全开放条件下“3自”模式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2020(11):42-45.

[6]肖冬,何龙飞.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植物生理学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3):248-250.

[7]刘爱丽,沈燕,刘楠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7):122-123.

[8]禹丽娥,何川,彭青林.水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微[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1):61-65.

第5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论文摘要:概括与分析我校近几级学生分析化学实验课考核方法以及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形成了分析化学实验课自己独特的考核方法。

在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培养农业生产和科研等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教学基本环节。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及分析问题、解决间题的综合能力。图分析化学实验课考核方法有笔试、操作等。实验操作考试是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的一项考试,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以笔试的方法进行考试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检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方面,实验操作考试是其他考试形式不能替代的。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重视教学实践的同时,不断地改革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的考核方法。总结考试经验,形成了我们分析化学实验课自己独特的考核方法:即采用实验的有关理论考试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口试加操作)。

一、我校分析化学实验课旧的考核方法

(一)2001级学生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

试卷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所加试剂的作用以及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像文化课统一时间统一科目进行。考前对试题进行了保密。

(二)2002级学生采用实验操作考试

考前操作内容也是保密的。具体是:自己的老师监考,考试时间为每人30分钟,一组02人,所有学生实验操作内容一样,都是通过酸碱滴定计算溶液的浓度?学生操作完成后将数据以及计算结果记录到试卷上,老师根据记录结果打分。上实验的全部学生考了4、5天才能结束。

(三)2003级学生采用实验操作考试

具体是:每个学生考试时间10分钟,学生按班级、学号排序进行考试,一个老师一次监2个学生,10分钟后再进2名学生,依此类推。全部学生实验考试内容都相同,都是完成一次酸碱滴定,老师要对每个学生每一个操作要领和操作要求正确与否打分。5天全部学生考试完毕。

二、旧的考核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分析化学实验课旧的考核方法中存在很多的间题,比如笔试存在抄袭现象,所以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习好的学生也不公平。2002级学生虽然采用实验操作考核方法,但也没有检查学生的操作要领,只是通过最后的计算数据是否接近准确值来判分。这两种考核方法都没有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技术要领掌握与否。2003级学生采用的考核方法虽然检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但不能检查出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传下去对以后做实验的学生的影响也不好。以后的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不会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也不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更不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执照老师给定的步骤完成实验,使用仪器的操作要领和要求也不管规范与否,因为考试时只要打听一下使用那种仪器,突击记忆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即可过关。这样考核的结果并没有达到开设实验课的目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并不是非要让学生得出一个即定结果,而是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这才是实验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间题如下:

(一)分数不成正态分布

实验成绩不成正态分布,一是因为闭卷考试时有些学生在考场上作弊了(有的抄袭学习好的学生的答案,有的抄了书本),二是因为操作时一次考生人数多,有的学生抄袭别人的数据,这样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试题保密

我觉得实验考核试题没有必要保密。因为实验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考查理论知识,不能像文化课统一时间统一科目进行闭卷笔试。以笔试的方法进行实验考试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所以不应该保密的,再说操作考试全部学生要进行4、5天,也保密不了,所以实验考试本身应该开卷考试。

(三)突击训练问题

后面考的有的学生向已考过的学生打听操作所用仪器,然后进行突击训练。操作姿势和要求是靠平时积累和培养的,不是靠突击训练。有的仪器使用方法突击也没用。分钟内不但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还要考虑仪器使用方法的话时间是比较紧张的。上课使用的每种仪器老师都详细的讲到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姿势。只要你平时都按照要求使用,考试01分钟是足够的。

三、分析化学实验课新考核方法

为了使学生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实验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们采用平时实验报告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给出最终成绩:即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占50%,其中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考试成绩占50%,其中包括实验有关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加强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提出新的实验考核方法:即采用实验的有关理论考试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口试加操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试题

试题内容为口试加操作。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致,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口试内容为实验有关理论:即所做过的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所加试剂的作用以及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比如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有几种,Ha、Na0H溶液如何配置,标定二者使用哪种基准物质、采用哪种指示剂辨别终点以及终点颜色如何变化,自来水硬度测定终点颜色如何变化,K2C2r07测FeZ+实验中加H3P4O的作用是什么,甲醛法测N%实验原理,分光光度计的组成部分以及每部分的作用,电子天平的称量方法以及差减称量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对实验有关理论我们摘录出来做成卡片,每一个问题一个卡片,一个卡片一个编号。实验操作内容所有学生一样,并且提前通知学生,都是完成一个完整的滴定分析操作:即将烧杯中溶液准确定容至容量瓶中,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量溶液至锥形瓶中,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后记录滴定管数据后报告老师。操作内容及步骤我们做成试题形式。每名监考老师拿一份实验理论卡片以及实验操作要领评分细则,监考老师们考前要统一口试题的正确答案。

(二)考试过程

每个考场4张实验台,每次考试一个考场进4名学生,每个考场2名监考老师,即每个监考老师每次监2名学生。

1、试题的摆放

我们把操作内容及操作步骤试题贴在每个考生的实验台上,所需仪器和药品也整齐地摆放在实验台上。

2、学生进场考试

学生不按照平时做实验的地点和代课老师进行,而是按班级、学号排序先在准备室抽考场号,准备室的老师宜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每个考场先进4名学生,每个老师监2名学生。先考操作,每个学生10分钟,到时做不完的监考老师会让学生停止。监考老师根据每一步操作要领评分细则打记号,比如容量瓶的洗涤用水是否过量,从烧杯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是否使用玻璃棒,定容是否过量;移液管操作手法是否规范;滴定管涂油、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读数姿势以及有效数字位数、滴定过程中活塞的控制以及终点颜色的判断等一系列的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操作结束后到监考老师处抽理论口试卡片编号,阅读完题意回答问题,时间为5分钟,在此时间内最多有三次抽卡机会,满分逐渐降低,比如第一次满分01分,第二次满分8分,第三次满分6分。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根据回答内容酌情打分。4名学生考完后监考老师收拾好仪器和药品后再进4名学生,依此类推.我觉得实验考核试题没有必要保密。因为实验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考查理论知识,不能像文化课统一时间统一科目进行闭卷笔试。以笔试的方法进行实验考试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所以不应该保密的,再说操作考试全部学生要进行4、5天,也保密不了,所以实验考试本身应该开卷考试。

(三)突击训练问题

后面考的有的学生向已考过的学生打听操作所用仪器,然后进行突击训练。操作姿势和要求是靠平时积累和培养的,不是靠突击训练。有的仪器使用方法突击也没用。分钟内不但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还要考虑仪器使用方法的话时间是比较紧张的。上课使用的每种仪器老师都详细的讲到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姿势。只要你平时都按照要求使用,考试01分钟是足够的。

三、分析化学实验课新考核方法

为了使学生成绩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实验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们采用平时实验报告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给出最终成绩:即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占50%,其中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考试成绩占50%,其中包括实验有关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加强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提出新的实验考核方法:即采用实验的有关理论考试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口试加操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试题

试题内容为口试加操作。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致,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口试内容为实验有关理论:即所做过的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所加试剂的作用以及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比如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有几种,Ha、Na0H溶液如何配置,标定二者使用哪种基准物质、采用哪种指示剂辨别终点以及终点颜色如何变化,自来水硬度测定终点颜色如何变化,K2C2r07测FeZ+实验中加H3P4O的作用是什么,甲醛法测N%实验原理,分光光度计的组成部分以及每部分的作用,电子天平的称量方法以及差减称量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对实验有关理论我们摘录出来做成卡片,每一个问题一个卡片,一个卡片一个编号。实验操作内容所有学生一样,并且提前通知学生,都是完成一个完整的滴定分析操作:即将烧杯中溶液准确定容至容量瓶中,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量溶液至锥形瓶中,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后记录滴定管数据后报告老师。操作内容及步骤我们做成试题形式。每名监考老师拿一份实验理论卡片以及实验操作要领评分细则,监考老师们考前要统一口试题的正确答案。

(二)考试过程

每个考场4张实验台,每次考试一个考场进4名学生,每个考场2名监考老师,即每个监考老师每次监2名学生。

1、试题的摆放

我们把操作内容及操作步骤试题贴在每个考生的实验台上,所需仪器和药品也整齐地摆放在实验台上。

2、学生进场考试

学生不按照平时做实验的地点和代课老师进行,而是按班级、学号排序先在准备室抽考场号,准备室的老师宜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每个考场先进4名学生,每个老师监2名学生。先考操作,每个学生10分钟,到时做不完的监考老师会让学生停止。监考老师根据每一步操作要领评分细则打记号,比如容量瓶的洗涤用水是否过量,从烧杯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是否使用玻璃棒,定容是否过量;移液管操作手法是否规范;滴定管涂油、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读数姿势以及有效数字位数、滴定过程中活塞的控制以及终点颜色的判断等一系列的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操作结束后到监考老师处抽理论口试卡片编号,阅读完题意回答问题,时间为5分钟,在此时间内最多有三次抽卡机会,满分逐渐降低,比如第一次满分01分,第二次满分8分,第三次满分6分。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根据回答内容酌情打分。4名学生考完后监考老师收拾好仪器和药品后再进4名学生,依此类推。:

3、判分及登记分数

第6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分析化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化学是石油化工类学校工业分析、化工工艺、环境科学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实验占有较大的比例。学生要在实验技能方面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苦劳动。通过分析化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处于教学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无论从实验内容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没能使该学科的特点很好地显现。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为了使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分析化学的教学模式。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完善实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并逐步付诸实施。

1.扰化实验教学内容,编写合适的校本教材

现行的中职学校分析化学教材大多是大学教材的简单缩写,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有许多不相符合的内容。中职学校学制早就由原来的四年制改为三年制,生源质量也大幅下降,但教材却基本没变。这其间的固有矛盾,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如原先四年制时的工艺专业把《有机化学》专门作为一门学科,在一年时间内学完。现在是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三门课融为一门《化学基础》,在一年时间内学完。但大多专业课内容除了比改革前简单了,没什么大的调整。因此,许多相关联的课程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如分析化学中出现的一些内容,在有机化学中根本没有学过,导致许多学生分不清有机酸、有机碱和有机盐类,计算公式就更不知道代哪个了。

因此,编写教材时除了解决以上问题外,还要注重实验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应用型人才。另外,编写教材时不能忽视插图的潜在功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材中的插图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之一。插图能以直观的方法让师生理解教材所叙述事物的形态及变化规律,使其内容表达得更合理、更完善。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挖掘插图的潜在教育教学功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从中捕捉所隐含的丰富的化学信息,对提高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新编教材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实验内容的绿色化,改进有严重污染性的实验方法,减少污染的排放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增加少量的微型实验项目,可以节约实验试剂、实验经费和时间,减少试剂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转变实验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职业教育改革的教学原则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要求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要用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待学生,真诚地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职校教师应把教学的重点定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角色则由教学的中心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 转贴于 中国

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都使用全自动分析天平,但作为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学生还应掌握半自动天平的基本操作。第一次练习天平时,总有个别学生操作很困难,而有一部分学生却能很快掌握。遇到教师辅导不过来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们相互辅导。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某种程度上要更容易些,这样就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激发他们的求知和创新欲望。

3.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演示是分化实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在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碳酸钠作基准物标定盐酸的实验中,学生一开始很难掌握终点的橙色,如果教师能将橙色准确地演示给他们,就不用逐个解释终点是否正确,学生只要将两个终点一比就可以判断终点是否到达。此外,学生实验操作时,教师要不断查看实验情况,严格要求学生。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示范,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优化实验操作过程。

4.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分析天平的使用、容量器皿的操作、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基本操作的讲解内容多,时间紧张,有些操作需要展示操作细节,仅靠实验教在现场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将这些内容制成课件可以反复播放,对滴定终点的判断可以缓慢展示变色过程,并呈现出逼真的终点颜色,这样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快速掌握要领。本人讲碘量法这节时,将用重铬酸钾作基准物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实验中,依次出现的碘溶液的红棕色、近终点的浅黄绿色、加淀粉后的蓝色,以及终点铬离子的亮绿色,通过动画这种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新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5.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化实验大多是照方抓药式的单纯验证性实验,鉴于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我们对实验项目进行整合,精选验证性实验,增加生活化、设计性实验。如除了测定自来水的水硬度、水中氯含量,还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学生家里的井水、化肥的各项指标、食用碱面中的微量铁进行测定。整个研究过程:问题—设计方案—实验—表达与交流—反思与评价。这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其合作精神。学生一致认为“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多组织此类实验。”这种探究性实验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6.建立新的分析化学实验测量与评价体系

分析化学实验能力的测评应成为分化教学测量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课成绩,直接影响他们做实验的积极性,对其实验态度、实验技能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验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对分析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实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分析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评价由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提问、原始实验记录组成。评价要强调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操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和数据与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学生是否能在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和操作,并对其进行论证,再与他人进行合作完成实验,获取和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实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学生是否能体验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能客观准确地完成实验报告,是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现绿色实验,体验到分析化学实验仪器、装置、现象的美。

通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技术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打下基础。可见,新的分化实验教学体系达到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以及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相互促进和统一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翎;关于分析化学历史发展的哲学思考[N];山西科技报;2003年

[2] 李燕;分析化学在时空上的延伸[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第7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7.09.121

众所周知,分析化学是实现实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完成分析化学实验的同时,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提升自身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实验来得到提升。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创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分析化学实验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照本宣科地讲述书本上的内容,这与分析化学课程的本质相违背,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遏制。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下,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可以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教师仅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其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应用,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应用案例教学法或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用ppt的形式,将相关案例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枯燥的教学内容趣味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地、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1]除此之外,有些实验利用实验室的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实验视频教学,即在学生实验前先观看本次实验操作的视频,或实验过程中遇到操作问题时重复看视频,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方法和步骤,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以达到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

2 创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以往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中的教学理念结合在一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问题实验教学模式。所谓问题实验教学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可以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将学生按照一定的依据,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任务的形式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将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以及溶液的配制和药品规范的称量和试剂的使用等实验环节告知学生,现在每一个环节涉及相应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居于引导者的地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深入把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知欲,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3 完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要着重关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将教学内容的设计放在验证性实验方面,忽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实验考核制度,因此,应当对这两方面给予适当的改革和创新。

(1)教学在设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时,可以将着重点放在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上,适当地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除此之外,还应当着重注意基础性实验。基础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这种类型的实验关注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和试剂,了解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和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此类实验是学生做好其他实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设计验证型实验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地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并将验证型的实验内容改为应用型的内容,尽量选择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实验给学生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去,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数量,这类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做到问题的全面解决。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在给学生布置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任务的时候,应当遵循适当的原则,要难度适中,例如测定柑橘中维生素C的含量,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等。这些实验内容不仅简单,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完成这些实验后,能够更有信心地去设计研究实验,对学生实验仪器操作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3]

(2)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考核制度。以往分析化学实验的考核大多以学生的实验结果为主要考核依据,忽视了对实验过程能力的考查,长此以往,势必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错误的引导,认为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只要将实验结果做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正确掌握仪器的使用,更不需要对实验过程给予重视,这些错误的意识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阻碍作用。为此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考核制度,将实验考核成绩划分为若干部分,包括学生在课前预习报告的撰写、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实验器材的操作情r、实验过程的表现能力等方面,这样可以使学生注重化学分析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具体来说,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考核制度,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实验考核重在过程不在结果,只有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察,才能够使学生将着重点从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过程来,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其次,为了给学生一个客观的评价,教师还应当做到在实验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并按预习效果给学生打分,使学生意识到预习对于分析实验化学课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再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基本动作是否规范,对于不规范的操作教师应当及时加以改正,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训练技能,使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最后,对学生所做的实验数据进行考核,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可以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4]

4 结 论

总之,在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和学习中,能够树立学习意识,以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进行工作和学习。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给予高度的关注,当然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多方面论证,并不断付诸实践才能够实现。[5]

参考文献:

[1]蔡昌群,龚行,费俊杰,等.改革和整合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州化工,2013(17):239-241.

[2]吕玉光,于莉莉,王旭,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改革[J].药学教育,2013(5):52-54.

[3]赵杰,穆伟,冯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6(6):153-154.

第8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转型发展;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合并、升格、更名等形式,地方本科院校经历了以办学层次提升、办学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转型发展。而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变革的生态体系中,已经处于了一个尴尬的状态。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地方本科院校的初次就业率不仅低于重点本科院校,更是远远低于高职高专类院校,这种现象虽然由很多因素造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与许多地方院校在办学理念上一味攀高求全,重学轻术,忽视实践密不可分[1]。而正是由于地方院校发展定位不准,本科职业教育的匮乏,导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不足,无法满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加快地方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大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了当前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2]我校作为新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也是此次转型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借助转型的契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也成为了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3],而“分析化学实验”作为我院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更是承担了培养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重任。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教学过于呆板化,使得学生对于实验课程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达不到实践训练的目的。因此,必须清醒地认清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客观地理清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根源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作为实验教学的首要目标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实验项目的设置缺乏应用性

分析化学实验是以分析化学理论课为依托开设的,所设项目也是按照理论课程的相关内容而定,因此内容单一,且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即使设置了综合性实验,仍然不具有探索性和应用性,缺乏与生产实际的联系,这难免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不予以重视,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思考,按部就班操作,这样的状态不仅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还会影响实验教学的秩序。所以要实现实验教学条件和组织方式的转型。

1.2实验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

目前对于实验课程的教学,大多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师将实验目的、原理、内容、注意事项等以板书或ppt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逐一给学生讲解,有的教师甚至因为担心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疑难问题而影响实验进度,就将所有可能存在的现象和解决方法详细地交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地操作。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几乎可以不动脑筋思考,甚至不需要预习实验。久而久之,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受到了抑制,也难以胜任今后的工作。因此,要实现实验教学方法的转型。

1.3实验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其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和考勤成绩组成。而平时成绩主要以实验报告成绩为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实验报告仅能反映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部分问题,较难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成绩评定形式,使得学生将重心放在了实验报告的编写上,有的学生甚至为了获得高的分数而在数据上作假,这不仅助长了部分学生伪造数据的不良风气,更违背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初衷。所以,要实现实验考核制度科学化的转型。

2推动实验教学改革,适应转型发展需要

2.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型实验技能

由于分析化学实验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于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为主,因此,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应该兼顾其可操作性和应用性,所谓可操作性,即能够通过实验过程,使得学生掌握相关化学器皿的正确使用方法,由于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主要是化学分析,即常量和半微量分析,因此,要求所设置的实验项目也应该符合这一用量要求。而实验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要与企业检验检测环节相匹配上,因此应更多地深入地方企业以及相关检验机构进行调查了解,按照企业和相关单位的需要对实验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而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中,应更多地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并以实际样品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更能将其置身于今后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操作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增强其职业竞争力。

2.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分析化学实验作为训练学生分析检测技能的入门课程,在教会学生标准操作的同时,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树立起正确严谨的科学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其主体地位,将实验设计成带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并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与学生经过探讨后再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独立解决工作难题提供有效的思维方式。此外,还可以尝试开放性实验,即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实验进行改良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以自我为主体的实验环境[4],使得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也符合学校对在转型发展规划中对实践教学要在“练中学,做中学”的要求。

2.3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实现学习效果评价的科学性

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改革,应该与学校转型发展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将重点放在学生操作技能的考评上。具有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是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实验考核上,首先,应该改革过去的仅通过实验报告成绩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方式,将学生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和熟练性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指标,并将此贯穿于整个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在上课期间,通过巡视的方式,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对屡次纠正仍不能正确操作的学生予以扣分并留下单独培训。其次,由于操作技能的规范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在成绩的分布上,应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这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态度,也能体现出学生技能训练的效果。最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更高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因此,对于期末考核,除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可用工厂中分析人员常做的工作为实验题目对其综合能力进行考评,比如给定一个样品,让学生用相关国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结语

在当前全国新兴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传统的基础实验课程,承担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检测人员的重任,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与时俱进,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锻炼其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缩短学校到企业,课堂到岗位之间的距离,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作者:吕瑞 谭晓磊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兄武,许庆豫.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93-97.

[2]刘教民.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大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J].华夏教师,2013(9):5-8.

第9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探讨了山东农业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将原来分别附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课合并为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成立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减少了课时,调整了实验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建立了完善的成绩评定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同时对今后该课程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改革

近些年,科技技术发展尤为迅速,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需要。实验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源泉,没有足够的科学实验研究,不但难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也不可能提出什么突破性理论[1]。作为大学化学实验课程,除了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献身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3]。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是农业院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农学专业大学生必修课程,也是其学好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4]。以前,基础化学实验课在农业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基本都是附设在化学理论课之中,地位不够突出。这就使得部分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该课程不够重要,教师授课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着重对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式进行了改革。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教学体系的改革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在2003年以前,我院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任务分别属于无机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教研室和有机化学教研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有一定的重复现象,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实验资源浪费严重。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将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室合并,于2003年7月组建校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经过10多年的发展,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有实验技术人员10名,实验教师40余人。改革后,实验中心用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验用房有80余间。由基础化学课程组负责确定课程内容,实验中心负责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实验中心负责统一调配实验仪器和设备,杜绝了实验仪器的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2教学内容的改革

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将原来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合并为一门单列的《基础化学实验》,删除了一些重复的、陈旧的实验内容,增加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新内容,共90学时,分两学期完成,单独进行考试。在研究了其他院校最新教材的基础上,并结合我校的教学工作经验和教改成果,组织教师编写了《基础化学实验》教材,已于2013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教材中的时刻内容,主要以学习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明矾的制备及产品性质检验、乙酰苯胺的制备等。也综合考虑了农业院校的特点,在本教材中适当选取了一些和农业、生物科学、动物科学等专业相关的实验,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从肉桂皮中提取肉桂醛、糖类化合物的性质、维生素C的测定等。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实验的绿色化。对有毒化学药品遵循“微量、回收、重复使用、处理”的原则,从原料绿色化、反应绿色化、催化剂绿色化、溶剂绿色化、产品绿色化等方面综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中关于H2O2氧化性的实验,一般是Pb2++S2-=PbS,PbS+4H2O2=PbSO4+4H2O。Pb2+是有毒重金属,实验中应该避免使用,可以用H2O2与I-反应生成I2,实验现象也很明显,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中,用硫酸作为催化剂虽然催化效果好,但是浓硫酸腐蚀性强,污染环境,可以考虑用其它路易斯酸或分子筛代替;在实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与纯度检验中,实验完毕后产品硫酸亚铁铵应收集,以免造成污染和浪费,还可以在后续实验中经提纯后继续使用,如在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中,就可以利用提纯后的硫酸亚铁铵配制铁标准溶液,既实现了实验药品的节约,也实现了实验的连续性。

3教学方法的改革

每次实验前教师均集体备课,重点是该实验的操作、改进、注意事项等,由一位教师主讲,然后由其他教师进行补充,最后大家一起讨论,以提高实验的效果。所有实验教师课前均做预试,检验实验试剂有无问题,试剂用量对是否在要求范围之内,探讨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操作及解决方法。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前,要做好预习工作,除了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外,还要求学生去图书馆或者运用网络技术查询实验中用到药品的理化性质,药品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等,并按照要求皮写出预习实验报告。教师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实验报告,并在报告上签字。对于不合格的预习报告,责令其重新写。以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前预习的习惯。教师讲解实验时一改过去先讲目的、原理,后讲实验步骤的传统讲授模式,而是多媒体授课,结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的课堂讨论教学方式为主[5]。将实验教材中的具体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仪器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设计成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参考教材回答。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式学习。另外,我们还将学生讲解实验与教师补充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在实验课程进行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的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到及时就诊纠正。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疑问,不要直接告诉其答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我们允许学生实验失败,但要求学生的实验报告中要仔细总结失败的原因,避免以后继续出现类似的错误。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的目的、原理、步骤可以简写,重点是记录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本次实验的体会、总结,鼓励学生对现有实验内容提出改革方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4成绩评定的改革

基础化学实验考核一直是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6-7]。而将实验考核量化、多元化、标准化和体现客观公正一直是大家努力的方向[8]。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所以这个成绩要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将学生的基础化学实验成绩分为四大块:预习、操作、报告、期末考试,分别占总成绩的比例为1∶3∶3∶3。预习成绩包括预习实验报告和课堂提问;操作成绩包括学生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实验过程中对待实验的态度和课堂纪律,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和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实验完毕后的卫生情况;报告成绩包括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端正,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对本次实验的总结、体会和建议;期末考试内容主要是实验操作,每个学生自己独立操作一个实验,教师评分。经过多年实践,这种成绩评定方式能较好的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语

我们学院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刚刚进入起步阶段,以后还有很多地方有待实践检验。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今天,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是唯一的道路。

作者:周云雷 殷焕顺 付蕾 艾仕云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钟国清.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1):104-107.

[2]陈立妙.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才智,2012(30):138-139.

[3]罗五魁,谢鸿芳,应少明.改革化学实验教学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J].广州化工,2014,42(4):175-176,187.

[4]李兴玉,李顺琴,张灵,等.农科院校普通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并保护学习兴趣[J].广州化工,2013,41(3):164-166.

[5]刘文萍,杨朝霞.问题教学法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1,39(16):182-183,210.

[6]梁慧光,王兴民,年方,等.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5,18(4):238-240.